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主义

2024-07-20

关怀主义(精选7篇)

关怀主义 篇1

“人文主义”一词于19世纪出现在西方,有两层清楚可辨的意义:一是基于人与低于人之间的对比;二是源自人与超乎人之间的不同。就第一点而言,人文主义指一种价值,第二点则意味着一种局限。人文主义就是在这种矛盾的观念下产生的。因此,与其将“人文主义”解释为一个运动,不如说是一种确信人的尊严的态度,基于对人类的价值——对理性和自由的坚持,及对人类的局限——犯错误和弱点的接纳,由此得到的结果是责任和宽容。也就是说,“人文主义”重新发现了对人、人的能力和人对各种事物的理解力的信念。

对于整个人类文化而言,艺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与情感交流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正如雷诺兹在其《演讲集》中指出:“……艺术在其最高领域中,不是诉诸粗糙的感觉,而是诉诸精神的渴求,诉诸我们内心神性的活力,它不能容忍周围世界的拘束和禁锢。”从西方艺术发展史来看,艺术不仅鲜活地反映了西方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独特面貌,而且对精神生命的扩展和延伸也有着特殊的贡献。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社会逐渐摆脱宗教的束缚,开始对人自身的独立精神加以确认和发掘,许多绘画、雕塑作品虽然仍以宗教为题材,却已经淡化了宗教的神秘性,除了圣经中的众神外,我们在这一时期的大量美术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健壮的普通男人,淳朴可爱的农家女孩,世故圆滑的市井小民,而且也出现了大量静物和风景题材的作品。达·芬奇认为,人是最神圣之物,人体是自然界中最美的对象,他对人体组织和自然界的探索,鼓励了画家们表现更广泛的题材。马萨乔倡导的“愈追随自然便愈完善”的主张,成为文艺复兴现实主义艺术的原则。这些大师的作品不仅从人文主义精神的角度将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提升审美品位的同时,更给予内在心灵以慰藉和洗涤。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分支,艺术不仅仅要以艺术美的形式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安慰,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艺术的重要社会文化功能还包括通过艺术的途径实现和保存对于自身的记忆。公共艺术的重要使命就在于唤醒记忆,拒斥麻木,并非仅仅是为把苦难铭刻在人们的心灵上,同时它还包含对历史进步的认知。艺术不仅着力于人的全面提升,着力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不断丰富,也要着力于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存和命运的深切关注。因此,近年来对于艺术审美理想的探讨,实际上涉及到了对艺术的社会文化意义的认识,以及艺术家的历史责任感的问题。无论是评价现实主义艺术、浪漫主义艺术还是现代主义艺术、后现代主义艺术,作为文化研究的社会价值的关键,人们要讨论与研究的决不仅仅是艺术史和艺术风格的问题,更要探讨艺术的文化意义、人文价值以及文化艺术的历史责任感。

关于人文主义的问题,从1993年以来,中国的学界、思想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在“人文精神”以及“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等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中的流行词汇。但是,人文精神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它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中国目前的人文主义思潮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基本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文主义”首先是一种原则和方向,那就是人的自由与解放,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进步和提高,人的自由与解放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也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艺术与人文关怀的内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艺术家们一方面关注社会生活与公众,努力使自己为广大公众所理解和接受;在追求理想中,艺术表现出的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的思考,永远是人类共同寻求的审美境界。艺术作为一种人性化的模式,是生命反映其清晰形象的形式图案。人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按自己的愿望建造一种世界模式,这就是哲学、生活及艺术中的人文主义。

其实,在文化领域中,艺术在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时可以说是最有力的形式之一,因为艺术本身以人为素材和主题来演绎,直接、形象、鲜明的特点不加任何注释就能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人会从自己的道德观念出发进行判断,所以艺术不仅通过美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而且也通过体现道德与良知而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与安慰。当刘小东用大号圆头油画刷在画布上涂抹一个蹲着的民工形象时,关于我们置身其间的现实,被最为敏感的艺术家用他的画笔和眼睛一点点揭示出来。艺术家将他们的眼光转向了普通人的生活,那些在地里弯腰劳作的农民,那些终日千着最苦最累的拆房工作的农民工。在刘小东看似粗疏的民工人体绘画中,那些衰老的、蹲在地上的、年轻的、生命力勃发站立着的个体生命如植物般生长着,而大时代背景又把这些卑微的生命个体组合起来,形成一幅悲壮的、庄严的生命群像。

当前由于我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中国文化正处于快速而复杂的转型期,在经济与文化日益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的艺术创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西方现代艺术的各种流派如洪水决堤般地在“85新潮美术运动”中爆发出来,各种新流派、新观点、新视觉在中国绘画界迅速滋生蔓延开来。传统的再现性艺术要求作品融入社会,从真实的生活中去寻求作品的创作元素,从而使艺术作品在弘扬崇高精神,推崇健康的美,提高民族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而今天,“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想导致艺术家不再对艺术生存作严肃而深入的思考和反省,艺术与大众不再是精神的向导与被引导者的关系,而是服务与消费的关系。从这个时代特征来看,商品经济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带有种种复杂的因素,导致大众艺术的发展与另类艺术的出现也不足为怪。但是,当世界的目光都被中国的发展活力所吸引的时候,我们自己也要看到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扩大;在各种各样文化形式让人眼花缭乱的今天,一定程度上,民众的精神需求却十分空虚。这些都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而艺术家们更应该反思当前的艺术创作趋势:现在的艺术与现实生活到底是保持了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对于人文文化的关注是中国当代艺术面对自身的社会现实与生存条件,面对自身的紧迫问题时所选择的表现方式,也是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经济越来越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中,艺术所要面临的人类共同的问题。

关怀主义 篇2

贴思想标签的做法带来的一个严重负面影响是对思想的简化误读。“分类”在确定思想外延的同时,也遮蔽了各种法学思想本身的丰富内涵,由此把本来充满精彩和微妙内容的思想平面化甚至僵化,导致人们不去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些法学家提出自身思想及问题的背景、视角与方法。有价值的思想成为了死去的文字,从而也就无法转化为针对现实问题的一种理论武器。比如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分析法学家哈特的思想就面临着这样的尴尬。至少在中国,分析实证法学的标签不免让人留下枯燥乏味、片面追求法律自足、视野狭窄等不好的印象,使得我们对其望而却步。当然,另一方面,在研究思想史的时候,有些流派式的分类还是必要的,这不仅是因为许多思想本身有着“家族相似”,成为某种流派意味着为理解和解释社会法律现象提供了某种理论的范式;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必要的分类,我们才能在某种思想与其他思想的对立、互补、论战当中把握它在法律思想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妮可拉·莱西的这本《哈特的一生》,为我们运用某种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进路来考察哈特的法律思想乃至实证分析法学这一流派,提供了很好的个案。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将上面所述的思想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我们既要从哈特本人的学术立场、人生经历、性格命运以及“著述史”考察的视角,深入挖掘和反映他所提出的新法律实证主义的理论关怀和思想面貌,又要试图通过展现哈特所处的时代背景、他与其他各法学流派的思想家的论战,来探索哈特思想的贡献,以及他所代表的新实证分析法学在法律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命运。而在这本传记里,莱西向我们全景式地展现了哈特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精彩的精神世界。更重要的是,她把哈特的个性、阅历、私生活、学术成长道路、时代背景等因素与哈特的实证主义法律思想紧密地结合起来,探讨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哈特的学术立场和学术主张的。也只有从这样的维度,我们才能客观认识到哈特在二十世纪法律思想史上的地位,既不夸大他的影响,也不轻视他的贡献,从而真切触摸到实证主义法学的丰富内涵,消除我们以前对于分析法学(家)的刻板认识。

在这本资料翔实、客观敏锐的传记里,作者让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性格、情感等其实有着极为复杂的一面,而哈特在内心深处的各种焦虑、困惑及反思,不仅没有削弱他的贡献、损害他的形象,反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有人情味的哈特,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他的思考力度和学术努力的价值。

哈特是一个犹太人,但由于他的父母很早就移居英国,并且靠做毛皮衣服的生意在经济上进入伦敦中上层收入的行列,所以哈特对于自己的犹太身份并不那么注重,相反,他在精神上渴望成为“英国人”。他从英国公立中学进入牛津就读,然后从事过律师职业,战争期间在英国情报部门工作,战后在牛津大学成为哲学精英圈子的成员,后来又成为首屈一指的牛津法理学教授。所有这些个人经历,都说明至少在表面上他一直在做着去身份化的努力,试图进入英国的主流社会,成为局内人。正因为如此,尽管他乐意承认自己的犹太身份,但也不刻意强调。尽管如此,哈特对于犹太身份仍然比较敏感,在所处的局内人世界里,他依旧时时感到自己是个局外人。在他于1964年首次访问以色列后,这种敏感已经形成了某种精神断裂。他不得不在自己信奉的自由主义与自己所尊重的文化传统之间、在理性主义与宗教意义之间、在渴望独立与渴望归属之间寻求某种平衡。

哈特具有同性恋倾向,他的这种倾向直接影响了他和妻子詹妮弗之间的关系。夫妻俩虽然共度了风雨苍黄数十年,但他们的感情一直处于微妙的危机中。他的这种不可克服的心理障碍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詹妮弗和他的好朋友以赛亚·伯林之间的恋情,他一方面压抑自己的痛苦,一方面深深自责。同时,这种同性恋倾向也可以很好地解释他在和德富林辩论时为什么坚决主张同性恋合法化的自由立场。

不过,我们在探索一个人的情感历程时,不能局限于寻求奇闻逸事的层面,而要认真考察他是如何对待这些身份、性格等方面的难题的。而正是这种处理情感焦虑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哈特身上所具有的实证分析法学家的理性气质。哈特早年受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影响至深,所以他始终坚信“理性作为一种力量能控制和修正我们的欲望,强烈的个人情感可以而且应当被置于理性的控制之下”。他的情感经历只能加深他对社会的体察,而不是扭曲他对世界的认识。内心的焦虑并没有侵入他的学术思考当中。正因为如此,有人才认为哈特在《法律的概念》中展示出某种“英国绅士”式的悠闲从容的气度。然而,这样的气度并没有磨灭他深沉的忧虑与关怀。他在情报部门的经历,使他后来一直主张在思想和表达上要简练、明晰;他所调查的一名苏格兰烧炉工人因为涉嫌间谍活动而被处死,这个事件给他带来的心理负担使他在后来的著作中坚决主张废除死刑。所有这些经历,都可以解释他在与富勒辩论时所持有的直面困境的态度:在一个疯狂的世界里如何保持冷静理智,如何避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荒唐愚蠢。

除了这些个人因素外,哈特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决定了他的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关注所在。我把法律实证主义的传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边沁和奥斯丁时代。这个时代全面确立了实证分析法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并为它找到了功利主义的思想支撑;第二个阶段是哈特时代,哈特全面复兴了实证法学,他有着与边沁、奥斯丁同样的抱负,也试图建立某种普遍描述的法学;第三个阶段是后哈特时代。这个时期实证法学进入了具体化甚至琐碎化的格局,而且其探讨的主题基本没有超越哈特所确立的框架,从而也没有提出新的概念或范式,所以形成的分野也不过是所谓的刚性实证主义和柔性实证主义的分野。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可以理解哈特思想的意义。如果说边沁和奥斯丁之所以提出“法律是主权者命令”的观念,是为了对抗神权自然法,以便全面确立世俗国家和人间秩序的政治权威,那么在哈特所处的时代,民族国家现代化和世俗化的任务早已完成,法律的秩序已经成为人类文明所值得依赖的最主要的制度实践。在这种背景下,哈特的所有努力方向就是要解释法律本身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作用与局限,并且试图在最危机的时候也能做到在尊重法律制度的前提下尽量捍卫法律的尊严;他认识到人类的灾难,比如纳粹暴行,往往都是以某种正义标准为幌子而随意践踏法律的结果。所以哈特才抛弃了法律命令论的命题,坚持法律与道德分离的实证主义核心理念,提出了原初规则和衍生规则结合的法律规则观。在这种规则观中,如何通过人们的法律实践来识别、认可既定社会的法律就是关键的一步,而使这个社会中的人们对规则既有外在的视角,又有内在的态度,也成为检验法律之正当性的现实标准。这就是哈特提出承认规则的意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哈特的分析法学其实是有宏大的政治抱负的,他要建立的是普遍的法理学,而不是要关心法律如何推理、如何裁判等具体的技术化的问题。后来的一些争论斤斤计较于哈特在反对形式主义和规则怀疑主义中提出的“自由裁量”观是否适当,他的规则分类是否完善等等,虽然也有必要,但如果过分局限于此,不免就偏离了哈特学术努力的方向,没有看到哈特的真正雄心:哈特和边沁一样,在洞幽入微的苍蝇之眼外,更追求统领全局的雄鹰之眼。

在思想论战的场域里,哈特作为一个学者的精彩表演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其学术生涯中,他不断地和不同的学术对手(靶子)论战,无论是活着的还是去世的对手,其中著名的论战包括哈特—奥斯丁之争;哈特—德富林之争;哈特—富勒(拉德布鲁赫)之争;哈特—凯尔森之争;哈特—德沃金之争,以及他对罗尔斯、诺齐克等政治哲学家的批判。每一次辩论都使分析法学乃至整个法律思想向前深入推进,影响不断扩大。如果没有哈特积极参与的这些论战,没有那些重视哈特的对手的回应,今天的法哲学是不可能出现如此蓬勃发展的局面的。在法律思想史上,还很难再找到一位像哈特这样一生都在四面出击、处处树敌的斗士。有关这些论战的背景、主题,甚至有趣场面,莱西在这本传记里都做了生动描述。具体到每一次论战,其实都可以写成一本大书,所以我在此就不用再多作介绍了。但就这种思想场域的源流对哈特的影响而言,我必须提醒大家注意到另外一个可能为人们所忽略的方面,那就是:尽管哈特一生都在进行思想论战,但他对两种思潮基本是持信奉的而非批判的态度,一是功利主义自由观;一是日常语言分析哲学。

在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关系上,我们基本上可以下一个论断,所有的实证主义者都是信奉功利主义的。哈特在与德富林、诺齐克、罗尔斯、德沃金等人辩论时,一直在维护边沁和奥斯丁所提出的功利主义。这种功利主义自由观反对虚幻的自然权利的假定,认为自由的实现要依赖于“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这一政治法律制度的安排;而功利主义本身并不必然意味着要为共同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与自由,所以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有着更为紧密和内在的关联,功利主义是实证法学的自由主义底色。虽然哈特后来也意识到功利主义的局限,试图实现“功利与权利”的结合,但他一直没有完成这一任务,而且即使完成了这一任务,他对功利主义所做的也不过是一种修补工作,他并没有对功利主义提出过挑战。

日常语言分析哲学的思路和方法贯穿了哈特的所有著述。一方面,哈特运用语言分析的技术,反对定义法,注重语言的语境、用法,寻求语词中的差别,对权利、义务、责任、规则等法律术语进行了细致入微、充满智慧的解析;另一方面,哈特信奉奥斯汀的语言哲学立场,“要用对语言的敏锐洞察来廓清对现象的认识”,他因而追求对法律现象进行现实主义的理解,不回避法律本身的难题,以建立某种普遍描述的法理学。哈特在牛津哲学系的时候,日常语言分析哲学的地位正如日中天,以J.L.奥斯汀的语言哲学家们所构成的群体也成为牛津的精英圈子。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身为其中一员的哈特当然对语言分析哲学情有独钟。他之所以接受法理学教授职位,也是怀有某种“用哲学拯救法学”的情怀。正因为如此,哈特和韦伯的关系才成为一个有趣的现象:哈特虽然精读过韦伯的论著,他的许多思想,比如规则的内在方面,也显然留有韦伯的痕迹,但他一直坚决否认自己读过韦伯的著作,否认韦伯对他的影响。正如莱西分析,“那些分析哲学家们即使对于现代社会理论传统中的最伟大的思想家,也抱有某种怀疑。因此,哈特之所以不愿宣称自己对社会学的信任,是因为在他安身立命的哲学世界里,这种社会学的身份不可能为他赢得大量的称赞。”除了这种个人情感立场外,哈特相信,“法律理论需要一种自治自洽的学术方法,其中哲学是最为适当的方法论源泉。”明白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理解哈特所谓的“描述社会学”并不是真正的社会学,从而对于《法律的概念》一书的理论立场有更准确的把握。

作为一名思想家,哈特追求原创和智识的刺激。一旦他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和学术信心在消减,他便毅然决定在1968年提前退出牛津法理学教授职位。在他的主要著作中,《法律的概念》一书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虽然有些无心插柳的味道,但它无疑是哈特最具原创力、最有冲击力的一本著作。该书运用的语言哲学分析方式让法学界为之一振;该书的宏大抱负也为法学开辟了新的天地,使法理学在二十世纪中叶全面复活;更重要的是,该书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范畴,包括规则内在方面与外在方面;原初规则和衍生规则;承认规则;法律语言的开放结构等等,已经成为今天和今后的法哲学思考中不可回避的理论范式。总之,“它所针对的是读者们对法律现象的常识理解。哈特的法哲学方法既简洁得让人毋庸置疑,又充满令人惊异的雄心。”至于哈特的别的代表著作,1959年与托尼·奥诺里合著的《法律中的因果关系》更彻底地运用了语言哲学的分析方法;1963年的《法律、自由与道德》是哈特写得最为挥洒、自由主义立场最为鲜明的一本著作;1968年出版的《刑罚与责任》既充满分析的和语言的视角,又体现了批判和改革的进路,为刑罚正当化和自由前景提供了有力的论证;1982年出版《边沁研究文集》是哈特最倾注心力、也最成熟的一本著作,在这本文集中,他把自己的创造性思考通过边沁的解读而表达出来;1983年,哈特出版了最后一本书《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这本书收入了他一生不同阶段所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展现了哈特丰富的知识背景及广阔的现实关怀,尤其是实证主义者的功利主义关怀。

哈特是理论家,也是积极参与社会改革和社会实践的人士。他用实践来检验他的理论。这些实践包括律师事务、情报部门工作、垄断与兼并委员会的成员、大学纪律委员会的调查委员及报告执笔者、布雷齐诺斯学院的院长。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在社会事业中找到自己的归属,这些实践反过来也验证着他的理论的解释力和可适性。在“实证主义与法律及道德的分离”这篇经典文献中,哈特曾经写道:“边沁和奥斯丁并非玩弄语词区别的枯燥的分析家,在火烧城市的时候还在作壁上观。相反,他们是热情如火的社会变革的先驱者,更能成功地去争取一个更为美好的社会与更为美好的法律。”这句话用在哈特身上同样恰当。可以说,哈特这样的分析法学家对于这个世界有一种虔诚的热爱,他不是冷冰冰的旁观者。但从他的理论立场出发,内心深处的情怀越热烈,表现出来的就越是冷静的思考。这种将理性的哲学家精神和脚踏实地的法律人态度结合起来的做法,可谓实证分析法学的根本气质。分析法学也许注定不可能成为热闹的法学流派,但它在我们的制度建设中一定是一种有价值的思想,一种我们非常需要的理论视角。

该书作者为了写作这本书,搜集了大量的文章、日记、通信、档案记录,对哈特的家人、同事、朋友、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访谈。她真正进入了哈特的世界,感受哈特的呼吸、命运和思想,然后又以旁观者的身份,客观全面、严谨扎实地展示哈特思想的风貌。如果说哈特的整个人生可以用一本书名“爱这个世界”来表达,那么传记作者的这份辛劳则代表了所有关心哈特的人对于哈特的感激与爱戴,再套用另一个书名,就是“爱你就像爱一生”。这本传记纠正了我们以前对于哈特和法律实证主义的一些偏颇认识,让我们不仅知道哈特重要,而且知道他何以重要,并使我们对于思想史的研究有了新的思考和启迪。我相信本书的翻译必将大大提高国内对于哈特和实证分析法学研究的水准。最后,我愿意用哈特去世后泽农·班科斯基的挽词来结束这篇序言,借此表达一个读者对于哈特的由衷敬意:“那时,只有他一人孤军奋战;现在,上百朵鲜花已经盛开。这就是他的永久贡献。”

关怀主义 篇3

关键词:《管家》,生态女性主义关怀,人类中心主义,男权中心主义,身心和谐

1 引言

玛丽莲·罗宾逊 (1943—) 是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和散文家。相对于美国当代其他具有影响力的多产作家而言, 罗宾逊的作品数量不多。迄今为止, 她共出版了3部小说, 1篇短篇小说和4部散文集, 然而, 从她的第一部小说《管家》 (1980) 问世并为她在美国文坛奠定了重要地位之后, 她的每一部作品, 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 都在国际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并为她带来了许多荣誉。她的小说内涵丰富, 寓意深刻, 笔法细腻;她的散文文笔优美, 题材广泛, 影响深远。其中, 《管家》刚刚出版便好评如潮, 并获得了作家协会海明威小说处女作奖。 (郝素玲, 2013, 14)

罗宾逊出生于美国爱达荷州, 西部广袤的地域环境, 远离喧嚣的社会环境, 对她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幼饱读经典文学作品, 受梅尔维尔、梭罗等超验主义者的影响, 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观。作为爱荷华大学的写作教授, 与丈夫离婚后, 独自抚养孩子并笔耕不辍。无论是其独特的自然观还是身上所体现出的女性的顽强毅力, 在小说《管家》中都随处可见。

我国学术界对罗宾逊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近期围绕《管家》的学术研究尚不透彻, 主要聚焦在基督教思想、和谐生态意识以及女性独立意识等问题上。本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 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主义与女性主义的结合, 是对人类中心主义与男权中心主义的解构,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人类身心和谐的美好寄托。

2《管家》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关怀

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思想流派在1970年代出现, 在1990年代得到重要发展。其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 主张改变人统治自然的思想, 批评父权的文化价值观。它批判男权的文化价值观, 赞美女性本质, 但并不完全是本质主义的;它反对那些能够导致剥削、统治、攻击性的价值观 (左金梅, 2007:111) 。生态女性主义是希望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能够重新定位。压迫妇女与压迫自然一样, 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生态女性主义追求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间的平等, 在社会变革中将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排布。

作品《管家》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了罗宾逊的生态女性主义关怀。首先, 故事设置在偏远的西部, 远离喧嚣繁华的都市、远离现代工业文明, 文中大量的自然描写, 流露出了作者亲近自然、向往自然的倾向;其次, 男性角色的缺场与失声颠覆了传统男性形象, 对男性权威提出了无声的挑战;最后, 主人公露丝不愿接受当地治安官的收养, 而选择追随塞维尔阿姨, 游离的生活才能使她们找到自我, 寻求内心的祥和。作者借此揭示了现代人精神的荒芜, 表达了对精神自由, 身心和谐的美好寄托。

2.1 大量的自然描写:解构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强调女性和自然之间密不可分。女性和自然在本质上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小说《管家》中, 玛丽莲·罗宾逊利用细腻的手法对小说中的情景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同时利用一些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景物渲染出各种动人的情节, 烘托出人物的内心变化。其独特之处就在于, 通过自然界中的景物与人物表现的紧密衔接, 进而暗示出女性与自然之间和睦共处的良性关系。

小说的开篇就简要地概括了姐妹俩的经历, 交待了她们所居住的环境。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上, 镇外是连绵不断的山脉, 镇上的人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姐妹俩住在外祖父亲手盖的房中,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水草在冷冽的风中飘摇, 夜里可以听到湖水的声音。

她们的内心同小镇的环境一样淳朴、清净。由于没有家长的约束, 俩人经常逃课到到湖边。她们试图在自然中寻求亲近感, 寻求身心的舒适。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表达了大自然的美, 也彰显了姐妹俩的纯真与质朴。她们被作者赋予一种清新的感觉, 加之其内心的纯洁, 更能够与之所生存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对景物精妙细琢的描写不仅是对生存环境的喜爱, 更是对大自然的敬畏。

镇上的湖年复一年地滋养着它的子民, 是大自然最好的象征。同时也是外祖父与母亲的归宿:外祖父的意外身亡, 母亲的蓄意自杀。两人均是从外面的世界回到小镇, 在湖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不约而同地回归到湖水的怀抱。他们的离开只是躯体的暂时离去, 灵魂却在湖下继续。湖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是小镇幽深环境的象征, 流露了作者无论生前还是死后, 人与自然终要融为一体的观点。

2.2 男性的缺场:解构男权中心主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 社会的发展, 女性的生存境遇在美国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化。虽然男权文化仍处于中心地位, 但这种不平等不再是赤裸裸的, 而是更具有虚伪性和隐蔽性。在小说《管家》中, 作者对角色的定位、情节的安排有着很深的寓意, 看似波澜不惊的故事下面隐藏着强大的爆发力。

故事中的角色几乎全为女性, 男性人物在文中几乎没有正面描写。外祖父在一开始就出现了意外, 再也没有机会出现;父亲与母婚后不久便抛弃她们妻女, 至此再没有出现;维尔阿姨的丈夫也只交待了姓氏。小说中的男性无法给他们的女性亲人提供物质上的满足, 不像传统男性一样挑起生活的重担。从外祖母到母亲再到后来抚养她们的塞维尔阿姨, 被迫承担起生活中的各种责任。对男性人物的失望唤起读者对女性人物的怜悯, 以及对她们行为的理解。

母亲与两位阿姨身上都体现了新女性追求独立, 挣脱传统束缚的精神。特别是塞维尔阿姨, 一位彻头彻尾的反传统主义者, 向男权社会展示了女性的能力与反抗精神。首先在外在形象上, 塞维尔阿姨接到祖母去世的消息返回小镇, 露丝对塞维尔阿姨的第一印象是很高, 身形瘦削, 身上的衣服像是从哪里捡回来的。她身上散发的男子汉气质打破了传统观念中读者对女性人物的期望。其次, 塞维尔阿姨一直过着独立的生活, 后来又肩负起照顾一对儿小姐妹的责任。在扮演男性角色的同时, 对露丝精神上的关注展现了她的女性的温柔气质。在警长索求露丝的监护权后, 露丝与塞维尔阿姨两人在黑夜里点燃了自家的房子, 离开小镇, 开始了漂泊不定的流浪生活。

宅邸在文学作品中通常象征着社会地位、职责、权力、传统价值观等意义。同时又有无形暴力的空间、禁锢灵魂的囚笼等象征意义。由父亲建造的房子象征着男权势力, 这是对男权主义的最高反抗。

2.3 露丝与塞维尔的游离生活:身心和谐的美好寄托

在小说《管家》中, 作者罗宾逊从文学的角度审视女性与自然, 并将两者相契合, 深入地对两者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并且细致地描述了女性与自然生态间的和谐关系。人类不应该以男性角度来定义自我, 人类的主要形象也不应该只是男性, 男性也不可能是唯一的中心, 这种积极的思想, 便促成了她对生态女性主义的追求。生态女性主义者追求的生活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还有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和谐, 以及基于这两者之上的身心和谐。于是, 罗宾逊便将这种美好的愿望寄托到露丝与塞维尔身上。

由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影响, 女性多被困于闺阁之中, 学习家政, 相夫教子。一切遵循传统的教条, 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而具有反抗精神的塞维尔阿姨则采用无为而治的方式, 过着与众不同的生活。她喜欢随心所欲的生活, 家里经常乱糟糟的, 各种旧报纸、垃圾堆放在屋里。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任由天性的发展, 塞维尔不喜欢束缚, 追求自由, 对姐妹俩的旷课置若罔闻。当她得知姐妹俩一星期都没去学校后, 没有歇斯底里地责骂, 反而摸摸着露西尔的头发, 轻柔地说并没想到她们也会选择去湖边。她对姐妹俩的叛逆更多的是一份理解, 这实际上是对她们自我成长的肯定。

随着年龄的增长, 露丝与露西尔对这种独特的管家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看法。露西尔看不惯塞维尔阿姨的生活习惯和种种怪癖, 竭力想要挣脱这种特立独行的生活, 融入主流社会。而露丝似乎对这样的生活很满意, 能够自得其乐。“她会把她那双蓝天鹅绒套鞋鞋尖上所有的圆形金属亮片整个扯掉, 那是塞维尔来到后的第二个春天, 她买给我们上学穿的鞋子。 (Robin-son 1980:93) ”

露西尔最后选择投奔她的老师, 露丝则追随塞维尔过上了漂泊的生活。露丝经常会找份服务员、收银员的工作, 很开心。开心不取决于生活状态, 而取决于心态, 心里满足便会开心。露丝理想的生活是到卡车休息站当差, 这样可以毫无忌惮的同陌生人, 同孤僻的人交流。不过一旦熟悉某个环境, 就不得不面对周围人的窥视, 不得不接受他们的“关心”, “我到底该如何应付这些关于食物和营养的社交礼仪呢?他们开始问我怎么都不吃东西。这样肉才会长到你骨头上呀, 他们说。一旦他们开始以那种目光打量我, 离开才上上之策。” (Robinson1980:214)

塞维尔与露丝享受着自己选择的生活, 守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在现实生活中, 罗宾逊本人也推崇这样的生活, 不喜欢社交, 过着相对孤独的生活。作者将这种美好的愿望付诸笔端, 寄托在作品中的人物身上。

3 结语

罗宾逊在小说《管家》开篇对美国西部乡村小镇的进行了独具匠心的描写, 将人物与自然融为一体, 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 对人类中心主义做出了无声的控诉;故事中男性人物缺场、失声, 女性人物勇敢无畏, 肩负起管家的职责, 塞维尔自由不羁的性格是现代女性天性解放的象征, 烧毁房子则是对男权中心主义最高的反抗;最终露丝选择追随塞维尔过游离的生活, 这实际上是对现代人无聊空虚的精神世界的低调谴责, 现代人一味追求发展, 而忽视精神上荒芜, 精神上的生态危机。人的身心和谐有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要实现和谐就必须打破种族歧视、等级压迫以及男女性别偏见, 而这种社会不平等正是源于人们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 人自然征服的欲望。真正的和谐社会依赖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心的和谐。

参考文献

[1]Marilynne Robinson.House Keeping[M].New York:Picador, 1980.

[2]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学研究概论[M].北京:学林出版社, 2003.

[3]王诺.生态与心态:欧美文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曾莉.英美文学中的环境主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5]左金梅, 申富英.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7.

[6]郝素玲.“孤独”的书写者:玛丽莲罗宾逊[J].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14 (2) .

[7]金莉.生态女权主义[J].外国文学, 2004 (5) .

[8]田祥斌, 谢璐.论罗宾逊小说“家”的和谐生态意识[J].芒种, 2013 (4) .

关怀主义 篇4

关键词:女性主义;城市规划;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116-02

一、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城市人文关怀觉醒

(一)女性主义与城市人文关怀的内在联系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类在现代社会中重新发现人的自身价值、领悟城市发展的真谛、树立人文精神、探寻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过程。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妇女问题、发展问题是城市规划设计中面临的三大难题,而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历史遗留问题与新出现的问题累积效应加剧,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交通路线规划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市民对社会公平正义等多样性诉求交织在一起,问题繁复而棘手。女性主义理论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女性主义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各种社会运动之中,女性主义反对在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式思维方式统治下对女性与自然界的各种压迫,倡导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新型关系。女性主义从女性的特殊历史地位出发引进了社会公平的内容,主张关注城市群体的多样性,强调规划应当全面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满足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不同需要,为解决城市规划中的种种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二)女性主义对城市人文规划的潜在影响

女性主义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对城市规划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城市生活是一个高自由选择的生活方式,城市作为异质人群的集合地,可以使人的基本素质与精神境界随着生活视野的拓展而不断提高。在此过程中,女性群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女性解放不仅仅意味着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等外部环境的改变,更体现在女性内在意识上、价值观念上突破狭隘的男女二元对立的简单思维模式,在平等的话语环境中进行实践。当代城市规划领域需要这种独立自主、平等和谐的女性规划观,它将有利于城市规划面貌的丰富和饱满,有利于规划师突破性别界限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城市规划品味的多元和提升[1],有利于体现人类自身的理性与情感,即体现完整的人性。女性主义强调城市建设除了应满足基本的居住功能之外,还要使人们得到一个温馨的环境,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的时候要有的放矢,让市民们感到平等,即城市规划中应注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与照顾可以促进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融合,并且有利于最终形成和谐的城市环境。

(三)女性主义与城市人文规划的愿景展望

女性主义强调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女性间特有的交往模式和友谊使得寻求群体认同感、相互认知和自我发现的激情成为可能,从而能够建立一种稳定的感情纽带关系,实现完整的女性精神的表达。现代社会中女性主义理论已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如果能有开放的社会政治环境、民主和谐的体系制度、政府的资金支持和完善的行业体系作为支撑,女性智慧和生命体验与城市规划发展的结合是可以实现的。这将使以男权为基础的精英式城市规划向市民化、平民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转变,满足各种不同的社会需要,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为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和化解社会矛盾提供更加广泛的社会力量,促进形形色色的非营利社会服务与救济机构、各种慈善基金会、志愿者组织、教会、传媒等共同为城市税收、医疗、卫生、居住条件、救济保障、社会服务、劳资关系等出谋划策,提高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性。

二、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城市人文关怀诉求

(一)安全性诉求

女性主义认为,由于大部分女性在身体上处于弱势,且长期担负着更多的照顾家庭的责任,她们必定更注重与生存相关的空气、饮水、食物、居住环境与家人健康安全之间的关系,希望自己生活的环境能够健康安全地持续下去。因此,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城市安全性诉求尤为强烈。安身才能立命,安居才能乐业,城市安全是城市生活的基本保障,也是城市规划的原点和归宿,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安全,对城市建设与发展带来极为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女性主义的安全性诉求为重视与解决城市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合理选择城市建筑密度并适当加大建筑间距以构成灾害隔离带,采取设置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城市广场、地下避难空间等方式以形成丰富的公共防灾空间体系等,都是有益的尝试。

(二)公平性诉求

女性主义认为,性别关系表达了家庭和公共领域内的权力关系,性别不平等在城市里体现为获得权力和参与决策的机会不平等。由于长期以来的城市发展一直受到“男性原则”或“男性标准”的影响,忽视了女性的空间存在和空间需求,而女性对城市问题往往更为敏感,更容易感受到城市规划与管理中不够合理、不够人性化的地方,但是由于缺乏适当的途径,使她们的感受无法表达、无法传递给城市管理者[2]。城镇的规划和管理中缺少性别视角,这不仅带来不平等这样的道德问题,而且不能吸收和支持全体市民,尤其是女性群体、弱势群体对城市规划的想法、希望、建议和贡献。城市建设规划上不平等的深刻烙印引发了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公平性诉求。社会公平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因为城市规划实质上是参与规划各利益主体在城市空间资源分配权上的博弈。女性主义提醒我们,城市规划不仅是物质空间规划,更是社会规划,应当构建城市规划公平正义的评价体系。

(三)多元性诉求

女性主义认为,现代城市的主体——城市人不是笼统、抽象的,而是具体、实在的,即是有性别、年龄、种族、阶层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人。城市规划理论家应对城市人群的多样性有深刻的认识,尤其应该关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女性、儿童、老人和伤残者等多元群体脆弱的生存环境。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如何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既处理好不同性别、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人群的利益与需求,又保持价值观、宗教、习俗、文化等维持城市活力的多元因素的存在,是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题中之意。城市多元性诉求的本质是城市容纳多元化人群多样需求的能力。女性主义的视角可以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不同人群所需要、重视的多元性诉求有所体察,在制定和完善政策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尊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多元生态文明观念。

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城市人文规划设计

(一)人际往来沟通的去障碍化

女性在城市空间中的艰难处境和交通密切相关,城市的交通组织和交通政策是性别不平等的最直观的体现。私人交通的发展、郊区化以及女性通勤的困难等都在强化男性的家居理想,隔断了女性与公共生活的联系,阻碍了女性的社会交往[3]。比如,城市中心地区商业、服务业中的雇员多以女性为主,而女性的空间移动能力,即其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都低于男性,这无疑加剧了城市女性的交通压力。这样就造成了女性居住在郊区,工作在市中心的现象,那么城市女性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远离市中心,被边缘化,要么疲于奔命。基于公平性诉求,人际往来沟通的去障碍化,是女性主义城市人文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在城市往来沟通去障碍化的过程中,优化公共交通线路组织,保障女性群体、弱势群体的出行安全,注重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建设,突出城市道路安排的人性化和环保倾向,淡化城市功能分区,增强混合社会规划的理念,将办公、居住、商业进行混合布局,是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满足女性群体、弱势全体出行需求的可行方法。

(二)生活居住环境的去冷漠化

安全稳定的生活与良好的教育条件对于家庭中的女性来说,往往是最重要的。基于安全性诉求,女性往往会比男性更多地考虑居住地安全和邻里和睦的问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女性代表的往往不仅仅是其个体的吁求,而是从整个家庭出发的代表家庭成员整体利益的吁求。基于此点,女性主义生活居住环境去冷漠化的要求对城市社区环境、城市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改进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城市规划设计通过使户外环境齐全地配置与合理地组织,使居民在日常出行中感到更加方便和舒适,真正地做到住区环境人性化,更广泛功能的提供会为居住区的户外环境带来经久不衰的活力。比如,可免费进入的城市公共环境如社区公园、城市广场、公共绿地正是亲和的人文交流环境的最好体现。毫无疑问,去冷漠化的生活居住环境使得现代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三)城市公共艺术的去工具化

以往的城市文化空间设计,往往鼓吹男性为消费主体。体现在城市公共艺术上,即表现为多注重标准化的规整建造而忽视了风格的多样化,形式的灵活性,城市艺术的情感与个性没能很好表达。为了营造更加亲和的公共艺术景观,提升城市人文意蕴,城市公共艺术的去工具化势在必行。基于多元性诉求,现代设计应当适量体现出女性化趋势,柔软,轻盈,精致,典雅,注重细节,削弱大工业时代的钢硬和冰冷感,变得舒适,可触摸。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编写的《妇女心理学》一书中阐述:“女性对人和内心世界的关注能力和体察能力优于男性……女性的情感不仅细腻,深沉,而且容易移情,具有易感性,因此,更富于同情心,比男性有更多的‘亲社会情感”。在设计领域中,设计师们越来越重视情感因素的加入和人文理念的关怀,女性主义倡导的自然平等的观念得以体现。比如,欧洲一些城市绿化往往不会刻意雕琢,或追求宏伟的气势、统一的构图,而是自然随性,富有设计师自己的个性与创造活力。绿地、树林、草坪配以情景雕塑、艺术雕塑、喷泉点缀以及其他细微处的独具匠心,使城市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又生机勃勃,城市的文化魅力也因此得以展现。此种经验,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小波.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06,(6).

[2]黄春晓,顾朝林.基于女性主义的空间透视:一种新的规划理念[J].城市规划,2003,(6).

[3]陈璐.基于女性主义视角的城市住房与住区问题初探——以南京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5,(6).

[4]柴彦威,翁桂兰,刘志林.中国城市女性居民行为空间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J].人文地理,2003,(8).

关怀主义 篇5

关键词:《重返20岁》,人文主义关怀,老年人

2015年1月,由中韩两国共同出品的奇幻喜剧电影《重返20岁》在中国大陆上映,取得了3.64亿的票房佳绩。这部电影与2014年韩国电影票房亚军《奇怪的她》是以同一个剧本为基础,由中韩两国各自组团拍摄的。两部电影在各自加入本国文化元素的同时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难看出这个电影的故事题材是非常出色的。电影讲述了一个独自守寡数十年,将儿子养育成大学教授的七旬老太,在得知儿子意欲将其送入养老院时心灰意冷,原本想进照相馆提前给自己拍摄遗照,结果却意外地回到了二十岁的光景,并因机缘巧合成为了受欢迎的歌手,还遇到了一段纯美的爱情。最后, 由于孙子出了车祸,女主角选择放弃“二十岁”的自己,又回到了七十岁。

虽然本部电影集结了青春偶像杨子珊、陈柏霖、鹿晗等豪华演员阵容,并由老戏骨归亚蕾加盟,但本片最能够打动人心之处却是整部电影蕴含的对老年人的人文主义关怀。笔者在本文中将着重剖析《重返20岁》的创作者是如何在电影中表达对老年人的关心和关注的。

首先,电影将女主角沈梦君的儿子项国斌的职业设置成一个专门研究老年问题的大学教授。在电影开头,借助项国斌向学生提问的桥段揭示了当今社会的大多数年轻人对老年人了解很少,甚至对老年人抱有一定程度的蔑视和讥讽的事实,点出了全社会对老年人缺乏关怀的主题。

随着剧情的推进,沈梦君老人的灵魂被装进了年轻的孟丽君的身体,然后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很多故事。首先,这位老人对生活的深刻体会从她的歌声中体现了出来,这帮助她成为了孙子项前进的摇滚乐团的主唱。在乐团排练的过程中,女主角一次又一次凭借自己成熟的灵魂,给孙辈们很多的指引,让他们在迷茫中找到了真正的前进方向。因为支配孟丽君年轻的身体的是沈梦君老人成熟的灵魂,因此孟丽君比同龄的女孩子更加独立、果敢和富有爱心,因此她得到了众多男孩发自内心的爱慕。在与年轻人接触时,孟丽君能够通过心灵的沟通和诚挚的关怀让同伴们信服。在夜店里遇到滋事的小伙子时,她能凭借自己的胆识和深植于灵魂深处的正义感震慑住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在项前进出了车祸,所有人都选择放弃表演的时候,她又凭借着一个老人的沉稳和笃定,带领年轻人完成了演出,成就了孙子的人生梦想。电影《重返20岁》用一连串的故事告诉观众,老年人的存在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人类的珍宝。这也是电影要阐释的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中最重要的部分:老年人并不是老无所用,而恰恰相反,老年人的存在, 是社会安定团结发展的基石。

另外,在电影《重返20岁》中穿插了很多沈梦君老人对年轻时生活的回忆。这些回忆虽然只是在孟丽君演唱的时候零星地出现的,但却完整地表现了这个年纪轻轻就守寡的女人含辛茹苦地独自把儿子养育成人的历程。电影对这些陈年往事的展现,能够让观众切实地感受到沈梦君得知儿子有意将她送往养老院时内心受到的伤害。电影用艺术的表现手法,让观众看到了沈梦君艰难的一生,观众在为这位老人的遭遇而潸然泪下的同时,也一定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和祖辈, 他们一定也都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岁月,但他们的付出往往随时光的流逝而被冲淡,被已经过上富庶日子的儿孙所淡忘; 而现实中的年轻人却往往只看到了眼前的一个个老人是如何的风烛残年、如何的给家庭制造负担、如何的占用公共资源等等。笔者推测,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年轻观众都一定会为自己曾经忽视和嫌弃过为自己付出的老人们而羞愧,都会从沈梦君老人的故事中想到自己的祖辈并因此深深动容,这就是电影《重返20岁》的创作者赋予电影的最深刻的艺术意蕴。

在电影的结尾处,二十岁的“孟丽君”再一次选择为儿孙放弃自己的新生,为了救孙子项前进,她又重新做回一个七旬老妪。虽然女主角的这一选择是电影“大团圆”结局的类型化表现手法,但如果结合社会现实来说,观众并不会觉得这个结局突兀,因为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辈祖辈每天都在作出同样的选择。这个结局也表达了电影的最后一个主题:呼吁全社会向老年人的默默付出致敬。

浅析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实践性 篇6

自从苏格拉底把“认识你自己”引入哲学领域后, “自我致思”成为西方哲学的重要取向。哲学的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对外部自然世界的苦思冥想, 开始转向于对人生意义、价值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哲学往往把人当作一个理论问题而不是现实问题来研究, 对人只作抽象的、逻辑意义上的探讨, 离开人的现实世界和具体历史解析人, 未能揭示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性和历史纬度。从柏拉图的“理念人”到笛卡儿的“知识人”再到黑格尔的“思辨的人”, 对人的认识是沿着主观化的方向发展的。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人”概念、亚当.斯密的“经济人”、费尔巴哈的“自然人”则遵循了认识客观化的路子。对人的以上几种理解都没有真正实现人与现实世界的结合, 造成了人的社会性、历史性、现实性的缺失。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实践, 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出发, 对人的本质、生存和发展做了实践的、历史的说明。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关照具有鲜明的实践性。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都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 形成了人所特有的本质, 而且只有在实践基础上, 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社会性。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人类必须通过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活动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一、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照

1、对人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注

马克思指出, 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界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是人的无机身体。与动物消极地适应自然界相比,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有人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参与其中的。离开了实践, 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变成了动物和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从实践的视角对人生存的自然风险进行了分析。在马克思看来, 生态危机等自然风险的产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是人在改造自然、自然人化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果。他指出, 在自然人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自然的反人化”,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会危及到自身的生存发展。

2、对人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关注

马克思指出, 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 更重要的还是类存在物、社会存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社会作为一个包含着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人伦关系等众多关系在内的复杂整体, 构成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 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此外, 人类生存的社会风险也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马克思对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的人的生存环境进行了分析:“生产的不断变革, 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 永远的不安宁和变动, 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这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 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1]马克思主义对现代化实践所包裹的劳动异化、科技异化、人的异化等现象的揭示不是从抽象的人本主义出发的, 而是通过对现实的政治经济状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分析实现的, 并指出了消除异化的现实途径, 即发展生产力的实践活动。

二、对人的交往方式的关注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就提到“同别人的交往”、“人与自然交往”等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多处提到交往、交往关系、交往形式、地域交往、普遍交往等范畴。马克思把交往看成是体现人本质属性的存在方式:1、现实的人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 他人和社会的存在是每个人生存的前提。人只有在与他人的联系中, 在为他人提供需要的同时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与人交往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要求和体现。 (2) 只有“普遍交往”的建立, “狭隘地域的个人”才能转变为“世界历史性”[2]的个人。马克思的交往观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马克思指出,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和交往活动是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的。交往首先是一种物质交往, 物质交往的基础性地位决定着其他一切交往活动和形式。此外, 马克思是用发展的、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人的交往关系和活动的。指出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 人们的交往内容会更加丰富, 交往形式会日益多样化, 交往的领域和范围也会不断扩展, 也只有在实践基础上才能逐步实现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三、对人的发展历史的关注

在马克思看来, 人不仅是一个实践范畴, 还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人类生存发展的程度和状况是不同的。马克思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关系的分析, 揭示了人发展的历史过程:“人的依赖关系 (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 ,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是第二大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是第三阶段。”[3]解放全人类,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毕生追求的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正是秉持着这份崇高的人文关怀, 马克思对他那个历史时代的人的“异化”和片面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批判。指出“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4]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人的联合体”。

1、生产力与人的全面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 也是消除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力量。无论是人的体力的拓展还是智力的延伸, 都需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方面,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物质资料的充足供应。“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 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5]另一方面, 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从事精神活动的闲暇时间。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旧式分工条件下, 人的大部分时间是用来谋生、用来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的, 人的兴趣、爱好和思想得不到充分发挥的空间。生产力的发展可以缩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自由时间, 使个人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 促进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完善, 使人得以“诗意的栖居”, 从而实现生活的艺术化。

2、生产关系和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一方面,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发展要受到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伦理等关系的丰富完善和良性发展能促进人的发展, 而自私、狭隘、封闭的社会关系则会阻碍人的发展。另一方面, 人的主体能动性可以使人突破社会关系对人的束缚与限制。人的交往能力的增强, 交往范围的扩大, 普遍交往的形成也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普遍交往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有利于人素质和才能的全面提高。另外, 普遍交往可以促使人在更大范围内共享人类的文明成果来发展自身。

总之, 实践是连接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关系的纽带, 也是人类自身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手段。人在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 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 人才能在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 不断实现和丰富着自身的价值, 不断扬弃自己、超越自己, 最终实现向自己本质的全面复归和占有。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实践性, 启示我们要关注现实的人, 关注人的现实活动和生存际遇, 研究人的现实需要, 解决人面临的现实问题。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 积极促进人、自然、社会, 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275, 人民出版社, 1995年出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86, 人民出版社, 1995年出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上) , P104, 人民出版社, 1979年出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10, 人民出版社, 1995年出版。

关怀主义 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文精神,和谐社会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文关怀精神解读

人文关怀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的超越。其人文精神关怀精神体现在:

1. 强调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认为:在物质财富的增加过程中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经济矛盾, 物质财富是人们生活的手段, 而不是人们生活的目的;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 是劳动者, 不是物质财富;物质财富是人的劳动作用于物质的结果, 生产力是人的生产力, 并非物本身的力。物质财富的发展程度, 取决于人的素质高低和能力的大小, 以及作用于物质所必需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资本统治的结果, 不仅把物质财富变成了经济乃至社会的主体, 而且将劳动异化了。将资本所有者变成“资本的人格化”, 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矛盾之所在;要解决这个矛盾, 就必须突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克服劳动的异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 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人的需要是人自身的规定性, 是促使人们积极从事各项活动的内在动力。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从事劳动和其它社会活动, 通过劳动和社会交往得到需要的满足, 而需要的满足和满足需要的劳动又产生出新的需要, 从而才能不断引发新的活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马克思认为需要和生产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必要前提, 人的发展包含着多方面需要的发展。需要的发展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强大力量,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

2. 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 揭示了专制制度的反人道性质。

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 社会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终根源。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马克思对异化的批判也包括三个方面: (1) 人的异化。在异化活动中, 人的能动性丧失了, 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 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 只能片面发展, 甚至畸形发展。马克思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把人当作商品, 而且还当作精神上和肉体上非人化的存在物生产出来, 在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中, 物的世界的增殖与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因此, 资本主义劳动不是发展劳动者的个性、才能, 相反却使劳动主体的才能受限制、个性受压抑、人性受扭曲。 (2) 物的异化。劳动者将自己的劳动外化在产品上, 劳动成为对象, 成为一种异己的东西, 这种异己的东西成为自己的对立面, 生产的越多, 劳动越廉价;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是自我否定的过程, 劳动让劳动者相对的或者绝对的越来越贫困;人成为劳动的产物, 甚至成为劳动的工具。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尊重劳动, 承认人及其独立性和自我活动, 但由于它把劳动看成是谋生劳动, 既贬低了人, 也贬低了劳动, 是在承认“人”的假象下对人的彻底否定;马克思从作为劳动主体的无产阶级的利益出发, 指出尽管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创造了极大的财富, 但它也极大地损害了无产者的利益, 使无产阶级不仅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相反却丧失了自己作为人的起码的需要。 (3) 货币的异化。私有财产实际上是劳动异化的产物。与其说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的劳动的根据和原因, 不如说财产是劳动外化的结果。马克思把劳动与财产的关系比作是上帝与人类的关系。私有财产和上帝都是人类理性迷雾产生的。私有财产和上帝又反过来作用于人的异化。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马克思明确指出, 在经济生活中, 金钱是一种外在于主体的物质, 又是人类主体本质外化的表现。金钱明明是人创造的东西, 可是现在它却以“一切事物的普遍价值”的身份剥夺了主体自身和整个世界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异化了的主体又不得不拜倒在这个人造物面前, 即“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这个外在本质却统治了人, 人却向它膜拜”。这是主体的人与自己的创造物关系的颠倒。

3. 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谋求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的观点是: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用。因此, 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 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 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 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 因而要解决这个根本矛盾, 就要边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当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了时, 国家权力消失, 人就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 人又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同时人也不再受分工的束缚, 真正成为自身的主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是“自由的人”。由这样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组成的联合体, 才是马克思所设想的“自由人联合体”。

4. 强调自然界与人、经济发展的统一性。

同时马克思还认为未来社会是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恩格斯指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马克思说: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和自然界的同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要依赖自然界, 另一方面, 人可以主动的改造自然界。自然界的改造和经济的发展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经济的发展要依赖于自然条件, 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人必须合理的支配自然界, 这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理论阐明了人的本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真谛。人类要想持续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进行劳动。人类正是在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中, 才使人的类本质得到确认。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在自然界之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人与自然一定要和谐, 恩格斯在总结了人向自然界索取的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胜利, 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 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他强调指出, 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文关怀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包含着对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的执着追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文关怀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在理论上具有一致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 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肯定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及其根源, 表现了马克思对社会结构和谐的追求, 对人际关系和谐的追求;马克思对异化的批判反映了他对人与社会和谐的向往;而他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则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条件、构成要素之间的和谐, “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则表现了对人自身的和谐的追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蕴涵的以人为本、对人的地位及命运的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 为我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注意并科学处理社会生活各要素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关系, 提供了科学思路和思维方法,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以人为本, 一是说人是目的, 即人是人的活动及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归宿。这里强调的是“为了谁”的问题。二是说人是关键。与技术、自然资源、资本等物的因素相比, 人这个因素最活跃、最重要。最根本, 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里强调的是“依靠谁”的问题。三是说人是主体。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 人总是扮演主体的角色。而人的主体角色, 只有在不断实现、发展和维护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利益的前提下, 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因此, 从为了人的目的出发, 通过所创造的各项成果都应当为人们所共享。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是为了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 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则强调“以人为本”, 突出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把发展同人的关系、发展手段同发展目的的关系辩证地统一起来, 突出了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目的性, 即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坚持以人为本,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作为发展的立足点与出发点, 让人民群众从发展中获得最大的好处, 就会最大程度地调动其创造的积极性,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不竭的动力。和谐是指逐步实现社会结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自身的和谐。

3.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完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 为社会和谐提供制度保证。

在政治方面, 应该保证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在经济方面,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我国社会生活的一些领域, 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不公现象, 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拉大, 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有社会不公的影子, 社会不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和谐相处。在文化方面, 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满足。必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进一步弘扬良好思想道德风尚,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4. 对民众进行人文精神、终极关怀的启迪教育, 正确处理社会的人际关系。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社会和谐的本质是人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民众进行人文精神、终极关怀的启迪教育, 引导人们逐步跳出只在实用主义、经验主义、功利主义的层面去思考问题的立足点, 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氛围, 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宽容、谦让、奉献的社会道德, 使整个社会呈现出和睦融洽的和谐局面, 努力实现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6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16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383页

上一篇:课程资源库建设下一篇:预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