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规划建设(共12篇)
村镇规划建设 篇1
2006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中指出: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调控县域村镇空间资源、指导村镇发展和建设,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 改善人居环境,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村镇体系中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层次, 具体分为城市、镇和村, 城乡统筹的目的就是使城市和乡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以实现“城”、“乡”发展双赢的发展目标。
镇平县地处河南省南部地区, 是河南省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县, 为能够有效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指导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以及为村庄整治、迁村并点等工作提供现实依据, 对村镇建设用地之间的平衡和节约土地, 以及城镇、乡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进行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镇平县村镇体系规划概况
(一) 村镇体系现状
至2010年末, 全县辖3个街道办事处 (涅阳、玉都和雪枫) 、11个镇 (石佛寺、晁陂、贾宋、侯集、曲屯、枣园、卢医、高丘、老庄、遮山和杨营) 、8个乡 (柳泉铺、彭营、安字营、郭庄、张林、马庄、王岗和二龙) , 计409个行政村, 2168个自然村。全县平均每个乡镇 (街道) 有100个自然村, 每个行政村平均有5.4个自然村、2112人, 每个自然村平均有394人。
(二) 村镇体系规划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状况和规划期发展趋势, 采用极核与轴带空间发展模式, 重点发展中心城区、重点镇和中部经济发展带城镇, 合理发展一般镇。遵照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生态保护原则, 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等级配套为手段, 创造集聚条件, 集约利用镇区土地, 引导分散的居民点逐步向城镇和中心社区、基层社区集中。
根据镇平县域的发展条件, 影响城镇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是地形与交通条件, 确定镇平县域将形成“一带两轴三点”的城镇和中心社区、基层社区组成的村镇体系空间等级结构。
“一带”即为县域中部东西向的城镇发展带, 包括县城、遮山、柳泉铺、晁陂、曲屯以及石佛寺、杨营等7个乡镇;“两轴”即为县域中部南北向的207国道沿线城镇发展轴和县域南部从彭营集镇到枣园镇区大体与中部城镇带平行的东西向沿县乡公路分布的城镇发展轴。包括老庄、石佛寺、县城、杨营、张林等5个城镇;“三点”即县域西北部的高丘、卢医镇区和北部的二龙集镇。
中心社区指现状基础好、村庄规模较大、具有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等优势条件, 规划要对周边农村具有一定服务功能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确定全县中心村81个, 规划人口12.27万人, 占规划县域总人口的11.57%, 规划期末平均每个中心村1500多人。中心村建设要配套建设比较齐全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服务于周边若干个行政村;“基层社区”是保留的规模较大的自然村, 一般现状人口规模大于200人, 并考虑合理的耕作半径和交通条件来设置, 以农民从住宅到耕作农田单次出行在半小时左右为宜 (今后农民的自行车和摩托车作为从事农业生产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则耕作半径将扩大) , 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村民集中居住地。根据镇平实际情况, 共设置670个基层社区, 规划期末基层社区人口约有37.44万人, 占县域总人口的35.32%, 规划期末平均每个基层社区500多人。
二、镇村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据上, 确定镇平县需要的撤并村庄多达1500多个, 占全县自然村总数的68.9%。将分散的自然村落逐步进行撤并是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撤并自然村, 加强中心村和基层社区建设, 有利于基础设施的集中配套建设, 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
从镇平县的实际出发, 按照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 并根据河南省和南阳市城镇建设标准进行调整, 对城乡居民点和农村社区建设标准从规模和设施配套建设等两方面提出规划原则和实施策略。
按照国家《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GB/T50280—98) 》和《村镇规划标准 (GB50188—93) 》将镇平县的村镇分为5个等级, 即县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中心社区和基层社区。
规划期末县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35万人, 现状人均建设用地118平方米, 按照国标规定的城市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应控制在100~110平方米之间。
石佛寺、贾宋和侯集3个重点镇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在2.4~3.6万人之间, 其中石佛寺和贾宋为大型镇、侯集为中型镇。其余11个建制镇区人口在0.7~1.8万人之间, 其中晁陂、卢医、柳泉铺—遮山、曲屯和杨营人口超过1万人, 为中型城镇;其余皆为小型城镇。各城镇应按不同等级标准进行建设。
2010年末建制镇建设用地1439.02公顷, 平均每个镇建设用地130.8公顷, 建制镇区总人口12.03万人, 人均119.6平方米;8个乡政府驻地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83公顷, 平均每个乡47.88公顷, 总人口3.25万人, 则人均117.9平方米, 乡镇镇区人均建设用地118.75平方米, 属于《镇规划标准》中的三级指标, 可以调整的范围为减0~10平方米/人, 确定建制镇镇区人均用地指标控制在100~120平方米。
规划中心社区平原地区在1000人以上, 按特大型村庄标准进行建设;丘陵山区一般在500~1000人之间, 按大型村庄标准进行建设;规划基层社区一般在200~1000人之间, 按照大中型村庄标准进行建设;丘陵山区部分村庄小于200人, 但不低于100人, 按照小型村庄标准建设。
全县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面积为12585.69公顷, 约有2168个自然村, 共计65.49万人, 则人均建设用地为192平方米, 规划期中心社区按100~120平方米/人控制, 基层社区按照100~110平方米/人控制。
各城镇、村庄人口规模、建设用地规模有一定控制标准, 根据标准, 规划期末镇平县村镇建设用地达到一定总规模 (见表1、表2) 。将来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 城镇建设用地大量增加, 预计要新增用地25.05平方公里, 其中县城要占将近69.2%。而村庄顺应城镇化进程经过撤并整合, 其用地锐减71.79平方公里, 总计可以节约46.74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这其中有村庄人均用地指标降低的原因, 现状村庄人均用地多达192平方米, 减少至人均106.2平方米;也有村庄人口减少的原因, 乡村人口从现状的86.37万人降至规划期末的50.88万人, 村庄人口净减约35.49万人。顺应发展趋势, 应不失时机地进行村庄整治, 可以有效地调整出城镇建设需要的大量用地, 还可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一些独立工矿用地建设项目, 以实现集约土地、节约土地的目标。
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标准
村镇公共设施配套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两大部分, 乡村的公共设施配套明显落后于城镇, 要加大村镇居民点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力度, 力争实现城乡比较均等化的公共设施服务。
(一) 公共基础设施
村镇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设施 (公路、城镇道路和站场等) 、供排水设施、供电通信设施、环卫设施等, 是全县村镇发展的重要支撑基础。
中心城区交通发展的目标是逐步完善城市道路网和公共交通网络, 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 与镇平交通需求协调匹配、方便快捷的城市交通体系, 形成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有机衔接。城镇区内部道路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建设, 以满足城镇发展需要。一般建制镇镇区要有二级公路通过, 中心社区通三级公路、基层社区通四级公路。
中心城区和中心镇应设长途汽车站、水厂、污水处理厂、高等级变电站、电信局 (支局) 、邮政局 (支局) 、天然气站、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一般乡镇应设乡村客运站、水厂 (水塔) 、简易污水处理设施、35千伏以上变电站、电信所、邮政所、燃气供应站、中型垃圾中转站等设施。
乡村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给排水、供电、电信、环卫设施等, 这类设施应根据村庄规模、区域位置以及村庄的类型等条件进行合理配置, 以满足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一般平原地区中心社区、规模较大基层社区和邻近城镇的农村社区应通过城镇水厂供应自来水;农村社区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特点选择排水体制。新建农村社区宜采用有污水排水系统的不完全分流制, 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可采用雨污水排水系统的完全分流制。靠近城区、镇区的村庄污水宜优先纳入城区、镇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特点, 确定污水排放标准。结合周边电信、邮政交换中心和局所的位置及主干光缆的走向确定村庄光缆接入模块点的位置及交换设备容量, 合理配置中心社区、基层社区的邮政、电信代办点。与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结合, 采用无线、有线、卫星等多种广播电视技术手段, 提高广播电视农村综合覆盖率, 实现所有规划基层社区通电视广播。
乡村生活垃圾收集应实行垃圾袋装化, 按照“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和中心镇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置模式, 结合村庄规模、集聚形态确定生活垃圾收集点和收集站位置、容量。结合村庄公共设施布局, 合理配建公共厕所。1500人以下规模的村庄, 宜设置1~2座公厕, 1500人以上规模的村庄, 宜设置2~3座公厕。公厕建设标准应达到或超过三类水冲式标准 (见表3) 。
(二) 公共服务设施
城镇和乡村应按照不同的人口规模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标, 根据相关规范和镇平县的实际情况, 镇平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3~16%, 人均14~17平方米, 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社会福利设施等7类用地, 中心城区公共设施建设应适应政府职能转变要求, 全面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重视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精神和生命健康的需要。县城应规划建设为整个县域服务的行政中心、商业金融中心、综合性医院、疾控中心、图书馆、影剧院、体育中心、科技馆、大型综合市场、社会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 同时也要建设为本地居民服务的居住区 (片区) 级和居住小区 (组团) 级的公共服务设施, 包括科教文体卫和商饮服务等各个方面。
注:表中●应设项目, ○可设的项目, ×一般不设的项目。
根据《镇规划标准》将公共设施按其使用性质分为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和集贸市场六类。规划重点镇和一般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规划建设用地的比例分别控制在12%~20%、10%~18%, 人均分别为15~20平方米和13~18平方米。一般镇应建设银行、信用社、商业网点、科技站、文体中心、初级中学、完全小学、中心幼儿园、体育场、卫生院 (包括保健站) 、敬老院、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和广播站等设施, 中心镇除了要建这些设施外, 还要设置高中或职中、标准体育场馆、中心卫生院等设施, 同时银行、工商、税务和商业网点规模都应比一般镇的标准要大些, 镇级公共设施应考虑周边村庄和镇域的需求。
乡村公共设施包括村委会、商服网点、科技服务、小学、幼儿园、全科医疗站、文体活动站等, 应根据村庄人口规模和产业特点确定, 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公共服务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在村民方便使用的地方 (如村口或村庄主要道路旁) 。根据公共设施的配置规模, 其布局可以分为点状和带状两种主要形式。点状布局应结合公共活动场地, 形成村庄公共活动中心;带状布局应结合村庄主要道路形成街市。中心社区一般应配置完全小学、幼儿园、文体活动站、全科医疗站、农贸市场等设施;一般人口规模在300人以上的基层社区应配置幼儿园、卫生室、文体活动室、商服点等设施 (见表4) 。
四、小结
城乡统筹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节约利用土地和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均等化, 在此大背景下, 村镇建设的重点是公共设施水平, 村镇的公共设施的发展水平不仅能反映其整体经济实力、建设管理能力, 也是体现地区良好居住环境、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村镇建设面临着地区财力还不够雄厚的重大问题, 应当最优化、最大化地进行公共设施大规模的建设, 可采用以下措施。
(一) 明确政府定位
分析公共设施项目和该领域的投资规律, 可以将公共设施划分为:纯经营性、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项目。政府可以分别采取不同行动方案参与其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应是:总体规划者、法规政策制定者、补贴资金提供者、行业监管者。
(二) 进一步发掘资金来源, 多元化、多渠道引进投资资金
加快改革公共设施项目的投资管理体制, 打破垄断, 实现可经营项目的投资主体多元化, 同时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承担风险, 真正建立对投资风险的约束机制, 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 融资渠道多元化和商业化, 利用好政府直接投资和民间融资等多元化融资手段。
(三) 合理安排公共设施项目建设
公共设施项目建设其规模应依据地区实际需求, 就近地区可实现共建共享。公共设施的选址布局应最大化的符合公众的利益, 符合大多数人利益。集中力量建设县城、重点镇等大型公共设施项目, 优先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较高投资回报的项目, 从而带动其他项目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兵弟.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葛丹东.中国村庄规划的体系与模式[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3]金兆森.农村规划与村庄整治[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4]刘继斌, 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研究[J].经济地理, 2011 (10) .
[5]肖艳阳.新农村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及建设方案设计图集[M].湖南科技出版社, 2011.
村镇规划建设 篇2
一年来,我镇按照上级组织要求,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切实增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认真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有效促进了我镇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现将2013年@@@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宣传,大力营造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以来,@@@党委、政府将其作一个工作重点,列入镇党委政府议事日程来抓,党委书记亲自抓宣传彻底落实,组织镇、村、组、三级干部和全体党员学习《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政策法规,强调《城乡法规法》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并在实际中严格落实。全镇的10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都书写了1-2条永久性标语,张贴了一副新农村住宅推广图集,并设有一个城乡规划宣传栏。与此同时,印发宣传资料2000多份,使《城乡规划法》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
为确保我镇各项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在镇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镇拨出专项资金20万元,专款专用,严格按上级要求和国家标准,认真抓好了村镇总体规划的编制、修编工作,并做到依法及时报批。目前,现已编制完成镇区总体规划图和全镇10个行政村及78个自然村的编制规划图,都有政府批复文件并依据村镇总体规划编制了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
三、抓好落实,依法开展村镇规划管理
1、加强领导、成立机构、制定方案。为了进一步搞好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制定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方案。
成立了村镇规划管理所,并配合专职人员3名。制定违规建房查处办法,镇规划所派专职人员每周进行 一次全面巡查,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处理。
4制定农民建房质量安全检查办法,并培训房屋质量质检员,○对全镇农民建房质量安全进行跟踪督查。
5抓好集镇规划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工作。
○
2、依法执行规划审批管理制度。自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来、不管是集体建房、公益建房、私人建房,都严格依法执行“一书两派”、“一书一派”、“一书”的规划审批管理制度。各项建筑施工,都要求有规划设计,同时有施工管理人员参与规划和质检管理。一年来@@@各项工程建筑,无一例有安全隐患建筑,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认真做好镇村规划。在集镇规划方面,2008年,我镇 以集贸市场为中心,全面辐射,新建车埠工业小区,并建设规划实行了绿化、美化、亮化、硬化,改善了@@@容镇貌。在自然村规划方面,全镇有20个自然村已按照规划图实施完成,极大改善了我镇村民居住环境,美化了村容村貌。
4、抓好农村危房改造管理工作。设立危房改造办公室,成立
危房改造专业队伍,制定了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建立了危房改造完整档案。
5、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我们配备了三个街道环卫员,每天定期清扫卫生两次。各自然村配备一名环卫员,每天定期清扫卫生一次。镇村委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定期到街道,各自然村进行巡查。一年来,全镇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管理有了较大的改观。
6、规范档案管理,建好一套完整档案,配备档案管理员和专门档案室。所有规划建设材料都及时归档,并制定了相关的档案制度。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我们辛苦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改进工作。把握镇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人民政府
村镇规划建设 篇3
尽管目前我国的村镇规划建设步伐正在逐渐加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当前的村镇规划管理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当前村镇规划管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以期能促进村镇规划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
关键词:村镇规划;现状;对策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村镇规划管理工作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从客观角度看,无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的村镇规划管理工作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若处理得不好,将严重影响着村镇的建设,如何结合我市的村镇建设实际情况,扎实稳步地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工作上档次,上水平,明显改善广大农村和各镇的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是摆在我们每个村镇规划建设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村镇规划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目前我市的村镇规划采用的仍是十几年前的老规划,各镇的建设重点模糊,发展布局缺乏统一的宏观调控手段,各镇规划自成体系,随意性较强,各镇的功能结构、产业结构、平面布局和建筑风格单调雷同,难以形成自己的风格。二是自2011年起,我市11个镇均开始了新一轮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但仅有2个镇的总体规划通过了市政府的审批,其余的仍在编制过程中,而且大部分没有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许多建设项目只能在总规宏观控制下进行,规划管理比较粗犷,基础设施配置、绿地率、容积率等技术指标很难有效控制和落实。其中有些镇编制的规划比较全,涵盖了总体规划、重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村庄规划等,但却迟迟不予评审和报批,究其原因,一是规划审批权限不清,致使规划报批过程拖沓冗长,二是为了便于随意修改规划,唯恐批准后被“框死”,根本就不愿意评审报批。这些问题致使村镇规划落后于经济发展,使规划形成空白,起不到应有的规划指导作用。
(二)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存在薄弱环节,违法建设工程屡见不鲜。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现象较为严重,许多镇的产业园项目、公建项目大多是在办理土地征用手续时受土地部门办理程序的制约才到规划部门办理规划许可证,对那些不需要办理征用土地手续的建设项目,根本就不办理规划手续。
(三)镇域基础设施差,违章管控不到位。规划建设档次较低。受规划滞后及资金、观念、产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市各镇基本上没有供排水、供暖、供气、综合管线等专项规划,多数镇的市政基础设施如供水、排水、供暖、垃圾处理等公建项目建设严重滞后,排水不畅、污水横流、垃圾随意倾倒、环境卫生条件差以及占道经营等现象普遍。
二、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村镇在我国的城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村镇的规划和建设关系着我市的整体布局以及以后的生态环境状况,所以要重视村镇的规划建设工作。如何针对村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便有效指导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需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做好村镇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村镇规划是村镇建设最基础、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村镇建设的龙头。在村镇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根据城镇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非农产业发展程序、产业布局、人口状况、辐射带动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城镇布局。编制规划要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资源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论证,要以城镇为中心,全面合理安排乡镇企业、住宅、商业、交通、市政设施等各项建设,保证近期规划有较强的超前性、可操作性和控制性,远期规划要有发展余地,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克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短期行为,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详细规划、专业规划,使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相配套,详细规划把各规划地段的土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绿地率、停车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具体要求等应作为强制性内容,为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二)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完善村镇建设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村镇规划许可证制度,按照先审批后建设的原则,在村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按照法定程序办理申报审批手续,对符合村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予以办理规划许可证,对不符合相关规划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不予许可的理由。在具体实施规划管理时,应当从农村实际出发,既要加强管理,充分发挥规划的约束、调节作用,又要充分考虑方便群众,简便易行。
在村庄、镇规划区外不得进行建设活动,确需建设的,应当在符合上位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规划的前提下单独编制规划,报政府批准并取得规划许可证后方能进行建设。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美丽村镇。通过规划促使村镇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减少分散建设、重复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同时全面改善农村的居住条件,环境质量,搞好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及公共空间的绿化,采用点、面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多样化的活动空间,以提供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服务,不断完善城镇的居住环境。
(四)切实加强对违法工程的查处力度。规划执法是维护规划实施的重要保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规划的监督执法工作,加强规划的监督体制建设,充实规划执法力量,延伸规划的执法范围,同时加强建设项目的批后管理,及时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实行项目全过程跟踪检查,坚决制止违法建设行为发生,切实维护村镇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障规划实施。
三、结语
我市的村镇规划建设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村镇规划建设工作要进入一个更高、更科学的层次,就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理论与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方能指导我市的村镇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郑政标.村镇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的论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2012(12)
[2]陈朝刚.村镇规划规划建设的管理现状意见对策[J].中国房地产,2013(05)
中国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 篇4
在2005 年前后,由于多地撤乡并镇或设立城市新区,使得乡镇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但从用地规模统计来看,建设用地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在增加。同时,村镇建设方面也发生着比较大的变化,包括人均住房面积的变化、卫生状况的变化、公共服务质量的变化等。浙江、江苏等地的美丽乡村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村镇的发展同时也为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贡献了2.6 亿人口,2014 年的数据是2.47 亿。乡村人口数量的巨大变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如何善待这些人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从规划覆盖率情况来看,90% 的镇、73% 的乡、60% 的新镇村、27% 的自然村都有规划,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乡村规划的质量还存在较大问题,还有待提高。
1 村镇关系解读
镇的起源有着浓厚的军事色彩,到现在镇的作用和功能越来越倾向经济化、商业化。有史以来,镇就包含在“大农村”经济体系之中。研究农村不能够脱离小城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一五”“二五”期间小城镇赖以发展的动力基础遭到了破坏,使得小城镇逐步走向衰落。到80 年代,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制度的出现,使得乡村工业化支持了小城镇的发展,其中以“苏南模式”最为著名。小城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当时小城镇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巅峰时期。随着分配制体制的改革,以及改革开放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得城乡矛盾激化,小城镇逐渐走向衰落。近些年,国家重视乡村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起色。由此可见,农村发展则小城镇发展,农村衰落小城镇也可能会衰落。
从以上村镇关系分析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小城镇是农村大生产体系中的节点,村与镇在经济发展、社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关系极为紧密,要推动乡村建设与发展必须注重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第二,小城镇是县、村之间重要的层级,是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和自下而上的村庄自治管理之间重要的衔接点。镇、乡、村构成了中国城乡空间的基础网络。
2011 年,我国城市化率只有35.8%,城镇化率为51.27%,但户籍城镇化率也仅有35%。目前,乡和村户籍人口相加占全国人口的48.7%。乡村户籍人口与镇户籍人口总和占全国人口的近70%。
2 村镇的作用与价值
社会上普遍认为当前的城市没有闲暇的生活空间,村镇恰恰就承担了这样一个作用。第一,村镇是城市居民亲近自然和健康休闲的场所。第二,村镇是承载我国人口的重要空间,按新型城镇化的测算,到2030 年国家城镇化水平达到65%,甚至达到70% 时,仍然会有5~6 亿人生活在乡村。第三,村镇是维持社会稳定的“蓄水池”。第四,村镇是中华文化延续的重要空间载体。
村镇如此重要,目前我国的农村现状如何?全国39% 的村庄还没有实现集中供水,170 万人没有电用;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为37%,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只有9%。因此,农村脏乱差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在这些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另外,11% 的行政村通村公路没有实现硬化,大量的村内道路没有硬化。同时,房屋也达不到抗震要求,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大量的农村危房所产生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截至目前,全国危房还有2700 万户,按照前几年每年国家解决266 万户农村危房的平均数计算,还需要十年才能完成。
根据这些现实状况,首先对乡村地区的特征进行简单的梳理。在乡村地区,与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建设相关的现代化、多元化、差异化等特征也是同样存在的,但在乡村地区存在着独特的问题:有文化的新农民都去城市打工,不愿意再回到农村务农。留在农村的是孩子、妇女和老人,同时,各行各业的学者都热衷于乡村建设,包括画家、艺术家。
3 村镇规划管理与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
我从规划的内容、规划的管理及土地利用三个方面对目前乡村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一是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方式方法,甚至规划的内容与新型城乡关系的构建和农村发展的具体要求不相适应。二是规划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与乡村治理的体系和建设管控的限制不相符合。三是土地的供给模式和利用格局不满足土地合理利用的总体目标和乡村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针对乡村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帮助乡村地区改变现状。
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我总结了一句话: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释放了人的积极性,地的改革到目前尽管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相信地对经济的贡献完全释放以后,可以对我国未来三十年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3.1 规划编制内容
国内有很多省,比如江苏、广东等省份经过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从宏观、中观到微观构建起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规划管控体系,对乡村地区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在宏观层面,江苏省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两轮关于镇、村的规划布局。2005 年的第一轮规划还停留在撤乡并镇,以及让农民集中上楼的规划理念;第二轮于2014 年完成的规划,突出了五个一体化、美好城乡建设,并提出对乡村分类指导的一些具体要求。所谓分类指导,就是把村庄分解为重点村、特色村、一般村,对不同的村庄予以分类指导。珠三角地区强调了宏观发展战略和全域空间管制体系的构建,从编制城乡发展单元规划,跨新城区统筹发展,在乡村地区通过行政村建设、“三旧”改造等一系列措施使整个地域的村庄规划得到了全面的管控。在2014 年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中也突出强调了未来城镇数量向质量的转变。通过不懈努力,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规划理念上已经有所转变,但是仍然有一些省份强调以农民上楼为主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理念。
在中观层面,自下而上统筹村镇布局以规划管理需求决定编制的具体内容和编制体系。不同城市存在不同的情况,规划的层也不完全一致,侧重城市发展的地区的规划层级相对少一些,农村较多的地区其规划层级也相对较多。为了更好的统筹地区的整体发展,珠三角各市越来越倾向于实现控规,或者是分区规划的全覆盖,并有取消镇规划的趋势。同时在江苏和北京调研过程中也发现这样一些特征,在城市化地区,运用分区规划加控规的方式;在农村地区较多或者非城市化地区,又增加了镇村一级的规划布局,从而达到指导村庄规划的具体要求。
在微观层面,面向规划实施,强调特色化的、渐进式的规划方式。比如广州提出了多级相助的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由政府主导建设投资,且近期建设投资较大的村庄。在北京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明确了不同的规划方法,提出重点村规划的方法和成果要求,一般村编制规划的方法和要求,针对不同的村庄有不同的规划方法和要求,当然北京已经意识到针对前几年大量撤并的村庄进行反思,提出哪些村庄在当前的情况下不适合拆迁,要保留,我们对此也进行了研究。深圳基于社会治理的视角,创新村镇空间的规划编制手段,针对目前垂直结构的行政管理体系,创新的把区政府、街道和多个社区进行组合,变成一种三角协商的、大社区的发展平台,在这个发展平台上统一安排相关社会事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2 乡村规划管理
一是完善有关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广东省在这方面就走在前列。二是灵活开放和规划管理方式。比如珠三角的驻村规划师和成都的乡村规划师制度,这种规划制度的实施,对于解决乡村地区规划力量不强、规划管理薄弱等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未来我国在村庄规划管理方面可能会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三是构建农民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协调机制。四是建立地理信息技术平台。针对量大面广的农村地区,目前规划数据的获取环节非常薄弱,使得规划调研工作的更好开展存在较大困难,同时大量数据又散杂在各行各业,各个管理部门。所以如何建立乡村地区的信息系统技术平台,支持未来的规划管理,是目前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在这方面,珠三角地区及江苏省已经走在了前列。
3.3 土地综合利用创新
在江苏、浙江地区采取的“三集中”土地利用模式,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但有其特殊背景。当前我们强调乡愁,但不过多强调乡村迁建、农民上楼,这种模式值得重新反思。再比如成都、重庆的“地票”交易模式,有其优点,既释放了大量建设用地指标,又集合了城乡要素市场。但是可能在前几年较为理想,目前是否值得推广还有待研究。政策创新方面,比如珠三角的“三旧”改造,通过改造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政策上有所突破,简化了征地手续,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而且不能解决珠三角城乡建设中的利益协调问题。佛山南海金融高新区,通过几个社区及政府联合的开发建设,使得政府主导、连片开发、多方共赢的方式在该地区收到较好的效果。
4 村镇空间发展态势
第一个态势是城乡长期共存,农村适度集聚。前面我们讲城镇化率,不管是到65% 还是到75%,仍然有大量的人口生活在乡村地区,所以,城乡将长期共存。而且这种共存与我们十年前做的统计比较来看,胡焕庸线东部仍然是我国人口大量聚集的地区。所以,乡村也是这样的发展态势。同时,在这样的大的趋势背景下,小城镇的发展虽然起起落落,但是在未来,随着新的经济模式的发展,小城镇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第二个态势是东中西地区的城乡空间将以不同模式集聚,小城镇内部分化趋势加剧。农村的集聚与农业生产条件密切相关。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生产力存在巨大的差异,由于这种差异,决定了村镇空间的差异。具体来讲,东部地区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和宜居乡村建设使得现阶段居住在城市的人口有可能返回到美丽的乡村地区,这也是乡村规划希望看到的局面。重点小城镇成长为小城市,乃至成为网络化的重要节点,类似我们今天看到的德国的乡村地区。在东北和西北部地区,由于大规模机械化的工作方式使重点村镇空间集聚。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是有其必要的条件的,土地必须平,适合农业机械的大规模使用。农业人口的大规模集聚在这些地区有可能会率先实现。而在东北地区和西南部地区,尤其是贵州等地山多地不平,不适合使用大规模农业机械,再加上生态比较脆弱,灾害频发。这样的地区乡村集聚不太可能形成较大的规模,所以这些地区更加适合比较小型化的布局方式。
第三个态势是村镇产业转型升级,新功能、新业态进入乡村地区。城市资本大量进入乡村地区,城镇乡村格局发生大的变化。同时,互联网的进入对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作用。
第四个态势是在规划管理中公共服务供给将成为基层村镇建设的重点。
基于这四个态势,我们提出了村镇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两大转变:在规划编制和管理中尊重村镇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的制定规划与管理策略;尊重村庄自治传统,规划与管理有限介入,加强协商,保障公共权益底线。包括要注意农村的造血能力,杜绝样板工程打造美好乡村。
5 政策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尽快出台相关规划标准规范;明确不同部门和不同层级政府的规划管理事权;划定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对乡村地区采用不同的规划管理模式;以县为单元统筹构建乡村规划体系;以乡村自治为基础,创新规划编制与管理方式;以新技术手段支持村镇规划编制与管理。(本文根据作者在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发言编辑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村镇规划 篇5
村镇规划是为实现村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村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协调村镇布局和各项建设而制订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是村镇建设与管理的根据。
村庄、集镇总体规划是乡级行政区域内村庄和集镇布点规划及相应的各项建设整体部署。村庄、集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乡级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布点,村庄和集镇的位置、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村庄和集镇的交通、供水、供电、邮电、商业、绿化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
村庄、集镇建设规划是在村镇 总体规划指导下,具体安排村镇的各项建设。集镇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住宅、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共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用地规模,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近期建设工程以及重点地段建设的具体安排。村庄建设规划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照集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内容,主要对住宅、供水、供电、道路、绿化、环境卫生以及生产配套设施作出具体安排。
谈新形势下的村镇规划 篇6
关键字村镇规划;村镇规划标准;发展经验
中图分类号 F32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22-0214-01
村镇规划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与艺术等多个方面,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是根据一定时期社会和村镇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目标,确定村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地利用村镇土地,协调村镇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村镇规划是村镇管理和建设的基本依据,是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框架。因此村镇规划对村镇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村镇规划,使其确实能够对村镇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广大乡村建设尚未摆脱自然演进的模式。在三十多年的建设实践中,村镇规划技术理论发展远远落后于建设发展的速度,没有形成自己的完整的村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目前,主要的应用是村镇建设规划和乡镇域总体规划,可是村镇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内容的规划指导是远远超出上述规划所涉及的内容的。
1村镇规划出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村镇规划总体上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不足,其主要问题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1村镇体系规划与居民点建设规划存在脱节现象
村镇规划包括两个阶段:一个是村镇体系规划,另一个是居民点建设规划。这两个阶段相互依存,相互关联,是村镇规划中不可缺少的两部分。目前村镇规划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居民点建设规划而忽视村镇体系规划的现象,这就导致了“以镇论镇,以村论村”现象的发生,割裂了镇域范围内各村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割裂了村庄与镇区之间的联系。造成各居民点建设规划存在着许多盲目性,无法在镇域范围内统一配置各种服务设施,重复建设严重,资金浪费。
1.2村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造成人均耕地减少
村镇人口规模的增加要求相应的用地规模也随之增加,建设规划普遍的方式是依托旧区向周围拓展用地,而我国的常规规划方法也仅以人口规模和人均用地指标来划定用地,这种做法无疑侵占了村镇周围的良田、吞食耕地,从而使人均耕地减少,这是村镇规模简单化增加的必然结果。
1.3村镇规划与村镇规划管理存在脱节现象
目前,村镇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实施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村镇规划普遍存在着短命性现象,往往是换一届领导就要换一轮规划,使原规划很难连续实施,再加上村镇规划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较低,规划意识淡薄,执法水平不高,更加剧了村镇规划与管理的脱节现象,使村镇规划无法正确指导村镇建设,造成了村镇建设的混乱无序性。
2《村镇规划标准》应进行补充完善
1)为了使村镇规划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并及早研究制定出村镇规划设计收费的依据程序。应进行补充和完善《村镇规划标准》,调整道路规划技术指标。
2)现在,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各种机动交通运输工具在广大村镇已是非常普遍,大型和较大型的运输、交通车辆所占比例也逐渐上升。《村镇规划标准》中四级道路只有3.5米宽的路面部分,没有红线宽度控制,使大型车难以进出。由于目前村民们或为个体经营或为来料加工,这就制约了村民的经济发展,交通安全也成了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村级道路的宽度问题进行更深入地研究论证和加以调整。
3)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目前,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由于城市中有污染的企业向农村转移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村镇建设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其环保工作面临十分紧迫的任务。村镇如何避免或减少各种污染带来的长期危害,防止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应更多地列入《村镇规划标准》中去,加以强制性控制。
4)增加节能、节材、节水等方面的内容。因能源紧缺,因此,结合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特别是利用一些有效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使村镇规划尊重地方的同时更具特色,从而更科学地做好新农村规划和建筑单体设计,并使与之配套的单体设计方案作有效推广实施。应将建筑单体设计作为《村镇规划标准》中强制的内容。
5)补充电讯规划方面的内容。现在,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系统已进入广大村镇。为了避免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规划设计中要合理布局,因此在《村镇规划标准》中应充实电讯规划内容。
3发达国家村镇规划的经验借鉴
建设新农村是世界性问题,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过建设新农村的历史。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改革和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而且有效平衡了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如何借鉴国外村镇规划和设计的经验和吸取教训,对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目前来看,大都沿用对国外乡村建设做法的介绍、实施成效的描述及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借鉴这一主线,进行演绎描述或归纳总结,而对国外的村镇规划关注得较少。
通过大量案例可以看出,发达国家村镇规划具有4个特征:
1)村镇规划是对某一特定村的详尽研究为基础,规划规模不会太大,没有现成可套用的图底。
2)规划师必须熟悉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各个规划要素的尺度、布局和功能。
3)村镇规划与自然相协调,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也要尊重所有其他物种需要。
4)规划师试图通过规划设计恢复自然本身,还原环境原有的灵气。对国外村镇规划研究进行总结发现,国外村镇规划人员必须正确处理村镇扩张与保护优质耕地的关系,合理遴选有发展潜力的村镇区位;注重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村镇规划追求的重要目标;强调居民参与村镇规划和设计已成为发达国家村镇规划的基本模式。
4结束语
上述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村镇规划的科学性,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的落实,进而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造。因此,对村镇规划的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我国的村镇建设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村镇的建设和规划工作,如果要走入一个更高的、更科学的层次,就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理论与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才能指导我国的村镇建设工作取得更伟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叶齐茂.发达国家村镇规划:核心内容、设计要素、价值取向和特征[J].城乡建设,2005,1:22-24.
[2]石忆邵.国内外村镇体系研究述要[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4):84-86.
[3]黄建清.浅谈村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J].小城镇建设,2005,05.
村镇规划漫谈 篇7
小城镇建设取得的成就, 代表了未来中国广大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村镇规划设计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和规划技术界的高度重视。
1 村镇规划理论体系没有形成
目前, 我国广大乡村建设尚未摆脱自然演进的模式。在这恢复村镇规划和建设管理近二十年的建设实践中, 村镇规划技术理论发展远远落后于村镇建设发展的速度, 没有形成自己的完整系统的村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目前, 应用的主要是村镇建设规划和乡镇域总体规划, 可是村镇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内容的规划指导是远远超出上述规划所涉及的内容的。因此, 在村镇规划实践中, 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所含的各种内容、技术标准都在村镇建设所必须的规划设计中运用, 技术管理比较混乱。
目前, 在理论上需解决的是:村镇规划是否应是一个独立的规划体系?如果是一个独立的规划体系, 它应具有哪些层次的规划?各层次规划重点是什么?主要解决哪些重大问题?主要技术内容是什么?何时和如何制定出台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它们与城市规划相关内容有哪些区别?某些相关行业标准能否在村镇规划上运用与如何运用?
2 村镇规划收费无依据
在村镇规划收费方面, 国家没有一个收费标准, 在很多情况下要参照城市规划收费标准, 这给组织编制规划单位的付费和规划设计单位的收费都造成一定困难。更为一些不重视规划的单位蓄意压低规划收费价格创造了条件, 这是非常不尊重规划技术人员创造性技术劳动的一种倾向, 长此发展下去, 对村镇规划技术队伍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也影响专业规划设计部门对村镇规划工作的重视和参与的积极性。因此, 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引起足够重视并抓紧研究、落实有关工作。
3 村镇规划技术规范、标准缺乏
村镇规划目前只有一个国家标准, 即《村镇规划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 该《标准》, 从制定的针对性和内容上看, 其技术规定是应用于村镇建设规划的。从规划实践上看, 小城镇总体规划也可应用此《标准》, 从目前实践情况看, 急需加快村镇规划各类标准与规范的编制工作。
4《村镇规划标准》尚应进行补充完善
根据多年从事村镇规划工作的实践, 该《标准》尚应进行补充完善。
4.1《标准》虽没明确规定建设规划期限
标准要求在建设规划上明确表示各项建筑及用地布局和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绿化、竖向设计等内容, 这个内容要求几乎达到了城市规划中详细规划的内容深度。但是规划期限都大大长于城市详细规划期限, 为10-20年。在这么长的期限内任何人也难以予见到如此详细的建设计划和规模。因此, 有理由对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产生疑问, 这样作出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 必然缺乏灵活性。
4.2《标准》适用于县城以外的建制镇
以我们黑龙江省为例, 许多老的建制镇和农、林、场部人口都达到几万人, 城镇建设占地有的达到10平方公里左右, 但是其不是县政府驻地。如此规模的建制镇, 如果也是执行《标准》, 那么, 从《标准》的内容上看, 至少尚需补充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规定:
4.2.1 充实环卫规划方面的内容
目前在许多集镇特别是建制镇设有专门的环卫队伍对城镇进行环卫保洁工作, 而且这项工作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今后其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工作必将逐渐正式落实到政府工作计划中去。但是, 在实践中, 环卫工作尚存在如机构设置;人员和相关机械、工具不足;垃圾储运, 中转用地不明确;垃圾不分类, 难以回收利用, 浪费资源;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场址不明等诸多问题。环境卫生条件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居住与生活环境水平。因此, 必须予以十分重视, 应将环卫规划纳入《标准》中去, 以利环卫工作正常开展, 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4.2.2 充实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
目前, 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广大乡镇, 由于城市中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向农村转移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使村镇建设环保问题十分突出, 而小城镇是村镇建设的重点, 其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十分紧迫的任务。如何避免或减小各种污染带来的长期危害, 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应列入《标准》中去, 加以强制性的执行, 方可能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4.2.3 充实防灾规划方面的内容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震区范围广大, 涉及人口众多, 防范地震灾害及震后次生灾害问题, 应引起必要的重视。
由于我国广大乡村居民生活的燃料结构主要是以农作物桔杆、柴、草等为燃料, 相当数量地区农民的建筑为木质及草盖等易燃物质组成, 农村火灾问题突出。因此, 村镇防火规划问题应列入《标准》中去, 使小城镇建设过程中, 通过规划, 最大限度减小火灾的危险性和减少损失。
4.2.4 充实集中供热规划方面的内容
我国北方地区幅源辽阔, 人口众多, 虽然广大乡村, 由于经济原因, 近期很难能够实行集中供热, 但是经济发展较快, 人口较多的小城镇, 近期已建有相当多的多层公共建筑和多层住宅, 而且这种趋势代表了今后的建设方向。因此, 集中供热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 我们必须对此拿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那应是实行区域集中供热, 它所能带给我们的益处自不用细说。因此, 集中供热规划应列入《标准》中去。
4.2.5 充实有线电视规划内容
目前, 有线电视系统已进入广大乡镇, 为便于其合理地进行建设市局, 应在《标准》中充实有线电视规划容。
4.3 道路规划技术指标
目前在广大村镇、机动交通运输工具已是居民非常普遍拥有的, 大型和较大型的运输车辆所占的比例也逐渐提高。而这些较大型的车辆都有一个较大的较弯半径。《标准》中四级道路只有3.5米宽的路面部分, 没有红线宽度控制, 这样较大型车辆难以进入宅院内。由于目前农民多为个体经营, 如果车辆不能进入宅院内, 安全保管则成了大问题。因此, 有必要对此一级路的宽度问题进行更深入的详细研究论证和加以调整。
我国的村镇建设工作, 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 我们也要看到, 在迈入新世纪之前, 村镇建设和规划工作, 如果要走入一个更高的、更科学的层次, 就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对理论与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方能指导我国的村镇建设工作在新世纪里取得更伟大的成绩。
责任编辑:程鹏
摘要: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导下,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在中国农村, 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促使社会经济活动和农村人口越来越多地向集镇、建制镇 (以下称小城镇) 集中, 小城镇人口得以快速增长。加速了小城镇发展建设的步伐。
村镇建设规划及其管理探究 篇8
1 村镇建设规划与管理问题分析
1.1 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目前在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是对农村的建设与管理研究相对薄弱。在城市的建设体系中, 有许多相应的职责部门, 例如有专管建设拨款的财政局、专管负责规划的城市规划局、专管施工的城市建设局等等, 这些部门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各司其职, 相互配合, 能够做到有机统一, 使得城市的建设规划有条不紊进行。但是在农村, 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更不用谈具有专业技能的相关部门。部分村镇的建设现状就是村镇政府一手抓, 往往一个小小的基层镇政府既要负责财政预算, 又要负责联系施工队, 还要扮演规划者的角色, 试问这样的村镇建设怎么能够令人民满意!这样带来的结果只能浪费了村镇的现有资金、滞后了村镇经济发展、降低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百害而无一利。
1.2 规划与管理模式理念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无论城市还是村镇, 由于发展与建设的滞后性, 不可避免的会同世界的发展脚步相脱节。但是在我国大部分的村镇, 其发展远远落后与世界同等水平, 甚至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 我国在村镇建设方面的人才储备量相对较少, 外国的先进管理模式又不适合完全借鉴, 所以想要探索属于我国基层村镇的发展与管理模式, 扔然需要不懈努力的探索。
1.3 资金支撑不能满足规划与管理需求。
虽然国家对现有村镇的建设规划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 需要对各种设备进行更换, 因此仍然会导致资金紧张。大部分情况下还是需要地方政府自筹资金。据了解, 如今不少村镇建设服务部门由于没有资金保障, 难以请到较为专业的人员来指导建设规划, 管理人员的能力与水平也参差不齐, 不少服务站由于资金问题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2 在村镇规划管理中要注意的多方面内容
2.1 明确规划, 合理分配资源。
在村镇规划过程中, 相关负责人员要制定出一个预案, 明确施工过程中的资金花费, 明确各处相关责任人, 安排工程进度等。在规划中要注意, 考虑到施工的正常进行, 在安排工程进度时要预留出时间, 在原有正常规划基础上适当延长期限, 保证在具体操作的施工范围内能够有一定的弹性, 不至于因施工期间的意外事故而导致工期紧张。
2.2 加强村镇建设队伍的培养。
由于村镇建设的周期较长, 加上村镇的各异性, 就需要挑选当地的工人进行专业培养, 以符合当地的施工作业要求。针对城镇的卫生绿化方面, 应该加强城镇环卫工人的队伍建设, 加强环卫工作部门的重视, 对于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应该健全, 明确垃圾的中转地、垃圾的分类及垃圾的处理场地等问题, 以确保环卫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于环境要加强保护意识, 减少环境的污染程度, 要做好宣传工作, 意识到城镇的环境卫生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责任。
2.3 加强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进行典型示范, 提高村镇建设的热情。
村镇基础设施是与村镇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做好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起到稳定民心的作用, 在以后的村镇规划与管理方面可以减少很大的阻力。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 政府管委会应该联系辖区内有资金条件的企业, 以获得资金支持。政府部门还可以将当地松散和闲置资金汇集起来, 应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建设的后期, 统计部门应该对资金花费做出一个明确统计并张贴公示, 做到政务公开透明。
3 加强村镇建设规划与管理对策探究
通过对当前村镇建设规划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明确了问题的根源, 以及必须解决问题的靶向, 下面就加强村镇建设规划与管理的对策, 结合个人的理论基础, 提出几点思考:
3.1 加强理论研究与宣传。
村镇上的相关人员应该善于利用现代媒体与互联网, 通过多种手段对村镇建设进行宣传, 同时加强对建设与规划理论的研究学习。通过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能力, 配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作为基础公务人员, 应当多深入群众, 群策群力, 汇集群众的建议意见, 综合分析整理, 做出令人民满意的工程。
3.2 强化村镇建设规划与管理的职责。
要想在村镇建设规划的过程中, 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节省施工时间, 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 就必须组织一支纪律严明、职责明确、、综合素质高、执行能力强的现代化建设队伍。队伍的建设必须要求明确村镇建设规划与管理的运作流程、运作体系。队伍内部应该严格分工, 以免造成令出多门、指挥不一、行动散漫的的现象。各组成人员要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做好分内之事, 杜绝慵懒散漫的官僚主义作风。管理人员应做好记录, 严明赏罚, 维护队伍内部公平与和谐。
3.3 强化村镇建设工作的科学论证与工程建设跟踪指导。
对于村镇中的房屋、道路、管线等各类建设, 在开工之间必须加强科学论证, 必须着眼长远和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确实做好整体性和系统性论证。特别是对于新建、扩建或是改建的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在300m2以上工程、投资在30万元以上建设工程、以及两层以上的自建小楼等, 必须依据国家相关法规进行严格控制。
3.4 加大资金投入, 保障建设规划与管理健康有序。
资金的问题是搞好村镇建设规划与管理的又一非常关键问题之一, 没有资金就难以引入“金凤凰”, 高素质的建设规划与管理队伍就难以构建, 整个村镇的健康化的可持续的发展就难以维持。因此, 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乃至国家层面的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造血体系的构建, 加强理念创新和实施措施创新, 强加资金开源节流管理, 切实将资金盘活好、应用好, 为村镇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结束语
通过城市建设规划的高速发展和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 我们坚信基层村镇的规划与管理也会越来越完善。针对村镇发展中出现的不同问题, 当地政府与相关部要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通过上下互动, 联系群众, 群策群力, 形成一个有效运作的统一整体, 可以给村镇的规划与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通过总结相关成功案例的经验, 加上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知识储备的提高, 一定能给村镇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林秀莲.浅谈村镇建设与规划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 2013 (6) .
英国村镇保护与建设 篇9
英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转移起始很早、很具代表性、城镇化进程很快的国家。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后, 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促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 到19世纪中叶已基本实现了城市化。但快速的城市化造成了城市的急剧性膨胀、人口的爆发性增长、住房的结构性拥挤、设施的严重性缺乏以及生态的持续性恶化。这些陌生棘手问题的出现, 催生了英国独特的小城镇建设。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在二战的背景下, 为了疏散大城市的人口, 有效保护生产战争物资的重工业, 首批小城镇在中心城市周边应运而生, 并逐步发展起来。仅在1946年至1950年就有14座新城先后开工建设, 在伦敦周边就有8座, 以哈罗新城 (Harlow) 为代表。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英国的小城镇建设进入新阶段。随着英国海外殖民地的独立, 外来人口大量涌进英国中心城市, 给城市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同时, 由于本土科技的发展和外来投资的增加, 新兴工业部门不断出现。为寻求发展空间, 以开发区为主要形式的一批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心城市附近发展起来, 密尔顿凯恩斯 (Milton Keynes) 就属于第二代新城。相比之下, 这一时期大城市的人口增长缓慢, 甚至一度停滞, 出现了“逆城市化”倾向。作为外迁者的富裕阶层和熟练工人, 更愿意选择在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适宜的小城镇定居。
2 英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经验
2.1 政府引导, 规划先行
对于英国的小城镇建设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霍华德 (E.Howard) 的田园城市理论 (Garden Cities) , 其核心观点就是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特点的理想城市, 创造兼具“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美好愿景, 第一代和第二代新城都能找到霍华德田园城市的印记。
英国在小城镇的实际建设中, 真正做到了规划先行, 并体现出较强的预见性、刚性和人性化色彩。现今覆盖英国全国的地下管网设施, 是在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规划建设的, 但在人口已经增长了50倍的今天, 却仍然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 其规划的超前性由此可见一斑。英国的规划管理非常严格, 自1947年以来, 尽管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但基本上没有改变当初规划时划定的用地功能。农户要在自己的农舍旁增加一间偏房, 也必须经当地规划部门批准;而动用绿地搞开发, 必须经副首相批准。为确保小城镇居民生活方便、舒适, 英国政府还特别注重环境的整体规划和生活设施的配套。根据城镇的功能和规模, 交通、通信设施、医院、学校、商业网点、文化娱乐场所等方面的建设都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以密尔顿凯恩斯为例, 对比几十年前和目前的规划图, 变动是很小的, 一些早期确立的园林城市、多级城市中心、立体交通组织的规划理念一直延续至今。
2.2 政策支持, 市场运作
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靠政府引导, 小城镇的蓬勃发展则要靠市场化运作。为了加速城镇化进程, 英国政府下设多家“企业化”的机构, 即城镇运营商 (1) , 专门负责按照城市发展目标对政府控制性资源进行统一运作。在小城镇建设中, 城镇运营商一般会先期介入, 代表政府出资盖一批厂房、商店、学校、医院、住宅、公园, 进行示范性的开发建设, 然后吸引社会资本、私人企业和城乡居民自愿迁入。对于城镇运营商, 政府赋予其规划、收购土地、开发等一系列权利, 并向其提供政策便利和资金支持。1946年, 英国出台了《新城法案》 (New Towns Act) , 规定新城建设公司可以在规划区内以农业用途的优惠价格得到土地;在基础设施和其他建设资金上可以从财政部获得为期60年的贷款。在2000年公布的乡村政策《白皮书》中, 英国政府计划3年内提供3700万英镑支持农村小城镇的改造, 这笔资金连同欧盟等机构拨给的资金一起用在了总值1亿英镑的城镇发展项目中。
地方政府为吸引企业进驻先期投入的大笔资金、城郊地区廉价而广阔的土地、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等逐渐发挥出巨大的吸引作用, 一些很有实力的企业或新兴产业开始陆续入驻。在短短几年时间内, 大多数小城镇就能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以密尔顿凯恩斯为例, 经历了47年的开发建设, 目前已成为拥有24.88万人口 (目标是发展到40万人) 、总面积88.4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城镇。
2.3 注重产业发展
英国的小城镇是非常注重通过产业发展来维持其吸引力的, 特别是倚重第三产业发展。在密尔顿凯恩斯, 零售、信息、咨询、保险、科研和教育培训等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被誉为伦敦以外最成功的商业中心。
从该城镇的劳动力分布来看, 服务业从业人员占76%, 制造业占19%, 建筑业占4%, 而农业只有1%。在服务业当中, 又以批发、零售业规模最大, 占就业人口总数的22%。该城镇注重吸引大型跨国公司, 近40年来有5000多家新企业来这里投资, 其中20%为外企, 特别是美国和日本企业。这些企业以大型企业为主, 大约60%的公司雇员超过百人, 其中包括梅赛德斯—奔驰、大众集团、美孚石油以及大东电报局等, 英国石油公司和阿比国民银行等著名的英国企业甚至还把总部设在了这里。不仅如此, 密尔顿凯恩斯还不忽视中小企业的发展。据一项统计数据表明, 密尔顿凯恩斯的企业平均规模为22名雇员, 其中大约2500家企业雇员少于5人, 1200家甚至只有一个人。正是通过产业的不断培育, 目前该城镇已成为伦敦周边最重要的增长极之一, 也是全英格兰新增住房需求旺盛的主要地区之一。
2.4 强调生态保护
英国在小城镇建设中, 尤其强调对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保护。英国小城镇在规划之初就特别注意周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性利用。通过全面规划, 既要保护那些肥沃的农田, 又要保护河流、湖泊、小溪、沼泽、山坡、林木等环境资源。在建设过程中, 绿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以密尔顿凯恩斯为例, 长期贯彻“园林城市”的规划理念, 目前整个新城拥有2000公顷的绿地和树林, 且可进入性非常好。紧邻城市中心有面积巨大的公园, 这些绿地、水体不仅具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调蓄洪水功能, 也是周边居民重要的娱乐休闲场所。
近年来, 一些小城镇或社区还开始按照“零能源发展”的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等自然能源, 降低能耗、水耗和汽车使用量, 减少社区环境破坏与污染, 追求能源需求与废物处理, 基本实现循环利用。
2.5 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
英国在城镇化建设中重视以文化传承与弘扬为导向, 进行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镇的建设。早在1953年英国就颁布了《历史建筑和古老纪念物保护法》等法律, 以规范和引导城市 (镇) 改造及更新行为。至今列入官方名单的保护建筑有75000个。按照规定, 建筑历史达到50年以上, 一般不允许再拆除;无人继承的则由国家历史文物保护机构收管经营。1967年开始划定特别保护区, 从最初的200个到现在已有9000个列入名单。根据当地的自然、历史和产业发展特点等因地制宜, 强化特色, 进行差异性规划, 充分发挥城镇文化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 将城镇文化塑造与突出地域性文化相结合。英国不乏靠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推动城镇发展的案例。
密尔顿凯恩斯通过划定保护区 (Conservation Areas) 的方式来保护乡村传统风貌。保护区是指那些拥有特色建筑或者具有历史价值需要被保护或者优化的特色区域。密尔顿凯恩斯一共划定了27个保护区, 最早的保护区划定于1962年, 最近划定于2007年, 保护区最大的面积为75公顷, 最小仅为3.5公顷。每一个保护区都为保护自身的传统风貌和建筑制定了保护措施。以布劳顿 (Broughton) 为例, 这个1978年2月划定的保护区, 其范围涵盖了当时村庄的大部分地区。当地政府签署了一份保护区评估 (Broughton Conservation Area Review) , 对村庄中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进行了筛选和描述。每隔五年, 政府都会对这一地区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评估首先明确保护区的边界和保护区的管理方式, 继而对村中的特色区域、建设材料、历史保护建筑、保护边界等要素进行评估和确定,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保护区的管理计划 (Management Plan) 。管理计划主要包括规划指引、建筑拆除、建筑整治、建筑新建、村庄修护保养、建筑功能置换、景观通廊、树木、街景、户外广告、危房、考古与历史研究等内容。
斯特拉特福 (Stratford) 是位于英格兰中部沃里克郡西南部地区的一个小镇, 距离伯明翰东南22英里 (35千米) , 是著名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特福充分利用莎士比亚的品牌发展文化产业, 每年吸引的世界各地游客人数超过三百万。斯特拉特福拥有75个保护区和约3300座保护建筑以及86个文物古迹, 是英国独一无二的拥有如此众多历史遗迹的小镇。此外, 还拥有诸如科茨沃尔德 (Cotswold) 的优美自然风景区, 以及500多棵列为保护对象的古树, 661.8公顷具特殊科学价值的地区 (SSSI) 。斯特拉特福专门成立历史保护和林业景观机构来负责该地区风貌景观的保护工作。历史保护机构主要负责管理保护区, 维护历史建筑, 并为他们的维修保养提供指导;林业园林机构则对保护区内的古树进行保护。斯特拉特福地区的历史与景观保护主要包括地区设计指南、历史建筑的节能设计咨询、历史保护建筑物或构筑物和住宅设计指导等内容。
在地区设计指南方面, 2000年9月斯特拉特福地区议会为开发者制定了综合性的设计指南, 重点关注地区传统特色的保护, 并于2011年对指南进行了更新。指南确定了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住区、街道、高速公路、开放空间、节点、建筑以及建筑细节和材质等进行了规划与设计。在历史建筑的节能咨询方面, 斯特拉特福为当地的业主提供既能高效利用能源、减少碳排放, 又能保护建筑物本身、符合周边历史风貌的建议。在保护历史保护建筑物或构筑物方面, 对保护建筑或构筑物以及保护区内的其他建筑的拆除、修复、改建提出要求。在住宅设计指导和保护区审查方面, 区议会对斯特拉特福地区的一些住宅区进行研究以得到当前已建成区域的特征, 用以对已经明确的保护区域周边的扩展区建设提出建议。
如今英国小城镇建设已经走上了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几乎每个中心城市附近都有若干个大小不等、规划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经济活跃的卫星镇, 尤其是伦敦周边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与伦敦市区交相辉映, 构成了“大伦敦”。小城镇在扩大就业、疏散中心城市人口、合理配置资源、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及保护环境等方面, 都发挥了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不仅如此, 很多英国小城镇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现代和古代的建筑交相辉映, 成为英国小城镇建设的一大特色。
3 英国乡村的保护和发展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 英国农业基本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面对现代化的冲击和工业化的挤压, 农村状况不容乐观, 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3.1 政府出台政策保护乡村地区
1955年出台的绿带政策目的就是防止城市蔓延, 保护乡村地区和历史城镇。目前全英格兰地区的绿带总面积大约是167万公顷, 占整个英格兰13%的国土面积。最大的绿带位于伦敦外围, 面积为497790公顷。
绿带如今也面临着巨大的开发压力, 不得不分担城市的一些住房和就业供给。针对这一现状, 绿带政策也面临一些调整, 从消极控制转向积极主动的管理。动作之一就是社区造林计划, 目的是在主要的城镇周边提供绿树成荫的景观来服务于工作、野外生活、娱乐和教育。这个计划很多不是由地方政府来操作, 而是由企业、私人组织或是信托基金来做。绿带地区的功能得到不断的丰富, 成为城市和乡村的纽带, 是通往城镇的大门、健康中心、教室、可循环和再生的能量源泉。以Merseyside郡为例, 该郡的乡村地域面积占到60%, 从2001年开始, 相继投入850万英镑的公共投资和1840万英镑的私人投资给当地带来了450个就业岗位, 一些具体的项目包括农业社会化合作项目、旅游项目。一些以前的农业建筑物也在转换用途, 变成了旅馆等商业用途和办公用途。
3.2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保护
各种社会团体纷纷成立并参与到乡村保护中来, 最著名的莫过于1895年成立的名胜古迹国民信托。国民信托组织是英国一个脱离政府、独立运作的公益组织。经过百余年的发展, 英国国民信托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民间环保组织之一。自1896年购入第一处不动产之后, 国民信托在保护各类不动产和历史文化遗产方面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到2005年底, 它已经拥有庭园215处、乡村土地2430平方公里、海岸线1130公里, 此外还有大量的自然保护区、历史遗址、城堡和村落等。在得到这些财产之后, 国民信托分别对这些财产给予了有针对性的保护、维护和修缮, 使之免遭破坏。同时, 这些财产的绝大多数都向公众进行定期开放, 使公众能够享受到这些优美的环境, 能够参观到各种历史文化遗产。
虽然英国国民信托是一个民间的慈善机构, 但在管理体制上基本上采取了与一般信托公司相似的模式, 有着一套较为严密的管理与监督体制。国民信托的管理体制主要由会长、信托董事会、信托委员会、地方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等组成。国民信托组织的支撑体系则由志愿组织、地区性会员协会、合作组织组成。在经营方式上, 由于对组织所拥有的全部财产实行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 仅靠来自于会员的会费是远远不够的。为此, 国民信托不断开展新的业务, 使自身能够得到持续发展。国民信托的主要收入来源于遗赠和赠送, 加上转让和捐款, 约占总收入四分之一, 仅次于会费。除此之外, 国民信托还利用所拥有的乡村土地开发各种乡土特产和发展旅游休闲产业。
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保护方面还一个比较突出的案例是湖区国家公园对于湖区的保护。湖区国家公园位于英格兰西北海岸, 靠近苏格兰边界, 方圆2300平方公里, 1951年被划归为国家公园, 是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十一个国家公园中最大的一个。湖区拥有英格兰最高峰斯科菲峰 (Scafell Pike) 和英格兰最大的湖温德米尔湖 (Windermere) 。为保护湖区国家公园, 由政府、私人, 社区、志愿者代表共同组成了湖区国家公园合作组织。该组织通过了一个理解备忘录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作为保护公园的纲领, 确立了以下几个目标:保护和提升湖区国家公园的自然环境, 野生动植物和历史遗存;在促进当地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提升的同时, 增进公众对于湖区资源保护的意识;尤其是要在湖区中增加其他的功能时, 应更注重对湖区的保护。
湖区国家公园合作组织每五年对湖区的资源环境以及重要的目标进行一次审视, 同时他们也制定年度计划用于推进规划的实施。湖区国家公园用来保护和维护资金大部分来自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的政府补助, 此外湖区国家公园还鼓励人们利用捐赠的方式参与到公园的保护之中。人们可以捐赠50英镑用于安装指路牌, 150或300英镑用于修建一个门, 或者1000英镑用于修建一座小木桥。此外, 湖区还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到湖区国家公园和社区未来发展规划的制定之中, 制定了详细流程指导居民的参与。
相对于有着较大发展的城镇而言, 英国的乡村虽然农业产值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一再下降, 却仍然散发着巨大的吸引力。正所谓英国生活的精髓在于乡村生活, 乡村的吸引力就在于其所孕育的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方式。随着田地的减少以及众多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乡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注释
村镇路网布局规划方法 篇10
村镇道路是我国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分布广、数量大, 对基层的交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村镇道路的发展, 不但对于广大的乡镇企业和农村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现阶段的村镇道路技术等级明显偏低, 目前, 以三级和四级公路为主, 许多地区的村镇道路甚至没有等级, 或在等级之外, 路网等级规划混乱。随着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交通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加, 交通条件亟待改善, 而现有的道路设施网络直接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村镇道路网络布局规划是村镇道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村镇路网规划的核心内容, 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村镇规划的成果, 对我国现阶段大力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二、村镇路网布局的主要形式及其适用性
(一) 方格网式
方格网式路网适用于平原或微丘地区的路网规划 (见图1) 。其优点是布局整齐, 便于城镇布置和方向识别, 有利于机动灵活地组织交通。但角线方向交通的非直线系数较大, 为消除不利因素,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对角线, 加强在该方向上的节点连接。
(二) 环形放射式
环形放射式路网的优点是适用于平原或微丘地区的公路网规划, 有利于规划区域中心的对外联系 (见图2) 。但规划区域的中心之外的其它经济点之间的连接不便, 交通的非直线系数较大, 同时也容易对规划区域的中心造成较大的交通压力, 因而往往需要进行必要的环线设置。
(三) 自由式
自由式干道网以结合城市地形为主, 路线弯曲呈无规则的几何图形 (见图3) 。许多山区与丘陵地带起伏较大, 常沿山麓或河岸布置该类型路网。该类型能充分结合自然地形, 节约道路工程费用, 但非直线系数也较大, 容易造成建筑用地分散。
(四) 混合式
混合式路网为上述三种干道网的混合, 恰当结合以上形式既可发挥他们的优点, 又可避免他们的缺点, 是一种最为合理的形式 (见图4、图5) 。
三、村镇路网布局方法
(一) 布局原则
村镇路网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尽量利用现有道路的线位, 以使建设成本最小化, 符合既有村镇节点的布局, 以及河湖水系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与限制。
2.村镇路网技术等级的配置以各种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实际的需求规模为准, 在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束下, 实现高低等级网络的有机搭配。
3.村镇路网布局实现全范围的重构与整合。
4.村镇路网布局的重心由节点向网络优化转移, 从技术指标提高和网络结构优化两方面完善村镇路网的结构。
5.改变原有连接方法, 有效连接现有干道公路网, 使干道公路网与村镇道路网的衔接更为顺畅和高效。
6. 村镇路网格局与周边街区相融合, 体现远期一体化的功能需求。
(二) 影响因素
对村镇路网的合理布局进行系统分析, 布局应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 村镇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
2. 自然条件与地貌特征。村镇路网的格局必然要服从于自然条件的约束, 符合自然环境的特点。
3. 村镇体系及其土地开发的空间特征。村镇路网的结构必然要与村镇体系相一致。
4. 与干线公路网的衔接。村镇路网整体是干线公路网的增补线和联络线, 其规划必须遵循干线公路网络的发展部署、空间布局与等级配置方案, 除了在空间层次要考虑与干线公路的接驳点和接驳模式外, 要在功能层面考虑与干线公路的合理分工与有机融合, 充分发挥村镇路网的职能。
(三) 道路网布局规划方法
单节点规划与网络规划是村镇路网布局规划的基本思路。通过对最为基础的节点进行基础规划, 进而根据整个区域内的各种规划目标与规划需求进行构筑, 通过网络连接从而完成整个网络的布局与规划。
单节点规划就是设计村镇路网中的节点。其基本原理是将节点划分为镇、村庄两个层次。镇节点包括了镇一级的中心以及重要的旅游、商业以及物流集散等重要点。村庄级节点指区域内的行政村及其它的相关网点。其对于村镇路网的布局、整体村镇道路网络具有较高的重要性。其社会经济指标相对容易取得, 因此采取定量的方法进行规划, 通过构筑指标体系, 建立决策模型, 对布局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乡道路网作为联接各镇与村庄级节点以及村庄级节点之间的道路的第二层次, 一般不建立数学模型, 而采取分析网络结构、遵守规划原则、实现规划目标、确定规划方案后进行直接连接。
道路网络规划阶段是在单节点规划的基础上, 在节点与网络之间添加一系列的在不同层次上的空间与中间连接点。对原有村镇路网进行增加、完善以及改扩建, 满足规划目标的要求。
村镇路网布局规划就是村镇道路的布局优化, 即在干线公路网的基础上, 按照运输集散点的分布情况拟定主要路线方向, 优化出连接各节点的村镇路网, 从而划分各条村镇路的功能和主次。村镇路网布局的方法一般采用直接连线法、节点重要度法、目标控制下的网络优化法等。
1. 直接连线法
直接连线法是由熟悉规划区域情况的规划者, 在分析确定规划区域内村镇路网结点的基础上, 以现有路网为基础, 以预测得到的路网发展总规模为条件, 考虑村镇路网规划在线路布局上应强化其通达性而勾画出路网布局的方案, 通过进一步完善路网布局, 最终形成公路网布局规划方案。
2. 节点重要度法
节点重要度法从对规划区域内节点分析出发, 通过节点重要度、路线重要度和路网重要度的计算, 完成由点到线、由线及网的布局过程。该方法首先是确定公路网的节点, 计算各节点的重要度。节点重要度是定量描述区域内各节点之间相对重要程度的指标;其次, 根据路线连接节点的重要度, 计算路线的重要度。再次, 根据重要度最大原则, 确定路网重要度最大树。该路网重要度最大树是规划路网的骨架, 是一树状结构的路网, 而不是网状路网, 它仅表示保证区域内各节点之间的连通。在确定路网重要度最大树的基础上, 以单位里程的路线重要度最大为优化目标, 并以预测的未来路网发展为约束条件, 加边展开, 逐次优化, 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各条路线的布局与走向, 使路网由树状向网状扩展完善。
3. 网络优化法
(1) 网络布局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1) 充分利用已有网络;
(2) 村镇网络布局应满足区域交通出行的现实与潜在的需要为目的;
(3) 网络布局不但要保证路网的连通功能, 也要为村镇道路的发展留有余地;
(4) 网络优化设计的路网密度相对均衡、高效;
(5) 应充分考虑与外部交通连接的匹配。
(2) 网络布局优化设计
网络优化法是以某区域在指定的规划期应达到的村镇路网的规模作为控制条件, 进行网络整体设计的方法, 其目标是取得村镇路网的技术参数和空间结构最优化。该方法与直连线法有着本质区别, 主要在于:该方法是一种由定量指标控制的方法, 是一种整体设计的方法, 具有明确的设计方向, 是针对整个网络进行设计。
(3) 村镇路网合理发展规模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村镇路网应有确定的发展规模。不同阶段内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结点分布状况及交通发展各不相同, 但又有联系, 因此需根据不同阶段进行阶段规模预测。村镇路网的基本功能是连通功能, 一定发展阶段的发展规模可以从区域路网的连通性出发。网络布局优化设计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
路网布局需根据布局基本原则进行网路局部优化设计初步方案, 通过对网络指标参数的优化, 如网络的迂回率及可达性等指标进行调整, 从而进行网络布局的整体优化设计。
四、总结
本文从村镇路网特点出发, 根据我国村镇路网发展的实际情况, 描述了路网在进行村镇路网规划时遵循的原则、基本原理以及方法。对我国现阶段大力进行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涛.公路网规划[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7.
[2]李旭宏.交通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2.
村镇规划建设 篇11
【关键词】历史文化村镇;理论指导;调查研究;技术路线
现阶段,我国历史遗产保护体系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多方面的历史遗产保护工作都不完善,像历史文化村镇这类历史遗迹的保护工作还面临着很多问题。笔者近期有幸参与到《两当县杨店乡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项目中并总结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要点和技术,编制了一套保护规划技术路线,以促进历史文化村镇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笔者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路线进行了探讨,并在下文中叙述了具体的构建方法。
一、调查和研究历史文化村镇的基础资源
(一)构建完善的基础资源调查指标体系
在对历史文化村镇的基础资源进行调查前,必须建立完善的调查指标体系。以基础资源的实地调查和数据库调查为调查活动的两条主线,结合两者的信息综合评价历史文化村镇,并对其分类,然后编制保护规划。保护规划要包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现代适应性控制体系、及村镇的发展规划三部分。
(二)建立并完善基础资源保护数据库
构建基础资源保护数据库的目的在于形成集采集、分析、存储、传输、管理于一体的统一平台,这样能够对历史文化村镇所拥有的所有文化遗产信息进行合理的控制。
可将“空间数据一属性数据”作为基础资源保护数据库的分类方式,在实际操作时,要结合保护管理任务的实际需求进行具体采集的数据采集[1]。采集本地的基本信息、特征信息,构建数据资源的基础,进而合理的表述不同历史文化村镇的各项历史信息,如形成原因、文化背景,文化特色及保护现状,从而忠实的反应出地域差异造成的文化差异。
利用通用数据、选测数据的动态监测,可以指导基础数据资源在科学化、多元化、公开化等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监测,从而保护好历史数据信息。基础资源保护数据库要具备动态信息录入,数据库资源全开放,参与式支撑数据库建设等功能,同时采用一些数字化技术辅助研究工作,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将“动态全息式”的历史文化村镇数据监测体系展现出来。
二、综合评价历史文化村镇
我国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村镇,遍及我国各大省份,覆盖地域较广。对这些历史文化古镇的综合评价及分类工作是一项非常庞杂的工程,但也是对其实行有效保护的基础,因此,必须严谨的完成这项工作[2]。完成资源调查后,依据调查所得信息和数据综合评价不同的历史文化村镇进行。将综合评价的结果作为下一步对村镇进行分类的依据。正确的对村镇分类,确保保护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应该将分类和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保证历史文化村镇各项保护工作符合每个村镇的实际需求。
在综合评价体系中,要分别进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这样才能全面的评价历史文化村镇的所有信息。在进行综合评价时,要将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所得数据的加权平均分作为综合评价历史文化村镇的依据,并根据这个数据划分历史文化村镇的等级。等级不同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方法也不同,应根据历史文化村镇的等级进行分类保护,这样不仅可以使资源配置合理化,而且可以保证保护工作达到应有的效果和效率。
以杨店乡为例,笔者在深入现场仔细调研后总结得出:杨店乡古民居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和独特性,对研究甘肃省陇南地区建筑风格和建筑手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堪称研究陇南地区居民建筑的活化石之一。
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一)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由于多数历史文化村镇留存的历史文化遗产已经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因此,要保护好文化遗产依存的自然景观环境,使文化遗产保护更加完整,具体如山川、河流、植被等。
2、历史文化村镇中的历史街区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应该得到相应的保护。要尽量保持这些古老街巷的外观、尺度、密度、装饰及各种传统的文化要素,以保持其原有的韵味。
3、对于历史文化村镇中的环境小品也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它们可以很好的体现村镇的文化底蕴。应该对一些反映乡土气息、少数民族风情的设施及工具予以保护,如水车、石碾、古桥、古树等。
以杨店乡为例,规划提出了 “一水两山、一街多点”的总体保护框架,并从保护范围、高度控制、建筑保护与更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护规划要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如果说历史文化村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要载体,那么历史文化村镇本身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无法估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们与物质文化遗产一同构成了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这是历史文化村镇馈赠给我们的独特文化宝藏。但是,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不受重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失传,或者面临失传的危险境地,因此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编制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规划中,并将其作为保护工作的重点,全面贯彻执行各项保护措施。
以杨店乡为例,我们的规划从节庆习俗、地方特产和革命事迹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规划保护措施。
四、构建历史文化村镇现代适应性控制体系
历史文化村镇的发展与保护始终是历史文化村镇规划中的难点和重点。要保持历史文化村镇的风貌,就需要原住居民在此生活,这样才能赋予村镇文化旺盛的生命力[3]。因此,要在保护好历史文化村镇的基础上,促进其发展,真正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解决百姓的民生问题。构建历史文化村镇现代适应性控制体系,可以很好的指导古镇的更新和改造,既不违背保护的原则,又让百姓实现小康的生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改建现有的保护技术和方法,也要在城市化的背景下保留历史文化村镇的原始风貌和历史文化遗产,这样才能使这些历史遗产得以保存和延续。在规划历史文化村镇的技术路线时,要坚持以保护为中心,协调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有所针对的控制规划工作和保护对象,严格规范历史文化村镇的一切建设行为,同时也要促进历史文化村镇的健康发展,实现发展和保护的平衡。
【参考文献】
[1]赵勇,张捷,卢松,刘泽华.历史文化村镇评价指标体系的再研究—以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例[J].建筑学报,2013(03):19-25.
[2]许志坚,宋宝麒.民众参与城市空间改造之机制—以台北市推动“地区环境改造计划”与“社区规划师制度”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10):78-79.
村镇防灾减灾规划研究 篇12
1 村镇灾害特征
灾情是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图1 所示。
致灾因子是灾情产生的充分条件, 承灾体是灾情发生的必要条件, 而孕灾环境是致灾因子孕育的温床, 是致灾因子作用于承灾体的背景条件[4,5,6]。与城市灾害相比, 村镇灾害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1) 村镇灾害的严重程度与当地的地形条件相关性较高。例如位于山区的村镇, 一旦发生地震灾害, 还有可能引发滑坡、崩塌等一系列的次生灾害, 破坏较城市更为严重。根据中国地震局于2013 年4 月25 日发布的四川芦山“4·20”7.0 级强烈地震烈度图, 灵关镇的地震影响烈度为Ⅷ度, 受灾严重, 共有2500 人受伤, 重伤86 人, 死亡26 人, 失踪10 人, 90% 房屋倒塌, 全镇缺水停电。新场村受4·20 地震影响, 统计倒房户204 户, 死亡应超过2 人。
(2) 村镇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村镇建筑抗灾能力很弱, 在复合灾害作用下, 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所示往往巨大。
(3) 村镇基础设施抗灾能力薄弱, 不能发挥应急救灾作用, 加剧了灾情的严重程度。我国农村大部分经济较城市比较落后, 相应的防灾科技、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整体水平落后, 抗御不了现在的复合型灾害。
2 村镇防灾减灾规划——以新场村为例
新场村受4·20 地震影响, 统计倒房户204 户。新场村恢复重建场址选择在原来的7、8、9 组 (三组共计182 户) , 因为纳入城镇统一规划, 统计重建户达300 户, 采取三种方案进行安置:集中重建预计250 户, 进灵关镇安置小区30 户, 原址重建20 户。其中进入集中安置点和灵关镇安置小区的农户全部享受城镇居民的灾后重建补助方案 (户均3.5 万元) 及过渡安置补助方案 (人均3000 元) 。
图 1 灾害系统构成
通过初步风险分析情况, 新场村恢复重建场址的主要影响灾种为地震、洪涝和火灾。考虑到洪水灾害属于城镇防洪建设范畴, 临近的315 国道规划预计应包括河道防洪防洪设施, 场址洪涝灾害重点是过境山水的防治。因此, 防灾规划和建设的援建重点放在这三种灾害防灾能力的提升方面, 以保障农房基本抗震能力和农户消防防灾能力为基础, 提升社区的应急保障和基本服务能力、排水除涝能力和综合应急减灾能力, 打造一个社区减灾的援建样板。
2.1 规划建设目标
针对恶劣山地环境村镇恢复重建, 通过全面灾后援建防灾规划, 采取确保抗震安全措施, 进行基本应急保障与服务能力建设, 开展社区应急减灾支持, 从而打造一个可有效救援和疏散, 具有一定的大灾自持能力的重建安置点。
2.2 规划建设理念和原则
基本理念:抗震安全为底线, 应急保障和服务能力为支撑, 应急减灾能力为助力, 社区综合防灾为示范。
(1) 因地制宜原则
依据新场村的自身特点、灾后各项条件的变化,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应防灾策略。
(2) 公益优先原则
坚持“平灾结合”的指导思想, 按照确保抗震安全底线、满足灾后应急保障与服务功能的需求, 对防灾全局起决定作用的公益事业 (包括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 优先考虑的原则。
(3) 安全底线原则
秉承“以人为本”原则, 通过村庄整体防灾空间布局的合理规划, 以确保农居房屋的抗灾能力为保障村民生命安全的基本出发点, 以重要防灾设施的基本功能安全为确保应急救灾的基本出发点, 为社区抗震减灾工作提供基本安全底线。
(4) 基本保障和服务原则
以村庄整体防灾安全布局为依据, 以基本安全能力建设为基础, 通过应急通道、给水、供电照明等防灾设施的配套建设, 为社区抗震减灾提供基本保障能力支撑, 以排水治涝设施和消防设施建设, 为社区防灾提供基本灾害防护能力支撑, 以综合避难、医疗卫生服务场所建设, 为社区防灾提供基本的灾后应急服务能力支撑, 通过应急培训、装备援建, 提供社区防灾的应急减灾能力支撑。
(5) 统筹规划原则
新场村灾后援建防灾规划以壹基金援建的社区防灾能力提升为重点, 并不是要替代该安置点的重建规划, 应注意该场址位于城镇规划区, 可按照作为重建规划的补充定位, 指导重建工作, 作为详细规划依据, 统筹规划和实施保障重建安置点的抗震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6) 综合防灾原则
以地震灾后重建为引导和切入点, 以平灾结合为基本出发点, 综合考虑新场村安置点的主要灾害类型, 统筹考虑地震、洪涝、火灾等灾害防御, 并把防灾设施的多灾种、平时和灾时的综合利用作为重点。
2.3 新场村地震灾后援建防灾规划建议
开展新场村地震灾后援建防灾规划设计, 为防灾规划落实到灵关镇恢复重建详细规划提供依据。规划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防灾空间布局及控制技术指标、应急交通防灾设计、应急保障基础设施防灾设计、避难疏散防灾设计、排水治涝措施、消防措施、农房抗震能力提升防灾规划、应急减灾能力建设对策、防灾标识等。
2.4 防灾建设建议
2.4.1 综合避难服务中心
(1) 应急避难场所设计方案
结合新场村灾后重建规划的空间布局结构体系, 进行应急避难场所方案设计, 主要包括责任区设计、防灾功能布局设计、应急保障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分区规划、住区疏散路线设计、防灾标识设计等。
(2) 活动中心防灾设计方案
村委会、村民活动中心作为灾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建议按照按8 度抗震设防。活动中心防灾功能的初步考虑见表1 所示。
2.4.2 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建议
(1) 应急供水设施建设方案
汲取日本应急供水设施建设经验, 规划建设储水设施 (储水槽、储水池) , 与常规供水管道, 通过自动控制阀门相连。当大灾发生时, 自动控制阀门可自动切断, 储水设施即可作为应急水源使用。
根据新场村灾后重建规划安置区人口规模, 依据灾后应急供水紧急救灾期间的人均需水量标准 (3~5升/人·日) , 建设应急储水设施。
必要时, 考虑示范作用, 研究灾区各类村庄的规模、救援难易、防灾设施配套等特征, 进行应急储水设施建设的标准化工作。
优点:制作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安装灵活;防灾功能适应性强。
可能的风险点:需要注意防锈、检漏等日常维护。
(2) 应急交通设施建设方案
建议结合新场村灾后重建规划, 合理规划设置村庄应急道路体系。针对村庄应急救灾和疏散通道两侧和村庄主要出入口的建筑物, 采取确保应急通道畅通的抗震能力提升措施:
1 建议提高1 度进行抗震设防;
2 影响通行安全非结构构件抗震增强;
优点:具有针对性强、操作简单、可实现性强、投资少而效果好等优点。
可能的风险点:别的农户会因差异化抗震设防或差异化补助标准引起矛盾。
(3) 应急供电照明设施建设方案
建议根据新场村灾后重建规划, 选择在应急避难场所、活动中心及其他重要村庄规划结点, 提供一定数量的太阳能景观灯或路灯。
优点:具有亮度高、安装简便、工作稳定可靠、不铺设电缆、不消耗常规能源、使用寿命长、灾时功能可靠等优点。
可能的风险点:太阳能寿命一般3 年, 以后的更新维护可能有风险。
2.4.3 防灾工程设施建设建议
(1) 排水除涝工程设施建设方案
根据新场村灾后重建规划, 在可参与建设的情况下, 一方面采取明渠方式拓宽并清理新场村主要山洪排水沟渠, 防止山洪对规划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 改善新场村内部主要排水设施, 避免新场村出现洪涝灾害。
(2) 消防设施建设方案
根据新场村灾后重建规划, 在规划密集的聚居点建设完善的消防设施;在砖木结构集中区、历史文化建筑、防灾关键节点等地方提供简易消防器材。同时注重利用道路、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设置防灾隔离带, 防灾次生灾害蔓延。
2.4.5 农居房屋抗震能力提升建设建议
方案一:按照政府规划主导设计的三层砖混结构进行规划区房屋建设。待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的房屋建筑结构详细方案出来之后, 参与房屋抗震关键结构部位审核, 并进行房屋抗震能力提升相关建筑材料补贴。
案例二:按照壹基金规划主导设计的轻钢结构进行规划区房屋建设。建议尽快与当地政府协商, 并制定相关实施方案。
上述两种建设方案所采取的不同建筑结构类型有关参数的初步了解情况, 见表2 所示。
2.4.5 社区应急减灾能力建设建议
对社区进行应急培训演练, 对社区医疗卫生提供应急支持, 开展壹基金灾后心理干预支持, 提供儿童福利综合支持。
3 结论
在总结村镇灾害特征的基础上, 从灾害系统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出发, 探讨了村镇防灾减灾规划的建设内容和基本思路, 提出了村镇防灾减灾的规划措施和对策, 以期为村镇建设系统的防灾减灾工作提出技术支撑。
图表来源
图1:来自参考文献[5]的原图;
表1、2:作者绘制。
参考文献
[1]王国新, 孟海燕.村镇灾害评价方法研究初探[J].东北地震研究, 25 (2) :35-40.
[2]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汶川地震与唐山大地震的对比[J].中国减灾, 2008 (7) :46-47.
[3]崔鹏, 韦方强, 陈晓清, 等.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及其减灾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 23 (4) :317-323.
[4]张继永.基于孕灾环境的突发事件连锁反应模型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10.
[5]史培军.四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自然灾害学报, 2005, 14 (6) :1-7.
[6]燕群, 蒙吉军, 康玉芳.基于防灾规划的城市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1, 27 (6) :78-83.
[7]吴庆洲.中国古代防洪的成功范例——成都[J].南方建筑, 2008 (06) :09-15.
【村镇规划建设】推荐阅读:
村镇规划07-29
加强村镇规划06-20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06-19
村镇规划工作汇报07-25
村镇环境规划设计08-19
村镇规划基础调查资料09-26
全村镇规划建设工作要点07-07
县规划局村镇管理股2017工作总结06-13
和谐村镇的建设09-19
村镇建设论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