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体系

2024-05-29

继续教育体系(精选12篇)

继续教育体系 篇1

摘要:会计继续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 它指的是对正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职称) 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 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再培训、再教育, 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又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会计继续教育体系, 是指与会计继续教育活动有内在联系并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包括会计继续教育管理系统、会计继续教育教学系统与会计继续教育科研系统。会计继续教育系统整体运行状态如何, 取决于各子系统的运行状况, 只有当各子系统的运行达到高效、灵活、协调时, 会计继续教育整体才能处于良性状态。本文试从影响其运行的因素角度分析这一体系。

关键词:会计,继续教育,体系

一、概念内涵

会计继续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它指的是对正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再培训、再教育,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会计继续教育体系,是指与会计继续教育活动有内在联系并互相制约的若干要素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包括会计继续教育管理系统、会计继续教育教学系统与会计继续教育科研系统。会计继续教育系统整体运行状态如何,取决于各子系统的运行状况,只有当各子系统的运行达到高效、灵活、协调时,会计继续教育整体才能处于良性状态。

二、系统要素影响因素分析

会计继续教育的三个系统,即管理系统、教学系统和科研系统,在功能的生效和运作上,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甚至这些所谓的影响因素本身就是继续教育内在的运行动力。

(一)经济因素——管理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这一点很明确,因为会计从职业类别上来说,本身就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记录和分析。因而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各种经济指标的细节变化都直接影响到会计行为,继而影响着会计教育管理的倾向性和要求。教育是投资未来的产业,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行为。因此,作为教育模式的后续和追加,会计继续教育就更需要建立在稳定繁荣的经济发展和进步上。

2、经济体制。经济体制也是会计继续教育管理方式的影响因素之一。经济体制是一个社会经济运营和社会管理的基本实现形式,这一形式具有相对的普遍性和适用性,该形式的具体模式和指导理念一旦形成和稳定,会轻易进入行业领域而成为行业管理模式的蓝本。

(二)教学系统影响因素

会计继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教学模式,自然符合教育行为的一切规律和准则,自然也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完整系统,同样包括教学主体、教学对象、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估等方面。因此,教育教学自身的特点自然成为影响这一系统运行的影响因素。

1、作为教学的特点。作为会计教学,其基本职能自然是传授会计知识,要把会计学科发展的新知识、会计制度变迁的新问题及时、准确、有效地传授给学员,这包括选择教学内容、编写教材、授课等一系列具体教学活动。但是作为会计这项具有相当明显的实用性和业务性的技能的教育教学方式,会计继续教育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停留在书面上的文字、表格和数据,而还要有相对成熟的咨询和反馈环节。

2、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会计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实用性的服务。因为它直接面向广大的会计人员,具有直接性和有效性。因此,会计继续教育的教学在指导思想上不能照搬会计学历教育的模式,而应以社会和个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急社会、企业之所急,教社会、企业之所需,使会计继续教育直接有效为社会服务,使会计继续教育的社会功利实现最大化。因此,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应具有灵活、多样和开放的特点,具有根据社会和个人的需求的变化,随时调节、不断整合的功能。

(三)科研系统影响因素

这一系统对于会计继续教育体系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对整个系统运行管理的指导思想的全面设计和创造,具体包括科研机构的设置、科研经费的筹集与使用、课题的选题立项、课题的开发、对课题成果的质量评估。

从影响因素来讲,科研系统的运行机制是这一因素的较为明显的部分,而且由于是动态的角度,所以具有相对显著的关注价值。会计继续教育科研系统的运行机制是指课题的选题立项、课题的开发研究、对课题成果的质量评估、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等一系列环节的有机结合和有效运转。首先,课题的选题要突出会计继续教育的主题,体现现实性和科学性,重点围绕当前会计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来展开研究。其次,课题开发是科研系统运行的中心环节。要保证课题开发得以顺利实现,提高课题开发的成功率,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人员保证。必须成立一支结构合理。搭配得当的研究队伍,并对研究人员进行科学的分工。二是方法保证。要实现研究内容的创新,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十分必要。因此,研究队伍应就本研究拟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广泛地讨论,并尽可能细化,提出每一部分应该采用的研究方法。三是经费保证。要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充足的经费投入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筹集到的经费,研究者应对其使用途径作出合理规划。

会计继续教育具有开放性、实用性、经常性等特点,决定了会计继续教育体系的各个子系统也要据此不断完善和丰富,以满足会计学员和会计行业不断变化的业余和专业需求。

参考文献

[1]、电算化会计实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财政部会计司, 全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系列教材, 人民出版社, 2006年

[3]、赵合喜 王吾, 会计电算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4]、刘富钊, 国外现代继续教育制度与实施,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9年

继续教育体系 篇2

•捷克高等院校情况

•捷克被中国中国政府认可资质的大学 •捷克教育、青年和体育部

•捷克教育家介绍—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体系

捷克的教育体系基于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于1774年,开始创立义务学校。现在,已有了所有类型的教育体系-从幼儿教育开始,贯穿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大学和研究生,以及继续教育。

幼儿教育孩子在开始义务就学之前要进入最初级水平的教育,被看作辅助家庭基础教育。是由托儿所和幼儿园来提供此教育的。这些机构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初步的学习习惯和增强孩子之间社会交流的能力。这两项教育是孩子升入初级教育的重要基础。

初等教育孩子们是从小学开始进行初等教育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通常是从6岁到15岁。然而,孩子可以通过其他类型的学校,也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教育程序来达到这个教育水平。

为孩子们提供初等教育的学校:

•基础学校(国立或私立):孩子们要接受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分为两个阶段。

•语言特长小学(国立或私立):普通基础学校课程基础上,加强语言课程。•艺术特长学校:普通基础学校课程基础上,加强艺术类课程。

•特殊学校:残疾或智障儿童可被编入普通小学的特殊班级,也可以到特殊学校学习。•近年来,家庭教育的体系也已得到实验上的验证。

中等教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就可以申请进入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可以获得中等教育水平:1-2年中学毕业:经过1到2年的中学学习,学生可得到毕业证书。2-3年中等职业教育:经过2-3年中等专科教育,如工艺、财金,可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教育证书。这类毕业生多数不会继续接受进一步教育,而是直接利用所学专科就职。4年中等学校教育:完成4年学习之后,学生会得到毕业证书。毕业考试分成两部分,普通考试和个人能力考试(为个别类型学生制定)。通过考试可以对学生大学升学提供更好的可比性。

提供中等教育的学校:

•语言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 •中级学徒培训中心

•另外,中等教育可以设立项目计划(进修课程),已经成功完成相关专业学习的学生可以参加,并以取得执业证书结束。按照日常学习的形式,进修课程需要花费两年的时间。

大学教育大学教育要求申请者完成中等教育(也就是结业考试)并能顺利通过入学考试。入学考试体系由每一个学校个别制定,这是对申请者的知识和技能的测试。大多数大学都有以下被公认的学位证书:

•学士学位:通常是三年的研究课程,学生可完成高等专业领域的初级研究。三年之后,学生可以离开他们的专业学习,通过结业考试包括学士论文的答辩,也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以达到更精湛的专业水平。

•硕士学位:一般需要五年时间(或者多于五年,或六年),如果完成学士课程学习以后,需要2年时间。在学习课程期间,学生既可以完成对高等专业学科的基本研究,还可以达到一定专门化的等级。当学生通过结业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就将获得相应学位。•工程师:涉及技术和经济领域。

个性化教育

在捷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他们对孩子接受教育并不那么功利,在选择学校上,人们的心态很平和,能够重视各自真正的兴趣和期望,有着各自个性化的选择标准。

捷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共有九年制学校(基础学校)4216所,高中350所。学校没有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分。各个地区的教育主管机关每学年对所在地区的学校进行综合评比,然后排出名次。名次是学校的声誉,但不是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的依据。

捷克所有学龄儿童必须首先进入基础学校上学。基础学校采取九年一贯制。大多数学生在基础学校完成义务教育,即小学和初中教育。部分学生可在基础学校里完成小学五年教育后,通过考试进入八年制普通中学或在完成七年教育后,通过考试进入六年制普通中学。社会对此需求量不断扩大,但国家对此不断调控。目前,大约有10%的适龄儿童在上述学年段从基础学校转入普通中学。家庭或学生享有择校权。国家对各类学校的教学内容进行控制,设定统一的教学标准、目标和基本内容,根据这些标准和内容,学校可制定各自具体的教育计划,经教育部门同意后予以实施。

捷克学生进入高中必须经过入学考试,同时参考初中学习成绩。捷克高中分为普通高中、技术高中和职业高中三种类型。学制四年(15-19岁)。在普通高中类学校进行综合性教学,为学生报考大学打基础。技术高中学制四年,专业包括工程建筑、电子工程、测量、商业、图书管理、农业、林业、教育、艺术、家政等等。学生毕业后可以就业也可以报考大学。再则是职业高中,即“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完成学业后可直接就业。这类学校实践性较强。除进行职业培训外,还开展综合性的基础教学。职高学制一般为三年(工程学、电子技术等专业学制四年),允许职高毕业生报考大学。

在捷克普通公立学校中,十分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学校中有些老师具有专业知识,当一些学生表现出某些方面的天赋或者特长,在某些科目上有特别出色的表现,一经他们发现,就会主动推荐学生转入有相应特长的学校学习。

捷克家长也像中国家长一样,多半希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但是,他们从不把上大学之类的话题挂在嘴边。

捷克的多数家庭都把孩子上学当作大事来抓。他们认为,孩子教育程度影响其未来的发展。但是,接受全日制教育长达十几年时间,这个过程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就职谋生与未来前途是同等重要的。所以,人们追求的教育不是功利性的,而是更加重视过程,重视孩子的素质和是否能身心健康地发育成长。

捷克高等院校情况

捷克目前有国立大学27所,其中直属教育部管理的23所,另有3所军事院校和1所警察院校分别隶属于国防部和内务部,在校学生20多万人。另有37所私立大学,在校学生1万多人。

查理大学是捷克最古老的大学。最初只设有神学、法律、医学和艺术学院,反映了当时中世纪大学教育面貌。后来,增设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数学和物理学院。到目前为止,查理大学仍然保持着捷克规模最大大学的地位,并且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查理大学设有中文系。

帕拉茨基大学,1946年重建(最早建立于1573年,终止于1860年),是捷克(波希米亚、莫拉维亚和西里西亚地区)历史悠久著称的大学。下设7个学院,神学院、医学院、哲学院、教育学院、科学院、体育学院,和法学院。学生人数约17600人。帕拉茨基大学设有中文系。

布拉格捷克技术大学是中欧最古老技术大学。前身是1806年成立的工业学院,而工业学院前身则是1707年成立的平民工程学校。1920年被核准为大学并更名为捷克技术大学。该大学现有6个学院: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核及物理工程、建筑和交通。大学还有其他机构如研究所、中心和出版社。

化工技术大学曾经是捷克技术大学的一部分,1952年成为独立的大学,有4个学院:化学技术、化学工程、食品与生物化学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

在布拉格和布尔诺还有一些专门从事艺术的院校,有的也有长达两百多年的历史。如音乐艺术学院、表演艺术学院、建筑与工业设计学院和音乐与戏剧学院等。

捷克大学名录(被中国中国政府列为具有招收中国留学生学习资质的大学)捷克现有24座大学被中国政府列为具有招收中国留学生学习资质的大学。

捷克教育、青年和体育部

捷克教育、青年和体育部是国家政府的中央机构组织之一,代表的是捷克政府部门。捷克教育、青年和体育部的主要职能是对学前教育,初级,中级以及高级学校教育和大学的管理,同时也制定一些科技政策,研究和发展,包括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授予学位证书等,关注捷克儿童,青少年的体育,运动,旅游。捷克教育、青年和体育部同时也配合其他政府部门和国家中央政权组织开展一些专门的活动和授予证书。同时对捷克学校的检查和监督。

捷克教育家介绍—夸美纽斯

教师继续教育自我支助体系的构建 篇3

一、教师继续教育是时代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不断涌现,教师继续教育既是知识积累和知识更新的需要,又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对教师来说教学质量必须上去,教学质量上不去其他的也就无从谈起,这人为地加剧了教师之间的竞争,增加了教师负担。另一方面,教师职业和其他职业不同,有学历要求,教师面临着不断提高学历层次的问题;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要求教师定期参加培训进修,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新知识;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要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自己动手制作课件;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等,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个教师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否则就可能被淘汰。

事实上,虽然教师大都在大学里接受了教育教学理论及一般教学技能的培养,并且经过了教育实习,但大多数毕业生来到教学第一线后,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很难再参加进修培训。久而久之,教学变成了一个单调和常规性的工作,每天疲于应付,教学逐渐失去了魅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也随之减弱,实践越来越远离理论的指导,造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严重脱节,教师慢慢演变成“操作型”教师——依赖经验教学,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乏意识或者抓不住重点和本质,缺乏在教学中诊断、调整、纠错的能力,教学缺乏新意和创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由于种种原因,对绝大部分教师而言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是很少的。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激烈,人际关系的复杂,工作负担的加重,心理压力的增大,导致教师的心理空间被严重扭曲,产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作为一名教师,加强自我教育,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能够自我支助,维护和调节好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师自我支助体系的构建

1.身体上自我支助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教师缺少体育运动,造成健康透支。教师要积极应对压力,在身体方面加强锻炼。参加体育运动既可以增强体质,又可以在教师产生不良情绪时,进行自我调节。越是在工作繁忙的时期越是要重视休息、锻炼和饮食营养。人的身心是一个统一体,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互联系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保持身体健康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教师这一职业群体从事超负荷的脑力劳动,体育锻炼少,生活方式不规律,所以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其他职业群体。针对这种情况,要求教师必须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情况,学会张弛有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多从事一些轻松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多培养业余爱好,让生活多姿多彩,提升生活质量。

如在工作压力大时,多出去散散步、打打球、逛逛街,可以使注意力转移,忘记烦恼,这样就会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合理情绪疗法认为,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与评价所引起。认知是情绪的基础,对于同一件事,由于认知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导致不同的行为。如果学会调动合理的认知,就能保持愉快的情绪。所以,当有消极情绪的时候,要冷静地想想是不是自己对事件的认识有错误,如果认识不对,应该调整自己的认识,使其变成合理的认知。当自己心情不好时可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通过专心进行体育锻炼,转移焦虑、烦恼、紧张、压抑等情绪,同时也达到健身的目的。

2.心理上自我支助

第一,教师要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一个教师在工作中有远大理想,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深信教育事业是有利于社会发展,教师工作是崇高、伟大的,就会增强其事业心和责任感,萌发出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即使在条件差、待遇低的情况下,仍然能兢兢业业工作,甚至会一生乐此不疲、安贫乐道。因此,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确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以此激励自己,并要为实现目标作出不懈努力。

第二,教师要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很多教师认为对自己是了解的,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很好地了解自己;或是对自己估计过高,产生自负心理;或是对自己估计过低,产生自卑心理,这两方面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教师既要承认自己的优点,又要接纳自己的缺点。不少教师在工作中产生压力,是对自己缺乏了解所致。他们在教学中不能从实际需要出发,目标定得太高或过于理想化,最终难以实现,导致付出与成就不相符,心理失去平衡。因此,教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不断地完善自我、勇敢地超越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注意扬长避短,克服不足,而这一切的基础源于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即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

3.社会关系方面自我支助

教师的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领导、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等几方面。教师的人际关系复杂,很多教师常常被人际关系所困扰。人际关系良好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处理好这些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教书育人。教师在处理与领导、同行的关系时,要以诚相待,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凡事都要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正确对待别人的成绩,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不嫉妒,不争功,遇事多思考、多交流、多沟通,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教师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是师生关系,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要细心观察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想些什么,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师生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对优等生不能一味表扬,对落后学生也不能一味批评,要相信落后学生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给落后学生更多的表扬、鼓励、指导和帮助。教师要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经济方面自我支助

在生活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个人物质需求和追求的提高,很多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互攀比的心理。而与社会有些行业相比,教师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生活条件相对较差。教师继续教育费用的花销在短期看来,不但会压缩其他方面开支,而且还可能影响整体收入。在这个时期,每个教师都不可避免地面对压力,只是大小不同,过度的压力对人的危害极大。为此,教师既要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掌握应对压力的技能技巧,又要提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一是正确地认知压力,积极地应对压力。压力是无处不在的,存在一定的压力是有益的,关键是怎样变压力为动力。当压力来临时,应想到压力虽然是危机,但也蕴涵机会,所以,应主动地适应压力。当遇到压力时,要对压力情境作出准确判断,预见到压力可能产生的种种影响,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已有的经验,制定出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主动出击,挑战压力。当压力太大,自己无法解脱时,必须寻求朋友、同事、心理医生和辅导专家的帮助,以协助自己渡过难关。二是要正确认识继续教育的价值,要从长期和整体上评价继续教育的价值。

因此,教师应当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教师情绪控制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二是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合理手段适当疏导情绪。同时,教师应加强身体锻炼,因为人的身体健康与人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互为基础。教师要妥善安排时间,加强身体锻炼,合理分配精力,科学地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避免身心经常处于疲惫状态;要通过建立有序的、有张有弛的工作秩序,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史永杰.继续教育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的建构.继续教育,2007(12):17~20.

中职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之独立构建 篇4

中职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纵观我国各省市有关中职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地方性政策法规,无一例外都是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省(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来制定的。而且大多数地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将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与普通基础教育教师分离开来。换言之,中职教师参加与普通中小学教师同一类型的继续教育培训。其结果可想而知。

笔者参加了继续教育后,和很多同事及同类学校的同仁都对这样的继续教育产生了诸多疑问。普遍认为无非是参加了,成绩合格了,最后得到一个继续教育证而已。更多的价值是能为下一步评聘高一级教师职称作铺垫,对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和提升。

对于这一问题,笔者思考后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所学非所用,所学非能用”。问题具体有以下表现:

一是继续教育涉及的课程与中职学校教材体系存在严重偏差。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中等职业学校陆续使用了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新教材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改革创新。而继续教育的课程则是根据普通基础教育的中小学设计的,很显然与中职教师的发展不相适应。

二是继续教育的选课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比如说,语文教师所选课程里居然没有一科与语文教学相关;数学教师可以不选任何一门与数学有关的课程;专业课教师,估计除了计算机教师能找着几门相匹配的课程(其实也就是类似Excel应用等十分基础的课程),其他像讲授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航空服务课程、机电一体化课程、康复技术等课程的教师基本找不到本专业的课程。凡此种种,教师只能选一些如学校安全教育、中学生健康教育、中小学环境教育等课程。试想,这些课程如何能与中职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相吻合,又何谈中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是继续教育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存在问题。不可否认,计算机网络技术给我们今天的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条件。但笔者还是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仍然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绝大多数继续教育课程缺乏具体内容设计。主讲教师在网络中给学员出一些讨论题,然后让学员参与跟帖,就算是平时成绩。笔者通过观察发现,有些主讲教师似乎是在通过学员跟帖回答问题,以达到搜集其相关研究所需素材的目的。这就使得不少学员为了跟贴到处搜寻,只要沾边就行,完全不考虑对自己是否有用。

四是继续教育在考核方面存在问题。考核最终成绩分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每个学员可以在考试之前做综合测试题进行练习,然后进入考核平台参加考核。纵观综合测试题和考核的题目基本都是些很基础的知识点,缺乏层次性,缺乏难易度的梯度区分,学员们似乎很容易过关,但最终的收获也可想而知。

总之,就目前的继续教育方式而言,笔者认为效果很差。很多同仁都有相同的感受,参加了一期继续教育,基本上没有收获,或者说收获极微。

构建独立中职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

很显然,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中小学教育在内容和目标上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它们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类型的办学模式。只是由于我们现有的很多中职学校都是由原来的普教改制而来,而各地方主管教师继续教育的教育行政部门尚未注意到这个实质性的问题。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都提到了推进和落实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教育部于2011年12月28日在广西南宁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明确“十二五”期间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目标和政策措施,对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进行了动员和部署。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强调,师资队伍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性因素,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

以下笔者以天津为例,对天津市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相关问题提出几点思考意见和建议。

一是将中职教师继续教育从原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中剥离,使之自成体系。可由天津市教委牵头,依托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组织,独立建立天津市中职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与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是平行机构),下设各区县中职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形成负责天津市所有中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网络体系。这一继续教育中心可以链接至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网。

二是构建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应按照现有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根据专业群建立由公共文化基础课、各专业群课程和职业教育理论课程、企业实践、班主任技能等模块构成的基本框架。内容应覆盖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所有课程。总而言之,要让中职教师都能有学习发展的平台。

三是制定选课标准要求。凡是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必须在选择本专业课程基本必修学分已满的情况下,才可以选修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专业课程。当然职业教育理论和企业实践等课程是必须全员参与学习培训的。这样自然就避免了由于选课的随意性而导致继续教育缺乏针对性,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是学习方式采用集中面授与网络授课相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中需要动手实践的课程占有很大比重。这里主要涉及专业课。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类课程是适合面授的,最好是在实习实训车间里进行,或者说教师下企业实践必须自己亲临,不是在网络上就能完成的。再者,传统的讲授(面授)因其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深受喜爱,已成为经典的教学方式。而涉及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讨论,进行在线或者跟回帖交流。

五是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对中职教师继续教育进行评价。对于公共基础理论的知识采取闭卷形式考核。对于专业课程,有条件的可以实行技能性评价,也就是通过教师动手操作来考核。对于开放性的问题,可通过开卷、写小论文的形式给予评价。总之,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评价,能多角度地考量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和效果。

《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把高标准领先发展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加快改革创新,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和创新职业教育制度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要创建高标准的职业教育,关键还在于能否拥有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这就对中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对中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推动教师素质的提高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因为如此,原有中职教师继续教育掺杂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系列中,早已不能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以及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了。这就迫切需要构建独立的、自成一体的中职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以完成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使命和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慧.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9).

[2]全国职教师资工作会议召开[OL].(2011-12-29).http://www.moe.edu.cn/pub 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1112/128733.html.

[3]黄皖毅.关于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J].科技风,2010,(23).

[4]高坤,李斌.中职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8,(9).

美国的教育体系 篇5

前言:

本文主要通过了解美国的教育体系,其发展的历程机器现在取得的一系列的成效,通过与中国的教育体制的对比,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教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基石。一国的教育体制如何,教育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整体命运。那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差距又在哪里?为什么中国人付出更多的学习时间,却最终得到的又那么不尽如意?

想起以前听到过的一个故事,一位中国人在美国留学时学的是天文学,从走进美国大学研究所的第一天起,到拿下博士学位的整整五年,他一直以优异的成绩享受系里提供的优厚奖学金。他说:“我觉得很奇怪,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题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那么富有创造性。”我想,他的感受可能正是两种不同的基础教育体系所造成的人之间的差异。中国人太习惯于在一个划定的框子里去旅展拳脚了,一旦失去了常规的参照,对不少中国人来说感到的可能往往并不是自由,而是慌恐和茫然。这让我们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课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信息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们自身的文明呢?

一、美国的教育体系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1642年就开始着手建立公立学校体系,最终确保美国的每个儿童都能接受教育。特别是1783年美国独立后,至今仍被美国人充分肯定的功绩。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人为了建立一个完备的教育体系而慷慨纳税。如果按照社会的演进来划分教育所经历的阶段,就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信息社会。但前两个阶段都存在一定的弊病。无论是农业社会还是工业化的社会阶段,其社会的兴奋点是对自然的开发。而第三阶段是美国教育兴起的重要阶段。总的来说,美国的教育体制经过了200多年的发展和逐步完美,形成了今天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级体制。其教育体系也体现在了以下不同的教育方面。

1、公立学校体系的同化作用

这个时候,义务教育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开来,1870年,57%的适龄儿童和青年在学校接受教育,而到了1880年,这个数字是72%。但由于当时大量的男性教师投身内战,而人数的增加导致教师短缺问题不断加剧。在这个时候。解决的办法就是将教育行业转变成一个妇女之夜,为妇女创造就业机会,从而应对了教育的发展带来的文题。现代的美国教育体系也是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确立。从这时起,教育就常常成为政治的焦点。

2、全民教育

从19世纪末开始,美国人就意见统一,比如他们认为美国的教育应当是全民的教育。直到20世纪70年代,许多州和区依然有意识的不让黑人和白人学生在同校学习。20世纪60年代起,最高法院的一长串决议就宣称这种情形有悖于宪法。所有居住在美国境内的儿童和青年都享有这种权利。这种受教育权就意味着法律国定年龄段内的儿童有权接受教育,而这种教育的资金由公众纳税而来。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加州,“受教育权”一直延续到社区学院高等教育第二年。在这里,所有的公众毕业生,不论学习成绩怎样,不论能力测试或成绩测试学分的等级如何,都应当被录取。

3、自主教育

美国人也曾一直认为,教育体系应当是分散的。美国从未设立专门的教育部门用来组建并监督国家的教育体系,使之有统一的课程要求。由于美国特殊的文化,因此它不可能设立一个能满足广大美国民众教育所需的有关控制和管理的大规模的教育机构。也有人说,美国公共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广泛、复杂而又互相交错的各个教育区的拼凑物。虽然,很多州政府对学校的教材、课程等安排以及人事政策进行了更多的干预,但各地方教育部门还是积极地维护自己的特权。没有谁愿意放弃自己对社区学校事务的直接管理。

4、全面教育

19世纪美国人也一致认为,教育尤其是中学阶段,应当是全面的。即公共教育不应严格遵守一套规定死的教学内容,相反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不在受教育过程中因学业成绩较差而系统的淘汰一些人,全面教育是必然结果。结合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职业去向、不同的兴趣以及不同程度的社会经验提供不同的教育。教育的全面性并非意味着课程设置的非系统性。相反,它体现了学校的主张,既应当让学生有选择的机会,从而发展他们在兴趣和能力上的多样性。

5、专业化教育

同样,19世纪美国人认为,他们的公共教育体系应当由专业的老师和管理者来工作和管理。也就是说,教育应当变的专业化起来。有时当这些过高的期望不能实现时,便会导致幻想的破灭。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人对学校可谓爱恨交加。他们不再纳税支持学校,抱怨“进步教育”,抱怨学校华而不实。要求教师发誓效忠国家—对其他任何行业的雇员从无此要求。毕竟,美国人将教育子女的相当一部分重任交给了这些专业人士,他们还坚持这些教育工作者被冠以专家的头衔。

二、美国的高等教育

美国高等院校半数以上是私立的,因为这些大学最初主要是由教会和其它宗教团体创立的,虽然今天这些学校依然同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却不再以宗教教育为主了。全美50个州中,几乎每个州至少都有一由州政府或当地出资创办的公立大学,虽然经费来源与么立大学不同,但学制和课程并无多少差别。

美国现有的院校主要是二年或四年的学制。2年制学校,通常也叫社区学院(community or junior colleges)二年制的多为技术专科学校和社区学院,是连接高中和正规四年制大学的一个桥梁,主要培养美国社会需求的技能和专业知识,而且学费低廉。正规四年制的学校主要为文理学院、独立专业学院和综合性大学,代表着美国科研和教学最高水平,培养大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这些院校除教学外,还承担着美国政府的大量高精尖的科研任务。

公立学校通常是州立大学或2年制社区学院,主要从所在州获得资助,由于主要资助不是来自州和联邦政府,私立学校一般费用高些。有宗教关系的大学是私立大学,大部分是信基督教的Christian(Roman Catholic and Protestant),也有少数犹太教和伊斯兰教(Jewish and Islamic)。这些学校通常不会干涉学生自己的宗教观点。私立学校于其他学校的唯一区别是它们是私人拥有的,是要赢利的。它们是教育企业,提供与其他学校相似的服务和课程,它们的学习内容倾向于技术和为从事职业做准备的课程学习。

美国高等院校师资力雄厚、学历高,教师要在四年制高等学校任教通常必须获得博士学位,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适应专业需要。在美国,学生18岁高中毕业生不需要入学考试就能升入高等院校学习,6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都能进大学继续深造。美国高等学校实行学分制。(这一点和现在我国的高等学校是一样的。但获取学分上却又大大的不同)。教师在每学期开始时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阅读书目和材料,培养学生自学和学术研究能力,在此基础上争取获得每科6-18个学分,四年制的本科生要想获得学士学位,必须按规定修满120~128个学分,通过考试和撰写学位论文,合格后才能获得学位。

三、分数并不是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

美国的小孩在上小学时,就和中国的小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孩子的书包轻飘飘”。这在中国恐怕是很难看到的,中国—在专制主义体制下被奴役了几千年的人类,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人类走过了几百年的动荡,才终于认识到要建立一个符合人性的理性制度来保障人的充分发展,并以此促进社会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重新审视极端化地完全以考试为中心把分数作为教育的目的的教育培养模式,再一次拷问着作为世界最具有灵性的生物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究竟要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尽管在某种程度上,特别是在中国就业压力如此大的情况以及社会还没有找到其它更科学的标准的时候,分数还是显示的标杆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用于分数来评价,这是不公平的。

面对这种制度,或许有一部分学生是适合这种评价方式的,但另一部分人就不一定适合了。事实上,高分人才不一定等于高素质人才,这种说法也是片面的,事实证明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考到高分也是学生自己的能力之一,而且从普遍性的角度来说,接受教育和没有接受教育的人在成材的问题上,可能前者成材的机率更大一些,在大学经过系统训练的大多数人比起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来说,其发展前景在一些方面发展要大一些,这种情况特别是在人类的文化和科学知识越往后越呈现出“加速度”的发展趋势时,表现的更加显著。毕竟现在人类像过去一样仅靠一点实践经验就会有突破性发明创造的“前知识时代”已经过去了。通过高考的应试教育也不一定就能培养出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对此,事实也证明了很多没有通过高考上过大学的人通过其它途径也成为了人才取得了甚至比高考而上大学的人更为杰出的成就。

这样的现象在外国的也数不胜数,美国著名总统林肯只断断续续上过几天学,大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念过大学,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大学没有毕业,韩国现任总统卢武铉也只有高中学历,影视明星施瓦辛格担任美国加州州长一职等等,而且还存在一个普遍的值得人们耐人寻味的现象,那就是美国中小学的课程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在学校课堂上的纪律和考分都不如中国学生,但并没有影响当今美国仍然是世界上顶尖级发明创造地的摇篮这一至今无它国能超越的地位,尽管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美国的这种培养人才的制度是应该值得我们好好深思一下。

作家王小平在其《家教成功的三大核心奥秘》一文中曾经说过:“每一个人都是天才,每一个人也都是庸才。天才就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路,庸才则是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路。”让每个老师都有勇气面对个性不同的学生;更需要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关注,以便怎样更好地培养出个性鲜明的人才,让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成功,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篇6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

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是指根据高校学生工作和高校在职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高校辅导员所实施的促进其职业素质提高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多年来,辅导员的继续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仅影响了这支队伍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影响了学生工作的效果,给人才培养工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构建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大力推进辅导员继续教育,已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的现实意义

(一)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家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而无论是根据职业化的要求,还是专家化发展的条件,都需要辅导员掌握形成专业实践相关的理论、文献、知识与技能,并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从而适应学生工作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正如《为学生服务》(美国)一书中所指出的,“学生工作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一门专门职业,从业者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训练”。因此,构建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根据高校学生工作和广大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辅导员的继续教育,是实现辅导员职业化、专家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

(二)提高辅导员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的现实需要

多年来,由于我国缺少辅导员专门化培养的学科体系,多数辅导员来自非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专业,缺乏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参加工作后,大多数也只是参加了岗前培训就匆匆上岗,缺乏后续的培训与培养。辅导员整体队伍虽然综合素质较高,但是学生工作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却普遍缺乏。与教学科研人员相比,辅导员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大多数辅导员普遍面临提高专业素质和学历层次的现实问题。因此,建立健全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是适应辅导员自身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统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

辅导员上岗后应进入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再培养阶段。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缺乏对辅导员发展的统筹规划,辅导员的继续教育常常处于无序发展状态。一方面,辅导员职业继续学习的动力不足,学习的兴趣不高;另一方面,继续教育与职业发展相背离,相当数量的辅导员学历提升与职业发展没有必然联系,学非所用,不仅造成自身精力的浪费,也无益于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辅导员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国家和高校的统筹规划,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学校措施的保障。而健全的继续教育体系是统筹辅导员职业培养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条件,它有利于加强辅导员生涯发展指导,变无序发展为有序培养,促进整体队伍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原因,辅导员队伍存在着“使用多、培养少”的现象,辅导员的培养缺乏长远规划和得力措施,辅导员继续教育的体系还没有有效建立起来。

(一)辅导员培养的学历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当前,学生工作领域已由原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拓展到助学服务、心理辅导、就业指导、课外活动指导等多领域范畴。要适应学生工作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辅导员需要掌握多门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涉及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党建等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仅仅依靠单一学科很难培养适应学生工作专业化发展要求的多种专门人才。目前,关于辅导员的专门化培养仍然处在探索阶段。教育部现有的政策是鼓励和支持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立辅导员的专业培养体系。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历史也不是很长,其中关于辅导员工作的研究和教学起点还很低。以高校辅导员为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也还没有建立。对于依托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培养学生工作的专门人才,还没有引起学者和主管部门足够的重视。因此,以辅导员专业化人才培养为目标,依托相关学科或整合相关资源,制定专门化的辅导员培养方案,形成辅导员培养的学历教育体系,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二)辅导员的职业培训体系尚未健全

多年来,我国高校大多重视对辅导员上岗前的培训,但是对任职后的培养却很缺乏。随着国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辅导员的培训也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教育部已制定了《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并提出逐步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格局。上海市出台了《关于上海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构建教育主管部门、辅导员培训基地、高校三个层次分层递进,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职业化培训四种类型横向贯通,融教学、科研、交流三位一体的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但总体上讲,我国辅导员的职业培训体系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的辅导员培训体系没有有效形成,还缺乏科学的培训课程体系和优质的培训教材,对国内外优秀教育研究成果的研究借鉴还不深入。

(三)辅导员的社会化培训体系尚不规范

目前,一些专业团体和社会培训机构,针对高校的辅导员每年举办各种各样的专题培训班和社会资质培训班。这些社会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辅导员职业培训的不足。但是,一些社会化的培训往往以盈利为目的,往往把培训和参观旅游结合起来,不仅培训内容缺乏科学规划,培训效果也得不到保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指定社会机构举办的心理咨询师和职业指导师的培训,由于缺乏有效管理,也存在不够规范与不够完善的地方,师资力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培训质量参差不齐。

三、建立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

体系的总体框架

构建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系统、高校自身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努力构建融专业培养、系统培训、在职进修和社会化培训四位一体,相互补充的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

(一)辅导员的学历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目前国民教育系列的高等教育学历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四个层次。但是,就其学科专业来讲,还缺乏辅导员专门化培养的学科体系。美国高校在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已形成以培养高校学生工作专门化人才的学科专业体系。我们应根据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的国情特点,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探索建立以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等学科专业为依托,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建立以高校辅导员培养为目标的硕士和博士学历培养体系,提升辅导员的理论和学术水平。

(二)辅导员的系统培训体系

一般来说,系统的辅导员培训体系应包括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及职业化培训等四种类型。其中,岗前培训的重点是帮助新任辅导员明确学生工作的意义和任务,了解岗位职责,熟悉工作程序,掌握基本工作方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适应岗位能力;日常培训重在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技能;专题培训重在通过开展研究型学习,满足辅导员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技能需求,推动辅导员队伍由实践型向实践一研究型转变;职业化培训重在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今后,应以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为龙头;以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举办的培训为重点;以高校举办的系统培训为主体,构建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同时,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研究成果,科学规划培训内容,精编培训教材,不断丰富和创新辅导员教育培训的内容与模式。

(三)辅导员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

专业化学位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非学历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后高等教育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学历教育,而是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种“进校不离岗”的机动灵活的培养方式,比较适合辅导员的继续教育。无论从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还是从课程教学特点来讲,在职攻读专业学位应是辅导员继续教育的重点。今后,应统筹辅导员专业学位教育规划,加强辅导员专业学位体系建设,在相关学科领域建立健全辅导员硕士和博士培养体系,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学位培养。

(四)辅导员的社会化培训体系

专业协会和社会培训机构是对辅导员进行发展性培训的重要力量。专业组织在保护和造就专业人员、孕育和维持一个专业特定的知识和服务的意识形态等方面扮演关键的角色。随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发展,全国和区域性的学生工作专业团体也将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专业团体的培训也大量涌现。要加强对各种专业组织培训的支持、指导和监督,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提高培训质量,使辅导员通过不断的、乃至终身的专业训练,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继续教育 篇7

强化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岗位教育和知识更新培训是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 并且提出必须将项目总资金的20%用于农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补助, 主要用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所需的费用。

笔者认为,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的实施与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以下简称农广校) 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办学宗旨以及以学历教育和农民培训为主的办学方向有着天然的契合。农广校应该借势发力,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切实把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抓在手上, 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助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进程。

一、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从政策层面看, 继续教育是专业技术人员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指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以补充、更新、拓展相关专业技术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信息, 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规定, 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脱产学习的时间, 每人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或者72学时, 学习时间可以集中使用, 也可以分散使用。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进修班、培训班、研修班, 现代远程教育, 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 出国 (出境) 进修、培训, 本单位、本系统、本行业组织的培训和有考核的自学等形式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继续教育学习任务情况进行考核确认, 作为其考核和评 (聘) 专业技术职务的条件之一。从这些规定不难看出, 参加继续教育既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权利, 也是他们应尽的义务。

从队伍现状看, 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在农业科技和农户之间,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充当着桥梁的作用, 其服务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当前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能力建设明显不足。以通渭县为例,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存在着队伍老龄化、知识陈旧、学历偏低、专业不对口、与农户技术需求脱节等自身能力不足问题;也存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应专不专”、推广手段落后、推广条件差、人才引进机制僵化等外部环境问题。

在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信息化飞速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新形势下, 要求农业技术人员必须不断接受继续教育, 才能逐渐弥合专业技术知识能力的“断层”, 才能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民满意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真正发挥好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主导作用, 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能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农广校开展继续教育的优势

隶属于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专门针对农业技术人员开展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 针对农民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专业培训机构。开放教育是其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㈠五级办学体系和远程教育优势 农广校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建校以来, 目前已经形成了从中央到省、市、县、乡的五级办学体系, 体制比较健全, 而且有远程教育优势。

㈡三个办学等次和学历教育优势 目前, 农广校学历教育包括中专、中专后继续教育 (相当于大专学历) 、联办本科三个办学等次。利用农广校广播电视远程教育, 采取不脱产在职学习的形式, 对广大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来讲, 是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和岗位工作能力, 适应新形势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需要的极好机遇。

㈢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材资源优势农 广校运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学校用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统一规范教材, 教材充分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 最能体现时代性。讲课多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 同时利用中央电视第7套节目, 播出农民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 利用中央、省、市的农民教育网络, 可以互动交流。

㈣“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优势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有一批扎根于农村的农业专兼职教师和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他们熟悉农村工作, 既是农业技术方面的专家, 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懂得学员需求, 深谙成人教育的特点, 可将复杂的技术要领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便于学员理解掌握和消化运用。

㈤便民灵活的培训模式优势 几代农广人经过多年的实践, 探索形成了“三进村” (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 教育培训模式, 成为农业人才培养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教育培训机制。在学历教育中, 不注重培养学员的“应试”能力, 注重学员学习之后“应用”能力的考核, 弱化通常意义上的“答卷考试”, 更注重发展思路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与安排上压缩纯理论的篇幅, 增加观摩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环节, 更符合农民的生产需要, 更切合农民的实际。

三、办好继续教育的思路对策

如何才能办好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笔者认为, 应该牢牢把握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㈠培训对象方面 根据培训对象的专业、学历, 结合实际工作需要, 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分级、分类、分批开展学历教育。组织中专起点的技术人员参加中专后继续教育农业推广专业的学习, 大专起点的参加与甘肃农业大学联办的函授本科、自学考试本科等学历教育。对现有专业不对口的, 鼓励参加相对应农业类专业的第二学历教育。要下决心办好这些既关系到专业技术人员评聘职称等切身利益, 又事关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大局的事, 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 使基层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整体迈上一个新台阶。

㈡培训内容方面 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 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必须结合当地主导产业选择培训内容;必须结合主栽品种选择培训内容;必须结合主推技术选择培训内容;必须结合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选择培训内容。注重法律法规、国家扶持政策的培训;注重产前、产中、产后跟踪服务能力的培训。注重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的培训;注重信息技术和与农户沟通协调能力的培训。

㈢培训方式方面 创新培训方式是继续教育成功的关键。继续教育不是第一次上大中专院校的简单重复。因为它的对象已经是有一定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的成人, 关键是要在知识更新上做文章, 在实践操作上下工夫。要根据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不同需求和成人教育的特点, 分层分类开展培训, 主要采取异地研修、县乡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三种方式。

异地研修主要是将基层农业技术骨干选配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农业大学、高中等农业职业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进行研修, 以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对先进实用技术的掌握水平、开展技术推广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成回来后改进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做好知识储备。

县乡集中办班主要是在县、乡两级集中办班, 聘请国内外、省、市以及本县范围内的知名专家、教授、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创业兴业成功人士、种养殖大户、土地流转大户及有关领导给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技术讲座、技术培训和专题学术报告和国际国内形势报告, 以增加知识、丰富经验、拔高视野, 拓宽思路, 提高县乡两级农技人员的推广能力和服务水平。

继续教育体系 篇8

关键词:继续教育,多元化服务体系,培训

0 引言

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必须考虑如何巩固继续教育已有阵地,以拓展内涵、创建特色,更好地秉承“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做好继续教育宣传服务工作。同时,结合蓬勃发展的社区教育工作,面对未来转型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继续教育必须抓住经济发展机遇,面对市场,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

1 理念先行、意识思维多元化

传统的继续教育可以看成是培训及后续教育提升,范围也相对局限。教学模式大多是以在职人员短期学习为主,少量以企业需求为主,模式、群体相对单一。以前主要是以提升初、中级岗位适应技能及少量学历提升为主导。这些培训呈现短、小、快的特点,没有跨国交流概念,操作相对简单,因产业、行业需求驱动,一时间培训市场火爆,群体多为已经或即将参加工作的人。如今,继续教育对象向老年人和青少年两头延伸。青少年接受继续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必然之路,老年人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和谐社会发展之所需。所以说继续教育结合社区服务教育必须要做到理念先行、意识思维多元化、战略规划多元化。在制定继续教育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时,提前预计有关政策对招生、就业的影响,分析对整个区域经济带来的影响,研究市场,寻求机遇,提前筹谋,抓好发展的导向。规划视野聚焦在与产业、企业合作的关注度、关联度、紧密度上,突出以市场为导向,规划课题及项目,加快建设后续配套服务步伐。通过这种带有突破性的意识思维,继续教育服务意识得到加强,发展方向得到保障。

2 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多元化

随着继续教育市场规模及办学机构数量不断扩大,过度依赖传统的学历教育模式受到市场冲击,导致生源逐年萎缩。继续教育市场应因地制宜,围绕本地区经济发展、产业推动、企业驱动的特点,特别要贴紧企业需求,典型的做法是校企合作。一般讲,如果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花大力气研究市场,研究企业,主动上门洽谈合作,把继续教育阵地前沿推进到企业,凸显继续教育的服务功能。在课程设置上量身定制,在授课时间上灵活互动,在费用上可建议企业与员工共承担。这种“走出去、请进来”做法真实地展示继续教育“学院-企业-员工-学生”多元化相关联模式,为扩大和拓展继续教育市场业提供一种新的数据链思维模式。当然,继续教育要借品牌吸引人气,以内涵创建特色,与高校有针对性地搞合作、建基地、创模式、推品牌、争市场,加大继续教育学历教育份额。

3 培训项目多样化,内容时代化、国际化

经济发展必然会推动人才需求市场的发展,继续教育要积极迎合经济转型发展潮流,深入探究非学历教育市场,要主动潜入市场,深挖市场,向市场要大米下锅。市场无限大,也可无限小,关键在于运作者。所以继续教育工作者要强化市场意识,做到思想、意识、思维、行动统一,这样才可能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培训项目开发才有可能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其次,培训内容必须前端化,时代化和国际化。可供参考的做法是引进国际知名品牌或行业领军单位,比如软件及服务外包高端人才培训、精密设计与数模加工等分层分类,共建品牌,树旗借势,嵌入市场。同时借力政府部门,走政产学研之路,向上争取政府补助,或纳入政府相关重点扶植名录,保障项目推进,推动项目多元化发展。

4 过程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多元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服务为先,以人为本。实施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服务过程。要针对不同项目特点,因需调整,以培养为目标,以时效化为追求,多元齐下,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教学资源,有序调整教学计划,无论在时间节点、空间大小、专业需求、技能培养及择业需求上都能做到充分细化、量化,把培训过程前后有序衔接,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服务品牌,提振学员满意度。同时要以“科学合理,和谐发展”的理念建立一套多元化考核体系。较为有效的做法是打破传统的年度一次考核观念,改为以市场为导向,一方面兼顾常规考核,另一方面,强调年度考核的重点性,重点激励、留有弹性、全程监督、量化目标。这些措施较好地体现出了考核评价多元化,必将激励员工更好地开展工作,抢占市场,推进继续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继续教育体系 篇9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到2011年年底, 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671个, 创超世界纪录1236次。2008年北京奥运会, 我国运动员取得51块金牌, 金牌榜位列第一, 实现了历史突破。可以说, 我国竞技体育的辉煌成绩离不开广大的普通运动员。国家对运动员利益也开始重视, 相关的各类保障也逐渐建立起来。据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统计, 2007-2011年共资助运动员和体育单位累计达13 000.7万元, 其中: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资助8 147人, 金额为1 858.2万元;运动员奖学金、助学金4 333人, 金额为1 969万元;老运动员困难补助3 680人, 金额为1 934万元[1],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但排球名将朱刚意外猝死、体操名将桑兰受伤致残、王燕摔伤退役、邹春兰当搓澡工, 以及体操冠军张尚武街头卖艺等事件表明, 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保障体系建设仍存在不足。

众所周知, 在金字塔训练体制下, 只有少数选手能拿到全国冠军, 拿到世界冠军的更是凤毛麟角, 构成塔基的大量运动员在退役时, 因缺乏政策的关照和市场的追捧, 一旦伤病缠身, 生活将难以维持。我国每年有3000-6000名运动员退役, 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 虽然不乏李宁、邓亚萍、杨扬这样的“成功转型”的人士, 但他们只是退役运动员中为数并不多的“幸运儿”。截至2009年7月, 全国累计已停训待安置退役运动员4 343人, 2010年又新增退役人员2 193名, 大约45%的退役运动员得不到及时安置。对他们来说, 无论是全国冠军, 还是亚洲冠军, 都免不了“退役即失业”的残酷现实。2010年, 全国在训运动员33 294名, 正式在编的仅17 444名, 而以试训、集训等名义在训的队员达15 850人[2]。这些没编制的运动员退役后境况更糟, 他们享受不到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出台的退役保障办法。目前, 我国运动员保障体系覆盖面还比较窄, 相关保障政策大多以优秀运动员为主, 广大普通运动员的保障相对缺失。例如, 江苏省2011年累计安置退役运动员742人, 其中, 自主择业626人, 占84.37%。江苏省尚且如此, 经济欠发达地区运动员安置问题更为严峻, 远没有实现运动员“伤有所治、残有所养、退有所靠”的目标, 仍有较多问题没得到妥善解决。

二、运动员保障体系及体教结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1.法律层次低、保障范围窄, 不能覆盖所有运动员。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它具有极强的明示、预防和校正作用[3]。目前, 我国运动员保险保障的法规大多数层次都比较低, 甚至一些还没有上升到法律的层面, 仅仅以“条例”、“通知”、“试行”、“暂行”、“办法”、“决定”、“意见”等形式出现, 如《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保障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自主择业退役运动员经济补偿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障的通知》等。由于立法层次偏低, 法律效力和执行力差异性较大, 很容易流为形式, 变为口号;再加上地域、经济等不均衡因素, 相关政策在地方很难真正落实, 运动员的利益无法保障, 引发诸多社会矛盾与纠纷。

据统计, 2009年我国正式注册的运动员有22 753人, 加上体育系统重点体校和业余体校从事训练的运动员, 以及各省、自治区、市、解放军和行业体协专业队运动员, 人数高达120万。如果将在传统学校中从事业余训练的运动员包含在内, 这一数字将超过600万[4]。如此庞大群体的参保率仅为32.2%, 其中:一线运动员为76.1%, 二线、三线运动员分别仅为40.7%和21.5%[5]。大部分普通运动员还没有实质性地享受到保险保障。

2.保险品种少、理赔额度小, 不能全面发挥减震功效。

我国是人口大国, 从事体育锻炼的人口也很多, 每年还有众多的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 对体育保险的需求很大。但目前体育保险经营份额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制约因素之一是体育保险险种比较单一、内容不丰富。保险公司对体育保险业务兴趣不高, 因为很多运动项目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险, 保险公司缺少设计产品的复合型人才。一些产品仅针对运动参与者、赛事组织者和场馆经营者这几个方面来设立的, 缺乏综合考虑;同时普通人身意外险又“回避”高风险的运动项目。体育保险险种和内容单一, 无法满足我国体育发展和市场的需要。

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运动无法避免意外伤害事故, 竞技体育迫切需要意外伤害保险, 即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作为保险标的, 以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而造成的死亡、残疾、医疗费用支出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目前, 我国体育保险对运动员意外伤害事故的赔付标准相对较低。据了解, 运动员主要是依靠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的伤残互助保险, 运动员根据项目风险不同每年缴费40元至100元, 如果出现伤残和死亡, 可以得到1000元至30万元不等的赔偿。但从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官方网站公布的截至2011年4月末的数据来看, 有近百位运动员已获得赔付, 只有陕西一名田径运动员因为死亡获赔30万元, 其余伤残运动员的赔偿金额都在1000元到1万元之间不等, 对运动员的帮助确实有限[6]。这与国外体育保险理赔金额达千万元, 甚至上亿元的保费相比较相去甚远。1998年, 美国第四届友好运动会为意外受伤的中国籍运动员桑兰提供了一份千万元的保单;2004年, 德国保险公司为其赛车高手迈克尔·舒马赫的手臂受伤赔付额达到1 500万美元。

3.入学口径窄、文化教育差, 不能有效解决退役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我国运动员文化素质与水平相对落后也是不争的事实。据甘肃省体育局对281名省运动员进行的调查, 67%运动员为在读或已取得大专文凭, 12%为中专, 21%为在读成人函授本科。对128名运动员进行的语文、英语测试显示, 80%的队员语文水平仅相当于小学五年级水平, 只有15%左右的人相当于初中二年级水平, 英语的实际文化水平更低, 应用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使用更是空白。国家体育总局2011年进行的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体校数量仅剩1933所, 参加业余训练的人数更较20世纪80年代中期减少了20%左右。绝大多数体育运动学校都面临着招生难的困境, 这对我国竞技体育尤其是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

目前, 我国运动员上大学主要有六种形式, 即免试入学、单招、统招、特招、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 其中, 免试入学是最主要的途径。而获得免试入学的条件是, 获得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体育比赛前六名、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和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武术项目武英级和其他项目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的运动员, 可以免试进入高等学校或预科班 (2005年后停招预科班) [7]。只有少数极为优秀的运动员才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 多数运动员尤其是基层运动员, 尽管已到入学年龄或退役也未必能获得机会。同时, 由于重训轻学、重技轻文和唯金主义思想的滋长, 运动员学训矛盾更加严重, 运动员文化教育难以得到保障。正如江苏省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任学明所说, 20世纪90年代运动员包分配制度取消后, 体校的招生状况急转直下。现在不仅是城市孩子不愿意来体校, 就是农村家庭的也不愿意走体校这条路, 因为文化教育上不去, 孩子就没有好出路[8]。

三、优化运动员保障体系及继续教育机制的路径选择

1.加大立法, 完善运动员保险保障法规体系。

目前, 我国运动员保险保障法规层次相对比较低, 多为地方性规章, 法律效力比较弱。而运动员保险保障体系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一个更高层次的法规给予法理支撑。对此, 需要加大立法力度, 提高法规层次与效力。首先, 可以借鉴国外运动员保险立法经验, 如美国把运动员界定为“以体育为谋生的职业劳动者, 纳入《国家保障法》中”,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员保障法》等法律。其次, 加大法的实施力度。法的实施是法律规范要求的现实化, 是法的实现的司法保障, 是法律规范转化成人们行为的必由之路, 是权利被享受、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的兑现[9]。法只有实现, 才能维护社会秩序, 促进社会公正和发展。一方面, 要提高运动员保险保障部门的执法能力, 给予相关部门应有的权限;另一方面, 要成立相关的监管机构, 对主要执法部门与主要负责领导进行引导和监管, 监督其执法行为, 如引入社会与媒体监督, 增加透明度, 提高执行效力。最后, 要出台相应的配套法规, 如《运动员保险合同法》、《运动员保障纠纷处理办法》等, 对主法中没有明确或易于产生分歧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 配合主法更好地实施。

2.创新险种, 丰富运动员保险品种与内容。

险种是保险主体为投保客体提供的保险服务内容, 是风险转接的载体与媒介, 也是衡量保险机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占有率和保险覆盖率。1998年桑兰事件发生后, 我国加大了对运动员保险的探索。2004年, 我国成立了第一家专业的体育保险经纪公司 (中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 主要从事运动员保险、赛事保险、体育保险咨询等。但目前国内各保险公司有针对性的、能充分体现体育运动特色的保险产品却不多, 以至于国内体育高层人士多次大声疾呼:中国保险业, 请拿出真正的体育保险产品来[10]。一方面, 由于体育运动风险繁多, 不同的项目涉及不同的风险, 相关数据的收集和统计任务巨大, 使保险公司在确定保险范围、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率等方面都比较困难, 承保复杂;另一方面, 竞技体育运动追求高难度、高强度、高对抗和高标准, 不断向人类生理极限挑战, 伤害事故难以避免, 死亡率、致残率都较高, 使保险公司的赔付居高不下, 而作为营利性企业的保险公司, 要么把高风险的项目排除在外, 要么通过提高保险费率来转嫁高赔付的负担, 这样很容易打击投保主体的积极性, 减少保险来源[11]。对此, 首先, 要加大对险种的开发, 在充分调研保险市场的基础上, 明确运动员保险的基本供需要求, 使保险品种涉及所有竞技体育运动项目, 特别是高风险高危险性项目。其次, 要加大对保险公司利益的保障, 给予相关企业以最优政策, 如税收优惠、资金补偿、行业指导与培训等, 鼓励社会力量与企业积极开办各类形式的保险机构。与此同时, 要加强对体育保险公司的监管。一方面对其进行科学引导, 整合行业资源, 开发国际市场, 提高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行业垄断与地区堡垒, 避免托拉斯式巨霸企业的形成, 维护公平竞争与市场秩序。最后, 要加快保险人才的培养, 建设专业型体育保险高等学校, 为体育保险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拓宽口径, 增加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

继续教育体系 篇10

一、实施素质教育、强化育人意识

(一) 教师应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是学生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夯实基础知识, 发展思维能力, 培养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综合性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实施素质教育, 强化育人意识, 做为教师应及时注重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多项素质。

(二) 提高学生文化科学技能素质。我国在实施义务教育中, 把文化科学知识做为最基础的知识, 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需要经常用的知识, 必须理解和掌握。在课堂教育中, 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 面向全体学生, 让他们积极动手、动脑, 形成一个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 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同时, 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教学中, 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 还应有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地使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所谓完整的知识, 不仅包括教材中一个个具体的概念和原理, 还要教给学生知识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通过实践和技能训练, 使学生通过学习、实践, 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提高综合素质。要让学生以解决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技巧。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又增强了自身的技能素质。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已学到的知识, 掌握必要的技能, 使学生成为高分高能的综合型人才。

二、提高学生情感素质, 建立德育网络平台

其一, 教学是老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是以学生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活动。教学过程既是学生认识发展的过程, 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优化教学过程, 师生要具备良好的情感素质。情感素质包括学习的态度、兴趣、不怕困难攻克疑难问题的顽强学习意志、勇于进取、敢于竞争的学习精神。在教学中, 应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而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抵御搓折、困难的能力, 以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

其二, 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 需要教师具有很多技巧, 巧妙地将思想素质教育融会贯通于教学中。教师应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思想教育因素,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并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优秀思想素质的人。

其三, 建立一体化德育网络, 优化教学结构德育网络是实施德育的一种多渠道、多层次的组织体系, 建立德育网络是德育的特殊要求。现在的学生, 从媒体、家庭、社会获取大量的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 为了适应新的情况, 变单一的教育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多种教育渠道整合一致, 充分利用社会信息中的积极因素, 抵制和克服其消极因素, 形成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正向合力。同时要重视校外德育网络的建设,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德育网络。通过采取建立校报 (刊) 、宣传橱窗以及学校联系卡等措施以及组织家长到校参加会议和重大活动、定期召开家长会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三、多维育人、立体管理, 丰富德育内涵

在实施德育工作中要力求做到“三有”, 即有主题、有层次、有实效;突出“四性”, 即思想性、适应性、生动性、全员性。德育活动贵在精而不在多, 既减轻师生负担, 又要受到师生欢迎。一是寓德育于“教学”。学科本身有内在的科学体系和逻辑体系, 同时也蕴含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只要老师在备课中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 渗透教育内容, 就可以达到思想教育、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同步;二是寓德育于“管理”。严格的管理是教育成功的保障。通过制定一系列条例、规章, 健全常规制度, 建立学生教育评比制度,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党爱国的优良品德和环保、卫生意识及竞争合作意识;三是寓德育于“活动”。要建立完善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 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组织在学校德育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并利用组织优势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达到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寓品德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寓美育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四是寓德育于“环境”。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要对学校环境绿化、美化, 建立体育设施和做到班班有国旗、条幅、一日课堂常规、图书角;校有展评栏、图书馆、设闭路电视和广播宣传阵地及开辟大型德育墙等, 采取各种措施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总之,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强化育人意识, 育人的目的在于培养, 发掘学生各方面素质潜能, 只有努力使素质教育与教书育人结合起来, 切实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按照提高学生素质的方法认真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 才能培养出综合型、高素质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毛建华, 简宪安·中国城市经济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经济版社, 2006, 8

继续教育体系 篇11

关键词:继续教育;评价模型;指标体系

所谓继续教育评价,是指按照组织的价值标准,通过系统的收集、处理信息和资料,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这一定义包含四个基本观点:第一,继续教育评价的本质在于价值判断。继续教育价值包括个体价值和组织价值。个体价值是指继续教育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组织价值是指继续教育满足组织需要的关系。第二,明确继续教育评价的对象范围,强调继续教育评价的对象是“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第三,指出了继续教育评价的价值准则,即评价必须按照组织的价值标准进行。第四,还指出了评价的方法,即必须通过对评价对象相关信息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才能做出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

二、继续教育评价的层次与内容

前面提到,本文研究的继续教育指的是各个组织、尤其是大型组织中开展的继续教育活动,对评价的研究主要针对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层次上的综合评价,二是对继续教育实体相关因素的评价。下面主要从提高组织管理绩效和促进组织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为出发点,来构建继续教育评价的层次和内容体系。

层次结构主要针对各种继续教育评价对象的相互关系而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评价涉及到哪些继续教育因素;二是这些因素的关系。

本着简单化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我们仅仅考虑那些对继续教育活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在组织层次上主要关注总体效果的评价,在继续教育实体的层次上注重它的继续教育功能(能力)评价、培训项目绩效评价和教学人员的素质评价。并且以组织目标为起点,按照目标的细分和传递的方向由上至下的来组织各评价因素的关系。具体结构如图一:

组织层次上的完整评价过程:以组织目标为依据,由单位教务部门制定继续教育的目标和详细计划,并经管理层批准后执行。以此为指导,教务部门制定组织层次的具体评价方案,而各部门以及继续教育组织开展各自的继续教育活动,其总体情况(大虚线框内部分)将成为组织继续教育评价的信息依据。通过组织层次上的评价,为教务部门提供信息反馈。

继续教育组织层次上的评价过程:以组织继续教育目标和计划为指导,制定本单位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具体而言如提高教育实体的综合继续教育能力、提高教员队伍素质等目标,然后以这些具体目标为管理目标设计相应的评价方案,评价的结论为教育实体的继续教育管理提供信息反馈和决策支持。

上述两个层次的评价在最终目标指向上是一致的,即都是以组织的继续教育目标为指向,但由于评价主体、评价方案的具体依据、评价信息来源的区别,却造成两者评价方法上的很大不同。组织层次上的评价,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之间跨度大、难度大、信息量大,通常不能用常规评价办法进行评价,而只能进行较为粗略的控制,要实现有效的控制就要采用特殊的评价方法。对于继续教育实体层次上的评价,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跨度小、信息容易获取、复杂度不高,适合于常规评价方法的实施。

三、继续教育实体能力的评价

对继续教育实体的评价应该以功能(能力)评价为中心,而不是具体任务完成情况。而不论何种评价,都必须以教育实体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为价值依据,以管理优化的需要为评价标准的来源。

实践证明,继续教育实体在当今要想生存并得以发展,必须以建设“培训中心、研究中心和信息中心”为自己的战略发目标。下面我们就从该战略发展目标出发逐层分解以构建评价指标。三个“中心”的有关要求构成评价的一级指标,培训中心是核心,这在权重的分配上应该体现,建议范围在70%以上,至于具体的数值,则要相对于继续教育实体目前的发展状况具体分析,因为权重具有引导功能,如果我们在“培训中心”方面做得很不够,需要大力加强这方面的建设,那么就有必要加大其权重,以引导组织行为和成员的意识,这也是评价控制功能的体现。“研究中心”和“信息中心”是“培训中心”的有力支撑,研究和信息不分家,两者相辅相成,将两者合成一项“研究和信息中心”比较适宜。接下来对一级指标进行进一步具体分解。

“培训中心”主要评价中心目前的培训能力。能够体现中心培训能力的重要指标有培训环境、师资队伍、培训管理、培训项目。前两项是培训的硬件基础,反映培训中心的自身资源状况,培训管理是利用内部资源和相应外部资源的方法和媒介,正是通过培训管理的作用,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结合产生输出——培训项目(含教研成果),所以培训项目及教研成果是前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相对继续教育实体而言,它是整个系统的主要输出。

图二描述了继续教育实体培训系统的构成及运行流程。我们可以看到,培训环境、师资队伍和培训管理是构成继续教育实体培训系统的三个要素,其中前两者是基本要素,后者是运行规则,而培训项目是培训系统在接受一定的输入后运行所产生的结果。结果和系统要素之间是存在一定相关的。要评价培训实体的功能,就是要评价培训系统的运行效能,单独从输出结果来评价是不全面的,因为输出还与输入相关。同样,不考虑输出、单独评价构成培训系统的三个要素也是不科学的,因为系统效能是三者结合运动所产生的,静态的条件只是系统效能的载体,用来单独评价系统效能也是不全面的,所以我们通常将二者结合起来评价。但是由于输出是对系统效能的综合的、具体的反映,更具有说服力,所以通常更为人们所关注。

下面以培训项目为例进行下一级指标的分解。

这里所说的培训项目并不针对具体的某个培训班,而是就所有培训项目的总体而言,对其评价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规模,二是质量。规模包括:年均培训人次、培训项目数量、培训项目平均课时;质量包括:各培训项目效果、培训学员层次、培训项目类行结构。

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各组织具体情况適当调整,如年均培训人次可以由培训人次占组织总人数的比例来代替或结合进行评价,培训项目数量可以由培训项目覆盖组织任务所涉及专业的比例代替或结合进行评价,培训学员层次可以由培训所针对岗位的重要性代替或结合进行评价,培训项目类型结构也可以由培训类型来粗略代替等。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各个培训实体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水平、条件、投入、服务对象等方面都有区别,没有必要遵循完全相同的具体标准,只要服从于各自的战略方针和目标即可。因此在表一中只简单对指标进行两层分解,对具体标准的确定则需要依据各个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来实际

制定和调整。

四、培训项目效果评价

对培训项目评价的目的在于确认培训是否起到了预期作用、培训投入是否取得相应的回报,从而进一步确定此项目是否值得继续开展或者是否需要进行新项目的立项和审批等。另一个主要目的是相对于培训机构而言的,作为培训部门应全面掌握并控制培训的质量,对不合格的培训项目,能够及时找到失误的原因并进行纠正。同时总结工作中成功的经验,本着不断优化培训项目的原则,不断提高培训效果。鉴于当前很多评价活动流于形式,在此需要强调提出的是,评价是改进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针对评价结果,重要的是要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并不断跟踪,而不是评过就完事。反馈环节是至关重要的最后一步。人们常常热情参与评价,但是没有人将结果反馈给参与者,没人了解自己的参与是否发挥了作用。毫不奇怪,大家会怀疑评价工作的价值,也就不愿浪费更多时间来参加这种毫无意义的活动了。因此,不仅要确保培训评价促进并提高了工作质量,更应该让大家看见这些提高,这也是开展评价的基本要求。

评价内容主要分为培训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培训效果的评价。按评价的时间分为培训结束时进行的评价和受训者回到工作中一段时间(依培训的内容与工作内容的紧密性)的评价。效果的评价毫无疑问是重点,但是不一定对所有的培训项目或项目的所有方面都要进行评价,主要应针对下列情况进行评价:

1、新开发的课程一着重于对培训需求,课程设计,应用效果方面。

2、新教员的课程 着重于教学方法,质量等综合能力方面。

3、新的培訓方式一着重于课程组织,教材,课程设计,应用效果方面。

4、外包的培训一着重于课程设计,成本核算,应用效果方面。

5、出现问题和投诉的培训一针对出现的问题。

在进行评价前,还应综合考虑到下面几点问题:

1、从时间和人员的工作负荷量上考虑是否值得对此项目进行评估?

2、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3、重点要对培训项目的哪些方面进行评价?

4、谁将主持和参与评价?

5、如何获得、收集、分析评价中获得的数据和意见?

6、如何处理评价结果?

在决定对培训进行评价后,评价工作在培训进行中就可以开始了。这时候对于中、短期的培训项目可以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培训机构的质量控制部门(或教学评价委员会)或有关部门管理人员听课。现场观察学员的反应、培训现场的气氛、教员的授课水平、教学组织水平等。虽然这样可以获得一手材料和信息,但因培训还未结束,除非特别值得注意的重大培训项目,为获得完整数据,一般在培训结束后开始进行评价。

对于培训项目评价,多年来培训界的权威人士认为:要使与工作相关的培训做得好,至少对其中一些项目或课程要进行三级评价(衡量学员在培训前后的工作表现)或四级评价(衡量项目前后组织绩效的变化)。然而三级和四级评估要求极其严格,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花费很大。对于大型培训组织而言,培训项目完成后对学员的跟踪评价非常复杂,又没有可以量化的生产经营性数据可以测量,即便可以测量绩效变化,组织结构和任务体系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引起变化的因素的复杂性,在这其中某个培训项目所做的贡献又如何甄别?因此进行组织绩效的评价是不太现实的。既然这样,除非对非常重要的项目才开展三级或四级评价的探讨,一般的项目能够把一级评价(观察学员的反应)、二级评价(检查学员的学习结果)做得圆满就很不错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连一、二级评价都没有坚持做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去探讨更深层的评价是毫无意义的。

对于一般继续教育实体而言,开展一、二级评价是有条件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当继续教育实体作为整个组织培训评价主体和评价活动的执行者时,是否能完全站在整个组织的价值立场上?这涉及到一个价值标准的继承问题,即组织宏观的目标在向下层层传递到具体的培训评价活动时是否依然完好无损。对于结构紧凑的、追求明确效益的生产经营型组织应该能保证组织目标的完整传递,但对于有些大型、松散结构的组织而言,事情也许并不一样。有的继续教育实体独立性较强,除了完成组织下达的任务外,还具有寻求自身发展的工作思路,因此,在对这些继续教育实体的评价中,虽然我们强调了功能评价,但在现实中,可以明显的看到形象、声誉、口碑等因素对这样一个下属单位发展前途的影响。这也决定了这样一个单位的管理目标的非单纯性。这种非单纯性表现在评价行为中就是对组织目标和对单位目标的折中。通常,我们为了获得学员对培训的良好评价,会在保证组织目标的前提下,适当在评价活动中兼顾学员价值标准,这种兼顾,既体现在评价指标的设置上,也体现在评价标准的确定上。下面的图例就是对这些继续教育实体教学评价委员会综合学员意见而描述的培训项目评价指标分解图。由于各个单位和各个项目的情况都不一样,在此我们只列出评价指标的大致结构,具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五、教员个体评价指标

站在一般继续教育实体的角度,关注的个体评价主要是指专业人员、即教员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绩效指标、职责指标、素质指标等。绩效指标是衡量和测定教员的工作成果的标准,包括效果和效率两部分。职责指标是上级衡量教员履行职责情况的标准,例如,教员执行办班任务时,在各个环节上是否恰当合理的按照职责标准的要求。素质指标是衡量教员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所必备的条件的标准。如是否具有相关专业的渊博知识,懂得教育科学,掌握教育规律,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等。

在人力资源考评和学历教育评价的理论当中,对教员(个体)评价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在此没有深入探讨的必要,需要强调的是继续教育教员的特殊性在评价中应该得到体现。尤其是前面提到的能力结构的特殊性,在教员素质能力的评价中应充分体现。在下图中根据一般继续教育实体的情况列出了教员业务能力评价指标的分解,这可以作为继续教育教员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参考。

继续教育体系 篇1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和西北民族大学等4所高等体育院校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计划。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法、比较法、调查访问法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课程时数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 4所院校在课程总时数上, 除上海体育学院达3258学时最多外, 其它三所院校无较大差异, 并且西北民族大学高于北京体育大学和武汉体育学院。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2826学时在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规定的总学时2600~2800的范围内。

从课程的组成结构分析, 必修课最少, 选修课最多的是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必修课时数为1858学时, 占总学时的65.74%, 选修课时数为968学时, 占总学时的34.25%。从必修课与选修课所占学时数的百分比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 (必修均高于70%) 比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更重视必修课,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选修课百分比高达34.25%, 比其它三所院校选修课最高的武汉体育学院的24.55%, 高出十个百分点。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在贯彻压缩必修课时数、增加选修课比例的现代大学课程体系精神方面做得较好, 也更加接近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要求。

注*不包括实践环节。

2.2 课程学分的比较

学分制是用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是现代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 它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自主权的充分发挥。学分总量和不同课程的学分比例, 可以反映一所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侧重点。从课程体系的学分总量与结构分析, 在对学生的学习总量要求上, 师范教育性十分突出的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要求最高, 达170.5学分。从学分的课程构成比例上, 将4所院校学分课程进行比较, 发现北京体育大学的必修课学分比例最高, 较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高出13个百分点, 而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选修课学分比例最高, 较最低的北京体育大学高出11.06%。这一现象与学时比例反映的情况一样, 说明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课程体系中较为突出选修课程, 而对必修课的重视程度在学分总量上不如其他院校。

进一步分析, 从必修课学分及其比例上, 可以看到专业课学分,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数量最少 (59.5) , 比例最小 (34.89)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部分教师反映的学生专项能力下降的原因。由于专业课时数少 (表1中几所院校里最少的) 、学分低, 其他配套措施 (如身体素质隐形课程的开设等) 没有很好安排或落实, 学生的专业技能必然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2.3 教育实践环节的比较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教育实践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也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重要方式。从4所院校在教育实践环节的内容与安排上分析, 情况大致相同, 个别院校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特点。如上海体育学院专门安排了1周的教育见习, 突出了学生实习之前的准备工作。武汉体育学院在第8学期专门给学生2周的求职时间, 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北京体育大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独有特色, 在课程体系中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一定次数以上的学术讲座论文报告、学术活动等, 获得规定的必修学分。由于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 相对以往自由参加、可有可无的状况, 学生有了更大的学习与参与的动力。这对扩大学生知识面, 拓展学生能力, 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目标, 更能发挥积极作用。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在劳动教育方面没做要求, 在社会实践能力方面进行了强化, 教育实习为8周, 处于4所院校最低, 见表3。

2.4 技能培养与要求的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 在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方面, 北京体育大学对学生的外语与计算机技能要求最高, 规定学生必须达到外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才能毕业。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对学生外语的要求校四级 (320分) , 对计算机的要求为校一级, 这与教育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较大距离, 是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必须十分重视与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否则培养的学生就达不到国家的专业人才标准, 将面临市场的淘汰。

在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方面, 各院校基本保持了与其技能要求配套一致的课程设置。如在外语课与计算机课的学时数与学分数方面, 北京体育大学的课程设置中都是最多的, 见表5。北京体育大学的英语课程, 除第1、2学年4个学期384学时的必修学时外, 还在第3学年开设了128学时的限修课, 保证了学生英语学习连续3年不间断。计算机课程, 北京体育大学在必修课的基础上, 也开设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的限选课。这些措施保证了学生牢固掌握外语与计算机知识与技能, 提高了该校学生外语与计算机过级率。相比较而言,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外语和计算机在必修学时上相对占有优势, 外语必修学时超过了武汉体育学院, 与上海体育学院持平, 而计算机必修学时数为最高90学时。在运动员等级和裁判员等级上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没有作要求, 这样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对其运动技能和裁判执法能力的学习的放松。

注 *“定点课程”是指为毕业班开设的综合四年所学知识的课程。

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运动技能、裁判技能等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从4所院校的专项课程教学时数安排看, 见表6, 上海体育学院是最多的, 专项训练课程总时数达到720学时, 比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高出504学时。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专项课程时数在四所院校中最少 (432学时) , 这组数据可能从一个侧面部分回答了社会和本院教师对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学生专项技术能力下降的原因。

注*含素质训练 **课程名称为“副项选修课”。

2.5 教育专业类课程设置的比较

体育教育专业具有体育和教育的双重性, 这一特性决定了在课程设置中既要有体育专业的课程, 又要有教育专业的课程。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是体育师资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比率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学期间培养学生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从4所院校为学生开设的教育专业类课程整体情况看, 教育专业类课程比例偏低学时数都远低于5%。在课程体系中教育专业类课程欠缺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牢固、教师意识和素质的养成、教育教学本领的掌握, 削弱了体育教育专业应有的师范性, 见表7。

2.6 体育卫生保健类课程设置的比较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正从过去单一的体育课转变为体育与健康课, 要求体育教师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 还必须充分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 而这些知识主要靠在学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体育卫生保健类课程传授。从表8可以看出, 在4所院校中,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该类课程结构较为单一, 传授的知识较为陈旧, 实用性不是十分突出, 而兄弟院校开设的“健康教育与健康评价”、“体质健康教育研究、“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论”、“心理健康与咨询”、“健身学”等课程, 与中学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的形势结合更为紧密, 值得我们在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或课程方案时借鉴。

3 结论与建议

1)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选修课学分比例较大, 给学生课程学习的自由选择度较高, 但专项课学时少, 不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项能力。

2)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在实践环节缺少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

3) 外语、计算机等能力的要求有越来越高的趋势,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有必要增加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时, 并采取开设提高性质的课程等形式, 保证这部分课程连续学习不间断, 提高学院学生外语、计算机等能力与通级率。

4)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扩展学生体育教育与健康指导技能, 必须增设更多教育学类与体育卫生保健类课程。

参考文献

[1]徐佶, 林文弢.我国部分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对比研究——兼析我院现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4 (1) .

[2]西北民族大学教育处.西北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Z]兰州:西北民族大学教务处, 2006.

[3]薛锋.廖世雄等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本科教学总体状况的调查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版) , 2007, 9 (3) .

[4]薛锋.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承诺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2007 (4) .

上一篇:性能指标分析下一篇:音乐的娱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