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学设计2粤教版

2024-10-15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学设计2粤教版(共8篇)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学设计2粤教版 篇1

《2.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3)人民当家作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的含义。

2、能力目标

(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作出选择。

(2)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深刻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增强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教学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教学难点

政府依法行政,公民有序参与。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海导航

1、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地位、性质、先进性和作用是怎样的?

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怎样形成的? 忆一忆: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在探索救亡图强之路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农民运动)戊戌变法(改良运动)辛亥革命(民主革命)

一、我国人民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一个领导核心 “阅读与思考:聚焦重大的历史时刻”

1、阅读上述材料,说说以上几次党代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哪些重大的决策和部署。

2、结合材料说说你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理解,与小组同学交流。(你对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怎样的?)

①(学生活动)阅读与思考问题: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见课本P48。

②(学生活动)阅读与思考问题:中国共产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核心的原因。答案见课本P48。

③(学生活动)阅读与思考问题: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对我们的本领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遇到了种种艰难险阻,我们的事业成功都是经过艰辛探索、艰苦奋斗取得的。想一帆风顺推进我们的事业,想顺顺当当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那是不可能的。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肯定还会不断出现,关键看我们有没有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的本领。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4)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第二课时

(一)知识拓展

民主政治的最基本含义,就是主权在民,也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政治是相对于专制政治而言。

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二)新课讲授

1、知识要点

2、学生活动

“阅读与感悟”:“举牌哥”改变地铁翻新计划,提问:阅读以上材料,有何感悟?

让学生感悟到:作为中学生,在履行公民职责,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方面,我们也能够采取行动。出示图片,让学生讲出人民当家作主的形式。

“分析与交流”活动:网络反腐。

让学生知道人民当家作主的广泛性、真实性以及当家作主的途径和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小组分析交流,让学生知道人民当家作主的广泛性、真实性以及当家作主的途径和形式的多样性。

本活动提出两个问题:

(1)你了解哪些网络举报反腐的例子?你如何看待网络反腐的作用?(2)假如你发现了腐败的线索,你准备怎么做?

3、总结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

第三课时

政府依法行政 公民有序参与

一、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一)学生活动:阅读与思考问题

1、什么是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依法治国的意义是什么?

4、为什么说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举例)春秋时期鲁王判案的故事。

(二)学生思考

国王的判案是“人治”还是“法治”?如何理解法治?

(三)总结

在人治社会里,谁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谁就说了算。

(四)出示资料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王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依法治国含义(名词解释)领导者:中国共产党; 主体:人民群众;

“治”:既包括依法惩治犯罪,也包括维护公民权利; “法”:法律,其中最重要的是宪法。所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思考:依法治国中的“法”是指什么法?它们是由谁制定的?

(宪法和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据人民的意志制定的。)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学生活动)出示图片,让学生讲出每张图片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个要求。

二、政府依法行政 公民有序参与

(一)学生活动:“阅读与感悟:“从政府信息公开走向透明政府”,2008年以来,我国政府透明度明显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范围逐步扩大,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我国在提高政府信誉度、保障公众参与者权的依法治国道路上不断前进。

阅读并思考:

1、依法治国对政府和人民各有什么要求?

2、我国政府的性质?

3、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4、公民如何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5、行使监督权的正确途径有哪些?同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二)名词解释:公民有序参与

1、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2、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行驶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责任,都必须是合法、有效的。

(三)学生思考 公民如何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四)总结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见课本P50)

(五)课后作业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相关规定;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序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典型事例。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学设计2粤教版 篇2

1.1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第一课时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一、选择题(下列1~6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7~8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

1.观察漫画《网友看世界第二》,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①我国已经步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②我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③我国城乡差别还比较大 ④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2.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由此可见()

A.中国是发展最快的国家,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B.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基本完成 D.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物价上涨慢一点,收入增长快一点,就业机会多一点,资源消耗少一点……”这一民谣从根本上反映了()

A.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经济发展与人口众多的矛盾

C.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的矛盾 D.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之间的矛盾

4.新《党章》对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作了明确论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下列选项中,能直接反映上述主要矛盾的是()

A.“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在中国载人航天史上迈出重要一步 B.台风“海燕”袭击我国海南,使海南遭受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 C.近来“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的现象备受关注

D.我国跻身世界第三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客源输出国 5.知名国情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2013年11月12日接受记者采访说,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成为世界经济贸易投资增长的最大贡献者,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以及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都迈上一个大台阶”。这表明()A.我国已经走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C.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D.我国已经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判断改革开放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是()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④是否有利于提升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要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努力完成国家的根本任务。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分别是()A.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8.(2013乐山改编)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从26.6万亿元增加到5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由此,对我国国情可以这样认为()A.我国已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B.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D.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得到根本解决

二、非选择题

9.仔细观察漫画《背负大山》,探究下列问题:

(1)漫画《背负大山》说明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上述主要矛盾决定了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10.如图为十八大时,新华社发布的我国在过去五年和十年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图表。辨析:针对图表内容,有人指出,我国已经走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材料一 中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2月22日发布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1.93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8%。该增速低于2011年的9.2%,但仍快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认为,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长较快,结构有所优化。

材料二 在十八大新闻中心官员答记者会上,小学生记者张佳鹤就买房难问题采访了住建部长姜伟新,目前买房难已成全民之痛;近两年,“啃老族”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充分说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开始恶化;“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人们最为关切的民生问题之一。(1)上述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的最根本措施是什么?

(3)请你为具体解决材料二中的“难事”开出药方。

课后提升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A 4.C 5.C 6.A 7.ABC 8.BC

二、非选择题

9.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仔细观察漫画的画面以及画面中的提示性文字。第(1)问由养老、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提示性文字可知,由于社会生产相对落后,人民的各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第(2)问主要考查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直接运用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表现的理解与运用。解答本题可运用初级阶段的原因、表现知识点进行分析。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实现了独立,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我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体现。但我们在盛赞祖国赢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由于新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建设的,至今,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

11.解析:第(1)问要围绕成就与差距进行分析;第(2)问主要考查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第(3)问则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开出的药方”既要切实可行,又要符合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答案:(1)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体现。但我们在盛赞祖国赢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要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2)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

(3)抑制土地和商品房的投机行为;完善市场就业服务机制,扩大就业;改革医药卫生体制,“医”与“药”分开等。

第二课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选择题(下列1~6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7~8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

1.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包括()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13湖州)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闭幕式上,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A.改革开放道路

B.中国特色改革开放道路 C.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十二五”规划强调从追求“国富”转向更加追求“民富”。这一“转向”()

①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②有利于彻底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体现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2013年7月10日发布,截至6月底,全国保障房已开工440万套,基本建成236万套,分别达到目标任务的69%和50%,完成投资4 950亿元。这一举措()

①是国家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②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③说明解决民生问题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表明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旗帜引领前进路,旗帜就是方向,指引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A.科学发展观

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6.国家统计局2013年7月15日发布初步核算数据,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48 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神舟系列火箭发射成功“蛟龙号”;深潜成功;成功举办“世博会”“亚运会”;京沪高铁全线铺通……我国取得上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A.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坚持了科学发展观

C.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坚持了改革开放

7.(2013苏州改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个大体系、大范畴。其内容包括()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8.图片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B.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C.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二、非选择题 9.(2013天津改编)民族独立梦、两弹一星梦、奥运世博梦、航天潜海梦……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了现实。今天,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仍在继续…… 【中国梦〃数递】过去的五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进出口总额提升至世界第二,出口世界第一;累积新增城镇就业5 87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9%;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 800多万套。【中国梦〃数递】表明了什么?请分析其根本原因。

一、选择题

1.B 2.D 3.C 4.C 5.D 6.C 7.BCD 8.ABCD

二、非选择题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学设计2粤教版 篇3

一、填空题

1、时间是最(公平的),对谁都一视同仁,既不多给他(一分钟),也不少给你(一秒)。合理安排(时间),(时间)就会给你很多收获。

2、自主学习的表现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积极思考)、(坚持看课外书)、(经常给自己设立一些学习小目标),等等。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培养我们的(探索)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成功的人)。

4、(兴趣爱好)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真正的(兴趣

爱好)是需要培养的。

5、学校为我们开设了许多(课程)。但在学习中,一些同学仅凭(兴趣)学习,产生了(偏科)现象。

6、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清晰),(生活有规律),(身心健康),(人生更加快乐)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学习要有“金钥匙”,但每个人学习的“金钥匙”不一定(相同)

9、遇到困难和(挫折),要保持一份好的心情。

10、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11、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可以(找找原因)、(想想办法)、说声(“我能行”)

二、问答题

(一)、说说自己学习的金钥匙?

答:

1、不懂就问。

2、独立完成作业。

3、珍惜时间。

4、课前预习。

(二)、遇到困难和挫折,如何保持一份好心情?

答:

1、想一想高心的事。

2、说说自己的优点。

3、说声“我能行”

(三)、有些同学仅仅凭着自己的兴趣学习,产生了偏科的现象。你认为偏科会给我们的成长带来哪些影响?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学设计2粤教版 篇4

制度

一、判断题(请对每小题的观点进行判断,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1.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解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的职权。答案 F 2.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依法享有提案权和决定权。()解析 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人大享有决定权。答案 F 3.人大代表有权依法决定国家重大事项。()解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决定国家重大事项,人大代表没有决定权。答案 F 4.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解析 县级及其以下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答案 F 5.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解析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答案 F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6.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修正后的立法法新增规定:“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这表明了()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 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没有立法权

③修正立法法就是为了保障公民权益 ④立法法的修正有利于规范立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②错误;由材料可知,修正立法法不仅保障公民权益,还有保障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③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①正确;修正立法法有利于规范立法行为,④正确。故答案选B。答案 B 7.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决定从2016年元旦以后实施 1 “全面二孩”政策。这表明()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立法权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决定权 ③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材料中的事例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的表现,而不是决定权,且最高决定权属于全国人大,①正确,②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③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④错误。故答案选A。答案 A 8.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决议。这表明全国人大行使()A.最高监督权 C.最高决定权

B.最高任免权 D.最高立法权

解析 本题考查全国人大的职权。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决议,这是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的表现,C符合题意;A、B、D均与题意不符。答案 C 9.“老百姓相信我,选我当人大代表,我就要为老百姓说话。”这是因为人大代表()①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 ②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权力

③必须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 ④应该虚心听取人民的意见和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人大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人员,①说法错误,含①的选项均应排除,D正确。故答案选D。答案 D 10.“微博问政”进一步得到人大代表的青睐。很多人大代表把通过博客、电子邮件等方式与群众联系、听取群众意见当成自己的分内工作。“微博问政”()①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②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决定权 ③有利于公民表达意愿,维护公民的主人翁地位 ④密切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②错误,因为决定权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而不是人大代表的权利,故排除;③错误,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非公民,①④说法正确并且是“微博问政”的意义。答案 D 11.(2016年9月台州市选考教学质量评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省高院组织开展了“人大代表法院行”视察活动,邀请代表走进皖南、皖北地区两级法院和派出法庭,跨区域进行实地视察。材料反映了人大代表()①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 ③依法履行职责,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④督促和支持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人大代表法院行”视察活动,反映了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督促和支持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③④正确;①错误,错在“具体”;②与材料无关。答案 D 12.2016年8月21日,某镇召开镇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评议大会,该镇人大代表向选民作了述职汇报。代表们就选民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表示将梳理好群众意见,当好群众的代言人。该镇这一做法()①保障广大选民对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和质询权 ②体现了人大代表应该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③有利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能力 ④方便监督人大代表,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错误,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④错误,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早已确立。答案 B 13.在新形势下,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地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①政体,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②政体,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③国体,促进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权力机关,显示了我国民主鲜明的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不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不是国体。④说法不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是权力机关。答案 A 14.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下,人民与人大代表之间、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这种关系()①反映了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决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③有效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④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下,人民与人大代表之间、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这种关系反映了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有效保障了人民当 家作主的地位,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①③④正确;我国国家性质决定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的说法颠倒了国体与政体的关系,错误。故答案选C。答案 C 15.2016年3月5日,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①体现了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是人大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的体现 ③是社会与公民对政府实施监督的有效形式 ④表明人大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全国人大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也体现了人大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①②正确;全国人大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是权力机关对政府的监督,而不是社会与公众的监督,③排除;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④错误。故答案选A。答案 A 1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下列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①某县副县长看望慰问在高温下工作的人大代表 ②人大代表调研某地产业发展情况,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建议 ③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赴某市督办代表建议 ④全省人大干部培训听取《贯彻实施好监督法》的报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 人大代表调研并提出发展建议,反映的是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②正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赴某市督办代表建议,反映的是人大与其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③正确;①④未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排除。故答案选C。答案 C 1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2年来,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确立了正确的前进方向。这一制度()①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②决定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国体决定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②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①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之一,就是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④符合题意。我国人民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③表述错误。答案 B

三、综合题

18.实体经济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也是劳动者就业的主阵地。关注实体经济发展的W市人大代表李某调查发现,目前不少实体企业存在着贷款难、税负重、利润低等问题,迫切希望政府给予解决和支持。于是李某在市人大会议上,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加快发展实体经济的建议》的议案。

根据材料,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说明人大代表李某是怎样履行职责的。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学设计2粤教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认识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认识化肥、农药使用的利弊,对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盐的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盐硝酸盐,放入水中易溶完.硫酸盐类也易溶,但要除去钙钡银.盐酸盐除银、亚汞,常见沉淀记心中

(碳酸、磷酸盐只有钾钠铵溶)

碱中溶五位,钾钠铵钙钡

二、图片导入:植物生长需要浇水、除草外还需要为它们施肥,今天一起来认识肥料中的化学肥料。

三、独立自学:完成导学案

四、肥料种类及定义:

1、农家肥:人畜粪便、植物体等沤制的天然有机肥料

2、化学肥料: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3、植物生长所需元素:C、H、O、N、P、K、Ca、Mg等

4、化肥种类: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及其相对应作用

五、化肥与环境

1、化肥使用的利弊:

化学产品(如化肥、农药)的使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不当使用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

2、有利:提高农作物产量

不利:(1)一些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污染土壤;

(2)因某些成分的积累、流失或变化,引起土壤酸化、水体的富营养化和大气环境的污染。

3、注意合理、均衡使用化肥。

4、不合理使用化肥可能引起的后果:引起虫害、造成土壤板结、污染水源

5、除了化肥之外,农药对农业的高产丰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农药也是有毒物质,在杀灭病虫害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一段短文是叙述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①空气中的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元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②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稳定,常温下就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③二氧化氮气体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④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上述短文中,描述二氧化氮化学性质的是

(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收集方法不适宜的是(D)

A.向下排空气法

B.排水收集法

(3)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NO2+H2O=2HNO3+NO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在此反应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有升高也有降低______。(填升高、降低、有升高也有降低或不变)

六、巩固练习

2、某同学帮父亲去购买化肥,该公司化肥售价表如下:

他知道自己家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茎叶细小,也出现了倒伏情况。能供买化肥的钱只有300元,该同学稍作思考便选择购买了两个品种的化肥,而且花钱最少,购得所需的营养元素总的含量最多,问:

(1)该同学家的庄稼缺两种营养元素,它们是___N、P_______(填“N”、“P”、“K”或“微量元素”)

(2)该同学买了碳酸氢铵化肥,则他买的另一种化肥是

KCl

七、小结与作业

1、定义:农家肥:人畜粪便、植物体等沤制的天然有机肥料

氮肥

化肥: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氮叶磷根钾正茎

钾肥

磷肥

2、化肥

复合肥料

作业:《同步》58-60页

八、板书设计

1、农家肥:天然有机肥料

化肥:化学、物理方法

氮肥

氮叶磷根钾正茎

磷肥

3、化肥、农药与环境:均衡合理

复合肥料

钾肥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学设计2粤教版 篇6

第3单元新《课程标准》主要内容

2.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2.5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1.7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2.6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2.7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第3单元核心观点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是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2.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有利于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国维护保障各民族团结的政策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改革;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保护我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等。

3.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4.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地位:中华文化是世界大花园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影响: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待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5.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原因:⑴每个民族、每种文化都有它的独特性与尊严,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⑵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人类文明多姿多彩。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交往应注意的问题:⑴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⑵以平等、开放、客观的态度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友好交往,不卑不亢,以礼相待。⑶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与长处。

6.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第8课 民族大家庭

第3单元第1课时(总第21课时)

一、教学内容:第8课第1站 多民族的国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形成是各民族逐渐融合 的结果,国家的繁荣和稳定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发展学生分析民族历史形成过程的初步能力。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分享——拓展提升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使学生树立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

三、教学重点: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血脉相连,逐渐融合构成的统一体

四、教学难点:国家的繁荣与稳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的MTV导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出示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2)能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等。(3)归纳我国的民族国情。

3、自主学习

(1)多民族国家的概况与民族分布特点。P87(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P89(3)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促进了国家的繁荣与稳定。P90 学生在独学、对学的基础上个人展示。

4、合作探究

5、展示交流(就合作探究的问题)

学生在群学的基础上小组展示。不完整部分由教师释疑点拔并加以补充。

六、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见《优化设计》P45知能演练提升4、5题。课外作业见《优化设计》P46中考聚焦体验1、2、3题

七、教学小结: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达到小结本站的目的。

第3单元第2课时(总第2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第8课第2站 促进民族团结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在处理民族关系上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从而发展学生分析民族历史形成过程的初步能力以及看待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分享——拓展提升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使学生树立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人义秒容辞的责任。

三、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教学难点: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天安门前的56根民族团结柱导入。

2、出示目标

(1)能说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知道维护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并能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3)掌握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及意义,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既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中国一

项基本政治制度。

3、自主学习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P92(2)民族平等的含义。P92(3)什么是“三个尊重” ?P93(4)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P94(5)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及意义。P95 学生在独学、对学的基础上个人展示。

4、合作探究

5、展示交流(就合作探究的问题)

学生在群学的基础上小组展示。不完整部分由教师释疑点拔并加以补充。

六、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基本原则是()

A.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B.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荣辱与共

C.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多选)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5月26日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贯穿到新疆工作各个方面。下列属于我国民族政策的是()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 D.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课外作业见《优化设计》P48知能演练提升第4、5、6、9题。

七、教学小结: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达到小结本站的目的。第3单元第3课时(总第23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第8课第3站 维护国家统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站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了解“一国两制”的基本定义,认识到“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同时发展学生正确对待国家统一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分享——拓展提升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爱国之情,从心底树立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在行动上维护国家统一。

三、教学重点: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四、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视频电影《大英雄郑成功》片段导入。提问:历史上为维护国家统一有哪些民族英雄?

2、出示目标(1)知道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2)知道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3)能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3、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96—P98,完成下列填空:

1.要维护国家统一,就必须反对__________,要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就必须坚持__________的基本方针,坚持__________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2.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在独学、对学的基础上个人展示。

4、合作探究

你觉得两岸统一有望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5、展示交流(就合作探究的问题)

学生在群学的基础上小组展示。不完整部分由教师释疑点拔并加以补充。有。因为:

⑴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光荣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⑵心系和平,期盼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最大心愿;

⑶ “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大大地促进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⑷近年来两岸人民加强交流取得了可喜成效。

所以,中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六、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两人握手达1分10秒。有网友留言感慨,“这1分10秒,我们等了66年”“当历史性的画面出现时,眼泪竟然在眼眶里打圈了”。这表明()A.祖国统一,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B.祖国统一指日可待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D.大陆和台湾血浓于水的亲情与向心力

课外作业见《优化设计》P52中考聚焦体验第1、2、3题。

七、教学小结: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达到小结本站的目的。

第9课 振兴民族文化

第3单元第4课时(总第24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第9课第1站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通过与世界其它文化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中华文化在不断发展和融合的过程中,成为团结整个民族的重要力量,并且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通过教学,发展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和分析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分享——拓展提升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华文化,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华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各民族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教学难点:民族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抢答导入

2、出示目标

(1)知道中华文化的基本内容。(2)能说出中华文化的特点。(3)体会民族文化的影响。

3、自主学习

(1)民族文化的特点P102—104(2)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影响P104—105 学生在独学、对学的基础上个人展示。

4、合作探究

北京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标志运用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哪些元素?

5、展示交流(就合作探究的问题)

学生在群学的基础上小组展示。不完整部分由教师释疑点拔并加以补充。

六、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课外作业见《优化设计》P55中考聚焦体验第1、2、3题。

七、教学小结: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达到小结本站的目的。第3单元第5课时(总第25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第9课第2站 强化文化认同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联系现实,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发展学生如何处理民族文化面临外来文化冲击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分享——拓展提升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站教学,增强学生结民族文化的认同,树立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三、教学重点:我们在文化交往中应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四、教学难点:丰富民族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出示大量国外影片、动漫、洋食品、服饰等,然后提问:你对国外的电视剧和电影大量涌入我国的现象怎么看?

2、出示目标

(1)知道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中华文化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2)能够正确对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

3、自主学习

(1)外来文化涌入国门有何积极意义及消极影响。P107(2)如何正确地对待外来文化? P108—109(3)如何正确地对待民族文化? P108—109(4)什么是文化认同?我们如何强化文化认同? P108—109(5)什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P110 学生在独学、对学的基础上个人展示。

4、合作探究

教育部发布的《2015年工作要点》提出,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续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1)弘扬国学经典有什么重要意义?(2)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对待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5、展示交流(就合作探究的问题)

学生在群学的基础上小组展示。不完整部分由教师释疑点拔并加以补充。

(1)①有利于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有利于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陶冶性情,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③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热爱读书的热情,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④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等。

(2)①保护本民族文化,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②认真学习和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争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③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等等。

六、作业布置:

课外作业见《优化设计》P58中考聚焦体验第1、2、3题。

七、教学小结: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达到小结本站的目的。

第10课 弘扬民族精神

第3单元第6课时(总第26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第10课第1站 挺起民族脊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熔铸了伟大的民族精神。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使学生理解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鼓舞中华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用强敌的力量之源。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分享——拓展提升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重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四、教学难点: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引用鲁迅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一段文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他们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提问:这一段话蕴含着什么?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然后导入新课。

2、出示目标

(1)知道民族精神的作用。

(2)掌握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3、自主学习

(1)民族精神的内涵。P114(2)民族精神的作用。P114(3)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系。P113(4)民族精神的核心。P115(5)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P117 学生在独学、对学的基础上个人展示。

4、合作探究

爱国主义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它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屈原上下求索,以身殉国是爱国;焦裕禄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是爱国;李素丽一腔热诚,服务顾客是爱国。中学生如何用自己的行动来实践爱国主义精神?

5、展示交流(就合作探究的问题)

学生在群学的基础上小组展示。不完整部分由教师释疑点拔并加以补充。⑴努力学习,掌握本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⑵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和利益;

⑶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坚决同破坏

祖国利益的行为作斗争等。

六、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1、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 精神。

A.国际主义 B.爱国主义 C.人道主义 D.理想主义

2、中宣部、教育部将每年的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 族精神月”。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神。这主要是因为()

A.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 B.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C.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

课外作业见《优化设计》P61中考聚焦体验第1、2、3题。

七、教学小结: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达到小结本站的目的。

第3单元第7课时(总第27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第10课第2站 培育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学生通过联系历史一现实思考如何正确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分享——拓展提升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三、教学重点: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

四、教学难点:我们每个人都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实践者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引用鲁迅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一段文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他们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提问:这一段话蕴含着什么?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然

后导入新课。

2、出示目标

(1)知道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2)自觉承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责任和义务,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3、自主学习

(1)革命战争时期的民族精神。P118(2)改革开放时期的民族精神。P119(3)新时期我们尤其需弘扬哪些民族精神? P120(4)为何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P121(5)青少年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P121

4、合作探究

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5、展示交流(就合作探究的问题)

学生在群学的基础上小组展示。不完整部分由教师释疑点拔并加以补充。⑴树立崇高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乐于奉献,勇担责任;

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怕困难,直面挫折,勇于进取;

⑶热爱集体,团结互助,刻苦学习,严于律己;

⑷自立自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的影响;

⑸积极参加升旗仪式、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实践 活动;等等。

六、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优化设计》P62知能演练提升第2、3、4题 课外作业见《优化设计》P64中考聚焦体验第1、2、3题。

七、教学小结: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达到小结本站的目的。

第3单元第8课时(总第28课时)第3单元测试卷讲评

步骤:

在考试结束前十五分钟,发标准答案,让学生自己阅卷。培养学生的诚信。时间短,效率高。因为考试时已经过思考,接着判认识快,思维不间断。(1)学生先以小组互检互讲;

(2)教师集中共性问题、疑惑问题,进行精讲,解决问题;(3)以小组再复述;

(4)把错误用红笔改正在试卷上。(5)补漏练习,形成思路。

第3单元第9课时(总第29课时)教学设计

期中考试试卷讲评 步骤:

集中讲评:抓共性问题,抓重点、易错点、易混点。

(2)分组探究:分组讲解探究,教师讲过了不等于学生会了,要复述讲解和解决个性问题。(3)把错误用红笔改正在试卷上。

(4)补漏练习:针对学生在试卷中出现的知识漏洞,设计题组练习。教师点评,揭示要害,使学生认识

更清晰更深刻。

(5)再次小组互讲。通过这一过程,达到难点突破,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基本形成。

第3单元第10课时(总第30课时)教学设计

大联考试卷讲评 步骤:

集中讲评:抓共性问题,抓重点、易错点、易混点。

(2)分组探究:分组讲解探究,教师讲过了不等于学生会了,要复述讲解和解决个性问题。(3)把错误用红笔改正在试卷上。

(4)补漏练习:针对学生在试卷中出现的知识漏洞,设计题组练习。教师点评,揭示要害,使学生认识更清晰更深刻。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学设计2粤教版 篇7

【基础知识】

1.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什么】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________,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________、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________、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________,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________的新征程。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________,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________发展阶段。(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________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________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______________。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____________、锐意进取、____________、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________,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__需要和___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________,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________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________。

(2)人民对________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____________。

4.为了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怎样做】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________、人人尽力、人人________,让人民群众________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________方向稳步前进。

(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________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________体系建设,坚决打赢________战,实施________战略,打造____________ 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__生活需要,使人民________、幸福感、________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________。

(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________。【达标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自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 ②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切困难得以解决 ③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新变化,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④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8年1月30日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有利于()①实现共同富裕 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彻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④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我国着力实施完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困难群众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等问题,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样做()①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②体现了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与平均分配的分配制度 ③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④说明我国采取措施实现人民同步富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对此,小明十分疑惑:“为什么我国要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请你帮助小明解除疑惑。

【能力提升】

1.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对此认识正确的有()2 ①中国过去40年的发展成就表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改革解决了我国当前的所有问题 ③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新变化,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④只有不断改革才能使我国走向繁荣富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实施扶贫攻坚工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三五”规划具体明确了扶贫目标: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充分说明()①我国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②实施扶贫攻坚工程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③我国现在还有部分地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④我国坚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解决下图反映的问题,需要政府()

①提高居民收入,完善分配制度 ②努力增加社会财富,实现同等富裕 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④坚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在假期里,小明通过生活体验发现,现在的农村村村通了公路、村里人喝上了干净的水、房屋整齐、环境整洁,农民生病有了医保,农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对此变化,下列认识正确的有()①这有利于我们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②这是党和政府把共享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的结果 ③我国实现了共同富裕 ④我国消除了城乡、区域差别,实现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上述漫画揭示了城乡居民同奔什么之路?

(2)怎样让上述目标早日实现?

6.“十三五”规划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1)“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当代中国的哪一发展思想?

(2)为什么“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这既从理论上提出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价值判断,也从实践上回答了“发展为了谁”的价值诉求。思考:请对我国“发展为了谁”的价值诉求进行简要解读。

【基础知识】

1.改革开放 挑战 阻力 伟大斗争 深化改革 新常态 高质量 区域 城乡 最鲜明的特色 与时俱进 勤于探索 自我革新 2.美好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3.经济发展 全体 保障 美好生活 民生福祉

4.参与 享有 共享 共同富裕 就业 社会保障 脱贫攻坚 健康中国 共建共治共享 美好 获得感 安全感 持续 公平正义

【达标】 1.B 2.D 3.C 4.[答案] ①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②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能力提升】

1.D 2.C 3.B 4.A 5.[答案](1)共同富裕之路。

(2)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②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④全面深化改革;⑤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等。

6.(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 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学设计2粤教版 篇8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年11月27日,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表示,截至目前,中华慈善总会在2010年的募款总额已经超过50亿元。在我国和世界各地,有不少像中华慈善总会这样的扶贫救困的民间组织,下列组织与中华慈善总会性质类似的有()①“春蕾计划” ②中国扶贫基金会 ③联合国难民署 ④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属于识记类选择题,要求熟练掌握教材知识,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D。

2.互助互济、扶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做法中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①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强看到有人欺负低年级同学,赶紧上前制止 ②一天,小刚看到一个盲人正过马路,赶快过去帮助他

③课间操时,小明受到小勇欺负,于是小明纠集好友将小勇痛打了一顿 ④大街上,一位残疾人过马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许多人大声嘲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选A。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小明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而是采取了“以牙还牙”的报复手段,不利于矛盾的解决。因此③的行为不合法,应排除;④这种行为是漠视别人的痛苦,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故④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3.(2011·桂林模拟)2011年1月24日下午,肇庆台商林文滨先生和何玉铃女士来到肇庆市第一医院,分别向因白血病住院的女学生李淑颜捐助医疗用款六万元人民币。林文滨先生和何玉铃女士自觉承担了()

A.信守承诺的责任 B.遵守国家法律的责任 C.帮助弱势群体的责任 D.捍卫国家荣誉的责任

【解析】选C。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林文滨先生和何玉铃女士非常有爱心,他们自觉承担了帮助弱势群体的责任。

4.(2010·厦门中考)“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它告诉我们

用心

爱心

专心 1()

A.帮助他人,是为了别人的需要 B.帮助别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 C.真诚的帮助是为了获得回报 D.帮助别人是主动的“给予”

【解析】选B。帮助他人有付出,也有收获。帮助他人,我们会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我们也收获了内心的安宁与快乐,在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也赢得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故B为正确答案。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成员发扬相互关爱、热情奉献的精神。下列语句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①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

②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③凡事低头人前过,不惹半点事非来 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③这种观点指的是做人要低调,不要逞能,与题干不符,故排除,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6.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我们应该为弱势群体做的是()①学会尊重 ②学会关心 ③学会宽容 ④学会帮助 ⑤学会理解 ⑥学会敷衍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选A。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帮助。敷衍是指做事不负责任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如果敷衍对待弱势群体,就不利于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故含有⑥的选项被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7.(2010·山西中考)漫画《睁眼瞎》告诉我们()

用心

爱心

专心 2

①构建和谐社会,人人应讲社会公德 ②乘车人人都有票,没必要为别人让座 ③凡事都有个顺序,不让座也是正常的 ④应该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D。本题属漫画类选择题,从漫画中可以看出,乘车人没有为老年人和抱孩子的妇女让座,这是很不正常的。构建和谐社会,人人应讲社会公德,我们应该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所以D当选。

8.“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古语告诉我们()①爱,不仅是一种付出,还是一种分享

②在付出爱的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内心的安宁与快乐 ③爱是一种纯粹的付出

④在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也赢得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让大家明白了付出的同时自己也会有快乐。如果只懂得收获,就会失去快乐。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方便了别人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方便。我们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就会收获快乐。③排除,本题选C。

9.感动中国2010人物郭明义是辽宁鞍钢的一名普通工人,从1994年开始,他先后为“希望工程”、困难职工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多元,资助贫困生180多名。在20年里,郭明义捐献全血和血小板,累计达到了6万多毫升。按抢救一个病人需要800毫升计算,这些血至少能够挽救75名危重患者的生命。他给我们的感动在于()①助人为乐的品质 ②无私奉献的精神 ③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④求名图利的理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用心

爱心

专心 【解析】选A。从材料中看出,郭明义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④错误,如果郭明义求名图利,他就不会数十年为“希望工程”捐款,也不会献血6万多毫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0.“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精诚、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从中国青年志愿者誓词,我们可以体会出()①爱是无私的奉献,社会公益活动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他人和社会的爱 ②有爱心的人会自觉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 ③对亲人的爱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纯洁的爱 ④我们要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本题以中国青年志愿者誓词为背景材料,旨在增进学生关心社会和关心他人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奉献精神,养成亲社会行为。③和材料中中国青年志愿者誓词的内涵不相符,排除所有带③的选项A、C、D,故正确答案为B。

二、材料分析题

11.2011年2月3日,《扬子晚报》报道:2月1日,在南京供电 公司上班的魏小媛一早在母亲谢茗的陪同下,带着现金和物 资来到金坛市金城镇联丰村,向白塔敬老院的38位老人发放 红包,并慰问重大疾病患者和贫困家庭,把新年祝福和温暖 送到弱势群体的心坎上。魏小媛的母亲谢茗致富不忘乡邻,一连几年为金城镇后阳、白塔敬老院的100多名孤寡老人发放 压岁钱,联丰村的重大疾病患者和贫困户的救济都让她承包 了下来,村里修桥铺路、做公益事业。受母亲影响,已在南 京供电公司工作的女儿魏小媛也极具爱心。金坛开发区峨嵋

村大学生孟益患白血病,花去医疗费10多万元,春节前夕,谢茗得知情况后,决定前去走访和慰问,消息传到女儿魏小媛的耳朵里,她二话没说,拿出近5个月的工资2万元钱塞到母亲手里,委托她尽一份爱心。

(1)从谢茗母女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们哪些优秀品质?

(2)从谢茗母女的事迹中,你认为融入社会、亲近社会对个人有什么重要意义?(3)谢茗母女的事迹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用心

爱心

专心 【解析】本题以谢茗母女无偿资助弱势群体的事迹为背景材料,强调亲社会情感的现实意义,从而教育、启发我们每个人都要培养亲社会情感,使自己学会亲近社会,努力融入社会,积极作出自己的贡献。解答时不仅要结合教材知识回答,还要根据材料和自身实际回答。其中第(1)问旨在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概括出谢茗母女所具有的精神品质;第(2)问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明确融入社会、亲近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意义;第(3)问则考查我们从谢茗母女事迹中所受到的启发,也就是对青少年提出的行为要求。

答案:(1)谢茗母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融入社会,亲近社会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体现生命的价值;才能利用社会给我们提供的条件,不断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才能在身处困难时,积极努力,求助社会,跨越人生的难关;才能完善人格,愉悦地生活;才能追求人生的高境界,使人乐观向上,展现生命之美。

(3)我们要养成亲社会情感,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要学会帮助他人,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12.阿里木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乃门莫墩乡人。2000年,他只身来到贵州省毕节市靠卖羊肉串谋生。10年来,他先后捐赠10万元资助当地200名贫困学子。2010年,他被评为贵州省第二届道德模范;2011年1月13日,他又成为“中国网事·感动2010”网络人物。在奉献爱心中,他收获着快乐和幸福。他身边的朋友说,“不论是2008年初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还是汶川大地震,在募捐现场总能见到阿里木的身影。”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你怎样看待阿里木热衷于帮助别人的这种行为?(2)你打算怎样向阿里木学习?

【解析】本题以“中国网事·感动2010”获奖人物阿里木的事迹为载体,考查对于“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答案:(1)帮助他人有付出,也有收获。帮助他人,我们会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我们也收获了内心的安宁与快乐,在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也赢得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或者:阿里木热衷于帮助别人,他拥有一颗慈悲、善良的心,他能体会作为社会弱势群体需要温暖和慰藉的心理,他是发自内心地理解和同情他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他不仅得到了认同和尊重,还在爱心行动的循环中把偶然行动提升成了追求自身社会价值和崇高道德

用心

爱心

专心 感的自觉意识,这变成了一种快乐。)

(2)①学习阿里木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追求;②学习阿里木阳光、向上、敢于担当的人生态度;③学习阿里木常怀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多为社会做贡献。

三、活动探究题

13.2010年10月6日,记者李菲从全国妇联获悉,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 800万人,其中14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 000多万,近3成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某校九年级(2)班准备开展一次以“爱心无边,共享阳光”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2)为了能使这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策划本次活动的三种不同形式。(3)请你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解析】本题以留守儿童这一热点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开放性较强,适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第(1)问,设计宣传标语时应切合材料的主题,并且要言简意赅。第(2)问,策划活动形式,写出三种不同形式即可。第(3)问,结合实际,符合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关注留守儿童,珍惜美好生活;走近同龄人,帮助留守儿童等。(2)例如: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开展“结对子”帮扶活动等。(3)①家长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的联系,与孩子多沟通,多关心孩子。②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对留守儿童进行多元化教育。③社会要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环境、确保留守儿童的安全。④留守儿童要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认真学习,用行动和成绩回报父母。(符合题意即可)

用心

爱心

上一篇:浅谈小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下一篇:My friend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