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村镇建设(共12篇)
城市化与村镇建设 篇1
1 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的对立统一
1.1 城市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成为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土地是城市的依托, 城市化建设必然要有一定的土地做保障, 据统计, 按照每个城镇人均占地100 m2计算, 增加5亿城市人口, 约需要土地5万km2, 即7 500万亩。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 并转变为城镇人口, 推动大批新城市的建立。同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原有城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 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旧城的更新改造。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用一部分土地, 包括一部分耕地, 是不可避免的。
2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保护形势严峻
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最新公报显示, 全国耕地面积19.51亿亩, 人均耕地1.59亩, 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 而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人均耕地较多的东北, 西北和西南地区, 自然条件较差, 粮食产量较低;人均耕地较少的东南沿海和京津沪三市, 自然条件较好, 粮食产量高, 但却是耕地大幅度减少的地区。全国还有607万公顷的耕地坡度大于25度, 还有30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到土地流失的危害。这些都说明, 随着人口增多、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陡坡退耕、灾害毁地可能还要减少耕地一亿亩。
3 缓解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途径
在客观上, 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城市的发展和扩大必定要占用一部分土地, 但是, 城市又不能不发展。所以,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展城市与耕地之间的关系。一方面, 我们必须较快地发展城市, 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 我们需要切实地保护耕地, 使两方面得到协调和统一, 在发展城市中尽可能地减少耕地的占用。因此, 必须找出一条既能减少耕地占用, 又能及时为城乡各项建设提供必需的建设用地, 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新路子, 以缓解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道路。土地集约化利用包括四个方面:
(1) 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2) 农村非农用地的集约利用;
(3) 农村农用地的集约利用 (主要是大城市周围的高投入高产出) ;
(4) 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的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不但要从局部如某个城市或农村、某个地区或某块土地的角度来考虑, 而且要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
4 发展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化利用关系
4.1 城市化建设有利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 减小人口对耕地的压力
城市和乡村代表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单元, 由于城乡经济水平、妇女职业类别和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 而使两者的妇女生育水平有较大的差异, 城镇始终低于乡村的生育率。生育期一孩率城镇大大高于乡村, 高达90%以上, 乡村二孩率超过城镇的1倍多。影响生育率的因素有:第一,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 经济水平越高, 生育率越低;反之, 则生育率越高;第二, 文化教育水平;第三, 职业与劳动性质。城市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 减少农业人口, 降低生育率。此外, 计划生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和加速生育水平的下降, 而由于城市社会经济较发展, 文化教育程度高, 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较容易, 能够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 人口的减少又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4.2 城市化建设有利于集约化利用土地, 从而扩大耕地面积
如何做到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两不误,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主要是转变用地方式, 走集约利用土地、节地挖潜的路子。这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整理宅基地, 二是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而大力发展城市化建设, 有利于实现粗放用地变为集约用地, 并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 是既积极而又有效地保护耕地的思路。一方面, 城市容纳人口多, 城市人均用地比农村人均用地少, 土地利用集约度高。资料显示, 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但农村始终较城市高出2~3倍。此外, 城市规模越大, 城市的中心功能越强, 人均用地也越少。与小城市相比, 要素的投入产出率和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也较高。大城市和小城市相比, 产业密度 (人均GDP) 高, 第三产业比重大, 另一方面, 城市化建设能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有利于耕地内部挖潜。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可以空闲出许多宅基地和非农用地, 使这些宅基地和非农用地变为耕地, 增加耕地数量。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可以使农民统一经营, 连片耕作, 减少不必要的路和田坎, 增加耕地, 使农业生产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粮食产量,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3 城市化建设有利于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科技进步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又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集约化用地程度, 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生育率的降低, 从而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城市化水平越高, 越有利于集约用地。从国外的经验来看, 越是经济发达国家, 城市化程度越高, 农业人口越少。而城市化程度比较低的国家则往往是发展中国家, 具有经济落后, 农业人口多, 出生率高, 人口增长速度快等特点。
城市化的发展使科技与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推动了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假如我国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 就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 去开垦后备的土地资源和复垦荒芜的土地, 从而增加耕地数量;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农业先进的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 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 对农田精耕细作, 从而可以提高耕地质量, 达到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反过来农业的发展又保证和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5 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 特别是城市化建设中, 并没有很好的处理好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这两方面的关系, 存在着加速城市化建设的同时, 忽视保护耕地的倾向。在如何处理耕地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中, 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5.1 城市土地闲置与撂荒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幅度增长, 一些地方出现了城市土地闲置, 甚至撂荒。从广义上讲, 城市土地闲置是指:
(1) 取得土地使用权后, 未及时对土地加以利用, 或土地利用率未达到规定要求, 致使土地处于未被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状态;
(2) 各种非法批地所造成的闲置状态;未经批准已圈占了土地, 以及未征、未用或利用不充分所造成的闲置等。
5.2 城市违法用地现象严重
据《中国土地报》报道, 我国多个地区, 共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多宗, 城市违法占地现象严重。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占用土地和违法滥用土地, 不仅远远超出了经济建设的正常需求和实际可能的开发能力, 而且是外延发展、粗放经营、以牺牲大量土地资源为代价的。
5.3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根据城市建设统计年报, 可以看出我国现有城市建设用地有很大的内部挖潜改造能力。此外, 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 在结构上存在工业用地比例过大, 商业用地比例偏小, 道路用地比例过小的问题, 用地结构不合理造成地不能尽其用, 土地产出效益差, 土地价值不能体现。
5.4 城市用地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市人口增长需要相应的土地供应, 从而占用部分耕地, 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是, 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盲目扩大占地规模, 把城市的合理发展不适当地变成乱占耕地, 应予以纠正。
6 发展城市化建设, 保护耕地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已面临耕地不断减少的严重威胁, 保护耕地是我国一个基本国策, 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 既加快城市化进程, 又切实保护耕地。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6.1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建立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
通过供地机制的变革与创新, 从根本上解决乱占滥用耕地的问题, 进而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通过调查研究, 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 在指标体系中体现城市人均用地标准、城市容积率、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等。使所建指标体系既有利于城市化建设, 又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 既达到发展建设的目的, 又起到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的作用, 缓解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 变矛盾为协调和统一。
6.2 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调控土地的基本手段,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潜力, 科学地预测未来土地需求, 调整各类用地结构和数量, 从而综合平衡土地供需形势, 达到宏观调控土地的目的。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研究城市密度的前提下, 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的总体设计, 并通过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来落实。必须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起来, 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基本方针,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6.3 控制乡镇企业的发展, 避免乡镇企业占用过多的耕地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 人、财、物等资源必然流向城市, 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以及服务等便利条件引导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城市集中, 可以避免乡镇企业遍地开花, 占用过多的耕地, 达到节省建设用地, 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6.4 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
城市的发展建设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更多地通过实施旧城改造, 确定以内涵为主的城市发展方针, 充分挖掘尝试存量土地的潜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土地容积率、产出率, 增加城区容量;搞好城市规划工作, 坚持城市建设不求最大, 但求最佳的原则, 利用市场机制不断调整区域城市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 考虑城市、集镇相互协作, 取消重复设置, 减少城市化过程中不必要的耕地浪费。把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经营土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服务。
6.5 改革现有不利城市化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
制定出一系列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政策, 以利于技术、资源和人才的流动。如改革城市户籍制度。凡是基本上放弃农业生产, 脱离农村, 在城市做工、经商、经营企业, 并成为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来源;长期居住城市并有自己住房, 或有能力长期租住房屋的农村居民, 应该改变户籍关系, 变农村户口为城市户口, 享有同其他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对于已经获得城市户口的原农村居民, 不再作为农村居民, 也不再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 并收回分配的责任田或口粮田。同其他城市居民一样, 脱离土地, 特别同耕地的直接联系等。
6.6 依靠法律、法规制止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
对于城市化发展中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 必须依靠教育, 法律、法规, 严格审批手续, 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 保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对重复、潜力挖掘不够等乱占耕地的项目则严格禁止, 防止借城市化发展理由使耕地资源大量流失。
7 结 语
总之, 城市化建设对减小耕地的占用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十分有效, 我们应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搞清城市化建设 (规模、速度) 、耕地、经济承载力、人口等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节约利用耕地角度制定城市规划和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措施和政策, 探索城市化的发展途径, 不断挖掘城市土地的潜力;另一方面建立有利于城市化建设的土地管理体制。城市化道路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 为了实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必须发展城市化建设。
摘要:文章指出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的对立统一, 分析了我国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关系以及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发展城市化建设, 保护耕地提出了6条措施。
关键词:城市化,建设,耕地,保护
参考文献
[1]武勇, 等.居住区规划———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佳作选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方明.农村建设中的村庄整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城市化与村镇建设 篇2
因此,必须找出一条既能减少耕地占用,又能及时为城乡各项建设提供必需的建设用地,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以缓解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道路。土地集约化利用包括四个方面:(1)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2)农村非农用地的集约利用;(3)农村农用地的集约利用(主要是大城市周围的高投入高产出);(4)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的提高。其中前三条是被大家所共识,而最后一条则未引起高度重视,而此条正是解决用地紧张的主要途径。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不但要从局部如某个城市或农村、某个地区或某块土地的角度来考虑,而且要从系统整体(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加快城市化进程能更好地集约用地和节约用地,能够提高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的目标,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下面就加快城市化进程对减少耕地占用的压力谈几点看法。
二、发展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化利用关系
1.城市化建设有利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从而减小众多人口对耕地的压力
城市和乡村代表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单元,由于城乡经济水平、妇女职业类别和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而使两者的妇女生育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镇始终低于乡村的生育率。生育期一孩率城镇大大高于乡村,高达90%以上,乡村二孩率超过城镇的1倍多。1998年我国城镇人口出生率为13.67‰,自然增长率8.36‰,而县出生率为17.05‰,自然增长率为10.04‰。以上海市为例,1998年人口出生率仅为5.20‰,自然增长率为-1.80‰。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生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对比见表1。
城市道桥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景观 篇3
摘要:道桥景观问题是道桥工程美学、城市规划学、环境美学、人文地理、民族心理、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经济等方面知识在工程建设上的综合体现。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道桥景观问题必将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城市道桥 基础设施 城市景观 控制
0 引言
“景观”是指具有观赏审美价值的景物。分开来讲,景观是由“景”与“观”两部分构成的,前者包含自然景色和人文景物,后者指人们所处位置对自然景色与人文景物进行观赏的视点,景观是指在“观”的角度上,以审美的意识,在工程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可视的手法,对人们生存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构造物进行论证和设计,使之达到和谐统一。
1 城市道桥基础设施建设景观问题与存在原因
1.1 城市道桥基础设施建设景观控制的现状 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多侧重于功能性,对城市景观问题一般考虑比较少,或者说不够全面,造成一些道路在景观上的不和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桥梁风格各异,寓意肤浅,未能体现地方特色。②路面材料层出不穷,城市整体性较差。一些城市路面材料混用,特别是车行道混凝土与沥青混用,使道路产生明显的色差,极不美观。③道路附属设施琳琅满目,神态各异。
1.2 对存在问题原因分析:①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问题,忽视了景观性的考虑。②城市规划部门在项目审批时侧重于宏观性的控制,忽视景观性的控制,特别是细部的材质、附属设施的协调性控制不够。③建设分阶段进行,整体协调性不够。建设业主有建设部门、城管部门及交警部门等业主,往往在部门利益与整体利益间存在冲突,各自为政,使街道景观难以得到较好地统一协调。
以上原因的产生,有体制方面的不顺,当然也有设计与建设管理深度方面问题,笔者认为后者是最为主观的因素。
2 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方法探讨
在城市新城区建设开发的过程中,特别是地处江南区域,待建的桥梁很多,这些桥梁如何与城市景色融为一体,如何与老城区的古桥相得益彰,如何延续地方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2.1 桥梁的环境景观 桥梁景观分解成线型设计、造型设计、平面布局设计、色彩设计、肌理设计、装饰设计等六大部分。桥梁景观总是与地景、城市景观相伴生,有时其复合景观意义更大。桥梁景观设计中,桥梁景观对地形、地貌的适合,桥梁景观对文化环境的尊重与共生及桥梁建设对建设地点的自然原生景观的保护等。
2.2 桥梁景观元素的组织与设计方法 桥梁景观首先是慎重处理桥梁形象的定位;第二步就是依据形象定位及分析得出的概念进行图式化处理;第三对桥梁的标志性组件依据上述结果进行设计; 第四确定桥梁景观的标志色;第五桥梁景观元素的设计。
形象定位:包括城市精神、市民行为准则、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等,从中形成桥梁景观理念。标志物与标志图案:包括标志物与标志图案的多样化比较设计;根据桥梁尺度确定的标志物及图案的尺寸要求;标志物与标志图案的适合纹样设计等(可考虑方形适合、圆形适合甚至椭圆形等不同的类型)。桥梁标志物可以是桥塔、桥台、桥头堡或其他对桥梁有景观制高作用的构件。标志色:可沿用城市标志色,也可根据城市的环境、文化确定标志色,选用的色彩应有一个量化标准,并要与标志物与图案纹样的色彩设计配合,同时还应与桥梁防腐涂装结合。桥梁景观元素的设计:包括桥梁附属的花坛、座椅、栏杆、广告牌、电话亭、公交车站、人行天桥、垃圾桶、指示标牌及灯具等元素,也包含地面铺装、窨井盖板、建筑小品等。其设计要以标志色为统一,以标志图案为特征。
2.3 桥梁景观设计协同机制的建立 路、桥设计与管理部门应完善机制,鼓励专业设计部门与景观设计单位的联合,以吸纳更多的建筑师、地景师、环境艺术师、雕塑师介入,使桥梁在决策伊始便体现景观与技术、经济、功能的和谐、优化,从而提高景观本体的内在“素质”。
3 道路景观的控制
3.1 道路绿化建设的控制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道路景观控制的重中之重。
3.1.1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艺术效果和功能效果。在植物配置中尽可能用乡土树种,体现地方特色。布置形式主要有两类:整齐式行道树类型及自然式园林道路的布置。①整齐式园林行道树。此种类型,植物配置形式有:a乔木为主、配以草坪:高大的乔木不仅遮阴效果好,还会使人感到雄伟壮观,但较单调;b乔木和灌木:既可增加景观和季相的变化,又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c常绿乔木配以花卉、灌木、草坪、绿篱(或色块):这种形式既可四季常青,又有季相变化,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形式,特别是通过不同花色的花卉布置,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另外,若条件允许可多行布置,既可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水平,又可大大减少噪音,这也是将来发展的方向和潮流。②自然式园林道路的布置。在繁忙的道路两侧设置自然式的园林道路即林荫路,尤其是居民分步相对较密集的一侧,既可方便居民自由出入林荫带散步休息,又有效防止和减少车辆废气、噪音对居民的危害,这种形式在各个城市较为普遍。
3.1.2 见缝插针,创造丰富的绿地景观 城市立交桥下面往往是被遗忘的角落,甚至成为废物垃圾的憩息地,立交桥底下应提倡种植垂直绿化,种植耐阴植物。道路交通分流隔离岛应避免死板的水泥板,宜种植低矮植物,并注意修剪。
3.2 道路景观其他要素的控制
3.2.1 道路材质的控制 路面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道路建成后的观感,在道路设计中应从几个方面去把握:一是选择与道路整体效果相协调的面层材质,注重颜色与质感的整体协调性;二是尽量就地取材,体现地方特色,同时也有利于造价的控制;三是满足道路功能的需要,比如防滑系数等技术指标的满足。
从国外发达国家看,城市街道一般以沥青为宜,其景观性或使用舒适性等方面均优于混凝土路面,当然混凝土路面也有其优点,最重要的是一个城市最好确定一种车行道路面材料,便于整体统一。人行道路面多选取块状铺装材料,常用水泥小方块、广场砖、各种天然石材板块,就城市景观及人的审美情趣而言,天然石材板块铺装能体现较高的品位,当然造价会偏高点,但其耐久性明显高于人造板材,对于一次性成型及地方财力允许的,可积极提倡,天然石材板块铺装的选取应就地取材,充分体现地方特色。这种传统板材的更新,不但使街道整洁美观,更体现一种传统的地方韵味,它采用现代石板开采技术,使其表面较为平整,与传统板材较为粗糙的纹理形成时代的反差,使地方传统文化得到延续与发展。
城市化与村镇建设 篇4
根据中国国情和人口发展, 中央确定了到2020年保持1.2亿hm2耕地的红线, 为保住这一红线, 保护耕地的政策和措施越来越严格、严厉, 对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越来越强化。2008年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重申:“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层层落实责任, 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但是,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经济加速发展时期, 对建设用地需求依然强劲, 耕地减少速度仍然很快。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表明, 1996年第二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2010年耕地保有目标为1.28亿hm2, 但2001年实际保有耕地就跌破该目标, 减少为1.276亿hm2。1998年到2008年的10年间全国耕地面积由1.3亿hm2减少为1.217亿hm2, 年均减少超过66.67万hm2, 目前的耕地面积距红线仅一步之遥。因此, 许多人对保有1.2亿hm2耕地并不乐观, 有专家也认为耕地面积在2013年后将跌破1.2亿hm2底线。
事实上, 现有的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即可满足我国人口达到峰值的需求。根据《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预测, 我国205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75%以上。另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我国总人口2050年达到峰值为15亿, 早期有预测我国人口峰值为16亿。为留有余地, 人口峰值按16亿、城市化率按70%估算, 届时城镇人口为11.2亿, 农村人口为4.8亿。根据建设部规定, 城、乡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上限分别为120㎡、150㎡。如此可以简单估算, 届时全国城镇建设总用地需要1346.66万hm2, 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需要720万hm2, 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合计为2066.66万hm2。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公布的数据, 2005年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就已达到2386.66万hm2, 超过按照人口峰值16亿、城乡人均建设用地均按上限标准估算的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也就是说, 2005年的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已经足够我国城镇化达到70%、人口达到峰值 (16亿) 时使用, 不需要再增加城乡建设用地。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是建设总用地的主要组成部分, 2005年全国建设用地总量3193.33万hm2, 2007年底达到3273.33万hm2, 2008年达到3313.33万hm2。笔者没有查到最近两年权威机构公开发布的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数据, 但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05年数据, 2005年全国建设总用地中城乡居民点占地近75%, 在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中农村居民点约占70%。按照城镇化水平达到70%、城乡居民点用地分别按上限标准进行估算, 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在城乡建设总用地的比重应为34.8%。因此, 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的潜力十分巨大, 也需要成为未来城镇扩展建设用地的来源。事实上, 农村建设用地除居民点用地外还有独立工矿等建设用地, 其中也有相当部分闲置废弃地可以复垦。因此, 不再增加城乡建设用地将在很大程度上遏止建设用地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 如果复垦到位, 甚至可以增加耕地。
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 在一些地区就已经提出城镇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增减挂钩”的思路。2008年国土资源部发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开始进行“增减挂钩”试点。“增减挂钩”既是在不增加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前提下、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的思路。
2 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的路径
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 不仅仅因为全国城乡建设用地已经足够城乡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按有关部门规定的上限标准、人口达到峰值时利用, 还因为我国缺乏耕地后备资源, 经过近几年对后备资源的整理复垦, 耕地补充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同时, 建设用地效益城镇远远高于农村, 如,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与集体独立工矿用地占全市建设用地的47.9%, 如果扣除建设用地中的水利、交通和特殊用地, 则占到全市城镇村建设用地的64.3%, 平均每一农业人口占有建设用地高达498㎡, 但22%的人口占有64%的建设用地只创造了10%的二、三产业产值。另外,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形交易事实上已经大量存在。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开始进行各种农村居民点整理试点, 一些城市郊区也在进行宅基地换房试点, 均属于对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的“增减挂钩”模式的探索。
但是, 目前进行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宅基地换房试点模式不仅局限于小区域范围内, 且不是市场化运行, 遇到了诸如资金困难等问题, 也难以实现农村建设用地远距离向城市流转。重庆已经开始进行的“地票”试点, 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指标的交易, 构建起农村建设用地远距离向城镇流转的桥梁, 不仅扩大了农村建设用地向城市的流转范围, 且完全市场化运做。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最重要的不是在农村集体内部的流转, 更有现实意义的是向城镇流转。同时, 目前进行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宅基地换房试点, 基本局限于小区域范围或城镇周围的农村, 但小区域范围内的流转不能解决建设用地流转的根本问题, 毕竟大量的农村建设用地远离城市, 经济发达省份普遍缺少建设用地指标更需要跨省流转。不能解决远距离、跨省市的流转就难以实现对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的控制, 就难以坚守1.2亿hm2耕地的红线。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以指标形式进行交易, 可以实现远距离、大面积流转, 可以切实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也为建立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的全国性市场奠定了基础, 使其在技术上成为可能, 笔者认为全国性建设用地市场应该逐步成为未来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的主要路径。
对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的要点笔者另文已有阐述, 这里要强调的是:流转要实行耕地先补后占, 交易市场定价, 所得用于农民清退闲置废弃建设用地、耕地整理复垦和迁居, 土地交易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产权交易机构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 保障农民和农村集体权益, 最重要的是要严格禁止农村建设用地继续扩张。农村建设用地指标上市交易可以解决耕地整理复垦资金短缺、保障农民和农村集体收益、激发农民或村集体清退废弃闲置建设用地积极性等。更重要的是, 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的市场化, 有利于深化市场经济体制, 农村建设用地资源可以转化为流动资本, 提升农村土地资源价值, 激活并带动城乡要素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地产市场, 统筹城乡土地用途管制, 实现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管理;有利于建设用地供求平衡, 更好的保护耕地, 保障城市建设用地, 支撑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也有利于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要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 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市场化流转, 有助于这些目标的实现。
当然, 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的市场化交易制度的建立, 还面临或带来一些问题, 如, 受现行的《土地管理法》等法规限制, 城镇建设成本提高等。
3 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需要考虑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是农村和城镇的互动过程, 不仅有人口的互动, 也是土地等要素的互动过程。新农村建设过程将伴随城镇化过程, 是一项长期工作。从更高层次的视觉看,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共同构成全国性城乡整治, 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必须以科学预测和合理确定未来村落建设用地为基础, 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首先, 要作好区域农村聚落发展规划。建设用地流转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和村镇规划。目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特别是城镇规划已成常规性规划, 但农村聚落规划特别是从一个较大区域范围内规划村落布局、结构、数量等的规划却很少。新农村建设提出后, 一些省、市对行政管辖范围内的每个村庄进行了规划, 但没有进行区域性村落发展规划, 而这样的规划恰恰不可或缺。如前所述2005年全国农村居民点约1666.66万hm2, 2050年左右需要720万hm2, 从理论上将减少933.33万hm2。届时现有的村庄显然不可能全部存留, 村村大拆大建必然造成巨大浪费。需要根据农村人口、村庄数量和农村建设用地逐步减少的趋势, 科学预测和确定需要撤并及保留发展的村庄。目前, 应结合各地正在进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在省或市层级的地域范围内, 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 协调土地、规划等等相关部门, 作好村落发展规划。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内农村建设用地规划及村落的空间结构、数量结构、规模结构等。
其次, 作好县域农村聚落发展规划和各村庄发展规划。在省或市级区域村落体系规划的框架下, 作好县域农村聚落发展规划, 对各村庄的发展、建设用地进行规划。科学确定中心镇、一般乡镇、中心村、基层村的区位和规模, 将拟保留的村庄作为整治对象, 撤并的村庄作为土地整理复垦的对象, 并规划具体村庄建设用地流转数量、时序等。
第三, 因地制宜, 分类实施。村庄类型影响其建设用地流转, 村庄类型需要因地制宜确定。如山东省将村庄分为六种类型: (1) 撤村建居型:主要为城中村和城边村, 根据城市发展需要整体拆迁、整合改造, 变村庄为城市社区。 (2) 小城镇集聚型:主要是乡镇驻地村庄, 逐步集中建设改造成为城镇社区, 吸纳周边村庄有条件的农户入住。 (3)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型:主要是中心村、经济强村和大企业驻地及周边村庄, 通过宅基地置换方式, 吸引拟撤并村庄的农户进来。 (4) 村庄整治改造型:对规划确定保留的村庄, 结合村庄整治开展农房建设, 空心村实施旧村改造, 最大限度地减少闲置土地。 (5) 逐步撤并型:对规划确定要搬迁合并的弱小村、偏远村, 通过提供优惠条件引导农户到小城镇、中心村购房、建房;或按规划整村搬迁, 原村址复垦。 (6) 整村迁建型:对不宜居住的村庄, 实施整村搬迁, 鼓励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我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差异显著, 需要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和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密切相连的同一过程, 最近几年的一些反面事件警示各地政府,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民切身利益, 必须尊重农民意愿, 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孙荣飞, “专家称中国耕地面积6年后将跌破18亿亩底线”, 第一财经日报, 2007年5月14日.
[2]蒋云赟、任若恩, 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动对财政政策代际平衡状况的影响, 《财贸经济》2007年第5期.
[3]黄鸿翔, 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管理工作的提案, 北京政协网、上海政协网.
统筹发展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 篇5
李鹤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116023)
摘要: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初见规模。但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过度的关注城市利益的扩大,忽视了农村利益的保护而造成了城乡矛盾日益加剧。形成了包括了失地农民返贫,农民工、农二代、留守儿童,价值观的迷失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分析了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可以统筹发展的原因及二者良性互动的方式,提出了在城市化建设中进行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方面建设的模式。
关键字: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放开了对原有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涌入城市,这成为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的开端。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初见规模。人口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17.92%上升到2010年的45.7%,年平均提高1%以上。但是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的城市化遇到了“瓶颈”——城乡矛盾日益加剧。在“十二五”制定之际,总结城市化进程中的不足,探索一条城市化与新农村并行建设的新路子,来缓解城乡日益加剧的矛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期实现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发展与良性互动。
一、城市化进程对农民的影响综述
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沾沾自喜是远远不够的。纵观城市化进程,我们不难发现,城市化的建设对农民这一群体的利益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甚至一些地区的城市化成果是以牺牲了一部分农民的利益而获得的。解决城市化建设中农民利益的保护及增加农村的经济实力,成为城市化进程继续向前推进的关键。
(一)失地农民返贫
为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扩展的目的,地方政府把向农民征得的农民宅基地等土地复垦后换取同等面积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在征地的过程中没有对农民采用合理的安置方式,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也没有充分尊重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所有权及使用权,农民在城市化的大潮中还没有享受到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又有一次的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被征占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
(二)农民工、农二代与留守儿童问题
据统计,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1.2亿,他们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及相关法律的不健全,使农民工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生活保障。农民工会产生自我怀疑和自卑,用不理智的方式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人,成为城市社会治安不稳定的因素。出生于80后的“农二代”,他们拥有更多的文化
知识,怀有更远大的理想,对城市的渴望也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但是户籍制度、城市社保等相关制度的制约使他们“留不下,回不去”。而那些依然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三)价值观的迷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还没有完整的建构。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出现了混乱。“信仰逐渐陨灭,理性越来越清晰”,对金钱、地位的追逐远远超过了对“真、善、美”的追求。这种迷失在进程务工的农民工、农二代群体中表现的更加突出。没有精神层面的追求,物质上再丰富也不能给人带来满足,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是非常危险的。从自我的迷失、迷惘到对自己失望甚至对整个社会不满,这个过程是非常危险的,对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非常不利,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二、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发展与良性互动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城市生活习惯、思想方式向农村的扩散,而且还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村庄习俗向城市习惯的过渡、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等等。城市化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不能人为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尊重其客观发展的规律。那些用行政手段推进的城市化模式,尽管使城市变大了,城镇人口变多了,城市化率提高了,但是这种被曲解了的城市化造成了社会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公共配套设施严重缺位。单纯的“空间城市化”、人为的推进城市化不是真正的城市化而是一种浪费的城市化。
(一)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的原因
城市化是一个发展过程,不是意识形态改变就能一蹴而就的。以我国现在的城市化水平(每年大概1%左右)而言,完成城市化的目标至少还要进行50几年。那么如果在这个阶段我们没有优化农村的建设,而是把社会建设完全的集中在城市的建设的话,那么城乡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另外,我国农村人口不论是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还是农村人口总数都是最多的。我们在实行城市化的进程中不仅不能忽视这一群体的利益,而且要想方设法的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使城市化的成果能够惠及到农村。这样城市化才能够获得一个稳固的大后方,才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基于这样的思想,可以考虑一种新的思路来进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发展。在努力提高城市化的速度、优化城市化的质量的同时,让城市化促进新农村建设,令新农村建设成为城市化建设的坚强后盾和稳定的大后方,大力实施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包容性发展”的新战略。总之,我们推行的城市化战略是能够带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建设的新农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
(二)实现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
1.以城市化建设引领新农村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着城市化的建设。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代表的三大都市圈以及各初见端倪,其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周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城市中的技术、产业可以适度的向农村转移,城市中的民主观念可以向农村渗透,这既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同时对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大城市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的成熟经验,利用规模优势,提升新农村中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改变农村的面貌,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对于农民来说,如果能在自己熟悉的农村也能有所作为,也能拥有更高水平的生活,有完善的医疗和社会保障,那么即使暂时不能够进入城市变成市民,也能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安居、乐业,也更能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2.以新农村建设促进城市化的推进
新农村建设相当于城市化建设的大后方,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稳定的农村,那么城市化无从谈起。试想一下,大量由于失地而返贫的农民涌入城市,在城市中聚集成若干的“城市贫民区”;大量的农民工、“农二代”在城市化进程中迷失方向、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教育而产生心理畸形,那么城市化如何继续进行下去?而且这些都明显违反了城市化的初衷,城市化成了“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对另外一部分人有益”的过程。所以,只有城市化的进程中,对新农村的建设更加重视才是最佳之选。要对农村加强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逐步培养有新思想、新文化、新理想的新型农民。新农村的建设也为 “逆城市化”做好准备,农村也有城市的现代设施和文明,可以为一部分城市人口向郊外转移提供条件。
三、重视城市化的过渡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继续推进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首先要加大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发展的投入,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加大经济投入才能刺激广大农村的经济、整合农村的资源,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经济实力。
农技部门要定期派专门人员下基层,向农民传授有关科学种田、科学养殖方面的知识。有关部门要大力配合,最大限度的为农民产销打开门路,比如对符合要求种植的绿色蔬菜、生态养殖的家禽等按合理的价格进行及时的收购。这样不仅增加了农村生产的经济收入,还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形成了城乡之间产销一体的科学模式。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进行果蔬业、旅游业开发,比如进行农村生态游,农村采摘游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要注意差别化的建设,不能按照同一个模板复制,而是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不同风格、不同优势的新农村。
(二)深入发展新农村的政治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当地政府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加快步伐进行政府职能转变。基层组织应进行村务公开,建立和完善基层民主建设,把权力进行下放,让农民的事由农民自己决定。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生活习惯,不能好心办坏事。农民的生活方式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要求农民一下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要把握好尺度、循序渐进,新型的农村建设不能成为城市化建设、城镇化建设的照搬照抄。
基层组织的相关部门要对城市化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进行重新的学习和整理,不但要真正提高领导部门的知法懂法的能力,也要的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使农民能够真正运用法律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农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民主氛围,形成“村干部是农民利益的维护者,村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和受益者”的新农村。
(三)逐步完善新农村的文化、社会建设
价值观是心中的信念、是精神的汇聚,是我们做事的指导方向,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在新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采取简单易懂、农民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争取在新农村中形成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统一共识。诚然在城市化的建设中,农民工、农二代、留守儿童这些群体都是城市化建设的奉献者,他们的利益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遭到了损失。虽然国家在短期之内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实,但是我们至少应该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一定要对这些群体进行安抚,让他们明白他们城市是接受他们的,他们是城市化的功臣。只有在城乡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体系,才能对城市化、新农村建设乃至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有统一的认识,也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从而成为最稳定的支持力量而不是“摇摆派”。
新农村的建设要坚持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不能走城市建设中牺牲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建立的新农村是能够直接过渡到城市的新农村,所以不论从社会的发展模式还是经济建设的方式都要吸取城市化建设中的精华。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美好愿望。
总之,在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兼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可行的,既能保证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又能提升农村的经济实力,同时是解决现阶段城乡矛盾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温家宝:《不失时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J],求是,2006(18)。
[2]蔡永飞:《“十二五”如何统筹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N],学习时报,2010(5)。
[3]曹利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奋斗目标到行动纲领》[J],探索,2005(6)。
[4]石玉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及其启示》[J],经济学家,2005(6)
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 篇6
关键词 城市生态化;生态城市;城镇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6;F299.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2
要想使城市生态化,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就要遵循自然的发展鼓励,做到可持续发展。在对资源的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也要及时补充上已经开采的资源,只有這样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想要早日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必须大家的共同努力。在自然界中,没有任何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而,人们要能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这样才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基于此,将对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的进行分析和研究。
1 关于城市生态化的发展道路
随着各国之间的交往,我国在城市建设上有2个选择。一是走向传统工业的道路,这样所有的生产方式都不会改变,只要合理的进行微调就可以;二是全面进行传统工业改革,探索出新的生态发展道路。而第一种选择是存在危险的,如果选择第一种方案,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将会走许多弯路,人类的生态危机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只会加剧生态建设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付出更大的代价。而选择第二种方案,将会使我国面临巨大的挑战。因而,城市生态化的建设必须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这样才能防止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的反复出现,这也是现行的最有效方案。人类要想摆生态城市的建设,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这样城市生态化的建设才势在必行。而要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加强生态化城市建设的宣传,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普及生态化城市建设的作用,倡导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态观,从最基层做起,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同时,这也是建设生态化城市最关键的一部。
在制定城市生态化的发展过程中,要能够制定合理的计划,并积极行动起来,有效实施这个计划,将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贯彻到整个城市生态化建设中,并设立城市生态化机构,使部门能够积极地交流沟通,研究出合理的城市生态化的建设计划,开发出先进的生态技术,并能应用到建设过程中,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使用率,维护绿色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时,要能加强立法,让人们能够做到有法可依,遵法守法,这样才是对生态建设的保障[1]。
2 针对生态化城市建设的研究
在生态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想使城市具有生机活力,就要表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具有吸引力的城市,使人类的本能可以充分发挥。这样在建设过程中就可以贴近自然,在建设时也能与市民进行良好的交流,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城市发展氛围,人们也会感受到平等和谐的社会城市。同时,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在发展的同时能够兼顾建设的利益,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建设的数量,还可以提高质量。同时,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保护自然资源,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只有从不同的层次研究生态化城市建设,才能合理建设生态化的城市[2]。
与传统的生态城市建设相比,现代化的生态城市建设更具有威慑力和影响力,它做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了其方法,这样就使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不在受到制约,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能保持生态的发展和平衡。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人们要能够做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和变化,协调城市的建设。将现代生态化建设做到健康、舒适,使人们能够接受这样的建设。而在此过程中,生态城市的建设结构合理,具有多种功能,且环境优美,维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城市又具有多种特征,如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和整体性,这都与传统的生态城市建设不同。因而,只有遵循其生态建设的原则,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此外,要限制城市人口,使城市能够容纳合理的人数,使城乡之间的人口平衡,这样才能建设生态化城市,而在对城市的规划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城市的经济问题,也要维护其生态系统的稳定,要能够使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避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态环境建设,要能将城市废弃物回收,以免污染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改善被污染的环境,助推生态化城市建设计划的继续实行。
3 对于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提出的策略
在城市生态化建设的起步初期,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及时的形成生态价值观,激发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视;同时,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行动,在建设其工程过程中,要能做到示范性,加强生态化建设基础能力建设,要对城市建设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将其功能应用到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为建设阶段打下基础。然后在建设阶段,要重视对社会经济组织结构的调整和改善,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加强生态的构建和生态的恢复,进一步提升人们的保护生态的观念。最后在成型期要能使人们自觉参与到生态化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效地管理、研究,实现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在这一过程中,生态城市不可以形成僵死的状态,而是要通过各种科学技术和行政管理,引导人们寻找切实的解决方法,实现生态化城市建设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生态建设已经开始,在研究中,要针对不同城市因其发展水平,做出不同的计划,从而使城市建设不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在每一环节中,也要考虑其建设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此时要将基础环节与中心环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实际发展情况入手,这才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最高境界[3]。
4 结语
只有采取合理的城市生态化建设方法,城市的建设才能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生态化的城市不能离开合理的设计方案,因此要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
参考文献
[1]袁凤军.建设森林生态城市 改善昆明市人居环境[J].林业调查规划,2012(3):14-25.
[2]余合泉.更新城建理念 建设生态城市——澳大利亚的生态城市建设及其启示[J].中外建筑,2013(2):13-78.
[3]刘娟.建设生态城市[J].经济视角,2013(2):33-56.
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 篇7
1 城市河道现存的主要问题
1.1 河道水体污染严重
城市内的一些工厂、企业、个体作坊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 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及牲畜粪便直接排放于河道之中, 形成了严重的污染, 黑水臭水横流, 而部分村镇河道河面上固体漂浮物泛滥, 岸边垃圾随意丢放, 同样使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1.2 河道岸堤及河底生态环境退化
城市河道护岸主要采用施工快, 寿命长的混凝土桩板结构, 它的坚硬结构使湿地面积减小, 割断了土壤和水体的联系, 同时岸上生物与水生生物无法直接接触, 又割断了自然河流的生物链。甚至, 有的城市在河道里铺上水泥板, 严重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性
1.3 规划河道破坏了水体代谢功能
很多城市中的河道被整齐划一走向笔直, 这的确富有现代都市的时代气息, 然而却与生态化河道的理念背道而驰。自然环境中的河道迂回婉转, 除了美观外更为重要的是其在弯转的过程中加大了水流动力, 加快了水体代谢的速度。而现今城市市区内的河道网络无论从河道走向还是建闸设计方面都缺乏合理规划, 造成河道水流不畅, 降低了水体自净的能力。水体在人工河道中得不到即时的代谢交换, 严重的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
2 生态化河道整治原则
2.1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人类文明的任何一次进步都是顺应自然, 改造自然的结果。老子认为:天法道, 道法自然。正是说明人们应当遵循自然本身的规律并对其加以应用, 从而达到改造自然, 为我所用的目的。科学发展观即是在当今时代对“道法自然”的现代化诠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们需要在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的同时, 更为有效地保护自然。这是站在生态环境的总体高度对河道整治规划所确立的指导性原则。
2.2 贯彻“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上善若水。古人曾将最高的伦理标准赋予水。由此可见, 水资源对于人类的价值早已不局限于具体使用功效, 而是上升到了精神品格的层面。在当今时代, 对于河道整治规划同样不应仅从经济, 社会效应方面考虑, 而应在人文背景的支撑下深入的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人水和谐”的统一理念, 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对人与水的关系所作出的深刻思考。只有深入的贯彻这一理念, 才能使城市河道真正造福于百姓。
3 河道生态化整治规划的具体措施
生态化城市河道的整治, 主要是为了改善人们的居住、生活、休闲环境。同时也应强化其在防洪排涝, 城市水环境整体调节方面的作用, 建设人水和谐的生态城市
3.1 顺应河道自然地势, 抓好防涝泄洪;改善水质, 保护生物多样性
现有城市河道的弊端在于其早期建闸规划不合理, 由此产生了水道代谢缓慢, 水流不畅的问题。因此在生态化河道的整治与规划过程中, 应当注意顺应河道自然的地势特点。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表明: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有利于减少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性。因此, 本着“人水和谐”的原则, 在生态化河道的规划上应该注意其自身的合理性。河道整治的基础任务, 就是改善水质, 也是生态化河道建设的前提。所以一方面要对河道沉积的淤泥进行清理, 清黑除臭, 畅通水流通道, 给洪水以出路。同时禁止在河道保护管理范围内搭建建筑物和阻水设施、填堵河道, 加强河道及沉砂池等设施的养护管理, 对涉及河道的建设工程强化防汛排涝要求, 确保河道畅通和行洪安全。
另一方面, 要突出抓好截污治污。河道污染主要来自于城市污水大量排放, 导致水质恶化, 因而恢复河清水澈, 截污治污是根本手段。应将所有排河污水全部截流并网, 削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 保护水体环境。
3.2 建设生态堤岸, 设立亲水设施, 严把材料关
在人工型生态护岸的建设中, 要注意选材的问题, 最大限度的避免水体污染。采用人工护岸时, 要尽量减少钢性结构, 增强其在护岸中的“软效果”, 即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同时还能促进水道的自身修复能力。在必要的钢结构工程设置时, 尽量使用自然材料, 避免二次污染。
亲水设施则必须保证两点, 一是亲水台阶适宜;二是水位变化不宜太大。同时为了让人们能更多的接触水体, 可以结合周围的景观, 适当安排一些水上喷泉, 地面喷泉等娱乐设施。
3.3 优化河岸植被配置, 遵循植大树, 配小树、布花草, 建草坪的原则
植树有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的作用。大树雄壮, 小树秀丽。二者参差而立, 不仅美观, 更加拉近了人与河道的距离。随着植被树木的增加, 河道周围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同时, 布置花卉, 草坪, 可以增强城市河道水体系统的亲民性, 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人文效应,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花卉经典布置应以几何图案为主, 植物种类不宜过于单一。可以根据植物特定的习性及作用, 综合搭配, 达到视觉上错落有致的效果。期间可以配以草坪, 草坪面积约占总绿化面积的30%左右。
3.4 理顺机制, 落实职责, 坚持长效, 细化管理
对市区河道的管理责任分工进行调整和理顺, 建立健全河道管理长效机制, 对市区范围内河道防汛清淤、卫生保洁、排污整治、河岸景观绿化和设施维护管理等全面实施环境管理, 并建立日常检查考核机制和责权利相统一的投资分担机制在河道管理中借鉴城市园林绿化、环卫等管理模式, 全面落实河道管理目标责任制, 成立专业化队伍, 分区、分河、分段, 定岗、定点、定人, 每天由河道保洁人员对所负责的区域进行全方位巡视检查和管理, 并做好巡查纪录, 将巡查发现的有关情况及时通报管理和执法部门处理。广泛开展河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增强全社会维护河道生态环境的意识,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河道管理, 最终在齐抓共管的大环境下,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市民齐心共建文明生态城市。
总之, 城市中的河道, 不但是防洪排涝的重要通道, 也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要素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 关系着广大市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建设人水和谐的河道生态系统, 打造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亲水型宜居生态城市已成为众多城市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汪恕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J].中国三峡建设, 2004, (05)
[2]李淑杰.浅析生态化河道整治规划[J].陕西水利, 2010 (4) .
城市文化资源与城市品牌建设 篇8
一、文化资源与文化品牌
(一) 城市文化资源。
城市文化资源是人类在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质与精神文明总和, 它代表了城市的独特性、典型性文化内涵。以文化资源的存在形态为依据, 可以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资源 (文物) 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城市的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
(二) 城市文化品牌。
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凯文·莱恩·凯勒在《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指出, 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 也像产品和服务一样, 可以成为品牌, 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 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 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 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
一些学者从城市角度出发认为城市文化品牌的内涵就是城市“特有资产”或者是蕴含城市独特个性及受众效用的城市名称和标记。他们认为城市管理者通过识别和传播能够体现城市价值和特色的要素, 如城市标识、城市口号、城市标志性建筑、城市自然风光、城市历史等都可以形成城市文化品牌。
根据卡瓦拉兹和阿什沃思的观点, 从城市角度提炼的城市要素本身是不足以形成品牌的, 因为品牌与顾客感知的价值和质量相关。他认为从顾客角度来看, 品牌是顾客对价值和质量的感知, 是联想和感觉的集合。威菲尔德也指出要定义城市文化品牌, 必须考察城市的旅游者、市民、来访者。凯文·莱恩·凯勒认为成功的城市品牌要能够给公众以美好的印象和联想。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 本文认为城市文化品牌是指整合城市文化资源, 在功能定位和公众认同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的能够识别城市, 引起联想, 带来附加价值的城市形象要素的组合。
(三) 城市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品牌的关系。
城市文化资源是形成文化品牌的前提条件, 城市文化资源决定城市文化品牌的定位。定位是建立文化品牌的关键, 每一座城市在建设城市品牌时, 都需要深入研究本地方的文化个性与特色, 从而做出准确的定位。每个城市的文化都有其个性特点, 或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 或是具有创新性的现代文化, 这些特点往往需要城市文化品牌来展现出来。城市文化品牌开发需要城市文化资源的烘托。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 各个城市均加大了高楼大厦、宽阔街道的建设, 要想从城市的外在面貌区分城市的优劣越来越难。标志性建筑除了外在形象特征之外, 真正给人们长久印象的还是建筑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文化才是识别城市特征的核心标识。
二、保定市城市文化品牌调查
(一) 基于城市角度的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调查。
依据前文的概念界定, 我们首先从城市角度出发对保定市的城市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整理,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保定市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结合保定市的具体情况, 本文将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划分为三个类型: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形成于特殊年代的红色抗战文化资源。本文参考保定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保定市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确认了21项知名度高, 比较有代表性的保定城市文化资源项目。物质文化资源方面包括: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满城汉墓、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清西陵、大慈阁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方面包括:保定老调、安国药市、徐水舞狮、孙氏太极拳、定瓷传统烧制、雄县古乐、子位吹歌等。红色抗战文化资源方面包括:狼牙山、白洋淀、冉庄地道战遗址。此外, 还有保定独具特色的饮食, 如驴肉火烧、槐茂酱菜、刘伶醉酒、直隶官府菜、白运章包子。
(二) 基于顾客调查的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
课题组于2013年12月开展了“保定城市文化资源公众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活动, 考察社会公众 (顾客) 对上述21项文化资源知名度的认知。此次问卷调查面向社会各类群体, 通过网络通讯工具发放和街头随机发放的形式, 共收回有效问卷326份。其中, 男性181人, 占样本总数的55.6%, 女性145人, 占样本总数的44.4%。调查样本的年龄以18~25岁的青年居多, 其次是26~35岁的中年人, 两者相加之和占样本总量的88.3%;而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55岁以上的老年人, 两者相加之和占样本总量的11.7%。调查的职业类型中, 学生超过了样本总量的半数, 其次是商业/企业员工;其他类型的构成较为复杂, 包括自由职业、农民、离退休人员、医生等多种职业类型;教师和公务员也占有一定比例。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保定市的人口结构。保定高校云集, 青年学生和教师的整体数量偏多, 加之近些年保定的经济快速发展, 商业/企业数量猛增, 增加了员工数量在人口结构中的比例;二是因为相对于老年人和未成年人, 18~35岁之间的中青年是社会的主体, 他们外出次数较多, 活动范围较广, 接受调查的概率就大大增加。受到调查时间和调查条件的限制, 公务员和教师的样本数量较小。本次调查的样本中保定市市民占样本总量的44.4%, 河北省其他省市占总量的36.2%, 京津地区占5%, 其他地区占14.7%。
在我们所调查的21项保定市文化资源中, 公众认同感排名前5位的是:直隶总督署、驴肉火烧、狼牙山、白洋淀和古莲花池。 (表2、表3)
如表2、表3所示, 保定市市民对各项文化资源的认同程度都要略高于非保定市市民, 但整体顺序相似。但是, 非保定市民对清西陵的认同度要高于保定市民。在众多的物质文化资源项目中, 公众对直隶总督署和古莲花池的认知程度较高, 而清西陵、满城汉墓、保定军校认同程度较为一般, 对大慈阁的认同程度偏低。直隶总督署和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繁华地段,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等优势公众更为熟悉。其中, 直隶总督署是我国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省级衙署。李鸿章、曾国藩、袁世凯等多位清末名人曾担任直隶总督, 增添了直隶总督暑的知名度。
如表3所示,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 保定市市民与非保定市市民对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整体不高。这与文化资源管理的力度、文化资源本身的开发程度以及当前曲艺整体不景气有密切关联。与其他非物质文化资源相比公众对保定老调的认同度较高。
公众对红色抗战文化资源的认知程度是非常高的, 如表4所示。 (表4) 尤其是白洋淀和狼牙山的认同度较高。白洋淀、狼牙山和冉庄地道战遗址是著名的红色旅游项目, 早期拍摄的影视作品, 如《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让这些文化项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荷花淀》、《狼牙山五壮士》等作品被收录于中小学课本, 增加了公众对白洋淀、狼牙山的认同感。白洋淀与狼牙山也因其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而魅力倍增。
由于饮食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公众对保定市的饮食文化资源的认同度是比较高的, 如表5所示。 (表5) 从调查结果来看, 公众对驴肉火烧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其他饮食文化资源, 而且非保定市市民的认同度高于保定市市民。经过保定人民不断发展和推广, 驴肉火烧已经成为保定悠久的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 保定的驴肉火烧连锁店众多, 并且已经将分店开到了周边城市, 让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了这一名吃, 提升了非保定市的公众对它的认知度。
三、对保定市城市品牌的建议
保定市在建设自己的城市品牌时曾拥有过若干不同的品牌定位表述。如“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燕赵文化之都”、“红色文学城”、“游泳之乡”、“冠军之城”、“太阳能之城”等等。但推介没有聚焦于最适合传播的品牌, 都不能在公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保定市文化资源现状与调查结果, 本文对以下四方面城市品牌的建立提出建议:
(一) 物质文化方面。
保定文化遗产众多, 但是保定缺少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品牌。本文认为保定在城市文化方面的最佳品牌是直隶衙署文化。直隶总督署, 具有浓郁的时代风采和丰富的历史内涵, 素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而且李鸿章、曾国藩、袁世凯等多位清末名人曾担任直隶总督, 随着公众对李鸿章等人功过的认识更加客观, 直隶总督署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我们可以以浓缩中国近代荣辱史的百年直隶总督署为载体, 总结以其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等传统文化, 发挥其在当今社会的教育意义和旅游价值所综合得出的特色文化体系。
(二) 非物质文化方面。
本文认为对于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与传承应首先重点发扬保定老调。通过对保定非物质文化资源调查, 发现保定老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老调作为保定市特有的戏曲种类, 是保定人民的艺术结晶。将保定老调打造成一个文化品牌应当推动保定老调的市场化运作。探索保定老调与商业运作、旅游业的结合。与传统礼仪节庆仪式相结合, 与保定饮食文化、红色旅游相结合, 将戏装、玩偶、脸谱等开发为纪念品出售, 结合传统的文艺演出, 将保定老调打造成知名品牌, 并成立相关公司, 组织跨地区展演。
(三) 红色抗战文化方面。
古城保定的确是一座带有深刻革命烙印的红色城市, 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文化品牌的构建应该在充分调查、评价保定市红色旅游资源价值以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由政府主导, 积极扶持和重点建造数个红色旅游精品, 实现保定红色抗战文化资源的大发展。可以重点建设狼牙山和白洋淀。
(四) 饮食文化方面。
保定饮食文化积淀丰厚, 历史悠久, 应重点打造这一品牌。保定于2006年推出第一批直隶官府菜, 之后直隶官府菜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公众对其认同程度不高。而驴肉火烧由于更贴近公众的生活获得了较高的认同度。因此, 我们可以先打造驴肉火烧这一饮食文化品牌, 以点带面, 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保定的饮食文化资源, 再逐步发扬保定的直隶官府菜系, 打造更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目前, 保定驴肉火烧这一饮食文化品牌已初具影响力, 正在向周边城市辐射。但是仍然缺乏知名度较高的商业品牌, 漕河驴肉, 袁家、永茂、老驴头、好滋味等品牌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可, 但规模都差不多, 不能形成规模经营, 集团化运作, 有待进一步的整合。
摘要:文化是一种资源, 文化建设是当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元素, 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资源。城市品牌是城市文化参与城市经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从城市文化品牌的内涵出发, 从城市和顾客两个视角调查分析保定市的城市文化资源, 挖掘其形成品牌的文化项目。
关键词: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城市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凯文·莱恩·凯勒.李乃和译.战略品牌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5.
[2]Mihalis Kavaratzis&G.J.Ashworth.City branding:An effective assertion of identity or a transitory marketing trick Journal of Place Branding, 2006.2.
[3]Mihalis Kavaratzis&G.J.Ashworth.City branding:An effective assertion of identity or a transitory marketing trick Journal of Place Branding, 2006.2.
刍议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篇9
1 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1 积极发展小城镇是缓解我国城市人口压力的需要
随着农业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与推广, 以及大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从而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另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 人们的视野在不断地扩展, 思想观念在不断的更新, 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在不断地涌人城市, 使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给城市造成巨大压力。与此同时, 中小城市人口的增长则相对缓慢, 导致我国城市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不合理。
城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城市化既是一个静态目标, 也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 各种设施必须配套, 各个子系统必须协调, 只有这样, 城市才能正常运转。现在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很不相适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和居民生活的物质基础。在很多情况下, 不是城市人口真正超过了城市的承载能力, 而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 发展慢。
1.2 积极发展和建设小城镇, 是实现农业过剩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我国农村的主要特点是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交通落后, 居住分散, 现代通讯手段尚不发达, 相当一部分农村处于闭塞状态。几千年形成的封闭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以及在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础上形成的封闭观念刚刚开始受到触动。而我国的城市则比较集中, 规模也比较大, 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现代化的程度上与农村差距很大, 即工农、城乡、体脑等三大差别严重存在。缩小并消灭三大差别, 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的根本途径, 只能是加速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可以把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把大批农业劳动者转化为工业和服务业等劳动者, 把广大的农村变为城镇, 这样便可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关系和新的社会结构, 并能加速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加速农村以及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可见, 加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而且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2 加速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举措
2.1. 提高认识, 避免城镇建设的自发性、盲目性, 增强自觉性与主动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小城镇如雨后春笋—样涌现出来, 这是时代的呼唤, 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体现, 是中国实瑰城市化、现代化的需要, 是解决农村过剩人口的需要, 是缩小和最终消灭三大差别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站在这个战略高度来认识加速建设小城镇的意义, 这样才能积极自觉地规划和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建设是百年大计, 因此决不能急功近利, 鼠目寸光, 顾此失彼, 放任自流。必须高瞻远瞩全面规划, 有秩推进。
2.2 加大对于小城镇建设的扶植力度
当前, 政府要解决一个突出问题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 挖掘和开辟农村这个广阔的市场。在农村要加大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力度, 普及科学种田, 大力发展农村的养殖业和加工业, 充分调动农民从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农村经济有更大更快的发展, 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使人口城市化的动力建立在农村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是小城镇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它可以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支持, 提供广阔的天地。
2.3 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上的支持
在小城镇里, 有的只是资源、劳动力和零散的资金, 缺的是人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在我国, 虽然乡镇企业蓬勃兴起, 但真正能站得住并发挥应有作用的很少,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乡镇企业缺乏应有的各个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农民受其自身素质的限制, 只能搞一些简单的农产品加工, 无法更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资源, 无法把事业做大。各级政府和乡镇企业的创办者, 一定要拓宽视野, 更新观念, 以优惠的政策和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乡镇企业去工作, 大中城市的下岗人员、寓退休人员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宝库, 在这个宝库中有大量具有各种专长的人才。政府和乡镇企业应该采取具体措施, 以优厚的待遇、优良的机制、优越的环境把这部分人吸引过去, 为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服务。
2.4 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力, 探索小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
国家和各省市政府, 每年都应该确定一批小城镇给予重点扶植, 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帮助它们尽快发展。国家要在宏观上加强对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指导, 使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更加理性, 防止乡镇企业的盲目兴建, 尤其是对小城镇的土地要加强管理, 不能以牺牲土地, 浪费资源为代价兴办乡镇企业和发展小城镇。同时, 要加强各乡镇企业的横向联系, 以及乡镇企业与城市大工业之间的纵向联系, 以大工业和大城市带动和促进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把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纳入城市体系和城市大工业之中, 就可以使二者互补, 给小城镇和乡镇工业的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和活力。
2.5 坚持以人为本, 塑造小城镇的良好形象
当代的小城镇建设, 起点一定要高, 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开始就要注意塑造小城镇的良好形象。城镇形象指的是城镇得到社会认可的总体印象, 其中主要包括城镇的知名度、美誉度等。城镇形象可分为硬件形象和软件形象两个大方面。硬件形象是指城镇的自然环境, 即镇客镇貌。硬件形象塑造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改造、建设、管理三个方面, 其目标或标准是净化、绿化、美化。软件形象指的是小城镇的人文环境, 即人文精神氛围, 主要包剐、城镇的社区精神、价值观念、社会公德、风俗习惯、服务态度以及城镇文化活动的开展等等。软件形象的塑造方法主要是宣传、教育。其目标或标准是科学、高雅、和谐、文明以及服务的热情周到。
小城镇的硬件形象与软件形象是相辅相承、有机统一的整体。硬件形象是显形的, 它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通过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软件形象是隐形的, 它体现在硬件形象之中, 通过硬件形象表现出来。硬件形象与软件形象互为前提, 互为条件, 相互补充。硬件形象与软件形象的关系, 实质上就是物质性文化与精神性文化的关系, 或者说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因此, 在小城镇形象的塑造上, 必须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摘要:城市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趋势。这一规律和趋势在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 有不同的内容、表现和特点。
浅析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 篇10
城市规划既是经济规划,又是环境规划,同时也是社会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必须按照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遵循城市建设的客观规律,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兼顾,综合布局,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1)城市规划编制工作要把握适当超前的原则。高起点、可持续的规划可以使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城市规划要着眼长远,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局限于现有的空间和条件,坚持高起点、可持续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实施。另外,要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为前提,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明确和强化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管制作用,确保城市土地得以合理利用。城市布局要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建设项目的选址要严格依据规划进行。
2)城市规划要与区域发展相结合。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做好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对城市的发展及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进行统筹安排。
a.从区域整体出发,统筹考虑城镇乡村的协调发展,明确城镇的职能分工,引导各类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b.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区域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实施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c.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保护资源和环境。
3)城市规划要与产业布局、调整和经济发展相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差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任务,城市规划必须按照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体现产业聚集和规模效应。打破城市规划仅仅是建设规划的概念,应该更加深入和研究城市经济问题,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经济空间布局的协调作用,对不同阶层经济利益的调配能力,通过城市规划促进经济发展。
a.城市规划要充分利用法律、税收等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的手段,强化规划管理,调控和引导本地区的建设规模和发展方向,应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税收体系相协调、相配合。b.城市规划应更加深入地参与建设项目的选址工作。对于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建设项目以及对城市规划实施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的选址,应由与批准建设用地或建设项目的部门同等级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c.应通过城市规划的管理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时,城市规划应注重保证城市经济的有序发展;在经济发展较慢时,城市规划应注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养与扶持。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是城市规划的延续和具体化,是城市规划能否实施和维护的关键。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味的基本条件。因此,必须把城市建设作为重点,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施工。但长期以来,城市建设规划与建设计划两张皮,建设与管理脱节,城市规划确定的建设项目不能有效实施,在建设上条块分割,形成分散建设,各自为政,投资效益差,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浪费。
为改变这种局面,使城市建设与管理相互衔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的浪费,应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按照统一、效能的原则,将城市内各类工程如交通、供电、电信、供水、排水、燃气等专项工程都纳入统一管理,使分散建设,各自为政逐渐达到多元建设、归口管理的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市区容貌是城市文明最直观的组成部分,是市民城市意识、卫生意识和整体素质的综合体现。如果城市管理水平不高,创建文明城市就是一句空话。霸州市由于建市时间短、起点低,相当一部分居民城市意识淡薄,还没有完成由农民到市民的根本转变,房屋乱建、车辆乱停、广告乱贴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却最能折射出城市环境的形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建立一些有效的管理制度,集中力量进行市容市貌的综合治理。如不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广泛宣传维护城市形象的重要意义,把城市意识渗透于学习和工作中去,促使广大市民树立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的观念。还应成立城市容貌综合治理办公室,联合执法、协调联动,加大城市管理执法力度。同时采取疏堵结合,进行集中整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城市发展要“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以巩固规划成果,发挥建设效益,重建轻管或只建不管等于没有建设。在狠抓规划建设的同时,还要适应新形式的要求,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规律,进一步改进城市管理机制,增强城市管理效能,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才能提高城市品味,增强城市辐射力、吸引力,使城市既充满活力和生机,又健康、协调、有序的发展。
摘要:通过对城市规划编制原则及城市规划管理的论述,阐明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些改善市容市貌的措施,从而提高城市品味,创建文明城市。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管理,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车淳碧.浅谈城市发展战略规划[J].山西建筑,2004,30(7):4-5.
港口建设与城市发展 篇11
重组“港口体系”
随着董家口港区的开发建设,青岛港口体系布局将更为合理。青岛这座城市本来就因港口而设。1892年青岛正式建立港口,开始了最初的港口贸易。目前已经形成了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拥有可停靠15000标准箱船舶的集装箱码头,可停靠30万吨级大船的矿石码头、原油码头,可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现代化煤炭码头。董家口港区的建设将极大地拓展青岛港的物流功能,并分担和转移其部分功能。目前,董家口港区已建成40万吨级矿石码头,足以实现胶州湾内矿石业务向其转移的任务。董家口港区是不可多得的天然优良深水港,董家口港区的建设,青岛港的层次体系更为完备、港口功能更为强大、布局更为完善。
机遇·千载难逢
港口区是全球物流系统的关键节点,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阵地,是文化交流的密集区域,也是人类陆海行为交互的中心地带。对一个沿海城市而言港兴城兴,充分利用良好的海港条件是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崛起的重要途径。
随着新的港口区的开发建设,临港产业也将快速发展起来。早期的港口总是和码头联系在一起,强调装卸功能,而现代港口多为综合性服务港口,将贸易、金融、信息服务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董家口港区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将海港物流作为发展重心,注重完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将形成6个功能区,即唐岛湾中心区、国际物流贸易枢纽港区、修造船基地、凤凰岛旅游度假区、临港产业区、重石化基地。可以预见,现代物流产业将得到快速的发展,此外,国际贸易、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旅游度假等产业也将迎来空前难得的时机。
旅游·全面开花
董家口港区位于青岛市南翼的胶南市辖区琅琊台湾,靠近青岛市与日照市分界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胶南以悠久灿烂的琅琊文化和秀美壮丽的山海风光闻名于世,春秋时期被誉为“东方胜地”;中国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遗迹贯穿胶南境内;越王勾践曾迁都至此;秦始皇在此设琅琊郡,并三次巡幸;秦方士徐福从此地启航东渡。董家口港区,北接同三高速入口,东临青岛国际机场、黄岛和薛家岛轮渡码头,通贯204国道、滨海大道,地处青岛、潍坊、日照的三市通衢之地,可谓海陆空交通发达。
除了胶南的旅游资源,青岛、黄岛、日照一线旅游资源均可便利利用,带动“大青岛”及周边城市旅游产业的生机勃发。
辐射周边市镇
董家口港区的建设和开发,将带动其周边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当地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建成一座新港城。董家口港区为国家枢纽港青岛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大宗货品集散中心,是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依托,其开发建设将对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港口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是人们一直重视的问题。从空间上看,港口开发建设不仅仅包括港口本身,还涉及相关的海岸带区域乃至幅员更为辽阔的内陆腹地。港城一体化问题一开始就得到了相关规划部门的重视。按照港城一体化发展的规划,至2020年,在琅琊、泊里区域将形成30至40万人口规模的新港城,充分考虑董家口港区、临港产业区、旅游度1限区与琅琊、泊里城市生活区的协调发展,城市、港口与环境要素融合形成“一带、两轴、四区”的总体港城布局结构(即生活区、产业区、港区之间的生态隔离带;港区、城区发展轴,产业区、城区、度假区发展轴;度假区、新城区、产业区、港口区四区一体,其中新城区的核心规划在贡口湿地东侧)。这样一来,董家口未来覆盖方位可能会辐射到青岛周边市、县,这也使得港城规划范围进一步扩大,胶南南部泊里、琅琊、藏南、大场、海青5个乡镇可能都会被纳入其中,董家口港区将成为青岛南部区域的一座山、海、城、港协调共生的新城。
变革生活方式
在港口开发建设过程中,主要由于港口相关产业带动人员的流动而逐渐形成人群集聚现象,这是一般的港口城市发展模式。这个发展过程存在一个基本的悖论:港口作为运输链上的一个环节,更主要是承担经济、生产效率、市场竞争、产业活动规模和商业发展的职能,而城市作为公众的共同活动空间和行为平台,其功能上更关心环境价值和公众需求。
城市化与村镇建设 篇12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工业化中期的形势下,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在逐步瓦解, 城乡之间统筹发展格局已初现端倪。经济持续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使得我国出现了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双加速的发展态势。有关区域城镇体系发展资料表明, 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中, 联系城市和广大农村的特殊城镇——县城, 在其县域经济中的“极核”作用较为明显,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引起普遍关注。
(一) 县城的特点与优势
在我国的绝大部分县域当中, 县城不但是最具活力和吸引力的环节, 而且也是该区域所有建制镇中最有特点的部分 (见图1) 。主要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它构成了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于一体的空间地理系统。二是它的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较高, 综合服务功能较强。三是城镇规模扩展较快, 城镇人口数量较大。四是工业化程度较高, 信息流、物质流、商贸业较为发达。五是发展软环境明显优于其它建制镇。
(二) 县域经济与城镇化的关系
陕西省2009年初的一组统计数字显示:全省近90%的土地在县域, 64%的人口在县域。2007年, 全省83个县实现生产总值27000亿元, 占全省经济总量近50% (发达省份接近80%左右) 。农业产业初具规模, 工业主导产业作用日益凸显, 工业增加值占到县域经济的56%, 而地方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则主要集中在县城。在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同时, 全省城镇化率却只有30%, 不少县城虽然是全县最大城镇, 人口却不足5万 (低于全国县城8万人口的平均水平) , 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在全国来看, 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大抵就是这个情形, 甚至还有不少地方低于这个水平。虽然东南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 但县域经济与城镇化之间依然存在差距, 基本上也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状, 县城的中心城镇地位仍需巩固提高。
因此, 在研究县域经济特点与现状的基础上, 加快县城规划、建设和管理, 将有助于正确处理县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关系, 解决城镇建设中的重点发展问题, 促进县域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对于科学制订区域城镇发展战略, 强化县城的中心城镇地位, 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县城对县域人口拥有巨大吸引力的众多原因
(一) 居民对于定居县城具有强烈的归属感
居民在本县县城定居比在大中城市更容易找到同乡人心理上的依附和安全感;此外, 由于几千年来中国以县制为基础的行政管理区划的相对稳定性和长久以来人们形成的行为心理,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行的严格的户籍制度, 人们更容易把县城当作自己心目中的城市, 到了县城认为自己仍然是“当地人”和“本乡人”。
(二) 居民对于定居县城有很好的认同感
县城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有着县域内其他建制镇无法替代的优势地位 (见图2) 。它作为县级党政机关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所在地, 拥有较多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质量较好的中、小学以及技工学校甚至中等职业学校, 这些条件和资源都是其它建制镇所无法比拟的。根据对陕西五个县132位市民和农民的街头随机调查:62%以上的人首选进入县城生活, 而不是到一般建制镇或大、中城市生活;9%的人希望到大城市, 只有5%愿意到中等城市定居生活而且最好是和本县有直接行政管辖关系的中等城市;24%的人仍然选择生活在原居住地。
(三) 居民对于县城的基础设施有较高的满意度
虽然县城按划分标准仍属于建制镇, 但它的基础设施在县域内一般情况下是水平最高、配套最为齐全、综合服务功能最强的 (见图3、图4) 。无论是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公交、道路桥涵、广场公园等设施 (见图5) , 还是医院、学校、购物、娱乐等服务设施都优于其它建制镇和农村。这使得进入县城的居民无疑感到比较满意, 因为在这里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性是以前无法比拟的, 生活的质量明显高于原居住地。
(四) 居民定居县城是对生活成本权衡的结果
一个人要在某一地方生存, 首先要考虑生活成本问题。其它建制镇、农村原居住地生活成本可能低于县城的生活成本这是客观事实, 但对于一些收入较高的居民来讲, 这些地方已不能满足他们长期居住的需求。然而, 在生活成本方面把大中城市与县城比较的话, 县城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住房、租房价格都比较低, 物业管理费也会低很多。二是水、电、气价格较低, 交通花费也较少。三是果蔬、农副产品等价格较低。四是有较好的医疗条件, 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但成本不是很高。
(五) 县城居民较容易实现就业和增加收入
人们定居县城之后, 能比在原居住地获得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商业信息, 更有条件接受职业培训, 提高就业能力, 捕捉更多的商业机会, 开展创业活动。同时, 就地理空间分析, 县境内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离县城过远, 非常有利县城居民从事季节性的生产劳动, 农忙时回村劳动, 农闲时到城里享受城市生活;还可以根据土地流转政策把土地交给别人经营, 自己兴办企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 或从事农产品的贸易, 在生产、流通领域获得收益。
三、县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驱动器的动力效应
(一) 县城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综合服
务功能, 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 为形成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由于其原材料、劳动力、土地价格相对低廉, 促使不少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等具有地方成本优势的产业在县城投资落户。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发达地区的二次产业转移, 更是为县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并在这些地方形成了一定的工业规模, 县城工业产值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攀升, 工业规模效应和要素聚合效应日益显现。县城对于全县经济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正在增强。
(二)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 县城第三产业规模也正在逐步扩大
工业项目不断地进入县城, 使从事工业生产的人数激增, 县城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导致人们对于餐饮、购物、娱乐、教育、住房、城市基础设施等第三产业的需求急剧增长。显然, 这种变化将为当地创造不少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为第三产业的投资者提供较多的商业机会。同样, 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还将使农村人口就近进城就业, 大量农副产品就近进城销售, 进一步加快了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淡化过程, 必然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 县城作为县域物流商贸中心的地位日益突出
在我国城镇体系中, 县城处于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之间, 是承接农村和城市的纽带和桥梁, 是城市之尾, 农村之首,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作用异常重要。从商贸流通角度看, 县城一方面是农副产品的消费地, 可以就地消化农副产品;另一方面县城也是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 通过县城这样的承接平台把农副产品批量销售到大中城市乃至全国各地。同时, 县城也是工业品消费中心和批发中心:一是县城本身能够消费和采购不少工业品, 包括生活消费性工业品与生产设备等生产性工业品;二是向广大农村零售和批发大量的工业产品, 并通过较强的物流系统进行及时配送, 实现商业物资的合理流动。
四、加快县城建设的措施建议
基于对县域中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客观事实的分析, 加快县域城镇建设, 集中力量推动区域中心城镇建设即县城建设, 必将成为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责任。
(一) 以县城建设为重点, 以促进县域产业化、工业化为目标, 制定县域城镇化发展战略
1. 树立明确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指导思想。
确立县城在县域中的核心城镇地位和优先发展地位。县城要为发挥比较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搭建坚实发展平台;为立足资源优势, 培育工业主导产业创造生产要素高效聚合的空间地理系统;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支持;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优质的宜居生存环境。要把县城为中心、建制镇为节点、集镇为基础的三级城镇网络, 构建成为县域城镇体系的发展框架, 为县域经济的新跨越提供“起飞跑道”。
2. 要科学地确定县城的性质和规模。
首先, 要根据县域的资源禀赋、地理环境、交通条件、产业基础、民风民俗以及县城区位等因素, 对于县城性质进行科学定位。其次, 坚持以县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为指导, 合理确定县城发展规模。要充分考虑产业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对于城市化产生的影响, 使城市扩张规模 (包括人口和建成区) 、基础设施的增量、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效率等适应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3. 正确处理长远与近期的关系。
县城发展战略既要着手于当前发展, 又要着眼于未来的需求, 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县城长远与近期发展的问题上, 县城建设要首先立足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 为县城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和环境, 并给将来发展留足必要的建设空间。树立重点建设和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建设理念, 不要总想着一夜之间建成现代化的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 把有限的建设资金用在最急需、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上。在街区建设中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 不搞“大跃进式”的全面建设;要根据经济的实力, 实施“分区规划、分区实施”战略, 稳步推进县城建设与发展。
(二) 以提高县域综合竞争力为重点, 突破县城发展中的政策瓶颈。
1. 找准制约县城发展的关键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 县城建设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基础设施资金来源有限、投入不足, 设施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二是农村进城人员的户籍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 特别是农民子女的就学就业没有得到与市民户口相对映的待遇。三是县城的农业产业化的平台作用不强、工业集中度低且规模较小, 作为中心城镇规模太小、集约生产要素的效率不很高。只有理清这些问题, 才能有针对性地突破县城发展的瓶颈。
2. 围绕县域经济发展, 推进县城建设发展。
2009年初, 陕西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关于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强县级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纲要》、《关于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纲要》、《关于财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关于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 构成了系列指导、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这些政策全面涵盖了产业、工业、城镇、公路与流通等县域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 不但充分体现出省政府对于县级政府的行政扩权和新增财政惠及县级的政策倾向, 同时也集中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县域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客观要求。
从全国范围看, 上述支持县域发展的政策也是具有很好借鉴意义的。它的实施将极大地解放县域经济的生产力, 使县域经济长期受制于县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不足、资金保证不足等问题得以逐步化解, 对于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瓶颈,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向城市转移将具有重要的作用。县级政府应以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 结合自身实际, 制定一系列有关户籍制度改革、改善投资发展环境、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先发展中心城镇等的操作性较强的政策, 理顺县城规划建设管理体制, 为县城建设发展提供制度上与体制上的支持。
(三) 突出县域优势和特色, 发展县城建设
科学规划, 建设具有生态特色的宜居县城。要结合县城的地理环境、地形条件、产业结构分布状况, 突出地方建筑特色, 以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 合理布局县城的功能分区。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节约土地的现代人文理念, 在尊重历史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现代规划手段和技术, 实现城市不同功能分区之间的有机融合;在凸显地域建筑风格、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前提下, 创造地域特色明显、民族特点突出的县城城市形态。
总之, 在现阶段, 县城的持续发展必将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推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讲, 县城建设发展的快慢与否, 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把县城建设与发展问题解决好, 县域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增强的目标就可以逐步实现, 这将有助于我国的城乡统筹发展, 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 有利于城市在全国地理空间上的合理均衡分布。
历史告诉我们, 县域经济不但是支撑区域经济、国家经济的基础, 而且也是支撑大中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没有县域经济的支撑就不可能有全面的现代工业文明。如果站在全国这种更为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县城的话, 县城作为支撑在城市与广大农村之间的网络支点, 它“铸造”的越宽厚、越坚固, 就越能带动农村的发展, 越能实现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由城市向农村的辐射和传导, 进而推进整个经济社会的进步。
县城发展既然如此重要, 就应该列入国家战略和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要通过制定加快县城发展的系列配套政策, 为县城发展提供规划、建设、管理等政策支持, 努力把县城建设成为区域内工商业发达、基础设施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宜居、地域民族特色鲜明、综合竞争力较强的中心城镇。
参考文献
[1].王化欣.陕西县域经济蓄势突破.当代陕西.2009/4
[2].齐书良.发展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城市化与村镇建设】推荐阅读:
城市生态建设与规划06-25
城市建设与公共关系05-18
云计算与智慧城市建设09-02
苏州城市文化建设现状与思考07-26
西部大开发与中心城市建设05-30
关于城市建设的文化问题思考与探索09-03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建设与保护05-31
城市配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19
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化11-04
城市转型与城市再生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