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理念

2024-12-06

和谐校园理念(精选12篇)

和谐校园理念 篇1

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 创建和谐校园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和谐校园应该是学生成长的乐园。真正的乐园一定是和谐的:每一天大家都能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校园, 用“一张灿烂的笑脸、一句亲切的问候”开始温馨快乐的一天;用“一声诚恳的道歉”化解师生工作、学习中的矛盾;用“一声真心的致谢”表达得到帮助和赞扬时的感恩。学校环境是平安、健康、整洁、有序的, 是公正、公平、公开的。在这样的校园里, 师生都能体会到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互。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价值——四个“尊重”的理念, 即尊重所有人、尊重差异性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资源, 指导着学校的办学实践。

一、完善乐园目标体系

在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中, 学校尝试性地提出了既能体现学校的追求, 又能满足未来对教育期望的操作性较强的乐园目标。学校完善目标体系, 目的是回答“要为学生建立一个怎样的乐园”这一问题, 使每一名教师、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学校提出要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让大家享受环境的怡人之乐, 身心的健美之乐, 学习的探究之乐, 坦诚的交往之乐, 超越自我的发展之乐。

学校提出, 为了保障乐园目标的实现, 学校管理力争体现如下四个特点。

人文性。以人为本, 注重对人性的尊重, 注重对人的差异的尊重, 注重人的内心的感受与体验, 因材施教。

开放性。解放思想, 解除一切不必要的封锁、禁令和限制, 敞开心灵, 善于接受新的事物。开放主要从思想的开放、思维方式的开放、性格的开放、环境的开放四个方面体现出来。

探究性。人人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 具备基本的探究方法, 以一种探究的思维方式, 解决学校正面临的和可能面临的新问题。

自觉性。充分发挥每一位干部、教师、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校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四个尊重”的内涵, 对照学校的实际, 引领团队, 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办学目标, 即为孩子明天的幸福奠基;强调突出学生五大习惯的养成, 即具有健身健心的习惯, 具有尊重他人的习惯, 具有独立阅读的习惯, 具有探究习惯及具有感恩的习惯。

二、落实和谐乐园目标

要将先进的理念、美好的理想转化为办学的现实, 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几年来, 学校主要靠文化建设、评价、校本课程体系建设项目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 使每一个目标都得到了比较有效的落实, 形成了一些较有特色的学校和谐文化。

1. 创新学校校徽、校歌, 把尊重的理念和目标直观化

右图是学校的校徽, 其中, 圆环是宇宙的象征。B X是“白小”汉语拼音的首字母, 组成向上奋飞的云鹤。

校徽的整个构图表达了展翅飞翔的云鹤迎着喷薄欲出的太阳, 向着宇宙奋飞。它们融为一体, 是人、动物、自然、宇宙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象征;又是志向高远、勇于拼搏精神的象征。

学校校歌从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需要的角度进行创编, 校歌歌名为《慕云鹤高翔》。歌词如下:“我们似一群快乐的云鹤, 迎着喷薄欲出的太阳, 飞翔, 飞翔;我们与大地微笑作别, 我们和云朵握手问好;我们与雄鹰携手并肩, 我们和同伴互助前行;面对重重迷雾, 我们展开有力的翅膀;面对困难挫折, 我们昂起自信的胸膛;我们有冲霄之心, 我们有返璞之情……”整首校歌贯穿和谐的理念, 孩子们被鹤的行为、鹤的精神所感染, 在快乐演唱的过程中自己也融合在其中, 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2. 创新学校环境建设, 处处体现尊重的理念

“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已经成为校园环境建设的标准要求。“墙壁对谁说话, 墙壁说什么话, 怎样说话最有效”成了师生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学校在环境建设中提出要让师生享有环境的怡人之乐, 体现出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力争做到“两个为本”, 即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节约资源为本。

(1) 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处处从孩子的角度进行校园环境设计, 呈现了比较鲜明的直观性、生动性、互动生成性等特点。学校环境建设表现出“三个多元”:多元的色彩、多元的形式、多元的内容, 以满足孩子的心理和发展需求, 如西楼四个楼层、四种颜色、四个主题 (绿色调关涉人与自然、蓝色调关涉人与科技、粉色调关涉人与艺术、黄色调关涉人与资源) 。从这个小小的窗口让孩子感受和谐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如一楼楼道的墙壁上画着绿色的绵延起伏、一望无际的漫坡, 预示着生命力最强的小草带来的勃勃生机, 使学生在感受绿色带来的美的同时, 感悟要保护大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二楼楼道的墙壁上画着蓝色的大海和映在海中的一颗颗闪亮的小星星。宽阔无际的大海在诉说着:待人要有海一样的胸怀, 和同学相处时要宽容……那海中的小星星就是孩子们, 每一颗星都会在不同的位置上发出自己最闪亮的光芒, 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学校的环境建设让孩子参与设计, 成为环境建设与发展的主人;环境建设与校本课程紧密相连, 由学生、教师不断互动, 共同发展。如毽子文化课程、沥粉画课程中的课程资源、学生作品都成为学校环境的一部分。学校关注学生的智能差异, 展示了他们在绘画、手工、论文、摄影、电脑制作等不同方面的学习成果;各个教室内部和墙外专栏都有自由展示区, 让学生自己选择、展现得意作品,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体验成功的快乐。

(2) 以节约资源为本。学校倡导, 保护环境要从节约身边的资源做起。学校注重“一物多用, 物尽其用”的理念, 废旧的挂历纸, 丢弃的月饼盒、水瓶盖, 用过的吸管等, 都变成了楼道和室内的宣传栏、学生成长展示园地中的教育材料。学生们从中懂得了节约资源是尊重, 节约资源是智慧, 节约资源是创造。

为了体现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落实“传承民族优良精神, 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吸纳全球先进文化, 做品德高尚的世界人”这一德育目标, 学校在旧楼改建时重点结合《品味文化》校本课程十个专题, 创立了京味文化楼, 体现了“扬中华异彩, 传古韵精神”的理念。文化楼一层为北京的城楼与牌楼;二层为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三层为北京的年文化。让学生从了解老北京的历史名人、城楼牌楼、小吃、胡同、四合院、戏曲、玩具入手, 通过古色古香的红色大门、绿色琉璃瓦、金色门环, 以及京剧脸谱等物品, 手可触, 眼可观,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以爱祖国为荣, 就从爱身边的北京文化开始”。从整体看, 东、西楼构成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视觉冲击, 在孩子的面前呈现了多元文化的缩影。

3. 创建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作为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改革是强化学校课程质量的一种学校层次的改革方式。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走过了一个从一类一门课程即《品味文化》, 到四类 (德育教育类、民族体育类、综合创意类、学科拓展类) 八门, 再到四类32门的过程。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课程主题鲜明突出, 以传承文化为主线, 突出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校本课程紧紧围绕“传承民族优良精神, 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吸纳全球先进文化, 做品德高尚的世界人”这一德育目标进行开发。

其二, 课程设置尊重需求, 一切从满足学生的需求出发, 让学生自选喜爱的课程, 这种选修课程最少11人, 最多32人。

其三, 课程目标重在发展。课程目标落实在学生、教师、学校方面有不同的具体体现。

目标突出学生的收获点: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提高其综合探究能力。

目标突出教师的提高点:开阔教师的视野, 提升教师的文化底蕴, 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目标突出学校的发展点:学校的文化呈现丰富、生动、多彩, 能够激发每一名教师和学生为追求幸福的人生努力奠基。

总之, 在以“尊重”理念为指导、推进和谐学校的创建过程中, 教师的文化底蕴、专业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和工作幸福感得到了提升, 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得到了较大的转变。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 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掘、个性得到彰显, 各种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更重要的是, 学生们有了更多的自信, 能更快乐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和谐校园理念 篇2

在成功创建了镇江市园林式单位、镇江市绿色学校和江苏省园林式单位的基础上2008年我们确定了创建江苏省“绿色学校”的工作目标。为此我们优化育人环境,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切切实实地为培养具有环保素养的文明小公民做出了努力。

一、多维辐射,实施有效的环保教育。

我们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重点是从环保宣传到学科渗透两个方面进行多维辐射,对学生开展扎实有效的环保教育。

(一)整合资源,有机渗透:(1)环保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有课程、有计划、有备课、有活动、有记录、有检测。教师编写校本教材《低碳生活》、《劳动技能》、《为文明新桥育新苗》;开展环境教育科研活动;各科有效渗透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开设绿色学校专题网站,和绿色学校、环保局进行信息交流。

(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1)举办《环境污染与保护》为主题的讲座;

(2)举行“善等地球,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班会活动;(3)小品《一节电池》获市文艺汇演二等奖;(4)举办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5)此外,还开展诸如“美好家园”、手抄报比赛、利用废品制作手工艺品比赛、环保宣传书画大赛、诗歌创作比赛、环保标语征集等活动。

(三)环境教育与“自主德育”有机结合。我校确立了“争做新新桥文明小公民”的德育培养目标,而在提出的“文明小公民”具体标准中,又把“基本的环境素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一条。

蓬勃开展环保实践周和文明班级、“卫生标兵”评比。我校一直大力倡导“我为校园弯弯腰”,号召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采取班级小监督员上岗值勤,并将每班学生的表现纳入班级量化考核,作为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获得 “卫生标兵”是被评为文明小公民条件之一。

二、建管结合,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

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我校对各种资源,统筹使用,合理配置,规范管理,厉行节约,重复利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师生不浪费一张纸、一度电、1

一滴水已经蔚然成风,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

学校重视节水工作,近二年学校投入8万多元,对校内自来水地下水管进行全面改造,效果明显,现在全校各幢房屋均安装水表有效控制了漏水、浪费现象的发生。教给学生正确洗手方法,冲洗时开细水,随手关闭水龙头,对节水工作定期检查。

我校投入近6万元用于食堂改造,在2009年食堂被评为“镇江市A级食堂”。教育学生节约粮食,基本保证每个学生不剩饭菜。学校食堂由净菜公司配菜,每次送菜检测报告齐全,减少垃圾产生,少量的泔浆水送劳动实践基地用于养猪、养鱼,师生节粮意识得到加强。

学校投入5万元资金对配电间及全校用电线路技术改造,用电采用集中管理。要求教师冬天0℃以下开空调,夏天28℃以上开空调。要求班级、办公室随手关灯、关电脑、关饮水机,增强节电意识,降低能耗,三年来能源消耗逐年下降。

三、社会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

(一)变废为宝,清洁校园。

通过课堂学习,认识垃圾的种类,学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每个班级准备2个袋子或箱子,专门收集废纸和瓶罐。学会每天整理书包抽屉,不产生废纸,上厕所不随意撕本子,而用班级提供的卫生纸。每天卫生值日工作先拣纸屑再扫地,把纸屑集中起来,送废品收购站处理。掉下的树叶埋下树根下作肥料,收集的饮料瓶制作手工艺品,树叶、麦桔拿来作为美术课的制作材料。其它杂物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及倒入垃圾箱里集中处理。

学校生活垃圾和化粪池由镇环卫站集中处理,油印纸与厂家签订代收协议,医务室废弃物由医院回收。

(二)千名学生爱绿色护绿在行动

千名学生爱绿护绿在行动。学校围绕“我与绿色同行”为主题开展活动。我们给每种树木“挂牌上岗”,我们精心设计了“温馨提示牌”,用无声的语言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接受环保教育,在树上挂上小木屋,给小鸟一个温暖的家,每天都能听到悦耳的鸟鸣声,营造了浓郁的绿色文化。

学校把花圃全部分给各班作为植物园,让学生管护,在科学课上认识花草

树木,让小树伴我们一起成长。

学校在劳动基地上实行班级责任制。孩子们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播种子、种蔬菜栽果苗,锄地拔草,亲手创造生命的绿色,喜获丰收的果实。

目前绿色覆盖率达46.8%,人均绿化面积为9.5平方米以上。拥有花草树木60余种,近三年资金投入5万余元,学校拥有兼职花木工1人。

(三)小手牵大手,文明在行动。

我校70%是外来民工子女,外来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很大原因是家长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我校开展小手牵大手,同做文明新桥人的活动。

千名学生共创文明家庭在行动。学校发动少年儿童与自己的家长和亲友签订“小手牵大手,争创文明家庭”共勉承诺书,学习“严禁秸杆焚烧,保护环境”倡议书。不断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以此带动家庭风气的转变。

千名学生劝导陋习在行动。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开展“告别陋习”大劝导活动。依托红领巾假日小队,积极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进入村庄,走进家庭,对不文明、不卫生现象进行劝导。小手牵大手,共做文明新桥人,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志愿者到街道、社区、市场打扫卫生,清除牛皮癣的活动。

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调查我镇“三河五沟”的环境污染情况,工业垃圾处理情况,并写出了调查报告。

四、打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绿色”象征了自然、和谐、人文和民主。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又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打造浓郁的校园文化。

(1)围绕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文体活动。倡导大课间实施阳光体育。开展“2+1”工程,学校是镇江市体育传统学校,连续六年获市田径运动会冠亚军,让学生有良好的体质,是绿色质量的基础。

(2)倡导“书香校园”,开展读书节活动。创建学习型组织,师生将读书、学习视为一种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式。

(3)营造宽松、愉悦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一是构建平等、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二是推行人文管理,三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过错。开展

“让流动的花朵开的更艳”的外来学生成长研究,让每一个学生每一天都有进步,都有发展。

以和谐理念建设当代高校校园文化 篇3

1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市民文化一样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但无疑地它是社会文化中最高层的一种,是广大师生在特殊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和校园精神。“它体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全面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实现人的最高本质方面所达到的程度。”日而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最顶层部分,又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它是高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高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承载这些财富的规章制度、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的总和。其具体主要体现在作为文化主体的高校师生和他们创造出来的高层次的文化产品。

2高校校园文化的分类及特点

依据文化现象的不同存在形态,高校校园文化可划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活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等四种主要存在形态。每一种文化形态都有它们自身不同的特点。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方便了师生,愉悦了身心,能够提高高校的教学效率和丰富师生的课外生活;合理有度的制度文化“以人为本”,彰显智慧的光芒,保证了高校校园文化得以高效有序地实现;积极向上的活动文化形式多样,贴近生活,是实现校园文化传递交流的最活跃的形式;丰富多彩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内涵深厚,触动心灵,是广大师生向往和追寻的精神家园。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开始蓬勃发展,各地相继成立和组并了一批高校,尽管取得了一些丰硕的成果,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缩小了与国外同类大学的差距,但不可否认,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自身的发展。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相对落后。高校中“重术轻道”的思想还很严重,只注重向学生传授具体的操作性知识,却忽视了对他们进行品格和理想教育,一度造成在校大学生的“精神荒漠”。(2)庸俗文化在校园活动文化中大有存在的空间。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能够便捷地接触到各种文化产品和现象,一些庸俗的文化糟粕也趁机而入,严重侵蚀着他们的心灵。(3)大学生个性培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被弱化。与国外相比,国内高校的文化气氛略显沉闷,课程设置较为死板,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这些都直接导致了人性化关怀的缺失,不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培养。(4)应试教育、形式主义在高校校园中依然盛行。许多高校的日常教学仍停留在简单的“授课”与“考试”上,缺乏对学生认知实践和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将“学”与“用”有效地统一起来,以至于走出大学的毕业生们几乎都成了考试的高手,却鲜有学术研究的能者。(5)校园创新氛围不浓。相比于国外的知名高校,我们的高校教育侧重于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却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形成浓厚的校园创新氛围。

高校校园里这些显现出来的问题和矛盾正日益腐蚀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坚实基底,它们无疑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块沉重的绊羁石。诚然,高校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流的大学必然具备一流的校园文化,而要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我们必须坚决果断地祛除这些与高校校园文化不相和谐的因素,彻底清除这块顽石,还高校一片和谐的乐土。

三以和谐理念建设当代高校校园文化

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因素主要有“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合一”,和与中的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H《周易》中有“太和”一词,孔子又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见和谐的观念自古以来就深入人心。而现在正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践行者,我们很有必要将和谐理念移植于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具体实践中,使之幻化为一种大学精神,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1要建立互敬互爱的和谐师生关系

务必在高校中大力提倡“尊师重教、关爱学生”的优良美德,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搭建起一个师生交流的零距离平台。高校教师要舍得脱下学者和教授的“外壳”,多下基层和学生谈心,关怀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及时为他们扫除心中的阴影,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使他们有一种主人公的感觉,切实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的家,老师就是他们的亲人,同时大学生也应消除内心对老师的偏见和疑虑,充分地信任和理解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主动与老师沟通、互动和合作,努力向老师学习学问之道和生活之道,真正把他们当作自己“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近几年,高校弑师案时有发生,这正凸显了当前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因此如何给大学校园中两个最重要的角色摆好位置,如何实现其和谐发展将是高校校园中的一个恒久主题。

2要建立互助友爱的和谐同学关系

大学四年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步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段校园生活,于是大学的同窗情谊自然便被视为学生生涯中最珍贵的感情。整个大学期间与你相处最久的不是你的家人,也不是你的老师,必定是你身边的那群同学,他们是你大学里最亲的人。因而,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也就成了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日前,高校校园里还充斥着许多不协调的现象:打架斗殴、哥们义气、欺诈勒索等,他们当中有些人对别人取得的成就冷嘲热讽,恶意报复,对别人遭遇的苦难冷漠以对,毫无怜悯之心,这些都是阻碍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绊脚石,应当尽快予以引导和修正。几年前曾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就是一个血的铁证。同学之间相互沟通和关怀的缺失最终导致了这场惨痛的悲剧。高校要充分吸取此类事件的经验教训,努力构建一个“寝室一班级一校园”的三级体系,利用各种有效渠道,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形式,力求形成亲密无间、同舟共济的兄弟情缘,相亲相爱、共同进步的同窗情谊,心心相连、团结共进的同校情结。深入开展诸如“寝室文明活动月”、“优秀班级创建”、“素质拓展训练”、“爱心校园行”等一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于凝聚人心和力量,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是十分有益的。

3要注重大学生自身和谐的建设

哲学上讲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样对于大学生来说,加强自身和谐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像刘海洋用浓硫酸泼熊这样的虐待动物事件和因心理压力过大承受不了而自杀的案件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频频发生。针对这种情况,除了大学生本人应该努力加强自我修养、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外,高校也应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开拓途径,多角度、全方位地帮助在校大学生解决他们的自身问题。通过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开展心理知识竞赛、举办审美文化系列讲座、设立心理咨询服务台等一些多姿

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公德意识和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美国原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大学教育的杰出性是无法用美元和人民币衡量的。最好的教育不仅提高生产力,而且要使我们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塑造健全完善的人”“只有这样,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大学生们才能真正走出心里的阴霾和误区,才能健康快乐地在校园里生活和学习。大学生在校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当然我们的高校也就往前迈了一大步。

4要编织高校与校园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和谐纽带

诚然,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扶助,社会在向高校输送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时,也将一些不正之风和文化毒瘤引入了校园。网络的普及使得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在校园四周遍地开花,网游、暴力、色情一度成为了这里的代名词,一些大学生抵制不住其诱惑而终日沉溺于虚拟的网络空间,荒废了学业也贻误了终生。另外,随着商业文化的渗透,歌厅、迪厅等一些社会娱乐场所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视野中,卖淫、毒品从这里流入了校园。近来,“官本位”思想盛行于大学校园,贪污腐败、学术造假等案件时有发生,极大地损害了校园的学术文化氛围和形象。鉴于此,高校一方面要配合社会团体严格整顿周边的文化市场,清除掉那些庸俗低级的娱乐场所,并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实施有效的管理和引导,以确保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全校教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规范校园秩序,祛除文化糟粕,以提升校园文化形象,还社会一个洁净的校园。

5要回归到高校自身和谐建设上来

不同高校在遵循校园文化建设一般性规则基础上,要根据其自身特点来选择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形成个性化有特色的办学目标和培养模式。务必在学校各组织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互助合作的和谐关系。各院系之间、院系与校级机构之间、各校级单位之间要经常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合作方案,为院系和学校的发展扫去不必要的麻烦和羁绊。“家和万事兴”,只有高校的管理层之间相处和谐了,才会迎来高校校园文化蓬勃发展的春天。

推行“家”的理念 构建和谐校园 篇4

一、团队和谐

一所学校团队的关系和谐与否, 将影响每个成员的生活质量, 更直接影响学校的工作。拥有人气旺、爱意浓, 家一般的团队, 更能使人体会到生活的幸福、生命的价值。和谐的团队会焕发每个教师的工作热情, 人人齐心协力, 维护团队形象, 与学校共荣辱。

1. 让教师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

“××老师, 今天是你的生日, 祝你生日快乐。”我校为教师送生日礼物已经坚持了6年, 每一位教师在生日当天, 都会收到校长赠送的生日礼物:一张写满美好祝福的贺卡, 以及衣服架、脸盆、风景画、针线盒、手套等小礼物, 礼物并不贵重, 但这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激发了他们为“家”付出的热情。

2. 丰富的活动创设和谐的氛围。

我校每个学期都开展教师拔河比赛、接力赛、跳绳比赛、飞镖、射击等娱乐运动会及才艺展示、联欢等活动, 既锻炼了老师们的身体, 又增进了老师之间的友谊。教师节、国庆节、圣诞节, 吃着蛋糕, 演着节目, 教师们过得其乐融融, 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增进了感情。适时送上一盒金嗓子喉宝、几粒胖大海、一袋茶叶, 体现了学校领导对教职工的关心。古人云“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虽然老师们没有说出感谢的话语, 但人们心里都会有一股暖流, 在愉悦的心情中, 融洽和谐的亲和力得到了提升。

3. 让教师感受到“家”的温情。

为了给教师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 学校为办公室配置了沙发、衣架、雨伞、饮水机等, 让每位教师在学校都能找到“家”的感觉。教学工作中的“一帮一”、“结对子”、集体备课让教师们在合作中学会了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团结他人、学习他人、关心他人, 融洽的关系使教师们在工作中能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 实现双赢。

4. 共同体验美化校园的幸福感。

几年来, 我校让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建设优美、温馨、充满文化气息的和谐家园, 一排排、一丛丛花草树木吐绿芬芳了, 陈旧的教室粉刷一新了, 一件件油漆服换来了一张张崭新的课桌凳, 校园墙壁上、楼道内、各功能室、办公室、教室被各种鲜花、彩纸、标语、园地装饰一新, 呈现出浓浓的文化气息。正是教师、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 加班加点精心布置, 亲手创建的美好环境, 让人人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 人人体验着主人的感觉, 人人也充当着管理者, 自觉履行家庭成员的义务, 共同维护着“家”的尊严和荣誉。

二、师生和谐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保障。“亲其师, 信其道”、“学其径莫速乎好其人”,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琢玉首先要爱玉, 育人首先要爱人”, 搞好教育教学必须与学生建立心心相印的融洽和谐关系, 赢得学生的心, 而要赢得学生的心就一个字———爱!爱是生命的支点, 是生存的实感, 是心灵的阳光, 教师热爱学生、相信学生, 对学生细腻的关心和情感, 必会赢得学生的亲热和敬爱。

我校教师坚持给学生写“心语卡”。教师们精心设计, 打印了标有“家长心语”的彩色小卡片, 随时拿出写上几句温馨、鼓励的话语, 或在升旗时读后送给学生, 或悄悄放在学生铅笔盒里、作业本里, 学生们得到后十分感动, “心语卡”成了师生情感的纽带。

教师为每个学生过生日。学生的生日记在教师的笔记本里, 更记在教师的心上, 当某生过生日时, 教师们会在班上以各种形式 (唱生日歌, 送小礼物, 点祝福蜡烛, 送生日贺卡等等) , 组织全班同学为该生祝福生日快乐, 同时, 学生们也探听了老师的生日, 热情地为亲爱的老师过生日, 祝福的歌声不时在学校的某个角落响起, 一句祝福, 一张卡片, 几点烛火……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学生在收获幸福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被人尊重和重视的快乐。

“谈心桌”创设了师生平等的关系。老师坐下来不再有“居高临下”的威严, 这样更利于与学生畅谈理想、人生, 倾听学生的心声, 解决学生的烦恼, 这成了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们时常为早晨吃不上饭的学生端上热乎乎的粥、每天与学生一起打扫教室、共同探讨问题……。学校还为学生配了打气筒、脸盆、饮水机, 八月十五学校会给每个学生送上一块月饼, 过各种节日或重大庆典后为每个学生送上两块糖, 尽管东西不多, 但学生们从中品出的是家的关爱、家的温暖和甜蜜。

基础教育阶段不是要把每个学生百炼成钢,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是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在教育学生时, 我们坚持以“数子之过, 不如奖子之长”的原则为指导, 学习上要求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开展“不比基础比进步”的活动。为了激发孩子们的竞争意识, 向目标班级下挑战书, 实行周“进步星”挂牌制度, 设班级进步展示板。每月搞“不比基础比进步”经验交流会, 邀请进步生说学习历程、谈学习经验, 并及时总结各班进步情况, 对优秀生和进步生授予博士、硕士、上将、少将、大校、上校等称号或军衔。这一过程中, 教师负责为孩子们搭建平台, 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 并给予他们方法上的点拨和精神上的支持。教师的这种服务有利于竞争机制形成, “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更让他们享受到被人关注的幸福, 品尝到了进步的快感。

通过活动的开展, 学生们每天洋溢着自信, 绽放着笑脸, 更加懂事、可爱, 他们与老师们成了朋友。课间一起跳绳、下棋、打羽毛球、掰腕子, 元旦联欢会上更是热情地为老师们献上一个个爱的花环、片片祝福的花瓣, 欢声笑语中, 老师们也感受着学生的爱, 同时也享受着做教师的幸福, 此时教师们真正体悟到了“付出就有回报”、“服务就是管理”的真谛, 也更加坚信“如果我们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 学生一定会比我们的孩子更爱我们”的道理。

三、生生和谐

学生之间关系的好坏决定着学校的校风, 也直接影响着和谐家园的构建。我们教育学生们明白一个道理:同学关系是等同亲兄弟姐妹一样最真切的友情关系, 无论横看还是纵观, 聚在一起成为同学是难得的缘分, 为了这分难得的缘分更要团结友爱, 和睦相处, 互帮互助。同时让学生明白社会的发展也需要每个人要学会合作, 共同发展。

在我校每一个小家, 同学们都自发划分成合作学习小组, 在组际学习对抗赛中, 比的是小组的综合实力, 比的是小组整体得分, 这样整体考核让小组有了很高的凝聚力, 他们一起学习, 互帮互助, 共同进步。每学期, 学生会都组织全体师生给贫困生捐款的活动, 每次捐款都能达到2000多元。帮困助学活动让学生们找到了帮助他人的幸福感, 也培养了受助学生感恩的情怀。从初一入学开始, “淑环”家有一名由于小儿麻痹症落下肢体残疾只能靠双拐走路的同学, 上厕所不能自理, 同学们坚持不懈地搀扶了他三年, “家”的理念, 让学生之间相处的亲如兄弟姐妹, 几年来, 校园里几乎没有出现过学生打架现象。

推行“家”的管理模式, 既是一种教育理念, 更是一种教育策略。它在学校管理中的指导思想是确立了“一家人”的观念, 以爱为先, 以爱育爱, 在它的指导下营造出和谐氛围, 全校师生无私奉献, 共同提高, 群策群力, 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前进, 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谱写了一曲和谐乐章!

摘要:杜林一中以“家”的理念为模式进行学校管理,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焕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师生关系和谐, 让学生享受到了被人关注的幸福, 品尝到了爱的温暖, 学生之间相处亲如兄弟姐妹, 营造了和谐的学校氛围, 实现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跨越式前进。

和谐校园理念 篇5

论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的重塑与和谐校园建设

作者:李秀英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20期

[摘要]和谐校园建设呼唤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而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础。在新形势下高校组织应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干部全面发展,人才开发、促进干部可持续发展,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干部学习创新能力的新理念,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高等学校 管理干部队伍 工作理念 和谐校园

[作者简介]李秀英(1967-),女,河南新乡人,江苏工业学院组织人事处,主要从事高校干部人事管理与研究。(江苏 常州 21316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048-02

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选择。深刻理解建设和谐校园的内涵,充分认识管理干部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重塑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高校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建设和谐校园的内涵

和谐校园是指构成校园的各子系统、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它以事物的矛盾和差异为前提,是运动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化中的统一。

1.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样,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教学、科研、文化建设,实现学科建设和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促进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逻辑起点和归属,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

2.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师生员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是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各尽其能就是要激发办学活力,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得其所就是要进一步促进公平正义,在各尽其能的基础上实现各享其成;和谐相处就是要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坚持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统一。建设和谐校园要求必须把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基本思想贯穿于办学的全过程和办学的各个领域,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使命感和归属感。

3.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当今社会发展迅猛,高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剧增,高校内部各种矛盾冲突复杂多变。高校的发展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首要任务。只有发展高校才能适应时代特点,通过自身的努力,满足社会对高校的需要;只有发展才能增强高校的竞争力,有效地应对外部环境;只有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师生的根本利益,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好凝聚人心。和谐的校园必然是发展的学校。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面对时代发展以及学校自身发展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必须通过不断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来不断推动发展。因此,和谐的校园必然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创新的学校。

二、管理干部队伍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众化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高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管理干部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1.管理干部在协调外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把高校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推向了中心,高校承担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任务。同时,教育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改变了市场竞争的边界,引起了高等教育市场份额的竞争、高层次人才的争夺以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这使得高校既面对着来自外部环境带来的资源与机遇,又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建设和谐校园的首要任务是应对这充满机遇、资源丰富、风险巨大、危机四伏的外部环境。这就要求高校管理干部要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主题,更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凝聚各种力量,与外部环境和谐相处,推进学校发展,促进校园和谐。

2.管理干部在营造内部环境中的关键作用。高校内部办学类型的多样化,学生来源的多元化和学科建设的更多交叉整合,需要高校提供比以往数量更大、质量更高的管理服务。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高校组织在生存和发展机制上要更多体现自主性、竞争性,并要遵循市场规律。高校管理的内容也更加复杂,技术也更加专业。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管理干部要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牢固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把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实现人与人、人与学校事业、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的和谐统一,办学各要素和各系统的和谐统一。把握大学系统自身的协调有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规模、质量、速度、效益的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内部教育环境。

3.管理干部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特殊作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高校以知识的传播与创造为主的工作特征,决定了现代高校管理本质上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渗透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之中,成为高校管理的灵魂。知识管理是对来自学校内外的、以个体形式存在的各类知识资源进行获取、挖掘、控制、整合和开发;是对众多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教职工群体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是制定知识管理政策、制度体系,保证对包括信息、知识、产权在内的知识资源进行创造、维护、发现、获取、过滤、转化和利用。高校管理的这一特点,区别于一般的行政管理、事务管理,决定了高校管理是一种专业化、知识化的管理,高校管理干部的知识水平、管理能力和献身精神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特殊作用。

三、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的重塑

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贯穿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干部能力的大小、素质的高低,影响干部作用的发挥、积极性的调动。新形势下重塑适应和谐校园需要的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因素,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切入点。

1.以人为本,促进干部全面发展的理念。和谐校园的本质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逻辑起点和价值目标,其价值归宿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高校管理干部是和谐校园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者、落实者;和谐校园各项制度的设计者、实施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组织者。他们同时也在感受着和谐校园给予他们的尊重和需要的满足。管理干部队伍既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验者、接受者,又是以人为本思想的诠释者、传播者。在干部队伍建设中,我们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得到充分尊重,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对于他们在管理和服务中能否真正实践以人为本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对待师生的态度上起着心理暗示的作用,在对待师生的行为上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因此,高校组织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高校干部队伍,在充分尊重和爱护干部的基础上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应用教育、激励等手段来丰富完善干部自身,引导干部转变管理理念,为建设和谐校园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人才开发,促进干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这就要求高校组织把管理干部看做是学校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人才开发的理念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干部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开发理念建设干部队伍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人才开发的理念进行干部的教育培训。把对干部的教育培训,不仅仅看做是一种成本投入,更多的是看做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不仅涉及工作范围的知识,还包括全方位知识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的视野,不仅局限于干部培训系统,还要把它融入学校整体队伍建设的大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的过程,不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还是智力开发的过程、能力建设的过程、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的过程;干部教育培训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更主要的是以“人”的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开发性学习。二是以人才开发的理念拓展管理干部的能力。高校组织既要强调管理干部在学校内部管理运行体系中的执行能力,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变一个决策中心为多个决策中心,通过设置明确而稳定的战略目标,采用以支持和协调为主的领导方式,提供管理活动所需的资源,允许管理干部自主决定完成任务的方式,调动和发挥管理干部的办学积极性,激发干部的内在动力和创

造力,使干部在战略的引导下主动工作。三是以人才开发的理念进行管理干部职业生涯设计。具有多重的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和多渠道的学习路径是高校管理干部的一个重要特点。正是这些特点,才决定了高校组织要关心干部的职业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他们适应工作岗位,全面提高素质,挖掘内在潜力,有效发展自己,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这对于调动高校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学校组织和干部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3.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干部学习创新能力的理念。高校在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背景下,面对时代发展以及学校自身发展遇到的一系列新问题,要在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中获取优势,快速发展,必须不断加强干部自身的学习,掌握高等教育、高校管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克服靠老办法、凭经验做事的习惯,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变化,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道路。因此,高校组织要按照学习创新的理念建设干部队伍,鼓励干部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倡导建设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创新的有效方式。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促使干部广泛吸收外界信息,学习兄弟院校的长处,从中汲取自我更新的养料;促使干部从封闭、半封闭的办学习惯中解放出来,了解社会、用人单位和客户的需求,从中寻找自身的缺陷和差距,确定自我更新的方向和重点;促使干部引导校内良性竞争,参与校外良性竞争,在积极的良性竞争中学习他人的长处、避免他人的失败,最终超越竞争,获得成功;促使干部养成谦虚的作风和自我反思的习惯,审视自身的成败,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超越自我;促使干部不断提高学习力和竞争力,进而促使学校组织增强学习力和竞争力,实现干部和组织的持续创新、持续发展,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组织保证。

以人为本促进干部的全面发展、人才开发促进干部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干部学习创新能力的理念,既是新时期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内在需要和规律的反映,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特征的具体体现。它们构成了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途径和建设手段的基础,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形成了新时期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新理念的框架。相信这个框架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在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会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光.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十个着力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13-14).[2]左美云,许珂,陈禹,等.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框架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5).[3]张江山.领导观的重塑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领导科学,2006(10).[4]吕绳振,朱立军.以人为本 创新机制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6

以和谐企业文化理念构建和谐企业 篇6

【关键词】和谐企业文化;强化和谐理念;坚持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306-01

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它所产生的生产力是企业寻求生存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更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根源。

建设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快速、稳步发展,除了要拥有核心技术、人才储备以及出色的资本运作能力外,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必不可少。把品牌、技术、人才培育凝聚起来形成强大的生产力,离不开企业文化,和谐文化更是当今企业界一直追求和崇尚的管理理念。企业的发展、企业职工生活的改善,对于良好的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企业更加和谐美好。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育企业之“本”

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视人、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式。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实现人与企业全面发展。

要坚持以真情服务人,以文化教育人,以知识培养人,以激励成就人,要把“员工的心”当作“企业的根”,在对职工及其家庭负责的基础上,把制度定严,把道理说透,理性地、人性化地进行管理,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阳光操作。积极推行民主管理,完善厂务公开制度,给职工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扬民主、顺应民意,形成“和衷共济”的良好风气。

要从细微处入手进行亲情化管理,对职工以心换心、以情动人,营造充满爱的“家园”。要从员工切身利益出发,着力为职工多办好事、办实事,建设各种生活和娱乐设施,方便职工生活,举办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维护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通过这些举措,使企业内部沟通顺畅,关系融洽,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营造浓厚的“家和万事兴,业兴人气旺”的氛围。

———铸企业之“魂”

企业精神构成企业文化的基石,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方面和环节,给人以理想、以信念,给人以鼓励、以荣誉,也给人以约束。

强化和谐理念,树立和谐精神。和谐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驱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在建设和谐企业的过程中,要将目光更多聚焦在企业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上,并不断增强公司的凝聚力,不断提升企业的和谐度,以和谐的企业文化指导员工的行为。不断探索,创新思路,努力从理念和谐、制度和谐、目标和谐及利益和谐出发,寻求建设和谐。

加强道德建设,坚守核心价值观。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利益格局重新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价值观错位或缺失、道德水平下滑等不和谐现象。因此,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大力弘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风范,全面强化道德教育。

创建“学习型”企业,促进人的全面进步。人的素质是企业发展之本,要把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把教育培训作为职工的最大福利,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人的全面进步为中心,以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的,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多渠道、多模式地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形成学习无处不在、教育无处不有的灵活学习机制,使职工在“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充分地挖掘员工的潜能,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谋企业之“道”

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建设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和员工是利益的共同体,只有企业兴旺发达,员工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发展离不开市场。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有计划、有目的、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自身在资本、人才、技术等方面资源上的优势,不断拓展市场空间。

着力开拓创新。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人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应该反把创新作为重要的途径,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在与时俱进,不断前行的基础上,努力使和谐文化成为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

加强协调意识。企业下属各部门、各组织是企业机构设置的组成部分,是企业按业务划分,完成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目标、任务的基层单位。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各项事业之间均应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目标。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三个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好企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规模和效益,保持企业内部各项事业的均衡发展;可持续,就是要处理好眼前发展和长远发展、企业发展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企业发展拥有不竭动力。协调发展是建立和谐企业的基本要求,只有协调发展、均衡发展,企业才能最终实现和谐。

不断博采众长。企业和谐文化是开放的、广博的、包容性极强的文化。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也借鉴吸收其他企业的优秀文化。对于外来的企业文化,我们不是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而认真鉴别,分析研究,有选择地吸收。并进行一番改造,做到文化建设与企业目标的和谐统一,促进企业的和谐与发展。

———塑企业之“形”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形体,反映企业文化的物化形态。要努力打造产品品牌,加强与客户的联系,要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双赢、多赢。

坚守和谐理念,塑造品牌“亲和力”。品牌是企业的象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具有亲和力的品牌才能充分赢得消费者的喜爱与忠诚,品牌的亲和力是品牌发展的源泉,这是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内驱力。要树立品牌意识,用和谐理念引领品牌成长,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生产优质产品,满足和适应消费需求,诚信经营,提供优质的服务,树立具有亲和力的品牌形象。

坚持优质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要以诚信开展经营,以使企业满意、零售户满意、消费者满意,实现共赢为服务目标,建立以服务为中心、高质量运作的市场营销体系。要认真研究定单定货,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作业流程,精耕细作,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售后服务,使顾客满意最优化。同时,还要注重通过对目标消费群体的深入研究和把握,进行服务创新,营造浓厚的服务意境。

强化大局意识,构建企业与社会的“环境和谐”。 企业虽然是一个经济组织,但我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业。通过依法纳税,开展公益活动,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承担社会和谐责任,达到内和外顺,促进自身发展。同时,企业的生存和發展也必须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只有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履行好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才能赢得更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

和谐校园理念 篇7

“人文奥运”主题是基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提出的, 其意义在于突出中国的古老文化, 以文化魅力吸引世界, 它以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为核心, 表现为一种人文的关怀。中国的人文精神一开始就孕育在礼乐教化之中。“人文”一词, 最早见于《易经》:《易经》第二十二卦中指出:“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人文”是“人”与“文”的统一, “人”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文”强调的是“以文化人”。所谓“以人为本”, 就是强调树立人的根本地位, 强调提升人的尊严与价值, 最终达到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和谐发展。所谓“以文化人”, 也就是通过教育和文化的手段不断地更新人的思想观念, 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而“人文奥运”则是北京奥运理念的核心,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体育界, 对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新理念的理解和阐释还不够具体, 主要表现在对这一新理念的内涵缺乏明确界定, 对它的许多功能缺乏分析和研究, 而对“人文奥运”在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更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

1 “人文奥运”新理念的真实内涵

对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新理念内涵的理解, 并非一个概念阐释问题, 而是与如何更好地筹备和举办北京奥运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 从人文体育的角度来理解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新理念的真实内涵, 有利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也提升了北京奥运会在奥运史上的人文价值。

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新理念的提出, 对筹备奥运会的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对“人文奥运”新理念内涵的阐释以及对不同阐释的选择, 是人文奥运的目标, 可以概括为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实施人文奥运战略, 办好奥运会;借助奥运会, 实施人文奥运战略。“人文奥运”新理念的目标可概括为:办一届富有人文特色的奥运会和以奥运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 一方面, 我们必须向国外学习,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 我们要以我国传统文化来丰富和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文化, 努力使中国古老而悠久的文化走向世界。由此看来, 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新理念的真实内涵可如此概括:北京奥运会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盛会, 是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华文明相互丰富和相互发展的盛会, 是东、西方人文思想与和谐精神在体育领域乃至整个人类生活中的充分贯彻和深刻体现的盛会。

2 奥运理念与和谐社会内涵的契合

追求和谐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也是奥林匹克运动优良的传统。《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 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类尊严的、和平的社会。”也就是说, 奥林匹克精神就是让国际大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加深友谊、增进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这种精神实质上就是和谐。20世纪初提出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名言:“重要的不是取胜, 而是参与”, 是奥林匹克和谐思想的重要体现。事实上, 早在公元前884年, 即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初创之时, 就规定希腊各城邦不管任何时候进行战争, 都不能影响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即使是战争发生在奥运会举行期间, 交战双方都必须宣布休战。这种规定在当时对于熄灭战火、增进敌斗之间的理解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奠定了把奥运会作为和平、友谊象征的基础, 这就是奥林匹克运动追求和谐传统的起源。现代奥运会面向所有国家和地区, 并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 其目的也在于此。200多个成员国组成了比联合国更为庞大的国际大家庭, 它使全世界人民能在象征和平、团结、友谊、进步的五环旗下同场角逐、公平竞争, 共同追求人类的美好理想, 这本身也是一种和谐。

北京申办奥运会时, 是以文化来解释人文奥运的。人文奥运, 即文化的奥运会, 指东西方文化交融。特别是源自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文化与具有悠久历史的华夏文化的交流融合。实施“人文奥运”, 就是要使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的过程成为切实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过程, 成为提升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过程, 同时成为倡导大学生选择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提升文明程度的过程, 成为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和发展的过程。

3 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对“和谐”一词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中国古人将“和谐”作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精神等关系的理想范式。从某种程度上说, 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它是一个各阶层和睦相处, 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社会协调均衡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社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观点, 亦是对“和谐”社会的概括和总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 其最终目的也在于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高校和谐稳定, 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和保证。高校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晴雨表, 没有高校和谐与稳定, 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和谐校园”是校园内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以及校园自然生态的和谐两者有机的统一体。和谐是高校发展的基础, 也是高校发展的目标。如果一个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能够团结一致, 融洽相处, 成为一个和谐的群体, 每个人就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实现有效的集体合作和分工协作, 这不但有利于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也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合力的优势, 更有利于协同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技能, 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 从而使高校实现以和谐促发展, 以和谐促创新的目的。

4 人文奥运对和谐校园的促进作用

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文奥运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主体思想。在奥林匹克运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 人们早已认识到, 离开了教育, 奥林匹克精神就不可能达到其崇高的目标, 现代体育就会出现异化。在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界中, 奥林匹克主义正面临着竞技运动价值观异化的严峻挑战。举办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奥运会将使人们重新认识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 使奥林匹克运动真正实现它的神圣目标。因此, 北京2008年奥运会应采取多种措施将体育运动与教育相结合, 把广大青少年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 向全世界和全中国传播奥林匹克主义, 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使这届奥运会能在他们心目中成为一次崇高和神圣的盛会, 给他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和文化启迪。

4.1 给大学生的人文熏陶提供机会

北京奥运会提出“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三个引人注目的新理念。在这三个具有创意的新理念中, “人文奥运”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它不但涉及到了精神、文化层面, 还涉及到人本性层面, 它最有利于实现“留下独一无二的奥运会人文遗产”的承诺。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是世界七大文明古国之一, 北京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 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人文氛围, 这决定了北京“人文奥运”的独特性。

奥运会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 举办城市往往把办奥运作为向世界展示城市独特的民族风貌和经济、文化建设成就的窗口, 并把办奥运会作为塑造国家形象的大好机会, 每个公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一个民族的道德修养水平和人文素养, 这无形中对大学生起到了教育和约束的作用。

在奥运会中青年志愿者的涌现更是对青年大学生人文、道德水平提高的一次大促进。高校要树立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 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高校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 应遵循教育规律, 使大学生的身心、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2008年, 当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新闻记者涌入北京, 充分领略北京城市的美丽风光和民族风情的时候, 对我国人民而言, 也是一次认识世界、接触世界、感受世界、开阔视野, 与各国人民交流的难能可贵的机遇。通过举办奥运会, 每一个公民 (包括大学生在内) 的精神境界将得到升华, 能够以世界公民的博大胸怀, 去认识和理解本民族以外的文化, 学会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敬, 从而以比较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去看待别人和自己;所以作为大学生应该珍惜这次机会, 使自己懂得只有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竞争, 才能保持同学的团结和友谊, 才能促进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 真正领会我国古代文明和世界文明博大精深的内涵, 这样的竞争才有意义。

4.2 有利于校园和谐稳定理念的整体提升

高校如果不和谐稳定, 现实社会就不会和谐, 未来社会也不会和谐。人文奥运对大学生文明素质的影响过程, 是包括了礼仪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和谐稳定理念等在内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过程, 校园和谐稳定的整体提升主要体现在大学生文明素质、和谐稳定理念等方面, 人文奥运的举行给将中国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加强校园文明建设提供千载难逢的机会, 为中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将提供广阔的平台, 同时也对中国和谐稳定的大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文奥运”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发展理念, 其“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的观念对校园和谐稳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影响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 精神风貌, 价值观念, 社会公德。文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环节是人际关系和谐。人是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动性因素, 只有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团结和谐、理解支持的和睦关系, 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形成强大合力, 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人文奥运”能促使大学生培养一种互尊、互爱、互助、互谅的精神;使老师能友好共事、宽容谦和、平等相处, 它促使高校领导培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善待他人的情操和气度。

总之, 校园和谐稳定理念的整体提升, 不但需要在高校形成一种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加强教师的创新团队建设, 增强干部的团结协作意识素养, 为中国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提供了高质量的软环境平台, 而且要理性地处理影响校园和谐的各种因素。

4.3 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是奥林匹克的灵魂。“人文奥运”作为一种文化理念, 对校园的文化建设产生着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 人文体育的精神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对社会转型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文化在以人的文化转型为核心的整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转化作用, 学校要结合实际,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 大力宣传公平竞争的体育人文精神;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体育活动, 营造弘扬体育人文精神的浓厚的和谐校园氛围。在以文化转型为核心的人自身的现代化的过程中,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价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潜移默化地促进着“中国民众由凭借经验、传统、习俗、情感而生存的自在自发的传统主体, 向凭借理性、规则、法制而生存的自由自觉的现代主体的文化转型”。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我们应该从“人文奥运”的文化理念得到启迪。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和老师, 作为学生, 我们应该提倡认真读书、多思慎思、注重知识积累;作为老师, 我们应该提倡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而高校要注重营造追求真理的校园文化环境。要维护师生尊严和学术自由, 崇尚科学, 追求卓越, 讲求诚信, 力戒浮躁。尊重科学发展规律, 鼓励科研创新, 宽容失败, 尤其强调为那些长期脚踏实地、从事艰苦的科研积累, 为攻克世界性难题而默默奉献毕生精力的教师创造一种激励环境, 以多种形式展示和弘扬一种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这也是体育精神所倡导的。

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 这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高校发展的关键环节, 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及和谐校园、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有着积极的影响, 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

4.4 有利于推动校园的学风建设

现代奥林匹克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 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 促进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 进而建立一个更和平美好的世界。

“人文奥运”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的“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相契合。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是学风建设。大学追求的目标是学术, 而教师的学术水平与师德休戚相关, “尊其师、重其道;亲其师、乐其道”。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 必须要加强师德修养。北京大学教师孟二冬同志一生矢志于教书育人。他的先进事迹是以爱与责任为灵魂的高尚师德的生动写照, 他是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楷模。而学术研究是一种极其高尚的理性精神追求, 是探索性、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学术方向要与时俱进, 学术人才要有大师名师, 学术成果要有重大影响, 学术平台要有交叉融合。学术需要积淀, 学者需要执著。

体育的精神在于倡导一种公平竞争, 建设和谐学术环境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也是高校师生在学术上对公平竞争环境的一种企求。和谐学术环境包括:宽容的学术研究环境、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和谐共进的人际环境。建设和谐学术环境就是要培育一个民主自由、宽容开放、公平诚信、充满活力, 学术主体与学术环境之间, 学术主体与主体之间和谐相处的系统。崇尚学术与学术进步, 需要整合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科学与人文、理论与经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努力实现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和谐统一。所以在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要弘扬人文奥运精神, 大力倡导公平诚信, 合理竞争, 追求卓越, 使高校校园兴起一股高尚的、理性的、竞争的学习和科研之风。

5 结束语

大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阶段,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地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培养问题。高校要抓住北京奥运会这一机遇,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使北京奥运会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从而更广泛地普及奥林匹克运动, 使人文奥运精神深入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内心, 并使奥林匹克的人文精神在高校持续发扬起来, 这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身心成长。另一方面, 还要加强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流, 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由于奥林匹克的介入而变得更有生机, 也借助奥运文化交流的大好机遇加快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步伐。

摘要:“人文奥运”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现代的奥林匹克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 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谐社会。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具有年轻、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的特点, 所以大学校园是一个充满朝气、富有活力的舞台。“和谐校园”建设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如何充分发挥“人文奥运”的功能是迫切需要我们研究的课题, 探讨“人文奥运”对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所发挥的作用, 为新世纪我国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奥运会,人文奥运,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袁懋栓.全球化北京下的北京人文奥运[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孔繁敏.奥林匹克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101.

[3]吴晓阳.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内涵[J].体育文化导刊, 2000 (6) .

[4]谭小勇.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J].体育与科学, 2002 (5) .

[5]孙葆丽.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1 (4) :41.

[6]陈剑.2004北京奥运经济报告[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4.

[7]彭永捷.试论“人文奥运”理念的内涵[J].北京社会科学, 2002 (4) :47.

和谐校园理念 篇8

一、高度重视, 灵活解读

福利二小管理者在深刻领会阳光体育精神实质的基础上, 对党的教育方针和阳光体育工作关系的最准确定位就是———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在阳光体育工作中, 福利二小领导高度重视, 确立了以“健康第一”为理念, 以“健身强体、育德促智、审美悦心、发展个性”为宗旨, 在活动内容与形式上倡导快乐体艺、趣味体艺, 在过程中追求高效、讲求实效的“大课间+眼保健操+体艺课+课外活动+艺术兴趣活动”的新型而有效的阳光体育活动模式。

学校充分挖掘了校内外多种体艺资源, 采取自主 (特长班、各种兴趣组) 和专项 (篮球、跳绳、班级特色体育项目、书法) 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途径, 在丰富了阳光体育“2+1”活动内涵的同时, 既突出了学校特色项目又兼顾了学生们的兴趣与爱好, 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得扎实而有效。

二、注重过程, 推陈出新

在阳光体育工作中, 福利二小首先做到了认识、参与、指导、监督、总结、协调“六到位”。例如, 全校师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从校长到学生, 上下齐动员, 人人齐参与;每天的活动及时检查、评比, 及时指出不足, 及时表扬, 及时改进和调整。第二, 抓好了领导、教师、时间、内容、器材、场地、过程、评价“八落实”。如, 教导处科学规划、统筹安排, 把阳光体育两课 (体育课、活动课) 、四操 (眼保操、国操、自编操、手语操) 、两活动 (上、下午大课间) 纳入作息时间表中, 保证了每班每天至少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实现了活动时间的固定化;学校“阳光体育”领导小组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师资特长、场地实况和各班建议统筹规划, 合理调配, 使活动内容既丰富多彩, 又各具特色, 有效促进了活动质量的逐步提高。第三, 坚守了“三常规”, 即一日、一周、一年三个常规活动。如, 每天确保两次眼保健操 (5+5=10 分钟) , 上午30 分钟大课间、下午20 分钟特色活动的时间, 仅此就保证了每天1 小时的锻炼时间;每周两次与体育课搭配开的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又保证了学生们平均每天一节的体育活动时间;一年春秋两季的运动会, 一次艺术周活动, “六一”文艺汇演和拔河、乒乓球、跳绳、集体舞等各类比赛, 又为学生们阳光体艺运动提供了最好的展示、交流、竞技和提升平台。

三、提升品位, 形成特色

在阳光体育运动中, 福利二小将国操、眼保健操置于首位, 与阳光体育有机整合, 在兼容并举的基础上创新特色、提升品位。学校创编的3 套形式活泼、风格迥异、适合全员参与的校园自编操 (功夫扇、剑术、竹板舞、旗语操) 和手语操, 形成了健康与趣味相结合的规模性大课间自主活动。例如, 《功夫扇》是学校体育教师学习借鉴中老年太极《功夫扇》而创编的, 我们的教师将扇子的挥舞和太极的运动技巧灵活结合, 将武术动作与《中国功夫》歌曲旋律巧妙结合。内容丰富新颖, 学生在载歌载“武”的演练中, 彰显了武术神韵, 体现了团队精神, 在轻松欢愉的氛围中实现了对中华传统武术太极《功夫扇》由欣赏到感受再到继承的情感飞越。

四、阳光体育, 花开有声

“阳光体育”给福利路第二小学的校园带来生机和活力, 学校自然、健康、和谐的校风也随之形成。在福利路第二小学, 可以看到教师间、师生间、孩子们间的融洽合作、和谐交往, 孩子们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学校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日益攀升!

以和谐理念建设当代高校校园文化 篇9

校园文化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市民文化一样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 但无疑地它是社会文化中最高层的一种, 是广大师生在特殊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和校园精神。[1]“它体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全面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实现人的最高本质方面所达到的程度。”[2]而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最顶层部分, 又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它是高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是在高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 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承载这些财富的规章制度、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的总和。其具体主要体现在作为文化主体的高校师生和他们创造出来的高层次的文化产品。[3]

2高校校园文化的分类及特点

依据文化现象的不同存在形态, 高校校园文化可划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活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等四种主要存在形态。每一种文化形态都有它们自身不同的特点。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方便了师生, 愉悦了身心, 能够提高高校的教学效率和丰富师生的课外生活;合理有度的制度文化“以人为本”, 彰显智慧的光芒, 保证了高校校园文化得以高效有序地实现;积极向上的活动文化形式多样, 贴近生活, 是实现校园文化传递交流的最活跃的形式;丰富多彩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内涵深厚, 触动心灵, 是广大师生向往和追寻的精神家园。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开始蓬勃发展, 各地相继成立和组并了一批高校, 尽管取得了一些丰硕的成果, 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缩小了与国外同类大学的差距, 但不可否认, 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自身的发展。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相对落后。高校中“重术轻道”的思想还很严重, 只注重向学生传授具体的操作性知识, 却忽视了对他们进行品格和理想教育, 一度造成在校大学生的“精神荒漠”。 (2) 庸俗文化在校园活动文化中大有存在的空间。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 大学生能够便捷地接触到各种文化产品和现象, 一些庸俗的文化糟粕也趁机而入, 严重侵蚀着他们的心灵。 (3) 大学生个性培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被弱化。与国外相比, 国内高校的文化气氛略显沉闷, 课程设置较为死板,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这些都直接导致了人性化关怀的缺失, 不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培养。 (4) 应试教育、形式主义在高校校园中依然盛行。许多高校的日常教学仍停留在简单的“授课”与“考试”上, 缺乏对学生认知实践和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 不能很好地将“学”与“用”有效地统一起来, 以至于走出大学的毕业生们几乎都成了考试的高手, 却鲜有学术研究的能者。 (5) 校园创新氛围不浓。相比于国外的知名高校, 我们的高校教育侧重于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 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 却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不利于形成浓厚的校园创新氛围。

高校校园里这些显现出来的问题和矛盾正日益腐蚀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坚实基底, 它们无疑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块沉重的绊羁石。诚然, 高校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流的大学必然具备一流的校园文化, 而要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 我们必须坚决果断地祛除这些与高校校园文化不相和谐的因素, 彻底清除这块顽石, 还高校一片和谐的乐土。

三以和谐理念建设当代高校校园文化

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因素主要有“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合一”, 和与中的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4]《周易》中有“太和”一词, 孔子又提出“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可见和谐的观念自古以来就深入人心。而现在正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 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践行者, 我们很有必要将和谐理念移植于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具体实践中, 使之幻化为一种大学精神, 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1要建立互敬互爱的和谐师生关系

务必在高校中大力提倡“尊师重教、关爱学生”的优良美德, 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搭建起一个师生交流的零距离平台。高校教师要舍得脱下学者和教授的“外壳”, 多下基层和学生谈心, 关怀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及时为他们扫除心中的阴影, 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使他们有一种主人公的感觉, 切实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的家, 老师就是他们的亲人, 同时大学生也应消除内心对老师的偏见和疑虑, 充分地信任和理解老师, 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 主动与老师沟通、互动和合作, 努力向老师学习学问之道和生活之道, 真正把他们当作自己“学习上的良师, 生活中的益友”。近几年, 高校弑师案时有发生, 这正凸显了当前师生关系的不和谐, 因此如何给大学校园中两个最重要的角色摆好位置, 如何实现其和谐发展将是高校校园中的一个恒久主题。

2要建立互助友爱的和谐同学关系

大学四年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步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段校园生活, 于是大学的同窗情谊自然便被视为学生生涯中最珍贵的感情。整个大学期间与你相处最久的不是你的家人, 也不是你的老师, 必定是你身边的那群同学, 他们是你大学里最亲的人。因而, 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也就成了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日前, 高校校园里还充斥着许多不协调的现象:打架斗殴、哥们义气、欺诈勒索等, 他们当中有些人对别人取得的成就冷嘲热讽, 恶意报复, 对别人遭遇的苦难冷漠以对, 毫无怜悯之心, 这些都是阻碍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绊脚石, 应当尽快予以引导和修正。几年前曾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就是一个血的铁证。同学之间相互沟通和关怀的缺失最终导致了这场惨痛的悲剧。高校要充分吸取此类事件的经验教训, 努力构建一个“寝室—班级—校园”的三级体系, 利用各种有效渠道, 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形式, 力求形成亲密无间、同舟共济的兄弟情缘, 相亲相爱、共同进步的同窗情谊, 心心相连、团结共进的同校情结。深入开展诸如“寝室文明活动月”、“优秀班级创建”、“素质拓展训练”、“爱心校园行”等一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对于凝聚人心和力量, 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是十分有益的。

3要注重大学生自身和谐的建设

哲学上讲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同样对于大学生来说, 加强自身和谐建设, 提高自身素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 像刘海洋用浓硫酸泼熊这样的虐待动物事件和因心理压力过大承受不了而自杀的案件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频频发生。针对这种情况, 除了大学生本人应该努力加强自我修养、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外, 高校也应主动承担责任, 积极开拓途径, 多角度、全方位地帮助在校大学生解决他们的自身问题。通过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开展心理知识竞赛、举办审美文化系列讲座、设立心理咨询服务台等一些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 培养他们的公德意识和道德意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美国原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大学教育的杰出性是无法用美元和人民币衡量的。最好的教育不仅提高生产力, 而且要使我们善于思考、勤于思考, 塑造健全完善的人”[5]只有这样, 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 大学生们才能真正走出心里的阴霾和误区, 才能健康快乐地在校园里生活和学习。大学生在校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当然我们的高校也就往前迈了一大步。

4要编织高校与校园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和谐纽带

诚然,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扶助, 社会在向高校输送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时, 也将一些不正之风和文化毒瘤引入了校园。网络的普及使得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在校园四周遍地开花, 网游、暴力、色情一度成为了这里的代名词, 一些大学生抵制不住其诱惑而终日沉溺于虚拟的网络空间, 荒废了学业也贻误了终生。另外, 随着商业文化的渗透, 歌厅、迪厅等一些社会娱乐场所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视野中, 卖淫、毒品从这里流入了校园。近来, “官本位”思想盛行于大学校园, 贪污腐败、学术造假等案件时有发生, 极大地损害了校园的学术文化氛围和形象。鉴于此, 高校一方面要配合社会团体严格整顿周边的文化市场, 清除掉那些庸俗低级的娱乐场所, 并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实施有效的管理和引导, 以确保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不断加强全校教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 努力规范校园秩序, 祛除文化糟粕, 以提升校园文化形象, 还社会一个洁净的校园。

5要回归到高校自身和谐建设上来

不同高校在遵循校园文化建设一般性规则基础上, 要根据其自身特点来选择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形成个性化有特色的办学目标和培养模式。务必在学校各组织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互助合作的和谐关系。各院系之间、院系与校级机构之间、各校级单位之间要经常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 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合作方案, 为院系和学校的发展扫去不必要的麻烦和羁绊。“家和万事兴”, 只有高校的管理层之间相处和谐了, 才会迎来高校校园文化蓬勃发展的春天。

总之, 要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当代高校校园文化, 要实现高校的长久健康快速发展, 高校的管理者、教育者以及广大的大学生们必须携起手来, 牢固树立和谐观, 切实把和谐这个第一要素运用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处, 这样, 不但高校自身得以和谐发展, 同时也加快了社会的和谐化进程, 当然距离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也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优化人才成长环境[N].光明日报, 2006-8-6.

[2]陈玉琨.现代教育管理技术[J].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4:115.

[3]杨正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浅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3) .

[4]张岱年, 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5-16.

和谐校园理念 篇10

一、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概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 高校规模普遍扩张, 高校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贫困学生的数量急剧上升。据中国扶贫基金会2005年调查的数据显示, 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 经济困难学生大约有240万人, 占在校生总数的20%, 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 人数约有160万。我国高校现行的资助模式是在1999年高校全面扩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相应扩大之后建立起来的。从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 (试行) 》到2004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家在此方面先后颁发了近10个文件, 其中规定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渠道。2002年, 国家正式出台了《国家奖学金实施办法》, 加大了对高校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2005年7月,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工作的紧急通知》, 确保新考入公办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能顺利入学。2007年5月,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2007年6月, 财政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增设了专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国家励志奖学金, 推行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政策, 加大了中央财政对家庭经济贫困生的资助力度。目前, 各高校基本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 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绿色通道为组成部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对贫困生的认证标准不统一, 高校缺乏裁量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毕业后不及时偿还贷款的比例还比较高, 高校负担利息的压力较大;助学金的发放标准有待完善, 勤工助学岗位的开发与管理有待规范, 等等。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公平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始终困扰着人们的话题。到底什么是教育公平, 很难有定论。柏拉图的《理想国》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教育公平的含义:第一, 公平的教育应使每个人特有的能力得到发展, 为了使每个人都能通过教育获得发展, 必须提供相同的教育机会, 这种机会不应该受种族、地域、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外在因素的影响;第二, 个人的发展不能以妨碍他人或整个社会的发展为代价。从本质意义上看, 教育公平包含教育平等与其合理性两重质的规定。实现教育公平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追求的理想, 同时也是我国学生资助政策和制度的最终目标。为确保每个学生都拥有同等的教育机会和享受高品质的教育, 政府应该建立以高等教育公平为主要目标的学生资助体系。目前, 我国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资助资源配置不公。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学生申请国家各项资助的难度有很大差异。一般而言, 列入“985工程”和“211工程”学校的学生更容易申请到各项资助, 而高职高专和民办高校学生申请资助、贷款的难度仍旧比较大;东西部经济发展存在严重差异, 造成资助资源的配置不公平现象;各高校在具体工作中, 按照相关规定分散执行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政策, 缺乏一整套针对学生个体的帮困助学方案, 以致各项措施交叉执行, 形成重复资助、覆盖面过窄等分配不均衡现象, 最终影响到贫困生资助活动的公平公正。

(二) 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缓慢。

国家助学贷款是对贫困生资助力度最大、最有效的一种资助方式, 自2000年实施以来, 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但随着高校贫困生人数的激增, 而且国家贷款政策实施时间不长, 在政策的制定和实行上存在范围和额度不合理、金额和期限不合理、财政贴息主体不合理等缺陷, 贷款安全运行机制也不健全。例如, 获贷学生不能按期还款, 贷款欠费情况严重, 越来越多的银行与学生发生借款诉讼纠纷, 银行拒贷率大幅提高。

(三) 贫困生认定机制不健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增长, 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这就加大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难度。目前,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普遍存在着贫困等级认定标准难以把握, 相关证明材料可信度不高, 评议小组不能够完全做到公平、公正等问题。

三、进一步完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策建议 (一) 坚持以人为本, 确立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理念。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也是我们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本质体现, 是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内在需要, 是关心他们成长、引导他们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1.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校园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学生都能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绝不能有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退学、休学, 还内在地要求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和教育, 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自强精神。高校资助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 保证资助工作每一个环节的公平, 注重资助方式和方法, 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关爱、尊重和认可。

2.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是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高校中受资助的学生群体人数是庞大的, 其需求是各式各样的, 既有物质需求层面上的差异, 又有精神需求层面上的差异。按照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 依次为生存、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 这就要求资助部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有针对性的资助, 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实际困难。也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资助工作中更加关注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 让学生感觉到被尊重, 有能自我实现的广阔舞台。

(二) 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原则。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遵循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原则, 使助学金制度实施有效率, 也就是资助应面向“最需要”和“最值得”的学生。要保证助学金制度实施的公平性, 也就是助学金要按公正的规则进行发放, 同等条件的人将获得同样的待遇, 起点低的人, 即特困生, 则应获得更多的资助。我国高校传统的资助方式主要依据家庭收入标准、学生在校的月基本消费水平、标准生活保障线标准来认定贫困生。这四个标准虽然具有普遍意义上的科学性,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比如:家庭收入标准缺乏监督机制, 材料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 不同来源地的学生家庭收入的可比性也较差;要保证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科学化, 从而保障助学金制度实施的公平和效率相统一, 就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的信息, 保证信息及时更新, 充分发动学生, 搞好民主评议, 接受广泛监督, 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资助加强制度建设。

(三) 加强立法, 完善资助保障体系。

学生资助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庞大的社会公益事业, 许多方面需要用法律来规范和制约。目前, 我国主要在《高等教育法》和《教育法》中有大学生资助的相关法律规定, 但对资助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等规定还不明确。完善资助体系需要法律法规的依托, 立法者应从贫困生规定、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实施贫困大学生资助的方式及各责任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 包括贷款在内的多种资助形式都需要科学而有效的惯例, 尤其是借贷关系更需要有法可依, 更需要法律来保护。完备的学生资助法制体系不仅为国家助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依据和保障, 而且是国家意志在助学事业中的体现, 是政策法律化、定型化的必然趋势。总之, 立法是政策合法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社会化的学生资助事业走上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的最终选择。

参考文献

[1]徐晖, 林美.高等教育公平之学生资助制度探讨[J].黑龙江教育, 2008, (3) .

[2]王凤娟, 常蕾蕾.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探析[J].管理学刊, 2010, (4) .

[3]王小健.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的若干思考[J].工作研究, 2009, (3) .

[4]胡丽伟.教育公平伦理审视下的高校学生资助及制度重构[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 (6) .

[5]杜德省, 张方伟, 宋文萍, 张延国.浅议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多属性决策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18) .

[6]肖遥.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7.

把握人文理念、构建和谐课堂 篇11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我们要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脑力劳动处在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人们的体力劳动大大减少,各种“文明病”迅速蔓延,从而使国民的体质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于是,注重身心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参加健身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学校体育就有任务要让学生从小就养成终生体育的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这是我们新课程体育改革的一个主要出发点。学校应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

二、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能力

曾几何时,体育课程改革变成了不要运动技能的自由活动课,结果几年的学校生活一结束,许多学生什么运动技能都没有,运动兴趣从何谈起,靠什么去终生体育?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以后,运动技能的学习终于又被重视了起来。现行体育课程标准强调“健康第一”理念,也就是说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体质的增强必须以运动技能为载体,因为技能学习即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有效过程。体育课程如果没有技能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只有通过运动技能的实践与应用,才能达到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改变的目的。而丢掉运动技能教学的体育课将失去体育课的本质属性,最终丢掉学生的健康。

三、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常这样说:“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因为很多体育课让他们觉得单调、枯燥、无趣。为什么会这样?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不合理的教学方法造成的。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创新学习方式,是以目标统领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融学习于活动中,寓乐于教育中,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得以培养。所以,教学改革一定要从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做到科学、合理、、新颖、有趣等,从而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之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要把重“教法”的立足点转移到重“学法”的轨道上来。应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法的传授和辅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能实际运用于自己的锻炼中,逐步提高自学、自练、自选、自评、自管的能力。

四,创建和谐课堂,培养优质人才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确实,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因为学生是成长中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丰富的情感,课堂上,他们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欣赏、关怀和理解。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学生便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师生关系的和谐是体育教学的基础,教与学的和谐是体育教学的核心,讲与练的和谐是体育教学的关键,和谐课堂的构建要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故体育教学必须把握好、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等各种和谐关系,把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综合起来。教师应真情、公平地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于运动技能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要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创造和发挥。体育课的讲解,力求语言简明准确,声音洪亮,生动有趣,幽默风趣 。通过以上各种途径,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体育课上得以充分地发挥。

和谐校园理念 篇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个子系统实现和谐。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同时, 高校通过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创新技术、服务社会等功能,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因此, 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又是高校自身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校园和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 人的和谐与否, 决定着校园和谐的成败。所以, 构建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所在, 是衡量教育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2]。大学生作为校园的主体,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将直接影响到和谐校园的构建。

一、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现实意义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和成才。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 “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六大标志之一。其要求能承认别人, 限制自己;能接纳别人, 包括别人的短处;在与人相处中, 尊重多于嫉妒, 信任多于怀疑, 喜爱多于憎恶。对于正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 良好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缺乏友好人际关系的大学生, 心里充满压抑、焦虑或痛苦, 许多大学生都因无法调节好人际关系而苦恼, 严重的甚至导致退学;而与同伴关系融洽的同学, 心态则以欢乐、注重学习和成就、乐于与人交往和帮助别人为主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人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促进人的身心健康[3]。

2. 大学生社交的内在需求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 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的, 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 社交需求又叫归属与爱的需求, 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突出的就是人际交往的需求。因此, 同学关系良好、朋友众多、值得信任是大学生社交需求的重要内容, 是大学生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同时, 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状况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要。

3. 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需要

人格是否健全主要表现于社会适应的过程中, 人格的评价也以社会适应的水平作为重要指标。大学生时期是“人格再造期”, 大学生的人格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和成熟起来的, 也就是说, 大学生的人格是在与人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并健全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4]。在与他人良好交往的过程中, 大学生可以听到来自不同侧面对自己的评价, 发现自己的人格偏差或人格缺陷, 进一步了解自己、定位自己;大学生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建立和谐、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 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使自己的人格在社会互动中逐步走向健全。

4. 大学生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

大学作为社会的一部分, 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生活的准备阶段, 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4]。大学生通过接触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同学, 有利于提高自己有效沟通、与人合作、分析问题、情绪控制与应变等能力, 并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建立和谐、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 有利于取长补短, 促进自身思想行为的完善,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同时, 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可以为大学生积累人脉, 有利于建立层次相当、情谊深厚的人际关系网, 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和事业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3]。

二、大学生人际冲突的原因

人际冲突是指由于利益矛盾、意见不一、个性差异等原因而引发的人际交往对象之间的紧张状态和对抗过程, 包括背离、排斥、侵犯等方面, 表现为不满、拒绝、对抗、破坏、暴力、报复等形式[5]。

大学生人际关系冲突有很多种, 如师生冲突、群体冲突、大学生与家庭或社会的人际冲突, 等等。本文探讨的大学生人际冲突仅指大学生同学间的个体冲突。这里所指的“同学”, 不仅包括本班同学, 还包括宿舍的室友和其他在校大学生。

人们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所存在的个人状态及动机、需求等方面的差异, 使得冲突的原因亦纷繁复杂。笔者认为, 应分清引起大学生人际冲突的直接与间接原因。如一些论文中提到的“家庭因素”、“社会影响”、“制度结构”等[6], 应属于间接、深层次原因。对于直接原因, 已有较多论文进行了阐述。笔者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大学生人际冲突案例与调查访谈, 总结出导致大学生人际冲突的直接原因如下。

1. 沟通障碍

沟通障碍是大学生最为经常的冲突来源。因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技能技巧, 当面临沟通渠道不畅, 信息交流不够或信息被曲解而造成双方误会时, 容易产生人际冲突[7]。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 大部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沟通技巧, 以及自我平衡能力缺乏, 遇到人际冲突后, 采用容忍退让, 甚者大打出手或者是用出言辱骂的方式来解决冲突。这些处理方式不利于冲突的解决, 反而容易将矛盾激化;冲突过后有较多的人采取回避或者迁就对方的方式, 这样的人际交往策略加剧和恶化冲突。

2. 习惯差异

生活习惯差异是导致同班同学尤其是寝室室友之间人际冲突的最主要原因。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平常做事及生活易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宿舍内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 其原来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和家庭教育方式等都迥异。当他们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面对面地进行“亲密接触”时, 冲突就在所难免了。现实中有很多同学就是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 尤其是作息时间不协调, 我行我素, 不注意他人感受, 从而成了宿舍里不受欢迎的对象, 产生冲突[8]。

3. 利益冲突

指冲突双方在有形资源和无形利益的争取上所发生的冲突。大学生尽管很少有直接的利益冲突, 但随着高校与社会日渐密切、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 以及市场经济不良影响的渗透, 一些社会不良风气也逐渐渗入大学校园中, 大学生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功利心态有增大的趋势, 导致大学生中对学校有限资源的分配、各种荣誉进行争夺[9]。如自习室的占座、学生干部的岗位、参赛名额、指标的争夺和奖学金的评比, 等等, 在这些过程中大学生明争暗斗、不择手段, 一旦对方成为竞争者, 就不能以正常的心态面对, 极易产生冲突。

4. 认知偏差

指由于不同的价值取向与判断, 对客体的看法不一致而引发的冲突。一方面,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在民族文化、受教育层次、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导致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不一。另一方面, 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处于塑造期, 在人际、事物、问题的认知上具有明显的片面性、狭隘性、情绪性, 以及第一印象、刻板效应、晕轮效应等[10], 对周围人和事物不能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 导致对问题的分析带有片面性、主观性, 而易于产生冲突。

5. 个性品质

指由于个性差异或人格特质而引发的冲突。在这个讲求个性的时代, 几乎每个大学生都在追求或培养自己的个性。大学生中彼此性格差异过大时, 往往感到难以合作甚至出现冲突。当代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 做事大都以自我为中心, 不善于考虑别人的感受、迁就别人,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受到委屈和不满后, 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另外,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 非常关注自我, 注重个性表达, 情绪体验丰富, 自身尚不成熟, 性格不稳定, 情绪波动较大, 不能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与人交往, 缺乏共处共赢的意识, 容易发生人际冲突[8]。

三、大学生人际冲突的应对策略

正如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一样, 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人际冲突的应对能力,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需要大学生、老师、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笔者从工作的角度出发, 认为学校与老师针对大学生人际冲突可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 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中, 要以人为中心, 突出学生的发展, 教育人、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 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 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 注重发展个性, 发掘创造潜质。

高校在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 要坚持“以人为本”,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实施人性化管理, 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1];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 给学生以关爱, 始终贯彻以“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 以诚待人, 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要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环境, 让各类人才获得均等的展现与发展机会;并将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人性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加强制度建设, 减少随意性行为[11]。

2. 加强科学冲突观与心理健康教育

冲突观是人们对冲突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大学生冲突观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妥善应对所面临的冲突。对大学生进行冲突观教育就是通过对冲突进行分析使大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冲突, 认识到冲突产生的原因、双方责任、解决策略, 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对待冲突的态度, 为其建设性地应对所面临的冲突问题奠定基础[5]。学校应开设有关人际交往或人际冲突方面的课程或讲座, 传授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 使大学生从理论上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能、人际冲突应对策略, 学会使用恰当的人际沟通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调节人际冲突、保障社会和谐的有力措施, 是提高个人身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 进而提高社会和谐程度的前提条件, 对实现大学生同学间和谐共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8]。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选修课,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作为必修课,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培养他们尊重、理解、宽容、信任等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开设人际关系学系列专题讲座, 向大学生讲授人际交往的意义、人际交往的艺术、人际冲突的原因, 以及人际冲突的应对策略等相关知识, 丰富大学生人际交往知识, 提高大学生的人际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针对新入学的大学新生进行宿舍人际关系学专题讲座, 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 引起大学新生对宿舍人际关系和人际冲突的重视, 提前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并学会与室友和谐共处的技巧和方法, 尽快融入宿舍集体生活[12]。

3. 建立并健全干预机制

教育只是预防, 并不能杜绝大学生人际冲突;一旦人际冲突发生, 学校就需要及时进行干预, 以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概括地说, 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

首先是进行宿舍干预, 这是朋辈干预方式之一。大学生之间一般具有同辈影响力, 因而由同为大学生的朋辈进行人际冲突干预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具体方式为:在大学每幢宿舍或每个宿舍区设立一个由学生选举成立的宿舍协调委员会, 专门负责协调各寝室之间的人际关系。

其次是辅导员干预。当宿舍协调委员会无法干预或非宿舍人际冲突发生时, 应及时反映到辅导员那里, 辅导员应及时参与矛盾冲突的调解, 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或心理疏导或借助学校有关方面的力量来妥善解决冲突。

最后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干预。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引导工作, 扭转学生以往认为“心理咨询是看病”理解的偏差, 发挥心理心理咨询老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训练等方法, 使问题大学生认清自身问题所在, 及时纠正认知上和行为上的偏差, 塑造健康的个性心理[12]。

4.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最好的教育是实践。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并举行运动会、文艺表演、文学写作、社会调查、支教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增加同学们接触的机会, 发挥其整合作用, 让同学们在广泛的人际交往实践中逐渐培养自己良好的竞争和协作意识, 提高沟通、合作、协调、情绪控制等能力。一是通过这些活动, 可以有效地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 灌输相同的价值观念。如大一新生入学时候的军训, 就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整合, 培养共同的习惯, 通过共同的紧张训练和生活增加学生之间的亲密感, 加强了解, 增强信任, 从而有利于减少由于不了解和不信任导致的潜在冲突。二是各种活动让学生有了宣泄过剩心理能量的渠道, 从而有效减少学生之间的冲突。三是集体性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 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形成个体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有利于改变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 从而有效地减少学生间人际冲突的发生。

摘要:积极应对大学生人际冲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简述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分析大学生人际冲突直接原因的基础上, 从学校教育与管理的角度上, 提出了大学生人际冲突的应对策略框架, 为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建立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和谐校园理念,人际冲突,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胡军旗.论和谐理念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关系[J].河南教育 (高校版) , 2007, 12:17-18.

[2]孙建华, 吉玉萍.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7, 36:1-53.

[3]郭韶敏.试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09, 12:89-91.

[4]孙莉.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意义及途径[J].河南教育 (高校版) , 2008, 9:97-98.

[5]张翔, 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野:冲突教育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 4:59-63.

[6]张翔, 樊富珉.大学生人际冲突来源及其处理策略[J].青年研究, 2003, 9:45-49.

[7]朱晓静.浅议大学新生人际孤独与冲突的成因及对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1, (1) :38-40.

[8]姜美霞.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冲突及应对[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50.

[9]程海云, 姚本先.浅论大学生人际冲突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铜陵学院学报, 2006, 5:107-108.

[10]张欣.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2:234.

[11]太良.高等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内涵和根本途径.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7, 3:1-4.

上一篇:环江油田下一篇:存款保险制度理论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