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与公共关系

2024-05-18

城市建设与公共关系(精选12篇)

城市建设与公共关系 篇1

一、前言及文献回顾

城市是现代产业和人口聚集的地区, 其强大的外溢效应可以辐射到城市以外的地区, 进而带动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前, 我国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截止2008年底, 我国共有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地区生产总值186 279.5亿元, 占全国GDP的比重为62%;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16 892.7亿元, 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59%;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21 296.7亿元, 占全国地方财政支出的43.4%。因此,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指出“21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变世界经济面貌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被称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Lucas, 1988)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也是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化促进了我国经济腾飞, 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住房、交通、公共安全、通讯、环境、就业等许多问题, 以及由上述问题引发的城市人群易患的身心疾病, 这些问题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加剧了城市政府的负担。因此, 有学者认为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转变为“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和低效之间的矛盾” (杨鹏, 2005) 。

目前,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已成为奋斗目标, 研究城市化与城市公共支出关系对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城市化与城市政府公共支出的关系, 国内外学者大多认为两者有着密切联系。早在19实世纪, 德国经济学家Wagner (1890) 根据对欧洲、日本和美国的公共部门增长情况的考察, 提出城市化与高居住密度将产生外部性, 拥挤需要公共部门进行干预与调节, 这是城市政府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之一。Kuznets (1963) 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初期增长阶段, 城市化进程会导致收入分配趋于恶化, 需要政府提供特定群体的公共品和公共服务, 进而导致城市政府公共支出增大。Allen C.Kelley (1976) 对世界上人均收入在250-2 250美元的国家1961-1963年间的城乡分布进行了研究, 发现人口城乡分布对政府公共支出有着显著的影响。Balvir Singh and Balbir S.Sahni (1984) 利用印度1950-1981年的数据, 对城市化与政府公共支出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 认为城市化会引起政府支出的增长。爱德华·李孟 (2003) 等学者也都持有相似的观点, 但同时认为不同的人口状况对城市政府公共支出的需求是不同的。

国内学者杨之钢、张德勇 (2005) 、牛文元 (2005) 等人认为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城市人口密度, 增加了城市公共品的需要, 改变了传统的保障机制, 使越来越多的人纳入到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的保障网络, 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公共支出的压力, 使政府的公共支出增加, 支付城市化的成本不断提高。陈昌兵 (2009) 对城市化率影响公共支出进行了实证研究, 认为城市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 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社会保障和行政管理等支出占当年公共支出之比就增加0.6293个百分点。

在某种程度上, 城市可以看作是人们为了共享地方公共品或基础设施而形成的“空间俱乐部”, 城市公共品和公共服务可以被看作是“俱乐部产品”。这些“俱乐部产品”的不可分割性和共享性是城市聚集经济的重要来源, 有利于减少城市人口聚集带来的不经济 (Eberts and McMillen, 1999;Duranton and Puga, 2004) 。为了提供这些“俱乐部产品”, 城市政府需要对辖区居民征收税费。城市的这种“公共品-税费”的政策组合导致人们不同的收入水平或效用水平, 进而造成人口在城乡之间或者不同城市间的流动和迁移, 进而影响到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陈甬军、徐强等 (2001) 认为西方国家的城市化是一个自然演进过程, 其根源在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而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处于辅助地位;我国的城市化在某种程度上是政府行为和政策所造成的结果, 政府在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们通过构建线性回归模型, 实证分析了城市化与政府财政投资有正的线性关系。董嘉、曾奕 (2002) 认为城市的土地、社保、财税、投融资等相关制度的配合和支持是城市化发展所必需的条件, 他们通过分析我国现行的城市财政职能、地方税体系、公共支出结构等对城市化发展的制约, 指出通过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健全地方税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 是一条通向城市化发展之路。在实证研究中, 钱陈 (2006) 利用我国1998-2003年26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 分析了人均公共支出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认为公共支出对城市化水平有显著的正效应。

当然,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关系。陈爱民等 (2003) 探讨了影响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因素, 认为1995-1998年间影响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是一个城市的劳动生产力状况, 而诸如房价、政府公共支出等反映生活质量的因素则显得微不足道。俞培果 (2007) 认为私人成本是城市化率提高的决定因素, 政府公共支出从整体上不是为解决城市化问题的, 与城市化率的因果关系不十分显著。

二、计量模型与变量选取

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 把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 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 可以用来刻画和描述几个变量之间共同变动的关系, 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 它常常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 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 从而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形成的影响。通过其变形还可以计算出其中一个变量的微小变化, 对其他变量产生的影响。VAR模型可以表示为:

yt=A1yt-1+…+Apyt-p+Bxt+εt,

t=1, 2, …T

其中yt是k维内生变量向量, xt是d维外生变量向量, p是滞后阶数, T是样本个数, k×k维矩阵A1, …, Ap和k×d维矩阵B是要被估计的系数矩阵, εt是k维扰动向量。

本文选取城市公共支出与城市化两个变量, 城市公共支出是指城市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它既是城市政府支出成本的表现, 也是城市政府活动的一个方面, 直接反映着城市政府的政策选择, 代表着城市政府提供各种公共品和公共服务所造成的耗费支出。城市公共支出可以分为大口径、中口径、小口径的公共支出, 大口径的公共支出不仅包括政府部门支出账户上所表现的数额, 也包括政府实行的政策和法规所引致的私人部门增加的开支;中口径的公共支出仅指政府部门支出账户上所表现的数额, 包括预算支出、预算外支出、政府基金支出等;小口径仅是公共支出中的预算支出部分。本文分析的公共支出仅是小口径的公共支出, 即公共支出中的预算支出部分。通过整理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 发现在1994-2008年期间, 我国城市政府预算内公共支出显著增长 (见图1) 。预算内城市公共支出先是经历了1994-1996年的缓慢增长阶段, 由1994年的1 487.404亿元增长到1996年的2 221.7219亿元, 然后是1997-2008年的稳定增长阶段, 从1997年的2 662.831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21 296.73亿元;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 以1978年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对预算内城市政府公共支出进行调整, 则城市预算内公共支出由1994年的438.7622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 074.369亿元。本文在实证分析部分采用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的实际公共支出。

关于城市化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给出的定义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 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关于“城市化”的衡量标准,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采用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有的学者主张以城市用地占国家 (或区域) 总面积的比重;有的学者主张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或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有的学者主张采用多项指标来综合衡量, 如城市住宅建筑总面积、居民储蓄额、城市财政支出额、工商业从业人数、商品批发零售总额等, 以这些指标的平均或加权平均来衡量。本文采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的标准, 我国1994-2008年的城市化水平见图2。为消除数据的异方差性, 本文在实证分析中对城市公共支出、城市化水平这两个变量进行对数变换, 对数变换后的变量分别用Lnggzc、Lncsh来表示, 其中变量的数据来源于1994-2008年历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

(一) 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系数是用来度量变量之间密切程度的指标, 利用SPSS.17计算Lnggzc、Lncsh两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程度, 结果如表1所示。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Kendall τ相关系数不仅可以用于定性数据相关性的度量, 也可以度量定量数据。用这两个相关系数度量的Lnggzc和Lncsh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结果如表2所示。从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以及Kendall 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 城市公共支出与城市化水平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注:**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

注:**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

(二) 序列平稳性检验

若一个时间序列是平稳的, 则该时间序列的均值与时间无关, 方差是有限的, 不随时间的推移产生系统性变化, 该时间序列将趋于返回它的均值, 以一种相对不变的振幅围绕均值波动。当两个时间序列数据非平稳时, 直接进行回归分析可能会产生虚假回归问题, 这就需要对非平稳时间序列建立协整关系。在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之前, 需要检查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平稳性的常用方法是ADF检验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 ADF检验方法通过在回归方程右边加入因变量yt的滞后差分项来控制高阶序列相关, 其模型一般为:

undefined

扩展定义将检验

undefined

也就是说原假设为:序列存在一个单位根, 备择假设为:不存在单位根。如果ADF值的绝对值小于Mackinnon临界值, 则接受原假设, 序列存在单位根, 为非平稳序列。否则拒绝原假设, 序列为平稳序列, ADF检验结果如表3。由检验可知, 公共支出和城市化水平两个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 而它们的二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 所以是二阶单整序列I (2) 。

注:检验形式 (c, t, k) 中, c和t表示带有常数项和趋势项, k为滞后阶数, 由SIC和AIC准则确定。Δ表示一阶差分算子。

注:异方差检验时不含交叉项;J-B正态检验采用残差方差矩阵的平方根方法。

(三) Johansen协整检验

如前所涉及的变量都是二阶单整的, 如果这些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 则称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关系反映了变量之间存在的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对于服从 I (2) 过程的协整检验, 从检验方法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回归残差的EG两步法, 另一种是基于回归系数的Johansen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后者。在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方法来检验Lnggzc、Lncsh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之前, 需要根据VAR模型确定最优滞后阶数。通过比较滞后1期到4期VAR模型的残差自相关、正态性和异方差性检验, 最终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2 (见表4) 。

协整检验实际上是对无约束VAR模型进行协整约束后得到的VAR模型, 该VAR模型的滞后期是无约束VAR模型一阶差分变量的滞后期。由于前面确定的无约束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为2, 协整检验的VAR模型的滞后期应该为1。 Johansen协整检验常用特征根迹统计量ηr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ξr来检验。

undefined

原假设为:Hr0:λr>0, λr+1=0,

备择假设为:Hr1:λr+1>0 。

当η0Hohansen分布临界值时, 表明至少有一个协整关系, 必须接着检验η1的显著性, 以此类推。

ξr=-TLn (1-λr+1) r=0, 1, …, k-1

原假设为:Hr0:λr+1=0,

备择假设为:Hr1:λr+1>0。

检验原则与特征根迹统计量检验一样。

协整检验结果见表5, 表5的检验结果表明,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 变量之间存在1个协整关系, 说明城市政府公共支出与城市化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估计出的经过标准化的协整方程 (或称误差修正项) 为:

ecmt=Lnggzc-0.5899Lncsh-0.1553@TREND (95)

(0.3018) (0.0136)

Log likelyhood=65.0889 括号内为渐进标准误

由协整方程可以看出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城市公共支出的增长, 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 促使城市公共支出增加0.5899%。

注:基于前面的ADF检验, 在协整检验中允许数据及协整方程有截距项和趋势项。

(四) 格兰杰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因果关系是指变量之间的依赖性, 作为结果的变量是由作为原因的变量所决定的, 原因变量的变化引起结果变量的变化。Granger在计量经济学研究中提出了一个判断因果关系的检验, 这就是格兰杰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解决了x是否引起y的问题, 主要是看现在的y能够在多大程度被过去的x解释, 实质上是检验一个变量的滞后变量是否可以引入到其他变量方程中, 检验一般要估计以下模型:

undefined

undefined

其零假设为H0:δ1=δ2=…δs, u1t、u2t为白噪声。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法要检验的就是这类的因果关系是否存在, 其任何一种检验结果都和滞后长度有关。由于在VAR模型中选择的最优滞后期p=2, 基于VAR (2) 模型检验城市政府公共支出与城市化之间是否有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 其结果如表6所示。从表6可以看出城市政府公共支出与城市化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 只存在单向的Granger 因果关系。在Lnggzc方程中, p值为0.0579, 拒绝了城市化不能Granger引起城市公共支出的原假设, 因此城市化是城市公共支出的Granger原因。在Lncsh方程中, p值为0.9174, 接受了城市公共支出不能Granger引起城市化的原假设, 因此城市公共支出不是城市化的Granger原因。

(五) 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一个内生变量对误差变化大小的反应, 即用来衡量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当期值和未来值的影响。脉冲响应分析需要以VAR模型的稳定为前提条件, 如果VAR模型所有根模的倒数小于1, 即位于单位圆内, 则模型是稳定的。如果模型不稳定, 脉冲响应函数的标准误差将不是有效的。图3反映的是AR特征多项式根的倒数, 从图3可以看出VAR (2) 所有根模的倒数都位于单位圆内, 因此VAR (2) 模型是稳定的。图4是VAR (2) 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 横轴表示滞后阶数, 纵轴表示内生变量对冲击的响应程度。实线为脉冲响应函数值随时间的变化路径, 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从图中可以看出公共支出对城市化水平的一个信息的冲击, 在第一期就有一个正的效应, 然后逐渐上升, 到第三期达到最高, 以后逐期开始平稳减弱, 但减弱的幅度较小。这表明城市化水平平受到某一外部冲击后, 会对城市公共支出带来同向的冲击, 并且这一冲击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

四、城市化与城市公共支出政策选择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得到了城市化是城市政府公共支出的Granger原因的结论, 城市政府在编制公共支出预算、确定公共支出规模、结构时, 公共部门在使用预算资金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过程中, 需要考虑城市化水平这个影响因素。

1.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提高, 人们对城市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数量、质量有了较高的要求, 客观上要求政府增加公共支出, 这对城市政府财政能力特别是政府汲取财政资金能力是个考验。政府财政能力的高低会影响政府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规模和质量, 这就要求城市政府科学、合理的通过税收、政府基金收入、预算外收入、政府间转移性收入等多种方式筹集财政资金;同时也要求城市政府在财政资金运用上具有科学的公共支出决策、执行、监督等制度安排, 减少公共支出过程中的浪费、权力寻租等现象的发生,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财政风险。

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使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教育等原有公共品数量增加, 而且会引致社会保障、公园、气象、交通服务、空气、水污染治理等新的公共品需求增加, 居民们对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要求也会提高。这就要求城市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从“促进经济增长型政府”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合理安排支出结构, 妥善处理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的关系, 努力把生产型财政转变到民生型财政来。

3.政府在提高公共支出效率时需要考虑城市人口因素。城市人口的增加对公共支出效率既存在着规模效应, 也存在着拥挤效应。前者有利于公共支出效率的提高, 后者不利于公共支出效率的提高。因此, 客观上要求政府提高管理城市人口的能力, 特别是要加强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 有效控制城市人口过度膨胀。

4.合理安排公共支出在城市不同城区的分布。改变政府支出重点放在中心城区和新城的传统, 要更多关注老城区和郊区的更新改造和建设, 发挥城市公共支出在老城区和郊区的引致效应, 缓解中心城区高密度人口给城市带来的压力。

摘要:基于1994-2008年的数据,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 实证分析了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公共支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是城市公共支出的Granger原因,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公共支出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但是城市公共支出却不是城市化的Grang-er原因;城市政府在安排公共支出的规模、结构、城区分布, 以及提高公共支出效率等政策选择时应考虑城市化的水平。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公共支出,协整关系

城市建设与公共关系 篇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诚信友爱的社会。如何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社情民意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大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促进警民关系和谐发展,对于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公安机关重点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树立公共关系理念,把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纳入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警察公共关系是以提高警察自身影响力为基点,促进警察组织与公众良性互动,以争取最大社会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是赢得公众理解、支持和合作,提升公众满意度的有效途径,也是最大限度获得公安事业成功的一种管理功能和工作艺术。近年来,武汉市公安局党委把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纳入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国率先成立警察公共关系专门机构──武汉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处,提出“每个民警都是公安形象,每个警种都有其公共关系建设任务”,把打造武汉公安良好形象的作为全体民警共同奋斗的战略目标。通过不懈努力,全体民警公关意识明显增强,警民关系明显改善,队伍建设也迈上新台阶。

(一)树立服务理念,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公安机关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一切内容也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服务对象来展开。近年来,武汉市公安机关把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学习实践活动,教育广大民警真正理解公仆的含义,自觉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强化服务意识,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把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转化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自觉行动。

(二)树立策划理念,塑造亲民务实的良好形象。公共关系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全面策划的过程。武汉市各级公安宣传部门把策划理念贯穿始终,无论是开展“大讨论”、“大练兵”、“大接访”,还是在侦破命案专项行动、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都同时进行相应宣传策划,公安宣传活动不仅数量多,频率高,且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具亲和力。特别是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加强典型人物的形象塑造,近年来,毛建东、桂红林、方文等一批公安战线英雄人物不断涌现,成为武汉公安“亲民务实”的形象代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加强素质教育以立本、抓好典型示范以立标、加强规章建设以立制、加强环境建设以立形、加强载体建设以立轨的警察形象建设总体思路。

(三)树立沟通理念,争取公众的理解的支持。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法,主要依靠各种信息传播媒介来实现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实践中,武汉市各级公安机关架设警民理解互信的桥梁,听民意、顺民意、解民忧、暧民心,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同时,认真落实警务公开制度,提高公安工作透明度,让群众了解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增强彼此信任,促进警民合作。

二、把握警察公共关系的科学内涵,明确新时期公安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

警察公共关系是指公安机关与其相关的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由警察组织(公安机关)、公众和信息传播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只有准确把握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科学内涵,才能选准突破口,把握关键环节,以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新成效来推动公安队伍建设的新发展。

(一)贴近公众需求,增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针对性。安全是人类四大基本需求之一,近年来,武汉市公安局以“公布治安信息,普及防范知识”为切入点,精心策划一系列的公关活动:2003年10月,正式建立“武汉地区每周警情通报”制度。把与广大市民息息相关的社会治安情况在媒体上公开发布,至今已发布200余期。2004年,编印130万份《市民安全防范手册》,免费发放到江城百万个家庭。2005年,以“火场逃生”和“防盗防抢”为主题,印制《大火起兮,你能逃生吗?》消防安全自防自救知识画册和《市民防范100招》等宣传品,给市民支招。2006年,为提高出租车司机安全防范意识,印制3万份《出租车司机安全防范手册》免费发放给全市3万名出租车司机。在全市500多辆装有移动电视的公交车上每天滚动播放“民警支招”、“警方提示”、“警情通报”等专题片,向乘客普及安全防范知识。通过不断满足公众对社会治安的知情权、对自身权益的知情权,行使对公安工作的监管权,赢得公众对人民警察的信任、理解与支持。

(二)畅通传播渠道,把握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时效性。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主要传播途径是大众传播。与新闻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能极大地提高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效能。近年来,武汉市各级公安机关探索建立与媒体双赢合作制度,保证警察公共关系信息的及时、有效传播。每年在中央、省市新闻媒体上,武汉公安发稿量都在1万篇(次)以上。一是建立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地举行新闻发布活动,及时、准确地向媒体发布警方新闻。二是成立 “武汉地区公安记者协会”,由中央驻汉和省市新闻单位的有关领导、政法新闻部主任、记者以及公安机关专兼职宣传干部组成,共200人,建立“公安记协双月座谈会”和“金盾记者评奖”制度,加强公安宣传干部与新闻记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三是主办公安专刊和电视专栏。在武汉电视台、湖北经济电视台开辟《江城警讯》、《武汉110》和《警方30分》等栏目,每天播报警方新闻40分钟。与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创办《江城警讯》电台栏目。在互联网“长江网”上开通了“江城警讯”网站,创办了内部刊物《江城警讯》,形成“江城警讯”系列。四是开展“新闻媒体聚焦武汉公安民警形象”采访活动。定期组织省、市12家主要新闻媒体记者对在全市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先进典型人物进行集中采访报道。

(三)拓展警民交流空间,注重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互动性。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过程是警方与公众双向的信息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近年来,武汉市公安机关开展以“沟通、理解、互动、发展”为主题的“警营开放日”活动,组织市民参观警营办公区间、警用装备,向市民介绍警务职能、工作流程,举行警事技能

表演、防盗抢及交通、消防安全知识推广等警民互动活动。在2006年的“警营开放日”期间,还开展 “走近警营”摄影大赛。让民警贴近群众,让群众了解民警,加强警民情感交流。

(四)丰富公安文化建设内容,提高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艺术性。警察公共关系具有协调功能、监测功能、凝聚功能与形象塑造功能。公安文化建设对于弘扬人民警察精神,塑造人民警察形象,提升民警思想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武汉市公安机关坚持“文化育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活动。以武汉市公安局专职演员和具有文艺特长的民警为主体的“武汉市警民连心艺术团”,每年创作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文艺作品,举办具有公安特色的春节文艺晚会,大年初三在武汉电视台播出,成为警民联欢的传统保留节目。2006年12月,艺术团在有关单位的协助下,成功举办“警民一家亲”警察歌曲大奖赛,300余名市民报名参赛,与公安民警同台演唱警察歌曲,歌曲大奖赛决赛在武汉电视台演播厅举行,并进行全程直播。今年以来,艺术团开展“走进警营、走进社区、走进企业”演出活动30余场,成为武汉公安开展公关活动的一张名片。

三、抓住推进警察公关建设的新机遇,实现公安队伍建设的新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必须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为公安队伍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立足社会和谐稳定,实时洞察社会舆情变化。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建立健全舆情汇集和分析制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动态性的社会信息反馈网络,及时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和公众心理的发展变化,既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也是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需要。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公安机关应当立足“三个最大限度”,重视对社会公众的心理分析,研究各个时期社会公众的安全感要求及其对警方工作的总体评价,以此为进一步优化自身形象的依据。加强对社会舆情的综合分析研判,拓宽社情民意的表述渠道,千方百计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疏导、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过程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二)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加强警察道德文化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人民警察道德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支柱,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和养成训练,弘扬新时期人民警察精神,使全体公安民警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全面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

论城市雕塑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篇3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雕塑;城市环境

一、城市雕塑的定位

城市雕塑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即为放置于城市里的雕塑,它一般建立在城市的公告场合。比如广场、车站、公园、学校、政府机关等处。它可以是单独存在的,也可以与建筑物相结合。因此,城市雕塑需要考虑与周边的环境关系问题。

城市雕塑是一门公共艺术,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它让现代化的城市人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穿梭行走时有一定的视觉观测点,领略文化的精神。(如图1)

图1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雕塑

80年代初城市雕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被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到城市建设中来。谈到城市雕塑,不得不说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建设中的特定的空间,它是服务于大众的。城市雕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已经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间里,形成了一个整体。

二、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人,人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有思想性,这种思想性的形成即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所以,一个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文化。文化性的表现是多样的。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城市的建筑与环境是文化最直观的体现。而城市雕塑是城市里最具有文化特征的表现符号,其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的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由于雕塑这种艺术的特殊性,其作品的长久性与永恒性是其它艺术形式无法取代的。因此,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载体传达的最佳视觉实体。(如图2)

图2 国外有趣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設中有很好的景观作用。城市雕塑在环境空间布局中占有划分空间的作用,成为视觉中的关注点。比如:在城市交通环岛里,环岛里的雕塑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更能缓解司机的视觉疲劳。城市雕塑是城市环境的眼睛。在城市的建设中,如果没有城市雕塑的配置,整个城市的形象必将会大为逊色。

城市雕塑用美的形式与内容来潜移默化地调节人的心理节奏,美化着城市环境,丰富着城市得色彩。并逐渐在人们心目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因此,一座好的城市雕塑往往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城市建设及其形象塑造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城市雕塑则是显示一座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文明程度、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

三、城市建设的目的

城市,是文化传播中的一项宝贵发明。城市也是一种历史现象,人类历史上文明与进步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当前经济发展的状况下,人们越来越注重城市环境的建设。除去对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外,各类城市景观建设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文化战略元素。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增加雕塑,不仅宣传了文化,也为人们提供了娱乐的条件,增加了旅游的市场。

历史上具有魅力的城市,在拥有众多的经典建筑的同时,还拥有优美的广场、城市入口处的标志性雕塑、休闲性的购物广场。而在这些环境空间中往往都设有文化性极强的城市雕塑作品。

四、结语

面对当今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雕塑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性标志符号,在城市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是其它景观要素所无法代替的。

参 考 文 献

[1]孙振华.城市公共雕塑与城市文化[J].雕塑.2005

[2]陶梁.城市雕塑总平面布局的制约规律探讨[J].时代建筑.1999

[3]王丽娟.城市雕塑——想说爱你不容易[J].经济工作导刊.2002

公共关系与城市国际化探讨 篇4

杭州是一座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13世纪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曾赞叹它是“美丽的华贵之城”。可以这样说,能与之向媲美的城市并不多。但是,世界上其他一些不如杭州的城市的知名度往往超过杭州。

杭州在G20峰会这个节点上,不仅为会议做了充分的准备,同时也展开了公共关系传播,效果非常明显。回顾这个过程,可以引起我们的进一步思考。

G20峰会的过程也是杭州城市形象的综合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新闻媒体的传播,也有公共关系的传播,这两个方面的传播效果都非常明显。下面我简要谈五点看法:

一、城市国际化是展示与传播的过程

对城市国际化的界定:一般而言,城市的国际化涵盖其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其中包括这个城市是否是金融中心、交通枢纽以及经济实力、城市规模等要素。根据上面的界定,城市发展的本身是实力,城市的国际化是在这个实力基础上一个传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是主体,公众和其他城市是客体。就杭州的国际化而言,杭州市是主体,公众和世界的其他城市是客体。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是不可缺少的纽带,公共关系传播同样是一种纽带。

二、公共关系传播与大众传播异同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大众传播与公共关系传播虽然都属于传播范畴,但又存在着差异。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群体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向为数众多的读者、听众、观众传递信息的过程。公共关系传播具有大众传播的一般特性,是大众传播的组成部分。

两者之间又有差异:

1. 狭义地看,大众传播的主体是以传播信息为职业的团体或个人;公共关系传播的主体则是具有组织或机构性质的主体,是代表组织或者机构行使传播职能的公共关系机构或公共关系人员。

2. 大众传播的内容是由职业传播者根据事实采访和编辑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图书、影视、广告等形式;公共关系传播的内容则是由组织部门行使传播职能的人根据公共关系需要策划的信息。

3. 现代大众传播的渠道以先进的技术支撑,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及时、全面客观地发布信息。这些传播机构都有一定规模、比较充足的资金、现代化的设备,同时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

公共关系传播同样需要技术和专业化的支持,但相对而言,它的制作和传播过程可以复杂,也可以比较单一,可以运用大众传播的各种渠道,也可以只运用其中的某些渠道。

4. 过去,大众传播的流程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单向的,因为它的主导者始终是传播者,而在传播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之后,大众传播也呈现双向或多向的特点。公共关系的传播对象是可知的和相对稳定的,它的传播过程具有明显的双向性特点。

公共关系传播的特点具体表现在:组织通过信息传播将自己的目标、政策和具体措施告诉公众,公众则通过被调查或主动回报两种方式把自己的要求、意见和建议告诉组织。与大众传播相比,公共关系传播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取得反馈。

三、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要素

1948年,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补充提出了传播过程五因素的公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这个公式描述的虽然是单向传播现象,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传播过程的简易的模式。因为其中包含了构成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效果。

公共关系传播是组织运用传播手段向公众传递信息的过程,它经历了由传播者到受传者的全过程,因此,也应当包含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

拉斯韦尔的传播五要素基本涵盖了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要素:

1. 公共关系传播者;

2. 公共关系传播内容;

3. 公共关系传播渠道;

4. 目标公众;

5. 公共关系传播效果。

四、文明之间的对话促进城市国际化

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看,公共关系的核心理念可以说是“对话”。传播者通过对话实现与对象城市或者公众达成一种长久的理解和共识。这种对话不仅仅是国与国、政府与公众、公众与公众之间的对话,更是一种文明与另一种文明之间的对话。

公共关系被视为一种通过对话在国外获取信任和理解的有效途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文明“包含着不为其他文明理解的东西”。全球化导致了强烈的认同意愿,即对自己所融入的文明的认同。

对象国或者城市公众并非孤立的存在,他们拥有其存在的文化背景,他们是某种文明当中的一员。陌生感和缺乏宽容度会使一种文明在面对另一种文明时变得封闭和排他,甚至带有几分妄自尊大。

没有对话,公共关系在这种环境下也会举步维艰。因此,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对话是达成信任和理解的必要途径。文明之间只有通过对话,才能更加理解对方、反思自己,才谈得上互惠互敬,才能达成广泛共识和持久认同。

与大众媒体一样,公共关系传播也是文明之间对话的桥梁。首先,客观真实的公共关系传播能准确地反映和传播多样的文明。今年的G20峰会是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机会。媒体对会议的报道传播了中华文明、传播了杭州这座城市,同时也表达了世界人民要和谐相处的愿望。

费孝通先生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16个字对如何处理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促进相互理解和对话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同时,公共关系传播也具有传递着人类共有价值的功能。美国学者提出,当一个国家的文化涵括一种共同价值观,由于建立了吸引力和责任感相联的关系,如愿以偿的可能性就得以增强。人道、公正、智慧、信任、博爱等是人类不同宗教和文化共有的伟大精神和价值观。

可以这样说,在城市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遵循这样的原则。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可以为文明对话提供和维系一种道德基础,而投映了这些要素的公共关系传播,在不同文明之间实现对话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指出,“不同的文化类型应当超越各自传统和生活的基本价值的局限,作为平等的对话伙伴互相尊重,并在一种友好和谐的气氛中消除误解,摒弃成见,以便共同探讨与人类和世界的未来有关的重大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五、充分认识公共关系传播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传播技术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的环境中,如何推进城市的国际化,用什么样的渠道加速城市国际化的进程,这些都是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第一,在城市国际化的过程中,城市的形象传播应该是首要的。今天的世界是文化共存的世界,是以形象和声誉换取话语权、以软实力和巧实力赢得发展的时代。公共关系传播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第二,公共关系传播是维护各国国家利益、实现全球共同利益的重要途径。城市国际化是维护一个国家利益组成部分,在和平和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的国际环境中,城市国际化要融入和平、共存、对话、理解、合作的核心语境。

第三,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统媒体和包括互联网、微博、微信、推特、网络视频等新媒体在内的大众传媒和社交媒体,公共关系传播要认识到新媒体的独特力量和潜能,充分发挥其在推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

上述三点只是从传播的角度,尤其是公共关系传播的角度出发的,没有涉及城市本身发展的其他要素,如金融、交通地位,发展的规模、速度等。

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建设调查与分析 篇5

——以武汉市地铁文化建设为例

一.选题背景周胥

(一)国内背景我国公共空间文化建设现状

(二)国际背景

二.文献综述金康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肖景涛

(一)目的(二)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四.课题可行性性分析

(一)理论可行性

(二)现实可行性

1.细分研究对象和问题明确,可实施性强

2.团队基础

3.外部支持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六.学科交叉与创新李贺雷

(一)学科交叉

(二)学科创新

七.研究思路图表形式 官智慧

八.调查计划

(一)前期准备

(二)实践调研阶段

(三)后期总结工作 加上计划表形式

九.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

(一)调查报告

(二)学术论文谶纬

(三)图片影像等资料

(四)调查实录

十.经费预算 十一.附录

(一)参考文献

(二)调查问卷

现阶段地域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篇6

[关键字]地域文化;城市建设;影响;关系

任何一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城市是地域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之一,地域文化的发展与城市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伴生、相互影响的。城市文化决定了城市的品牌以及特色,直接体现在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竞争力上。地域文化是城市文化发展的脉络,城市文化的沉积、衍化又促成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现代化步伐逐渐加快,城市的拆迁、重建的速度逐步加快,地域文化的特点也随之渐渐淡去。而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正是其地域文化。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增大。城市的发展须要在人、城市与地域文化中寻求平衡,三者的平衡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地域文化指人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经过历史的演变,由劳动创造产生并不断发展、沉淀下来的全部劳动和精神成果。地域文化是对当地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人文科技、宗教、饮食等各个层面的综合反映。因此,地域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地理空间范围内的文化特点,而这一文化特点是一个地区的特殊符号、象征,有别于其它区域文化。某种地域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长的历史时间,同样也会有较长的年代延续性。现在,中国几个比较有名的地域文化区有“华夏文化区”、“岭南文化区”、“西北文化区”等。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发展演变的产物。最初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而建立的良好、稳定的人居环境。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现代的城市建设以城市规划作为依据,之后通过城市的建设工程来对城市内的物质设施进行改造、修建等工作,它的过程性和以及周期性都比较明显。

一、地域文化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1、地域文化形成城市与众不同魅力。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进程、人文气息都会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都是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地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是一座城市特有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质的重要表现。城市的古老建筑、历史文物、饮食文化、民风民俗、景观风貌等都是一座城市的烙印和特有符号。这些符号不仅是城市形象的表现,更是城市地域文化的物化。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失去了这些符号,那么人类的发展便失去了前提。忘却历史、抹杀历史遗留文化的发展将会导致历史发展文脉的缺失,导致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消失。即使城市实现了良好的规划,实现了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也必将迷失方向,失去灵魂。

2、地域文化是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力量。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生产力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在城市发展中具有极大潜力。我国历史悠久,很多城市文化底蕴丰厚,在美食、旅游、文化、娱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将这些地域文化资源加以挖掘、充分利用、大力宣传,形成城市的新型支柱产业,带动城市服务产业等的发展,从而极大地带动城市的发展。

二、城市建设对地域文化的作用

1、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有助于城市空间的扩展,形成新的地域文化。在构建和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城市建设用来构建城市空间和城市特色。一些城市特殊的标志性建筑和特殊的建筑风格形成城市的新印象和新形象,加深人们对于城市新地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新旧文化的交融、历史与现代的结合更能从多角度展现一个城市的多面性和文化意蕴的丰富性,从而更好地诠释了城市的形象。与此同时,在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中,要找准城市的文化定位,形成地域特色与现代化的完美结合。

2、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有助于发展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是在人类的活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时代的进步,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城市不断更新,城市的布局、规模、建筑风格、人文气息都随着时代而不断前进。城市的建筑在物态形式上不断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不断融入到新事物、新思想中去。城市的新建设应该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求。

三、正确处理现阶段地域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1、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建设

城市的整体文化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对外宣言。城市建设要做到合理、科学规划,将城市的现代化和地域特色巧妙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展现出城市的个性与魅力,提升其价值与品位。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设计一方面要突出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又要体现出城市的活力和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气息;一方面要表现出浓浓的人文气息,另一方面要表现其秀美的自然风光;既要考虑到人们生活方式的多种多样性,又要考虑人们文化需求的多层次性。考虑到以上几点,城市的建设应该立足于地域文化,彰显城市底蕴;狠抓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展现人文关怀,坚持科学发展观,兼顾生态平衡,实现城市平稳可持续发展。

2、认真规划城市文化建设

首先,城市的文化建设要立足眼下并兼顾长远发展,在总体上认真规划,为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城市的文化建设要整合城市资源,从大局上做出统一规划,挖掘城市文化。加强服务产业的发展,形成连带的文化产业链,并在城市的饮食、景点等方面有所突出,形成自己的品牌。再次就是打造城市特色建筑群。每个城市的地域文化不同,城市的特色建筑群就会不同。比如北京的胡同,西安的回民街等等,这些建筑群落真实地还原了现代化都市中保留下来的民风民俗,古老的建筑等。还有就是构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符号,是一个城市留给人的最深刻的印象,比如北京的故宫、上海的东方明珠、西安的明城墙、台北的101大楼等等。这些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旗帜,是引领一座城市发展的向导。

3、遵守基本原则

一方面是要弘扬主旋律。中国正处于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阶段,我们对待城市地域文化不能一味盲目弘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具有浓厚的地域性、鲜明的时代性、积极的进步性的文化大力弘扬,将一些腐朽、消极、退步的文化舍弃,从而使得城市的建设更美好。另一方面是突出城市特色,打造精品文化。城市文化要重点突出城市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不一定要“广”或“大”,贵在“精”。从而保证地域性文化的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地域文化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相互融合要找准切入点,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城市建设要有正确的地域文化定位,有科学的谋划,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有所注重和突出,要不断吸取新的文化并一直前进和发展。这样我们要才能很好地将地域文化渗透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从而增添城市的气质、魅力,塑造城市新形象。

[参考文献]

[1] 吴衡.伦忠胜 城市建设中的地域文化变迁[J].经济师.2010.8:67-68

[2] 倪峰. 地域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关系[J]. 创新研究.2012.09:26

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 篇7

大型展示专题论坛高价值配套活动:政策宣讲会、多领域产需对接会、新产品 (技7ft) 发布会、企业信息发布会等优秀项目现饧参观第五届中国 (天津滨海〉因际生态城市论坛暨博览会中国首个以生态城市建设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展会, 始于2010年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名政要、知名学者和企业界嘉宾参与参展的国内夕卜生态城市、知名企业近1000家次参观观众27万余人次多项商业对接活动达成签约、意向协议金额达115余亿元人民币《环球表计》首次与政府携手, 主办"智慧城市技术与基础设施专题论坛暨展览会'Smart;URBA^Tech2014智慧城市技水与基础设施国际论坛暨专业展览会2014年9月23·26日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5号展馆专题论坛:t大主题, 全面分享城市的智慧发展1、诠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政策与) 去规、发展动议及未来趋势2、智慧城市via物联网发展带来的机遇3、国内外创新技水与解决方察4、能源精细化管理萘例分析与三表 (或四表) 融合的需求与发展趋势。5、国内外创新技水与解决方察6、智慧公用事业的发展、察例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融资机遇7、智慧城市发展的全球视角、发展机遇与挑战官方媒谉环球表计MEIERINGChivu LCOM联系我们国内招展:楚林媚 (Ms Linmei CHU) 国际招展:卢常友 (Mr Alvin LU) 论坛负责人:周菊香 (Ms Olive ZHOU) 销售经理市场推广大会经理·经理专题活动主办方·events电话:+86 010 68001719电话:+86 010 68001603电话:+86 010 6800162211公共传真:+86 010 6800 1673公共邮箱:scity@meteringchina.com

城市建设与公共关系 篇8

1 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与绿化的关系

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 规划与绿化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规划的目的在于构建和谐、平衡、稳定的生态环境系统;而绿化对于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城市环境和减少污染拥有者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文化发展。生态城市的构建, 需要依靠自然法则、人文心态以及科学技术三者之间共同协作来进行。

生态城市的建设规划得益于城市生态以及自然环境资源的系统支撑, 城市绿化则是维系城市生产力和生产资本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所以城市规划和绿化之间拥有是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在具体展开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应当通过科技进步, 来实现对经济构成的组成和增长方式的改变, 同时应兼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2 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与绿化的问题

首先,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 不仅现有的绿化方面的规范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 甚至已经开展的城市绿化尤其是园林景观绿化方面的工作也没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规定或管理条文。这就导致在进行具体的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有关绿地规划和设计方面的问题, 而这必然会给有关单位的监督和检测工作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和不便。

其次, 为迎合城市发展的要求, 个别政府官员出于对个人工作政绩和自我形象工程的考虑, 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进行城市绿化建设。虽然短时间内实现了城市形象的大幅度拔高, 但由于后期维护管理的断层, 促使绿化成活率低, 杂草丛生, 最终影响到城市外在形象的构建。所以说贪图一时表面观感, 非但达不到城市绿化的需求, 反而会为城市形象建设积累负值。

最后, 虽然近年国家已然下大功夫投入到城市生态建设过程中, 但是究其建设结果来看, 仍旧存在绿化区域分布不合理、绿化面积不协调等问题。而其中表现最突出的, 就是老城区极低的绿化率。分析原因在于, 老城区的居民一向经济基础薄弱, 而城市的管理人员和建设者在进行生态建设时往往将新城区当作城市的中心, 予以大力建设发展, 并没有对老城区一视同仁。

3 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与绿化的优化

3.1 积极探寻屋顶绿化新方向

所谓的屋顶绿化, 其实就是脱离了以“地”为基、实现天台、屋顶以及阳台等开展绿化建设。屋顶绿化不仅有助于推进城市的生态建设, 在土地资源紧张的今天, 还能独辟蹊径地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对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据有关调查显示, 城市中屋顶、阳台等高地面积与可提供绿化的土地面积相仿, 倘若能充分加以利用, 不仅能够缓解土地资源的紧张情况, 还可以促进构建完整的生态体系。只是, 屋顶绿化的开展所需要的资金投入远远大于地表绿化, 而且在相关后期维护方面较之地表绿化也存在诸多困难。所以, 为了使其开展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需要国家和政府层面不断完善相应政策法规, 并灌输市民开展屋顶绿化的思想。

3.2 确保绿化设计科学合理

针对老城区绿地率偏低这一问题, 可以采取“加大老城区绿化面积, 减少新城区绿化面积”的方式予以解决, 这样能够实现新老城区之间绿化面积的和谐均衡。但是鉴于老城区本身城市化进程较慢, 而且固有的建筑在使用度和坚硬度方面都有所欠缺, 所以老城区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终将被新城区取代的结果。在这样一个前提下, 绿化工程即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即便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 也会在新老城市交替之时, 被大量新生的建筑群落所覆盖、所毁坏。因此针对这样的发展趋势, 对老城区的绿化建设不应采用一味地资金投入, 而是要尽量在原有的绿地基础上进行改造, 而且最好是采用复合本地气候特色的、抗旱又容易存活的植物, 能够为后期的绿化维护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

3.3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要构建城市规划与绿化的和谐关系, 还必须注重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就某一个具体的城市而言, 其生态建设必须要从有利于人们生活、生产工作的角度出发, 坚持以人为本, 致力于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交通、通讯、休闲与绿等基础配套服务。生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满足人们对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更要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意义。

另外, 城市建设属于可持续发展范畴, 这就要求为此而展开工作的人员必须从长远角度出发, 在遵循客观规律和适应城市发展水平进度的基础上, 逐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化。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脱离某一城市自身的客观经济水平, 不能以超越自身资金保障的代价来展开建设, 否则将会为城市的整体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 生态城市建设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全球所有国家城市进程趋势所在。因此在进行具体的生态化建设过程中, 应当做好各环节的绿色规划和后期养护工作, 这对城市发展拥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构建绿色生态城市不能仅靠少数人的付出与努力, 只有全体居民努力团结, 共同提高规划意识, 才能为城市、也为自身营造出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于城市绿化问题也愈发关注。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城市规划与绿化的和谐发展, 渐兮成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通过分析我国现有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规划与绿化的关系, 进而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绿化问题,城市基础建设

参考文献

[1]郭志宏.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与绿化问题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 2011, (18) :8.

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探讨 篇9

城市公共设施分布不是孤立的, 它们与城市特别是其中的居住用地和绿地的分布与组织紧密相关, 因此应通过规划进行有机的组织, 使其成为城市整体的一部分。公共设施建设项目要成套地配置。配置的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指整个城市各类公共设施建设应该配套齐全:二是指在局部地段要根据公共服务设施所服务的对象及性质, 配置相应的设施, 以方便群众。各类公共设施要按照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的半径。根据服务半径确定其服务人数的多少, 推算出公共设施的规模, 不同服务设施有不同的服务半径, 应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合理地确定。公共设施的分布要结合城市交通组织来考虑, 公共设施的建设要根据使用性质及交通状况, 结合城市道路系统和地块情况统一安排。城市的改建、扩建, 要充分考虑原有的公共设施, 通过合理的留、并、迁、转、补等措施进行调整和充实。公共设施建设要考虑合理的顺序。在按照规划进行分期建设的城市, 公共设施的建设应与不同的建设阶段的城市规模、发展速度和居民生活的改善过程相适应。这样, 在城市建设时期既能保持必要的公共设施, 又不致过早或过量建设, 造成投资浪费。

2 城市主要公共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1) 城市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

任何城市的发展, 首先决定于它的经济基础, 取决于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 也就是物质文明的建设, 但是, 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设, 不仅是它的经济基础的反映, 而且反过来给经济活动以巨大的影响, 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型城市, 应当两个文明一起抓, 注重搞好文化设施建设。体育在世界上被视为民族精神的橱窗、社会文明的主要标志。它是任何社会都需要发展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发展得更为迅速更为普及。一个民族, 如果体育不振兴, 就不能成为充满活力、文明健康的民族。在城市建设上, 过去往往忽略体育设施的建设, 许多城市在制定发展规划时, 在新建居民区、学校、厂矿时, 没有或很少给体育一席之地。这样,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 体育场地不足的矛盾就越来越尖锐了, 鉴于这种状况, 国家体委要求省辖市和地市县逐步做到“两场一房一池”, 即拥有400m跑道的田径场、带看台的灯光球场、一个训练房、一个游泳池。这是举办运动会最起码的要求。作为小城市, 虽然从客观经济条件上远不如省辖市和其他大中城市, 但也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 充分重视体育设施的建设, 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 健全各类体育组织, 普及群众体育活动, 使体育成为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城市商业网点的建设:

随着城市的出现和发展, 商业网点就作为实现商业行为的场所而同时存在和发展着。虽然由于城市规模和性质不同, 城市商业方面存在着程度之别, 但商业总是不可缺少的。城市体现商业功能的物质条件就是商品、商业从业人员和商业网点设施。商业网点设施是商品流通的支撑点, 它的数量和质量对于活跃市场、发展商品生产有着重要作用。城市商业网点承担着促进城乡商品流通和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服务的任务, 是公共设施中与居民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基本设施, 城市商业网点的数量、水平及服务内容, 体现了城市商品流通程度的高低, 也反映了居民消费观念的一个侧面。规划建设好城市商业网点, 有利于推动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所以, 在城市布局中, 要安排好商业网点的分布, 合理增加数量, 提高质量, 做到行业配合, 布局得当。

3 居住区配套公建规划与建设

居住区配套公建 (也简称“公共服务设施”) , 是居住区配建设施的总称, 它是居住区内配合居民起居、生活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它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设施。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配建水平, 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并满足以下要求:

(1) 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中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 即对基层服务设施的要求, 如居委会、综合服务站等;对一套基本生活设施的要求, 如小学、粮油店、综合副食店等;对一套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设施的要求 (居住区级) , 如百货商场、门诊所、文化活动中心等。能满足配套设施的设置及经营要求。本规范的分级规模基本与公建设置要求一致, 如综合服务站可与组团级人口规模对应, 一所小学服务人口为一万人左右, 正好与小区级人口规模对应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 主要反映在配建的项目和面积指标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的确定依据, 主要是考虑居民在物质与文化生活方面的多层次需要, 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对自身经营管理的要求。

(2) 能与城市的行政管理体制相协调。即组团级居住区人口规模与居委会的管辖规模1000~3000人, 居住区级居住人口规模与街道办事处一般的管辖规模3000~5000人, 既便于居民生活组织管理, 又利于管理设施的配套设置。

4 配套公建的规划布局

居住区配套公建各项目的规划布局, 根据不同项目的使用性质和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 应采用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并应利于发挥设施效益, 方便经营管理、使用和减少干扰。

(1) 商业服务与金融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

形成居住区各级公共活动中心。在使用方便、综合经营、互不干扰的前提下, 可采用综合楼或组合体。基层服务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居民, 满足服务半径的要求。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是为区内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的居民使用或服务的, 因此公建的布局要适应儿童、老人、学生、职工等居民的不同要求。同时各公共服务设施又有其自身设置的经济性和要求方便居民使用等共同特点, 从而可将有利经营、互不干扰的有关项目相对集中形成各级公共活动中心。一般由百货商店、专业商店等商业服务项目和银行、邮电局 (邮政所) 等金融邮电项目, 文化活动中心等文体建筑组成。根据居民生活需要有的项目要适当分散, 符合服务半径、交通方便、安全等要求, 如医院、幼托、学校、综合基层店、居民存车处等, 对于可兼为外来人流服务的设施宜设置于内外人流的交汇点附近, 以方便使用和提高经济效益。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是与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组团划分、道路和绿化系统反复调整、相互协调后的结果。为此, 其布局因规划用地所处的周围特质条件、自身的规模、用地的特征等因素而各具特色。对公共活动中心, 宜将可连带销售, 又互不干扰的项目组合在一个综合体内, 以利综合经营、方便居民和节约用地。

(2) 配套公建的规划与建设:

根据各地居住区规划的实践, 为满足3~5万居民要有一整套完善的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应配建派出所、街道办、综合百货商场、理发店、综合修理部、文化活动中心、门诊所等;为满足0.7~1.5万居民要有一套基本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应配建托幼、学校、粮油店、菜店、综合副食店等, 为满足300~700户居民要有一套基层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应配建居委会、居民存车处、综合服务站、综合基层店、早点小吃、卫生站等。基本原则是当居住区的居住人口规模大于组团、小区或居住区时, 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的项目或面积也要相应增加, 当居住人口规模大于居住区时, 可增配医院、银行分理处、邮电支局、豆制品加工等, 以满足居民多方面的日益增长的基本需要。

5 结论

总之, 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不配或少配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晚建了也会给居民生活造成困难, 如不及时配建小学, 小学生要回原居住地上学, 长途往返十分不便。晚建了派出所就没有地方办理户口迁移等手续或至本区外兼管的派出所去办理, 造成管理和使用不便。

摘要:城市公共设施是为城市行政管理及城市居民日常必需的经济、文化、生活服务的各项设施的总称。城市的公共设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小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都比较小, 所以常把城市有关行政管理、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内容的公共设施综合起来, 布置在城市中心范围内一个较集中的地段, 从而形成城市的公共设施中心, 也形成城市居民的公共活动中心。

关键词: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建设,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李长沙.龙岩市住宅区体育配套设施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6.

浅析城市规划与城市房价关系 篇10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 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个城市的角度来分析, 城市房价的高低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关系密切。城市建设总体容量控制标准、土地配置以及用地功能布局是否科学合理, 这几方面是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确定的。从城市的局部角度来分析, 影响房价的因素还有地块的开发强度、城市用地性质以及环境控制要求, 也同一个城市的规划技术控制指标有很大关系。从城市规划的内容来看, 它是以土地利用规划为核心的, 因此城市规划和城市房价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城市规划与房价关系

房价直接反映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 了解房价组成和相关的影响因素, 对城市规划编制时如何找准调控着力点意义重大。现在全国城市房价高居不下, 已经成为热点社会问题, 如何运用调控的第三只手———城市规划, 成为必须好好研究的学术问题。一直以来, 政府管理相关部门对城市规划的巨大调控作用认识不足, 加上缺少对城市规划实施的全程监督管理, 以致造成了城市发展中错位等很多问题, 甚至对城市房价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3 城市房价构成分析

房价总体上说由土地本身的价格、开发的成本、商业行政运行费用以及利润这四大部分构成。其中变化不大的是开发成本和商业行政运行费用, 属于房价中的刚性成本部分。

土地本身价格, 即房屋开发企业通过在国有土地出让、转让的途径, 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后所支付的出让金等相关的费用。国有土地所有者是政府, 直接影响土地价格的有土地开发的相关政策。最近十年, 随着房地产市场日益成熟完善, 在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 出让土地的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随之而来的是政府出让土地的相关政策也陆续推出。土地在城市中的区位对地价的影响很大;城市各个片区的自然环境和市政基础设施条件条件, 也会直接影响土地品质和价位;还有在土地土地供求关系方面, 土地供应的数量, 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地的出让价格。

房价中的利润, 一般情况下认为是由房地产开发商起主导作用。买房者在购买房产后, 作为房价利润的直接经济负担者, 决定了利润最终实现。而房地产商则成为主动诱导者, 想方设法增加房价中的利润, 这也是开发商的本质所决定的, 诱导了房价利润的增长, 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缺一不可。

4 城市规划如何影响城市房价途径分析

通过以上对房价的相关因素分析, 在编制城市规划时, 可以考虑通过控制城市地价、购房的心理预期以及的生活的舒适度等着力点, 对城市房价产生作用和影响。

4.1 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规划时做好用地规划

现在政府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 对城市发展的主观展望和个人意志很重视, 而作为房价宏观调控的调控手段这一功能反而不够重视, 有的甚至没有意识到。因此, 以城市总体规划来引导城市建设, 规划的重中之重是做好城市用地规划, 使用地开发有相对合理的开发时序。政府除了将出售土地作为政府财政重要收入以外, 更多的还应考虑到城市中各个社会阶层的住房需求, 从城市发展的整体效益出发, 加强对城市用地现状的分析评估, 做好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和用地储备, 科学合理预测居住用地需求, 从宏观上起到调控城市房价作用。

4.2 城市规划对城市房价的稳定作用

城市规划由于划分了城市用地功能分区以及土地的使用性质, 不同的土地性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很悬殊的, 这也就决定了房地产价格的高低。即使是同一性质的用地, 在城市中所处位置不同, 价值也不一样。在城市交通便捷的好地段, 房价高也就成了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我国的城乡规划体系中, 作为法定性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是在借鉴国外大量城市建设的技术, 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而引进的一个规划手段。它对土地的用途进行合理的规定, 使公众对土地使用开发有了明确的预期, 并且具有高度的法定性和权威性, 对城市的每个地块都有详细的技术规定, 因此具有稳定地价的作用。

4.3 加强房产开发管理, 从制度上防止楼盘空置问题

政府部门研究居住用地规划布局时, 除了对城市中单块居住用地规模进行限制外, 可以考虑对同一家房地产开发商的购地数量进行限制, 从而强化开发商的竞争, 杜绝个别房产商大面积囤地和对市场垄断。另外, 对于开发商拿地后囤地迟迟不开发或开发后捂盘不售的“空置楼盘”问题, 主要原因在于空置成本较低, 对房价的预期值又较高所致, 以致对城市本就有限的土地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破坏了住房的供需平衡, 造成了房价过快上涨。因此, 建设规划部门在规划管理时, 可以有针对性的要求开发商的建立楼盘的建设销售图则, 还可以建立售房的实时信息系统, 对楼盘从制度入手进行规范和监管。

4.4 优化建成区内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布局

产生城市中房价利润高点的原因, 是城市人工和自然条件的差异, 从而导致土地价格产生很大差异。在编制城市规划时, 基于解决异质房价产生的高值问题, 首先应避免在城市中心区将政府投资的公共品如学校、医院、车站等设施布局过于集中, 避免使空间资源产生富集现象。而应该有意识的考虑公共设施布局的均衡问题, 比如可以考虑投放到设施相对较弱的次中心区等区域。另外, 还可以研究城市产业布局, 促使各个产业在空间上更均衡合理分布, 还应考虑和居住区的布局紧密结合, 减少车流人流的出行时间, 降低能耗, 提高城市效率。解决很多城市中的局部地域人口过度集中问题。

4.5 优化城市中心区用地组合

在空间极化未被弱化情况下, 应在城市中心区规划中, 更多考虑在现有用地容积下, 高效集约利用土地, 可考虑两种思路:一是“地下城市化”, 充分挖掘地下宝贵的空间资源, 打造立体城市。可以将部分商业用地、停车场、大型仓储超市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室内照明依赖度高且占地面积大的场所, 以及部分地段的城市道路布置在地下。地上空间资源则多留给办公、居住、公园等有采光要求的用地使用。二是打造“多向立体居住空间”, 高效集约利用土地。将中心区视为一个“建筑总体”。该“建筑总体”中容纳商业、服务、居住、休闲娱乐等用途, 功能高度混合。内部建筑间通过地面、地下和空中通道连接, 节约通过性公共用地的占地面积。而降低人均住房费用, 降低房价。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城市规划是影响城市房价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当下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 分析城市规划如何影响城市房价和地价, 研究它们之间互相影响的作用机制, 从而可以使城市土地在开发建设中更加的科学合理, 尽可能的发挥出城市土地最大效益, 使预测房价的变化更客观、更有效, 还可以从整体上引导城市有序发展。最后,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规划作用, 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进而确保城市建设和开发的科学性。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房价居高不下情况, 通过分析房价组成, 提出通过城市规划调控作用, 保证城市土地的高效合理利用, 从而影响和调控房价, 达到促进社会公平、稳定房价的目的, 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地价,房价,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唐晓莲, 魏清泉, 房地产开发中的规划管理问题探析[J]城市规划, 2006 (4) .[1]唐晓莲, 魏清泉, 房地产开发中的规划管理问题探析[J]城市规划, 2006 (4) .

[2]马晓亚, 袁奇峰.基于城市发展理念的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关系探讨[J].规划师, 2009 (5) .[2]马晓亚, 袁奇峰.基于城市发展理念的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关系探讨[J].规划师, 2009 (5) .

[3]付晓东, 经营城市与城市发展.[3]付晓东, 经营城市与城市发展.

城市建设与公共关系 篇11

(华侨大学美术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

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探索与重构

Expl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public art construction in Quanzhou city

□赵洋

(华侨大学美术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

加强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是建设“和谐大泉州”、改善投资环境、弘扬侨乡文化、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需要。目前,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主要存在政策支持不够、资金渠道不畅、高校资源缺位、历史文化融入不够等问题。加强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应完善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政策与管理,采用政府与企业共建的“公共艺术百分比政策”解决资金问题,建立以高校资源为依托的城市公共艺术活动的长效机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公众认识,在汲取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比如泉州市东海片区市民广场的公共艺术空间建设,应该通过体现时代特征、活化公共建筑、注重时空脉络、融入地域特色来表现其品格。

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百分比政策;泉州花灯

世界著名艺术评论家南条史生 (Fumio Nanjo)说过:“无论从建筑、都市规划,或是艺术的角度来看,时代正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公共艺术。”[1]公共艺术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的发展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部公共艺术的发展史。公共艺术作为整个城市的窗口,它所呈现出来的文化艺术品位是一个城市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公共艺术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正逐步彰显,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公共艺术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中。2009年 3月,国内首家城市公共艺术中心在深圳成立,主要研究如何以新观念来塑造城市形象、让普通民众参与城市建设,从而使公共艺术成为公众艺术。然而,有国际花园城市之誉的泉州却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方面显得滞后。本文拟在借鉴其他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泉州市加强公共艺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现存问题与对策,以期重构符合泉州实际的公共艺术发展模式。

一、泉州加强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必要性

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精神、城市形象、城市品位乃至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史证明,城市公共艺术在提升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实力、营造适宜人居环境、推动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城市也已充分认识到城市公共艺术的重要性,并通过强化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来改善城市软环境和城市文化氛围。泉州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作为对台的重要窗口和海西经济大开发的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在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城市过程中,更应抓住时机,通过批判地继承本土传统文化艺术、吸收外来进步文化艺术来加强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增强城市竞争力。

1.加强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是构建“和谐大泉州”公众文化环境的需要

宜人的城市人居环境不但需要有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更需要有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近年来,我国青岛、厦门等城市以提升生活品质为目标的公共艺术建设,促进了城市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使城市逐步走上宜居、和谐的发展之路。泉州作为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更需要构建人性化、艺术化的高品位公众文化场所,需要通过建设一系列高品质的城市公共艺术使“和谐大泉州”成为一种公众文化环境。

2.加强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是推进海西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

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是吸引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助推剂。根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的推算,对城市公共艺术的经费投入可得到 12倍的连带经济效益。[1]例如苏州的工业园区通过积极改善包括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在内的软环境,将整个工业园区打造成生产、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新型生态园区,为苏州带来了投资热潮,使旅游收入也成为城市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大大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城市竞争力。泉州台商投资区、东海总部经济区等作为泉州的重点建设项目,更应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方面做一些开拓性尝试,以和谐开放的胸怀开展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从而改善泉州的投资环境,推进海西经济发展。

3.加强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是弘扬侨乡文化特色、提升国际知名度的需要

成功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可以使一座城市具有强烈的地域感,培育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北京将旧厂房改造成现代 798艺术中心,通过对厂房的艺术化创新,培育出新兴产业。如果泉州能突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主题,利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这个平台打造好历史文化名城、清源山名胜、宗教博物馆、郑成功史迹、惠安女民俗、安永德生态风光等特色品牌,将会大大提高泉州的国际知名度和认同度,也会给泉州带来无限商机。

4.加强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是创建国际品牌之都、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需要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其发展的动力,今天的泉州名城、晋江品牌,无疑是泉州优秀历史文化在现代的延伸和升华。泉州轻工业发达,尤其是晋江鞋业、石狮服装业等,创建了一批国内知名品牌,同时出口贸易节节攀升,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泉州要想打造国际品牌之都,就必须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深入挖掘侨乡文化,注重品牌与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关系,以带动泉州企业文化的发展,为世界泉州、晋江品牌注入长青基因。

二、泉州城市公共艺术之不足的成因分析

当前,高速发展的泉州正勃发着强劲的经济活力,各方面的建设尤其是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例如古城区的道路改造、石头老房社区改造、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等。与此同时,相应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也随之有序推进。然而从泉州市现存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来看,公共性和互动性大多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作品与周围环境并没有发生关联,缺少和谐气氛,受众也少有共鸣。近年来,泉州市开始重视城市公共艺术建设项目,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1.政策支撑力度不够、体制不顺

一方面,我国在城市公共艺术监管方面的法律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法律保障体系,缺乏对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违法行为的处罚和约束;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泉州市公共艺术建设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未能对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主要表现在作品的艺术质量良莠不齐:有些作品过于个性化,很难与大众“对话”,影响了公共艺术作品在大众间的影响力;而有些则过于低俗、媚俗,缺乏艺术的前瞻性,有损城市形象。目前国内各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通常都由该市的公共艺术中心负责管理,公共艺术中心根据不同片区整体设计的需要统一规划片区内公共艺术建设的主基调,同时负责制定与公共环境建设相关的政策。因此,泉州要大力发展城市公共艺术建设,首先应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

2.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资金渠道不畅

泉州作为国际花园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有艺术感染力的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并不多见。政府对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因素之一。作为福建省三大城市之一,泉州是一个品牌之都,大大小小的企业品牌不胜枚举,但企业品牌与泉州市公共艺术建设脱节,民间资金进入公共艺术建设的渠道不畅。事实上,在政府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民间资金的介入可以大大推动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公共艺术建设应是解决资金问题的可行之策。

3.高校资源利用不够

泉州的国立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以及福建省内的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汇聚了众多全国甚至世界知名艺术家,而泉州并没有给这些艺术家们提供广阔的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往往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上述各高校经常有设计作品见之于众,如 2009年泉州市室内设计大赛就涌现出很多优秀的高校作品。如果泉州能在公共艺术建设过程中合理整合本土高校资源,发挥本土高校的综合优势,那么泉州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将会有新的发展。

4.对历史文化的融入有待加强

泉州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古迹众多,素有“海滨邹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美誉,但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过程中未能很好地体现泉州侨乡城市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底蕴,很多外地游客对泉州印象不深。以泉州的城市雕塑为例,在造型上大多以写实为主,功能上主要体现纪念与装饰,材质多为单一的石材,视觉上并没有超越传统写实艺术。如泉州市标“飞天迎宾”、丰泽广场的“鲤鱼化龙”、东湖街口的“97返珠”等城市雕塑,虽然具有泉州本土特色,但对于时代文化的思考、人文性关注和文化生态的探讨相对较少。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雕塑应具有特殊的公共性、文化性,并能滋润心灵、提升品格,同时它还应该有利于公众想象力和民主意识的培养。

三、构建泉州模式的公共艺术

美国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 (LewisMum2 ford)在 1960年代就指出,未来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物质上的质量”转变成“精神上的能量”。[2]1980年代,日本开始重视改善城市环境,并通过资金支持、媒体宣传、政策制定等措施来推进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其间,注重政府行为、注重市民参与、注重文化保护,体现出系统性、科学性、艺术性、休闲性和以人为本的现代公共艺术理念。近年来,随着海西经济体的不断壮大,泉州城市建设也迅猛发展,工业社会对居住环境的诸多负面影响开始引起人们的反思,努力提高和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质量成为当今的重要话题。泉州可借鉴国外先进的公共艺术发展经验,并结合自身文化特点,摸索出能够适应泉州城市发展的泉州公共艺术模式。

1.完善相关政策,理顺管理体制

建议在规划、城建等部门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学者、专业人士和市民代表共同组成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委员会,对全市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实行指导和对口管理。公共艺术建设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为泉州市公共艺术建设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理顺与公共艺术建设相关的各方面关系,对泉州市公共艺术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对大型公共艺术品的创作和安放进行评审、对全市性的公共艺术活动进行指导、对公共艺术专门奖项进行评定等。其宗旨是稳健地推进泉州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这既能为泉州市公共艺术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又能使公众对公共艺术产生心理期待,对作品的选择也将会更加谨慎,从而有效地保证泉州公共艺术建设有序、健康地开展,避免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盲目和无序。

2.尝试共建模式,畅通筹资渠道

“城市公共艺术百分比制度”,即政府以法律形式明确投入城市公共艺术资金占城市建设总资金的百分比。1956年,美国费城开始实施“公共艺术百分比政策”,现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和城市普遍认同的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成熟经验。我国“十一五”初期国家建设部通过设立“公共艺术百分比投资政策研究”这一课题,深入研究、分析了国外城市公共艺术政策及发展趋势。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泉州市实力雄厚的企业众多,泉州市政府可与地方民营企业、社会团体合作,每年共同筹措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来加大对公共艺术的建设力度,从资金上保证城市公共艺术建设项目的连续性,使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市民对公共艺术的需求形成良性互动。

3.依托高校资源,建立长效机制

泉州应在“元宵灯会”、“海丝文化节”、“鞋博会”、“航海日”等活动的基础上,依托省、市高校的优质资源,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城市公共艺术节或定期举办城市公共艺术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参与活动,征集好的艺术作品和策划方案,借以提高泉州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带动泉州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建立起泉州城市公共艺术活动的长效机制。此外,各专家、学者应积极献计献策,以加强城市广场、城市雕塑、街头公园、公交车站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将城市建设与文化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公共场所的文化功能。

4.发掘历史文化,提高公众认识

1992年,日本名古屋爱知县文化情报中心举办公共艺术信息收集整理活动,对日本城市公共艺术进行全面考察与调研。该中心与专家组织研讨会,详细介绍国外大规模公共艺术工程,检讨日本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的各种弊端,大大提高了日本民众对公共艺术的认识,激发了其参与热情。泉州市可借鉴这一做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城市公共艺术活动,通过收集整理与考察调研,发掘泉州侨乡城市的优秀历史基因与深层文化内涵,并使之转化为市标、广场等建筑中的艺术元素。此外,还可以借助于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相关书刊的发行,提高公众对公共艺术的认识,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从而完善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表达。

5.汲取国外经验,积极探索创新

1984年,现代雕塑国际研讨会在日本滋贺县琵琶湖召开,与会各国艺术家讨论了公共空间的性质及公共环境中艺术创作的材料运用等现实问题。类似的活动或会议为我们汲取国外经验、积极探索创新提供了机会。泉州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必须同时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对本土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使两者和谐统一。目前,泉州市政府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将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与“一湾两江”、“和谐大泉州”等重大建设项目结合起来,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做好相关规划,在城市适宜节点布置城市公共艺术景观,在探索中创新,为构建国际一流水准的现代化海滨宜居城市营造艺术氛围。

四、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案例分析——以东海市民广场为例

南条史生认为,品格对于艺术作品而言至关重要。他在《艺术与城市》中写到:“艺术有时以暴露、暴力形式展现,有时看起来只是垃圾,有时看起来猥琐,但是这些表现形式当中仍有有品与无品之区隔。”[3]泉州的东海片区作为日后城市发展的中心区域和新的行政服务中心,其公共建筑设计方案已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作为全市最大的市民广场,东海片区市民广场包括城市规划建设与成就展示馆、东海工人文化宫、泉州歌剧院和泉州图书馆 4幢公共文化建筑,建筑面积达 16万 m2,建成后的市民广场将成为泉州市地标性公共建筑。作为大型的公共艺术空间,市民广场如何真正体现其品格?笔者认为在设计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构想。

1.体现多元时代特征

21世纪是艺术多元化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相互间的沟通与合作愈加频繁,反应在文化上就是文化多元和文化共生,因此在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集思广益,从世界范围内邀请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民族的艺术家进行创作,以体现时代特征。异国文化在这里不是过客,而是介入市民生活与泉州公共艺术建设的艺术元素。

2.活化公共建筑

在东海市民广场的建设中,大到建筑门口的艺术造景、沿街建筑的立面景观,小至水龙头、消防箱、公共座椅、地面铺装、通风口,都可通过艺术家充满想象力的精心创作而成为活化的艺术。活化了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建筑给人的刻板、冷漠的印象。例如日本东京地铁大江户线,从天井、墙壁、地板、梁柱,到照明灯、月台、座椅、盥洗室,无不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特征和文化特色,展现出非同凡响的地铁表情。一个大型地铁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大型公共艺术项目,它将绚烂多彩的公共艺术延伸到地下,极富感染力,从而大大提升了城市品位。泉州市东海片区轨道交通建设亦可借鉴日本的成功案例,将其建设成泉州市活化的艺术景观。

3.注重与时空脉络对话

公共艺术建设不能单从空间的形态、色彩、功能及建筑特征角度切入,还必须考虑空间拥有的历史和文化脉络。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以出砖入石、双波曲、燕尾脊等为特征的当地建筑和别具特色的红砖文化,共同体现出泉州传统建筑的美感与文化性格。就东海市民广场而言,现有设计方案中的 4幢主体建筑可采用长方形、不规则几何图形等构成建筑主体外观形状,同时结合园林绿化进行设计,以体现出现代建筑的时代特色。在主体建筑时代特性凸显的情况下,应从闽南传统文化的角度入手,对周边建筑的形态、色彩、功能进行探索创新,注重与时空脉络的对话,结合历史和文化脉络进行规划设计。

4.融入地域特色

在东海市民广场的建设中,应注重融入地域性特色艺术元素,使艺术走向生活,深入大众。应结合该区展示馆、文化宫、图书馆的建设,把艺术家的作品从博物馆、工作室请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来,让人们参与艺术,在城市生活中赋予艺术新的意义。例如泉州花灯作为泉州民族文化和艺术形象的典型,既为泉州历史文化增光添彩,也使泉州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花灯工艺美术大师可在继承花灯艺术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大胆探索,将花灯艺术应用于东海市民广场公共艺术的景观布置当中,不断打造花灯艺术精品,从而逐步形成泉州地域文化特色,创建新的城市文化品牌。[4]

五、结语

总之,泉州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必须有政策支持并完善相关管理体制,由政府与企业共建,建立以高校资源为依托的公共艺术活动的长效机制,提高市民对城市公共艺术的认知,在汲取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有效推进泉州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对于提升泉州城市公共环境的人文与艺术品格、优化市民大众的艺术品质、拓展社会整体的审美文化教育、增进市民的公共意识和社会归属感、强化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展现泉州城市地域文化风貌、增强城市竞争力等,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1] 房青川.加强成都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建议[EB/O L].(2008-12-09)[2010-12-13].http://www.cdcc.gov.cn/Special Topic/FJDe2 tail.aspx?NewsI D=23634.

[2] LewisMumford.The City in History,its transfor2 mations,and its prospects[M].London:Secker&Warburg,1963:353.

[3] [日 ]南条史生.艺术与城市 [M].潘广宜,蔡青雯,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59.

[4] 赵洋.泉州花灯的艺术价值及其保护与发展[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

[作者已有相关成果 ]

[1] 赵洋.构建城市生活环境的生态和谐 [J].艺术探索,2010(1):138.

[2] 赵洋.泉州回族祠堂建筑的审美文化分析[J].福建论坛,2010(2):69.

[相关主题文献 ]

[1] 时向东.北京公共艺术研究 [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本文创新点 ]论述了加强泉州公共艺术建设的必要性,针对其问题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给出了东海市民广场的设计构思,增强了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对策建议的可操作性。

J12;TU-8

A

1009-3729(2011)02-0055-05

泉州市社会科学研究 2010年规划课题(2010C—ZC05)

城市建设与公共关系 篇12

1 数字城市的涵义

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数字中国的延伸, 它和数字地球、数字中国一样, 同样是一种战略目标, 并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对城市规划、管理、建设、市民生活、经济发展带来效益和方便。数字城市是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多媒体及虚拟现实等技术, 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通俗一点说, 数字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 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 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利用。

2 城市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地位

2.1 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是城市各职能部门与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集成, 它包括城市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市政公用设施、环保、电信、消防、防震减灾预测等。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 没有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持, 就谈不到数字城市的建设, 数字城市的提出将进一步加快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2.2 城市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城市空间信息的基本特征是空间位置关联性, 它主要表征自然与人文要素的地理位置和空间的分布关系, 其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地图, 而城市测绘就是一个充分利用各种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手段, 专门从事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获取、加工、存贮、更新和提供的产业, 毫无疑问城市测绘是实施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主干产业, 是建设数字城市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产业。

2.3 城市测绘与数字城市

近年来, 随着以“3S”为代表的测绘高新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 城市测绘得到迅猛发展, 数字化的测绘生产模式与技术体系已经建立, 并逐步由传统测绘向现代地理信息产业转化, 城市测绘已经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之中, 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有力保障和社会各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城市的基础与前提, 因此, 发展数字城市必须首先建设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制定空间数据标准, 建立地理数据的共享机制, 使全社会都能充分共享地理空间数据。

3 城市测绘应如何把握数字城市提供的发展契机

数字城市的建设推动了城市信息化进程, 拓展了城市测绘的应用领域, 加快了测绘科技创新的步伐, 加速了城市测绘由传统模式向城市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化, 为城市测绘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面对新的契机, 城市测绘部门应该紧紧把握现代测绘的发展方向, 以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 促进城市空间信息资源的高效开发, 应用与共享, 将城市测绘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

(1) 明确发展方向, 制定有效措施。数字城市是关系到城市发展的系统性工程, 城市测绘部门应当明确发展方向, 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应当积极的参与到政府组建的城市地理信息中心, 成为其中的核心力量。

(2) 规范生产与质量管理体系。空间地理信息是数字城市与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主要数据源, 因此, 作为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的生产者与提供者, 城市测绘部门必须严把质量关, 建立基础空间数据的管理机制, 健全数字化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 切实承担起城市空间数据的及时采集、处理、加工和提供任务。

(3) 加大对基础测绘的投入力度, 提高测绘保障能力, 要形成政府投入为主, 基础地理信息使用单位和承担基础测绘生产任务单位共同投入的投入机制, 切实落实基础测绘项目经费, 并实行专项管理。

(4) 建立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机制, 要充分利用市政测量、竣工测量、地籍测量以及遥感信息等各种手段, 确保城市系列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适时更新。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测量标志的维护和有偿使用制度。

(5) 加强基础测绘部门的自身建设, 切实做好基础测绘的组织实施工作, 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加强基础测绘成果资料的深加工, 开拓基础测绘应用和服务的新领域, 提高基础地理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保障程度。基础测绘单位要深化改革, 进一步完成基础测绘的保障和管理体系, 从技术标准、人员素质、高新技术设备的引进吸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

(6) 大力推进“3S”及其一体化技术的应用。“3S”及其一体化技术是数字城市重要的技术基础, 因此, 城市测绘部门应大力加强“3S”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通过GPS建立城市控制网, 利用RS快速的采集数据, 更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 运用GIS来管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 完成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建库与动态更新任务, 为数字城市服务。

在GIS中, 由于所获取的测绘基础数据详尽、可靠、准确, 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同时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和具有极强的逻辑判断功能, 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多方案比选, 增加了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4 结语

综上, 数字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建设数字城市的基础, 而作为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的生产者, 城市测绘部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着数字城市建设的加速发展, 城市测绘行业必须把握历史机遇, 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摘要:基础测绘是数字城市框架和核心的基础系统工程, 基础测绘为数字城市提供基础数据集, 数字城市则是高效、全方位充分利用基础测绘数据的一种最直接的途径。文章以基础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的关系为研究核心, 并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

上一篇:核桃低产园改造技术下一篇:体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