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村镇的建设

2024-09-19

和谐村镇的建设(精选12篇)

和谐村镇的建设 篇1

1 和谐农村建设的基础在村镇

农村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可促进社会稳定, 和谐村镇建设任务得到落实后, 村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以科学方法提升村镇具名经济收益。这一环节中要明确建设目标是针对农村与乡镇来进行的, 随着城市建设范围不断扩大,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城乡结合区域, 经济来源单一, 成为地方发展首要规划区域。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的, 农村与乡镇在其中发挥着重要角色, 如果村镇建设力度不足, 很容易出现地方贫富差距大, 引发社会矛盾问题。由此可见, 村镇和谐社会的构建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但由于经济体系单一也成为了建设任务中的难点, 和谐社会追求自由、平等、民主, 构建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源, 实现高效发展, 以提升民众生活质量为途径来构建和谐村镇。

社会由不同的区域构成, 村镇正是其中重要的部分, 农村经过长期的发展建设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开展建设工作时要尊重这一文化, 并从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 提升基层群众的和谐度。

2 和谐村镇建设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农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的, 受市场价格变化影响严重, 并且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存在大量不可预算的气候因素, 都会对最终的收益带来损失。长期在固定的发展理念下形成农村经济体系薄弱的特征, 全面建设和谐城镇必然要对原有体系中存在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整改, 改变经济形势, 增大市场收益。将农民、农村、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统一规划并探讨出有效解决方案, 和谐发展理念中提倡保护环境, 使农业与环保事业互相促进进行, 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 为和谐村镇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工作落实过程中会对村镇发展现状做出全面调查, 判断影响经济进步问题的成因, 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工作中是由具有可行性做出判断, 为工作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和谐村镇的建设是一项负责且艰巨的任务, 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新制度落实不彻底, 原制度产生阻碍影响等作用。因此村镇建设时, 要重视对矛盾问题的解决, 正确认识未来的发展方向, 争取在短时间内完成和谐村镇的建设任务。

3 和谐村镇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和谐村镇建设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 针对农村经济落后与卫生条件差等问题提出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案, 加强管理是社会构建的重要途径, 但这一过程中更要考虑群众感受, 通过和谐理念来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经济体系的发展更是一项大工程, 和谐村镇建设是对原有经济体系做出优化, 并不是完全创新, 这样避免了新建设理念落实过程中产生的冲突问题。促进农村经济进步, 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可改变原有卫生情况差的村镇状况。和谐村镇建设还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是管理工作开展的硬性依据, 保障了村镇群众的个人利益, 同时也避免出现因监管力度低而造成基层工作落实不彻底现场。

4 和谐村镇建设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以群众满意程度为主体的, 因此在村镇和谐理念落实阶段也会将服务作为主要展开途径, 将传统管理理念中积极有效的部分继续沿用, 其中存在的不合理部分会得到整改。服务所面对的主体是村镇民众, 包括其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 都能够得到解决。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走访, 将结果整理后召开分析会议, 明确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基层群众真实反馈, 以及内容中需要完善的部分。以群众为出发点所制定的管理规划必然更具有可行性, 能够得到基层群众拥护。

5 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搞好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基本实现有就业需求的农民能够充分就业。要在乡镇层面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就业技能培训机制, 对农民转移就业提供免费基本技能培训。大力开发公共卫生保洁、公共环境绿化、公共设施维护以及托老、托幼服务等公益性岗位。鼓励发展劳务派遣企业。建立就业服务组织网络, 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 使就业困难人员能够实现灵活就业。积极推动创业工作, 开展创业指导、创业培训以及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 使有创业需求的农民得到帮助, 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二是搞好多层次、广覆盖, 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使村镇困难群众及时得到帮助。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特别提出, 到2020年, 我国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说明搞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 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 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支持村镇开展多种形式的帮老、助残服务活动, 切实帮助困难群体解决生活难题。

三是建设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 使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努力做到每个乡镇都有卫生服务中心, 每个村都有卫生服务站, 每个卫生站都有全科医生, 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综合性服务。实现“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目标。要不断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解决好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四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 推进公共教育体系建设, 努力满足农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教育需求。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 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经费逐年提高。

五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使农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充分发挥首都文化体育资源优势, 发展面向农村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和体育事业, 丰富和活跃农民生活。村镇要配置方便群众读书、阅报、健身、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设施。要推广基层文化建设示范工程。加强农村新华书店网点建设, 实施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鼓励和资助文艺院团到村镇演出。积极培育农民群众体育组织, 开展各种体育活动, 增强广大农民体质。以服务群众为重点, 是建设和谐村镇的必然要求。只有以服务群众为重点, 紧紧围绕服务群众建设和谐村镇, 和谐村镇才能真正得以建立, 也才更符合建设和谐村镇的最终目的。

6 结论

和谐村镇建设过程中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充分认识建设和谐村镇的重要性, 以服务群众为重点, 努力把村镇建设成为各个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针对和谐村镇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 并对建设过程中得到解决的发展问题做出总结。分别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发面对和谐村镇建设的积极意义进行整理。并提出开展过程中应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 增强服务意识等有效建议。

关键词:和谐村镇,村镇建设,建设途径

参考文献

[1]万志祥.试谈新疆和谐村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阿克苏栏杆村和谐村镇建设为例[J].吉林农业, 2011 (2) .

[2]李玉, 王吉恒, 张瑜.构建村镇银行与农村中小企业和谐共生关系的思考——基于美国社区银行的经验[J].世界农业, 2013 (4) .

和谐村镇的建设 篇2

一、加强党建工作,为和谐创建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我支部共有党员23人,积极分子3人,支部在自身建设上始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五个好”党支部的标准,抓好思想、组织和作风三大建设。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村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班子民主、团结、廉政、健全、关系协调、工作规范。班子成员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政治立场坚定。班子成员十分重视自身的学习提高,严格遵守每周学习制度,提高自身素质,领导班子具有较强的发展经济、民主管理、文化建设、协调合作、服务群众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以互相尊重为基础,分工合作、相互支持、协调一致。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连续几年被评为“五个好党支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完善了《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十余条管理制度,班子成员无违法违纪问题。成立了以支部书记李福兰为组长,村主任李世刚为副组长的村创建和谐村镇5人领导小组。制定了《李家坟村创建和谐村镇计划》、《李家坟村创建和谐村镇工作会议制度》、《李家坟村创建和谐村镇保障制度》,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2、加强党员队伍、党组织体系建设党支部根据每一位党员具体情况重新分配了党员联系户和责任区,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制定了《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定《党员发展规划》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不断地优化党员结构。党内民主制度健全,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反映、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保证党员的民主权利。坚持并落实了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联系和服务党员制度,每年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为他们解决困难。在抓党建工作的同时,我支部把团建工作也列入支部议事日程,抓好党建带团建工作。成立了5人监督理财小组,设置了固定的公开栏,实行政务公开。文明市民学校设有24块各项制度和岗位责任制,自觉接受村民的监督。

3、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带领村民建设和谐村镇党支部围绕发展经济这个核心,不断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落实土地政策,土地确权、村帐托管、农村土地征占收入管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为了提高农民收入,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培训班,提高村民素质,参加各种职业培训班村民42人次,同时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帮助群众解决难题。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村民入新型合作医疗保险金万元,村民参保率达100。支持村民自治工作,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领导、支持村委会依法开展各项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投资12万元建设了占地1800平米的文化广场,安置了健身器材和宣传橱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加强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党员、村民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政治思想教育以及科普教育、法律法规宣传。整合地区资源,拓宽党支部工作领域、工作内容,扩大党支部影响力。党支部、村委会将人民调解工作纳入社会治安防范体系,成立了5人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严格工作程序和工作纪律,辖区内民间纠纷的调解率达到98以上。成立了5人治安巡逻队,24小时巡逻值班。

二、实施村民自治2004年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产生了机构健全的村委会,参加投票选民168人,参选率高达97.57,选举中无违法违纪问题。成立了5人监督理财小组,坚持党务、村务、政务、财务等公开、透明,公开程序合法、手续健全、日期准时、内容真实。制定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村委会干部述职考核制度》、《村民委员会换届后工作移交制度》、《干部过失责任追究制度》、《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村主要岗位人员任用制度》、《档案工作报关制度》以及《村镇规划》等各项制度。认真落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按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凡村中大事、决策、决议等干部联席会议通过后,还要召开群众党员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后再将议案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方可实施。广泛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并印发放到每家每户。加强普法宣传,成立了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组成了民主法制宣传小组,形成普法工作骨干。投资21万元,建立了文化大院,内设普法教室,设立了法律图书角,被评为“区民主法治示范村”。建立了定期入户走访制度,对村务公开的各种问题,村民可通过向监督小组投诉、询问支部书记、写信投进意见箱、村民代表传递等方式进行反映,党支部、村委会在10个工作日内予以解释和答复。每年由党员、村民代表对村干部的工作表现给予如实全面评价。

和谐村镇的建设 篇3

尽管目前我国的村镇规划建设步伐正在逐渐加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当前的村镇规划管理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当前村镇规划管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以期能促进村镇规划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

关键词:村镇规划;现状;对策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村镇规划管理工作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从客观角度看,无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的村镇规划管理工作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若处理得不好,将严重影响着村镇的建设,如何结合我市的村镇建设实际情况,扎实稳步地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工作上档次,上水平,明显改善广大农村和各镇的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是摆在我们每个村镇规划建设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村镇规划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目前我市的村镇规划采用的仍是十几年前的老规划,各镇的建设重点模糊,发展布局缺乏统一的宏观调控手段,各镇规划自成体系,随意性较强,各镇的功能结构、产业结构、平面布局和建筑风格单调雷同,难以形成自己的风格。二是自2011年起,我市11个镇均开始了新一轮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但仅有2个镇的总体规划通过了市政府的审批,其余的仍在编制过程中,而且大部分没有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许多建设项目只能在总规宏观控制下进行,规划管理比较粗犷,基础设施配置、绿地率、容积率等技术指标很难有效控制和落实。其中有些镇编制的规划比较全,涵盖了总体规划、重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村庄规划等,但却迟迟不予评审和报批,究其原因,一是规划审批权限不清,致使规划报批过程拖沓冗长,二是为了便于随意修改规划,唯恐批准后被“框死”,根本就不愿意评审报批。这些问题致使村镇规划落后于经济发展,使规划形成空白,起不到应有的规划指导作用。

(二)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存在薄弱环节,违法建设工程屡见不鲜。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现象较为严重,许多镇的产业园项目、公建项目大多是在办理土地征用手续时受土地部门办理程序的制约才到规划部门办理规划许可证,对那些不需要办理征用土地手续的建设项目,根本就不办理规划手续。

(三)镇域基础设施差,违章管控不到位。规划建设档次较低。受规划滞后及资金、观念、产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市各镇基本上没有供排水、供暖、供气、综合管线等专项规划,多数镇的市政基础设施如供水、排水、供暖、垃圾处理等公建项目建设严重滞后,排水不畅、污水横流、垃圾随意倾倒、环境卫生条件差以及占道经营等现象普遍。

二、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村镇在我国的城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村镇的规划和建设关系着我市的整体布局以及以后的生态环境状况,所以要重视村镇的规划建设工作。如何针对村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便有效指导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需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做好村镇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村镇规划是村镇建设最基础、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村镇建设的龙头。在村镇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根据城镇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非农产业发展程序、产业布局、人口状况、辐射带动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城镇布局。编制规划要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资源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论证,要以城镇为中心,全面合理安排乡镇企业、住宅、商业、交通、市政设施等各项建设,保证近期规划有较强的超前性、可操作性和控制性,远期规划要有发展余地,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克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短期行为,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详细规划、专业规划,使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相配套,详细规划把各规划地段的土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绿地率、停车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具体要求等应作为强制性内容,为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二)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完善村镇建设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村镇规划许可证制度,按照先审批后建设的原则,在村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按照法定程序办理申报审批手续,对符合村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予以办理规划许可证,对不符合相关规划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不予许可的理由。在具体实施规划管理时,应当从农村实际出发,既要加强管理,充分发挥规划的约束、调节作用,又要充分考虑方便群众,简便易行。

在村庄、镇规划区外不得进行建设活动,确需建设的,应当在符合上位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规划的前提下单独编制规划,报政府批准并取得规划许可证后方能进行建设。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美丽村镇。通过规划促使村镇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减少分散建设、重复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同时全面改善农村的居住条件,环境质量,搞好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及公共空间的绿化,采用点、面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多样化的活动空间,以提供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服务,不断完善城镇的居住环境。

(四)切实加强对违法工程的查处力度。规划执法是维护规划实施的重要保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规划的监督执法工作,加强规划的监督体制建设,充实规划执法力量,延伸规划的执法范围,同时加强建设项目的批后管理,及时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实行项目全过程跟踪检查,坚决制止违法建设行为发生,切实维护村镇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障规划实施。

三、结语

我市的村镇规划建设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村镇规划建设工作要进入一个更高、更科学的层次,就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理论与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方能指导我市的村镇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郑政标.村镇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的论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2012(12)

[2]陈朝刚.村镇规划规划建设的管理现状意见对策[J].中国房地产,2013(05)

和谐村镇的建设 篇4

加大硬件投入, 加快生态文明新村建设步伐

该村借势融入滨海、一体发展的先机, 以村容整治和改善居住环境为重点, 积极筹措2亿多元资金建成高品质住宅小区———明珠花园。福利分房过程中, 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 坚持以大局利益为重, 以群众利益为先, 让百姓选择最满意的楼层、最适合的面积, 仅用9天的时间完成全部分房, 实现了阳光搬迁、高效搬迁、和谐搬迁。

统筹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该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动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打造“富民工程”。一是找准定位, 科学规划, 制定经济发展思路。二是依托优势, 积极洽谈, 抓住经济建设时机。围绕全村发展大局, 继续将经济建设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战场, 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加速发展。

创新载体,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于明庄村以华明街党建“1+8"模式统领全局, 立足实际, 创新设计活动载体, 通过开展系列特色活动, 打造创先争优活动亮点工程。一是开展互比互看活动, 让党员把形象“树”起来。二是开展公开承诺活动, 让党员把身份“亮”出来。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让党员把群众“带”起来。

提高素质,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于明庄村一直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一是抓制度, 强约束。二是抓载体, 提质量。三是抓法制, 保稳定。积极化解矛盾, 解决纠纷, 无非正常上访事件, 无非法宗教活动。

落实制度,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于明庄村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 认真落实“六步工作法”, 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 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

以人为本, 着力改善民计民生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应由人民共享。于明庄村始终把改善民计民生放在全部工作的首位, 把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老有所养, 二是病有所医, 三是学有所助, 四是弱有所扶, 五是福利共享五项工作的开展保证了村民利益, 有效保障了全村的和谐与稳定。

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 篇5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我就“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与建设”这一课题作一些探讨。下面,我先谈一谈我个人对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与建设的一些思考和认识,希望通过交流,达成共识,更好地推进我省村镇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谓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

所谓文明,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的概念是上世纪60年代由少数生态学家提出的,到现在,绝大多数国家都已接受,并已成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行动纲领。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生态文明拓展和提升了既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路径: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

文明,致力于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协调平衡各种社会关系,实行避免生态破坏的制度安排;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精神文明,提倡尊重自然规律,抑制人们对物欲的过分追求,建立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生态文明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

(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

人类文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最早是原始文明,大概有2万至5万年历史。其次是农耕文明,一般讲有7000年至2万年历史。再次是工业文明,尽管工业文明只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却根本改变了人类和世界。在此期间,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突飞猛进。靠工业化和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人类第一次认为大自然并不可怕,可以“人定胜天”改造大自然。在原始文明时期,人们惧怕自然;在农耕文明时期,人们顺应自然;在工业文明时期,人们挑战自然。但是这个挑战也让人类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仅20世纪的100年间,全球GDP增长了18倍,石油、钢铁、铜的年消费量分别增长了170倍、29倍和27倍,也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1倍,造成了现在气候变化的难题。所以,有人说气候变化是有史以来对人类的最大挑战。工业文明既给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条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引发了人类在这个地球上能不能持续生存发展的根本性挑战。所以,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三)生态文明是中华文明内涵的内在要求

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文明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2 但绝不是生态文明的后来者。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崇尚自然的文化传统和天人和谐、物我合一的思想与智慧。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

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正如《中庸》里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规律。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把一种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境界称为“物化”,也是主客体的相融。这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因为春天树木刚刚复苏生长。什么时候砍伐呢?《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除保护生态外,还要避免污染。比如“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把灰尘废物抛弃在街上就要斩手,虽然残酷,但重视环境决不含糊。

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中华文明精神是解决生态危机、超越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西方思想家越来越表现出对东方智慧的认同,东方智慧已参与到西方世界的思想文化建设中去,越来越多西方学者提出世界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会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二、中国已经进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更高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极大成就,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但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渐严重。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果继续沿袭

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完成。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七大的报告第一次以党的最高纲领性文件形式,把我国今后的文明发展阶段确定为生态文明,强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永续发展。特别是十七大报告中,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五点新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有些人曾经把科学发展观等同于一种单纯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甚至把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也降低到一个技术层面。这是非常片面的。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的提出,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我们的发展必须走文明发展的道路,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保护,无论是从资源的节约利用,还是从发展的质量、从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讲,都必须走这条路。生态文明的提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使得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把生态建设提高到“文明”的高度,正是科学发展观在这方面的升华。

(二)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为推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相继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措施。

如国家制定和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全国设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并成立了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的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2007年11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确定为农村改革发展基本

目标任务。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所说:“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上,中国政府正在积极行动,并取得一定效果。在意识到这个问题(环境污染)和行动起来处理这个问题两个层面上,中国政府均值得加分。”

(三)云南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早

1998年以来,我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编制并实施了《云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加强了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开展了生态环境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云南的“三江并流”区域已被联合国正式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西双版纳和高黎贡山两个国家级保护区已被批准成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目前,全省已有12个国家级、5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和200个左右的自然保护区。省政府加强了对土地、水、矿产等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严格执行土地政策,将全省耕地面积的80%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建立耕地占用补偿制度,实现了占补平衡;加大了九大高原湖泊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上述措施的实施,使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然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制约我省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主要是: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

从总体上看,影响云南可持续发展突出问题表现为“四低四高”,即经济增长质量低,资源消耗程度高(云南仍处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决定经济增长的格局,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全省2/3的大中型企业都依赖自然资源消耗);城镇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高(到2007年底,全省城镇化水平为31.6%,比全国低13.3个百分点。缺少大中城市支撑,城镇网络不健全、布局不合理);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灾害污染损失高(土地供需紧张矛盾突出,全省坝区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6%,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面积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高达30%以上。据11月5日发布的统计信息,今年,全省因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40人死亡43人失踪受灾人口127.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6.08万人;倒塌房屋6187间,损坏房屋1.84万间;电力、交通、水利、通信、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92亿元;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河流、湖泊水质下降,最典型的是阳宗海污染事件);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发展赤字高(全省城镇职工失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尚未实现应报尽保,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仅为24.2%,住房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逐步探索完善阶段;城乡基础设

施欠账严重,特别是村镇脏乱差问题更为突出)。这些问题将从根本上决定和影响未来云南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省政府确定,“十一五”期间我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资源管理,着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设集约、清洁、安全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到2010年,全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机制基本形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12%以上,万元生产总值水耗下降为300吨。自然保护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9.5%。基本遏制住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60%以上。环境保护投资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快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加强运营管理工作的意见》,形成了《云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规划(2008-2012年)》和《云南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2008-2012年)》。要求到2012年,全省129个县(市、区)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及清运系统,全省污水收集率达到8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新增化学需氧量(COD)削减量达到11.12万吨/年以上,再生水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全省城镇生态环境承载力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上述情况有力地说明,中国已经进入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

三、全国全省的村镇规划与建设正在步入持续快速发展时期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而农民收入过低已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加速城镇化进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采取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农民进城进镇安居乐业,减少农民、减轻农村土地的人口负荷,从而达到富裕农民的目的。早在2000年,全国就掀起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高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大举措。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采取了资金扶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等措施,先后组织了每年扶持100个重点小城镇建设、105个中心小城镇建设和39个省级重点小城镇建设,开展了小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使

全省小城镇在短短几年建设规模持续增长的局面。一批小城镇完善了基础设施规模,壮大发展起来。但是,2004年,小城镇建设步伐逐渐放慢。小城镇建设忽冷忽热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这个问题我后面谈),导致政策缺乏连续性,实施的三次重点小城镇建设工程,都中途夭折了,计划实施5年,2到3年就结束了。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要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目标,对现代农业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做出了明确的安排部署,确定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强化和落实了支农政策。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在财力紧张的条件下,每年拿出5亿元资金用于农村民居抗震加固改造。

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会全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对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和部署,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其中,要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最近,中央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出台了10项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在10项措施中,涉及大量的农村建设项目,包括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游牧民安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等。

11月21日召开的省政府14次常务会决定,关键时刻需采取20项重大措施,促进我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加快村镇建设步伐,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热点、工作的重点,坚决防止政策的不连续,导致建设发展中的忽冷忽热、大起大落。在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减少农村持续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在村镇规划建设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使我省小城镇和农村建设进入一个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发展轨道。

四、生态文明条件下的云南村镇规划与建设现状

(一)云南村镇规划建设的基本情况

到2007年底,云南全省总人口为45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26.4万人,乡村人口3087万人,城镇化水平是31.6%,比上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

村镇发展现状:全省有1184个小城镇,小城镇人口为310万人。其中,有建制镇460个,乡集镇724个。全省有行政村1.3万个,自然村13万个,共有农户820万户。

村镇规划和建设情况:全省70%的乡镇有镇域规划、20%的小城镇有控制性详细规划,1‰的村庄有建设规划。近两年,小城镇每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亿元左右,目前,50%的小城镇有安全卫生的集中供水设施、20%的小城镇生活污水实现了有序排放,10%的小城镇有垃圾处理站,60%的小城镇有综合市场,5%的小城镇有农产品专业市场。约15%的村庄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8%的村庄做到了垃圾清运或集中处理,76%的村有沼气池,农村住户炊事使用能源62%主要使用柴草,约3%使用沼气。2007年全省农村住房完成投资约100亿元,竣工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建房户达20万户。全省集体土地上既有住房总量为11亿平方米,户均建筑面积133平方米,99.26%的住户有自己的住房。

(二)近几年云南村镇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

1.一批旅游小城镇和重点小城镇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过去几年,小城镇建设发展实施了重点带动战略,先后抓了一批旅游小城镇建设、105个中心小城镇和39个省级重点小城镇建设。根据“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永续利用”的方针,积极推进各具风格、特色鲜明的旅游小镇建设,探索城镇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受到了国家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的充分肯定。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中国魅力名镇评选活动中,腾冲县和顺镇被评为中国第一魅力名镇,剑川县沙溪镇的寺登街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杰出贡献奖”,丽江束河古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村发展成为全国人居环境最佳魅力名镇。2006年盐津县遭受了三次破坏性地震,经过两年的恢复重建,成为我省恢复重建、旅游业二次创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和示范。砚山县平远镇城镇人口已达3.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41%,高峰期赶集人口达10万人,充分发挥了中心小城镇对当地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玉溪市22个工业型小城镇大部分发展到了年工业产值数亿元的水平。新平县戛洒镇作为新平县的中心小城镇,2007年完成产值35.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5亿元,经济实力强过一些县城;2007年戛洒集镇固定资产投资达7.5亿元;城镇人口规模

在3年内增加了1倍,城镇化水平达到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农村特色民居建设工作迅速展开

2002年省里给8个民族自治州安排了专项资金,启动了特色民居建设工作。2006开始,已连续3年组织开展了农村住房建筑方案设计竞赛活动。民居通用图设计与推广工作在各地迅速推开,西双版纳、大理、临沧、迪庆、玉溪、曲靖、普洱、文山、德宏等几个州市和部分县的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有的出了图集,有的抓了试点。特别是西双版纳、迪庆的新民居建设试点,对我省农村住房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不仅解决了传统民居的耗材问题(建1户版纳传统民居需要60立方米木材,相当于一亩森林;迪庆藏族传统民居需要200立方米,需择砍十几亩森林。而现在基本不用木材,大家可以算一算,推广新民居能使我们少砍伐多少棵树),更主要的是这种预制装配式结构减少了现场作业,有利于提高质量、缩短施工周期,是积极探索农村住房标准化、产业化的建设发展模式的开端。还有,按照发展绿色建筑的要求,以提升传统民居品质为主,在永仁县猛虎、中和等几个乡镇进行了彝族冲土墙、土坯墙传统民居改造,通过材料、构造改良和建筑设计,提高了防水、抗震性能,改善了居住光、热环境,提升了传统民居的品质,使传统民居居住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明显提高。该项目的设计获得了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全省农村特色民居建设工作,多次得到了秦省长的充分肯定。3.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成绩显著

云南是集山区、边疆、民族、贫困为一体的省份,农村危旧房屋数量巨大。从建筑年代看,约有60%的民居为老旧房屋;从建筑结构上看,有72%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其中有330万户需要加固改造,有275万户需要拆除重建。特别是有605万户、3000多万农民居住在地震高烈度地区,一旦遭遇地震破坏,损失不堪设想。为此,云南省委、省政府在2006年试点的基础上,从2007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并作为改善农村民生的重点工作来抓。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成效显著,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还改变了乡村面貌,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三)云南村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实践仅三年,但已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盲目撤并村庄,片面理解城镇化;盲目对农居进行改造,忽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盲目地进行牲畜的集中养殖,片面地进行人畜分离;盲目进行城乡无差别化的能源系统建设;盲目安排村庄整治的时

序;忽视小城镇建设。

检查分析云南的实际,我认为云南村镇建设普遍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村镇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小城镇投资环境差、建设发展缓慢,规模普遍偏小,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弱,农村落后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善。二是村镇规划编制滞后,管理机构不健全,规划和建设管理跟不上,建筑技术力量及服务缺乏,导致村镇盲目建设和发展,居住分散,增加了基础设施配套的成本。特别是农村新建住房,不按规划选址、不按图纸施工、不规范施工、不竣工验收。三是用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衡量,最突出的是各种资源浪费严重,一方面存在农民建房自己找地难的现象,另一方面存在超标准占地、乱占滥用耕地的情况。而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困难主要是资金短缺、资源紧张、技术不足。

五、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

我个人理解,生态文明时代对村镇规划建设的最基本要求是要以最低的成本、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效益。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和传统的村镇规划与建设最大的不同在于:在城乡规划方面,要更加强调强化城乡规划的调控作用,科学编制城镇规划,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从源头上把好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关;在推进城镇化方面,要更加强调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营造优美的城镇环境放在首位,走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城镇发展与生态容量相协调的城镇化道路;在城镇建设管理方面,要更加强调用全新的理念来建设和管理城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自然环境为依据,以资源优化配置为手段,以社会体制为经络,形成人与自然、社会三者高效和谐共生互惠的城镇发展模式;在建筑节能方面,要更加强调加强建筑节能的宣传推广和监督管理,大力推进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促进节能减排;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要更加强调引导广大农民建立起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广大农村的环境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因此,云南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央和省委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农村改革发展的工作安排部署,有序推进小村镇的健康建设,实现我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促进全省城乡经济的繁荣发展;进一步加强乡镇村庄规划工作,加快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完善规划体系,严格规划许可制度;加快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引导农民有计划、分步骤地新建和改造住房,加强村镇建设的技术服务,提高建设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改善农村住房条件;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村镇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我省广大村镇又好又快的发展。

具体来讲,村镇规划建设的主要工作任务和政策措施是:

(一)优先扶持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小城镇,促进全省城乡协调有序发展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对我省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年8月15日,秦光荣省长全省城乡建设工作现场会上提出了加快云南城乡建设工作的新思路,即:“做强大城市、做优中小城市、做特乡镇、做美农村”。他指出:“在继续抓好旅游小镇建设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发展其他类型的特色城镇”。按照这个要求,我们正在研究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问题。我们初步提出,在全省优先扶持230个省级重点小城镇建设,每个县集中培育和壮大一个三农服务型小城镇,其他为旅游型、口岸型、工业型、商贸型、生态园林型和历史文化型等小城镇。

扶持发展一批重点小城镇建设是实现我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完善城镇体系、加快城镇化进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省要不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思想分歧。有的同志主张人口集中,优先发展大城市,有的同志主张分散,优先发展小城镇。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省委、省政府确定了现代新昆明,滇中、滇东、滇西、滇南4个区域中心城市,州市政府所在地,县城,中心小城镇和一般集镇等六个层次的全省城镇体系建设发展思路。这是符合我省实际的。云南是一个边疆、民族、山区和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边疆稳定、民族聚居、特殊的地理条件以及农民家庭的经济条件都对小城镇有较强的依附性,但是,单纯优先发展小城镇,由于人口密度和经济效益都相对较低,对全省社会经济的加快发展不利。所以,过渡的集中和分散都是不符合省情的,其他国家和省份也有不少经验教训。东部地区的城镇化就是优先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导致城乡连片发展,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而集中发展大城市的,大城市病也造成了难以缓解的交通问题、社会问题。

因此,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六个层次的城镇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小城镇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必须杜绝小城镇一哄而起、齐头并进的做法,应当分期分批有序推进。现阶段要通过选择有一定发展规模的小城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小城镇对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能力,更好地发挥小城镇在城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及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改变当前小城镇经济越繁华、脏乱差越严重的现象。

(二)进一步强化村镇规划管理,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是城乡建设的龙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已进一步提

出了科学制定乡镇村庄建设规划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在《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中,也对全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要求用3-5年的时间,编制完成《县域村庄整治布点规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中心村和重点自然村的建设与整治规划。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省建设厅会同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提出每年编制完成30个村庄整治布点规划和1500个村庄的建设与整治规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15000个中心村和重点自然村的建设与整治规划。目前,麒麟区和呈贡县已经分别完成了90%和70%的村庄规划编制,大理州计划用两年时间编制完成644个村庄规划。为此,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大投资,加快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进程。

去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建设厅制定了贯彻实施指导意见。各地要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依法加强村镇规划许可管理,规划区外禁止规划许可审批,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要依法办理“一书两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村镇国有土地实行“一书两证”许可制度,集体土地办理实行“一证”许可制度。保证村镇建设按规划选址。

(三)全面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全省84%在地震烈度7度以上的高烈区,870万户农户,其中49%属于危旧房,约410万户。重视和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源头上控制和堵截新危房的产生,是保证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全面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是科学防震、主动减灾、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重大民心工程。省政府提出,要通过努力,力争到2011年完成100万户的建设任务,到2020年,使全省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衡6级以上、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地震的能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抓紧开展这项工作,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细化建设方案,加强技术指导,全面推进工程建设。

二是要加强对农村建设的技术服务。积极开展民居通用图设计与推广工作,农民新建住房要逐步做到按图纸施工、按规范施工,每个县要结合本地住房建设的实际,编制具有本地民族建筑文化特色、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民居通用图,免费提供给农民建房使用。要积极开展建筑工匠培训,做到规范施工,保证质量。

三是要依法加强新建住房开工许可、验收管理。全省要按照《云南省村庄和集镇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加强建设项目特别是农村新建住房的准建和验收管理。新建项目要取得准检证后方可开工,准建证要明

确建设要求,工程竣工后按照准建要求验收。严格执行准建制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在这里我要多说几句:提到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总有人会发表反对意见,认为增加了农民建房的负担。我提几个问题,希望能起到统一思想的作用。一是城镇周边的农民住房,因为没有履行规划和准建许可手续,自己找地建房导致选址不当,有的失地农民用征地补偿费建起了高达8层、甚至10层的房子,在城镇实施整治和改造中要求其拆除,无论政府给农户补偿多少,都造成的社会资源的浪费,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负?二是因为缺乏规划指导,一些农户新建住房因选址不当,从动工之日就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造成的损失,应该由谁来承担?还有城中村改造中,一些农户为了多争取点补偿,抢建住房,改造中又要拆除的资源浪费。我想说的是: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住房质量,保证居住安全;更有利于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据媒体报道,仇和书记在昆明依法创新了189项制度,其中就率先制定和出台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

(四)加快完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全省小城镇和村庄要统筹规划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加快道路、给排水、市场、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上的差别,切实改善村镇生产生活条件,把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美好家园。国务院已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10项措施,初步匡算共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进度,国务院决定在今年第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按照省委白恩培书记关于“现在突出问题是抓项目准备,抓项目审批”的批示,我们一方面组织上报项目,积极争取今年的资金,同时正在制定《村镇建设发展纲要》,明确全省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目标、工作步骤、建设任务,做好项目储备,争取明、后两年的建设项目。各地也要开展村镇各项基础设施的专项规划,做好项目储备。

全省要完成上述工作任务,当务之急要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项。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科学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奠定思想基础。抓好村镇规划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排除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这就是农村多年就这样,不要管的太细,农民的房子自己投资自己建,安全不安全自己负责。这种观念违背中央对新时期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是轻视农村、轻视农民的表现。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农民经济不宽裕,要加快发展,在资金、资源等方面都十分有限,要实现小

康社会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推进农村建设的意识,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正确的决策,提高村镇建设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切实做到花“小钱”、办大事。

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实行激励措施,增强宏观引导和推动能力。各级政府财政预算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编制村庄规划和辖区内农村住房通用图的设计、试点、示范、推广工作;用于助理员和建筑工匠的培训;引导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用于补助农村经济适用的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试点、示范与推广项目。对到农村从事住房建设的规划、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对参与节能型住房等绿色建筑建设的试点、示范项目的单位给予政策扶持。

三是健全管理机构、充实人员。建议州市、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要内设村镇科室,人员不少于2人。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都要设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为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直属财政拨款事业单位,配专职助理员,人员编制2-3名。每个行政村在村民中选配1名协管员。

四是加强建设用地管理,节约利用土地。进一步严格土地管理,保护耕地资源,合理调整用地需求结构,大力节约用地,不断增强土地供给能力,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农村住房建设要严格执行一户只能拥有一块宅基地的政策,禁止超标准用地,禁止在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单独选址和占用耕地建设住宅。对一户多宅、超标准占地问题要逐步清理调整。鼓励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农民自愿腾退宅基地,凡本省农转非人口、腾退了农村宅基地、符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租住廉租住房条件的,申请购买或租住均实行优先安排政策。同时,允许宅基地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内部流转,鼓励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户购买村内空闲住房。

试论当前村镇规划建设 篇6

【关键词】村镇;发展;规划

0.引言

在对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探索中,我国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仅是为了繁荣农村的经济,还关系着我国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建成。因此,为了统筹城镇经济发展与村镇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快速稳定的发展村镇经济建设,国家提出了以拉动内需为主要内容的振兴经济的政策措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共存,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约束,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以及巨大的城乡差异和低下的城镇市政公用设施支撑能力都将是阻碍村镇经济发展的因素。所以怎样规划经济发展成为了现阶段最迫切的问题。

1.依照法规,合理规划

1982年国家建委及农委颁布了《村镇规划原则》,我国开始了“从只抓农房建设发展到对村镇进行综合规划建设”的新阶段。1993年国务院发布《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同年建设部发布《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1995年发布《建制镇规划管理办法》。各个地方政府也制定并完善了相应的地方法规及标准,至1996年底,全国78%的镇, 59%的集镇,18%的村庄对规划进行了修编或调整完善。在1996年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 98%的县(市)和67%的镇(乡)设立了村镇建设管理机构。2007年发布《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2008年实施了《城乡规划法》,使城乡规划进入了完整规划体系的新时期。

2008年新实施的城乡规划法已明确,城乡规划中的村镇规划也要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现阶段规划中,市(含县政府所在镇)的规划相对来说按城市规划的要求编制实施进展较好,村镇规划包含的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发展相对滞后。在制定城市规划时,要确定区域内的乡、村庄布局。镇(乡)制定规划时,也要规划区域内的村庄发展布局,指导村庄制定规划。镇(乡)规划的具体要求可按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的规定执行,村庄规划在新的村庄规划标准实施之前应参照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和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要求编制。

2.根据实际,理性规划

根据我国村镇规划编制要求的发展来看,村镇规划已从原来最基本的要求,即满足村镇体系现状图,村镇体系规划图,规划区用地现状图,规划区用地规划图,规划区工程管网规划图和规划说明书的“五图一书”,调整为现状资料分析,村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各市政工程规划、防灾减灾、环境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一整套内容,所采用的标准也基本与城市规划的要求接轨。而且,规划法要求在制定调整规划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城乡经济的发展,政策的推进,审美观的变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得村镇规划的制定与修编将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也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步完善。因此,有必要对现阶段村镇规划提出几点建议。

2.1产业分析,准确定位

产业是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村镇规划的依据。因而我们要注重产业定位研究,做好产业分析,找到产业发展的规律、特点及重点。村镇在产业定位研究时,应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非农产业也应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空间,也包含在“生产发展”的要求之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可以使农民在加工增值的过程中增加收入。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产业定位研究的过程。产业定位研究通常由产业规划师进行专题的产业研究,根据产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相关典型的成功案例的研究借鉴,产业的SWOT分析,确定产业定位,确定总体发展思路的规划产业、指导产业的发展。

其次,在产业定位研究中必需进行产业的详细分析,应从产业发展机遇与区位优势,发展现状,及与其他区产业的对比,当地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与机遇总结中理清产业发展的脉络。通过产业扫描,产业筛选,提出产业定位建议,确定村镇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也就是对产业及产业链进行全方位的梳理与整合,搭建村镇的发展平台,培育村镇的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确定产业定位之后,就可以为村镇规划中确定村镇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提供依据,如确定村镇的类型,是区域条件分类的城郊型和乡村型,还是主导产业及资源分类的产业型、养殖型、旅游型、保护型、交通型等。村镇类型确定后也就容易确定村镇的发展方向,产业发展之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村镇发展之路。

2.2城乡结合,共同发展

这就要求村镇规划时,要充分发挥规划对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需要继续发挥市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各级政府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突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区域层面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将基本农田、重要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保护区、环境脆弱区作为禁止和限制开发的地区,严格控制这些地区的建设活动,切实加强对重要水源涵养地、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基本农田的保护;划定城镇增长边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促进城镇紧凑布局,集约发展;在城市层面划定蓝线(水系控制线)、绿线(绿地控制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黄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和红线(道路、用地控制线),作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城乡统筹政策的落实与推进,也就使村镇纳入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使城乡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3.结束语

我国村镇农房建设现状的概述 篇7

关键词:村镇,农房建设,现状

村镇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管理仍处于空白和不到位的状态。我国当前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管理制度对城市和企业等有组织的生产活动考虑过多, 对村镇的特殊情况考虑不够, 使得相关法律在村镇不能进行推广, 也是影响村镇建设安全的症结之一。村镇安全生产监管长期存在“缺位”, 出现管理“真空”, 政府管理把更多的资源、经费和精力投到城市, 而忽视了对村镇的投入。目前, 对于我国相关部门对于村镇建设的具体规定, 村镇建设所必需的手续, 以及村镇建设统计、建设档案管理情况都没有研究机构和部门进行过专门的归纳整理。村镇建设的类型、不同类别的建设中的安全事故、安全事故的具体成因、以及建设中采用了哪些具体的防护措施等问题更是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现有的村镇建设资料不能反映出现阶段村镇建设安全生产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村镇建设的现状

1) 1949年以前:建国前农房的结构包括砖瓦、木结构和草房三种。少量的地主掌握了大部分的生产资料, 居住条件较好, 其住宅有多处明显的功能区分的宅院, 如专供饮食起居以及会客的宅院, 这部分建筑以砖瓦和木结构为主。大部分的村民则住在生产生活混合、面积小形式简单结构简陋的草房中。

2) 1949~1974年:解放后, 根据新中国的土改政策, 将农民分为“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等不同的阶层, 按照“依靠贫农、雇农, 团结中农, 中立富农, 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发展农业生产“的总路线, 按照“保护中农的土地及其财产不受侵犯, 将地主和富农的生产资料有计划分配给贫农和雇农“的原则, 这样村上的无房屋居住或者条件极度低下的村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初步改善。由于总体的经济水平还偏低, 村民还没有足够的条件来大批建新房, 住房基本上还是靠解放前原有的基础进行调整。由于住房资源相对紧缺, 而家庭人口较多, 同族异代同居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这个时期的居住水平还较低。户均人口4~8人, 房间最少一间、最多三间, 住房大部分还是以土墙草顶的草房为主, 个别农户则能住上从地主和富农那里分来的瓦房或者自建少量的瓦房。

3) 1975~1979年:70年代, 由于人口的增多和经济条件的改善, 而住房条件又相对较为低下, 农民建房的热情日益高涨。这时基层结合国家的土地政策, 开始第一批宅基地的批复, 每户的标准约为100平方米。虽然在国家耕地保护的原则下, 宅基地略显紧张, 但相对于原有的居住条件来说还是有较大的提高。建筑材料方面, 由于炸药的推广, 使开采能力提高, 一部分村民开始使用石灰石作为建筑材料 (以前大多使用鹅卵石) 。同时青砖和青瓦也开始局部使用, 但也是基础和墙角等部位使用。

4) 1980~1990年:80年代, 由于经济条件的提高, 基础已经开始使用石灰石, 墙体则以夯土和青砖砌筑混合使用, 屋顶基本上用上了实木的梁和青瓦铺面。住房面积也进一步改善, 居住水平大幅度改善。

5) 1991~2002年:建筑结构和形式上新建住房平屋顶平房成为趋势, 取代了传统的破顶的瓦房的趋势。建材方面, 基础仍然使用青石, 墙体已经开始使用红砖, 屋顶则是以县城的预制板加水泥抹面为主, 同时90年代后期已经有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圈梁出现。

6) 2003年以后:进入21世纪, 由于农民收入增长导致的住房面积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层的楼房开始在村里兴起, 这意味着人们为了增加居住面积已经有条件向空中发展。与此同时平房的形式也有较大的进步:平面进深进一步加大, 由原来的5~6米扩大到8~10米甚至有的农户将其建到12米, 从而使单体的建筑面积大大增加;混凝土圈梁进一步推广;屋顶也由原来的预制构件渐渐出现现浇屋顶形式;门窗面积也进一步增加, 说明农户已经开始重视采光等住宅舒适度的问题, 同时门窗也已经开始使用铝合金和塑钢构件。建材方面, 国家推广使用空心砖代替实心砖, 因此农民自建房已经大规模的开始使用空心砖。

二、农房基本流程和工艺

随着时代的发展, 农房的形式和材料有了较大的进步, 但是基本的建造流程和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民房的建造过程:

1) 批宅基地:按照村委会和土地所统一规划, 确定宅基地的范围、面积等。有经验的施工人员会根据户主的要求和地形条件确定房屋的面阔、进深等。

2) 基础工程:根据上一步的规划开始时基础开挖, 一般本村的基础挖第深70公分, 深80公分左右, 基础采用鹅卵石或者石灰石砌筑, 砌筑高出地面约1米为地坪。

3) 墙体砌筑:一般做法为夯土、土坯、青石和砖四种, 近些年以青石和砖较为普遍, 也有二者的混合使用。墙体施工的同时木匠也在地面进行作业, 如门框、窗框的制作, 门窗洞口的木框随即安装。

4) 上梁:墙体砌筑完成后, 将制作好的梁架往上吊装。上梁成功标志着房屋主体结构的完成, 所以是建房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仪式, 传统上户主会宴请全村村民, 燃放鞭炮以示庆祝。

5) 屋顶门窗安装:屋顶大多采用预制板或者现浇混凝土的形式, 同时将做好的门窗安装到门框窗框之内。

6) 室内装修:一般是用蚂蚱泥先抹面找平, 然后涂抹一层白石灰水。地坪一般直接夯土压实或者铺粘土砖, 随着近几年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房屋内地面使用地板和地砖业已出现。

总之, 从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再到新世纪, 农民住房条件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日益提高:建筑面积和建筑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建筑业改革与发展报告.2005.

[2]李兵弟等.三农问题与村镇建设政策理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关于印发全国村镇建设工程质量联络员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的函建质质函[2005]121号

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 篇8

一、当前村镇规划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1. 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城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 盲目撤并村镇

在部分省市地区展开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的过程当中, 多存在撤并村镇的问题。这种手段的主要依据是, 能够在节约耕地资源的同时, 降低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达到快速推进村镇“城镇化”发展转型的重要目的。但结合当前发展状态来看, 各个地域在规划建设村镇过程当中的用地指标受到了明显的限制, 占位难度低, 补偿难度大, 部分区域甚至出现补偿造假以及补偿反复等方面的问题。从这一角度上来说, 对于“城镇化”概念理解的偏差使得撤并村镇成为了生态文明背景下村镇规划与建设的唯一手段, 期间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 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建筑材料, 无法与农业生产的特征充分吻合。

2. 对于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关注度不够

有许多干部非常热衷于统一发放“农宅标准图册”, 国家部委发, 省里也发;大城市发, 小城市也发。许多图册完全忽视了农民收入的差别化, 完全忽视了不同地方的民居特色, 也完全忽视了传统民居的节能特性。好比山西省的“半窑洞”、安徽省的“徽派建筑”等, 这些传统农居的节能价值多体现在:对浅表地热能资源加以了充分利用。但从现代农居标准图的角度上来看, 虽然体现了建筑外观的美观性, 但在节能、节材方面的优势并不突出。

3. 在开展城乡无差别化能源系统建设工作的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以及随意性

城乡无差别化能源系统建设是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 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开展过程当中的最主要工作任务之一。但实际情况却是, 城市供电模式用这么长的线路把电送到边远农村, 相当大比例的电能都消耗在线路上面, 农户实际能够用到的电能少之又少, 再加上能源系统建设运行后期的维修保养成本较高, 故显然不利于系统建设综合效益的实现。

二、生态文明时代下村镇规划与建设的主要措施分析

1. 需要构建多元化的资源投入工作机制, 支持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的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

大量的研究数据证实,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的促进之下, 村镇规划建设所面临的最主要阻滞即表现为资金方面的缺失。对于我国而言, 当前大部分欠发达地区, 以及西北部地区村镇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比较落后, 村镇规划与建设仅仅以政府专项资金投入为来源, 其结构形式相对来说比较单一, 无法保障村镇规划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针对这一问题, 要求在生态文明背景下, 进一步开展多元化资金投入工作机制的建设、健全工作。期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 各村镇需要加快对现行《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的相关要求, 除市级财政单位设置“以奖代补”专项资金以外, 还需要加快对配套资金或专项建设资金的安排与落实;其次, 需要严格按照省级财政厅以及农业厅有关《关于进一步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通知》中所涉及到的相关要求, 在村镇规划建设工作中, 重视与农业部门, 与建设部门, 与环境保护部门, 以及与财政工作部门的全面协调, 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财政奖补资金, 同时, 将财政奖补资金与涉农资金进行优化整合, 专项作用于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村镇规划建设工作当中, 避免因资金短缺而对村镇规划建设产生不良影响;最后, 需要将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以及对污水的处理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严格落实市级单位、区级单位资金。建议按照300~400人/名的单位, 配置保洁工作人员, 积极促进垃圾压缩中转站点的建设与全面运营。

2. 需要重视对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 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的宣传, 构建良好的整体环境氛围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特别认识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是政府为民办的一件惠民实事, 是广大村民所支持和欢迎的, 各级建设部门要会同当地镇 (街道) 加大宣传力度, 尤其是对整治比较好, 面貌改变大的村庄, 要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充分引导、提高农民参与的自觉性, 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同时也提高了实施主体的积极性。

3. 需要对整个村镇所处的人居生态环境加以合理的改善与优化

在生态文明时代发展背景之下, 要充分依赖于村镇既有的设施装备, 环境条件, 以及基础要素, 在充分遵循可承受性、公益性原则的前提条件下, 使村镇居民的生产水平、生活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通过该措施的落实, 能够使村镇居民早日喝上干净的水、用上卫生的厕所、走上舒适平坦的道路、住上安全宽敞的房子。在对村镇进行整治的过程当中, 需要始终坚持政府的引导, 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价值, 吸纳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在科学性的规划下, 分布实施, 实现以城市带动村镇, 以村镇反作用城市, 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 在村镇规划发展中, 需要充分借鉴小城镇经济社会在自身发展中的优势资源, 自村庄的整治逐步发展为对片区的整治, 对面上的整治, 以及对县域的整治。同时, 还需要将对生活污染的治理作为重点的关注对象, 通过遵循并落实现行《村庄整治技术规范》的方式, 使村镇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配置更加的全面与完善, 达到改善村镇居民人居环境, 提高人居环境生态性的重要目的。

4. 促进重点村镇的优先发展, 发挥其带动性价值

通过加大重点村镇发展力度的方式, 不但能够使区域性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得以持续提升, 同时也有助于农村特色产业的全面发展, 并积极改善村镇居民的居住环境。为达到这一发展目标, 要求充分落实资金层面以及政策层面对于优先发展村镇的支持, 将建设的重点放在供水、供电、供气、道路、以及通讯等多个基础与设施建设方面, 同时, 还需要着眼于对包括卫生院、幼儿园、以及文化站在内, 多种公共性服务设施的建设, 使社会资金广泛涌入城镇建设领域。在优先发展村镇的带动作用之下, 推动其行政权力与职能的合理衍生、扩展, 使其能够更加良好地面向现代农业提供发展与服务。同时, 此项措施的优势还体现在:依托于服务性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通过对返乡创业园区的建设、支持, 一方面能够使农民返乡后获取更加良好有效的创业条件, 另一方面能够使农村劳动力以及人口有序、规范的面向城镇、面向非农产业转型。

三、结语

和谐村镇的建设 篇9

1 信息安全管理现状

受经营规模小、服务范围窄、科技力量薄弱等因素制约,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在满足基本业务需要的基础上,倾向于低投入和方便维护,各村镇银行均建立了支持银行业务开展的基本信息系统,核心业务系统全面依托发起行,业务系统数据库存储在发起行的服务器中,数据备份、系统维护也由发起行全面负责。身份信息核查系统、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人行对账系统、征信系统等通过发起行或其他银行机构间接接入人民银行金融城域网,技术维护由自身负责,初步制订了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和系统故障应急处理预案。

2 村镇银行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安全认识不足,治理架构不到位

信息科技发展意识不到位,村镇银行管理层目前关注点仍立足利润、收息、不良贷款等传统经济效益指标,对信息安全管理、科技力量投入很少,缺乏信息科技长期发展规划,而且管理层对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认识不足,没有形成合理的信息安全机制来指导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缺乏明确的信息安全策略。

2.2 信息化基础建设薄弱,抗风险能力差

信息安全建设不系统。村镇银行的信息系统依托发起行或外包合作银行,核心数据安全存在风险隐患。部分村镇银行核心数据完全依托发起行备份管理,存在数据泄密隐患。村镇银行普遍未建立专业的机房,科技设备及系统运行整体环境较差,没有安装专门的监控系统来监视网络设备区域。这不仅不利于网络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而且会带来水、火、偷盗、静电、鼠患等多方面隐患。核心系统及网络设备普遍为单机,网络线路普遍为单线路,管理人员为单人,业务中断风险较为严重。

2.3 科技人员不足,约束机制不健全

村镇银行整体科技人员不足,各类约束制约机制不到位,使得村镇银行在信息科技方面普遍存在操作风险及案件隐患。缺少专职、稳定的信息安全管理人才,科技人员短缺,无法保障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村镇银行在信息科技管理方面较为粗放,未制订完善的信息科技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存在科技人员权限过大的风险隐患,数据备份、系统管理、安全管理等职责集于一身,大大增加了操作风险及案件发生的可能性。

3 加强村镇银行信息安全的建议

针对当前村镇银行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村镇银行应首先从自身出发,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切实防范安全事件的发生,作为监管机构人民银行也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履行监督职能,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

3.1 创新接入机制,加强指导培训

建议人民银行创新金融城域网接入管理机制,提高村镇银行的接入标准,细化村镇银行接入人民银行金融城域网的条件和要求,形成接入规范。加强对村镇银行标准化、金融机构编码、信息安全和灾备体系建设的培训,进一步规范村镇银行的管理体系,防范村镇银行系统性风险,促进村镇银行发展。

3.2 提高信息安全认识,量身选择发展模式

村镇银行应提高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制订信息科技长期发展规划,加大对信息科技的投入。同时,村镇银行应立足长远,在发展中树立科技先行的理念,不仅将信息科技作为支撑,而且把它作为引领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并最终走向成熟的引擎,切实以科技驱动业务发展并提升管理水平。

3.3 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防范信息安全风险

建立有效、实用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风险评估。对核心网络设备等重要设备实现热备,接入金融城域网的通信线路至少采用2 条以上不同电信运营商提供的通信线路。加大科技投入,规范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机房C级标准建设中心机房,对村镇银行来说存在着很大的资金难题。可以采取折中的方案,划分一个独立的房间进行综合布线作为机房,安装门禁系统与独立的视频监控系统,安装机房综合监控系统,对火灾、供电异常、漏水、温湿度异常进行监测。以上这些措施投入少、见效快,能达到机房安全基本要求。

3.4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管控机制

积极培养一批技术能力强的信息管理人才、运维技术人才、信息安全人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从而真正解决好金融机构信息化安全建设的发展问题。认真实行重要岗位A B角制度,避免人员变动带来的安全风险。

3.5 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纳入村镇银行整体风险管理框架

和谐村镇的建设 篇10

近年来广西重视保护古村镇, 致力于打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先后分两批公布了11个自治区历史文化名镇、28个自治区历史文化名村, 并有7个进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录。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11BZS001) 课题组的调查, 广西现存具一定规模、保护较好、初步进行旅游规划或进入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的古村镇有113个。随着以古村镇为主打内容之一的“文化旅游”的火爆, 以阳朔县兴坪古镇、昭平县黄姚古镇、灵川县大圩古镇、三江县丹洲古镇、南宁市扬美古镇为代表的一大批古村镇, 已成为备受国内外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形成一股古村镇旅游的“广西现象”。

广西古村镇不仅现存数量较多, 且各具特色、内涵丰富。根据具体情况, 可将其大致划分为历史文化型、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和其他等四种类型。

历史文化型村镇, 以保留众多或成片的历史文化景观为特色, 如灵川县江头洲村、昭平县黄姚古镇、灵山县大芦村、陆川县谢鲁山庄、富川县秀水村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多有留存, 有以宗祠文化瞩目者, 有以科举文化称道者, 隐藏其中的历史沧桑感, 令游者无不叹为观止。

民族特色型村镇, 属于较为完整保存广西少数民族景观为基质的村寨, 如龙胜县龙脊三寨 (平安寨、大寨、金竹寨) 、三江县程阳八寨 (马安、平寨、岩寨、平坦、懂寨、大寨、平埔、吉昌) 、靖西县旧州、那坡县吞力屯、罗城县石围屯、南丹县罩湖乡白裤瑶村寨等。这些少数民族村寨大都座落在古老的山间丛林间, 既延伸着自然的景物, 又在自然之中巧妙点缀着文化意味, 纯然再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恬静得就如世外桃源。

商贸交通型村镇, 多为宋元明清以来较为活跃的商贸圩镇、集市, 如灵川县长岗岭、灵川县大圩古镇、三江县丹洲古镇、鹿寨县中渡古镇、兴安县兴坪古镇等。它们或沿江分布, 或位于通衢要道, 以其圩市贸易中内在丰富的各种民俗事象, 如商业习俗、特色饮食、游艺风习、岁时节令等吸引着南来北往的人群, 满足着当地民众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生活。

还有一些难以列入以上类型的独具风貌的古村镇。如防城港市簕山古渔村, 始建于明代中期, 村里多数房屋至今仍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村民世世代代以“耕海”为生, 运用古老的围网等渔猎方式,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经营着自己缓慢而又悠然的生活。

古村镇是祖先留存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2008年4月, 国务院制定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并自当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从2012年起, 广西也先后分两批公布了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录, 保护工作初见成效。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 走出了一条村镇保护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积极保护之路, 使这些古老的村镇在现代文明中继续生存下去。

当然, 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旅游开发为传统村镇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最突出的还是“原真性”的流失与“过度商业化”导致的古韵渐散。

根据《威尼斯宪章》 (The Venice Charter, 1964) 及《奈良原真性宣言》 (Nara Document on Authenticity, 1994) 。“文化原真性”是鉴别文化遗产价值的本质因素, 是“所有文化和社会都扎根于构成文化遗产的有形的或无形的特定形式及表现方式之中”。对于一个文化遗产来说, 如果没有能够起到足够唤起人们的自觉保护意识, 它是难于得到保护的。“文化原真性”不仅仅是物化的建筑等, 更重要的还应包括有活化的民俗文化。很多古村镇在维护修缮、保护开发过程中出现现代化时尚要素的作用过程, 有的还逐渐丧失传统的古镇生活景观, 形成“外壳尚存, 内涵尽失”的空壳化现象。部分古村镇在“保旧建新”的政策导向下, 原有居民都主动或被动地选择离开, 而把古村镇交给外来的开发公司或商人。原有居民的离去, 既带走了极具本地特色的“原真性”民俗, 也带走了反映当地民众日常生活的“行为景观”, 导致原有的文化生态系统支离破碎, 古村镇直接沦为“非活态”的博物馆。古村镇旅游, 变成了“古建筑旅游”, 浸润千年历史的民俗文化却不见了踪影。这种现象, 与国际学界有学者提出的“旅游泡”概念暗合。即像古村镇这样的旅游地是由核心区和边缘区组成的;在核心区以外的地方, 东道主不得不利用一些边界暗示 (Boundary Cues) 来表达这种心理场域。以灵川县大圩古镇为例, 古镇核心区以外来商家为主, 原有居民日渐减少;而边缘的新城区则依然繁华, 圩日的赶圩人数在1.5万人以上。

“过度商业化”, 则是大量商家以各种形式入驻古村镇, 以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操着非本地语言, 经营着非本地商品。这种行为一方面将本地居民挤出世代生存的土壤, 切断了地方民俗的脉络;另一方面, 也把所有古村镇都异化为千面雷同、逐求利益的商业化区域。以昭平县黄姚古镇为例, 近年来的过度开发导致古镇商业气息极度浓厚, 大量外来商家纷纷出店占道经营, 五颜六色的遮阳伞林立, 原本静谧悠闲的小镇气氛荡然无存。营销商品中除了本地出产的辣椒酱、豆豉等外, 很多都是在各地旅游商品批发城可大量见到的、毫无特色的各式各样小工艺品, 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很多旅游者感慨:到了这里, 连一张像样的古镇风情照片都没办法拍到。

_河南信阳郝堂村。其“把农村建设得像农村”的乡土建设理念, 对广西传统古村落建设应该是个很好的经验借鉴。

与通过开发旅游产业而谋求发展的古村镇不同, 还有部分藏于深山、交通不便的古村落, 虽然保留了古朴的风貌和韵味, 但终因贫穷和空心化而呈现日渐颓败之势。

除了上述谈及的“原真性”的流失与“过度商业化”之外, 在古村镇保护方面还有其他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有的地方保护意识薄弱, 不少地方重建设轻保护, 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对立起来;依法行政力度不够, 一些地方不严格执行保护规划, 导致古村镇格局、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遗存周围历史环境被破坏等;还有保护资金不足、历史文化资源底数不清等问题。可预见的是, 今后古村镇将面临“加快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等多重挑战, 如不加强保护, 各具特色的古村镇乡土建筑会随时遭遇“拆、迁、整、改、并”等危险。

为此,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各级政府应牢固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将古村镇保护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任务, 将之纳入政绩考核指标, 建立“古村镇保护领导小组”和“保护责任追究制度”。

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 配合抓好古村镇的保护、利用、管理等工作。

2. 县级以上政府应科学制定《古村镇保护规划》。

古村镇保护利用项目未经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文物局同意的不得立项;县级建设、文物部门要建立古村镇保护利用的监控机制, 及时掌握预测各种动态, 有效促进古村镇的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3. 市级以上政府应制定《古村镇保护利用条例》。

强化“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生活延续性”的保护原则;改变古村镇多头管理体制, 完善“一户一基”的土地置换政策, 创新古村镇保护的“称号浮动制、项目审核制、公示听证制、公众监督制”等制度安排, 建立“政府为主、企业为辅、社会参与”的保护机制, 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古村镇保护利用。

4. 地方政府应多种方式筹集保护管理资金。

将古村镇保护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递增, 确定相应比例的保护费, 将出让土地所得的留成返还用作保护经费;可建立“政府奖励基金、社会捐赠基金”和采取“彩票发行”等方式。创新市场化运作方式, 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保护利用;但严禁变相出让古村镇遗产资源, 防止单纯按商业营利模式进行开发建设。

5. 古村镇应创新“多元化、社会化、转移性”保护模式。

探索实施古村镇多元化保护方式, 创新保护模式, 积极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认领、认养、认保”乡土建筑等, 实行社会化参与保护。适当允许村民以单体出让、村集体整体出租使用年限, 由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租用和购买经营权等转移性保护方式, 以加快古村镇乡土建筑的有效保护与利用。

6. 古村镇保护利用与发展旅游必须坚持“以民为本, 共保共享”的原则。

村镇建设中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 篇11

关键词 村镇建设;土地利用;问题;对策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乡村城市化进程正在逐步推进,建设用地与保护资源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如何既要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又要节约土地,保护耕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村镇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与方案。

1.解决土地问题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各地非农业占地日益扩大,加之农业自身的内部结构调整,农村的面积不断减少,违法占地、侵占耕地、毁坏耕地的现象在不少地方时有发生,保护土地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村镇是连接城镇与乡村的纽带,村镇的发展对于乡村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有力推动城市工业化建设和农村城市化建设,解决土地问题,而且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耕地浪费等诸多问题,对耕地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2村镇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2.1思想观念落后,村镇建设缺乏规划

在我国大部分的农村与中小城镇结合地区,对于村镇土地的设计、使用规划和管理还停留在较为落后原始的方式上,究其根本原因是这些地区人们在思想观念上仍然还是比较守旧和处于比较粗放方式。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可利用耕地面积少,一年的种植收入全靠听天由命,否则只能另选择其它地区进行开荒耕种,这样势必造成将大量土地变为耕地以求提高产量,由于过分的进行开荒耕种破坏了原有地区的植被而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农业产量更是下降,没有办法农民又只好选择其他地方耕地。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农业产量逐年降低,使原本靠耕种为生的居民对耕种失去了信心,大量丢弃的耕地也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弃耕现象。村镇建设缺乏规划,或规划水平不高,实际用地与用地规划不匹配,土地利用随意性大。如将拆迁安置小区规划在污染企业旁边,待规划调整又需要一段时间,有些地方等不到规划调整未经审批就在异地建设,给土地管理留下后遗症;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占用大量农村土地,虽然新农村建设要求规划先行,但由于一些规划企业只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对村庄建设规划不够重视,合着当地干部和群众要求随意圈地搞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合并后,人口转移机制相对滞后,规划在合并的几个村中间圈地新建办公大楼、公共设施现象普遍存在,大量耕地被占用,而实际使用率较低。

2.2空心村问题

我国的村落住宅分布稀疏,整体布局大多是旧有的、由封建社会世代延续遗存下来的自然村形式,当然有极少数地区也受到自然条件和地区条件的影响,在这些村中又有着每家每户独门独院的传统。近几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现有的乡村生活水平,开始走出农村走向城镇或者外地生活,但他们又不愿放弃农村旧有庭院,致使众多村落中的庭院房屋空置,许多人旧房不拆就盖行房并申请宅基地,导致村庄内无人居住,长期而形成空心村。空心村的人均占地面积增加,而城镇的人住房面积却严重不足。据粗略统计,农村住房土地占有面积是城镇人口占有平均面积的五倍左右,而人口却相对城镇只有三分之一。如果能够将这些空心村所占的空间腾出,不仅仅可以解决城市人口住房紧张问题,而且可以利用这些土地进行各种现代化建设。

2.3土地非法占有问题

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农村干部群众依法用地意识不强,村民宅基地审批把关不严,违法用地现象时有发生。如部分村民误认为土地承包后即依法取得了土地使用权,部分村民认为老屋翻建中人不超出原有宅基地范围,无须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农村基层组织一些领导越权批准村民建房,擅自表态越权同意村民建房。同时,农村干部为增加村级收入,以出租非量化土地方式获取上交款,把山脚、岸线附近闲置土地擅自出租他人建厂房、码头,在土地管理部门执法过程中多有发现。

大多数村民对于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农村建设的认识程度不够,见解也不深刻,各种乱占用乱建设的问题严重,再加上法律意识淡薄,对于国家颁布的有关土地的法律知之甚少,致使大批耕地被一些居民非法占用,有的私自占用土地成为住房用地。许多乡镇企业违法占地现象更是普遍,有的侵占耕地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很多人不经过政府允许便建立厂房基地,被非法占用的耕地由于缺乏合理统一的规划,导致水土流失的现象严重。

2.4四是土地管理执法不严。部分地区在经济发展指标的压力下,给土地管理部门施压,一定程度了淡化了执法;同时,从违法用地行为查处来看,责令停工通知书等很难见到成效,而强制执行从立案到依法执行完毕,一般需经过责令停工、调查、告知、作出处罚决定、申请法院执行、法院公告及正式执行等程序,最快也得花费三个月的时间,削弱了土地执法的打击力度;目前一些违法用地行为与非法辟山、造码头等行为有关,牵涉多个部门,有关部门单独执法,行政执法效率较低

3.土地利用问题解决方案

3.1 加大宣传教育,改变原有观念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向广大农民宣传和普及国家有关土地资源的法律法规十分必要。只有加强法律建设和宣传力度,才能让人民从思想上树立珍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观念,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不经政府批准,私自占用土地资源是违法行为。在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建立法律意识的同时,当地政府和土地规划部门要积极鼓励和倡导农村居民改变几千年来留下的落后和保守的思想观念,并对于勇于改变旧有落后的居住方式或者生活习俗的住户要进行奖励和补助,以促进移风易俗和农村地区现代化建设。

3.2集约土地,坚持土地有偿使用

在村镇土地使用和土地管理改革的过程中,应在坚持有偿使用土地的前提下,将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深入到农村地区,进一步扩大有偿使用土地的范围,并在有偿使用土地的基础上增加有偿使用土地的方式,以适应农村土地建设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对于土地的利用方式,要严格执行集约用地制度,实行规划控制和用途管制,以土地利用与建设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基本农田利用规划和土地保护利用规划为区分等级,鼓励国有非农土地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项符合规划所需的用途转变。要加强土地调控能力,特别是和空闲居住地较多的居住户进行协商和劝解,讲明道理和规划政策以及国家关于土地建设和利用的法律法规,使一些空心村合并以腾出土地用于规划建设。

3.3 强化法制,规范土地管理

强化法制建设、规范土地管理对于解决农村土地私自占用、违法占用十分有效,相关部门在积极耐心地向群众宣传国家关于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政策的同时,还要强化土地资源利用的相关法律的实施情况,完善现有的土地法律并对私自占有土地或者违规占有土地资源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厉的处罚。对于不符合规划所建立的一切设施或者基地必须进行拆除,对于非法占有土地并将其变为私有耕地的个人要处以罚款和警告。除上述措施外,还要严格规范村镇建设用地管理,对于村镇建设用地要实行统一管理,在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大前提下,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对于村镇建设中的用地必须要经过有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对于一些中小型乡镇企业规划用地要进行严格审批和具体土地核实,在确定其不影响乡村土地规化建设和村镇环境发展和资源利用合理的情况下才能批准其征用土地。4、四是开展土地国情国策的宣传教育。教育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增强土地的忧患意识,通过村干部土地管理知识轮训班、土地管理政策法规下乡等形式,提高农村群众依法用地和保护耕地的自觉性,健全农村违法用地举报制度,在农村形成依法用地的舆论氛围。

5、加强土地执法的巡查和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土地监察信息网络建设,建立村级土地监察信息员制度,使土地执法人员信息灵、行动快。克服执法过程中存在的措施不力和打击不力的现象,充分利用舆论导向作用,选择情节严重、影响面大的典型案件为突破口,公开爆光,依法处理,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公开处理,以达到以案说法,处罚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对一桩违法行为牵涉多个部门的,要采取联合执法形式,彻底打击违法行为。

结束语

节约用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应当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村镇土地发展和利用的问题。要积极向农村地区宣传国家关于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政策,严格控制用地,合理规划村镇发展建设。要着手规划好长期和近期的各项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迅速解决村镇土地利用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使土地资源更好地为乡村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苏胜强,村镇发展中的土地利用[M] 陕西:陕西出版社2013:63

[2].于思华,农村地区土地调查[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3;45

和谐村镇的建设 篇12

1 拉林满族镇的“京旗文化”

1.1“京旗文化”的产生

清乾隆九年 (1744年) , 1000户闲散旗人离开自己居住的百年老宅——北京顺天府宛平县草帽胡同里的一座座四合院, 穿燕山、过山海关、沿松辽平原北上, 经过两个多月的跋涉, 来到了冰天雪地的五常拉林, 建屯立旗, 开始了自食其力, “出则为兵, 入则为民, 有事征调, 无事耕猎”的屯垦戍边生活。此后, 从乾隆二十一年 (1756年) 至二十四年 (1759年) 又有2000户北京闲散旗人移居到拉林阿城地区。这些移民在祖宗的发祥地耕种劳作、繁衍生息, 在与当地居民进行文化的相互碰撞交融后, 便在黑龙江逐步形成了具有京都文化色彩的拉林京旗移民文化。拉林满族镇是“京旗文化”的发源地。“京旗文化”作为京都文化的一个分支, 在东北边陲的开发建设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成为了哈尔滨市的母体文化之一, 也奠定了拉林的文化基础。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 为拉林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 有形的历史建筑和遗址遗迹、鲜活的口碑资料、独特的民风民俗。拉林地区满族人至今仍保留着自己的风俗, 如祖宗板设在西墙上方, 供妈妈口袋, 逢年过节悬挂祖宗画像, 在民间喝豆汁儿的习惯仍然保留, 人们说话仍是北京口音, 而且还保存一些残留满语, 等等。

1.2 拉林满族镇的历史格局和文化资源分布状况

拉林镇至今仍保留有当年旗屯布局的完整形制, 以一纵 (宛平路) 一横 (顺天府大街) 的道路为主要骨架。具有传统特色的建筑集中分布在以顺天府大街为轴的两侧以及宛平路的两侧, 而以顺天府大街最为完整。拉林满族镇中传统民居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地区域, 但是现存民居的状况实在令人担忧, 大多已年久失修, 残败不堪, 有的已经废弃不用闲置了很久, 有的屋顶坍塌、墙体开裂、柱子歪斜, 成了危房;在顺天府大街中段以北是拉林作为副都统建制时的副都统衙门、副都统的居住地——巴尔品故居;同治年间在拉林设协领, 顺天府大街中断以北, 宛平路的东西两侧是协领衙门遗址和出任拉林协领的永海故居遗址。永海不辞劳苦, 破费心力捐建的拉林设施完善的城池, 现在城墙、城门均已经不复存在了, 仅存断断续续的遗迹;在巴尔品故居的东侧是在清朝时期拉林县城核心地带的福昌门广场, 以及为了满足满族旗人的娱乐场所, 当时得到慈禧的批准, 仿颐和园大戏台而建福昌门广场戏台, 现仅存遗址;副都统衙门的西侧是保存较完好的清真寺, 该清真寺是满旗人文化、汉文化和伊斯兰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在城的西南曾有拉林粮仓, 该粮仓是旗人初到拉林地区重要的食物补给处, 也是战时重要的粮食储备地;骑射作为清朝满族贵族传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老城南门的内外分别设有演兵场和箭亭, 目前也仅存遗址 (见图1) 。

2 构建具有“京旗文化”特色的镇区整体保护框架

笔者的设计团队首先将拉林镇南至恒定门大街, 北达巴尔品大街, 东、西以永安路、至远路为界形成的1.20平方公里区域确定为集中保护与发展“京旗文化”的重点区域。其原因镇区内多处历史遗存全部位于此区域, 古镇风貌的维系也全赖于此。

为了全方位保护与再现拉林镇镇区历史风貌, 形成一个风貌格局基本一致, 能展示拉林镇镇区历史文化积淀, 整体反映“京旗文化”的特色古镇, 在充分考虑拉林历史和现有遗存的情况下, 笔者的设计团队将拉林镇镇区历史风貌保护与再现总体框架设计为“一环、二线、二区、多点” (见图2) 。特别要说明是, 对于拉林古镇的保护, 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各类传统建筑形式的保护, 特别是对于传统民居而言, 尤其要保护好极具“京旗文化”特色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建筑是文化的载体, 笔者所在团队的设计理念是通过传统建筑的修缮和复原将传统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审美标准、价值取向固化, 同时传承传统京旗文化。

由于拉林镇镇区的城墙和城门已不存在, 只有从古镇边界道路的走向, 人们才能依稀辨识出古镇墙原来的影子。为使古镇边界形态能得以最大可能的感知, 本设计根据拉林镇镇区的边界特征, 结合目前城镇规划的构想, 恢复、整理四个城门, 即恒定门、志远门、永安门、福昌门, 并沿着原有城墙形成环状的旅游路线。为了使古镇的边界更加清晰, 除了在每个城门两侧恢复一小段城墙外, 根据历史记载和镇区建设现状, 象征性地、间断地恢复拉林镇古城墙, 以示拉林镇古城墙和古镇边界的特征。同时将顺天府大街和宛平路这“二线”, 作为保护与发展建设的结构主轴;“二区”分别是以镇政府广场、福昌门广场以及巴尔品故居为核心, 结合现存的成片民居, 在顺天府大街以北以及顺天府大街以南, 恒定门遗址以东, 结合现存的另一成片民居, 形成两处旗人民俗文化特色展示区, 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民俗活动。这里将是集中体现拉林镇民族特色古镇最具特征的部分。此外, 在本设计所提出的重点区域内, 将四座城门、副都统衙门、巴尔品故居、永海故居、清真寺、水镜台、拉林粮仓、演兵场、箭亭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或修缮或复原, 形成展示“京旗文化”的“多点”。

3 保护拉林古镇传统建筑的具体措施

从上文可知, 尽管目前拉林镇传统格局仍较完好, 传统的生活方式仍在继续, 但是其建筑风貌中“京旗文化”特色不明显, 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已经不多见。因而, 对现状保存完好的、标志性、对构成历史街区的风貌和主要空间界面有不可替代作用的、代表古镇“京旗文化”特色的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对于有复原依据, 能够代表“京旗文化”重要历史建筑 (群) , 进行重点复原。

3.1 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修复

拉林民居根据外观形式和建筑材料可以归纳为四类。第一类为拉林典型的普通民居, 最能展现260多年前, 清代旗人从北京移民到拉林之后的生存状态。平面三开间, 南向门窗, 青砖砌筑墙体, 屋脊采用四瓣式花纹——拉林民居建筑中最具有特点的构件之一。第二类为平面三开间或五开间, 二户或四户人家共同居住, 反映了当时等级稍低旗人的居住状况, 南向门窗, 石头砌筑的墙体, 装饰简单。第三类为平面“一字型”, 在正房一侧布置储货间, 满足了寒冷天气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拉林镇的此类住宅对于从京城移民到拉林地区的旗人来说更具有重要意义。纨绔子弟们习惯了骄奢淫逸的生活, 自给自足生活时, 食物的储备就具有了生活的核心意义。南向门窗, 青砖砌筑墙体, 装饰的重点为正脊、垂脊、檐下以及螭头等部位。第四类为平面三开间, 墙体和烟囱均为夯土砌筑, 南向大面积木质门窗, 其他朝向均封闭, 建筑装饰较少, 屋脊的鹤颈样式是拉林镇特有的样式。这是拉林地区等级最低的一种民居样式。拉林民居根据山面的不同做法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山面为硬山式, 采用石材砌筑, 简洁不加修饰, 檐部层层叠出。厚重的墙体是东北边疆地区的最重要特点, 而这种厚重的形体在心理上为旗人提供最大程度的安全感。第二类山面为悬山式, 宽大厚重的搏风板及其上的装饰是该地区民居建筑独特做法。从京城移民来的旗人对建筑的装饰性也有一定的要求, 比如搏风板上的图案为双眼鱼回旋的形式, 简约而不简单。第三类山面为悬山式, 山面为砖石与土木构架的结合, 山面装饰较多。此类做法一般用于建筑等级较高的民居建筑中, 如位于副都统衙门附近的民居遗存中, 就有大量此类做法 (见图3、见图4) 。

拉林镇现存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结构体系、装修构件等仍然保留北京旗人刚来到拉林时的样式, 是“京旗文化”的直接反映。对于当地这些多以破败民居的修复, 设计中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采用地方传统材料, 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风貌。所采用的具体措施:对现存民居进行全面测绘, 分门别类地梳理出拉林民居在院落布局、平面功能、空间形态、结构体系、构造做法、材料选择以及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特色;结合现有遗存的情况, 进行科学修缮。当然, 必须保证当今居民的良好使用, 这样才能将传统的居住建筑和居住文化一同保留下来, 这样古民居才会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

3.2 以清真寺为代表重要公共建筑的修复

清真寺位于副都统衙门附近, 现存一正一厢两个单体建筑。该建筑群具有“京旗文化”与伊斯兰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典型特点。该建筑群目前虽已经被废弃, 但目前存留下来的两座建筑单体保存相对完好。修复的具体措施:首先, 整合院落, 加建厢房, 使其围合成完整的院落。其次, 在保存原有风貌的前提下, 更换屋面破损的瓦, 补全已经剥落的油漆和彩画, 室内根据新的使用要求进行重新整修 (见图5) 。

3.3 有重要历史价值建筑的复原

由于历史档案中记载的诸多能够代表“京旗文化”特点的建筑, 最近几年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和乡镇建设, 许多都被拆除了。为了让后人对于厚重的“京旗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本设计对于镇区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进行复原设计。已经完成的复原设计分为两类, 一类是虽然原址已被占用, 但有足够的复原依据, 包括历史照片以及历史档案的详实记载, 这类建筑如副都统巴尔品故居和水镜台 (见图6、图7) 。第二类原址也已被占用, 且只有部分的复原依据, 这类建筑的复原结合部分依据和推测, 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 象征性地复原, 这类建筑包括四座城门、拉林粮仓、箭亭与演兵场。比如对城门具体处理方法是: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与研究, 得知这四座城门形制与样式相近。复原时参照清朝城门的典型特点, 并在周围做一部分城墙的延续。为了体现拉林镇当时为副都统的建制, 即相当于现在副省级的行政地位, 适当提高了门楼的等级。这样一方面与当时城市地位相符, 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现代人对特色古镇视觉形象的心理期待。复原时遵循简约的原则, 采用现代的材料和施工方法, 不添加过多的装饰, 尽量在结构本身突出拉林镇城门的特征 (见图8) 。同时, 为了让后人能够了解更加准确和详实的历史信息, 在这四座城门遗址处立碑以志或设置历史文化标志牌、说明牌, 详细记述城门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建筑特点等。再比如, 拉林粮仓是旗人初到拉林地区重要的食物补给处, 纨绔子弟过惯了骄奢淫逸的生活, 虽然被遣送到了拉林地区,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要接受清政府的补贴和福利政策, 粮仓的地位不可小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拉林同时也是边疆的战略重地, 存粮成为必须。虽然历史遗存早已破坏, 但是可以在现存的粮仓周围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造, 与京旗文化美食街的建设进行呼应, 作为可视化的符号给游人介绍, 让京旗文化的内容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充。箭亭和演兵场作为清朝贵族满族从小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与日常生活的进行息息相关。从京城移民的旗人更不会忘记这项传统, 因此, 鉴于其在清朝满族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南老城的箭亭与演兵场都应该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复原, 由于其原位置都已另作他用, 可以考虑配合非物质遗产共同建设。

当然, 对影响传统风貌较大的现代建筑和无法修缮的历史建筑, 采取更新、改造和拆除。对于新建建筑风貌必须遵照传承“京旗文化”特色的基本原则, 对建筑的体量、高度、色彩等进行严格的控制。“重点保护、集中改造、新建控制”是拉林镇镇区风貌的现实使然, 也是挽救和保护拉林镇镇区原汁原味“京旗文化”特色最为可行的措施。

4 结语

拉林京旗文化, 独具特色, 历史背景深厚, 文化内涵丰富, 是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中国京都文化和东北边疆文化碰撞的产物, 是汉民族文化同地方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它不仅为黑龙江流域的历史文化文明增添了底蕴, 也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 我们有责任保护好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其成为护佑后人的福祉。

参考文献

[1]舒展.关于拉林地区满族移民的历史思考[J].黑龙江省民族丛刊, 2008 (6) .

[2]王禹浪, 伊葆力.《拉林阿勒楚喀京旗原案》的发现及其价值[J].黑龙江省民族丛刊, 2000 (4) .

[3]清高宗实录:卷504[G].北京:中华书局, 1986.

[4]尹宏锋.京旗文化的历史价值及其再开发的构想[J].黑龙江史志, 2007 (2) .

[5]陈伯超.满族建筑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1.

上一篇:中专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下一篇:碳纤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