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移动行为

2024-05-14

人员移动行为(精选8篇)

人员移动行为 篇1

现今网络信息触及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移动设备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到2014年6月为止,我国手机网民规模5.27亿,网民中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已提升到83.4%,手机网民规模超越了传统PC网民规模。[1]随着学习者信息获取方式和学习习惯的改变,近两年移动学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在各类创新应用模式的推广普及下,移动学习不断创新应用模式促进着传统的教学教育模式的变革。在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的17000余名在职学习者中,通过移动学习终端进行学习的用户2014年比2013年增长了13.3%,占到总比例的23%。由此可见,移动学习以其便携性、高可用性和微型化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正如Wagner所言:“无论我们喜欢与否,也无论我们是否准备好,移动学习将代表未来长期在技术支持下的新一代的学习阶段,它将带来新的策略、时间、工具和资源,从而实现泛在、普适、个性化、永远在线连接的学习承诺。”[1]虽然移动学习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受到众多专业人士的关注,但相关对移动学习行为的研究较少,对卫生行业人员的移动学习行为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文从移动产品设计者的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在读成人学习者进行移动学习行为的研究分析,希望对移动学习教育产品的设计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帮助他们开发出更适用于卫生行业人员的移动学习产品。

一、卫生行业人员移动学习行为的实证研究

(一)样本来源

样本取自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在读成人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向所有登陆学习平台的学习者发放网络问卷,共回收9154份,测谎题筛查后剔出2905份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6248份,问卷有效率为68.2%。由于卫生行业及学院专业的特点女性人数是男性人数的近9倍,男性685人(占11%),女性5563人(占89%)。学习者年龄跨度较大,最低17岁最高59岁标准偏差达到6.21626,平均年龄为28.14岁。从地区分布上看,学习者分布较大,来自全国14个省,中西部地区学习者较多,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学习者占17.9%,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习者占82.1%。学习者分布于各个年级,四类专业(护理、药学、卫生管理、其它),两个层次(专科及专升本)。

(二)研究工具

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涉及观念、方式、技能、适应性等,需要进行深入全面地调查研究。[3]参考了“基于TAM模型的研究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研究”所附带的“研究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表。”[4]通过与相关专业学生的开放式访谈,并听取高年资的学院实践工作者意见,自编了本次研究的调查问卷“卫生行业人员移动学习行为调查”。在小范围内对被试者进行试测后进行了修订,最终确定了20道题。考虑到被测成人接受调查的耐受程度,测量的变量采用二元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三)研究过程

1.本次研究的信度分析

本次研究问卷中采用的移动学习行为变量共设了四类:学习者对移动学习的接受态度、学习者移动学习的使用能力、学习者对移动学习功能的需要、学习者在移动学习中的阻碍因素。信度分析采用克朗巴哈系数值(Cronbach's alpha)为指标。信度系数越大,表明测量的可信度就越大。一般探索性研究,Cranbach's a系数在0.6以上,基准研究在0.8以上,通常情况下Cranbach's a系数在0.6以上,被认为可信度较高。经过检验,本次问卷信度值为0.755,表明问卷各项变量满足信度要求。

2.相关性分析

地区、专业、专本科层次、性别、年龄及五类变量分别与五类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表1。

从数据中可看出存在多项显著性相关。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对移动学习态度上更能接受,但在使用能力与功能需求上不及东部地区;在专业中功能需求与阻碍因素有显著的相关性,护理专业的移动学习使用能力与功能需求弱于药学、管理等专业,并且有更多的阻碍因素;在专本学习层次中,本科层次学生在移动学习的使用能力、功能需求、比专科学生要高,阻碍因素要低;性别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年龄越大对移动学习的接受态度就越低;学习者的移动学习接受态度、使用能力、功能需求与阻碍因素之间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3.护理专业、药学专业、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之间进行方差分析,比较它们之间在接受态度、使用能力、功能的需要、阻碍因素四个方面的区别,得出表2。

通过方差分析,护理专业与药学专业、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之间的功能需要、阻碍因素和总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经事后检验可知,护理专业在功能需求和阻碍因素上的得分都低于药学和管理专业,在接受态度、使用能力无显著性差异。

(四)结果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总结出,虽然在传统上卫生行业人员信息化进程相对滞后,但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已经被大多数卫生行业人员所接受,尤其是在年轻人中接受程度更高。中西部地区的卫生人员对移动学习的接受程度和意愿更高,这与社会上对于智能手机使用增长的地域分析是相一致的,我们认为这是由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卫生行业人员更容易获得相关教育培训的机会,获得相关学习内容的方式更便捷,由此分流了一部分移动学习的需求所造成的。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学习者有较强的移动学习能力,并且他们对移动学习产品的功能需求更高,因此要达到符合这类人群的移动学习产品需要投入更多的开发工作。

护理专业人员对移动学习的功能需要与阻碍因素与药学、管理等专业有所不同。护理专业人员以女性为主,工作实操性较强,人员的流失率较高,由于这些原因,这部分人群对移动学习的社交功能需求较为强烈。并且护理人员的工作场所对智能手机等中端的使用有较为严格的限制,还由于工作时间不规律,在家庭中所承担的角色等原因造成护理人员普遍存在较多的移动学习阻碍因素。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以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在读成人学习者为例,从四个纬度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卫生行业人员移动学习中的行为特点,为医学教育机构的移动学习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指导依据,有助于移动学习产品的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相关对策研究

首先,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是对其它在线学习形式的有益的补充,医学在线教育机构可以投入进行相关移动学习产品的开发。移动学习产品的主要学习对象应以较低年资的卫生行业学习者为目标。其次,移动学习产品的投放应首先考虑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使用移动学习产品的数量会较多,使用效率相对更高。由于护理行业的特点,针对她们的移动学习产品的设计更应该注重社交功能的使用,教学活动设计也应多考虑组织线上的小组学习、小组讨论及小组作业等类型的学习活动,以吸引护理专业的学习者。建议医学在线教育机构和有关部门可针对如上情况,设计更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移动学习教育产品,促进移动端学习资源质量的提升,并通过有效的适合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增加卫生行业学习者的学习乐趣,提升学习效果,促进其个人的发展。

摘要:移动学习以其个性化、便携性、多媒体化等优势与来越多的应用于在线教育中。本文以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在读成人学生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利用SPSS分析得知,卫生行业人员移动学习有如下特征,移动学习方式已经被大多数人接收;年轻人是使用移动学习工具的主力(35岁以下);二三线城市地区的学习者对移动学习的接受态度更高;经济发达地区的学习者有较强的移动学习能力,并且有较多的功能需求;学习者使用移动学习越多受到环境的阻碍因素就会越多;医疗卫生学习者对社交功能的需求显著。

关键词:移动学习,卫生行业,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互联网天地,2014,07:71-89.

[2]Ellen D.Wagner.Enabling Mobile Learning.EDUCAUSE R eview 2005,http://www.educause.edu/er/erm05/erm0532.asp?bhcp=1,2007-9-5.

[3].武姝婷.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研究[D].南昌大学,2009.

[4]朱晶.基于TAM模型的研究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5]冯磊.应用社区医疗的移动通信技术接受状况研究[D].天津大学,2007.

人员移动行为 篇2

河海大学商学院

研 究 论 文

论文题目:通信移动增值业务消费行为分析

题目通信移动增值业务消费行为分析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2010年3月10日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当前移动消费者行为特征;并从消费心理学角度探求了消费行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揭示消费者从单一消费向多样化消费心理的转变。

关键词移动通信增值业务消费者行为发展方向

正文

一.移动通信消费行为分析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生的购买和使用商品的行为活动。在千差万别的消费行为中,仍然有着某种共同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许多学者对消费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种不同模式的表达方式。我将当前移动通信领域消费行为特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存在大量潜在消费者

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增加成为影响移动消费者购买行为外部因素的主要特征;终端设备与资费降低,原有移动用户的示范效应,通信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通信公司内部对营销的重视构成了有利的刺激要素,在两股力量的作用下,移动电话潜在使用者群体规模在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增大。潜在消费者是否能成为实际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促销的刺激程度及价格变动情况。由于有大量的潜在用户群,所以移动运营商资费的降低肯定能换取相当数量的新用户。拥有大规模的潜在用户是目前移动通信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

(2)移动消费的平民化与大众化

由于移动通信规模经济性的出现,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手机成本的降低,移动通信成本的降低,移动通信消费已能被普通消费者接受,其作为地位相争的意义被弱化。从内部因素分析可知,其直觉过程与学习过程发生了变化,移动通信消费决策行为的过程相对简单,减少了过去将其作为奢侈品购买时的考虑因素,消费心理由务虚向求实转变,突出的是其个性化通信服务,满足消费者通信移动性的需求。从消费层次,未来的新增用户群体中,低端消费者将成为主体,平民化将构成通信市场的一个重要群体特征。我们通过市场调研得知:80%以上的用户月度花费支出在100元以下。许多用户的通话频率不高,甚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仅是移动通信最基本功能的需求者,只在必要时才开机通话,话务量低。低端用户群体增多及消费者求实消费心理的转变,将使价格作为竞争工具进一步得到应用。

(3)消费心理从众化

消费行为模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同一个地方,在相同的外部因素及刺激因素作用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活动体现出相似性。移动消费有很强的跟风现象,在同一城市区域内出现处于同一消费层次的群体有很强的追风意识,这很容易形成对新消费的区域消费风气。强烈的攀比心理和追风意识使得他们对电信消费做决策时更容易受他人及区域消费风气的影响,表现为非理性消费。

(4)青年一代将成为移动数据业务发展的初始动力

年轻一代感觉过程和学习过程变化很快,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善于接受新事物,习惯于互联网的通信方式,讲究品位和时尚,追

求前卫,但消费力不足,所以更倾向于物美价廉的移动简单数据业务,他们的需求是未来移动数据业务发展的重点。互联网通信方式和生活习惯,会导致移动通信也具有互联网的特性。

二增值消费者行为

目前正有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青睐手机的数据应用,即移动增值业务。

在增值的应用上,90%的手机用户对利用手机进行股票交易、彩票买卖、预定票(飞机、旅馆、电影票、餐饮)等有相当大的兴趣,并愿意为这些服务支付一定金额的通信和服务费;

在地区分布上,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广州、上海,比经济次发达地区对手机的数据应用更感兴趣;

在性别分布上,男性比女性更加感兴趣;

在用手机进行数据应用的顾虑上,大多数人选择了信息的安全性和系统的稳定性。的确,消费者作为移动增值业务的最终使用者,他们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倾向、爱好、地区分布等统计信息将对移动运营商和移动增值服务提供商的业务发展战略以及营销策略的成功与否起到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深入研究消费者的各类信息无疑将成为整个行业的焦点。

三.消费群体划分

针对目前移动增值业务领域技术成型与应用匮乏矛盾所造成的尴尬局面,通过全球知名的民意测验和商业调查/咨询公司盖洛普(The Gallup Organization)对移动增值业务领域中(尤其是移动交易业务)的用户、准用户和非用户进行了广泛全面的市场调查,以期通过对现有用户行为的分析进而预测潜在用户的消费动机。事实证明,该调查不但对我公司的业务发展具有客观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广大潜在移动增值业务用户的行为也具有普遍的预见性和代表性。笔者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后,发现调查结果适用于各类移动增值业务领域,因此将潜在移动增值业务用户的消费行为和倾向分为以下几类:

冲动型潜在用户(Impulsive Users):该类用户对市场上移动增值业务的存在和发展有较浅的认识,但已经存在一定的移动增值业务潜在需求,如果新推出的移动增值业务和应用能够投其所好,那么这部分用户比较容易争取,他们是整个潜在用户群中最先尝试并使用移动增值业务的用户,但日后如何保持他们的忠诚度则有赖于能否继续发掘新的应用。

理智型潜在用户(Analytical Users):该类用户对移动增值业务的存在和发展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并且几乎百分之百地存在对移动增值业务的潜在需求,他们通过自己试探性的亲身体验或从其它渠道获取相关信息来分析自己使用移动增值业务的利弊,因此,他们将会是移动增值业务最晚的使用者。如果该类用户经过分析觉得某种移动增值业务对自己有价值,则他们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陆续试用并成为最终用户,一旦成为正式用户,他们将保持很高的忠诚度。

耐心型潜在用户(Patient Users):该类用户的特点介于前两者之间,所谓耐心,是相对冲动型而言的,他们既不会一时头脑发热地突然对移动增值业务产生兴趣或需求,也不会像理智型用户那样在做决定之前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这一类用户对移动增值业务的需求和消费会视冲动型用户的使用体验而定,如果能从冲动型用户那里得到正面、良好的反馈,他们就会不失时机地亲自体验移动增

值业务的乐趣,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这类用户将成为移动交易市场的生力军。相对前两种类型的用户,耐心型潜在用户在整个潜在用户群中占有最大的比重,应该成为移动运营商和广大移动增值服务提供商的重点开拓对象。

浏览型潜在用户(Window Shoppers):顾名思义,该类用户基本上只浏览,也可以概括为除上述三种类型以外的所有潜在用户,他们对移动增值业务并无明确需求,即便偶尔使用也只是借用别人的设备简单地体验体验。这一类用户基本不会对移动增值业务的市场的份额做出任何贡献,是彻彻底底的旁观者,即使付出再大的努力也很难将他们吸引到最终用户的行列。

四未来移动通讯市场及消费市场分析

从需求上看,3G智能手机在个人应用市场是很广阔的,而在一些行业市场,比如政府、医疗、能源等领域也将随着投入的增加而对超移动设备需求越来越旺。个人应用市场主要体现在:

1、移动娱乐

在线游戏是现在年轻人热捧的对象,是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在线游戏对处理器的计算能力都要求比较高,同时还要求有互联网连接。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优异的处理能力和强大的性能保证了游戏的流畅运行,多种连接模块和卓越的无线技术保证随时随地与互联网连接。3G智能手机的超级便携性和强大的处理能力,使用户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可以自由地玩自己喜爱的在线游戏。

2、移动导航

车载应用是Intel MID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GPS或数字广播信道,MID可以随时获得地理或实时的交通信息,结合电子地图,根据实际路况对路线进行最优的规划,并提供实时的语音提示功能,实现智能导航。同时,MID还可以结合无线互联网,获得更多的POI信息,例如航班、天气、定餐、电影等丰富的数字信息服务。

3、远程会议

无处不在的沟通是Web 2.0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超移动设备卓越的无线技术可以使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自由的沟通。结合业界著名的VoIP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即时通信、网络电话、视频会议等全套的解决方案。

4、移动学习

在移动学习、办公方面,超移动设备继承了笔记本电脑的卓越性能、强大功能和丰富的兼容性,如搭载处理器的超移动设备,就完全可以支持最新的系统。因此,众多需要在PC上运行的教学软件、办公及图形设计软件等,都可以在超移动设备上运行。此外,由于超移动设备具有随时与网络联通的特性,因而可以帮助学生方便地查询到想要的信息。

5、无线互动电视

无线互动电视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模式,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英特尔MID作为一种性能高、移动性强的平台,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业务的需求。其强大的性能不仅可以保证音视频的流畅播出,还可以在用户进行娱乐的同时进行多任务处理。它丰富的无线连接技术,如Wi-Fi、3G、WiMax等,还可以提供灵活的上行通道,保证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互动的乐趣,实现诸如投票、购物、信息获取等功能。

综上所述,3G智能手机市场必将火爆,根本不用担心市场风险问题!

五.消费者地域分析

把握住市场和客户需求,要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须按照消费者/用户的自然和人为地域分布有计划、有策略地发展区域性市场,抢占先机,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才能快速为移动增值业务的整体体系及价值链上参与其运营的各方均带来赢利,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从国内手机用户现在的发展和分布来看,用户数量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以及近几年快速增长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移动通信连续保持着高速增长,用户构成也开始在广度和深度上发生变化,用户的增长逐步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城市向农村,由高层消费用户群向中低层消费用户群扩展。为配合手机用户的分布,运营商和增值服务提供商应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地域性增值业务平台的建设,优先发展大中城市,优先发展经济发达地区。以基础通信设施良好的大中城市为移动交易平台的架设根据地,逐渐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市场的发展。

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是中国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发展中心,据日本博报堂今年年初对亚、欧、美各国16个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上述3城市手机普及率已经超过了欧美国家,达到66.2%,而且,在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用户比经济次发达地区用户对手机的数据应用(即移动增值业务)更感兴趣;因此,根据用户的地域性分布特征,并辅以前面分析过的消费者群体划分,必将对移动运营商和移动增值服务提供商的业务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六.总结

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和地域性市场的分析判断及前景展望,移动运营商和移动增值服务提供商可以对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产生比较深刻的认识,相信随着移动增值业务的不断深入开展,附以现在比较流行的数据挖掘系统、知识管理体系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对消费者的了解也必将会逐渐加深,他们切实推出真正顺应市场、地域及消费者需求的移动增值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日子也将为期不远。

参考文献>1.盖洛普公司市场调研报告

2、卢泰宏 《消费者行为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5月出版

3、李东进 《消费者行为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8月出版

4.吴建安市场营销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农村移动信息服务需求行为研究 篇3

农村移动信息服务是通信运营企业未来业务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然而, 目前我国农村信息服务整体水平却十分低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农村移动信息服务工作, 提高农村移动信息服务需求, 已成为各级部门和企业共同关心的话题。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在技术接受模型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变量来探讨农村消费者对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影响因素[1]。但是以往的研究很少将感知信任这一变量引入技术接受模型, 来研究农村消费者的需求行为, 而感知信任是农村消费者产生需求意愿, 作出实际需求决定的关键因素。因此, 研究感知信任对农村消费者需求行为的关系是有一定价值的。基于此, 本文以农村信息化建设为背景, 融合TAM模型与信任理论, 探索农村消费者的移动信息服务需求行为。农村移动信息服务, 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向农村、农民、农民工等农村用户提供涉农信息服务, 包括定制短信和IVR (互动式语音应答) 两种业务方式。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本文通过文献综述, 阐释农村用户采纳移动信息服务的理论基础, 提出农村用户移动信息服务需求行为研究模型;然后设计相关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利用SPSS和Lisrel软件分析验证研究模型;最后针对研究结果, 提出促进和改善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用户需求行为的对策建议。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TAM理论

TAM理论是Davis等针对当时资讯科技应用的普及, 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的一个经典模型, 旨在解释和预测使用者经过一段时间与信息系统交互后接受信息系统的理论[2]。该模型引入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两个用户主观信念。“感知有用性”指用户主观上认为信息系统和科技产品越有用, 接受这个事物的意愿就越积极;“感知易用性”则指用户感觉信息系统和科技产品越容易学习和使用, 接受这个事物的意愿就越积极。TAM理论表明, 使用者对新信息系统的使用意愿直接决定其实际使用, 而使用者对新信息系统的使用意愿则由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决定。农村移动信息服务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技术产品, 使用者对它的需求行为, 也应适用于TAM理论。消费者对信息技术产品的感知易用性会影响其感知有用性, 当农村用户感觉自己能很容易和方便地使用该信息服务产品时, 他们往往会认为该产品对自己是有用的。并且, 当他们感知到移动信息服务对自己易用和有用时, 会产生对该产品需求的意愿, 进而影响农村用户的现实需求。因此,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响。

H2:感知有用性对需求意愿有正向影响。

H3:感知易用性对需求意愿有正向影响。

H4:需求意愿对现实需求有正向影响。

1.2 信任理论

信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进行一切社交活动和商务活动的基础, 在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的移动通信环境下, 其作用和意义更加显著。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用户感知信任是用户 (信任主体) 在存在一定风险和不确定性情况下, 对包括技术、制度、信任客体的特征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感知后所产生的一种积极预期和判断。农村用户由于文化程度低, 易受诈骗短信欺骗, 在造成自身经济损失后, 往往对企业和移动信息服务产生不信任感, 进而降低对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意愿和现实需求。各项研究均发现信任能够影响用户的行为, 如在电子政务情境中, Colesca和Dobrica (2008) 认为公民对电子政务的信任直接影响其使用意向[3];周沛等 (2012) 在移动电子政务研究中, 通过实证数据验证了感知信任是影响公众采纳意向的重要因素[4]。感知信任不仅对消费者心理需求意愿的感知有重要影响, 而且对用户的现实需求也存在直接影响, 当用户对企业和信息服务产品不信任时, 往往会直接减少或不使用该产品。因此,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感知信任对需求意愿有正向影响。

H6:感知信任对现实需求有正向影响。

1.3 感知风险理论

感知风险是消费者对于出现不利后果主观感觉到的不确定性和预期后果的危害性。本文感知风险是指农村用户感知在使用移动信息服务时, 可能会面临的风险。感知风险是消费者感知信任的重要影响因素, 管荣伟 (2013) 通过文献回顾认为感知风险是影响消费者感知信任的关键因素之一, 并进一步通过实证数据验证了感知风险对感知信任的负向影响程度[5]。同时, 本文认为感知风险会影响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用户的现实需求, 农村用户在使用移动信息服务时, 可能会收到垃圾短信以及诈骗短信和电话, 这些往往会增加用户的感知风险, 让用户害怕去使用和接触移动信息服务, 从而降低对移动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由此,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7:感知风险对感知信任有负向影响。

H8:感知风险对现实需求有负向影响。

1.4 感知价格

感知价格是消费者对产品客观价格的一种主观感受, 它是以消费者心理预期价格和实际价格的比较为基础的。显然, 如果价格与消费者的需求直接相关, 那么消费者的感知价格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 感知价格对消费者的需求意愿具有负向影响, 周毅 (2008) 在研究移动数据业务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中, 通过结构化方程分析, 发现感知价格对购买意愿的影响非常突出[6]。另一方面, 消费者的感知价格与实际需求有负向关联。由于普通农民的收入普遍较低, 所以本文认为价格因素会直接影响移动信息服务使用者的需求行为。于是,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9:感知价格对需求意愿有负向影响。

H10:感知价格对现实需求有负向影响。

综上所述, 本文在对相关理论进行全面回顾后, 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 结合农村移动信息服务市场的实际情况, 提出研究假设。根据研究假设, 构建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用户需求行为模型, 如图1所示。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的测量

考虑到变量的有效性, 本文大部分变量的测度项均参考已有研究成果, 再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加以适当修改作为变量测量的工具。所有量表均采用Likert五分量表进行测量, 要求答题者根据实际情况依次选“极不赞成”到“非常赞成”。

量表经过与专家和企业人士反复讨论后形成调查问卷初稿。问卷初稿首先在重庆某区县农村进行168份小样本测试, 根据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 对问卷题项进行调整, 最后形成正式调查问卷。

2.2 抽样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分别选取重庆市五个具有地方农业特色的区县 (荣昌、潼南、垫江、石柱和彭水) 进行抽样调查。问卷400份, 回收400份。其中, 有效问卷358份, 有效回收率为89.5%。无效问卷判定的标准为: (1) 问卷缺失数据较多; (2) 回答问题过于随意; (3) 对相关问题的回答有较多的自相矛盾。样本特征如表1所示。从表1可见, 样本的男女比例约为1:1.1, 样本性别分布均匀;调查的农村消费者年龄主要分布在18至45岁左右 (占总样本的64.5%) , 符合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的使用现状;调查的农村用户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大部分用户的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下 (占总样本的78.2%) ;调查的样本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占总样本的66.2%。总体说来, 抽样调查样本基本符合农村用户的实际情况, 所收集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3 研究结果

3.1 量表信度与效度

本次研究采用Cronbach, sα系数来检验变量的信度, 如表2所示。各变量的Cronbach, sα值均超过0.7, 可以看出本次研究所用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在问卷设计过程中, 参考了已有文献的成熟量表, 并征求了学术界专家和企业界人士的意见, 保证了量表的内容效度, 此处主要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 包括收敛效度和判别效度。将本研究中的7个变量作为7个相关的一阶因子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CFA) , 模型的整体拟合度较好 (见表2) 。各变量指标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均在0.53至0.90之间, 全部指标的T值均达到较高的显著性水平 (P<0.01) , 显示出较好的收敛效度。各因子之间的两两相关系数加减两倍标准误 (即相关系数的95%置信区间) 均不包含1 (或-1) , 显示了较好的判别效度。

3.2 模型检验与假设验证

为了分析各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假设关系, 本研究用L i s r e l 8.7 0软件对研究模型进行拟合检验, 模型拟合结果较好, χ2 (239) =558.83, R MSEA=0.061, GFI=0.885, CFI=0.933, NNFI=0.923, IFI=0.933, PNFI=0.774, 各拟合指数均在标准要求范围内。综合来看, 模型的拟合度较好。

假设验证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到, 在所有假设中, 假设H3感知易用性对需求意愿的正向影响, 因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而没有得到支持。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信任理论以及感知风险理论为基础, 构建了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用户需求行为研究模型, 并对结构模型提出的10个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

(1)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 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很大, 标准化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53。这说明, 当农户感觉移动信息服务易操作时, 会认为这种产品对自身有用。同时从模型中可以看出感知有用性对需求意愿有影响, 表明农户觉得移动信息服务有用时, 会增加他对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意愿。然而, 感知易用性对需求意愿的直接正向影响没有在本文得到支持, 原因可能是, 农户虽然感觉移动信息服务易操作, 但由于价格、风险和信任程度的影响, 农户往往没有太大的需求意愿;但是感知易用性可以通过感知有用性间接地影响需求意愿, 可以看出, 农户在感觉移动信息服务易用时, 还会考虑它的有用性, 当移动信息服务对自己有用时, 才会产生强烈的需求意愿, 从而增加现实需求, 这符合农户追求产品简单务实的心理。因此, 手机终端厂商应开发更易操作、更适合农户的终端产品;移动运营商应简化信息服务流程;政府应联合企业对农户进行相关的使用技能培训。这样, 在提高农户感知易用性的同时, 更能增强农户的感知有用性, 进而产生更高的需求意愿和更多的实际需求。 (2) 感知信任可以提高农户的需求意愿和促进现实需求, 标准化的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34和0.22。这说明农户对移动信息服务的可靠性和对企业的信任度都十分关注。只有使农村消费者产生信任感, 他们才会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产生需求意愿和现实需求。因此, 政府和企业应联合起来规范农村信息服务市场体制, 减少垃圾信息和经济诈骗信息对农村消费者的影响, 构建一个和谐、安全和健康的移动信息服务市场环境。 (3) 感知风险在农村用户使用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行为方面, 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它不仅影响农户使用移动信息服务的实际需求, 也影响农户对移动信息服务的感知信任程度。同时, 感知风险也通过感知信任间接地影响需求意愿和现实需求。这表明, 农户感觉移动信息服务产品对自己的风险越大, 那么他的实际需求就越少, 同时它对移动运营商也会越来越不信任;当农户对移动运营商越来越不信任时, 他们对其提供的信息服务产品的需求意愿就越弱, 进而现实需求就越低。因此, 政府应健全市场交易制度, 完善保护移动信息服务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和措施, 加大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处罚力度。 (4) 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 感知价格显著地与需求意愿和现实需求负相关。降低消费者的感知价格可以增加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这表示, 农户感觉移动信息服务产品的价格越高, 他们的对移动信息服务产品的需求意愿就会降低, 进而现实需求会减少。因此, 移动运营商企业应设计更合理、更实惠的移动信息服务资费, 同时可以加大对优惠套餐服务的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1]吴先锋, 唐茜.农村移动信息服务消费者接受行为研究[J].图书与情报, 2010 (3) .

[2]Davis, F.D., Bagozzi, R.P., Warshaw, P.R.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J].Management Science, 1989, 35 (8) .

[3]Colesca, S.E., Dobrica, L.Adoption and use of e-government services:the case of Romania[J].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08, 6 (3) .

[4]周沛, 马静, 徐晓林.移动电子政务公众采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6 (5) .

[5]管荣伟.基于消费者感知的网店卖家信任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经济, 2013 (10) .

影响移动媒体受众收视行为的因素 篇4

1 受众的需求

对于现如今的媒体来说, 受众的需求是第一位的。了解受众希望从移动媒体中获得一些什么, 是移动媒体节目制作的指向标。

1) 求知的需求。受众需要从移动媒体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信息传播本身也是各种媒体首要的任务。受众求知的需求主要包括了解国内外新闻时事, 掌握整个世界的情况变化;了解国家政策、法令, 以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获得知识, 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

2) 娱乐和交际的需要。人们能从移动媒体节目中得到快乐和放松, 精神上得到愉悦和享受, 主要包括利用媒介提供的各种文艺作品等娱乐性材料, 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陶冶情操, 进行消遣, 实现交际的需要。

3) 社会参与的需要, 主要指包括受传者在接收传播内容时的心理参与, 现场参与感以及对传播过程的直接参与。

2 受众的个人化

我们不仅要从宏观大类上来分析受众的收视行为, 也应该将受众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进行分析。作为个体的受众, 有自己不同的习惯、性格、喜好, 区别于任何人。因此, 每一个受众的收视行为都是不一样的, 影响因素有以下两点。

1) 受众个人化的心理基础差异。用户的心理基础在各方面都决定着信息行为的发生及其变化规律, 这些心理基础因素包括感觉、知觉、需要、动机、个性差异、价值观及态度等。正是因为这些心理因素问题上,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又因为个人心理因素对其行为的影响, 所以才会导致用户信息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复杂化。

2) 受众社会角色的个人特征。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 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基础。社会生活中, 任何人都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不同职业、不同社会角色的用户, 其信息需求、信息行为模式都会相应地有所区别。

3 收视环境

收视环境对用户的收视行为来说, 并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用户的意愿。在不用的环境下, 用户会选择不同的节目。

1) 嘈杂的环境下。环境嘈杂时, 对话和台词比较丰富的电视剧、电影, 以及主持人语速较快的综艺栏目等不太合适用户收看。此时, 用户会比较青睐于字幕比较大, 不依赖于听觉的节目。如, 有些新闻类的栏目, 会撇去繁冗的解说旁白, 运用字幕来表意。

2) 空余时间的长短。移动媒体用户大多数情况下, 经常是抽取非常短暂的空闲时间来观看移动媒体, 譬如等车的时候, 坐电梯的时候等等, 此时, 由于时间较短, 用户也只能选取较短的节目, 譬如, 各类资讯、以及较短的综艺节目等等。当空闲时间比较长, 用户则可以选择较长的节目, 如电视剧、电影等。

3) 心理环境。移动媒体用户有时候也会根据自己的心情、状态等等, 选择想要收看的节目。譬如, 当心情不好的时候, 可能就会点播音乐MV, 听一些伤感的音乐, 也有可能看一些有趣的综艺节目, 让自己开心起来;当心情很好的时候, 包容度就会高很多, 点播也比较随性。

4 节目制作水平

其实归根到底, 移动媒体用户的选择最根本的, 还是要看节目制作水平, 这除了之前论述过的三类最受欢迎的节目外, 还包含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1) 类型。新闻、娱乐、影视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三大类, 但除此之外, 生活服务、美容医药类的节目也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收视群体, 是影响受众选择的很大的因素。2) 内容。好的内容全面、健康, 在有趣味的同时, 还能给人带来实用和必要的信息, 这也是一个节目最根本之所作。依靠丰富、多样的内容, 才能吸引用户观看。3) 风格。由于移动媒体占用的是大家空闲的时间, 那么, 活泼、轻松、愉悦的风格应该是大家比较认可的。试想, 工作劳累了一天, 在拥挤的地铁里面, 对着手机或车载电视, 用户们不会想要大脑再继续运转, 进行深度思考吧;此刻, 轻松幽默的节目能够舒缓工作压力, 缓解身体疲劳, 会是大家的首选。4) 创意。创意是节目的灵魂, 是融入各项内容、各个环节的。创意就是要给人新的东西:新的内容、新的类型、新的风格。所谓新, 就是要区别于一切旧的事物, 打破常规, 带给人新奇感。

移动媒体作为一项新兴的媒体, 存在着很多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 这也代表其所蕴含的无限潜力。紧密关注受众收视行为, 了解影响收视的各项因素, 才能助推这个朝阳产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文华, 邸广帮, 钟碧园.正面口碑传播者的专业性对顾客再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6) :51-58.

[2]戴清, 朱晓倩.试析优秀现实题材电视剧口碑与收视倒挂现象[J].中国电视, 201 4 (11) :40-44.

[3]陈强, 陈冰淳.微博内容信任问题的实证分析[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4 (2) :124-129.

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 篇5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移动生活

根据我国相关部门数据统计, 截至2013年3月底, 我国共有11.46亿移动通信服务用户, 比上月增长1.24%, 比去年同期增长12.46%。今年有8.1739亿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 占全部用户的71.34%。目前, 移动通信服务用户数占全国人口的84.9%。另外, 有2.7641亿用户在使用固网电话服务, 占全中国人口比例为20.5%。在3月份, 移动通信服务用户发送短信745.8亿条, 平均每个手机号码每天发送2.11条短信。早在2012年手机网民的数量就已经超越台式电脑网民的数量成为上网的主力军, 特别是近几年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 同时也意味着移动互联网迎来高速发展的时期, 在最近有调果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天的有效媒体接触时间为5.8小时。其中, 利用手机和平板上网时间总计达到146分钟, 占42%。远远超越PC互联网 (100分钟, 29%) 和电视 (60分钟, 17%) , 并且已经接近PC互联网与电视媒体的总和。手机凭借104分钟的使用时间成为最受欢迎的移动媒体 (因用户电话和收发短信的时间不属于媒体时间范畴, 所以这部分并未被纳入统计) 。移动互联是大势所趋。这就跟前十几年互联网业务刚开始在我国兴起那时差不多, 又一个划时代的变革令一大堆用户和创业者为之疯狂。这更是引起了国家互联网的巨头们拼了命地“跑马圈地”, 面对着数量众多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谁都想抢占移动互联时代的高地, 谁都在这里分到一块大蛋糕。到后来不管是教育行业、金融行业还是医疗行业, 都紧密地与移动互联网结合在一起。

一、移动互联网用户主体分析

(一) 年龄分析

从年龄来看, 25~34岁人群是手机用户的主力军, 占比46.2%, 接近五成。其次为18~24岁群体, 在参与调查的用户中占据29.4%的比例。35~44岁群体占比为17.7%。其他年龄段用户占比较低, 均在3%以下。从以下数据可看出手机网民主体为30岁以下的年青人, 早在2007至2012年中的有超过10次上的调查, 在这方面的人口特征都比较显著。

早2007年第一次对手机网民数发布, 在报告中的描述是, “手机上网网民数1700万人, 18~24岁的网民所占比例最高, 为41.7%;其次是25~30岁的网民, 所占比例为24.6%;再次是18岁以下的网民, 所占比例为16.9%;”在这6年里, 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特征, 保持得还算稳定。2013年5月数据显示, 在进行调查的部分移动网民中, 20~29岁占比34.6%, 11~19岁占比29.4%, 两个年龄段仍是移动网民中比例最高的。在2007年的调查中, 30岁以下手机网民累计达82.9%, 当时他们主要是进行彩铃下载, 在这6年时间里无论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还是服务都在翻倍增加, 也逐渐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群体的用户, 而在30岁以下用户仍然占据着较高比例达65.0%, 主要增加用户部来自30~39岁这个年龄段的, 然而这部分人中很多都是5、6年前维持下来的习惯。

(二) 区域分布

目前, 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分非常广, 在全国各地都有着非常广泛的用户群体, 但从不同地区来看, 调查结果显示, 参与调查的手机用户中, 广东用户所占比例是最高的, 达到12.8%。山东与北京用户比例相差较小, 分别为8.3%与8.5%。河南、江苏和河北用户占比分布在5%~7%这个比例内, 而其他省分及自治区参与调查的手机用户占比均低于4.9%。

(三) 学历结构

从学历来看, 在调查中参与调查的手机用户大多数是本科学历, 这个比例占到46.6%, 差不多一半。其次就是学历为大专的用户, 约占30%。而高中、技校以及中专学历的用户所占到的比例不到两成。硕士及以上学历和初中及以下的用户占比均更低, 不足6%。

二、互联网用户行为趋向与预测

(一) 通讯方式逐渐以网络为主

目前, 手机QQ的广泛使用是电话通讯功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延伸, 随着微信应用的快速发展, 这种趋势表现得越来越来明显。在2013年1月, 微信在我的用户数超过了3亿。而在2012年3月, 微信用户仅为1亿,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微信用户就增长了300%。微信是基于手机的一种互联网应用, 它延续及拓展了手机通话与手机QQ的交流功能, 是网络电话中非常流行也是最为方便的方式。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开始将微信为主要的手机通话方式, 特别在于国际通话中, 微信可以在酒店中免费试用WIFI, 这是一大优势因此也是非常流行的。这可以从“联系朋友”是手机网民中也能得以佐证, 同时调查显示以联络朋友为主要目的的手机网民比例占到高达84.8%。

(二) 以微博使用替代社交网站

对于用户端的移动互联网应用, 在一方面是取决于服务商方面所提供的服务, 还有就是互联网整体应用环境产生的影响。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 逐渐在互联网领域对原有的社交网站进行了取代, 发展为新的网络社交平台。

(三) 生活服务受重视, 搜索被广为使用

在2011年12月有调查资料显示, 手机搜索应用以62.1%的使用率首次超过了手机网络新闻, 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用户网络生活中的第二大应用, 并且这个使用率还会持续增长。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增长以及网络信息日渐发达, 生活服务类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四) 移动消费方式随处可见

在今天移动互联网非常发达的时代,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发展得非常快, 具有便携性以及操作简便性等, 这些条件的产生使得购买者群体突破了年龄、性别以及受教育程度的限制,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购买者。相比于传统的消费模式, 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空间和时间上限制也越来越少, 客户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世界不同地方不同消费者的消费信息。现在很多客户往往会针对某一种的产品或者是某一品牌的产品而组成一个讨论的社区, 人们在这里会针对产品的价格、性能、服务等进行讨论。

三、结束语

人员移动行为 篇6

社交网络是以人类或组织的社交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抽象为个体间相互作用的网络。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一些社交网络实证数据的分析表明,社交网络的结构既非规则网络那样明了,亦非随机网络那么毫无规律[1]。1998年Watts和Strogatz提出了WS网络模型[2],1999年Barabási和Albert提出BA网络模型[3],由此掀起了研究社交网络演化机制的热潮。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社交网络不仅需要用加权网络来表示,而且社交网络具有大聚类系数特性和局域世界特性[4]。大聚类系数反映的是生活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特性;局域世界特性说明网络基本单位是社团结构。Barrat、Barthélemy和Vespignani提出了BBV加权网络模型[5]。Li和Chen利用局域优先连接机制代替全局优先连接机制,提出局域世界(Local-World)模型[6]。

近年来科研人员在社交网络中发现,个体间的交往应考虑方向性,而且不同个体有着不同的节点活跃度、节点吸引力等个体特征[7]。因此需要在网络建模中引入边方向性和节点特征。

同时,由于社交网络实证数据获取的敏感性和困难性,许多理论模型无法与实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这是现阶段制约社交网络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8]。

本文在局域世界网络模型基础上,结合边方向性和节点特征,提出一种加权有向网络的局域世界演化模型,并利用国内某地区数千名匿名移动手机用户为期三个月的移动通话记录实证数据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反映社交网络的拓扑特性和演化规律。

1 相关知识

1.1 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可描述为由点集V和边集E构成的图G=(V,E)。节点数为,边数为。如果点集中的任意节点对(i,j)与(j,i)对应于同一条边,则网络称为无向网络(Undirected network),否则称为有向网络(Directed network)。如果网络的每条边都有权值wij,则该网络称为加权网络(Weighted network),否则就称为无权网络(Unweighted network)。

1.2 移动通话网络

MCG(Mobile Call Graph)网络是社交网络的一个子集,它把移动手机用户看作网络中的节点,用户的通话关系看作网络中的边,边权值wij用手机用户之间的通话次数来表示。同时,手机通话有被叫和主叫之分,每次呼叫都具有方向性。所以MCG网络是一个加权有向社交网络。

研究表明,MCG网络是现阶段研究真实社交网络最有效的背景数据之一[9]。-

2 无权局域世界模型

无权局域世界模型的构建方法如下:

(1)初始化:首先建立一个具有m0个节点和e0条边的随机网络。

(2)网络增长性:在每个时间步,新加入一个节点和m条边。在t(t 0)时刻,根据局域世界优先连接原则,从已经存在的网络中随机选取M个节点(M N),作为新加入节点n的局域世界。新加入的节点n根据局域世界优先连接概率

来选择与局域世界中的m个节点相连。其中ki表示节点i所连接的边数,即节点强度。

该模型的优点就是易扩展性,容易针对特定网络进行改进。本文依据MCG网络的特点,提出三点改进措施:

(1)社交网络的基本单元是社团结构。因此,局域世界的构造应选择社团划分作为局域世界的构造方法。

(2)社交网络时刻处于动态演化中,除了考虑当新节点加入网络所引起的变化,同时要增加网络自身动态演化。

(3)社交网络中每个个体具有不同的节点特征信息,要为每个节点增加特征向量。

因此,本文在无权局域世界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边的权值动态演化和边的方向选择,同时考虑社交网络的节点特征,提出了一种考虑节点特征的加权有向局域世界模型。

3 考虑节点特征的加权有向局域世界模型模型的构建方法如下:

3.1 初始化

建立一个具有m0个节点和e0条有向边的随机网络,每条边初始化权值w0为1。每个节点i特征向量为Xi=(xi1,xi2,…,xim)。对初始网络进行社团划分,得到T个社团。

3.2 网络增长性

(1)在每个时间步,新加入一个节点n和FA(Xn)条有向边。其中,FA(Xn)代表节点在每个时间步内发出的连接数,即节点活跃度。

(2)局域世界选择。根据局域世界优先连接原则,新加入的节点n首先加入一个局域世界S。局域世界S的选择有两种:1)以概率P1从网络中随机选取M个节点(M max{FA(Xn)})作为新加入节点n的局域世界S。2)以概率(1-P1)从网络选择一个社团作为新加入节点n的局域世界S。根据择优选择原则,社团C被选中的概率:

(3)新边的连接:节点n向局域世界S中的F A(X n)个节点发出连接(当FA(Xn)Ms),局域世界S中的节点i根据局域世界优先连接概率

来选择与局域世界中S的FA(Xn)个节点相连。若FA(Xn)>Ms时,新加入的节点n除了向局域世界S中的所有Ms个节点发出连接外,还向局域世界S外的(FA(Xn)-Ms)个节点发出连接,节点i根据择优连接概率

来选择与局域世界外的(FA(Xn)-Ms)个节点相连。

(4)新节点加入引起的动态演化:当新节点n加入局域世界S后,这个局域世界内的所有节点会受到新节点加入的影响,节点权重都会增加。局域世界中的节点i增加的权重与成正比。假设整个网络新增加负载为一个常数W,则局域世界中节点i增加的权重为:

节点新增加的权重通过以i为起点的边分担,每条边分配的权值与wij/si成正比。因此边的权值wij以及节点i的权重都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网络的动态变化。

3.3 网络自身演化:

每个节点n依据节点活跃度FA(Xn),接收到网络其他节点对其发出的w·FA(Xn)条连接。w为一常量,用来调节自身演化占动态演化的比重。

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模型在考虑网络规模动态增长的同时,兼顾了网络自身的动态演化和节点特征带来的影响,较之于已有的社交网络模型,能更真实地刻画网络的动态演化特性和拓扑结构特性。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数据来源:由项目合作单位提供的某地区数千名移动用户(匿名化)为期三个月的移动通话话单记录,通话话单记录的数据格式如表1所示。

通过统计分析每个用户号码的通话次数,我们可以计算出节点活跃度FA(x)概率分布如图1所示。

我们可以得出,节点活跃度分布呈负指数分布,分布函数FA(x)≈2.6×4.1-x。然后将节点活跃度公式代入模型进行仿真。

采用MATLAB作为仿真工具,先在MATLAB中生成仿真模型的网络拓扑,然后计算网络的特征,最后在MATLAB中绘制特征分布情况,并与真实MCG网络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图1为初始网络节点数m0=50,一个时间步代表1天,模拟经过3个月的仿真模型节点强度分布图和真实MCG网络的节点强度分布图。

如图2所示,仿真模型节点强度分布的规律整体呈现幂律特性,且仿真模型和真实MCG网络的幂律指数都介于2.5~3之间,符合现实社交网络建模要求。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网络的生成过程中,由于引入了局域世界内部的演化和节点特征,增加了网络内部的连接数,使得该模型节点的强度分布比较均匀。因此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现实社交网络的拓扑特性。

5 结束语

本文于局域世界模型的基础之上,在引入边权重和边有向性的同时,结合社交网络的节点特征,提出一种新的加权有向局域世界模型,并动态模拟了网络的生成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节点强度具有幂律分布的特性,且幂律指数与实证MCG网络数据的幂律指数近似。因此,该模型大致反映了移动通话网络发展演化的规律,为进一步分析移动通话网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由于收集数据量较小,且社交网络还有其他客观因素影响其演化和发展,故文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摘要:文章在局域世界网络模型基础上,结合社交网络的个体特征,提出一种考虑节点特征的有向加权局域世界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节点强度具有幂律分布的特性,且拓扑特性与真实移动通话网络相符。

关键词:移动通话网络,网络建模,局域世界模型

参考文献

[1]郭进利,周涛,周宁.人类行为的动力学模型[M].上海:上海系统科学出版社,2008:4-6.

[2]WattsDJ,StrogatzSH.Collectivedynamicsof'small-world'networks[J].Nature,1998(393):440-442.

[3]Barabasi A L,Albert R.Emergence of scaling inrandom networks[J].Science,1999,286:509-512.

[4]LiX,JinYY,ChenG.Complexityandsynchronizationof the world trade web[J].Phys A,2003(328):287-296.

[5]BarratA,Barthélemy M,VespignaniA.Weightedevolving networks:Coupling topology and weightdynamics[J].Phys.Rev.Lett.A,2005(92):228701.

[6]Li X,Chen G.A local-world evolving networkmodel[J].Phys A,2003(328):274-286.

[7]Amaral LAN,ScalaA,Barthelemy M,Stanley H E.Classes of small-world networks[J].Proc.Natl.Acad.Sci,2004:11149-11152.

[8]Song C M,Koren T,BarabasiAL.Modeling thescaling properties of human mobility[J].NaturePhys.2010(6):818-823.

人员移动行为 篇7

1 移动通信网络社会行为关联优化体系框架

1.1 移动用户行为数据的获取技术

移动网络的发展是以用户为中心的, 用户是网络服务的目标, 因此网络的优化和服务最终都是为用户的社会行为服务的。因此有必要研究用户模型, 根据研究情景相似度量和组合技术, 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1]。在此基础上, 研究移动情景存储技术, 并开发移动情景管理中间件。如图1所示, 在充分分析移动情景管理需求的基础上, 研究微内核移动情景管理中间件功能模型。情景管理组件负责从海量文档库中找到用户更满足需要的信息, 并将搜索结果返还给用户。

1.2 用户行为建模及个性挖掘技术

用户个性的抽取包括两个方面: (1) 从用户的无线通信上下文记录中抽取; (2) 从用户的兴趣文本中抽取。从用户兴趣文本中提取关键特征以表示该文本, 接下来对这种特征的相关向量进行分析, 在分类的要求之下选择用户感兴趣的类别信息, 并使用相关的语义库对针对的兴趣信息进行扩展, 在此基础上联想出同义词和相关词。根据用户自己的兴趣信息类别将通信上下文以及兴趣上下文的特征向量一起保存, 在这种个性化的保存过程中, 可以使用用户个性的自适应学习算法计算和调整特征项的权重和更新时间等信息。在合理构建用户个性模型的基础上, 可以进一步通过上下文的搜索、推理、挖掘, 得到移动用户的使用习惯, 为用户定制不同的移动业务, 如图2所示。

1.3 基于用户行为的情景建模方法

目前的情境建模理论根据记录上下文信息的数据结构可以将其分为6类:键值模型、标记模型、图形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基于逻辑的模型、基于本体的模型[2]。在这六种模型中, 其中键值模型属于一种比较便捷的情境模型。该模型具有容易管理的优势, 但是也有缺少构建对上下文有效获取算法的能力的缺陷。在以上六种模型中, 在无法表示复杂上下文信息的状况下, 键值模型不能有效地满足分布组合、局部认证、指示信息的数量与质量、不完全和模糊性、形式化层次、对已有环境的适应性等要求。在这六种模型中的标记文本模型可以运用自身的优势满足局部认证的要求, 并且它还有分布组合要求所需的有限的重用和组合机制的性质。此外, 它也能够适应现有的环境, 图形模型提供了结构化形式来定义情境, 能够很好地适应应用环境, 适应性能比较突出。但是由于自身结构级的特点, 导致与它相关的重用和组合, 使它不能满足分布组合。由于面向对象的特点。面向对象模型有很强的重用和组合机制。这使其极好的满足了分布组合的要求。目前在情境的相似性度量方面缺乏有效方法, 使得情境检索和复用存在困难。

2 用户行为分析的常用方法

对于移动通信用户行为的分析来说, 首先从数据源出发并结合信令数据和其他数据分析确定客户需求, 而不是凭空分析用户行为。这是由于用户行为的分析是建立在对源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的, 没有实际数据和理论分析的支持, 任何无凭无据的分析是没有说服力的。只有经过充分认识和理解源数据, 才能保证分析用户需求的可行性。在通话过程中, 我们常遇到单方能听到声音的这种情况, 这种现象对用户感知影响较大, 是比较严重的语音质量问题。但是, 从信令流程上看单通和正常通话完全一样, 因为通话已经建立, 在通话期间用户和网络之间没有信令交互, 也就是说从信令面上无法判断产生单通的原因。在这种只有正常信令数据支持而没有用户面数据的情况下, 就需要结合用户行为来定位问题。当用户遇到单通情况时, 通常是挂掉电话重新打电话, 这样就产生了异常的用户行为:用户的平均通话时长较短, 用户两次通话的间隔时间较短。如果是针对单一的单通事件, 这种行为分析方法不具有适用性, 因为不同用户的行为存在差异性。在有效的确定出相关的需求问题之后, 接下来就是需要建立需求的用户行为分析模型, 针对于链路级单通的情况进行讨论, 可以针对平均通话时长的指标来考量, 把所有链路的平均通话时长做一个研究和分析, 最好是总结出相关的数据图, 在此过程中, 相对平均通话时长较短的链路, 就为高疑似单通链路。而对于小区级的单通分析, 可以釆用用户通话间隔较短这一特征, 从CDR数据中寻找同一对用户短时间发起二次通话的事件的方法, 接下来根据调查区域的维度进行统计, 就能找到高疑似单通小区。模型建立之后,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优化审计和系统数据分析的问题, 比如平均通话时长低于多少, 就可以判定为高疑似单通链路;两个用户的通话间隔为多少, 可以判定为单通事件等等[3]。相关数值限值的确定和调整, 在结果的表述上具有准确性。在得出最后的结论以后, 还应该针对结论进行复核和深入研讨。如果分析出来的链路和小区确实存在单通现象, 则说明分析模型比较准确, 而如果与实测有出入则需要重新调整模型参数, 甚至重做分析模型。

3 移动网络社会行为的关联优化方法研究

3.1 基于重呼入行为模型的呼入控制方法

在现有的通信网络现象中, 覆盖小区的移动网络是比较独立的, 根据小区划分信道的方式限制了相关覆盖区域的信道产生。所以,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表明, 网络中的信道资源在地理位置上存在不可移动性。针对这种问题, 相关的解决方法就是在热点区域的高峰时段的呼叫控制 (CAC) 变成资源分配的主要方式。研究发现蜂窝网络的载频信道数量超过最繁忙时所需的信道数量时, 只需要分别考虑忙时呼叫模型[5]。

3.2 基于区域代价可变的呼入控制方法

在因某种原因现住的热点区域, 相关通信紧张时所引起的呼叫拥塞是不可避免的,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建立一种区域内的代价可变函数, 可以有效的提高通信紧张时的呼叫代价, 以便影响到一部分用户的通话行为, 以方便使网络恢复到可接受的呼叫强度最佳状态, 降低仿真在这种时刻的通信阻塞率。有些通信系统中中采用基于二人博弈的经济模型, 既采用动态的代价策略, 根据不同的业务选择不同种的服务网络, 用以改善网络的繁忙状况。

3.3 移动网络数据队列拥塞控制方法

针对移动网络的数据业务拥塞控制问题, 特别是针对蜂窝网络中由于使用者的社会行为, 使用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存在不均匀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这类状况的加剧使得不平衡的状况明显, 现实中由于无法避免这种不均匀性的问题产生, 如果能够在这个动力系统分叉之前预估计到这种情形, 那么就可以针对这种问题提前对相关网络进行优化处理[6], 方便不均匀性降低。将网络中用户的社会行为与之关联起来, 根据用户的不确定性的原因, 这种问题的出现可以表现出不同用户需求资源的差异性, 相关技术人员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做了修正, 在设置了不同的用户输入端的前提下, 并研究了相关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重点讨论了模型的分叉行为, 使之该问题的解决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解决方案更加有现实指导意义。

4结语

移动网络是伴随着用户对网络服务的需求而不断更新的, 移动通信网络更新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提升, 并且也是用户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 可以说, 移动通信今后的发展方向就在于通信技术网络对用户行为的反应能力, 也是从桌面时代向普适时代进步的关键。因此, 针对移动通信网络的研究的问题应该逐渐有单极化转变成多极化。用户社会行为的push服务!网络自主优化等方向上, 在这些研究方向上, 可延续的研究工作还任重而道远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 移动运营商积累了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首先基于移动网络的多种数据源, 结合通信用户行为的特点, 通过时空关联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一套通信用户停留分析的方法;随后在对用户进行停留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用户价值区域多维分析的方法挖掘出高价值区域的地理分布情况。实践表明, 基于通信数据的用户行为分析及用户价值区域特征分析对通信网络的建设、通信网络的建设与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很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移动通信网,社会行为,联合优化

参考文献

[1]顾震强.移动网络的用户行为及用户价值区域特征的分析研究[J].移动通信, 2016 (5) :15~19.

[2]张长青.移动运营商大数据和云计算应用探讨[J].电信网技术, 2016 (3) :34~38.

[3]刘树栋, 孟祥武.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推荐系统[J].计算机学报, 2015, 38 (2) :322~336.

[4]陈克寒, 韩盼盼, 吴健.基于用户聚类的异构社交网络推荐算法[J].计算机学报, 2013, 36 (2) :349~359.

人员移动行为 篇8

截至2015年12月,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 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据调查数据显示, 57.1%的用户觉得网络预约车租车方便实用, 习惯性的平时出行就会使用。专车服务和出租车服务共同构成移动打车软件的主要功能, 专车偶发性使用频率较高, 在整个市场中占比52.6%。从用户的需求看, 专车弥补了市场运力不足。手机打车软件是一种应用程序, 把乘客的打车信息与司机的服务意向进行链接, 解决了乘客与司机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提高了司机的积极性, 合理配置了车辆资源。

分析我国用户使用专车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 对于有目标的推进移动打车行业的建设十分重要。

本文以TAM为理论模型, 从用户感知专车服务的角度出发, 将感知价格水平、感知风险、感知娱乐性等外部变量加入模型, 使用实证研究的方式, 探索影响用户使用专车服务的因素, 这对树立打车软件企业品牌形象、促进打车市场的积极创新和政府的有效管理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理论基础

目前, 打车服务用户行为的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 在若干研究中, 使用最普遍的是“态度一意向一行为”模型。学术界广泛认为, 技术接受模型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简称TAM) 可以应用于新信息技术的接受和采纳研究中。Davis在理性行为理论 (TRA) 的基础上加以修正, 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 (TAM) 。后来Vankatesh运用TAM模型用来预测和解释用户在同某个信息系统进行一定时间的交互后采纳该系统的行为, 旨在研究用户因为什么放弃或采用该信息系统。这个模型以个人关于技术的感知有用性 (Perceived Usefulness) 和感知易用性 (Perceived Ease of Use) 两个角度来分析影响用户接受信息技术的过程。国内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TAM模型用来预测和解释用户行为是行之有效的。然而, 单一的TAM模型解释能力有限, 很多学者在进行实证研究时都会融入其他模型或变量来优化其解释效果。

三、模型构建

本文以TAM为基础理论模型, 依据打车软件服务的用户感知, 引入感知风险、感知价格水平、感知娱乐性、兼容性等外部变量, 构建出了打车软件的用户使用模型, 如图1所示。

本模型一共包含8个变量, 每个变量的定义都在考虑研究对象的基础上, 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概括得到, 如表1所示。

四、研究方法

每个变量有3-5个测度项, 被调查者凭主观意愿对各个问题选项打分, 采用Likert5级评分方法, 之后平均每个问题选项的分值, 并归入该变量的均值中, 在所构建的模型基础上, 对各变量与使用态度、使用意向进行相关性分析。

(一) 问卷设计

本研究问卷由以下二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受访者个人的基本信息, 其中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在内的个人基本特征, 以及使用专车服务的基本情况 (是否使用、使用频率等) 。第二部分为用户对专车服务的个人感知测量。

(二) 样本构成及特征

根据调查问卷, 正式调研共发放140份问卷, 回收138份, 回收率为98.57%。筛选出来有效问卷124份, 有效率为88.57%。除去的14份问卷包括:没有完整填写的问卷、明显随意填写的问卷等。本文的调查对象为使用过专车服务或者熟知专车服务用户, 18岁到35岁年龄段的调查对象占比47.86%, 企业人员的比例占45.71%, 学生群体占比38.57%, 其他占15.72%。。本文的研宄对象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统计的年龄段和职业分类保持一致, 说明本次调查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三) 信度、效度检验

本文通过SPSS19.0软件计算Cronbach Alpha系数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Cronbach's Alpha值在0.7以上表示量表可信。利用Amos17.0分析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

由表2看出, 各变量量表的Cronbach‘s coefficient Alpha系数均在0.8以上, 信度达到理想程度, 说明该题项设置合理, 具备一定的解释贡献。问卷中所有测量变量所对应的各个题项的因子载荷量均大于0.7, 且各测量变量的平均提取方差值AVE均大于0.5, 说明本文的量表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此外, 各测量变量的AVE值的平方根均大于其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表明本文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别效度。总体来看, 本研究所使用的各个变量及其所度量的含义都体现出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 适合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四)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的目的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不确定关系。本研究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分析各变量间的线性关系, 根据本研究理论模型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相关关系:感知风险、感知娱乐性、感知价格水平、兼容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与使用态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感知风险、感知娱乐性、感知价格水平、兼容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与使用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态度与使用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

由表3可见, 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与使用态度的相关性较大, 兼容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性与使用意向的相关性较大, 这表明了用户对打车软件操作、服务效率和安全性期待较高, 软件操作便捷、一定的愉悦感和以往打车经历的满意心理可能会促使用户使用该软件。使用态度与使用意向的高度相关性证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五、结语

从样本数据的结果可以提醒打车软件运营商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安全性:用户感知使用打车软件带来的风险会对其使用意向产生负面的影响。保护乘客的隐私安全, 不仅是乘客的内心诉求, 也是企业塑造品牌的重要途径。因此, 打车软件的营运商十分有必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提升用户的信任感, 降低风险发生几率, 完善打车系统的漏洞, 这样才有利于营运塑造良好的口碑。

兼容性:对已经使用过专车服务的用户进行奖励, 创造一种愉悦的氛围。习惯专车服务的乘客往往不容易打出租车, 因为不仅是自己的身份象征, 而且更加乐于享受优质的专车服务。因此提高用户的满意水平, 有利于提高用户粘性。

服务效率:优化定位技术、增加用户定位体验。精准的定位有利于更方便地连接乘客与司机, 若有必要, 可以对部分群体提供街景引导服务, 减少两者见面的时间。

摘要:移动打车软件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缓解了乘客“打车难”和司机“空载率”高的问题, 尽管许多研究开始关注移动打车软件的战略角色, 但是对于专车服务与用户采纳行为的关系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因此, 以移动专车服务用户行为为研究对象, 从用户感知专车服务的角度出发, 构建专车服务的用户使用模型, 通过问卷调查, 利用SPSS软件分析和解释用户对专车服务的影响因素, 为打车软件运营商提供相应的推广建议。

关键词:移动打车软件,专车服务,TAM,用户感知,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www.cnnic.net.cn.2016.1:72-73

[2]Davis, F.D.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 1989:319-340.

[3]Venkatesh, V., F.D.Davis.A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Development and test[J].Decision sciences, 1996, 27 (3) :451-481.

[4]Agarwal, R., J.Prasad.Ar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germane to the acceptance of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J].Decision sciences, 1999, 30 (2) :361-391.

[7]Moore, G.C, L.Benbasat.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the perceptions of adopting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J].Inforniation systems research, 1991, 2 (3) :192-222.

[8]辛欣译.创新的扩散/Rogers, Everett M[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和谐校园建设下一篇:初中生减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