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2024-11-15

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精选12篇)

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篇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研究部署,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这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国“文化强国”的核心。

一、和谐文化概述

1. 和谐文化的含义。

和谐文化的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核心的价值取向,是以思想观念、社会风尚、理想信仰、行为规范、制度体制等方面融为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

2.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挥其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作用,是塑造当代中国精神形象的需要。

二、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和谐文化的作用分析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理念的和谐、发展战略的和谐以及资源配置、管理机制、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和谐;是高校中各个发展元素在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和谐状态,是一种有序、均衡、促进的良好势态。要实现高校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和谐目标,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规范和支撑。和谐文化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1. 和谐文化对高校的健康发展有明显的主导性作用。

和谐文化使得高校学生及教师等人物之间的关系趋于和谐,它可以有效地主导人们的思想,引导高校以更有效的形式向良好的方面发展。文化的作用极其重大,其对高校的发展具有影响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影响层次深等优势。“和”、“合”是和谐文化的中心思想,它可以影响人们于“无形”,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促使人们抛弃现实的局限性,重新形成新的、适应自然和社会发展的思维和观念,指引着高校前进的方向。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社会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推动,文化是实现人类智慧的基本条件。提倡以“和谐”为核心的文化是社会发展前进的保证,它得以使得社会舆论和环境氛围趋于协调,建立良好的社会共识和高尚的道德风范,使得人们可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谐文化的推行,可以使高校乃至全社会形成共同的、崇高的理想,建立坚强的精神支柱,激励人们的精神内涵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文化体系,可以提升人们的思想素质,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和谐的文化氛围可以激励人们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建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奠定和谐校园的精神基础,推动高校向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2. 和谐文化有助于高校管理者构建和谐、健康的发展战略、管理机制。

文化塑造着社会的灵魂,影响和指导人类的生产方式和发展创造。和谐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社会的各方面,在每一方面,都建立新的社会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并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高校的发展也需要和谐文化作为规范体系,保证管理者在制度、法律、道德的前提下,建立和谐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机制。和谐校园建设强有力的保证是和谐文化,离开了和谐文化的指导,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就会出现偏离,难以持中求稳。

3. 和谐文化使得高校师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人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受自身文化的影响,所以和谐文化有利于高校师生适应学校的新制度、新规范,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和谐不仅可以影响高校师生的心理状态,还可以还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并引导高校师生无意识地适应新的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和谐文化所倡导的“和合”思想是一种健康向上、科学和谐的价值观,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它引导人们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每时每刻都能做到“中节”、“中矩”,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高校是一个浓缩的社会,如果高校的广大师生在理念认识上存在大量分歧,分析和处理事情时存在不同的方式,就会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

4. 和谐文化引导人与人之间和谐合作、共同发展,有利于校园内形成和谐奋进的人际关系。

和谐文化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它对社会生活发挥着评判功能、凝聚功能、教化功能和定向功能,给和谐以肯定、赞扬、褒奖和倡导,鼓励一切和谐事物的发展,促进各种和谐因素的增长。和谐文化可以提高人的积极性、能动性,促进人的自我发展,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格,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们形成一种能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生活模式。和谐文化的“和合”思想有利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使得高校中并不复杂的人际关系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在高校人际关系中,管理者和教职工、教职工与教职工、教职工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和谐的环境下,向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学校内新制度、新规范的实施和推广,更是高校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和谐文化对高校中人才的培养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学校学习环境无疑会塑造出符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高等人才。

三、和谐校园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重要性探讨。

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部分,它使得学校这个整系统的各个环节处于一种健康向上的状态,促使其协调发展,它将学校的教学观念、校园文化、价格观念融为一体,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最基本条件。只有构建起和谐的高校校园,整个社会的和谐才有保障,和谐的校园文化是社会向和谐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的职责是传播文化、传授先进知识,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所以校园文化的和谐是整个社会走向和谐的有力支持,是整个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和谐校园文化的实现方式。

笔者以为,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需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在以上三种文化中,物质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表层;制度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层;精神文化则为其核心。所以,校园文化的和谐化需从精神文化着手实现,并做好三个文化的相互结合,共同建设。在具体执行时,可从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开始,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自豪感,使得学校师生更注意校园卫生,为学校而自豪;除了良好的校园环境外,学校还应注重管理机制的创新。在管理机制创新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中,学校要注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强调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规划、分工明确;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坚持制度的系统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统一,规范办事程序。另外,学校还应注意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丰富而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学生和教职工得到美的享受,高雅的文化和艺术熏陶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及校园文化品位。要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就要坚持对师生进行荣辱观教育,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创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充分体现各自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大型的多功能组织,担负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和谐文化对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和谐文化指导下的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将增强高校创新活力,保证学校安定有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向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杨河.高校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N].人民日报, 2007-04-30.

[3]王梦周.和谐·和谐社会·和谐文化[J].焦作大学学报, 2006, (1) .

[4]杜宇新.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J].理论前沿, 2006, (22) .

[5]王伟.和谐文化:“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战略[N].光明日报, 2006-01-10.

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篇2

摘 要: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要正确把握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的创新是高校发展战略的必要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是陶冶学生情操,弘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有效举措,是学校正常运行,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保证。

关键词:高校 校园文化 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

特征的群体文化。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学生来源参差不齐,思想文化素质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建设高校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以“和谐高校,文化校园”思想为核心,把握校园文化内涵

要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我们首先要把握好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以及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关系。

1.把握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据统计,全世界给“文化”下的定义有260多种。综合这些定义,我们可以将“文化”理解为人类在与自然的作用及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掌握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以及创造和保存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制度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总和,它是一个有机系统。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这个特定范围、特殊环境中产生和演进的,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是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从狭义上讲,校园文化通常指以课余文化活动,即我们所讲的第二课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高校的校园文化层次更高,更突出创新精神和个性解放,它是高校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高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是在广大师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

2.把握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孔子说“和为贵”,墨子说“兼相爱”,都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在西方思想史上,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到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全世界和谐”、欧文“新和谐公社”,都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美好社会的憧憬。高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先进的、和谐的校园文化,成为最适宜师生生活、学习、发展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

二、掌握校园文化的特征

1.校园文化具备独立性。校园文化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形成,又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过程中发展而成,因此,无论是从地理上还是历史上讲都有其独特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并对校内的师生产生长期的固定的影响。比如说“北大精

神”即是一种典型的校园文化。北大之所以有永恒的活力,就在于它有宽广的胸怀,包容的胸襟,它给北大的学子们提供了浓郁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也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多样的实践机会。凝重、活泼、绚烂、五彩的校园文化使莘莘学子们受益匪浅。

2.校园文化具备延续性。从历史的角度看,校园文化有其发生、发展、繁荣和衰落的一般过程,各个时期的校园文化有其内在的继承性、承接性的特点,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也体现了它的独立性。校园文化具备长期性。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一种短期行为,没有历史的学校是形成不了校园文化的。这种文化的形成应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逐步为社会所接受、认可,并体现其特有的社会价值。校园文化具备从属性。校园文化的载体是学校,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因此校园文化同样脱离不了大社会文化的影响,独立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相反,恰恰是这种相对性,给校园文化注射了强有力的生机,这正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基础,前进的动力。这体现了它的性质只能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当然,学校并不是一个桃花源,它与现实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少人说,校园文化,有时就是社会大众文化的翻版或复制品。不过,当我们遵循“良知先行于大学”的信条之时,校园文化,往往会给墙外的社会吹送去一股股清新的风气。

三、建设校园文化的途径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我们长期培育的结果,建设校园文化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策略,成功的校园文化建设有以下几条途径:

1.美化校园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要让每一面墙壁说话。校园文化是校园历史的一种精神产品,是一种隐性的,又十分富有吸引力的亚文化系统。校园文化也是一种潜在的渗透在校园各个角落的一种内在精神力量,它无处不在,无处不含,是整个校园理性光芒的浓浓的细雨,它会让任何知识与集中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学校那种独特情调和氛围的熏陶。

2.巧妙布置教室。教室是教师工作、学生深入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进行精心设计。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对教室内外环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他所领导的学校中,到处摆放着鲜花,对学生创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3.发挥宣传栏的文化载体功能。黑板报、墙报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外各个学校尽量挖掘创造美好的校园环境,将“一面不会说话的墙壁”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目标追求。

4.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以及广播电台的舆论宣传作用。办好广播站,利用网络的宣传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最便捷的途径。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层次高、理性色彩浓、信息服务优势,通过舆论导向,使校园文化建设向优雅、高尚的格调发展,让催人向上、活泼严肃的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为主流。

5.坚持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节日期间,组织相应的文化体育活动。如艺术节、演讲、书法、绘画等作品展览。体育节,举办田径运动会和拔河、跳绳、篮球、乒乓球的比赛。还可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展各种艺术活动,让具有艺术特长的同学选择参加符合自己特点的艺术活动,让学生在自己所爱的艺术活动中施展它的特长,发现和创新。

总之,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主体结合而成的社会组织的群体文化。高校青年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大体系中最富有朝气和活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部分,应将其纳入到先进文

化建设的范畴。青年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课题,共青团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健康有益、充满活力的青年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重要思想为指导,弘扬主旋律,加强“两课”建设,坚持先进性、时代性,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参考文献:[1]王炎琪.不可或缺的校园文化.中国教育报.2003-2-25.[2]徐禄新.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实施策略.教育现代化,2002,(10).[3]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姓名:欧哲人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探析 篇3

一、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现实意义

和谐校园主要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建设和谐校园是现代高等院校的重要战略目标,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和谐校园是高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有助于形成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1]

第一,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涉及社会系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结构层面的和谐的系统工程。高等院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校园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是有机相连的。社会和谐与校园和谐二者是整体与部分、大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双方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现代高校建设和谐校园,不仅为自身改革、发展、稳定奠定牢固的基础,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环境,而且也为社会和谐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建设和谐校园是促进高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办学规模实现了重大突破,大众化教育迈出了坚实步伐,但发展中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给高校的和谐与稳定带来了不少隐患。例如,规模膨胀速度与学校办学条件之间的不和谐、办学规模与办学效能之间的不和谐、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和谐、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之间的不和谐、内部管理要求与管理人员素质之间的不和谐、大学生的言行素养与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不和谐等等。解决上述种种不和谐问题的对策,就是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促进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第三,建设和谐校园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就是要发掘人的全部潜能,培养品德、身心、学业、人格等多方面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学生,这就必须以和谐校园为依托。现代高校应该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全面育人,和谐发展。在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过程中,和谐校园可以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互渗透,互相交织,协调共生,使育人的过程成为一个相互和谐、统一完整的过程。没有和谐校园就没有大学生和谐发展的环境、氛围和平台,建设和谐校园就是为大学生和谐发展创造环境,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实质上就是为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二、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特征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特征应该是:

第一,办学理念科学,特色鲜明,学校各项事业可持续协调发展。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学校的办学要始终服从和服务于这一大局,树立现代大学理念,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从战略的高度,把办学质量放在首位,对学校发展建设目标进行科学规划,对发展进程中的诸多要素和矛盾进行全面分析,在改革和实践中循序渐进,科学决策、精心实施,将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消除在发展中,自觉统筹协调好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使学校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第二,育人为本,人才兴校。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对于学生,坚持育人为本,培养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高校自身而言,坚持人才兴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办学过程中要敢于并善于突出教师在教职工、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资源分配中的优先地位,营造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

第三,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规范协调运转。使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保持协调运转,激发学校与社会互动、教与学相长、自然与人文共融、学校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整体效应,实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

第四,依法治校、科学治校、民主治校机制高效灵活。和谐校园首先是法制的校园。依法治校就是要在法律框架内实施校园管理,从事教学科研等活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建设一个稳定、法治、公平、有序的和谐校园。[2]法治是学校管理的保证和主题,科学治校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按教育规律办学。民主治校是高等学校管理的主要特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师生员工主人翁的精神。

三、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措施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现代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内涵十分丰富,需要用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观点全面把握和深入研究。当前,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建设和谐校园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提高治校兴校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高等学校领导班子是团结与带领广大师生实现高校发展目标的核心,也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关键。高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必须建立在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教育和国内其他高校教育的成功经验,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从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抓起,着力解决学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弘扬务实创新精神,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前提条件和坚实基础。

第二,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人为本为核心,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只有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系统,才能实现人自身、人与人、人与制度、人与环境及各种思想、观点的和谐,最终实现和谐校园的构建。[3]坚持教育方针,德育为先,加强校园师生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人为本,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教师、学生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基本需要为出发点,促进师生健康全面发展;在以弘扬主旋律为主题校园文化建设中,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根据新时期、新任务、新情况的要求,努力实现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和谐统一。

第三,健全有序的内部管理机制,构建和谐的校园制度。制度虽然具有强制性,但制度的创建必须坚持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特别是要体现对人格的尊重,对学术的敬畏,对遵守规则的自觉。对于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学校的党政领导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教职工要敬业育人,身体力行;大学生要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校园的组织和个人处在一个理性、有序、和谐的运行状态中。

第四,完善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以利益调节为核心,建立规范的沟通和协商机制,使每位教师、学生、职工等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都有通畅的表达渠道。建立健全既能体现效率原则又能体现公平原则的学校绩效考核分配机制,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不同岗位、不同院系、不同群体利益格局的合理化。建立和完善福利保障制度,使校内各利益群体都能享受学校发展的成果,并彼此和谐相处。

第五,建立化解校园内各种不和谐因素的机制。高校要注重研究新形势下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各种不和谐因素的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以求不断在解决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化解各种矛盾的运行机制。坚持校务公开,尊重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保证教职工在校园治理中当家作主的地位。加强思想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切实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化解各种不和谐因素,促进和谐校园的全面建设。

第六,加强和谐校园环境建设。环境本身就具有教育的作用,良好的校容校貌校风具有陶冶心灵、熏陶行为、塑造人格、启发美好想象的作用,对师生的精神思想起着振奋和激励的作用,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在高校和谐校园的硬件环境建设上,通过优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重视自然和人文景观建设,完善教学场所、图书馆、实验室、教学设施、文艺体育科技活动等场馆建设,使校园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达到和谐统一。在校园软环境建设中,深入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努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高等院校特色的和谐校园环境。

第七,维护校园稳定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没有高校的稳定,和谐社会无从谈起。要正确处理好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改革发展中促进稳定,在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当前,高校稳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带来了压力和风险;世界范围内非传统安全威胁明显上升,恐怖主义,对国内的渗透破坏越来越严重,诱发暴力恐怖活动的因素越来越活跃。从国内看,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思潮不断涌现,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社会思想意识空前活跃。从高校情况看,虽然大局稳定,但是潜伏着一些不安定因素,各种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因此,要全面认识高校和谐稳定的形势,继续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活动,建设稳定的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王德勋.大学和谐校园构建的理性审视[J].教育评论,2007(4).

[2]罗海滢.论高校和谐校园的机制建设[J].管理观察,2009(5).

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篇4

关键词:高校,和谐校园,内涵界定,建设途径

党的十七大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大会的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子系统自身及其相互之间都能实现和谐发展。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传播先进文化和服务社会等重任,其和谐程度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深远的影响,并对其他领域的和谐建设起到积极的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大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但在高等院校深入改革和面临诸多挑战的今天,如何保证高校在和谐中稳步发展,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我拟就什么是和谐校园,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以及如何构建和谐校园谈几点拙见,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界定

“和谐”,《说文》解释:“和,相应也。”《尔雅》解释:“谐,和也。”可见,和谐即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不仅是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更重要的还在于在差异中见出整齐,在整体上给人以匀称一致、和顺适宜的感觉,并使主客体达到矛盾统一”。[1]就高校而言,和谐校园,目前尚无统一的内涵界定。研究者多从和谐校园的概念、特征、内容、意义等层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我认为,和谐校园就是校园内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人与社会、学校与社会等诸要素间协调稳定、健康发展、和衷共济、内和外顺的多赢状态,是以校园为载体的各种教育子系统及其要素间良性运行、整体优化、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校园文化为纽带,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模式。

在理解和把握和谐校园时,必须防止出现三种倾向:一是把和谐校园看作是单一、均质的状态,二是把和谐校园看作“你好、我好、大家好”无原则下的一团和气,三是把和谐校园等同于掩盖矛盾和问题的“表面稳定”。我们认为,多元、差异才是和谐校园的前提,“和而不同”才能和谐。和谐校园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一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共生融合,富有活力,其精神实质就在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化解利益矛盾以达到新的和谐统一的持续过程。从纵向层面看,和谐校园包括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和谐校园;从横向层面看,“和谐校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自身的和谐。

人是日月之精华,万物之灵长,是和谐校园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和谐校园的开拓者、创造者。和谐始于内心,拥有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和学校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从根本上说,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学校关爱个人,集体承认个人、尊重个人,给个人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是和谐校园的重要标志。

2. 人际关系的和谐。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一个和谐的团队能够增强高校的凝聚力,提高高校的竞争力。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个体背景等的差异,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从本质上讲,利益关系的和谐就是学校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和平、融合、统一与合作。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要实现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和谐、教职员工之间的和谐、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及学校管理者与师生之间的和谐;就是要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认同相适应,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社会不断进步相适应;就是要实现教职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学校的整体利益的紧密结合,摆正个体与集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全校各种利益都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得到切实保障。

3. 校园文化的和谐。

校园文化和谐是和谐校园的底蕴,它对学校事业的发展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

物质文化即校园物化环境,是高校育人的基础,是校园中人学习、工作、生活等赖以生存的场所和条件。完善的建筑设施、标志性的雕塑风格、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乃至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记载着学校的优良传统,对生活其中的师生起到“润物无声”的影响和作用。制度文化是高校育人的关键,体现依法治校、民主决策、权益保障,是规范学校办学活动,实现治校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制度基础,为和谐校园建设目标提供机制保障。精神文化是高校育人的根本,是学校历史文化的积淀、办学理念的体现、大学精神的提炼,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强调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人本思想。高校作为科技和人文交汇的圣地,理应实现科学技术、人文艺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化、一体化。

4. 学校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念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为己任,开放办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融为一体,做到内和外顺,实现学校事业与现代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和谐校园应科学地确定自己在整个社会大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与生存发展空间,明确办学理念、方向和目标。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回应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构建和谐校园同样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根据马丁·特罗的理论,高等教育入学率15%—50%为大众化阶段,我国当前21%的入学率说明我国还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始阶段,也是学校问题多发期、学校矛盾尖锐化时期。因此,厘清各种影响校园和谐的不和谐因素及其成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对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作用。

1. 从教育的外部环境看。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人们价值选择、社会意识、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一方面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并必然在学校中反映出来,且已经给大学的校园带来不和谐因素。有些高校在过去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扩招、贷款征地等问题所引发的矛盾也初显出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贫困生问题、师生心理问题、离退休人员待遇问题、教师津贴分配与职称问题等已成为影响高校稳定的热点、难点和焦点。[2]与此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西方不良思想的冲击,以及传统文化中的僵化部分、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等,造成了有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出现失衡和偏离主流文化的趋势。

2. 从教育的内部环境看。

随着高校的调整、合并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校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合理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我国各种类型的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人本化、大众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规模化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鲜明特征。[3]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主要特征还是规模的扩张,但规模、质量、效益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兼顾,其负面影响有的已经产生,有的正在显现。[4]人、财、物等资源的短缺几乎是国内高校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尽管高校人才辈出、英才汇聚,但在我国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高校始终都面临人才尤其高端人才严重缺失的矛盾。目前,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不少高校则是“举债扩容、负重扩招”。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步调滞重,学校的“硬件建设”难以到位,“软件建设”难上水平,服务社会的能力受到较大影响。[5]

3. 从高校内部来看。

在高校正在进行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技术职务评聘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住房货币化改革和大规模的校园建设过程中,教职工利益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劳动关系和经济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学校成员之间的利益日趋多样化,在呈现勃勃生机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高校的一些教职员工中存在对学校决策不理解,对学校待遇和分配等方面有怨气,对学校政策制度不满或有抵制情绪。同时,大学管理过于浓厚的“机关化”色彩,学科人才资源的配置受到学院分割体制的制约,机构设备的重复设置甚至浪费现象,各职能部门彼此间信息不对称、交流不通畅、沟通不到位等问题依然比较严重。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制约着学校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4. 从教育的主体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各种思潮不断涌现,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冲突对师生员工思想的冲击,影响了师生员工队伍的稳定。部分师生员工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社会责任感欠缺、诚信意识不够,学术腐败、考试作弊、拖欠银行贷款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随着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教育改革的初步深入,大学生面临学习、经济、就业、情感等方面的诸多压力,引发的问题更趋复杂多样。据统计,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困生的比例在5%—10%,高校学生的贫困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已占全部学生的20%—30%,这说明学生心理压力大已成为校园不和谐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6]再者,就业渠道的开放、就业方式的多元、就业人数的剧增,伴随就业市场亟待规范的是,致使学生的就业压力和校园的稳定压力陡然加大。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了校园和谐的建设。

三、高校校园和谐的实现路径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文化立校,培育和谐精神,树立和谐理念,才能推动学校稳定协调地发展。

1. 以人为本,明晰理念,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理应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学校教育,育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质量为生命、以社会需要为目标的育人理念。对学生而言,要努力营造广大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立志成才的校园环境,打造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身心发展规律,使其具有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最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教师而言,要努力营造学生第一、育人育才,优质教学、敬业乐业,科学民主、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提高综合素质,拓展发展空间,激发内在潜能,实现教师学有所长、业有所精、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学校而言,正确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自己的特色何在、优势如何,必须认真加以审视和反思。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坚持正确办学理念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学校发展道路的正确,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校所做的一切,包括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教学科研等,都不应仅仅满足于当今社会的需要,而应具有前瞻性,引领社会前进,为未来负责;学校既不能成为远离社会的“象牙塔”,又不能完全消融于社会中,必须秉持自己的理想,保持批判精神,促进自身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2. 公平正义,协调利益,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而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关键就是要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协调解决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营造宽松、体恤、仁爱、包容的和谐氛围,使社会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具体而言,学校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利用有限优质的资源,从工作、学习、生活等全方位提升对教师的支持力度,高度重视和维护师生员工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如职称评定、住房紧张、子女就业等。尤其要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入手,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勤工助学、经验交流等活动,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要在理顺体制、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稳定情绪的过程中,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觉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全体师生员工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专业学业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最终实现校园的和谐稳定。

3. 依法治校,创新管理,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

依法治校、民主决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高校加强民主法治,就是要尊重并保证师生员工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尊重并维护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和民主监督权,在民主得到充分发扬的基础上,使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目前,高校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重点就在于办学规模与办学效益、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硬件建设与软件配套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四类矛盾的和谐统一。具体而言,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在法律框架内实施科学管理,从事教学科研等活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建设一个稳定、法治、公平、有序的校园,使学校内部各子系统与诸要素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力求质量、效益、结构和规模同步提高,达到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同步推进,实现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结合,切实打牢发展的基础。有研究者提出,要从创建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机制、公开公平的校务运行机制、诚实守信的道德约束机制、流动开发的人才聚集机制、充满活力的创新发展机制、安定有序的校园稳定机制这六个方面进行创新,为实现学校全面发展提供机制保证。[8]我认为,这一探索对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有效可取的。

4. 文化立校,提升精神,促进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统一。

和谐校园的建构离不开和谐的校园文化。没有和谐校园文化,就没有和谐校园的思想根基。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建构的精神底蕴和文化源泉,无论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协调发展、师生员工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师生员工之间的团结和睦,乃至大学生自身的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支撑。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具有强烈的学术价值取向、浓厚的学术氛围、追求真理和科学的精神、学术思想自由和科学探索自由等精神传统的高校是学术大师、科学泰斗生长的摇篮。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就是要建设和谐文化,培养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和精神家园;就是要坚持人性化架构、人文化建设、人格化塑造,培养健全人格;就是要以浓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与时俱进的发展方略鼓励进取、激励创新,形成团结和谐、努力成才、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就是要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整齐的校容校貌,以及富有特色的校园建筑;就是要强调师生、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强调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兼顾、生态与文化统一、人与自然和谐。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05-03-15.

[2]王广友.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价值与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5.

[3]宋明钧.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理性思考[J].理论导刊, 2006/7.

[4]汪华.以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领导科学论坛, 2008, 2:15-17.

[5]郭大成.“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6.

[6]徐文华, 鲁雷.和谐校园的建构[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82.人民出版社, 1995.

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篇5

江苏大学材料学院 曾章英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认真学习,使我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项任务不仅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更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目前全国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把构建和谐社会视为己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的改善自身与环境的和谐,自身与自身的和谐,而作为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重任的高等院校, 打造和谐校园,也是高校建设和谐社会的一种具体实践;给学生建立一个和谐的校园,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生活的氛围,不仅使每天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和教师安于、乐于学习与工作,和谐共生,同时也是关乎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

高校教学秘书处于管理与教学的中间,是贯彻教学管理决策的得力助手,其工作职责是在教务部门与院系级领导的调控下,组织和协调各项教学活动,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提供必要条件。因此教学秘书在建设和谐校园,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的过程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环境

高等学校工作重心仍以教学为主,因此建设和谐校园首当其冲是要协调好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之间的关系,为教师和学生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环境,是保证高校教学秩序有条不紊进行的关键。而教学秘书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安排各项教学活动,同时建立教务处与系部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关系通畅,保证各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只有在保证教学秩序稳定有序的前提下,教师才能放心“教”,学生才能安心“学”,校园教学环境才能和谐发展。

(二)处理好“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类矛盾

学院内部职能部门和各系之间能建立起一种稳定的、和谐的、有活力的教学环境,是衡量教学管理水平的根本标志,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前提。教务管理的职责就是处理好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类矛盾,为构建和谐校园添砖加瓦,而教学秘书作为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的直接执行者其协调工作尤为重要。教学秘书要及

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院制定的教学计划的建议,以学生为本,做好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修订与完善;同时还要解决好教学一线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为教师的顺利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另外还要耐心听取教师对于教学环节的安排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学院职能部门做好反馈工作,以教师为本,及时修订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规定,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最后,教学秘书还要与学校职能部门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向学校反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教师、学生以及学校教学职能部门之间关系通畅,保证各种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和谐运转。

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前提,在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的大背景下,教务管理面临更多、更高的挑战,教学秘书必须认清教务管理工作德重要性,理清教务管理的思路,协调号教学活动中各方关系,才能为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由于教学秘书的工作性质就是建立教务处、教师、学生三者间的纽带与桥梁,具有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沟通信息、改善关系的作用。要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教学秘书就要做好上传下达,及时了解学校教学的新政策,扶助学院领导做好教学的管理工作,只有教学秘书的工作到位,才能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有序进行。一个有序的、和谐的教学秩序正是和谐校园的标志。

古人曾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民以和为贵”,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这些格言处处彰显“和”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从汉代的“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到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再到清代的“康雍乾盛世”,这些繁荣时代的经济、文化、教育都处于高度的和谐发展之中。当然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也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其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就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由此可见,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

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必须是学校师生生活和谐、学习和谐、心理和谐才能达到校园的和谐发展。

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篇6

【关键词】高校 党建 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1],构建和谐校园成为高校的新任务。高校党的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保证,在整个建设中起到核心作用。探讨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对进一步建设和谐校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性

高等学校校园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子聚集的场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培养未来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迫切要求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下,保证高等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只有在和谐、稳定的前提下,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学校全面发展。只有在民主,科学的环境下,大学生才能真正受到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熏陶,实现全面和谐发展。建设和谐校园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要求”[2]:1)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3)是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性、创造性的必然要求;4)是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5)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 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的辨证关系

2.1 和谐校园建设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对党建工作来说,要转变观念,即根据和谐的理念设定党建工作目标,不断改进党建内容和方法,提高工作成效,真正发挥党建工作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3]。

(1)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办学方向。高校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和信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2)要创新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和谐校园建设在办学思想上必须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理念,高校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和广大党员必须具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4]。

(3)要不断提高领导决策能力,强化管理水平。要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要把精力放在团结和谐上,在把握方向、整合力量上下功夫,校长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谋事、谋成事”上,不断推进学校改革发展,促使高校管理制度有机、高效运作。

(4)要消除影响党内和谐的一切因素。如党内政治生活不够正常、党内作风不正、党内腐败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党内和谐氛围。只有消除这些不和谐因素,才能营造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校园和谐局面。

2.2 高校党建工作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有力保障

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保证,党建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构建和谐校园的成败[5]。

首先高校党建工作要发挥思想政治的教育优势,从根本上把握和谐校园的建设节拍,抓住机遇引导学校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利用各种有效渠道,提升广大师生的政治认知能力;其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广大师生的思想和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矛盾,营造和谐、良好的校园文明氛围。

2.3 高校党建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同样,构建和谐校园,关键也在党。加强党内制度建设、领导班子建设以及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的关键,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6]。

(1)加强制度建设

首先要坚持科学、民主的决策。要明确学术委员会的地位,听取专家教授的意见,对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学术事务进行论证和审议;同时,对重要规章制度、重大改革方案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举措,应在决策前将方案提交教代会讨论。其次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选拔体系。学校要遵循学术研究规律,营造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而不是人为地制造一些条条框框,使教师整日忙于应付一些具体指标,无力进行原创性的研究工作;要尊重学术自由,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教师提供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再者,要不断完善学校资源分配和整合机制,平衡学校内部各群体间的利益。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任何一个集体想发展,首要因素就是建设一支有远见、有全局观、具备高水平管理能力的领导班子。办学实践证明,领导班子的决策决定了高校改革发展的方向和成效。

(3)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6]

基层党组织作为学校党建工作的基础,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战略资源。没有基层组织的和谐,就没有校园的整体和谐。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就是要努力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把党员、群众团结到谋求学校科学发展、共同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上来。就目前而言,一是要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水平,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增强组织活力;二是要规范基层党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三是探索建立班子成员联系党支部、党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制度,搭建基层党支部参与学校管理的平台;四是以基层党组织为基础,疏通征求群众意见的渠道,逐步建立群众意见处理和矛盾调处机制。

3 小结

高校党建工作与和谐校园建设之间的关系要辩证看待:高校党的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保证,在整个和谐校园建设中起核心作用;同时构建和谐校园为高校党建工作搭建了新的平台,也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提供了机遇。因此,党建工作与和谐校园建设属辩证统一关系,两者要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以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和谐校园促进党建机制创新,让高校在和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萍.论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J].考试周刊,2009,(04).

[2] 吴荣军.和谐视野下的高校党建工作初探[J].管理观察,2008,(10).

[3] 张春,桑雷.和谐校园视野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4] 刘铁英.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多元评价原则的研究与实践[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03).

[5] 金硕.试论加强高校党建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09).

浅谈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举措 篇7

第一, 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谐校园的创建最首要的前提就是要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安全的外部环境。和谐校园建设要重点围绕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周边安全、房屋安全、疾病预防等重点问题进行, 切实加强防控力量建设和工作机制建设, 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 高校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承担起主体责任, 做好校园安全常态管理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同时, 高校也要重点提升校园环境、改进后勤管理, 办好学校食堂和宿舍、改善信息管理、图书阅览等服务, 以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质量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第二,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和谐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 高校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学校管理层之间、教职工之间、管理者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 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其中, 学校领导班子的和谐尤为重要。因为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的主心骨, 是学校的作战指挥部, 是全体师生员工的表率。师生和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 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管理者的一言一行, 教师的一举一动, 服务人员的举手投足, 都会给可塑性很强的大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言教不如身教”。为此, 高校应努力营造管理者关心体贴师生员工、师生员工拥护支持管理者、教师尽责尽力、管理人员热忱服务、学生勤奋好学、全校上下团结祥和的和谐氛围。

第三, 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 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文化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与内涵, 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模式。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升学生的道德品位, 将思想教育融汇于文娱活动中, 使学生在美感欣赏、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潜意识和形象化的教育, 变枯燥的思想灌输为充满趣味的心灵体验, 学生更乐于接受, 思想教育也更见成效, 校园内的氛围也更为轻松活泼, 和谐自由。和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统领, 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温馨、和谐、文明的文化氛围, 从而为大学生的成长长才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四, 建立和谐的教学模式。和谐的教学模式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载体。由于不同地区, 特别是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教学资源和水平的差异, 使得大学新生的层次性、差异性也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大而体现得愈加明显。这种不断加剧的层次性和差异性, 对高校、高校教师、高校教学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困扰, 因此, 建立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特征、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切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模式是学校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 同时, 高校要努力建立平等、互动的和谐师生关系,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 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努力在知识和思想层面上达到师生间心灵的交融, 实现教学相长。此外, 高校要把学科和谐的培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消除学科间的隔阂和冲突, 形成学科间融会贯通的良好局面。

第五, 制定和谐的学校制度。学校制度是调整学校组织内各种关系、维系学校正常运转的各项规定。学校制度的制定有利于把学校的价值理念外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 使学校内各项活动能行之有效地进行。因此, 学校在建立制度、规范管理的过程中,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要重激励、重调动, 关心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和学习的氛围。同时, 学校的校风、校训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 因此, 在制订学校的管理制度时把校风、校训的精神体现在制度中, 使校风、校训在制度中进行贯彻和发展, 体现校风、校训和管理制度的和谐统一。

学校的和谐无外乎人、事、物、景、情这几个方面, 只有他们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和谐校园的建设才能化为现实。和谐校园是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 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 将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充分激发全体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全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主动性, 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好局面。

摘要:大学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 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说, 没有高校的和谐, 就难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设和谐校园, 有助于大学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 将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审理 篇8

一、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本质内涵问题

在关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本质内涵的不同理解中,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第一, “精神境界说”。这种观点认为, 和谐校园文化是以崇尚与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 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状态、行为规范、校园风尚等为一体, 反映师生员工对和谐校园的正确理解、基本理念及理想追求, 烘托出的一种教书育人的崭新精神境界[1]。第二, “群体文化说”。这种观点认为, 和谐校园文化是在和谐社会建构背景下, 校园文化系统中各种要素处于一种协调融合、和谐共生的状态, 是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旨归, 以师生员工为主体,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 以先进和谐的精神文化为核心, 以独特典雅的物质文化、民主高效的制度文化和理性诚信的行为文化为依托, 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群体文化[2]。第三, “和谐状态说”。这种观点认为, 和谐校园文化是指校园文化构成系统中各个层面、各个关联与参与主体之间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相互协调和促进、共同发展和进步的和谐状态[3]。上述这些论述虽然认识的视角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但都确认和谐校园文化的人本性、精神性、先进性、和谐性, 都强调校园文化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整体协调与和谐运转。

笔者认为,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指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由师生员工创生和积淀形成的、校园文化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均衡有序、和谐共生的一种人文状态和精神品格。第一,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种特定形式, 它既不同于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文化, 也不同于作为社会基本构成单元的社区文化, 更不同于作为营利性组织的企业文化, 具有非强制性、非松散性、非营利性等基本特征。第二,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从其内涵意蕴、本质特征、价值取向、深度广度、参与主体以及环境氛围等方面看, 都与中小学和谐校园文化存在较大差异, 具有学术性、创造性、先进性等鲜明特点。第三,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对高校校园文化“非和谐”状态的反向观照, 只有在深刻反思和批判高校校园文化中行政化、官本位、功利化、各自为战、价值混乱、精神缺失、管理失范等“非和谐”现象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精神实质。第四,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高校和谐校园的实质在于文化和谐, 其建设的根本就在于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由此可见,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不仅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目标, 而且也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路径和实践策略。

二、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科学定位问题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科学定位问题, 事关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的方向和成效, 因而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1.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应定位于先进性与引领性。和谐是人类美好的期望和永恒的追求, 和谐校园文化不仅代表了高校文化的发展方向, 代表了高等教育内在的基本规律, 而且代表了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发展的未来趋向, 代表了时代的文明进步, 因而具有极为突出的先进性。高校作为人类文化集中传播的重要场所, 不仅是人类科技创新与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 而且是真正意义上健全人格和精神境界修炼的发动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坚持真理、公平与正义, 强调尊重、平等与博爱, 倡导交流、理解与共享, 反对霸权, 鄙视权威, 拒绝封建迷信和盲目崇拜。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始终处于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 以创造新文化的胸怀与气魄, 引领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实现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并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2.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应定位于主体性与人本性。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者是教职员工, 其享用者也是教职员工, 特别是学生。校长必须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承担起和谐校园文化承传创新的神圣使命, 使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成为学校提升办学层次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有意识地把和谐校园文化纳入学校管理活动之中。教师要调动自身的主体性, 一方面, 紧紧抓住“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基本职责不放松, 通过向学生传递人类优良文化因子, 为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提供支撑;另一方面, 重视自身知识素养的累积、能力素养的提升、道德修养的涵养以及高尚人格的模塑, 为和谐校园文化注入无言的榜样力量。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 又是教育的主体;既是和谐校园文化的载体, 又是和谐校园文化构建的价值与目的之所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不断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学生进行文化选择、文化创新和文化内化, 有助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应定位于创造性与发展性。高校不仅要把人类积累几千年的知识经验和文化成果传递给年轻一代, 而且还担负着科学研究和文化创造的时代功能。创造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形式的最突出的精神品格。没有创造便没有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发展与生长。高校作为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组织机构, 设施齐全, 活动丰富, 层次较高, 它对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向有清醒的认识和灵敏的“嗅觉”, 能不断创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价值统一的校园文化活动, 为教职员工和谐校园文化意识的培育及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不仅如此,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还能突出高校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 彰显高校核心价值观念和竞争力, 激励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创新教育教学的价值、方法和路径, 从而实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升。

三、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内容结构问题

关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内容结构, 主要有“要素说”和“关系说”两种观点。“要素说”认为, 和谐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 是由诸多反映校园文化特质的要素构成的, 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理文化、生活文化、实践文化等, 这些要素相互依存、和谐有序, 共同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完善。“关系说”则认为, 如果依据和谐校园文化层次与主体及其关系来划分,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主要是指高校及与其相互关联组织的高校与社会、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二级学院、二级学院之间的关系形式, 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党群与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师师关系、生生关系等所呈现的一种和谐状态[4]。

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实践看, “要素说”有助于认识和谐校园文化的内容结构, 但“要素”也不能越多越好。笔者认为,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应包括精神文化和谐、制度文化和谐和物质文化和谐。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个性与风貌, 是学校文化价值理念的深层内核, 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和最高层次。高校精神文化和谐在于, 高校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 能营造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育人氛围, 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班风和学风, 能激发和调动教职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与战斗力, 使教职员工获得较高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使他们的价值生命和自然生命都得到提升。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它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特有的管理理念、运行效度及人文情怀。高校制度文化和谐在于:高校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 依法治校, 有章必依, 违章必究;要贯彻落实人本化管理理念, 激发教职员工遵守规章制度的内在自觉;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公开透明的原则, 切实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及作用。物质文化是一种有形的文化形式, 是校园文化的外显的物质形态, 也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物质文化和谐在于, 高校校园规划要布局合理, 整体有序, 各种功能区域既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校园环境突出人文气息、生态理念和育人功能, 使师生员工既能放松心情又能受到陶冶;校园设施和教学设备要功能齐全, 方便实用, 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追求。

四、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运行机制问题

所谓运行机制, 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变化过程中, 影响运动变化过程的各因素的结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以及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基本过程、主要机理及运行方式, 是决定行为的各种内外因素以及它们之间密切关系的总称。灵活、协调、有序和高效的运行机制, 是保证人类社会各项活动目标与活动任务顺利实现的根本条件和重要路径。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独具特色的活动领域, 其价值功能的实现和目的任务的达成, 是一个诸因素综合作用下积极运动发展的过程, 它也必须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的建立。

从纵向的角度看,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运行机制是由心理层次、制度层次、思潮层次以及行为层次等因素所构成的一个由表及里、从低级到高级的系统结构体系。其中, 心理层次是高校教职员工所表现出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等成分, 它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发生作用的基础层次因素。制度层次是高校为保证教育活动有效开展所制定的一整套行为准则和规范, 它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实现群体心理认同与教育行为价值选择相契合的层次因素。思潮层次是高校教职员工所具有的教育行为价值选择的一种思想倾向, 它是沟通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心理层次因素与制度层次因素的中介层次因素。行为层次则是高校教职员工在实际工作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 它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最终表现和价值旨归, 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次因素。从横向的角度看,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上述四个层次因素的某些具体内容不仅存在明显的冲突和排斥, 而且又互相渗透、融合和促进, 正是在不断否定和淘汰某些因素的基础上,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才能传承和创新人类优秀的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才能适应和满足高等教育水平不断发展与提高的需要。

五、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构策略问题

影响因素的多维性、作用功能的育人性及本质意蕴的独特性, 决定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动态性和发展性, 它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而是一个长期的运动变化过程, 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基本出发点和根本指导思想上来说,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自身所承担的育人目标相契合, 也就是通过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有利于社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学校改革与发展进程相一致, 也就是通过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不断推动高校改革成功和良性发展;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相融合, 也就是通过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有助于优秀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相协调, 也就是通过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与完善。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策略应注意以下方面:首先,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 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基础。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部分, 其建设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根本, 否则就会迷失正确的方向。其次, 充分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 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和塑造人, 是为了人的发展与幸福。因此, 需要充分彰显“人本化”理念, 始终把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当作出发点与归宿, 真正把师生员工当作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再次, 重视良好校园文化平台的搭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使政策导向与价值导向紧密结合, 在重视效率的同时更加重视公平, 努力搭建“平等竞争、公平有序、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制度文化平台, 以制度规约行为, 以制度保障和谐。最后, 加强优秀校园文化体系的创建。高校优秀文化体系建设需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及其学科与专业特点, 全面、科学地进行规划设计, 把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融入和谐校园文化, 使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各项事业发展形成合力。

摘要: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由师生员工创生和积淀形成的、校园文化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均衡有序、和谐共生的一种人文状态和精神品格。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应定位于先进性与引领性、主体性与人本性、创造性与发展性。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谐、制度文化和谐、物质文化和谐。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由心理层次、制度层次、思潮层次以及行为层次等因素构成的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系统结构体系。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 重视校园文化平台的搭建, 加强校园文化体系的创建。

关键词:高校,和谐校园文化,问题审理

参考文献

[1]王金华.试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 (6) :117-119.

[2]陆岩, 乔长水.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2) :11-13.

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篇9

一、充分认识建设和谐校园的重大意义

(一) 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在需要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第一要务。高校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师生利益放在首位, 从师生利益出发谋求学校发展, 通过不断改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来满足师生的合理需求, 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 让学校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师生, 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广大师生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 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各种矛盾得到化解, 各方利益得到平衡, 才能形成全校上下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 建设和谐振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由众多单元组成, 只有各单元和谐, 才能实现社会和谐。高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 高层次人员相对集中, 其作为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应发挥自身的人才和文化优势,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 建设和谐校园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客观需要

发展是硬道理。和谐是发展之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的发展, 既需要硬实力, 同样也需要软实力。对高校发展而言, 硬实力是基础, 软实力更是关键。软实力建设即文化建设、精神建设和凝聚力建设, 集中体现在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上。建设和谐校园, 有利于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妥善协调各方利益, 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使广大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 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 增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途径

和谐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全校师生全面参与, 持之以恒, 从多方入手, 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推进。

(一) 以又好又快发展带动和谐校园建设

发展对学校来说是最大的政治, 最硬的道理, 最根本的任务。只有发展了, 才能克服和解决学校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只有发展了, 才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保持稳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 高等教育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积累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显露, 部分高校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办学理念不够明确, 发展定位不够准确, 办学特色不够突出;二是由于背负建设新校区欠下的巨额债务和利息压力, 学校财政紧张的状况短时期内难以扭转;三是师资结构性短缺的矛盾比较突出, 尤其是缺乏一流的大师级人物;四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展较慢, 成效不显著等。这就要求高校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学校可承受的能力统一起来,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走特色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 可持续和谐发展之路, 将学校引导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和谐发展的轨道上来。

(二) 以良好的管理运行机制保障和谐校园建设

和谐校园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校园。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形成一种促进校园和谐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使全校师生和谐共处, 协同作战。一是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正确处理好“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之间的关系, 做到职责明确, 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二是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 建立健全集体议事决策制度;三是要健全和完善学术管理机制, 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中的决策咨询作用, 发挥教授及学术带头人在治学中的骨干作用;四是要建立监督制约机制, 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的作用, 不断提高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校务公开的水平;五是要建立激励竞争机制, 营造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人人和谐相处、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和氛围。

(三) 以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关系, 是一定的群体在相互交流中形成的比较稳定而持久的关系, 它对于一定群体和谐共处, 团结协作, 奋发进取, 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管理者之间、教职工之间、管理者与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 此外, 教师与社会、家庭、家长的关系也是校园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校园, 必须协调处理好学校内部的各种人际关系, 理顺师生的情绪, 及时化解矛盾, 努力形成管理者关心体贴师生员工、师生员工拥护支持管理、教师尽职尽责、管理人员热忱服务、学生勤奋好学、全校上下团结祥和的局面。

(四) 以完备的制度体系支撑和谐校园建设

和谐以制度为基础。实现和谐校园主要还是靠制度, 用制度来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 加强建章立制, 建立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要根据政策、规定进行清理, 凡是可行的, 继续执行;凡是与现行法律法规、上级文件精神相抵触或已不适应当前实际工作的, 则予以废除。在建章立制的过程中, 尤其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合法合理, 与国家和上级法规政策的要求相统一;二是符合形势, 与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和社会大环境相适应, 做到立足全局, 着眼长远;三是结合工作实际, 解决实际问题;四是科学民主, 走群众路线, 重要或敏感的规章制度经教代会讨论通过。

(五) 以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巩固和谐校园建设

大学的生命在于文化。氛围浓厚、丰富多彩、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 是兴学育才, 增强学校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 实现持久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和环境。校园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构建校园文化要三方面有机结合, 共同建设, 发挥和谐功能。一要以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为重点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整体规划校容校貌的布局、建筑物的装饰、校园的绿化、名人塑像等文化景观的建设, 进一步增强物质文化的育人功能;二要加强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建设, 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体系, 体现学校的精神文化和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起到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和规范、引导、激励师生员工的作用;三要进一步继承办学传统, 凝炼办学理念, 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培养人才、繁荣科技、服务社会的大学精神, 增强学校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德勋.大学和谐校园构建的理性审视[J].教育评论, 2007, (4) 51-54.

[2]吴芳, 姚则东, 陈呈频, 蔡军.解读“和谐”校园建设内涵[J].湖北社会科学, 2007, (7) 158-160.

[3]李京文.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5, (1) 6-9.

和谐高校校园建设机制研究 篇10

一、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和特征

1. 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

高校和谐校园, 是高校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状态;是高校通过深入改革、机制创新,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全校有机融合、协同前进的精神风貌;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是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2. 高校和谐校园的主要特征。

(1) 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高校的重要前提。

(2) 民主法治。依法治校、民主决策是构建和谐高校的重要保证。

(3) 关系融洽。关系融洽是构建和谐高校的重要内容。

(4) 稳定有序。稳定有序是构建和谐高校的重要标志。

(5) 环境和谐。环境和谐是构建和谐高校的重要载体, 它包括校园人文环境和校园自然环境2个方面。

(6) 充满活力。充满活力是构建和谐高校的重要体现。

二、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

1. 办学理念的和谐。

(1) 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创建和谐高校的宗旨。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大学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社会进步, 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

(2) 坚持科学发展是创建和谐高校的基础。要体现科学发展, 以人为本,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创新是创建和谐高校的动力之源。

(4) 文化建设是创建和谐高校的精神源泉。

(5) 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是创建和谐高校的必由之路。

(6) 勤奋务实是创建和谐高校的法宝。

2. 思想观念的和谐。

和谐校园的构建, 有赖于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支撑, 这种基础和支撑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政治保障。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高校工作的首位, 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生活的全过程;要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确保主流思想的和谐贯通和融合。

3. 管理体制的和谐。要从管理体制入手, 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 加强民主建设。

(1) 要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制度、校务公开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班务公开制度和民主决策制度等, 使干群、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

(2) 要不断创新与群众沟通的途径与方法, 利用好学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工会委员代表大学、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群众组织, 支持他们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3) 采取多种形式,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倾听师生的诉求, 及时解决大家反映的问题。

4. 人际关系的和谐。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增强高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 是高校兴旺发展的前提, 是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关键。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人际关系包括学校管理队伍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管理队伍与师生员工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师生间关系的和谐和同学间人际关系的和谐。

5. 学科建设的和谐。

(1) 高校要发挥其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基础雄厚的优势, 统筹规划, 着眼未来, 整合资源, 为学科间的和谐发展搭建平台。重点学科应带动非重点学科, 新兴学科应带动传统学科, 做到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整体推进, 使学校的学科建设充满活力与生机。

(2) 高校要大力培植群体精神和群体意识。学科教师要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克服名利思想和学术浮躁, 组织、综合科研力量围绕某一个研究领域或研究课题进行集体攻关, 力争多出成果、多出优秀成果, 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良好学术氛围。

(3) 在学科建设中, 还要处理好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应立足科研为教学服务、教学为学生成长服务的意识, 努力实现双向共赢。

6. 学生个人发展的和谐。学生个人发展的和谐应该成为高

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 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的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

7. 高校软硬件建设的和谐。

硬件建设是指大学办学的外在条件, 主要包括教学设施、后勤服务设施、娱乐设施等等, 是办学的物质基础;软件建设是指大学办学的内在条件, 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学风、教学效果等, 是大学办学的精神支撑。在大学教学中, 这2者不可或缺, 应该统筹协调, 合理分配, 以达到最佳组合效果。

8. 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

要制定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建立保障机制, 强化领导, 优化管理;运用校园文化载体, 优化育人环境, 完善校园文化制度, 加强德育育人, 重视第2课堂活动, 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9. 校园环境的和谐。

(1) 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 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 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2) 学校环境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发展。构建大学和谐校园, 需要社会各部门各系统共同努力与协作, 高校应主动调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创建和谐的社区环境。平时应主动与地方政府多协商、多沟通, 获得地方政府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帮助, 特别是新校区建设和毕业生就业工作, 更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关心与支持。高校应发挥自身知识和人才密集的优势, 为街道、居委会、社区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 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发展。可以与社区、街道、市民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建立和完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机制, 提高高校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能力, 确保校园的安定有序, 同时又能使高校长期与地方政府、周边邻里友好地相处。

(3) 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教学因素指以课堂为主渠道的诸种因素。非教学因素指高校的办学理念、制度建设、硬件设施和校园文化等育人因素。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是形成和谐校园整体效应的关键性因素和决定性因素。

(4) 树立服务意识, 营造和谐的教育服务环境。要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行政为业务服务、干部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这是实现校园和谐的重要途径。

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篇11

关键词:和谐管理;高校;校园文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高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的重要任务,因此,建设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健康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至关重要。

一、和谐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基本框架

东方古代自然哲学的非理性文化模式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天人合一”,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相生相克、相互牵制与促进是万物产生的前提。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东方文化突出人的中心地位,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和谐。西方早期管理模式崇尚理性,19 世纪中期,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出版了《和谐经济论》,把人的心理和文化因素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强调关注组织和人的和谐问题。波兰管理学者阿达米斯基在他的《劳动和谐论》中用“和谐理论”雏形来解释有关生产中计划和控制集体工作的规律,他制定的把若干复杂的作用同时用图表示出来的“和谐图”,保证了大量作业和谐有序地进行。

和谐管理理论强调“和谐主题”、“和”与“和则”、“谐” 与“谐则”以及和谐的耦合。和谐管理理论将“优化设计”对应于“谐”,而将“人的能动作用”对应为“和”、和谐管理理论的特色之一在于通过引入双规则,从而摆脱了长期以来在管理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单纯依赖科学设计的观点,为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打开了新的思路。在双规则的引入和运用中,和谐管理理论的特色也突出地表现在对于“和”的强调上,并认为经过传统积累和环境诱导下的行为协调形成的“和则”体系,对组织应对不确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席酉民教授将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与复杂系统理论相结合,在1987 年提出了和谐管理理论,重点从系统工程角度建立了一种通过和谐机制减少内耗、提高组织运行和管理绩效的理论体系。和谐管理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组织围绕“和谐主题”,以人与物的互动以及人与系统的自治性和能动性为前提,以“理性设计和优化设计”及“环境诱导下的自主演化”为双规则来调动“人的能动作用”的系统管理思路与方法。

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社区,高校校园文化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殊文化,具有高雅性、开放性和多元性,高校校园文化对全体师生员工具有教育、导向、凝聚、激励、规范和辐射的功能。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高校校园文化呈缺乏主体文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师生的多元化思想,多元化的价值观,多元化的道德标准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在高校扩张过程中,多校区管理模式多元化,使教育资源不能共享加剧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多元化,造成高校主体校园文化的缺失。

2.高校校园文化脱离学生生活

高校校园文化中行政文化与学术文化矛盾加剧,校园主流文化脱离学生生活。教授、博士积极竟聘行政领导,行政领导看重职称评定,课程设置、基础建设、学校管理重心向教职员工倾斜,对于大学生的文化活动基本是由团委、学生处、院(系)党团组织等学生管理部门出于学校文件性、制度性的安排,与大多数学生的期望和爱好相差甚远,忽视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3、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从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着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指引方向,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4、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通过对比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足和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突出特点,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特色不够鲜明、我国高校普遍忽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我国高校科研基础薄弱。为了提高我国高校在国际中的综合竞争能力,我国高校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校园文化的宝贵经验,使之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服务。

三、和谐管理理念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1、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

和谐管理中的和谐主题指的是组织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具有一定阶段稳定性、可操作性和全局指导意义的核心任务与核心问题。高校应根据学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结构确定适合学校发展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逐步建立、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

2、强化“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和谐管理强调关注人的主观性、主动性,因此,强化“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学生作为学校教学中的主体,是学校的工作对象和工作目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而展开的,没有学生,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二是坚持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无私地奉献。优秀学生的培养,更主要依靠的是教师主导性的发挥。高等院校要改变过去重管理、轻教学的观念,将师资建设与学生发展放在同等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师进步与人才培养的和谐,实现共同进步。

3、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和谐管理强调一切物要素在组织中的“合理”的“投入”,具体可理解为活动安排(规则)与资源配置(资源)的规范化与结构化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内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补充。

4、加强与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文化的交流

和谐管理强调着眼于相对确定性下的科学设计和优化。随着国际接触与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密切,发达国家的校园文化正以多种途径和方式传入我国,渗透到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中,我国高校应该选择性的吸取国外高校成功的校园文化,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首先,积极拓展与发达国家高校之间的文化交流。其次,扩大留学教育的规模。一方面要扩大我国高校学生出国留学的队伍,一方面要扩大外国学生来我国留学的队伍。

参考文献:

[1] 席酉民,韩巍,葛京.和谐管理理论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 陆晓艺;党辉 和谐管理理念下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经济师 2008-11-05 期刊

[3] 赵美 关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改革与开放 2009-07-15 期刊

[4] 杨晓江.美国学者视野中的校园文化.上海: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

[5] 陈宜大.关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思考.沈阳: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

[6] 薛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天津: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0年

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篇12

“和谐”,从人权学的角度讲,“和”是人和。“和”的反义词是无序、内耗、动乱。“谐”作为动词则是平衡、协调,作为名词是美好、圆满。和谐就是要把无序、内耗、动乱、协调和调整到有序、凝聚、安定团结的状态。“和谐”一词,蕴含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与协调、和睦之意。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即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而不是指事物的完全统一。“和谐,不仅是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更重要的还在于在差异中见出协调,在不齐中见出整齐,在整体上给人以匀称一致,和顺适宜的感觉,并使主客体达到矛盾统一”[1]。

“和谐校园”的概念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的理想有着直接的渊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构建的触角必伸之处。近些年来高校合并、从组、扩招,高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伴随而生一些严重影响高校和谐发展的因素,严重制约着高校的快速良性的发展。如高校建设新校区给周围生态带来的影响;高校扩招学生规模的扩大与学校资源有限的矛盾———师资力量的不足,学校实验室,运动场馆设施等的不足等等;学生的期待和学校管理者的无法“无微不至”的矛盾等等,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构建和谐校园以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所谓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建立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营造一种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探索一种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机制,形成一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获得一种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2]。

2 奥林匹克精神的丰富内涵

2.1 以人为本,追求个体的全面发展

宪章基本原则第条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是五个连环,它涵盖五大洲。它的活动是普遍的、经常的,其最高层次的活动是使世界上的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一盛大的体育节日上欢聚一堂”[3]。所以参与精神应该列为奥林匹克精神的首位。早在100多年以前,奥林匹克运动就提出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奥林匹克教育的宗旨。奥林匹克精神告诫人们,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其宗旨不在于最终夺冠或获奖的比赛结果,而是为了追求一个过程,一个参与的过程,一个竞争的过程,一个真正表现自我和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应当说,这是奥林匹克先进和崇高的教育理想。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奥林匹克运动,不难发现,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体育运动为主要形式教育广大青年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突破了传统体育教育的窠臼,通过体育比赛的外在形式,以一种新的角度、新的方式去教育青年,在这一过程中促进青年身心的和谐发展。

2.2 公平、平等的竞争精神

FairPlay的精神作为奥林匹克精神指的是“公平友好地竞争”精神,这是体育竞赛最显著的一个特点,也是现代社会生活必备的重要品质之一,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在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场入口处的宙斯铜像上面镌刻着这样的警句:“在奥林匹克,只能用快腿和体力战胜对手,金钱不可能使你赢得胜利”。在奥运赛场上倡导公平的竞争,平等的参与,主张光明磊落唾弃不正当竞争的种种手段和伎俩对兴奋剂的严厉的打击力度就是这一追求的具体而又强有力的体现。体育竞赛把战争的激烈残酷与和平、宽松、和谐有机地统一于自身,既是激烈的角逐,又是友好的交往,为人类宣泄自身好胜斗勇的本性找到了最恰当的方式。这种体育精神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传播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竞争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主动精神,从而激发个体的发展潜力。善于竞争是对现代人才的基本要求。公平竞争精神是高校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必须具备的素质。而确保可以平等的参与竞争是激发参与者信心和热情的必要因素。

2.3 和谐理念,建立更美好的世界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在奥林匹克主义及其价值观的指导下开展的体育运动教育青年,“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4]。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人的和谐发展。促进各民族,各种族文化的相互借鉴和融合,寻求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建立和谐文化的氛围,摆脱各种文化偏见。奥运会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就是很好的说明,有205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在我国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来自不同肤色,不同文化,不同风俗,不同信仰,不同语言的世界运动员和旅游者汇聚一堂,俨然是一个和谐的奥林匹克大家庭。

3 奥林匹克精神对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奥林匹克精神经过百年的发展,已逐渐走向了成熟,伴随奥运会的发展和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奥林匹克文化的影响也日渐深入,其对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也给予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3.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奥林匹克精神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对高校和谐校园的启示是,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奥运会以人的活动为主体一样,和谐校园建设的主角也是“人”,是人的活动的综合成果。奥林匹克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典范,奥林匹克精神强调运动员的重在参与,拼搏进取的精神;追求运动员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更要具有完整的人格,要身心和谐发展。不以成绩为终极诉求,而以人类的发展为最高目的,体现了关注人,理解人,注重人本身的人本思想。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和学生是学校人群中的主体,重点就要体现出对教师和学生人群的人文关怀。

高校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第一,必须重视学生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重视对学生道德意识和生存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关心他人的良好精神品质又要教育学生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更多地关注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从而成长为社会的精英和国家的栋梁;第二必须推进个性化教育,也就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各自的特长和兴趣,对于他们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可以一统化的以一个统一的模式象工厂生产商品一样的一丝不差,要注重个体差异,培养个人专长;第三要努力营造一个“以人为本、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学术环境,优良的人才培养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体制和财力上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教学舞台;第四、完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改变传统的成绩标尺独霸评价体系的局面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要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关心,激发他们的群体意识,健全身心。

3.2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弘扬奥林匹克的团结协作精神

建设和谐校园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要充分利用既有的资源,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是现有资源达到校园的最大化。《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团结、友谊、相互理解是为了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就是要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班级,和谐寝室,和谐的校园文化。努力营造关心教育的氛围,促进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

建设和谐校园,实现校园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效益最大化就要借鉴奥林匹克的团结协作精神,奥林匹克运动,在各种比赛项目中,都需要彼此的团结和协作,个人比赛需要运动员、教练员、队医等人的团结协作,集体项目则不仅如此,他更需要对于彼此之间的默契配合,喜欢篮球、足球的体育迷对此应该更有感触,一次精妙的配合,一次诡异的传球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带来赏心悦目的观赏性,带来满意的比赛结果。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要搭建学校与学校、领导与领导、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社团与社团等的交流平台,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3.3 以开放的姿态“走出去,引进来”

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开放的世界性文化体系,其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而影响日甚,就是因为他以开放的姿态博采众长,吸纳百川,大量地、不断地从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丰满自己的羽翼,从而像“鹏鸟”一样驰骋天空。奥林匹克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他的发展和壮大,值得高校借鉴和学习。高校也要以开放的姿态走出去,同时引进来。

高校要在走出去上下功夫,包括教师“走出去”和学生“走出去”。高校无论是在办学经验还是在办学资源上,具有传统优势的公办院校对其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针对此高校要尽可能的搭建一些与其他院校交流的平台,不仅可以与兄弟院校交流,更要与其他办学较成功的院校交流;要多参加其他院校的交流活动;多参与一些学术活动等等。瞄准国内外先进教育水平,借鉴和吸收成功经验全方位地实施开放性办学;现在社会需求具有实际能力和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鉴于此,学校要积极直接参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包括与企业、政府的联系等运用自身的智力优势,全面向社会辐射,同时寻求和力争各方的支持与帮助,让学生在读书期间就有道社会参与实践的机会;促进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强调的都是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高校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校管理的开放性,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生活中学习。

不仅如此,高校还要引进来,包括先进的办学经验、最新的学术成果,较高素质的老师等等。

4 小结

对奥林匹克文化对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启示进行了研究。奥林匹克在以下方面对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启示意义:以人为本,追求个体的全面发展;公平、平等的竞争精神;和谐理念建立更美好的世界提出了高校在启示后应采取的做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弘扬奥林匹克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开放的姿态走出去引进来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奥林匹克文化对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启示进行了研究。奥林匹克精神在以下方面对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启示意义:以人为本,追求个体的全面发展;公平、平等的竞争精神;和谐理念,建立更美好的世界。提出了高校在启示后应采取的做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弘扬奥林匹克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开放的姿态“走出去,引进来”。

关键词:奥林匹克精神,和谐校园,大学

参考文献

[1]潘凌云,陈海波.奥林匹克精神与高校和谐校园构建[J].北京文化导刊,2008,(2):98.

[2]梁启雄.荀子简释[A].荀子.王制[C].中华书局,1983.109.

[3]揣佳凡,王红光.奥林匹克思想对现代高等教育创新的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1):35-37.

[4]丁小燕,章茹.多元文化视角下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之审视[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6):53-55.

上一篇:小学语文语言训练下一篇:热分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