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缺失

2024-09-19

关怀缺失(共9篇)

关怀缺失 篇1

中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是指以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基础,以对教职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评估为依据发放的奖励性的劳动报酬。绩效工资的基本特征是将教职工的薪酬收入与个人业绩挂钩,以绩效考评确立员工的绩效和奖励,既体现了客观公正,又推动了员工之间的正当竞争,从而调动了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由于体制的不成熟和一些人为的因素,以绩效工资为核心的激励机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绩效工资分配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已经削弱了分配的公平性,挫伤了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如何科学地利用激励机制,更好地运用绩效工资去调动教师教学和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成为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在学校管理机制中,有些学校把经济激励作为唯一的手段,忽视了人文关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的教育性和分配的公平性。

一、绩效工资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和其他各种外部奖赏手段一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绩效工资的不合理因素会削弱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特别是人文关怀的缺失,已经削弱了工资分配的公平性。

1. 绩效工资标准的差异,形成了绩效工资事实上的不平等

由于绩效工资的标准是各学校根据经济实力和地区工资水平自己把握,就出现了标准上的很大差异,往往同样职称和经验的老师在同一个城市、同一区域的相邻两个学校,绩效工资收入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标准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地区之间,还表现在学校与学校之间,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学校,绩效工资的差距也很大。据了解,一个县、一个乡的中学与小学之间存在差异,就是中学与中学之间也存在差异,县直属的中学的绩效工资可能是一般中学的好几倍。小学之间的差异就更大了。有人评论说,绩效工资是个万花筒,想变多少就变多少。标准的差异削弱了分配的公平性,出现了明显的分配不公的现象。

2. 绩效工资标准的人为因素难以控制,出现绩效工资标准的随意性

由于绩效工资是由各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制定的,各地的绩效工资的标准和管理制度都有很大的差异,导致各个学校的绩效工资的方案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学校的方案表面上是由职代会通过,但是由于职代会成员绝大部分由二线的领导组成,一线教师所占比例很少,导致各个学校不利于一线教师的绩效方案被人为地通过,出现了领导绩效工资是老大,教辅人员是平均线,教师的绩效工资是老三的倾向。

3. 分配不公的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绩效标准由领导掌握,有的学校就出现了领导以权谋私的现象。目前教师反映最强烈的是领导的绩效工资过高,有的学校的校长的绩效工资高出普通教师绩效工资的好几倍,有许多教师因课时不足,还拿不到学校绩效工资的平均水平。城区学校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师编制较多,一线教师任课时数普遍不足,就出现了学科任课教师的工资都低于平均水平,教辅和后勤人员的绩效工资远远多于一线主科教师绩效工资的情况。

绩效工资方案中考核成绩的片面化和绝对化,使一些老教师、身体不好的弱势群体的绩效工资受到很大的损失。据了解,有些学校中50岁以上的老教师的绩效工资,一年要比一等奖的老师少一万元。绩效工资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十分明显,削弱了分配的公平性。

二、绩效工资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危害

当前以绩效工资为核心的激励管理机制中,由于存在很大的不合理因素导致人为差距,绩效工资的负面影响已经十分明显。有些学校的绩效工资不仅没有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反而导致了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消极怠工,对绩效工资的标准的质疑和反对在一线教师中占到了相当的比例。片面的物质激励带来的消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1. 削弱了学校的教育功能

学校是教育学生的阵地,同样,学校也是培养教师的基地。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担负着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重担。片面的物质刺激,使少数教师对物质追求欲望膨胀,导致少数教师把追求物质利益作为工作的目标,钱多就多干,钱少就走人,变相把自己当成了金钱的奴隶。这无疑在削弱学校的教育功能。

2. 诱发教师不稳定因素

学校绩效工资的差异性导致条件差的学校的老师心理不平衡,一些骨干教师就容易产生流动,只要是待遇比所在的单位绩效工资高,就会不顾后果地随时流动,学校师资队伍的不稳定,结果必然形成学校之间的无序竞争,给学校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压力。

3. 不利于提高教育和教学效果

不合理的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教师没有教学目标和长远观念,不能安心教学。在片面的物质激励为主的管理体制下,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为了绩效而教学的观念就会不由自主地显现出来,他们被动地工作,缺少创造性;教师只考虑自己上了多少节课,根本不去考虑学生的品德教育。为了考试的成绩,有些老师会不顾教学规律去加班加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相联系,使教师常常处于紧张状态,教师为生存去拼命多带课,不仅不能保证教学质量,而且使教师倍感心力憔悴。

三、构建以人文关怀为前提的科学的绩效工资机制

绩效工资既要考虑工作业绩,也要体现人文关怀。学校要构建以人文关怀为前提的激励机制。

1. 把人文关怀作为绩效工资机制的核心内容:

国家的发展靠教育,学校的发展靠教师。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因此,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关心和爱护每一位教师,关心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学习、家庭和生活。教师管理的激励机制中必须体现以人为本,要有人文关怀,也要靠事业去激励教师,让每个教师有事业成功的成就感,让每一个教师感到学校的温暖。用心理契约的理念去“凝聚人,关心人,激励人,发展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尊重人,真心实意地关心每一位个体的发展和需要。

“激励”包括“自我激励”和“外因激励”两个方面。人文关怀缺失的绩效工资只考虑外因激励,不可能激发自我激励。当人产生某种需求时,就会调动自身潜能,积极创造条件来实现这种需要。把“外因激励”变为“自我激励”,才能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学校领导只有切实从教师的需求出发,满足他们在生存、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上的需要,才能使他们衷心发展教育,发挥聪明才智。

2. 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方案和标准,坚持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

绩效工资的作用在于把分配与劳动成果结合起来,以物质利益来刺激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物质激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时候可能会破坏个体的内在动机。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绩效工资制度必然会激励教师。在中小学,如果管理者过分强调绩效工资,动辄就用类似“谁好好干,我们就奖励谁;谁不好好干,我们就扣谁的奖励性工资”的话来管理教师,把绩效工资作为控制教师行为表现的手段,反而可能削弱教师的内在动机。原来教师是凭着爱与责任从事教育工作,而在绩效工资背景下却变成了为金钱而工作。只有管理者能了解和尊重教师的多样化需求,认可教师的努力和贡献,能让教师体验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在干群之间以及教师之间发展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人际氛围,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绩效工资才能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

3. 绩效工资要体现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人的发展,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一个最大的收获,是在学生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没有对教师的尊重和关心,教师就会失去努力的信心和力量。在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过程中,管理者要有意识地创设一种积极的、支持性的人际情境,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工资方案。在学校激励机制的实施过程中,要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在注重“物质激励”的同时,绝不能忽视“精神激励”的作用。关心弱势群体、帮助有困难教师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表现。人文关怀使教师产生一种“自我肯定”的效应,从教师的思想、情感和欲望上,激发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创设教师良好心理环境的基础,它可以使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工作热情与工作效率。最后,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是教师不断努力、不断学习的永久目标,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促进教学工作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建良,王晓岚.民办中学激励机制的人文缺失与思考.新校园,2008(3).

[2]学校绩效工资实施获阶段性成果激励机制是关键.中国教育报,2009-12-04.

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缺失的社会根源 篇2

关键词:人文关怀;缺失;社会根源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2-0045-02

2011年12月24日羊城晚报刊登一篇新闻《广东一省人大代表在吃猫肉火锅后中毒身亡》:“广东省人大代表、高州市云潭镇源兴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利源,于23日下午在阳春市八甲镇八甲火锅城与人吃火锅时出现中毒症状,经送当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一起吃火锅的另外两个人也出现中毒现象,但经医院抢救已脱离生命危险。……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死者家属情绪稳定。”我们发现,似乎只要发生灾害事故,那些新闻报道中都少不了一句“情绪稳定”:广东连州发生特大交通事故,造成32人死亡,“目前,伤者和死者家属情绪稳定”;辽宁昌图烟花爆炸37人死亡,“目前,死者家属情绪稳定”。当重大事故或灾害突然降临,造成人员伤亡,无论其家人的表现以一种怎样的形式呈现出来,作为新闻记者也不能用“情绪稳定”去简单的表述。这种所谓“情绪稳定”,其实是记者的造谣,也违背了新闻从业人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更加凸显了灾难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缺失。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与“神文”相对,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被提出的,它反对中世纪宗教蒙昧主义对人性的戕害,主张恢复人存在的本身的自然性。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新闻的人文关怀,主要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的生存状况与符合人性的各种需求的肯定。它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对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它不仅着眼于生命关怀,而且着眼于人性、精神、情感和道德的关怀,把人的生存、人的作为、人的发展当作考察一切事物的价值取向。

二、人文关怀缺失的社会根源

康德早就告诉我们“人是目的”,毛泽东也讲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位可宝贵的。”但在实践中“人”依然有意无意地被忽视。媒体作为社会中一个担负特殊精神使命的社会组织,它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必然受到社会背景环境的制约和规范。

1.社会转型期社会观念转型的影响。自媒体产生之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价值观念所倡导、鼓励或所贬抑、批判的东西,就是媒体进行实践活动与思维活动的心理基础和所遵循的原则。媒体要使人们的思维活动具有与该社会制度整体特征相一致的思维属性和思维品质。但是,这又基于媒体对于社会氛围与环境的判断。因为在社会转折和变迁时期,社会制度对人们思维活动的影响尤其明显。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由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的转变,意味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全面而深刻的革命性变革。我国的社会转型期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革开始,这一阶段社会文化传统的转向、价值观念的更新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都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在这个时候,由于新事物与原有思维方式的冲突,会给人们的思维乃至精神造成巨大的冲击,使人们因为失去了原有的判断标准而无所适从。正如布莱克所强调指出的:“现代化是一个创造与毁灭并举的过程,它以人的错位和痛苦的高昂代价换来新的机会和新的前景。”媒体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困惑。但是,不论在怎样的情况下,媒体都应该把握住社会公共利益的标准,把握住人文关怀的尺度,回归新闻的本质——真实。同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媒体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必须依据其在社会关系中所承担的“角色”,并以此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参照点。媒体思考问题的立场、角度和出发点,也要随着自身在社会关系中地位、角色的变化而变化。

2.思维传统的制约。在思维传统中,沉积着一个民族以往的意识形态,即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哲学等思维观念、社会心理,以及以往的社会风俗、习惯和其他文化因素等。人们的思维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维传统的影响与规范下开始的。媒体也是如此。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统治,这种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否定人、压抑人性的,在这种文化环境下形成了漠视“人”、漠视人的生命、漠视人的精神的思维传统,宋·陈元靓

《事林广记·警世格言》中就有“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这种思维倾向至今在我们媒体的很多报道中仍然屡见不鲜。欧洲人文主义学者有一句名言——“爱如阳光”,当自己心中充盈阳光的温暖,才能怀有博大的同情心,去把阳光一点一点传播给人类。从上述案例中,我们能够感觉到,漠视“人”的思维传统在他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势,这使他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思维呈现出来的一种相对固定的准備状态,他的思维活动从既定角度、起点出发,只顾“职业化的流程”,而忽视了职业使命,也无视思维对象的其他方面,如生命、品格、精神等等。

3.文化氛围的熏染。文化意味着一种“模式”。生活在一定文化氛围中的人,其思维方式的形成首先就是以该文化氛围中蕴涵的思维方式为基础和原型的,并受到它的制约和规范。从其产生的机制上看,个体受到一种文化的熏陶和驯化,使外在于个体的群体思维方式渐渐地内化为个体的思维方式。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它所带来的经济的繁荣和多元因素为文化的分化创造了条件,在市场经济的商业逻辑占主导的背景下,大众文化与红色文化、高雅文化三分天下,并迅速发展成为主流。我们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文化形态,它是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伴生物,是消费社会的、采取的文化消费形态,旨在使大众获得感性娱乐的日常文化形态,如流行音乐、电影、电视肥皂剧、通俗小说、漫画、报纸杂志、网络文化等”,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作为文化消费商品生产,大众文化的生产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它通过塑造完美、虚拟的形象,诱导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对人们的消费方式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改变了以往作为个体被动的文化接受状态,在价值观念上正日益呈现出向个人本位、功利、现实偏移的倾向。大众文化的功利色彩加重了它的媚俗化倾向,它的这种倾向也导致了人们审美趣味的世俗化和低俗化。在功利化思潮的影响下,信奉这一原则的人会用功利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处理所有问题。在他们看来,整个世界只剩下一种关系,那就是经济利益。长期生活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的社会公众,受到功利观念的影响,渐渐地就会将社会这个大的文化共同体的思维定势转化为自身的思维视角,最后积淀到意识的深层结构中,转变为个体的无意识,从而使他的思维活动自发地按照该文化氛围所规范的方式进行。但是,作为媒体工作者,我们不能麻木,不能随波逐流,而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力,关注身处灾难困境中的人的生存状态,思考人性和人类未来,表达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珍视,我们应该在功利的大环境中保留一片属于媒体的清澈的蓝天。

三、人文关怀的回归

现在看来,我们的媒体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文关怀。新闻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和心理刺激,无视对新闻当事人(灾难的受害者及其家属)和受众的痛觉刺激,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对于人与人性的不尊重。当记者把镜头对准新闻当事人的时候,除了看到他们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是不是同时也能意识到他们也有生命,也有尊严,也拥有一个公民应有的不被展览示众的权利?这就需要记者寻找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社会公共利益。当然,在很多时候,作为人不可避免地具有人性的一些弱点,所以人文关怀也并不仅仅意味着善的理念,同时也意味着公正和正义的理念。人文关怀正是通过公正和正义赢得了一种自身免疫的功能,从而可以防范来自人类本身的对人文关怀的伤害。 也就是说要顾及到人性的双重性,顾及到人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顾及到人既有应当被同情、受保护的一面,又有可能出现的贪婪、懒惰的一面。公共利益的标准对于媒体就如同公正和正义,它至少提供了一种基本判断的底线。在一些记者在萌生违背人道的“恶”念时,公共利益会成为其心理上的一种约束。

总之只有善的理念与公正的原则的结合,才能体现完整的人文关怀的精神。而且这一点不能仅仅停留在精神观念的层面上,还要形成一种运作有效的社会机制,使善的理念和公正的原则成为这一社会机制的灵魂。对于媒体而言,任何一种行为标准都应根植于对于人性的理解。主张关心人、尊重人、保护个体权益的人文关怀以及民主、自由等的价值理念,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仍然是现实人们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美)C·E·布莱克著.段小光译.现代化的动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殷国安.“情绪稳定”终于被扫进垃圾堆了[N].中国青年报,2011-07-27.

关怀缺失 篇3

“所谓人文关怀, 是对人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确切地说, 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 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1]作为一种关注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思想, 人文关怀与人的生存、幸福与全面发展等息息相关。当下, 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和结构转型的过程之中, 各种各样社会公共事件的发生呈井喷之势, 且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等特点。在介入、报道这些社会公共事件时, 各类媒介表现不一, 有些媒体的报道充满人文关怀, 有些媒体的报道则缺失人文关怀。

一、社会公共事件报道人文关怀缺失的表征

当前, 有些媒体在报道社会公共事件时人文关怀严重缺失, 主要表现为:

(一) 不注重挖掘事件背后的人性, 笔墨停留在血腥、灾难、痛苦、暴力等场景上

对于社会公共事件的报道应该充满人文关怀, 也就是说在报道社会公共事件时不能满足于对社会公共事件表象的绘声绘色的描摹上, 而应该去深度挖掘事件背后蕴含的人性, 关注人的生存境况和精神状态, 通过对事件的报道来肯定人的价值、讴歌人的生命。受众在接受充溢人文关怀的社会公共事件报道时就能够得到精神的净化和灵魂的陶冶。然而, 当下一些媒体在进行社会公共事件报道时既不注重挖掘事件背后的人性, 也不关注人的生存境况和精神状态, 而是把笔墨过多集中在诸如血腥、灾难、痛苦、暴力等场面的煽情性描写上。

这类肆意呈现血腥、灾难、痛苦、暴力等场面的社会公共事件报道还为数不少。譬如2010年3月23日早晨, 福建南平市发生震惊国内外的“3·23南平校园凶杀案”, 一些媒体将所有焦点集中在杀童话题上, 诸多报道通过活灵活现的细节描写来对当时犯罪嫌疑人行凶场面进行情景再现。“3·23南平校园凶杀案”被一些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看过相关报道的全国各地众多的学生家长都变得人心惶惶, 整天提心吊胆。这类肆意呈现血腥、灾难、痛苦、暴力等场面的社会公共事件报道虽然能够对受众进行感官上的刺激, 满足某些受众不健康的心理需求。然而, 因为它们没有挖掘事件背后的人性, 无法通过对事件的报道来肯定人的生命、人的价值, 从而不能够通过报道事件对受众进行精神的净化和灵魂的陶冶, 不仅不能创造任何社会效益, 反而会污染人的精神和灵魂, 带给社会和受众的只是无尽的负能量。

(二) 不尊重事件当事人, 忽视当事人的表达权和受访意愿

社会公共事件的报道在采访、写作、编辑等各个阶段都应当体现人文关怀。作为社会公共事件报道的主体, 记者和编辑应该以人为本, 尊重事件参与者、受访者、接受者, 理解和尊重人性, 尊重事件当事人的表达权和受访意愿。“一些涉及采访对象个人权益的采访报道, 要注意尊重对方的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等。”[2]

社会公共事件往往复杂多变, 涉及多个个人或群体的利益。在多方利益相互对峙时, 人们一般是趋利避害的, 受访者在接受采访时常常会陈述于己有利的观点而故意隐藏或者忽略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因此, 在进行社会公共事件报道时, 记者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当事人、受访者, 让他们都有充分陈述客观事实和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在现实社会当中, 有些媒体往往不能做到平衡报道。一些弱势群体的话语权经常被有意或无意忽视, 他们的利益诉求也难觅表达的机会。

为了采访到独家新闻或者防止漏稿, 进行社会公共事件报道的记者往往开足马力, 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去获取新闻素材。他们经常对事件的当事人和相关人采取穷追猛打的暴力型采访方式, 这种暴力型采访方式可能让记者获取一些颇具新闻价值的独家猛料。然而, 这种不顾一切的采访方式忽视了事件当事人及相关人的受访意愿, 并且可能侵犯他们的个人隐私, 甚至影响到他们正常的私人生活。这是一种缺失人文关怀的采访方式。然而, 这类缺乏人文关怀的采访在当下并不少见, 一旦有什么蛛丝马迹, 记者们就闻风而动, 速度堪比火箭。譬如, 在2011年10月13日的“小悦悦事件”发生后, 一些媒体记者为了采访到陈贤妹更多事迹, 对其进行牛皮糖式的采访。虽然陈贤妹和家人屡次明确拒绝记者的采访要求, 很多记者依然我行我素跟踪报道。媒体在想尽量满足受众需求的时候干扰了陈贤妹家人、房东、邻居的正常生活秩序, 记者们这种“敬业精神”是以破坏别人的正常生活为代价的。

二、社会公共事件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

当下, 有些媒体在报道公共事件时, 人文关怀严重缺失。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 原因比较复杂。概括起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媒体、记者之间竞争过于激烈

当下, 中国各类媒体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竞争激发了中国媒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也引发了一些媒体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 为了吸引受众眼球, 一些媒体经常剑走偏锋。这些媒体为了迎合某些受众的低级趣味和猎奇心态, 不注重人文关怀, 把笔墨过多停留在血腥、灾难、痛苦、暴力等场面的描写上, 博取新闻噱头。当下, 记者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 为了采访到自己看中的新闻素材, 他们常常会忽视当事人及相关人的受访意愿, 有时甚至肆无忌惮侵犯别人的隐私。在他们的辞典里, 根本没有尊重和理解这两个词汇, 人文关怀也经常被束之高阁。“事实上, 对人文关怀理念的追求不仅是新闻媒体成功发展制胜的法宝, 也是新闻媒体适应时代需求和赢得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3]

(二) 媒体工作者人文主义素养的匮乏

当下一些媒体对社会公共事件报道缺失人文关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媒体工作者人文主义素养的匮乏。“人文主义是指社会价值倾向于对人个性的关怀, 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注重维护人性尊严, 提倡宽容, 反对暴力的一种哲学思潮或世界观。”[4]作为社会公共事件的传播者, 媒体工作者应该具有人文主义素养。如果新闻工作者具有较高的人文主义素养, 在报道社会公共事件时就会自觉地以人为本, 以人为先, 关怀人性, 尊重人的生命与尊严, 在从事新闻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因为一些媒体工作者人文主义素养的匮乏, 他们在从事社会公共事件的报道时就可能有意或者无意缺失人文关怀, 置人的生命、价值、尊严于不顾, 唯名利是图, 辜负自己作为新闻工作者所应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三) 报道社会公共事件经验和技术的缺乏

一些媒体报道社会公共事件缺失人文关怀, 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媒体有意哗众取宠, 而是因为他们的记者、编辑缺乏报道社会公共事件经验、技术导致的必然结果。譬如一些摄影记者在参与社会性公共事件的报道时, 力求拍摄到所有细节, 用煽情性的照片去渲染极端情绪, 从而刺激受众的心理。“媒体公布这些画面不仅没有考虑被拍摄者的尊严与隐私, 没有体现出对生命的关怀, 更没有考虑观看者的感受。”[5]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进入深水期, 社会公共性事件会越来越频发。然而, 国内媒体的一些报道社会公共事件的记者并没有应对社会公共事件的丰富经验。有些报道社会公共事件的记者只是刚刚毕业的“新手”, 他们的采编技术尚不成熟, 常常在报道中顾此失彼, 捉襟见肘, 有心而无力, 在报道过程中没有自觉的人文意识, 不能够充分理解和尊重人性。

三、解决当前人文关怀缺失的措施

社会公共事件牵涉各个阶层人们的利益, 与他们的生活、尊严、价值息息相关。因此, 社会公共事件的报道必须具有人文关怀。当下, 解决社会公共事件报道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社会公共事件报道要规避人文关怀的缺失可以采取如下的切实措施:

(一) 主管部门、同行、受众加强监督

在中国, 要解决社会公共事件报道人文关怀缺失这一问题, 媒体主管部门对相关媒体加强监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行政性措施。媒体主管部门应该激浊扬清, 敦促媒体往正确的方向发展。他们要制定具体措施促使媒体避免对社会公共事件进行炒作, 对肆意呈现血腥、灾难、痛苦、暴力等场面的媒介进行警示。作为专业人士, 媒体人最清楚如何规避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媒体人之间相互监督本身虽然不具备行政上和经济上的强制力, 只是一种舆论监督。然而, 这种专业性的舆论监督对媒体和媒体人有着强大的精神压力, 促使媒体和媒体人在报道社会公共事件时自觉地考虑人文关怀。当然, 作为新闻的接受者, 受众有权且有责任对社会公共事件的报道进行监督。受众的监督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 他们可以“用脚投票”, 拒绝接受缺失人文关怀的有关报道。

(二) 培养媒体工作者的人文主义素养

如前文所述, 当下一些媒体的社会公共事件报道人文关怀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媒体工作者人文主义素养的匮乏。因此, 解决当前社会公共事件报道人文关怀缺失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提高媒体工作者的人文主义素质。也就是说, 必须对媒体工作者进行人文主义精神的教育, 培养他们以人为本, 关注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思想, 促使他们形成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的价值观。媒体可以通过岗前培训、请专家讲座和送相关记者、编辑进修等方式来提高从事社会公共事件报道媒体工作者的人文主义素养。

(三) 改进记者、编辑的采访、写作、编辑技巧

为避免人文关怀缺失, 进行社会公共事件报道的记者、编辑需要改进自己的采访、写作、编辑技巧, 在客观、真实等标准的基础上, 将人文关怀有机地融入报道之中。在客观、公正报道客观事件的同时, 媒体人要尊重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层面, 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采访社会公共事件时, 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不择手段, 不应被任何利益和利益集团所左右, 要对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予以充分的同情, 最大限度地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空间。“题材的选取和叙述方式上, 要体现一种全新的平民视角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用最大的兼容性去考虑最大多数观众的需求。”[6]

记者采访时要尊重事件当事人, 尊重当事人的表达权和受访意愿, 不能侵犯事件当事人的个人隐私, 不能影响事件当事人正常的私人生活, 不能采取穷追猛打的暴力型采访方式。在写作社会公共事件的报道时, 要力戒主观臆断, 但也不能采用镜子式“有闻必录”的写作方式。社会公共事件的写作要有人情味, 要付出一份人文关怀, 字里行间应该流露出关怀、悲天悯人之情, 在真实客观报道事件的同时, 自觉地心存人文意识, 充分理解和尊重人性。对于社会公共事件的编辑也应当以人文关怀为基础, 不要编发缺失人文关怀的稿件。稿件配发的新闻照片当然也应该体现人文关怀。一些表现血腥、灾难、痛苦、暴力等的图片应当做淡化处理, 对于事件中未成年人的图片应当打马赛克。

我国正处于社会公共事件的多发期。在报道公众广为关注的社会公共事件时, 有些媒体的报道人文关怀严重缺失。社会公共事件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很多且比较复杂。社会公共事件牵涉各个阶层人们的利益, 与人的生活、尊严、价值等息息相关, 对于它们的报道必须具有人文关怀。因此,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当下社会公共事件报道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

摘要:社会公共事件与人们的生活、尊严、发展息息相关。一些媒体在报道社会性公共事件时, 人文关怀严重缺失, 缺失的原因比较复杂。社会、媒体、受众必须共同努力解决社会公共事件报道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公共事件,人文关怀,缺失

参考文献

[1]杨涯人, 邹交维.论人文关怀的文化内涵[J].学习与探索, 2008 (2) :47.

[2]罗以澄.新闻采访学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324.

[3]苑书文, 贺向东.人文关怀:新闻媒体的理念追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5) :166.

[4]刘庆财.世界文化知识精华一本全[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3:21.

[5]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 (第二版) [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227.

关怀缺失 篇4

【关键词】地震 报道 人文关怀

4·20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媒体第一时间向社会报道了灾情。此次地震报道有2008年汶川地震报道的经验做铺垫,媒体反映迅速、及时,报道公开、透明,全国各大新闻网站、电视台、电台以及报纸都迅速制作专题报道,稳定了社会的不安情绪,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部分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片面追求报道速度或为吸引受众眼球而降低要求,导致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关心人,主张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大众传媒的主要任务是反映人的现实生活状况,并引导社会中的人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始终把人摆在第一位,尊重人、关心人,这是新闻伦理道德下传媒人文精神的实质。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时,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样不仅能够使新闻作品更有人情味儿、更受欢迎,同时也给媒体自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有些媒体在对受难者及家属采访报道时随意、草率,常常不顾家属的心情和意愿,纷纷进行抢拍、追拍和提问,忽视新闻主体的感受。雅安市宝兴县灵关镇钟灵村村民黄忠敏地震时没有在家,震后他徒手6个小时挖出被埋在废墟底下的儿子黄肖,这条新闻发出后感动了很多人,很多媒体涌进病房采访醒后的孩子。躺在病床上的小男孩儿刚醒过来,面对的不是亲人的安慰和拥抱,而是媒体的闪关灯和无休止的问题。而媒体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受到了惊吓,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对恐怖画面的重复回忆。突发事件中,记者们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时间前往现场采访,这种职业精神无可厚非,但需要明确的是,灾难性事件往往都带有很强的悲剧色彩,灾难发生后,当事人及遇难者家属在这段特定的时期心理会非常脆弱,不愿被人打扰,是否采访灾难事件当事人及遇难者家属,要从尊重他们的感情、保护他们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出发,而不是首先考虑报道任务能否完成,能否获得更多煽情的细节。新闻传播首先是一种社会行为,不能妨碍或影响对事件的处理,甚至给受灾群众造成二次伤害。

在电视画面播报时,媒体要关注的不仅是新闻事件,更是新闻事件中的人。以人为本,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收视率、吸引观众眼球而伤害新闻主体的感情。湖南卫视在地震电视专题的一次报道中,演播厅的画面被切到右上角,镜头的主要部分给了地震现场救援。节目中救援人员将一位昏迷的女伤员从废墟中拉出为其翻身并放上担架,镜头一直对准了该伤员头发散乱、带有血迹的上半身,画面血腥、对观众的心理冲击极强,看过之后心理不适感强烈,而且该画面被重复播放了不下四次,一再挑战公众的视觉和心理。而且让人不解的是画面与播音员播报的内容没有任何联系。我们不知道电视台重复播放这样惨烈的画面是为何故,这背后是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追求商业利益、还是新闻画面素材的缺乏?不管怎样,这种画面的播出不仅给受众带来心理伤害,同时也是对伤者及其亲属的不尊重。此类报道数不胜数,遭到外界批评的主要原因就是它忽视了公众在突发事件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对细节太过详细的描写会对公众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在日常报道中,我们经常听见看见媒体强调新闻报道中要体现人文关怀,可是遇到突发事件时,某些媒体却把它抛到脑后。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记者不仅应关注新闻事件本身,而更要关注和关爱新闻事件中人的生命和尊严;在力度上保持适当规模,不炒作,不过分;在尺度上坚守原则,把握导向。

4月21日,知名草根博主@作业本发布微博:“四川卫视戴眼镜的女记者多次打断医生抢救病人过程,耽误时间,采访灾民时竟然还问他们今天喝到粥开不开心。”请你们不要去打断医生,不要去采访正在接受治疗的灾民,更不要去扒开即将开走的救护车门询问伤得重不重……知道你们在一线非常辛苦,但还是为伤者多留一点救治时间吧。微博发布后得到广大网友的支持,转发量将近六万,其中包括李开复、薛蛮子等知名人士。在突发事件中,在角色定位上,媒体人既是记录者和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因此,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体理应以人为本,以生命为重,按照新闻职业的基本要求,通过传播和引导,实现抢新闻与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做到“帮忙而不添乱”。

突发事件具有两面性,对于媒体而言,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处理得好,可以优化媒体形象,提升媒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媒体的发展;处理得不好,可能有损媒体形象,降低媒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阻碍媒体的发展。面对突发性事件时,媒体的职责应是迅速准确地报道,做好群众的眼睛,不仅要有专业的新闻精神,还要保持人文关怀,正确引导受众解决突发性问题。

正如新浪财经编辑、主持人@权静在微博中呼吁的:“灾难中不讴歌,不说领导怎么风餐露宿不眠不休,这些是本分,大家关心的是工作进展;不要塑造感人瞬间,最美最揪心最动人什么的,要说灾情进展死亡数据物资需要,相比煽情实际资讯更重要;不消费灾难,不故意挖掘伤者惨痛的一面给人看;捐款问题上,不用慈善绑架人和企业。”媒体在采访报道过程中要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态度,坚守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做好自律,积极改进报道内容和方式,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引导社会和灾区一起乐观面对、战胜灾难,让“死者安息,生者坚强”。

(作者:河北大学2010级新闻学专业本科生)

论“人肉搜索”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篇5

关键词:人肉搜索,互联网,隐私

互联网的兴起成就了新兴的网络搜索方式。强大的“人肉搜索”带来了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等问题, 同时对被搜索人的正常生活也造成了影响。而人文关怀的缺失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侵犯他人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任何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 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他人不得侵犯。侵害隐私权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窥探、泄露、传播、滥用等。隐私权一旦被侵害, 即构成侵权行为, 应承担相应的侵权法律责任。“人肉搜索”对私人信息不经信息权利人允许便私自公开的行为, 已经严重侵犯了隐私权。这不仅仅对信息权利人本人的生活构成了威胁, 也对其家人, 一些无辜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次, 这些恶意事件在网络上的公开, 传播, 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对其始作俑者造成一定的警戒作用, 至于其相应的惩治, 应由有相关的人员, 组织机关对其实施。而人肉搜索的结果却必定会带来多方网民对事件主角的恶劣的人身攻击。私人信息一经公布, 这些人必定会无法在其如今的生活环境中继续坦然地生活下去, 严重点的会导致他们的生活被彻底的毁掉。所以, 人肉搜索在一定程度上还抹杀了公众的宽容心态。除此之外, 还不乏有些人编造恶意谎言, 利用人肉搜索对他人进行报复。一些“热血愤青”难免不知实情从而被利用, 这就会对无辜者造成了难以估量的伤害。尤其是在“死亡博客事件”中, 死者丈夫和第三者的真实身份遭到曝光, 不仅丢了工作, 而且其正常生活亦受到严重干扰, 有人不断给当事人邮寄恐吓邮件, 甚至在其父母住宅门口涂满各种恐吓标语……这确实对外遇行为有警示作用, 然而对公民隐私权的任意践踏很容易演化为一种非理性的网络暴力行为。

2侵犯他人名誉权

一个人的名誉是至关重要的,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保护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 是人格权的一种。人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誉, 是人格的重要内容, 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对公民和法人的名誉不得损害, 凡败坏他人名誉, 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 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 行为人应付法律责任。对于“人肉搜索”而言, 名誉侵权更多地表现在论坛中网民的议论和评价过程中, 采取侮辱、诽谤、披露隐私等方式来发表自己对被搜索者的评价, 这种言语超出了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的合理界限, 构成了对被搜索者的名誉侵害, 即属于所谓的“网络暴力”。笔者认为, 对于是否侵犯他人名誉权, 要进行个案分析, 其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是看有没有歪曲或捏造事实, 从而导致被搜索者的社会评价降低或名誉受损。

从张美然3377事件, 到年底张斌胡紫薇事件, 再到自杀的姜岩, 小三的话题一次一次出现在视野里。而我们, 除了谴责之外, 其他, 再也无能为力。2008年的第一场网络风暴由此展开。网友在漫骂谴责之后, 动用了所谓的“人肉搜索”, 公布了王菲和第三者的详细资料, 在网上号召其所在行业驱逐他们, 激动的网友甚至找到了王菲父母的家, 在其门口用油漆写下了“逼死贤妻”等字样。很多网友将此事闹到自己的单位, 王菲因此遭到辞退, 其他单位一接到王菲求职也退避三舍。王菲父母的住宅被人多次骚扰, 门口被贴满诬陷恐吓的标语。王菲请求法院判令大旗网、天涯社区、北飞的候鸟3家网站停止侵害自己的名誉权、消除不良影响, 公开赔礼道歉, 并承担自己的工资损失、精神损失共计13.5万元, 最后胜诉。

3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伤害

“人肉搜索”自2001年陈自瑶事件以来, 可谓发展得如火如荼。我们一方面惊叹于“人肉搜索”的巨大威力, 另一方面“人肉搜索”也带来了相关问题, 尤其是对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侵害已不容忽视。当这些私人的信息暴露后, 伤害最大的就是未成年人。例如“很黄很暴力事件”, 13岁的北京小学生张殊凡就因为指出部分网站“很黄很暴力”而遭到人肉搜索, 不仅其真实身份暴露而且在网络遭到恶搞, 给一个小学生造成很大精神压力, 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学习。一位叫“西方不败”的网友坦承说, “对一个未成人进行恶搞明显是不公平的、不厚道的, 一个13岁的小孩没有责任承担这一切。”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的张健敏说, 以“很黄很暴力”事件为例, 被搜索者仅仅是个孩子, 她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 仅仅是因为某些话说得不够得体, 就沦为“人肉搜索”对象, 遭遇了肆意的攻击、侮辱, 这种行为暴露了我国互联网文化的某些畸误与偏差。

关怀缺失 篇6

这里就涉及关于新闻价值的界定问题。虽然对新闻价值的界定各不相同, 但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些观点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作为选择标准的新闻价值, 即新闻传播者对于新闻事实和素材进行选择和把关时所采用的判断标准和尺度, 我们可以称之为“尺度性新闻价值”;另一类是作为社会功能的新闻价值, 也就是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和满意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新闻传播活动和事业对于整个人类与社会的有用性, 我们称之为“功能性新闻价值”。其实我们只要追溯一下“尺度性新闻价值”的代表———美国的希伯特和麦克道格尔提出的“五要素”说的诞生过程, 就可以看出这个标准是来源于对读者喜欢阅读的新闻内在要素的分析和提炼。而这总让我联想起《韩非子》中的一则寓言———“郑人买履”。“郑人”给自己买鞋时, 只相信测量过自己的脚长的尺子, 而不相信自己的脚。那些执著于“新闻价值”所谓客观标准的人与买履的“郑人”两者何其相似。

当然, 作为“尺度性新闻价值”的“五要素”之类观点也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受众满意度为标准的“功能性新闻价值”虽然是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终极标准, 但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却缺乏可操作性, 因为它是指受众对已发表新闻的认可程度, 在记者采访或编辑审稿的时候, 是无法参照这条标准来对某一新闻事件作出判断的。而“五要素”之类的“客观性新闻价值”标准这时候就显示出其价值。新闻工作者只要依据这类标准, 就可以大致判断出一则新闻事件新闻价值的大小。当然, 这里也仅仅是“大致”而已, 远远达不到准确判断的效果。很多新闻依据这类“客观标准”似乎很有“价值”, 但新闻刊发后, 却反应平平;而有的新闻, 看似新闻价值不大, 勉强可以刊登, 但新闻发出后, 反响却出人意料的热烈。这说明引起受众对新闻关注的因素比较复杂, 决非几个“要素”所能概括。

笔者认为, 从根本上来看, 受众是衡量新闻中所蕴涵“价值”大小的唯一标准。这里, 笔者将新闻价值的大小用两个标准来衡量:关注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接受度。新闻价值的有无取决于受众是否关注, 一件无人关注的新闻报道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有价值的。不过, 如果一件新闻报道的关注度很高, 但却受到人们普遍的质疑、责难, 甚至否定, 那也谈不上什么新闻价值。由此, 我们可以引出第二条标准:一则新闻价值的大小应该以是否对受众产生正面的、或者说积极的影响来决定。

据此, 笔者将新闻价值的高低由小到大分为三个层次:

新闻价值的第一个层次, 就是将某种具象信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这可以是文字信息, 也可以是图片信息或视频。这类信息, 只要是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接受, 且由于是具象信息, 信息的传播不走样, 无论是只认得几个字的凡夫俗子, 还是学识渊博的社会精英, 对这类信息的解读都差不多。

新闻价值的第二个层次, 就是感动人心。这类信息作用于人的心灵, 从而使人产生或同情、或喜悦、或悲伤、或愤怒等情感。由于性别、个性的差异, 人们对这类信息的反应程度会有所不同。

新闻价值的第三个层次, 就是诉诸理性, 促使人思考, 给人以启迪。与前两类相比较而言, 受众接受这类信息较为困难, 与个人后天所受的教育、个人修养等紧密相关。短的如“时评”, 在只言片语间讲述一个道理或阐明一个观点。长的多是一些深度报道, 通过对事件原因的深入分析, 从而得出某种结论。综观新闻发展历程, 可以看出真正“成名成家”的媒体与其他媒体的区别就在于:在全部报道中, 具有第二、尤其是第三层次新闻价值的新闻报道比其他媒体多。在我国, 《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可以说是这类媒体的代表。

依笔者的理解:与人文关怀发生冲突的那些新闻中所蕴涵的新闻价值仅属于新闻价值第一层次这一范畴, 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因为并非所有的奇闻逸事都违背人文关怀。把新闻价值与人文精神相对立的这种观点, 实质上是将新闻价值仅仅等同于新闻价值第一层次的部分内容。这种观点是狭隘的, 并没有准确地反映出新闻价值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毋庸讳言, 追求感官刺激的信息的确能吸引一部分人的眼球, 这也是此类新闻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不过因其缺乏内涵和深度, 受众一般不能从中有所收获, 且常常遭人诟病。比如对交通事故的报道、具有人文关怀的报道不但应有事情发生的经过, 也应该有事故原因的分析, 不但要体现出对死者的尊重, 更要有对生者的启示, 这就是更高层次的人文关怀。

西方新闻价值观认为, 人情味是新闻的基石。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恰恰是那些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人文关怀的新闻作品。这一次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恰好印证了这个观点。许多报道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这些社会反响比较好的报道, 往往都是记者把深情的目光投向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上所作出的报道, 比那些仅仅追求感官刺激的新闻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由此可见, 追求新闻价值与倡导人文关怀并不矛盾, 如果两者能找到一个恰当的契合点, 其新闻报道的效果会很不错的。

回顾新闻发展的历史, 我们可以看到: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无一不是由于写出了具有很高新闻价值的报道而被人们所尊崇。那些针砭时弊, 揭露丑恶, 弘扬社会正义, 探索人类前途的新闻报道, 恰恰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最高境界。这应该是我们的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郝雨:《回归本义的“新闻价值”研究》, 《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1) 。

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回归 篇7

一、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

社会文明建设的根本是关怀,而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生活条件的关怀,以及对人的尊严的肯定,对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得以健全发展的追求。[1]人文关怀建立在人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作为高级生物种群的社会性,也同样考虑源自于一般生物种群的自然性。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终极发展,关怀人的自主性满足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人文关怀的终极主旨。

1.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内涵

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是基于人的发展和生理与社会需要的满足而提出来的。体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门类分支,体育教学则是体育文化表达的方式和手段,对身体教育的实施则是对身心双向影响集中于运动形式之中,来提升人的自身价值。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充分考虑到人的发展和需要,是针对具体的人而实施的具体内容。

2.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

(1)体育的学科地位人文关怀的缺失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学校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体育教学的学科地位与学科作用的不匹配却十分明显。由于体育科目在学校教学中属于考察科目,所以体育学科一直被认为是副科,学科教学的安排,学校很少过问,在他们看来,体育课无非是带学生玩玩,帮助学生锻炼好身体,只要把课上了就算是完成了任务。至于课上得怎样,学生有什么要求,课程如何改革,体育教学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素质和健康,很少有人关心。每次学校检查和教学视导,也很少检查体育学科。检查教案和作业,也没有体育教学的份,在学校的学科教学中体育学科早就变成了另类学科。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人的素质的发展。体育教学作为培养人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素质的重要学科,在学校的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体育学科地位低下,不被学校重视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更为明显的是体育学科教学的学科地位并不被学生所接受,在他们看来,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的内容是文化课,就是考试的科目,不考试的科目就是副科。所以,许多学生可以随意的不上体育课。许多学生尽管非常喜欢体育活动,但对体育课却并不重视,并没有把体育教学作为学科教学去认识,只是把体育课作为一项活动去参加。体育教学的学科地位的低下,还表现在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不高,在各项学科评比活动中,体育教师基本上没有机会。优质课、基本功比赛,很少有体育学科。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比赛又都是以学生为参加对象,就是得奖了,教师也只有辅导奖,不能作为个人荣誉。所以,一到评定职称时,其他学科教师的荣誉一堆一堆的,可体育教师基本上是空白,这样一来,他们的职称一般要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晚上1~3 年。

(2)体育教学中师生角色人文关怀的缺失

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松散,是体育教学中教师角色地位低下的又一表现。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学科教学中,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活动体现出来的。不同的学科会产生不同的师生关系。文化学科教学中,师生关系会因为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影响而变化。由于文化学科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传授性,学生对文化学科的教师有很强的敬畏心理,他们因为文化学科教师渊博的专业知识而崇拜,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尊敬、礼貌。能虚心地向文化学科教师请教。在心理和行为上,师生的角色是明显的学习与教授的关系。可体育教学就不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体育素质锻炼,是锻炼性的活动。许多学生认为体育教学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活动,体育教师是一群没有知识和专业,只有发达四肢的群体。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就远不如对其他学科教师那么尊敬,远没有对文化学科教师那么崇拜。

体育教学中的师生角色,还与体育教学的特殊方式有关。体育教学和文化学科不同,文化课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在新的教学理念下,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在教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但体育教学就不同,体育教学是以活动形式为主,教学活动按照教学计划去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巧就显得不是很明显。教学的形式也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命令学生从事某项活动,完成一项活动。体育教学从教学主体和客体关系、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上看,远没有其他文化学科那么紧密。体育教师命令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主体地位常居被动,对运动兴趣及习惯的培养较为不利,其根源与人文关怀的缺失不无关系。

(3)体育教学中特殊群体人文关怀的缺失

体育教学作为一门必修课,对学生来说本来是一门较为容易通过的科目。可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学科对于身体素质差的特殊群体,却是最为困难的学科。其他文化学科没有学好,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去完成学习任务。可对于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要通过某些体育项目的考试就比登天还难。有的女生就是跳不过木马,有的学生就是跳不高、跳不远,有的学生就是跑不快。不是他们不想努力,而是身体素质不容许。有的学校规定,体育锻炼成绩没有达到良好,学年度不能被评为优秀学生。其实,这些规定对于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是不公平的。有的学生一天不锻炼,由于他的身体素质好,每项体育考核中都能轻松过关,可有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的原因,尽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还不能达到锻炼考核标准。体育成绩的考核中,缺乏对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也是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缺失的重要表现。

体育锻炼是所有公民享有的必备权益。体育教学的任务就是通过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教学要求的统一性,体育教学要求的共同性,决定了体育学科教学的特殊性和困难性。教学要求缺乏对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使少数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惧怕心理。特别是对于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学生,体育对他们不是锻炼,而是负担。学校应该开设医疗体育保健课。对于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应该用医疗保健课代替体育课,医疗保健课针对医疗组学生而开设,以满足其身体锻炼缺乏和体育技能掌握缺失的不足。

二、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教学机制的建构与回归

1.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均等性

体育对人身心健康有诸多的影响,良好体育行为和生活方式是促进身心健康的基本保证,健康的身心也是更好地学习和工作的保证。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学校体育和其他学科具有相同的重要性。不能把学生的培养看作单一的智育水平提高,完全脱离于人和社会本位的培养也必然会失去意义。

学校教育中要把体育教学放在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地位。把体育纳入到与其他学科一样的考核科目,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标准之一。消除体育课的形式主义,转变生物体育观、技能体育观,树立终身体育观,从面向人、尊重人、注重人性的人文关怀的角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

2.师生角色的正确定位

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新形势下的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平等的互动教学关系。在这种教学关系中,教师的作用应该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启发者,可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一直是教师安排学生练,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学习和锻炼是被动的。结果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师怪学生不好好锻炼,学生埋怨教师不尊重学生,造成师生关系对立,学生对体育教师缺乏尊重,关系不和谐。师生角色定位的偏差,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和谐而影响体育教学。在新的教学形式下,体育教学应确立正确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只做教学安排者和活动的指挥者,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

3.注重对特殊群体的关注与援助

特殊群体是受到社会关注和照顾的群体。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是为学生服务的。特殊群体和普通群体具备同样的体育需求,其需要应受到比普通群体更多的重视。对体育教学中特殊群体的体育援助,首先要保证医疗体育课程的开设,在开设内容上根据学生的需要,如人体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方式的合理引入,能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双重满足学生对体育需求;其次,要保证医疗体育课程能够真正为学生服务,而不是以课程为中心。此外,还应该考虑在经济和家庭等多方面处于弱势的群体,多方面给予帮助,给予人性化的关怀和鼓励。

4.体育教学人文关怀要注重人文精神

如果说热情、张扬、崇尚竞争的西方体育是“物理体育”的话,那么,平和内敛、追求养生之道的东方体育则可称为是“哲学体育”。[2]中国传统的武术、气功是古代哲学思想智慧的结晶,是身心兼修的行为方式。

传统体育教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的阶段和逐步完善的阶段。从建国初期,学校体育从增强体质的生物学体育观到现在的终身体育观,是在体育教学中对人的观念转变。生物学体育观是建立在身体形态改变的基础之上的,随着人们对健康理念的理解的深入,强健的体格不能完全等价于健康,只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才是健康。对于体育教学中竞技的认识也同样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的体育活动和竞技训练都有益于身心发展。过分地追求生物学的改变和运动成绩的取得,完全忽视人自身的感受是人全面发展的缺失,也是人文关怀的缺失,最终无益于人和社会的发展。

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应建立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情境下,从人文的角度和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审视身体活动,透析体育真正实质和内涵。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体育是为学生服务的,而不是学生为体育服务。打破常规模式,建立具备有人文关怀的新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人发展的需要。

人文关怀视野下的体育教学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过程。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的观念和教学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体育教学学科地位的加强、体育教师地位的提升已经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回归,将给体育教学带来教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陈彩虹.关于人文关怀在体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2).

关怀缺失 篇8

关键词:民生新闻,人文关怀,缺失,影响

当前民生新闻在人们视线里出现的频率较高, 从电视媒体到平面媒体, 民生新闻已经变为了新闻传媒最为常见的新闻表达手段。但是部分媒体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 利用民生新闻打着人文关怀的幌子, 通过一些三俗内容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破坏了民生新闻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败坏了社会风气, 引发了人们的强烈不满。

1民生新闻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

1.1内容琐碎, 避重就轻

当民生新闻出现之后, 其平民化的阐述视角赢得了群众的欢迎, 并获得了一定的市场, 其收视率也有着不俗的表现。但是对该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则发现民生新闻有很多都是在谈家长里短、奇闻异事, 表达的内容琐碎, 但是对于社会敏感话题的表述内容却很少, 这样的民生新闻会误导群众只关注社会小事, 也忽略了作为社会人的权利与义务。因此, 有些网友使用“四鸡”对民生新闻进行定位, 即鸡毛蒜皮、鸡鸣狗盗、鸡零狗碎、鸡飞狗跳。

1.2负面新闻过多, 没有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当前民生新闻中负面新闻所占比例较高, 经常出现骗局、凶杀案、黄赌毒、车祸等, 这些负面新闻的过多出现会给群众营造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生活环境, 对所处的社会认识也存在偏颇。尤其是民生新闻对于负面新闻的评论也是比较主观化的表达, 表达内容也比较表面, 在新闻中经常使用“希望相关领导部门以及管理层能够引起重视, 及时解决” 的字眼, 只关注事件发生过程, 没有实施关注事件的后期解决。

1.3新闻事件报道内容浅显

很多民生新闻节目的记者在撰写新闻内容时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描述, 没有对新闻人物以及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分析, 也没有表达出一个媒体人的独特看法和理性思考, 仅仅就事论事是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民生新闻的阅读需求。另外, 民生新闻中需要融入丰富的情感, 从而拉近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但是不能将应该严肃对待的新闻事件编辑为轻喜剧, 哗众取宠, 营造了不良的视听效果, 使得民生新闻变得低俗。

2民生新闻人文关怀缺失的影响分析

2.1降低了受众的品位, 影响判断

根据相关学者的理论, 新闻媒体作为传播者, 其需要编制一个世界符码, 使其被大众接受, 而该符码表达的是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以及想象。当媒介误导使得公众没有了正常的批判、否定以及超越的功能, 作为现代媒介, 其就不会具有创新能力, 也使得公众不能对现实生活本身有着准确的定位, 其在某种程度上侵蚀了人们的理性认识, 逐渐形成了一种“白痴文化”, 降低了受众的素养和品位。

2.2忽略了媒体的而引导和教化功能

新闻的庸俗化、娱乐化的发展是因为媒体受到了商业利益的诱惑, 不断迎合少数群众的低级趣味, 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社会引导, 为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和人文关怀的理念渐行渐远。平民化是民生新闻的突出特征, 其需要保证新闻应该具备的社会价值和思想深度。若一味地将民生新闻理解为群众的生活琐事讲述, 这就会降低了群众的品位, 也没有体现对于受众的尊重。在商业化的操作下, 媒体已经逐渐失去了其教化功能, 没有对当前存在的普遍社会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从而成为了“单面人”, 这和人文关怀价值理念中倡导的对于世界深度理解相悖离。

2.3损害了媒体的社会形象

随着时间的流逝, 民生新闻在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和发行量的同时获得了较高的经济利润, 但是其当前的发展方向已经背离了其出现的价值。此外, 民生新闻的制作成本比较低, 且操作便捷, 这也是民生新闻能够快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但是如果媒体只注重自身的经济收益却忽略其社会影响, 就会损害民生新闻本身的形象, 逐渐失去其价值, 恶性循环, 不能支撑其可持续发展。

2.4污染社会环境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 信息系统是其一个分支, 在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现在, 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会对社会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造成影响, 而各子系统也在社会系统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为此, 为了保证信息系统能够对社会以及对其他子系统产生积极作用, 需要追求平衡报道, 按照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等原则报道民生新闻。但是有些媒体对负面新闻进行大面积的宣传炒作, 使用引人注目的标题以及比较惊悚画面, 扩大其负面影响, 从而没有发挥媒体应当承担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甚至是给事件当事人造成了伤害。

3民生新闻优化措施

3.1体现人文关怀, 提高媒体人社会责任感

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的体现主要为“以人为本”, 因此, 需要尊重新闻事件当事人的意见以及对于事件表述本身的诉求, 避免新闻的娱乐化、商业化, 需要明确自己的权责, 不能混淆视听。

3.2准确把握舆论导向

所谓舆论就是指社会大众对于社会代表性问题的整合性意见, 而民生在社会舆论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向广大群众传输错误的舆论, 这是国家建设的重要问题, 而传输正确的舆论是党和人民的福音。作为新闻媒体, 需要注重舆论导向的把握问题, 不能片面化的表述, 形成误导。一则优秀的民生新闻, 其必须具备强化正确舆论传播的能力, 为此, 相关媒体人应该进行自省。

3.3注重创新

要想提高民生新闻的受众范围, 其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首先, 需要借鉴优秀制作经验进行自我化的创新改造, 一味的模仿是不能保证新闻行业的长久生命力;其次, 在报道时, 需要注重措辞的使用以及价值观的体现, 并且需要事先思考对于新闻事件可能会对社会以及群众造成的影响;最后, 要想保证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注重品牌化建设, 当前民生新闻竞争激烈, 因此在报道过程中需要有品牌意识, 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4体现新闻本色, 加强规范化建设

民生新闻中包含社会各行各业的信息, 因此其有着数量不小的受众群。但是一些无良媒体的运营操作创造的高收视率所携带的庸俗、血腥暴力, 使得人文关怀缺失更为严重。对此, 国家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对新闻产业进行整治,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对新闻进行严格审查。作为媒体人, 则需要认识到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努力挖掘新闻背后的社会含义。例如:灾后报道, 在向大众传达灾后信息时, 需要关注播出救援画面和救援情况的转述, 并不是单纯地播报伤亡情况以及血淋淋的伤亡场面。 在此过程中, 民生新闻媒体需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通过新闻的传达提高群众的凝聚力, 激发人们的斗志, 形成团结一心的和谐景象, 这才是新闻真正的魅力所在。

4结束语

新闻报道的价值表现在能够对社会有全面且深刻的认知, 并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引导受众的思维, 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主动承担起弘扬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的责任。与此同时, 媒体是社会主义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就民生新闻来说, 其必须发挥其社会标杆的积极影响, 媒体人要讲法制、 讲道德、讲文明, 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宋博雅.帮忙要有温度——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浅谈[J].新闻世界, 2010 (7) :94-95.

[2]于小雪.我国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问题[J].新闻爱好者月刊, 2011 (2) :8-9.

[3]陈龙.新闻本位、舆论监督、人文关怀:民生新闻的公信力要件[J].中国电视, 2011 (9) :43-47.

关怀缺失 篇9

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状中, 我们不难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十分普遍。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对大学生没有足够的尊重, 教育工作者没有把大学生与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下面谈一谈具体的表现:

( 一 ) 未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曾经说过, 人做任何事情时都会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前提。人的主观意识如果要想接受自己的身体所做出来的活动, 就会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为铺垫。如果一个人的自身需求不能够被得到重视, 那么这个人的身体和精神就没有在接受其他人人文关怀的需求了, 而这时, 这个人的主观意识也不能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一旦一个人急需要被满足的正当需求得不到满足, 那么这就会成为一个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阻碍;一旦一个人不正确的需求得到满足, 那么这也会成为一个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阻碍。

( 二 ) 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意识, 但是过去的教育理念缺失把大学生都当做一样的人来进行教育, 这就使得各个独具个性的大学生被看做成为了一个相同的群体。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 也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主体, 不能对学生进行“一锅炖”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注意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的个性。

( 三 )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一直以来,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都是教师用语言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而学生是一个知识的吸收者。从表面的现象而言, 或许学生是乐于学习的, 但其实不然, 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交流较少, 教育者不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 而这也就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生活起不到什么实际的作用, 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对策

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中, 我们看出, 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加强人文关怀, 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健健康康的成长, 才能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接班人, 才能让他们肩负起复兴民族的伟大重任。

( 一 )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 注重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注重大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的地位, 关爱学生, 所有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一些特点中, 我们探索出了两条建议, 从而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以人为本的要求

第一条建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工作都要以学生发展为前提和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最终想要实现的是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但是, 在教育的过程中面对的却是一个个个体, 只有赋予了个体的正能量, 才能使整个社会变得和谐。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变得积极、健康、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第二条建议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具有个性意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的教育有所不同, 它直接触及到人的内心, 所以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 多关注学生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国家大事, 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同时还要建立较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 二 )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十分的发达, 大学生接触的外来思想和文化越来越多, 以至于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一些改变, 以往落后的思想在现代大学生身上已经丢失了, 他们的思想意识变得十分的前进, 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不能过于落后, 这样会使大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因此,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一定的创新。一方面,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以往的教育方式并不是全部都落后了, 把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还是能够与时俱进的, 只有教育者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 就可以使以前的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完美。枯燥的说教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的教学工作了, 但是可以使用优美的语言使枯燥的语言变得更富有吸引力, 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了,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摄影艺术探讨下一篇:喀拉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