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班集体的建设

2024-11-08

和谐班集体的建设(共12篇)

和谐班集体的建设 篇1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那么怎样才能让这珍贵的生命永远鲜活,永远展示生命绚丽的画卷呢?唯有和谐!我觉得只有在和谐之旋律中才能让生命折射出七彩光芒,才能让生命个性张扬,蓬勃快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努力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因为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载体。

所谓“和谐班集体”,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舒畅的心理气氛中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自觉的主动活动,促进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而创设的一个友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进取的班集体,让学生在集体中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那么班主任该如何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是激发人的潜能及创造力的沃土

人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潜能的发挥与宽松、和谐、民主的优质环境联系在一起。一个具有创造潜能的人,离开这样的环境是不可能得到大的发展,更不可能有所作为的。相反,即使自身不具有充分的创造潜能,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也一定会比以前有所作为,这说明环境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必须竭尽全力地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环境。

1. 班规班纪的健全

“江水离开了大堤,就会泛滥成灾;火车离开了轨道,就会寸步难行;学生离开了班规,就会学业难成”。让每一位学生查找班级或自己身上存在的“不和谐的音符”,制定相关的整改措施,让每一位孩子为班级的发展献计献策,最后整体把握,在不违背《准则》的前提下,民主讨论、修改,打印成“文”,张贴在教室。学生会很乐意地自觉地去遵照执行,不愿去“犯规”,在这和谐的氛围中,大家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融入到这一多的立体思维锻炼的机会。例如:已知二视图补画第三视图。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根据已给的二视图分析物体的结构特征、尺寸、位置和方位关系并想象出其空间形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实物模型或用橡皮泥根据已经条件捏出题中所描述的物体,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得出结论或验证所得出的结论,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该形体的结构特征有了深刻的理解。此时,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一步分析、判断其结构关系,准确地绘制和表述出第三视图的特征就会变得顺理成章。教学实践证明,手脑并用的练习和实习活动是培养学生绘图读图立体思维能和谐的集体中。

2. 班级活动的开展

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在活动中和谐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我们可以结合重大节日举行主题辩论会、演讲比赛、故事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自我认识能力。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学校秋季运动会、兴趣小组活动、元旦文娱汇演等。这样既可以给特长生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顽强的意志力,又可以借此机会大力宣传,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集体主义荣誉感,激发学生发奋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更容易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痕迹,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3. 班级文化的布置

教室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教师应把教室建设成能让学生自由发挥能力的软环境,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对于班级的布置,如学习园地、手抄报、黑板报等,我向来是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设计的,能说的就说,能写的就写的,能画的就画,能做的就做,能评的就评……定时更新,评比总结。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保持教室里的安静与祥和,告知学生教室是神圣的,任何时候不允许不文明的言语、动作在教室里发生。这项工作很琐碎,但是也很重要,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班集体的良好环境才能得到保障。

二、平等、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创造和谐班级的基石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起点和前提。黑格尔曾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喜学生之喜,忧学生之忧,把自己的爱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班主任作为素质教育的直接承担者,是学生的示范者,是师生情感的沟通者,是学生情感的寄托者。有责任感的班主任必须要完善自我,更新观念。

1. 树立新型学生观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花季少年。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从研究学生思想开始,了解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培养其自主精神,提高其社会适应性,让他们觉得在学校有人是爱他们的,甚至这种爱有时可以与亲情媲美。

首先,班主任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将学校、班级的要求内化成学生的需要。爱默生和他的儿子想把牛关进牛棚,可牛怎么也不进去。女仆拿着一捆嫩草,小牛吮着手指,闻着嫩草的清香,乖乖地跟着女仆走进了牛棚。在我们的教育中,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种“顶牛”现象,怎么办呢?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学习爱默生的女仆,去了解“牛”的喜力的最有效方式。

总之,要实现《机械制图》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好课程的信心,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并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促进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技能。当然,要教好《机械制图》课除了要做到上述三点的同时,还必须把握新时期课程改革精神,把新的教学理念、新知识、新要求贯穿到平时的教学中去,不断探索提高。

浅析《失街亭》人物形象刻画及其表现手法

张维利

(东海职教中心,江苏东海

《失街亭》节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不仅故事情节错综复杂,扣人心弦,而且为我们塑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各有特性,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作者是怎样来刻画这些人物形象的呢?

一、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

语言是思想的衣服。文学作品中,性格化的语言,是刻画人物,塑造典型的重要手段。《失街亭》中,写了很多人物的对话,对人物的性格、身份、感情、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诸葛亮的语言在通篇中都很突出。他是这次战争的最高指挥者,和他的部下接触很多。如文章一开始马谡请战驻守街亭时对马谡所说的扼守街亭的重要性的一番话,以及他的精密的部署,可以看出他用兵谨慎、细心的性格。接下来对部将王平、魏延的派遣和嘱托,体现了他知人善任、虑事周密、审时度势的军事才能。特别是斩马谡一段,对王平则严厉斥责,面对马谡则体现了极其复杂的感情。初则指出其不听王平之言而铸成大错,继而指出其罪不容赦,最后申明不正军法则不能服众,但又提出抚恤其家小而慰死者。马谡被斩后,又深度自责,痛哭不已。这一段对话,写得情真意浓,人物的内心世界都从对话中表露无遗。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诸葛亮那赏罚分明、勇于自责的主帅风度,这一些富有性格特点的语言,构成了诸葛亮完美的艺术形象。

马谡的语言显示他死守兵书、自恃高明、轻敌自信、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形成他这种性格的原因,在《三国演义》中曾有多处叙述。马谡原是三国名将马良之弟,本来就有一些优越感,从他跟随诸葛亮以后,曾出过一些谋略而为诸葛亮所赏识,如征南时献“攻心策”,北征前献过“反间计”,使魏主削了

好、需要,才能有的放矢、按需施教。

其次,班主任在立足全局的基础上,还要想方设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工作。尤其是问题比较大的学生,不管是行为规范方面,还是学习方面。班主任一定要舍得花时间。每个星期我都会利用一些课外的时间,比如早读、午休、课间的时间等去找一些学生谈话,一般一个半月左右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会谈一次。班主任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也是课外的功夫———“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2. 协调好科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由于科任教师与学生交往多限于课堂,这就使得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情感联系较单一。班主任应从培养感情这个角度出发,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两个方面,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一,班主任要及时、主动地与科任教师交流本班情况,使科任教师及时掌握班级整体情况。否则就有可能给班级管理带来不必要的困难。班主任应该及时与科任教师交流班上学生的情况,利用一些机会,经常性地与科任教师交换意见,了解学生上课的表现及学习的动向,认真听取科任教师对学生有关情况的反映和对本班工作的建议、意见。

第二,要在学生中间树立和维护科任教师的威信。如果说第一点是要让教师来了解学生,那么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就应该是让学生来了解教师。2007年10月份我特意组织了一场

司马懿的职,孟达举事前,他建议诸葛亮给孟达写信,防止司马懿搞突然袭击。北征时又任中参军安远将军,加上他本身又有“言过其实”的弱点,这一切都使他趾高气扬起来。他在请战时,目空一切,司马懿、张郃甚至连魏主曹睿都不放在眼里。到街亭后,固执己见,死搬教条,看不起王平,甚至连诸葛亮都不放在眼里。他相信的只是他自己和他读过的“兵法”。面对司马懿这样的劲敌,他却洋洋自得。这样的人遭到失败是必然的。而上面这一切都是通过马谡和别人的对话表现出来的。这些性格化的语言,仿佛使我们看到他那种自命不凡、盛气凌人的样子,听到他那种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的声音,真是一个“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典型。

二、通过传神的情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失街亭一段,写了马谡的三次发笑,三个笑写,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现不同的感情。

第一次在看了地势后,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把马谡的笑和他的话结合起来看,这里笑丞相多心,他早就把诸葛亮的千叮咛万嘱咐当作了耳边风,而且语气里还有点笑话军师谨慎多余的意味,表现马谡的盲目自信,麻痹轻敌。

第二次笑是在和王平的一番对话后,马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当王平向他提出合情合理的建议的时候,马谡满口理论,什么“凭高视下,势如破竹”,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把自己熟读兵书当作炫耀的资本,完全听不进王平的一词半语。写出了马谡的闭目塞听,刚愎自用,只会纸上谈兵。马谡瞧不起王平,以兵法为万能,视别人为草芥。这是一次讥讽的大笑,表现了马谡的狂妄自诩。

“我们的老师”的主题班会。首先由我结合自身的经历,把一个教师期望学生成才的心态和种种不易做了介绍,许多学生也谈到了自己的父母、亲戚,自己小学的教师,谈得很真实,也很动情。经过班会之后,我发现我班的学生与科任教师的关系明显融洽了许多。

三、学校、家庭、社会立体育人网络的建立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平台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示范性学校的建立,我们这些农村学校生源严重流失,招了很多的外来务工子女,这些孩子由于自身和家长工作等多种因素,给我们班主任管理班级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基于这样的现实,我觉得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尤为重要。

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公民道德作用会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的心灵,和谐社会的整体氛围会感染学生,关心他人、尊老爱幼、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等良好的道德会激励学生,这些都形成了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也为班级实施和谐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谐,如春花灿烂,沁人心脾;和谐,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空间,给学生以亲密的交流空间,和谐的班级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这个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让生命在和谐中闪光。

和谐班集体的建设 篇2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的开展,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班级凝聚力,从而团结同学,认真学习,勇于创新,勇于开拓,共创辉煌,努力争创优秀班集体。

2、为了加强班风建设,创建一个有严明纪律,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学习氛围,蓬勃的精神风貌的班级,同学们力图通过自由广泛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方案举行此次“班风、班集体建设”主题班会,希望通过此次主题班会,能够使班风更上一层楼。

3、本次班会旨在引导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深同学们的班集体意识,坚定他们的思想,继承优良传统,激起同学们对建设一个好的班集体的热情,为学习和生活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二、活动准备(教室布置及含义,学生的先期准备等):

课件、活动方案、提前半天将讨论题目公布给学生思考。

二、活动过程:

(一)1、让学生们说说:在他们心目中什么是班风?

(二)让班长或同学们说一下我们班上的班风情况;

教师总结:

1、学习问题

2、纪律问题

3、沟通问题

4、交流问题

(三)引用——《淮南子·兵略训》

(四)让学生们讨论怎样去杜绝这些不利于建设和谐班级体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努力?

(五)教师总结:

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要想树立班风、建设和谐班集体,要请大家记住8个字:

沉思、乐学、团结、进取。

分别介绍这八个字的意思。

三、教师总结

高职院校和谐班集体建设策略 篇3

1.高职院校的特点

高职院校在教学、科研、生产和实训活动中重视学生的生产和实训教学,“职业性”是高职院校的特色和亮点。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年龄小,中考成绩处于底层,行为习惯不理想。但是他们未来的就业方向清晰,学习的目的性明确。

2.和谐班集体的涵义

和谐班集体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自身建设理念主导下的一种安定有序、民主公正、温馨和谐、充满活力、文化氛围浓厚、精神孕育充盈以及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团队。在这个团队里,以和谐为真、以和谐为善、以和谐为美成为一种价值追求,团队成员体现出和谐共存的精神、和美与共的情怀、和衷共济的情志、和善自律的情操。

3.六大“有氧运动”

3.1“有氧运动”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新接一个班级,从何做起?当然是了解每一个学生。班主任必须将学生作为对手,深入地去了解并研究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等。具体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比如:你当初报考我们学校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是本班的班主任,你应该怎样建设班级,你的方法在班级里行得通吗?你的性格特点是什么?等等。

二、通过走访了解学生。内容包括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社会背景等,并做好记录。

三、利用信息技术掌握学生情况。比如利用QQ或微信进行师生互动,这种方法既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又能督促学生多做好事,少犯错误,班主任也能及时了解学生情况。

3.2“有氧运动”二:建立健全的班级组织机构,将班级的管理权还给学生。

一个班级之所以难管理,很有可能是因为学生们在被动地接受管理,缺乏主人翁意识。因此,班主任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通过学生们民主选举以及对学生的了解,组建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胆大的班干部队伍。通过“周班主任”制,带领全体班干部各司其职开展工作,而班干部工作则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这样能给每位同学提供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当然,班主任必须掌控全局,适时地给学生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3.3“有氧运动”三:建立班级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班级管理制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小到不乱扔纸屑、随便吐痰、践踏草坪,大到不迟到早退旷课、聚众滋事等。让全体学生参与制定奖励和处罚规则,并尽可能的细化这些规则,对每位同学进行量化考核,并定期公布学生的分数,每学期根据学生的总得分进行“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优奖励。通过管理制度的约束,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有时学生为了弥补因自己的过失而导致的扣分,不仅能积极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能完成一些额外工作。

3.4“有氧运动”四:设定班级目标。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学习和生活目标。班级目标可分为短期目标(学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其目的是让他们明确努力的方向,充实生活。通常根据一个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和授课计划,制定每个学期的学习目标,如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以及拿到哪些证书和其他目标,如校或市运动会的参赛项目和预期成绩,文明宿舍的评比及名次等,从而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时间段内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力争达到什么目标。

3.5“有氧运动”五: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好班队活动。

主题班会是建设和谐班集体的一种手段,班队活动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开展好班队活动能丰富学生的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和自我展现的机会。主题班会应有针对性,要能够起到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如在三月份,可以召开一次题为“雷锋精神的意义”的主题班会;六月份召开一次题为“诚信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等。

3.6“有氧运动”六:开展有益的活动,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

丰富的校园生活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更为广阔的社会天地也同样可以给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以巨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通常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社会活动,比如勤工助学、社会服务、体育比赛活动等等。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被忽视,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事被代劳了,经历磨练的机会被剥夺了。“有氧运动”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班级主人公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和自我管理。如此,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班主任,班级管理自然就轻松愉快了!

和谐班集体的建设 篇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项党中央提出的意义重大的战略举措为当今的教育界及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注入了新的发展机遇,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和德育工作者, 我们更应承担起并履行好这一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为学生的一生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为此, “以人为本, 建设和谐型社会”这一理念应始终贯穿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而创建“和谐德育”则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终生追求的目标。

所谓和谐德育, 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 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 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实施和谐德育, 就是要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 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的教学过程以及优良的教育教学环境等措施, 使学校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诸要素之间协同作用, 产生教育合力, 从而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而和谐地发展。

作为德育工作者, 我也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 思考如何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艺术, 真正做到德育工作的多重和谐。对于一个班集体而言, 我认为“学生之间的和谐、师生之间的和谐以及师、生与家长三方之间的和谐”是创设良好的班集体环境、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制胜法宝。

一、以集体活动凝聚学生情感, 创设和谐的班集体氛围

在学校中, 学生每天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同伴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 与同学相处得融洽, 就能从中获得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 而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除了依靠学生自身的交往能力以外, 集体活动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活动中, 每个学生不仅对活动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有较深的理解, 而且对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也会有较充分的认识, 可以清楚地体会到团队协作对保证每个人的利益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以集体活动为契机, 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一直是我治班过程中的核心。

在天津市举办的歌咏比赛中, 我抓住这个契机号召全班学生积极参与, 王淳同学还专门为此创作了班歌, 悠扬的旋律和奋进的歌词都体现了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虽然其他参赛学校多以挑选出来的精英组成最强阵容参赛, 但我班学生凭借着爱校爱班的精神和反复的训练, 顶住了压力, 获得了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这次比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互相了解的机会, 而且在共同奋斗的过程中, 学生们拧成一股绳, 劲儿往一处使, 形成了团结、和谐的大家庭, 完美地诠释出“和谐”的定义。

此外, 运动场上学生们齐心协力, 奋力拼搏, 凭借着彼此之间的默契和激励一次次为班集体争光, 拉拉队成员不遗余力的呐喊成为赛场上另一道亮丽的风景;军训中, 第一次离开父母的学生更是团结在一起, 互帮互助, 绘出一幅和谐而感人的图画;假期中, 慰问退休老教师的社会实践、到天津自然博物馆当志愿者等活动使更多的人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学生也在为社会的和谐添砖加瓦;而在为患病同学捐款的活动中, 在为地震灾区献爱心的活动中, 学生们更是奉献出自己全部的爱。这种爱心教育已辐射到全校师生, 从关心身边的人到关注社会, 从爱自己的父母到热爱祖国, 学生的情感在爱的教育中得到升华, 班集体的凝聚力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得到增强, 师生成为和谐的一家人。

二、以爱心构建师德文化, 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与生是整个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两个要素, 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师生交往中实现的。然而, 师生关系不是单一的“教”与“学”的关系, 而是一个多层面的关系体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促进教学, 而且教师能够凭借与学生的良好关系, 以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师生关系的和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师生之间长时间的磨合。在这个过程中, 以下两方面决定成败。

一是师生关系的准确定位。

在整个德育过程中, 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是平等、真诚的。尤其对于正处于青春期、已经具有叛逆性格的高中学生来说, 教师的高高在上只能让学生逐渐地远离你, 使得师生之间形成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教师如果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 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 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尊重, 潜能就能够充分展示, 我们所向往的师生和谐境界也就指日可待了。我班的小皮是个个性极强的男生, 在他身上, “90后”学生的热情、善良及敢于展示自己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 过于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也使得他与我的交流总处于平行状态而缺乏交点。于是, 我在与他的交谈中尝试着改变:传统的说教少了, 善意的提醒多了;严肃的表情少了, 灿烂的微笑多了;我坐他站的姿势没有了, 促膝而谈的情景出现了……我们的关系在逐渐改变着。后来, 我得知了他的QQ号, 就上网与他聊天, 在那里, 我们的身份是平等的, 平日里没有机会说的和不方便说的话都能够尽情倾吐, 师生之间进行着心灵的沟通和交汇, 终于, 我们找到了沟通的交点。他的心门打开了, 有事愿意向我倾诉了, 而我也以自己的真诚赢得了学生对我的信任。此外, 作为教师, 我们还可以尝试用其他方法走进学生的生活圈, 近距离地观察他们、接触他们, 从而平等地对待他们、真诚地理解他们。

二是教师自身的能力素养。

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乌申斯基也告诉我们:“任何章程和任何纲领, 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 无论他们设想得多么精巧, 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对于当今的学生而言, 教师能否让他们信服不是取决于说教的力量, 而是来自教师的个人魅力, 而教师个人渊博的学识、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学生们会从教师日常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言语、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节来作出自己的判断, 从而“亲其师, 信其道”。因而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构建和谐德育、和谐班集体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三、加强家校间的协作, 形成和谐的教育合力

诚然,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 然而, 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德育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之间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学生、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固然是责无旁贷、不可或缺的, 但是, 近年来, 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师的要求近乎苛刻, 把很多责任都推卸给学校、教师, 试想, 学校、教师如何能承受如此之重的压力?因此, 构建和谐德育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 否则, 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 非但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反而会造成教育的畸形。因为学校与家庭、社会并非是隔绝的、真空的, 倘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一致、与社会环境不和谐, 就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是性格的扭曲。只有在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和谐一致的时候, 德育的合力才能发挥到最大值, 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

尤其对于高三毕业班的学生来说, 他们承受着学业压力、同学之间的竞争压力以及家长过高的期望值所带来的压力, 往往表现出焦躁、抑郁、偏执等不良的情绪, 此时, 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及时沟通, 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就迫在眉睫了。我班的学生小孙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学生, 不太喜欢说话, 有很多事藏在心里。进入高三以后, 他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困难, 而家长过于苛刻的要求也让他不堪重负, 他出现了幻听、幻觉等迹象, 面对这样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 我和学生家长都感到非常着急,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去帮助他”我这样想。于是, 我和他的家长取得联系, 我们坐在一起详细分析了造成他这种现状的原因, 也研究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此后, 我们分别与小孙谈心, 开导他, 劝慰他, 鼓励他, 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帮助他。经过多次的接触和沟通, 他的情况有了好转, 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状态。在他本人、家长和我三方融洽的合作中, 小孙在高考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而我也深切地感受到, 和谐的环境和氛围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因此, 我们说, 学校要真正转变教育观念, 家长也要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教师应与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 积极指导家庭教育工作, 做到学校与家庭齐抓共管, 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温暖纯洁、充满正义感、充满人文关怀的和谐环境。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学生的未来, 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都应坚持“在和谐氛围中育人”的和谐德育工作思路, 使和谐德育多渠道、多方位的育人网络更加紧密, 力争做到德育理念趋同、德育过程同步、德育方法互补、德育资源共享, 从而探索出更多更实在的综合育人的途径和方法, 让学生在真实的道德体验中感悟并内化为正确的思想与品质, 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和谐班集体的建设 篇5

【内容摘要】:和谐的社会由和谐发展的人组成,和谐发展的人由和谐的教育产生,和谐的教育由和谐的校园支撑,和谐的校园由和谐的班集体构成,建设和谐社会应从学生的和谐教育抓起,强化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和谐性,建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和谐关系,建立健全的老师与老师、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人际圈。以和谐教育培养和谐的青少年,以和谐的班级塑造和谐的“人”。

【关键词】:和谐教育 和谐班级 班主任

和谐的社会由和谐发展的人组成,和谐发展的人由和谐的教育产生,和谐的教育由和谐的校园支撑,和谐的校园由和谐的班集体构成,只有和谐的班级才能为所有学生个性的张扬,“人”的成长提供平等、民主、团结的环境。也只有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才能让和谐来美化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和谐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实施和谐教育,建设和谐的班集体,让和谐教育的春风吹进学生心田呢?

一、以人本为理念,努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一)、创建和谐的班级环境, 让班级焕发生命力

笔者在刚接班的时候就应在学生心里明确:我们分在了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家一样,大家都是集体的一员。我们要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当孩子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班主任应主动送去一杯热水,问寒问暖;只要一有空,就和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家庭情况,了解他们的爱好,了解他们的思想,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平时多与家长沟通,从家长那里获得孩子们更多的信息。这样学生和家长就觉得老师是在做他们的朋友,做他们的亲人。

班主任还应根据班级特点,采纳学生们的意见和想法来布置教室。张贴学生生活照片,学生画得好的作品,兴趣活动组做的手工,漂亮的书法作品等等,让学生觉得他们的班主任是在尽心,精心布置的不仅仅是教室,而是一个温暖的家。这样学生既乐于用自己的心思美化班级,又热爱班级的环境。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爱护班级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财产的好习惯。

(二)、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促进学生和谐成长 爱因斯坦说过:“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通过艺术的手段表现科学发现和科学精神,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可以增强人们的科学精神。学校以素质教育为宗旨,每学期都开展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班主任应利用学校开展的活动,有机地与班级的日常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让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我们利用诵读经典诗文的活动,和班干部在早自修和中午午休的时候组织一些讲故事比赛,古诗朗读,名人名言的背诵。延续学生对语文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更爱我们的民族文化,产生美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等。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促进了班级和谐班风的形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群体学习氛围,使日常班级管理更具人性化,同时也增进了教学效果。

二、以人本为理念,建立一个协调统一,凝聚力强的班委,形成优良班风 和谐班集体,是班集体建设的最高层次。其表现特点为——核心、骨干力量得到扩大,绝大多数同学都成了集体的主人和积极分子;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更多地在年级和学校发挥集体影响;优良班风得到巩固,形成传统;班级心理气氛十分和谐稳定,极少出现不良性偶发事件;各方面的成绩优良,成为学校各班学习、追赶的榜样;集体成员充满了自豪感。

班委是一个班级的龙头。而作为班委其工作的宗旨必须是: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积极调动全体同学,使班级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班主任首先应建立一个协调统一,凝聚力强的班委。班委建设应坚持以下几点:

1、民主集中制原则。班委作风要民主,要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要求班委要经常听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班会创造条件,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对班级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

2、脚踏实地,注重实效的工作作风。班委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以身作则,便会带动全体同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否则,整个班级将会成为一盘散沙,班集体也不是一个真正的集体。

3、批评和自我批评。班委应该自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其次,班主任必须建立规范、合理、适用的班级管理制度。俗话说得好,“绳以规矩,始成方圆。”对一个班级的管理来说,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是很难想像的。简单地讲,班级管理制度必须遵循规范、合理、适用的原则。规范是要求符合现行的所有法律法规,合理是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适用是要与班情相适应,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要有可操作性。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一定要交给学生讨论。很多老师可能忽视了学生讨论的过程,其实,学生的讨论不见得会对老师提供的管理制度作多大的改动,但经他们讨论认可的东西,学生更好接受一些。否则,学生可能在潜意识中,认为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自觉不自觉地会有一些排斥。/ 班主任还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在全班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定性的评价。该肯定的就肯定,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该否定的就否定,并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从而在全班形成一种扶持正气,伸张正义,阻止不文明、不规范行为的集体舆论。

三、以人本为理念,建立友爱、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一)协调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一个和谐的班级离不开科任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教育活动是一个双主体的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同样是主体。在班级管理中,任何忽视科任教师教育功能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一个班级班风、学风的好坏,学习成绩能否提高,与有没有一个团结而乐于奉献的科任教师队伍是密切相关的。

首先,作为班主任必须统揽全局,为班级的发展制定必要的规划和目标,科任教师的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班级的发展。班主任应该艺术性地做好科任教师的工作,使每一位科任教师产生归属感,真正地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一员,而不仅仅是上几节课。只有这样,科任教师才能立足于班级发展的整体,而不是只盯着本学科。

当然,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学校给予制度上的相应支持,否则,科任教师服务于班级的发展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其次,班主任必须有效地化解科任教师之间的矛盾,不能因为想息事宁人而对矛盾视而不见,更不能为了安抚一个教师而对另一个教师评头论足。

(二)、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按照人本主义的教育观点,如果科任教师不能保持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去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由于科任教师与学生交往多限于课堂,这就使得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情感联系比较单一。班主任应该从培养感情这个角度出发,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两个方面,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一,班主任要及时、主动地与科任教师交流本班情况,使科任教师及时掌握班级整体情况。科任老师对班级的基本情况不很清楚,对学生也了解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手段,以适应学生的需要。班主任应及时把班上的基本情况对所有的科任老师做比较详细的介绍。如全班总的学习情况,班干部配备,突出学生的表现等等,尤其是那些有突出个性,或者说问题比较大的学生,让科任老师对本班有大概的了解。接着,把各学科的科代表召集起来,作一次培训。让所有的科代表清楚,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交作业那么简单,而是要充当班级与科任老师之间的桥梁,要积极主动地与科任老师联系,反馈同学的意见给科任老师,同时也要做好同学的工作。

其次,要在学生中间树立和维护科任教师的威信。如果说第一点是要让老师来了解学生,那么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就应该是让学生来了解老师。I 此外,感情的沟通也很重要,班主任要利用各种机会,增加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感情。比如,各种班级活动邀请科任老师参加等等,通过活动来提供科任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从而增加科任教师的班级认同感。

(三)、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离合作交往能力越来越远,但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合作交往能力却往往影响着人们事业的成败。因此在和谐班级建设中必须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那么如何创设和谐的同学关系?笔者的实践是利用班级的突发事件,进行熏陶教育;利用主题班会,让学生乐于合作;利用合作模式管理班级等。

其次,班主任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并将学校、班级的要求内化成学生的需要。

比如,不管是学校的卫生评比,还是校运会的体育道德风尚奖,本来是学校对班级、对学生的要求,但通过我们班主任的工作却可以把它变成学生的需要。笔者在工作中只问学生一个问题:大家是愿意在一个处处落后的班级,还是一个事事争先的班级?学生当然回答要事事争先。那么在活动中拿出行动来,奉献自己的力量,维护班级荣誉,刺激学生形成“争先”的心理需求。另外,还给学生这样的心理暗示,学校评比的每一项都是我们本就应该做好的,做不好就是自己出了问题,从而把学校的要求,逐渐变成学生的需要。

我们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生活的热情,才能使每名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协调好学生间的关系。“和谐的班集体”是“和谐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他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阶梯。当然我们在建设和谐的班级的同时也要强调以个性教育和人性教育为重点的人文教育,引导学生走向更完满的和谐的生活,发现生活的魅力和生活的意义。

和谐班集体的建设 篇6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和谐集体

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的构建和学生个性的发展至关重要。为此,管理者在班级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创建班级文化,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设计,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班级文化建设是通过班风建设、开展各种班会文体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情感意识。班级文化的内容包括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和班级物质文化三方面。

一、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指: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准则,而且能使每个学生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言行,朝着符合集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1.建立班规。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班风的形成离不开严格的教育管理。班级管理者要带领学生认真阅读并领悟《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校规等规章制度的内涵,让他们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经过大家的讨论之后,制订初步的班级公约。最后,班级管理者再进行整合并辅之以品德考核标准。这样产生的班级公约,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条文不多,内容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强,学生乐于执行和遵守。

2.实行新的班级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班干部也可能缺乏主动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为使班级工作良性运转,需配套实行“班委轮换制”,并建立相关的自律小组,做到学生各司其职,使管理真正落实到人,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育人观,它能使每个学生都进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人人都参与管理,人人争做、愿做班级的主人。

二、形成有特色的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层次要求。

1.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的灵魂,它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人以群分”,人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才能走到一起。一旦班级精神确立、深入人心,班内每个成员都有较高的自律、自我教育要求和自我控制能力,大家具有共同的目标、情感、意志,那么班集体建设的目标也就基本达到了。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平时要组织开展各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竞争,增进学生彼此之间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的意识,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培养学生以人为本、诚信待人。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使他们对事物不断产生好奇心,才是教育的宗旨。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言传身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在“言传”中应用各种形式来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学校,进而关心国家民族的兴旺,关心人类的前途命运,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能源危机等问题。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时还要注重诚信教育。要用实际事例引导学生说实话、办实事,对班上出現的不诚行为要及时制止,加以教育。

3.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进步,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三、不断优化班级的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主要是指教室的自然环境。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同时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

1.精心设计班训。班训是班级整体精神、目标的体现,主要是对学生的要求、训导、告诫或防范。让全班学生共同开动脑筋,针对班级目标和自身目标每人收集或写出一两句言简意赅的班训,选择几条合适的,将其以宣传画条形式贴在教室侧墙上。每个学生都有个性,都应该在这个集体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不断创新并实现自我价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班级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导向,慢慢形成自己的理想人格,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细心布置班级空白墙。有些学生表现欲强,因此可以将前墙布置成学习园地、英语角、读书角等,让学生自己布置,每周更新,展现自己的才华,增强互相之间的沟通。将教室后墙布置成奖状区,看到奖状可以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大家热爱班级的情感,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黑板报也是墙面布置的一部分,要鼓励学生期期做到图文并茂,并让绘画、书写能力较好的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参考文献:

[1]吴小霞.精心引导,潜移默化——浅谈班级文化建设[J].价值工程,2013,(18).

论高校优秀和谐班集体的特征 篇7

1 优秀和谐班集体具有班级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明确的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全国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高校和谐班集体的建设也同样需要形成一套班级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全班同学树立集体荣誉感。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凸现团结合作、求实奉献、创新进取的精神。优秀班集体的所有同学具有高度的集体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全班同学在班级核心价值文化的熏陶下, 找到集体的归宿感, 凝聚共识、消除分歧, 共同推进班集体的进步。集体呈现出一种团结向上、拼搏创新、敢于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

2 优秀和谐班集体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每一所学校都有很多的班集体, 而优秀和谐班集体则是学校众多班集体中的佼佼者。其走在众多班集体的前面的原因之一是具有明确的集体建设目标。一位哲人曾说:“伟大的目标塑造伟大的心灵, 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 伟大的目标造就伟大的人物。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一个城市, 一个公司都需要不同的具体目标激励成员为之长久努力。”此原理运用在班集体建设中可以让集体的发展具有不懈动力。首先是树立班级长远建设目标, 即班级未来几年、几十年所要达到的状态;再则是班级中期建设目标, 即可以为创建优秀班集体、先进团支部等;近期目标则为解决好集体内部当前存在的问题, 组织同学们完成近期班级工作计划以及学校院系布置的各项任务等。通过这一系列远近不同层次的目标相结合激励班级成员共同努力。

3 优秀和谐班集体拥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成功的优秀集体肯定有一套完整的班级管理制度来规范班级成员各方面的表现。班主任和班委干部应针对班级建设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然后再根据自己所面临的学生工作制定出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或者班级建设规划。班级日常管理制度是全方位涵盖学习、生活、活动、工作等方面。当然在制定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班级建设规划时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参与集体建设的积极性, 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计划与制度的制定又再次让同学们形成对集体的认同感。优秀的班集体将管理制度与班级建设计划有机结合, 用制度管理班级, 按计划建设班级。

4 优秀和谐班集体具有和谐的关系

4.1 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甚为重要。亦师亦友的和谐, 相互尊重又彼此平等的关系是每一位学生所需要的。和谐的集体中, 我们更可以直接全面、近距离的感受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魅力。特别是同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接触中, 你更可以近身去体会教师对学生的大爱。他们对集体大、小事务, 对班级成员的思想、家庭、学习、生活等情况了然于心。同学有任何心结也都能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开。每一位同学都得到老师的充分尊重。在他们眼中:学生干部、能力突出的同学、成绩较差的同学、表现平平的同学都值得关心爱护。他们会经常和学生沟通, 以此更加准确了解学生的近况。有时利用班会, 有时谈心私聊;有时朋友沟通, 有时谆谆教诲;有时积极鼓励, 有时是善意批评。但不管怎样他们会准确的教育引导、关心鼓励集体中的每一位成员。由此, 也为学生的思想、学习、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4.2 和谐的同学关系

同学是一名学生所接触最多的对象。和谐的同学关系又是优秀和谐的集体的一个显著特征。民主、合作、平等在班级建设中都得到了集中体现。任何一位同学都可以对班级事务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因为只有大家的齐心协力, 班级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天涯海角。各自性格迥然相异, 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处事风格明显不同, 所以在班级建设中难免磕磕碰碰。但是要让此现象仅仅停留在“对事不对人”, 而非“同学见了面还白眼”的情形, 则不是每一个集体所能做到的。优秀和谐班集体却可以很好的规避类似的问题。因为优秀和谐的集体强调的是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的建设思想。你快乐, 大家一起快乐;你忧郁, 大家也一起分担。同学间坦诚相待、你帮我助、共同进步、珍惜每一个奋斗的时刻。

5 优秀和谐班集体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

5.1 思想政治学习

优秀和谐的集体不仅利用学校党校培训班加强同学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还充分利用集体中可以触摸到的典型事例进行典型示范教育。老师对学生的无微不至的关心, 学生干部对待工作一丝不苟, 学习上同学们力争优秀, 生活上互帮互助等先进事例层出不穷。另外党员同学带头践行“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也是优秀集体“优秀”二字的体现。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 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将党校理论教育与现实典型教育交叉结合, 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2 学科学习

我们念大学的最根本目的在于学习。所以学科学习中, 你超我赶、共同进取的氛围是学生达到目的所必需的。学科学习不是被动为之, 而是快乐主动而为。当然优秀班集体并不等于每一位同学成绩都十分完美。“术业有专攻”是同学们奋斗的目标, 同学不会因为成绩不好而自曝自弃, 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学业是我们所追求的状态。每位同学敢于拼搏, 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奋斗不息的顽强才是最可爱的。集体中的成员知道:暂时的挫折, 只是我们取得更大成功的兴奋剂。

5.3 课余充电

课外学习则又是大学学习的一道添加剂。作为一名学生, 目光不能仅停留在学科书本上, 我们还得业余充电, 或是借阅经典书籍, 或是聆听大师讲座, 或是参加培训等。优秀集体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同学们普遍认为能力还不足, 修为还不够, 还需要不断努力完善提高。因此大家也都投入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中。

6 优秀和谐班集体是素质锤炼的平台

当今社会是一个能力凸显的社会, “适者生存”的道理已为人们所接受。老师曾为我们讲过一个故事:A同学, 大学毕业分配到一国有大型控股公司。由于专业知识扎实, 很受领导器重。某日, 公司派A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怎知A演说能力欠缺, 导致最终汇报效果不是很明显。故事中的A虽远没达到“生存法则”中被淘汰的地步, 但至少丢失了一个更大的发展机会。所以我们的同学要做到“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 有备无患”。在这个平台上, 同学们的任何差异性、个性化思维能够得到最大尊重。不管是否有才, 只要你投入到集体建设中来, 你发展自我的欲望将得到最大满足。通过与老师、同学的沟通锤炼人际交往能力、演说能力, 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写作策划能力, 全局驾驭能力、应急处理、心理调整等各方面的能力。这些平台, 只为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大家可以在参与的同时, 收获快乐与知识。

7 结语

在高校中, 班集体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载体。创建优秀和谐班集体的确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与教育意义。优秀和谐集体中的同学思想、身心素质、综合能力等都能得到最大发展;并能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直到榜样示范作用。因此高校应该大力推进校园优秀和谐班集体的建设, 为优秀和谐集体建设提供条件。学生个人也应主动积极的加入到班集体的建设中, 为班级建设贡献力量。在班级建设中, 任何同学应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牢记“个人能为集体做什么”为前提, “以个人去推动集体发展, 集体促进个人成长”为宗旨, 团结全班同学共同推动集体的进步, 最终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何义芳, 孙侠, 徐占全.和谐班级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J].教育研究, 2006, (8) .

构建和谐班集体的实践与思考 篇8

一、教育环境的和谐

教育需要一个好的环境, 学校应重视教育环境的优化。而学校的教育方式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的, 作为一名教师, 特别是班主任必须要竭尽全力地设法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软环境。

1、发挥合力的作用, 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不是单靠教师或者学校就能形成的, 还要依靠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合力作用。因此, 班主任或者科任教师在建立和谐的班集体时, 应与家长、学校领导保持密切的联系, 积极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家长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 作为学校或者教师都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开家长会, 组办家长学校等形式, 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 一方面指导家长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开创第二课堂活动, 让学生接受社会上积极因素的教育。我们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 所以, 我提倡让学生多与社会接触, 甚至学生也可以参与大人的大部分活动, 可以讨论大人的话题。学生的课余时间往往比上课时间要多, 教师应克服一切的困难, 灵活地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 让学生了解、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

2、认真做好教室的“软建设”, 优化学习环境

教室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 教室环境的好差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教师应把教室建设成能让学生自由发挥能力的软环境, 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如“学习园地”让学生自己分工合作设计、完成, 能说的就说, 能写的就写的, 能画的就画, 能做的就做, 能评的就评……定时更新, 评比总结。另外, 还要根据实际给教室布置得美丽、舒适, 地面要保持干净, 一点垃圾甚至尘埃都不能有;桌椅要摆得整整齐齐;墙上挂上合适的名人名句……平时强调学生保持教室里的安静与祥和, 告示学生教室是神圣的, 任何时候不允许不文明的言语、动作在教室里发生。这项工作很琐碎, 但是也很重要, 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 班集体的良好环境才能得到保障。

二、人际关系的和谐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 也是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证。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 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 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这种互动构成教育、教学的氛围、背景, 在师生之间形成了“知识场”和“心理场”。因而班主任的交往风格和民主作风往往成为能否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1、把握班级人际关系的脉搏

研究表明, 中学生出现了独立性意向和参与社会活动的需要, 受人尊重的需要, 友谊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等等, 这种社会性的需求, 引起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出现了一种疏远父母和老师的“闭锁性”和寻求能坦言相告的伙伴的“开放性”趋向。但是他们常常不懂该如何择友和进行友伴交往。因此需要班主任做大量的指导和协调工作。班主任可通过班值日记录, 与学生个别谈话, 甚至全班自由大探讨等种种方式, 收集信息并进行研究, 测定班内人际关系现状, 弄清每个学生在班级关系中的地位, 与不断变化的心态。

2、强化“心中有他人, 心中有集体”的集体主义伦理观念

班主任应教导学生尊重别人的个性, 形成对人对己的正确评价, 以“心中有他人, 心中有集体”作为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最调的情绪。比如我班有男生作业常不能按时完成, 上课看课外书, 达标考核同学们惟独评他“不及格”。这时候, 我一方面教育同学们应宽容别人的错误, 引导他们换位思考, 打消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主动找那男生谈心, 给予热情关怀和指导, 令其重树信心。在一个班级里, 不应该存在被“遗忘的角落”。

3、班级教育者应随时注意和调节师生的心理距离

教师往往容易犯的毛病是对成绩好的学生偏爱有加, 而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讨厌有余。使一部分学生骄傲自满, 又使一部分学生灰心丧气, 从而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班主任不宜只扮演严加管教的单一角色, 应力求既是严师又是良友, 既要有教师的尊严, 又要努力形成自身的凝聚力和让学生指向教育的向心力。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才能“受其术”。在班会课时, 我总是摘下教育者的“桂冠”, 融入学生中, 与学生坦诚相见, 推心置腹地商讨班级中存在的问题, 找到解决的途径, 比如:如何形成积极发言的气氛, 怎样加强文明礼貌行为训练等, 收效明显。适当地采用现身说法是极具教育力度的。

三、班级管理的和谐

学生是学校管理的客体, 也是管理的主体。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校和教师要努力实现这种管理观念的转变, 大力培养学生的管理主体意识,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有重要意义。对此我常想:我们教育的理想境界, 不是管, 不是导, 而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能自己认识自己, 自己教育自己, 自觉改造自己, 自觉不断前进。所以, 为了从“保姆式”班级管理中解脱出来, 就必须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 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班规大家定

管理班级要有一定之规, 管理才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但这个法不是由教师一人说了算。班规大家定体现了民主的管理原则, 也能体现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陶行知说过:“有的时候学生自己共同所立之法, 比学校所立的更加易行, 这种法律的力量也更加深入人心。……自己共同所立之法, 从始到终, 心目中都有他在, 平日一举一动, 都为大家自立的法律所影响。所以自己所立之法, 大于他人所立之法;大家共同所立之法的力量, 大于一人独断的法。”班规的内容主要是“应该怎样”而“不应该怎样”, 尽可能少一些“不怎样”就“会怎样”。班规必须涵盖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不宜过多过严, 否则不好操作, 最终导致管理的不落实。班规的制定, 可先由学生参照学校的规章制度, 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起草, 然后小组讨论, 最后拟出草案, 再在班上讨论、修订, 最后定下来。大家定班规, 比起服从别人制定的班规, 更容易接受和认同。

2、班级大家管

许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 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 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识, 若能让所有学生都体验到作为班级主人的责任, 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情形就大不一样。在班级管理中, 我在班内建立了值日班长制度, 让每一个学生按学号顺序轮流做值日班长。值日班长负责班里一日各项工作的检查、监督, 发现问题及时反映, 尽力想办法解决。班里每周对值日班长的工作进行总结评比, 评出优秀值日班长。这一制度让每个集体成员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一改过去只有少数人当班长, 其它人则对班中事情持“事不关已, 高高挂起”的态度局面, 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班集体的主人, 集体的每个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建设好这个集体, 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摘要:和谐班集体是和谐校园的基础, 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班集体的构建是每个学校德育工作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 从教育环境、人际关系、班级管理等方面,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关键词:和谐班集体,教育环境,人际关系,班级管理,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文秀, 张丽娟.浅谈和谐班级的构建[J].昆明大学学报, 2007, 18 (2) .

论新形势下和谐班集体的创建 篇9

和谐是宇宙万物存在发展的基础, 也是古往今来人类梦寐以求的最美好理想和愿望, 对和谐的追求, 渗透于政治、经济、社会的一切领域,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要求。在和谐理念中, 和谐教育思想, 在古今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许多文献表明, 和谐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的雅典, 指的是健美体格和高尚道德的结合。最早提出和谐教育的是柏拉图, 柏拉图在《理想国》提出应通过德、智、体、美诸因素使受教育者成为“身心既美且善”的人。而我国和谐教育最早由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提出, 和谐教育贯穿了孔子教学过程的始终。孔子所说的“成人”就是“仁”、“智”、“勇”“三达德”的统一。在孔子的课堂上, 学生随时可以与老师交流, 还有人弹琴, 可以说他老是我们中国和谐教育的鼻祖。而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也曾明确提出:“以世界观为终极目的, 以美育为桥梁, 要进行体、智、德、美四育和谐发展的教育。”[1]

2. 创建和谐班级的重要性

和谐社会的提出赋予了和谐教育新的内涵。在新形势下, 我们所说的和谐教育理论的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原理。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促进素质教育与教育现代化发展, 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与责任。

湖南大学党委书记曾指出:“广义的和谐高等教育体系, 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分工明确、相互促进、高度协同、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一种良性体系。”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元素, 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 是培养21世纪青少年走向美好生活的重要环境依托。尽管高校学生已经是成年人, 但由于受我国现有教学体制限制, 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等学府前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成长起来的, 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 往往心智尚未成熟, 因此目前的在校大学生的成长仍需要依托班级。和谐班级, 是师生共同向往的一种理想班级, 把班级建设成一个和谐的班级更是每一位班主任和班级每一位积极上进的同学不断追求的奋斗目标。

3. 创建和谐班级的途径

在班级管理的实践过程中, 构建和谐班级并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 这与目前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个性的多元化, 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在校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传统的大学生有较大改变有着密切关系。[2]

我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谈一谈班主任在构建和谐班级的过程中应做出的努力。

3.1 在班级管理中确立“和谐教育”的理念

首先, 班主任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观。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 而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 在创建和谐班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实践和谐教育, 班主任就要以身作则在班级中倡导教育是服务的理念, 明确为孩子服务的意识和职责, 为学生提供适合所有学生发展的教育, 为他们成才创造条件, 把“和谐教育”的理念灌输到自身的工作中。

其次, 班委会实行民主选举, 组建和谐的领导班子。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必须有一个好的班级领导核心。这个核心, 就是班主任领导下的班委会。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可见, 班委会在构建和谐班级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把学生的思想尽可能地统一起来, 形成一种治班理念, 创建班级文化, 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管子》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只有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才能使班级欣欣向荣。

最后, 在班级学生中要树立和谐理念。高职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整体素质差异大, 个性强, 要创建和谐班级, 就必须在学生中树立“和谐”理念, 把“和”融入班级的各个方面, 融入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3.2 在班级管理中健全“和谐教育”的制度

要创建和谐班级, 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班级的规章制度, 以确保班级工作的顺利进行。高职院校很多学生自认为高考失利, 来到新环境中往往缺乏归属感, 因此要健全班级制度, 首先要确立学生“主人翁”意识, 充分相信、尊重学生, 始终以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为核心, 把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放在突出位置。

要倡导“人人爱集体, 个个做主人”的管理原则。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 就必须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班主任可以在新生刚入校的时候由较积极的学生先组成临时班委会, 临时班委会参照学校的规章制度, 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起草, 然后全班同学分小组讨论, 拟出草案和意见, 再在班上讨论、修订, 最后出台适合本班“班情”的班级规章制度。因为班规是大家自己定的, 比起不得不服从的校纪校规, 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认同, 制度的执行力就会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既可以发现具有领导能力的学生, 形成新的班委会, 又可以形成以班委会为核心的具有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

3.3 在班级管理中创造“和谐教育”的氛围

要想创建和谐班级,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生活习惯不同, 生活习惯迥异, 个体素质差别很大, 同学之间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摩擦在所难免。加之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迅速, 新进教师较多, 大多缺乏经验, 师生之间也常有不和谐音符。

3.3.1 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 师生关系应民主平等, 互相尊重。教育民主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潮流只有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里, 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 学生的各方面潜能才能发挥, 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尊重学生, 平等对话;学生尊重老师, 尊敬师长。只有在这样的“和谐”气氛中, 老师愿意教, 教得好;学生愿意学, 学得精。

其次, 师生之间的交往要注意“适度”原则。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不能太亲近也不能太疏远。关系太好了, 教师的威严会荡然无存, 不能造成“严师出高徒”的效应, 过分地亲近对部分习惯屈服于权力的学生反而是坏事。新教师与学生年龄差异不大, 往往容易出现此类问题。但也不能太疏远了, 如果师生关系疏远, 师生之间就不可能就某个问题达成共识, 不能做到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教育教学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班主任必须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 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 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 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 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进而“乐其道”。[3]

3.3.2 和谐的同学关系。

首先, 帮助每一个学生树立“以诚待人”交友观。坦诚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要素。同学之间都应该坚持以诚待人, 当然因为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刚刚从高中走来, 初次离开家乡, 虽互相略有戒备, 但只要打开心扉, 要做到这一点应该是不难的。

其次, 创造和谐的沟通环境。良好的同学关系全依赖互相了解, 要达到互相之间彼此了解, 就要加强交流, 在思想和态度方面加强沟通。在高职院校, 往往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一个宿舍的因为天天吃住在一起, 交流比较密切, 所以往往关系融洽, 但临近宿舍、临近班级的同学之间缺乏交流, 关系往往比较陌生。学校和班主任应当创造机会在课余时间多搞一些社交活动, 如打球、郊游等集体活动, 增进了解, 加深友谊。

再次, 要树立“包容他人”理念。“人无完人”, 任何人都是有缺点的, 也总会有做错事的时候, 同学之间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能持一种宽容的态度, 不要计较, 这样关系才能融洽, 这样的班级氛围才能真正和谐。也要多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如果出现不和谐音符, 在适当时候给予帮助和调节, 使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包容观”。

最后,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如果班级出现个别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出现困难或者家庭因为某些原因遇到难关, 应当倡导大家互帮互助, 形成“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氛围, 让受帮助同学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体会到同学情谊, 也让伸出援手的同学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3.4 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和谐教育”的活动

开展“和谐教育”的活动是创建和谐班级的主要途径, 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是实践“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必要手段。

班级活动的开展可以大胆放手, 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设计。在保证活动的安全性和正确的导向性的基础上, 注重活动的趣味性、知识性、人文性等。由班干部组织, 以宿舍为单位具体分工, 班主任可以作为普通的一员参与进来, 与学生一起沟通, 一起服务, 这样的活动既可保证其效果, 学生又兴趣盎然;既能锻炼大部分学生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 又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4]

综上所述, 确立“和谐教育”的理念、健全“和谐教育”的制度、营造“和谐教育”的氛围、开展“和谐教育”的活动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必要条件, 创建和谐班级, 能够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因此必须致力于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建设, 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简论和谐教育[EB/OL].http://www.sina.com.cn, 2009-9-6.

[2]王新荣.创建和谐班级, 构建和谐社会之基[J].教师, 2010, (9) .

[3]王静.光辉的事业, 崇高的师德[EB/OL].[2009-5-18].http://blog.teacher.com.cn/.

和谐班集体的建设 篇10

一、改变管理观念, 为营造和谐的班级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尊重每一位学生, 创造机会充分展现其主人翁意识。

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在接任新班之前都要做好各种准备, 要知道, 从走进教室和学生们见面那一刻起, 我们和学生就是一家人了。在这个新组建的大家庭中, 每一个成员都应获得充分的尊重, 我们在一起相亲相爱, 互相激励, 共同面对失败与成功。为此, 我们要尊重学生, 听取每一个学生关于班级建设的意见, 通过讨论达成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班主任老师还应根据班级学生们的特点, 和学生们一起布置教室, 设计班徽, 制定班训等, 在共同创建家园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体会到自己作为主人的一份力量和责任。

(二) 创建和谐的交流平台, 让班级焕发生命力

班主任就像大家庭的家长, 对学生全面的了解是进一步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教师面对学生占据交往中的心理优势, 应该成为交往的主动方。学生的个性差异很大, 对那些爱说, 甚至有些部分时间、不分地点喜欢跌跌不休的学生, 我们要有包容, 有耐心, 即便真的没有时间, 也要给学生一个合适的理由, 不能简单粗暴的解决。那些原本就胆小内向的学生更需要老师们耐心引导, 让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从而敞开心扉, 轻松地融入和谐的大家庭。

二、创新管理方法是营造和谐班集体的关键

(一) 培养班级管理小卫士, 以和谐促和谐

和谐班集体建设, 骨干力量的培养是关键。组建一个健全能干的班委是班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一环节如果处理得当, 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 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今后的班级管理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组建班委只是第一步, 对班委的引导、督促、监督与管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否则有可能会发生学生们“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歪风邪气啦, 这对班级建设可是很有危害的。这些骨干起到上传下达的良好纽带作用, 他们之间是否和谐将是影响班级整体风貌的重要力量。

(二) 建立合理、适度的的班级管理制度保证和谐成果长久发酵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班级管理也是如此。一个班级如果没有一个被班级同学认可, 并且严格遵守的管理制度, 那么它的健康发展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规矩的制定不是横空出世, 更不是漫天要价, 这个规矩是今后班级发展的重要依据, 所以一定要认知对待, 和全体家人一起, 制定一个既有刚性又有弹性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规定一经制定在短期内就不要轻易改动, 当然更不能朝令夕改, 甚至形同虚设。家庭成员在规矩面前人人平等, 要树立规定的权威性及公正性。当然随着班级的不断成长, 孩子们的不断变化, 规矩是可以在征得成员同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修订。墨守陈规也是不可以的。

(三) 多元评价综合运用, 营造和谐的风气风貌

评价是对家庭成员行为的一种判断, 是形成班风的重要因素。班主任善于抓住良好时机、选择适合的场所对家人的行为进行评价。评价目的是为促进发展, 所以要客观更要多元。现代社会本就要求个性鲜明、价值多元的存在, 孩子们成才的机会有很多, 千万不可唯成绩试问。只有健康、正确的评价才能帮助班集体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茁壮成长。在价值多元的社会大染缸中, 我们的孩子需要学会选择, 需要抵抗诱惑, 需要求同存异, 需要理解与包容。

三、创设和谐的人际环境, 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世方法

(一) 教师团队要和谐, 同事之间互帮共助

班级的和谐表面看来好像是班主任一个人的功劳, 其实不然。每一个任课教师都会对孩子们产生重要的影响, 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 孩子们的向师性很强, 每一位老师都会使他们的学习榜样。老师团队如果不和谐, 甚至在学生面前互相指责, 对学生来说危害是不可估量的。孩子们年纪小, 辨别是非的能力十分有限, 如果他们见到的老师们不是相亲相爱, 而是互相拆台, 那么他们长大后有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朋友与同事?

(二)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接物待人的方法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们在做, 学生们在看、在模仿。如果孩子们不喜欢老师, 就会先入为主, 拒绝模仿。为人处事的道理虽然深远, 但却可以始于足下。有包容、善理解的老师才能教育出知道尊重, 懂得关爱的学生。如果每一个学生都从老师爱的行为中体会到爱、学会用爱, 那么建立和谐的班集体就成为到渠成的事情了。

(三) 构建家长与教师对话的有效平台, 拓展学校教育的影响力

独生子女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问题, 经济的发展带来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 却没能同时带来精神世界的丰富。学校教育中出现了一个个小霸王、小皇帝, 孩子们个性强, 兴趣广, 却不懂合作, 不会谦让。家长们错误地把缺点当成个性, 助长了孩子不良习气的形成。因此, 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争取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是教育成功的根本保证。

浅析和谐班集体的创建 篇11

有人认为,班主任工作最重要的是出成绩,尤其是文化成绩,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最重要的是创建和谐的班集体。如何创建和谐的班集体呢?笔者认为创建和谐的班集体,班主任对学生要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用平易近人的态度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创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同时必须身先士卒,以自己的人格感染学生。一、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好学生的工作,关键是和学生拉近距离,让学生愿意走近自己,相信自己。《谈判高手》中的警察接案时第一句话就是“我是来帮助你的。”这一句话,我们班主任应该放在心头,挂在嘴边。遇到有困难学生或违纪学生时,教师的态度应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处理违纪同学时,不能轻易发火。因为发火就是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对立面,使学生不易认识自己的错误,反而会为自己的错误寻找理由,开脱自己,而应耐心帮助学生认识自己错在哪儿,为什么会错,如果不改正又会有什么危害。当然,尊重不等于姑息,对于违纪同学必须给予一定的处罚,处理同学时,又必须遵循纪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成绩好的与成绩不好的,家庭背景好的與家庭背景不好的都应该一视同仁,否则不但被处理的同学不服,而且班上会有很多同学同情被处理的同学,不配合支持班主任的工作。尤其重要的是,处理违纪同学的出发点也必须是为这个同学的长远发展着想,以有利于这个同学的进步为原则。上个学期,我们班有个同学在老师上课时玩电子词典,知道这件事后,我非常生气,但我没有对他发火。知道他的家庭并不是很好后,和他拉起了家常,父母的收入有多少,学费是怎样筹集的,进了我们班后,成绩有了什么样的变化,这样的行为对班集体的荣誉有什么影响,其他同学是怎样学习的。我越是和颜悦色,他越是忐忑不安,谈着谈着,他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主动请求处罚。我帮他檫去眼泪,告诉他,处罚不是目的,但是违纪又不能不处罚,最后达成共识,用为班级服务取得同学们的谅解。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学生健全人格的保证。因此,教师应自觉维护学生的尊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诉求,从而自觉地努力学习,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上个学期,有个同学犯错后,在认识报告中写道:“我现在终于认识到我是一个多么差的学生了”,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一个同学如果自我定位为差生,就意味着他对自己失去了自信,那还有什么样的事情做不出?你还能指望他能向好的方向发展吗?他会自暴自弃,他不仅会毁了自己的前途,而且会成为班级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我在班上公开宣布,我们班没有差生,只有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任何同学都不能因为自己成绩不好,犯了一两次错就认为自己是差生,学习不好可以赶,都是十六、七岁的小孩子,哪能不犯点错误?犯了错误改就是了。老师都相信你了,你还不相信自己吗?为人宽厚是健全人格的体现,帮助学生培养宽厚的品格也是创建和谐班集体的重要举措。在我们班上有一位同学,中考成绩478分,平时作业都难以独立完成,不仅自己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情绪,而且班上也有很多同学明里暗里责怪她拖了班级的后腿。为此,我在班上专门开了主题班会,说了这样的几句话,人都是平等的,你不能因为自己家庭富裕看不起其他同学,否则你就是势利小人;你也不能因为自己成绩好而看不起其他同学,否则你所学到的就不是知识。能处于一个班级是一种缘分,我们要珍惜这种同学友情,不能因为追求某种外在的东西而使自己的灵魂蒙上尘埃,只要我们每个同学都尽力,就没有什么可埋怨的。当发现她有跳舞的专长时,我鼓励她参加,并多方面予以支持,最后她领舞的集体舞在校园文艺大奖赛上荣获二等奖,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也赢得了其他同学的尊重,自信的笑容重新回到了她的脸上。三、以自己的人格感染学生在平时工作中,对自己严格要求,工作兢兢业业,早上6点35,中午1点50,晚上7点是我正常到班级的时间;中午12点,晚上10点是我正常到宿舍时间;课间,经常到班级去看望学生。班主任不懈怠,学生自然不会懈怠。而且经常到学生中间,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将问题消除于萌芽状态之中。深入到学生中间,可以加深和学生的感情。到学生宿舍,摸一下学生被子的厚薄,问一声冷不冷;课间到教室,找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谈话,问一声能不能听懂,作业能不能独立完成。用一两句温暖的话关心学生,用一两句亲切的话激励学生。学生见到我有一种亲切的感觉,有话愿意和我说,有困难愿意找我倾诉,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大大增强,学生自觉树立了集体荣誉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旦偶有违纪行为,会主动承认,并主动请求相应的处分。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只要我们工作有恒心、决心,有耐心,更有一颗爱心,以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去对待学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好班主任工作,我们的班级一定是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以上是我的几点体会,希望能和同志们多交流,共同提高,做好班主任工作。

和谐班集体的建设 篇12

教师和蔼的态度,真诚的信任和鼓励,是学生乐学的动力。教师对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怀和爱护、无私和没有偏见的品格、庄重的仪表和举止等,使自己成为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担当的角色发出耀眼的光彩。

我校是泉州市最偏远的一所中学,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比较低的,整个年段高一入学成绩还不及城关普通中学的一个班,一个班级里学生入学成绩低于200分的有几个,再加上我县的大城关战略思想的影响,对于我校的管理,特别是班级的管理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怎样处理好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班集体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使学生树立“我努力了,我无憾”的理念,树立长远学习的目标

由于学生的入学成绩比较低,而且高中知识的难度加深,因而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思想。对此,怎样让学生顺利高中毕业是最大的难题。这就要求老师不应过多关注学生的成绩高低,而是应关注学生是否有所进步,是否尽力接受这方面教育。

二、以爱为本,多一点尊重和信任

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的爱来源于对学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知之深,才能爱之切。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教师对学生应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我们平时教学中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句话漫不经心的话都可能影响甚至伤害到学生。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有位客人前去拜见他的母亲。客人笑着说:“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一位母亲居然为一个“挖土豆”的儿子而骄傲自豪。那么,作为老师,我们有什么理由漠视学生中的弱势一族呢?教师的爱应该更坦荡、更理智、更公正。

三、发扬民主,讲求一点“参与效应”

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是决定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这要求我们为学生营设一种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成功、快乐、友爱的享受。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人人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主权,如果适时让学生们体会“我长大了”的成人感,重视并满足他们的参与意识,他们就会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可见,教学的民主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活力所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提问要面向全体,这对于一些问题学生来说,可能更有激励作用。

一个和谐的班级首先是一个充满爱的民主的平等的班级,教师要给新班学生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第一印象,以形成“首因效应”。教师要主动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消除班级学生的生疏感、畏惧感,使学生感到与教师相处有一种安全感、愉悦感。要想消除学生的畏惧感,必须注意每个学生的亮点,并给予适当的肯定。“一棵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有它闪光的一面,但是如果只从一个侧面来看,亮点也许只有几片”。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及时地予以肯定。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接纳你,从而为建立一个和谐班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注重个性,多一点欣赏眼光

有人这样说过:一名成功的教师总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教师真诚的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能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发展。如果师生关系中没有真诚的欣赏,任何学生就可能失去自信心。对学生而言,被人欣赏特别是被老师欣赏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信任,更会激励他们。

老师应当自觉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怀有深厚的爱,以平等、公正、真诚的态度对待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格尊严,欣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学生体会到温暖激励之情,其心自然受到鼓舞,上进心必然更加强烈,从而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共同推进班级建设。

五、强化“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集体主义观念

教师应教导学生尊重别人的个性,形成对人对己的正确评价,以“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作为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几十人的班中总有性格孤僻的学生明显地表现出不协调的情绪,在班级中比较孤立。对此,我一方面教育同学们宽容别人的错误,引导他们换位思考,消除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主动找这类的学生谈心,给予热情关怀和指导,令其重树信心。在一个班级里,不应该存在被遗忘的学生。

六、教师要注重师德,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不仅要传递前人积累的知识文化,而且要传播人类先进的思想和道德。所以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以使教育学生道德高尚,身心健康发展。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我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有位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心很强,关心班级的每一件事,经常在班级里给学生们补课,对学生的学习抓得很紧。但只要是学生犯了错误,无论大小与是非便骂一顿,甚至还进行体罚。有一次,班级有一多半的同学作业做错了,在他的一番训斥打骂之后,让每人写二十遍。对于教师的惩罚同学们不敢有什么反抗,但是在心里开始讨厌这位教师了,产生逆反心理。他的课或是不上,或是捣乱,使教学无法进行下去,学生学习成绩不断下降。本是出于好意,让学生明白做事要认真,却适得其反,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品行要端正。韩愈在《师说》中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己的品德者规范不了,怎么去传道,怎能要求别人做好?可以看出,教师的师德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上述这位教师假如对学生多一点宽容、多一些安慰,在教学上讲求方法,将不会出现这样的结局。

总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双向的、互动的,需要真诚和宽容、理解和信任,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之间和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摘要:和谐的班集体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引导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时, 要处理好学生、学校、家长等各种关系, 尤其要让每个学生享受同等的爱的光芒。

关键词:和谐,班集体,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余如进.班级管理经典案例评析.科学出版社, 2007.4.

上一篇:整治效果下一篇:图书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