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建设

2024-05-14

和谐校园建设(精选12篇)

和谐校园建设 篇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大学教育作为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刻地影响着年轻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示范和支撑作用。因此, 高校应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先进的校园文化, 把建设和谐校园作为一项迫切任务来完成。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和谐是儒家人文精神的精髓。儒家和谐思想影响深远, 涵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行为方式等各方面。充分吸收儒家和谐思想的精髓, 对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儒家和谐思想的理论精髓

儒家和谐思想源远流长, 内容丰富深刻, 概括起来, 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自我身心的和谐。

从一定意义上说, 自我身心和谐是个人修养问题。社会的伦理规范, 只有转化为个人的自觉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 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儒家的身心和谐, 主要通过“修身”、“自省”、“躬行”来达到。

首先, “修身”即一个人要注意修身、克己, 注重学习和训练, 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品质, 尤其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儒家将“修身”放在人生的首位, 并将其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相联系。一个社会要想成为和谐的社会, 每个人都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 培养高尚人格, 否则“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不可能的。

其次, 修身特别强调“自省”。儒家主张通过“自省”而“改过”、“向善”, 即纠正自己思想上的偏差和错误的行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见贤而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省也” (《论语·里仁》) , 由此可见, “自省”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 修身的目的在于“躬行”。“躬行”即践行道德, 是实践道德的问题。如果道德修养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 那是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和意义的。知、行合一是儒家的传统, 儒家从孔子开始, 就非常重视个人的“躬行”。孔子教导人们要“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 一个人懂得怎样做人并不算是有修养, 只有自身身体力行, 履行道德规范, 才算是真正有修养。只有自己去践行道德, 道德修养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自身也才能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和谐。

(二)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和谐, 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对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第一, “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思想。樊迟问孔子“何为仁”, 孔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仁者爱人, 就是在和他人相处时与人友善, 爱一切人。

第二, “义”是处理个人与他人、物质与精神关系的道德规范。在孔子看来, “义”是高于生命的道德意志, 宁可牺牲生命, 也不能丧失这种道德意志。同样, “义”也不会为外力所左右, 正所谓“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对于社会而言, 它要求人们以社会利益为重, 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而破坏他人和社会利益, 这点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 按照儒家的观点, “礼”有三方面的内涵:一是有别、有序。就是有区别, 讲秩序。《礼记·乐记》中说:“礼者, 天地秩序也。”二是恭敬、谦让。孟子说:“恭敬之心, 礼也。” (《孟子·告子上》) 人与人的交往中不仅要做到恭敬, 而且要相互谦让, 这样才能避免矛盾和冲突。三是“和为贵”。《论语·学而》:“礼之用, 和为贵。”礼的作用是“和”, 就是和谐、稳定、协调。

第四, “智”指人的才智学识。有智才能明辨是非, 知人善任。儒家讲究要对人、对事有正确的认识, 才能对道德规范有深刻的理解, 明辨是非。孔子说:“知者不惑。” (《论语·子罕》) 孟子也说:“是非之心, 智也。” (《孟子·告子上》)

第五, “信”, 就是要求人与人的交往中, 要讲究诚信, 遵守诺言。孔子认为, 人之为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待人诚恳, 讲信用, 一个人要在世上立足, 首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就是“信”,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人无信不立” (《论语·为政》) 。

(三) 人与自然的和谐。

首先,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提出自然界有四时更替的规律, 且不受人类主观意识的支配, 正如荀子所说:“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世间万物, 热爱生命, “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 。

其次, 儒家强调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 做到“取物以时”、“取物以节”。如“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论语·述而》) , 只用鱼竿钓鱼, 不用大网拦河捕鱼, 反对射猎夜宿之鸟。又如:“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

二、建设和谐校园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和谐校园概括地讲就是校园内部各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校园内部组织结构诸要素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校园与社会的和谐等。和谐校园建设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

(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 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和谐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人, “以人为本”的原则必须贯穿于和谐校园建设的每一个方面。

(二) 坚持“特色化”原则。

和谐校园建设在坚持统一指导原则的基础上, 必须依托校园基础, 发展特色校园, 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特点、不同资源, 采取有针对性的构建形式。

(三) 坚持“公正平等”原则。

学生和教师作为和谐校园的主体, 必须能够与学校管理者一起平等地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学校管理者也必须将学生和教师看作是校园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不能搞得不到教师和学生认可和参与的“形象工程”。

(四) 坚持“两手抓”原则。

和谐校园建设不仅包括硬环境的建设, 而且包括软环境的建设。不能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大量使用在校园改造上, 而要致力于建设富有活力、关系和谐、开拓创新的校园文化。

三、借鉴儒家思想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

(一) 贯彻人本理念,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的校园一定是以人为本, 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校园。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最充分地调动人的积极性, 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就是要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 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肯定学生的创造成果, 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特长、兴趣、爱好等因素因材施教, 培养具有鲜活个性的人才, 使每一位学生都实现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 坚持以德治校, 保证和谐校园的公平、有序。

儒家的“礼”即是强调“有序”。有序是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学校园内部贫富差距问题也日益明显, 给大学生的心理成长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使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自卑、不满的负面情绪, 极个别的还产生了心理障碍和仇视心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偏差, 选择偏于自我化、功利化。针对这些现实情况, 儒家的“仁爱”思想在高校德育中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首先, 对自己要“克己复礼”, 要克服“功利至上”、私欲膨胀。其次, 对他人要“仁者爱人”, 就是要讲诚信, 尊重他人、互相谦让、宽以待人。对学校管理者来说, 在管理中把控制人、约束人改为用道德引导人、感染人, 用真挚的感情来关心学生, 以人性的关怀感化人, 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三) 注重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核心就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儒家关注人的发展, 不是关注孤立的人, 而是处于特定环境中的人。构建和谐校园要关注环境的建设, 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也就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一方面, 要加强校园自然环境的建设和维护, 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形成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局面。另一方面, 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 建设富有活力、关系和谐、开拓创新的校园文化。

摘要:儒家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吸取儒家和谐思想的精髓, 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和谐思想,和谐校园,理论价值,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3]荀况.荀子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4]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5]旭昕.关于和谐校园建设的综述与探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9, (5) .

[6]李佩芸.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现实价值[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6) .

和谐校园建设 篇2

和谐校园作文 校园,让和谐作主

郭朝霞

春秋袅袅,百家争鸣,思想碰撞、学说交锋。在这个大分裂、大融合的时代里,孔老夫子游历诸国,目睹时局民生,思绪庞杂,提出了影响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从此,华夏子民便与这“和”字结下不解之缘,一个“和”字就牵扯中国老百姓纵横五千年的神经。

“八年之中,九(纠)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左传。襄公十一年》)如乐之和,彰显出无限魅力,蕴涵着博大境界。“异音相从,谓之和。”(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和谐,一种巨大的包容杂多的统一。

万物相谐,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审美理想。“皆若空游无所依”,是鱼与水的和谐;“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声与静的和谐;鸟是树金黄的心跳,树是鸟翠绿的.羽毛,这又真可谓天地相融的境界。和谐的境界真乃妙不可言。“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情景多么像一幅凝聚了闪亮灯火的浮雕,温馨而沉静,涌泛着恒久的内在的光芒,让人脚下生根,企盼成为树,甚至石头。

浑成之美,全在和谐。《决不向一个提裤子的人开枪》,王开岭这篇散文,单是题目就能足以感动我们的心灵。和谐,让本来对立的水火变得相容相济:如果扣动扳机,这一声枪响引发的将是一次地震或者火山爆发,使蜜蜂离开花丛,老人离开长椅,灵魂离开躯体。

和谐之美,就叫音乐。柏拉图说:“相反相成的声音协调统一产生了音乐,音乐就是和谐之美。”赫拉克利特有言:“一与本身相反,又复与它本身和谐,正如弓弦与琴弓。”晚年双耳失聪的贝多芬,前无古人地在《第九交响曲》的结尾加入了合唱《欢乐颂》。乐曲终了,身着燕尾服的维也纳人全都起立鼓掌,眼里漾着热泪。“和谐”最能打动人心,“和谐”最能使灵魂归于永恒,这是音乐的使命,譬如一曲人类的祈祷。

和谐就是物物相谐,和谐就是天人合一。城市说:禁止鸣笛;闹区说:限速行驶;绿灯说:平安前行。自己生活,让别人也生活,哪怕是一堵老墙,一叶新绿。和谐社会,将因我们内心世界的和谐得以构建。

“和谐校园”不仅是符合时势、顺应了时代主流,它更像是一场等待已久的及时雨,在大学师生当中产生了极大共鸣,是切中民心的一项举措。

“和谐校园”,就是充满创新精神,充满时代活力;就是彰显独特个性,就是尽情地展示才华。

“和谐校园”,就是充分激活授业解惑的热情,就是激情高扬尊师重教的风帆。

“和谐校园”,就是充分地调动大学生们学习创新的积极性,就是充分保障和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真正体现平等融洽、以人为本。

“和谐校园”,就是文明有德,但又不乏法治;就是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不断协调各方利益,真正体现公平、公开又公正。

“和谐校园”,就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就是去除有损环境、破坏校园的不良行为。

“和谐校园”,就是充满诚信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就是杜绝学术腐败,消灭考试作弊。

“和谐校园”,就是关爱生命、帮扶弱小;就是充分保证师生平安、财产安全。

“和谐校园”是社会文明的集散地,是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是思想碰撞的连接点,是培育时代精英的理想场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一台昼夜轰鸣的发动机。

和谐校园,令人向往;和谐校园,带给我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谐校园,将有助于我们正待放飞的绚丽理想……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期待,不去构建呢?

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 篇3

我们一直提倡在新的历史时期,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因为它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民主和文化,是实现人本化、人性化、人文化关怀的根本所系。所以,研究发展的、动态的新型师生关系,也一直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与实践的焦点,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一、当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其原因

大量的调查和实际观察也表明,当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伤害较大的主要是疏冷与功利,对立和冲突。

疏冷与功利究其原因,大背景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冲击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反映到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某些人在注重实惠和实用,追求物质需要的人际交往;作为教师也有自身主观的因素,社会蔓延的请客送礼、走后门、拉关系等不正之风,使一部分教师心理失去了平衡,背离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唯利是图,利欲熏心,将师生关系演义成利益关系;再有家长当,有相当部分家长,不适当地运用物质手段,介入师生之间的交往,导致单纯的师生关系变得复杂和庸俗。

师生关系的对立与冲突的原因,一是教师与学生社会评价标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经验等认识及需要的差异,使双方难以互相认同并形成共识,反而产生了分歧、对立和冲突;第二,教师教育教学中权力主义与学生不断增强的独立、自由、平等、民主的意识和逆反心理的对立,构成师生关系的矛盾和冲突;三是作为自然人的学生社会经验少、自我控制能力差,教师修养欠缺、教育教学能力差等自身人格素养的某些不完善,也是此种不良关系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新时期师生关系的特点思考

学校教育的双边活动过程,一般意义上,教师主导教育,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的二重结合。作为活生生的、有思唯能力的、有個性特征的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在教师教导下主动参加教育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公认的一种自然结合、同时也是一种必然结合的师生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学生个性的塑造者,处于组织领导的地位,身教、言教中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课堂教学、课外辅道、校内外活动、作业面批、家访等等都使师生关系的发展,在直接的渗透中起着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并呈现时空的广延性。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是我们的目标,但也必须看到并承认教师与学生在年龄、职能、经历、知识、水平、阅历等方面的不同,成为师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形成不一致性,甚至因教育行为与学生的接受能力、身心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导致学生不理解、产生对抗情绪,这就是师生关系差异性。

师生关系的客观性、渗透性、差异性,最终都应指向能促进师生关系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或显或隐的、长久的教育性。所谓“师者,人之模范也”, 所谓“度德而师之”,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融洽、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是最正常的、充分体现教育性的师生关系。

三、育人观的改变和铸造教师人格魅力

要构建适应新时期学校教育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铸造自身人格魅力,特别要真正投身新课程标准的建设中去。

当前的学校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形势令人担忧。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的社会教育环境,并不像抓计生一样见效,家长、学校、社会,甚至领导的“重智轻德”、“重分轻能”等思想观念不见明显好转,加上媒体渲染报道,相反愈演愈烈。不堪重负的应试压力,使得师生关系少了情感的关怀、少了将心比心的理解、少了彼此的更多尊重与关爱,教师任劳任怨,学生废寝忘食,他们作为正常人的喜怒哀乐得不到有效关注、合理宣泄,现阶段师生关系的不尽人意,与育人观的偏颇不无联系。因此,花大力气改变育人观,已是刻不容缓。

而作为教师本身,则应大力铸造自身人格魅力。因为,这是“教者乐其教,学者乐其学”的亦朋亦友、良师益友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石。

学识广博、才艺丰富、专业技能精湛、个性慈善,最好还能语言幽默风趣等等,是教师吸引学生的魅力所在。但要铸造自身的人格魅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更多地得到学生的尊重,我想最根本的是懂得尊重并知道如何尊重学生人格。要知道学生是人,是充满思想具有人格尊严的人。做老师的,万不可把学生当作器物瞎摆弄。要知道以气压人,只会收获抵触,导致在学生的心里名录中将你从可接纳者淘汰出局,而拒你于心门之外的悲剧。提倡走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学习、走进学生心灵,就是要我们换位于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懂得尊重其人格、思想,尊重其感情、言行,甚至尊重他们的幼稚和天真。

四、和谐师生关系与疏导校园情景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某种程度讲,师生关系的紧张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及需求的不适应所致,由此引发了学习负担过重、德育实效性不高,厌学情绪渐滋暗长等矛盾的产生。和谐教育正是抓住了这个矛盾,从学生现实的认知特点、发展水平与需要出发,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规律,力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和谐,追求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性。这种最大化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效用的理想境界,对于我们讨论和谐师生关系,应当说大有借鉴。

除了如前所述的评价体系与育人观的转变,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塑造,和谐师生关系重要的是教师应不断提高施爱能力。教师的爱,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而鉴定这种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疏导校园情景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一般来说,凡是有逆反心理的人,一般都喜欢逆向思维。如果教师能够以逆向思维作为一种认识手段,大胆运用逆向思维,通过逆向论证,提高学生对错误思想的鉴别能力,从而收到正向思维所难以达到的效果。眼下的学校德育和学生在社会上遇到的活生生的现实常常发生冲突,学生在看到光明背后的“垃圾”情况下,产生肮脏感和受骗感,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恰当运用辨证思维,实施恰如其分的教育,在为学生逐步接受中增强教育的效果,并鼓励学生积极的逆反心理。

同时,要积极构建“家庭——社区——学校一体化”的立体教育模式,尽量消除其中的不和谐音调和消极因素。

和谐校园建设 篇4

一、和谐大学校园提出的背景

在进入新世纪头十年的中期, 党中央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初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接着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与重大部署。此后, 条条:各个部委系统, 块块:各个地方———省 (市) 、地 (市) 县、乡 (镇) , 点点:各个大小单位, 纷纷积极响应, 将和谐作为自己的建设目标。强大而富有活力的即和谐的共和国这个有机体, 正是通过以上条条、块块、点点即大大小小的机体结构的和谐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

讲和谐就是因为有不和谐存在, 就像讲团结因为有不团结的现象一样。这就是所谓背景。相关背景是一切相关问题研究的出发点。

党中央文件并没有直接讲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而我国的和谐大学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是这个有机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细胞。因此, 讲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必须搞清这一建设提出并付诸实践的大背景与小背景。

大背景大到从整个世界来看。胡锦涛同志多次在重大国际会议上与接见外宾中, 提到要建设和谐世界, 就是因为西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世界各地到处制造不和谐, 挑起种种事端, 使国际多元社会、各国人民自主决定自己命运与发展道路的正常权利纳入其价值标准之内, 成为其为所欲为的顺民。这股国际逆流确是我国社会产生不和谐因素的重要外在原因。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我国的快速崛起中, 唯恐中国不乱, 想方设法阻止中国的快速发展。

国际公认也为我国许多专家学者认同的一个大背景, 国际社会即世界各国在其发展中, 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 是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型期, 即从不发达向中等发达过渡的时期, 有人说是“发展陷阱”。而我国从刚进入新世纪的人均GDP近2000美元, 到2011年已达5000多美元, 不少学者据此认为我国已进入“中等发展陷阱 (3000~6000美元) ”。从以拉美为代表的“发展陷阱”到我国所谓“中等发展陷阱”, 大体都有以下共同点。

一是官员腐败现象严重。经济的一定发展使财政收入增多, 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而为官员贪腐创造了经济条件, 主要是监督机制不能随经济发展同步跟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腐败现象的严重程度几乎是同步的, 这也跟我国对官员任用考核的一些特殊方式相关。因此我国贪腐官员在惩罚中仍不断产生, 由此降低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诚信度, 激化官群矛盾, 涣散社会凝聚力。

二是贫富差距拉大。市场机制在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 也导致贫富差距的拉大。市场机制在初次分配中产生的收入差距拉大趋势要靠政府从公平公正立场采取措施在再分配中向弱势群体倾斜, 匡正市场机制在初次分配中拉大贫富差距的缺陷。我国除具世界其他国家这一共性外, 还因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型而来, 市场化的变革并不彻底, 很多重要经济部门仍被国有企业掌控甚至蜕化为私人垄断。衡量社会分配公平与否的一个指标—基尼系数, 2013年我国官方首次公布2012年的基尼系数为0.474, 而据民间调查, 同年基尼系数为0.61, 就算被多数经济学者所低估的官方数据, 也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就是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基尼系数也明显高于印度、俄罗斯, 与阿根廷、墨西哥相当。这种贫富差距的拉大不仅激化贫富阶层矛盾, 也激化政府与群众的矛盾, 人们认为是政府不作为或政府偏袒富人或与富人共谋得利的结果。

三是环境污染严重。这一发展阶段, 人们只追求发展速度, 忽视经济增长质量, 高消耗高产出高污染低效益相伴而生。在我国当前的国情条件下, 一段时间以GDP增长为唯一政绩考核指标, 这种考核方式促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即使到了今天, 我国对官员的环境考评机制体系仍不完善, 如PM2.5这一检测空气质量的指标, 长期被忽视;河流被污染, 土地被污染, 空气被污染。这种污染已严重威胁我国社会经济能否继续发展, 人民是否能健康快乐生活下去的地步。对人才引进与海外留学人员能否归来也造成重大影响。而这一问题, 人们又把它跟政府无作为联系起来, 由此降低政府的诚信度, 激化官民矛盾。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 在我国都是严重的, 造成官民矛盾, 社会不同群体 (贫富群体、不同职业群体) 矛盾的加深, 影响社会和谐。有人认为, 我国社会矛盾的尖锐激化已达到某种临界点, 由此导致维稳成本的不断提高。这部分增加的维稳成本只能从教育、医疗社保、环境治理等合理公共支出中挤兑出来, 从而影响我国社会的转型进程, 影响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的进程。

在社会出现不和谐的大背景下, 高校与之相应同样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 既与社会不和谐因素紧密相连, 又有其自身特点。

一是贪腐现象依然存在, 有的大学甚至比较严重。这从一些大学从校一级领导中揪出的贪官中得到证明。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 从学校工程承包招标中、从自主创收基金中想方设法中饱私囊。这种现象在院系的个别领导或教师中也有存在, 他们还利用手中的权力敲诈学生钱财。

二是师德滑坡, 学德随之滑坡。不少教师不热心教学而热心捞外块, 这虽有大学教师薪酬偏低的客观原因, 但教师自身道德修养失衡乃是主因;学生奋发进取精神不足, 混文凭者大有人在;师生相互影响, 对教师评价逆向选择, 认真教学的教师往往开罪学生, 得不到学生的应有尊重与正确评价, 放松要求讨好学生的教师反而得到学生的好评。

三是求大求全, 重数量轻质量。表现为大学年年扩招, 万人大学超万人大学比比皆是, 学校大楼不断增多, 大师却未见增加;数理化、文史地、理工农医样样俱全, 众多专业雷同, 其原有特色消失;硕点、硕导, 博点、博导不断增多, 以致造成中国博士大跃进, 领先世界水平。对教师考核也是重数量, 轻质量, 评价体系不合理, 必然诱导教师的错误追求。埋头苦干看轻名利而倾心于教书育人的老师得不到认可, 等等。

四是学风不正。不管学生、教师都抄袭成风。因为年度考核, 晋升职称要求论文数量, 并要求核心期刊发表, 学生特别是硕士生博士生, 要求在读期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在压力之下加上道德缺失, 现代网络技术又提供了条件, 他们不得不以抄袭应对, 这是被动而言。不少人甚至是少数忙于行政事务的领导, 为图虚名甚至图实名, 即争得学衔学位, 特殊贡献大奖等级而名利双收, 他们也想方设法抄袭, 盗窃他人甚至学生的科研成果。

大学校园的种种不和谐因素的存在, 必然影响大学这一神圣高雅殿堂的形象, 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包括道德与专业质量。因此提出与推进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二、和谐大学校园的概念

这些年来, 和谐大学校园的概念, 常见于报刊、书籍和诸多文件中, 但是否有一公认的权威的一致遵从的定义呢?似乎没有见到, 而多种对和谐大学校园概念的论述, 似乎都有立论依据与可取之处。

胡锦涛同志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一个经典性表述:“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 全面体现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 也应是和谐大学校园概念立论的依据。

何谓和谐大学校园?看来不能按定义要求来界说, 只能作出说明性的解释。和谐大学校园, 勿庸置疑, 应具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特征, 但具体含义应有所延伸并有适当差别。

第一,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遵纪守法的模范。宪法及涉及规范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 大学理应遵照执行;同时各个大学应根据自身特点, 制定相应的校纪校规, 使依法治校更具体可行。大学校园应充满民主空气, 各个成员都能畅所欲言。各个不同层级的校园管理者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而从善如流, 绝不能将“政治帽子”到处乱扣, 做到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言者无罪。大学是否应有自身特色的校纪校规, 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第二.和谐大学校园应是体现公平正义的典范。校内各级党政领导成员, 不同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 不同年级, 不同培养目标、不同民族、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 不同岗位的成员, 等等。总之, 大学校园里的所有成员, 都是平等的, 都是履行不同职责, 尽不同义务而已, 无任何特权可言。

第三,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诚信友爱即遵循伦理道德的楷模。大学里各种成员之间, 都应做到诚实守信、说实话、干实事、互助友爱、扶危济困、团结协作。大学校园容不得流言谣言, 容不得制假造假, 容不得一切歪风邪气。

第四,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最具创造活力的场所。大学的各类主体, 其中最重要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学生要学得主动,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敢于跟老师及各种权威争论, 敢于面对面提出质疑;教师要教的主动, 敢于创新自己的学术观点, 勇于发明创造,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使课堂气氛活跃。面对学生质疑, 要大度包容, 即使学生的见解不够完善或有错误, 也要加以鼓励。其他不同岗位的成员, 应有不断改进自己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效能的创新之举。大学应成为整个社会最具创新活力并带动整个社会创新的强大发动机与导航仪。

第五,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最为文明安定的场所, 社会精神文明的典范。大学校园里, 人人讲礼貌, 个个能谦让包容, 既与社会紧密相联, 又不容社会污染浸入校园。大学校园应是社会文明的一方净土, 是社会最圣洁的地方。

第六,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楷模。大学校园不仅精神环境洁净无瑕, 自然环境也应洁净无瑕。大学这个小环境, 应有周到的规划设计, 绿地、水榭、亭台楼阁、生活学习、运动与休闲设施, 均应安排有序, 使人感到似静非静, 似动非动, 空气清新, 井然优雅, 是个读书、研究的最好自然环境。

总括上述, 和谐大学校园的最根本特征是, 融洽的人际关系, 令人向往的自然环境, 不断推陈出新的教学科研成果, 最终体现为, 不断培养出就业率高广受社会欢迎的具有创新活力的一批批不同层次的毕业生。大学有不同类型, 有所谓重点非重点、专科、本科、教学型、研究型等差别, 但凡是大学都要出两类成果: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和不同档次的科研成果。而高素质人才即各类精英的不断产出, 则是不同类型大学的最重要使命。

综上所述, 和谐大学校园概念不能简单地套用逻辑学关于定义的要求来表述。而从上述和谐大学校园的描述中, 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但总感觉这是一种静态的特征表述, 似乎跟现实中或实践中的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不符。因此, 对于和谐大学校园概念, 必须从动态角度加以把握。和谐大学校园所具有的六大典范作用不是一幅静态的美丽山水画, 而是在动态中显示出来。它在不断克服六大典范中大大小小的不够典范之处而趋于典范, 也就是说, 它在不断化解不断产生的种种不和谐因素而使之达到和谐状态, 在这种不断调整化解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 六大典范作用会不断达到新的境界。这种动态过程是永无止境的, 从中不断彰显出一所和谐大学的崭新面貌, 也构成推动整个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这是因为, 任何一所大学都不是像鲁滨逊生活的那种孤岛。中国已经融入世界, 是地球村中的一个重要成员, 大学作为中国社会中的闪光分子, 自然跟世界相关联, 跟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相关联, 因此涉及的社会关系是十分广泛而复杂的。就大学本身来说, 也不是一个静止体, 它虽相对稳定, 流动性仍然显著, 每年大批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走出校门, 又有大批不同层次的新生进入;教学科研人员, 不同岗位的管理成员也是有进有出, 处于流动状态, 这种流动状态正是一种活力的源泉。现实中的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涉及的国内外、校内外纵横交错的有形的与无形的, 精神的与物质的复杂利益关系, 为我们研究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指明了路径。

三、和谐大学校园建设的研究路径

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从何着手, 现实的动态中的和谐大学概念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正视、面对并理顺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所涉及的校内外、国内外纵横交错的既有精神层面更有物质层面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关系。让我们稍稍具体梳理罗列一下这些绕不过去的或难或易的关系。

理顺大学校园内部关系是建设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按现行体制, 我国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 (院) 长负责制。党领导政是纵向关系。但某些重点大学, “政”即校 (院) 长的行政级别、权威声望往往大于党 (委书记) 。在校 (院) 长与党委书记作为平行对等的顶层机构, 本身各有一套组织机构, 如副书记、副校 (院) 长及其助理的人数、办公室组织及其人员配置。紧靠这一顶层, 一般应有相互平行的几套系统:教学与科研学术管理、后勤保障、图书资料、财务管理、纪检监察等。这几大系统自身有其纵向、横向系统。党务系统的纵向组织从校 (院) 党委至院系党委或党总支直至党支部党小组。与此相关的共青团系统、工会系统、民主党派系统、纪检监察系统等应归于党务系统。校务行政系统, 实际应包括教学科研、后勤、图书资料、财务等系统。这些系统也有纵向横向交错关系。校内各个学院之间特别是专业相近的各个学院之间, 甚至一个学院内的各个专业系之间, 也存在复杂的横向纵向关系。师生关系可以说纵向关系, 是大学中最重要的关系, 没有老师与学生就不成其大学。师生关系可分为老中青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名师与一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师师关系, 包括老中青教师、不同职称教师、名师与一般教师、一般教师与硕导、博导教师、海归教师与本土教师、外教与内教老师等之间的横向关系。学生间的横向关系有:贫困生与富裕生及其不同级别官员出身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外国留学生与本国学生、不同层次学历即专、本、硕、博学生、城乡学生、边远贫困地区与富裕地区学生等, 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一种横向的复杂关系。课程之间也存在某种纵向主要是横向关系:不同专业的课程安排体系、主打课与辅助课、必修课与选修课、德育课或政治思想教育课与专业课、体育课 (包括军训) 与专业课、外语课与其他课程, 等等。考评体系包括对党政、老师与学生三大系统。总的要求是:指标设计科学合理, 在量化中突显出质的要求。党政成员考评体系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出广大群众评价的地位。对教师的考评体系包括以教学为主还是以科研为主的教师的考评、完全搞科研的人员的考评, 不同职称教师或科研人员的考评指标的差别及其合理性, 质的指标如何在量化中得到体现, 纠正重量轻质的偏差, 必须重视教学质量及其考评, 教授一定要讲授本科课程。考评必然跟奖惩体系相联系, 原则是奖优罚劣, 使优者动力更为强劲, 劣者也能自强奋起。奖惩既跟物质利益联系, 也要跟精神荣誉相关联。这里涉及一套薪酬体系的纵向横向关系:党政不同层级的报酬体系, 教师科研人员不同职称的报酬体系 (现在提出的绩效工资设置) , 教辅人员的新酬体系。以上三者的横向对比关系的合理性, 力避众多博士教授争处长, 教学岗位乏热心。这其中涉及一个有形收入与无形收入 (无形其实也有形) 的关系问题。对学生的考评体系:不同学历培养目标的差别体系, 考核方式应多样化, 既重分数又不能唯分数, 目的是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敢于质疑,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纪检监察体系的纵横向关系:纪检监察组织体系 (常设机构及其成员与非常设机构成员) , 教代会、学代会、校工会的地位与作用, 团委会的地位与作用, 民主党派的地位与作用。正视审计机构在廉洁校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现在很多大学还存在一校两制的关系, 需要调整处理。至于独立民办大学的内部关系, 既有公办大学的共性, 也有其特性, 暂不列入本文研究的范围。大学办学规模与质量及其管理边界的关系, 大学校园建设的合理布局问题, 既是大学顶层管理者需要慎重处理的问题, 也是相关上级党政领导层级需要慎重考虑处理的问题。

以上便是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内部涉及需要理顺的纵向、横向、纵横交错关系的一个梗概。

和谐大学校园建设还必须要理顺外部环境这一重要环节。包括如下多方面的关系。一是理顺校际之间的关系:本市与本省区各院校之间、不同城市省区之间的院校、重点与非重点院校、本国院校与国外院校之间、不同档次院校之间等关系。其内容涉及: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 的共享与争夺, 专业设置的重复与竞争 (包括热门专业的纷纷上马) , 招生生源的争夺, 办学经费的争夺, 创收渠道、地域的争夺, 等等;二是理顺大学所在地与相邻社区、城市及所在省区的关系;三是理顺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四是理顺与本校校友的关系;五是理顺大学社会服务、社会责任与创收融资的关系;六是理顺招生录取涉及的诸多社会关系;七是理顺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 包括本省区与中央教育主管部门、与主管该院校的相关业务部门的关系;八是理顺与上级党政人大政协等领导机关的关系, 等等。

上述种种纵向横向矛盾关系, 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主次差别及其随时转换的可能性, 但万变不离其宗, 即围绕调动校内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往后的研究中, 我们将遵循上述路径详加分析。

四、贯彻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一般认为, 关于“是”什么 (What is) 的表述, 是实证表述 (Positve statements) , 关于“应该是什么” (What ought to be) 的表述是规范表述, 前者叫实证方法, 后者叫规范方法。在经济学界有人将用前者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称作实证经济学, 以后者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叫做规范经济学。实证方法有些类似逻辑学的归纳法, 规范方法则类似演释法。事实上, 任何研究不可能将二者截然分开, 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有人认为马克思、列宁的著作都是规范方法的典范, 事实上马克思的《资本论》就将实证与规范方法密切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实证方法先要进行假设, 这假设就是一种指导思想, 就包含规范的成份。

我们这里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就是既要以我国及他国已经为实践证明的正确理论作指导, 同时又从新的实践中提出新的问题加以论证并以实践为依据得出新的结论, 这就有可能纠正过去不正确的结论或指导思想。所以, 我们的研究, 首先既不是纯理论推导, 但又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 包括我们党的重要文献方针政策, 国家已有的法律法规。其次, 我们的研究必须进行调查研究, 既要利用他人的调研成果, 也有自己必要的调研与实践经验总结;在理论上, 我们要大量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精华, 并在这个基础上有所创新哪怕是一些小的创新。再次, 在表述上, 既有理论阐述, 又有实例印证;既有个例, 也有通例;还有必要的统计数据作佐证。

五、建设和谐大学校园的重大意义

首先, 帮助我们在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做到既紧张又从容。从和谐大学校园概念中得知, 和谐大学校园不是风平浪静的, 而处于复杂矛盾的运动过程中, 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 永无止境。在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 党和政府相关部门, 大学中的全体师生员工都应基于这种认识来处理大学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就大学本身来说, 教师和学生, 一般管理人员, 都应基于这种认识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将紧张与轻松、活泼结合起来。而大学的顶层人员, 可以说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中, 他们责任重大, 他们知道和谐大学校园建设的复杂性动态性, 便会处变不惊, 举重若轻, 要做到这一点, 达到这一境界, 的确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求大学高层的领导人员要相对稳定, 要有相当高的专业业务与管理素质, 要有较长时间的办学历练, 要有不同专业管理与年龄的混成比例与梯次配置, 更要有相当的校外特别是校内的群众基础。同时, 也要求大学的高层领导也像各级党政领导机关一样, 要有对付各种突发事件的种种预案, 才能真正做到处变不惊, 使一所大学在各种突发或尖锐矛盾爆发时, 仍能正常运作, 不会因噎废食, 如学校游泳池淹死一名学生或教师, 游泳池就立即关闭不再开放。

其次, 指导我们能视野开阔地运用立体思维来从事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这样才能与当今国家与世界的发展进程合拍。一所大学从所处地址来说, 是基本固定的, 但其运行, 必然不断涉及以上所述的校内外、国内外纵横交错有形无形矛盾关系的处理。只有充分正视, 及时理顺, 才能不影响大学的正常运作。但这种不断产生矛盾又不断调整理顺矛盾关系的过程, 正是一所大学走向成熟, 使大学办学质量不断登上一个个新台阶的正常途径。

第三, 只有在这种现实的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 才能使师生经受现实的锤炼, 才能培养出广受社会欢迎的产品╟╟适应社会需要的各层次人才, 而不是温室中的鲜花,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是和谐大学最重要的使命。

最后, 按照我们这种思路, 即如上描述的和谐大学校园概念, 大学才能真正成为和谐社会的楷模, 成为国人向往的圣地;才能使社会感到, 进入大学就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洗礼。如此, 大学才能成为全面影响和推动整个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强大的动力。

总之, 和谐大学校园的建设过程就是中国梦在大学实现的过程, 中国梦的美好理想与远景, 只能在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逐步实现。

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中国梦在大学的实现, 任重而道远啊!

摘要: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是在整个社会与大学在其快速稳定发展的同时, 出现许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的背景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因此, 现实中的和谐大学校园是通过不断调整、处理种种矛盾关系而造就的一个最具创造活力的环境或场所, 正是这种动态中的和谐大学校园, 才能成为精英辈出的摇篮, 累累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阵地, 成为整个和谐社会的典范与楷模, 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最为强大的动力。和谐大学建设的过程也是中国梦在大学实现的过程。其研究路径, 应是视野开阔地梳理涉及和谐校园建设的有形无形的纵横交错的复杂多变的关系, 适时调整化解, 永葆不竭动力。其研究应是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和谐大学校园,理顺关系,研究路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新浪网.专家称我国十四五期间有望成高收入国家[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1-09-22/025123195922.shtml

[2]中国首度公布基尼系数[N].北京晨报, 2013-01-19.

[3]吴敬琏.重启改革议程[J].财经, 2012, (22) .

[4]邓崇清.对教师评价逆向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04, (4) .

[5]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05-02-19.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2-19/content_2595497.htm.

和谐校园建设 篇5

【摘要】随着高校新一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人事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文试从构建和谐校园的视角探讨高校人事建设,提出了构建和谐人事应重点把握好的两个环节。

【关键词】和谐校园 和谐人事 建设

1 和谐人事与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先进思想文化的创造与传播阵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构建和谐校园,“人”的和谐是关键。人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主体,是学校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围绕着“人”展开,而人事工作则更是直接面向“人”的工作。和谐校园更多地体现为和谐的人事,它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和谐人事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高校人事工作关系到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实施,任何一项人事管理制度的出台,都直接涉及到校内各类人员利益关系的调整,总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如果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能得到妥善地解决和处理,将很有可能在教职工与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与学校管理制度之间,甚至在教职工个人自身发展上造成不和谐,从而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进程。高校只有统筹兼顾,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化阻力为动力,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人才发展的过程中寻求最佳的结合点,才能为建设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和谐人事是和谐校园的重要体现。从“人”的和谐来看,主要体现在全体师生员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就是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得其所就是以人为本,促进公平正义,维护和保持学校各个群体的利益,使其处于协调、稳定、平衡的发展态势。从“事”的和谐来看,主要体现为学校教育资源完备,师生员工能够共享校园公共服务;沟通渠道畅通,师生员工能够充分表达意愿,积极参与决策;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学校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再次,和谐人事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的充分体现。高校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实现其使命,就需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注重公平正义,注重利益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位教育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制度上形成能不断满足人全面需求、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2 构建和谐人事应重点把握的两个环节

人事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抓住重点,协调推进,对于构建和谐人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致力于构建和谐人事的工作中,应着力把握以下两个关键环节。

2.1 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大学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校园内所有师生员工在校内外环境的互动下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校园生活方式。

建设和谐有序、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必须始终围绕“人”展开。要努力营造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的开放的氛围以及兼容并包的和谐精神,形成师生员工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努力形成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良好氛围。要倡导科学、民主的精神,充分尊重学术自由,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倡导公平、公正的精神,努力构建先进的制度文化;倡导开放、合作的精神,使师生员工具有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怀。只有在温馨的人文环境中,师生员工的职业意识、价值取向、工作理念才能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最终融入学校文化的主流之中。

2.2 建立和谐的人事工作机制

人事工作机制是指高校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形成的一整套切合实际的制度及其有效的运作。从人事工作的.现实需要来看,要努力建立和完善三个方面的工作机制。

首先,要建立公正有效的人员聘用机制。目前,多数高校都已实施或正在积极推进以人员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对高校而言,聘用制的实施需要一个被认可、被接受的过程。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消除广大教职工的思想顾虑,让他们认识到实行聘用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哪个人下岗,而是为绝大多数有干事业意愿和干事业能力的教职工创造更加公平的机会,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和谐。学校和教职工要用平和的态度和方式,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严格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让每位员工都能找到合适的岗位,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

其次,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分配机制。分配制度直接关系到每个教职工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尽管我国高校的分配制度改革一直不断地在向前推进,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够公平合理、影响校园和谐的问题。以高校实行多年的岗位聘任与岗位津贴制度为例,这项制度在一定意义上达到了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的作用,但是激励作用并不明显。在这项制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津贴”概念被强化了,而“岗位”意识却越来越淡化。此外,在教师与管理人员之间、在教师内部,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起,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了岗位绩效工资。,高等学校也将启动实施绩效工资。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规范津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机制和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使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相挂钩,这对于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在推进用人制度改革的同时,协同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切实使教职工的个人收入与工作责任、工作业绩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

再次,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要构建以业绩为导向,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符合教学科研规律,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打破单一、僵化的评价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岗位,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要克服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是否为推动科技进步、提升我国国防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作为衡量科研质量的主要指标,改变单纯以发表论文和获奖的数量评价教师。要适当延长评价周期,由重视过程管理向更加重视目标管理转变,由重视年度考核向更加重视聘期考核转变,由重视个体考核向更加重视团队考核转变,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行为,支持优秀人才从事原创性研究和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长期研究。

参考文献

[1] 吕绳振,朱立军.以人为本 创新机制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7):39-40.

和谐校园建设 篇6

学校的和谐发展是教育的内涵,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导向,创建和谐校园,推进和谐教育应该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其次是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关系的和谐发展,最后是学校、家庭、社区关系的和谐发展。

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

教育的和谐发展要面向学生,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要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永续发展。

人人发展 教育不仅是关注优秀的学生,更应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全体学生的成长档案,完善学生档案管理体系。依据个体特征,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发展层次。优秀生强化道德教育,中间生强化自信教育,后进生强化情感教育,从而形成一个划分精细、各有侧重、相辅相成的管理体系。在学习上将学生分块包挂到科任教师,在德育上将学生分组包挂到德育辅导员,在思想上将学生分类包挂到心理辅导员,在生活上将学生分层包挂到中层干部。将每一位学生的各个层面的问题全部分类纳入教育体系,做到不逃避、不遗漏、不遗弃。

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又指人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的发展。与片面发展、畸形发展相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全面发展不是各学科、各领域知识的简单叠加,它是一种“学创俱能、知行合一”的要求,更是一种“内外兼修、身心皆健”的境界。全面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学校的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学得知识,获得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其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因此,全面发展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心理健康教育。

主动发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学生自我教育时曾说过:“在我们教育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有一条信念起着巨大的作用,这就是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就是说,教育的真谛是自我教育,只有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效能。

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必须把学生放到教育活动的主体位置上,必须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能够很好地做到自我约束,自我调控。“主动发展”就是说学生是有个性的认识主体,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主体,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实践证明: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与发展学生个性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途径。

持续发展 在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上,追求人终身的最大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康德曾说:“儿童应该受教育,然而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将来人类可能得到一种改善的境况。”追求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摒除旧观念,确立新观念;摒弃应试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摒弃唯学习成绩论,扎实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摒弃唯智育论,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摒弃单一课堂教育论,将课堂教育与校园活动相结合;摒弃短视教育,培养终生学习兴趣和能力;摒弃校园隔绝教育,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

学校、教师、学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教师队伍始终与学校荣辱与共、休戚相关。因此,教师的和谐是关键,和谐校风的形成主要靠和谐教师。

教师与教师的和谐 在教师中大力推行赏识文化,主张互相欣赏、互相敬重、互相学习、互相激励、消除教师间的心理隔阂,提倡团队协作、集体创作,在合作互助中增进友谊、增进了解、增强感情,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例如:利用传统节日活动和学校大型活动,搭建学校与教师、教师与教师的沟通平台;实施“青蓝工程”,新老教师共同成长;工会组织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让老师们在活动中增进友谊,融洽关系。

学校与教师的和谐 中学教师由于学校和社会施加的有形无形的压力过大,往往都心力交瘁,身体和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导致冷漠、偏激、自卑、焦虑、情绪失控等。为了促进教师和谐,学校应帮助教师更新角色意识,找准职业感觉,正确和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职业。要针对教师群体的特点,在管理中注入情感、人文因素,既堅持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又重视精神激励。要全面辩证地看待每一个老师,珍视教师的自尊,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为教师创造性教学搭建平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工作,充分估价教师的长处,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和教学个性,切忌偏听偏信全盘否定,特别是对青年教师,要信任、关爱、鼓励,使他们胜不骄、败不馁,保持心理上的自信、自尊。

教师与学生的和谐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无时无刻都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感情的接近,心灵的共鸣,知识的启发,能力的培养。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所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认为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和留守儿童:思想上要加强引导,学习上要加强辅导,心理上要加强疏导,生活上要加强指导。

学生与学生的和谐 在构建和谐校园,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建立和谐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的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关系融洽、学习生活快乐,是促进教育生态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

具体教育活动中,教师可在课堂教育中推行小组讨论制、小组竞赛制;在课余活动中推行小组研究性学习制;在各种活动中,贯穿文明团结教育……建立和谐团结的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定的舞台,但它必然融入于教育者每天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学校、家庭、社区三者关系的和谐发展

学校与学校的和谐 竞争与合作是学校发展的两类基本运行机制,重视学校合作的价值,构建基于合作的校际和谐发展模式,秉承“平等自愿、求同存异、精诚合作、利益共享”的核心理念,建立教育资源的流动与共享机制以及对伙伴关系的共同治理和问责制度,实现所有合作伙伴的价值和利益。构建和谐的校际关系,应遵循下列行动准则:了解合作伙伴的需求,建立共同的任务和目标,建立教育资源的流动与共享机制,实现所有合作伙伴的价值和利益。

学校与家长的和谐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委员会,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协商制订家长委员会总则、性质、宗旨以及相关权利与义务。让家长参与并监督学校的管理,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普及家教知识,让家长成为教育的专家;开展家校合作,创新学校管理模式。

学校与社区的和谐 学校资源是特殊的公共资源,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是将学校融入社区、让社区了解学校的重要措施。学校要健全相关开放制度,规范管理,有序运作,不断提高社区教育的参与率、认可率、知晓率与满意率。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网络、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尽力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教育需求的必然举措。学校与社区的和谐发展,必然要求社区进学校、学校进社区。从整个社区教育资源的分布来看,学校的教育资源是最为丰富和集中的。社区进学校赋予原来不具有教育意义的资源以教育意义,即教育资源社会化。社区蕴藏着丰富的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学校进社区,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力支援。综上所述,只有“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只有实现了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校内的和谐发展和校际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创建和谐校园,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所以说,构建和谐校园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探索和实践。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构建和谐校园,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同时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和谐校园建设 篇7

关键词:儒家,和谐思想,和谐校园建设,当代价值

“和谐”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基本精神。在当代中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和谐文化作为精神支撑, 同样, 高校要构建和谐校园, 也必须以和谐文化作为精神动力。

一、儒家生态和谐观与校园生态环境的优化

儒家文化历来倡导“天人一体”的大一统思想, 指出人作为道德精神的主体应主动同万物和谐共存。和谐校园的建设须依托于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包含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精神环境两个部分”, 这里所讲的校园环境主要是指校园的物质环境, “主要是校容校貌, 如校园的整体规划, 建筑物的布局结构, 室外的绿化美化, 室内的整洁美观”等[1]。清新高雅的校园环境, 有利于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 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一) 批判地继承儒家生态和谐观有利于增强校园生态环境的育人效应

环境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如何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让我们的校园“开口说话”, 方法之一就是批判地继承儒家的生态和谐思想, 将校园文化融入校园生态, 依托校园生态环境进行思想品德、人文科学等的教育, 赋予校园生态以教育意义。众所皆知, 儒家圣贤都十分重视环境的影响, 他们认为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但需要指出的是, 环境的这种“教化”作用往往存在正反两个方面。因而, 对生态环境的消极、负面的教化作用, 我们要坚决予以制止, 同时积极推进校园生态环境对师生员工正面教化作用的发挥。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遏制那些破坏校园环境的低俗文化趣味的蔓延, 而且也有利于广大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从而真正发挥生态环境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提高环境的育人效应。

(二) 批判地继承儒家生态和谐观有利于校园生态环境的个性化、人文化建设

根据儒家生态和谐观的思想, 大学校园的布局、园林绿化、建筑雕像、公共设施等都应体现出学校特有的精神文化品质, 突显学校个性和办学特色, 同时还应注重发挥师生员工在校园环境个性化、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即儒家所说的人不仅要“知常”, 尊重自然规律, 还要“与天地参赞化育”,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和谐共生[2]。为此,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应加强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要加强校园环境的个性化建设, 突出和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挖掘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 结合时代特征推出自己的文化品牌。如一提到未名湖, 人们联想到的就是北大以及奋发图强的北大学子, 从而使人产生爱国、爱校情结。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环境的人文化建设, 即赋予校园园林绿化、建筑雕塑等以人文气息, 使其成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载体, 如大学校门的建筑风格, 校园建筑楼的形态和命名等都可赋予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体现校园精神并给人以美感。

二、儒家人际和谐观与校园氛围建设

在整个儒家文化中, 孔子特别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 主张在缓和人与人之间矛盾时要以“和为贵”, 达到“和以处众”的境界, 并指出人与人的相处应尚义轻利, 崇仁重爱, 讲求诚信。因而在和谐校园建设中, 应有效运用儒家的“重义、崇仁、讲诚信”的人际和谐观教育广大师生员工, 使其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拥有仁爱心, 讲求诚信[3]。

(一)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义”是儒家群体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表现, 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当前, 在高校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现象, 即有不少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与团体的关系, 不知道如何处理道义与实利的关系。因而在交友方面, 有的大学生只讲求哥们儿义气, 认为“义”就是“为朋友两肋插刀”, “朋友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全然不管道德的管教和法律的约束;有的大学生则不讲志同道合, 不注重所交朋友的为人品行, 结交一些不学无术、品行不端的人。还有的大学生在利益面前见利忘义, 唯利是图, “重实惠”, “重功利”, 为了私利而不择手段。针对这些现象, 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应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义利观的内容, 使他们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实利与道义发生冲突时, 能够注重社会利益、长远利益, 注重道义。

(二) 拥有仁爱心

“仁”, 既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 也是儒家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并达到和谐的最基本的原则。所谓“仁”, 即“爱人”, 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在校园生活中, 教职员工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人格尊严, 要关爱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用仁爱之心去教化、感化学生, 同学与同学之间则应相互关爱、情同手足。只有这种充满爱意的大学校园才是和谐的校园。而现在有不少校园离此境界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如师生中有的缺乏互助互爱、团结友爱的精神;有的对身边的事物漠不关心, 对他人麻木不仁;还有的大学生将中国的传统礼节忘得一干二净, 不知道如何待人接物, 如何关心人、爱护人, 处处表现得唯我独尊;有的则由于同情心和责任心的缺失, 在言行上常常表现为不负责任, 放纵自己。这些不和谐的因素与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背道而驰, 因而高校应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仁爱”的思想,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传播爱心、奉献爱心, 努力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氛围。

(三) 讲求诚信

在儒家文化中, 诚信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子以四教:文, 行, 忠, 信” (《论语·述而》) 。孔子提倡守信, 指出“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讲求诚信是儒家人际和谐观中所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在今天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 大力倡导诚信道德规范, 既是弘扬传统美德, 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需要, 也是针对校园中的种种不诚信现象所采取的一种必要措施。在高校中, 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在诚信方面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令人担忧, 如司空见惯的考试作弊现象、骗取国家助学贷款或逃避偿还贷款的现象等等, 都是当前部分大学生诚信素质不高、道德滑坡的表现。面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高校应该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 在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的校园氛围中, 强力加以改变。

三、儒家身心和谐观与校园精神的塑造

塑造具有学校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 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和谐校园建设中, 批判地吸收儒家身心和谐观, 不仅有利于高校体育养生思想的传播, 以及大学生“尚美”精神的树立和内在美的追求, 也有利于大学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的豁达心胸及克己内省、厚德自强的精神品质的形成。

(一) 拥有健康的体魄

在儒家文化中, 虽然儒家身心和谐观主要注重的是“修身正己”的道德修养方面, 其关于体格锻炼的思想也只是为提升人的道德品质服务的, 但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对养生体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它也强调身体的和谐是个体追求道德修养的前提和保证。孔子说:“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论语·述而》) (“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其中乐、射、御是学校体育的内容) , 其中所指的“艺”是前面“道”、“德”、“仁”的具体实践。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 要加强对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 加强体育养生知识的宣传, 在大学校园里营造出崇尚体育、珍视生命的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 从而促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使之拥有健康的体魄。

(二) 追求内在美

今天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说“酷”话、做“酷”事、唱“酷”歌、穿“酷”衣、我行我素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 那些追求新潮、打扮酷型、举止怪异的“酷哥酷妹”们成了大家追捧的焦点, 觉得那才叫有个性、有创意, 那才叫美。大学生追求的这种“酷美”文化, 实际上是对“酷”、“美”真意的曲解。真正的“酷”文化应该是充满活力, 突显个性和才气, 纯洁健康的文化形态, 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夸大的造型, 夸张的言谈举止;真正的“美”文化则主要是指人内在的高雅、端庄、质朴的气质美的文化形态, 是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素质的外在体现, 而不仅仅指人的外在形象。孔子也十分爱“美”, 喜欢美的事物, 他认为美的东西能使人赏心悦目, 流连忘返。因而在和谐校园建设中, 批判地继承儒家身心和谐观中有关“尚美”精神在校园“美”文化中的应用, 突出以“德”为美, 追求人内在美的思想观念,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使之不断认识到培养自身内在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三) 注重内省修养

1. 克己内省。

儒家的身心和谐观十分重视自我省察、自我克制的品质的养成, 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克制自己, 才能使自己的言行回到礼的道德规范上来。“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当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学会反躬自问, 学会换位思考, 这有利于师生员工特别是大学生自我剖析、自我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 使其在面对各种利益诱惑时, 能够从容镇定, 而不致利令智昏, 甚至丧失人格和道义。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免不了与他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 师生员工之间也常有矛盾发生。而要有效地解决矛盾, 从自身修养方面而言, 每个人都应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学会“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修养法, 提高内省的自觉性。

2. 厚德自强。

孔子教育学生, 并不只是把他们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 其教育的目的是使之“成人”, 使之学会怎样“做人”, “成人”、“成德”是孔子育人的重心。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 要批判继承孔子的育人理念, 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 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 特别是在遇到困难、灾难和逆境时, 更要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

参考文献

[1]杨新起.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135.

[2]朱贻庭.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5:67-81.

和谐校园建设 篇8

一、和谐文化概述

1. 和谐文化的含义。

和谐文化的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核心的价值取向,是以思想观念、社会风尚、理想信仰、行为规范、制度体制等方面融为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

2.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挥其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作用,是塑造当代中国精神形象的需要。

二、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和谐文化的作用分析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理念的和谐、发展战略的和谐以及资源配置、管理机制、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和谐;是高校中各个发展元素在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和谐状态,是一种有序、均衡、促进的良好势态。要实现高校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和谐目标,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规范和支撑。和谐文化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1. 和谐文化对高校的健康发展有明显的主导性作用。

和谐文化使得高校学生及教师等人物之间的关系趋于和谐,它可以有效地主导人们的思想,引导高校以更有效的形式向良好的方面发展。文化的作用极其重大,其对高校的发展具有影响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影响层次深等优势。“和”、“合”是和谐文化的中心思想,它可以影响人们于“无形”,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促使人们抛弃现实的局限性,重新形成新的、适应自然和社会发展的思维和观念,指引着高校前进的方向。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社会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推动,文化是实现人类智慧的基本条件。提倡以“和谐”为核心的文化是社会发展前进的保证,它得以使得社会舆论和环境氛围趋于协调,建立良好的社会共识和高尚的道德风范,使得人们可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谐文化的推行,可以使高校乃至全社会形成共同的、崇高的理想,建立坚强的精神支柱,激励人们的精神内涵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文化体系,可以提升人们的思想素质,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和谐的文化氛围可以激励人们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建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奠定和谐校园的精神基础,推动高校向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2. 和谐文化有助于高校管理者构建和谐、健康的发展战略、管理机制。

文化塑造着社会的灵魂,影响和指导人类的生产方式和发展创造。和谐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社会的各方面,在每一方面,都建立新的社会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并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高校的发展也需要和谐文化作为规范体系,保证管理者在制度、法律、道德的前提下,建立和谐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机制。和谐校园建设强有力的保证是和谐文化,离开了和谐文化的指导,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就会出现偏离,难以持中求稳。

3. 和谐文化使得高校师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人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受自身文化的影响,所以和谐文化有利于高校师生适应学校的新制度、新规范,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和谐不仅可以影响高校师生的心理状态,还可以还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并引导高校师生无意识地适应新的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和谐文化所倡导的“和合”思想是一种健康向上、科学和谐的价值观,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它引导人们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每时每刻都能做到“中节”、“中矩”,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高校是一个浓缩的社会,如果高校的广大师生在理念认识上存在大量分歧,分析和处理事情时存在不同的方式,就会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

4. 和谐文化引导人与人之间和谐合作、共同发展,有利于校园内形成和谐奋进的人际关系。

和谐文化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它对社会生活发挥着评判功能、凝聚功能、教化功能和定向功能,给和谐以肯定、赞扬、褒奖和倡导,鼓励一切和谐事物的发展,促进各种和谐因素的增长。和谐文化可以提高人的积极性、能动性,促进人的自我发展,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格,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们形成一种能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生活模式。和谐文化的“和合”思想有利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使得高校中并不复杂的人际关系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在高校人际关系中,管理者和教职工、教职工与教职工、教职工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和谐的环境下,向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学校内新制度、新规范的实施和推广,更是高校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和谐文化对高校中人才的培养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学校学习环境无疑会塑造出符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高等人才。

三、和谐校园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重要性探讨。

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部分,它使得学校这个整系统的各个环节处于一种健康向上的状态,促使其协调发展,它将学校的教学观念、校园文化、价格观念融为一体,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最基本条件。只有构建起和谐的高校校园,整个社会的和谐才有保障,和谐的校园文化是社会向和谐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的职责是传播文化、传授先进知识,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所以校园文化的和谐是整个社会走向和谐的有力支持,是整个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和谐校园文化的实现方式。

笔者以为,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需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在以上三种文化中,物质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表层;制度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层;精神文化则为其核心。所以,校园文化的和谐化需从精神文化着手实现,并做好三个文化的相互结合,共同建设。在具体执行时,可从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开始,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自豪感,使得学校师生更注意校园卫生,为学校而自豪;除了良好的校园环境外,学校还应注重管理机制的创新。在管理机制创新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中,学校要注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强调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规划、分工明确;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坚持制度的系统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统一,规范办事程序。另外,学校还应注意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丰富而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学生和教职工得到美的享受,高雅的文化和艺术熏陶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及校园文化品位。要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就要坚持对师生进行荣辱观教育,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创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充分体现各自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大型的多功能组织,担负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和谐文化对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和谐文化指导下的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将增强高校创新活力,保证学校安定有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向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杨河.高校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N].人民日报, 2007-04-30.

[3]王梦周.和谐·和谐社会·和谐文化[J].焦作大学学报, 2006, (1) .

[4]杜宇新.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J].理论前沿, 2006, (22) .

和谐校园建设 篇9

在此背景下, 学者们围绕着和谐校园建设问题展开了研究与讨论, 从2005年至2010年3月, 各类报刊发表相关文献2 250余篇。梳理这些成果发现, 对和谐校园建设问题的研究, 在宏观上, 多集中在和谐校园的内涵、特征、意义、建设途径、实施要求与对策等方面;在微观上, 多是将部门或某一方面的工作与和谐校园建设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而从人际关系层面入手探讨和谐校园建设问题的成果并不多。

笔者认为, 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 我们选择了从人际关系的视角来探讨和谐校园建设, 以期引起学者和管理者们对这个重要而又研究薄弱的问题的关注与讨论。

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

梳理现有研究成果, 在对和谐校园内涵的理解上, 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 和谐校园是指以高等院校为载体, 校园内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人与社会等诸多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协调稳定、相互依存、健康发展的多赢状态[1];第二种观点认为, 和谐校园是指以校园为载体, 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 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与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2];第三种观点认为, 和谐校园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3];第四种观点认为, 和谐校园指的就是校园内外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状态, 它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4]。

尽管学者们对和谐校园内涵与特征的理解不完全相同, 但都包含了人际关系和谐的内容。可见, 在和谐校园建设的组成要素中, 人际关系和谐是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 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和根本。

在学校内部, 人际关系由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与教辅人员四个群体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构成。它既包含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 如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等, 也包含群体之间的关系, 如干群关系、师生关系等。这是一个有多种联系、纵横交错、相当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

而人际关系是校园中最基本、最普遍、最敏感、最隐秘, 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5]。当前, 高校人际关系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现象。

其一, 高校领导班子成员之间, 因种种原因相互戒备, 表面和气, 暗地较劲, 配合不足, 拆台有余, 感情不睦, 明争暗斗。

其二, 教师之间人际关系淡薄, 特别是当面对职称评定、岗位竞聘、津贴发放、职务提升、评选先进等问题时, 关系就变得更加紧张, 相互提防、嫉妒、猜疑。有的甚至为了一次奖励、一个排名而争得面红耳赤, 互不讲话。

其三, 学生之间因生活习惯不同, 性格各异, 又由于缺乏交往经验和技巧, 而导致关系不和谐。特别是当面对评奖学金、评选各种先进时也常常滋生矛盾。

其四, 学校管理者与教职工之间, 因某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 贪污腐败, 官僚主义, 办事不公, 方法简单, 作风粗暴, 以及教职工个人利益与学校整体利益不协调等而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不和谐。

其五, 师生之间, 一些放纵自己的学生对教师的严格要求不理解而产生抱怨, 更多的情况是一些教师职业倦怠, 教风不良, 而导致对学生关心不够, 缺少与学生感情和心灵的沟通, 使本该充满感情、生机、活力、激情与创造的教学过程变成了冰冷的知识灌输过程。有人曾作过调查, “大学生认为师生关系较冷淡的占74%, 认为很冷淡的占11%。”[6]

可见, 来自高校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教师之间、干群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显性与隐性的矛盾与冲突已经成为制约和谐校园建设的瓶颈因素。因此, 必须把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

组织行为学认为,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组织的建立、完善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创造团结、民主、平等、互助的良好心理氛围和工作环境, 形成组织合力, 构建稳定平台, 创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能够促进组织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状态, 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能够传递信息、互通有无, 促进竞争与协作的共同进行, 从而产生相互激励的作用[7]。

可见, 只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才能创造团结互助、民主平等的良好心理氛围和工作环境;才能促进师生员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提高学校的凝聚力、战斗力;才能有利于高校各部门、各工作环节、各子系统的协调与合作。从而实现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和谐, 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和谐, 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和谐,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 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和谐,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和谐, 高校与社会的和谐。

二、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要准确地把握“和谐”的含义以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按照中国文化的解释, “和”即和睦之意, 含有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意蕴;“谐”即为相会之意, 强调顺畅、协调、力避抵触、冲突[8]。以此解释人际关系, 笔者认为, 和谐人际关系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 要相互尊重。尊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较高层次的心理需要, 在人际交往中, 人们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正如古语所说:“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只有相互尊重, 人们才会避免冲突, 彼此间的关系才会融洽和协调。二是要相互信任。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彼此相互信赖, 不猜疑, 相处时有充分的安全感。只有相互信任, 彼此才愿意交往, 才能同舟共济。三是要相互宽容。宽容是指宽大有气量, 遇事不过分计较或追究。在交往中, 接受彼此有差异, 允许不同观点和行为的存在, 特别是能以宽仁大度的心态对待他人的缺点与错误。做到彼此宽容, 就能多理解、包容, 少批评、指责, 关系也就容易协调与和谐。四是要相互接纳。接纳是指接受人原本的样子, 对他人不挑剔、不苛求、不评判。在人际交往中, 做到相互接纳, 彼此才有信任感和轻松感, 乐于接近对方, 并与之建立和保持和睦的关系。五是要相互欣赏。欣赏是指喜欢和赏识他人。美国人际关系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研究发现, 自我的被重视感是人特殊的心理需求, 每一个人都喜欢被人家赞美和被人赏识。在人际交往中, 能相互欣赏, 就能密切双方的关系。

以上五个特征也可以说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标准, 是我们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建设和谐校园的努力方向。

第二, 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充分发挥和谐班子在和谐人际关系建设中的示范、引领和推动作用。领导班子是和谐校园建设的组织者、发动者, 也是和谐人际关系建设的示范者和引导者。没有和谐的领导班子, 就没有学校师生员工的和谐, 更谈不上和谐校园建设。因此, 高校领导班子成员, 特别是党政一把手, 要注重个人道德与心理修养, 以学校事业发展为重, 以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为重, 分工合作, 协调配合, 大事讲原则, 小事讲谦让, 为全校师生员工树立和谐的楷模。

第三,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政策, 公平合理地解决师生员工的利益关系。利益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本质的关系, 这个关系处理好了, 就为协调其他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 学校在制定分配政策, 出台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改革措施时, 要充分尊重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 把决策过程变为师生员工意志表达和意见统一的过程。要通过宣传教育, 使师生员工树立合法、合理、公平、公正的利益获取观, 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学校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节等方法, 妥善解决各群体内部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第四, 要及时化解师生员工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各种矛盾纠纷是和谐人际关系建设的毒瘤, 必须把它处理好。当矛盾出现时, 领导不能绕着矛盾走, 而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要采取积极疏导, 及时化解的方针, 主动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愿望和呼声, 对于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第二, 要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的方法, 来化解矛盾、疏导情绪, 把师生员工的思想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第三, 要聘请心理咨询和治疗专家, 运用团体辅导和治疗的方法, 化解团队中的矛盾和冲突, 打造有凝聚力的和谐团队。

第五, 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和谐人际关系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 不断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 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虽然有客观原因, 但更主要的是与个体心理素质有关。师生员工个人不良的心理特质, 如自卑、退缩、封闭、固执、多疑、心胸狭隘、易情绪冲动、报复心强等是干扰正常人际交往, 影响人际关系和谐的主要因素。

而提升个体心理素质, 促进其内心和谐只能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来实现。因此, 必须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视角, 认识、加强与改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一, 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辅导、个别咨询与治疗等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其二,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建设, 逐步建设一支以校内为主, 校内外结合、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队伍, 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能力与水平。其三, 要特别关注一直被人们忽略的教职工心理健康问题, 充分利用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根据教职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 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向广大教职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传授心理调节方法, 提供个别咨询服务, 帮助他们树立心理保健意识, 优化心理品质, 增强其心理调适能力, 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设和谐校园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周金聪.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若干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5) :103.

[2]陈明德.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J].科学中国人, 2005, (5) :26.

[3]乔学光.构建和谐校园培育优秀人才[N].光明日报, 2005-06-08.

[4]韩振峰, 纪淑云.和谐校园主要特征及其建设途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93.

[5]林雄辉.正确认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五大人际关系[J].教学管理, 2009, (3) .

[6]邓显波.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8) .

[7]曾秀敏, 彭洪林.人际关系与和谐校园建设[J].教育与职业, 2009, (17) :167.

和谐校园建设 篇10

我教过中学也教过小学, 以上的情况在我本人身上也同样存在。我非常热爱自己的职业, 不希望以不良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因此今天, 我也来当一回心理医生。对教师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障碍进行诊治, 找出病根, 消除障碍, 使我们的教师心理健康起来。

教师在心理上存在多方面的“结”:

一、事务繁杂压力重

新课程改革步伐越来越快, 教师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老师们的压力虽然很少在领导面前表现出来, 但同事之间经常在课余相互倾诉。一是要承受来自学校和主管部门的压力。针对新课程改革上级主管部门与学校会制定许多工作计划, 从开学入校到放假, 各种备课、学习笔记、反思、论文、故事、论谈的收集撰写, 语文、数学老师每天批阅大量的课堂练习、家庭作业, 校、市级听课、评课、公开课、大量的新课题申报与结题及教学大比武等接踵而来。特别是现在中小学生要进行语文、数学期末统考, 其他学科要进行考查, 给教师增加了更大压力。此外, 还要完成每周的课堂外的大量琐碎繁杂的活动事情, 尤其是班主任以及教务教科处的老师, 因此现在许多老师对当班主任并不积极, 而语文、数学老师当班主任是不得以而为之。另外, 学生家长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 像“作业布置过多”“下课拖堂”“提早下课”“某某老师带多了家教收费多”“动了某某的小孩”等等各种小报告送上学校。教师仍要顶住各种压力继续工作。

二、学校校园安全责任重

从学生、家长、学校、主管部门到社会, 安全责任如孙悟空的紧箍咒时刻压在老师们心里, 如同一座座“大山”一样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尤其学生上学期间在校园内、校园旁出现安全意外, 教师责任压力更大。这是在2005年11月14日清晨, 发生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郭道镇的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部带挂东风大货车突然驶入正在公路上晨跑的沁源二中学生队伍中, 造成20名学生和1名教师死亡, 另有17人受伤。去年10月14日~10月25日连续发生4起校园学生踩踏事故, 造成几十名学生伤亡。惨痛的事件让一个个花季少年瞬间消失了, 带给学校相关老师的是遇难学生家长的责备, 上级主管部门的处分和社会舆论。这样的事例在报刊杂志网络上经常能看到。哪个学校领导老师有一点点疏忽就有可能酿成重大事故。为了不让重大事故发生在自己的学校里, 经常要在课堂上、在教师会议上强调学生安全高于一切。学生在校内外发生任何事都可以往学校、老师身上推卸, 即使是这样, 老师仍要树立教育信念安心工作、生活。

三、教师同事、家长关系隐形紧张

面对众多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压力, 许多教师都向往轻松舒适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在敏感的人事安排、开学的课务安排、学校组织学生竞赛安排、教师进行课内外辅导以及职称评定竞级方面出现有部分不公正、公平、公开现象, 甚至循私作弊等。有的老师为此对某些同事产生猜疑、妒忌心理, 造成同事关系隐形紧张, 表面上同事关系都很融洽, 事后说三道四;有的教师因为学生调皮受学生气, 造成与学生家长关系不融洽。

四、职业焦虑心严重

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古瑞曾经感叹:“心理枯竭感受正打击着无数有爱心、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 使他们逐渐放弃自己的专业工作, 这个重大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师职业,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 那么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我经常在网上和报刊看到教师心理疾患案例, 其中有一份是一名从教数十载的教师, 一直以来成绩还不错, 各种奖励证书也有几十个, 论文多篇获奖发表, 领导和同事的评价都很好。可是近来好像出了问题。虽然平时讲课面对学生非常自如, 可一遇到上大课, 一看到其他老师, 特别是有学校领导在场听课时, 就感到紧张万分。这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教育改革的深入, 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能否站稳讲台, 能否受学生喜爱, 能否被同事领导认可, 造成越来越多的教师失眠、经常腰酸背痛, 脾气暴躁。

既然教师压力沉重, 那如何来“解”?我们需要借助学校和自我来进行调适。

1. 学校调解方面

(1) 学校领导本着关爱教师的目的, 需要经常为教师们定期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或寒暑假, 采取继续教育的形式让老师接受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或邀请心理学教授进行授课, 帮助老师解除心理困惑。课余时老师们相互之间也要多宽慰, 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职业。

(2) 同时, 学校还可以与医院联系电话热线, 教师自己多上网寻找心理健康咨询。鉴于有些教师碍于脸面或虚荣心等原因, 羞于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课余时间多交朋友, 经常与朋友交流倾诉, 释放自己心中的压力。

(3) 学校工会要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 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 为老师多松绑减负。

2. 个人诊治方面

对策一:学会宽容, 学会生活

工作生活每天都要继续, 我们要学着去“宽以待人”。人只要活着就会有压力, 有竞争, 要放平心态, 正确看待压力, 看待竞争。宽容领导的严厉、宽容同事的不足、宽容亲人的过失, 心平气和对待学生所犯错误, 他们毕竟只是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可爱之处。学会尝试用“爱”和“微笑”来对待生活, 以快乐的心情来面对每一个人, 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每一件繁杂的事情。一个善于宽容的人会在日后成为一个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和创造生活的人。

对策二:合理宣泄, 放松情绪

紧张的心态和烦恼忧虑由少而多慢慢增加, 但千万不要积聚在心中。紧张的情绪积聚一段时间就要释放。去郊外、去公园、去乡村以各种方式来释放自己的压力。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方式, 想休息便休息, 想娱乐就娱乐, 不要太禁锢自己。有时间就进行各种体育放松训练, 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压力, 不做自己力所不及的事, 培养良好的个性。同时还可以经常听听音乐、笑话、相声、小品, 从内心释放紧张情绪。

对策三:快乐学习, 培养心境

二十一世纪科技日新月异, 信息时代在飞速发展。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盛, 教师的一桶水不随时灌满就倒不出一碗水给学生。莎士比亚说过“书是最好的营养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要想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就是读书, 每天不间断地读书, 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天天不间断地读, 知识就会像“潺潺小溪, 每日不断, 注入思想的大河”。许多教师不太喜欢翻阅厚重的教育理论书籍, 我们可以在清闲的时候欣赏一些薄而短小的教育教学杂志和报刊, 从中吸取教育教学的新鲜氧氛。这四年间我们市教育局每年都为老师们买教育教学书籍送书到校, 这些教育理论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帮助有明显的效果。这样, 多读书就能使身心得以放松, 同时又增长见识, 开阔视野。

关于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和谐校园;整合;以人为本;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3-0013-0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召,这一伟大号召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设一个和谐的校园,培育出和谐人才。才能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一、和谐校园的内涵

(一)和谐校园的内涵

有学者认为。“和谐校园”即是生活和谐、学习和谐与心理和谐。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的关键在于“和谐”,在于协调、默契,协调各种教育因素,调节校园人际关系,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打造良好的校园效应,发挥协调一致的教育影响力,使之成为一个生命健康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二)塑造和谐校因的原则

1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的原则思想

在校园里,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教育是人的事业,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什么人与怎样培养人,教育工作自始至终都是为人着想、为人服务的过程。教育工作又是依靠人(教师)去完成的,得不到人的支持,没有人的积极肯干,就没有教育工作的成就。学校就是要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即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以人为本是一种尺度、一种原则、一种需要、一种目的,是我们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思想和原则。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尊重人、关心人、健全人、发展人、完善人、增强人的主体意识,提升人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精神和自身潜能。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这也是“以人为本”中的“本”的本意,即最终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尺度,也是和谐校园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

2系统论是塑造和谐校园的原则方法

学校是一个大系统:校园内各部门、各要素是一个系统,学校与社会、社区、家庭又构成一个系统;学生、教师的理性与非理性、知识与情感等内部因素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系,各个子系统下又有子系统。各个子系统的关系非常复杂,既相对独立,更紧密联系,互相影响。因而。构建和谐校园,也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论即系统科学。是指用系统的观点来理解和看待事物,它认为事物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系统内不同要素和部分结合成一个协调统一整体功能的过程。就是整合。运用整体性原理,相关性原理、有序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分解综合原理等对工程进行系统构建,就可以收到“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构建和谐校园,也就是要学校这个大系统里的各要素间产生协同和相干的效应。使系统由混乱无序变为井然有序。整合教育合力。

二、塑造和谐校园的途径

根据以人为本的理念、借鉴系统论的有关方法,笔者认为塑造和谐校园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整合:

(一)五育整合的和谐教育是和谐校园的基础

塑造和谐校园。培育和谐人才,首先必须提倡贯彻和谐教育,必须把德、智、体、美、劳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进行五育整合,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制定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谐发展的课程目标;根据五育整合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课程设计;注重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体现渗透性,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整合之效。如技术科学类课程教学中注重科学思想、科学道德、科学精神及科学美的渗透。在人文教学中注重“人文性”的熏陶,把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在活动课程实施中体现和谐性,即在各类教育活动中科学安排,有机统一,形成合力。

(二)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灵魂

校园文化是由师生所共创的优秀文化在学校中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管理实践中形成并为师生自觉遵守和奉行的观念,它包括情感、价值、道德、理想、人际关系、舆论导向、文娱生活等。广义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创造并逐步形成的、渗透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环境氛围。根据形式上的不同,校园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如教学设施、校园建筑、图书资料等,制度文化指校纪校规等,精神文化指校风班风、闲暇文化、宿舍文化以及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大多数人认同遵循的共同文化、价值观念等群体意识。其中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凝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校园文化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同时又是学校群体面貌的体现。作为一种崇高精神追求、价值观念形成、传统习惯培养、道德风尚张扬等精神孕育的摇篮,它与课堂教育的育人方式完全不同,它是以潜移默化的暗示和耳濡目染等非强迫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使绝大多数校园人在自觉和不自觉中被感染和熏陶,使校园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效果。校园文化间接性、渗透性、隐蔽性和有效性的特点对学校的整个教育起到直接的、深刻的、持久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与融合作用,使每一个校园人都将自己融合到集体之中,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所以。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积极的校园精神是和谐校园的灵魂与核心,既是塑造和谐校园的重要成果,也是塑造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因此,塑造和谐校园。必须要以科学审视的思维和与时俱进的思想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凝练校园文化精神,拓宽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的重点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只有处理好人际关系,一个单位系统才会处于良性循环的态势。否则就会处于恶性循环,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转。学校的“生产对象”是人,“产品”也是人,因而处理好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从文化的角度审视。校园人际关系也是校园文化中的一种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它作为校园的一种氛围,往往支配与影响整个学校的风貌,影响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影响到和谐校园的塑造。同样,和谐校园也能通过大量微妙的方式来沟通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思想联系。校园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关系、教师之间关

系三部分。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校园人际关系,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但是。应试教育下的师生关系蒙上了师生关系地位不平等的阴影和师生关系工具化的色彩。教师习惯站在知识“权威”的角度,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要求学生服从和听话,造成师生关系的失衡。因而。和谐校园下的师生观首先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是充满人情味、生活味以及个性化的。

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心情、生活、学习也影响极大。当代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同学之间、舍友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造成人际关系紧张。通过各种集体活动、社团活动,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通过咨询辅导进行疏导、调节,使学生心情愉快、关系协调,从而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

和谐校园还包括教育主体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发展,即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各科老师之间的和谐团结。由于教师各属不同的系别、学科与专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人文化理念和学科优势,因此,同一学科教师要摒弃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的陋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同学科的教师要打破画地为牢的学科壁垒与偏见。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变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走综合型教师发展之路。在谅解与宽容的原则下,在公平与公正的和谐互动的氛围中,完善学校的合作机制,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

(四)完善的学校管理是和谐校园的保障

任何一个集体,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就犹如游戏没有规则。和谐校园既离不开“软”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也离不开学校规章制度和校园管理的有效约束力与强制力。完善的管理既包括制定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也包括对学校的人与物进行人性化的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使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实现最优组合,发挥整体效益。

现代学校管理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方面的动态综合管理过程。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要全。学校的规章制度内容丰富、范围广泛、项目繁多,如行政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后勤服务与管理制度等等。因此规章制度要全方位,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二要“和”。只有各类型的学校规章制度之间相互一致、相互协调、即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内部结构协调统一,才能够充分发挥这些规章制度的应有作用和整体功能,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三要严。有了制度之后,管理的时候就应该认真严格、纪律要严明。赏罚要分明,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和谐的管理环境。

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坚持和谐校园的主题。把学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作为学校管理的目标,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提倡无情的制度,有情的管理,把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有机结合,刚性与柔性相统一,刚柔相济。对学生、对教师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与情感的沟通,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如学生犯了错误,既要按章办事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处处体现人本管理思想,不能简单化处理。惟有这种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才是现代学校的完善管理。才能达到人、财、物的和谐配置。才能保障和谐校园的建设。

(五)优质的后勤服务是和谐校园的条件

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科研顺利进行和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师生员工生活得以保证和改善的前提和基础,是学校校风校貌的重要标志。因此,塑造和谐校园还要拨好“服务”这根弦。

师生在校首先要吃、喝、住、行,然后才能从事学习、工作、科研等活动,师生的身体健康、精神状态直接与后勤工作质量、效率与服务态度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后勤部门要强化内部的人、财、物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态度,努力满足师生的基本需要。同时。坚持服务为了育人,育人寓于服务之中的原则。也就是通过文明服务、优质服务达到应有的效果。同时寓育人于高效、文明、优质的服务之中。这就要求后勤工作人员要有主人翁的意识,要外塑形象,内提素质,要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有良好的服务作风与服务态度,使学生在优良物质保障与优质的服务态度中受到教育,从生活实践中体验到学校的温馨,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友好合作精神,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培养对学校的归宿感。这也就是除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之外。和谐校园中“三育人”的另外一块:服务育人。

(六)与社会环境的和谐是和谐校园的要求

系统论认为,当一个系统处于封闭状态时,系统貌似有序,实际上其内部的“熵”(即混乱因素)在不断增加,其演化的方向是趋于无序、混乱。校园要保持和谐,同样要具备开放性的特征。和谐校园是校内校外因素动态流动、整体和谐的教育网络。因此,塑造和谐校园,必须协调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使这三方面的教育目标一致、时空衔接、功能互补,形成整体优化的育人环境。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的“小教育”。常常会出现学校教育的正面影响与家庭、社会的负面影响“撞车”的现象。现代和谐校园的教育观就是要树立大教育观念。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大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有自身的特点和作用,三者相辅相成,形成协同发展的整体,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出最佳的教育效益。

教育既要从全面发展需要出发,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又要从社会的需要出发,使个人与社会达到和谐。即能适应社会的变化,与时俱进,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和生存能力。同时。要协调调节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冲突现象,对由此引起学生心理的困惑进行分析与教育,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内外沟通。使内部与外部的目标方向一致。同时,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因此,学校应广泛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利用社区及社会的一切积极有益的教育力量和教育资源,大力扩充教育领域,与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和谐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合作。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育行、职业、教养态度、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有着独特的优势作用,可以使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保持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高度统一,共同为培养和谐、自由发展的人才营造良好的氛围。

总之,和谐校园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人为本和系统论是必须坚持的指导原则。在这个工程里面,上至教育上层、学校领导,下至饭堂服务人员、花草修剪人员。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或是管理人员、后勤人员都肩负着重要职责。是学校各人员、各部门、各教育要素、各子系统互相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

如何建设和谐校园 篇12

高等院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知识、文化、技术、理论传播与创新的重要场所,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造就社会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其和谐校园建设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所谓“和谐”, 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融洽;是一种人类社会对美好的价值观的一种追求。它蕴涵着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与协调、和睦之意。而所谓的“和谐校园”, 即可指以校园为载体, 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 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 良性互动, 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在当前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大潮中, 尤其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二十一世纪, 确立这种教育理念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谐校园如此重要, 那么高校建设的和谐校园, 应该是一个怎样的校园呢?在我看来, 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是一个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排除一切不和谐因素的过程。和谐校园建设应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始终以人为本, 坚持三个贴近, 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在高校里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交流互动、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也就是说, 要构建一个和谐校园, 就要使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校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使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学校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与企事业单位相整合, 努力构筑适应知识经济条件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努力实现学校发展与学生成才的双向互动;高校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要同步推进, 努力营造更加整洁和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 使学校能和谐发展。这应该就是和谐校园应当具备的几个要素。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以人为本, 创建和谐校园应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任务联系起来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 “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人的身心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基础。学校教育就是要创设教育情境, 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在和谐个人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著名权威报告《学会生存》曾指出, “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 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也就是说,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必须做到: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 切实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让师生享受教育教学的成果, 得到发展、提升的实惠。以法规、道德、政策和舆论的力量, 确保学校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稳定和谐, 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注重内涵发展

内涵发展, 就是学校内部教学、行政、后勤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子系统与诸要素之间的统筹兼顾, 协调发展, 就是眼睛向内, 苦练内功, 重在固本, 夯实基础, 就是力求质量、效益、结构、规模同步提高, 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同步推进, 教育教学改革与规范办学同步深化, 各项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同步加强。

(一) 一定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科学民主依法治校, 提高执政兴校能力。

高校要进一步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师生员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高校各级领导班子都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想问题, 做决策, 办事情, 都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 大力倡导公平、正义、宽容的理念, 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不断提高办学和治校的自觉性、主动性、前瞻性, 做到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大力加强学校领导干部、党员、教师和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 做好释疑解惑、凝聚力量、坚定信心、鼓舞士气的思想工作, 使学校环境有利于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能干成事, 使党政一心、干群一心、师生一心, 建设和谐校园。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教学条件改善,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高校办学质量始终是学校的灵魂, 是学校的生命线, 提高办学质量是高校工作永恒的主题, 质量教育贯彻体现在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 要通过各种政策和机制调动和鼓励广大教师热爱教学, 精心教学, 创新教学, 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 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中去, 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创造活力, 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 创造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促进师德和教风的不断优化。而学生也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客观主体, 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重点抓好教师队伍质量的同时, 也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热爱学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敢于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精神面貌。

1.加速高端人才引进, 规范办学。

邓小平同志说过, “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 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 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 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 从一定意义上说, 关键在于人”。美国著名企业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资本主义之后的世界》中写到:“今天具有控制力的资源和能够作出最终决定的生产要素, 既不是资本和土地, 也不是劳动力, 而是知识, 是掌握现代知识的人才。”由此可见, 在21世纪的改革发展浪潮中, 人才是实现社会快速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一个重要保证。而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摇篮, 更是应该将人才战略列为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 要善于将办学过程中产生的行之有效的新经验, 把群众实践中涌现出来的首创精神, 认真加以科学地总结、提升和引导, 及时进行提炼和总结, 推动工作朝着理性的、正规化的方向前进。

2.逐步完善教学设备, 加强重点专业建设。

教学设备的完善是提高教学条件的有力保障。我们不妨设想一下, 假如一个学校连一些基本的设备都没有, 或者说是只是有那么一点点, 在如今日益激烈的竞争中, 要想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这样又如何能适应得了呢?先不说什么“优胜劣汰”, 可能连日常的教学都要受到限制了, 还能谈什么发展吗?另一方面, 我们要统筹协调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等各方面工作, 深化改革, 开拓创新, 进一步以学科建设为核心, 凝炼学科方向, 汇聚学科队伍, 构筑学科基地, 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体系, 逐步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继续做好学校党建工作。

这既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更高要求, 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 更是青年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针对大学生特点, 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把广大学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 在高校里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坚持标准, 保证质量, 把更多优秀的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继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四) 大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 对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先进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 又包括大学的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设备水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以文化建设为载体, 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以正确舆论为导向, 树立优良校园风气, 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西南民族大学李红副教授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要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要继续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 不断整合教育资源, 开好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 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同时, 要建设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充分发挥现有国家和省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广东海洋大学每一年都成功举办“校园十大歌手大赛”、“校园科技艺术文化节”等大型活动, 就是很好的例子。

(五)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 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既搞好课堂教育, 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这就要求各级共青团组织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职能, 发挥自身优势, 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 到基层去, 到工农群众中去, 更好地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要始终坚持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 通过“三下乡”和“四进社区”品牌活动等多种渠道, 配合学校教学需要组织专业实习、教学实践或者是组织队伍对革命老区、解放军部队、有优秀人文内涵的地区进行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找寻与学习、生活、工作上的共同点, 使大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成长, 增强社会实践的效果。

(六) 凝聚大学精神精髓。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是全校教职员工在长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实践和长期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被广大师生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原湛江海洋大学关志强副校长指出:“大学精神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高度抽象的价值追求, 建立于这一价值追求基础之上的约束大学行为的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追求和规范体系的独特的品格特征。一般说, 大学精神有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三个基本方面。而每所学校的大学精神又都有他独特的价值追求、规范体系和品格特征。因此, 大学精神应是体现共性和高扬个性的完美统一。”四川大学校长则强调:“大学精神这个概念更多的则是在诠释一所大学的个性。”“大学精神一旦形成, 就将为学校抗打击求发展注入坚强的生命底蕴, 并发挥出强有力的价值导向、群体凝聚和社会辐射等一系列功能。”“与普通的商业文化、时尚文化、消费文化等相比较, 大学文化所凸显的是:执着的价值追求, 坚定的理想信念, 崇高的神圣使命。”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如果一所大学没有了大学精神, 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 以大学精神为指导来建设和谐校园, 在相对的基础上, 有着更为充实的内容和更为重要的意义。

总之,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 和谐可以团结力量, 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 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更加珍惜团结和谐的局面, 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 以发展增和谐, 以改革促和谐, 以公平求和谐, 以稳定保和谐, 把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徐柏才.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意义与措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5, (11) .

[2]李秋萍.对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 2007, (02) .

[3]冯超.论和谐校园建设[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1) .

[4]付晓超.浅谈高校和谐校园建设[J].理论学习, 2008, (02) .

[5]许萍.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认识[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S2) .

[6]沈江龙.论高校和谐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3) .

上一篇:各向同性下一篇:人员移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