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江精神,和谐校园

2024-07-19

蓬江精神,和谐校园(共11篇)

蓬江精神,和谐校园 篇1

蓬江精神,和谐校园

江门市北郊中心小学苏小英

什么是和谐?配合得适当,谐调。这是词典里的解释,在现实生活中,我认为和谐是美,是成功,是幸福。

哲人说:“每个人都是一本可读之书”。每个集体也应该是一本书。我们北郊中心小学就是一本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动人,充满和谐美的书。

一、学校篇

我们的学校在七年前还只有一座教学楼,孤孤单单地立着,教学楼前是一片泥地,泥地上支撑着两副篮球架,其它设备也简陋不堪。今天我们的北郊中心小学成熟了,当你走进校园,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满目的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鲜花和绿草如茵的草地。孤单的教学楼已不再孤单,它的两边立着功能楼和办公楼,翻新过的教学楼和两座新楼一样窗几明洁,教室宽敞,灯光明亮,桌椅整齐美观,功能楼设备齐全、先进、科学。最美观的要数我们的操场,整个操场都铺上了塑胶,色彩鲜艳、斑斓。跑道、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跳高(跳远)场地等一并俱全,你看那跑道,四条跑道用不同的颜色铺成,象一条彩虹,把整个操场围起来,整个操场色彩和谐,美极了。这一切都是我校全体师生积极争取上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努力自筹资金完成的。

二、教师篇

下课了,静悄悄的校园顿时热闹起来。教师办公室的门打开了,一脸疲倦、一脸茫然的苏老师走进来说:“哎!都不知怎么搞的,今天我上认识长度单位这一课,我知道这内容对于我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这段内容我准备的尤其充分,当我布置作业时充满信心地说: ‘没问题了吧?’

我的话没说完,七、八双小手就高高地举了起来,黄效说:‘苏老师,这个量(liàng)是什么意思?’

‘那估计是什么意思呢?’真是气死了,我课堂上不是一直在讲估一估、量一量吗?这些学生肯定没有仔细听,更何况书本上这两词也出现过。我把他们批评了一顿:‘上课一定要仔细听,估计就是不用尺量,大致看一下应该有几厘米或几米长’„„我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苏老师就是我,—个有二十多年教龄的勇于挑战自我的老教师,但面对新教材也会遇到许多的疑惑。

同组的施老师说:“我也有同样的感觉,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象往常一样有问题同组的教师就一起研究,解决不了就请教李玉春校长,李校长是管教学的领导,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李校长平时也和这次一样,放下自己的事情和我们一起找原因,她拿起课本对我们说:“多分析一下教材,看看能不能找到突破口。”

在李校长的帮助下,我们终于发现了:

(一)、画面的负效应

现在的新课程教材中,丰富的情境画面占据了大半本课本,这种生动有趣的情境固然能很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在解题时只注意图案和一些简单的文字,往往会忽略一些重要的文字提示。

(二)、题目的负效应

为了让学生感受做题的快乐,编者们匠心独具地将一些简单的连线题、计算题、改错题等等盖上了生动的标题,如:小鸡找妈妈、啄木鸟大夫捉虫比赛,小鸽子送信等,编者们可真是用心良苦啊!可有一得必有一失,一开始学生会觉得很有意思,但常此以往,很多学生便会觉得读题无多大意思,养成了不读题,凭着自己的理解乱解题的坏习惯。

我明白了,顿时为自己的怒气而感到惭愧,这不是学生的过错。教材本就只是一种参考,怎么教、如何教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这完全要看教师的把握。不想我的精心准备还是忽略了认真备教材这一环节。

所以“多读、多思、多写”这六字千万要记住,备课不但要备常规,还要备教材的其它方面。

更让我感到蓬江人团结合作的好贵。

“如何发扬蓬江人精神”主题讨论会,低年级语文科组。

邓惠多老师说:“我认为首先就是要有高尚的师德。从教十多年,我时刻以高尚的师德来修养自己,去感染学生。虽然我们还有一些学生不爱学习,但我从不放弃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启发他们,耐心辅导帮助他们,把他们引向知识的殿堂,启迪他们的智慧,我觉得这才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高尚之处,只有这样做,我们才问心无愧,才不愧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赵畅老师说:“我认为蓬江人精神还体现在对事业的执着,体现对工作的积极进取。多年来,我自己不断深造求索,02年春参加北师大教育管理本科学习,现在已圆满毕业了。我为了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为完善,我参加了新课标的培训,并且利用课余时间潜心阅读语文有关的书籍,摘录同行的备课心得,还热衷于听课教研,积累尽可能多的教学经验,每年订阅有关教育理论及指导教学工作实践的杂志报刊,努力寻找语文教学的‘不二法门’,业务上及时充电、更新,不敢有丝毫懈怠。我觉得面对生活在信息高速发达时代的学生,如果没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不懂先进教学科研,就是不胜任自己的工作。所以我经常学习电脑,自己做课件,网上求师,平时多读书,背文章,注入源头活水。正有了不断地求索,自己上课从来不心虚,不气短,从不误人子弟,成为学生们信赖的良师,成为学生喜欢的益友。”

陈晓妹老师说:“要发扬蓬江人精神,我认为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不仅仅要积极进取,还要做到敬岗爱业。语文教师的敬岗爱业要在语文教学保持工作激情。只要你保持工作激情,你就会热爱自己所忠诚的职业。它永远也会帮助你保持心灵的敏感。它也会敦促你注重情操的陶冶。生活的琐碎烦忧也不会使你不择手段地去追名逐利、光怪陆离的诱惑,也不会使你的人格陷入猥琐的泥沼。它还会激发自己倾诉愿望,还愿意与学生分享心中的感受。”

叶芹云老师说:“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弘扬‘蓬江人精神’,把全区建设成为一个富裕文明、和谐有朝气的新蓬江。要做到这一点,我感到教师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敬业刻苦,要博览群书,广采众人之长,还应该时时刻刻保持教学工作的激情,吸收新知识来营养自己知识的食胃,使自己学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同时要站在教学的制高点,像蜜蜂那样不辞辛苦,乐于奉献,象牛那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这样才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样才是真真正正的蓬江人。”

三、学生篇

晚上六时,操场上一队队排列整齐的学生正拿着各种乐器,踏着整齐的步子,在指挥员的指挥下,敲击出整齐的鼓乐声,他们的队伍是那么的整齐,每个同学站得都那么笔直,敲击出的声音是那么的统一响亮、节奏鲜明、强劲、充满活力,但本应洋溢着天真活泼的脸上却透出倦意。是啊,她们是累了。早上七时提前到校训练,下午上完课后又来到操场训练到现在,小小的年纪怎么会不累呢?渐渐地腰软了,步子有点变形了,敲出的声音也不是一种音符了。

“停!”一个响亮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了出来。拿着扩音器的是一个中等身材的大队辅导员莫老师,疲惫写满了她憔悴苍白的脸庞,平时明亮的双眸此刻显得那么的黯淡,她扫视了同学们一眼说:“还有几个星期就要参加比赛了,我们几个月辛辛苦苦的训练不就为了这一刻吗?如果我们现在就放弃,那我们的努力就将付之东流,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下,我相信成功属于敢于拼搏的我们!”她沙哑的声音里透出不可抗拒的力量。

看着她瘦弱的身体,听到她因疲劳而越来越沙哑的声音,想到她放弃私事每次都与她们一起奋战,同学们的心震动了,眼睛里迸发出

新的热情和力量。

她对同学们做了个赞同的手势,对和自己并肩奋斗的赵老师说:“我们开始吧!”“同学们,准备,开始!”

精神起来的同学又迈出了整齐的步子,敲响了同一个音符,铿锵有力、充满活力的鼓乐声振撼着整个校园。

同一时间,学校舞蹈室,一群活力洋溢的孩子在乐声的伴奏中,有节奏地舞动着,汗水湿透了她们的衣衫,但浇灭不了她们心中的热情,红红的手绢花在她们手上旋转,优美的舞姿是那么的灵活、自如。站在前面喊着节拍的是身材高挑的年青、漂亮的谭冬菊老师。

看到这场面,难道你感觉不到蓬江人的拼搏、顽强?

如果还不够,请你到我校的荣誉室看看,那一排排挂得整齐有序,鲜艳夺目的锦旗,那一张张摆放得层次分明的奖状,那一个个各种形状的大大小小的奖杯,他们会向你诉说我们的历程。

当你走出校门,你能不感受到蓬江精神已驻我们的学校?我们已唱响了创造和谐校园的主旋律。明天的我校将会向更成功,更美的景象迈进!

蓬江精神,和谐校园 篇2

关键词:法治精神,和谐校园,学生

古往今来, 国无法则乱, 民无法则贫。正是法律的神秘、威严和崇高, 敲响了人们误入歧途的警钟, 约束着人们遵纪守法, 指导人类共建和谐的家园, 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安全和保障。然而, 神圣而又庄严的法律, 对青少年来说是陌生的, 他们仅凭自己的思想意识来判断那些事违法违规, 根本不懂的用法律来维权。正是这样, 导致了青少年目无国法, 犯罪率直线上升, 演绎出下面的一幕幕悲剧。

令人感叹, 让人心悸, 海口市一名10 多岁的男孩, 竟然敲诈勒索钱财; 校园暴力, 让人触目惊心, 杭州萧山区4 名女生1 名男生将1 名女生勒死并肢解, 随后弃尸荒野; 骇人听闻的轮奸案, 让人毛骨悚然, 海口市两所中学为主的19 名在校生和辍学学生, 疯狂作案15 次, 轮奸11 名女孩儿……

一桩桩血淋淋的惨案, 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道出了青少年犯罪的严重性。深化法律进校园, 服务教育科学发展, 势在必行。为此, 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思想意识。

一、强化法制教育, 提高思想意识, 形成法制教育合力

青少年是学习文化的最佳时期, 让他们学会遵纪守法、依法行事, 从小强化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有效地抵御“黄、赌、毒”等不良社会现象, 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维护社会稳定, 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 已经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法制进学校, 让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 强化落实法制教育的“三个到位”

确立法制教育的“三个到位”, 即贯彻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到位、法制教育考核到位和法制教育管理到位。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法律法规, 及时领会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提高对法制教育的重要认识, 牢固树立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由于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我校教师法制观念逐步增强, 依法治教的水平不断提高。

2. 重视法制教育的“四个落实”

新学期伊始之际, 根据桦甸市教育局工作要求, 深入贯彻领会教育局党委的法制教育工作意见, 认真组织实施“法制教育入校园, 服务教育科学发展”的法制教育活动, 切实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四落实”。对有关法制教育内容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工作计划, 从而做到组织到位、措施得力。

3. 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是实施法制教育的根本

“齐抓共管、多管齐下、异曲同工”是法制教育策略, 与政府公检法等有关部门建立共育单位, 同校外辅导员和家长建立联系卡, 定期辅导、家访, 交流情况的同时, 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多渠道的法制宣传教育, 优化了法制教育的环境,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 不知不觉地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最终达到学校法制教育的预期目的。

二、认真学习法律法规, 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

1. 全面落实法制教育

围绕“法制进学校”的实施方案和工作的要求, 我校全面落实了法制教育制度,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法律法规, 督促教师做好学习笔记, 同时要求教师将学习的法律知识自觉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 从法律角度来管理学生, 在管理学生中要处处以法律为准绳, 结合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对学生进行各种常规训练和各种习惯养成教育, 提高了依法治校、依法从教的能力, 确保了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2. 完善法律教育内容, 做到法律学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

精心选编学生生活关系密切、易于理解接受和掌握的内容为教材, 融会贯通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向学生传授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宪法》的过程中, 让学生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从小树立法制观念; 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国旗法》《国徽法》《环境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同时, 让学生导向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行为, 从小知法、懂法, 并学会用法。由于将活动的开展与学法、知法、用法紧密结合,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氛围, 突出重点, 形成特色

我校制作成永久性法律法规宣传牌, 并置放于学校的显要位置。宣传栏、少先队板报、班级墙报均设置永久性的、固定性的法制宣传栏目, 内容新颖, 形式多样, 或是消防宣传、或是禁毒教育、或是道路交通安全学习, 力求法制宣传内容有特色, 有针对性, 有教育性, 保证了时事性。学校在广泛宣传各种法律法规的同时, 注重突出重点, 形成特色, 为学生学习法律法规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法制教育与其它学科有机整合, 不断提升学生的法制意识

法制教育应该形式多样化, 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德育工作及少先队工作, 做到有机整合, 让法律法规统帅一切, 在学生知法、懂法和用法的基础上学习文化知识,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五、建立科学有序的管理机制, 为依法治校提供保障

规范学校内部管理, 弘扬法制精神, 服务教育科学发展, 创建和谐校园, 必须结合我校实际, 科学有序地建立管理机制, 才能为依法治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加强师德建设, 认真开展各项教育法规学习活动, 加大学生管理力度, 建立合理的学生评价机制, 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 使学生常规管理走上了科学、法制的发展轨道。

弘扬雷锋精神 构建和谐校园 篇3

3月2日下午,在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新华区体育路小学的少先队员们,以雷锋为榜样,开展“读雷锋故事,学雷锋精神”主题班队会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3月3日,中共新华区委宣传部、新华区教体局、共青团新华区委、新华区计生委联合在新华区实验小学举行“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一起成长”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上,该区30名青年志愿者与新华区30名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志愿者将在生活和学习中对结对的留守儿童进行帮扶。

3月4日上午,联盟路小学红领巾志愿者们在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带领下用实际行动向雷锋叔叔学习:到湛河堤上进行义务劳动。孩子们的身影在湛河堤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并题词的纪念日。50年来,雷锋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不断进步,健康成长。为了进一步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在校园中形成“人人当雷锋、天天学雷锋、处处有雷锋”的良好氛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教体局党委在2月29日向全区各中小学校下发了《2012年新华区教体局学雷锋活动月实施方案》,各校团支部、少先队围绕今年的学雷锋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3月5日上午,新华区实验小学的学生参加了平顶山市“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并积极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树城市文明新风”的活动口号,学生们踊跃在活动条幅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3月5日,平顶山市新华区光明路小学的部分少先队员来到残疾人程莉莉的小书亭,帮她打扫卫生,陪她说话聊天。

据了解,程莉莉从小身患小儿麻痹,双腿不能直立,要靠双拐走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市民政部门的帮助下,自强不息的程莉莉在迎宾路中段办起了一个小卖部。1995年,光明路小学少先大队与程莉莉结为帮扶对象。17年来,光明路小学的同学们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他们始终坚持帮助、照顾程莉莉。逢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带着学校准备的礼物和自编的小节目慰问、看望程莉莉;闲暇之余,同学们还经常带着抹布、水桶来到小书亭帮助她打扫卫生。当日,孩子们再次来看望程莉莉,小书亭内外欢声笑语、其乐融融,鹰城街头爱潮涌动。

弘扬雷锋精神 构建和谐校园 篇4

弘扬雷锋精神 构建和谐校园

——“学雷锋活动”项目实施方案

清河路幼儿园团支部

毛泽东主席曾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向雷锋同志学习”,四十多年来,雷锋精神成为了我园“以德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雷锋精神,倡导社会文明新风,我园结合环保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代代传教育,不断培养团员、青年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优良品质。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园精神文明建设,掀起我园学雷锋活动新高潮,将学雷锋活动立足校园,走向社会,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期学雷锋活动的内涵和形式。为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学雷锋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弘扬雷锋精神 构建和谐校园,完善自我,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二、参与对象:

幼儿园全体团员、青年以及中大班孩子。

三、活动时间

2010年3月、4月

三、实施步骤:

1、确立活动月的口号是——“我们都是活雷锋”。

2、进行“弘扬雷锋精神 构建和谐校园”动员活动,向全校师幼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倡议。

3、在学习、卫生、文明礼貌等方面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精神。提醒孩子:见到杂物弯弯腰,节制零食不乱抛;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人人做到爱护公共环境,不乱扔杂物,不损坏一花一木;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注意文明礼貌,使用基本礼仪等。

4、结合三八妇女节,组织幼儿开展“奶奶辛苦了”、“我给妈妈一个吻”等活动;结合植树节,组织广大师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开展美化校园环境及周边环境卫生清理活动等。

5、各班召开“我们都是活雷锋”主题活动,说一说雷锋是谁?什么是雷锋精神?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

6、组织中大班幼儿进入社区宣传雷锋精神,做“小小活雷锋”。

7、组织师生结合爱心助学社、阳光社团以及慰问社区孤老等进行爱心服务活动。

8、爱心募捐活动:鼓励幼儿从储蓄罐中拿出一点零钱,为灾区失学儿童买一点学习用品。鼓励广大团员、青年自由结对捐助一个贫困家庭,送温暖、送关怀、献爱心。

弘扬长征精神创建和谐校园 篇5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于都河的潺潺流水和大渡河的翻滚波涛中,历史的遗迹依稀可辨,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六周年。在长征胜利76年后的今天,长征将士的梦想早已变为现实,新中国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提起长征,人们就会想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强信念。手挽手,肩并肩,迎着狂风暴雨,踩着沼泽泥泞,高唱国际歌向着人迹罕至的草地深处进发。尽管红军战士不知道战略转移何时才能结束,不知道长征的落脚点在哪里,但他们深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不论我们自己能否到达胜利的彼岸,我们的旗帜一定能到达”。

提起长征,人们就会想到百折不挠、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战斗极为频繁,物质极其匮乏,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但英勇的红军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这是艰苦军旅中的一幕:天上有敌机,身后是追兵,红军战士的背包上贴着白纸,写上生字,边行军边学文化。面对血与火的考验,笑对艰险,视死如归,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提起长征,人们就会想到大局至上、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长征路上,年龄大的帮年龄小的扛枪,身体强的扶身体弱的前进,官兵平等,同甘共苦,一块干粮,辗转多人。红三军团一个连九名炊事员相继倒下,却没有一个战士因饥饿而逝。生死关头,大家争相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无论是参加长征的各路红军,还是留守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白区地下党组织,都以自己的战斗和牺牲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提起长征,人们就会想到冲破教条、实事求是的思想勇气。遵义城里,一个20个人参加的会议,之所以成为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就在于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自己重大问题的开始。危急关头,拨正船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将中国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提起长征,人们就会想到军民一家、血肉相连的鱼水深情。红军的一切都是为了群众,红军把翻身解放的希望带给了穷苦大众,而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许多难以想到的困难,也是依靠群众的帮助才解决的,人民把红军看成自己的队伍,《十送红军》唱出了人民的一片真情。毛泽东说,如果国民党“也学红军的长途转移,那是一定会被消灭的”,“因为他们没有人民的援助”。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76年来,每逢重大历史

转折,人们总喜欢以“长征”作比,每遇艰难曲折考验,人们总禁不住回望当年。

弘扬雷锋精神 共建和谐校园范文 篇6

学雷锋活动倡议书

三月,春风吹绿大江南北,万物吐露出芬芳之时,我们总会想起一个不朽的名字——雷锋!我们耳边总会响起一句伟大的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四十多年过去了,雷锋的名字仍然铭记在人们的心中。为了进一步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们向全院团员青年提出如下倡议: 第一,学习雷锋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精神,实现自身价值。伸出互助的双手,热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为营造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氛围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展现当代青年风范。

第二,弘扬雷锋克己奉公,热爱集体的精神,共创和谐校园。树立“校荣我荣”、“学校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观念,在校园中掀起自觉实践雷锋精神的热潮,促进我院的新发展。

第三,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奋进求是,不断进取。学习雷锋品质,向钉子那样,有挤劲和钻劲,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掌握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第四,向雷锋同志学习,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干一行爱一行,立足本职,精益求精,把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之中。

第五,秉承雷锋同志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精神,坚持勤俭节约的作风,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用电,自觉抵御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用高雅健康的文化生活充实自我。主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将学雷锋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他人服务中去。

蓬江精神,和谐校园 篇7

一、体育精神与和谐校园

体育精神表现在多领域,如体育精神经常与体育运动背景中的赞赏行为相联系,然而体育精神并不仅仅体现在竞技场上,它也常常被扩展至生活的其它领域,尤其是那些关注公平竞争的领域。从实践的角度理解体育精神,可以看到它主要包含着体育造就及人们在体育运动中所体现的宝贵品质,并为社会观念所积极接受的积极意识,那就是公平竞争、运动员风范、光明磊落和合作精神。

和谐大学校园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校园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一个公平的校园意味着在良性机制下机会的平等,竞争的公平。和谐大学校园是诚信友爱的校园诚信友爱是构建大学和谐大学校园的道德基础。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使学校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增加学校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

二、体育精神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它有不同层面的价值。体育精神作为体育价值的最集中体现,反映了体育主体的价值需求、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

适当的体育运动、良好的营养和社会关系,是抵抗生理和心理疾病的最佳办法,也是防范和矫治亚健康最有效的手段。大学生可以通过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合理的膳食结构,适当体育运动来防范和矫治亚健康。但体育锻炼作为走出“亚健康”最有效的途径,会使大脑和身体发生一些变化,使大脑和精神得到休息,使体内激素分泌平衡、舒畅,并能促进与大脑有关的化学物质的分泌。体育锻炼能使学生集中意念、增强神经系统功能、是积极休息的最好手段之一、可以发展大脑右半球功能。提高智力、锻炼学生不怕困难、积极乐观、勇于竞争、勇于争取胜利的精神。锻炼学生的性格,使学生性格趋于外向、磨练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与同伴相互配合、协作的能力。

三、体育精神与大学生团队建设

体育精神对心理相容性提供条件。心理相容性是团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和睦相处。体育活动中,集体性、游戏式的项目,都蕴含着成员共存性的素材,为人们担当不同的角色提供了机会。每个参加者在其活动中,都不同程度的接受着团体活动的约束和限制,接受着团体活动的督促和激励,促使着每一位锻炼者适应群体的需要,这其中不仅是技术的、技能的,还包括精神的,体育参与者为了争得与自己相适应得地位而不遗余力,从而增强团队的稳固性。

体育精神促进团队凝聚力的构建。团队凝聚力是团队成员之间心理结合力的总和,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团队成员对团体所感受到的吸引力,从而自愿参与团体的活动;另一方面是团体对其成员积极地组织到团体活动去。体育活动恰恰具有加强团体凝聚力的作用,尤其是集体性的、竞技性的、对抗性的体育项目,通过这种手段,充分调动团体成员主动性、积极性挖掘自身的潜能,为自己的团体争光,从而促进团体凝聚力的构建。

四、体育精神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精神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人的自然素质。体育运动的竞争性,规范性,实践性、集体性以及普及性都为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提供基础。体育精神完善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完善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并且能够培养他们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体育精神促进人人平等的无歧视原则,促进大学生的社会素质提高。

当今大学生在培养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培养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教育;体育的公平精神促进了社会中人人平等的实现。北京奥运会上有西方国家王室成员,有身价千万的体育明星,有身残志坚的参赛选手,也有要靠比赛来生存的运动员,但是他们都是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在平等的竞赛条件下一较高低。体育精神也正是因为公平这一突出的魅力受到全人类的欢迎。随着体育事业的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同时成为人们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准则,从而促使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人人平等观念的形成。体育精神素养的塑造,促使了当今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五、体育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是讲规则的社会。社会需要有秩序才能和谐,体育需要有规则才能同台竞技。体育竞赛中的规则是社会法律制度最好的“样板”,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精神的弘扬,使得人们对社会规则的重视,全社会民主法治观念的增强,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体育的规则,对我国和谐法制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体育运动不是个人孤立的活动,而是在与他人的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完成的,不仅仅要遵循运动自身的规律,还要遵守一定的规则,通过公平竞争争取胜利。体育是一种社会行为,在其活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必然会发生复杂的联系,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对体育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进行正确公平的评价和调节,体育规则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逐渐形成的一套规范、规定,以期达到规范和约束人们的体育行为,保证体育运动顺利的进行和健康的发展。

六、体育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学校园的意义

体育精神与和谐大学校园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体育精神的功能上,更与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体育精神与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在学校育人这一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行为的,体育文化与和谐大学校园表面上一个是通过文化的形式、一个是通过环境的形式对人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作用,但实质上它们都是对人的精神、文化、品质与身体、行为的教化。在培养人这一根本目标上,使命是一致的。因此体育精神与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与内在的统一性这一显著特征。体育精神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是青年学生学习成长的场所,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场所,所以学校体育的宗旨是育人为主,健康第一,让师生们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参加体育活动成为师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健康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善状态”。称之为三维:身体健康维、心理健康维、社会适应维只有这三个维度协调、完善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体育不仅使大学生身体达到了健康的目地,从另一层面也培养坚强的毅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还可在竞争和团结合作中不断地超越自我,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从而使“德智体”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大学校园的和谐发展。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大学校园是近年来一直关注与倡导的,对于和谐大学校园的构建,需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的德育教育,家庭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等,体育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倡体育与文化、教育融为一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体育精神与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在学校育人这一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那么体育精神的培养与和谐大学校园的构建有哪些联系?

关键词:体育精神,大学生,和谐校园,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黄莉.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闵健.论校园体育精神的特质与价值向度[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

[3]李龙谱.论体育精神在建构和谐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渗透[J].体育世界,2008.

[4]龚秋玲.体育文明对高校内涵发展的影响[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0.

蓬江精神,和谐校园 篇8

关键词:和谐教育;陶行知;师德建设;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65-02

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成就卓越、影响深远的教育家,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为了争取劳苦大众受教育的权利,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1]他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他的“教学做合一”和“共学、共事、共修养”的和谐教育精神对高校教师师德的培育、师生关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启示。高校教师在完成本职教学任务的同时,带领学生把学习和生活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和谐融洽的处理好学生、教师之间的关系,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是和谐教育精神的宗旨所在。

一、和谐之经:“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注重把教学和生活工作和谐地结合起来,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体现出教育与生活关系的协调统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体现出教育与培养创新性人才关系的协调统一的内在要求,体现了陶行知的和谐教育的精神。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解决的是如何实施生活教育,运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去推进生活教育的问题。用陶行知的话说,即“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作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1]。也就是说,师生之间应该是互相学习、平等对待,教师不能以书本为中心,仅仅只给学生传授知识,而要以“做”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做”的主体性,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利用知识的实践能力,而不是以书本为中心,导致教与学脱节、学与用脱节、手与脑脱节。教、学、做三者应互为条件,而如何“做”是核心。教师如何做,直接影响学生如何学。而教学做合一也使教师和学生失去了通常的严格的区别,教师和学生在以“做”为媒介的联系下互为相教相学的主客体。“教学做合一”体现了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关系协调统一的和谐教育精神。

教、学、做的分裂会使教师的尊严受到影响,教学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礼记·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意思是说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道理才会受到尊敬。如果学生失去对教师的尊重、质疑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和道理,往往使得学生对教师进而对学校对社会的产生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感会造成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障碍,从而会影响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校园的构建。因此,作为教师,尤其是面对已经具有一定的理性、批判思维大学生的高校教师,教、学、做的合一显得尤为重要。言教而不身教,授之以鱼而不授之以渔则仅满足师德最低层次的“传授知识”的要求,而距师德的较高层次“做学、做人”和最高层次的“红烛”精神则相去甚远。

教、学、做的分裂也背离了教育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的宗旨。“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是社会主义社会人才培养的诉求,而教育是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途径。全面发展的创造性的人才必然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则是从不断地怀疑、尝试、探索中形成的。如果教育的模式是以书为中心,已灌输为手段,不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期下去必然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终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做分裂下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也必将是异化的、单向度的人。以书本为中心,为了书本而学、为了考试而学,在长期的被动教育模式下,逐渐丧失学习的自主性。对学习失去兴趣,离开书本、离开考试将不会学习,丧失了学习的能力,成为“只发展智商不发展情商”或“肢体健康而内心崎岖”的片面发展的人。

因此,和谐校园之经在于“教、学、做”合一,把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生活教育结合起来,不仅教“做学”还教“做人”,不仅注重教师如何教,还要注重学生如何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以“做”为中心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动嘴与动手结合起来,用师德培养教师尊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校园文化。

二、和谐之纬:“共学、共事、共修养”

高校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应尽职尽责的传道授业解惑以外,更要教会学生怎么做人。中国自古就非常重视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言行操守,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写道:“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可见孔子对于教师自身修养的严格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德行教育是通过言传身教两个方面进行的。陶行知先生是把言教和身教和谐融于一体的教育实践家,在教育思想上他强调“知行合一”、“身教重于言教”;在教育方法上他认为教师和学生要和谐共处,“共学、共事、共修养”,“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恭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恭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恭亲共守”;在德行教育上他说:“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合,都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而师生间“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则是一种真正的和谐教育[2]。

现代中国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授课教师在课堂以外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不多。很多教师在完成了额定的教学课时以后便很少在校园停留,要做到“共学、共事、共修养”似乎非常困难。学生从高中时期对教师的依赖到进入大学遇到这种疏离的师生关系往往会产生一种迷失感,再加上很多大学生是初次离开家庭独自生活,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如何应对大学时期高难度的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这些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而此时像家长和老师这些能提供指导性意见的长辈的集体远离使得很多学生不知所措,迷失、缺乏自我学习和约束能力成为很多大学生难以克服的心理问题。而这时师生之间的精神融合,教师在和学生一起学习过程中的言传身教,可以使得学生重新获得至关重要的精神动力,树立求知的榜样,掌握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从而进行更进一步的科学探索。师生之间这种平等和谐的人际交往也可以切实帮助学生一方面奠定毕业以后和成年人交流与共事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学生在和同龄人交往时更加自信和稳重,因此教师在学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参与和平等和谐交流非常重要。

“共学,共事,共修养”的和谐教育精神中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为其一,教师和教师之间的和谐共处为其二。陶行知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他对当时社会上“文人相轻”的旧传统和嫉妒型的人际关系深恶痛绝,强调教师之间要和睦相处,同心协力。在他看来,一个学校的教师之间只有团结协作,“共学、共事、共修养”,才能培养出真善美的真人。和谐进取的学风和校风是现代高校追求的目标,而在高校这个大家庭里,教师和教师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和谐校风的保障,也是和谐校园构建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现代高校教师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文人相轻”的恶习或许没有陶行知先生生活时期的那么明显,但是也有新的问题。当前我国高校正逢体制改革和飞速发展时期,为了提高高校的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各高校纷纷出台了各种奖励和竞争机制,竞聘上岗、量化考核、末位淘汰等竞争机制使得教师的教学科研压力剧增,无形中也加剧了教师之间为了职务、职称的竞争,敌对化、竞争化成为教师关系的一种常态关系。

此外,教师的工作环境决定了虽然彼此之间是同事,但是上班的时间和地点却是错开的。就算是同教研室的老师,平时除了开会以外也很少碰面。这种情况造成了教师和教师之间的疏离感更甚于师生之间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合作和竞争的关系,关系师德建设和学校的整体和谐氛围的形成,每一位教师的知识水平,认知范围都是有限的。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的加强可以互相补充和启发,尤其是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师互相融合和渗透,学科之间的激荡会产新的灵感火花。同时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对学生的了解难免会有所侧重,教师之间“共学,共事,共修养”可以弥补教学方法上的不足,改变对某些学生偏颇的看法,这种全面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中指出:“无论哪个教师都应当成为教师集体的一分子,如果有5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就要比10个各随己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教师集体应该有共同的见解,有共同的信念,彼此间相互帮助,彼此间没有猜忌,不追求学生对自己的爱戴。而且,教师集体和学生集体并不是两个集体,而是一个集体,而且是一个教育集体。”[3]这与陶行知先生的“共学、共事、共修养”和谐教育精神不谋而合。

高校教师之间的竞争对于学校的整体发展而言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当这种竞争的精神如果演变为教师个人主义,甚至弄虚作假、行为失调则有损师德,导致同事之间互相猜疑,关系僵化,则阻碍了学校竞争发展的进程。教师之间的真诚相处、团结协作在良性竞争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教学做合一的和谐教育精神,师生之间共求知、共进步的和谐情谊,教师和教师之间同甘苦、共进退的师德情怀,是高校和谐的要求,是每一所高校、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所渴求的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情感家园,这也是陶行知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2]徐明聪.陶行知德育教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弘扬红十字精神 构建和谐校园 篇9

藕塘中学 闵国清

同学们,知道5月8日是一个什么日子吗?世界红十字日。

1928年的5月8日,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亨利·杜南诞生于瑞士。他竖起的红十字旗帜,跨越种族、疆域、信仰和时空,飘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飘扬在瘟疫肆虐的疫地,飘扬在水火横行的灾区,飘扬在渴望帮助的人们的心里。为了表彰杜南的功绩,1948年,红十字与有关部门决定将他的生日命名为国际红十字日,每年的这一天,全世界红十字会员和大批志愿者都要举办各种活动,来纪念这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弘扬无私奉献精神。

藕塘中学是“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红十字工作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一直以红十字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为宗旨,以红十字所倡导的“救死扶伤、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敬老助残”教育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弘扬红十字精神,构建和谐校园。

长期以来,我校按照红十字会法和上级领导的部署,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红十字工作,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开展多种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活动,努力培养具有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红十字青少年。

红十字贯彻的“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十六字方针与学校教育提倡的“为生命护航”的特色的“生命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广大红十字青少年既是红十字队伍的后备力量,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积极开展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和社会服务等形式多样的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有助于在学生中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青少年一代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更好地弘扬红十字精神,强化“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意识,创设健康和谐校园,学校规范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时间,开展红十字主题教育;学校结合各种纪念日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如开展纪念 “5.12”“防灾减灾日”等系列教育活动等,有效对学生进行了防灾减灾知识和地震、煤气中毒紧急救援的指导;每学期组织全校师生进行逃生演练,让学生掌握防火、防灾应急疏散逃生的技能;开展卫生救护培训,使师生会员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同时对红十字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配合学校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学校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老人福利院等地方开展敬老助残、扶危济困等活动;每年都组织会员进行“慈善一日捐”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及服务对象的高度赞扬。

蓬江精神,和谐校园 篇10

——“3·5”学雷锋活动情况汇报

共青团**市委员会:

接到《关于在3〃5前后集中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后,我镇团委高度重视,立时向全镇各团委(支部)传达了活动指示。在镇团委的引导下,新甸各小学、元合中学、新甸高中团总支、学生会均于三月份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其中以元合中学开展的“学雷锋精神,创和谐校园”活动最为有声有色。在政教处、团总支书记、学生会干部及各班团支部书记的带领下,三月份学雷锋活动组织有序、热火朝天,在学校形成了一股学雷锋热潮,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定方案

“学雷锋月”活动一年一度,为了避免走过场、闹形式,今年二月底,元合中学在镇团委的安排部署下,召开了有校长和政教主任参加的专题会议,传达了市团委关于开展志愿者活动的指示精神,下发了《关于开展“学雷锋月”活动的工作方案》,全面部署了工作任务,具体提出了工作要求。通过这次主题会,全体领导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领会了精神,并把“学雷锋月”活动纳入到本月学校工作重点,进行了专题研究,专门部署,拟订出切合校情、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校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保证了“学雷锋月”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广泛宣传创氛围

为了让雷锋精神深入学生心灵,掀起学雷锋的热潮,元合中学利 1

用“小百灵”广播站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专题宣传,校园内办起了专题宣传橱窗,各班利用黑板报办起了宣传专栏,利用国旗下讲话、课间操集会、主题班会等时间开展了系列宣讲活动。三月份校园内宣传雷锋精神的浓郁氛围随处可见,随时可见,真正掀起了“学雷锋月”强大声势。以“雷锋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学习宣传活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三、开展活动显特色

元合中学把“学雷锋,见行动”作为“学雷锋月”主旋律,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结合区域优势,组织开展了系列符合时代特色的学雷锋活动。

2月28日,元合中学利用2011春季学期开学典礼这个机会,由校政教主任王兵同志作“学雷锋,讲文明”动员报告,要求同学们以朝气蓬勃、奋发向上、文明高雅的形象展现在全校师生面前;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原则,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查自纠,找出自己及身边的不文明言行并加以改正。同时学校利用宣传橱窗展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宣传画刊。大家共同努力,创建整洁、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

3月2日,各班组织了以“雷锋精神永恒”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各班就学习讨论雷锋格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和“新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的主题班会,宣传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每班都根据各班的情况出一期黑板报。本次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学雷锋不仅局限于做好事,也要

与时俱进,不断赋予新的形式、新的内容,更要对照雷锋精神,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学习。

3月3日,元合中学校团总支组织全体共青团员参与社会服务性的实践活动,对区域公共活动场所卫生进行了义务打扫。街道、菜场、超市等公共场所挂起了共青团服务牌。放学后,随处可见自愿服务队打扫卫生、热心助人的学生身影。飘动的红领巾,闪光的团徽,洁白的龙中校服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深受社会的赞誉。

3月7日,元合中学以“立足校园、立足身边”为宣传口号,开展了“做文明学生”活动,为学校清理白色垃圾、卫生死角;同时更进一步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做到言行举止得体,努力拼搏,刻苦学习,使之不仅符合讲文明讲礼貌的中学生标准,而且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这次活动,班上的纪律有了明显的好转,同学们的言行也文明多了,学习面貌焕然一新,思想上也改变了许多。好同学起了带头作用,他们主动帮助那些学习落后的同学,提高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和成绩。在这些活动中,各班级涌现出了一大批学习雷锋的积极分子和优秀班干部,像七(7)罗子豪同学、八(5)班张鹏同学等等,他们都为班上的同学做出了很多贡献,同时也把雷锋精神深深印在我们心中。

此外,镇团委计划于3月19日下午两点带领元合中学各班团支部书记和学生会成员,与校团总支部书记一起,高举团旗去新甸镇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让孩子们为老人们献上精心准备的节目,并为老人们打扫庭院收拾房间、和老人们说话聊天,创造一种其乐融融的气

氛。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们更加体味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的精神本质。

四、总结表彰树典型

全镇各团委(支部)均按镇团委的部署要求,不仅扎实地狠抓了活动的组织筹划,而且在每一轮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过后,对活动的资料进行收集存档,上交了总结材料,大张旗鼓地表彰了一批先进典型。有的学校对先进典型披红戴花,在橱窗框挂光荣榜,激励全校学生。如元合中学在各班推荐的基础上,召开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总结表彰大会,在全校树立了“六个一”系列中的“学雷锋标兵”(即1名“助人为乐”;1名“拾金不昧”;1名“克勤克俭”;1名“勤奋好学”;1名“吃苦耐劳”;1名“活动积极”先进标兵),这样,标兵就在身边,让学生学有对象、赶有目标,极大的鼓励学生奋发向上。

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活跃基层志愿者组织、发展志愿服务项目是我镇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三月份已擂响了战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开拓进取,将志愿者活动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让雷锋精神永驻校园,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时时闪现在身边。

共青团新甸镇委员会

蓬江精神,和谐校园 篇11

关键词:敬业精神,和谐校园,辅导员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的和谐程度是整个社会和谐程度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对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构建和谐校园, 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 也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教育管理的重要抓手, 也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教育管理的崭新实践。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与学生朝夕相处, 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 对大学生成长影响很大, 其作用不可替代。因此, 作为高校辅导员, 必须高度重视本职工作, 拥有永恒的敬业精神。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的特点需要辅导员的敬业精神

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教育的接受主体, 其思想主流是健康向上和积极进取的, 同时也是多元、多层、多维、多变并存的。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大学生的思想纷杂, 政治思想也不例外。面对这些原因, 要求我们必须了解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思想特点。他们在政治思想多样化、双重性、趋利性、易变性以及独立性和选择性等不同特点, 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教育学生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健康的主导价值观;需要辅导员踏下心去把青年大学生政治思想摸实, 大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使他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 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更需要辅导员的敬业精神, 概括的说高校辅导员的敬业精神体现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的。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高低的根本体现就是永恒的敬业精神。

二、构建和谐校园对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1.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谐校园是以人为本的校园,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 以人为本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 满足他们的需要, 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过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主要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着眼点是管理学生, 视角在学生、在手段, 缺乏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以人为本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 从而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有机结合起来。

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 我们应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点, 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头脑, 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 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 开展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论教育, 使大学生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疏导结合起来。健康心理是健全人格的基础, 也是和谐校园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由于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增加, 由此引发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因此, 要采取切实措施, 健全心理健康疏导和咨询专门机构, 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疏导结合的有效途径, 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4.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重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既是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和谐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 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教育相结合, 把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全面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5.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应尽全力帮助大学生困难群体解决实际问题。大学生中的困难群体往往因为被关注得不够而具有潜在的不稳定性。近年来, 困难大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 矛盾日益突出。因此,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解决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作为重点, 动员一切力量, 采取措施, 帮助困难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 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三、敬业精神永恒的辅导员才是一个合格的辅导员

辅导员的终生敬业精神, 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 是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是新世纪机遇与挑战的需要,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辅导员的工作需要执著, 需要敬业精神, 这样才能工作愉快、有活力、乐于工作, 尽心把工作做好, 从而获得成功和喜悦。一个人只有敬重自己的事业, 才能热爱工作, 开拓进取, 取得成功。

1.忠于职守。

忠心耿耿做好自己所负担的工作, 把全部精力和知识献给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这是敬业的最高境界, 也是崇高思想道德品质的体现。正是许多勤劳、努力、负责的人在推动着这个世界的车轮向前滚动。我们的社会正是因这些忠于职守的人尽心尽力工作, 才有今天的繁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稳定开展, 与忠于职守、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辅导员分不开。

2.专心致志。

古人说:“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 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专心致志地凿一口深井。”工作上专心致志, 并不是不求上进, 而是一种锲而不舍、全神贯注的追求。这里面不但要有魄力, 而且要有定力去摆脱其他事物的诱惑, 不为一切名利权力而中途易辙。专心致志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

3.恒心如一。

敬业需要注意两件事, 即已着手的工作必须完成, 已接受的事物务必坚持到底, 恒心如一地去做。俗话说:“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这个“有心”, 就是有恒心, 只要有恒心, 再难的事业也能做成功。反之, 没有恒心, 就会一事无成, 再容易的事也会成为困难的事。一个人之所以成功, 不是上天赐予的, 而是他日积月累自我塑造的, 里面没有半毫的侥幸心理。

4.一丝不苟。

一丝不苟就是认真、细心地对待工作, 不能粗心大意。我们一旦生存于世, 无可避免地要负起职责, 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忠于职守, 没有不满, 没有怨言, 以一丝不苟、谨慎小心的工作态度, 忠诚信实地完成工作的每一个步骤。高校辅导员只要谨守如此认真的态度, 终会得到社会、领导、学生的肯定与认同, 为自己开创美好的前途。

敬重自己的事业是成功的基石。我们要“干一行, 爱一行”, 只要对自己的工作热爱痴迷, 即使是平凡的岗位, 也能创造出奇迹。因此我们必须敬重自己的事业, 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 自觉地履行自己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在现实生活中, 相当一部分高校辅导员经过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提高思想境界, 结合自身实际, 把人生目标定位于致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他们不求名利得失, 只求实现自我价值, 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宝贵的财富。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新形势下, 辅导员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做到“三让”, 即“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组织满意”, 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 为学生的成才和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全部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智利.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2) :78.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26.

上一篇:网络思政文献综述下一篇:档案室管理个人下半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