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道德主义者

2024-07-18

非道德主义者(共7篇)

非道德主义者 篇1

一、原作者与原作品介绍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不少思路,其独特的主观色彩大大区别于强调客观色彩感觉的大部分画家。

塞尚的“玩牌者”是一个系列创作,这个系列一共有5幅作品,每幅作品画面都会有略微不同,借此研究不同环境下的效果。(有报道称塞尚又一幅《玩牌者》单品将神秘现身)

塞尚的作品《玩牌者》。如图所示:

二、《玩牌者》的改写

1、从作品解读(第一次抽象化)

特奥·凡·杜斯伯格的作品《玩牌者》。如图所示:

杜斯伯格就塞尚的《玩牌者》作了抽象探索。早些时候(约1916—17年)的这幅作品在构图上基本照搬了塞尚的,人物形象则被简化为平面的几何色块,不过形象依然是可辨的。

《玩牌者》是杜斯伯格的代表作品,与塞尚相比较,其对于塞尚原本艺术语言的抽象化,是杜斯伯格自身所独具的艺术语言。

在塞尚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对于人物和对象的在颜色和气氛上的表现,同时表达画家自己的独特情绪和感受,通过笔触的强劲有力和色彩的对比以及详略的阐释来表现塞尚自己对于下层人民生活的一种特殊感受。

而在杜斯伯格的《玩牌者》中,我们看不到太多写实的姿态,原有的画面秩序和油画的技法以及艺术语言被杜斯伯格的几何形体所抽象,通过这种抽象技法,科学和艺术发生了有机结合,画面中的颜色臣服于线条所构成的封闭空间,对比色的运用和黑色分割线条的运用,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儿时七巧板一样的神奇视觉体验。左侧人物和右侧人物姿态上的和谐对比,加上中间的观者,使得整个画面完全在三角形的稳定构图下统一了起来。同时,对于方形和弧形的运用,也更加使得直线形态不至于太过呆板。

2、从作品解读(第二次进一步抽象化)

特奥·凡·杜斯伯格的作品《玩牌者》。如图所示:

《玩牌者》,1917年油画,规格116.5x106厘米,荷兰海牙市立博物馆藏。

这幅《玩牌者》的母题来源于塞尚的同名作品,杜斯伯格将塞尚画中的那种几何构成的处理,进一步引向抽象。我们看到,玩牌者的形象已被抽象成为无法辨认的直线和矩形。那些不同的矩形,形成了一个疏密聚散变化有致的网格结构。在这一网格结构中,所有造型要素均被水平线和垂直线控制着,形成某种节奏和韵律。这种图式令我们想起蒙德里安的作品。

3、作者介绍

特奥·凡·杜斯伯格格简介。1883年出生于荷兰的乌得勒之。他在早期撰写过寓言、剧本以及通过临摹博物馆的名画自学绘画。25岁那年,他首次举行个人作品展。其后,他开始发表艺术评论,创作了诗歌作品《满月》。自1916年(33岁)起,他参加了先锋派的所有重要活动,相继成为斯芬克司派运动及其同名杂志社的创始人之一。1917年(34岁),杜斯伯格在荷兰莱德创建"风格派"及其同名杂志。1921年(38岁),加入达达运动组织,进行达达艺术活动。1926年(43岁),在《风格》杂志上发表《元素主义宣言》,标志着他与新造型主义的早期原则的彻底决裂,同时也与蒙德里安分道扬镳。1930年(47岁),杜斯伯格成为“具体艺术派”和同名杂志的创始人之一。1931年(48岁)创建发展了抽象——创造团体。同年,他在瑞士的达沃斯去世,“风格派”也因其早逝而解散。在风格派期间,杜斯伯格领导整场运动并以《风格》杂志为纽带维系成员的关系,传播“风格派”抽象主义的艺术理念。

三、作品意义与艺术批评方法(后结构主义)

1、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批评研究语言的基本方法,是一般性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要了解一个事物的结构(关系),便可从整体上认识、把握此事物。结构是,组成事物的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是,将一事物视为一个(暂时)封闭系统,找出组成系统的要素(成分),再找出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结构主义方法是具有科学主义特征的研究方法。

(1)“元素”概念的引出

从上面的杜斯伯格《玩牌者》中,我们可以看到,具象和写实的印象表现方法,已经藉由三角形、方形、直线和弧线以及圆形来表达,这些将原来的绘画激发进行了提炼和抛弃,采用了最基础的几何形态的手法来表现的结构单位,就被称之为“元素”。杜斯伯格在自己的作品中,尤其是平面作品中大量使用了这些几何形态。使自己的作品,有一种数学似的缜密,而这些,也是他对于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将二者矛盾进行合理地调解之后的产物。

(2)杜斯伯格的设计观点

a、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特征完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者成为“元素”;(具象——抽象——元素(符号化))b、把这些几何结构单体,或者元素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是,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c、对于非对成型性(线条感、韵律感、节奏感)的深入研究与运用;d、非常特别的反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3)杜斯伯格个人风格的形成

杜斯伯格在自己的艺术生涯早期并没有像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和文艺复兴时期诸如达芬奇等大家那样,在自己的幼年时代就接受了艺师或者是家族美术的教育,相反,他和凡高等艺术家的艺术道路是一致的,都是在青年时代发生了个人思想和兴趣的转移,进而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唯独更加不同于凡高的地方在于,杜斯伯格青年时代还当过兵。

现代抽象艺术的开拓者特奥·凡·杜斯伯格(Theo Van Doesburg,1871-1931)在1917年于荷兰创建了几何抽象的“风格派”,作为该组织的核心力量型任务和整个运动的精神领袖。杜斯伯格坚持艺术与科学的有机结合,并且借助包豪斯提升抽象艺术的地位,从而对现代艺术设计与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斯伯格对于“元素”的解析与重组、几何化基本形与骨架的建构、三原色与中性灰的使用以及非对称均衡的追求是他所擅长的对于抽象艺术语言的运用方式。

(4)杜斯伯格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的产生绝非是偶然的,杜斯伯格就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对于现代艺术来说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中产生了。一方面,面对文艺复兴以来架上艺术的写实技法,艺术家们渐渐觉得在原有的基础上想要有所突破已经绝非易事;另一方面,伴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原来的意识形态已经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艺术评论家沃纳·霍夫曼曾经说过:“艺术家们从经验事实的竞赛中解脱出来,察觉到有的形式冲动不能由客观的相似来确立。他把错觉主义与它的相关之物(人的中心位置及空间视角)一道抛弃,并继续挺进到那些原初的、前客观的形式——我们已经听说了,它们‘并不是将自己限于一种形式中,而是包涵着所有形式的潜在的可能性’——世界中去。”因而,1917在荷兰诞生了以几何抽象艺术为特征的“风格派”,其代表人物是特奥·凡·杜斯伯格(Theo Van Doesburg,1871~1931)、皮耶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和格里特·里特维尔德(Gerrit Riveted,1888~1964)等。抽象艺术的诞生粉碎了文艺复兴以来架上绘画与错觉主义的霸权,是一种与写实艺术同时存在以及相辅相成的艺术形式。因此,抽象艺术在社会的发展中,尤其是现代艺术设计中扮演着剧中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渐进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改革和觉醒。

2、后结构主义

(1)罗兰·巴特的后结构主义。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60-70年代)。结构主义是结构决定意义,作品(事物)的各元素众声喧哗、杂语共存的世界。要素——关系(联系)——结构——意义,结构高于要素并决定意义,以某一单一结构(模式)解释众多作品,结构主义适于对事物做宏观整体性把握。

(2)罗兰·巴特——“作者之死”。传统观点认为,作者与作品的关系是父与子,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对作品的权威诠释者。但是罗兰·巴特认为,古代社会、中世纪、没有个人“作者”的概念,没有剽窃。现代作者与作品的关系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写作是编织不是创造,对既有文本的取用。作品原型源于既往文本(资源)仓库、包罗万象的词典,现代作者是抄写者(不是创造者)。

特奥·凡·杜斯伯格的作品《玩牌者》是对已有文本塞尚的作品《玩牌者》的摹写者和改写者。“作者之死”意在表明解读作品意义时原作者的缺席与虚位,作为作品意义的决定者以及权威阐释者的作者已“死去”。作者声音只是众多声音中的一个,作者“死去”、读者进场,作品的意义取决于读者(接受者)。读者是复数,意义不确定性;作者是单数,意义确定性。不确定性是引进读者带给艺术批评的变化与影响,作品的意义是复数的,作品意义的复数源于读者的复数。罗兰·巴特区分了作品是单数,文本是复数,提出“大文本”概念,文学——文字——非文字的文本。

特奥·凡·杜斯伯格的作品《玩牌者》是对已有文本作者塞尚权威地位的弱化与消解,对作者权威地位的不恭与嘲弄,是模仿者、使用者、游戏者。作者塞尚的地位受到打击和消解——“作者之死”。其解构了作品是创作者超人才华与智慧的结晶,去魅了艺术家与艺术品的神秘、神圣的光环,读者或接受者也成为了新的作者(创造者),读者与作者不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并可互换的,关注点转移到了读者。

罗兰·巴特提出读者解读作品的两种状态:“文之悦”(欢乐、快乐),轻松快乐的阅读。对作品的理解,在既有的文化经验与惯例之内,轻松愉悦,具有明晰意义。比如,现实主义小说、写实风格的绘画、雕塑、“可读性文本”。“文之醉”(狂喜、极乐),从既有定规之中解放的阅读。脱离破坏已有文化经验惯例,会迷失、令人不适,无确定意义的自由解读。例如,罗丹的巴尔扎克像、杜尚的作品、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可写性文本”。可写就是可创造性地解读、阐释读者批评的价值不是某种批评操作方法,而是对批评活动的解放,开辟了作品意义解读的广阔空间,读者(接受者)在艺术品意义解读活动中具有更主动、中心地位。作者、作品批评——读者批评是某种意义、意义空间,是寻找和创造确定和不确定的可能性和开放性。(后现代主义解构)或许作品的意义是多元的,没有终极意义的,是对作者的消解体现反中心、反权威的倾向。例如于丹的中心主义、权威主义的思维方式就是陈旧、封闭、自大的。自我解读的权威性、正确性没有其他意义的生存空间,是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表述方式。

摘要:用罗兰·巴特的后结构主义(“作者之死”)的艺术批评方法,分析特奥·凡·杜斯伯格的作品——《玩牌者》。

关键词:艺术批评,后结构主义,罗兰·巴特,作者之死,玩牌者

周云,一个商业“机会主义”者 篇2

“广良兴”的老板叫周云,人如其名,就像一朵漂浮不定的云,常常是天南地北地飞来飞去,但让人惊奇的是,如果哪一天当她想“沉淀”下来,“财源”立马会向她滚滚涌来。老板做到这个份上,靠的显然不仅仅是运气,更是有某种大智慧。

春日一个午后,在“星巴克”拥挤的店堂里,品着一杯标志性的咖啡,已过耳顺之年的周云和笔者聊起了天,说说做生意的巧槛,谈谈人品商德。伴随着随意慵懒的氛围,一个思维敏捷、善辨风云的女商人从幻像中走了出来……

三张执照,做五湖四海生意

逢低入市,遇高出货,如此得意的投资“手笔”自然是所有投资者的“理想”,可谁又能做到20多年里笔笔买卖,都能如此顺当呢?周云做到了!

周云的来历其实并不简单,她和先生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学生,她学的是飞机制造,先生学的是生物,都是顶尖的学科。可谁都没有想到,二十多年后,人到中年的他们却选择了另一条“谋生”道路。

上世纪70年代末周云和先生觉察到市场萌动的苗头,在一次家庭会议上,看准市场的先生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我们一家全部不要捧铁饭碗,市场能够养活我们。”夫唱妇随,周云和先生达成了共识,想法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1980年,周云和丈夫在陕西路进贤路口盘下了一个24平方米的店铺,将其一分为三,先生、女儿和自己一下子办了三张营业执照,分别经营工艺美术用品、小百货和花鸟鱼虫。多元化经营最直接的效果是规避和分散了风险,西方不亮东方亮,总有一头赚钱的买卖,更何况上世纪80年代初市场还处于卖方市场,只有拿不到的货,没有卖不出的商品,一家人开的“三家店”都赚得钵满杯盈。

说几样听听:

如今已并没有什么大赚头的花卉生意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还是市场中的“阳春白雪”,其中米兰尤受上海人钟爱,学生物的先生当然知道植物分布的“线路图”。在先生的指点下,周云从广州批进一些廉价的米兰,试一试市场行情,没想到居然被抢购一空,还有不少顾客留下联系电话要求预订。一进一出,转眼间盈利居然超过自己工作一年以上的收入。牛刀小试,周云的信心大增,很多新的点子也随之冒了出来。种花自然离不开花器,苏北的泥盆几毛钱一只贩到上海市场,少说也要翻个十多倍,又是一桩赚钱的买卖;偶尔有“压货”迹象,赶紧来个有奖销售,反正店铺里有的是各种本钱并不高的小工艺品,索性就拿来做了奖品,奖给那些大买家。别说,小刺激果然吸引了不少“贪小”的客户,生意如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涌来,小店的花卉周转得极快,有一段时间居然出现了损耗为零的奇迹。

保暖鞋是周云又一件得意的买卖。一个偶然的机会,周云听说市面上保暖鞋特别紧俏,供小于求意味着商机又来临了。周云一下子兴奋起来,她到市场上去买了一双保暖鞋,按着包装盒上的地址找到了在常熟的生产厂家,希望能批些货。没来由的,当时谁也不敢担“肩膀”将货批给个体户,厂里的供销科长一挥手将她挡在门外,周云当然不愿意放过已经到身边的生意!候了几天,终于找到了厂长,周云在厂长的桌上堆上一大摞现金,“我拿现金提货”!周云对厂长说。好在厂长是个明白人,有生意为什么不做?他当场拍板批给了周云一万双鞋子,并对她说今年的计划已经排定,如要货量大的话,明年就索性列入到生产计划中去。周云至今还感谢这位开明的厂长,是他给了自己一个创造原始积累的机会。“知道这一万双鞋子我用了几天销售完的吗?一个星期都不到,最高的时候,一天能卖掉3000双鞋子。”抓住了一个“卖点”,周云很是得意。第二年周云向厂里订了60万双,又是销售一空。

“生意好做时要多找渠道,有渠道能拿到货,拿到货就能赚到钱。”周云这样说。那么在市场日趋饱和,生意不好做的时候,周云又有什么道道呢?

“零嘴生意”,瞅准白领口袋

“一是要找准市场卖点,二是要精细经营。”第一条大家都明白,第二条倒要听周云细细道来。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周云先后做过服装、花卉、百货、汽配等六七样生意,算她运气,正赶上了市场转轨的非常时期,钱赚得挺容易。随着市场发展的不断深入,昔日商品的“暴利”时代已渐行渐远,靠“搬砖头”做生意已经赚不到大钱了,周云的脑瓜子显然没有闲着,她琢磨着要做一样“特立独行”的买卖来维持住往日的“荣耀”。

身为女人,周云最能想到的是 “穿”和“吃”。穿,看一看周围铺天盖地的服装店铺,一入其中必然陷入抢逼围的境地,自己并非业内高手,胜出的概率并不大;吃,饭店酒楼也非自己经营长项,赚不到钱事小,失手事大,周云也不愿意冒这个险。不经意的,在一次境外旅游中,周云走进了一间零食铺子,色彩鲜艳的果脯、糖果放置在明净的盛器中,被装点得精美可爱,客人们竞相购买。周云在一边看着心里不由一动:这样的生意似乎有得做!

周云为自己的判断找到了理由:城市白领正越来越多,消闲市场的份额也正在不断扩大,零食作为消闲食品的一大类,市场绝对小不了。但内地市场上零食只是作为消闲食品的一种,大多零散地“安插”在各种食品店或小摊上,不起眼也不成气候,如果有一家专门的零食铺子出现在市场上,会不会让人眼前一亮呢!领风气之先,必然有可能成为市场的卖点,周云自忖不会看走眼。

找到卖点,周云并没有匆匆投入,十多年的市场经验已经让她感觉到了市场的变异,“现在投资任何项目都要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包装,零食生意特别要讲究‘卖相’,绝对不能让顾客对你的铺子有老土、不干不净的感觉。”周云的精细经营理念开始显现出来。

1997年,周云在上海,这个她财富的策源地开出了其在内地的第一间零食铺子。所有的店铺设计全部是由香港籍的设计人员设计的,20多平方米的店堂明净清爽,商品陈列在晶莹透亮的盛器中散发出诱人的光彩。顾客蜂拥而至,人们很快记住了这个镶嵌在镂花窗棂中的店招──广良兴。周云已经记不清楚当天究竟做了多少生意,但据说“广良兴”开张第一天,周围的几家食品店零食柜台的营业额跌了八成都不止。

生意好,但不能有丝毫松懈,周云知道“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于是她常常在店员们最不经意的时候忽然出现在店堂里,不露声色地审视着货架的角角落落,有看不顺眼的地方,她也不对员工多讲,常常是自己就动手将其“修正”了。老板如此认真,员工们对生意的打点自然就格外地谨慎,惟恐老板什么时候忽然看出点“破绽”来……

“放果脯的瓶子,三天必须清洗一次,柜台的清洁一小时一次,必须是全方位的,要将所有的盛器移开,角角落落全部抹干净……”周云要改变的是人们对零食等消闲食品脏、不健康的感觉。这样的细节关注让员工们很有些吃不消,让消费者却很放心。

有这样一个细节很值得一记:每天店铺打烊后,周云会要求员工将所有的零食去掉破碎的零食和细屑重新装瓶,呈现在顾客面前的商品必须是最完美的一面。

和一般食品店里各种品牌零食杂放在一起不同,周云有意识地对各类杂牌小零食进行了重组,优胜劣汰,将口味、卫生、健康等各要素均符合标准的零食品种一一收归麾下,以“广良兴”的品牌统一对外销售,甚至于德国进口的巧克力、法国进口的糖果等国外食品也必须冠上“广良兴”的大名才能在店里销售。细微的差别,体现的确是周云的良苦用心:“统一用广良兴的牌子,能给顾客以放心,出了问题找我嘛!同时也有助于建立店铺形象,让顾客认准我这个品牌。”周云如是说。

那供应商能认同吗?笔者有疑问。“说一个例子,放在我这里代销的天津栗子,一年能销掉几十吨,你说,供应商能放掉我这个大客户吗?已经拥有20多间“广良兴”专营店铺的周云有的是底气。

现在,周云似乎已经专心于她的“广良兴”事业了,毕竟蛋糕已经做大,拥有了零食市场的大半份额,只需精心维护,“广良兴”的酸酸甜甜将继续延续它的市场神话,但言谈中,笔者却感觉到周云的创业激情并没有到终点,偶尔灵光闪现中冒出点点滴滴的机会都会让她有一阵激动,周云又似乎还在寻觅和捕捉新的机会。

“机会”,商业的不二秘诀

周云倾心的果然是机会。

要有发现机会的目光,要有捕捉机会的能力。做一个成功的商人,这是最要紧的两点。这是周云从商二十多年的“经验总结”。

对机会的青睐给周云带来了太多的财源。上世纪90年代,上海房地产刚起步那阵子,周云也不知道从哪里嗅到了一点“机会”的气味,常常从账上提了十多万元现金,坐着车子在上海的古北、徐家汇等“上只角”地区兜来兜去,看到有商品房建筑工地就过去问一问,看一看,看准了就仍下2万元定金,然后就等着楼盘竣工,又将手里的房产转卖出去,一进一出,几个月的时间,常常能赚上个几十万。即便不成交,损失的也不过是区区2万元的定金,这样“白相相”的买卖也做了好几宗,问她赚了多少,她笑而不答,只说这些房产如果能捂到今天,那就更有得赚了!

非道德主义者 篇3

1 奈狄的创意

在作品的开头, 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奈狄·麦瑞尔的形象虽然并非青年, 但是充满了活力与能量, 他在朋友韦斯特海泽家游完泳后突发奇想, 放弃走路回家的想法, 想一路借由邻居的泳池游回家去, 念头一旦形成, 他眼前好像看到了“一连串的游泳池, 穿过全县的半地下水式的弯曲河流”, 他甚至像发现新大陆的探险家一样, 用妻子的名字为这条河流命名, 这种自命的崇高, 让他充满激情和能量, 他认定了自己传奇式的旅程会是一次创举, 并以朝圣者自居。文学作品中的超现实主义就是否定现实主义和传统, 蔑视一切道德惯例, 认为它们平庸、卑微、仅是合乎逻辑地反映庸俗生活的追求, 而它要打破这一切, 追求纯精神的自动反应。小说中的奈狄就是这样特立独行、另辟蹊径的拥护者, 他看不起那些不敢跃入池中, 去开创历史篇章的懦夫, 他将自己凌驾于超现实、超理智的梦想之上, 通过绮丽的想象和自我催眠式的潜意识去获得成功的想望, 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事实上是摆脱一切现实束缚的途径和手段。从作品后面的描述我们得知, 奈狄不过是一个破产潦倒、精力有限的普通人, 在旅程中遭遇挫折后, 他也想人们应该顺从常识和惯例, 但内心的超现实意识使他义无反顾继续前行, 这些现实中的遭遇与开头他对自我的定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这种自我身份错位的认知正是来源于超现实的自我暗示, 而在这样的自我催眠中所开始的旅程注定了会是悲剧的结尾。

2 酒精的麻醉

在这部作品中, 通过对主人公及其周围朋友、邻居的日常了解, 我们可以看到战后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缩影, 不管是牧师, 还是做礼拜的人们, 也不管是高尔夫球场、网球场还是狩猎区, 人们谈论的永远都是喝酒喝得太多了, 主人公奈狄在游泳回家的旅程中遇到的酒会, 以及回忆中邻居的晚宴邀请, 这些描述使得美国中产阶级无所事事、精神匮乏的场面跃然眼前, 酒精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每日片刻的欢愉, 更是日复一日精神的麻醉, 以及对现实不满的逃避, 这一切都源于人类想遮盖痛苦的天性, 源于潜意识中被理性和逻辑束缚太久而带来的压抑的释放, 那些理性与逻辑不断阻碍着人们对自身内心压力的驱解, 这样的存在感会使人产生身份忧虑, 进而各种负面情绪开始出现, 所以他们依赖酒精、崇拜酒精, 因为它能够让这些压力和精神上的虚无有处可遁, 酒精成了他们幻想自己奢靡生活、麻醉精神世界的必需品, 甚至奈狄游泳回家的旅程中,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嘲讽、漠视等挫败感以后, 也依然要靠酒来寻求安慰和力量。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主张放弃以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 尝试将超现实观念与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融合, 而社会环境作为外部世界的存在, 与人类的内心世界是相对的, 当外部世界不能满足甚至与人类内心相对抗, 而人类又无能为力时,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选择逃避, 他们毫无目的地生活, 追求物质享受、名誉和地位, 以此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正将他们带离理想中的幸福, 只有适应外部世界、改造外部世界, 达到内心与外界的和谐统一, 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而不再需要任何借口来逃避现实的压力和生活的打击。

3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主人公奈狄·麦瑞尔踌躇满志地跃入池中, 向着自己设想的目标进发, 并且他确信自己行程中的体力和胜利者的结局, 他坚信在这一路上都会遇到朋友, 会受到他们的膜拜与欣赏, 而事实上我们在作品中看到的是奈狄在行程中渐渐体力不支, 不断遭遇到朋友的冷漠与嘲讽, 看到终点空无一人的房屋, 这一切都与奈狄美好的设想背道而驰, 破灭的幻想将他推向真实的边缘。

奈狄先是被砾石划伤了脚, 然后又遭遇了雷雨, 好不容易到了维尔查家, 却发现他家的泳池是干的, 这些意料之外的境遇使奈狄十分失望, 他努力振奋起来, 踏上征途, 却在公路上被行驶的汽车拦住了去路, 只身穿一条泳裤的奈狄无疑成了人们可怜和嘲弄的对象, 在公共泳池奈狄无奈地按照规矩洗了脚、冲了淋浴, 但这依然挡不住救生员对他的呵斥, 他没有带名片。这里的规矩是传统、是惯例、是人人都要遵守的对外部环境的妥协, 纵奈狄有万般无奈, 他仍努力试着调整自己, 但是他冲锋者的姿态和超现实的想法让他的内心对此充满了蔑视, 当过于理想化的设定遭遇残酷的现实, 奈狄无力改变, 也就注定了结局的悲哀。接下来豪罗兰太太直白的同情让奈狄情绪低落, 他本来对自己破产、孩子出事故的事实选择性地失忆, 以此来麻醉和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 现在他需要喝一杯, 来继续麻醉自己, 让自己能够有意识地遮盖掉痛苦的事实带来的打击, 但是接下来邻居、情人连续的拒绝和漠视让奈狄感到悲伤和不知所措, 他无法理解人们的举动, 他认为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 但是在美国社会, 当一个人失去金钱、地位, 他也就随之失去了人们对他的一切礼遇, 原来朋友之间热烈的寒暄与盛情的邀请此刻看来都成了虚伪的假象。美国中产阶级的虚伪和势力来源于他们自身地位的不安全感, 他们害怕失去现有的物质生活, 随时留心别人是否瞧得起他们, 时刻担心自己滑到社会底层, 他们刻意的保持着自己的自尊和虚荣, 却在问题来临时选择逃避和失忆,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是他们不能、也不愿承受的重量。因此, 作品中的奈狄在经历了一系列打击之后, 开始筋疲力尽陷入麻木状态, 他踉跄地回到家, 面对的却是生锈的门锁和空空的房子。

4 现实意义

作品的结局是个悲剧, 看到生锈的门锁和空无一人的家, 奈狄依然没有清醒, 他还在骗自己女儿们也许出去了, 也许是“哪个笨厨子或笨使女把门锁了”, 而事实上他们已经很久没有用过厨子和使女了。作为具有社会性的人, 是存在于社会大的外部环境中的个体, 在个人追寻自我理想实现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会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在承受外在社会环境压力的同时, 也要承受自我内心的挣扎与抉择, 奈狄的体力不支和种种遭遇, 已经暗示了他与这种社会环境的不和谐与不适应, 但人一旦选择逃避责任, 自我麻醉, 那么悲剧便无法避免。奈狄仅仅是美国没落中产阶级的一员, 他和小镇邻居们的生活状态是整个中产阶级的缩影, 在他们富足生活和战后美国繁荣表象的背后, 隐藏着可怕的精神危机, 美国中产阶级人民自私、虚伪、势力、麻木的阴暗生活风貌被展现出来, 生活在精神荒原的人们, 没有正确的态度和方向指导生活, 一定会遭遇失败。

摘要:《游泳者》是美国当代小说家约翰·契弗的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之一, 通过对主人公奈狄·麦瑞尔游泳旅程的描述, 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当时的生活风貌。本文通过分析作品中的超现实主义色彩以及人物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来批判美国当时社会的虚伪和人们精神世界的匮乏, 从而理解这部作品给读者所带来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游泳者》,超现实主义色彩,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琳.浅议约翰·契弗《游泳者》中的象征意义[J].文教资料, 2011 (1) .

从现在起,做一个“功利主义”者 篇4

放下心灵鸡汤,放下青春文学,让我们和自己坦诚相对吧!

从现在起,做一个“功利主义”者

读书、做题,自我总结

从现在起,关心时间和分数

我有一套卷子,面朝高考,春暖花开

“功利主义”1

你知道自己的位置吗?

高三一轮复习即将收官,现在的你能够清晰地说出自己在年级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吗?而给自己定位又有哪些方法呢?在这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人物故事】

我一个同学的绰号叫花花,在高三时,花花一直在冲击难题。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她要考上最牛的大学,必须争取全部题目都拿满分。结果她一直在纠结类似于“地上有个坑,坑深20米,一头熊掉下去用了2秒,问熊是什么颜色?”的问题。最后,她的高考平均每科少了10分,总分少了60分。

同时,我还有一个同学也走上了这条不归路。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二本大学,所以他在高三冲刺时期只针对自己的弱势科目进行复习,把自己的强势科目完全放下了,结果是高考的时候,他的弱势科目考得一般,他认为强势的科目考得一塌糊涂。

看了以上两位同学的事例,可能会有同学说:“定位高了不好,低了也不好,我不定位还不成吗?”当然不成!距离高考仅剩半年时间,我们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必须知道自己学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以这个程度去参加高考大概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然后预估自己的成长空间和个人的能力。

【“功利”法则之一】

排名对比法

方法:通过比较,得出客观的定位。

对比:与群体比

你的成绩在年级里排多少名?弄清楚了这个问题就问自己,这次考试是否超常发挥?如果是的话,就按之前的成绩来计算自己的实际年级排名。

对比:与自己比

分析所有的试卷,看看哪些失分是因为粗心造成的,哪些是因为基础不牢造成的,哪些是因为紧张造成的。在这三个情况下丢的分是可以挽回的,需要自己进行针对性训练。然后,看看哪些失分是因为思维局限造成的,要从丢分的知识板块着手分析。

对比:与同学比

要和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做对比。比如,看自己哪个科目的分数比别人的高,哪个科目的分数比别人的低,高在哪里,低在哪里。分析出结果后,抓住自己的强项不放松,同时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弥补!比如,某次英语考试,大部分同学得了高分,但你却考得不好,一看原来是完形填空题丢分较多,那么赶紧去做完形填空题的专题训练吧。值得一提的是,不是你拿不到高分的科目就是你的弱项,有可能是因为题目难度太大让你考得不好,所以,还是得和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甚至是水平比你高的同学比。

【“功利”法则之二】

预估法

方法:正确估计自己的成长空间与学习能力,选择与自己的实际水平相对应的学习方法和目标。

预估:成长空间

在一模考试后,根据成绩给自己定位在二本以下的同学因为起点低,所以成长空间最大。据观察,这个层次的同学通过三个月的努力学习,最多能提高100分。定位在二本的同学通过三个月的努力学习,能冲上一本线。定位在一本的同学只需要继续努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中,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都能坚持完成超过预期目标一点点的学习任务,愿意听老师教授学习方法的同学,往往能有更多的收获。而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不能坚持完成学习任务,也不管别人是怎样学习,只是闷头背书的同学,要么逆流而上,要么退步千里。

预估:学习能力

现在的你一定在想,我的学习究竟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笔者的建议是以自己原来每天的学习量为基础,给自己定一个稍微高一点的目标。例如,原来每天背10个单词,今天就背12个,明天就背14个,等增加到20个的时候,稳定几天,如果吃得消就继续加,吃不消就再多适应一段时间。

大家要记住两个原则:(1)不要贪心;(2)当你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变成了原来的两倍,并且你感觉无法再继续加压,那就停下,继续保持就够了。只要能坚持不放松,就能够取得巨大的进步,可以往前狠狠地迈出一步哦!

“功利主义”2

把时间变成实力

【“功利”法则之一】

做最重要的事

要想利用好时间,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试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有很多人谈到时间计划的时候,总是把它和一张排列整齐的时间计划表联系起来。但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无限的,即使你的计划完美无缺,也有可能会被突发状况打乱。

当有很多事情面临选择的时候,当有些任务实在无法完成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只有回答好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该如何管理时间。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真正懂得利用时间的高手,一定是确保自己的时间一直在被高效利用的人。如果你今天计划做5张试卷,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各一张,那么,请先做你觉得你最需要提高分数的那门科目的试卷。

【“功利”法则之二】

做最有个性的计划

每一个小时都是独特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24个小时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小格子,然后往里面填充内容,就把这叫时间管理。我们必须学会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时间相契合,只有这样才能叫作时间管理。

对于看书、背诵,最好选择精力旺盛、不容易受干扰的较长时间段来做。而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时间,则用来做题。因为做题的时候需要动笔演算,可以强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围环境比较吵闹,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达到练习的效果。

比如课间十分钟,你规定自己做10道英语选择题,你刚做了5道,突然有同学找你聊天,你的思路被打断了,聊了一会儿又提起笔做第6道,到上课的时候只做了8道,你就收获了8道题目的知识。如果你用来看书,除非你有超人的定力,否则恐怕还没有看清书上讲的是什么就上课了。

【“功利”法则之三】

做力所能及的事

找最重要的事情来做是明智的,然而我们也要学会放弃那些看起来很有价值,但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在平时的学习中,做符合自己能力的题目是最划算的。

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适应的题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让高手去做12道难题吧,我们只做12道中等难度的题目就行了。等我们把中等难度的题目做熟练之后,你自然会发现,原来很难的题目已经不那么难了。

用做题的思想来制订时间计划,对我们大有益处。

对于那些刚开始制订计划的人来说,计划应该适度地低于自己所能完成的水平。比如你预计自己复习某一部分的内容需要1小时,那么你可以计划用80分钟来做,让时间宽裕一些,但一定要保证每天给自己规定的任务都能完成。

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前一天所计划的事情都完成了的感觉是非常爽的,可以提供给你继续制订和执行计划的信心和动力。这样循序渐进,再慢慢地提高标准,就可以做到真正高效地利用时间。

【“功利”法则之四】

记住,你不是超人

美军的陆军守则里面有这么一句话:“记住,你不是超人。”意在警告那些年轻的陆军士兵们不要上好莱坞大片的当,以为“孤胆英雄”真的那么好当,随便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一些非人力所能为的“奇迹”。在学习中,每个人也都要记住“你不是超人”,只有休息好,才能学习好,长时间超限度的学习会将你击倒。

一个人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强行多挤出来5个小时学习的效率,是不可能与休息好后的5个小时的学习效率相提并论的。在高三阶段要想把时间利用好,除了要挤时间学习,还要学会挤时间休息。

浙江省理科状元陆文曾经在演讲中说过这么一句话:“不是抓紧每一分钟学习,而是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不是你每天学习24个小时你就一定能学好,而是就算你每天只学习10个小时,甚至8个小时,但你能保证在这学习的10个或者8个小时中,你是精力充沛的、专心致志的、富有效率的,就能真正学好。

【“功利”法则之五】

变计划为现实

正如我们学习需要预习和复习一样,计划既需要在每天执行之前记得牢牢的,又需要在每天执行之后进行检查,只有如此才能不停地督促自己,持之以恒。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位古人,总觉得自己每天都会做一些错事,为了少犯错误,他就想出了一个主意:拿出一个碗、一包黄豆、一包绿豆,每天做了一件好事就把黄豆放进碗里,做了一件错事就把绿豆放进碗里。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他都会数一数碗里面有多少颗黄豆、绿豆,然后想一想自己当天做了哪些好事、错事。就这样日复一日,黄豆逐渐增多,而绿豆渐渐减少。

非道德主义者 篇5

关键词:纪德,《大地食粮》,《非道德者》,自由思想

一、“纳喀索斯”的一生

安德烈·纪德 (1869~1951) 出生于巴黎。他父亲是巴黎大学法学教授, 笃信新教, 在纪德童年时就去世了。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以无尽的关爱对纪德灌输一种严格的清教徒道德观念, 这使得纪德向往自由生活的天性被束缚, 纪德个性中逐渐显露出了外表顺从而内心反抗叛逆的性格取向, 并竭尽一生对抗这些价值观念, 这在他日后许多作品中都有生动的反映。

纪德在母亲死后与表姐玛徳莱娜结婚, 但一直都只是名义上的夫妻。玛德莱娜在纪德的生活中, 与其说是他的妻子, 倒不如说是他亡母的替身。在纪德的一生中, 他的同性恋欲望更多的只是一种肉体的欢畅, 而每每沉湎于这样的放纵之后, 他又需要在精神上寻找某种平衡, 玛德莱娜或许只不过是一个支点。

1893年, 纪德首次出游北非, 在那里他见识到的是与基督教社会截然不同的异类道德观, 感到前所未有的对生活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他摆脱社会的束缚, 坦然自己的同性恋倾向, 他不再用道德去钳制欲望。对于纪德而言, 此次北非之旅无异于是他的“新生之旅”, 是他一种解放自我的过程。此后又多次前往非洲, 既为了完成他对自我的探索解放, 也为作品创作获取了灵感。

1947年, 牛津大学授予纪德荣誉博士称号。同年, 纪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1951年2月19日, 安德烈·纪德在巴黎逝世, 享年82岁。纪德走完了他“非道德者”的一生, 留在身后的是他用浩瀚的文字构筑的一座巨大的迷宫。

二、作品思想的多重性

纪德一生的经历复杂多变, 作品涉及多种文学体裁, 有小说、游记、剧本、回忆录和专论等, 还翻译过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的作品主要分为几个时期, 并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甚至他的不同作品中表现出截然相反相互矛盾的思想, 这种多重性是和他复杂的经历及当时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

早期受象征主义思想影响创造的象征主义作品, 1897年出版的散文诗集《大地食粮》 (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 是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作品以和年轻人对话的形式抒发了纪德在生活和伦理道德方面的观点:摆脱一切束缚去享受感观所能感受到的所有生活乐趣, 人们为此应该抛弃一切, 使自己回复到一无所有的本真状态中。《大地食粮》充斥一种本能的、原始的冲动, 记录了本能追求快乐时那种冲动的原生状态, 给人以原生的质感, 具有粗糙、天真、鲜活、自然的特性。恰恰是这些特点, 得到了青年一代的认同。被称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的《大地食粮》, 是作者对迟到的青春激情的宣泄, 是追求快乐的宣言书。

象征主义对纪德的影响很快的散去, 非洲之行以及与王尔德的相遇, 让纪德开始了另一种生活。《非道德者》的出版标志着纪德创作高峰的来临, 纪德在作品中毫不犹豫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欲望。作品似乎更像是纪德的自传, 描述了纪德的见闻及经历, 采用纪德最为擅长的心里小说的形式, 把主人公米歇尔发现自我的精神苦旅呈现给读者。纪德举起自己的“非道德主义”旗帜, 吸引了一批青少年追随其后, 一方面, 长了一些见识和才干;另一方面, 却也在心灵上受到不小的震荡。从《大地食粮》开始, 纪德就一再要求年轻人先接受他的思想, 然后远离他的思想, 最后忘掉他, 只以自己的内心要求作为生活向导。

纪德认为, 一位真正艺术家所应当做的, “不是原原本本地讲述他经历的生活, 而是原原本本经历他要讲述的生活。要完完全全成为真实的自我, 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 全面把握各种各样的生活真实, 体验各种各样的生存形态, 自由享用人间的所有食粮。这种“全欲”的生活与创作理念, 就是纪德作品最主要的特点。纪德全方位的生活姿态同他多方位的创作理念形成了互动。纪德笔下的各种人物都是他的一种生活尝试、一个心灵的影子, 一种欲望的演示, 都是纪德的一部分, 又不能代表纪德的全部。

再之后, 他作品中更多的表现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感。纪德漫长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纪德肩负作家崇高的使命, 关注着这一切, 他本人及其作品都紧随着时代的脉搏跳动, 介入到时代的洪流之中。他采用小说、日记和书信等形式公开了内心的许多想法并开始更多的关注社会问题。他反对殖民主义, 谴责极权统治, 不仅为同性恋者得到社会的认可疾呼和辩护, 还对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无情的批判, 主张打破禁锢人性的一切约束, 表现出了他的乌托邦社会理想。他在著名的“徳雷福斯事件”中听从自己内心的价值判断, 还以事情本来的面貌, 给予了中肯的支持的态度。

三、社会意义

纪德的思想影响了西方整整3代人, 成为西方在现实的压抑下痛苦地追求真诚和自由的心灵树立了榜样。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萨特、加缪等众多思想家、文学家, 他们都曾将纪德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萨特在悼念纪德的文章中写道:“他为我们活过的一生, 我们只要读他的作品便能再活一次。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 因为他选择了变成他自身的真理。”

纪德在作品中对人性的强调和对欲望的放纵, 亦反映了他的反抗, 因为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 纪德亲身见证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 神没有死去, 而是以其他的形式展现出更强的力量和对人类更强有力的主宰。在社会化大生产面前, 每个人的个性和欲望已不再张扬地显现, 每个人都只是社会机器活动中的一颗螺钉。他看着社会前进的车轮大声地怒吼, 就像唐吉柯德一样, 用自己渺小的力量和风车作战。

一方面, 纪德的声音提醒人们关注自我, 找回自己, 成为这个社会大机器中与众不同的一个, 因为在他看来, 没有欲望的生活不能称其为生活, 而没有个性或者说不能展现自己个性的人生也不是真正的人生;另一方面, 纪德激进地诉说着他的观念和理想, 召唤人们去体现“自我”的时候, 放纵天性, “做我们自己”, 挣脱家庭和传统道德的束缚, 赢得随心所欲、成为真正自我的自由。纪德在强调人的随意性、反传统、追求绝对真诚的同时, 又常常使其笔下的人物走向另一个极端, 这集中表现在《伪币制造者》和《梵蒂冈地窖》两部小说之中了。纪德在感情上对诸多价值观念追求绝对化, 在理性上又否认绝对的存在, 他在痛苦的矛盾和思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却是难能可贵的;他不强调小说的故事, 却刻意以小说的形式表达他的人生哲理和观念。因此, 读者能从纪德的作品中受到启迪, 引发深思, 这也许是其作品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Pierre Lafille.AndréGide Pages Choisies.Boulevard Saint-Germain, 1979.

[2]Claude Martin, Seuil.Gide.1963et janvier, 1955.

[3]Michel Winock.Le siècle des intellectuels.éditions du Seuil, 1997.

[4]朱静, 景春雨.纪德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5][法]埃里克·德肖著.罗泼译.纪德评传.花城出版社, 2004.

非道德主义者 篇6

一、认真总结“十一五”文化育警的显著成绩, 凝炼做好新时期文化育警的宝贵经验

“十一五”期间, 全局公安民警凝聚了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 顽强拼搏, 奋勇争先, 在维护一方平安稳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整体工作全面跨越发展, 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奋斗历程。

五年来, 我们文化育警主要做法体现在“四个更加”上:一是认识更加提高。把坚持文化育警方针作为一项主导性、全局性工作来抓, 形成了全局上下争做“警营文化之星”的良好氛围。二是措施更加有力。建立公安人才专业库, 成立专门机构, 为特长民警的成长、成熟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三是形式更加多样。组织开展节日庆典、书画摄影展、联谊会等活动, 让更多民警陶冶情操、砥砺品质。四是成效更加显著。形成了“团结向上、忠诚勇敢、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文化底蕴。

五年的不断探索、艰苦奋斗、干事创业, 成绩可圈可点, 经验弥足珍贵:一是文化育警可以凝聚警心。全局民警紧密团结在局党委周围, 关键时刻冲得上, 谱写了朝天公安维护稳定和服务发展的壮丽诗篇。二是文化育警也是素质强警。深入开展“大教育、大培训”活动, 民警执法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大提升。三是文化育警也是从优待警。全局上下把文化育警作为缓解民警压力, 激发民警活力的重要抓手, 实现了“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战略导向。实践证明:文化似水, 润物无声;文化如钢, 力量无穷。

二、清醒认识当前工作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做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保障者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必将为公安文化建设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支持。区第六次党代会确定把“建设生态文明繁荣和谐新朝天”作为朝天区“十二五”奋斗目标, 必将为公安文化建设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支撑和发展动能。

(一) 站在战略的高度提高认识, 积极倡导“文化也是战斗力”的理念。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各级公安机关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 努力形成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公安工作大发展、大跨越。

(二) 站在战略的高度增强紧迫感, 努力在制度上、机制上、保障上取得突破。

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保障。一要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要弘扬我国优秀法律文化传统, 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二要在创造健康向上的文化发展环境中发挥作用。积极参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保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三要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中发挥作用。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四要将警营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来抓。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三) 站在战略的高度创新思路, 打造品牌, 满足群众需求。

要贴近实际, 组织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公安民警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 热情讴歌公安民警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进一步密切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要加强公安文化阵地建设, 构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的公安人文环境, 营造有利于公安民警身心健康、依法履职的良好氛围。提高警营文化建设水平, 用群众最喜欢、最易接受的方式展示警营文化建设成果, 不断提升群众对公安民警的认可度和公安工作的满意度。

三、努力探索“文化育警”新模式, 做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建设者

(一) 以文化学习为重点, 着力提升民警的文化素质。

把打造学习型警察队伍作为根本任务, 并持之以恒地开展全警文化学习活动。要不断加大教育培训资金的投入, 积极鼓励在职民警加强学习, 不断进行文化“充电”和知识更新。

(二) 以文化熏陶为手段, 全方位营造文化氛围。

坚持文化育警, 必须在营造文化环境上狠下功夫。基层公安机关应建立阅览室, 订阅必需的报刊杂志。同时大力开展“五小工程”建设, 夯实警察文化的硬件基础。要营造优美、整洁的警营环境, 制定完善的内务管理制度, 使内务整洁有序, 警容风纪严整, 行为礼仪规范, 使每个民警时刻都能受到本单位特有的警察文化熏陶。

(三) 以文体活动为载体, 培育优秀团队精神。

应积极开展健康活泼的警体活动, 努力增强民警体质。要在全警健身活动中, 形成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浓厚氛围。同时经常举办警察文化活动, 以多方面展示警察文化的风彩。要通过举办警营文化交流、警营文化论坛、摄制专题片、组织征文活动、建设陈列室、荣誉室等, 不断把警察文化建设引向深入。

(四) 以亲民爱民为平台, 扩展警察文化发展空间。

由人民警察的工作性质和“警民亲”活动的内在要求所决定, 文化育警必须与亲民爱民相统一。所以, 应以塑造人民警察良好形象为目标,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亲民爱民活动, 推出多种“人性化”的服务新举措, 使警察文化在警务活动中向社会延伸。由此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观念, 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 树立起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五) 以文化创作为方向, 繁荣警营文化生活。

进一步激发文化创作活力, 不断提高文化产品质量, 是顺应时代新要求、符合人民警察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必然举措。公安文化创作只有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反映公安民警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的点滴, 才能受到欢迎, 才能有繁荣兴旺的好局面。

非道德主义者 篇7

“我的心理素质很好。”张北川说。

的确,自从1989年研究“同性恋现象和人群”的那一刻起,他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与波折,作为国内首位在男同性恋人群中进行大规模艾滋病干预的专家、马丁奖得主,他的心理素质不得不好。

“在科学的入口处如同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这里必须丢掉一切疑惧,这里必须清除一切畏怯!”这是马克思说过的一段话,后两句是马克思引用但丁《神曲》中的诗句,张北川甚是喜欢。他说:“这些年来,我从未沮丧过,我之所以做了许多人没做到的事,不过是有一点坚持科学的勇气而已。”

然而2013年,他有些不“淡定”,原因只有一个,全球基金在去年年底已经暂停对中国艾滋病项目的援助。张北川说:“在反对性向歧视和争取同性爱者平等权益的长路上,社区组织是一支主力军。但是‘断粮’了,许多社区组织在筹款能力等方面明显准备不足,在新形势、新环境下,缺少应对之策和艰苦奋斗精神。他们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

“艾滋病,让我们感觉到真正的伤筋动骨”

“艾滋病使我们发现了文化的缺陷,因为艾滋病,我们才感觉到什么是真正的伤筋动骨。我们离现代国家还很遥远。人们把同性恋者看成忌讳,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生活在艾滋病高危环境中?又有多少人科学地正视这个问题?又有多少媒体传播这个声音?”很多次,张北川发问,他用出离愤怒的声音提醒我们,在同性恋问题上,我们没有实事求是!

“作为皮肤病学专家的你为什么要涉足被很多人视作‘禁区’的同性恋研究?”记者问道。

“我研究艾滋病易感人群,是在我看到一个人的遭遇后开始的。我的医学启蒙老师秦士德教授,他是我所在医学院里公认的最博学的医生之一,曾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他是中国知识界敢于公开自己同性恋倾向的第一人,是我所见过的最富有献身精神、最富有同情心的医生。因为公开了身份,老师的压力很大,面对蒙受羞辱的老师,我站出来想为老师辩护,可我发现自己对同性恋讲不出很实在的道理。我知道,要化解老师遭遇的难处,只有依靠科学。”

就这样,因为老师一个人的遭遇,张北川开始关注起这一群人,而这一关注,就关注到了今天。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同性恋,包容他们,正视他们,张北川开始潜心编写相关书籍。1990年,他开始着手写作我国第一部有关同性恋现象研究的理论学术著作《同性爱》。在这期间,他办公室的墙壁上始终贴着这样一张字条:一般谈话不得超过15分钟。

他关起门来,阅读了200多部性学及相关学科的著作,1000多篇英文文献。

1994年,张北川所著的47万字的《同性爱》终于问世。这部日后被认为是“奠定中国研究同性恋现象的学术理论基础”的专著,通过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阐释了人类史的发展是朝着同性爱者与异性爱者拥有平等权利的方向进步。

“不过,当年出版社采取了低调的冷发行方式,没有做任何宣传,只印了5000册,卖了7年,还余下1000多本。”然而,到了2001年4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出版后(不再把同性恋认定为性变态或心理变态),同性恋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短短几个月内,《同性爱》剩余的那1000多本被一扫而空。

在这个“敏感”而又“谨慎”的人群中,《同性爱》被小心翼翼地流传着,原以为自己是“异类”的他们知道,有一个叫张北川的医生理解他们,懂他们。

“像我们这样的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打上了不幸的烙印,注定了我们的一生是灰暗的。我努力过,追求过,但最后找到的竟是离开这个世界的绝路……”这是同性恋者写给张北川的绝笔信。

“《同性爱》出版后,我接到无数个充满了彷徨、无奈、绝望的求助信和求助电话。这些遭遇让我感到自己肩负的是一个沉甸甸的社会课题。”张北川说。

那些日子里,回信、接听热线咨询电话成了张北川生活的重要内容。他不厌其烦地向这些同性恋者介绍科学的性知识,倾听他们不为人知的心理痛苦,劝慰他们好好工作和生活。

2003年的一天,张北川的电话响了,那头传来的是一个年轻人的声音,“张老师,虽然我只是一名高三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人生已经没有希望了,我是同性恋,不久前在一次献血中,我被查出艾滋检测呈阳性!艾滋项目不能通过,就意味着我不能参加军校的招生考试了。我突然觉得整个世界都不再属于我了。”小陆的声音很绝望。

这对于一个从小就梦想成为军人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一个负责抽血的工作人员的做法更是让小陆心寒,他要求小陆用800元钱来换取检验报告。这对于一个月收入只有七八百元的家庭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出于歉疚,为了不连累家人,小陆一度生出自杀的念头。

在与小陆进行了多次沟通后,张北川才逐渐了解到,小陆是同时与几位男同性恋者发生不洁性行为之后,被感染上的艾滋病毒。为了帮助小陆走出心理低谷,张北川查阅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当时他的家人担心那位工作人员因为被处理而报复小陆,公开小陆感染的真相,而不敢索取检测报告。”张北川坚定地告诉小陆的家人:“我国已经有关于艾滋防治的条例,有相关的法规,任意泄露感染者的隐私是要受到制裁的。”

那段日子,张北川和小陆通过40多封信和无数次电话。在张北川一次次信心疏导和支持下,小陆和家人树立了正确对待同性恋和艾滋病的观念。第二年,小陆以560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国家一所重点院校的本科。

直到今天,在张北川看来,有几类人的电话,他是不能回避的:一个是阳性者,一个是未成年人,一个是他们的家人,一个是心理很特殊有自杀倾向的人,还有“同妻群体”。用他的话说,“如果我都回避,还有谁接招呢?”

“艾滋病是一种被污名化的疾病”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男同性恋者2000万人、女同性恋者1000万人。而男同则是艾滋病的高发人群。张北川说,同性恋问题的影响远超其本身,更关乎同性恋者的家庭以及整个社会,他呼吁政府及社会应给予更多关注。

同性恋者难以拥有稳定的伴侣,一些人因而与多人进行性接触;同时,没有安全保护的男同性恋者的插入性性行为本身容易造成直肠粘膜充血、损伤,精液中的艾滋病毒会通过破损的粘膜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造成感染。

张北川称,我国在对61个城市的男同性恋群调查发现,男同性恋的艾滋感染率达5%,其中尤以贵阳、成都、昆明和重庆四地最高,感染率均超10%,个别地区甚至高达20%。而全国人口的感染率只有万分之五。由于我国对于捐血者检验技术的制约,处于艾滋窗口期的捐血者所捐的血液无法检测出艾滋病毒抗体,内地已发现有男同性恋者的血液造成输血者感染艾滋的个案。

这些年来,为了同性恋这个特殊的群体,张北川受过很多委屈。

曾经有媒体报道,1999年5月,作为山东省最好的皮肤性病专家之一,张北川却被剥夺行医资格。他所在的医院甚至拒绝让张北川与他的性健康中心进入门诊大楼,理由非常荒唐:“同性恋、妓女进入医院影响不好。”也就在那一年,医院撤掉了性健康中心门诊。在院领导看来,艾滋病研究“纯属不务正业”。

之后,张北川曾多次要求回皮肤科上班,院方要求其保证停止同性恋研究与抗艾方面的工作。但被张北川拒绝。由于无法看病,他与两位同事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没有从医院拿到过奖金,张北川说:“这些人自以为权力与权力网形成,可以完全置国家甚至上级机构和百姓的呼声于不顾,这让人惊讶,也说明我们的工作任重道远,太复杂。”

于是,张北川不顾周围人惊讶的目光,放下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山东省皮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卫生局性病防治专家组组长的光环,转向了同性人群的健康干预事业。他常说:“来了,碰到了,了解了,就有责任了。”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办公室里,张北川十年如一日,开始了针对同性恋心理和生理健康上的辅导干预工作。告诉他们不必逃避和惧怕,并向他们普及艾滋病防治的知识。

这些年来,为了争得更多人对同性恋健康干预事业的理解、支持,张北川全力以赴,呕心沥血。提起这些,张北川淡淡一笑,说:“其实,我们只是做了很有限的一点工作,但我们得到了心灵的奖赏。”

英国慈善基金会Barry and Martin’s Trust(马丁基金会)将该基金会首届年度奖颁发给中国青岛医学院的张北川教授,以表彰他在中国预防艾滋病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

对于基金会的赞助,张北川一直“攒”着,就是希望能把钱用在刀刃上。十年前,当他得知很多医生和同性恋志愿者想为控制中国的艾滋病流行做些事情,却苦于没有资源时,他在几个大城市资助发起了同性恋社区艾滋干预项目,如今项目组已扩展到几十个城市,而且都各自有了影响。他们曾经所作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积极开展艾滋病干预后,同性恋群体中24.6%的人减少了同性性伴的数量,曾与陌生男性发生性行为者中67.9%的人减少了这种行为,使用安全套的人明显增多。

2012年12月1日,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卫生部疾控局副巡视员孙新华说:“当前性途径已成为我国艾滋病疫情传播的主要途径,男男同性性传播比例上升明显;不过,我国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降低了艾滋病病死率。符合治疗标准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目前已达84.0%,病死率显著下降。”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吴尊友说:“终生服药可控制病情。感染者,你只要坚持治疗的话,再活30年、50年没有问题,艾滋病不再像刚发现的只有那么可怕,它就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通过吃药能完全控制住。”

上一篇:制造企业的员工激励下一篇:肠系膜淋巴结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