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的发展研讨

2024-08-19

继续教育的发展研讨(精选12篇)

继续教育的发展研讨 篇1

0序言

农机教育培训是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国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是新型农民的代表, 培养熟悉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和使用技巧的农机手是保证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其效能的关键, 所以, 注重农机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是保障农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基层农机教育培训机构 (农机学校) 作为农机教育培训主阵地, 肩负着培养合格、熟练的农机驾驶和操作人员的任务。

近年来, 广东省农业厅不断加强对全省农机学校的管理和指导帮助, 努力提高全省农机学校办学水平。近几年, 广东省农业厅每年举办一次全省农机学校负责人培训班, 提供办学经验交流的平台, 邀请相关专家讲课, 更新学校负责人办学理念和专业知识。同时, 连续举办近20期农机驾驶教练员和理论教员培训班, 免费为全省各学校培训教学人员, 确保教学人员数量和质量。组织专家编写适合广东省农机驾驶培训使用的教材, 定期免费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和读本, 以充实培训内容。经过几年努力, 各农机学校都得到一定发展, 为全省培养了大量实用性的农机技术人员, 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机安全生产源头管理做出了贡献。但在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 各地发展并不平衡, 有些甚至面临生存的问题。如何调整工作思路, 适应农村社会发展对实用型技能人才持续需求, 加快农机教育培训发展步伐, 是现阶段农机教育培训持续发展需要认真研讨的热点问题。

1 广东省农机学校发展现状

2004年农业部发布《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 规定拖拉机驾驶培训行政许可由省级人民政府农机主管部门负责。2005年广东省农业厅开始开展农机学校的行政许可工作, 至2011年年底, 全省共有45所农机学校通过行政许可审批, 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 2011年按有关规定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两所学校办理资格注销手续, 目前全省共有43所农机学校在开展农机驾驶培训工作。各农机学校开展的农机培训内容主要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培训, 部分学校兼办农机操作技能培训班, 承担当地的“阳光工程”培训项目。2010年全省各农机学校共培训农机驾驶学员8 000多人, 2011年共培训农机驾驶学员7 000多人, 近两年每年培训“阳光工程”农机技能学员近万人。农机培训业务的开展对当地农机安全生产和农机作业效率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也促进了农机学校自身的发展。但同时各学校间也存在明显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部分学校发展思路好、措施得力, 其业务量就多, 发展较平稳, 而部分学校由于体制机制等问题, 学习培训业务呈逐年下降趋势, 面临停止办学的危险, 发展举步维艰。好的学校每年培训农机驾驶学员稳定在几百人以上, 但差的学校近几年培训人数都维持在几十人, 个别学校甚至一年培训十几人, 业务严重不足, 培训工作难于正常开展, 面临停止办学的困境。

2 发展经验

总结各农机学校培训工作经验, 学校培训工作开展的好坏, 虽然与当地条件和农机行业大环境等因素有关, 但更关键在于学校自身建设能力、工作思路、措施合理性等因素。好的办学方法产生好的办学效果, 促进学校发展, 否则, 学校培训工作难以为继, 学校发展原地踏步, 甚至退步被淘汰。近年来, 培训业务开展良好的学校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取得较好的效果。

2.1 深入基层专项调研

近年部分学校, 积极主动, 深入农村, 认真了解农业对一线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发展的经济实力, 改革等待学员上门来学习的思想, 高度重视社会需求, 设立专项专人负责调研人才需求, 经济资源, 采取外设招生点、进村入户了解情况等种种措施, 在全面掌握本地区生源的基础上, 根据当地的技术需求, 技术调整培养模式、提高培训质量、完善内部结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2 强化部门间沟通多业务协调发展

部分学校强化与当地农机主管部门联系, 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农机主管部门要求购买农机并要上牌领证的机手都要进行系统培训考试, 此要求大大提高了农机手驾驶前的培训率, 增加了培训学员;部分学校积极与农业部门沟通联系, 争取承担农业科技培训任务, 如“阳光工程”系列培训任务, 个别学校每年能争取1 000多个培训名额, 大大地促进了学校发展;个别学校结合当地有扶贫培训任务的实际, 及时通过农机主管部门协调, 与扶贫办积极沟通, 争取到扶贫技能培训任务, 取得一定成效。

2.3 强化服务促进农机手的培训意愿

部分学校通过改进服务措施, 提高农机手的培训积极性。在办学过程中, 注重提高对培训学员的服务水平, 办学工作得到学员的认可。根据学员住宿远近、驾驶操作基础能力、农机手作业忙闲时段等因素的不同情况, 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 把培训带到村庄田间, 方便学员培训和休息, 处处以学员为本, 得到学员肯定, 带动更多农机手参加培训;有的学校积极开展农机培训公益性服务, 深入基层服务“三务”, 送帮、送教到田间地头, 解决学员碰到的实际困难, 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2.4 开展其他相关业务培训拓宽发展渠道

部分学校在开展农机驾驶和技术培训的同时, 增加其他领域的培训业务, 确保学校能维持正常运转。有的学校利用学校场地和人员的优势, 同时开展机动车培训业务, 增加创收, 改进办学条件;有的与外面机动车培训机构合作, 提供场地或教练人员, 共同开展机动车培训业务;有的学校除开展农机培训外, 同时开展机动车或农机的维修护理技术培训, 通过种种尝试, 拓宽学校发展渠道。

3 农机教育培训机构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3.1 经济实力不足办学条件差

自《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发布后, 农机学校实行社会化办学, 农机主管部门及其安全监理机构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 新成立的学校由社会个人或单位举办。而农机学校往往是利润不高, 投资时间长, 难于有很多资金持续投入, 很大一部分学校是因相关规定要求, 必须设立培训点, 才由当地农机部门邀请社会上的个人或单位成立, 农机部门给予机具或场地等形式的帮助, 勉强维持农机学校生存。但政府对农机学校的认识和重视不够, 没有同其他教育机构一样列入发展重点, 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都极少, 使得农机学校办学条件难于得到改善。目前很多学校办学基础设施条件差, 教学设施设备陈旧、不足, 缺少一些如多媒体设备、模拟操作台、仿真模型等先进设施, 大大降低培训质量, 降低培训学员的信心和培训积极性。

3.2 部分农机管理结构有待优化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实施, 之前由农机监理部门管理的农用运输车、三轮车等移交给公安交警部门管理, 此类车的培训业务也基本转到机动车培训学校, 农机学校学员人数被大幅减少。但实际是农用运输车、三轮车的驾驶培训仍可由农机学校进行培训, 农机学校作为社会化办学机构有资质也可改善条件开展好此两类车的培训业务, 不一定要强求在机动车培训学校培训, 交警只是要把好相应的考试关就可以的。同时一些地方交警对拖拉机无证驾驶管理不严, 农机管理部门不能上道路执法查处违规驾驶拖拉机行为, 对无证驾驶的农机手没法形成威慑, 同时农机手也看不到参加培训领取驾驶证的优势, 且培训费用自付, 因此部分农机手心存侥幸心理, 不参加相关的培训就驾驶拖拉机上道路, 培训意愿较低, 招生越来越困难。农村年青劳动力的流失也导致生源不足, 影响了农机学校的正常运作。

3.3 体制不顺机制不灵活

部分学校虽然改为社会化办学, 但其职工与当地农机部门总有这样那样的关系, 要不就是以前属农机部门的, 要不就是一直在农机部门工作的编制外人员, 体制处理不顺, 加之教学经费不足, 造成教学、招生等人员工作积极性大幅下降, 办学效果不理想。办学机制也不灵活, 一些学校存在等学员上门培训的守旧思想, 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机制缺乏有效驾驭, 学校内部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 教师缺乏竞争向上的拼搏精神, 责任感和危机感不强, 培训质量不高。

3.4 缺乏数量、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深入研究

个别学校在开展拖拉机驾驶培训工作过程中, 存在追求培训学员数量, 忽略教学质量的情况, 培训的目的一味地放在创收上, 而忽视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 使参加培训的农机手产生不满情绪, 降低了农机手培训积极性, 而且个别地方还存在恶性竞争问题, 给学校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4 农机学校发展思路

4.1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机学校的支持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和农业机械化培训有着必然的联系, 农村田间、场院及道路, 经常因“黑车非驾”、无证驾驶、违章载人及超速超载等原因酿成各种农业机械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级政府应认识到发展农业机械化培训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机生产事故的重要性, 应不断提高对基层农机学校的重视程度, 加大对农机学校发展支持力度, 通过项目资金、培训学费补贴形式加大对农机学校的财政投入, 改善农机学校环境条件。省农业 (农机) 主管部门应加强与省劳动保障部门沟通协调, 尽快将农机驾驶培训列入“劳动力转移”工程进行培训补贴, 提高农机手培训积极性。

4.2 及时转变办学思想积极主动拓宽培训业务

农机学校发展的好坏, 关键还是在于学校自身的态度和办学方法。学校应及时转变观念, 改变“坐等靠要”的思想, 树立竞争意识, 主动出击, 创新方式方法, 千方百计拓宽学校发展渠道。要增加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 争取更多的业务支持。要时时关注有关政策通知, 了解省、市、县的相关政策安排, 积极收集培训相关政策信息, 争取抓住每个潜在的拓展培训业务的机会, 促进发展。如加强与劳动保障部门联系, 争取一些劳动力转移相关培训业务;增加与农机推广部门的沟通与配合, 了解最新推广多的农机具, 有针对性开展最新农机具培训班。在农机推广演示会等场合进行农机试培训工作, 促进更多购机人员参加培训。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宣传, 使农机手充分认识到农机培训的必要性, 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培训。尝试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和场地、人员等技术方面的优势, 开办机动车培训班、农机修理部或开设农机、农机配件销售点, 参与社会竞争, 扩大学校业务。

4.3 提高教学人员知识水平使培训内容为农民学有所用

农机培训工作直接为农业生产一线培训农机操作人员, 规范操作和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这就要求农机学校的教师队伍必须精通农机业务知识, 熟悉农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熟练掌握各种农业机械的性能、工作原理和操作技能、维修保养技术, 能够回答和解决农机手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 以解决农机手工作中碰到的实际困难。另外, 农机培训是一项专业性强、知识更新快的工作, 因此, 农机教师必须加快知识更新步伐。省、市农机主管部门要积极为教师进修、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4.4 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农机手培训意愿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教育培训机构, 要把服务摆在重要的位置。要针对学员不同的情况, 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与方案, 采取多种形式, 解决工学矛盾, 排除学员的后顾之忧。要利用学校的人员技术优势, 深入农村田间为农机户排忧解难, 提高他们对农机教育的认识, 增强学员参加农机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带动更多的农机手参加培训学习。

5 结语

对于基层的农机培训机构, 学员数量的增长是其发展的首要指标。没有数量的增长, 也就谈不上发展, 但仅仅是数量的增长, 还不能代替教育培训的发展, 必须注重培训质量的提高。发展的核心应该是不断提高质量的数量增长。其次, 全省的教育培训机构的布局, 结构形式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即使数量增长了, 质量提高了, 如果盲目授权, 造成地方培训机构结构不合理, 就会造成生源不足, 而出现社会化办学难以维持生计的问题。因此, 需要根据全省各地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 设立专项课题认真研究各地人才资源, 经济资源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综合平衡, 才能不断深化改革, 促进农机教育培训机构的持续发展。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广东省农机学校已具一定规模, 为农村培训了一大批农机驾驶和从业人员, 为全省农业发展和农机安全生产做出了贡献。但是不得不看到, 农机学校发展正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个别学校面临“关门”的危险。为使农机学校顺利克服存在的困难, 进一步发挥农机学校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机学校的支持, 加大对农机学校发展的财政投入, 为农机学校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农机学校自身要千方百计克服存在的问题, 及时转变思想, 主动出击, 增强沟通, 勇于开拓, 大胆改革, 同时为使全省农机培训机构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政府部门应要设立专项研究全省农机培训机构数量与质量、局部与整体、效益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为实现全省农机教育培训机构自身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摘要:农机教育培训机构是一个由数量、质量、结构、效益构成的有机实体, 其持续性发展的影响因素繁多, 需要综合平衡发展规模、教育质量、教育模式, 机构效益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断深化改革, 是保障农机教育培训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近年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 对农机教育培训机构发展的条件及途径进行分析, 提出要设立专门课题, 研究广东省农机培训机构数量与质量、局部与整体、效益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为实现全省农机教育培训机构自身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机教育,教育培训,可持续发展

继续教育的发展研讨 篇2

推动振兴发展”发言材料

同志们: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开展“****、****”主题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部署,对我们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团结带领人民在新时代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推向前进,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按照日程安排,今天由我就“勇于担当作为、推动振兴发展”作主题发言。经过几天的集中学习、热烈研讨和深入思考,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此次主题教育集中学习既是一次提高站位、开阔思路的固本之举,也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务实之举;既是思想训练的大课堂,也是实践运用的演练场;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开展主题教育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对我们党员领导干部的再一次“补钙”、“充电”和“加油”。开展“****、****”主题教育,其根本任务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敢担当、善作为的“真本领”

和“硬功夫”,加快推动振兴发展,奋力开创新局面。党中央作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部署,正当其时,意义深远,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勇于担当作为,推动振兴发展”的重要内涵,勇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基因传承,是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根本政治要求,更是推动**振兴发展的现实需要。

下面,围绕“勇于担当作为、推动振兴发展”,我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认清发展形势,坚定发展信心,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座谈会讲话精神。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将“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作为6方面要求的第一条提了出来,充分体现了这项工作对于全面振兴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与紧迫性。针对这个问题,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在谋划地区改革发展思路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矛盾问题上下功夫,在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上下功夫”;要“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有利于调动保护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这“三个下功夫”和“五个有利于”,不仅为地区深化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更明确了着力点、确立了衡量标准。就伊春来看,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努力,我市以国有林区改革为牵动,压茬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南四局”森工有限公司和伊春森工集团相继挂牌成立,深化地方机构改革、行政区划调整、“放管服”等重点领域改革也都取得阶段性、突破性进展。但是,全面破解体制机制矛盾,仍是当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和根本所在。为此,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继续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咬紧牙关,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重点实施国有林区综合配套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坚持市场化路径,加快推动伊春森工集团有效运营,加快将森工企业的行政和社会职能彻底移交地方政府,尽快实现“四分开”,彻底破解体制机制瓶颈,为XX绿色转型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增添更大动力。

二、发扬斗争精神,坚持底线思维,着力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就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作了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这一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催人奋进,更加让我们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政治全局的高度,着眼形势发展变化,深刻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并把伟大斗争放在“四个伟大”首位强力推进。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再到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此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总书记都突出强调,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这是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时代要求,是实现强国强军的时代召唤,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时代课题。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就要牢记谆谆嘱托,牢牢把握深刻意蕴,全面领会期望重托,大力锻造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魄力。

当前,我们处在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党中央正团结带领全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矛盾问题、重大风险挑战面前,我们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工作实践中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不断保持斗争定力、不断提升斗争本领。

三、越是压力增大,越是形势严峻,就越是考验各级领导干部的关键时刻。十九大以来,总书记视察辽宁时的重要讲话和关于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批示精神,国务院出台的重大支持政策,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都为辽宁振兴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战胜困难,关键看我们能否带头担当、能否带头主动作为、能否带头狠抓落实。为此,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判断东北振兴的重要标准,没有民生的切实保障,就不可能实现

继续教育的发展研讨 篇3

【关键词】体育院校 教育技术学专业 课程设置

一、引言

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第一个电化教育四年制本科专业正式成立,到目前,我国高校设置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已达到232个。随着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需求的持续增加,国内许多高校开设了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由于每个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五花八门。因此,有针对性地分析体育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特点,根据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设计出更符合本学校的課程设置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介绍

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能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包括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以及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的教育技术人员。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基本能力。

三、沈阳体育学院的教育技术学专业

对于沈阳体育学院的教育技术专业来说,如果想获得长期的发展,就要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首先要把学生的培养定位在教育技术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另外,结合体育院校“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继续在体育动漫的方向上培养学生的能力。

曾经有人质疑过教育技术学专业,说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要当教师,毕业时发的证是教育学学士证书,应该属于师范类专业,可教育技术学专业又不是师范类专业,而是属于非师范专业。这种尴尬我们暂时不用去思考,但是这的确说明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定位问题。我认为教育学专业的定位不一定非要让学生毕业了当教师,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师建设也要在适当的条件下加强。例如沈阳体育学院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现在还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如今,信息技术、现代多媒体技术、慕课微课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学提供了许多发展的可能性。如果有一个专门的实验室能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进行科学研究,那么会给教学和科研带来很大的好处。

四、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干学科有教育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有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电子模拟电路、数字模拟电路、计算机文化基础、C程序语言、VB设计、网页三剑客、动态网站建设、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教育应用、多媒体技术、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现代远程教育、电视教材设计与制作、影视艺术、premiere影视制作、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育传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微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辅助教育、企业培训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摄影摄像、校园网建设与维护、机器人设计、教育心理学。学习这些课程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工科知识基础。例如沈阳体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大二专业课程《数据结构》,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数学和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以致对于像树、堆栈等数学模型都不能很好理解和掌握,编写程序更是不行。因此,教育技术学专业就需要加大对数学和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数学方面,除了设置高等数学课程之外,还要开设离散数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课程。在计算机方面,相应开设一些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如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等。

前面提到,沈阳体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那么在课程取舍上、主次上,就要以这个为思考的原则和起点。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如果我们培养了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学科知识,拥有了基本的学科素养,那么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他就会努力学习各种应用技能;反之,如果我们只是教给了学生一些现在能用得上的应用知识和就业技能,那么等到毕业的时候,这些知识和技能可能就用不上了,即使暂时用得上,找到了工作,可是再过几年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仍然感到吃力,从而对自己的能力和受到的教育产生怀疑。简而言之,沈阳体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培养应考虑短期性和长期性的问题。笔者认为,还是应该从长远来考虑,要把大学四年教育延长到学生毕业之后,使得学生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在学生毕业若干年之后仍能发挥有效作用。

五、结束语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门亟待发展的高等教育专业。通过分析沈阳体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并针对学校和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本文提出了一方面要加强基础学科的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应设计出适合体育应用技能培养特色的课程设置方案。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李运林,李龙,等.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赵呈领,陆薇,韦海梅.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开设情况的分析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12):40-42.

继续教育的发展研讨 篇4

本次会议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界的一件盛事, 正所谓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19日, 大会开幕当天, 小教会荣誉理事长姚文俊, 小教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孙章存, 小教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小教会理事长李先启, 小教会常务理事、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常务副校长、育才第一小学校长罗任重, 小教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南山区西丽第二小学校长朱长宝等一批专家悉数到场;广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崔萍, 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局长柳恩铭、副局长王建辉等领导亦亲临到贺。

小教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孙章存致开幕辞。他说, 本次研讨会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主题, 原因有两个:一是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离不开心理健康。《联合国儿童权公约》认为:“教育儿童的目的应是: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也提出:“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儿童心理水平的提高, 是各育的基础, 没有儿童心理的成长, 其他各育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同时, 儿童心理水平的发展提高是在各育发展的同时得以发展的。儿童健康是身心的健康, 是快乐的前提, 是幸福的基础, 身心健康又是幸福快乐本身。遵循儿童身心特别是心理发展规律, 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的质量, 才能最终实现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二是当前形势的需要。当前,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一方面, 各项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经济、教育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另一方面, 也产生了众多矛盾和问题。尤其社会环境很不尽人意, 道德的滑坡、社会风气的不良严重影响了儿童的道德提高和心理成长。教育本身也存在着诸如课业负担过重过度、功利化、成人化、揠苗助长等违背教育规律、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负教育现象。儿童道德、心理也出现种种问题, 诸如心理焦虑、心理失衡、心理压力过大, 有些甚至击穿了社会的道德底线和心理底线, 十岁少女摔婴, 小学生夜不归宿, 复旦学生毒杀同窗, 四川某中学初三学生因口角纠纷刺死同学……对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采取得力有效措施,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可喜的是, 我会很多学校一直坚持不懈地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去抓, 开创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方式和活动,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比如承办这次研讨会的先烈东小学, 在会上发言的成都泡桐树小学、太原后河小学、苏州工业园文萃小学、开封新区教体局。我们意在通过这一研讨会推动我会所属会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进展, 为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感谢先烈东小学为会议所做的充分、周到、细致的准备, 深信这次研讨会在大家共同努力下, 取得圆满的成功。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范方教授作了题为《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报告, 他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小学生情绪管理的技术、时间和任务管理技术、小学生心理危机的处理及心理创伤的修复等知识, 让与会人士受益匪浅。

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小学的张锦庭校长与天河区员村小学、成都泡桐树小学、太原后小河小学、苏州工业园文萃小学、开封市教体局等单位的代表, 先后进行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介绍。

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小学张锦庭校长介绍了学校20多年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历程, 并作了《0~13岁, 孩子成长及教育的关键期》的专题讲座。他说, 当今社会父母在生存压力下拼命工作, 较少关注到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同时, 父母对独生子女的学业期望高而忽略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离异子女、隔代抚养、缺乏关爱等原因, 造成很多小学生在学习、交往、情绪等等方面产生这样那样的障碍和问题。我们认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 一个人的人生体验幸福与否绝大部分来自于他的家庭, 要改变一个孩子其实首先要改变他父母的教育观。孩子的成长有三个关键期:0~3岁为第一个关键期 (宝宝阶段) , 3~9岁为第二关键期 (幼小阶段) , 12~14岁为第三个关键期 (初中阶段) 。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 不能仅仅把眼光盯在孩子的小学阶段, 要有大的教育观、系统的成长观, 因为了解了孩子的发展心理, 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小教会荣誉理事长姚文俊作了专家点评。他说,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聆听了五位校长、一位局长的精彩发言, 他们管有主见、学校办有特色, 验证了“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一真理。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这五位校长、一位局长, 是把自己的教育思想注入了师生的血液, 形成了学校的灵魂。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教育家办学, 我认为他们六位就是小学教育家, 像张锦庭校长我认为就是我国小学著名的教育家。现在人们把教育家神秘化了, 其实教育家就在我们身边。一个教育者, 只要热爱教育并终身从事教育, 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又有国际教育视野, 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一体, 就是一位教育家。五十多年来, 从我自己成长、成熟、成名、成家的发展过程中, 我悟出了三句话:1.一个人只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创一行, 行行都能体现自我人生价值。2.一个人有胆无识, 蛮干;有识无胆, 徘徊;有胆有识, 成功;胆识过人, 成名。3.一个人不仅要勤学、博采、善思、创新、敢为天下先, 还要借助外脑, 组建精英团队, 才能铸造辉煌, 因为你要翻跟头总得有人给你搭台子。随后, 姚文俊还围绕“对心理教育需要再认识”这一主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最后他说, 当今社会是以学习型、信息化、高科技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社会, 它的主要标志是创新, 进行的是一场智慧革命。它要求教育必须回归到以人为本, 即高扬人的主体性, 又开发人的多元智能。因此, 学校教育必须把调查了解学生、分析研究学生以及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作为第一要务。当下, 校长与教师的使命就是对教育的再认识, 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学, 确立主体教育论和多元智能论, 学习“三理” (生理、心理、伦理) 知识, 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责任担当就是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让人人成为最佳的我。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各位专家的传经送宝, 让参加学习的人们心满意足, 喜不自胜, 纷纷表示要把这些好经验带回自己学校去推广。

20日, 先烈东小学全面开放, 展示了6节不同层面、不同处理的心理健康辅导课与活动。有以单亲家庭孩子为辅导对象的绘本阅读课;有以悦纳自我, 欣赏他人为目标的英语科、美术科心理健康渗透课;有以合作、分享为主题的面向教师的团辅活动;有以“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为主题的亲子活动;还有培养学生注意力的团体活动。孩子们在课堂中或喜或悲, 展现出最真挚的情感, 让听课的老师们无不身同感受, 若有所思。课后, 专家精彩的点评又令听课者在观照实践的同时, 得到了理论的启迪与学习。

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 篇5

经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育分会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部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第四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将出版本次研讨会的专题论文集。现面向本次大会录用摘要的全体作者征集论文全文,具体事宜如下:

一、主题:论文要求紧密围绕本次大会的主题及各议题。

二、语言:中文或英文

三、长度:6000-8000字(词)

四、格式:论文要求包括题目、作者及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各个部

分。中文论文基本参照《外语教学与研究》格式,但去掉了表示文献类别的标示,如[M]、[J]等;英文论文基本参照APA(第六版)格式,在此基础上有所微调:出版年代一项去

掉了括号,如:Munby,J.1978.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London: Cambridge Un

iversity Press.。汉英文章本身各节用罗马序号排列,1.2.3.,下位如1之下,用1.1,1.2,1.3,以此类推。论文格式具体要求详参吴一安、张莲主编的《外语教师文化建构与教

师发展——第三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五、投稿邮箱:第四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会务邮箱,敬请在邮件主题中标明“论文集投稿”

六、截止时间:2012年1月30日(正月初八)。

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育分会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部常务理事会

第四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组委会

继续教育的发展研讨 篇6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彭学善表示,召开中国教学仪器国际化论坛非常必要,非常重要。中国教育装备行业现有1352家会员单位,近年来发展了一批高质量、优质产品,这就很需要与国际接轨,很需要国际化,所以我们今天组织这个教育国际化论坛它的重要性也就在此。过去,我们行业协会多次组织到国外参观学习,国外的一些设备与我们的一些产品相对比,应该说在标准和产品质量上,还有一定差距。通过我们与国际化接轨,使我们的产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升华,这也是我们这个研讨会的重要所在。现在我们的产品需要世界,但是世界也需要中国的产品。现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和地区都需要高质量高规格的优质质量的产品,这就需要和国际接轨,这就需要我们和国际上那些产品来装备我们现代化的教育,这个研讨会的重要一点就是要提高我们和国际接轨的标准,从而提高我们的行业标准,所以这次的研讨会,对我国教育装备行业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兴植表示,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中国教学仪器出口联盟和中国教学仪器有限公司共同来举办这次研讨会,我相信通过不断的研讨,对组织优秀仪器出口是很有帮助的,从一个公司的角度,对十多年来组织出口的经验谈一谈体会和感受:首先,改革开放三十年,尤其是跨过21世纪这十年,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据统计,1978年我国GDP为1473亿美元,到2011年增长到7.4万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元,增长到现在的3.2万亿元,成为了世界第一,这些数据非常有力地证明了我国的发展举世瞩目,而中国的生产制造和装备水平也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另据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我们整个高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净增长约在2000亿元,中小学教仪净增长200亿元以上,职业教育装备,每年要在100亿元以上,尤其这几年,整体呈上升趋势。所以说,新世纪的这十年,是我国教育装备发展最好的十年。其次,中国科教仪器装备已经形成了良性发展。随着我国生产发展的进一步提升,中国教育装备也迅猛发展,进而带动和促进了中国教学仪器的发展,近十年我国科教仪器水平大幅度提高,部分骨干企业和产品具备和国外同行竞争的水平和基础,中国教仪装备和产品目前基本都涵盖我国的各级教育实践环节的需要。再次,中国教学仪器具备了拓展国际市场的条件吸收和基础,随着教育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带动了我国教育装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促进了我国科教仪器水平和骨干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最后,国家的政策上也给予了很大支持,如出口退税、中小企业补贴等,有些区域还有其他的支持。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也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国内市场虽然大有可为,但国际市场更是海阔天空,作为科教企业,科教仪器的骨干企业,应当具备世界的眼光和战略思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和大背景下,占领全球市场,这也是企业加快自身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我们骨干企业,应该成为这方面的主力军。组织科教仪器出口具有相当的潜力,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坚定信心,苦练内功,整合资源,扬长避短,塑造品牌,锲而不舍,齐心协力,实现中国教仪走向世界。

比特-朱斯特表示,中国产品给人的感觉就是永远在复制别人的东西,这种现象不光存在于中国,西班牙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虽然近些年来中国政府和企业正在努力扭转这种形象,但毕竟企业中还存在害群之马。中国企业想要加入世界教具联合会,中国企业就要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提升售后服务上加大努力,此外也必须满足优质的产品质量、长期的稳定性、优质的售后服务以及产品的创新性等。如果一个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功,那么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是非常高的。

继续教育的发展研讨 篇7

此次会议的主题为“学校科学发展与校长时代使命”。大会围绕这一主题邀请著名教育专家为来自全国的小学校长进行有关主题报告, 与会小学校长就“校长成长与自身建设”、“以人为本与制度创新”、“课程改革与高效教学”等专题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探讨。会议期间, 与会代表参观了和平区中心小学、南开区实验学校、红桥区市师附小、河西区中心小学、河东区实验小学、河北区昆纬路第一小学等10所学校, 并参观了蓬勃发展的滨海新区。他们对天津市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此次会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领导、专家对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对小学校长的成长与进步, 对天津市小学教育的探索与创新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校长们就学校建设和校长职责的发挥等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明确了小学教育向和谐、优质、均衡、特色化方向发展的目标与途径。本期“策划”栏目编选了此次会议中领导、专家和校长的研究、讨论成果, 愿与读者共享。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充分发挥小学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关系到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 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面对的是人,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校长在学校中, 不仅是行政管理者, 更是思想的引领者。从某种意义上讲, “一位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对于教育工作者们, 特别是校长们肩负的责任和重担, 我深有体会:他们在承担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 既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又要在推进教育改革中有所突破, 还要正确面对舆论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教育领域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但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需要我们予以足够的重视。

第二届中国小学校长大会,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小学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的重要会议, 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借此机会, 我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坚持教育的公益性, 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公正;二是始终坚持遵循教育规律, 全面育人, 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三是始终坚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以理论指导实践, 以实践推动理论创新。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办好学” (国家总督学、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

在整个教育事业中, 小学校长的岗位非常特殊、职责特别神圣、工作格外重要。小学阶段是人生最美好、最快乐的时期, 远大的理想在这里孕育, 高尚的情操在这里萌生, 良好的习惯在这里养成, 生命的辉煌在这里奠基。从一定意义上说, 是小学校长给成长中的孩子带来了第一所学校, 带来了第一任教师, 带来了全新的学校生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一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有一位好校长就有许多好教师;有一位好校长就有一大批好学生。说到底, 小学教育是校长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实施的, 小学教育目标是校长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实现的。校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专业素养、管理能力如何, 工作开展的效果如何, 直接关系到整个小学教育的质量, 关系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 关系到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健康成长, 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 小学校长的作用影响重大, 牵动全局。

在我国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 在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从不普及到基本普及再到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的发展历程中, 广大小学校长承担着重要责任, 付出了艰苦努力, 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教育事业历史性发展的成就是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开始的, 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以普及小学教育为起点的。小学校长们的工作非常辛苦, 既组织教育, 又管理学校;既牵挂学生, 又关注教师;既建设学校, 又发展学校。在农村, 许多校长都曾有过到农民家里说服家长让孩子上学的经历。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 校长不仅要管学习还要管生活;在城市, 许多校长以校为家, 为建设高水平学校投入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在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任务中, 在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的工作中, 在素质教育推进的过程中, 在基础教育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 都凝聚着小学校长们的心血, 都书写着小学校长们的功勋!

当前, 全党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这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教育部党组已就教育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出部署, 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 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努力奋斗。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这次大会, 应该成为小学校长交流学习科学发展观体会的机会, 成为研讨小学校长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办好我们每一所学校的大会。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立足我国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是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提出来的,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是新阶段教育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

我国教育事业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 我国教育实现了大变革、大发展、大跨越。这30年, 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形成了规模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日趋合理、效益显著增强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1978年, 我国小学升入初中的比例只有60.5%,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数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不足6%, 高校在校生只有85.6万人, 研究生只有1万人。30年来, 我国以加强和发展农村教育为重点, 明确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 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 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继而实施城市免费义务教育, 实现义务教育全面免费, 走完了发达国家用上百年才完成的普及义务教育的里程。2007年底, 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4522万人, 毛入学率达到66%。同年,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10万人, 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也占了高校招生总规模的一半;高等教育普通本专科招生达566万人, 高等教育在学生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 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经过30年的努力, 目前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4年,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年, 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总人口中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超过7000万人。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还只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 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仍然不高, 发展还很不平衡。教育事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 教育体制和机制还不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培养模式还不完全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我国教育事业新的发展阶段正是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 我们的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要完成这一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 就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落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事业、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的“三个优先”战略思想, 按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进一步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基本形成终身教育体系, 使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并为未来发展储备人才, 使教育事业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先导,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对于小学来说, 发展既是办学条件的改善, 更是办学理念的提升、办学思路的明确、办学行为的规范、办学活力的彰显, 特别体现在优良传统的传承、适应能力的提高、教育方式的改善上, 最终体现在教育效果上。我们看一所小学有没有实现真正的发展, 不是看是否有不断增高的“大楼”, 而是看教师是否有蓬勃的教育激情和对学生的深厚情感;不是看学校有多大本事“优选”学生入学, 而是看对所有学生的教育是否有信心和勇气;不是看学生得到多少分数, 而是看学生成长的过程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小学办学条件改善的责任主要在政府, 而办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内涵的发展, 则关键靠校长。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国民教育, 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中, 体现在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对于小学来说,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 把每个学生在原来基础上获得真正成长放在首位, 激发学生学习进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小学生处在人生起步阶段, “一点一滴”的教育积累格外重要, 学生的学习习惯、锻炼习惯、行为习惯是在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天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的;“细致入微”的管理服务格外重要, 学生的安全意识、健康意识、纪律观念是在生活服务、教育管理、安全防范的工作中逐步树立的;“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格外重要, 学生分辨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荣与辱的意识、观念和情感, 是在学校所营造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中逐步建立的。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 事关学生安全、健康的因素和环节很多, 一定要把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事关学生长远发展的细微“小事”和细节很多, 一定要把教育做得精细;事关学生情感的“琐事”和“烦恼”很多, 一定要对学生充满爱, 并体现在校长和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小学校长要从小学生的“眼睛”中去发现、了解、检验教育。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要求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 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从实际出发, 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努力实现普及与提高的有机统一, 实现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有机统一, 实现努力满足社会教育需求与积极引导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 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和教育公平的突出问题, 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对于小学来说, 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就是要着眼于学校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有潜力有后劲的发展。对全体学生, 要统筹兼顾其不同家庭和社区背景、不同性格和天资、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优点和缺点, 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长和进步。让不同出身、相貌、性格和天资的学生, 心中都充满阳光, 心中都充满希望。对每个学生, 要在教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 培养其多方面的兴趣、训练其多方面的能力、丰富其多方面的情感, 全面育人。在教育工作中, 要统筹协调教书、管理、服务等多个岗位, 全员育人;重点突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主要环节, 全方位育人;有效衔接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等不同阶段, 全过程育人。在学校发展中, 要综合考虑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长远发展等众多学生教育因素和学校条件因素, 从实际出发, 着眼未来, 精心谋划, 稳步推进。要做到这些, 小学校长的胸怀、眼界、智慧很重要。

时代要求我们: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 从“有学上”实现“上好学”, 为此, 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办好学”。

“办好学”, 就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认认真真办学。认认真真办学, 就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认真对待日常工作, 做好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每一件“小事”、“琐事”, 不管是不是上级领导的工作重点;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和教师面临的问题, 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不管这个学生和教师能否给学校带来荣誉;认真对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 如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学生受各种思想文化影响问题、学生受家庭影响问题等, 要深入研究, 尽力而为地采取有效措施, 不管主要原因在不在学校, 采取的措施能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用心做和不用心做, 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办好学”, 就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安安静静办学。安安静静办学, 就是克服浮躁和虚荣的心态、排除各种干扰。校长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工作中至高无上的追求, 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为自己主要的精神和情感寄托, 不刻意地为自己和学校争“名声”和“荣誉”, 更不给自己和学校争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名声”和“荣誉”;要有安静的状态, 坚定教育理想和信念, 严格依照法律法规, 有序、规范地办学, 还要潜心研究当代学生的新特点, 高度关注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信息时代的新变化, 深入钻研当代教育教学管理, 积极进取, 站稳脚跟, 不故步自封, 也不随意跟风, 更不可媚俗。严谨求实与浮躁虚荣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办学境界。

“办好学”, 就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扎扎实实办学。扎扎实实办学, 就是着眼学校建设和发展所要求的一切工作的落实。扎实做好工作规划, 完善教育发展思路, 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独特办学模式, 认真分析学校工作的实情, 查找薄弱环节, 确定推动工作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 避免工作的随意性;扎实做好工作管理, 完善学校现代管理制度, 明确工作目标责任, 重视组织、开发、实施、指导、检测、评价等各个环节, 层层分解落实, 环环相扣, 避免工作的杂乱无章;扎实做好人的工作, 团结学校领导班子, 凝聚全体教职员工, 努力把学校建成和谐之家, 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熏陶人、以科学的制度规范人、以实干的精神带动人, 相信人、激励人、成就人, 给教师创造充分发展的空间, 让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实现价值, 避免人心涣散和内耗。扎实的工作会使学校获得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实在在的发展。

高度重视、大力加强校长队伍建设, 是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整个基础教育战线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当前, 我们要在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的同时, 进一步提高校长的职务荣誉感;要在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同时, 把最优秀的教育管理人才放到校长的岗位上;要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同时, 努力为校长开展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更宽松的环境, 把广大校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明确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 把教育作为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 作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抢抓机遇, 不负时代重托,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办好学, 肩负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小学教育的改革仍然要解放思想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

改革开放以来, 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之上, 我国的教育事业实现了两个飞跃:一是全面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基本上扫除青壮年文盲;二是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小学教育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仍然需要解放思想。

近些年来,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许多学校开始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开始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能力。但从全国范围来看, 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从根本上改变。这里有观念问题, 也有实际问题。需要通过培训、研讨、交流来解决。

当前, 我国教育正处在重要的转折点上, 即由数量的发展到质量的提高;也就是解决了“能上学”的问题以后, 还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任务。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素质;二是培养数以亿计的技术人才;三是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因此,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不只是高等教育的事, 而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任务。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是为人的一生打基础的教育。小学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全体国民的素质, 又是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好学习、兴趣、思维、意志、品德的基础。

当前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特别是城市里的小学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题, 从学校内部来讲, 就是要求教师上好每一堂课, 使学生对课内的知识学懂学会, 减少课后作业。从校外来讲, 就是要劝说家长少让孩子上补习班、特长班。“小升初”要取消一切附加条件, 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我还是要提倡愉快教育。愉快和刻苦并不矛盾, 学生学得愉快了, 有兴趣了, 才能真正自觉地刻苦学习。小学教育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重视研究学生, 因材施教。学生的天赋是有差异的, 要重视他们的差异。不要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像美国提出的“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那样响亮的口号, 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让每一个学生都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合理配置资源, 加强校际合作, 倡导高效教学, 促进小学教育科学发展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黄永刚)

天津市辖18个区县, 共有小学1000余所, 在校生50余万。改革开放30年来, 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我们认识到, 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遵循规律, 提出对策, 小学教育才能保证均衡、公平、优质。为此, 根据天津市委提出的“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的要求, 我们在三项重点工作中创新了思路, 加大了力度, 并且初见成效。

第一,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保障均衡发展。

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如何, 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和群众的情绪。为了促进小学办学条件的均衡, 我们结合实际, 本着向义务教育倾斜、向小学教育倾斜、向老旧学校倾斜、向农村学校倾斜的工作思路, 着力从三个方面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一是加快学校布局调整。近年来, 天津市一直坚持按照总体规划、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中小学布局调整。全市小学的校舍、场地和设施、设备都陆续得到了更新或改造。第一轮学校布局调整的重点在农村, 当时, 投资25亿元, 新建了974所学校, 其中乡镇中心小学300余所。第二轮学校布局调整的重点在市区, 目标是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建设。当时, 投资近8亿元, 新改扩建学校256所, 其中小学120所。第三轮学校布局调整再次把重点放在了农村, 一方面撤并村办小学, 新建中心小学;另一方面按照课改需要, 推进装备升级。经过3年努力, 共投资近10亿元, 建成420所中心小学, 同时投资1.5亿元, 按照市颁标准统一配送了理科教学、电化教育、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装备, 969所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通过三轮的资源整合、设备升级, 全市小学基本形成学校布局合理、办学条件合格的良好格局, 为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加强信息技术建设。在推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 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教育信息化是拉动教育现代化的巨大动力。于是, 我们紧紧抓住“校校通”、校园网、资源库这三个关键环节, 加速学校信息技术建设。目前, 天津教育科研宽带网已铺设到每个区县, 总长度达到800余公里, 所有小学都装备了符合标准的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 并且实现了“校校通”, 生机比已达到15:1。市区大部分学校和县里有条件的学校都建成了各具特色的校园网, 实现了校内资源共享。依托天津教研网开通的基础教育资源库和流媒体中心, 已经储备了760G海量的教育教学资源, 供全市小学随时使用。偏远学校全部装备了卫星教学收视系统, 名师教学课例的成套光盘也免费发放至每所农村学校。现在, 小学信息化建设基本形成了“天网 (卫星传输) 、地网 (互联网) 合一”、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格局, 为实现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是不断规范办学行为。过去一段时间, 为了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 满足家长择校愿望, 中心市区先后开办了45所改制小学。随着国家义务教育政策逐步完善, 教育均衡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2006年天津市政府决定, 改制小学全部停止招生, 一律免费就近入学, 逐步退回公办学校。两年来, 原以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名义开办的改制小学, 已经回到公办队伍, 这一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受到群众的拥护。改制小学的“回归”, 其实就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回归, 它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2008年, 天津市制定了《2008~2012年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这个《标准》设定的100个指标, 均为“底线”要求, 只有全部通过, 方可认定为达标。今后5年内, 我市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 改造校舍场地, 建设数字校园, 完善生活设施, 提升装备水平, 增加图书报刊;将更加重视装备的使用效益, 更加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 更加重视学校的科学管理, 努力使我市小学教育实现较高水平的均衡发展。

第二, 积极加强校际合作, 促进教育公平。

2006年, 天津市提出了“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校际合作创新模式。2007年, 又专门出台了小学均衡发展合作学区的有关政策。两年来, 各区县正在从三个方面强化校际合作机制。

一是总体规划, 推行学区管理制度。目前, 中心市区已根据学校布局, 组成若干学区。具有先发优势的学校为中心校, 周边4~6所学校为成员校。中心校负责牵头联合活动, 统一组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课题合作、工作交流、学科检测和质量分析。各校自行组织的教学活动, 也主动邀请学区内其他学校参加。跨校开展的专题研究, 使合作学校的办学实力得到新的提高。一些区县还实行了学区视导制度, 选派优秀干部、骨干教师做学区视导员, 深入学校直接帮助指导, 合作学校特别欢迎。在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中, 学校各自的优势不仅得到整合, 而且得到发展。合作学区已经成为学校合作共赢的平台。

二是盘活资源, 形成共用共享机制。虽然经过了三轮布局调整, 但是一些学校由于“先天”条件不足, 大型设备无法安装, 塑胶场地也难以铺设。因此, 学区内各校的场馆、设施、网络、图书等优质教育资源必须盘活, 通过最大限度的相互开放、相互服务, 促进国家投入效益最大化。于是, 各学区在“大资源观”指导下, 一些中心校的报告厅、大礼堂、图书馆、运动场、体育馆、天文台乃至各类专用教室、特色园地, 开始向学区内其他学校开放, 共同利用先进设施和设备, 组织学生开展文体、科技、社会实践等活动。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够同享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和教育环境, 这是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同时, 学区内合作校间还试行了干部跨校挂职、教师跨校任教等多种方式的人员交流。行政管理干部深有体会地说:“过去许多靠行政手段解决不好甚至解决不了的问题, 通过校际合作解决了, 而且解决得很好。”此外, 不少合作学区还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包括场地、校舍、设备乃至师资在内的教育资源。社区也积极与学校合力开发社区教育资源, 丰富学校教育内容, 支持合作学区活动, 应邀参加学区管理, 为学习型社会建设开辟了一条新路。

三是深化合作, 建立城乡互助机制。在区县组织学区、加强校际合作的基础上, 我们还积极引导那些具有先发优势的学校与农村地区的偏远学校建立联系, 深化校际合作。目前, 中心市区已有近百所小学和农村学校建立了互助关系。双方学校共同组织教师的专题讲座、论坛研讨、教学观摩;共同组织学生的参观访问、社会实践、文体演出;组织干部到合作校挂职锻炼、交流工作、学习考察。不仅农村学校的干部教师切身感到城乡互助拉近了空间距离, 缩小了学校差距, 城区学校干部教师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他们深有体会地说:“过去二元经济带来的二元教育, 让我们先受了益。今天和谐社会要求均衡发展, 我们有责任为建设新农村出力, 为培养新市民出力。农村学校让我们不仅感受到农村教师的淳朴, 也领略了农村教育的巨变。”

有效的校际合作机制, 正在推进全市小学教育更加走近优质、走近普惠、走近公平。

第三, 大力倡导高效教学, 落实素质教育。

近几年,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们对小学教育的思考也在不断深化。尽管办学条件、运行机制和师资队伍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同样重要, 但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才是实现教育均衡与公平的根本途径。如果我们的每一所学校, 都能保证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 还能够保持兴趣, 积累后劲;在提高技能的同时, 还学会独立思考, 实践创新, 那么国家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才会实现高度的一致。然而, 我们面对的现实是, 来自学校外部的传统观念及来自学校内部的传统教学, 给学校的素质教育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 特别是后者更容易使课程改革止于形似。一些学校耗时间、拼体力的陈旧教学方式, 显然影响了学校的科学发展。对此, 天津市适时地提出了从三方面推进高效教学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 我们提出“高效教学”, 意在强调教学的有效性。之所以不用“有效教学”这个提法, 是为了避免广大教师误认为自己多年的工作是“无效教学”。

一是钉住常态课堂, 明确高效教学的方向。课程改革以来, 在各种研究课、观摩课、评优课的展示活动中, 的确涌现出一批名师、名校。但是, 对于普通学校、普通教师来说, 要想“赶上优秀”却并不容易。特别是有些典型的高、难“动作”, 更是很难推广。因此, 必须从常态课堂入手, 去掉“花架子”, 拒绝“表演型”, 用最实用的方法, 追求最实在的效果, 落实最实际的目标。那就是确保学生能当堂学、当堂会, 教师能够保落实、减负担。为了提高常态课的水平, 我们提出以精讲多练、精讲精练为改进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 争取每一节课都能达到高效率、好效果, 争取让每个学生在每所学校都能接受到同样的优质教育, 得到同等的发展机会。

二是创新研修方式, 推广高效教学的方法。区县以均衡发展合作学区为平台, 整合了各学区内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力量, 并建立了合作教研制度。几个学校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的教师, 本着高效教学的基本理念, 在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标准的前提下, 结合各自实际, 共同设计方案, 相互跨校观摩, 一起反思改进。期末, 教学质量分析是合作教研的主题, 大家针对各校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 提出对策。从此, 教师不再单枪匹马冥思苦想, 学校也不再暗地进行恶性竞争。合作教研提炼出来的有效、高效的教学方法, 大家相互切磋, 取长补短, 共同受益, 学区整体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三是创新管理方式, 落实高效教学的要求。高效教学虽然不是全新的概念, 但由于过去没有得到大力倡导, 所以推进难度不小。特别是普通学校的一般教师, 对“当堂教”和“当堂会”还是信心不足, 心存疑虑。对此, 我们要求创新管理方式, 区县的行政、督导、教研、培训、科研五支队伍, 围绕高效教学这一工作重点“协同作战”, 在指导中服务基层, 在服务中总结经验。他们随时“推门”听课, 了解工作动态;共同分析情况, 调整评课标准;一起组织活动, 推广先进典型;参与基层研讨, 及时解决问题。课堂已经成为各个方面管理教学的创新平台。校长们普遍反映:“这回高效教学能够顺利推进,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下’吹的是一个号, 唱的是一个调。现在, 教师心里有根了, 学校工作有底了。”

高效教学的实践虽然时间还不长, 但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大批朴实、高效的好课正在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 踏实、智慧的教师已经成为大家的学习榜样。和以前相比, 大家普遍感到学生学得轻松了, 教师教得愉快了。学生家长说:“现在与过去最大的不同就是, 孩子有时间玩儿了, 能到点儿睡了。”同时, 随着高效教学的全面推开, 学校的各项活动也正常开展起来。过去教学挤占的时间和空间, 又还给了学生, 不少学校还自主开发了很多创新活动, 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在正常的、多彩的学习生活中, 不仅全面素质得到提高, 而且体会到了学校的乐趣和学习的幸福, 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效果开始初步显现。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大力推进校际合作, 积极倡导高效教学, 是我市小学教育工作者在新时期的新探索。在这个探索过程中,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切身感悟, 那就是科学发展观真地离小学教育很近、很近。当前, 全国上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正在引向深入, 这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 我们将紧密结合这个活动, 认真学习, 不懈创新, 为小学教育的科学发展继续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小学教育的主题: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

基础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 而是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 为每一类学生的发展服务。学校的重点必须由强调教师教的过程转为教师教的结果, 中小学教师只有一个测量成功的标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幅度。小学教育的效能归根结底体现在“教好每一个学生”上, 即创造教好每一个学生的条件。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就是最好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 不适度的“赏识”和“惩戒”, 都不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是在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 教师必须付出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和现代学生的新特点;研究学生分层和分类的特点;研究班集体中学生的主要层次、类型以及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研究代表性的个案, 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个案研究以及跨学科教师团队对学生的个案研究、全员性的个别研究。

教育没有“奇迹”, 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没有“奇迹”。“名师”不可能一夜造就。校长要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 防止“快文化”对教师成长的负面影响。同时, 要引导教师尊重科学, 学习、把握、探索教育规律, 努力探求科学的教育方法, 形成科学的教育过程。制定并落实有利于鼓励教师产生绩效的制度, 及时予以肯定、表彰、奖励, 减少出现“钟摆效应”或“S形效应”。创造教师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应当采取各种措施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增强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加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 强化教师的职业效能感, 从而激发教师“爱教”的激情。

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小学开始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王静康)

青少年时代是人生中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 而目前的教育方法大多是扼杀想象力的:做题要符合“标准答案”, 差一点点就要扣分;作业和试题多得做不完, 学生睡不够八小时, 根本没时间去接触大自然, 去思考、想象、探索, 去动手劳作, 去锻炼身体。

目前, 我国中小学理科教科书内容深而窄, 小学数学的知识深度高出国外两个年级。这样的教育难以培养出创新型、大师级人才。教育者必须反思这个问题。我国高等教育难以培养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拔尖人才, 这既是高等教育自身的问题, 也与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对人的素质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对知识传授的重视程度、对知识技能的考核超过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这个问题有关。问题尽管在大学阶段显现, 但根子很可能出现在基础教育方面。

第一, 小学教育应加强对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

杨福家先生指出:“大家抱怨大学生素质不高, 其实与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欠账’有关, 我想, 可能也与某些家庭教育的‘欠账’有关。”事实上, 教育的本真意义不仅是学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接受文化, 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现阶段教育, 包括小学教育, 由于过于强调知识学习, 往往忽视文化教育使命, 造成知识教育与文化教育分离, 读书与做人分离, 教书与育人分离。因此, 小学教育务必要打好人才成长的全面基础, 而不能是某一方面。抓好小学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前途命运, 而且关系到千家万户, 它既是“树百年大计之建筑”, 又是关系到民族兴衰的大问题。

第二, 要注重人文关怀。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要在办学育人的过程中, 坚持以学生为本, 用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 用大爱之心感染学生, 用关爱点燃学生未来发展的火种, 让小学教育成为爱的教育。我们需要更多一辈子献身教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让学生永久铭记的教师。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 只有把教育对准人本身, 才是真正的教育;不以人为本, 没有对受教育者的爱, 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现在, 师生关系正趋向功利化。在中小学, 师生关系变为简单的分数关系, 教师只关心学生的分数, 而很少有时间和学生谈心、沟通,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大学, 不少专任学科教师, 上完课就离开学校, 很少在课后与学生一起谈学习、谈人生。当然, 今天的教师有很多“难处”, 当学校对他们的考核要求是学生的分数、升学率时, 他们能不关注分数, 能不把学生看作学习机器吗?这是个社会问题, 也是现实问题, 需要从社会环境、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人才评价选拔机制、校长办学思想等诸多层面去考虑和解决。

第三, 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学模式对于小学教育尤为重要, 因为它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开端和启蒙。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结合各种课程的不同特点,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诱发其求知欲, 强化其想象力, 着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模式应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改革后的课程结构应突出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应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

建立新型校际合作机制,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副局长孙惠玲)

我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率先在全市成立教育发展联合学区, 建立了新型校际合作机制, 走出了一条以均衡发展推动科学发展的新路。

一是改革管理模式, 构建区域均衡发展的新格局。我们在校际合作机制上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如, 选取中心小学所在的第四教育发展联合学区为改革试点, 确定中心小学为总校, 周边两所学校为分校。充分发挥具有优质资源的中心小学的辐射、带动作用, 与两所分校进行更加实质的教育资源整合、重组、共享。建立起“总校统筹协调、分校相对独立、教育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 统一教学要求, 统筹人事管理, 共享优秀教师、校园网络、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 促进多所学校的共同提高。

二是调整师资配置, 形成促进教师流动的新机制。2006年8月, 我们对全区各个层次师资的分布实际情况, 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着教师柔性流动的原则, 出台并实施了《小学教师流动实施方案》, 打破学校界限, 进行校际交流。教师在1~2年的流动期间, 要承担教学任务、参加教学研究。骨干教师还要在流动过程中, 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目前, 初步成形的“定向帮扶”、“双向互派”、“整体轮换”等教师流动方式, 已经显现了各自的作用。为保证教师流动制度的落实, 我们制定了《教师流动协议》, 并把对教师工作绩效、教学质量的考评, 纳入对派出学校和接受学校双方的评估范围, 不断地规范管理, 促进师资配置的均衡性。

三是创新研修方式, 探索提升整体质量的新思路。为进一步提高学区教师的教学能力, 学区内整合各校优势, 成立了“教学研究共同体”。在中心校协调下, 各校联合开展专家讲座、名师讲学、课例研究、质量分析等形式多样的研修活动, 举办“同课异构”、“情境创设”、“训练策略”、“教学细节”等专题论坛。教研员以学区为工作基地, 以培训为工作重点, 做示范教学, 搞专题研究, 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学区还充分挖掘全区优秀教师资源, 定期在联合学区内举办特级教师、小中高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和名师义务辅导讲座, 引领高水平的教学研究。

全面、切实解决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 仍然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教育发展联合学区的建设工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教育发展联合学区的建设是促进社会公平之举, 是推进科学发展之举。因此, 我们还将坚持不懈地在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上着力, 在管理指导与实践研究上着力, 在统筹协调与特色发展上着力, 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回归原点的研究之旅———谈教师团队的成长 (北京市中关村第四小学校长刘可钦)

回归原点意味着童心的回归, 意味着遵循教育的规律, 意味着勇于接受新的挑战, 意味着让教师懂得教育的真谛。回归原点, 才能真正促进教师团队的成长和进步。我们引领教师深度思考自身发展与学生成长、教书与育人、教师职业精神的内涵和培养策略等问题。教师们在思维的激荡中增长智慧, 激发勇气, 使每一次交流活动都成为促进自身成长和团队共同成长的重要节点;在对话中孕育专业发展的内功, 在分享故事的过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实践知识和智慧。我们主张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课堂上“平淡与激情、紧张与松弛、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敬业精神———备课要严谨、充分;体现高超的教学基本功———课堂上做到投入与开放;体现深厚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引导与尊重;体现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正确看待长远目标和眼前利益;体现主动研究意识———从不同角度去认识课堂、认识教学。

优秀的小学校长应具备三种智慧 (海南省海口市英才小学校长兰祖军)

首先应具备人生智慧, 这是校长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对人生问题进行系统和深入的思考, 我们才能活得清醒、坚定、富有热情、充满朝气。比如, 以儒家的思想来涵养自己, 懂得并践行“孝悌、仁爱、诚信、忠恕、克己、慎独”, “自强不息、任重而道远、成仁取义、养浩然之气”;以道家的思想来“冲淡”自己, “以无私私、以无争争、以无为为”, 养成淡泊宁静的生活方式。其次应具备教育智慧, 这是校长发展的必然方向。校长必须思考并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 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评价观, 思考“什么是理想的社会, 什么是美好的人生, 教育如何为社会的发展和每个人的幸福做贡献”等问题。再次应具备领导智慧, 这能够提高校长发展的效率。校长要“依法治校”, 提高制度的人文性、可操作性和弹性;“以德治校”, 发挥自身的非权力的影响力和人格魅力, 对教师实施远景激励、情感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 凝聚整个教师团队, 激发教师的内在成长动力。

教育转型时期的校长角色与管理行为 (上海市竹园小学校长田荣俊)

继续教育的发展研讨 篇8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及其基层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提高农村医务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促进农村基层医学教育发展为己任。曾成功地举办过16次全国性学术年会及四届“基层医学教育发展研讨会”, 为基层卫生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活跃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学术氛围, 增长了业务知识, 提高了技术水平, 在推广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深受广大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认可和欢迎。

为此, 我会拟定于2011年6月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第17届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基层医学教育发展研讨会 (具体时间及地址另行通知) 。为提高学术交流与研讨的针对性, 保证学术质量, 面向全国公开征文, 现将征集文稿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内容:临床、公共卫生、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卫生改革与管理

临床:临床医学、临床护理、急诊急救、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传染病防治、社区卫生;

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机制创新与管理、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卫生人员信息化培训方式的建立、卫生人才培养基地设置;

卫生改革与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与创新、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做法及经验、乡镇卫生院的改革与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与医疗纠纷的防范、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医改与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卫生管理以及基层卫协会的工作探讨等。

二、论文要求:

文稿应注重科学性、实用性, 论据充分、资料真实、数据可靠、文责自负 (严禁抄袭) , 内容具体, 突出作者的创新与成果, 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应用推广价值。文字要精练, 每篇文章字数以2000字左右为宜, (管理论文不少于3000字) 并附300字摘要。

三、论文格式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及参考文献, 稿件尽量不用图表。最好提交电子版形式的论文稿件。

四、征文截止时间为2011年5月15日。

来稿经专家审议, 将评出一、二、三等奖, 对获奖者颁发证书。经本人同意后, 来稿将刊登在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主办的全国性刊物《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1年增刊上, 获奖的管理论文择优刊登在《中国农村卫生》杂志上, 并发给论文证书。

五、欢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协会, 卫生厅 (局) 及相关处室的领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技术人员;医学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撰写论文, 并积极参加本次学术年会及研讨会。

六、请将论文稿件邮寄到我会培训部, 并请在稿件上注明“学术年会、或研讨会征文”字样。

并请详细填写通讯地址[例:xx省xx市 (区、县) xx路xx号xx) 单位xx收]、邮编、联系电话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 、联系电子邮箱。以便我们及时快捷地与您取得联系。

七、联系方式: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学术培训部:

地址: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南小街领行国际1-2-1701邮编:100061

联系人及电话:戴永涛姜鸥010-67150185 (兼传真)

电子信箱:xspx@ncwsxh.org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网址:www.ncwsxh.org

继续教育的发展研讨 篇9

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杜玉波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杜玉波指出, 为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和全面发展, 中国政府以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抓手, 大力推动高校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强化就业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 中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迈出了新步伐。杜玉波强调当前乃至于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 全球青年就业和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就业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及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依然任重道远, 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积极探索与创新。

在5月24日上午的开幕式上, 杜玉波副部长与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田淑兰共同为全国首家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专项基金——“锦程致远职业发展教育专项基金”揭牌。该基金是由锦程教育 (集团) 时代英杰国际教育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北京启航致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捐赠设立, 首期两家企业共出资10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在开幕式上介绍了清华大学在构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系方面的实践和成效, 指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应当从高校育人使命以及国家战略需要的高度, 进一步定位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美国雇主与大学联盟 (NACE) 前主席托马斯·德夫林代表国外专家致词, 他充分肯定中国高等教育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并再次表达了在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中国高校深入合作的意愿。

此次研讨会是在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背景下召开的, 旨在借鉴国际职业发展教育前沿理论和经验, 通过加强世界性的对话与合作, 推动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 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 以“职业发展教育与高等教育质量”为主题, 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一流职业发展教育专家, 以及包括香港、台湾等在内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 分别从职业发展教育理论与最新实践、职业指导工具开发、创新领导力发展、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大学生创业教育等十二个主题切入, 进行了分论坛的深入交流与研讨, 达成了全面广泛共识。

继续教育的发展研讨 篇10

究竟是什么样的会议能获得农民如此的认可呢?

2014年6月8日上午8:30,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木头城子镇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暨乡村经济发展研讨会, 会议由木头城子镇党委书记吕仕虎主持。会议的最大亮点就是来自朝阳县木头城子镇各村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及村民代表和省内其他地区的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进行现场交流。本次邀请的4位理事长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 他们的经历与经验对听课的农民来讲, 深入浅出、感同身受、引人入胜, 让参会者大有收获。

说起本次会议的举办, 不得不提及朝阳县目前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朝阳县委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上重要日程, 选派了299名机关干部到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 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利用机关干部信息灵、门路广、懂技术的优势, 积极帮助所在村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思路。朝阳县林业局认真贯彻落实, 精心布置, 选派了13名第一书记到贫困村任职, 林业局局长兰显臻表示, 会根据林业部门的工作特点, 给予一定支持。木头城子镇姚杖子村第一书记杜树垚就是这299名选派机关干部中的一员, 他深入了解姚杖子村基本情况后, 意识到要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首先要转变村民思想, 其次要有专业解决对策, 不能蛮干。于是, 他通过《新农业》杂志社的牵线搭桥, 邀请了朝阳县华诚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建华、盖州市辽宁联达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惠怀顺、阜新市海州区宏伟葡萄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红卫、铁岭市海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玉峰四位农民企业家来当地现身说法, 有事实、有示范, 说的还是农民听得进去的实在话, 难怪这次的会议效果颇佳。对此, 朝阳县委副书记王国疆表示, 从这次活动, 可以看出第一书记能够按照县委要求, 确实动了脑筋, 想了办法, 实属不易。希望全县各乡镇、有关部门和农事企业, 要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 积极借鉴外地经验, 着力消化吸收交流成果, 理清发展思路, 努力谋划一批大项目, 研发一批新技术, 开发一批新产品, 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全面提升产品档次, 推动农业产业不断扩张。希望各位第一书记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扎实组织好、推动好、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 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基层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 找准适合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为实现县域崛起与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链接:

继续教育的发展研讨 篇11

关键词:消防;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N929.5

从古到今,信息都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资源,无论是在政治、军事、生产,还是日常生活中,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信作为信息交换和传递的主要手段,它的重要性也随之日益凸显。对于消防部队而言,通信主要是为战斗力服务的,有效的通信技术手段能够使消防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倍增。而消防通信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初战的指挥能力,为预判和预决策提供服务,同时还能解决日常、勤务以及作战等通信问题。此外,消防通信也是实施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的重要保障手段,国家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应按照执勤作战和训练管理体系的实际需求,建立固定和移动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并配备可靠的通信装备,灵活运用各种通信技术手段,确保消防救援过程中通信联络畅通、迅速、准确。

1 消防通信网络的现状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与各行各业。在我国,某些城市已经实现了较为完善的消防通信网络,它由计算机系统、无线网络传输系统、实时图像传输系统等先进通信技术组装而成,从而实现了消防通信技术的自动化、科学化、跨区域化,使消防部队在面对火灾救援工作时迅速下达命令。消防通信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消防系统,在消防救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1 常用的消防通信网络

目前,常用的消防通信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类:

(1)按照传输介质分类。①有线通信系统。具体是指采用导线或是导体作为传输媒介,如电缆、光纤等等;②无线通信系统。具体指示凭借电磁波进行信号传播,以达到传递相关信息的目的,如卫星、微波、短波等等。

(2)按照信号特征分类。①模拟通信系统。即携带信息的信号全部为模拟信号的系统;②数字通信系统。即携带信息的全部信号全部为数字信号的系统。

1.2 有线通信网络

有线通信网络是传统消防通信最为基础的网络之一,具体包括消防报警电话接入、消防报警信息查询专线、公安专线网、办公市话网以及指挥调度专线等等。现阶段,几乎国内所有的大中型城市都完成了消防有线通信网络的建设部署,确保该网络通信的可靠性是当前的主要工作,这样能够确保消防部队在各种灾害发生时的快速响应,并保证出动调集命令能够传达到位。在消防有线通信网络中,报警电话接入专线主要用于接收公用电话网的报警以及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火警信号;公安专线网和办公市话网则是用于消防部门内部之间与公安之间互相通信;指挥调度专线负责连接消防站、火警受理终端以及相关单位。这些通信网络都有着各自的作用,它们联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消防有线通信网络。

1.3 无线通信网络

该网络通信方式是消防队在进行灭火救援工作时,用于火灾现场相关信息传递的重要通信方式之一。当前,国内大部分消防队全都配备了用于灾害现场通信的超短波无线通信设备,其波段频率为350MHz,借助转信台能够实现网络覆盖范围的有效扩展,这使得无线通信的覆盖范围更加广阔。同时,一些主要城市还利用本地的公安无线集群通信系统构建起了消防集群通信网络,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纷纷建设起了数字集群通信网,这种通信网络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容量大、通话质量高、应用功能多等等。消防部队以超短波无线通信网络作为基础,建立了三级无线通信网络,即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网、灭火救灾战斗专网以及灾害现场指挥网,并通过3G、GPRS和CDMA等移动通信技术,建立了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有些城市的消防部队还利用公众移动电话网作为辅助通信手段。消防无线通信网络体系的构建有效确保了消防队伍在灭火救灾过程中战斗力的发挥,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4 消防通信技术在系统建设中的问题

由于我国对消防通信技术的建设起步晚、对科学技术掌握不全,在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消防通信技术的建设,目前各大城市对消防通信系统的建设主要采用的是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GPS系统、有线和无线电子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经过几年来的探索,我国超过一半的城市在消防通信技术的建设上有了很大进步,无论是接收消防报警系统的建设还是进行消防调度指挥等方面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有的地方还实现了消防通信技术的办公自动化。即使我国消防通信技术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消防通信系统建设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消防系统的稳定性差。特别是遇到雷雨天气的时候,由于雷电的干扰,消防通信系统容易出现故障,接收消防报警系统不稳定,导致了接收不到相关的报警或听不清楚接收到的信息。

(2)计算机技术在消防系统中的使用还比较落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消防通信系统这个领域的使用还不是很频繁,在经济角度来说还不具备很大的实用价值。

(3)消防通信技术的相关制度不健全。无论是哪种新技术的投入使用,都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目前我国在消防通信技术方面的制度还比较落后,不够健全。

2 消防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

2.1 移动通信指挥中心功能日益完善

随着消防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指挥中心在火场指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消防通信技术的支撑下,移动通信指挥中心应逐步完善火灾现场指挥、查询消防资料、制定现场灭火预案、收集现场信息、调动消防力量、实施信息共享等功能。同时,利用新技术扩大通信组网的覆盖范围,采用卫星通信技术、微波技术、无线广频技术等,实现抗辐射、抗干扰、高清晰度的视频图像实时传输和高速无线数据传输,为灭火救灾提供有力保障。

2.2 消防数据信息实现高度共享

利用广域网技术将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各个远程消防中队组成分布式结构的计算机城域网,使其具备开放功能,可以与消防各部门的计算机进行连接,实现消防数据的高度共享;逐步完善档案库、数据模型库和预案库,收集整理有关灭火消防的各类信息,包括水源、消防车辆数量、地理信息、化危品等,对信息数据进行实时更新,通过落实授权访问制度以维护消防数据安全,为准确、快速接警、出警、实施灭火提供可靠决策依据。

2.3 消防模拟训练系统的构建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消防模拟训练系统和灭火辅助决策系统,为模拟训练和作战指挥提供技术支持,不仅有利于降低消防训练费用,还可以为消防人员创建逼真的训练环境。在消防模拟训练系统中,可仿真各种类型的火场环境,训练消防人员的灭火技能,增强消防人员的心理素质,实施灭火指挥对抗性训练,并通过模拟灭火扑救现场对消防设备的灭火能力进行准确评估;在灭火辅助决策系统中,根据火场条件和系统内共享的资源,在结合指挥员的操作下得到最佳灭火决策方案,为抢险救援提供参考依据,力求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裴建国,朱红伟.论消防通信装备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12(7).

[2]范玉峰,隋虎林,王军,姜学赟.卫星通信——消防通信的终极解决方案[A].节能环保和谐发展——2009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选编[C].2009(10).

[3]陈剑.吕欣驰新一代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技术架构[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8).

[4]刘超慧,吴庆涛.基于卫星通信和3G技术的消防通信指挥系统[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

作者简介:季冰(1971.7-),现任滨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司令部工程师。

继续教育的发展研讨 篇12

“钱学森之问”蕴含了钱学森怎样的教育诉求?钱学森教育思想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有怎样的内在联系?中国基础教育怎样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杰出人才奠定基础?怎样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袁贵仁部长关于“要认真研究、总结和运用钱学森教育思想”的讲话精神对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有何启示?

4月20日, “‘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研究与实验’开题会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怀柔区隆重召开。著名教育家顾明远、陶西平、朱小蔓、査有梁以及总课题组长赵泽宗、怀柔区教委主任夏占利等, 纵论钱学森教育思想, 深层解读“钱学森之问”, 权威阐释新课程标准, 高端指导教改方略, 并现场展示了实验成果。

上一篇:无功优化规划下一篇:九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