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3.2欣赏与赞美教学设计粤教版(共6篇)
八年级政治3.2欣赏与赞美教学设计粤教版 篇1
亿库教育网
http://
3.2欣赏与赞美
一、教学目标
重点:欣赏与赞美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作用。难点:怎样欣赏和赞美他人 知识与能力:认识懂得欣赏美好事物和人们的美好特性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欣赏与赞美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欣赏美好事物的积极健康、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培养仁爱之心,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教学设想
如何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挖掘自己生活中的美好,并且发动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大胆展示自己发现的美好事物;如何使大家都乐意身体力行,在日后的生活中学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社会,并真诚地赞美他人,融洽人际关系等,都是本节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决定首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美好方面。于是,我鼓励同学们回家收集自己认为能表现出美好的物件,例如,小动物,收藏品、饰物精品、花草、照片、文章等;鼓励本班有艺术专长的同学合作准备课本上的“交流的艺术”情节表演;其次,还鼓励部分同学把自己认为代表着美好的事物带回学校,教师配上音乐,让他们展示;此外,还打算充分给学生机会,在课堂上对自己欣赏的同学真诚地给予赞美。
三、教学实践活动
为了使这个设想得以实现,我认真做了一些课前准备,具体如下:
1、学生准备
(1)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收集自己认为能表现出美好的物件,例如,小动物,收藏品、饰物精品、花草、照片、文章等;准备带回课堂与同学分享
(2)部分有文艺专长的学生合作准备“交流的艺术”的情节表演(3)提出预习提纲,学生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
(1)课前与学生交流,帮他们挑选出美好的事物代表;(2)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本课教学。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
开放式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表演法、讨论法、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学法指导
本课着重教师引导,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的加强和实践。因此,课前、课堂都力图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动手、去体验,把知识内化自身的一种素质,使他们真正能体会欣赏与赞美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作用。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罗丹的名言
(二)、欣赏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美好方面 问题:说说你看完几幅画面后的感受。教师引出“欣赏”和“欣赏他人”的概念。
(三)、学生展示:
你发现的生活中的“美”(可以是实物、照片、文章等)要求学生说出:你认为它美在哪里?你是怎么发现它的美的?
教师小结:生活中的确不缺少美,关键是有没有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
亿库教育网
http://
备注
亿库教育网
http://
(四)、情景体验(书本“探究园”,屏幕加工显示。)比一比:看哪组表达得更好(学生讨论)
1、李伟的心情为什么好了起来?你身边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 如果有,你是怎么做的?
2、陈小力为什么要赞赏李伟?他这样做是阿谀奉承吗?为什么?
3、陈小力从这件事情中得到了什么收获?
4、你愿意像陈小力这样与人打交道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欣赏他人就是给自己播下快乐的种子。欣赏他人也会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欣赏他人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财富。
(五)、角色扮演:交流的艺术。
学生分别用公事公办式、命令式、祈求式、讥讽式和赞美式的说话方式与人交流,得到不同的结局。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应以何种方式与人交流,产生对真诚赞美他人的重要性的认同。
(六)、根据角色扮演,教师小结并过渡:真诚的赞美是温暖的阳光,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只是敏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
(七)、活动:珍惜身边的同学,说说身边的同学值得欣赏的地方,并大胆地表达出来,真诚地赞美。
(八)、学生回顾、总结;同时提出自己还存在的疑问,集体解决。
(九)、课外实践活动:观察自己的每一位家人,分别为他们列出三个以上值得欣赏的优点,并尝试真诚地去赞美他们。
教学反思:
第三课 竞争与合作 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竞争与合作都是必不可少的,竞争与合作在激发个人潜能和加快社会进步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锻炼顽强的意志和树立坚定的信心以面对生活中的竞争和挑战,善于把竞争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力争上游,懂得以正当的方式参与竞争;同时学会与人合作,锻炼合作能力与技巧。
2、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具备参与竞争、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锻炼能够面对竞争中的挫折与失败的良好心理素质,形成正当参与竞争的品质;使学生形成宽容他人、欣赏他人的胸怀,培养乐于与他人合作的品质,养成关心集体、重视集体荣誉、为集体作出贡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团结合作,共同进步。教学难点:如何面对竞争的压力。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亿库教育网
http://
备注
亿库教育网
http://
一、探究园
指导学生阅读社会风景的“在马拉松比赛中” 分组讨论:如何理解生活中的“竞争”,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归纳。引入“心灵导航”
(一)、竞争是前进的动力
1、竞争是激发人和自我提高意识和能力的活动。
2、竞争是能够激发人们的上进心和创造力,使个人的智慧与力量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实展。
3、通过你追我赶的竞争,群体也就能获得更快的发展进步。
4、对于国家和社会团体而言,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可以加速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快社会的进步。
二、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与评价”中的“竞争心态面面观”
小组讨论、评价以上心态和表现,谈谈自己面对竞争时的态度和做法。小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归纳。引入“心灵导航“
(二)、面对竞争的压力
1、竞争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竞争的压力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要正确面对竞争的压力。
2、怎样面对竞争的压力?
(1)怎样面对竞争的压力,要把压力变成动力,需要锻炼顽强的毅力,树立坚定的信心。
(2)怎样面对竞争的压力,需要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面对竞争,不胆怯、不逃避,勇敢地迎着压力上。
(3)怎样面对竞争的压力,还必须采取正当的方式,坚定自己的人格。
三、小结:
四、作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为什么说竞争是前进的动力?
2、怎样面对竞争的压力?
二、探究园
1、指导学生阅读材料透视中的“王选谈团队精神”
2、分组讨论:现代社会对人们的合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了,对这一观点有什么新的体会?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归纳。引入“心灵导航”
(一)、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1、古往今来的伟大事业大多成就于团结合作,重视团结合作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合作是一种能力,在一个班级体中,能否同心协力、共同提高,要看每个人能不能主动理解沟通,互相友爱宽容。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三、指导学生完成阅读与感悟
1、阅读“登上珠穆朗玛峰”
2、分组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3、小组代表发言。
4、教师评价。
四、小结:
五、作业
1、把课文重点写在笔记本上。备注
2、完成单元检测题。
教学反思:
亿库教育网
http://
八年级政治上册粤教版教案 篇2
1、懂得孝敬父母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2、学会与父母一起分担家庭的责任。
学习重点:
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学习难点:
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知识链接:
洪战辉,河南省西华县人。湖南怀化学院03级学生,中南大学在读大学生。因带着捡来的妹妹艰难求学,20xx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成为时代偶像。
1994年,洪战辉的父亲突发间歇性精神病,造成妻子受伤骨折,女儿意外死亡,家里欠下巨债。随后,父亲又捡来了一个和女儿年龄相仿的女婴。面对沉重的家庭负担,母亲离家出走了。年仅13岁的洪战辉,默默地挑起了伺候患病父亲、照顾年幼弟弟、抚养捡来妹妹的家庭重担。这副重担,对于成年人来说尚且不易,何况一个10多岁的孩子!但洪战辉没有退缩,一挑就是12年。为了挣钱养家,他像大人一样,做小生意,打零工,拾荒,种地。他利用课余时间卖笔、书、磁带、鞋袜,在学校附近的餐馆做杂工,周末赶回家浇灌8亩麦地。在兼顾学业和谋生之时,他牺牲了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为了带好捡来的妹妹,洪战辉费尽心血。每天晚上,他都让妹妹睡在内侧,以防父亲突然发病伤及妹妹。妹妹经常尿湿床单、被子,他就睡在尿湿的地方,用体温把湿处暖干。从高中到大学,他将妹妹一直带在身边,每天都保证妹妹有一瓶牛奶和一个鸡蛋,自己却常常啃方便面。在怀化念大学的日子里,他安排妹妹上了小学,每天不管学习多忙,都坚持接送妹妹,辅导妹妹功课。
预习导航:
1、作为父母,他们并不求回报;作为子女,我们也无以为报,只求与他们、。
2、生活顺利的时候,我们一起分享、和;生活困难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一起。
3、做子女的不仅要和父母一起过顺畅的日子,有时还要分担家庭的,与父母共同面对风浪。
学习过程:
激活思维
一小口
一道美味的食品,有人只尝一小口,就给另一个人吃;有人吃到只剩下一小口,才给另一个吃————前者是母亲与孩子,后者是孩子与母亲。母亲只尝一小口,是为了知道食物是否烫嘴,是否变味,才放心让孩子吃。孩子想到与母亲分享的时候,常常是因为自己不愿意吃或吃不了。也只有母亲才会愉快地接受这“一小口”。无论是留给自己的还是孩子给予的,母亲得到的总是一小口,但母亲却心满意足。
活动过程:
活动一:你对导语中这“一小口”是怎样认识的?
活动二:阅读教材第10页《勇敢的人》,回答问题。
1、请你想象一下,那些来听音乐会的人听到罗军的那声“妈妈”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可从表情、言语等角度来回答)
2、你怎样看待嘲笑别人父母的人?你会嘲笑别人的父母吗?
活动三:看教材第11页漫画《邻居》,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行为?
活动四:交流反思
搜集一些有关孩子与父母一起面对家庭困难的事件,互相进行交流。并想一下自己以后该怎样做。(搜集资料可课前准备)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说明
①这是大自然现象②有志者不嫌家贫,明理者不嫌父母丑③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关系是不可改变的④正确面对“家贫”“母丑”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母亲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她辛辛苦苦地抚养我们长大,默默地奉献着无私的爱,温暖着我们的心,教我们如何做人,学会生活。每年5月的第2个星期天是母亲节。作为子女,我们应该为母亲
准备些什么?对下面两幅漫画分析正确的有()
①孝敬父母就要尊敬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②孝敬父母应该落实在具体行动上③两幅漫画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现④孝敬父母要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毛泽东同志在革命胜利后,返回故里,特意在父母的坟上献上一束松枝,深深地鞠躬,轻声说道:“前人的辛苦,后人的幸福。”陈毅元帅亲自为瘫痪在床的母亲洗尿裤。革命领导人在为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操劳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八年级政治3.2欣赏与赞美教学设计粤教版 篇3
教案粤教版
教学目标:
1、懂得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是我们理所当然的唯一选择,理解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2、懂得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素质。
重点难点:
1、认识参加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2、如何理解亲社会行为。
学法指导:图片展示。实践。
教学过程:
一、前预习、我们要学习做一个积极的社会成员,树立
意识,养成
是重要题。
2、积极参与,为社会公众服务,是我们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
3、,是现代公民必不可少的素质。这一过程有助于增长我们的,锻炼
,培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中研讨
(一)重点研讨
活动一:堂辩论
主题:个人能否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与发展?
活动二:小测试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具体表现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本84页有关内容)
活动三:
大家谈
让我们认识一下16岁的“环境大使”姚远,看看她是如何把亲社会行为付诸实践的。(指导学生阅读
本8~87页材料)思考:
想想:为什么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我们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二)深化提高:选择:、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公众服务,是我们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我们中学生适合参加的公益活动有
()
①参加社会调查活动
②进行公益宣传
③踊跃到西部去,支援西部大开发
④
为社会服务,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②③④
D
①②
④
2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和不幸的 ②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③在共同的事业中善于与别人合作
④面对利益乐于与别人分享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有助于
()
①增长我们的社会知识
②锻炼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③培养我们的优秀品德
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①②④
D②③④
(三)达标测试
选择题:、现代公民不可少的素质是
(
)
A努力学习造福人类
B惩治腐败,谋求发展
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树立服务社会的精神D坚定信念,自觉参加公益活动。
2、下面亲社会行为有
()
A认真做作业
B环保志愿者活动
锻炼身体
D学习别人的长处。
3、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青少年应培养回报社会的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下列行为中符合上述认识的有
()
①为希望工程捐款
②在寒风刺骨中跳入水中救人
③为保护珍稀动物与偷猎者进行斗争
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西部建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①③④
D①②④
三、后巩固
学后反思一位70多岁的老人,在XX~XX年,无偿资助多名艾滋病孤儿,这位老人获得了“亚洲的诺贝尔奖”——拉蒙——麦格公共服务奖。这位老人说:“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你曾经参加过那些公益活动?
参加公益活动对你的个人成长有什么益处?
学后反思:
教师活动
学情分析:
检查预习情况:
导语:
精讲点拨:
堂小结:
板书设计:
八年级政治3.2欣赏与赞美教学设计粤教版 篇4
首先,享有权利属于获得,履行义务属于付出,只有付出才能获得,因而必须履行应尽的义务。
其次,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第三,履行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
思考:要是我们只需享受权利,不需履行义务,世界会怎样?
(引导学生用逆向思维)公民如果都不想履行服兵役的义务,那么大家的人身安全权利谁来保障?如果父母都不肯履行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子女们能享受教育的权利吗? 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每个公民既享有合法权利,又负有法定义务。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划线)
分析P15马克思的名言。
小结: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还表现在两者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公民只有充分享受权利,才会有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如„„。公民只有自觉履行义务,国家才能提供更好的条件来保障公民的权利。假如公民都不依法纳税,国家失去了财政收入无法运转,也就无从保护公民的权利。
小结: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讨论:有人说“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所以,我想上学就上学,不想上学就不上学。”(学生分析)
思考P13“探究园”问题2:哪些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劳动和受教育)
这说明了什么?(有些权利本身也是义务,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小结:
3、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 所以,公民享受权利,同时要履行义务。
●“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
不正确。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要求公民既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又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对于某些权利,公民可以放弃;对于法定义务,公民则必须履行。这既是道德的要求,更是法律的要求。● 【浙江日报】2013年02月18日
一叠叠百元大钞“从天而降”,你会心动吗?海盐三名普通居民做出了选择:拾金不昧,将9万元交还失主,并谢绝了酬谢。
“就像坐了一回过山车。”50岁的王建明如此形容。王建明是一名木匠,去年在建筑工地上辛苦一年,今天拿到了9万元工钱。吃过中饭,王建明将钱码整齐后,放入一个纸袋,往摩托车车头上一挂,就出门去县城银行存钱。王建明家住于城镇吕塚村,去县城不过几十分钟车程。不料,当摩托车骑行到武原街道大曲集镇上时,纸袋底部裂开,钱开始掉落。而此时,天正下着雨,王建明戴着头盔,身穿雨披,浑然不知。
第一个发现王建明掉钱的是吴爱英。她女婿在集镇上开了一家农家乐饭店,店里微波炉坏了,她正拿着微波炉去维修。“掉钱啦,掉钱啦!”吴爱英大喊。“可是我嗓子都喊疼了,他却没有停车。”吴爱英说,当时有点懵了,不知道该不该将钱捡起来。
“钱被雨水淋湿了可不好。”吴爱英便放下微波炉,开始弯身捡钱。“当时一心想把钱捡起来,还给人家。”吴爱英说。附近居民朱小英见状后,也赶过来帮吴爱英一起捡钱。
此时,20岁的云南小伙胡世明正巧路过。他正急赶着去手机店买充电器,眼看一叠钱从摩托车上掉落。“我捡了一万元左右。”胡世明捡完钱后,站在附近一家小店门口避雨。“我准备在原地等失主回来。”胡世明说,失主一定很着急。
“这肯定是辛苦钱,不容易啊。”胡世明说,他在当地一家服装厂打工,去年收入3万多元,“来海盐3年多了,这里的人对我很友好。”胡世明说,将这些钱占为己有的念头根本没动过。
捡到的钱怎么处理?吴爱英拨打了110报警,武原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将9万元钱带回派出所。此时,王建明刚赶到银行,突然发现纸袋已破,钱已不翼而飞。当他拿起电话报警时,被告知立即去派出所认领。
“谢谢这些好心人,不然我这一年白忙了。”王建明领回失款后,对3位好心人逐一登门酬谢,却被一一婉拒。
这件事体现了我国的什么美德?(拾金不昧)这是不是法定义务呢?(是)
注:一般捡到钱不交还失主,是一种不当得利行为,是一种民事纠纷。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捡钱的人有特定的工作职责,比如单位的保安,清洁工,仓库保管员等等,数 2
额一定以上要承担涉嫌侵占罪的刑事责任。法定义务: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道德义务: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1、联系:有些道德义务被国家认可为法律规范,即成为法定义务。
2、区别:法定义务是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是应该履行的。
●练习:中学生小珊从小爱好写作,她用两年时间写的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中篇小说正式出版。小珊收到出版社寄来的样书和稿酬支付单。在稿酬支付单“金额”一栏写着5250元,在“备注”一栏写着应缴个人所得税588元(由出版社代缴),完税后实得稿酬4662元。奶奶看了支付单后有些不解:“你是个学生,好不容易得点儿稿酬,为什么还要纳税?”小珊也糊涂了:“我要不要纳税呢?”
粤教版九年级上期政治教学计划 篇5
一、本计划制定的依据
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爱国责任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祖国的地位、增强综合国力观念,进而强化爱国意识、维护祖国统一、明确社会责任,在认清历史趋势基础上,增强使命感,争做合格人才,最后落实在立志报效祖国,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学校教研组的要求,严格教学每一环节,一切以学生为本,认真钻研教材,细心备课,下功夫研究考题,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力争在各种重要考试中取得出色的成绩。
二、本学期应达到的和力争达到的目标
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为新课教学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首先,在本学期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得学生能在相对紧张的教学时间里掌握课本中识记、理解、运用等各类知识要点。
具体目标:
提高优良率,培养一批优秀学生,为下学期的中考做好准备,同时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只有大家齐头并进才能取得好成绩。
三、具体实施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加工梳理,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2.课外收集大量的与社会热点相关、贴近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理解的资料。充实到教学中,丰富课堂内容。同时采用灵活多样实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注重学法指导和答题技巧训练。
4.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应用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5. 这学期刚接手初三年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这学期刚接手九年级,所以要从头开始,从严要求,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的沟通。经常了解学生对我教学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要求。尽量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同时照顾少数,不忽略一个学生,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进步。
四、保障措施与可行性
1、从事政治教学工作7年了,我在政治教育方面积累了一些微薄的经验,同时我会用高度的责任心和热情对待每一名学生。
2、除了规定课堂教学外,课外我准备抓部分学困生的,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培养其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本人目前的信息与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教学杂志、教辅资料、及同事朋友间的信息,我非常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充实教学内容、加大自身知识容量,与教研组同事尽量加强沟通。
4、平时的教辅资料主要有《教学参考书》、网上资料、课件、报纸、杂志等。教学中使用的教辅材料除了与课本配套的练习册外及习题强化训练外,还有还有其他资料,试题新颖,与考试方向一致。
5.平时的单元练习卷,按照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一部分筛选、改编自各类相关资料,一部分是自己命题。
五 总目标达成度与现阶段教学目标达成度的相关分析
因为学生情况不一样,所以只有边摸索边教学。由于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给我去找方法,我必须尽快适应,目标达到的宗旨有三:
1.初三所学内容是中考的内容,必须打好基础,为下期的总复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答题技巧,为中考作准备。
2.一切以学生为本,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出发点,努力使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人格精神和道德品质也有相应的提高。
3.努力钻研教材和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争取早出成绩。
4.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为学校的发展做自己应有的贡献。
六、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在教学中,尽量加大课堂容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更加生动,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便于他们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教学语言上、尽量简洁、明了、清晰,形成自己的风格
七、教学安排:
1——4周第一单元
5——8周第二单元
9——10周期中复习、期中测试、试卷评讲
11——14周第三单元
15——17周第四单元
18——19周期末复习
20周期末测试
八年级政治3.2欣赏与赞美教学设计粤教版 篇6
教学目标:1、了解酬赠诗的基本特点。
2、学习《节妇吟》诗中在表达感情时所使用的委婉曲折的表现方式。
教学重点:1、学习诗中的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
教学法:合作探究(“读-译-思-辩-仿”模式)
课时安排:1课时
课时计划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在唐代,诗歌更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任何一个领域。比如,要感谢一个人,要拒绝一个人,要请求一个人给自己帮忙,人们往往都愿意拿起笔来,信手写就一首诗,把自己的意思委婉曲折地表露出来,交与对方。而这一类诗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首“酬赠诗”。
说起酬赠诗大家一定不陌生,比如李白的《赠汪伦》、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等就属此类。
二、《节妇吟》
(一)整体感知[读、译]
1、首先请大家一起将这首诗朗读一遍。(请科代表领读)
2、请预习小组展示预习成果--生字词的注音。
3、介绍作家张籍;解题(什么是“节妇”?)。
4、学生对照注释看原文,把不理解的地方指出来,教师点拨、答疑。[译]
(二)合作探究[思]
A、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深刻把握本诗的情感脉络,我们需要在诗句之间加上一些关联词。下面,我们来尝试一下。
B、结合关联词,对照原文,分析句中所蕴涵的情感。进而分析主人公情感上的矛盾。
(具体结合诗句分析其中蕴含的感情:对“君”的埋怨--对“君”的感激--为“良人”自豪--对“君”的感激--对“良人”的忠贞--对拒绝“君”一事感到遗憾、哀伤。)
矛盾:“我”应该忠于“良人”,但是我也感激于“君”对我付出的真情。面对矛盾、痛苦,渴望别对方所理解。
B、这种写法的好处:(教师提示)
一方面,让“君”知道我的困境,从而使他可以体谅我;
另一方面,让他看到我对他的尊重,而不至于自尊心受损,进而恼羞成怒。
C、 那么,这位女主人公在拒绝第三者的追求时,她给出了哪些理由呢?请你结合诗句回答。
何不相逢未嫁时?(我已出嫁,要守节。)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我的丈夫也很优秀。)
D、到这里,我们似乎已经读懂了这首诗--它写的是一个守节的女子对第三者的婉言拒绝。可是,回头一看,作者张籍!张籍分明是位男性,为什么要在诗中把自己写成一个女子呢?而且,他的第三者又是谁呢?我们可以结合资料信息和课本注释来思考一下。
这不是一首情诗,而是作者借以拒绝藩镇首领李师道的明志之作。即,张籍婉言拒绝了李师道的邀请。
E、从刚才的结论可以看出,原来我们刚才所谓读懂的只是表现的东西,只是这首诗的一张皮!那么,下面我们结合这个认识重新来看这首诗,看看这表层内容与实质内容之间是怎样对应的?
主人公:妾--张籍
第三者:君--李师道
“我”丈夫:良人--皇帝(国家、国家的统一)<适当点拨>
理由:节妇之节--臣子之节<适当点拨>
(表层意义:守节女子对第三者的婉言拒绝。--深层内涵:张籍对藩镇首领李师道的邀请的委婉谢绝。)
F、 这种委婉的写法从表现手法上看叫做什么啊?
比喻
G、好了,到这里,我们算是比较深入地理解了这首诗,那么,谁来总结一下,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用语巧妙,拒绝别人却让别人比较乐于接受。
比喻手法的运用,形象而委婉。
(二)质疑问难[辩]
经历了读--译--思三个环节,下面我们可以来个反刍,重新阅读这首诗,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辩]
Q1:你觉得诗中女主人公的所思所想真的符合女性之“节”吗?从情感上讲,她对这位第三者的求爱到底持怎样一个态度?
最初有些不节,比如把第三者送的明珠系在自己的衣服上。这说明她在情感上是喜欢这位第三者的。但是,最后,理智还是让她拒绝了这位第三者。可是还珠之际泪水滑落也说明她在情感上是喜欢这位第三者的。
Q2:进一步来说,张籍在拒绝藩镇首领李师道的时候,为什么要这么说?难道他内心深处也乐于去做李师道的幕僚吗?
明确:张籍是韩愈的学生,对韩愈等所主张的国家统一思想是绝对赞同的,他对李师道的态度也是明确的--厌恶。但是,从课本注释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师道当时势力很强,可谓炙手可热。而且从历史上我们也知道中唐以后,国家积贫积弱,藩镇割据非常严重。因此,就算是再不情愿,为了不至于让李师道发火,他还是在诗中努力地去讨好李师道。所以在“资料信息”中,黄周星评论说“徒令千载之下,增才人无限悲感”。(简要解释资料信息)
(三)拓展延伸:[仿]
1、结合这首诗,说说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学会说“不”。(任选一个情境,写400字小作文。)
情境一、假设,有一位异性多次向你表白他(她)的心迹,并且渴望你能够接受他(她)的超越一般友谊的请求。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你不能(无法)接受他(她)。那么你该怎么跟他(她)讲呢?
(前提是既不能亵渎对方的真挚情感,也不要给对方任何一点机会。)
情境二、假如,有一天你爸妈都因为工作而不能给你做饭,你只能自己动手。而学校马上就要考试了,作业特别多。这天傍晚,你刚刚从家里赶回来,你的一个要好的朋友来了,他(她)兴致勃勃地拿来一本漫画,打算和你分享。这个时候,你该怎样和他(她)说不呢?
张婷婷
【八年级政治3.2欣赏与赞美教学设计粤教版】推荐阅读: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治07-14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学设计2粤教版10-15
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10-22
八年级科学上册-3.2-人体的激素调节教案-浙教版06-30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粤教版!06-13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光与生活教学反思09-21
八年级上册政治教学导入设计05-10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教学反思08-13
八年级下册思想政治教学总结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