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和谐校园

2024-06-26

维护和谐校园(通用12篇)

维护和谐校园 篇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 高校的信访问题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这些问题涉及面广、矛盾突出, 对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 面对信访工作的严峻形势,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理性思考, 认真对待, 勇于创新, 积极预防和化解信访问题, 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

一、我校信访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目前, 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和改革的攻坚期, 同时也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会上问题从生, 尤其是一些领域道德失衡、诚信缺失, 与过去专注于重视集体、维护大局思想相比, 今天的人们思想多元, 个人利益诉求更多。高校自然也受到社会大环境影响, 并形成了诸多信访热点。就学校内部来说,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巨大调整, 学校经历了院校合并—融合—发展的过程, 因招生规模扩大, 干部人事和分配制度、后勤保障社会化等诸多方面利益的调整, 许多积淀的老矛盾日趋尖锐, 萌发的新问题日渐显露。这些问题涉及人员多、影响面广。对我校来说, 信访工作问题可根据三类群体进行概述。

(一) 离退休职工信访问题。

1.家庭生活困难, 老无所靠, 需要学校组织给予经济和生活上的照顾。2.工资待遇问题。这类问题大多属于重复信访, 学校处理过并且有结论, 一旦学校换新领导就会信访。3.住房问题。2004年以后国家就取消了福利分房政策, 由于当事人自己的原因, 没有享受到福利分房政策。但政策变化后, 他们要求学校按过去政策执行, 并且一次次向上反映情况。

(二) 教职工信访问题。

1.干部人事和分配制度问题。主要是待岗、转岗教职工的思想问题。2.职称待遇问题。主要是教师队伍职称评定问题, 具体为在职称评定条件的规定上出现争议。3.教学问题。主要是在安排课程计划、授课时间方面引起争议。4.行政人员的待遇问题。这类情况主要表现在文化层次较差, 工作能力较弱的一些职工。5.与领导、同事沟通问题, 主要反映在有些领导工作简单粗暴、听不进不同意见, 也表现为教职工欠缺协调、沟通能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三) 学生信访问题。

1.日常生活、设施管理维护和服务问题。有不少学生通过短信平台、校长信箱、信访办公室反映住宿、食堂伙食、看病医疗、澡堂设备、教学设施等问题。学校40%的学生是外地生源, 对学校生活环境有不同要求。反映此类问题的大多为大一新生。2.学生学习、学籍问题。一方面是选修课问题;二是留级问题;三是除名和作弊问题。反映这类问题的学生大部分是由于学习不认真、喜欢社会活动、经常上网打游戏的学生, 其中也不排除确实爱学习, 因为基础差, 跟不上、听不懂老师上课的学生。这些学生一旦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就找客观原因, 认为是学校教务处或学院教务造成的。还有作弊的学生, 称自己不是故意作弊, 绞尽脑汁找证据为自己辩护, 没有证据证明自己清白时, 就起诉学校。3.学生评优评先问题。主要是认为缺乏公平性。4.教师授课问题。主要反映有些教师上课用方言, 吐词不清, 教学方法死板, 缺乏创新。5.毕业多年校友信访问题。一方面因档案丢失找学校;另一方面毕业时未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 对工作形成了不利影响, 要求补发毕业证和学位证。

二、我校信访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其积极成效

学校高度重视信访工作, 不断完善信访工作制度, 建立创新、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机制, 搭建平等、沟通、和谐的工作平台, 对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切实维护了校园和谐稳定。

(一) 明确责任,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信访工作由党政一把手领导, 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 信访工作机构设在学校办公室, 由一名副主任负责, 并确定一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信访办理工作。按照学校信访工作流程, 对信访事项分类处理, 根据反映内容及时呈送分管校领批阅、处理、督办。学校书记、校长对信访工作需要的人财物给予大力支持。同时, 学校明确规定, 各学院 (系) 党总支书记及各部处室主要负责人为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 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信访工作责任制。

(二) 多措并举, 有效化解信访问题。

一是着力完善信访工作领导体制。设立校长信箱, 网络平台, 领导层直面学生信访热点问题, 对重点信访事项, 学校办公室分管副主任直接督办。学工部坚持“分级负责, 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属于职能部门、学院 (系) 职责范围内的问题, 由职能部门、学院 (系) 主要领导负责解决, 不得推诿、敷衍、拖延。形成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二是开展定期研究信访工作制度。学校及时召开信访工作专题会议, 听取汇报, 分析形势, 研究解决重大疑难信访问题, 安排部署信访工作。三是落实校领导公开接待来访群众制度。学校领导轮流公开接待来访群众, 每周四为校领导接待日, 做到了有访接访, 无来访预约接访或下访, 切实把领导接待日变成领导信访工作日, 杜绝了因信访渠道不畅而导致群众越级上访。四是落实领导阅批群众来信制度。学校领导对每一件有实质性内容的群众来信, 有具体批办意见, 查处结束后, 呈报批示领导审查把关。五是严格内部纪律, 严管信访队伍。首先, 实行首接负责制度。对上访师生员工接待做到热情周到, 能够当时办理的信访事项做到秉公、认真、及时办理。信访室做到办理关口前移, 深入到与信访相关部门直接沟通解决问题, 受到师生员工的好评。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 主动引导师生员工到相关部门办理;遇一时无法办理或超出岗位职责范围的信访事项, 及时向有关领导请示办理, 确保师生员工信访事项件件有着落。其次, 实行限时办理制度。原则上可以立即办理的信访事项, 及时办理;不能及时办理的, 尽量告知原因, 确保事事有回音。第三, 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不及时处理上报的, 信访室将下发督办单, 同时写出延办原因。对处理不属实, 造成恶劣影响的人员予以责任追究, 确保信访案件得到认真办理。

(三) 完善制度, 规范流程, 从源头上遏制信访问题的发生。

一是及时落实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 学校做到了在出台各方面改革制度时, 主动听取和征求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学校人事处、教务处、学工部、后勤处把完成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在干部选拔、评优等工作中严格纪律, 严格按照选拔程序, 实行网上公示、征求意见。增加了政策透明度, 有效维护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知情权。三是通过教职工双代会代表征求意见、了解民意, 保障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四是重点关注关键时期、时段的信访工作。在敏感阶段, 如学生毕业、其中因学生成绩不够学分开除、留级等问题, 信访办主动与学工系统沟通, 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做好稳定安抚工作。五是进一步落实学生反映强烈的“评优评先”制度及贫困生资助制度建设。如, 校级三好学生、各项积极分子及优秀毕业生等的评选, 实行个人网上申请、院系初步审核、公示、征求意见, 报学工部等相关部门审核、公示、征求意见, 最后正式发文公示流程, 全程公开, 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在具体评审中, 将学生各项分数按重要性给予不同权重, 既便于操作, 又保证了评审的科学性、严谨性。在贫困生资助方面, 学工部建立了“贫困生数据库”, 将贫困生划分为生存型、生活型和发展型, 数据公开, 接受监督、举报, 针对不同层次的贫困生给予相应资助, 有的放矢。学工部随时回访, 了解贫困生生活动态及经济变化情况, 便于及时调整资助等级。通过建立健全“评优评先”制度、贫困生资助制度及相关流程, 避免了操作过程中的人为感情因素干扰, 切实保证了广大学生的利益, 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 得到了广大师生和院 (系) 的肯定、赞扬。六是建立健全学生申诉机制。学校成立了学生申诉委员会,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由10名委员组成, 包括校纪委书记, 学校办公室、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部、监察处有关人员, 教师代表2人, 学生代表2人。根据申诉处理工作的需要, 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主管本科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主管研究生教学工作的校领导等人员可列席会议。学生对学籍处理或处分有异议的, 可向申诉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在15个工作日内做出复查结论。学校还进一步规定, 学生若对复查结论仍有异议, 可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书面申诉。切实保证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做到奖惩有度, 有法可依。确保广大学生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四) 建立完善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学校组织部、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学生处、后勤处等部门结合信访工作实际, 在涉及师生员工利益的重大决策出台、重大事项决定、重大项目建设前, 进行民意调查, 征求师生意见和建议, 并提出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五) 建立信访排查预警机制。

信访工作人员定期对信访内容、师生思想动态及有关座谈会等集中反映的问题, 进行认真分析和排查, 迅速判断一些涉及面广、易引起连锁反映、有可能影响学校稳定的热点问题, 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和处置, 做到一般问题不出部门、院 (系) , 大事不出学校, 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六) 正确处理, 避免矛盾激化。

一是对信访事件中信访人提出的问题, 应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 根据现行政策提出处理意见。对信访人提出的合理要求, 应考虑予以采纳。对不合理的要求, 要向其说明情况, 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二是对于信访人违反《信访条例》有关规定的, 应当进行劝阻、批评或者教育。经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 应及时通知公安机关。同时继续做好疏导劝阻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防止事态扩大, 等待公安机关前来处理。

与此同时, 学校定期组织举办新生代表座谈会、毕业生代表座谈会, 书记、校长亲自参加, 广泛听取他们对于学校教学管理、学生工作等的意见、建议, 着力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 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服务。这些举措畅通了诉求渠道、了解了他们的想法, 使得学校信访事件大大降低。

三、高校未来信访工作对策分析

(一) 建立健全学校出台政策、措施的意见征求、调解、审定机构, 进一步加强政策的严肃性, 严把政策关, 使政策规定更加科学、公平、合理。在制定和出台的政策、措施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脱离师生, 与师生的实际利益不能相抵触, 避免引发师生不满。

(二) 加强和完善学校主导的维护师生权益机制, 是学校主导作用的重要途经。学校主导的维护师生权益机制, 能够在利益关系和得失比较中, 更有效地实现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具体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有机结合;在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等环节中, 能够站在学校公共利益和最大多数师生合法权益的立场, 公正、有效地维护师生的权益, 学校应该探索和完善从根本上消除侵害师生权益现象的长久之计, 使维权要求与维权实绩的统一获得机制性保障。学校要发挥工会、共青团、民主党派等各方面组织、团体联系和服务师生作用, 引导师生依法合理表达诉求, 使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的实践纳入学校实际工作。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 信访工作将随之由师生维权申诉机构所代替。

维护和谐校园 篇2

妇女是社会的半边天,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法规文件精神,以维护妇女儿童利益为根本,努力构建幸福和谐校园为目标,用心用情去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并取得显著成效,现将事迹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加强维权干部队伍建设,成立了市第二实验小学妇女儿童权益工作领导小组。以校长、书记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工会主席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建立了全方位的维权工作网络,以学校妇女儿童权益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以校党支部、工会、女工部、各处室、各年级组为维权工作通道,以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全体教职工代表大会、少先大队部、班会、校园网等为维权工作途径和渠道,切实提高维权工作能力,扎实开展权益维护工作。

二、创新开展工作,努力实现维权工作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为推动妇女儿童维权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规范学生作业量,规范双休日、节假日安排,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大力开展“流动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活动

目前,学校在校学生1565名,流动学生人数686人,占学校总人数的43.86%,进城务工子女674人,随军子女4人,来峡投资人子女9人,占学校总人数的43.07%,学校留守儿童58人,占学校总人数的3.71%,还有18名残障儿童,占学校人数的1.15%。

结合学校情况,学校在关爱流动留守儿童、智障残疾儿童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相继开展了结对子帮扶活动,建立流动留守儿童、智障残疾儿童学生关爱档案,开展心理疏导、节日慰问、爱心捐赠活动等,为流动留守儿童、智障残疾儿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的平台,营造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各种形式的关爱活动使孩子们学业有教,亲情有慰,生活有助,安全有护。让孩子真正感受“离开父母不乏亲情,留守在家不缺关爱”的师生大爱,促进了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3、以维护女工权益为重点,开展系列女工活动

学校关心女职工疾苦,积极为女工排忧解难,关注女职工身体健康,为女职工购买了生育保险与工伤保险, 并组织全校教师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活动、提高了抗击重大疾病的信心和能力,减轻了家庭负担,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环境。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师生文化生活

学校女教职工偏多,部分教职工身体不是很好,有些教师得了颈椎病、腰椎病等职业病症,为了引导教师热爱运动,享受健康这一理念,学校先后开展了大课间长跑活动、教职工跳健身操、教师体能达标、户外拓展训练、三八节拔河比赛、工会活动等,锻炼身体,释放压力,保持教师们健康愉快心情。学校还举办了重阳节茶话会、元旦节文艺演出、教师节汇演、六一汇演、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等,大大丰富了师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二、开展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发挥示范性小学的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认真贯彻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积极组织教职工学习法律法规,提高她们的法律意识,引导她们懂法、守法、用法,做文明公民。分别在三八节、儿童节、三门峡市妇女维权周等时间开展妇女儿童维权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期间,学校制作了宣传版面,向社会各界发放了宣传页,向社会各界宣传广大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倡导尊重妇女、关爱儿童,充分发挥作为三门峡市示范性小学各方面工作的引领示范作用。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来,学校“妇女儿童温暖工程”得以扎实开展,先后荣获三门峡市留守儿童工作先进学校、市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市级“示范性小学”、市级文明单位、市级管理规范化先进学校、市级“优秀家长”学校、市小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学校、市“五一”劳动奖状单位、河南省绿色学校、省级文明学校、省德育实验学校、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基层示范儿童之家”称号!

关爱妇女儿童,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学校有责任、有义务肩负和承担起这项工作的角色和义务,为幸福和谐校园的创建、为和谐社会的创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维护和谐身心 缓解浮躁心理 篇3

奥运会不但是技巧的比赛、体力的抗衡,也是心理的较量和精神的博弈。奥运会倡导人们在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还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一致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健康是躯体的、心理的、社会适应的和精神道德上的良好和完满状态,是完美的健康。

心理调养是获得完美健康的金钥匙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由四个元素组成:父母遗传占15%,环境因素占17%,医疗条件占8%,生活方式占60%。而在生活方式的60%中,合理膳食占13%,心理平衡占30%,其余因素占17%。有意思的是,这个现代观点竟与2000年前中医的传统观点“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心疗”不谋而合,都强调了心理调养的重要性,强调了心理调养是获得完美健康的金钥匙。

快乐的心境来源于个人的内心世界

那么,怎样才能保持一种快乐心境,维护身心健康和谐和统一呢?研究证明,人的快乐与否、幸福度的高低主要不是取决于物质,而是精神;不是取决于外在,而是内心。人的观念、理念、思想和意志决定了人的快乐和幸福度。也就是说,如果个体心理能够健康平衡发展,就可以在浮躁的世界里,保持自身身心健康和谐和统一。这方面,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智慧源泉。

维护和谐校园 篇4

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 高校稳定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高校稳定不仅是高校教学、科研和自身建设的重要基础, 是培养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 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只有高校的稳定工作做好了, 和谐校园的建立才能逐步推进, 青年的教育才能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直接领导一大批优秀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道德品质教育, 是传播先进思想的前沿阵地, 具有贴近学生、了解学生、指导学生的先天优势, 充分利用和发挥基层党

(三) 教师的朗读技巧和阅读时的情绪情感状态, 对孩子的兴趣起决定作用。

幼儿爱上文学作品, 可能不仅仅是因为文学作品的内容因素, 更多的可能是教师朗读时声情并茂的感染力, 以及与老师共度阅读时光的温暖感觉产生了情感的迁移。因此, 教师的朗读基本功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要善于在朗读中专注那些表达事物形象的实词, 透过文字,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好像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一样, 在心中形成生动完整的“内心形象”。运用重音、停顿、语速、语调等各种语言技巧, 提高朗读的效果, 让朗读对幼儿产生磁力。因此, 我们在实验前对教师进行了专门的朗读技巧的培训, 在实验中, 教师们又不断总结经验, 相互交流, 提高自己, 朗读水平均有了明显的提高。

另外, 听读中老师与孩子间的亲情沟通也很重要。要善于营造一种温馨宽松的氛围, 让孩子感受到听读是一种享受, 是一段美好的时光。老师们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比如播放和当时情景相协调的抒情的音乐, 并与孩子进行眼神与肢体的交流;用眼神和微笑示意孩子:你听得很认真, 你睡得真好;轻轻抚摸幼儿的肩膀、头发, 拍拍他:闭上眼睛睡觉啦。让幼儿在老师的眼神、表情和安抚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和关爱。

不论孩子是否记住了某一篇作品, 不论某一个故事的内容对孩子有什么意义, 我们相信, 孩子会记住这美好的感受, 会记住这种幸福是在听读中得来的。只要持之以组织的先进作用, 对高校稳定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稳定与人才培养息息相关, 是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

高校的稳定工作, 在整个社会稳定工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这是由高校组成群体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高校是青年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 也是思想最为活跃的人群聚集的地方, 高校师生在学历、学识等方面都较高, 掌握信息的能力也较强, 受多元文化影响较深, 这种特点固然有利于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与进步, 但思想多元化的同时由于社会经验相对缺乏, 尤其是青年大学生, 也容易受到误导和煽动。况且, 高校师生来自全国的四面八方, 他们的安定与否, 同时也牵动着其背后的亲戚朋友, 因此, 高校中个别人员的不稳定可能会波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而一旦被误导, 就会形成对整个社会认同度的影响, 进而影响到全社会的稳定。以上特点, 决定了高校的稳定工作对于维护全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 是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材的重要阶段。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够感染、熏陶、陶冶广大师生, 生活在恒, 坚持不懈, 我们就一定能用耐心和爱心为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打好坚实的基础。让孩子们都爱上读书, 让读书给孩子们的一生带去快乐和幸福。

五、主要研究成果

1.实验教材。

课题组精选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推荐给实验基地教师, 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捕捉信息, 针对本园本班孩子的需要, 在教学中不断阅读、寻找、补充教材, 课题组再次进行筛选, 结集实验教材1本, 收有童话故事、散文、诗歌等150余篇 (首) 。

2.论文集。

参加实验的成员们以学习带实践, 以实践促学习, 总结种种经验, 写出了大量论文, 有多篇发表和获奖。课题组优选论文集1本, 含论文38篇。

参考文献:

[1]布什夫人的“朗读教育法”.http://baby.sina.com.cn

[2]教育家杰姆的20分钟听读启蒙教学.http://www.xi-

[3]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修部.幼儿听读游戏识字与早期阅读[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4]郑佳珍, 朱炳昌.幼儿语言教育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平和稳定、环境优美校园之中的大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并内化成信念、觉悟、习惯, 从而促进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基层党组织是维护高校校园稳定的重要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 在高校中直接与学生密切联系, 是党的方针政策在学生中的重要宣传窗口。基层党组织相对于其他组织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直接代表党和国家, 对于学生更有信服力, 一方面可以代表党组织向广大党员和普通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开展人生观、世界观教育, 开展道德品质教育, 使学生们树立爱党爱国、立志成才的远大抱负, 与党中央的思想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可以从基层听取普通学生的意见与建议, 直接观察到普通学生的思想动态, 及时反馈、疏导, 为维护稳定作出迅速反映。基层党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维护校园稳定中负有不可代替的责任和意义, 也必将发挥直接、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维稳工作中的作用

在高校的维稳工作中, 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活动组织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 使基层党组织不仅要针对党员开展教育, 而且要充分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其他同学的教育指导工作, 不仅要在党支部的活动中发挥作用, 而且要积极参与班级工作、团支部工作及其他各方面工作, 利用校园内各种影响维稳工作的积极因素共同发展, 形成立体交叉、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并形成合力, 从而确保高校的长期稳定。基层党组织要在以下方面在高校维稳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是高校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 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 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 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高校基层党组织所具有的青年特点、先进性特点集中体现了它的基本性质, 其先进性就是这个组织的政治保证, 其信仰的先进性与奋斗目标的先进性就是这个组织深刻的政治内涵。因此, 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发挥政治优势, 把加强和落实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立足于扎实开展党支部学习、组织生活等常规活动, 积极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让先进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深入到每个学生当中。学生只有头脑中有坚定的精神信仰和确定的奋斗目标, 才能排除干扰, 刻苦努力地学习、工作, 才能自觉地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努力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才能自觉勇敢地与不良现象作斗争。

(二) 以点带面,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网络优势。

联系的广泛性使得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延伸到每一个大学生, 这种组织的便利性和影响力有利于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有利于组织青年学生开展活动, 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因此, 必须加强对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政治领导, 充分发挥他们在联系、团结、引导大学生方面的优势。

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党支部特有的活动形式, 如政策宣讲、参观各类博物馆和纪念馆、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发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向青年学生宣传共产主义信念和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把党的宗旨和性质糅合到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在此基础上, 基层党组织还应当积极与在学校各个领域发挥特定作用的学生组织机构联合起来, 共同发挥有效地组织、管理和教育学生的作用, 如:与班委、级委共同班级管理工作;指导团支部完成评优、组织各类政治理论学习和推优入党工作;与学生会一起做好学生骨干的思想教育工作, 鼓励学生骨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把学生党员发展为学生干部, 把学生干部发展为学生党员, 让这批先进青年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示范群体;鼓励优秀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和承担工作, 在不同的岗位上和各种团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先进党员以点带面和与其他各种组织形成的立体交叉、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形成合力, 充分确保发挥基层学生党团组织的优势, 促进高校稳定。

(三) 积极疏通、善于引导,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青年学生的知心人。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 通过各种方式, 听取学生的意见, 鼓励学生参与决策,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 并采纳学生提出的正确意见。通过学生党员积极了解普通学生的思想变化, 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使学生信任基层党组织, 有问题能够主动地向党组织反映, 或通过学生党员向党组织反映, 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同时, 还要及时将学生的意见反映给相关部门, 在出现问题时配合学校开展宣传、解释、引导工作, 及时地化解矛盾, 在维稳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 积极重视新型舆论阵地, 正确引导青年学生。

近年来, 非正式群体的发展非常迅猛, 尤其是网络QQ群或者网络游戏群体的兴起, 这种被称为NGNO (非政府非组织) 的群体, 使众多彼此可能不熟悉但又存在着心理互动的人走在一起, 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首先, 基层党组织要利用非正式群体信息传递快速的特点, 及时掌握、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集体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其次是利用非正式群体共同语言多的特点, 增进学生之间的团结, 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 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可积极搭建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沟通平台, 运用短信、彩信、网络等形式与青年学生进行团课、党课和时事政治教育。同时用轻松、活泼的形式向青年学生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努力做到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广大青年学生对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真知、真信、真行,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觉自愿地与危害校园稳定的不良行为作斗争, 并且把可疑情况积极向各级党组织和各相关职能部门汇报。

(五) 发挥基层党组织组织策划活动的优势, 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组织策划校园活动上有着传统优势。众多的校园活动逐渐积累、沉淀, 慢慢形成了各个高校独有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它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拥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心理意识和价值取向, 使学校群体产生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 成员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是为实现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目标而建构的完善体系, 以及一切教育教学活动, 都有明确的指向性。再次是校园文化通过显性的制度文化直接约束和隐形的校园文化氛围间接

大学生党组织在廉洁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研究

刘兵1孟祥栋1勾金华2张乃琴2李古川2

(1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2上海大学文学院, 上海200444)

摘要:本文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为指导, 结合教育部关于开展廉洁教育的相关文件, 探讨了在高校中开展廉洁教育的意义, 开展廉洁教育必须发挥学生党组织的主体性作用和如何发挥学生党组织的主体作用三个问题。由此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在高校中开展廉洁教育的新模式, 实现了让受教育者辐射周围群体的功能, 从而收到了锻炼党员、提升全体学生素质的双赢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党组织廉洁教育主体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廉洁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5年7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 便决定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廉洁教育, 这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新任务。那么, 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的意义何在?大学生是廉洁教育活动的主体, 作为大学生中的“思想精英群体”———学生党组织在廉洁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表现何在?学生党组织的主体作用如何发挥?对这三个问题, 笔者逐一进行了探讨, 以期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一种思路。

一、在高校中开展廉洁教育的三重意义

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 具有以下三重意义。

1. 廉洁教育是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课。

从概念的理解来说, 廉洁不仅仅等于反腐败。“廉”是清廉, 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 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廉洁”在社会上是不腐败、不徇私枉

约束共同作用, 进而实现学校科学化管理的前提。最后是通过整洁优美的校容校貌, 现代先进的设施设备, 井井有条的校园秩序, 品高业精的师生形象, 求实进取的敬业精神,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和谐融洽的人际交往,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 感染学生, 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激励他们更加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人生。

因此, 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重点建立丰富的学生理论教育、科技学术、艺术体育等活动阵地, 形成学生科技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行动等组成的第二课堂素质拓展体系, 组织一批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积极向上、各具特色, 集中体现“多元、雅致、和谐”的校园文化特色活动。要用红色的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 并且用主旋律的第二课堂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学术科研比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从正面和侧面引导相结合, 课堂讲授和课余活动相结合, 时事讲座和个别谈心相结合, 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点面相结合地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 让他法, 在高校中就是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 光明磊落的态度。

然而, 在当今时代, 大学生的廉洁意识亟待加强。调查发现, 27%的学生认为太讲究诚信是会吃亏甚至影响个人发展的, 33%大学生认为要看具体情况而定。现实生活中, 很多大学生远没有做到“洁身自好”, 考试中作弊现象层出不穷即是佐证之一, 从图书馆的书籍上布满各种颜色的笔记也可见一斑。调查还发现, 12.9%的学生赞成学生给老师送礼、拜年拜节, 65.1%的学生认为要适度, 20.4%的学生反对这种做法。由此可见,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已经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了部分大学生。部分大学生过生日大肆铺张浪费, 互送昂贵的生日礼物, 为当选学生干部或评优请客吃饭, 这些现象都已经屡见不鲜了。这都说明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具备“廉”的基本素质, 对于不该要的东西仍会乱“取”。

2. 从社会发展来看, 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方略。

2000年11月22日, 中国信息报发表了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李继华同志的《“26岁现象”暴露年轻人的腐败》的调查报告, 揭露了腐败风气正日益向青年逼近的可怕现实。近些年来关于年轻人腐败被查处的案例也多见诸报端。

面对腐败主体年龄门槛不断降低的现实, 不能不反思以往教育中存在的漏洞, 因为这些被腐败无情吞噬的青年大多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 但作为教育他们三年、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高校显然难以推卸责任。因此, 在高校中全面启动针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 为大学生提

们在课堂内外均自觉地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自觉维护校园稳定。

参考文献

[1]王栋林.坚持科学发展观, 将高校维稳工作做透、做实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 2009, 1:126-127.

[2]袁贵仁.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稳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5:3-6.

[3]蒋冀骋.影响高校稳定的几个因素及其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 2002, 1:54-57.

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 篇5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

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命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政法部门要肩负起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任,切实做好政法工作,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

深刻理解公平正义对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

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追求的永恒的价值目标。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政法部门开展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人民群众往往从政法部门执法办案的实践和政法干警的言行举止中观察领悟法律的尊严,感受体认社会的公平。换言之,政法机关公正、高效、廉洁、文明执法的程度,是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考量,不仅体现社会主义法律的统一和尊严,而且体现党的执政形象和国家政权的公信力。政法干警的良好形象、政法部门的公信力和司法权威,要靠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主持公道、伸张正义,赢得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因此,政法部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命线,贯穿于政法工作全过程,在维护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保障作用。

准确把握公平正义的丰富内涵

公平正义作为政法工作的价值追求,有着丰富的内涵,落实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准确把握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一是法律权威。政法机关作为法律的实施者,在执法、司法活动中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所作决定、裁判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不得随意解释法律或者依据自己对法律的理解来执法、司法,更不能利用立法上的不完备或法律规范之间的差异,而有意歪曲理解和执行法律。二是适当处理。政法部门在适用法律上要准确无误,具体处理要恰到好处,遇到特殊案件时,如果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为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需要,应按照法律的基本原则处理,做到客观、适当和公正。也正因如此,在我国无论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都赋予执法者在处理具体案件时的自由裁量权,以保证案件的适当处理和矛盾纠纷的及时平息。三是平等保护。政法部门在办理具体案件时要平等对待当事人,平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因当事人的地位、身份、贫富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实现人人享有同等的法律权利。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体现社会主义执法、司法的人文关怀。四是程序公正。政法部门执法、司法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让案件和纠纷的处理过程公开透明,让当事人感受到政法机关是公正的、所受到的待遇是公正的、所得到的权益主张机会是公正的。只有在公正的程序规范下,才能保证实体法的实现,有效地保障人权。当法律赋予人的各项权利都得到切实的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就能实现,和谐社会就应运而生。

维护公平正义对政法工作的具体要求

按照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总体要求,政法部门在工作执法、司法实践中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秉公执法。以人民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为至高利益,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和维护法律尊严;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除恶扬善,伸张正义;克服己欲,排除私利,不为人情所困、不为金钱所惑、不为美色所俘、不为权势所屈,以公允的态度和公正的立场处理相关事务,杜绝“冷、硬、横、推”现象。二是坚持以事实为据,以法律为准绳。牢固树立证据意识,客观全面的收集、审查证据。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上下工夫,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提高政法工作人员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严格把好法律适用关,避免因法律水平不高而导致办案错误的情况发生。三是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效率是实现法律公正的重要条件,公正是评价法律效率的基本尺度,二者都是法治社会所追求的重要价值,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因此,政法工作要努力追求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而不应把二者分割对立。四是坚持以公开保公正。执法公开是防止执法腐败、促进执法公正的一剂良药。实行执法公开,使执法过程和环节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能够有效防止执法中的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消除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执法不公的疑虑,促进和彰显执法公正。

以履行职责、强化监督促进公平正义

政法工作实现公平正义必须关注和满足各类社会群体对法律的不同需求,完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体系,使人人平等地享用法律资源,使有理无钱的人一样享受法律的公正。通过依法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惩腐败分子,依法解决涉法信访问题,让群众从中感受到社会公平,增强对社会的信任和友善;通过于运用“宽

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尊重人的人格与尊严,推进和加强各方面的人性化管理;通过完善司法鉴定、刑事赔偿等制度,维护和促进司法公正。政法工作者在工作中既要抵御权力、关系、人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更要管住自己,严防自身不正、不硬,把每一起案件的办理都当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实践,努力从实体上、程序上、时效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法工作实现公平正义必须加强监督制约机制建设。要树立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和接受监督并重的观点,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和司法体制机制改革,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政法部门要针对涉法信访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执法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要抓住人民群众不满意、容易发生执法问题的岗位和环节,着力加强执法责任体系、执法质量考评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建设。要本着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法部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强化对执法、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执法、司法过程中的运用,从注重事后监督转变为注重全程动态监督;认真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和人民监督员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司法、监督司法,以公开促公正。

创新工作方法 维护企业和谐稳定 篇6

以邯钢中板厂为例,中板厂是邯钢公司的主要生产单位之一,在集团进一步深化整合,公司不断发展变革,要求职工的素养提升、业务水平提升、思想观念的提升等各个方面有长足进步,尤其是中板厂是一个有着近40年历史的老厂,离退休职工人数近400人,这对给信访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也给做好信访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做好信访工作,维护企业稳定发展的大局就尤为重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建立信访稳定责任制

新形势下的企业信访工作,是对企业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考验,也是衡量一个领导班子统筹驾驭复杂局面,妥善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重要尺度。要始终把信访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一是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及时建立健全信访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保证组织健全、人员到位,保证信访工作的组织落实。要建立信访工作联动机制,健全联动制度,对群体信访问题共同负责、共同协调处置。二是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制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杜绝层层上交、群众上访层层升级和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发生,促进信访工作任务的落实,努力形成"事事都有责任人、人人都有责任田、层层都有责任心"的良好局面。三是各党支部都向厂党委签订了稳定工作责任状,进一步明晰责任,加强约束力,进一步增强了各单位搞好稳定工作的责任感。四是为了创新信访稳定工作的新方法,把信访稳定工作作为各单位月度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月度干部绩效考核机制。信访工作对各单位工作起"一票否决"的关键作用,使各单位真正认识到信访稳定工作的重要性,下大力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认真调研,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杜绝各类上访事件的发生。

二、拓展工作思路 创新信访工作方法

由于新形势下信访工作范围的扩大,要求信访工作要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创新信访稳定工作方法、方式,全面提高信访工作水平。

一是要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帮教活动,与职工在融洽的气氛中实现沟通与交流。如中板厂充分利用政工例会、生产例会、黑板报和《中板报》等宣传媒体,宣传公司政策,组织座谈会,倾听职工心聲,稳定职工思想。

二是建立信访稳定信息网络,随时接待群众来访,耐心向职工解疑释惑。针对不同时期,职工思想可能出现的思想变化要及时掌握,及时化解,收集各方面信息,准确掌握全厂职工的稳定情况,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对可能发生的一些不稳定动向,超前采取措施,把一切不稳定因素解决在未发生之前。如在去年奥运期间,中板厂及时成立了奥运安保领导小组,对全厂热点问题进行仔细排查,保证了中板厂在奥运期间的思想稳定。

三是建立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如中板厂把各党支部书记做为职工的代言人,负责收集职工反映的问题,代表职工统一向厂党委反馈信息,进一步畅通信息反馈渠道,保证组织稳定运行。

四是要充分发挥信访大格局中的协调配合作用。各级信访部门要主动与上级信访机关沟通联系、协调配合,增强信访大格局的整体合力。必要时,请示领导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协调各方面力量对一些信访问题进行调查处理、落实责任,督察指导,即使破解难题、化解矛盾,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企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是要充分发挥党政领导的信息窗口作用。企业信访工作人员直接面对来信来访的职工群众,能够及时掌握一些一般场合难以听到的动态性反映。因此,要通过信访窗口及时对信访情况进行分析、综合、整理上报,特别是对于群众集中反映的热点、重点问题,对于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敏感问题,要深入调研、摸清情况,为领导提供翔实可靠的信息资料。

六是构建和谐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带头树立正风、正气,为职工做表率,形成干事、团结、奋进的强有力的工作团队,从行动上影响职工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 解决职工热点问题

在对待职工关心的敏感问题上,要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政策。实行厂务公开,既保证了政策的贯彻执行,又较好地维护了职工群众的权益。在执行公司决策部署的过程中,认真把握政策的严肃性、严谨性,严格按程序进行,确保"公开、公正、公平"。凡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定,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同时,切实解决职工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在2009年,中板厂党委为解决岗位职工喝水难的问题,采用方便职工、靠近岗位的原则,安装饮用水管6组,有效的解决了职工喝水难的问题,从而稳定了职工队伍的思想。又如我厂在职工奖金分配上坚持有依据,有考核,公开、公正、兼顾公平原则,合理的、有原则和有依据的分配奖金,并公开奖金分配方案,使职工心里有数,力争从根源上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维护公司稳定大局。

转变方式促发展维护稳定创和谐 篇7

一、破解难题, 集体企业发展新成效

l、有效帮扶, 分类指导促发展。

联社针对系统内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各异、生存发展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 按照“整体统筹、分类指导、创造环境、有效帮扶”的办法, 对企业的资产运营、生产经营、改革重组等进行分类, 将企业分为生产正常企业、停产出租企业、困难企业和改制企业四大类, 对口给予有效帮扶。对生产正常、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 着力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思路, 通过资产重组、股份合作、引资嫁接、结构调整等方式, 推进企业做大做强, 促进科学发展;对长年停产出租的企业, 着力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通过加强资产监管, 盘活存量资产, 整合有效资源, 增加资产收益, 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对困难企业, 积极落实帮扶措施, 关注职工基本生活, 解决医保社保问题, 减轻企业职工负担,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对改制企业, 协调筹措改制成本, 妥善分流安置职工, 整合重组资产, 化解历史债务, 卸掉沉重包袱。全市城镇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90亿元, 增长11%;出口交货值86亿元, 增长2.3%。累计完成企业改制的有39家, 分流安置职工4001名, 筹集安置补偿金9823.8万元。

2、加强监管, 主动作为解债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和有关规定, 为了加强对集体资产的有效监管, 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我们在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 率先在福建省联社系统制定《泉州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集体资产监督管理规定》, 对集体资产的登记、管理、收益、使用、经营和转让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处置集体资产, 督促企业法人保全集体资产。例如泉州市二轻供销公司原处于长期停产, 资产负债率高。在认真学习《规定》后, 公司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规范运作, 对所属资产通过“以股抵债”的方式, 征得恒发立体停车场有限公司董事会研究同意, 对该公司资产进行评估, 通过职工大会表决授权, 转让股权385万元, 化解巨额债务613万元, 同时解除泉州市制鞋厂的担保关系。泉州市二轻供销公司的这一举措, 化解了历史债务, 保障了职工的切身利益, 维护稳定大局, 促使困难集体企业走出困境。

3、先行先试, 盘活资产增收益。

联社系统多数停产集体企业已从第二产业转为第三产业的物业管理, 目前管理租户有234家, 通过资产经营收入解决职工的社保、医保和基本生活问题。因此, 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就必须转变方式, 创新发展模式。特别是对租户散、租期短、租金低的出租企业, 更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资产的潜能, 继续做好“退二进三”这篇文章, 通过招商引资、股份合作等方法, 盘活存量资产, 整合有效资源, 增加资产收益。例如泉州市机电厂, 抓住市委市政府在鲤城古城区发展创意产业的机遇, 采取企业厂房整体租赁, 与星光音乐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南京环亚公司合作创建六井孔音乐文化创意园, 总投资6500万元, 年可创利税500万元, 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此项目已顺利开工建设, 成为泉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七大项目之一, 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一项目的落实不仅盘活了机电厂存量资产, 使存量资产保值增值, 更有效地确保了职工的切身利益, 使职工的“两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达到资产增值与保障民生的双赢。

4、拓展项目, 做大做强扩平台。

联社系统城镇集体企业厂房多数都位于市中心, 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我们充分利用优势, 站在企业生存、发展、做大的高度, 努力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寻找项目, 进一步做大做强, 切实转变企业发展的被动局面。例如泉州市木器厂, 充分利用厂区优越的地理位置, 主动提出承办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接纳中菜市搬迁选址, 克服资金、经验、项目预算亏损的困难, 开发新门市场及配套房地产项目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 新门市场已成为泉州市区最大的农贸市场, 年交易额近5亿多元。随着市场的繁荣和资产的大幅增值, 职工收益大幅提高, 企业发展平台不断扩大。新门市场管理服务中心与中侨集团签订合作协议, 合作开发新门市场邻边中侨集团属下的泉州市农械厂28亩土地, 发展市场配套和物流配送等项目, 已顺利开工建设, 进一步做大做强新门市场。

二、转变方式, 集体经济壮大新境界

1、转变观念, 深化改革。

总社“六代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集体经济”, 这明确地告诉我们, 集体企业改革的方向和出路是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部分集体企业生存艰难, 仅能勉强维持缴交职工的社保医保, 职工缺乏发展的信心。转变发展方式, 整合有效资源, 深化改革创新, 发展具有活力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才是传统集体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联社作为集体企业的领导和服务机构, 负有管理监督集体企业资产运营的职责。几年来, 在探索新型集体经济方面, 联社着力重点发展南安第一轻机有限公司等5家新型集体企业。我们引导企业领导进一步探索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 通过经营资产和提高资产的运行质量, 使存量盘活优化, 营造新的增长点, 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实现企业发展壮大。

2、推进改制, 优化重组。

推进企业改制, 是企业获得新生的有效途径, 是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联社针对一部分特困企业采取关、停、并、转、破等形式改制, 通过实行兼并联合, 进行资产整合重组, 发展规模经济,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转换经营机制, 深化集体企业改革。2010年, 联社将突破改制难点, 实施改制方案, 推进企业早日完成改制。重点指导市电机厂、纸品厂、丝钉厂, 南安鞋革厂, 惠安文具厂等5家企业的改制工作, 将筹集改制资金3245万元, 分流安置职工817名。协助市电机厂解决土地收储问题, 落实补偿安置资金, 解决历史债务, 妥善安置职工, 完成企业改制;协调鲤城法院调解处理市纸品厂178万元债务问题, 努力筹措改制资金, 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 维护企业稳定;督促市丝钉厂依法依规处理土地使用权, 落实改制资金, 推进企业改制工作。

3、抢抓机遇, 盘活资产。

泉州市政府为推进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 提升文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有意利用老城区闲置厂房和厂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打造古城泉州特有的“海丝”文化和闽南民俗文化。联社将引导企业抢抓机遇, 做好“退二进三”的转变, 在不改变企业所有权的条件下, 以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 调整和改变企业经营权。通过资源优势招商引资, 采取厂房整体租赁、挖潜改造、股份合作制等形式, 盘活存量、闲置、负债资产, 从而打破集体企业的封闭性, 以开放的融资机制, 取代封闭式的经营机制。鼓励职工投资入股, 吸收社会法人、自然人和外商投资, 开辟企业资金来源, 组成产权主体多元化的混合经济组织。把沉淀的净资产转化为有效资产, 把负债资产转化为净资产, 继而进行资产经营或资本运营, 使企业走出困境, 开辟发展新天地。联社将进一步做好机电厂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管理工作, 并积极寻找项目, 开发鲤城古城区12家集体企业的闲置厂房, 让企业得到长效发展。

4、利用优势, 规模发展。

联社系统有的城镇集体企业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一定的发展态势, 但是企业发展要更强更大必须加大资金投入, 打造优势品牌, 引进高端技术人才, 不断扩大规模, 不断发展壮大。例如泉州市豆制品厂从五十年代发展至今, 产品一直受到市民的欢迎和赞许, 企业已向省、市有关部门申请老字号品牌, 如今由于市政府规划发展的需要而异地搬迁, 现项目用地选址工作已通过市政府用地联席会议批准, 正在做好搬迁前期准备工作。联社指导该厂做好搬迁、扩建工作, 努力引导企业打造豆制品老字号, 通过品牌优势, 增强社会认知感和员工自豪感, 吸引技术人才, 建立现代企业运作机制, 实行现代化管理, 进一步发展壮大。所以, 利用集体企业所处中心城区的地理优势和有效资源, 生成有影响力的发展项目, 将为泉州市城镇集体经济发展再做贡献。

维护和谐校园 篇8

一、组织健全促维权

现阶段吉林送变电公司的管理机构为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三级, 各项目部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国外, 呈现出点多、面广、战线长、流动频的特点。工会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提出:工程干到哪, 工会干部就要配到哪, 维权工作就要做到哪。目前, 我公司共有专、兼职工会干部100余人, 各基层工会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及工会小组机构健全, 配置合理。

二、制度保障促维权

结合维权工作的开展, 工会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工作制度, 修订了《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管理标准》、《民主管理与厂务公开管理标准》、《员工健康和女工保护管理程序》, 重新下发了《公司工会组织管理 (暂行) 规定》、《工会经费和固定资产管理 (暂行) 规定》、《工会经费和固定资产管理 (暂行) 规定》、《工会工作考评办法》等文件, 使工会规章制度更加健全, 基础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工会与企业行政建立了《集体合同》平等协商制度。多年来, 工会一直坚持每年不少于一次监督、检查《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多次在职工中了解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召开平等协商会议, 讨论和决策有关职工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工福利等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有效维护了职工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 规范了双方的行为, 保持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为公司安全健康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民主透明促维权

工会重视落实职工对企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保证民主渠道畅通。多年来, 很好地坚持和完善了职代会制度。公司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职工代表大会, 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生产经营重大决策等大政方针以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各种事项都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和决定。职工代表提案做到了征集广泛、审查规范、解答到位、跟踪有力、落实有效, 实现了闭环管理, 保证了民主渠道更加畅通。近年来, 公司先后荣获了吉林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厂务公开先进单位”、“最佳职代会”等荣誉称号。

在企业各项改革措施推出之前, 如在职代会闭会期间, 工会均及时召开职工代表组长联席 (扩大) 会议, 广泛征求职工意见, 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使广大职工理解、支持改革。近两年来, 工会共召开了5次职工代表组长联系 (扩大) 会议, 提高了企业重大决策的时效性、科学性和透明度。

工会健全了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三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网络, 按规定的内容、程序、时间规范运作, 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负责、纪委、工会监督、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我们通过企业网站建立了“总经理信箱”, 各基层单位均设置了厂务公开栏、公告栏, 让职工群众及时了解企情、主动接受职工监督。

四、活动丰富促维权

在群众生产方面, 吉林送变电公司以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和“安康杯”竞赛活动为主线, 在巩固安全生产“双六一”竞赛活动成果的基础上, 根据实际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三比、三赛、三创”活动, 即:比工程质量, 赛工程进度, 创优质工程。通过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生产突击、工序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 打造精品工程, 创出品牌信誉;比安全生产, 赛文明施工, 创安康企业。贯彻“安全生产, 预防为主”的方针, 大力开展“安康杯”、“双六一”等安全生产竞赛, 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比管理水平, 赛经济效益, 创利润新高。厉行勤俭节约, 加强成本核算, 规范日常管理, 降低各项成本, 实现施工利润新突破。开展“三比、三赛、三创”竞赛活动, 不仅推动了公司全员、全方位扎实有效地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和“安康杯”竞赛活动, 还将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融入其中, 充分发挥了“工人先锋号”的示范、引领和激励作用, 形成“建功在企业, 和谐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在文体活动方面, 近年来, 公司按照“对外展风采, 横向分层次, 纵向分专业”的原则举办了多种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既开展了元旦联欢会、职工摄影展、拔河赛、长跑赛、羽毛球赛、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等传统活动, 又创新开展了探求目标接力赛、智力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等益智类活动。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 提升了企业文化的建设水平。

五、温馨关爱促维权

工会以“暖心”工程为载体, 建立了员工关爱机制。具体做到“五送”, 即春送困补、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全年送关爱。春节期间, 公司两级工会对全公司164名困难职工进行了走访慰问, 共计发放慰问金12万余元;节假日公司领导分别前往施工项目部看望慰问一线职工;为在国外项目工作的职工办理了“团体意外伤害保险”, 确保了海外工作人员的人身权益;从2006年开始, 公司工会至今已连续十年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共补助了171人次困难职工上大学子女, 奖励了55名职工高考优秀子女, 累计发放金额27万余元。此项活动为广大职工送去了企业的关怀和温暖, 在职工群众中得到了良好的反响, 进一步增强了该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工会积极发挥女工组织的作用, 为女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女职工的各项权益得到了一一落实。每次在签订新一轮《集体合同》中, 都附加《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公司女职工委员会依据女工特点开展了各类岗位立功、知识竞赛和文体活动;为女职工进行了妇科体检;除了各项文体活动均设女子组别外, 每年还在“妇女”节特别举办女职工专项比赛;同时为广大女职工办理了“团体女性安康保险”。近年来, 共为十余名患病女职工办理了保险赔付工作, 为患病女职工解了燃眉之急。

六、积极建家促维权

工会把“职工之家”建设作为维护职工权益的有效途径,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 形成了党委领导建家、行政支持建家、工会集中精力抓建家的党政工同建一个家的良好氛围和格局。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 工会成立了职工康乐中心, 中心建有台球室、乒乓球室、阅览室、男女保健室、棋艺室、牌技室、舞美室、健身室等多个活动室, 总投资10余万元, 尽全力满足不同爱好, 不同岗位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深受广大职工的欢迎和喜爱。

公司各基层单位、项目部大多建有活动室, 配备了乒乓球、台球、象棋等适用设施, 开展了各项职工文化活动, 极大地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特别是施工项目部, 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多、氛围浓。

几年来, 工会不仅保持了“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多次获得长春市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吉林省总工会模范女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通过不断创新改进职工维权工作, 公司的企业凝聚力不断得到增强, 职工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各项管理工作更加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将继续与时俱进, 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 以新思路、新标准、新要求、实现新突破, 努力使公司工会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都书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企业和谐发展[J].现代企业文化, 2012 (15) :106.

[2]杨国平.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和谐企业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 2011 (S2) :173-174.

维护和谐校园 篇9

长期的党务工作经历使笔者体会到,构建社会和谐,是党的战略任务,构建和谐企业是国有企业当前和今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和谐又是企业立足之本,发展之需,传承之必备条件。企业要生存就要有效益,但要聚精会神搞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谐必不可少。因此,和谐的社会环境需要企业和谐作为基础,企业发展又离不开和谐的社会环境作为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笔者所在企业系上海百联集团系统新路达集团下属资产管理分公司,是一个功能型公司,主要承担集团范围内300余个出租网店的物业管理、维修以及500余名离岗职工和5000余名退休职工的集中管理工作,保障网点安全和人员稳定一直是公司两项重要的职责和任务。由于所管理的网点和人员来自于集团下属的不同企业,职工因不同阶段的改革调整走到一起,有着各自的历史和不同的企业文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矛盾突出,处理职工利益诉求始终是企业党群工作干部的首要任务。多年来,我们区分职工诉求中主观、客观原因,妥善解决各类矛盾,使一个矛盾相对突出的单位成为集团内最为和谐稳定的成员企业。

如今走进资产管理分公司,你看不到豪华的办公楼,也看不到精致的办公室,但在这里有比较宽敞的活动室兼会议室,这是最具凝聚力的地方。不仅是职工学习交流的地方,也是职工做操健身,乒乓娱乐的场所,你会被每位职工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自豪感、自信心所感染。说起自己的公司,他们就像是说着自己家的事,没有拘谨,没有粉饰,阳光的笑脸、朴实的话语和厚重的责任,让你发自内心地用“主人”这个词来形容他们,让你瞬间感受到:资产管理分公司是一个和谐、和睦、和美的大家庭。是什么使这一群体如此和谐,又是什么让这里的干群关系如此融洽?

在摒弃落后业态中妥善安置好职工

构建和谐企业,就要以和谐促效益,以效益促和谐,使企业向着良性循环的轨迹发展。实践证明,和谐是效益的基础,效益是和谐的保证,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只有一手抓效益,一手抓和谐,职工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职工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显现,和谐与效益才能同步发展。

新路达资产管理分公司的前身都是一些传统的服务性行业,有餐饮、照相、理发、沐浴、洗染、旅馆等,这些传统的服务性行业,经营规模较小,经营理念较落后;行业准入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设施设备陈旧,人员年龄结构老化,技术技能更新较慢;用工机制不活,运营成本较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每况愈下,员工收入停滞不前,员工怨声载道,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荡然无存。企业和职工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企业效益好,职工收入才会高,职工依赖于企业。反言之,企业的效益好,除了管理者的英明决策外,更需要每一位职工的辛勤劳动和踏实付出。构建和谐的企业,对企业、对职工是“双赢”。

分公司对市场进行调研、细分,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人员结构、职工家庭状况、职工思想动态进行详细排摸,对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详细分析,推出可行性的方案,用壮士断腕的勇气对企业实施调整整合。在调整中摒弃落后的业态,实施非主力业态清理调整,生产要素向集团系统的食品、百货等主力业态转移。但是,分公司始终将改善职工工作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调整发展的最终目的,作为检验调整整合成效的重要标准。几年来,在分公司服务经营不断发展的同时,职工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劳动条件和文化生活等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广大职工迸发出极大的工作积极性,勤奋工作、锐意创新、顾全大局、勇于奉献,使企业得以良好的发展,也营造了和谐的企业氛围。

在企业转型中保护好弱势群体

构建企业和谐,就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在转型中保护弱势,确保职工的工作权利。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办好企业的情感基础,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是要严格依照《公司法》、《劳动法》和《工会法》的要求,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我们的职工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岗位适应性差、家庭负担重,走向社会自我就业能力差,俗称“弱势群体”。再加上收入长期在最低工资线附近徘徊,无抗风险能力。几年来,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我们在涉及劳动关系的关键问题,即职工安置和岗位调整的问题上,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在转型中保护弱势,把“确保职工岗位有保障,确保职工收入有提高”两个确保作为工作目标,并采取“两个强制,两个不强制”的做法:在职工安置上坚持“不强制任何职工下岗,不强制任何职工进行一次性安置”;对不适应劳动岗位要求的职工,实行“强制培训和强制转岗,以达到主动培训和积极转岗”。根据职工的特点和特长,因人而异、用人之长,组建了“物业管理”、“物业维修”和“安全保卫”三支队伍,来安置转岗职工,让他们能够适应新的岗位要求。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我们深知“一份工作,对一个职工、对一个家庭有多重要”。近年来,企业处于调整、整合中,有些行业被兼并、有些岗位被调整。在开展人员安置工作中,做到“细心观察、细微关怀”两个细,细心观察的过程及目的,在于捕捉职工的微小变化和职场愿景,而细微关怀之一,就是把员工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加大新岗位宣传力度,注重过程和细节,兼顾双方利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有情操作。先后开展对理发、沐浴、旅馆、照相等多家企业职工的安置工作,被安置的职工情况基本稳定,比较愉悦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使部分职工对非主业清理工作由抵触到理解,由理解到支持,也营造了和谐的企业氛围。

在确立企业主体地位中发挥职工的主人翁精神

构建企业和谐,就要发挥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企业应尊重职工,首先要把职工当主人看,当“自家人”。在企业的改革发展中,由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组成生产力的三要素,其中劳动力是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职工是企业的主体,重视职工的主体地位,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让职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通过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职工的主体意识,发挥职工的主体作用,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只要工作做到位了,职工就会感悟回报,在工作中积极进取,与企业同心协力,在构建企业和谐中发挥作用。

一是举行职工代表培训班,提高职工代表的整体素质和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能力,切实履行好职工代表应尽的职责。二是召开“实事工作”听证会和发布会。每年年初,将公司的重点工作以听证会的形式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多方探讨和修正,又以发布会的形式予以宣传,让广大员工都能知晓年度工作的重点是什么。三是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使职工参与到企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中,行使审议权、监督权。四是签订集体合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使职工的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五是建立企情民意气象站,了解职工思想、工作、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予以疏导解决。设立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月二次接待日活动,广泛吸纳职工的意见与建议,使企业领导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服务好职工群众,激发企业内在动力。六是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在人员稳定、网点安全等问题上建言献策,达成共识,让职工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几年来,工会协同行政修订并完善了44项管理制度及27个工作流程,制订49项岗位职责,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相关制度及方案,提请职代会审议通过后认真组织实施,确保了广大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

在营造和谐氛围中真情关爱员工

构建企业和谐,其根本出发点是不断提高职工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以达到企业和谐发展的目的。

职工和企业是和谐共存的,理解员工、善待员工,换取的将是企业的凝聚力,营造的是和谐的氛围。企业要有《诗经》所说的愿景和心态:“菁菁者莪,在彼中沚”。真心实意地帮助人、团结人,想方设法暖人心、稳人心。急职工之所急、想职工之所想,把工作做深、做细,时刻把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强化服务意识,真正做到:权为职工所用,情为职工所系,利为职工所谋。在思想上引导职工、在工作上激励职工、在生活上关心职工。

工会要深入基层,及时把职工聚焦的热点问题,向企业党政反映,使职工的真实意愿及时体现在企业的决策中。要把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以及各种合理诉求,作为维权工作的切入点,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使职工感到企业关爱的温暖。建立完善的困难职工帮扶机制,使困难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关心和温暖。

一是在思想上引导职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谐企业归根到底是思想和谐、人心凝聚。在资产管理分公司,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引导全体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正面的、阳光的、积极的事物,让员工保持积极的心态,正确的、理性的看待和处理身边发生的事。人的思想是总开关,思想沟通好了,就会带着积极的心态把日常工作认真做好。二是在工作上激励职工。坚持企业发展和员工自身素质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办好企业的内在要求。职工是企业的主体,重视职工的主体地位,对员工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培训,通过责任意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企业规划、行业发展状况、岗位技能等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关注并支持员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一方面能使员工感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和培养,另一方面让他们感到自我发展有信心,从而增强对企业的向心力。三是在生活上关心职工。《礼记》曰:惟“善”以为宝。笔者认为:要学会换位思考,多关心职工的身心健康,理解和支持他们的需求,企业的凝聚力与亲和力就会越高,企业就越稳定、和谐。

首先坚持开展“送温暖”活动,做好帮困解难工作,建立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由于资产分公司的特殊性,造成了资产分公司困难群体非常庞大,带着感情送温暖,多形式、多渠道为困难职工争取帮困资金,使真正需要帮困的对象得到帮助。其次坚持为职工办实事,为职工实施“六个一”工程,即一个生日蛋糕、一份伙食补贴、一张交通卡,每两年一次旅游和一次体检,多一份医疗补充保险。在关心职工的同时,公司没有忘记为企业改革发展作出贡献的老职工,每年春节发放退休职工共享改革成果慰问金;每年重阳节,为71周岁以上的高龄退休职工发放重阳节慰问金,这一“民心工程”得到了广泛的赞誉,这也让职工倍感温暖,感受到企业良好的人文环境与和谐氛围。

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一)构建企业和谐,要处理好改革与保障职工利益的关系。

改革是社会进步、企业发展的必然途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职工的工资收入和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让职工有尊严的、体面的生活。所以改革必须兼顾企业的利益和职工的利益,职工应成为改革的支持者、推动者、得益者,而不是牺牲者,改革的成果让职工共享,这样改革才能顺利进行,企业才能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企业和谐,要处理好改革与保障职工就业的关系。

在国有体制下,要通过改革,剔除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陈旧的用工机制,解放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在用工机制上可以更加灵活。长期来,公司注重挖掘用工潜力,为一些就业能力较弱的职工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让他们安心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职工健康、愉悦地工作,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

维护和谐校园 篇10

社区矫正是中央提出的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 是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举措。

加强领导, 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社区矫正工作是新时期赋予司法行政工作的新课题, 随着《办法》的贯彻实施, 社区矫正工作将面临着监管安全的严峻考验, 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 以及执法队伍建设的重大课题, 未来我区司法行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此, 我区不断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区四套班子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 精心部署。一是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汇报, 研究部署, 要求坚持“积极稳妥、依法规范、协调配合、质量为本”的工作原则, 以提高社区矫正质量作为工作核心, 努力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二是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任组长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领导小组成员由区综治办、公检法、民政、财政、工商等17个部门组成;三是制定下发了《河西区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意见》, 明确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思想、适用范围、任务以及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四是召开了公检法司四长会, 研究部署了公安河西分局与司法局进行社区矫正工作交接的具体事宜;五是召开了全区社区矫正工作推动大会, 就我区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积极探索, 建立“3-4-5”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

社区矫正承担着依法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适应性扶助3项任务, 要求各执法环节无缝衔接、管控过程无脱管漏管、重新违法犯罪率低于0.1%。实现这些目标, 探索一个健全完善的具有河西特色的工作体系是重要的前提和保证。为此, 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之上, 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支持下, 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 我们初步形成了区委、区政府领导, 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组织实施, 公检法司相互协作, 各部门密切配合,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格局和三级矫正组织、四支队伍、“五位一体”矫正小组的“3-4-5”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

注重协作, 积极推进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 公检法司等部门分别承担着相应的工作职能, 我区公检法司充分发挥配合紧密的优良传统, 在完善办公室定期议事制度、信息沟通制度、工作通报制度、定期联合督导检查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的同时, 注重把握工作规律, 加强协作机制建设, 不断推进了我区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一是建立与各司法所紧密衔接的社区矫正人员衔接机制。我区根据不同的矫正类别完善了社区矫正人员衔接制度。二是建立公安机关共同参与的接矫解矫现场宣告制度。根据《实施办法》社区矫正的主体变更之后, 我局与公安河西分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决定, 各公安派出所仍派员参与社区矫正现场宣告, 分管民警仍与司法所工作人员一道作为社区矫正工作小组的成员, 发挥公安机关的震慑作用, 配合各街司法所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管。三是与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完善调查评估衔接制度。区司法局与区法院多次就审前调查评估工作的委托、调查事项、庭审程序等具体环节进行研究和磋商, 联合制订了《河西区适用非监禁刑审前社会调查实施办法 (试行) 》, 由人民法院委托社区矫正机构对被告人进行审前调查评估, 就被告人的平时表现、家庭状况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供人民法院在量刑时作为证据予以采纳。四是区检察院建立社区矫正工作全程监督制度。区人民检察院对我区社区矫正交付与接收、监管与矫正、变更与终止等环节的全程监督, 建立了定期检察与随时检察、日常监督与专项检察相结合的监督方式, 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责。

严格管理, 努力提升社区矫正执法能力和水平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 司法局承担着调查评估、审批、予以警告、提出各项执法建议、组织教育学习、开展适应性帮扶、办理接收、解除矫正、协调检查评估等15项职责, 各司法所承担着矫正宣告、成立矫正小组、日常监管、组织教育公益劳动、帮扶等九项日常管理工作。区司法局和各司法所成为社区矫正工作的执行主体和工作主体, 担负着社区矫正的重要任务。为此, 我们不断加强基础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管理手段, 努力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 全面提升我区社区矫正工作水平。

维护和谐校园 篇11

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展开

着眼于保增长促发展,认真开展建功立业活动。开展“安康杯”安全生产竞赛活动。组织49家企业、104个班组、4566名职工参加竞赛。协助调查处理6起安全生产事故,加大了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和职工安全保护工作力度。双峰县总被市总推荐为省“安康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分管领导被推荐为先进个人。开展女职工“芙蓉杯”素质达标成果竞赛活动。组织县人民医院、县地税局参加市女职工工作网页竞赛活动,并推荐双峰宾馆为全市第五轮“芙蓉杯”竞赛“优秀女职工集体”。推进“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激励广大职工为经济建设做贡献。县农机局朱昭平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县财政局获市级“五一先锋集体”称号、县地税局周良初获“五一标兵”称号,县电力局职工胡永钦、原县磷肥厂退休人员朱盛初、县邮电局退休人员李金丛获“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劳模”称号,县邮政中心储蓄所获省级“工人先锋号”称号,充分展示了该县工人阶级在推动富厚双峰科学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和主人翁风采。在国庆60周年之际,配合县委、县政府开展“祖国不会忘记”走访慰问活动,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引导和激励广大劳模和先进人物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带动更多的劳动群众共谋经济发展、共建美好家园、共创幸福生活。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2009年双峰县总对口扶贫杏子铺镇泥溪村,通过加强领导力度,推行中层干部结对帮扶等措施,落实扶贫资金8.9 万元,为村民办实事4件。响应县委号召,积极参与了“双百会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两创”、信访维稳、政务公开、财税代扣代收工会经费等其他主要工作取得良好成绩。

着眼于保民生聚力量,认真开展帮扶救助活动。开展“共同约定行动”。发出“共克时艰,共谋发展”倡议,75家企业签订了共同约定书,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开展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行动。新签订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94份,合同覆盖率已达92%,73个单位、2828名女职工参加特殊疾病保险,参保率达到95%;开展了为女农民工“送温暖、送法律、送培训、送健康、送保险”的“五送”活动;联合市红十字会、贝因美公司举行“关爱母婴传递爱心”活动,发放价值3万余元的奶粉和饼干50余箱。开展关爱返乡、失业农民工行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举办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通知》,免费培训农民工258名。建立用工信息网络,发挥乡镇、村和企业三级工会主席等用工信息员的作用,积极搜集和发布劳务信息170多条,帮助农民工就业创业。四是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元旦、春节期间,全县共发放慰问金52.8万元,其中双峰县总为380名困难职工、26名困难劳模筹集21万余元。“金秋助学”活动已成为帮扶品牌,2009年为49名寒门学子发放助学资金5.8万元。双峰县总被市总推荐为省级“双联”和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先进单位。

着眼于保稳定促和谐,认真开展职工维权活动。参与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7月28日至8月31日,分三个阶段,对全县“四小”企业开展督查,向3家存在生产安全隐患、7家劳动合同签定不规范的企业发出了整改通知。开展农民工权益维护专项行动。在全县推行村村设法律援助联络点、建立农民工台帐、发放“法律援助维权联系卡”的做法,农民工维权和法律援助工作实现入村、入组、入户。2009年全县各级工会共办理农民工案件43件,为农民工索赔200多万元。3月11日湖南工人报头版头条以《双峰工会:农民工心目中的“保护神”》为题,对双峰县总工会近年来在帮扶工作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专题报道。

着眼于推典型扩影响,认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工人阶级新闻宣传月”活动。五一前夕组织部分劳模代表参观工业建设现场并召开座谈会,对征集到的劳模意见建议,实行县委、县政府发文交办,予以落实。这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是开先河的举措。在《今日双峰》上开设了《劳动者之歌》专栏,重点推介经验、弘扬先进。各基层工会开设专版、专栏、专题,悬挂宣传标语,活动氛围浓厚。组队参加省市“劳动者之歌”系列活动,其中《劳动的奖章》在省总获银奖,两首原创歌曲获市“脊梁之歌”二等奖,徐颖、朱文健荣获第四届“五一文化奖”。与县委宣传部、文化局等单位组织了规模宏大的庆60华诞红歌会,12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加强宣传信息工作,完善《双峰县总工会对外宣传报道奖励办法》,工会宣传工作再创佳绩。全年共向市级以上刊物报送信息120条(篇),94篇被刊发,其中《湖南工人报》等省级以上刊物用稿28篇。5月7日,全市工会信息调研工作现场会在该县召开,以《突出“四抓”做文章,彰显工会新形象》为题对该县新闻信息工作进行推介。组织开展“共铸理想信念共促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报送职工感言25条,其中井字镇贺长虹同志的作品还入选全国职工感言征集活动。积极做好2010年工会刊物征订工作。对目标进行了分解,由党组成员带队,分五个组到各基层工会订阅,形成机关上下齐心协力做好征订工作的良好氛围。全县共征订《工人日报》80份,《湖南工人报》237份,《脊梁》杂志200份。

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努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工会特色鲜明、实践效果非常突出。紧扣县委部署要求,从工会的性质和职责职能出发,突出为职工群众、为基层工会和企业服务,精心设计了“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活动载体。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民工帮扶救助工作,率先开展“共同约定行动”,率先开展私营企业“职工书屋”建设,率先开展女职工“五送”活动。活动期间,征集到各方意见建议40多条,梳理出的四个方面8大突出问题,有6个近期整改项目落实到位,2个中长期整改任务正在落实或规划当中,县职工活动中心已经进入招投标阶段,最迟在明年初开工建设;完善了机关管理制度体系;为职工群众、基层工会和建会企业办实事好事4件。

坚持深入基层,工作作风明显好转。认真实行领导干部分片挂点联系基层制度,每人定期深入联系点,贴近基层搞服务,贴近职工做好事。具体做到“三带去三带来”:即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政策下去;带着问题、带着经验、带着感受上来。当好“四员”:宣传员、指导员、信息员和学员。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企业的支持、职工的拥护和基层工会的普遍欢迎。

加强廉政建设,防腐能力显著提高。双峰县总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增强党的观念和党性修养,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本色,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无一人出现违法违纪现象。

工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

全县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按照“建一流干部队伍,创一流工会工作”的要求,切实增添组织活力,增强工作能力。

完善机制,全力推进组织建设。双峰县总始终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组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全会上下一起抓的工作格局。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把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纳入年度工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实行一票否决。

强化措施,超额完成组建任务。为全面摸清工会组织建设的底数,年初,双峰县总组织17个乡镇(经开区)联合工会对所有企业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建立了规范的工作台账,有的放矢实施建会。全年共组建工会93家,新增工会会员4385人,超额完成市总下达任务。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稳步增长,工会组织体制更加健全。同时,138家已建会的行政及企事业单位按要求完成了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

规范运作,稳步推动建家活动。2009年6月,组成专门督查考核组,对全县17个乡镇(经开区)的企业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进行了考核验收。全县287家非公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达标率在80%以上,50人以上的企业工会达标率为90%,双峰县总和各乡镇(经开区)联合工会都建立了清晰的规范化建设台账。县直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县烟草局、县移动公司被评为全省“模范职工之家”和“模范职工小家”。

维护和谐校园 篇12

必须充分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民生问题涵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八个方面, 是涉及人民群众自身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 关乎人们生存有没有安全感, 生活有没有幸福感, 对党和政府有没有信任感, 对社会有没有认同感, 影响着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是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

1、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社会的主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 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所有这些, 都体现在点点滴滴的民生民计上。所以说,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和现实表现。

2、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 “必须适应国内新形势的新变化, 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小康, 就是要做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这一切都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可以说, 改善民生既是全面小康的内容, 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途径, 更是全社会共同的期待。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合乎民心民意, 加大力度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序、教育医疗卫生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障网络覆盖更加广泛, 不断改善民生。

3、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解决好民生问题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和谐社会的标志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关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这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尺度和标准就是“民生”。当前, 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 人民群众思想的独立性、多样性、参与性、选择性和维权意识普遍增强, 在加快发展中更加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只有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奋发有为, 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4、改善民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要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 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他们的利益。能不能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 是执政能力的重要考验。只有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转化为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具体行动, 并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 才能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定稳固, 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改善民生是劳动保障部门的重要职责

民生问题涉及诸多方面, 其中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是就业、就学、就医、养老问题。因此, 劳动保障部门必须增强责任感, 勇担使命。具体来说, 应着力发挥三方面作用:

1、发挥“减压阀”的作用。

当前,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面临着战略性调整, 人民群众经济要求多样化, 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在这个特殊时期, 人民群众对经济利益的要求更高, 追求社会利益分配相对公平的呼声更大。这些问题的产生, 主要是一些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没有得到满足, 或是相对公平的享有。譬如, 农村征地后农民因失地出现就业难的问题, 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分流安置的问题, 非公有制企业中员工工资被拖欠、克扣和超时加班等问题。要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 劳动保障部门应充分发挥“减压阀”的作用, 积极搭架好就业转移的桥梁, 加大技能培训力度, 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切实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 化解各类纠纷和矛盾, 更好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妥善协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利益, 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2、发挥“助推器”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 劳动就业是谋生的基本手段。只有通过劳动就业, 人们才能具备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条件。解决好就业问题, 帮助人民群众实现安居乐业, 是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而就业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 尤其在人口众多的我国, 就业问题历来严峻。前些年, 由于体制改革, 国有、集体企业大量的人员下岗, 给就业增加了压力。而近年来, 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 使原已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 劳动保障部门只有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机制, 加大力度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 才能切实保障他们有生存之本, 才能在推动社会发展和稳定发挥“助推器”作用。

3、发挥“安全网”作用。

社会保障涉及到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是民生大计。只有把更多的社会群体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助、失有所补”, 才能不断增强保障民生稳定的基础。当前,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 引起社会形态的深刻演变、社会组织结构的深刻调整, 现实生活中, 贫富差距偏大、劳动关系失衡、城乡差距与地区发展差距扩大、不同社会群体存在一定利益矛盾等, 这些不可否认的要先靠解决就业的问题去解决。但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因年龄大、身体状况差、教育水平低, 或者因体制造成的历史遗留因素, 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这就需要社会保障事业予以救助。社会保障工作不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事情, 而是全社会的事业。作为劳动保障部门就应该发挥“排头兵”作用, 加快推进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制度, 率先撑起“安全网”。

准确把握当前劳动保障工作形势

可以预料, 今后一个时期的劳动保障事业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 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 特别是在推进改善民生工作上, 其任务既繁重又艰巨, 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困难与希望同在。就全国劳动保障工作总体形势上看, 由于有党的十七大精神这股强劲东风的吹动, 劳动保障事业建设将会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 广大人民群众将会更多地分享到改革开放发展的丰硕成果。从全省形势而言, 连年来由于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整个劳动保障事业建设率先走在全国同行前列, 创新二十多项占居首位的辉煌业绩。在未来发展走势中, 也将会一路领先。就惠来县的形势分析, 劳动保障事业建设和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机遇, 有着大的希望。首先, 县委、县政府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惠来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新的战略布局和工作思路, 把改善民生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来抓, 这给劳动保障事业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后盾。其次, 未来几年惠来经济发展将面临着大发展、大跨越的机遇期, 一批投资上亿元、上百亿、上千亿元的项目 (如惠来电厂、中海油、乌屿核电站、大南海国际石化工业园、县城生态工业园、神泉港码头及源翰制衣等) 相继投产或在建在谈, 这给扩大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工作带来了良机。第三, 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当地党政的高度重视下, 劳动保障事业基础建设将得到夯实, 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对外形象已得到塑新和树立。目前, 正着手筹建的县技工学校和劳动保障综合服务大楼, 这将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便民条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但是, 由于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尽相同, 发展速度不匀衡, 劳动保障事业建设也出现不匀衡, 特别象惠来这样人多地少、经济欠发达的县份, 存在的困难更多、压力更大:一是实现就业的压力大、任务繁重。惠来是个超百万人口大县, 虽然在谈在建大型项目不少, 但工业企业家数少、规模不大, 容纳就业份量有限。据统计, 全县仅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达12万人, 且他们的择业观念陈旧、生产技能缺乏。若加上城镇每年的新增劳动力和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 整体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推进就业工作压力较大、任务繁重。二是各类险种参保覆盖面小。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 全县整个社会保障体系5大险种虽得到建立健全, 但由于地方财力弱、社会经济水平低, 各类保险参保面仍很狭窄, 待遇水平也仅仅处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线。三是技能培训基础建设滞后。目前, 全县技能培训工作仅靠县一个培训中心和一所民办学校, 工作压力很大。四是基层劳动保障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应该说, 近年来, 全县劳动保障队伍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能力提高上是有明显变化, 但距离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尚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基层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基础建设, 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有些基层所人员变换频繁, 影响正常业务开展;有些人员因镇政府其他工作任务, 难以操务“正业”;有些人员政策业务水平不高, 难以适应本职工作, 等等。所在这些都必须加以认真解决, 否则, 将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劳动保障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 改善民生的课题也就很难有圆满的答案。

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劳动保障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直接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贯彻好党的十七大精神, 就必须加大工作力度, 在促进民生、保障民生、维护民生上狠下功夫。重点必须抓好三方面工作:

1、扩大就业门路, 稳固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邦之策。推进就业, 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要把扩大就业作为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的关键来抓, 千方百计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让广大群众实现有劳有得。一是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站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上, 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就业制度, 建立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消除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岐视性政策和做法, 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扎实推进“广东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 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提高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 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增创就业岗位, 优化就业结构。增创就业岗位是扩大就业的根本, 优化就业结构是稳定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保障。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 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中小企业, 充分发挥它们劳动力需求的主导性作用, 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 促进就业形成多元化, 鼓励自主创业, 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三是推进国企改革与下岗职工再就业。深化国企改革与促进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工作。要坚持国企改革与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通盘考虑, 在深化国企改革的同时, 充分考虑我县财政、企业职工和社会保险的承受能力, 特别要关注、重视、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 逐步解除工作关系, 妥善分流安置, 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引导, 鼓励企业吸收下岗职工再就业, 促进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 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稳定性。四是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建设。要加快推进各级就业服务机构“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建设, 形成覆盖城乡就业网络, 免费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多样化就业服务。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 力求做到全方位, 快速度搜集用人信息、加强用人方与劳动者的信息对接, 有效促进就业。重点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 力求做到全方位、快速的搜集到企业用工信息;要引导下岗、待业人员自觉登记、主动联系就业信息。同时, 要坚持社会化与市场化相结合, 扎实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开展。当前, 要全力以赴地抓好技工学校的上马建设, 为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做强民生之盾。

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保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是民生之盾。要按照“人人都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推进养老保险。推进以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主的养老保险, 加强非公企业养老保险工作, 加强与工会等单位的合作, 促进企业承担更多社会义务, 维护劳动者权益。探索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 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二是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加大宣传, 扎实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 扩大医保覆盖面, 让广大群众实现病有所医。三是扩大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面, 引导非公有制组织积极参保,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化解矛盾。四是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 从制度上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养老保险及困难企业欠缴社保费等热点、难点问题。

3、健全劳动关系调节机制, 巩固民生之源。

上一篇:课堂过程教学下一篇: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