理论与训练(共12篇)
理论与训练 篇1
从哲学的角度讲, 周期性的变化规律是世界存在的必然, 也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竞技体育训练活动中周期性规律依然存在, 训练的周期理论也客观存在, 并逐渐为人们所把握用以指导训练实践, 但其存在形式随着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而改变。
竞赛是竞技体育训练活动的杠杆, 赛制则是竞赛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 赛制变化是促进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发展的基本动因。20世纪90年代初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国际竞技体育的市场化和职业化得到快速发展, 传统赛会制发生了根本变革, 职业联赛制广泛开展, 比赛遍布于整个赛季, 比赛密度大幅度增加。在全球范围内, 自行车、高尔夫、网球、足球、拳击、赛车等职业赛事如火如荼。在市场经济极为成熟的美国, 以四大职业联盟 (NBA、NFL、NLM、MLB) 为代表的职业体育发展迅速, 其中NBA篮球冠亚军球队打完季前赛、常规赛和季后赛, 其比赛总场次即为113~118场。随着国际竞技体育赛制的改革, 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完善, 我国以球类为代表的大多数项目由传统的赛会制变为现行的主客场联赛制, 目前初步形成了以足球、篮球、排球和乒乓球职业联赛为主体、以各类商业性比赛为补充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1]。
职业联赛的多赛制现象成为当代竞技体育运动的显著特征之一, 比赛的数量、密度、规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导致原有的训练和比赛周期安排随之发生急剧改变, 训练周期理论也从传统分期训练理论一枝独秀, 到板块周期训练理论与之并存。周期训练理论是研究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并依此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理论[2]。训练周期理论运用了人体在生物和社会活动方面具有的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该理论被广泛地作用于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基础。随着竞技体育训练实践的发展, 周期训练从分期理论发展到板块理论, 不断丰富完善。
1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
1 . 1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的兴起
早在20世纪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之际, 各国运动训练专家就对运动训练周期问题给予了关注[3]。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末起, 随着二战的结束, 国际赛事恢复正常, 有关周期训练的研究在前苏联广泛开展, 朴素的年度周期训练理念被人们普遍接受[4]。自20世纪初莫乐菲与托夫提出“阶段训练分期”思想, 经过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拉乌尔和毕卡拉“ 全年训练分期”思想的发展, 至1964年Matveyev基于田径、游泳、举重等项目备战奥运会与世锦赛训练实践的系统研究[5], 出版了《运动训练的分期问题》, 标志着分期训练理论的形成。前苏联及俄罗斯一直关注周期训练的研究, 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并拥有丰富的运动训练经验, 在奥运会等世界大赛上取得过骄人成绩, 竞技水平保持在世界前列。普拉托诺夫研究显示, 前苏联国家队运动员在重大赛事中展示出赛季最好成绩的比例高达55%~70%, 同一指标高于西方国家运动员3~4倍[6]。
1 . 2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的核心内容
多年来, 分期训练理论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和教练员的认同, 成为指导周期训练安排的典范。其理论核心内容在于以下所述。
第一, 竞技状态及其评价标准。根据Matveyev的研究, 竞技状态是运动员在竞技完善的每一个新阶段, 通过相应的训练所获得的有益于运动成绩的最佳准备程度状态。其中, 竞赛条件下运动员所展示出来的运动成绩, 是竞技状态评价的核心与最终指标。
第二, 竞技状态发展时相及年度周期的划分。分期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周期训练理论认为, 运动训练分期的自然基础是竞技状态发展的阶段性, 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发展由获得阶段、保持阶段、暂时消失阶段3个交替变化的阶段组成, 由此训练的周期也相应地划分为准备期、比赛期与过渡期, 如表1所示, 每个时期赋予了相应的阶段目标与训练安排。同时, Matveyev通过统计分析450多份田径、举重、游泳等体能类为主项目高水平运动员的年度训练安排与运动成绩变化, 确定了高水平运动员年度竞技状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并提出年度周期的单周期、双周期和三周期模式类型。
第三, 各时期训练安排特点。大周期的基本模式确定后, Matveyev进一步阐述了大周期各时期的训练安排特点 (见表1) 。准备期:进一步分为一般训练阶段、专门训练阶段两个大阶段, 一般训练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一般训练, 训练负荷安排以渐进地增长训练量和强度进行, 但主要是增加训练量;专门训练阶段, 训练负荷安排训练量达到最大, 并且有选择性地提高训练强度。比赛期:主要是完整的比赛练习, 专项训练安排在增加训练强度的同时, 相对减少或保持训练量。过渡期:负荷安排低训练量、高强度, 全面促进形成参赛竞技状态模式。
1 . 3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的生物学基础
竞技状态的形成以超量恢复为生物学基础, 这一理论通过建立负荷与恢复之间的关系, 以刺激-恢复后肌糖原系统的变化为依据而提出, 核心在于后一小周期训练的开始恰好处于前一周期机体超量恢复的最高点[7], 如图1所示, 通过3个小周期的训练叠加效应, 使机体的心血管系统及能源供应系统发生适应性变化, 从而促进运动员高水平竞技状态的形成。有研究认为, 长跑运动员可以用超量恢复说明其训练的规律, 即训练过程分为疲劳、恢复与超量恢复3个部分, 这种模式可应用在一次训练课、小周期或中周期训练中[8]。
周期训练层级的划分为训练设计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教练员可以根据比赛日程和季节的变化, 选择周期的顺序、内容和持续时间, 确定各周期具体的训练方式方法, 以决定运动竞技能力的高峰期以及该高峰期的持续时间。早期的传统周期训练理论将一年作为一个大周期, 特别适合于具有季节性的项目, 如滑雪、滑冰和赛艇等项目。后来, 训练周期也作了改进, 针对一年双赛或三赛项目, 年周期内出现两个或3个大周期, 每个大周期再根据专项训练目标进一步划分为3个小周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 马特维耶夫本人也对这一理论不断完善, 提出应补充考虑项目特点和运动员的训练个性化问题, 以弥补一般性理论的不足[9]。
2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
2 . 1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提出
近年来世界竞技体育多赛制的巨大变化, 使得传统的分期训练理论已不能解决训练实践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诸如:一些运动和技术能力的同步发展带来的限制;无法提供竞技状态的多次高峰, 即在多次比赛中获得成功;基础和专项准备时间过长等[10]。在这种背景下, 20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了新的周期训练理论——板块周期训练。“板块”一词最早出现在Verhoshansky (1985) 的专著《训练过程的程序化和安排》中, 用来指集中使用某一单方向负荷的阶段, 1999年Verhoshansky专门撰文对传统分期训练理论进行批驳[11]。20世纪90年代以Verhoshansky为代表, 近年则以Issurin[12]为代表, 在批判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缺陷的同时, 对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内涵进行了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2 . 2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核心内容
板块训练是指一种具有高度专项化集中式训练负荷的周期化训练模式, 由几个训练因素集合成一种具有专项功能和彼此紧密联系的单元[13]。板块周期训练理论与传统周期训练理论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板块强调按序列依次发展运动员的各种运动能力, 并认为多种具有高度指向性的训练负荷不能同时进行, 单方向的集中训练负荷可以有效避免同步发展多种能力时能力间的相互干扰, 使训练更加集中、更加专项化和更具有可控性, 运动员需要的各种能力因而得到依次发展, 而不像传统周期那样要求同步发展。
基于上述训练理念, 板块周期理论划分了小周期、中周期、训练阶段, 并设计了不同训练板块的基本目标与要素。小周期包括若干训练课, 并持续若干天 (一般一周) 的训练周期[14] (见表2) , 中周期包括一系列小周期的中等规模的训练周期[15], 这种中周期-板块的中等规模的训练周期是板块理论的最突出体现, 这种训练计划使训练更加集中、更加专项化和更加可控。
3种板块对训练分别发挥3种不同的作用:积累板块主要用于运动员积累基本的运动和技术能力;转换板块用于将运动员的运动潜力转变为专项比赛能力;实现板块实现运动员的比赛准备并促使达到预期参赛效果。积累板块和转换板块的持续时间不超过4个周, 实现板块的持续时间为2个周, 这3个板块被组合为以比赛结束为标志的一个独立的训练阶段, 一系列的训练阶段又构成了年度大周期, 如表3所示。
2 . 3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生物学基础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最关键、最基础是训练负荷的集中原理, 即只有高度集中的训练负荷才能产生有效的刺激, 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竞技能力的提高。其理论基石:一是高度集中的训练要求将同步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概率降至最低。二是当所需训练的运动专门能力超过同步训练的数量时, 序列式训练成为唯一可行的路径。三是专门化的中周期-板块分别对训练发挥3种不同的作用[16]。与以往传统的周期训练相比, 板块周期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由于训练总量大幅减少, 降低了运动员过度训练发生的概率。二是多高峰的训练安排, 使运动员可以在整个赛季多场比赛中表现出高水平竞技状态, 更多地获取优胜。三是每个中周期需要评估的运动能力数量大幅减少, 使训练过程的监控更加有效。四是根据不同训练的主导方式, 营养饮食方案以及身体恢复计划可以得到适时地调整。五是由多阶段构成的年度训练计划, 可以促进重大比赛适时出现最佳竞技状态。板块周期理论与方法, 已经发展为针对高水平运动队频繁参加赛事具有指导作用的一般原则。
3 两种周期训练理论分野与整合
3 . 1 传统周期与板块周期的分歧
当前, 竞技训练理论界围绕传统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学术争论颇多。从发展的角度看,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缺憾与不足。一些学者认为, Matveyev的周期训练理论过分强调一般训练, 忽视了专项竞赛的需求, 这就使得训练过程从形式到负荷安排都脱离了竞赛对专项竞技能力的根本要求。从生理学的角度讲, 高水平运动员若长期给予非针对性的一般训练安排, 机体的生理负荷就难以达到或接近专项能力适应水平, 长期下去必然导致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下降, 运动成绩的下滑。又由于赛事准备期时间长, 中间缺乏高水平的竞技比赛, 机体得不到有效的强度刺激, 以致进入比赛期后机体对突然的高强度竞赛负荷刺激无法适应, 容易促发运动伤病。从实践发展的角度看, 由于竞技体育职业化与商业化的快速发展, 竞技比赛密度大幅增加, 高水平运动员只能依靠赛事间隙进行调整、恢复或针对性训练, 而不再像过去全年单项赛“大周期”训练那样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随着竞技体育赛事活动的深刻变化,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那些在赛季任何时间或整个赛季都要具备高水平竞技状态的运动项目。与传统周期训练模式相比, 板块周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 但同时也要客观认识到, 板块周期理论也存在某种缺位。一是当前的板块周期训练理论还不够细致完整, 还没有体现出准确性、多元化、多维度结构的思维特征与安排方式。二是板块周期的训练结构缺乏完全的准备期。如果准备期基础训练不够完整, 机体的能量储备就会有所缺失, 至比赛期就会出现体能缺乏、动力不足的现象, 影响到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出现。板块周期结构安排明显具有针对性的局部设计, 而不是总体版图, 因而缺乏全面综合发展的理念, 如果长年按此安排进行训练, 极易导致大强度造成的伤病而得不偿失。
3 . 2 传统周期与板块周期的整合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的提出是当时训练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其中训练安排理念与方法至今仍对训练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既要认识到该理论的历史作用, 也要适应时代的需求推进其发展,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实际上是对传统理论的发展和延伸。从运动训练实践应用的角度看,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具有一定互补性, 各自有其适应范围与应用领域, 在指导不同训练对象、不同竞技项目的运动训练实践中寻求整合路径。
从所针对的训练对象看,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是包括多年、全年及半年型的大周期以及中周期和小周期的理论, 其针对的训练对象既包括处于基础训练阶段、训练提高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 也包括处于最佳竞技阶段与竞技保持阶段的高水平运动员, 而板块训练理论所针对训练对象主要适应于处于最佳竞技或竞技保持阶段的高水平运动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所适用的训练对象范围更广。从所针对的竞技项目来看, 现代竞赛体制的改变并没有覆盖所有的竞技项目, 对于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来说, 多赛制与传统的赛会制相比明显发生了变革, 每年竞赛数量大幅增加, 但对于举重、摔跤、柔道、跆拳道、赛艇、皮划艇等项目来说, 还是以成功参加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每年的两大赛 (世锦赛、世界杯;全国锦标赛、冠军赛) 为主要目标。前者的训练安排以板块周期为主, 最大特点是依据高水平运动员的适应规律, 强调以板块形式依次集中发展少数专项能力, 使运动负荷及其机体内部发生高度精确性反应。后者的训练安排以传统周期训练为主, 其优势在于突出了训练的整体性和阶段性。总的来说,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应用于不同的训练对象与竞技项目, 并在训练组织的整体性规律和竞技状态的适时调控中实现应用整合。
4 结语
由于特殊的政治及地缘因素, 中国是引入传统周期训练理论最早、最系统的国家, 也是受该理论影响最大的国家。传统赛会制下这一理论广泛地指导着我国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 随着竞赛体制的变革,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研究与应用的深入, 更应辩证分析两种周期训练理论的分野与整合路径, 既有利于完善与发展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也有助于指导教练员合理安排运动训练过程, 为科学制定周期计划、合理划分周期结构、有效施加训练负荷提供有益帮助, 从而达到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的目的。
理论与训练 篇2
专项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中以专项运动本身的动作,以及与专项运动本身动作在特点上相似的练习,提高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掌握专项运动的技、战术及理论知识的训练。
目的:一般训练是为了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体育训练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就是为了提高运动员在某专项上的运动水平及成绩。
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是相对于某一运动水平、某一运动项目而言的,高水平运动员的一般训练可能是低水平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某项目的专项训练可能是其他项目的一般训练。只要训练的内容在运动速度、肌肉收缩类型和力量大小和运动专项保持一致,或者所采用的训练内容的强度、功能方式、神经-肌肉类型等要素符合专项需要,都可界定为专项训练的内容。
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时训练过程客观规律的反应;是提高竞技能力、创造最佳运动成绩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它对各个运动项目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说,从事任何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其最佳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获得,无一不是一般与专项能力协调发展和提高的前提下实现的。
三、辅助训练
1、羽毛球运动中,跳绳中的双飞、三飞,锻炼弹跳及手腕力量。
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锻炼手臂、腹部力量。
2、在田赛运动中,对于铅球运动来说,是力量和爆发力的明显体现,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具备了这两方面的先决条件,就首先具备了取得好成绩的一半,而取得好成绩的令一半就是动作的标准与不标准,重心移动的辅助训练,在学生做徒手动作时,给学生一个上体的推力,这样可以加快学生的中心移动,还可以前脚站在高15cm的台阶边,后脚站在下边,做徒手的推球动作,等到平地做时,也可以做到重心移动的练习。
听力策略的理论与训练模式 篇3
英语作为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首先是通过听和说来完成的,而听又是说的基础。新的四级考试中听力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0%提高到了35%,足见其重要性。作为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听力训练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听力训练主要以听力策略理论为指导。听力策略的理论始于西方的20世纪80年代,他们研究的重点是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在策略使用上的差异。国内研究则始于90年代,研究内容涉及熟练者与非熟练者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别,背景知识对听力模式和听力策略的影响等。
上述研究的共同特点是对策略的运用状况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而对于如何指导学生对学生进行策略训练则尚未提及,而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关键。
一、听力策略的定义及划分
听力策略是学习者在听英语材料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关于听力策略的划分,大多数学者都比较认同O'Malley & Chamot(1990)的理论,即听力策略分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自我计划策略、自我监督策略和自我评估策略;认知策略包括选择性注意策略(如捕捉关键词),理解储存策略(包括总结、再现复述、笔录三个策略内容),意义策略(包括推理、联想、预测)和形式策略(包括生词策略、语法策略和语音策略);社会情感策略主要包括交流策略和情绪控制策略。
从上述划分可以看出,元认知策略是间接作用于听力活动的策略,该策略具有长效性,即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检验其成效。认知策略是直接作用于听力活动本身的,因此这些策略构成了学生听力训练的主要内容。而社会情感策略应该是发生在听力活动后的,因此也应在听力训练中加以强化。
二、听力活动的实质
听力策略训练应该建立在对听力活动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
束定芳和庄智象(1996)认为,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包括听力材料的特征、说话者特征、任务特征、学习者特征和过程特征。Kenneth(1976)认为听力理解由五个部分构成,并且在顺序上,后一个成分总是依赖于前一个成分,即辨音、信息感知、听觉记忆、信息解码、运用所学语言使用或储存信息。
根据听力活动的五个环节,不难看出,听力活动顺利与否涉及到很多因素,它们依次为:听者的语音水平、根据背景知识捕捉关键词的能力、短时记忆能力、总结能力、笔录组织语言的能力。这里并未穷尽听力活动所涉及的所有因素,但却说明听力活动本身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活动,其中有很多因素都是涉及听力策略的,所以对听力策略进行训练是促进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但绝不是决定学生听力水平的唯一途径。
三、听力策略训练模式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想使听力策略训练真正产生预期效果,就不能把各项策略完全割裂,因为每一次听力活动不可能单独涉及某个策略,而是各种策略综合运用的结果。故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听力策略训练时要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1.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相结合
大家普遍认为对认知策略(即一些直接作用于听力活动的策略)进行训练才是正确的做法,其实这一认识具有片面性。当然,认知策略所包含的内容如怎样捕捉关键词,怎样对所听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如何再现或复述材料,如何根据所列选项进行合理的推测以及如何听出语音所传达的信息等是对听力活动成败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也是课堂听力教学的重点。可以说认知策略的训练过程是对听力策略的了解、认识的过程。但是,如果没有对听力活动进行自我计划、自我监督和及时的自我评估,则无法保障听力策略的最终习得,因为元认知策略是听力习惯的养成策略。两者需互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任何一种策略从开始训练到逐渐熟悉再到自觉应用都需要听者的自我计划和监督,并且在每次听力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思考自己的成功之处和失误,这样才能及时捕捉自己听力中的弱点,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不断完善自己的听力策略。例如听者发现真正造成自己听力困难的原因是生词太多,那就因该平时多背单词进行弥补。因此,在听力训练之初,教师就要灌输元认知策略的各项理念,并努力把这些策略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形成教师课上指导,学生课下自主听力、自主监督,自我总结的良好听力习惯,这将有助于学生听力水平实质性的提高。
2.策略训练与听力练习相结合
单独理解某项策略的定义是抽象的,策略训练应该从具体的实例出发,把抽象的感念具体化,并辅以练习加以巩固,练习是学生掌握程度的试金石。
在训练时,教师最好先选用典型材料让学生了解某个单独的策略,加深学生对某个策略的理解;然后,用相同的方式让学生对其他的策略产生印象,一堂课最多介绍两个到三个策略;接着,播放一段综合听力练习,练习结束后把学生分组,让学生在组内讨论自己在理解本段材料使用的主要策略(其实同学间的讨论就是社会情感策略的重要内容);最后,选择代表进行发言并由教师对该练习听力理解时使用的各项策略进行举例分析和总结(师生间的交流也是社会情感策略的一部分)。教师可以播放多段听力材料,通过这种模式加深学生对于策略使用的体验。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听力任务,内容要与课上重点讲授的策略密切相关,让学生在课下加深对策略的使用意识并逐渐习得。
3.听力策略训练与知识积累相结合
众所周知,听力策略训练的结果除了与听力策略的习得有关以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语音知识、单词量、背景知识,这三个因素都需要日常的积累。
从教师来讲,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传授一些涉及到听力理解的语音知识:如连读、弱读、失去爆破、重音、升降调等。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跟读,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录音,与原语音材料进行对比以纠正自己的发音。很多学生由于自己的发音问题导致听力效果不佳,而跟读对比练习则有利于这种问题的解决。
单词量是与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的,词汇量太少不光对阅读造成障碍,也不利于听力理解的顺利进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传授一些有益的单词记忆方法,如按照发音记忆单词,根据词根的知识记忆单词,根据某一主题记忆相关单词等。尤其是按发音记忆单词在听力中应用较多,只要听准发音就可拼出相应的音节,这种方法非常利于做听力中的听写练习。在听力练习时,老师也要根据材料的特点介绍相应的关键词汇,词汇的积累要做到随时随地进行。
与此同时,教师在听力课中不仅要训练学生使用策略的意识,同时在分析时要注意背景知识的讲解。一方面,背景知识的了解将有利于学生的听力理解;另一方面,背景知识往往也是学生乐于了解的内容,它是对较为单调的听力活动的一个有力的调剂。
以上三方面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听力策略训练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同时,作为学生,在配合教师课堂教学的同时,课下应制定自己的听力计划,制定在一段时期内的目标并且自觉执行。其实,这也就是自觉运用元认知策略的过程。在每次听力练习结束后,都要充分反思本次练习中的得失,同时注意和老师以及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扫除本次听力中的疑惑。这也就是应用社会情感策略中的交流策略的过程。
四、结语
总之,从对听力理解过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听力策略的训练绝不是针对某个单项策略,因此教师应该做到前文所述的几个结合。同时,对于听力策略中涉及到的情绪策略,笔者认为它是可以自然习得的。也就是说,如果听者在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方面都做得很好,同时又掌握了一定的语音知识,平时又注重词汇和背景知识积累,那他也就不会临场紧张了。
以上是笔者对于听力策略训练的一点建议,希望能对各位同行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Kenneth,C.Developing Second Language Skills:Theory to Practice.Hough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76.
[2] Murphy J M.Investigation into the listening strategies of ESL college students.Paper,TESOL,New York,1985.
[3] O'Malley J M et al.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pplied Linguistics,1989,10(4):418-437.
[4] O'Malley,J M.& A.U.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5] 刘绍龙.背景知识与听力策略:图示理论案例报告.现代外语,1996(2).
[6]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7]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8] 文秋芳,王海啸.学习者因素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关系.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
听力策略的理论与训练模式 篇4
筅河北医科大学外语教学部史晓燕于红
英语作为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 首先是通过听和说来完成的, 而听又是说的基础。新的四级考试中听力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0%提高到了35%, 足见其重要性。作为教师, 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听力训练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听力训练主要以听力策略理论为指导。听力策略的理论始于西方的20世纪80年代, 他们研究的重点是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在策略使用上的差异。国内研究则始于90年代, 研究内容涉及熟练者与非熟练者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别, 背景知识对听力模式和听力策略的影响等。
上述研究的共同特点是对策略的运用状况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而对于如何指导学生对学生进行策略训练则尚未提及, 而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关键。
一、听力策略的定义及划分
听力策略是学习者在听英语材料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关于听力策略的划分, 大多数学者都比较认同O'Malley&Chamot (1990) 的理论, 即听力策略分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自我计划策略、自我监督策略和自我评估策略;认知策略包括选择性注意策略 (如捕捉关键词) , 理解储存策略 (包括总结、再现复述、笔录三个策略内容) , 意义策略 (包括推理、联想、预测) 和形式策略 (包括生词策略、语法策略和语音策略) ;社会情感策略主要包括交流策略和情绪控制策略。
从上述划分可以看出, 元认知策略是间接作用于听力活动的策略, 该策略具有长效性, 即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检验其成效。认知策略是直接作用于听力活动本身的, 因此这些策略构成了学生听力训练的主要内容。而社会情感策略应该是发生在听力活动后的, 因此也应在听力训练中加以强化。
二、听力活动的实质
听力策略训练应该建立在对听力活动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
束定芳和庄智象 (1996) 认为, 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包括听力材料的特征、说话者特征、任务特征、学习者特征和过程特征。Kenneth (1976) 认为听力理解由五个部分构成, 并且在顺序上, 后一个成分总是依赖于前一个成分, 即辨音、信息感知、听觉记忆、信息解码、运用所学语言使用或储存信息。
根据听力活动的五个环节, 不难看出, 听力活动顺利与否涉及到很多因素, 它们依次为:听者的语音水平、根据背景知识捕捉关键词的能力、短时记忆能力、总结能力、笔录组织语言的能力。这里并未穷尽听力活动所涉及的所有因素, 但却说明听力活动本身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活动, 其中有很多因素都是涉及听力策略的, 所以对听力策略进行训练是促进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 但绝不是决定学生听力水平的唯一途径。
三、听力策略训练模式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要想使听力策略训练真正产生预期效果, 就不能把各项策略完全割裂, 因为每一次听力活动不可能单独涉及某个策略, 而是各种策略综合运用的结果。故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听力策略训练时要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1. 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相结合
大家普遍认为对认知策略 (即一些直接作用于听力活动的策略) 进行训练才是正确的做法, 其实这一认识具有片面性。当然, 认知策略所包含的内容如怎样捕捉关键词, 怎样对所听材料进行归纳总结, 如何再现或复述材料, 如何根据所列选项进行合理的推测以及如何听出语音所传达的信息等是对听力活动成败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 也是课堂听力教学的重点。可以说认知策略的训练过程是对听力策略的了解、认识的过程。但是, 如果没有对听力活动进行自我计划、自我监督和及时的自我评估, 则无法保障听力策略的最终习得, 因为元认知策略是听力习惯的养成策略。两者需互相结合, 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任何一种策略从开始训练到逐渐熟悉再到自觉应用都需要听者的自我计划和监督, 并且在每次听力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 思考自己的成功之处和失误, 这样才能及时捕捉自己听力中的弱点, 以便进行
觹该文为2008年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有的放矢的训练, 不断完善自己的听力策略。例如听者发现真正造成自己听力困难的原因是生词太多, 那就因该平时多背单词进行弥补。因此, 在听力训练之初, 教师就要灌输元认知策略的各项理念, 并努力把这些策略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形成教师课上指导, 学生课下自主听力、自主监督, 自我总结的良好听力习惯, 这将有助于学生听力水平实质性的提高。
2. 策略训练与听力练习相结合
单独理解某项策略的定义是抽象的, 策略训练应该从具体的实例出发, 把抽象的感念具体化, 并辅以练习加以巩固, 练习是学生掌握程度的试金石。
在训练时, 教师最好先选用典型材料让学生了解某个单独的策略, 加深学生对某个策略的理解;然后, 用相同的方式让学生对其他的策略产生印象, 一堂课最多介绍两个到三个策略;接着, 播放一段综合听力练习, 练习结束后把学生分组, 让学生在组内讨论自己在理解本段材料使用的主要策略 (其实同学间的讨论就是社会情感策略的重要内容) ;最后, 选择代表进行发言并由教师对该练习听力理解时使用的各项策略进行举例分析和总结 (师生间的交流也是社会情感策略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播放多段听力材料, 通过这种模式加深学生对于策略使用的体验。同时, 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听力任务, 内容要与课上重点讲授的策略密切相关, 让学生在课下加深对策略的使用意识并逐渐习得。
3. 听力策略训练与知识积累相结合
众所周知, 听力策略训练的结果除了与听力策略的习得有关以外, 还与以下因素有关:语音知识、单词量、背景知识, 这三个因素都需要日常的积累。
从教师来讲, 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传授一些涉及到听力理解的语音知识:如连读、弱读、失去爆破、重音、升降调等。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听力材料, 让学生进行跟读,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录音, 与原语音材料进行对比以纠正自己的发音。很多学生由于自己的发音问题导致听力效果不佳, 而跟读对比练习则有利于这种问题的解决。
单词量是与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的, 词汇量太少不光对阅读造成障碍, 也不利于听力理解的顺利进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传授一些有益的单词记忆方法, 如按照发音记忆单词, 根据词根的知识记忆单词, 根据某一主题记忆相关单词等。尤其是按发音记忆单词在听力中应用较多, 只要听准发音就可拼出相应的音节, 这种方法非常利于做听力中的听写练习。在听力练习时, 老师也要根据材料的特点介绍相应的关键词汇, 词汇的积累要做到随时随地进行。
与此同时, 教师在听力课中不仅要训练学生使用策略的意识, 同时在分析时要注意背景知识的讲解。一方面, 背景知识的了解将有利于学生的听力理解;另一方面, 背景知识往往也是学生乐于了解的内容, 它是对较为单调的听力活动的一个有力的调剂。
以上三方面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听力策略训练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同时, 作为学生, 在配合教师课堂教学的同时, 课下应制定自己的听力计划, 制定在一段时期内的目标并且自觉执行。其实, 这也就是自觉运用元认知策略的过程。在每次听力练习结束后, 都要充分反思本次练习中的得失, 同时注意和老师以及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扫除本次听力中的疑惑。这也就是应用社会情感策略中的交流策略的过程。
四、结语
总之, 从对听力理解过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听力策略的训练绝不是针对某个单项策略, 因此教师应该做到前文所述的几个结合。同时, 对于听力策略中涉及到的情绪策略, 笔者认为它是可以自然习得的。也就是说, 如果听者在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方面都做得很好, 同时又掌握了一定的语音知识, 平时又注重词汇和背景知识积累, 那他也就不会临场紧张了。
以上是笔者对于听力策略训练的一点建议, 希望能对各位同行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Kenneth, C.Developing Second Language Skills:Theory to Practice.Hough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76.
[2]Murphy J M.Investigation into the listening strategies of ESL college students.Paper, TESOL, New York, 1985.
[3]O'Malley J M et al.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pplied Linguistics, 1989, 10 (4) :418-437.
[4]O'Malley, J M.&A.U.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5]刘绍龙.背景知识与听力策略:图示理论案例报告.现代外语, 1996 (2) .
[6]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7]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理论与训练 篇5
1、大学体育篮球训练教学现状
1.1教学观念落后
首先,在大学期间,大多数学生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来更好的职业发展,因而在体育教学当中,通常较为重视专业课程与技能的培养,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高。许多大学生对于篮球训练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只是将其视为放松与缓解学习压力的方式而已,并未从本质上出发,认真对待篮球训练。同时,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运动观念,只是粗略的为学生降了简单的框架,学生在没有任何基础,未掌握相关技巧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篮球训练,这种过于被动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大学生的积极。其次,大学体育篮球训练的.内容及结构均不合理,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没有从学生间的差异性出发,对学生缺乏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学生内在运动潜能得不到充分挖掘,这是造成许多大学生不喜欢篮球训练的主要因素之一,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降低了教学效果。最后,大学是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与他们将来的发展直接挂钩,但也正因如此,让大学生面对较大压力,并且随着市场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让学校更加注重专业教育。在体育篮球训练中,教师也过于重视技巧方面,却没有在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无法体现出体育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1.2教学模式传统
在现阶段的大学体育篮球训练中,体育教师忽视了技巧方面的讲解,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具体动作的模仿与练习上,在实际教学中,没有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增强他们团结意识。由于体育篮球训练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够完成,单独个人即使技术多高、能力多强,都无法凭借个人的力量来完成,更无法帮助整个团队取得理想的成绩。但大学体育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与这一规律背道而驰,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靠,自然在实际训练时,会遇到许多困难,降低他们的积极性与自信心,严重影响了体育篮球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我国对于体育教学越发重视,大学体育教学的师资力量及整体办学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体育活动也有所增加,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但在活动期间,却相继暴露了许多问题,由于规章制度的不足,很多教学活动开展的过于随意,同时也没有明确的要求指标,无法正确的评价体育教师及其教学工作,影响了体育篮球训练的实际效果。
1.3教学条件不足
首先,新课标改革下,我国各大学的篮球训练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生体育教学在工作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较为专业化的篮球训练教师还比较稀少,并不能真正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目前,大多数大学的篮球训练项目的教授,通常是由普通体育教师代劳,并不是专门教授篮球的专业教师。按照大学篮球训练教师教学内容与对教学目标来看,篮球课程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及专业节能。其次,在我国大学教育体系中,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家长,都更为重视专业课程与能力,并未真正意识到大学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因而导致体育篮球训练课时较少,在大学课程体系中,每周体育教学时间少之甚少,有些大学甚至将占用体育教学时间,将其用于专业技能培养,最终导致体育篮球训练无法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2、大学体育篮球训练与理论教学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2.1明确篮球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深入发展,促使着现代体育教学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从原有生物学角度转变成生物、人文、心理及社会为一体的综合性先进的体育教学观念。因此,我国大学篮球教学应在加强学生技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充分注重基础理论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满足学生内心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项目锻炼的意识及能力,将终身体育教学观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大学篮球教学革新中,应转变原有单一性的教学目标,强调篮球训练的游戏本质,构建以篮球娱乐、游戏性质竞赛为主的教学环境,以便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篮球训练与理论教学的融合发展,从而让当代大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
2.2树立人本教学观念
过去的篮球训练教学通常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机械化教学模式,学生要主动去迎合教师。而现代体育篮球教学所提倡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实际需求,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均为学生服务,因此,大学篮球训练,在结合理论知识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制定全新的教学方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比如,对于某些身体素养较高,运动细胞较为丰富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增强训练的难度,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弱、没有运用天性的学生,教师则要注重基础教学,要循序渐进,逐渐加强教学难度,丰富教学内容,待学生真正掌握基础后,在加入相应的拓展训练,激发这部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加全面的认知篮球训练。此外,教师还需注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不是单纯表示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予特殊照顾,而是应统筹兼顾,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都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确保他们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2.3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大学体育篮球训练的实践性较强,但理论教育同样至关重要,篮球训练的理论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篮球这项运动发展历史及其文化背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虽然目前许多大学生均开设了篮球理论课程的选修课,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却并未真正根据大学生内心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方案、制定适合的教学模式,而是继续沿用传统教学形式,无法吸引学生,更无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理论学习中,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对于这些不足问题,教师并不能简单的去削弱篮球训练的理论教学,而是应对现有教学方案做出全面的调整,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完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按照小组形式,将兴趣相同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并针对不同小组的兴趣及学生的特点,制定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进而采取不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也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法,用成绩优秀的学生带动成绩较低的学生,营造班级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在动力,让他们对篮球及其相关知识产生全新的认知,确保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2.4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当前,大学体育篮球训练中的评价,通常是以篮球技能与身体素质是否符合固定的要求标准范围,并未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缺少对学生个人能力、素养提升方面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对来说过于片面。不仅无法体现出学生在篮球训练中的真实成绩,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参与篮球训练的积极性,对教学产生严重的影响。对此,大学应完善当前体育篮球训练评价机制,将加强大学生综合素养作为评价机制的重点内容,在评价学生对相关篮球技巧掌握情况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学习的态度等方面。既要重视评价的结果,也要结合日常学习情况及课堂表现,将结果与过程进行充分融合。
3、结语
篮球训练在大学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发展下,其地位也有所上升,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受到当代大学生的喜爱与欢迎,同时在大学生的体育课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团结协作、独立自主等方面的培养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学体育篮球训练应深刻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方式,将理论教学融入到其中,应基于相关理论对实践教学实施改革,逐步提升篮球训练的重要性,突出其积极作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斌.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中体能训练与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2):121-122.
[2]张剑.高职体育篮球训练教学现状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5(16):39-40.
理论与训练 篇6
关键词:中国柔道;运动实战;技术训练;理论与方法
G886.4
顾名思义,柔道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格斗术,讲究的是格斗中的技巧而不是速度或蛮力。如果想要很熟练灵活的掌握柔道的运用技巧必须经过系统科学的训练,我国之所以在柔道比赛中取得的成绩不在一流的水准上,非常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在柔道运动实战技术训练理论个方法上不能有所突破,不能根据我国柔道运动者的体质特征来创新实战理论,而是一味的传承固定的方法和思想。本文针对中国柔道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漏洞,进行大量的查阅资料和观看视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提出一些可行的柔道运动实战技术中的理论方法训练措施。
一、柔道运动实战技术训练中存在的漏洞
1.教练重实战轻理论,柔道运动员理论基础不夯实
教练本身能否对理论教学予以重视是影响柔道运动员是否会用心接受理论与方法训练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教练作为柔道技术训练的传承者和指引者,在柔道运动员进步成长的道路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科学有效的柔道技术指导的前提是教练自身能在多年的柔道学习过程中对柔道的训练规律和训练技巧有一个深入全面、科学合理的认知,能够对柔道技术中每一个技术的运用技巧、运用原理尽心透彻的分析,好的老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但是在我国柔道训练过程中可以发现,教练们更加重视的是运动员的实战,不太会选择花费大量时间来对运动员进行理论训练,比较普遍采用一对一的实战,对学员在实战中的漏洞进行分析和指导。所以,运动员在没有完全掌握攻击要领和防备要领的情况下,没有系统的攻防方案是不能够完全发挥实际水准的,从而影响运用。
2.训练过程中忽视了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分析,缺少针对性训练
我们知道,在任何比赛上,选手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其正常发挥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柔道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正常的运用技术动作还必须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和很好的心理素质。从而确保自己在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时能够从容不迫,自信面对。笔者经访问发现很多教练在进行集体训练时不能做到对每一个学员进行性格了解,所以不能针对每一个学员的心理素质特征进行有针对的训练。毕竟人和人性格有很大的差异,有些人天生自信但有些人内心不够强大。除此之外运动员还要热爱柔道,对柔道训练保持高度的积极性才能保证训练期间的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所以运动员的积极性同样也是影响柔道技术训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训练的方式方法,不要一成不变,而是采取多种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使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得到保持。
二、柔道运动实战技术训练理论与方法
1.教练要定时定期的进行理论培训和理论测试
从基本技能向实战技术转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运动员除了必须要掌握好使用柔道技术的实战技巧,还要灵活运用理论方法,通过大量的实践、体验和摸索找到这种感觉性的存在。从而使得在比赛中和对方过手几个招式后便可猜测出对手使用的进攻技术,顺着对方的方向在头脑中确定好攻防方案,想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所以教练在前期工作不止要注重对运动员体力、专攻技巧、招式上的训练,还要花费大量时间给运动员们教授理论知识,使其能够在面临不同的对手时进行适时的攻防方案调整。
2.实战技术的训练方法
(1)专项竞技,各寻其长
柔道的实战训练主要包括单一动作对抗练习、完整动作对抗练习、抢手进攻练习和条件反攻练习等等,为了能够在实战中快速准确的击倒对手,在训练的过程中要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和优势,把握动作的连贯性和有力性。所以这就需要对运动员进行专项竞技技术的训练,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势。在进行专项训练时必须强调技术在实战中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以运动员切磋比试的方式,让运动员之间互相学习借鉴,让他们每进行完一场切磋都要进行反思,尝试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和别人的优缺点,并让他们自己想出能够克服对手优势的招式。从而更好地对自己的专长进行有效发挥和利用,如此便可以帮助运动员养成善于分析对手发力点与劣势的能力,进而在比赛中及时想出应对对手的策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2)培养临场战术变化能力,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我国柔道运动员在赛场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时临场心理素质不够强,大赛经验不足,所以临场变化技术战术的能力不够高。对于比赛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建议重点安排不同技战术风格诡异选手、手上控制能力较强的选手、不按常规套路打柔术的选手进行实战,模拟他们进行赛场较量,训练他们在面临不同水准、不同打法的战术风格的对手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具体有效的打法,同时积累更多的赛场经验。除此之外,教练在针对柔道运动员开展技术训练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关注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发展,根据不同心理特征的运动员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素质训练。在帮助运動员逐渐了解和掌握各种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的基础上,提高运动员的应变和适应能力。
(3)注意结合柔道的特点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在开展技术训练的过程中,为了得到更好的训练效果需要注意技术训练时间的分配,教练在安排柔道技术训练时要结合项目的特点。对于柔道运动来说,摔技和控制技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所以在开展技术训练的过程中两种技术都要涉及到,确保其全面性。所以要根据两者在比赛中运用的比例来设计训练时间,比如摔技运用的比例更大,相应的培训时间应该更多。并且一天的训练时间不应该太紧凑,松弛有度才能达到最好的成效。
三、结束语
柔道不仅是一项运动竞技项目,也是我们日常用来强身健体的一个常见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前进,柔道运动在我国的认知度也不断提升,人民对柔道运动的了解也不断的深入,对自身的柔道技术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柔道本身对训练者的体力、技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要求,所以必须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运动员除了要注重攻防能力的提升,还要不断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不断提升自己的实战技能。
参考文献:
[1]崔晓灿. 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反应速度训练方法的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3.
理论与训练 篇7
1、体能训练对警察职业的重要性
警察体能的高低是决定其在抓捕罪犯和行政执法过程中自身表现和能力的直接体现, 警察良好的体能能够更好的适应其工作环境的实际需求, 其中包含了力量、自身耐力、敏捷度、跑、跳、攀爬以及心理素质等。而一线警务人员身体素质是衡量警察战斗力的指标, 也只体现了抓捕罪犯、长时间执行任务, 处理突发事件、打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能力。
从根本意义上来讲, 公安部门的工作效果直接决定了其队伍战斗力的水平, 也关系到其自身职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因此, 只有把体育训练理论同警察平时的训练进行有效融合, 才能提升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对警察体能进行系统性的训练, 能够满足警察在日常工作中身体功能的实际需要, 使得警察职业更加专业化, 使其能够更好的履行自身职能。而从事警察这一工作的人员一定要根据自身职业所具备的特点, 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坚强的意志以及较高的作战能力, 来满足警察这一工作的特殊要求, 而这种能力和技能的构建, 都是在警察体能训练的前提下多建立的, 因此不难看出体能训练对警察是非常重要的。
2、体育训练理论以及方法结合警察训练所要遵循的原则
2.1、注重训练原则
日常训练是提升警察身体素质的的基础和前提, 而实战则是对训练成效的综合评价, 其不仅仅是一个衡量训练结果的一个过程, 更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由于相关人员缺少系统性、科学化的体能训练, 不定期、不规律的标准测试, 不能满足警察日常工作中的需求。因此, 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能够提升警察队伍的战斗力, 同时也为运动科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针对性原则
警察队伍中男女老少各占一部分比例, 因此对于警察体能的实际要求就要有所不同, 所以只有训练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才能满足不同身体情况的警察的实际需求, 例如, 年纪较大和身体素质水平不高的警察可以进行适当的长跑以及具有一定间歇性运功的。而年龄较轻、身体条件较好的警察可以加大运动量, 采用越野跑或者是障碍跑等方式。来维持和改善自身身体素质水平。同时还要合理的制定训练计划, 根据警察的不同情况以及身体条件来接受有针对性的训练。
2.3、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
由于警察长时间处在工作繁重的状态下, 生活中也缺少规律性。因此在这种实际情况下, 对于其日常训练也尽可能的科学、合理, 有效控制其运动负荷量, 是保证警察日常训练效果的前提。因为一旦负荷量过大, 就会导致身体机能持续下降, 进而对工作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并且还有可能会对自身造成伤害, 而运动负荷量过小, 就不能给警察的身体一定的刺激, 使得其训练目的达不到实际要求。因此, 警察在体能训练方面生一定要保证体能和身体条件共同进步, 保证二者均衡发展, 从而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
2.4、长期性原则
想要提升警察体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和执行的项目, 因此想要更好的提升警察体能, 就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其方法、内容、各项机制, 在这一基础上制定长期、有效的训练计划, 充分调动经常队伍的积极性, 进而是他们能够主动接受训练, 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2.5、按部就班原则
在警察体能训练过程中, 只有使用正确的训练方式, 合理的训练符合, 才能更加有效地对其体能开发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旦训练强度和负荷量超出极限, 不但不会对体能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还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从而影响警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 体能训练就要结合实际按部就班的进行, 使其在最合理的状态下, 达到最大的体能提升。
3、体育训练理论与方法运用于警察体能训练结果
3.1、耐力训练方法
首先, 在和犯罪分子的对抗中, 需要较大的体能消耗, 因此不管是对耐力还是体力, 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没有较强的耐力就不能满足现阶段逮捕工作的实际要求。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 绝大部分警察都没有接受过较为系统的耐力训练, 进而使得其心血管以及心脏相对较为薄弱, 在加之其长时间奋斗在基层一线上, 对导致其人员的疲劳, 因此想要更好的满足工作中的实际需求, 就要对其耐力进行相应的训练。
其次, 耐力是警察身体机能中最为基本的一项, 不仅可以提升警察呼吸功能, 还能提高其自身抗疲劳能力, 进而保证持久、良好的运功能力, 使其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状态。通过有效地耐力训练方式, 能够加强呼吸以及身体机能的各项功能, 使其体内的氧气含量提升, 改变相应的生理机能, 推动培训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以此来消除身体上的疲劳。而在现代体育训练中, 逐渐转变了过去传统方式和方法, 有效提升了警察的毅力, 帮助其克服心理素质上的不足和欠缺, 进而使得自身技能良好的发挥。
再次, 想要提升警察的耐力水平就要选用合适的训练方法, 例如、越野跑、快速越野跑、变速度跑等方式。通过这几种方式能够提升个体的有氧耐力, 进而提升警察整体的综合实力。同时, 在进行耐力训练时, 还要对训练场地内的设备进行检查, 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并且在训练过程中还要保证呼吸的速度和频率, 使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疲劳的肌肉受到放松进而保证训练成效。
最后, 外部环境对耐力训练的干扰, 因为这些因素也会对训练质量和时间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 训练鞋、训练内容、训练环境、训练方式、训练场所等。同时还要保证警察人员适当的运动量。
3.2、力量训练方法
怎样提升警察实战的能力, 提高公安部门的工作水平, 是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 警察个体力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警察实战水平高低, 同时也是警察警务技能良好发挥的关键。所以在对其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时候, 一定要科学的制定相应的计划, 由易到难逐步递进, 并且还要保证训练程度在其承受范围内, 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还要注意的是, 力量训练的方式也要不断做出改变, 进而有效调动警察训练的兴趣。在打击犯罪过程中, 力量训练的加强能够提升和完善警察作战的技能和水平。
然而实际上, 大多数警务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的体育培训, 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 提升身体素质方面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也正是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 使得警察缺少健康训练的意识, 而对其体能的训练主要就是对力量进行训练, 因此就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训练, 例如, 训练肌肉的爆发力, 其中包括散打、格斗、擒拿等方式。此外还要注意的就是, 力量训练通常在饭前半小时、饭后一小时、睡前一个半小时左右进行效果最佳, 同时还要注意训练过后的恢复,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力量训练的有效性。
3.3、速度训练方法
近些年, 由于警务工作的繁琐和基层人员的欠缺, 使得警察经常在超负荷的状态下工作, 在加上工作环境以及生活条件水平较差, 直接造成了警察体能的快速下降, 使得其死亡年龄逐渐下降, 部分警员过早的牺牲。因此, 不具备良好的体质, 就不能高素质的完成相应的工作, 所以增强体能训练, 提升抗符合能力, 改进心理素质, 是保证公安队伍能力和水平的关键所在。而对警察的速度进行训练, 就会使警察的职业素养更加的突出, 在进行犯罪分子抓捕和调查等技能的实施时更加有效, 同时也会提升公安部门工作的物理能力。
然而, 影响警察速度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个人神经反应的好坏来决定的, 行动速度则是由其肌肉收缩程度所决定的, 警务人员在从警以前也没有经受过系统、专业的速度训练, 使得其自身不能达到运动员的水平, 即使反应、速度较好, 也只是比普通人高一点。因此, 想要提升速度训练的能效, 就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 例如, 游戏方法、实战演练法、多次重复训练法、专项训练法以及装备结合训练法等。
4、结论
总而言之, 警察良好的体能素质是保证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 也是提升警察自身能力的实际需求, 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体能素质, 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警察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要注意的是, 对警察素质的有效训练不光是要对身体进行训练, 还要注重其使用性和特殊性, 因此, 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而提升警察身体素质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将体育训练的理论和方法融合到其中, 进而保证警察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建国, 陈伟华.浅谈警察体能及训练方法[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5, 13.
[2]刘纪予.从司法警察职责浅谈法警队员的训练[J].法制与社会, 2015, 21.
[3]黎涌明.高强度间歇训练对不同训练人群的应用效果[J].体育科学, 2015, 08.
[4]王涛, 赵犇.公安实践工作视角下警察体能训练原则新探[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5, 04.
[5]刘涛, 石振国.学科理论视角中警察体能与实战技能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构建[J].山东体育科技, 2014, 04.
[6]崔性赫, 郭可雷, 吴阳.论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和持续训练法的不足与完善[J].四川体育科学, 2015, 04.
[7]姜宏斌.功能性训练概念辨析与理论架构的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 2015, 04.
[8]刘洋.积极心理学应用于警察心理行为训练的实用价值分析[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 03.
田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探析 篇8
1. 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的发展要求
我们知道, 田径运动项目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运动项目之一。在现代赛场上, 田径运动更是受到各方的重视, 甚至有“得田径者得天下”一说。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给田径训练提出了新要求, 田径训练要改善原有的训练方式, 采用符合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的训练手段。
1.1 高速度。高速度是田径运动训练的首要目的。牙买加飞人博尔特自2004 年出入田坛以来一直叱咤至今, 2008 北京奥运会上在最后十米减速的情况下依然跑出了9.69 的成绩, 轻松夺冠。博尔特的成就凭借的就是无人能及的高速度。田径运动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速度。
1.2 高质量。高质量的田径运动训练是综合指标, 关注点不只在运动员的速度, 还要关注运动员的心理以及训练方式。高质量训练要求教练员应“因材施教”, 对于运动员要充分利用先进仪器设备训练和指导。此外, 现代的田径运动训练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赛场上要做到临危不乱。
2. 田径运动有效的训练方法
田径训练的重点应该从田径项目的技术特点出发, 为了能够最大的发掘运动员的潜力, 提高其成绩, 在进行田径训练方法的选择时应本着科学、实用的态度选择。除此之外, 还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了解运动训练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并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 为其制定出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
2.1 身体训练。身体训练是田径运动训练体系统里非常重要的的一部分。身体训练分为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2.1.1力量训练:力量是田径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可分为四种, 它们分别是最大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四种。2.1.2 速度训练:速度素质是田径运动员快速移动的能力, 速度素质非常重要, 在田径比赛中绝大多数比赛成绩都与速度有直接的关系。不同的体育项目有着自己的专项速度。
2.2 耐力训练。2.2.1 一般耐力:一般耐力是指运动员在较长时间的中小强度运动中抗疲劳的能力。一般耐力通常又被称为有氧耐力, 因为其能量主要靠有氧代谢完成。2.2.2 专项耐力:专项耐力是指运动员有机体在单位时间内持续进行高强度专项运动的能力。专项耐力因各专项运动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2.3 柔韧训练。柔韧素质是指人体能够完成大幅度动作的能力。训练柔韧性最基本的的办法是拉伸法。拉伸法有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动力性拉伸另一部分是静力性拉伸。这两个办法均可采用主动性和被动性的练习方式进行。
2.4 灵敏性与协调性训练。运动员在身体平衡突然变化的情况下迅速、准确、协调改变自身的运动状态的能力叫做灵敏协调素质。灵敏性与协调性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影响二者的功能发挥的主要是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和对于已经掌握的动作技能的数量以及熟练程度。灵敏协调素质的训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2.4.1 灵敏协调性的发展要在紧密结合专项特点与要求的情况下进行, 务必使训练效果与专项要求相一致。2.4.2 训练手段不能一成不变, 否则不利于提升运动员各种分析器的机能。
2.5 技术训练。进行技术训练是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 为在赛场上赢得比赛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机能潜力。学习掌握运动技术的前提是发展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及灵敏协调等因素, 这是运动员所应该必须具备的。田径项目不同, 其技术关键也不同, 技术训练要根据不同的项目抓住关键。
3. 田径运动的经典理论
近段时期以来, 田径运动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田径训练理论和方法也变得日益充实多样, 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出现了不断向深入和细化发展的趋势。从20 世纪50 年代奥地利塞利的“应激适应理论”, 70 年代原苏联雅克夫列夫的“超量恢复学说”到80 年代加拿大班尼斯特的“疲劳-适应双曲线模型”, 再到2000 年德国伯尔的荟萃 (元) 模型都是田径运动员竞技能力“形成-发展-保持”的基础理论依据。在同一时期, 美国学者瓦萨曼和德国学者马达尔先后提出了“无氧阈”的概念, 该指标首先被运用到田径的训练中, 促进了田径训练科学化控制的进程。值得提到的还有意大利米兰大学的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 他们对竞走和跑步进行了生物力学的研究, 首次发现, 当走 (跑) 速提高时, 走或跑步的蹬地时间出现明显缩短, 而腾空时间则出现先增加后处于稳定的情况, 上述研究以及其后血乳酸、睾酮、血尿素和血清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的问世, 以及高速摄像机、肌电图和多种测力技术的发展, 都使田径的科学化训练和控制成为可能, 也为田径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结
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科学方法和理论研究, 人们在从事体育事业时越来越感觉到, 运用最新科学技术、理论成果来指导田径运动训练非常重要。加强田径运动训练的理论研究, 改善田径体育教学中的方法指导, 不仅是田径体育发展的要求, 还是主流的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摘要:随着人类不断向前进步,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我们用于自身建设上的资源也越来越丰富, 人类的生理极限也每每被刷新, 尤其在田径运动项目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鉴于此, 本文将阐述常见的田径训练方法以及国际主流的训练理论, 旨在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提高我国田径运动员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田径,运动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刘明, 冯晓玲等.我国田径运动水平相对落后的原因及发展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 .
理论与训练 篇9
【高考题回放】
【例1】 (2014·上海化学) “玉兔”号月球车用 23894Pu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23894Pu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3894Pu与23892U互为同位素
B.23894Pu与23994Pu互为同素异形体
C.23894Pu与23892U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23894Pu与23994Pu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解析:A项:同位素是指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核素, 而23894Pu与23892U是不同元素形成的核素, 显然二者不是同位素;B项: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23894Pu与23994Pu是Pu元素形成的不同核素, 二者互为同位素;C项:23894Pu与23892U是不同元素形成的核素, 其质子数不同, 二者的化 学性质不 同;D项:23894Pu与23994Pu互为同位素, 二者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核外电子排布也相同, 因此23894Pu与23994Pu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D
【例2】 (2013·海南化学) 重水 (D2O) 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氘 (D) 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1H与D互称同位素
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
D.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解析:A项:氘 (D) 是氢元素形成的一种核素, 含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 其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B项:1H与D是氢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核素, 二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 互为同位素;C项:H2O与D2O是氢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而同素异形体的研究对象是同种元素形成的 不同单质;D项:1H218O与D216O都是H、O元素形成的化合 物, 其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0。
答案:C
【例3】 (2013·广西理综) 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 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
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
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
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
解析:A项: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 同温同压下, 体积相同的两种气体必定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即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由于二者的摩尔质量不同, 因此其质量不相同, 密度也不相同;B项:12C18O和14N2 都属于双原子分子, 当原子数相同时, 其分子数必然相同, 但是每个分子中所含的中子数不相同, 所以中子数不相同;C项:两种气体的体积相同时, 气体的分子数相同, 且每个分子都含有14个电子, 因此两种气体的电子总数相同;D项:12C18O和14N2的摩尔质量不同, 二者的质量相等时, 其物质的量不相同, 所具有的质子数也不相同。
答案:C
考情分析:近几年, 高考对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考查主要集中在:1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2原子的构成;3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的区分;4原子序数、核 电荷数、质子 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等。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时, 要注意:
(1) 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的研究对象不同, 同位素研究的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同素异形体研究的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同位素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质子数相同, 2中子数不同, 二者缺一不可。
(2) 元素、核素、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新题速递】
1.在陆地生 态系统研 究中, 2H、13C、15N、18O、34S等常用作环境分析指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
B.16O2 比18O2 沸点更低
C.2H+的酸性比1H+的酸性更强
D.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
2.由碳原子构成的纳米碳管可以作为储存氢气的优良容器, 其单层部分结构示意图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碳管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B.纳米碳管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C.纳米碳管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D.纳米碳管不会与氧气反应
3.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 232Th可以转化成233U。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Th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2
B.232Th和233U互为同位素
C.232Th转换成233U是化学变化
D.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相同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高考题回放】
【例1】 (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Ⅰ)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 X、Y处于同一周期, 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 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
C.离子半径:X2->Y+>Z-
D.原子序数:X>Y>Z
解析:短周期元素X、Z可形成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 则X可能为O、S元素, Z可能为F、Cl元素。Y元素可形成阳离子Y+, 且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则Y只能为Na元素, 又知X、Y处于同一周期, 从而推知X为S元素, Z为F元素。
A项:三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F>S>Na。B项:F、S元素形成的 单质为分 子晶体, 金属Na则为金属晶体, 显然单质的沸点关系为Na>S>F2。C项:S2-离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Na+和F-离子核外都有两个电子层, 显然S2-离子的半径大于Na+、F-;Na+、F-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原子序数越小, 离子半径越大, 因此F-离子半径大于Na+。D项: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形成核素的质子数, 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为S>Na>F。
答案:D
【例2】 (2014·江苏化学)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 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W与X同主族。下 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 (W) >r (Z) >r (Y) >r (X)
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
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解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 则X为C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则Y为O元素。Z2+与Y2 (O2-)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则Z为Mg元素。W与X同主族, 且W的原子序数大于X, 则W为Si元素。
A项: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r (Mg) >r (Si) >r (C) >r (O) 。B项:O元素与Mg元素形成 化合物MgO, 只含有离 子键;O元素与Si元素形成化合物SiO2, 含有共价键。C项:C元素的非 金属性强 于Si元素, 则H2CO3 的酸性强于H2SiO3。D项:O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i元素, 则H2O的热稳定性强于SiH4。
答案:D
【例3】 (2014·浙江理综) 如下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 W、X、Y、Z为短周期元素, 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 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解析:设W元素原子 的最外层 电子数为x, 则X、Y、Z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x+1、x+2、x+3, 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 那么x+ (x+1) + (x+2) + (x+3) =22, 解得x=4, 从而推知W、X、Y、Z分别处于第ⅣA、ⅤA、ⅥA、ⅦA族。结合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推出W、X、Y、Z分别Si、N、O、Cl元素。W与T同主族, 则T为Ge元素。
A项: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分别为NH3、H2O、HCl, 其中H2O中存在氢键, 其沸点最高;HCl中只存在分子间 作用力, 其沸点最低。
B项:N、O、H元素可形成HNO2、HNO3等只含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 也可形成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NH4NO3。
C项:SiO2、Si3N4 属于原子晶体, 具有熔点高、硬度大等特点, 而SiCl4属于分子晶体, 具有熔点低、硬度小等特性。
D项:Ge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分界线, 因此具有半导体 的特性。Ge元素与C元素属于同一主族, 其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 两种元素的性质相似, 据此推测Ge元素可形成GeCl4。
答案:D
考情分析:短周期元素推断题的常见突破口如下。
(1) 位置与结构的关系
1周期序数等于族 序数两倍 的元素是 锂 (Li) ;2最高正价数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三倍的元素是硫 (S) ;3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四倍的元素是镁 (Mg) ;4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八倍的元素是钠 (Na) ;5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是H、Be、Al, 族序数是周期数两倍的元素是C、S, 族序数是周期数三倍的元素是O;6只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是H (11H) 。
(2) 含量与物理性质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O) , 其次是硅 (Si)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Al) ;3其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元素是碳 (C) ;4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 且水溶液显碱性的元素是N;5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C) ;6其单质是最轻的金属的元素是锂 (Li) ;7其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的元素是氢 (H) ;8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氯 (Cl) 。
(3) 化学性质与用途
1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氟 (F) ;2其气态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是氮 (N) , 化学方程式为NH3+HNO3═NH4NO3;3其气态氢化物与其低价氧化物能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的元素是硫 (S) , 化学方程 式为2H2S+SO2═3S↓+2H2O;4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可雕刻玻璃的元素是氟 (F) ;5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且产生氢气的单质有Al和Si, 化学方程式为2Al + 2NaOH + 2H2O═2NaAlO2 +3H2↑, Si+ 2NaOH + H2O═Na2SiO3+2H2↑;6既能在CO2中燃烧, 又能在N2中燃烧的金属单质是镁 (Mg) , 化学方程式为
【新题速递】
1.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 (用字母表示) 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体现出原子核外电子层呈现周期性变化
B.原子半径:W>R>X
C.W的氢化物与R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比较, 前者强于 后者, 可证明非 金属性:R>W
D.X、Z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 其中甲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元 素周期表 中第2周期、第ⅥA族
B.原子半径:甲>乙
C.单质的氧化性:丙>乙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丁>丙>乙
3.W、X、Y、Z 是短周期元素, 其部分性质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
B.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水 化物的酸 性:Y>X
C.离子半径:Z>W
D.Z的氧化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三、化学能与热能
【高考题回放】
【例1】 (2014·海南化学) 标准状态下, 气态分子断开1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已知H—H、H—O和OO键的键焓ΔH分别为436 kJ·mol-1、463 kJ·mol-1、495kJ·mol-1。下列热化 学方程式 正确的是 ()
解析:对应指定的化学反应, 其反应热ΔH=各反应物的键能总和 - 各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据此可知, 反应的
答案:D
【例2】 (2014·新课标 全国理综 Ⅱ) 室温下, 将1mol的CuSO4·5H2O (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 热效应为 ΔH1。将1 mol的CuSO4 (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 热效应为Δ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 程式为) , 热效应为Δ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ΔH2>ΔH3
B.ΔH1<ΔH3
C.ΔH1+ΔH3=ΔH2
D.ΔH1+ΔH2>ΔH3
解析:1molCuSO4·5H2O (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 热效应为ΔH1, 据此可得热化学方程式:1CuSO4·5H2O (s) ═CuSO4 (aq) +5H2O (l) ΔH1。1molCuSO4 (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 热效应为ΔH2, 据此可得热化学方程式:2CuSO4 (s) ═CuSO4 (aq) Δ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热效应为ΔH3, 据此可得热化学方程式:
A项:CuSO4·5H2O (s) 溶于水会 使溶液温度降低, 说明该过程吸收热量, 则有ΔH1>0;CuSO4 (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 说明该过程放出热量, 则有ΔH2<0。依据盖斯定律, 由1- 2得到3, 则有ΔH3=ΔH1-ΔH2, 则ΔH3>0, ΔH2<ΔH3。
B项:由A项分析可 知, ΔH2=ΔH1 ΔH3, 且ΔH2<0, 从而推知ΔH1<ΔH3。
C项:由上述分 析可知, ΔH2= ΔH1-ΔH3。
D项:由于ΔH1>0, ΔH2<0, ΔH1<ΔH3, 所以ΔH1+ΔH2<ΔH3。
答案:B
【例3】 (2014·重庆理综) 已知:1C (s) +H2O (g) ═CO (g) + H2 (g) ΔH =akJ·mol-1;22C (s) +O2 (g) ═2CO (g) ΔH = -220kJ·mol-1。H—H、O—O和O—H键的键能 分别为436kJ·mol-1、496kJ·mol-1和462kJ·mol-1, 则a为 ()
A.-332B.-118
C.+350 D.+130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 由2 - 1×2可得:2H2 (g) +O2 (g) ═2H2O (g) , 则有ΔH =- (220+2a) kJ·mol-1。根据键能 与反应热的关 系可得, 该反应的 反应热ΔH = (2×436kJ·mol-1+ 496 kJ·mol-1) - (4×462kJ·mol-1) = - 480 kJ·mol-1, 则有- (220+2a) kJ·mol-1= -480kJ·mol-1, 解得a=+130。
答案:D
考情分析:近几年,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直是高考测试的热点, 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的计算 (根据盖斯定律或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等问题, 尤其是盖斯定律的应用考查更为频繁;二是以填空题形式考查能源、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等问题。解答此类问题, 要注意:
(1)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量, 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方向改变, 反应热ΔH的符号改变。
(2)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 能量变化以物质变化为基础, 且能量变化 (反应热) 只与始态、终态物质的总能量有 关, 与中间过 程无关。
(3) 化学反应 中反应热 与键能的 关系为ΔH=反应物中化学键的键能总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键能总和。
【新题速递】
1.1, 3-丁二烯和2-丁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A.1, 3-丁二烯和2-丁炔稳定 性的相对大小
B.1, 3-丁二烯和2-丁炔分子储存能量的相对高低
C.1, 3-丁二烯和2-丁炔相互 转化的热效应
D.一个碳碳三键的键能与两个碳碳双键的键能之和的大小
2.工业上可用煤制天然气, 生产过程中有多种途径生成CH4。已知:
下列关于上 述反应焓 变的判断 正确的是 ()
A.ΔH1>0, ΔH3<0
B.ΔH2>0, ΔH4>0
C.ΔH1=ΔH2+ΔH3
D.ΔH3=ΔH4+ΔH5
四、化学能与电能
【高考题回放】
【例1】 (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Ⅱ) 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下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 反应为
C.放电时, 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 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解析:A项:Li为活泼金属, 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 作原电池的负极, 则a为正极, b为负极。B项:电池充电时, a电极与外加电源的正极相连, 作电解池的阳极, 发生氧化反应;b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作电解池的阴极, 发生还原反应。C项:放电时, a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M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化, Li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项:放电时, 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 阴离子移向负极, 则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答案:C
【例2】 (2012·山东理综) 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 插入海水中的铁棒, 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B.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 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
C.图c中, 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 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
D.图d中, 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
解析:A项:插入海水中的铁棒, 越靠近液面, 其中溶解的O2的浓度越大, 腐蚀越严重;B项:开关由M改置于N时, 形成原电池, Zn为负极, Cu-Zn合金作正极, 被保护;C项:接通开关时, 形成原电池, Zn作负极, 被腐蚀, Pt作正极, 表面产生大量气泡;D项:Zn-MnO2干电池中, Zn作负极, 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Zn被氧化引起的。
答案:B
【例3】 (2014·上海化学) 如右图所示, 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 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 分析正确 的是 ()
A.K1 闭合, 铁棒上发生的 反应为2H++2e- ═H2↑
B.K1 闭合, 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
C.K2 闭合, 铁棒不会被腐蚀, 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K2 闭合, 电路中通过0.002NA个电子时, 两极共产生0.001mol气体
解析:K1闭合, 该装置形成原电池, 活泼金属Fe作负极, 电极反应 式为Fe-2e- ═Fe2+, 铁棒被腐蚀;石墨棒作正极, 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 ═4OH-, 电极周围溶液的pH逐渐升高。
K2 闭合, 该装置形成电解池, 石墨棒为阳极, 电极反应式为2Cl--2e- ═Cl2↑;铁棒为阴极, 电极反应式为2H++2e- ═H2↑。当电路中通过0.002NA个电子时, 阳极上得到0.001molCl2, 阴极上得到0.001molH2, 两极共产生0.002mol气体。
答案:B
方法技巧:解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问题时, 要特别注意:
(1)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 电解时阳极产物的判断
1活性材料作电极时:金属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成阳离子进入溶液, 阴离子不容易在电极上放电。
2用惰性电极 (Pt、Au、石墨、钛等) 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阴 离子的放 电顺序是, 电解含上 述离子的溶液时, 离子的还原性越强越易在阳极失电子。
(3) 电解时阴极产物的判断
在阴极上, 无论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 都不参与电极反应, 均为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是
【新题速递】
1.目前发明的电动势法检测溶液中OH-浓度的原理 如下图, 总反应方 程式为:Cu+Ag2O═CuO+2A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 Cu电极附近的c (OH-) 增大
B.该电池反应说明氧化性Ag2O强于CuO
C.负极的电 极反应为:Ag2O+2e- ═2Ag+O2
D.该电池也可以测量盐酸溶液中c (OH-)
2.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等优点。一种以液态肼 (N2H4) 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 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 剂, KOH溶液作为 电解质溶 液。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极发生氧化反应
B.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 ═N2↑+4H2O
C.放电时, 电流从a极经过负载流向b极
D.其中的离 子交换膜 需选用阳 离子交换膜
3.下图是铅蓄电池充、放电时的工作示意图, 电解质是H2SO4 溶液。已知放电时电池反应为:Pb+PbO2+4H++2SO2-4═2PbSO4+2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K与N相接时, 能量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K与N相接时, H+向负极区迁移
C.K与M连接时, 所用电源的a极为正极
D.K与M相接时, 阳极附近 的pH逐渐减小
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高考题回放】
【例1】 (2014·北京理 综 ) 一定温度 下, 10mL0.40mol·L-1H2O2 溶液发生 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 (已折算为标准状况) 如下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 (H2O2) ≈3.3×10-2mol/ (L·min)
B.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 (H2O2) <3.3×10-2mol/ (L·min)
C. 反应至6 min时, c (H2O2 ) =0.30mol·L-1
D.反应至6min时, H2O2 分解了50%
解析:A项:H2O2 溶液发生分解反应的原理为2H2O2═2H2O+O2↑, 由表中数据可知, 0~6min时间内生成O2的体积为22.4mL (即10-3mol) , 则有v (H2O2 ) = (2×10-3mol) / (0.01 L×6 min) ≈3.3×10-2mol/ (L·min) 。B项:随着反应 的进行, H2O2 溶液的浓 度减小, H2O2 的反应速 率减小, 因此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 (H2O2) <3.3×10-2mol/ (L·min) 。C项:反应至6min时, 消耗2×10-3molH2O2, 则剩余H2O2 的物质的 量为2×10-3mol, 溶液中c (H2O2) = 0.20mol·L-1。D项:反应至6min时, H2O2 由4×10-3mol变为2×10-3mol, 其转化率为50%。
答案:C
【例2】 (2014·安徽理综) 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 其脱硝反应为:2NO2 (g) +O3 (g) N2O5 (g) +O2 (g) , 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 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解析:A项:由图可知, 该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温度升高, 平衡逆向移动, 平衡常数减小。B项:由图像可知, 0~3s内, 二氧化氮的浓度变 化量Δc (NO2) =1 mol·L-10.4mol·L-1=0.6mol·L-1, 则反应速率为v (NO2) = ( 0.6 mol·L-1) /3 s =0.2mol/ (L·s) 。C项:t1时仅加入 催化剂, 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 但平衡不发生移动。D项:达到平衡时, 仅增大c (O2) , 平衡逆向移动, NO2 的转化率降低, 而由图像可知, NO2的转化率随x的增大而增大, 则x可以代表c (O3) 、压强等。
答案:A
【例3】 (2014·福建理综) 在一定条件下, 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 () (注:图中半衰 期指任一 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 应时间, c1、c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c1<c2)
解析:A项:由表中数据可知, 每隔10min, c (N2O) 的变化量 是定值, 结合v (N2O) =Δc (N2O) /Δt分析得出v (N2O) 始终保持不变。B项:由表中数据可知, 单位时间内c (N2O) 的变化与N2O的起始浓度无关, 最终N2O完全分解, 其浓度为0。C项:0~50min内c (N2O) 由0.1 mol·L-1变为0.05 mol·L-1, 则0.1mol·L-1N2O的半衰期 为50 min;20~60min内, c (N2O) 由0.08 mol·L-1变为0.04mol·L-1, 则0.08mol·L-1N2O的半衰期为40min, 显然, 随着N2O浓度的减小, 其半衰期也在减小。
答案:A
方法技巧: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是近几年高考化学考查的热点, 命题主要集中在: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2外界条件 (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3化学平衡移动图像及其分析;4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等。解答此类问题时, 要特别注意:
(1) 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新题速递】
1.在某一恒温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 (g) +B (g) 2C (g) ΔH <0。t1 时刻达到平衡后, 在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 其反应过程 如下图所 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0~t2 时, υ (正) >υ (逆)
B.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 A的体积分数Ⅰ>Ⅱ
C.t2 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C
D.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 平衡常数Ⅰ<Ⅱ
2.在恒容密闭容器进行的可逆反应:MgSO4 (s) +CO (g) MgO (s) + CO2 (g) + SO2 (g) ΔH>0。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若平衡常 数K值变大, 平衡移动 时v (逆) 增大
B.容器中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再改变, 则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C.若x表示温度, y可表示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
D.若x表示CO物质的量, y可表示平衡时CO2与CO物质的量之比
3.工业上采用NH3作还原剂脱氮原理为:NO (g) +NO2 (g) +2NH3 (g) 2N2 (g) +3H2O (g) , 烟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 测量不同温度下逸出气体中氮氧化物含量, 从而确定烟气效率, 下图是两种不同催化剂的脱氮效率曲线, 判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催化剂1、2分别适合 于250℃和450℃左右脱氮
C.曲线1、2最高点表示此时平衡转化率最高
D.相同条件下, 改变压强 对脱氮率 没有影响
六、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
【高考题回放】
【例1】 (2014·山东理 综) 已知某温 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 数相等, 现向10 mL浓度为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 在滴加过程中 ()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c (NH4+) /c (NH3·H2O) 先增大再减小
C.c (CH3COOH) 与c (CH3COO-) 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当加入氨 水的体积 为10 mL时, c (NH4+) =c (CH3COO-)
解析:A项:CH3COOH的存在抑 制水的电离, 向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 因生成CH3COONH4, 溶液中c (CH3COOH) 逐渐减小, 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增大, 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后, 再滴加氨水, 由于过量的氨水抑制水的电离, 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B项:NH3·H2O的电离常 数为Kb=[c (OH-) ·c (NH4+) ]/c (NH3·H2O) , 则有c (NH4+) /c (NH3·H2O) = Kb/c (OH-) =[Kb·c (H+) ]/Kw, Kb、Kw只与温度有关, 在滴加氨水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而向CH3COOH溶液中滴加氨水的过程中, c (H+) 始终减小, 因此c (NH4+) /c (NH3·H2O) 始终减小。
C项:据元素守恒可知, n (CH3COOH) 与n (CH3COO-) 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但随着滴加氨水体积的增加, 混合溶液的总体积增大, 因此c (CH3COOH) 与c (CH3COO-) 之和逐渐减小。
D项:CH3COOH溶液中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 mL时, 二者恰好 完全反应 生成CH3COONH4, 由于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 因此CH3COO-和NH4+的水解程度相等, 此时溶液呈中性, 据电荷守恒有c (H+) + c (NH4+) = c (CH3COO-) +c (OH-) , 则有c (NH4+) =c (CH3COO-) 。
答案:D
【例2】 (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Ⅱ) 一定温度下, 下列溶液 的离子浓 度关系式 正确的是 ()
A.pH =5的H2S溶液中, c (H+) =c (HS-) =1×10-5mol·L-1
B.pH=a的氨水溶 液, 稀释10倍后, 其pH=b, 则a=b+1
C.pH=2的H2C2O4 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 比例混合:c (Na+) + c (H+) =c (OH-) +c (HC2O4-)
D.pH相同的1CH3COONa 2NaHCO33NaClO三种溶液的c (Na+) :1>2>3
解析:A项:H2S为二元弱酸, H2S溶液中存在:H2SHS-+ H+、HS- S2-+H+、H2OH++OH-。根据上述反应知, pH = 5的H2S溶液中, c (H+) = 1×10-5mol·L-1>c (HS-) 。B项:氨水稀释过 程中, 电离平衡NH3·H2ONH4++OH-正向移动, 因此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 所得溶液的pH大于a-1, 即a<b+1。C项:H2C2O4 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据电荷守恒有c (Na+) + c (H+) = c (OH-) +c (HC2O4-) +2c (C2O2-4) 。D项:CH3COOH、H2CO3、HClO的酸性依 次减弱, 从而可知CH3COO-、HCO3-、ClO-的水解程 度依次增强, 若三种盐溶液的pH相同, 则其浓度大小为c (CH3COONa) >c (NaHCO3) >c (NaClO) 。
答案:D
【例3】 (2013·广西理综) 下图表示溶液中c (H+) 和c (OH-) 的关系, 下列判断 错误的是 ()
A.两条曲线 间任意点 均有c (H+) ×c (OH-) =Kw
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 (H+) <c (OH-)
C.图中T1<T2
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
解析:A项:水的离子 积Kw= c (H+) ·c (OH-) , 只与温度 有关, 与溶液的 酸碱性无关。B项:由图像可 知, XZ线上c (H+) =c (OH-) , M区域内则有c (H+) <c (OH-) , 溶液呈碱性。C项:水的电离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T1→T2 的过程, c (H+) 、c (OH-) 均增大, 说明该过程中温 度升高, 则有T1<T2。D项:XZ线代表c (H+) =c (OH-) , 即溶液呈中性, 但温度升高时, 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溶液的pH减小 (即pH<7) 。
答案:D
【例4】 (2013·上海高考) H2S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H++HS-和HS H++S2-。若向H2S溶液中 ()
A.加水, 平衡向右移动,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B.通入过量SO2气体, 平衡向左移动, 溶液pH增大
C.滴加新制氯水, 平衡向左移动, 溶液pH减小
D.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 (忽略体积变化) , 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解析:A项:向H2S溶液中加水, 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但溶液体积增大, 溶液中H+浓度减小。B项:通入SO2气体, 可发生反应:2H2S+SO2═3S↓ +2H2O, SO2过量时, 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 其酸性比氢硫酸强, 因此溶液的pH减小。C项:滴加新制氯水, 发生反应:H2S+Cl2═2HCl+S↓, 溶液中c (H2S) 减小, 平衡向左移动, 反应生成的盐酸为强酸, 溶液的酸性增强, 溶液的pH减小。D项:加入少量CuSO4, 发生反应:CuSO4+ H2S═CuS↓+H2SO4, 溶液中c (S2-) 减小, 而c (H+) 增大。
答案:C
考情分析:近几年, 高考对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的考查, 主要涉及:1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产生的影响;2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3溶液的酸碱性及pH的简单计算等。解题时, 要特别注意:
(1) 水的离子积常数、电离平衡常数都只与温度有关, 与浓度、溶液的酸碱性等无关。
(2) 利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电离平衡问题时, 要注意平衡向“削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移动结果不能“抵消”或“超越”这种改变。例如, 加水稀释CH3COOH时, 尽管溶液 中n (H+) 增大, 由于溶液体 积增大的 程度更大, 故c (H+) 仍会减小。
(3) 计算溶液的pH时, 要注意:1若溶液为酸性, 先求c (H+) , 再求pH;2若溶液为碱性, 先求c (OH-) , 再由求c (H+) , 最后求pH。
【新题速递】
1.25℃, 向一定体积0.1mol/L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 溶液中c (H+) 与c (OH-) 的变化关系如上图所示, 则 ()
A.M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Q点
B.N点所示溶 液中c (CH3COO-) >c (Na+)
C.Q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
D.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H2O的电离程度相同
2.25℃时, 下列关于饱和氯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饱和氯水中加入CaCO3, 溶液的pH变大
B.在饱和氯水中通入SO2气体, 溶液的pH变小
C.在饱和氯水中通入H2S气体, 溶液的pH变小
D.在饱和氯水中加入NaOH使pH=7, 所得溶液中离 子浓度的 关系如下:c (Na+) >c (ClO-) >c (Cl-) >c (HClO)
3.已知醋酸、醋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1CH3COOH+ H2OCH3COO-+ H3O+K1 =1.75×10-5;2 CH3COO-+H2OCH3COOH +OH-K2 =5.71×10-10。常温下, 将50mL0.2mol/L醋酸与50mL0.2mol/L醋酸钠混合制得溶液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溶液的pH>7
B.对甲进行微热, K1增大、K2减小
C.甲溶液中 有c (CH3COO-) >c (Na+) >c (CH3COOH)
D.若在甲中加入5mL0.1mol/L的盐酸, 则溶液中醋酸的K1会变大
七、盐类水解
【高考题回放】
【例1】 (2014·海南化学) 室温下, 用0.100mol·L-1NaOH溶液分别 滴定20.00mL0.100mol·L-1的盐酸和醋酸, 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Ⅱ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B.pH=7时, 滴定醋酸消耗的V (NaOH) 小于20mL
C.V (NaOH) =20.00mL时, 两份溶液中c (Cl-) =c (CH3COO-)
D.V (NaOH) =10.00mL时, 醋酸溶液中c (Na+) >c (CH3COO-) >c (H+) >c (OH-)
解析:A项:HCl是强电解质, CH3COOH是弱电解质, 因此浓度 均为0.100mol·L-1时, 盐酸的pH=1, 醋酸的pH大于1, Ⅰ表示滴定醋酸的曲线, Ⅱ表示滴定盐酸的曲线。B项:醋酸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时, 恰好生成CH3COONa, 由于CH3COO-发生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 若使溶液的pH=7, 滴定醋酸消耗的V (NaOH) 小于20mL。C项:当V (NaOH) =20.00mL时, NaOH溶液恰好分别与盐酸、醋酸完全 反应生成CH3COONa、NaCl, CH3COO-发生水解而Cl-不发生水 解, 因此两溶液中有c (Cl-) >c (CH3COO-) 。D项:当V (NaOH) =10.00 mL时, 得到等浓 度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 该溶液显酸性, 则有c (H+) >c (OH-) , 据电荷守恒可得c (CH3COO-) >c (Na+) 。
答案:B
【例2】 (2014·安徽理综) 室温下, 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Na2S溶液:c (Na+) > c (HS-) >c (OH-) >c (H2S)
B.Na2C2O4 溶液:c (OH-) =c (H+) +c (HC2O4-) +2c (H2C2O4)
C.Na2CO3 溶液:c (Na+) +c (H+) =2c (CO2-3) +c (OH-)
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 (Na+) + c (Ca2+) = c (CH3COO-) +c (CH3COOH) +2c (Cl-)
解析:A项:Na2S溶液中S2-分步发生水解:S2-+H2OHS-+OH-、HS-+H2OH2S+OH-, 且S2-的第一步水解程度 大于第二步, 则有c (OH-) >c (HS-) >c (H2S) ;B项:据电荷守 恒有c (Na+) +c (H+) =c (HC2O4-) +c (OH-) +2c (C2O24-) , 据元素守恒有c (Na+) =2[c (HC2O4-) +c (C2O2-4) +c (H2C2O4) ], 综合上述两个式子可得c (OH-) =c (H+) +c (HC2O4-) +2c (H2C2O4) ;C项:Na2CO3 溶液中, 据电荷守 恒有c (Na+) +c (H+) =2c (CO2-3) +c (OH-) +c (HCO3-) ;D项: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中, 据元素守恒有c (Na+) = c (CH3COO-) +c (CH3COOH) , c (Cl-) =2c (Ca2+) , 综合可得c (Na+) + 2c (Ca2+) = c (CH3COO-) +c (CH3COOH) +c (Cl-) 。
答案:B
【例3】 (2014·四川理综) 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 mol·L-1NaHCO3 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所得溶液中:c (Na+) > c (CO32-) > c (HCO3-) >c (OH-)
B.20mL0.1mol·L-1CH3COONa溶液与10mL0.1mol·L-1H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所得溶液 中:c (CH3COO-) >c (Cl-) >c (CH3COOH) >c (H+)
C.室温下, 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所得溶液中:c (Cl-) + c (H+) >c (NH4+) +c (OH-)
D.0.1 mol·L-1CH3COOH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所得溶液中:c (OH-) >c (H+) +c (CH3COOH)
解析:A项:等浓度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等体 积混合, 恰好发生 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 所得溶液为Na2CO3 溶液, CO2-3发生分步水解反应:CO2-3+ H2OHCO3-+ OH-、HCO3-+H2OH2CO3 + OH-, 显然该溶 液中c (OH-) >c (HCO3-) 。
B项:20mL0.1mol·L-1CH3COONa溶液与10mL0.1mol·L-1HCl溶液混合, 所得溶液中c (CH3COOH) 、c (CH3COONa) 、c (NaCl) 相等, 该溶液呈酸性, 说明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 则有c (CH3COO-) >c (Cl-) >c (CH3COOH) 。
C项: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氨水有剩余, 所得混合溶液显碱性, 则有c (H+) <c (OH-) , 据电荷守 恒有c (Cl-) +c (OH-) =c (NH4+) +c (H+) , 从而推知c (Cl-) +c (H+) <c (NH4+) +c (OH-) 。
D项:等浓度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等体 积混合, 恰好完全 反应生成CH3COONa, 据元素守 恒有c (Na+) =c (CH3COO-) + c (CH3COOH) , 据电荷守 恒有c (Na+) + c (H+) = c (CH3COO-) +c (OH-) , 综合可得c (OH-) = c (H+) +c (CH3COOH) 。
答案:B
方法技巧: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分子等微粒浓度的关系时, 要考虑“三条基本原则”, 并抓住“三个守恒关系”。
(1) “三条基本原则”
1电离程度较小原则: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较小, 产生的离子浓度也较小, 电离的粒子浓度大于电离生成的离子的浓 度。在比较弱 酸 (尤其是多元弱酸) 、弱碱等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时, 往往要考虑弱酸的电离程度。
2水解程度较小原则:含一种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盐溶液水解程度一般较小, 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也较小, 水解的离子浓度大于水解生成的粒子的浓度, 此原则适用于含一种弱酸根离 子的盐溶 液中离子 浓度的大 小比较。
3以电离为主的原则:等浓度的一元弱酸 (HA) 与该弱酸的强碱盐 (如NaA) 溶液等体积混合时, 因HA的电离程度及A-的水解程度均较小, 溶液呈酸性, 以电离为主, 但若题目有其他限制条件, 则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2) “三个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 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2元素守恒, 即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 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离子或分子等, 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不会改变;
3质子守恒, 即酸碱反应完全反应 时, 酸 (含广义酸) 失去质子 (H+) 的总数等于碱 (含广义碱) 得到的质子 (H+) 总数。
【新题速递】
1.下列各溶液中, 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常温下, 将pH=2的盐酸和pH=12的氨水等体 积混合后:c (NH4+) >c (OH-) >c (Cl-) >c (H+)
B.0.1mol·L-1Na2CO3 溶液:c (Na+) =2c (HCO3-) +2c (CO2-3) +2c (H2CO3)
C.0.1mol·L-1NH4Cl溶液:c (NH4+) =c (Cl-)
D.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 得到的酸性混合 溶液:c (Na+) >c (CH3COO-) >c (H+) >c (OH-)
2.50℃ 时, 下列各溶液中, 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饱和纯碱 (Na2CO3) 溶液中:c (Na+) =2c (CO2-3)
B.pH =4的醋酸中:c (CH3COO-) =c (H+) =1.0×10-4mol·L-1
C.0.10mol·L-1醋酸钠溶液中:c (Na+) +c (H+) =c (CH3COO-) +c (OH-)
D.pH = 12的纯碱溶 液中:c (OH-) =1.0×10-2mol·L-1
3.25℃时, 取浓度均 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和NH3·H2O各20mL, 分别用0.1mol·L-1NaOH溶液、0.1mol·L-1盐酸进行中和滴定, 滴定过程中pH随滴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Ⅰ:滴加溶液 到10 mL时c (CH3COO-) >c (Na+) >c (H+) >c (OH-)
B.曲线Ⅰ:滴加溶液到20mL时c (Cl-) >c (NH4+) >c (OH-) >c (H+)
C.曲线Ⅱ:滴加溶液在10mL~20mL之间存在:c (NH4+) = c (Cl-) > c (OH-) =c (H+)
D.曲线Ⅱ:滴加溶液 到10 mL时:c (CH3COO-) -c (CH3COOH) =2[c (H+) c (OH-) ]
八、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高考题回放】
【例1】 (2013·北京理 综 ) 实验:10.1mol·L-1AgNO3 溶液和0.1 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 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 淀c;2向滤液b中滴加0.1mol·L-1KI溶液, 出现浑浊;3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1KI溶液, 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 (s) Ag+ (aq) +Cl- (aq)
B.滤液b中不含有Ag+
C.3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
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
解析:A项:AgNO3溶液与NaCl溶液发生反应, 生成AgCl沉淀和NaCl, 生成的沉淀AgCl存在溶解平衡:AgCl (s) Ag+ (aq) +Cl- (aq) 。B项:由于存在AgCl (s) 的沉淀溶解平衡, 故滤液中一定含有Ag+。C项:3中发生反应:AgCl (s) +I- AgI+Cl-, 由于Ksp (AgI) <Ksp (AgCl) , 因此在滤液中加入KI会出现黄色沉淀。D项:AgCl沉淀能转 化为AgI沉淀, 说明AgCl的溶解度大于AgI的溶解度。
答案:B
【例2】 (2013·江苏化学) 一定温度下, 三种碳酸 盐MCO3 (M: Mg2+、Ca2+、Mn2+)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已知:pM = -lgc (M) , p (CO32-) =-lgc (CO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CO3、CaCO3、MnCO3的Ksp依次增大
B.a点可表示MnCO3的饱和溶 液, 且c (Mn2+) =c (CO2-3)
C.b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 液, 且c (Ca2+) <c (CO2-3)
D.c点可表示MgCO3的不饱和 溶液, 且c (Mg2+) <c (CO2-3)
解析:A项:碳酸盐MCO3的溶解平衡为MCO3 (s) M2+ (aq) + CO32- (aq) , 溶度积常数可表示 为Ksp (MCO3) = c (M2+) ·c (CO2-3) ;当c (CO32-) 相同即p (CO2-3) 相同时, MgCO3、CaCO3、MnCO3对应的pM依次增大, 即c (M2+) 依次减小, 故Ksp=c (M2+) ·c (CO2-3依次减小。
B项:由图可知, a点位于MnCO3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 可表示MnCO3的饱和溶液, 由于pM=p (CO2-3) , 所以c (Mn2+) =c (CO2-3) 。
C项:由图可知, b点位于CaCO3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 可表示CaCO3的饱溶液, pM<p (CO32-) , 所以c (Ca2+) >c (CO2-3) 。
D项:由图可知, c点c (CO2-3) ·c (Mg2+) <Ksp (MgCO3) , 则c点可表示MgCO3的不饱和溶液, pM > p (CO2-3) , 所以c (Mg2+) <c (CO2-3) 。
答案:BD
考情分析:2013年高考对沉淀溶解平衡的考查较多, 但2014年没有出现单纯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的试题, 而是将其穿插于第Ⅱ卷化学综合试题中进行考查, 这一命题变化, 值得注意。解答此类问题时, 要注意:
(1) 从变化的过程来看, 溶解平衡是指已溶解的溶质与未溶解的溶质之间形成沉淀与溶解的平衡状态, 而电离平衡则是指已经溶解在溶液中的弱电解质分子与离子之间的转化达到平衡状态。
(2) 溶度积常数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Ksp只与温度有关, 与物质的浓度无关。
(3) 对于同类型物质, Ksp的数值越大, 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不同类型的物质, Ksp的表达形式不同时, 不能直接将Ksp作为判断沉淀产生难易的依据, 应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大小进行判断。
【新题速递】
1.一定温度下, 将0.1molAgCl加入1L0.1mol·L-1Na2CO3 溶液中, 充分搅拌 (不考虑液的体积 变化 ) , 已知:Ksp (AgCl) =2×10-10;Ksp (Ag2CO3) =1×10-1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转化反 应2AgCl (s) +CO32- (aq) Ag2CO3 (s) +2Cl- (aq) 的平衡常数为20
B.约为2×10-5molAgCl溶解
C.反应后溶液 中的:c (Na+) >c (Cl-) >c (CO2-3) >c (OH-) >c (H+)
D.反应后溶液 中的:c (Na+) + c (H+) +c (Ag+) = 2c (CO2-3) + c (OH-) + c (Cl-) +c (HCO3-)
2.除了酸以外, 某些盐也能溶解沉淀。利用下表三种试剂进行试验, 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向1中加入酚酞显红色说明物质的“不溶性”是相对的
B.分别向少量Mg (OH) 2沉淀中加入适量等体积23, 均能快速彻底溶解
C.1、3混合后发生反 应:Mg (OH) 2 (s) +2NH4+Mg2++2NH3·H2O
D.向1中加入2, c (OH-) 减小, Mg (OH) 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3.向10mL含等浓度的I-和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AgNO3溶液, 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
B.加入V2mLAgNO3 溶液后, 溶液中不含I-
C.V1=V2-V1
D.向最终的沉淀中加入Na2S溶液, 沉淀变成黑色
【参考答案】
一、元素、核素和同位素
1.B解析:A项:34S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 则其中子数为18;B项:16O2、18O2 均为分子晶体, 其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18O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其分子间作用力也大, 因此18O2的沸点高于16O2;C项:2H+、1H+都是H元素形成的离子, 其酸性相同;D项:13C的质子数比15N少1。
2.C解析:纳米碳管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一种单质, 与石墨、金刚石等互为同素异形体。纳米碳管在氧气中可以燃烧, 生成CO2或CO。
3.D解析:A项:232Th的质量数为232, 但不能据此确定Th元素的相 对原子质 量;B项:232Th和233U是不同元素形成的两种核素, 二者不是同位素;C项:232Th转换成233U的过程中, 原子核发 生了变化, 不是化学 变化;D项:230Th和232Th是Th元素形成的两种核素, 二者互为同位素, 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D解析:由图可知, X、Y、Z、W、R分别代表O、F、Na、Cl、S元素。A项:原子核外电子呈周期性排布, 并非核外电子层呈周期性变化;B项:原子半径为S>Cl>O;C项:HCl的酸性比H2S的酸性强, 但不能据此比较Cl、S元素的非金属 性强弱, 应根据最 高价含氧 酸 (HClO4、H2SO4) 的酸性比 较;D项:O、Na元素可形成Na2O2, 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2.B解析:甲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 液呈碱性, 则甲为N元素, 结合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 乙、丙、丁分别为O、S、Cl元素。A项:N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ⅤA族;B项: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小, 原子半径越大, 则N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O;C项:Cl2能与H2S发生反应Cl2+H2S═S+2HCl, 据此可知Cl2的氧化性强于S;D项:O、Cl、S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则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O>HCl>H2S。
3.B解析:W单质是淡 黄色固体, 则W为S元素;X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二位, 则X为Si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总数的2/3, 则Y为C元素;Z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金属, 则Z为Al元素。
A项:Si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弱, 则SiH4 的热稳定性比H2S弱;B项:C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i元素强, 则H2CO3 的酸性强 于H2SiO3;C项:S2-离子核外 有3个电子层, Al3+离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S2-离子半径大于Al3+;D项:Al元素的氧化物为Al2O3, 只含有离子键。
三、化学能与热能
1.D解析:根据盖斯定律, 由1-2可得CH2═CH —CH═ CH2→CH3—C≡C—CH3 (g) , 则有ΔH= (-236.6kJ·mol-1) - (-272.7kJ·mol-1) =+36.1kJ·mol-1, 由此可知, 1, 3-丁二烯转化为2-丁炔要吸收热量, 2-丁炔具有的能量高, 其稳定性弱。由于题目未提供C—H、H—H、C—C键的键能, 因此无法比较C≡C、C═C键的键能大小。
2.B解析:根据盖斯定律, 由2+3-1×2可得CO2 (g) +4H2 (g) CH4 (g) +2H2O (g) , 则有ΔH = (-73kJ·mol-1) + (-171kJ·mol-1) - (-41kJ·mol-1) ×2=-162kJ·mol-1。
3.C解析:1C (s) 的燃烧为放热反应, 则有ΔH1<0;2CO2 (g) 与C (s) 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则有ΔH2>0;3CO (g) 的燃烧为 放热反应, 则有ΔH3<0;4Fe (s) 与O2 (g) 反应放出热量, 则有ΔH4<0。根据盖斯定律, 由2+3可得C (s) +O2 (g) ═CO2 (g) , 则有ΔH1=ΔH2+ΔH3。根据盖斯定律, 由 (1/3) (4+5×2) 可得2CO (g) +O2 (g) ═2CO2 (g) , 则有ΔH3= (1/3) (ΔH4+2ΔH5) 。
四、化学能与电能
1.B解析:A项:分析电池总反应可知, Cu作负极, 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为Cu+2OH--2e- ═CuO+H2O, Cu电极附近 的c (OH-) 减小;B项:该反应中, Ag2O作氧化剂, CuO为氧化产 物, Ag2O的氧化性 强于CuO;C项:Ag2O/Ag作正极, 电极反应 式为Ag2O+ H2O+2e-═2Ag+2OH-;D项:Ag2O为碱性氧化物, 可与盐酸反应, 因此该电池不能测量盐酸溶液中c (OH-) 。
2.B解析:A 项:该燃料电池中, 通 入 氧化剂空气的电极b为正极, 正极上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项: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 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为N2H4 +4OH--4e-═N2 ↑ +4H2O;C项:放电时, 电流从正极b经过负载流向a极;D项:该原电池中, 正极上生成OH-离子, 所以离子交换膜要选取阴离子交换膜。
3.D解析:K与N相接时, 形成原电池, Pb作负极, PbO2作正极, H+向正极区 迁移。放电过程中Pb电极生成PbSO4, 而K与M连接时, 形成电解池, PbSO4发生还原 反应生成Pb, 因此a极为电源的负极。
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C解析:A项:在0~t1时刻, v (逆) 逐渐增大, 说明生成物C的浓度逐渐增大, 此时平衡正向移动, 则有v (正) >v (逆) ;在t1~t2时刻,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则有v (正) =v (逆) ;B项:在t2时刻, 改变条件 达到平衡 状态后, v (逆) 与原平衡相等, 则有A的体积分数Ⅰ=Ⅱ;C项:向密闭容器中加C, 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 再次建立的平衡与原平衡等效, 说明和原平衡相同, 符合图像;D项: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由于温度恒定, 因此过程Ⅰ、Ⅱ的平衡常数相等。
2.D解析:A项:平衡常数 只与温度 有关,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温度升高, 平衡正向移动, 平衡常数增大, v (逆) 增大;B项:平衡正向移动, 固体质量减小, 平衡逆向移动, 固体质量增加, 若固体质量不变, 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项:若x表示温度, 温度升高, 平衡正向移动, 混合气体的质量增大, 而容器的容积不变, 根据ρ=m/V可知, 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 与图示y逐渐增大相符;D项:若x表示CO的物质的量, 增大CO的物质的量, 平衡正向移动, 但CO2 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减小, 与图示中的逐渐增大不相符。
3.B解析:A项:脱氮率达到最高点之后继续升高温度, 脱氮率降低, 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两种催化剂分别在250℃和450℃左右催 化效率最高, 说明此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大;C项:图像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活性比较, 最高点为催化剂活性最大的状态, 与平衡转化率无关;D项: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总分子数增大的反应, 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六、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
1.D解析:A项:M点为醋酸和醋酸钠溶液, 醋酸是弱酸, 电离程度很小, 离子浓度也很小, 随着NaOH溶液的逐滴加入, 离子浓度增大, 导电性增强;B项:N点显碱性, NaOH过量, 则N点c (H+) <c (OH-) , 由电荷守恒可知所示溶液中c (CH3COO-) <c (Na+) ;C项:Q点溶液呈中性, c (H+) =c (OH-) , 若等体积混合, 恰好生成醋酸钠, 溶液显碱性, 则碱的体积应小于醋酸的体积;D项:M点和N点c (H+) =c (OH-) =10-5mol·L-1, 均抑制水 的电离, 则M、N点溶液中H2O的电离程度相同。
2.D解析:A项:在饱和氯 水中加入CaCO3, 与H+反应, 则溶液的酸性减弱, pH变大;B项:在饱和氯水中通入SO2气体, 与Cl2反应生成H2SO4 和HCl, 溶液的酸性增强, pH变小;C项:在饱和氯 水中通入H2S气体, 与Cl2 反应生成S和HCl, 酸性增强, pH变小;D项:在饱和氯水中加入NaOH使pH=7, 则有c (H+) =c (OH-) , 由电荷守恒可知, c (Na+) =c (ClO-) + c (Cl-) , 反应后溶 质为NaCl、NaClO、HClO, 由Cl2+H2OHClO+HCl可知, c (Cl-) = c (ClO-) + c (HClO) , 则离子浓度大 小为c (Na+) >c (Cl-) >c (ClO-) >c (HClO) 。
3.C解析:A项:比较K1和K2可知, CH3COOH的电离程 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 则甲溶液显酸性, 其pH<7;B项:升高温度, CH3COOH的电离程度和CH3COO-的水解程度均增大, 则K1和K2都增大;D项:醋酸的电离常数K1只与温度有关, 温度不变, K1不变。
七、盐类水解
1.B解析:A项:将pH=2的盐酸和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氨水有剩余, 混合溶液显碱性, 则有c (OH-) >c (H+) , 但该溶液中c (Cl-) >c (OH-) ;B项:Na2CO3 溶液中, 据元素守恒有c (Na+) =2c (HCO3-) +2c (CO2-3) +2c (H2CO3) ;C项:NH4Cl溶液中, NH4+发生水解反应, 则有c (NH4+) <c (Cl-) ;D项:混合溶液显酸性, 则有c (H+) >c (OH-) , 结合电荷守恒可得c (Na+) <c (CH3COO-) 。
2.C解析:A项:饱和纯碱溶液中, CO2-3发生水解反 应, 则有c (Na+) >2c (CO2-3) 。B项:酸性溶液中, c (H+) =10-pHmol·L-1, 因此pH = 4的醋酸中, c (H+) = 1.0×10-4mol·L-1;由于水电 离产生H+, 则有c (CH3COO-) ≠c (H+) =1.0×10-4mol·L-1。C项:醋酸钠溶 液中含有Na+、H+、CH3COO-、OH-离子, 据电荷守恒有c (Na+) + c (H+) = c (CH3COO-) +c (OH-) 。D项:50℃时, 水的离子积常数Kw大于1.0×10-14, 则pH=12的纯碱溶 液中c (OH-) >1.0×10-2mol·L-1。
3.D解析:曲线Ⅰ代表 用盐酸滴 定NH3·H2O溶液, 滴加10 mL盐酸时, 得到NH4Cl和NH3·H2O混合溶液, 此时溶液显碱性, 溶液中离 子浓度关 系为c (NH4+) >c (Cl-) >c (OH-) >c (H+) ;滴加20mL盐酸时,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Cl, 由于NH4+发生水解, 此时溶液显酸性, 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 (Cl-) >c (NH4+) >c (H+) >c (OH-) 。
曲线Ⅱ代 表用NaOH溶液滴定CH3COOH溶液, 滴加10mLNaOH溶液时, 所得混合溶液呈酸性, 滴加20mLNaOH溶液时, 所得混合溶液呈碱 性, 因此当滴 加NaOH溶液在10mL~20mL时, 存在溶液呈中性这一情况, 但并非所得溶液都呈中性。滴加10mLNaOH溶液时, 所得混合 溶液为等 浓度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 据电荷守恒有c (CH3COO-) + c (OH-) = c (Na+) +c (H+) , 据元素守 恒有c (CH3COO-) +c (CH3COOH) = 2c (Na+) , 综合可得c (CH3COO-) -c (CH3COOH) =2[c (H+) c (OH-) ]。
八、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1.D 解 析:A 项:反 应 2AgCl (s) +CO2-3 (aq) Ag2CO3 (s) +2Cl- (aq) 的平 衡常数为K = c2 (Cl-) /c (CO2-3) =Ksp (AgCl) /c (CO2-3) =2×10-9;B项:由题意可知Ksp (AgCl) =c2 (Cl-) , 则有c (Cl-) 约等于1×10-5mol·L-1, 因此大约 有1×10-5molAgCl溶解;C项:反应后溶 液中c (CO2-3) >c (Cl-) ;D项:据电荷守恒可知, 反应后溶液中c (Na+) +c (H+) +c (Ag+) =2c (CO2-3) +c (HCO3-) +c (Cl-) +c (OH-) 。
2.B解析:NH4Cl溶液的酸性比HCl溶液的酸性弱, 向Mg (OH) 2沉淀中加入NH4Cl溶液, 其溶解速率相对较慢。
3.B解析:由图可知, 向含等浓度的I-和Cl-的溶液逐滴加入AgNO3溶液, 先生成AgI沉淀 (黄色) , 后生成AgCl沉淀 (白色) , 从而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AgI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AgI (s) Ag+ (aq) +I- (aq) , 因此加入V2 mLAgNO3 溶液后, 溶液中仍含有I-。
理论与训练 篇10
高原训练方法从最初传统的高原训练发展为目前的仿高原训练, 即模拟高原环境的低氧训练, 现存的模拟高原训练方法有:“Hi-Lo, 高住低练”、“Lo-Hi, 低住高练”、“IHT, 间歇性低氧训练”。此外还有在高住低练 (Hi-Lo) 基础上, 发展出的“高住———高练———低训” (HiHiLo) 。仿高原训练方法的高度是相对于训练本身而言的, 一般模拟的高度为1800-2800米左右, 高住高训低练的模拟高度可定在3500米。
1、高原训练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有研究者指出“高住低训”对心脏功能产生有益影响。LiuY等把21名受过良好训练的铁人三项运动员分成“低住低练组”、“高住低训组”。两周的训练发现, 在训练末期, 高住低训组左心室收缩期直径小于低住低练组, 收缩分数和射血分数比低住低练组分别增加9%和17%, 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明显增加。
运动员在高原或者仿高原的环境下训练之后, 身体机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心脏功能会产生显著改变, 心脏的每搏输出量, 心输出量都会得到提高, 心脏的收缩能力得到改善。肺部功能的改善体现在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上面, 通过一个周期的训练, 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都会得到提高, 这是毋庸置疑的。
2、高原训练对血象指标的影响
李小霞等让受试者每天低压氧 (模拟海拔高度2500m) 暴露12h, 常压氧环境下进行3000m跑训练。在为期四周的实验过程中, 每3-4天取受试者指血测试结果表明, 初期RBC、Hb、Hct有所升高, 第19天后达到最高峰。研究提示, 以海拔2500m高度实施高住低训时, 其间断性低氧暴露期间应在三周以上, 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低氧训练对于人体的红细胞生成有明显作用, 在缺氧刺激的条件下, 人体内的红细胞增多, 血红蛋白增多, 这些因素提高了运动员的有氧能力。也有些队员出现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的现象, 这是由于运动员身体不适应环境造成。当运动员身体适应高原环境之后, 红细胞减少的现象就会消失, 并且红细胞会开始增多, 也正在此时高原训练开始产生效果。
3、高原训练对乳酸值的影响
刘俊一等的高原训练研究, 让6名国家女子短道速滑队备战2010年冬奥会主力运动员 (平均年龄21.8岁, 平均身高162.6cm) 经过1个多月的昆明高原训练, 2009年7月5日返京调整1周后, 在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中心实验室对运动员进行了高原训练后的体能测试。
结果显示国家女子短道速滑队主力运动员高原训练前运动后乳酸平均值为11.32, 高原训练后运动后乳酸平均值为9.85, 高原训练前运动员的无氧乳酸阈平均值为70.73%, 高原训练后无氧乳酸阈平均值为81.18%。
在训练过程中, 运动员体内产生的乳酸值一定会比在平原训练时高, 这对运动员的训练有重要提示, 若乳酸值居高不下, 那代表运动员没有得到较好恢复, 当运动员体内的乳酸值具有稳定下降趋势时, 我们可以认为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得到提高, 同样的, 当运动员的无氧乳酸阈提高时, 也表明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得到提高。
4、高原训练对骨骼肌的影响
高原缺氧容易使骨骼肌发生退行性变化, 肌肉血流量减少, 蛋白质合成降低, 引起肌纤维变细或萎缩, 从而导致肌肉力量的丢失。Ferretti等对长期暴露于高原的6名受试者前、后测试其最大力量, 发现低氧条件下, 肌肉的相对力量和绝对力量均有所下降, 并伴有肌肉横截面积的减少。但是, 另有报道却认为低氧训练有助于力量素质的增加。而Narici等研究发现经过1个月的海拔5050m高原肘屈肌力量训练, 受试者的等距最大随意收缩力明显增加。
综上述, 在进行低氧训练后, 人体的肌肉会因为低氧刺激而导致蛋白质合成的效果下降, 从而引起肌肉体积的萎缩, 但这种现象不是必然的。在低氧训练的同时, 增强训练负荷能够保持肌肉力量甚至还可以有所发展。
5、小结
进行高原或者仿高原训练, 都是为了使运动员受到低氧的刺激, 通过运动训练使运动员身体能力得到发展, 以求得更高的竞技能力。高原训练对运动员身体能力发展有不可否认的好处。低氧训练可以较好的在1800米 -3500米范围内模拟需要的高原高度来进行训练, 目前常用的训练周期安排主要有4种模式, 包括3-3-3模式 (即上高原前三周平原训练、三周高原训练和下高原后三周参加比赛, 以下同) 、3-4-3模式、3-3-1模式和3-3-2模式, 其中3-3-3训练模式中运动员能够较好回复高原训练产生的疲劳, 使运动员的能力能够较为平稳的发挥。
摘要:高原环境下低氧训练效果已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肯定, 高原训练可以增强运动员的心肺功能, 增加心输出量, 提高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 使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得到提升, 并且在保证运动负荷量的基础下促进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增长。但是, 影响高原训练效果的原因较多, 例如:海拔高度、训练时间、训练负荷、恢复能力等。因此, 对高原训练进行综合研究, 可使人们较为清楚的认识高原训练特点, 为高海拔训练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原训练,训练方法,人体机能
参考文献
[1]王璟, 夏培玲.2006-2010我国高原训练研究现状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 2012 (2) .
[2]刘海平, 胡扬, 田野, 等.HiHiLo与LoHi两种低氧训练效果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 2006 (4) .
[3]巫寿生, 江河.“高住低训”训练法的应用理论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 .
理论与训练 篇11
摘 要 随着世界物质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赛事与体育锻炼。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体育锻炼,希望通过体育锻炼强化自己的身体素质,但是,如何使用正确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中分期理论与板块周期是什么关系?本文深入剖析人体运动原理,浅谈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周期的关系。
关键词 体育 锻炼 运动 分期理论 板块周期
随着奥林匹克精神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被号召参与体育运动项目。近些年,各个国家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取得体育方面的成绩,纷纷做出体育方面的改革,随着体育比赛选手越来越职业化,奥运周期国际的学者渐渐涌现出一种观点,那就是“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于职业化选手的运动训练”,这对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未来发展与适用都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认识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板块周期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剖析。
一、深入原理,从原理定位问题
所谓的运动训练分期,是指将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分为“一般训练”“准备训练”以及“专门训练”三个阶段。上个世纪70年代,前苏联训练学专家马维特耶夫对运动训练的分期专门做出了理论的阐述并对整个分期训练进行了论述,标志着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正式形成。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马维特耶夫所做出的运动分期理论已经不再适合现今的运动现状。随着运动赛制与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分期原理也应该与时俱进,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出改变,以适应现今的体育运动以及比赛机制。
而对于板块周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很多从事与运动学研究的学者提出,人体机能在整个运动训练分期中应该存在一个最优周期模式。而发展到后来,以色列的伊苏林教授则认为,运动训练分期应用在运动员训练上固然有好处,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弊端会逐渐显现,比如运动员疲劳训练的积累、不能参加高强度、高密度的体育赛事,而他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办法就是板块周期。此后,他一直对板块周期进行长期密切的关注以及研究,并将板块周期定义为:“一种高度专项化集中安排训练负荷的训练模式”。
但是对比运动训练分期原理与板块周期,虽然二者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一直存在着缺陷,也使很多学者认为板块周期是对运动训练分期的补充,但是深剖二者内涵,不难发现二者的关系。
二、深入内涵,从内涵发现关系
对比运动训练分期与板块周期的特点,不难看出,运动训练分期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主要是针对运动员的长期训练而制定的一项专项化训练方式,而对于板块周期来说,则是对于解决训练时带来的生理冲突,以解决训练分期中集中周期的训练而带来的生理疲劳导致无法参加多次比赛的运动训练模式。
运动分期训练先期的提出其实是用来改善长期高强度训练带来的生理疲软,但是通过对运动训练的长期观测,我们不难发现,人们长期高强度训练周期达到能在比赛时一举爆发的效果,但是结果往往不往人们预期一样的发展,后来,经过长期的训练,人们发现将训练周期切断,分为“一般训练”时期、“准备训练”时期以及“专门训练”时期,这些周期划分出来之后,还在里面划分大周期、小周期。早期的训练运动分期理论要求基础以及竞赛中周期贯穿整个分期运动训练中,也就是说,运动者的身体机能在这一整个时期都是出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板块周期并不是其他领域的新发现,而是运动训练分期中的中周期的一个特殊时期以及深化,周期板块的应用,有效的解决的运动员身体机能高强度训练带来的身体疲劳以及高密度的比赛。
三、深入发展 从发展确定实践
不管是一个业余的运动项目爱好者,还是一个专项职业体育运动参赛员,对于运动锻炼以及训练多多少少存在着一定的方法及偏爱。具体而言,针对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做出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规划,从业余体育运动员到职业体育赛事参赛选手,都应该采用运动训练分期进行体育锻炼及训练。然而,对于专项选手来说,由于近些年比赛项目及内容的不断变革,如何适应变化莫测的赛制改革从而在比赛时先发制人一举夺下冠军。首先,应该深入研究运动训练分期原理,使传统理论结合新式比赛,在实践中与时俱进,比如,运动训练分期原理的制定并不顺应参赛选手的年龄呈上升趋势而做出相应的变化,相反,它一直以一个平稳的趋势贯穿于整个体育训练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运动员在训练时应该自己把握强度,找好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与实际情况的平衡点。再来,由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一直指导着运动员围绕一般训练、准备训练以及特殊训练、大周期、大周期等时间点训练,无疑会造成运动员身体机能高度疲劳等情况,在实际情况中,运动员应该把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一直沿用的理论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也并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运动员在训练时应该做好协调。
综上,就运动分期训练理论与板块周期而言,二者的关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是相辅相成的。笔者认为,运动分期训练原理贯穿于整个运动员训练的过程,而板块周期则是运动训练分期周期中一个特殊时期以及深化,是对运动分期训练周期给运动员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补充的一个板块。
四、结语
体育事业的高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运动的意义。传统的训练方式以及方法对运动员来说存在着极大的弊端,正确应用运动分期训练原理以及板块周期,不仅是对于运动员个人而言是有益的,更是对国家的体育事业以及国家实力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
參考文献:
[1] 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2] 陈小平.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J].中国体育科技.2003.
体育运动中表象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篇12
一、表象训练的概念及作用
表象训练是在体育运动实践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心理训练方法之一, 是指在暗示语的指导下, 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 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运动技能的掌握, 不仅包括肌肉活动的训练, 而且包括对大脑的心理技能的训练。或者说, 运动技术的突破不完全依赖运动场上练习次数多少, 更与脑中技术动作的形象有关。任何技术动作的学习, 不可能脱离心理因素的主导作用。人的心理活动对运动技术的形成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 这种作用更大。表象演练同时还能在纠正错误动作方面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通过比较错误动作与正确动作在外显形态上的不同, 比较动作的成功与失败在运动感觉上的不同, 表象训练能为我们提供许多靠身体练习难以获得的反馈信息。
表象训练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表现在对运动技能掌握有直接的作用, 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树立自信心和降低焦虑等方面也有明显的作用。成功的表象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控制情绪的能力, 集中注意力, 增强自信心。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及运动员比赛的具体情况, 通过表象训练对运动员的唤醒水平进行调整, 适当提高或降低运动员的兴奋水平至适宜的范围, 有利于运动员在最佳的竞技状态下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所以, 表象训练不仅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心理训练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运动实践中, 而且在其它一些心理训练和心理干预的方法中也常以表象训练为主要内容。
二、表象训练的研究现状
表象训练研究涉及的运动项目领域越来越广, 包括游泳、跨栏、射击、射箭、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跳高、撑杆跳高、网球、排球、篮球、足球、拳击、跳远、铅球、标枪、滑雪、武术、健美操、乒乓球、散打等。相比较而言, 技能类项目对表象训练的研究分量更重一些, 而体能类项目涉及得比较少, 表象训练较适合于对复杂项目的研究。
表象训练有助于树立自信心和降低焦虑水平方面的研究是表象训练在运动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 王海景在《竞技运动中降低运动员焦虑的表象认知—行为干预的运用》一文中提出焦虑不是环境刺激的产物, 而是人们对环境进行消极思维的结果, 可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运动员的焦虑。王海景指出, 要控制应激反应, 首先要控制自我认知, 表象训练的认知—行为干预策略对改变运动员的认知有积极作用。他还介绍了视觉运动行为演练、压力预防措施、压力控制训练、表象转移训练、成功情景表象训练5种表象认知—行为干预措施, 为我们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技能训练提供了一些依据。
心理训练作为运动训练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它的实施必须与运动训练紧密结合, 树立心理训练为运动训练服务的指导思想, 并充分运用这些心理训练的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认知水平, 克服外界干扰和生理变化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这也是科学研究不断努力和探索的方向。
此外, 表象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也是比较重要的研究领域, 尤其以高校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大多是表象训练, 对运动技能学习掌握有辅助作用, 主要以运动成绩和技术评定作为评定表象训练作用效果的指标。表象训练应用于体育教学是指运用表象训练方法, 帮助学生学习运动技术, 在教师讲解、示范的基础上, 把回忆技术动作作为练习的重要手段, 在对技术动作的反复回忆中, 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要领和精确的肌肉感觉。这其中对方法的探讨比较多, 比如, 表象训练的基本过程和教学程序, 学生独立进行表象训练, 提高自我控制意识的能力。
表象训练对于成套动作的项目 (如武术) , 巩固的机械动作 (如体操) , 以及较复杂、难以掌握的动作学习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这主要是从表象训练的特点和体育教学实践应用的特点进行分析的。例如, 成套、固定的动作都严格规定了方向、幅度、力量等;对于含有重复的感知和要求有较好的视协调因素的动作, 虽然动作复杂, 方向路线多变, 力量不同, 教学难度大, 但学生把分解的动作在脑中重现, 仔细体验每个细节和程序, 反复练习, 能加深动作印象, 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表象训练的理论
表象训练的理论主要是对表象训练的作用机理的理论解释, 长期以来一直是表象训练研究的核心内容。其主要有心理神经肌肉理论、符号学习理论、心理技能理论、三重编码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及、注意唤醒理论。这六种理论都有自己合理的成分, 但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完全解释表象训练的机制, 研究者们也各有观点。
(一) 心理神经肌肉理论 (Psychoneuro muscular Theory)
心理训练的心理神经肌肉解释已有较长的历史。该理论认为, 在大脑运动中枢和骨骼肌之间存在着双向神经联系, 主体可以主动地去想象做某一动作, 从而引起有关的运动中枢兴奋, 兴奋经传出神经至有关肌肉, 引起难以觉察的运动动作。表象训练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学习是因为生动的表象事件所激发的肌肉活动与实际的身体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同的, 在表象过程中的肌肉活动虽然很微弱, 但它却是实际行为模式的模板。[2]
(二) 符号学习理论 (Symbolic Learning Theory)
该理论假设, 表象可以发挥编码系统的功能来帮助人们理解或获得运动模式, 通过表象在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种成功完成动作的中枢程序或蓝图。表象训练可以强化这种心理蓝图, 从而使动作更加熟悉、更易达到自动化。符号学习理论认为表象训练的效果在于其认知学习, 可以推断表象训练对于认知成分高的运动技能的效果好于认知成分低的运动技能。[3]而且表象训练在运动学习的不同阶段其效果也不一样。
(三) 心理技能理论 (Mental skills Theory)
心理技能理论认为, 表象训练是通过发展或强化心理技能而影响到行为表现的。这些心理技能主要包括注意集中技能、降低焦虑技能和增强自信心技能等。[4]表象是发展这些心理技能的重要手段。表象训练的心理技能理论将表象训练对动作或运动表现的作用归结为心理技能的改变, 这克服了一些表象训练理论要么只能说明表象训练对技能学习的作用机制, 要么只能说明表象训练对技能表现的作用机制的缺憾。但缺陷是这一理论并没有说明表象训练是如何发展个体的心理技能的。
(四) 信息加工理论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这一理论认为, 映像是一种贮存于人脑中的按功能组织的有限命题集。人们对一种映像的陈述包括刺激命题和反应命题两类。刺激命题是对表象情景内容的描述, 反应命题是对这种情景反应情况的描述。同时, 映像也包括指导如何进行反应的运动程序。[5]外显的行为与生动的表象是相互联系的, 一方的变化会引起另一方的变化。外显行为中的生理变化与表象训练时的生理变化的一致性是表象训练起作用的原因所在。相关研究也发现如果表象训练中既包括反应命题的因素, 又包括刺激命题的因素, 比仅有刺激命题的表象训练所激发的生理反应更多。
(五) 三重编码理论 (Triple Code Theory)
三重编码理论由Ahsen提出, 他认为表象包括3个重要的部分:映像、身体的反应和映像的含义。映像可定义为中枢唤醒的感觉, 它包括所有感觉的特征, 但同时又是内部的。映像对外部世界的表征使我们在与它相互作用时就象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一样。身体反应是与表象训练相伴随的生理反应。某一映像对每一个体而言其意义是不一样的, 由于每一个体在表象时都会将他自己的独特经验纳入其中, 因此, 相同的表象训练指导语永远不会使不同的个体产生相同的表象经验。
(六) 注意唤醒理论
在运动竞赛中, 能否把注意力集中在与当前任务有关的线索上与运动者的唤醒水平有关。过低或过高的唤醒水平, 都会使运动员注意到与任务无关的线索, 只有中等或最佳的唤醒水平才能提高知觉的选择性。表象演练将注意集中于与任务有关的思维, 排除与任务无关并可能干扰当前操作的信息线索。
四、表象训练的方法
想象中完成动作能提高运动训练的效果, 首先是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速度, 当想象中的训练和实际中的训练结合起来, 即在实际完成动作之前, 先在想象中完成该动作, 训练的效果就更大。
在实践中表象训练的方法主要包括放松训练和念动等, 许多心理学工作者建议在表象活动前进行放松, 进而促进对表象的控制能力。首先是使自己的肌肉尽量放松, 并达到全身松弛。如卧姿或自然放松的坐姿, 闭目, 想象自己最舒适的情景, 这样能排除其他信号的输入, 为表象活动作准备。丁雪琴提出:通过放松—表象为核心的系统心理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水平, 使他们能够有目的地改变自己的身心状态, 从而显著增强情绪控制、表象思维的能力。
如果说放松是表象训练的准备阶段, 那么念动就是真正唤起表象的过程, 运动员根据训练的要求唤起实际训练或比赛的动作表象, 多次重复再现, 与此同时不断地进行修改、完善, 发展自己的动作表象。随着实战的发展, 念动训练形成有序的成套练习。
五、结语
表象训练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进行了许多研究, 国内外对关于表象训练的基本内涵和基础理论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主要是从表象训练效能的角度进行分析的, 这使表象训练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并且其效果也在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实践中得到体现, 今后的研究应根据运动技能学习的特点和赛前心理调整的需要, 探讨符合不同运动项目, 符合不同类型运动员的表象训练方法, 使之更加具体化、精确化、实用化。
摘要:本文对表象训练的概念、作用理论进行了评述, 并对表象训练的功能及常用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 从以上几个方面讨论了表象训练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表象训练,理论,方法,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1]刘鸣.表象研究方法论.心理科学, 2004, (27) 2:258-260.
[2]王东良.表象训练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兰州学刊, 2004, (2) :288-289.
[3]宋丽波.表象研究新进展及其思考.教育探索, 2004, (12) :75-76.
[4]刘耀荣, 时倩.论表象训练原理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1) 2:178-179.
[5]王珉.试论表象训练的国内研究现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 :55-57.
[6]李年红, 章建成等.影响表象训练效果的因素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7) 6:132-135.
[7]唐征宇.论自我谈话技术在应激控制中的运用.湖北体育科技, 2003, (22) 1:56-58.
[8]漆昌柱, 徐培.表象训练的概念, 理论及主要研究领域:现状与分析.体育科学, 2001, (21) 3:76-80.
[9]金尧, 赵秋菊.竞技运动中的表象训练.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 :30-31.
【理论与训练】推荐阅读:
理论基础与全面训练05-12
踝关节的理论与训练论文10-14
项群训练理论05-29
思维训练理论08-23
训练理论体系10-26
医学理论学理论与实践05-14
训练与实践07-16
训练与考核05-19
训练与评估08-23
技术与训练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