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遇主义者

2024-07-17

境遇主义者(精选12篇)

境遇主义者 篇1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 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寓于全球化进程当中。在新时期, 我们必须加强和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使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全球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 它赋予了意识形态发展新的机遇和更宽广的视野, 同时作为一种方式和途径也带来了中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冲突和碰撞。在新时期, 我们必须大力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增强抵抗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能力。

一、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1.全球化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提供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 中国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条件, 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交往扩大, 意识形态领域的屏障也逐渐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除了适应、掌握、驾驭世界意识形态发展变化的特点、趋势之外, 还要调整、建立与经济体制相配套并为之服务的政治体制, 在世界范围内为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思想服务。这不仅为我国走向国际市场、竞争取胜提供条件, 而且也有效促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是当代世界并存的两大思想体系。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凭借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大经济与科技实力而处于强势, 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处于弱势。但作为“后发”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 我国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事实证明,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推动和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已经得到许多国家、民族和有识之士的关注、借鉴;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正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 并成为世界的精神财富。

2.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

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实践是在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的, 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在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从目前的进程来看, 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性是明显的,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利用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优势, 一直注重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和颠覆。[1]131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向全世界强行推广, 企图“西化”、“分化”中国政治, 并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构成威胁。这实质上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本国经济和军事实力, 对非资本主义国家和民族的干涉和控制。

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也应该看到, 深刻的社会变革和随之而来出现的大量新情况, 社会转型、经济制度转变、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利益集团的分化导致部分人对意识形态采取冷漠的态度, 信仰模糊、信念动摇、信心不足致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各种传播途径大量涌现, 借着我国改革开放之风涌进来的西方文化中可借鉴的和应抵制的因素都混杂、交织在一起, 影响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 也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力量。对此,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二、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1.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主体, 是近代中国社会变化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家与民族陷入危机中。十月革命给中国人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帮助中国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 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2]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 毛泽东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及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特殊性的了解,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解放道路。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 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实践证明, 马克思主义由西方走进中国, 成为中国社会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过程, 就是它引导中华民族解决民族革命与社会发展问题, 使中华民族逐渐找到适合自身社会发展道路的过程。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也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它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胜利以及国家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 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全体共产党人,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找到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有效途径, 取得了重大理论成果。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地位与使命的基础上,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深刻总结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所积累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阶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崭新创造, 它明确回答了怎样发展, 发展的内涵、要求、方向、目的等问题, 是我党执政理念在发展问题上的创新, 必将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三、全球化态势下如何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1.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主导地位

回顾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 我们可以看到, 只有中国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的中国共产党, 才能带领中华民族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现代化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 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都表明, 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除了要靠坚强的政治领导、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备的制度和法治外, 社会成员思想上的统一和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核心就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在各种意识形态相互交错碰撞的今天,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理直气壮地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更加自觉和坚定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工作中,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向。”[1]200

2.认清形势, 居安思危, 坚决抵制“西化”、“分化”我国的战略企图

新中国成立至今,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没有放弃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 这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 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和控制的全球化, 反映着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特征和趋势, 渗透着资本主义价值观。“新自由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强调市场机制反对国家干预, 主张私有制反对公有制, 其实质是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关于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理论表现, 其根本目标是肢解民族国家, 为垄断资本提供更多的空间。”[3]对此,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绝不是走新自由主义所描绘的资本主义道路。在网络已成为世界共同的文化产品的新形势下, 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 在因特网上向国外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同时我们要尽快打破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态势, 逐步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中起主导作用。

3.推进理论创新, 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在社会主义的整个漫长历史阶段, 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僵化的思想和态度对待意识形态建设。中国共产党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 必须具有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要求的科学的执政理论, “把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基本原则同我们党具体的执政实践结合起来, 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主义的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同世界上其他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结合起来,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创新。”[4]尽管全球化对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 但同时也为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大舞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我们必须以宽广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吸取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和进步观念, 增强我国意识形态的说服力、战斗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陈晓明, 周宏, 孙强.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新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470-1471.

[3]杨立英, 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84.

[4]冷溶, 夏春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183.

境遇主义者 篇2

小叶一个人在家,虽然有些孤单,但也还算充实,自由,偶尔想起姐姐,心里也涌上些许落寞。大概,这个时候,姐姐正乐不可支地躺在妈妈怀里撒娇,有爸爸保护,弟弟也在身边,一家人其乐融融,享受天伦之乐。

“可是,唯独缺我,我像多余的那一个,也许,他们早就把我抛诸脑后了!”想到这,小叶落寞的心思又添加了几丝愁绪。

“哼,管他呢,我一个人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况且,还有五块钱相伴(虽然早已没有这么多)。”围绕在爸妈身边的幸福,固然令人艳羡,可是,既然没法实现,她只能如此自我安慰。

乐天派的小叶,总能从困苦的绝境中找到一点生机,从苦涩的生活中找到一点点让人甘之如饴的甜。

话说,叔叔把姐姐带到广东,本来想让姐姐给他做点事情,比如“保票”。谁知,姐姐老实木纳,又是第一次去大城市,看着霓虹闪烁,车辆川流不息,害怕地像要找个地缝藏起来。

人家刘姥姥进大观园,尽管也是第一次,也没有见过世面,但人家至少不害怕,还满心好奇,东看看,西看看。姐姐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哪有刘姥姥的世故和老练,听说叔叔要把她单独放到个地方,整个人害怕得不行,像要被人贩子抓去卖掉一样,恨不得放声大哭。

“这么大的城市,这么多人,万一我走丢了,怎么办?我可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一想到叔叔要离开自己的视野,她觉得这简直没法接受。她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小小的身影,一不小心被汹涌的人群淹没,渐渐地,席卷到她完全陌生的地方。

她会迷路,会走丢,甚至被人拐走……后果不堪设想,她只能扯着叔叔衣角,哭丧着脸,对叔叔说:“叔叔,我怕!”

“唉!这有什么好怕的,我一直在边上看着你,只不过,你看不到我而已。”这样的话,叔叔跟她说过不下十遍,解释到后来,叔叔都要放弃了,可还是心存侥幸。叔叔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假以时日,让她慢慢适应,自然能如他所愿。

关于保票,姐姐赶鸭子上架,训练演习了好长一段时间,结果,还是没有丝毫进展。到了这个时候,叔叔才意识到,这丫头根本不是“保票”的那块料,及时止损才是最佳选择。

“叔叔,我要去找妈妈,你不是说要带我去我爸妈那里吗?”姐姐只认这个死理。

“好,好,带你去!”面对姐姐毫无头绪的胆怯和害怕,叔叔只好妥协。

为了让姐姐淡忘这段因“保票”而产生的不愉快经历,叔叔特意带姐姐在周围玩了几天,这样,在见到哥哥嫂子的时候,也好交差。

再说小叶妈妈,虽然,儿子在身边,丈夫也在身边,但一想到家里还有两个不到十岁的女儿过着自力更生的生活,她常常黯然伤神,满怀愧疚。

“孩子还小,也不知道她们吃得饱不饱,穿得衣服够不够,是不是被别人欺负了,有没有闯祸……”做母亲的心思,不外乎这些,尽管表面上波澜不惊,但心灵深处却无时不刻不在牵挂。

叔叔带姐姐去爸爸工地的那一天,妈妈正一边煮这饭,一边思念家里的两个女儿,蓦然抬头一看,看到远远走来一个女孩——似乎有点像自己的女儿,似乎又有些不可能。

“该不会自己眼花,思女心切,出现幻觉了,我的女儿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妈妈一边使劲揉了揉眼睛,一边又睁大眼睛,仔细朝来人看了看。

“还是不敢确定。”妈妈闭上迷离的双眼,认真回忆,临走时,孩子的模样,“似乎不是太像。”她只能将信将疑地得出这个结论。

姐姐看到妈妈脸庞的那一刻,早就掩饰不知内心的喜悦,大老远迫不及待地叫起来——妈妈,妈妈!

妈妈停在原地,怔了半天,没反应过来,等她认出,这真的是自己女儿,姐姐已经跑到她眼前,扑进了她的怀里。她一把放下手里的柴火,双手紧紧地把女儿抱在怀里,激动而又喜悦。

抱了一会,妈妈发现好像有什么不对劲,怎么只有一个女儿,还有一个女儿呢。我的小女儿呢,她在那里,怎么没有看到,当这个念头闪现在脑海的时候,妈妈瞬间放开姐姐,着急地问道:“你的妹妹呢?”

“妹妹在家呢!”姐姐小声而胆怯地回答。

这是姐姐最害怕面对的难题,也是她最尴尬的时刻,这几天,她也一直在思考,怎么跟妈妈解释,她抛下妹妹,一个人离开的原因。她知道,不管怎样的解释,怎样的理由,都会迎来妈妈失望和责备的.眼光。

“什么?”妈妈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回答。

“妹妹一个人呆在家。”姐姐重复了这句话。

“你怎么能把妹妹一个人扔在家里,妈妈在家不是跟你说过,做什么事情都要跟妹妹一起吗?为什么,你一个人来了,妹妹却被你抛下,她还那么小,怎么生存……”妈妈这才意识到。

果然,妈妈的反应,比她预料得还要强烈。

她也曾深深担忧,深深自责,每次,担忧到埋怨自己,懊恼自己的时候,她也会自我安慰道:妹妹那么聪明,她一定会没事,再说,她一个人实在生活不下去,还可以去外婆家,外公外婆会保护她,照顾她。

“妈妈,妹妹会没事的,我给她留了五块钱,她还可以去外婆家,再说,叔叔只愿意带我来,不愿意带她,我也没办法。”姐姐顿感委屈。

“叔叔只愿意带你,不愿意带她?”妈妈有些愕然。

“嗯。”姐姐黯然地点了点头。

在妈妈再三追问下,姐姐只得说出实情,说到自己如何瞒着妹妹、躲避妹妹,才得以逃脱;也说到叔叔想让她“保票”,她没法胜任,叔叔只好把她带到妈妈身边来;当然,妹妹的伤心失望乃至绝望,她却不敢提及。

“做叔叔的,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侄女,把小侄女放家里也就算了,干嘛还要把大侄女拉去保票,万一被抓了,怎么办?!”虽然,小叔子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带到自己面前,她原本还满心感激,这回,听女儿说了详情,顿时满腔怒气。

叔叔灰头灰脸地听着嫂子一顿训斥,自知理亏,也不好意思反驳。

“哎呀,我的小女儿,不过几岁光景,又调皮,又爱闯祸,天不怕地不怕,万一出了什么事,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

“我把你们放在家里,原本想着你们可以互相照应,这回,你到这里来了,妹妹一个人在家,这大热天,万一她跑到水塘里洗澡,摘菱角,滑倒深水里怎么办,她又不会游泳……”

“她那么喜欢爬树,喜欢大中午跑出去玩,若是,从树上摔下来,从山上滚下来,跌到哪个人烟罕至的角落,如何是好……”

“她那么怕黑,以前我们在家,她睡最里面,还要用被子蒙住头,这回,一个人在家,她晚上怎么睡觉,怎么敢回家……”

......

知女莫若母,对于小叶的习性,妈妈了如指掌。也正是因为了解,才如此担心,以至于听说小女儿一个人落在家里,涌现在脑海里的所有念头,都是担心。

姐姐原本还想着,见到妈妈后,该如何跟妈妈倾诉思念之情,团聚的喜悦,可如今,看到妈妈一门心思都在担心妹妹,心里竟涌现一股失落。

“妈妈,别担心,她一个人生活不下去的话,肯定会去外婆家的。”姐姐只得试着安慰妈妈。

“但愿吧!”

事已至此,再怎么担心,怎么埋怨,都无济于事,出门在外的母亲只得祈祷,留在家里的孩子,能平平安安,妈妈眼角不自觉地挂满泪水。

姐姐也在一旁也嘤嘤地哭泣,或许,她也意识到妹妹在家有可能吃不饱,有可能不敢睡觉,不敢回家,也有可能去池塘,去山上,甚至出现更坏的结果;或许,她从来没有意识到,她把妹妹抛下,妈妈会如此紧张,如此责备,她也满心委屈。

“不行,我要买张火车票,立刻回家!”镇定下来的妈妈果断地做出决定。

回家?并不是一张火车票就能解决,毕竟妈妈肩负责任——几十个员工眼巴巴地等着她做出热腾腾的饭菜。吃饱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如果这个需求都没法满足,到时,爸爸的工地势必乱成一锅粥。

虽然,妈妈知道自己责任重大,但着实又放心不下家里的女儿,有时难免胡思乱想,越想越慌,只好一个劲地央求爸爸给她放几天假,回去看看小女儿。

爸爸很为难,工地上的事情进行地如火如荼,没人做饭可不成,除非找到临时工替代一下,但是在找到临时工之前,妈妈还是不能离开。

一边是临时工的一拖再拖,一边是妈妈的心急如焚,归心似箭,终于,在某个时间点达到契合,那时,姐姐应该在妈妈身边呆了十几天。在这之前,姐姐在叔叔那里也呆了十几天,这么算下来,小叶一个人在家也不过呆了一个月的样子。

当妈妈心急火燎地拉着姐姐和弟弟出现在小叶面前,小叶正好悠哉乐哉地在小坪里跟小伙伴们追逐打闹,时不时吸一口手里没吃完的冰棒,满心惬意。

冷不丁,看到妈妈,还有姐姐和弟弟,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妈妈不是说开学之前才会回来吗,至少也得八月底,刚好给她们交学费,如今距开学还有二十几天,妈妈咋这么早就回来了。

最重要的是,她那五块钱还没花完,之前省吃俭用,只不过是为了维持到妈妈回来。现在妈妈回来了,钱没花完,估计剩下的要充公。想到这,小叶竟然有些许遗憾。

不过,妈妈回来也好,不用担心饿肚子,也不用担心,天黑,不敢回家。乐天派的小叶很快就找到事情的光明面。

“小叶,你没事吧?”妈妈上下打量小叶,好像要看看自己女儿是否缺胳膊少腿皮肤受损之类的,确认一切完好,她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再看看女儿瘦成皮包骨的样子,又忍不住一阵心疼。

“妈妈,我好得很呢,看,还有冰棒吃!”小叶被妈妈这一阵打量的,怪不好意思,拿着手里的冰棒,咧着缺了的门牙,开心地说道。

“姐姐不在家,你是不是没煮饭吃,咋瘦成了皮包骨,你看这蜡黄蜡黄的脸,哪有一丝血色啊,我差点都没认出来。”

“吃了啊,这里一顿那里一顿,有时帮人做点事,可以得到一碗饭哦,实在没饭吃,我也会自己煮的。”为了安慰妈妈,小叶故意一脸轻松的回答,之中的艰辛早就被她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听到这句话,潜藏在妈妈眼眶里的眼泪,不受控制地,“吧啦吧啦”往下掉,虽然,女儿只是轻描淡写,但只听到“这里一顿,那里一顿”,妈妈的心里早已充斥无限辛酸,她能想象得到,女儿一个人过着怎样的生活,说得好听点,是吃“百家饭”;说得难听点,倒有点像“小乞丐”。

当然,妈妈没有把这个心思告诉女儿,在女儿眼中,她也绝对不想自己成为一个“小乞丐”,毕竟,她没有完全依赖别人,她也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失职的只是我。”妈妈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

境遇与挑战 篇3

20世纪90年代末以前,我国小学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教研员、小学一线教师以及制定教育政策的政府职能部门,多数学院派理论研究者似乎对研究小学教育问题并不热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国家基础教育的重点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没有进一步关注小学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传统观点未将“小学教育”视为一门“专业”,加之小学教育所涉及的知识浅显,大学研究者作为专业人员不屑于“俯下身来”研究小学教育问题。

这种状况直到最近才有所改观。在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1978年到1999年共有17091篇涉及“小学教育”的文章,2000年至2009年9月有48851篇。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小学教育研究在21世纪初得到迅猛发展。小学教育研究的兴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可以说,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小学教育研究的根本原因。

2.教育改革实践呼呼新的教育理论

新世纪之初,在知识经济竞争空前激烈及人类生存发展面临困境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迅速展开。这次改革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方向转变。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带动了一大批大学研究者研究小学教育问题,分析总结我国历次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研究国际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的课程设计,引进先进的教育评价体系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需要,成为小学教育研究兴起的直接原因。

3.小学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国际教师专业化运动推动了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小学教师由“非专业”“准专业”向“专业化”进军的过程中,带动了一系列关于小学教师教育、小学教育问题的研究。

我国推进小学教师专业化的主要举措,是把小学教师教育纳入到大学教育体系中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小学教育事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前的快速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畸形发展、文化大革命后的恢复发展,世纪之交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我国小学教育领入“专业化”发展阶段。南京、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吉林等地于20世纪90年代末,陆续成立了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的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系)或在教育学院下设置小学教育专业,开始尝试把小学教师教育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

教育部2009年8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小学专任教师共有5,612,563名,其中研究生学历为2,339名,本科学历为685,301名,专科学历为3,066,164名。本科学历毕业教师人数占当年全部专任小学教师总数的12.2%,专科学历占54.6%。而仅在十年前,即1997年,在全国5,793,561名专任小学教师中,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的人数为23,487人,占当年全部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0.41%,而作为小学专任教师主体的中专毕业和高中毕业的教师总数,占当年全部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83%。

目前,我国小学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即从以由中专和高中学历为主体向以专科和本科学历为主体转变,小学教师本科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研究生学历的小学教师也已走上历史舞台。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小学教师队伍的层次,正发生着质的改变。世纪之交的十年注定是我国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的十年。在这个过程中,众多大学理论研究者开始自觉关注小学教育,研究小学教育问题。

同时,由于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小学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但是,从国际视野来看,二战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将小学教师教育升至四年制本科。为了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发达国家逐步将师范学院升格为综合性大学,或者在综合性大学成立教育学院、教育系,把小学教师纳入综合性大学统一培养,学术水平和专业地位得到整体提高。目前,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的重点,在于全面提升小学教师的学历结构和层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4.小学教育研究独有的魅力

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我国共有各类小学校320,061所,小学生105,640,027人。小学教育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基础性、全民性、义务性和公益性等方面。而最重要的特性是基础性。小学教育处于教育的基础阶段,拥有数量最为庞大的教师群体,服务于数量巨大的儿童群体。服务群体数量大,研究领域广阔是小学教育研究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儿童研究、教师培养、学科教学等一系列研究领域需要探索和开创。众多研究者已经意识到小学教育是一个有价值的、崭新的、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处女地”。

经过十年的发展,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小学教育学科建设已经提上议程。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理论研究者对小学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将对推动小学教育的事业发展,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学的理论研究者该如何深化小学教育研究呢?

小学教育研究的准则:

儿童为本与实践取向

大学教师或理论研究者(包括研究小学教育的研究生)研究小学教育问题,既具有理论上的优势,也有缺乏小学教育实践经验的不足。切入小学教育研究可以选用两种方式,一是从微观到宏观(或者称为从局部到整体),二是从宏观到微观(或者称为从整体到局部)。但是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必须先对小学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有所思考。

“理论即实践”,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理论不能与实践脱离,越是贴近实践、深入实践,理论才能越深刻,愈有意义。小学教育研究的研究者大多缺乏小学教育的实践体验,缺乏对小学教育实践的感性认识。研究者要服务于小学教育实践,引领小学教育实践的发展,必须首先贴近小学教育实践。

传统小学教育研究很少有学院派的理论研究者的参与,但是以教研员和一线小学教师为主体的研究队伍,探索总结出了很多精深的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霍懋征、李吉林、邱学华等著名教育家就是一线教师成功进行教育改革的典型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很少有理论研究者参与的情况下,我国的小学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我国小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过硬,受到全世界教育界的瞩目。可以说,我国小学教学研究是一个强项。但不可否认,这种成绩的取得在一定程度上是充分发挥了教师的聪明才智,而对小学儿童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不够,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连同教育评价机制的缺陷,造成了很多学生的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当今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结构随之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复杂的转变,在社会转型的重要发展时期,它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极大地冲击。这也直接影响着新生一代的小学儿童,可以说,他们成长的环境与以往时代相比,更加复杂,更加多元,更加充满诱惑,更加充满不确定性。在此时期,我们怀有什么样的教育理想非常重要。另外一方面,研究新时期儿童,诸如他们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理想以至他们的家庭、社区,显得尤为重要。从现状来看,以小学儿童(6-12岁)为研究对象的系统教育研究还不多见。小学教育的目标从根本上说还是服务于小学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小学教育的理论研究者应该紧紧抓住这条主线,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笔者认为,实践取向,儿童为本是今后小学教育研究的主要思路。

小学教育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

目前,社会对小学教育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小学教育研究者要具备一种“前沿意识”或“超前意识”,关注和研究小学教育前沿问题。

教育的前沿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指那些正在热烈讨论中的、关乎当下的、需要刻不容缓解决的教育问题;二是指那些还没有被广泛发现的价值极大的潜在问题。教育研究者,特别是教育理论的研究者,首先必须明确选择前沿问题的重要意义及其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选题是否是“前沿问题”关乎此项课题的意义和价值。分辨和确定前沿问题,要结合国家和社会建设的宏观背景来考虑,从理论与实践的两个维度来分析其价值和意义。

教育的发展受制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很多教育问题并非仅在教育内部就能解决,它往往牵涉国家发展的布局和重心及其他领域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教育的研究者,有责任把影响教育发展的本质问题揭示出来,引领祖国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以下几点问题值得小学教育研究者思考:

1.基础教育的目的

“目的”是指行为主体根据一定需要,借助于价值观念的中介作用,对行动目标或后果的预想。这种预想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追求,并引导人们按照预定的方向控制与协调行动的过程,以实现价值追求。

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集权制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往往“把教育目的作为指令性的教育工作方针”,致使很多人以为教育目的“不过是一句或几句口号式的成文的表述”“只是一次性的预想”。有学者对我国国家基础教育的目的进行价值分析后指出,我国的基础教育目的长期存在“精英主义”“功利主义”“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倾向,“国家基础教育总的来说是要将青少年儿童培养成政治上稳健、经济技术上有能力、文化上能够获得传统民族认同的精英人才,至少是要为他们未来成为这种精英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国家层面的教育目的显然受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为明天做准备”、“赢在起跑线上”、“学而优则仕”等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我国小学教育普遍存在着功利性的价值目标,缺少长远的关乎生命的价值追求。

著名教育学者、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曾经指出,我国的教育缺乏理想,并分析中国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走了一条与社会经济发展背道相驰的道路。同时,他呼吁并倡导一种以人为本的生活教育和公民教育。

“教育目的既存在于未来的理想中,也存在于现实中”。小学教育的理论研究者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还要考虑文化变迁、儿童身心发展的多样性等多方面来思考与确定小学教育的目的或理想。这种教育理想的确立,是小学教育研究者应该最先思考的课题之一,它需要建立在科学分析、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之上。

2.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旗帜鲜明地指出,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核心是确立三个课程评价取向, 即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为贯彻这些评价取向, 我国强调评价对象的真实性、评价功能的发展性和质性评价地位的提高。

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实践中,依然是智育至上,而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被置于从属和点缀的地位。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系统地在落到实处,还需要走很长的道路。

3.城市小升初以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及城市小升初择校,是两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它们从不同程度上折射出教育均衡发展及教育公平的问题。按照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获取优质教育资源是谋求发展的最重要渠道之一,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开端,愈来愈受到各方的关注。小学教育的理论研究者,理应把小学教育纳入到自己的研究范围。

4.小学教师的专业化

小学教师研究也是当前小学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小学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十年有余,一些发达城市的小学教师队伍已经开始了研究生化的序幕。但是不能忘记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现有的小学教师队伍还是以专科层次为主,从现实角度来看,我国小学教师的整体还不能称之为“专业”群体。因此,我国的小学教师教育,不仅要解决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在职教师的专业化问题。两者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历史的原因,小学教师的职业地位一直不高。中国人民大学曾于1997年在北京地区对教师职业声望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教授名列第2位,职业声望的分值是86.37;大学普通教师名列第14位,分值为74.94;中小学教师名列第29位,分值为68.31。小学教师较低的社会地位直接影响了优秀生源报考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性大学培养教师还停留在口号上”,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一定意义上讲,师范大学要把并不是很优秀的人才培养成优秀的教师,因此必须改变培养模式。如何提高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效果,是一项亟需改革和实践的问题。此外,针对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模式、课程设置、教育实践等问题还存在着争论。

另外一方面,教师专业化的浪潮虽然席卷了整个世界,并且经历了工会主义、专业主义走向了“专业发展”的阶段,但是如何促进广大在职小学教师发展一直是个难题。事实上,到底为什么要发展,或者说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如何调动一线教师主动发展,这才是解决小学教师专业化问题的关键所在。已有的研究总是为一线教师描述美好的图景,并提出一些缺乏实践影响的建议,“实践——反思型教师”还是一种稀缺资源。

作为研究者的小学教师

伴随小学教育研究的兴起,大学理论研究者进入到小学教育研究的这块沃土,但并不意味着一线小学教师就要退出研究的舞台。事实上,小学教育研究不只是理论研究者的专利,教育理论与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分离,小学教师具有大学理论研究者不可比拟的优势:每天都在经历着鲜活的教育实践,感受着学生生命的律动。一线教师要充分借鉴大学理论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利用与专家学者交流切磋的机会,结合一线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挖掘并建立起符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特色。

同时,一线教师要改变对教育实践的认识,以高涨的热情投身到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去。教师在学校中的日常教育实践可以分为“适应生存”“体验生活”“享受生命”三种状态。适应生存的教师本质“在于将教育作为工作或谋生的手段,旨在追求教育之外的美好生活,即把作为手段的教育与作为目的的生活割裂开来”;体验生活的教师认为“教育活动不是追求另外的美好生活的工具,而就是自己当下的日常生活,教育不是谋求生存的手段,其本身就是生活的目的之所在”;享受生命的教师“从人的生命实践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认识课堂教学、班级生活和学校管理变革”“带着自己全部的身心、状态和经验进入其中,投身于自己的生命实践过程中”。

小学教师作为小学教育实践的主体,要不断的学习,享受教育生活,重新认识现代儿童的发展特征与教育,重新认识小学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特殊的教育功能,把教育研究视为对生命价值的体验,争做“反思的实践者”,诗意地栖居于教育的沃土上。

奇瑞的境遇与抉择 篇4

Which road is it for Chery to developing new energy vehichles comes up?Is it to try all ways or pick up some to make breakthrough?It is a hard time for Chery to make choice.

2007年11月1日, 一纸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把“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之争拿到了台面上。

本就在中国各自暗战多年的国内外汽车生产商各路英雄在此之前就已经闻风而动, 轮番粉墨登场——

10月27日, 通用汽车CEO瓦格纳抢在“规则”出台前专程来华, 宣布启动在华的新能源战略, 其中包括上海通用明年将量产混合动力车, 在华投资2.55亿美元, 建两个新能源研究中心。另外, 通用汽车还高调宣布, 未来5年内, 将和上汽共同向清华大学投资500万美元, 用于建立中国车用能源技术研发中心。

然而, 在此更早之前, 国内市场唯一成熟的新能源车型——丰田普锐斯被认定为技术成熟的车型, 所以是唯一不需要进行审核的车型。这意味着, 丰田普锐斯不需要按照“规则”重新审核, 而很明显, 国家相关部门在制定《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时, 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普锐斯的标准。

虽然近期举行的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上, 以奇瑞为代表的中国本土车企纷纷“亮剑”, 展示其先进的新能源技术, 让国人看到了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希望, 国内业界一直有这样的观点, 相对于难以企跨国汽车公司项背的传统技术, 在新能源领域, 我们与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但是不能否认, 目前已经在研发混合动力汽车的国内企业, 在整车、系统、关键总成技术成熟程度以及产业化程度方面, 显然与量产已经十年的丰田普锐斯有很大差距。有业内人士估计, 如果一个企业要生产新能源汽车, 那么从该企业本身通过“规则”审核, 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格, 到产品进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再通过起步期和发展期的试运行, 最终进入成熟期, 其中至少要两三年时间。这不能不让人担心, 汽车新能源技术的普及对于以奇瑞为代表的国内汽车自有品牌, 是遇到了产业重生的契机, 还是重又陷入了追赶不及的危机?

奇瑞有备而战

如果说, 日产丰田之所以成为新能源浪潮中的先行者, 是由于日本人比较早地面对本国传统动力能源缺乏的现实, 日本人渐渐由一个因资源劣势卧薪尝胆者到随世事变迁摇身成为资源危机时代的领军者的话。那么, 中国人发展新能源除了同样的传统动力资源危机, 还另外有个不错的优势——其他资源的多种替代性。

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在甲醇资源丰富的山西, 奇瑞成功推出了中国第一款以甲醇为燃料的量产车型——奇瑞旗云甲醇新型燃料车。该车型于7月28日在山西太原的出租车选型会上登台亮相, 并因每年能节省近万元的燃料费用引起了太原市广大出租车司机的高度关注, 在当地刮起了一股“节约环保”的旋风。虽然有人也在问, 又好又便宜的甲醇车出了太原去哪里加甲醇, 但毕竟, 以奇瑞为代表的中国汽车生产商还是走出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勇敢一步。

据悉, 除了甲醇燃料车, 奇瑞在混合动力车型方面也研发了技术已非常成熟, 可以根据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随时投入量产的A5/ISG混合动力车。

早在2005年就成为“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研究中心”的奇瑞技术研发部门, 一直承担着国家科技“863计划”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项目的研发重任。

在奇瑞近期公开的新能源开发战略中, 这个国内自有品牌的旗帜企业的交叉阶梯式三个阶段的发展规划合情合理, 章法得当:第一阶段 (2003~2008年) 主要进行弱混合动力与中度混合动力轿车、燃气替代燃料轿车以及节能环保动力系统的开发, 并实现产业化;第二阶段 (2004~2010年) 主要进行混合动力轿车、醇类与醚类等替代燃料轿车的开发, 并实现产业化;第三阶段 (2005~2015年) 为开发燃料电池汽车与氢燃料发动机技术, 其中2005年到2010年进行系统优化和技术固化, 2010年开始进行示范运营, 2015年实现小批量商业化生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对不成熟的背景下, 奇瑞这种先易后难、交叉进行、稳步推进的新能源研发战略, 更符合中国汽车企业的实际情况, 易于推进新能源技术的产业化。

此外, 奇瑞近期还与“能源巨头”中石化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奇瑞的新能源车型研发将在中石化的协助下启动。中石化将与奇瑞合作建立实验室, 进行绿色替换能源车型的开发。同期, 奇瑞与菲亚特的合作细节目前也在谈判中。有分析人士表示, 菲亚特在节能环保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不排除奇瑞与菲亚特在新能源领域合作的可能性。

虽然传统汽车工业领域, 中国自有品牌与国际跨国公司的距离有几十年之遥, 难以迅速迎头赶上, 而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 我们之间的差距就小很多, 在从来没有放弃的跟随中, 我们终于等到了以新能源应用为契机的全球汽车产业技术革命提供的机会。

自有品牌任重而道远

种种迹象表明, 一场争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战已经拉开序幕。既然汽车新能源革命将成为继“福特流水线生产”、“丰田精细化管理”之后, 世界汽车发展历史上又一次重大的产业变革, 那么乱世中, 谁能把握机会, 占据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领先地位, 谁就将引领汽车市场的未来。

一直都是在跟随位置的中国汽车, 能否在混战中冲出重围呢?怎样的新能源战略可以让奇瑞立于不败之地?笔者的建议是——“田忌赛马”。

跟传统汽车动力单一性不同的是, 新能源有几个不同的选择, 柴油、混合动力、生物能源、燃料电池等等都可能成为新能源体系的成员。而不管是哪种替代能源都面临一个瓶颈问题——混合动力汽车生产成本过高, 难以让大部分消费者承受, 因而难以进一步批量进入市场。正是因为这个瓶颈, 再加上配套能源补给系统投资巨大, 几乎所有开发型新能源的汽车生产商都处在蓄势待发的位置。

起步晚、底子薄, 资金技术实力比不上跨国公司, 在传统汽车领域的竞争中已经疲于应战的奇瑞, 如果不在研发阶段就注重策略性, 是很难应付跨国公司的挑战的。

必须承认, 在新能源课题上, 跨国公司倚其财力及技术资源积累, 在某些领域已经走到了前面, 并且各跨国车企在新能源研发方向上方向明确, 步伐扎实——大众的新能源战略步骤简洁明确:由涡轮增压汽油直喷和柴油直喷过渡到清洁燃油和复合燃烧系统, 最后到燃料电池和纯电动汽车;成为全球车企老大的丰田在新能源技术上更是保守, 它一直主推油电混合动力车型;昔日销量全球第一的通用汽车研发新能源技术已经几十年, 曾于2003年放弃纯电动车的研发, 目前它侧重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雷诺日产近期表示, 全电动汽车在各方面都胜于混合动力车, 这暗示出他们的研发方向。

如果说, 在对方已经是遥遥领先的“上等马”级别所有赛事中硬着头皮参赛, 那结果可想而知。在最近一次业内“清洁汽车技术创新发展论坛”上, 奇瑞宣布将研发弱混合、中度混合和强混合动力轿车、压缩天然气双燃料汽车、液化石油气双燃料汽车、单燃料CNG发动机、液化天然气LPG发动机、醇类与醚类代用燃料轿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这些消息令人兴奋, 但兴奋之余也不由得让人担心, 同时搞多种新能源技术的研发, 能吃得消吗?资金、技术如何分配?

建议奇瑞放弃面面俱到的全品种研发, 新能源战略,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瞅准一两个方向重点突破, 方有成效。

心态与境遇 篇5

心态与境遇

碧空泛蓝,几抹清风夹着雨后的澄沁,远处萦来几许悠扬的旋律。绕着叶间的水珠,折射出一抹温柔的光晕。心内的雨季,已悄然逝去,我仰头微笑,迎接第一束阳光。

回首向来萧瑟处

黑夜欠的最后一缕光亮被上帝摔成碎屑。我蜷缩着身子,把自己锁在孤独的世界。昔日锋利的青干剑,如今已锈得难辨旧痕;曾经的傲气,如今空余一身颓败。压抑,自责。

数不清,这已是高中以来第几次面临的失利了。在学校,总是不由自主地心随境迁。觉得命运不佳,仿佛事事都与自己作对。时而又会觉得时来运转,得意忘形,却又顾此失彼。一次次的打击,令我透不过气。心态不由掌控地被环境所缚,一度沉闷。

曾经被雨打湿的心情,被忧伤填满的过去,压抑。如温过的烈酒,炙人心脾,令人大醉,彻夜难眠。

春风吹酒绿

门“吱啦”一声被推开,一团光芒涌入房间。剪碎了沉淀的灰霭。我一怔,忙把头埋进湿漉的枕间。一重一轻的.脚步声,依稀可辨。

跛脚的她正尽力地控制自己的身体,避免着发出更大的声音。这样的夜,她总是会不放心地上楼,哪怕仅仅是为我掖一下被角。

裹着温暖,我进入了梦想。梦见童年那金色的麦田,伙伴们的欢声笑语;梦见一如既往的那个劳碌的身影,梦见那只温暖有力的手。梦的最后,天下着雨,三毛持伞出现在我面前,微笑,“其实,不是雨弄湿了你,而是你的心存在雨季,你自己弄湿了自己。”顿悟,境,由心生。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是呵,境随心转则悦!雨季终将过去,我要在一个溢满阳光的清晨,醒来,静听窗外清脆的鸟鸣,安适而快乐的苏醒。忧伤、悲观,不妨都焚作淡酒。举杯轻抿,其涩,流泪、微笑。而后转身,以全新的心境迎接朝阳。让那些挣扎过的梦想清晰而切近。

并不知道未来还有什么等待着我。但无论或好或坏的境遇,我只希望它们在我经过时,能使我身上的不成熟快快成长,使我成熟了的统统开放。无论艰险,我都要让自己的梦想如天际流云绚丽,自信地浴着阳光前进。

亚洲外籍劳工境遇一瞥 篇6

萨菲·乌尔拉领着记者沿着一个狭窄的楼梯,走进一间面积极小、空气不流通的房间——他临时的家。这位33岁的孟加拉国男子神情紧张,“请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在什么地方打工”,他眼中射出灼人的目光。乞求道。在大家表示同意后,他显然舒了一口气。随后,当他让在场的人看他妻子和孩子的照片时,甚至流露出一丝微笑,“我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见到他们了”,他说,“我真害怕再也见不到他们。我感到好像已陷在马来西亚这个地方不能自拔了。”

萨菲·乌尔拉确实有理由感到恐惧。他几乎身无分文,没有护照,却身陷一个对无身份证件的外国人向来不友好的国家。RELA,是由马来西亚政府组织的一个民间准军事部队,它时常突击搜查非法入境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萨菲·乌尔拉曾支付了一大笔钱才来到马来西亚。在孟加拉国,一家人力资源中介事务所向他保证能在一个电子设备厂找到高薪工作,“我以为我能为家里挣到很多钱”,他说。

事实上,乌尔拉自从进入马来西亚以来,没有在电子设备厂工作过一天,他成了招募劳工诈骗案的牺牲品。而他的遭遇并不是个案。

一些人权活动人士指出,每年有无数,甚至可能达上百万外来劳工因此受骗。这些劳工来自的国家包括:孟加拉国、印度、菲律宾……而始作俑者是谁?肆无忌惮的劳工招募中介机构,贪婪的企业主和一些腐败的政府官员,这些人勾结在一起,从非法的,但十分兴盛的工作许可证、签证业务中捞取大量的黑钱。

一项“兴旺”的业务

“外国劳工被招募来为一些所谓‘影子’公司工作”,马来西亚半岛雇工会社的行业关系负责人阿布达尔·阿济兹·宾·伊斯梅尔说道,他接手了萨菲的案子后正在设法帮助他。“这些公司根本就没有下属工厂,没有下属的种植园,什么都没有。他们为何要招收劳工?”

答案似乎是,这些公司可从人力资源中介事务所拿到回扣:即为获得官方签证和工作许可而支付给公司的数目不小的现金。

“也存在一种所谓的合同,一种看不见的合同”,孟加拉国某有执照的人力资源中介商说道。这家中介商与许多马来西亚公司打过交道。“为了获得签证和工作许可,大笔大笔的钱流向了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移民部门曾竭力挽救因腐败盛行而被毁坏的形象。2008年7月,瓦希德·唐,时任的移民事务总监,因涉及保险和工作许可延长事务中的腐败和受贿而遭逮捕。其案件至今仍在审判程序之中。

“腐败,”马来西亚知名的人权组织“特拉贾尼塔”的领导人伊莱勒·弗南德兹指出,“贯穿于招募、安置和雇佣外来劳工的各道程序之中,不少人都得到好处,但是没有人重视工人们的权益。”

现任移民事务总监阿布达尔·拉曼·宾·奥特曼认为形势十分严峻,得做些事情来改变局面。“我们的形象岌岌可危,”在接受阿尔贾兹拉电视台采访时说道,“我们将起诉不法的雇主。我认为我们将借此改善我们的形象。”

“看法问题”

萨菲·乌尔拉支付了约3100美元给劳务中介。为了筹集这笔费用,他借了很多钱,卖掉了妻子的首饰。劳务中介承诺他能与打工的公司签两年的合同,并告诉他每月能挣300美元。

然而,在电子设备工厂工作和较高的工资收入的承诺都成了空中阁楼般的描述。“我们不得不在一家制皂工厂和一家家具厂打工……完全不同的工作。”乌尔拉说,“每月收入只有100美元,而且还要扣除40美元作为政府税收。一个月60美元怎么过日子?”

可是雇佣萨菲·乌尔拉的公司不这样认为。该公司的主管玛尼卡姆·帕鲁玛尔声称,虽然电子设备厂的工作在萨菲·乌尔拉到达马来西亚时已不招募人员,不过还有其他工作岗位在等待他,而这位孟加拉国劳工却说对这类工作不感兴趣。

付出的代价

2008年6月,萨菲和其他29名劳工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他们逃离了所打工的公司。“我们很绝望,我们没有钱寄回家。我们认为应该马上离开,去寻求帮助。”

这些外劳没有拿到护照,因为护照在他们刚到达时就被公司方面收走了。这种行动具有很大的风险。如果与移民事务部发生冲突,就意味着要被逮捕并被监禁。“我们睡在街上,干些临时工作维持生计,”萨菲·乌尔拉说道。

马来西亚国会议员查尔斯·桑迪亚戈是一名维护劳工权利的人士。他指出,扣押劳工护照是一种非正义的行为,它使得雇主在劳资关系上处于不公平的优势地位。

“许多工人都抱怨,由于公司收去了他们的护照。他们不得不每天工作14个小时,甚至17个小时,”桑迪亚戈解释说,“整个外国劳工来马来西亚的操作过程就是一种剥削行为。”

危险的现实

萨菲·乌尔拉几个月期间都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他后来去了位于吉隆坡的孟加拉国高级专员公署,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公署建筑物四周,聚集着许许多多疲惫万分,有时甚至是情绪激愤的孟加拉国劳工,这些人几乎都有着类似的悲惨经历。

在办公时间,他们都等待着依次与公署的一名官员谈话,其中只有很少几个人能提供护照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大多数人都声称,他们的护照在一下飞机就被搜走了。于是,这些人都流落在了异国他乡。

受困新加坡

在新加坡,马德伯尔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这名38岁的孟加拉国劳工也被困在了这里——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官方的身份证明,而是因为雇用他的公司要接受政府调查,这位孟加拉国人要作为检方证人提供证词。

5年前,马德伯尔因与公司的工资纠纷提出一项申诉。新加坡人力资源部(MOM)开始着手调查此事。

马德伯尔的梦魇从此开始了。“他们发现我的老板在干非法勾当。”像萨菲·乌尔拉一样,马德伯尔为了找到工作,支付给一家劳务人力资源事务所一大笔费用,而该事务所告诉马德伯尔他将在建筑业工作。可是,当马德伯尔2001年到达新加坡后发现根本没有建筑业的工作可做。相反,他被送到一家游乐场干了两年,且都是各种零碎活。

这种不合法的雇佣安排直到在工资上发生争执后才被曝光。马德伯尔本来希望尽快解决这场纠纷之后能早点返回家乡,可是他被告知得待在新加坡协助调查。

“他们将我的签证两个星期、两个星期……的延长,”马德伯尔展示一本上面盖了无数个印章的破旧旅行证件,说道,“我在这期间没有工作,没有地方住,一切都很糟糕。”

新加坡人力资源部强调:“阿萨德·马德伯尔先生被要求留在新加坡作为检方证人,协助MOM调查他被非法安排打工的案件。他可以根据本部门的临时工作条款许可合法寻找工作,直到案子结束。可是没有适合他的工作,也没有雇主愿意雇用他。”

马德伯尔最后在2009年9月22日离开了新加坡。他说在此期间,他只得在违反法律的情况下做一些零工。

工作根本不存在

在新加坡,有一些外国劳工则不愿离开这个国家。他们竭力挣扎着试图留下来。根据新加坡法律,雇主可以单方面终止雇佣关系,而不必事先与外国劳工协商。这就使得那些居心叵测的公司以获取签证作交换,将数百,有时甚至是上干的外国劳工招募进来,在收取非法的回扣之后,趁合同还未结束,就将工人们解雇送回国。

“一些不良公司招收了外国劳工,可是却没有工作岗位存在,”新加坡一个非政府机构,“临时工事务协会”(TWC2)主席约翰·吉指出,“这个社会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而到了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变得更加严重。”

新加坡人力资源部指出,他们正在调查一系列有关案件,最后的裁决可能意哨声着对有恶劣行为的雇主进行罚款和监禁。但对于受骗的外国劳工来说,这只是一种不起多少作用的安慰。新加坡人力资源部的立场是:由于劳务中介费是在境外被那些劳务中介收取,它无法帮助外国劳工们讨回这笔钱。损失这么一大笔钱无疑是灾难性的,令人心酸,一些劳工甚至一辈子都无力还清所借债务。

阿布达尔·瓦哈伯的遭遇

2009年1月,阿布达尔·瓦哈伯在新加坡登上一架民航班机,飞回他的家乡孟加拉国。他的口袋里仅有430美元,而这就是他在规定的4个月的逗留期间打零工并省吃俭用所剩下的所有钱。

在来新加坡前,给瓦哈伯介绍工作的中介事务所向他保证会有一份好工作,并且加班会有很高的加班费。然而当他到达目的地后,就像其他许多人遭遇的骗局一样,发现雇用他的公司并没有适合他的工作可做。而他之前已支付了约6000美元的劳务招募费用。

瓦哈伯十分迷茫,不知道回家后怎样向妻子和孩子叙述他的经历。最终,解释已经不必要fo在回到家乡26天之后,瓦哈伯黯然离开了人世。他的妻子娜斯琳说他回来后一直显得很孤僻,神态沮丧。“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郁郁寡欢。心脏出了毛病。”

娜斯琳如今独自辛劳地抚养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她丈夫前往新加坡之前,她的家庭属于中产阶层,可现在,家里连温饱的生活都难以为继。

今后的路怎么走

贫困原本是萨菲·乌尔拉试图避免的。行业会社负责人士阿布达尔·阿济兹设法在吉隆坡郊区为他在一家百货商店找到3"--份工作。

乌尔拉的现任老板对他还不错,也意识到他的困境。尽管如此,乌尔拉懂得自己得尽快解决目前的问题,否则他很难保住这份工作,“我们最关切的就是护照问题,希望能早点将它拿回来。”他现在每月的工资是180美元,“我终究可以寄一些钱回家了。”

尴尬境遇中的家乐福 篇7

曾经把持中国零售业外资头把交椅10多年的法国零售巨头家乐福, 自2009年开始, 在店面数量和营业额上分别被主要竞争对手沃尔玛和大润发超过。2010年以来, 一系列的门店关停、供应商起诉、店长离职等事件更显示出家乐福在中国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成就了往日辉煌的本土化实践正是今天家乐福深陷危机的根源所在。

在中国市场陷入危机

自2009年开始, 家乐福在中国开始面临店面数量和营业额双输的局面。2009年家乐福开店22家, 主要竞争对手沃尔玛开店数在50家以上, 门店总数第一次超越家乐福。从营业规模上看, 台资竞争对手大润发以404亿元人民币的总销售额超越家乐福排名外资零售第一;而在更能反映零售行业竞争力的单店盈利能力上, 大润发更是以每店3.34亿元的成绩领先家乐福将近1亿元。

进入2010年, 家乐福的窘境并无多大改善, 反而问题多发, 有加速下滑的趋势。门店关停:3月, 大连家乐福新华绿洲店正式关店;7月, 经营仅三年的西安小寨店因业绩不佳被停业, 家乐福也不得不暂时退出西安市场。供应商起诉:6月, 青岛一家供应商将家乐福以“横征暴敛”进场费和拖欠货款为由告上法庭。店长离职风波:6、7月间, 大量高管和核心人才的辞职构成了“家乐福离职门”。

盈利模式现危机

首先, 家乐福的分权管理体制帮助其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就实现了较高的本土化, 快速在中国站稳了脚跟。不同于沃尔玛的美式中央集权管理体制, 家乐福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 就全面将权力下放到各门店, 店长因此拥有了采购、促销、人力资源等诸多独立权力, 可以快速而灵活地应对当地市场变化。这种策略在90年代中国零售业非常不成熟、外资又刚刚进入的时候非常必要, 因为要尽快打开中国市场必然依赖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店面运营的灵活性。家乐福的单店分权管理使得店长可以因时制宜, 在第一时间进行单店大力促销, 灵活、务实的管理方式帮助家乐福实现了较高的本土化。

分权模式虽然灵活高效, 但也增加了家乐福的道德风险, 削弱了其内部管理和国际品牌形象, 还在门店数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限制了规模经济的发挥。在分权模式下, 基层管理人员的能力及忠诚度在实质上决定了公司承担的风险强度。2006年多名管理层因受贿被捕, 突出反映了家乐福采购中的商业贿赂弊端。另一方面, 随着各连锁企业门店数量的逐渐增多, 集权化几乎是目前所有大型连锁超市都在推进的一项改革。

随着家乐福的门店逐渐增多到百家以上的规模, 适当增加总部的集权, 将采购、促销、费用谈判权等集中管理, 可以在产品质量控制、成本节约以及统一营销等方面获得明显的优势。为此, 家乐福下决心“杯酒释兵权”, 成立CCU城市采购中心, 将以往各门店店长所拥有的采购权集中到位于各个城市的CCU采购中心。但是“削藩”遭遇到地方门店强大的抵制, 导致“店长集体出走”。而没走的店长也不再有以前的冲劲。家乐福的拓展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 发展步伐放慢。

其次, 借鉴中国家电等连锁业依靠收取通道费成长的盈利模式, 家乐福也“本土化”地对供应商收取名目繁多的进店费、堆头费、促销费、节日费等。沃尔玛、大润发与家乐福, 在中国市场代表了零售业态的三种不同的盈利模式。

沃尔玛非常注重通过采用最新IT技术、建立科学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来降低物流成本和采购成本, 通过商品进销差价获取利润。大润发直接采取草根式的“包养”策略, 将大米、猪肉、水果等品类从供应端厂商那里包下来, 以获得最稳定的供货及最低价格。

家乐福的赚钱法宝则是向上游供应商收取高额进场费, 挤占供应商的利润。据悉, 家乐福总利润来源中至少有60%来自供应商。沃尔玛和大润发的方法实际都是通过优化供应链来提升供应效率、降低供应成本, 而两者要想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 都有赖于规模经济的实现。但在零售行业发展尚不成熟、规模经济不显著的市场环境中, 家乐福盘剥供应商的方式更有助于实现面向消费者的低价策略和零售企业自身的高盈利。

家乐福依靠通道费获取利润的模式在中国零售业态的行业发展趋势面前显得不再合时宜。中国连锁、大卖场等零售业态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 最为显著的就是从单纯讨好消费者、永远低价、盘剥供应商, 开始向供应链和谐共生转变。而家乐福却还在固守着依靠通道费赢利的模式压榨供应商, 并且其赊款周期也是零售同行中最长的。沃尔玛的货款结算时间平均为28天, 大润发也控制在30天之内, 家乐福却高达50~60天。在市场大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积怨日久的供应商必然忍无可忍。青岛的供应商诉讼事件不过暴露了冰山一角。

最后, 中国近两年通过宏观政策调整而对内需市场的启动, 凸显出家乐福在扩张模式上灵活度的欠缺。目前, 大中型零售业在中国三级城市的市场布局接近空白,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大卖场的竞争格局。但家乐福在三线市场布局方面却落在了竞争对手后面。沃尔玛自2007年就开始在二三线城市大量发掘拓店潜力, 终于在经过2009年的全面扩张后, 在华门店数超过家乐福。乐购、好又多、联华等品牌也瞄准了国内三四级市场, 通过大量发掘结合地产和其他形式的灵活开店模式, 大大提升了开店速度和成功率。

家乐福则沉浸于过去的成功, 在门店布局上过于囿于一二线中心城市。此外, 家乐福由于自身发展历史上曾经遭遇并购后的整合瓶颈, 对并购有了成见与恐惧, 从而很少使用大宗并购方式拓店, 基本都独资开店, 也限制了扩张速度。

中国危机应对举措

第一, 通过创立CCU城市采购中心, 终结店长集权制。但在“削藩”收权的过程中, 如何平衡分权与集权, 通过建立完备的店长晋升制度和培育机制, 有效提升门店店长的积极性, 仍是家乐福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其次, 努力与供应商建立平等互利的良好关系。为此, 家乐福于去年9月推出了“扶持中小企业融资计划”, 凡与其合作的国内中小供应商, 只需提供家乐福的供货发票, 就可以到德意志银行申请贷款。但对此举措, 不少供应商表示“先看看再说”, 因为他们最关心的还是家乐福能否直接大幅减免各种进场费。毕竟, 家乐福仍然是国内供应商公认的“最昂贵的卖场”。

最后, 针对扩张模式不灵活的问题, 家乐福开始改变其在中国只开店不收购的策略。2010年7月, 家乐福与河北保龙仓成立了合资企业, 以期迅速融入到河北当地的零售业态。但收购经验欠缺的家乐福如何解决人员、供应商资源的整合难题还都是个未知数。

涂鸦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境遇浅析 篇8

一、发展空间的狭隘性

无论从起源还是发展的历程中看, 涂鸦几乎都是在城市的边缘与夹缝中生存、蔓延着的。它的出身、方式和最终形成的结果, 都是不被主流意识层面和主流文化所接纳的。而“墙面”作为一种特殊的形象载体, 不仅仅是建筑的构成结构[2], 还象征着城市的形象, 同样是整个城市管理阶层的秩序体现, 城市形象的维持与管理在这一层面就显得甚为重要了。不论在那个城市中, 涂鸦这个本来就具有反叛精神与摧毁意识的行为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本来就很难顺利地发展行进。在中国, 像墙面这样的公共领域亦象征着整个主流群体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形象, 政府与法律对这方面的管理也有明确的律文规定, 城市执法者的干预和打击也给涂鸦绘制者很大的考验, 涂鸦者必须在重重反对和压制之下进行创作活动。

同时, 虽然涂鸦艺术在中国现在已有部分合法的涂鸦集聚地与场合, 但从整体发展的环境来看, 这些场合对整个涂鸦艺术的广泛发展与成长给予的空间还是十分不足的, 涂鸦艺术在主流意识当中还是被当做城市的不和谐因子与不安定因素, 在我国也不具有广泛的大众根基, 不被大多数底层民众所了解, 没有真正宽广的发展空间。

二、文化根基的空白与冲突

将嘻哈文化与涂鸦艺术横向、纵向的拆解开来分析, 都会不可避免地提到其在时间上的累积与延续性。尤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说, 就必须要将其发展的历史性作为参照依据进行讨论。毫无疑问, 涂鸦艺术并不算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类别, 其形成和发源地也不并在亚洲, 它只是作为一种新兴的“后现代主义”意味的艺术形态传入亚洲并逐渐被认识的[3]。这就导致了涂鸦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在文化根基上的空缺。同时, 它本来就不具有同其他艺术承上启下的关系[4]——理解它不需要了解漫长的艺术发展史, 也不需要去艺术画廊观摩研究, 涂鸦本来就是一种最为平民所接受的艺术, 也是一种最容易参与的艺术行为。但当涂鸦在伴随嘻哈文化传入之时, 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时尚的变种, 仅仅作为“嘻哈潮流”被孤立在一个高度, 成为了一个时尚的符号和某种流行事物的象征。如此, 涂鸦艺术在中国的兴起在根本上就缺少一种扎根于底部的文化氛围和根基, 缺少能够使其蓬勃发展的人文养分, 从原先的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直接衍变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风尚。

在涂鸦艺术在中国发展的深度层面上, 除去人们对涂鸦艺术文化接收面上的矛盾之外, 还存在涂鸦创作者反叛精神的缺失[5]。涂鸦在发展的历程中, 正是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形式自由、冒险性的特征拥有了一大批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作品的, 这就直接导致了涂鸦创作在原动力上的不足, 也局限了大部分创作者的灵感来源。

三、本土特色与原创精神的缺乏

涂鸦艺术在中国发展至今天, 在不少地区也有了一定的推广。但总体来看, 自涂鸦艺术引进以来, 墙壁上涂鸦的风格与内容除去对“舶来品”的模仿之外十分缺少本土特色与核心的艺术独创概念——风格化变形的字母组合、已经成形的漫画种类和伴随涂鸦艺术引进时存在的既有的特殊风格……除去对这些内容的搬运之外鲜有风格成熟的本土化的涂鸦作品。即便有也是本身就存在于嘻哈文化中的涂鸦艺术传入之前的墙壁人物绘制与标语绘制, 而这些绘制作品很少有具有主观想法和脱离主流意识形态的元素。当然, 在墙壁绘画形态之外还存在一些本土性质的涂鸦作品, 但整体创作的艺术能力普遍较低, 形成不了成熟的风格, 也无法表达出强烈的个人或团体意识与精神, 难以成风。

涂鸦在中国的发展, 除去时间、空间的允许与积累的基础之上, 还需要更核心的东西, 即创作者的原创精神与足够的艺术表达能力需要更深层次的绵延和精神的延续。中国长久以来积累的辉煌灿烂的文化与涂鸦艺术的结合需要新鲜的、灵魂的有机结合。这就需要我们本土的涂鸦创作者的个人素质和艺术素养来表现, 需要将本土特色与新兴的涂鸦艺术的艺术形式之间做出新鲜有效的结合。涂鸦艺术与嘻哈文化在形式上可以成为一种流行风格, 但支撑它的必定是多元化的发展和内核精神的延续, 否则流行就只是流行, 快速发生也快速结束, 不具备一种文化艺术所应有的内涵和底蕴, 也就没有了它发展的根本意义与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熊玉军.涂鸦艺术与景观[A].孙宇.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黑龙江.2009.

[2]刘东荣.涂鸦与当代城市景观[A].中国科技博览.北京.2009.第三期:78

[3]颜昌.试论后现代主义艺术批评的主要特征[A].中国科技博览.北京.2010.第三期:106

[4]王瑞芸.涂鸦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26

虚拟认识中主体性的境遇 篇9

关键词:主体性,虚拟认识,提升,异化

21世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正伴随着虚拟技术这一划时代的发现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式”,孕育并催生了一种新的认识形态——虚拟认识。在虚拟认识中的主体性正经历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双重境遇: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剖析虚拟认识中的主体性变化,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时代问题。

一、主体性概述

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1]自从活动中的人作为主体现活动的对象即客体分化开来之日起,实际上就有了某种主体性。但在人类最初,在巨大的自然力面前,在人对人的剥削、统治乃至杀戮面前,人们更多感到的不是主体性而是客体性。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性观念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在艰难曲折中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阐述了人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理论,这一理论本质上也是关于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三大历史阶段理论。马克思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由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懒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2]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和与之相应的社会关系的状况,制约着人的主体性的现实状况。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是与社会科技水平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认识实践的性质和存在形式发生变化时,当我们的认识活动由现实转向虚拟的时候,主体性必然随之改变。

二、虚拟认识中主体性的提升

1.主体本质力量的增强。

所谓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所具有的知识、经验、意志、主体性和创造性等人所特有的内在禀赋所具有的力量。“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按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解释,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力量由活动(运动)的形式转化为物质存在,创造出外在于人的一定客体存在。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人通过实践把自己的需要、目的、意识、意志以及能动性等内在力量凝在一个外在的客观对象上,这些力量从此不再作为人的机体所直接固有的力量归他支配,而成为离开主体相对独立存在的力量。” [3]从人的本质力量的角度来看,虚拟技术及其实现首先就是人自身的本质力量的对象,而虚拟技术、虚拟硬件设备等一经产生,就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存在形式,作为物化的思维工具和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多维地来促进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

2.主体的感知能力的提高。

由于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人类对于外部事物的感知能力是有限的。利用虚拟技术,人们可以“看到”以前看不见的,“听到”以前听不见的事物。如在微观研究领域,人们利用虚拟技术看到了原子的三维图像;在虚拟的量子微观世界中,看到光电子具有鲜明的形象,既显示出波动性,又表现粒子性等等,极大地弥补了人类自身的不足,提高了主体对外部事物的信息感知能力和识别能力。

3.主体认识效率的提高。

虚拟认识极大地促进了从主体的感知到信息的处理、最后到实践的效率。利用虚拟设备能够使主体快速、准确地感知到客体的信息。借助于计算机,我们只要输入所要处理的信息,软智能体就可以按照预先编译好的软件程序自主计算,这可以大大缩短人工计算的时间。人类认识客体的目的,在于最终改造客体为已所用。在虚拟实在中,人类可以进行虚拟的模拟,以期待发现它的问题和不足,给现实的实践提供指导作用。

4.主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方面,人类创新能力是与思维方式密不可分的,虚拟技术与其他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也“激活”了人的创造性思维,它实现了“客体”本身的“主体化”,即认识活动的双方都具有主体性。打破了传统意义上S→R (刺激→反应)的主—客二元模式。网络思维借助数字化,可以直接跨越或消解许多现实时空的限制,及时准确地传递、加工、存贮、创造信息,极大地促进主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问题是创造性的前提,没有问题就谈不上创造。马克思指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条件的,“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4]可以看出“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虚拟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社会的发展已经突破了地方性、区域性的限制,数字信息正在使地球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生活在其中的主体交往在不断地被放大,“关系”日益增多,而“关系”的多样化又意味着“问题”和“机遇”的产生。虚拟技术给人们认识现实生活打开了多种并行的“视窗”,大大增强了人的行为的主体性和选择性,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积极的怀疑精神和探索欲望,从而提高认识与思维的创造性。

三、虚拟认识中主体性的困境

1.主体性的“虚拟技术异化”。

美国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赛曾经深入分析过工业社会中人与技术设备的关系。他说:“技术、作为工具领域,既可以增强人的力量,也可以加强人的软弱性。现阶段,人也许比以前更无力支配他的设备。” [5]今天就虚拟技术而言,情况也是如此。作为人们生产、交往和认识的中介工具,它在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创造新条件的同时,人性与技术的冲突也逐渐成为虚拟社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在虚拟环境中极易导致主体自我识别和认同的危机。当我们执迷于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而变得自闭和自恋时,过度的沉迷与落差会使人在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之间不能很好地完成角色转换,从而导致主体的自我识别出现失真、心理失调、人格畸形膨胀等一系列问题。二是功能强大的数字化技术工具导致主体的主导意识的退化。在虚拟认识过程中,主体所需处理的大量信息一般都是交由软智能体去处理,这种由预先编译好的软件程序所承载的仅仅是极少数技术专家的创造性和意志,而对使用它的认知主体来说,只要听从这些工具理性的产物的指挥,按其特定程序运行就可以了。由于对电脑、网络及其程序的依赖,主体的积极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被削弱了,认知主体也由实际上能动的“理性人”沦为被动的“参与者”,逐步导致主体的主导意识的退化。三是虚拟环境中由于现实主体的“不在场”所引发的伦理道德危机。网络行为者都是以符号形式出现在虚拟世界中,由于缺少现实社会的种种约束,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道德伦理的危机,诸如黑客、信息欺诈、计算机病毒、色情暴力网页等等。四是虚拟交往导致了现实人际交往的障碍。作为现实世界的“避难所”,人们往往过度执迷于虚拟世界中的情感交往,而对现实的交往表现出可怕的冷漠。虚拟交往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真正交流的障碍,它消解了现实人际交往的深度,造成现实人际关系的淡化、情感的疏离。

2.走出主体性的困境,实现人的自我超越。

数字时代的到来具有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借助于虚拟技术增强自己的主体性还是受制于网络而丧失自己的主体性,并不取决于技术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类自身。虚拟技术本身并不是为了虚拟而虚拟,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现实世界。处理好虚拟和现实的关系是我们走出困境,实现人的自我超越的关键所在。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虚拟和现实的区别,加强引导和培养人们在虚拟环境中自我认同、自我调整的健全人格,培育其对虚拟技术的主导意识,牢固掌握对虚拟技术的控制权,在现实与虚拟之间实现顺畅、合理的转换,使虚拟技术真正为人类所用,而不是反过来统治和控制人。其次,虚拟技术的异化还来源于网络伦理价值体系的不健全。针对于虚拟世界中道德缺失和犯罪等问题,要开展全民网络道德教育,培养主体的自律意识和网络公德,推出必要的法律制度条文,健全网络社会的监督防控体系,这才是解决网络化伦理问题最有效的手段。

总之,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人们的认识在虚拟和现实之间相互交织、融合、促动。借助于虚拟技术,人们正在不断地突破现实物质的界限,并正在进一步创造出不同以往的可能世界。只有我们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虚拟技术,扬长避短,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会促进主体性的新发展,实现人的新的自我生成和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1]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30-3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3]杨富斌.信息化认识系统导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3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3.

文学现实境遇的精神生态价值研究 篇10

一、“边缘化”之喜与悲

考虑到当前经济社会商业化气息的浓重, 以及市场的巨大魔力, 我更倾向于认为, “边缘化”对于文学来说是可喜的事情。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中, 随着精英意识的退潮和大众文化的崛起, 在技术与市场的推波助澜之下, 为了迎合大众日常消费口味和消费心理, 文学被“快餐式”的“打包消费”现象渐渐变得平常。在这种情形下, 任何登上“台面”或者处于“中心”的事物、事件还有个体, 以及主流的价值观念, 都不可避免地会被消解、解构, 被剥离了崇高与伦理价值, 只剩下能被市场所利用的“外壳”。市场出乎意料却又“当仁不让”的成为检验事物有无价值和意义的最高“裁判”。

商业化的经济模式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任何高尚、静穆、伟大的内涵与意义, 一旦进入其中便瞬间被化为乌有;又像是一个不受理性控制的“过滤器”, 任何美好、积极向上、起主导作用的事物, 经其过滤之后, 只剩下赤裸裸的“卖点”, 是否有“料”成为决定一事物能否被追捧和奉为“模范”的关键。情形是如此的不可理喻, 又难以很快扭转, 于是文学注定难逃此劫。

在这个时代, 人们对于文学的讨论是如此之多, 而对于文学的理解又是如此之少。文学大师被重估、经典文学作品被“恶搞”、文学事件被负面解读、有关文学的消息多见于各大网站的娱乐板块, 还有相当大的一群人正致力于文学的“祛魅”及促成文学的消亡。主流与经典的光环被无情褪去, 迎合市场的“身体写作”、“都市欲望写作”吸引了大量的“眼球”, 有关时装与旅游的杂志、报刊销量步步攀升, 文学杂志为了求得生存也不得不委身于市场。

也许可以说, 这不是一个适合文学生存的时代, 这时代没有文学生长所需要的土壤和气候。文学与其不明不白、模模糊糊的陷入被金钱、利益、技术所掌控的“市场泥潭”, 从而糟蹋了自己的名节, 丢失了自己的浩然之气, 还不如抽身事外, 远离是非, 在“边缘地带”保全自己的灵魂。

诚然, 即使是拥有极大的勇气和魄力, 这也是很难实现的愿望, 然而正如陶渊明诗言:“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只要文学永葆超凡脱俗的气质禀赋, 以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情操, 那么主动地退居“边缘”, 在一个适当的距离“观赏”这熙熙攘攘的世界, 反而能获得更加清晰、睿智的见解, 并蕴蓄力量, 以静待有为之世的来临。如果从这种意义层面解读, 那么就有理由认为, 当今文学的“边缘化”现状, 实在是求之不得的理想结果。但是, 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 文学不是主动地“归隐”到“边缘”, 而是不情愿地被发配到“边缘”, 而这便是极其可悲的事情了。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 人类精神呈现出沙漠化、偏执化和空虚化的趋向。“精神”在物质欲望的诱导下, 在消费、享乐主义的刺激下, 变得疯狂、焦躁、虚无、疲劳, 只求在“快餐式”的文学消费里寻得片刻的解脱和安慰, 而没有底气去面对有关神圣的、崇高的、宏大的、美好的、情感与信仰的经典文学。于是, 文学的“边缘化”便成为文学无可躲避的宿命。

如果说外部环境促使下的“文学的边缘化”还可理解, 那么由于文学内部, 特别是精英知识分子群体的“精神病症”而导致的文学的“边缘化”, 就无法不让人痛心疾首。技术与市场霸权地位的确立导致了价值的多元、自我的多元, 文学的商业化、大众化和消费化现状, 瓦解了传统精英知识分子的思想阵地, 精英知识分子被分化和俘虏, 不甘寂寞地加入到文学猎奇化、娱乐化的“大合唱”当中来。[1]

让人扼腕痛惜的是, 在这个众生喧哗、舍义逐利的时代, 精英知识分子由于自我精神的堕落, 不约而同地放弃了精英立场和启蒙的自觉意识。他们不再充满自信, 也无力再发出自己的声音, 甚至都不敢承认和面对自己的精英身份;他们放逐理想与信仰, 随波逐流任意东西, 无所驻心而乐得逍遥自在。可以这样认定:精英知识分子的精神阵地的失守, 是导致文学“边缘化”的根本原因。

二、“边缘化”现实境遇的精神生态价值

文学的“边缘化”带给我们伤痛的同时, 促使我们对此进行深刻的反思, 而不仅仅是为文学流下几滴泪水或唱一曲挽歌, 也只有这样, 伤痛才有价值。上一节的论述已经说明, 正是知识分子精英精神的熄灭, 才最终导致了文学的“边缘化”现状。于是, 我们对于这一现实的反思, 便主要是解读是什么原因导致知识分子阵营的精英意识渐渐消逝。很显然, 价值的多元、自我的多元、“多元化”的思维模式难逃干系。

尼采曾经说过:“没有一个时代, 人们对艺术谈论的如此之多, 而尊重的如此至少”, [2]时至今日, 这批评依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不可否认, 在当前社会生活中, “多元化”的价值诉求在某些方面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促进了文明的发展。然而, 这些进步尚不足以让“多元化”成为主导的思维模式, 不幸的是这结果却发生了, 各色人群与不同的阶层都在欢呼“多元化”时代的到来, 为自己有了发出声音的机会而激动不已。我们无意攻击“多元化”, 但认为“多元化”并非“灵丹妙药”, 具体到文学领域就是如此。只要看看近几年来我们文学的发展思路与生存现状, 就不难发现, “深孚众望”的“多元化”其实比大家“深恶痛绝”的“一元”好不到哪里去。

曾几何时, 我们对于文艺问题的争鸣, 就当时情形来看, 也很是激烈、充满朝气, 让人禁不住忆及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峥嵘岁月。可是我们又很遗憾地看到, 几乎所有的争鸣最终都是不了了之地“鸣金收兵”、草草收场, 既没有达成什么统一的认识, 也没有论出个高低优劣, 而且气氛出乎意料的“和谐”良好。究其原委, 正是“多元化”在起作用。在“多元化”思维模式的鼓励下, 大家勇于就任何事物和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而且一定程度上都认为“真理”握在自己手里, 听不进批评, 也不愿倾听和潜心思考对方的观点, 好像只是来图个热闹, 捧捧“场子”, 你来个“空翻”我献上个“倒立”, 大伙各自亮出“十八般武艺”, 凑成“街舞”般的“一台大戏”, 娱乐一把大众, “乘兴而来, 尽兴而归”。仅此而已, 至于争鸣的文学问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且留给“后人”任评说。

“多元化”的价值理念, 直接引发了有关“精英”与“大众”关系的探讨。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之下, 是否该抛弃“精英”的启蒙立场而一味地迎合“大众与底层”的口味那?对于这一问题, 历史的经验值得引起注意。比如文学为“工农兵”服务, 在向“工农兵”靠拢结合的过程中, 精英知识分子牺牲和丧失了自己的理性与启蒙精神, 结果给文学带来几乎致命的浩劫。奥斯卡·王尔德曾说:“艺术永远不要做大众化 (迎合大众的口味) 的尝试, 而是正好相反, 大众应当努力使自己成为艺术家”。[3]可见, 大众并不是永远正确的, 真理也并不因人数的多寡而被哪一方掌握。而就当前的形势来看, 要求褪去精英知识分子的神秘外衣并迫使其向大众消费屈服的呼声很高, 而在“多元化”思潮的冲击之下, 知识分子的精神操守和职业信仰也开始松动, 并最终致使知识分子群体内部出现分裂, 从而丧失了作为整体来抵御外部势力及不良思潮侵袭的优势, 最后落得毫无还手之力, 退居一隅, 被彻底“边缘化”的悲惨结局。

由此可知, 没有“主流”的“多元化”实在是危害不浅, 不能导向“和”的“不同”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我们不赞成“霸权式”的话语结构, 也认为这种“群龙无首”的“多元化”, 除了场面宏大、有限度地发扬了民主之外, 也由于其更加难以驾驭、引导、掌控以及易于衍生“毒素”, 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带来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反而却有助于瓦解知识分子的精神阵地, 从而加速文学的“边缘化”。

对于文学“边缘化”现状的思考, 也让我们意识到文学的“边缘化”现状对文学发挥她对于精神生态的价值是一大契机。“物极必反”, “礼失而求助野”, 文学眼下不能再糟糕的“边缘化”境遇, 使得文学此后的绝地反击有了可依赖的“根据地”。当人类厌倦了物欲与肢体的狂欢之后, 在发觉精神之病还需精神来医之后, 在遍尝“百草”无所益而醍醐灌顶、大彻大悟之后, 就会发现只有文学才是自己最贴心值得信赖的朋友, 只有文学才是自己迷失的精神最好的“解药”。正如司汤达所言:“艺术是幸福的承诺”, 在“边缘”处重新获得生机与活力的文学, 将重新为人类所珍爱, 被视为灵魂的栖息地, 也将有助于人类精神生态境界的达到, 为人类指明通向幸福、和谐、安康生活的道路。

摘要:文学的现实境遇实在是很不理想。“文学是人学”, 只要人类不灭, 文学就不可能终结, 但文学“边缘化”的现实境遇, 却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如此, 我们也大可不必太过悲观, 文学“边缘化”的现实境遇具有其独特的精神生态价值。

关键词:文学,边缘化,精神生态,价值

注释

11、郭宝亮:《文学之死与启蒙主义的式微-与摩罗先生商榷》, 《文艺争鸣》2007年第12期, 第24页。

22、[德]弗·尼采:《悲剧的诞生》, 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 第99页。

人性与人的境遇 篇11

前一段时间采访北大的卢晖临老师,我们谈到了人性问题。他在《走向集体之路》一书的后记里把人性作为制度形成的一个因素提了出来,但没有展开。人性问题极少在学术研究的视野中出现,像是一个禁忌,为什么我也搞不清楚。我跟卢老师开玩笑地说,你胆子不小啊,敢谈这个,不怕被骂啊。卢老师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人性,他认为人性是历史的产物,对制度的影响一定是存在的,但二者的互动关系还有待研究。

跟制度互动的是总体上的、既抽象又具体的人性,那么在个人层面,人性与人生境遇会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或者更简单地问,二者是否有关?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最近一段时间微博上出现了一批从国外网站转过来的专门拍摄流浪汉的视频,大体可以作为佐证。这些视频的拍摄者意图比较明显,就是表现这些无家可归者人性中的光辉,视频是否经过刻意选择和剪裁并不清楚,所以只有参考价值,还不能当作确实的证据。

一个视频是这样的,拍摄者找了两个流浪汉,让他们比赛掰腕子,赢的人可以得到100美元(两张50面额的纸币)的奖励。可以理解他们二人是何等需要这些钱,都拼尽全力想赢。比赛结束后,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得到奖金的人拿出一张50块的分给了输家,输家不要,说你赢得光明正大,钱你该得,赢了的人则说,我们是一样的人,我知道你也需要钱买点东西吃。

在另一段视频中,拍摄者将一辆豪车停在路边,没有往计时器投币就离开了。一个在旁边乞讨的流浪汉看到了,想要提醒车主,见他“没有听到”,就从自己面前的碗里拿了硬币投了进去,1个小时过后,他再次为素不相识的车主投币。后来,拍摄者出现了,流浪汉说,我不希望你被罚款或者车被拖走。

另一段更有趣,拍摄者假装盲人,拿着一张中了500美元的彩票,请路人帮忙确认到底有没有中奖。几个看起来衣冠楚楚的人说,没有中奖,我帮你扔了吧,而被问到的流浪者则诚实地告诉他,祝贺你,你真的中了500美元。

还有一段流传更广的视频,想必更多人看过,一个流浪汉坐在一架废弃的钢琴前,弹出了令人心醉的优美乐曲……

根据剩余价值理论,人要想富贵,必定得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强占他人的劳动成果,拿他不该拿的。老洛克菲勒晚年散财的举动,被人大捧特捧,但若不是他一生强盗般地巧取豪夺,哪来财可散呢?做慈善不过是赎罪罢了。

那些有着美好心灵的无家可归者,是不是因为不愿意接受弱肉强食的社会逻辑而选择了自我放逐?如果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他们会不会成为受人欢迎和尊重的工友、朋友甚至是劳动模范、道德标兵?对此,我没有答案,只是推测。

差不多两年前,在一次跟香港理工大学的严海蓉老师的聊天中,听她说起有个美国的学者表达过流浪汉是对资本主义的反抗的观点。后来,我想起这个话,让严老师帮我找该学者谈论这个问题的文章来看,但她说,那只是一个在闲谈时表达的看法,并没有形成研究成果。

真希望有学者能对此进行认真的研究,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事关我们对当下的人类社会的理解,也事关我们对未来的想象。

当然我也希望继续看到那个系列视频,还想告诉那个叫Kobe的美国小伙子,大洋彼岸有个人很欣赏他做的这件事。

境遇主义者 篇12

一、校长实践智慧的现实境遇

校长实践智慧是校长在学校情境中基于一定的伦理价值, 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洞悉和解决学校管理问题的综合素养。[2]作为教育科学与管理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 它不仅是对当今学校管理、对校长的一种可能性的技术拯救, 更是根本地关涉我们究竟应如何理解学校管理、如何理解“校长”的本体论问题。然而, 受传统学校管理体制及当前教育改革思潮的影响, 校长实践智慧在现实世界中呈现出多重张力:

(一) 沉睡与觉醒———校长实践智慧的意识维度

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践界, 当今的学校管理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然而在繁荣的背后, 仍然存在着一系列关乎学校管理品质和校长个人生存状态的深层问题。对于学校管理的价值追求和终极鹄的, 当今学校管理实践多表现出一种集体的无意识, 这集中表现在人们对“校长工作的目的何在”“我们应该追求一种怎样的学校管理”等本源性问题鲜有深层次的思索。大家陶醉在现代学校管理带来的便捷 的温床中怡然自得, 逐渐遗忘了学校管理所应有的本真状态和终极意义。对于校长而言, 他事实上在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是对其生存论、价值论分析的关键问题, 然而更关键的问题尚在于他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想以怎样的方式完成自己的使命。

校长专业实践的这种无意识状态直接导致了实践智慧的蛰伏、沉睡, 大家既看不到它应有的价值, 也意识不到它在专业实践中的存在, 更谈不上在日常生活中对它进行有意识的培育。虽然校长实践智慧的沉默不能只归咎于当今校长的无意识———科学理性的张扬、对效率的迷恋等都是遮蔽实践智慧的 客观因素, 但意识层面的觉醒却是实践智慧复归的第一步。海德格尔曾经说过, 任何发问都是一种寻求。意识往往比行动更重要, 正是意识的优先性才启示行进的道路, 正是校长对实践智慧的态度以及他试图追寻实践智慧的意识, 决定了校长实践智慧的现实可能。现代学校管理中效率至上的传统制约着校长实践智慧的生成, 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 可是我们更为关心的问题是回归的路到底有多远。可喜的是, 当今中国教育管理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校长实践智慧的追求意识正在觉醒, 一批富有先见卓识的教育管理学者开启了现实呼吁和理论探索, 并涌现出一些关涉校长智慧的研究成果, 如田慧生的《提升教育品质呼唤智慧型校长》、程振响的《校长最伟大的智慧》、王世忠的《学校的社会责任与校长智慧》、程灵的《校长培训新焦点:实践智慧的培育与提升》、方国才的《中国著名校长管理智慧经典解读》等;在实践中, 我们也发现一些富有实践智慧的校长, 在努力突破传统的坚冰, 以饱满的热情践行着智慧教育理念, 如江苏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庞荣瑞校长“严格而自由”的智慧管理实践、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孙双金校长的“情智教育”实践、武汉市黄陂街小学范永岁校长的“慧心教育”实践等。

(二) 暧昧与焦虑———校长实践智慧的边界存在

智慧在获得其应有魅力的同时, 也日渐走向了泛滥, 而这种异象在学校管理领域同样存在。实际上乏善可陈, 表面上却花样百出, 冠以智慧之名, 搞花架子哗众取宠, 甚至有些校长无视教育规律和管理伦理的约束, 沉浸在自以为是的“实践智慧”中沾沾自喜。譬如, 某校长让交学杂费高的“封闭生”穿红色校服, 而交学杂费低的“普通生”穿蓝色校服, 以贫富差距人为制造教育鸿沟, 却还美其名曰“方便管理”; 又如某省为规范办学, 已明令禁止学校节假日补课, 某校长为逃避教育部门对违规办学的查处, 将该校高三学生带到校外租用的场地加班补课, 自诩为一种智慧型迂回战术。诸如此类的现象在当今学校管理实践中并不稀奇, 急功近利式的学校管理正以各种方式影响和干扰着校长的实践智慧。无论是对于一个学校还是一个校长, 实践智慧一旦成为一种追求地位、声誉和利益的手段, 其过强的功利性必然会引发边界的泛化, 也会极大地影响学校管理的品质及校长的实践智慧水平。

那些打着求索实践智慧幌子的哗众取宠行为与其说是对智慧的追求, 毋宁说是对智慧的破坏, 非但不能使我们的精神得到提升, 反而会走向不可救药的堕落。因此, 在对校长实践智慧的追寻中, 我们更需在暧昧与焦虑、泛化与收敛之间寻找一种适度的平衡, 以恪守边界, 给予这一概念应有的尊重。

(三) 规约与释放———校长实践智慧的生存空间

当代中国教育正以积极的变革姿态影响着校长的专业生活, 传统的教育管理体系逐渐发生改变, 校长角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 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 改进管理方式, 完善监管机制, 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 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3]2012年12月, 教育部公布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中进一步指出:“要切实转变管理学校的方式、手段, 从具体的行政管理转向依法监管、提供服务;切实落实和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 减少过多、过细的直接管理活动。”[4]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吹响了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号角。

一方面, 校长实践智慧规约于惯例。经过几十年的教育管理改革, 我们虽然已经在多个层面取得了不菲成就, 但直到今天也难以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大框架, 一些长期形成的观念、做法仍顽强地影响着我们今天的学校管理实践。正如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惯性影响———“尽管呆板的、形式主义的和丧失个性的考试制度在教育过程的每一阶段上 都造成了损害, 但除了极少的例外和一些临时性的实验以外, 这种考试制度仍然到处都在采用。”[5]受此影响, 校长的一切管理工作也都围绕着学业成绩展开, 依然紧盯着双基训练、题海战术并维护着保守的学校管理惯式, 束缚着校长实践智慧的生成。规约之下, 我们用管理取代了教育, 用规训替换了教化, 用科学遮掩了艺术。管学校就像管企业, 管教师就像管工人, 管学生就像管产品, 而那些高度精确化和程序化的学校管理设计更是校长实践智慧的桎梏。

另一方面, 当今教育管理体制变革和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又为校长专业生活提供了一片不确定的开阔地。对于校长实践智慧的养成而言, 改革并非约束和负担, 而是机遇和释放。持续推进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尤为需要校长实践智慧的迸发, 是对各位校长办学实践智慧的真正考验, 而得以释放的校长实践智慧, 也会在变革的进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然而, 需要清醒觉知的是, 实践智慧的释放是可以选择的, 但它不是轻松可及的, 如何在复杂多样的现实规约中找到实践智慧的有效发展路径是实践智慧得以释放的关键。

二、校长实践智慧发展的两条进路

在“学科意识”观照下对教育管理现状进行审思与检讨是必要的, 但这并非研究逻辑的终点, 而恰恰是一个新的起点。换言之, 我们不仅应当从学校管理现实中洞悉到问题所在及其潜存的危机, 更重要的是在危机中发现“生机”;不仅要敢于正视当前中国学校管理的“困惑”与“尴尬”, 更要在困惑中探求解困之路、在尴尬中探求发展空间。

虽然学者们在实践智慧的具体发展策略上略有异调, 但就其本质而言, 校长实践智慧的发展基本遵循以下两条进路。

(一) 实践反思取向的实践智慧发展路径

这一取向的实践智慧发展路径的基本前提是: 校长的专业实践是一种不同于技术性实践的反思性实践, 此种实践所依据的也是不同于科学知识的“实践性学识”, 而所谓的“实践性学识”也就是实践主体基于反思与推敲, 提炼问题, 选择、判断解决策略的某种实践智慧。实践反思取向的代表性学者是美国的萨乔万尼和日本的佐藤学, 分属东西方的两位学者虽然采用了不同的概念指谓来切入问题, 但最终都指向了“反思性实践”和个体的“实践智慧”。

在《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中, 萨乔万尼比较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校长的心智图景 (mindscape) , 分别是“神秘派” (Mystics) “整洁派” (Neats) 和“邋遢派” (Scruffies) 。[6]分属于这三派的校长和研究人员, 在关于实践的性质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方面, 各自持有不同的理念和行动方式。神秘派认为, 实践与理论知识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整洁派认为, 理论知识是统领实践的;邋遢派则认为, 理论知识是从属于实践的。萨乔万尼认为, 虽然许多校长是彻底的神秘派, 但此种观点并不占中心地位, 讨论的焦点在于整洁派和邋遢派的立场。整洁派将校长实践看作是一种能直接习得并按常规应用的技术, 而校长就像一位受过高级培训的技师一样发挥着作用。这一观点忽略了学校实践模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并不怎么适合真实的实践世界。邋遢派的校长学观点是一种科学的实践观———一门起源于实践理论, 并为校长提供实践的和理论的心智图景而发挥作用的科学。反思性实践是这门新科学的关键概念。

与萨乔万尼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日本学者佐藤学从“反思性实践家”与“技术熟练者”的差异中展开了对实践智慧的讨论。他不仅比较了二者在专业形象与专业能力上的不同, 还比较了两种不同文化下的教育者形象 (官僚化、民主化) 的规范类型, 从而更为加强了两种类型之间的全面差异, 体现出了“反思性实践家”模式对于“技术熟练者”模式的显著优势———对实践智慧 (实践学识) 的掌握。简单说来, “反思性实践家”是指主动地参与教育实践, 以经验的反思为基础, 努力创造有价值的实践性学识的教育实践者。所谓教育实践, 在这里是指包含了政治、伦理价值的实践。“反思性实践家”是种主体意义的表述方式, 它指向“反思性实践”。

在具体行动策略上, 实践反思取向的实践智慧发展途径主要有:通过撰写日记、传记、案例、文献分析等方式进行个人反思;通过专家咨询、网络对话、经验交流等方式开展合作反思;通过校本课题、行动研究、实验研究等方式进行群体反思;或通过个人读书, 专业培训、现场考察等进行横向反思;通过“实践前反思”“实践中反思”和“实践后反思”等方式开展纵向反思等。在反思的具体方法上又有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情景法、档案袋法等等。通过这些方 式, 增强校长对学校教育实践的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校长的实践智慧。

时至今日, 校长实践智慧的反思取向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许多国家也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 校长实践智慧的探寻也似乎在“反思性实践家”处定格, 或者说, “反思性实践家”已经达至目前校长实践智慧研究的最高成就。

(二) 生态系统取向的实践智慧发展路径

校长实践智慧的养成过程是一个伴随校长职业生涯的动态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既受个体经验、学识、思维、个性等主体因素的制约, 又受组织氛围、学校文化、制度环境、专业教育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校长作为实践智慧的主体, 其生存和工作状态复杂多变, 处在一个自然、社会和规范环境多维镶嵌的复合生境之中。校长实践智慧的发展也会遭遇许多纷繁复杂的情境, 只有正确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做到与环境协同进化, 才能够实现实践智慧的动态生成。

校长实践智慧的发展遵循基本的事物发展规律, 如同生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生态环境一样。它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累积过程, 这一过程既是校长实现专业成长、生成实践智慧的过程, 也是校长收获快乐、体验生命的过程。校长实践智慧的发展体现为一种生态现象, 是以促进校长专业的、学术的、人格的发展为目的的生态进化过程, 需要从整体、动态、系统的生态学观点对其做出诠释。生态系统取向的实践智慧发展路径采取更为宏观的视角, 关注校长专业活动中人的特性以及群体的、关系性的因素, 注重校长实践智慧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更新, 以及校长的自我发展和人格完善, 是校长实践智慧发展的一条有效进路。

依据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的校长实践智慧发展系统主要由生态主体、生态环境和生态因子三个基本部分构成, 呈现为一个宏观、中观、微观彼此渗透, 动态、静态相互结合的立体结构。在这一复杂的系统中, 各个子系统及其构成要素相互作用, 共同促进校长实践智慧的生态演替, 使校长实践智慧实现从无到有、由低到高的动态演进。

生态系统取向的校长实践智慧发展策略, 主要指向作为生态主体的校长的自我修炼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改良。这意味着校长个体、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培训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需要共同营造校长发展 的绿色生态系统, 为校长实践智慧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内外生态环境。具体说来, 校长作为实践智慧发展的行为主体和最终责任人, 需要主动将实践智慧的获得作为其专业发展的重心, 激发内在生命价值和活力, 积极进行自我的开发与修炼。“国外的大量实践表明, 管理者进行自我开发和修炼可以极大地促进自身内在品质的发展与提高”[7], 因此, 校长需要在坚定教育理想与信念的基础上, 不断开阔文化视野, 优化学习方式, 以真爱情怀和浩然正气的陶养为根基, 增强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 积极寻求“知—行—思”协同发展的实践智慧养成之道。

摘要:受传统学校管理体制及当前教育改革思潮的影响, 校长实践智慧在现实世界中呈现出多重张力, 主要表现在意识层面的沉睡与觉醒, 边界上的暧昧与焦虑, 以及生存空间上的规约与释放。校长实践智慧的发展遵循着自身的逻辑进路和推演过程, 实践反思取向的实践智慧发展路径视校长的专业实践为一种反思性实践, 主张通过实践反思来促进实践智慧的养成;生态系统取向的实践智慧发展路径则指向作为生态主体的校长的自我修炼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改良。

关键词:校长实践智慧,现实境遇,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宏群.做智慧型校长, 引领学校特色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 2012, (12) :50~52.

[2]刘永福.论校长实践智慧及其养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17) :27~29.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EB/OL]. (2010-07-29) [2013-08-13].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4]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EB/OL]. (2012-11-22) [2013-08-13].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33/201301/146831.html.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07.

[6] (美) 托马斯·J·萨乔万尼.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M].张虹, 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49.

上一篇:综合共享平台下一篇:他汀与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