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报告(共9篇)
关怀报告 篇1
摘要:该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 对我国高校大学精神关怀下的学生精神成长现状进行了研究, 同时综合运用高校组织理论、通识教育理论、心理认知与行为理论、强化理论、校园文化等理论, 系统探讨大学精神关怀和引领下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研究认为, 大学精神的引领和关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心理健康等意识形态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同时,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社会角色、社会技能、行为模式等方面具有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功能。学校应当发挥学生管理制度、通识教育课程、人文化精神和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 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精神内化作用, 充分发挥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积极作用, 同时加强对大学生职业伦理观的教育, 从而全方位地关怀学生精神成长。
由重庆文理学院张燚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学科“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大学精神关怀下的学生精神成长研究” (课题批准号:DIA100293) , 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 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普遍重视知识传播和技能培养, 对学生创造力、创新精神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重视不够。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校的快速扩招,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就业压力很大, 导致学生精神生活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失意、压抑、自卑、神经衰弱甚至自杀的现象层出不穷。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经济中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冲击着曾经是“理想王国”“精神家园”的象牙塔, 大学精神日渐淡化。加之, 高校不同程度存在的学术浮躁、急功近利、剽窃、弄虚作假和学术腐败等现象, 也深深地影响着高校学生, 使得他们的精神家园日渐贫瘠, 变得庸俗化、功利化。因此, 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 该课题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生精神成长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力求准确把握大学生的精神认识与行为状况, 找到大学生精神成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高校管理者制定出有利于将大学精神融入学生精神成长的方针政策提供思路、路径和方法, 同时, 也有助于为高校教师、教育工作者开展大学生精神成长教育提供具体方法, 有效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第二, 该课题在调查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生精神成长现状的基础上, 深入解析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从理论上揭示大学精神与学生精神成长的影响和交互关系, 系统探索大学精神引领、关怀和熏陶下学生精神成长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从而为高校开展学生精神成长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文化的理论成果。
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该课题的研究是一项综合研究, 其目的在于:首先, 通过实证性研究, 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精神弘扬与大学生精神成长现状, 厘清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然后, 重点从社会学、人类学、认识论、价值论等角度揭示大学精神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影响与交互关系。在此基础上, 系统探索大学精神关怀下学生精神成长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措施, 为高校实施大学生精神成长教育提供可操作的指导方法。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实证性研究部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实证研究:其一, 当前大学生精神成长存在状况;其二, 高校对学生精神成长教育的传承方式及其现状;其三,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认识与行为状况;其四, 当前高校政策制度。
2.建构与学理性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大学精神的内容体系建构与功能分析、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内涵与外延、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影响研究。
3.操作性研究部分。主要从高校管理制度、通识课程设置、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大学校园文化以及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等方面, 探讨促进大学生精神成长的途径和方法。
(二)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归纳和演绎的分析方法:重点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健康人格的形成、“自在”向“自为”的发展阶段以及实现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等角度, 厘清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前提、实质、过程和目标, 从而为后续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2.问卷调查、访谈的实证研究方法: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精神关怀下的学生精神成长现状, 揭示当前大学生精神的存在状况、学生精神成长的传承方式与教育状况、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认识与行为状况等, 找到问题根源, 保证理论研究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分别从社会学、人类学、认识论、价值论等角度, 系统探讨大学精神对学生日常社会生活、精神成长及未来发展的影响程度和交互作用, 从而为进一步探讨学生精神成长路径与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三、研究的成果和结论
(一) 实证性研究
1.大学精神关怀下学生精神成长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心理健康等意识形态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因此, 如何在大学精神的引领、关怀和熏陶下, 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就成为大学的重要使命。目前, 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大学生精神生活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比如失意、压抑、自卑、神经衰弱甚至自杀等现象。为了探究大学生精神成长的现状及问题根源, 该课题从大学生精神成长的现状、管理制度、通识教育、教育工作者言传身教、校园文化环境、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等方面进行问卷设计, 对5所高校的1, 250名学生进行了课堂调查, 结果发现大学生精神成长环境的各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问题。调查结果为相关对策研究明确了方向和重点。
2.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促使我们深思大学生的社会化。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社会角色、社会技能、行为模式等方面具有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功能。为了解同辈群体对大学生心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影响, 该课题的调查立足于重庆, 以“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为主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400份, 回收374份, 有效问卷365份, 有效率为91.3%。调查结果揭示了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状况。这为构建同辈群体参与逻辑下大学生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文化机制、组织机制和环境机制, 促使大学生社会化的正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建构与学理性研究
1.大学精神的内容体系建构与功能分析。首先, 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大学精神历史发展进程的基础上, 探讨了大学精神的内涵, 提出新时代大学精神的内容体系应当包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勇担责任的社会关怀精神等四个方面。然后, 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先进文化的交互关系, 指出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大学精神本身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先进文化, 它的思想根基、道德基础和精神力量源自于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不同时期的先进文化;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不同时期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最后, 重点从理想信念的凝聚功能、先进文化的传承功能、价值目标的导向功能、行为规范的批判功能等角度, 剖析了大学精神的功能及其实现。
2.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内涵与边界。主要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 厘清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前提;从健康人格的形成, 厘清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实质;从“自在”向“自为”发展, 厘清大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从实现个体自由全面发展, 厘清大学生精神成长的目标等方面, 厘清了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内涵与边界。
3.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影响研究。大学精神作为一种接力传承的智慧结晶和与时俱进的意识形态, 既通过对学校的办学目的、办学方向、办学特色的影响作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构架、知识构架、能力构架, 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直接地、全方位的、持久地影响大学生做人做事的品质和风尚;不但对大学生在校的精神成长发挥着巨大作用, 同时还将影响他们一生为人处世的思想品格、政治品格、理论品格、情感意志品格和心理品格。
(三) 操作性研究
1.基于学生精神成长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导向性研究。首先, 分析了高校传统学生管理制度中学生精神成长的主要缺失。然后, 重点提出了基于学生精神成长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导向性建构策略和途径, 比如:观念上, 重塑理念, 以育人为本的思想全面指导制度建设;制定上, 发扬民主, 不断提高制度制定的开放性和参与度;内容和目标上, 立足长远, 推动学生健康成长与社会协调发展;执行上, 导重于堵, 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反馈上, 与时俱进, 逐步完善制度监督和反馈机制。
2.基于学生精神成长的高校通识教育研究。通识教育作为一种自觉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形态, 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 达到“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创造性和健康个性的文化人”的目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高校做人教育的缺失, 也有助于找回高等教育成就人格、塑造精神的本体职能。为此, 提出了基于学生精神成长的高校通识教育模式, 包括重塑通识教育理念,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信念水平;完善通识教育目标, 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体系;“专通”结合, 塑造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
3.基于学生精神成长的高校教育工作者言传身教研究。首先, 深入分析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与学生精神成长之间的关系;然后, 提出了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如何践行“言传身教”, 促成大学生精神成长, 比如:热爱教育事业和每一位受教育者;教师自身具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素质;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掌握科学有效地教育方法;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等。
4.基于学生精神成长的高校人文环境与文化建设。高校人文环境是指一所高校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内在的品质, 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特有文化, 主要包括大学精神、办学理念、自身特色、校园文化、规范管理等。高校人文环境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因此, 加强高校人文环境与文化建设是促进大学生精神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 该课题提出以下五个策略和步骤:塑造大学精神, 增强高校软实力的凝聚力;强化办学理念, 增强高校软实力的内驱力;凸现自身特色, 增强高校软实力的感召力;丰富校园文化, 增强高校软实力的鲜活力;加强规范管理, 增强高校软实力的约束力。
5.基于大学精神内化的学生自我教育及其培养。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动机有内外两种来源, 一种是自身产生的内在驱动力, 一种是外界对自身的激发和鼓励, 只有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我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 是加强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 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环节之一。该课题在探讨大学生自我教育内涵的基础上, 明确了自我教育的主要内容, 即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自我身心教育和自我文化素质教育, 提出了大学精神内化的学生自我教育机制和培养方法。
6.大学精神关怀下大学生人本主义道德培养。现代德育日益凸现人自身的价值, 要求人性的觉醒和对个性的尊重。为此, 该课题提出, 在德育目的上, 强调受教育者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德育内容上, 强调受教育者的直接经验;在德育方法上, 强调受教育者自我育德等。
7.提高大学生独处道德能力的途径。提高大学生独处道德的能力是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是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也是衡量社会道德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志。课题依据独处道德的内涵, 分析了提高大学生独处道德能力的现实意义, 提出了强化大学生独处道德的途径, 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
8.为大学生提供超值服务的道德思考。为大学生提供超值服务, 就是高校教职工提供给服务对象——大学生的服务质量超出了正常预期水平。长期以来, 这种服务广泛存在于高校“三育人”的日常工作中, 具有十分重要的道德意义。要正本清源,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大力倡导和实行高尚道德, 丰富高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的构造内容, 促进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才培养工程的健康发展。
9.同辈群体参与逻辑下大学生社会化的机制建构。同辈群体作为学生中的一种普遍群体, 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很多时候超过父母和教师, 社会各界似乎对这一现象关注不够。为此, 该课题通过问卷调查, 实证分析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现实影响, 提出如何加强干预, 趋利避害, 发挥其有利作用, 预防和抵制其对大学生社会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10.大学精神关怀下的大学生职业伦理观及其教育。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 大学生职业伦理修养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关注。大学生要顺利就业, 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外, 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伦理品质。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伦理教育, 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职业伦理品质和职业伦理行为, 可以使大学生的价值观, 行为导向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发生积极改变, 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伦理素质, 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四、理论贡献与不足之处
(一) 课题的理论贡献
该课题围绕大学精神关怀下的学术精神成长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 主要有以下理论贡献和创新之处:第一, 厘清了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内涵与边界。具体就是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 厘清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前提;从健康人格的形成, 厘清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实质;从“自在”向“自为”发展, 厘清大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从实现个体自由全面发展, 厘清大学生精神成长的目标等方面, 厘清了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内涵与边界。第二, 从学理性上, 深入分析了大学精神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影响与交互关系。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精神对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大学生科学价值观体系构建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影响, 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精神在大学生精神成长中的关怀和引领作用。第三, 在操作上, 从完备高校管理制度、具有人文精神的通识课程设置、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校园人文文化构建、学生自我教育、人本主义道德培养等方面, 提出了大学精神关怀下学生精神成长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二) 课题的不足之处
尽管该课题对大学精神关怀下的学术精神成长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索, 但由于研究对象本身涉及面广, 而且研究问题重大, 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大学精神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影响与交互关系、大学精神关怀下学生精神成长的基本途径与方法还是初步和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仍需深入探讨。
关怀报告 篇2
为进一步提高我乡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水平,响应省、市人口委关于做好对返乡流动人口关怀关爱行动的号召,我乡利用春节期间农民工、流动人口大量返乡的有利时机,从2012年1月15日开始,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为期3天声势浩大、丰富多彩为流动人口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的“关怀关爱”服务活动。
一、高度重视,靠实责任
我乡根据省、市通知组织全体乡、村干部召开专项会议,认真领会精神,成立关怀关爱行动领导小组,分管计划生育副乡长任组长。组织得力干部包村包组责任到人。力求送政策、服务、温暖到户到人,实现一对一优质服务。
二、合理安排,统筹兼顾
利用乡镇集贸市场人口较多的有力环境,现场设置流动人口服务台,乡服务所、卫生院相关人员悉数到场,就计划生育政策咨询,生殖健康提供帮助,使“三防一治”活动落到实处。就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程序,相关权利义务提供咨询。现场设置婚育证明办理处,提供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换领,为育龄人口提供方便。组织人员就返乡流动人口问卷做了调查。现场人头攒动,积极参与。发放宣传品累计600余份,政策咨询300人次,发放避孕药具100余盒。生殖健康检查70人次。办理领换流动婚育证明30余人。
三、关注重点,奖惩并举
乡党委、乡政府高度重视,利用此次活动对全乡困难计生家庭和流动人口进行走访慰问,及时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3天累计走访慰问困难计生户50余户,发放慰问金10000余元,米面100余袋。
关怀报告 篇3
在国外, 从相关研究中看, 它们对大学生人文关怀与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在当今条件下的新探索却很不够, 同时对于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的分析也很难适应中国国情, 因此对我国大学生人文关怀与心理素质教育研究提供的借鉴意义也就相当有限。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人文关怀的研究成果相对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研究中, 而较少将大学生人文关怀应用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然而人文关怀侧重于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要, 心理素质教育侧重于对个体心理品质和心理成长的培养, 心理素质教育是人文关怀的载体, 更是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 两者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 紧密联系。因此将大学生心理素质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研究尚待进一步探索。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有相当一些人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这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 掌握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是有真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的前提, 为此作了以下调查, 是针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共有4376名新生参与, 其中本科生共350人, 专科生共4026人。调查问卷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 (UPI) , 其中填写问卷实际人数为3103人, 占调查人数的70.91%, 回收问卷2949份, 占实发问卷95.04%, 其中有效问卷2848份, 无效问卷101份。依据筛查标准, 确定有一定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共454名。本次调查以这454名新生为研究对象。
1. 性别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由上表可知被调查的男女大学生中, 心理健康不良呈现显著差异。从百分比数据上看, 心理健康不良中者男生比例 (18.10%) 显著高于女生 (13.25%) , 其中属于第一类的学生同样是男生多于女生。这说明男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状况不良, 其原因是现在社会处处呈现竞争局面, 社会赋予男生的期望值也更高, 担当的责任也更重, 正是这样, 对于男女大学生来说, 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就业, 无形之中, 男生所承担的压力会比女生大, 心理压力相对应也更大, 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也将明显增多。
2. 学历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由上表可知, 被筛查的所有心理健康不良学生中, 本科生与专科生存在显著差异。从百分比数据看, 心理健康不良中专科生 (15.85%) 明显高于本科生 (12.00%) 。这说明专科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不良现象。其原因在于本科与专科学生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有所不同。本科生在学生考分上是要高于专科生, 进入学校后, 本科生接受知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各方面都会占优势, 由于各方面比较突出, 被辅导员及其他老师看好, 从而自信心大大增加, 经过长期的锻炼, 心理素质将会明显增强。
3. 专业类别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由上表可知, 被筛查出所有心理健康不良学生中, 文科和理科学生存在心理隐患的学生相当, 文科生较理科生出现的比例稍大, 说明在学校中, 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 都需要得到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 因为它们的比例均超过了15%, 其中文科生较为感性, 容易出现冲动和情绪控制不良等现象, 更应该尤为关注。
二、探索大学生人文关怀与心理素质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做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工作, 重视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 从单纯的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逐步转向兼顾人文关怀和心理素质的综合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作用较大, 它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调适, 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 心理压力得到缓解, 促进思想问题解决, 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内心和谐。然而, 就当前我国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现状来看,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着严重的失衡性。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素质教育”, 贴近实际, 贴近师生, 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 重在解决他们内心的实际困惑, 这样才能给大学生以更多的指导、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疏导, 才能帮助他们又好又快地成长与发展。
三、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人文关怀的策略
1. 树立“以大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首先,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 构建真挚、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 根据此理论可以表明, 得到别人的尊重是每个大学生的心理渴求。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爱护学生, 尊重他们的个性。
其次,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掌握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把握他们的共性与个性特征, 并以此为依据安排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事半功倍地实现教育目标。
最后,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情况, 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 促使他们不断追求真善美, 发展起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2. 利用人文教育资源扩充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一方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加强对人文教育资源的研究, 比如对哲学、艺术、历史、美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 并将其理论化和系统化, 整合成具有价值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用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在人文资源的感染下, 大学生会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和独特的视角看待自己所处的世界。
另一方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多为大学生安排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心理拓展活动。当代大学生动手意识强, 拓展活动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 这不仅可以让大学生真正了解自己、更多的与人交往, 还能让大学生在拓展过程中提升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水平。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学生发挥表率作用。首先,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多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 完善知识结构、开拓教育事业, 努力成为专家型思政工作者。其次,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自己的科学化水平, 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时要体现前瞻性和规范性, 要能预测到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 比如情感问题、就业问题、学习问题等, 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走进学生的内心。还要掌握与学生进行交流的科学方法, 成为学生的朋友, 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这样才更有效地解决他们的问题。
4. 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大学生时刻处于校园环境中, 所以高校还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使其充满人文关怀。首先, 高校要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比如加强场地建设, 多摆放有品位的雕塑。其次, 高校要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比物质文化建设更为重要, 高校要强化校风、学风、教风建设, 积极弘扬诚实守信、严谨认真的风气。同时还要多举办各种体育、文化与科技活动, 提升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和生活品位。最后, 高校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 使其彰显对大学生的尊重与宽容。
参考文献
[1]王少梅.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构建和谐校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1.04.
[2]施林春.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状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06.
关怀报告 篇4
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课题调研方案》的要求,近期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走访、党员代表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全县各级党组织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意义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新时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既体现了对党员的严格要求,又体现了对党员的尊重关爱。党中央关于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是在党内生活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反映,是激发党员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举措。做好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既有利于激励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增强政治荣誉感和党员意识,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又有利于进一步凝聚党心、坚强组织,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二、在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方面的探索和经验
(一)建立了党内激励机制。一是政治激励。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每两年评选一次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真正把荣誉表彰与物质奖励、政治待遇、干部任用结合起来。
另外,各基层党组织每年还结合庆祝建党活动、年终总结和民主评议等,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二是物质激励。积极为党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切实为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工作突出、成绩优异的党员应适当给予物质奖励。三是精神激励。通过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实行评先创优激励机制,培养广大党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确保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近年来,涌现出了岳喜芳、杨宗胜等县市典型。
(二)建立了党内关怀机制。全县各级党委始终坚持每年“七一”、春节等重大节日深入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为各条战线的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县委在每年年底都要求各基层党组织摸清辖区内老党员、困难党员的情况,并将情况上报,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在上级党组织下拨的慰问金基础上,从县党费中拿出部分配套资金,一起分配下拨,用于走访慰问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并研究制定了慰问金分配方案,下发了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的通知,确保每年“七一”、春节等重大节日慰问活动更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在开展慰问活动中,县委领导带头分赴各村、企业的老党员、困难党员家中进行慰问。各村乡党组织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也都带队入村入户慰问,确保慰问金及慰问品能按时送到党员手中,让每一个被慰问党员都能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2011年全县共发放困难党员、老党员慰问金20余万元。
(三)建立了结对帮扶机制。全县各级党组织都建立健全了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制定并下发了长海县领导干部“一助一”扶贫帮困实施方案,健全了党员“一助一”扶贫帮困和党组织扶贫制度。扎实开展定点帮扶活动,建立了领导干部包村工作制度,机关干部
联系贫困户和下岗职工等制度,组织引导机关事业单位党员积极开展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采取一帮
一、多帮一等形式与困难群众结对,尽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群众党员中深入开展了设岗定责活动,帮扶党员干部针对困难党员的实际情况,公开承诺帮扶内容和措施,主动帮助他们联系就业门路,解决其家庭实际困难,自觉接受群众监督。2011年,全县受帮扶困难党员172人,结成帮扶对子131个,受帮扶困难群众253人,结成帮扶对子110个,党员为群众办实事512件。
(四)建立了政策扶持机制。一是开展技能培训。我们充分整合劳动保障、科协、党校等单位资源优势,对农村困难党员,切实加强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其集中培训、上门指导,发动养殖党员大户进行结对帮扶,提高困难党员致富技能。对企业下岗分流的困难党员提供再就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困难党员的专业技能,提高创业和再就业的本领。二是给予资金扶持。我们加强与金融部门联系,对那些有脱贫愿望和信心,因缺资金而无法起步的困难党员,视不同情况由村党总支证明,帮助与金融部门联系借给启动资金。三是提供信息服务。建立了信息发布制度,利用远程教育和农村远程信息机及时收集、整理养殖产品、苗种销售价格、新技术新品种、新就业岗位等信息,定期发布给困难党员,引导他们选准致富项目,尽快找到致富门路。
(五)建立了以组织帮扶、党员互助为一体的党内服务机制。一是构建党员服务网络。全县建立党员服务中心5个,社区(村)党员服务站30个,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建立了覆盖全县的党员服务网络,收集党员求助信息,提供及时服务。二是进一步加强流
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台帐,设立了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认真落实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的规定责任,对应发《活动证》和《小读本》的流动党员要求做到100%发放到位,及时接转流入党员组织关系,特别是对进岛长期务工经商和定居的外来党员组织关系,统一协调安排转入居住地党组织和企业党组织,进一步强化对流动党员的跟踪管理和服务。
三、当前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连续性不够。一方面,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行业分工越来越细,特别是1997年乡镇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制后,自谋职业者和下岗失业党员增加,一些党员特别是年龄较大党员,确实是面临创业的困惑,随之而来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个别党员因投资失败或因病致贫,生活上出现了困难。虽然各级党组织都利用“七一”和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予以救助,但救助的方式往往是一次性的,无论从思想上、生活上,对他们的关怀都缺乏连续性。
二是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双向性不够。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工作,是一个互动双赢的工作。我们现在的工作模式是党组织一头动,党员被动。作为客体而言,普通党员缺乏主动向党组织倾诉个人要求、想法和困难的主动性,甚至有些党员因思想退步,对党组织缺乏信任。主体上党组织为普通党员提供交流思想的平台软环境不够,个别党员在主观上放弃了向党组织寻求帮助的想法。因而形成了对党员的关怀、帮助,只有党组织一面想,个别应当得到激励、关怀、帮助的党员,没有得到关怀与帮助,形成工
作遗漏在所难免。
三是对困难党员帮扶投入不足。虽然对困难党员帮扶工作投入了一定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投入的资金数量不足,一般是思想帮扶的多,资金帮扶的少。投入的资金渠道也不宽,主要是指党内帮扶的多、社会帮扶的少。而且对困难党员的帮扶主要集中在春节和“七一”期间,都是些临时性的物质帮扶,其他经常性的开展帮扶较少。
四是帮扶工作的效果不实。从调研的情况看,当前大多数基层党组织都能按照上级的要求开展好党内帮扶活动,比如,开展“一助一”、“定点帮扶”等活动。但有的基层党组织以工作忙为由没有很好的开展,导致各项帮扶措施难落实。此外,大多数单位在对困难党员实施帮扶时,仅靠采取送钱送物等应急性、“输血”式的救济方法,未能充分地考虑到党员的具体困难,从长计议,导致治标不能治本,甚至不仅不能彻底解决贫困现状,反而易助长了一部分贫困党员的懒惰习性,产生依赖思想,致使越帮越靠、越靠越穷。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
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帮助激励党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基本要求:健全完善上级党组织关心下级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关心党员的党内激励关怀机制,形成党员教育、管理、激励、关怀、帮扶“五位一体”的格局。广大党员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党员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投入机制和资源有效配臵体系,部分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得到切实解决。通过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努力在全党形成上级党组织关心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关心广大党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来关心人民群众的生动局面。
五、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建议 “建立健全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及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工作,使他们在政治上有目标、生活上有保障,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升服务意识,增强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自觉性。党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运行过程,从工作过程看,本身是一个党的干部和党的基层工作者为每名普通党员服务的一个过程。享受这些关爱的党员在社会上、生活中很可能是弱势群体,党的关心和爱护,会大大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坚定跟党走的决心。这就需要各级党组织要带着感情去工作,要主动从生活上关心,物质上帮助,感情上关怀,精神上激励,条件上改善贫困党员。要在思想、生活上关心、关爱、关注困难党员,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长效机制。把健全关爱党员长效机制在原有工作成绩的基础上,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任务落实好,并有实施方案和计划,使每位党员感到是真关心,而不是临时性的关爱,要通过基层党组织把党内关怀的触角延伸开来,做到关爱送温暖,关怀憾心灵,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
(三)强化措施,增强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有效性。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创业富民”等活动,想方设法增加群众党员收入。二是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采取“党费挤一点、财政拨一点、党员捐一点、社会助一点、上级扶一点”的办法筹措困难党员帮扶基金,在组织部设立专门账户,实行专人管理、定时审计、救助公示制度,主要用于补助因病、因残、因灾、因祸或年老体弱等特殊困难的党员。
(四)加强引导,增强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对存在“等、靠、要、怨”思想的困难党员,要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扶工作。一是思想上引导。把物质救助与精神救助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帮助生活困难党员解开思想疙瘩。二是政治上引导。要不断完善“三会一课”等党内制度,经常召开党员干部学习会、组织生活会,不断激发党员的参政、议政意识和困难党员的荣誉感。三是源头上引导。要完善党员发展制度,始终坚持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及时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从源头上解决党员思想认识不高等问题。
(五)完善政策,增强党内关爱帮扶工作的操作性。要因人因地而宜,完善不同的扶助措施,提高工作的可操作性。对因缺技术、缺资金、缺信息等导致困难的党员,重在政策扶持。要出台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帮扶工作意见,对贫困党员帮扶予以政策倾斜。
《关怀》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周总理负责处理国家大事, 工作那么多, 那么忙, 却能到一所山村小学视察, 和小学生一起听课, 这充分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 对下一代的关心。
〖教学目标〗
(1) 认识“怀”、“周”等14个生字, 会写“灿”、“烂”、“怀”、“神”、“边”、“这”、“进”、“道”8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表达出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3) 感悟周总理对少年儿童的关爱, 体会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表达出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 感悟周总理对少年儿童的关爱, 体会生活的美好。
〖教具准备〗
周总理的生活照、录音机。
〖教法设计〗
情境——探索——讨论——引导。
〖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揭示课题
(1) 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周总理的资料。 (2) 今天, 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周总理的课文 (板书课题:关怀) 。
2.初读课文
(1)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划出生字, 反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2) 再读课文, 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并提问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 指名朗读课文, 大家评议。
3.学习生字
(1) 自主识字。 (2) 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识字方法, 互相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教师巡视。 (3) 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认生字, 随时纠正读音。 (4) 根据情况重点指导学生识记相对难认的字。 (5) 游戏。教师读出一字, 学生快速拿出卡片, 并读出生字和反面的词语。
4.巩固练习, 朗读感悟
(1) 学生自读课文, 画出可以看出周总理对小学生十分关怀的句子。 (2) 反复读课文, 说说你对周总理的印象。 (3) 学习小组竞赛读, 比一比哪组读得更流利、更有感情。重点指导学生读出语气。
5.反馈测试
背诵最后一段。
6.课堂小结
这节课, 我们知道了关于周总理的一个故事, 你读后有何感受?与小组内其他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7.布置作业
课外读有关周总理的故事, 利用班会讲故事。
8.板书设计 (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句子的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关怀。 (2) 能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设计理念〗
周总理是一个伟人,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感受到周总理对我们的关怀之情, 我决定首先让学生了解总理的为人和他的事迹, 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 领悟总理关怀我们的每一个细节, 体会总理对我们的关怀。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周总理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关怀。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1.复习上一课内容
(1) 教师和学生共同读课文——指个别读课文。 (2) 指个别读词语, 并说出词语的意思:秩序井然、聚精会神、灿烂、幸福。
2.学习课文
教师出示课文插图, 问:“他是谁?”“你认为周总理是个怎样的人?”指名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师再问:“周总理在做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 (课文第三自然段) (1) 指名学生读课文。 (2) 让学生自己再读课文, 思考句子意思。 (3) 选一名学生扮演“周总理”, 其余学生读课文。教师指导“周总理”表演到位。 (突出“不住地点头”、“轻轻地”、“认真地”、“一起”这几个词的表演) (4) 教师问:“周总理为什么要‘不住地点头’?‘轻轻地’说明什么?‘认真地’和‘一起’又说明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5) 通过这一段的学习, 你认为周总理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教师问:“周总理是怎么走进教室的?是大摇大摆地走进来的吗?”学生自己读课文思考。 (讲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1) 分小组讨论“周总理是怎么走进教室的?” (2) 指导小组分角色表演, 理解段落内容。 (指导学生表演“秩序井然”、“轻轻地”、“站”、“一边……一边”) (3) 指导小组写出讨论答案——教师讲解分析。 (4) 教师问:“从‘周总理走进教室’这一段, 你认为周总理是个怎样的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学习课文第一、第四自然段。 (1) 师生齐读第一、第四自然段。 (2) 教师问:“我没有想到什么?更没有想到什么?”指名答。再问:“为什么没有想到?”“‘更’说明什么?”指导学生回答。 (让学生懂得周总理在百忙之中, 还抽出时间来看我们, 是多么的不易啊!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对我们的关怀) (3) 通过情景表演理解第四自然段的意思。让一名学生表演“总理”, 另一名学生表演“一位同学站起来朗读”, 其余同学读课文。
(师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3.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
第一, 教师范读一遍课文。 (指出有表情的地方) (1) 我没有想到, ……更没有想到…… (重读) (2) 那天上午, 我们和往常一样, 秩序井然地坐在教室里, 听老师讲课。 (重读) (3) 周总理轻轻地走进来了。 (放慢速度朗读) (4) 他走到教师后面, ……一边看一边不住地点头。 (边读边点头) (5) 后来, 轻轻地问:“是讲这一课吗?” (慢速度朗读) (6) 周总理戴上眼镜, 认真地看课文。 (重读) (7) 那位同学读得很流利, ……周总理不住地点头微笑。 (边读边点头微笑, 注意表情) (8) 窗外阳光灿烂, (重读) 菜花的香气一阵阵扑进教室来。 (放慢速度读) 春天这样美好, 周总理这样关怀我们, 我们感到既温暖, 又幸福。 (重读)
第二, 指导学生自己读。
第三, 指名个别读。
4.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指课题——关怀, 问:“谁关怀谁?是怎样关怀的?”指名学生回答, 并说说“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说完, 教师再小结。
5.课堂练习
周总理看“学习园地”, 一边 () 一边 () 。
一位同学朗读课文时, 读得 () () , 周总理一边 () 听, 一边 () 点头微笑。
教育需要人文关怀 篇6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根本的转变,即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民主、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用尊重、平等的情感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让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叶澜教授指出: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欢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的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阳光、空气和水”。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例如,倡导学生有错必改,包括教材、权威、教师、学生的错误;倡导有疑就问,鼓励大胆质疑和问难;允许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进行讨论、辩论;允许学生犯错,等等,让孩子们个性张扬,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如一位教师问:“当学生回答3+4=8时,你会怎样回答?”一位教师说:“我会说三句话,第一句:很好;第二句:很接近;第三句:还有其他的吗?”看似简单的话,却体现着该老师对学生心理感受的呵护,不是随意地简单地全盘否定学生的错误,而是从中寻找闪光点,以肯定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重新获得成功。
二、尊重个体差异,打下“成人”“成才”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自从认识到这点,我总是乐于对每一个孩子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从多个角度来评价他们,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他们的潜能,充分地肯定和欣赏他们,树立他们的自尊和自信。面对这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我主动、自觉地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的方法,以配合其智力组合的特点,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与发展,实现个人价值。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特征告诉我们,小学教育要为学生打下“做人”“成才”的基础。学生成才智力因素固然很重要,但最关键的不是智商,而是品格、意志、生活习惯、自主意识等非智力因素。必须树立全面的发展观。我们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重视“做人”的教育。引导学生从关心自己转向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关心自然的转化,从遵守纪律只是为了避免惩罚的他律阶段到主动遵守纪律的自律阶段等一些基本的道理。在学校里学习的具体知识在长大以后可能不记得了,但令我们终身受益的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和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我们要让学生从小学习怎样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我班有一个学生,因为智力有障碍,上课没有一分钟能静下来听课,学习成绩很差劲,常常考个位数,但他做事却很负责,每天抢着擦黑板,从不嫌苦嫌累,与同学团结互助,每天都过得开心。抛开学习成绩,他是一位讨人喜欢的学生,但是现在硬要他和其他学生一样比成绩,这不是勉为其难吗?面对这样特殊的学生,我们要正视他的差异,容忍他的行为,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宽容学生有时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美德。
三、树立服务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的天职是变化、自化、化人。一是要服务于全体学生。我们在听他人上课的时候,时常会听到老师这样说:“请这节课没被我抽到的同学举起手来,下面的问题可以由你们来回答。”我觉得这些老师是高明的,因为他们明白要照顾全体,服务学生。二是要服务于全面,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进其全面发展。
听到一个案例,我感触很深。一位教师为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班级安排了挑战数学大擂台,每次出十题类似奥数的开放题,没想到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却异常高涨。可是在批卷中发现有的同学只做对了3题,只能得30分,当红红的30分写下去时,那红红的字也深深地刺痛了老师的眼睛,这不是给刚刚有了兴趣的、正热情似火的学生当头一棒吗?也没有达到设立此活动的真正目的,这位教师灵机一动,设立基础分50分,每题改为5分,这样30分就成了65分,原来的及格分60分也变为优秀了。同学们都很兴奋。这位教师时时想着学生,把学生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上,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对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心理上都给予了足够的关注。这种浓浓的人情味不正是教师要对学生付出的人文关爱吗?只有教师们深刻理解这种关爱,将其深藏在心中,并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才能渗入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地流露出来。听了这个事例,我更觉得教育工作者应做一个有心人,处处为学生着想,处处以为一切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时刻提醒自己,勉励自己。
关怀报告 篇7
关键词:军事题材美术,人文关怀,思想溯源与分析
一、基本理论概述
1、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我们党在十七大上提出人文关怀, 说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着重于引导人, 教育人, 开始从教育者的内心作思想工作, 关心人们的内心世界。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说教, 在承认人的价值、人的存在意义和人作为主体的社会地位前提条件下, 引导正确的对自己和社会, 人文关怀更好培养与人民的情感, 保持亲密的关系。我们提出的人文不同于西方的人文;到近代以来我国人文思想严重不足, 受西方人文思想的影响很小, 尤其是封建思想影响深厚, 我们党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适时提出了人文关怀, 是一次深刻的思想革命, 对于社会进步, 人的全面进步, 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它不仅仅是政治工作的进步、思想工作的进步, 更重要的注重人的价值, 注重人的内心世界, 人的自由空间不断地扩大。
2、军事题材中的人文关怀的意义
随着我们党提出了人文关怀思想, 军事思想工作也开始做出积极的调整, 尊重人的内心, 尊重人的价值, 注重人文关怀和内心的感触, 加强心理的疏通和引导。军事题材的美术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 作品中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思想内涵, 艺术本身逐渐的从艺术层面上追求, 符合艺术的本性, 不仅仅从服务于政治的视角创作作品, 作品的人文艺术和政治思想融合在一起, 用最真挚的人文情感来表现人物。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想工作, 军事题材美术作品, 主要是以人物画创作为主, 始终方向明确, 体现时代特色、展示人文关怀精神, 同时也注重挖掘生活源泉, 融入人本精神感触;军事题材中呈现出形式丰富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成为近几年来军事题材中艺术作品的发展趋向。不断探寻生活的, 从生活的本源去创作作品, 从军队生活中选取素材, 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创作出具有思想深度和表现力度的军事题材的作品。
二、军事题材美术中的人文关怀思想溯源
1、人文关怀思想在军事领域的出现, 有其发展的历程。起初在军事领域不存在人文关怀思想, 当然不能否定存在人文关怀的个别行为。军事题材的美术作为一种特殊艺术表现形式, 与社会生活领域的艺术表现形式, 不尽相同, 尤其特定的历史使命, 主要体现与军事相关的艺术, 有其自身鲜明的特色和反应的主题, 总的来讲全面地服务于军事斗争的需要, 与政治发展相适应, 成为社会发展的宣传工具, 或者是反对战争, 以艺术的形式渲染战争的残酷, 艺术的视角未能普及到普通的士兵, 不以个人为中心, 不体现人的价值;或展示渴望平安和谐的世界;以上诸多内容成为长期的军事题材的艺术作品的主题。随着社会发展到近代以来, 社会文艺思潮, 人文思想逐渐产生, 慢慢地影响到军事领域, 军事艺术发展也开始注重人文精神。
2、人文关怀精神最初发源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 由人文主义的传统发展变化而来, 历经几百年的历史变迁, 人文主义传统主张认可人性否定神性, 主张人的价值, 否定神学权威, 把人的个性从神学中解脱出来, 追求人的自由和价值, 尊重人的权利, 不断从人的视角去考虑问题, 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关心人的精神世界, 在生活中, 人文关怀以不同个体自身特点和发挥个体优势角度去开着各项工作, 体现了对人性的极大尊重, 对于不同的主体要求以多种形式去满足, 进而发挥个体在生活中的内在潜力, 激发成为积极的社会要素, 同时让每个人在社会的发展中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人更加地自由, 更加地体现自我存在, 人文关怀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社会文化, 在艺术领域有充分的体现, 军事题材的艺术不断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 人文关怀在军事题材艺术中开始起来, 对军事艺术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对军事思想工作的转变提供了人文要素, 促进工作方式的转变。
3、我国军事题材的美术中人文关怀的经历和世界的发展历程相一致, 只是我国近现代文明发展较晚以近代经历了战争的洗礼, 因为战争和社会的需要文人精神在军事领域的传播较晚;西方世界的如:鲁本斯创作的《费顿的沦陷》, 还有伦勃朗的作品《夜巡》, 我国的则有《昭陵六骏》、《平定准噶尔图》等等, 表达对战争的理解更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诉求, 残酷的军事斗争极具毁灭性, 用抽象的描述手法展示的淋漓尽致。齐白石的《和平鸽》表达出对和平的期盼。到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主张和平发展, 社会发展迅速, 政治社会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 军事美术中具有鲜明“人文关怀”, 军事题材美术中的“人文关怀”思想和创作倾向日渐明显。党的思想工作中明确提出人文关怀后, 在军事领域里开始广泛传播;军事美术题材中具有浓烈的“人文关怀”气息、具有思想深度和影响广度。
三、军事题材美术中的人文关怀现状与分析
1、军事题材美术中的人文关怀, 在现在的军事美术中散发出浓烈的人文主义, 表现出人文艺术的巨大魅力。在这一精神的感染下创作出大量的包含人文精神的美术作品, 提升了思想工作的有效性, 感染了人的内心, 促进军事艺术的发展。但是我国在接受人文主义传统较晚, 发展历程段, 到了党的十七后人文关怀才开始在军事题材中体现, 所以人文精神的发展内容理解和创新不足, 表现形式比较单一, 形式与内容的融合比较刻板, 与西方人文艺术的表现手法存在一定的距离。
2、军事题材美术中的人文关怀作品近年来不断涌现, 深刻体现军事艺术的变革, 适应军事宣传的主题, 成果累累, 取得可喜的成绩, 但是人文作品的总量在整个创作中比例不大, 在这些作品中的精品较少, 能够有效突出人文关怀的表现形式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在表现人文精神时还保留者明显军事政治的印记, 人文倾向不明显。
3、在提倡人文背景下, 军事美术题材美术的作品中也出现了夸大了人文精神的现象, 过多地追求艺术本身, 与军事联系渐行渐远, 服务军事的基本职能是不会变的, 但是为追求艺术而不和军事相结合就变成了纯艺术作品, 丧失军事题材美术的本性, 由此可见要把握好人文关怀的尺度, 把握好人文关怀在军事题材中运用。
四、提高军事题材美术中的人文关怀对策
1、为提高人文精神在军事题材美术中应用, 结合工作中的实际, 大胆吸收西方人文精神在美术上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不断地创新发展, 促进我国军事题材美术人文关怀的提高, 更好的为军事思想工作服务。
2、鼓励作品创作向人文关怀方向发展, 创新人文作品的表现形式, 突出人文精神, 借鉴西方军事美术题材, 实现艺术和军事的完美融合, 提升艺术的水准, 提高艺术的赏析性, 创作出更多的可观、可感、可悟的人文美术作品。
3、加强党的理论学习, 深刻领会政治思想工作的人文性, 把握提高军事题材美术的作品的基本规律, 做到军事题材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人文关怀和军事思想工作相结合。
五、总结
军事题材美术中的人文关怀思想随着社会发展, 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和表现形式, 推进了美术艺术的发展, 提升了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涂辛.从建军80周年美术作品展看军事美术创作[J].中国文化报, 2007, 8.
[2]殷双喜.2 0世纪中国美术中的战争图像[J].美术, 2011, 1.
[3]许向群.迷彩情节和图像体验[J].军事美术的“个案”诠释, 2010, 8.
人文关怀,你“看见”了吗? 篇8
我注意到微博上一些同仁的评论:比我还狠;要不要玩这么大啊!也太变态了吧?!我的转发理由是:这是电视界黔驴技穷的“邪路”。
因循守旧、跟风复制是“老路”, 变态猎奇、追星逐臭是“邪路”, 那么, 电视人的“大路”或“新路”在哪里?你问问电视人, 估计他们比猛不丁地被人问到“你幸福吗”更纠结, 他们的纠结在于:“大路”或“新路”, 有收视率、关注度、影响力吗?
在那档说不上名字的美国选秀节目引发反感式关注的同时, 日本收视之王《含泪活着》终于在上海纪实频道首播。这是NHK一如既往的优秀纪录片作品, 是华人导演张丽玲《我的留学生活》系列纪录片的收山之作, 凝聚了张丽玲和摄制组10年的心血。《含泪活着》创富士电视台历史纪录, 网上的观后感言达400多万条。片子开头有这样一句解说:“在连续3年每年有3万人自杀的日本, 有这样一位中国父亲在顽强地含泪活着!”记录片的主人公丁尚彪, 上海男人, 35岁时告别妻子和女儿, 到日本留学, 在东京漂泊打工15年, 从一个连合法身份都没有的外籍“黑工”, 成为名扬日本的“励志英雄”。
一家人15年的生活, 每一个时刻每一个人物, 都催人泪下、震撼人心。可是, 回过神来, 梳理一下, 在我们琳琅满目的荧屏上, 见过多少这样的纪实作品?华人文化集团董事局执行主席夏骏, 曾任CCTV《新闻调查》制片人, 他发过一则微博:《久违》, 说的是, 一次, 共同参加一部电视剧的研讨会, 20多位学者挨个发言。一位教授说:“看这部作品, 我感动得流泪了, 20年来, 我还是第一次看一部作品被感动得流泪。”另一位教授插话:“我们的社会和艺术也太可悲了, 居然20年没有出一部让一个文艺学教授感动流泪的作品。”
20年, 没有一部作品打动过我们, 也许夸张, 可能失实, 不过, 必须承认, 电视频道越来越多, 电视节目越来越多, 而我们可以选择的、可停留的, 似乎越来越少, 观众在越来越多地流失。
柴静在她新出版的《看见》里说,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 被概念化, 被无知和偏见遮蔽, 被模式化, 这些思维, 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 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 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有朋友说, 这个“人”, 可能每天我们都会遇到, 在新闻里, 在微博里, 在街上, 在你正坐着的地方。你看见了, 就不能熟视无睹。柴静“看见”了, 看见了那些活生生的人, 而我们要看她的《看见》, 每每都要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刻 (周日22:36首播) , 要不只能等到第二天之后的网上点播, 随时随地。
作为电视人, 我知道节目如此编排的用意, 而我更明白许多电视人没有看见或不愿看见的原因。张泉灵最近采访冯小刚, 冯小刚讲他和《一九四二》18年的缘分, 讲他当年和刘震云沿着灾民逃难的路径走的那几个月, 讲这回演员们抛开自己的演技, 生生冻着饿着自己。张泉灵的感受是, 冯小刚、刘震云都是少见的聪明人, 带着善的底子、狡黠的样子, 可他们用最笨的办法拼出了一部戏。这世界的好东西常常是聪明人用笨办法做出来的。
其实, 所谓新路、大路, 也一定是聪明人用笨办法用脚板“踏”出来的, 而不是自以为聪明的人, 用眼睛“看”出来的, 用鼻子“嗅”出来的。
微博上有个段子:人吵架为什么嗓门会那么大, 因为彼此心的距离太远了, 要大声才会听见;为什么相恋时的情侣都是细声细语的, 我们旁人却听不清, 因为他们心在一起, 所以无需大声也能彼此相通。忽然想到, 现在的电视荧屏上, 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琐碎的、吵闹的、无聊的、庸俗的, 乃至恶俗的、变态的节目?因为电视人与观众心的距离太远了, 以为要那么吵着闹着, 观众才会听见, 才会买账!你肯把那些电视作品推荐给你的父母看吗?你敢把那些转发给你的孩子看吗?
高职学生人文关怀浅析 篇9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态势,人文关怀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 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 突出了人文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指明了方向。
一、了解现实, 突出特色, 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
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以人为本, 就是以人为中心, 突出人的发展。以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的自我要求, 来实现社会要求的转化。要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培养并使每个学生成才, 必须关心每个学生, 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有的放矢开展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 处于中专层次和本科层次之间, 高不成、低不就的现实, 使其教育处于矛盾和尴尬之中。虽然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但在当前, 仍有不少人对大中专层次的教育存在偏见, 尤其忽视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 是一些接受了普通高等教育而缺乏实践技能的学生出现了就业难, 脏活、累活、难活、工资低的活, 他们不愿意屈尊, 宁愿失业或成“啃老族”。了解每个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 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关怀高校中的贫困学生, 了解贫困学生心理, 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一方面要承受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 另一方面还有深藏于内心的困惑、痛苦和自卑的心理负担。在这双重压力下, 他们与非贫困生在学习、情绪和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会更多。在他们的心理上, 存在有“不平衡”“不公平”的心态, 内心里对社会有抱怨, 对学校、老师、同学等有敌视。这些情绪心理, 是相当危险和可怕的。究其原因, 有社会深层的问题。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坦承: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为投入不够, 最突出的问题和最突出的困难就是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多数贫困生自强不息, 勇于面对现实, 用自己的优异学业, 扎实地技能, 走向社会, 回报社会。
三、关注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 掌握当代大专生心理健康状况, 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时代, 市场决定成败。就业的压力, 人才的竞争, 有时甚至显得十分残酷。这必然影响到在校大学生的心理。他们有时表现在自我意识不清, 不能恰如其分地进行自我评价, 表现为自我中心、自卑及自负。缺乏目标意识和学习动力, 不少学生的求学动机主要立足于个人的发展, 对学校和专业不满意的比例较高。缺乏有效的学习技能, 对大学的学习感到无所适从, 情绪不稳定, 缺乏情绪自我调节能力, 抑郁、焦虑、消极情绪较普遍。自我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对前途感到难以捉摸, 使他们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价值的偏离, 加剧了他们的心理的冲突, 个人注意倾向严重, 集体观念淡漠, 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加, 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主义膨胀, 这都导致他们往往缺乏坚定的信仰, 奋斗目标不明确。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实质内涵知之甚少。基本的政治理论素养缺失, 不少学生的入党动机并不纯正。
四、以现代教育理念, 树以人为本新风, 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 追求自我完善, 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的教育, 不仅要教育人、引导人, 还要关心人、帮助人, 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追求自我完善, 获得整体全面发展。众所周知, 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 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 其最根本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因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 学习知识, 掌握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人们说:修养, 是人的第二身份, 就是这个道理。
高职院校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实践中探索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意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达到学习做人和学习为人相结合的目的。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现教学工作的整体优化, 切实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对全体学生而言, 要加强政治教育工作, 增强“三观”教育, 树立正确的心理。今天的学生, 思想新, 接收事物快, 创新意识强, 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稳定, 信仰不够坚定, 社会责任感欠缺, 吃苦耐劳、集体主义精神不够, 团结协作精神缺乏, 我们就从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 培养他们的历史观和国家民族的荣誉感, 以“八荣八耻”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