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文化

2024-10-08

继续教育文化(精选12篇)

继续教育文化 篇1

当前,广东很多中学在对待外来文化的策略上都持宽容的态度,在不同程度上提倡跨文化教育,以应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新形势。但是,在跨文化教育中,面临着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受到冲击的问题。为此,广东的中学开展跨文化教育应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引导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伦理观。

一、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伦理冲击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伦理带来不少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目前,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巨大的经济和科技优势,不少中学生对西方很崇拜,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转移到西方价值体系上。而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了文化传播和文化渗透。一是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散布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宣传反政府、反社会的思想,甚至进行网上反政府活动,企图诱使我国青少年全盘接收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二是在跨文化教育中,西方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逐步进入中国的市场,严重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和现实的中国文化市场,致使“后现代”文化、庸俗文化走俏。若不能正确引导中学生对西方文化价值加以取舍,很容易使他们滋生对民族文化全盘否定、对西方文化盲目追随的心理,从而导致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其二,在文化政策层面,西方采取“文化同化”的政策。文化同化是文化霸权主义的内在诉求。为了消解文化的多样性,西方发达国家往往采取两种手段进行文化同化。一种是通过大量的文化输出,潜移默化地影响暂时处于弱势的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使之逐渐认同其文化价值观念,这种同化方式即是自然同化方式。西方国家通过开放教育市场、扩大别国学生到西方学习的渠道,吸引非西方国家青少年一代的“民心”。比如,美国通过输出大众消费文化,侵蚀和渗透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的青年对美国人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不加分析地接受,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错位和扭曲。因此,教育和引导中学生在各种思想文化激荡的环境中自觉鉴别和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是发展中国家开展跨文化教育不得不重视的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第二种是强制同化方式。西方国家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等幌子,运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手段,强迫不发达的国家认同其文化价值。纵观历史,在古代社会,文化同化甚至会导致国家、民族的消亡。所以,无论哪一种文化同化策略都是极其不平等的,我们在跨文化教育中必须坚决抵制。

二、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伦理准则

跨文化教育视野中的中学生应该既不是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者,也不是因循守旧的狭隘民族主义者。因此,中学生在跨文化教育中既要弘扬民族文化,又要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的文化伦理准则。

其一,弘扬民族文化。在跨文化教育中,世界各国包括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十分强调坚持民族性的立场,采取各种措施顽强地维护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我们应该借鉴其经验,加强本民族文化的建设。

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由于西化思想的大力冲击、传统文化祛魅化的显现,在文化伦理上出现文化生态失衡的问题。这种现象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跨文化教育中,中学生只有确立起正确的文化伦理观,坚守民族文化的价值和理性判断,明确自身的文化使命,才不会对西方式大众文化推崇倍至,才不会在世界文化的旋涡中迷失方向,才不会在跨文化交流中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而是主动选择、吸收和应对。总之,在跨文化教育中,中学生要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觉维护本民族利益。

跨文化教育要把中华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作为己任,我们应教育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文化吐纳”、文化输出。在我国,文化交流的“单车道”现象突出,和西方文化压倒性的输入相比,我国文化的输出明显分量不足。“西方文化中心”论者将西方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典范向全世界推广,特别是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推广,他们竭力宣扬自己的文化,企图按他们自己的意志来塑造世界。和西方文化方面咄咄逼人相比,国人对于民族文化的如何传承发扬的关注远远不够。如何超越、解决这些冲突成为跨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二,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的文化伦理准则。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跨文化教育的道德基础是平等、尊重、宽容。跨文化教育不仅仅体现在传授跨文化知识上,还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文化价值观上,即引导中学生尽可能消解固步自封、妄自尊大、妄自菲薄、歧视等消极的文化价值观念。

跨文化教育首先要求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历史性反思,即在坚持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防线的同时不断调整,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的开放品格,以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这就要求中学生具备强烈的国际意识和恢弘大度、兼容并蓄的跨文化人格。在跨文化教育中,我们要对中学生进行文化的世界性教育,树立学生的世界眼光、开放意识、全球化观念。跨文化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灵,引导学生包容并理解与其自身文化相冲突的异文化的价值观,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倡议文化平等的理念。平等是走向人道交往的伦理前提,缺乏平等的态度就会滋生各种形态的文化沙文主义。平等的文化伦理观,要求中学生认识到,文化交流不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侵略,不是强势文化的“殖民化”或“异质化”,也不是弱势文化的“奴性化”,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共融、相互学习与共同发展。

三、中学开展文化伦理教育的对策

其一,深化中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增强留学生对汉文化的了解。开设一些中国古典文化类的选修课,以增强年轻一代的中国优秀文化底蕴。开设比较文化课程,将汉民族文化与世界上影响较大的主流文化进行相互对比研究,全面地呈现异民族的文化,把跨文化教育的知识目标、德育目标、能力目标等系统地融入教学之中,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中外文化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以及不同文化伦理的重要性、科学性。实践表明,通过文化对比的手段,在中西文化比较中取精华、弃糟粕,扬长避短,可以有效地增强中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提高中学生的文化伦理意识。

其二,培养教师的跨文化素养。教师是沟通学生个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桥梁,教师的文化观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伦理意识。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教师要摒弃文化偏见意识。在与学生开展实践、互动的讨论中,教师会不可避免地将自身的文化观念融人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文化伦理意识。由于教师教育背景、文化经历的差异,教师的文化立场可能是全面客观公正,也可能是片面主观偏激。教师应注意以开放、平等、尊重、宽容的态度组织讨论,只有将这些跨文化态度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文化伦理观。这就要求教师摒弃狭隘的民族文化本位主义,理解和认可跨文化,树立跨文化意识。

坚持教师文化伦理的主心骨。每一种文化的伦理价值系统都是特别的,不同的伦理价值系统提供了某种文化中人们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在多样化的社会文化之中,在多元价值观的学生群体当中,在个人文化意识定型之中,作为文化的传递者,教师很有可能对多元的文化价值产生困惑。这就要求教师把马克思主义文化伦理看成思想上的主心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伦理标准,以此批判性反思各种文化价值观,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其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营造宽松的文化交际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进各民族、各国学生的相互了解。举办诸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演讲比赛、唱歌大赛、社团活动、体育比赛等,让学生在参与和了解中增强对异文化的包容性。由于我国倡导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理念,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应坚持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主旋律,弘扬时代主题,以高尚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和人格意识等形成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其四,在学校政策层面上,制订出合理的中学跨文化教育管理策略。学校的决策者要了解和掌握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对异文化的包容程度,并对文化上的“异常”情况起着引导作用,尽可能地避免由于超越对异文化的容忍度而引起的文化冲突和矛盾。在此基础上,按照跨文化教育的思想,对学校政策、课程设置、学业评价、社会参与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继续教育文化 篇2

提高安全文化素质

334省道黄桥收费站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安全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值得重视研究的永恒课题。倡导安全文化要以安全教育为主,要重点抓好各级领导的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干部的安全教育和全员的安全教育,形成一个人人关心安全,事事注意安全的工作环境,实现人的本质安全的目标。

安全文化是保护人的身心键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生产价值和人的价值的文化,它是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增强职工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战略措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安全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而这个方针则体现在安全文化之中,是人们生产及生活全部活动的根本思维准则。“安全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当代人们对安全价值的肯定,安全第一的原则、安全第一的哲学、安全第一的生活需要、安全第一的管理机制,是安全文化的出发点,也是安全的归宿,是值得我们重视研究的永恒课题。

一、倡导安全文化要以安全教育为主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很早以前就曾以“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临深履薄”、“防患于未然”等安全警句去教育人们,干什么事情都要注意安 全,“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实质上这就是原始的安全文化之安全教育。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更要倡导安全文化,更离不开安全教育,安全文化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倡导安全文化首先要抓各级领导的安全教育。对一个单位来讲,主要领导是否重视安全,是否主动接受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管理知识,是能否搞好安全文化教育的关键。单位领导安全意识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因为领导具有相对权威性及组织协调能力,任何一项工作,只要领导重视了,组织、经费和人员就都有了保证,倡导安全文化教育,营造安全文化氛围都将由可能变为现实。不论单位大小,人员多少,作为单位领导,首先要把保护职工人身安全、国家财产安全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在制订计划、发展目标、安排工作任务时,必须以安全保证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不能为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而置职工的人身安全于不顾,冒险生产作业;其次,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自觉模范地遵守各种安全制度,给职工树立良好的榜样;第三,必须了解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政策,知道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并积极加以预防,以自身的人格魅力营造一个“以讲安全为荣,不讲安全为耻”的职工心理环境。

2、倡导安全文化要抓安全管理干部的安全教育。

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教育仅抓主要领导的安全教育只是抓住了关键,但安全生产的具体管理环节要靠安全管理人员去实施、去管理,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安全管理队伍,就有什么样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上,应选用精兵强将担此重任。同时,对于具有安全管理实践经验的管理干部,要从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注重对他们进行理论性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千方百计地提高他们的安全管理素质,提高其对事故的分析、预测、控制能力。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超前教育的目的在于,一般职工还要靠他们去培训、去教育,他们的安全文化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所以,要把抓安全管理干部的安全教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当作重点来抓,只有这样,一个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3、倡导安全文化要抓全员安全教育。

倡导安全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方法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真正达到每个职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抓全员安全教育,主要是抓安全文化素质的基础性教育,首先是文化知识、科技知识的教育,以及安全知识、安全道德、安全法规的教育,这些教育都应以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为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训练,使全体职工都具备现代人的安全素质,达到既具有高度的安全价值观,高尚的安全道德意识,又具有高度的文化水平和科技知识,养成自觉遵守安全行为准则的习惯的境界,从而使全体职工更完美、更充分地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安全生产的最高目的。

二、运用安全文化促进安全教育

安全生产管理,代表了一个单位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而管理水平又标明了单位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安全的要求程度越来越高。同时,相应的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多,可能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也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引起从中央到地方,从机关到企业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

文化与教育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通过教育才能积累、传播、继承和发展,才能成其为文化,而教育又要通过文化来实现。过去,我们抓安全工作只知就安全管理谈安全教育,现在看来显得有些肤浅了。笔者认为当前安全工作中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安全文化能促使安全管理步入更深的层次,使职工在一种新的观念指导下去履行安全生产的职责和义务,逐步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气氛,不论在什么场合下,人的生命高于一切,这是无可争议的,也就是说“安全第一”是生产及生活全部活动的根本思维准则。实现安全文化,就是要求每个单位把实现生产的价值与实现人的价值 4 统一起来,而这些价值的实现就是要通过安全教育的媒介或手段来达到。

安全教育的内容要因工种和工作性质而定,有些单位因发展不平衡,也不够稳定,个别单位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够,潜在的危险性认识与重视不够,所以不安全因素大大增加,个别单位不断出现违章现象和事故苗头,小事故时有发生,值得大家深思。同时,也为各级领导敲响了安全第一的警钟,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政治,安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职工人身安全就是讲政治,各级领导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新认识安全生产问题,把安全教育当做治黄生产和工程施工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应该承认,在安全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社会化,安全文化还不能被社会成员所接受的今天,还必须通过引导和宣传使每名职工认识安全文化的意义与重要,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安全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而且是对单位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才能达到安全的目的。为此须向社会和各个行业普及安全文化,使之渗透到社会及企业的一切方面,一切活动,一切时空过程中去,可以说,无论是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有什么样的安全文化水平,就会有什么样的安全管理水平。因此,培育和建设安全文化思想,树立和认同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是实现安全工作的基础。同时,提高职工安全教 育水平,又是实现单位“安全文化”的重要途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辨证的统一体。

三、强化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

强化安全教育,是实现人的本质安全的需要,安全生产的核心问题是人,人既是安全管理的对象,又是安全管理的动力,而实现安全管理的本质问题,就是要发挥人的本质安全的动力。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有些单位放松了安全教育,致使有些单位和个别职工存在“向钱看”的思想,纪律松驰,违章作业,冒险蛮干,个别管理干部存在“不想管”、“不敢管”的思想,形成安全管理滑坡,事故隐患增多。有些领导存在重效益轻安全或以包代管的思想,放松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这就为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必须从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制度入手,形成正常的安全教育程序,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常抓不懈。不仅要把安全工作抓在手上,挂在心上,而且要落实到行动上,促使各单位层层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既要做好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又要抓好职工日常安全教育。既要抓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做到持证上岗,又要抓好季节性的安全教育,要纵到底,横到边,不留死角。

安全教育是一项受制于人,作用于人,影响于人的工作。为使安全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强化职工的安全教育,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向有针对性 教育转变。要把事故概率较多的人和现象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工种,把参加工作时间短的员工作为安全教育对象,把事故的多发期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时期,把安全生产的基层负责人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充分利用标语、板报、安全演讲会、交流会、消防灭火演习,安全知识竞赛,典型事故案例,安全录像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从而形成一个人人关心安全,事事注意安全的工作环境,实现人的本质安全的目标,使全体职工人人有“安全第一” 的意识,时刻有“我要安全”的觉悟,工作中有“我会安全”的技能,处处有“我管安全”的责任,承担起“我保安全”的任务。

教育的文化使命 篇3

孩子首先要寻找丢失的自我,发现自我到底是谁,有着怎样的本质特征,然后方能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而塑造崭新的自我,改造生命改变命运。教育如果要为人生,就必须在这此有所作为,启蒙孩子精神自我的觉醒,为未来发展作铺垫。这个道理并不深奥,可我们总是认定,只有那些定理及由此形成的技能才是未来发展必需的,根本不顾忌由此造成的人生蒙昧。如果孩子既不知道今天的自我是谁,更不知道明天的自我将走向何方,高分到底有什么发展意义呢?进入社会,没有谁再过问学业成绩,我们这些过来人,没有谁是用曾经的解题技能来解决工作问题并形成优秀的工作才干。

教育的使命是使孩子成为拥有自知智慧的现代文明人,而不是用科学定理禁锢孩子的头脑。如果科学课程还有意义,正是于使之成为认识自我探索天赋的手段,而不是使自我蒙昧。这就为观照教育提供新的视角,教育的使命在于帮助孩子寻找、发现丢失的自我,进而塑造出拥有高尚道德和强大个性品质的自我,为未来发展奠基。孩子正是凭借这两种品质去开辟崭新人生追求事业的。

失去自觉的文化使命不等于教育就没有文化功能,没有自知的智慧不等于孩子身上就没有习染文化。到了中学,十多岁的孩子就成为千年文化的活标本,立身处世无不鲜明地表现出文化偏见。这是文化相当强大的民族,每个自我不知不觉就为它所塑造,从而铸成可悲命运却浑然不知,环境也不得而知。个体的习惯叫性格,民族的习惯称文化。犹如为恶习主宰的孩子对恶习一无所知,为文化主宰的个体对文化也全然不知。外国人只要一见我们,就生动地看到文化,我们却茫然不知。如果是掌握了市场文化的教师,对孩子身上的千年文化就洞若观火。胆小懦弱逆来顺受安分守己中庸忌妒的儒家文化,知足无为娱乐至上的道家文化,在孩子身上都生长得根深叶茂,在悄然注定着学业及人生命运。就是投机色彩很浓的应试文化也只在极小的局部侵占传统文化。应试文化里的专制文化正是从儒家的奴性文化里嫁接而来,孩子的奴性不是在考试是指挥棒教师是权威的影响下积淀而成的吗?

真正的教育是市场文化的启蒙,自觉地与传统消极文化斗争,用市场文化来占领孩子的世界。文化通过环境(周围所有人)渐染孩子,以习惯的方式沉淀在孩子身上。本能的欲望和文化的熏染养成孩子的恶习,自我正是丢失于恶习,教师的使命就在于唤醒恶习。习惯总是以种种安逸来贿赂孩子,并用惯性力来维系。孩子沉湎于安逸里就本能地维护恶习的尊严,教师最日常的工作就是与孩子的恶习斗争。

这就必须首先启蒙情感的觉醒。与科学知识不同的是,文化知识的学习便是塑造自我,认识与改造生命有机统一。情感是塑造自我的基础。在环境的刺激下,蒙昧自我有种种自发短暂消极的情绪反应,但自觉不到情绪,只是把生命带向不幸的黑暗的冲动。情感的觉醒是把自发短暂消极的情绪导向自觉恒久健康的态度体验。能自觉到恨的痛苦,并抑制消灭恨;能自觉到爱的快乐,并追求爱:生命就走向光明。唤醒尊严受创的痛苦,发现自爱;唤醒对他人不幸的怜悯,发现他爱;唤醒认识世界的热情,自觉追求知识:爱把生命聚焦到理想自我(即精神自我)的追求。爱是对与生俱来的私欲的超越,是认识和塑造自我的最高智慧,是快乐的最高追求,是道德的唯一高尚的动机,把生命引向无限光明的未来。不懂得爱的生命是在黑暗中摸索,教育的意义正在于此,否则是蒙昧教育。

其次,启蒙思想的觉醒,开创新的人生。思想是在情感的基础上建造的底座。情绪在理性的照耀下升华为情感,情感在理性的照耀下升华为思想。思想是情感浩劫的规律提炼,是情商与智商的有机统一,是自我对世界和自我的主观评价体系,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标志,是从习惯和环境的统治中解放出来的标志,是创新人生的意志之源。没有思想的生命是环境和习惯的傀儡,注定未来黑暗,人生平庸,任是怎样的高分也无用。认识现实自我形成科学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理想自我就渐渐清晰起来,塑造自我的思想方向就指引自我前进。认识世界能形成独立的思想,就为改造世界指明方向。拥有独立的思想才拥有行动的意志,自发人生升华为自觉人生。教育的使命是启蒙独立思想的觉醒。如果教育陷落于技能中,不仅不能启蒙思想,反而扼杀思想,那么教育就是误人子弟。

最后,在思想的指引下塑造个性和道德的丰碑。思想的意义在于指明行动的方向,在思想的指引下不断行动,就结晶为个性和道德品质,这是学习的终极成果。个性和道德的品质丰碑就塑造在思想的底座上,而伟大的事业就是两座丰碑上矗立的尖塔,这就是塔碑式人才工程的建造。个性是坚持独立自我与环境斗争稳定的心理特征(比如坚强勇敢叛逆勤奋正直等),是创新人生和创造事业的精神支柱,是生命的伟大创造,是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道德是牺牲自我成全环境而稳定的心理特征,是最高的处世智慧,爱是道德的核心价值。二者辩证统一构成完美人生。道德是人生最纯洁的快乐体验,也为未来发展提供高瞻远瞩的视角,是崇高事业的精神之源。教育的使命就是指引孩子塑造個性和道德的品质丰碑。

由此可见,现实的教育仍是在黑暗中摸索。

继续教育文化 篇4

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张岂之教授在《谈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中说:什么是素质?素质是指人才在思想上、道德上、心理上、文化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思想上的必备条件是:有国家民族观念;道德上的必备条件是:有承担各种义务的自觉性和享受权利的正确态度;心理上的必备条件是:有承受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耐力, 并有毅力和勇气去加以克服;文化上的必备条件是:有较高的文化基础和较渊博的知识。素质有多种, 在各种素质中有一个基本素质, 这就是文化素质。而民族优秀文化的学习是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简而言之就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古代思想家的智慧, 汲取生活智慧, 并且与当代的思维相结合来指导人生, 从而成为现今信息时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在校园里营造一种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更是是凝集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形成和谐校园文化,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理性客观地看待世界, 继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适应社会的发展。

当今高职院校需要将传统优秀文化遗产作为思想资料, 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样的途径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对此,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课程设置: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家讲座模式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侧重高级技能的形成, 因此,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 以职业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 秉承“科技与人文相融、能力与素质同步、学校与职场对接”的理念, 采用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家讲座模式, 开展职业文化素质课程。

(一) 重点开设文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重点开设一些公共选修课程, 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典哲学、中国名著导读、中国历史导读、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诗词欣赏、艺术欣赏、书法、中国民俗民风等人文类课程。这些课程能浓缩文化艺术之精义, 便于学生在较少的课时内基本掌握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和全貌, 而且这些课程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

(二) 限选与专业有关的文化必修课

例如, 法律文秘专业应该围绕法律文秘专业必备的技能素质, 开设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古文品读、师爷文化、书法、儒家文化等课程。学生在夯实技能的同时, 能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的精华, 使秘书职业技能成为“有根之树”, 文化素养这个“根”深, 职业技能这棵“树”才能“枝繁叶茂”。

(三) 定期举办人文艺术系列讲座

制度化地举办高水平的人文艺术系列讲座非常有必要。如定期请一些名家来学校讲座, 或者请一些艺术家现场指导有艺术爱好的学生。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可以开拓师生的视野, 让大家在美的享受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而且这些艺术家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散发着知识的魅力, 使他们身上具有一种独特的“气场”, 这种“气场”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二、拓展校园网络文化的阵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上的知识容量也越来越丰富, 学生利用信息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网络成了他们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高职院校要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教育阵地, 弘扬传统文化, 以构筑传统文化宝库, 拓宽知识视野为目标, 以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为原则, 规范管理校园网络, 形成内容丰富多样, 氛围自由的网上教育系统,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弘扬传统文化的主人翁责任感, 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 由外在的被动接受转化为内在的主动接受。

(一) 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

“读什么决定着想什么”。在内容上要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内容, 才能对其学习方向进行引导。图书馆是传统的文化传播窗口, 而现在, 校园网络也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者各有优势。图书馆资源与校园网络资源进行科学整合, 开发利用网上图书馆, 可以建设“名著必读”“名曲欣赏”“理论精华”“史学点滴”“民俗大观”“书画博览”等栏目, 真正构筑一个内容丰富、精品汇萃的网上文化宝库, 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性的学习平台, 拓宽知识视野,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 开辟BBS讨论空间

在形式上开辟BBS讨论空间, 推动网上文化活动。BBS是学生提供倾诉、展示自我的平台, 也是学校教育者了解学生、发现问题、改革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 更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起来, 开展一些“网上文化沙龙”等交流活动, 教师可以以平等身份介入, 就传统文化的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 不仅能够更好地推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而且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并给予适当引导。

三、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

在一次诗歌朗诵会上, 一位教师选择《相信未来》为大家做朗诵示范, 等教师满含深情的朗诵结束后, 台下学生都被震撼了。诗歌传递的那种对社会的独立思考, 对真理的热爱, 对生命的热情, 对未来的坚信, 使每位学生都深受感动。这件事对笔者触动很大, 深刻意识到文化是心灵净化的源泉, 而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纵观中国教育历史, 从整理《诗经》的大教育家孔子, 到以杰出的教育家北大校长蔡元培为代表那些大学教授, 处处可见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言传身教。他们以特有的人格魅力熏染着学生, 实现了育人的目标。所以,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教师的肩上一直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在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教学业务能力之外, 也要在教师队伍中常规化地进行传统文化学习交流活动, 或定期选派人员外出学习等。通过不同方式加强教师承传传统文化参与意识, 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 在课堂教育中言传身教, 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励和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达到“春雨化人”的教学效果。

四、丰富学生的社团活动

高职院校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要特别重视实践体验, 而不是强硬灌输。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要尽量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平台, 其中学生社团这个平台不能忽视。学生社团能够使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进行自我管理和主动发展, 是大学生最容易接受和热爱的校园组织之一, 在校园文化发展中最具传播性。所以, 在弘扬传统文化、建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上, 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力量, 以社团活动作为依托, 在课外活动、校园生活、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如开展读书活动、诗歌朗诵、才艺表演、国学教育等丰富的文化活动, 通过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和实践体验。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吸收传统文化精髓, 提高人文素质的同时, 促进校园社团文化的和谐发展和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

五、开展学生社会调研活动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 认为弘扬传统文化非热情所不能, 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一份虔心的热爱, 弘扬之说就无从谈起。故而, 要引导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社会调研活动, 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可以让学生从熟悉的家乡文化做起, 以其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对象进行调查,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调研报告。这种社会调研实践活动,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进而增进对民族和国家的认

网随着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上网的大学生人数正在不断增加。2007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络发展状近100%。很多学生拥况统计表明, 有自己的电脑大学生互联网, 此外学校附普及率已接与翔很强的探索欲望谢近网吧也很便捷。, 在脱离家长监管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尚未完全成, 如熟, 何有当宇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对待和使用网络成为了高校思代想政治教育中无法回避且急待解 (武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决的重大课题价值取向、心理。大夷学一发展、道、互联网的影响德观念等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学院互响深远, 其既有积极联网的普及, 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生, 福建首先 (一) , 互联网的积极影响网络提供了一个平台, 可以迅速、全面的武地提供大量的校内外乃至国内外信息, 使大学生思夷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可以在课外时间更深入了, 促进了知识解课程知识, 的共享可以学, 也到想是个开放的世界, 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了同学友谊和师生交流。富的内网络政354容3覆, 盖面广增加了, 容量大大学生, 包含了学习了解世界的机、生会。活、时事政治等网络信息全, 治00) 许多有益信息, 对于开发大学生的思维, 开阔眼界教“地球村有着深远”的意义中的人们。可以自由地交流网络的开放性使。地球变小了, 育其次, 调查表明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超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过一半的大学生以网络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压力也不断增大, 面对如

此众多的学生, 通过网络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思政工作者的工作压力。

(二) 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网络带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仅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首先, 网络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有益信息, 也包含了许多垃圾信息。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观念的关键时期, 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网络上不利于大学生健康观念形成的一些信息能毒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使原本纯真的心灵受到污染, 有甚者会产生心理问题, 造成情绪冷漠。网络还有可能造成大学生人格的缺失, 价值观的倾斜和道德水平的下降。

其次, 网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思政工作者的压力, 但是, 也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传统的教育方式, 学生的思想波动教师较容易察觉, 能立即作出应对措施。但是, 网络教育中学生的想法、认识都无法在第一时间被准确地掌握, 即使发觉学生有不良的思想动态, 网络上的教育力度也确实有限, 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再次, 每个人一天中可支配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如果上网浏览娱乐信息或者不良信息占用了太多时间, 那么用于学习和与同学、教师交流、交往的时间就减少了, 这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社会交往都是十分不利的。更有甚者上网成瘾则有可能导致迟到、旷课, 荒废学业、性格冷漠, 这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极大难度, 也使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增加巨大的压力。

同, 而且能够实现技能培养和社会实践的合二为一, 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成了从“教”到“学”“做”的教育过程。

弘扬璀璨的中国传统文化, 培养具备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大学生, 是中国当代各高校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和重大使命。高职院校则要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 建立高职教育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和模式, 实现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有机融合, 对完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推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要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粹和要义渗透到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各个层面, 使其升华为师生的文化自觉, 源自内心的文化追求, 通过营造富有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 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 形成独树一帜的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二、利用网络,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网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 那该如何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优势, 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呢?

(一) 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工作, 关键在教师队伍。我们要努力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 熟悉思想政治工作, 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 能比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 在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的利弊, 了解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习惯和特点, 并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 紧跟时代步伐, 不落伍、不脱节, 善于在理论后实践, 在实践中总结, 在总结中进步。及时了解时事动态, 关心学生在议论的话题, 想学生之所想, 融入到学生中去, 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我们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 才有能力去引导学生, 并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 坚决抵抗不良信息的影响。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和提高自身能力的角度出发, 利用网络资源,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将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引入到课堂中来, 增强思政教育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同时,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学习有益信息, 摒弃不正确的观念。

(二)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面对不断普及的互联网, 加强监控, 完善体制, 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 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当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加强监控和引导, 教育学生识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利用校园网络, 对网络信息中的不良信息和有害信息进行强制过滤或删除, 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宣传和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同时, 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教育, 使每个人都积极抵制不良的网络影响, 在宿舍内部和班级内部形成良性的网络小环境, 形成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大环境。通过校园网络, 组织更多大学生感兴趣的有益的活动, 使大学生上网不仅是有事可干, 而且能够自觉摒弃不良的网络习惯, 选择良性的活动积极参加和融入进去。

(三) 加强对大学生法制教育, 培养网络法制意识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教育互动, 在认识网络时代特征和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在教育过程中, 融入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普及网络知识, 将网络培训日常化。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 抵制有害信息,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自觉维护网络秩序。不乱发帖, 不搞破坏, 不做对社会和他人有危害的行为, 文明上网。

三、对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加强对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 制定网络行为准则, 监督和管理大学生的日常网络行为。对于不良网络行为及时制止, 并进行批评教育。通过监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对网络中不良内容及时清理和坚决抵制, 通过对大学生上网习惯的分析和监控, 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从小处抓起, 在高校中营造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用好网络时代的资源, 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 培养出网络时代的优秀人才。

摘要:当今高职教育的文化素质教育需要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作为切入点, 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用多种途径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粹和要义渗透到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社会实践等各个层面, 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 形成独树一帜的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园文化,高职教育,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高原, 《1995年以来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9月第14卷第3期。

[2].俞步松, 《略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发与设计——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年第32期。

[3].崔芸、林宇健, 《基于网络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党史文苑》, 2010年8月下半月。

戏曲教育。文化、) 篇5

关键词:西化、文化身份、身份表演、规训、戏曲广播操

2007年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正式诞生一百周年。自20世纪初起,中国的文化人学来了西方以现实主义为主的戏剧形式,逐渐在主流话语中将之变成了戏剧的“正统”形式;与此同时中国的“旧戏”开始遭到激烈的抨击,从此中国就有了“国剧”和“洋戏”的纠葛。近百年来中国发展的主要思路是现代化,主流话语是源自西方的新文化,从左翼的马克思主义到中性的“德先生”、“赛先生”,莫不如此;话剧艺术家大多是接受了西方新思想的左翼知识分子,认为话剧和白话文、新体诗、现代小说一样,是代表进步的文化艺术样式,而“旧戏曲”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经过脱胎换骨的改造以后才能为新社会所用。这一观点在“文革”期间达到最高峰,就是在文革结束三十年多后也还没有绝迹。

可是,2008年初教育部宣布了自1949年以来对中小学戏剧教育所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要从小学开始教孩子们唱京剧,而且是在必修的音乐课上作为功课来教。一时间网上、报上,甚至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上都议论纷纷。批评者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质疑行政程序,说应该先做周密的论证再来公布;有的不满独尊京剧,说各地的流行剧种不同,应该百花齐放;还有的责怪传统唱段太少,现代戏太多;甚至有人认为,选唱样板戏有为文革招魂之嫌。教育部发言人解释说,这只是“试点”和“推广”,并不是“要求”。问题是,“推广”和“要求”并不矛盾,既然想要推广,为什么不可以要求?而要问的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在一心一意要“和国际接轨”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为什么政府突然要孩子们学习起与普通学校绝缘了大半个世纪的戏曲?

事实上,面对着越来越汹涌而来的西化大潮,近年来中国各地早已出现了一股“国学热”。以哈佛商学院的案例研究为主干教材的大学商学院会邀请国学专家来教授儒家、道家甚至佛学的经商之道。中央电视台著名的“百家讲坛”请来诸多名家讲授中国的文学和哲学经典,例如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讲《论语》和《庄子》。他们的讲稿迅速成为超级畅销书。此外,于丹还推出了一本专讲昆曲的书。然而所有这些对中国古典的推广活动,几乎全都只是有关读书,极少涉及表演艺术。即便是那本《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基本上也只是教人如何欣赏这种精美的艺术形式,而不是关于如何演昆剧。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以后,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等一批领导干部集体编写了一本《十七大报告导读》,在谈到“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时,该书要求:

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典籍诵读活动。[①]

和这些举措相比,教育部“京剧进校园”的项目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尽管在整个课程中只占极小的一部分,它把重心从中国教育的传统手段阅读和背诵转到了体验和实践。当传统文化被更强势的新的文化包围的时候,要坚持原来的文化往往十分困难,但又十分重要。如果人们想要保持原有的文化身份,一定要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某些既有当代意义、又有实践可能的成分——这里的关键是实践。美国加州大学雷碧玮教授在《歌剧中国:在大洋两岸演绎中华身份》一书中分析了一种特殊的表

演艺术——身份表演。她指出:

文化一直在变,但符号好像不大变,符号为文化提供一种想象的永久性,而这对于身份表演是基本要素。……所有的身份,无论是文化身份还是民族身份,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表演。这类演绎出来的身份在任何国际谈判或者文化冲突的“接触地带”都很关键。[②]

表演传统艺术作为一种保持文化及民族身份的手段在海外亚裔中是常见的做法。雷碧玮在书中描述了海外华人演戏曲的许多故事,普瑞雅·斯瑞尼伐森在题为《舞动的印度移民:跨国劳动力流动》的论文中也分析了移居海外的印度人坚持跳印度舞的故事。[③] 在美国,很多美籍华裔和美籍印度裔女孩学习本民族的舞蹈,而住在国内城市里的中国人更喜欢的却是西方的芭蕾和交谊舞。当年不堪思乡之苦的中国劳工邀请戏曲剧团不远万里到美国去演给他们看,或者自己登台演出;而住在国内的很多知识分子却攻击“旧戏曲”是落后的“封建遗形物”。梅兰芳1930年在美国巡回演出的精美京剧取得了任何其它访美的非英语演员都不可企及的成功,而他在国内却常常被鲁迅等左翼批评家讥为与时政、救亡毫无关系的“咿咿呀呀”。

戏曲在中国本土也遇到了很大的悖论。尽管饱受西化的左翼文人的批评,1949年以前戏曲在戏台上和客厅里全都依然兴盛,从梅兰芳等名角的高价精品到北京天桥、上海大世界等地连轴转的中档剧团,再到乡村“社戏”等草台班子的职业戏班,多层次的戏曲演出构成了中国人舞台娱乐的主要来源。此外还有大量业余票房的清唱乃至粉墨登场的演出,有些甚至水平毫不亚于职业演员,例如曾经常和梅兰芳同台配戏的昆剧小生俞振飞就是做了多年票友后,从大学讲师位子上“下海”的。而大多数票友终身未曾下海,只把表演戏曲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和修身养性的文化活动。1949年以后戏曲改造成为主流,剧团大量归并,纳入政府的具体管辖甚至直接指挥之下;在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中,业余票房也日渐萎缩。“文化革命”封杀了话剧和几乎所有地方戏,仿佛是在独尊京剧,但那恰恰是“京剧革命”革得最厉害的十年。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着市场经济、国际惯例和铺天盖地的西方文化影响,这些年里各地兴起了申遗热、国学热,代表中国传统的“国剧”的身价似乎又看涨起来,可惜那是一种只能揣在怀里观望的“股价”,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兑现。现实中城市里戏曲演出的观众并没有增加,至于青少年多半是送了票也不会去看老戏。2006年7月11日《文汇报》刊登了朱金龙的文章《戏曲,你离青年有多远?南师大学生一项社会调查引发思考》,那年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曾对1000在校大学生和社会人士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2%的社会人士“经常观看电视戏曲频道或登录戏曲网站”,在校大学生仅3%;11%的社会人士表示愿意“花钱买票看一场戏曲演出”,在校大学生只有2%。

现在,政府想要用戏曲来弘扬传统文化,以平衡多年来几乎是一面倒的文化西化倾向。但教育部缺乏自信,顾虑重重,生怕吃力不讨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所以步子不敢迈得太大,只是在音乐课里稍稍插进一点点戏曲内容,而且选的多半是通俗易懂、节奏明快的现代戏——恰恰都在所谓样板京剧里。于是质疑者就问道:样板戏能代表传统文化吗?这个问题很有道理。但是,什么才能“代表”中国文化?这是个现代人极难回答的问题。计划中每学期才学一段唱,哪个经典唱段能担当起“代表传统文化”这样的重任?而且,难道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好的,都应该保存吗?五四时期对戏曲的严厉抨击虽然过分,也并没有成功,毕竟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以现代人文主义的眼光来看,不少老戏确实是内容陈腐,令现代人难以接受的,诸如宣扬愚忠愚孝的封建思想,女性对男人的绝对服从,等等。甚至一些艺术上有突出成就的名作,传达的主题也很有问题。例如第一个被介绍到西方,并受到伏尔泰

和歌德高度关注的中国剧本《赵氏孤儿》,歌颂一个个平民和官员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或者自己孩子的生命,就是为了保护那仅仅半个月大的皇室后裔,因为他们相信这个还完全不懂事的孩子的生命绝对比他们自己的更宝贵。而在伏尔泰据此改写的《中国孤儿》里,当一个官员要牺牲儿子以换下皇帝的孤儿时,他的妻子争辩说,每个孩子生命的价值都是平等的!这显然更像一个经历了文艺复兴的欧洲女性的话,而不像是封建时代的中国女子说得出来的。伏尔泰的这一重要改变恰恰对比出中国古代文化中存在的不人道、不平等的一面。也许可以说《赵氏孤儿》是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我们会希望我们的孩子以这样的人物为榜样吗?

另一类可以代表传统文化的戏曲作品则意味着另一种两难。例如《牡丹亭》常常被认为是传统戏曲的典范,也充满了反封建的人文精神,但合适进校园教唱吗?《牡丹亭》里杜丽娘最著名的唱段是:

袅情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美则美矣,这些词让全班、全校一起来唱会怎么样?至于柳梦梅那些必须用假嗓子唱的小生唱段,如果拿来教孩子的话,更是要难煞老师了。所以教育部不可能给大多数从来没有接触过戏曲的学生选这样的优美唱段,他们要找的是节奏明快、内容实在的唱段。这样的唱段可以在两种戏曲里找到,一是花鼓戏、采茶戏、黄梅戏等南方的所谓“小剧种”,二就是现代京剧。前者的问题是,它们用的是方言而不是普通话,所以教育部就完全没有考虑它们,而是选了很多现代京剧唱段。例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选自反映抗日战争的《红灯记》,其内容在今天还是有意义,因为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另一个抗战戏《沙家浜》的选段《智斗》则是晚会上经常演出的段子,尽管背上了“样板戏”的恶名。

这些现代唱段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被今天的孩子们接受,但它们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实在不是很大。有些如京剧《红色娘子军》的某些唱段甚至还在宣传阶级斗争。所以有那么多人公开出来反对教育部的决定。面对着慢节奏的传统精美唱段和快节奏的样板戏唱段之间的两难,学校的孩子们还有没有可能学戏曲、演戏曲?戏曲究竟能不能帮助今天的中国孩子保持他们的文化身份呢?

答案是可能的,但不必过于注重唱,更应该注重的是人的身体——任何表演都不可或缺的基本媒介。戏曲进校园是好事,但仅限于唱几段曲子是很不够的,而且从唱入手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那必然会引发全国各地哪些剧种应该学的争议,以及在选剧目和唱段时要不要考虑现实意义的问题;其实,从形体入手会更可行也更有效。戏曲演员往往坐相、站相、走路的仪态都比较得体,身体中有更多美感的积淀,又比芭蕾等西方艺术更有中国特点。近几十年来西方学者研究身体理论的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人类表演学和性别、同性恋研究这些领域中。而在我所提倡的中国特色的社会表演学中,需要一种不同的身体理论,着重研究普通教育中的形体训练。英国学者泰瑞·伊戈尔腾认为,当代文化理论往往忽略了“饥饿的身体”,而只是关注性的身体,这个批评是很有道理的。但我的研究也不是在“饥饿的身体”上,事实上,正因为大部分中国人告别了“饥饿的身体”,衣食足,知荣辱,现在我们更需要研究的是“表演的身体”。伊戈尔腾的《理论之后》一书说:“在美国的文化研究领域中,身体是一个很火爆的题目,但是,会生病和死去的身体是那种可以整形的、被社会重塑的身体,而不仅仅是物质的身体。”[④] 中国学者也应该认真研究一下“被社会重塑的身体”了,但我这里研究的不是那些被手术刀整形的身体,文身或者穿孔的身体,而是经过形体规训的身体——像戏曲演员那样的身体。

在中国社会中,戏曲演员和杂技演员、武术、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一样,是最典

型的每天要花大量时间进行形体规训的人群;在这些人群中,戏曲演员要扮演人物而不仅仅是展示形体,因而又是他们之中最接近普通人的。然而,戏曲演员的那种形体规训又是一般人平时不会去做的。

“规训”一词是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和他的中文译者共同的发明,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深入地分析了欧洲肇始于十七、十八世纪的种种规训的制度,包括监狱、医院、军营、学校的规训,其中不少部分看上去和中国戏曲演员的训练很相似。他说:“对活动的规训控制属于一系列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肉体的自然机制的研究。但是这种控制开始在肉体中发现了特殊的进程。行为及其被系统化的要求逐渐取代了简单的运动物理学。肉体被要求能够驯顺地适应最细微的运作,这就既违反也显示了一个有机体所特有的运作条件。”[⑤] 他这个书名中的“规训”一词指的是规范和培训。其实,福柯原来用的法文词surveiller直译过来的话意思是“监视”,但显然他想表达的意思更加丰富,因此建议英译者的在英译本的书名中将这个关键词改为Discipline。这个词中文一般译为“纪律”,是教育领域常用的概念,对戏曲教育者来说更加重要,当它作为动词来用的时候,意思就是训戒,也就是俗话说的“做规矩”。福柯对此是持批判态度的:

规范(norm)的力量似乎贯穿在纪律之中。这是现代社会的新法则吗?我们可以说,自18世纪以来,它已与其它力量——律法、圣经、传统结合起来,并给它们划定新的界限。“规范的”被确定为教学中的强制原则,与此同时引出了一种标准化教育……与监督一样并且与监督一起,规范化在古典时代末期成为重要的权力手段之一,因为曾经表示地位、特权和依附关系的标志正逐渐被一整套规范级别所取代,至少是以后者为补充。后者不仅表示在一个同质社会体中的成员资格,而且也在分类、建立等级制和分配等级中起一定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规范化力量是强求一律的。[⑥]

其实福柯在这本专著中一点也没有提到艺术,更和任何戏曲演员的训练毫无关系。他所研究的规训机制和中国戏曲的规训机制之间的区别在于:福柯批评的机制是从头到底全都严格规训,只考虑行为者的驯服和工作的效率,因而主要适用于人面对物的机械劳动,例如犯人的强迫劳动和流水在线工人的操作。而成功的戏曲演员的训练则是从开始的严格规训过渡到动作的自由王国,最终进行有规范的艺术创造。从小受过形体规训的戏曲演员长大以后,即便不当专业演员,也有很大的好处。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范益松十来岁就进入中国戏曲学校学京剧,后来到戏剧学院表演系教话剧,从形体教师转为全面的表演教授,早已脱离了京剧界。但他在美国的大学排戏时,美国学生就看出了他令人钦佩的仪态。他们告诉我说,范老师聚精会神地看人排戏,一个人悄悄在台下笔挺地坐了三个小时,一点也不靠椅背,简直像是在台上一样,太帅了!事后我问范益松,他一愣,原来他自己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那天的行为有什么特别,也不知道学生们在观察他,因为从小受过多年京剧形体训练的他,早已经把这样的坐功化为了自己的第二天性,一点都不觉得累;他的很多仪态动作都能做得让别人看上去很美,而且是中国式的美,完全不同于运动员或者芭蕾舞演员。我们的学生也可以从戏曲的形体动作中学到更好的仪态,如果他们能从小开始就进行一定的戏曲式规训的话。

自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以后,作为儒家礼仪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家庭礼仪规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1949年的改朝换代和1966-76年的文化大革命更使得家庭礼仪的规矩荡然无存。没有了这方面的规训,今天孩子们的礼仪教材和榜样无形中就成了电视上那些不断翻新的明星,说到底受的都是来自西方时尚的影响。而西方不少有识之士的观点正好相反。英国大导演彼得·布鲁克曾经下过很大功夫到印

度和日本去学习、体验那里的传统表演艺术,又长期请印度和日本的演员到巴黎和他合作,他就和福柯完全不一样,十分欣赏亚洲表演传统中的“规训”或者说纪律(discipline):

我们……碰到了两个必要条件之间的相互冲突:一方面是创作方法上的绝对自由,什么都是可能的;而另一方面是必要的纪律和限制,强调“什么”都可能并不意味着“随便什么”都可能。

在这两个说法之间我们究竟应该站在哪边呢?纪律可以是消极的,也可以是积极的。它可以关上大门,否定自由;或者也可以构成从日常的任意活动中凝练出来的不可或缺的严格训练。[⑦]

他甚至觉得生活在享有更多自由的西方的孩子“形体状态太可怕了”,因为他们“太多的时间一动不动地坐在电视机前”,而“日本的孩子的肢体远比西方孩子成熟。他们两岁起就要开始学习坐得平衡端正,两三岁他们开始经常性地鞠躬,那是一种非常好的体操。”[⑧] 这些话显然有点矫枉过正,也有点“东方主义”的浪漫化,很像十八世纪中那些不满于自己的文化,对遥远的东方充满浪漫想象的伏尔泰们;让两三岁的孩子就频频做出日本式的九十度鞠躬,就算不是残酷,也总是有点滑稽。但是,戏曲的形体训练倒是可以变成布鲁克所向往的那种“非常好的体操”,甚至对非戏曲演员也大有裨益——如果我们能够根据培养对象的社会文化角色的需要将之加以改造的话。现在西方学太极和中国武功的演员和普通人都越来越多,而中国反而少了。前些年我儿子想学武术,诺大的上海竟只找到一个武术班,好像青少年更感兴趣的是外来的芭蕾舞和跆拳道。因此,现在政府出面,让学生都来学一点戏曲,扭转一下过分西化的倾向,这是件大好事。当然,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中国人也完全可以在芭蕾比赛中夺大奖,但中国的学校更应该提供的,是一些更富有民族艺术特色的形体训练。如今全社会都在努力提高公民素质,加强行为规范,如果能让学生从小学点戏曲形体,相信对他们今后的仪态养成将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形体规训最好是像广播体操一样每天坚持做,既可以避免三百多剧种厚此薄彼的尴尬,又不必为选什么段子而左右为难。

开始于1951年11月的广播体操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手段,西方人往往将之视为政府对少年儿童进行强制性军事化训练的例证,而事实上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健身方法,许多儿童在上学时厌烦广播操,但到了成人以后却会自发地做起来。当然,现行的广播体操也有很大的缺陷,它基本上是一套机械化的肢体动作,包括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等,只考虑了生理和健身的因素,缺乏美学和文化的考虑,可以说是不男不女、不中不西,因为它是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教育部、卫生部发起并推广的,而不是文化部参与创作的作品。在当前全社会提倡国学和戏曲要进校园的大背景下,完全应该由艺术家来主导,用戏曲形体动作和某些武术的元素来改造广播体操,使之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形体规训手段,既能帮助孩子们健身,还能在潜移默化中使躯体逐渐积淀起美的要素。根据所有戏曲表演都分行当的惯例,这样的艺术广播体操也应该根据不同的角色要求分成几种,一开始至少要分成男女两大类,有助于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和女孩子的优雅气质。这样的艺术性-国术性体操如果能变成青少年每天都必须操练的规训手段,还可以帮助矫正当前青少年以电视选秀为导向而带来的男不男、女不女的中性化倾向。

这个设想要取代的是在全国中小学实行了将近六十年的广播体操,有可能吗?最近在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州发现了一个类似的成功例子。我指导的学生黎力在撰写博士论文的过程中,跟踪和分析了土家族一个极有民族特色的表演样式的否定之否

定的演变过程:最初是死人以后由村民在家门口广场的葬礼上唱和跳的“跳丧”,后来被专业艺术工作者加工提高为专门在舞台上演出给观众看的“巴山舞”,最后又被改造成在城镇广场和学校操场上男女老少都可以跳的“巴山操”。跳丧本来是乡间的原始民俗,人人可以参与;巴山舞是文化馆的艺术工作者的杰作,高雅起来了;巴山操又从文化跨入了人人可以参与的群众体育领域,被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赞为极好的健身活动。学生在学校跳的巴山操就取代了本来的广播操,似乎并没有什么阻力。[⑨]

如果说这还可能是因为少数民族地区对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和体育样式更为宽容,被允许突破教育部对学校广播操的统一规定;那么在上海的思源中学等多所学校出现的真正的戏曲广播操就更加令人欣喜。那里每天还是坚持做全国统一的广播操,但在那之后,还要加做一套由学校的艺术老师和京剧院演员合编的“京韵操”,已经做了三年多。中国戏曲学院的涂玲慧教授则为京剧进社区编了一套“戏曲健身操”,在推广到小区以后,引起了一些中小学教师的注意,他们主动去找从涂教授那里学会了这套操的小区老师学习,要带到学校去教孩子们。这类戏曲广播操一旦在全国推广开来,既可以健身,更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和人格魅力,这和教育部提出的只教唱段的“京剧进校园”的方向是基本一致的,但走得更远,影响的面要宽得多,而且将远更有效。有了这个基础,逐渐再提高一步,改编或创作、演出戏曲小戏,就会容易得多。

强调戏曲的形体方面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好处。中国戏曲风格化的形体动作常常比源自西方的现实主义表演更具表现力,因而可以更好地展现一些非写实的,或者基本写实但着重探索深层心理的故事,包括源自西方经典的故事。同时,戏曲的形体语言也比唱更容易克服文化障碍。我参加创作的几个实验作品就是这样的例子,包括京剧风格的《奥赛罗》、改编自易卜生《海达·高布乐》的越剧《心比天高》和同名的《海上夫人》、改编自斯特林堡同名话剧的京剧《朱丽小姐》和取材于希腊神话的京剧《王者俄狄》[⑩]。这样的西戏中演——无论有唱段还是以戏曲化的形体动作为主——可以让中国人在吸收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又进行本民族文化身份的优美展示。

继续教育文化 篇6

摘 要:本文提出文化认同建设应该成为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使命和任务。中国文化认同是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有意义的属性的肯定性体认,核心是对其基本价值的认同。文化认同的对象既包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包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更具时代感的文化本性。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是高校在人才培养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立德树人和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以文化认同为目标的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局部的课程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模式和质量的全局性战略问题。要实现文化认同,要求大学的学者们秉持一种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加强对中华文化的本源与根基的探索,同时以“四个讲清楚”作为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切实建设好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清楚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形成实现新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国文化;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通识教育

近年来,大学出现了一种非常可喜的新现象,无论是开学典礼,还是毕业典礼,或者是某个其他的公共场合,学校的领导总是越来越喜欢“秀文化”。或者是高谈价值的塑造,或者是寄托社会的理想,或者是给予长辈的期望,或者是介绍学校的传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更有些热心人士做起了“比较研究”,同时搬出不同大学校长的此类致辞,甚至是国外名校校长的同类致辞进行比较,似乎又有一种新的“排行榜”。我们非常赞赏这种讲话和致辞,也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因为这些致辞和现象反映了大学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传承与价值,我们甚至更愿意认为这也是多年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果。而且,所有这些致辞和演讲都不约而同地在强调做人的重要性和道理,这更是对教育的本体功能的一种回归。

然而在赞美之余,我们还有点不满足。在仔细倾听这些不同的致辞后,似乎感到在充分强调为人之重要性和优先性的时候,却对于如何做人,以及做什么样的人,说法又大相径庭,有的致辞甚至将“玩”“谈恋爱”等也作为价值取向加以提倡。这就使我有些困惑了:我们到底希望今天的大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用一个学术性的术语来说,如果从文化认同的视角来考察,那么今天中国的大学生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所谓的文化认同,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自己国家文化及其内在本性的肯定与接受。所谓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即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有意义的属性的肯定性体认,核心是对其基本价值的认同。它的意义在于告诉中国人“我们是谁”。一个国家的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是这个国家和民族最伟大的精神力量。我们甚至可以说,缺乏必要的文化认同,一个国家能否真正成为一个国家都难说。因此,这种文化认同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文化建设,也是一个国家大学最基本的教育任务,或者说是一个国家大学的通识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没有这种文化认同,缺乏对这种文化认同的教育,很难说是在为谁培养人,也很难保证这个民族的血脉能够在未来得以延续,其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然而,这种中国人的文化认同问题却可能是今天中国文化建设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它也可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不能不认真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华文化在经历了如此之多的劫难以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的确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扭曲,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确定中华文化的根本属性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已经不知道中国人自己是“谁”了。德国汉学家阿克曼曾经指出:在过去一个半世纪以来,全世界可能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经历了无数的、彻底的、根本的变化:从欧洲帝国主义的侵略,西方文化思想的入侵,到辛亥革命,传统的政治制度和价值体系垮台了,一直到多年内战及后来日本人的血腥侵略。中国自1949年以来,彻底重建了全部的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又遇到了“大跃进”的挫折,遇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梦魇。改革开放以后,又重新确定方向,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中国又经历了快速的大变化。由此他认为,中国在三到四代人的时间内经历了这么大的变化,当然会影响中国的自我认识。如果用文化社会学的术语来讲,中国现在面临怎么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认同”的挑战。简单地说,中国人的形象和特性已经模糊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不认识自己了。其实,这并不仅仅是汉学家的看法。记得笔者有一次与一位新加坡华商讨论对学校文科建设的支持项目时,他就非常明确地希望我们能够开展一个课题的研究,即“What is Chinese today”(今天的中国人是谁?)。试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这种认同,一个国家的青少年甚至连自己是“谁”都不甚了了,又遑论“做人”呢?又如何建立民族的文化自信呢?

近年来在中国社会文化领域中出现的某种价值观混乱、道德观念迷失与失落、社会交往的行为失范等令人担忧的现象,并不是我们不想加强思想文化的建设,也并不是我们没有努力。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恰恰是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文化认同出了问题,甚至难以达成共识,由此导致了实践中的种种问题。在这种缺乏文化认同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弄不清孰是孰非,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价值的判断力,譬如在20世纪80年代十分流行的电视剧《渴望》的主题曲中便出现了诸如“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的感叹。近几年热播的电视剧《奋斗》的主题歌中“我在这里祈祷,也在这里迷惘,我在这里寻找,也在这儿失去”,更是真切地反映了当今“80后”青年人的心态。我们提出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而没有提“文化自信”,恐怕也正是看到了这种文化认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也正是希望能够重建这种中国人的文化认同。

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文化认同”是一个国家文化建设最根本的任务,是衡量与评价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准,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最重要的后盾。这种文化认同是一个国家文化自信最重要的基础,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不难发现,中国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如何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进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已经成为这个新时期的重大任务。英国著名学者艾伦·麦克法兰在《现代世界的诞生》中说:“从政治文化上看,中国未来面临的中心问题是,怎样做到一方面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与个性,一方面充分吸收西方文明所能提供的最佳养分。中国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问题,类似于西方在走向充分现代化的过程中遭遇的问题,那就是社会凝聚的问题:何种因素能将一个文明团结成整体?”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思想家们发现,在社会进入到一个高度流动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以后,那些曾经将人们团结在一起的旧有纽带——家庭、身份等级、固定共同体、宗教信仰、政治绝对主义等等,已经不再坚固,不再能够凝聚一个民族或文明。许多的尝试也均未奏效,怎么办?”不容否定的是,由于社会的改革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转型,中国社会的确出现了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所谓的社会失范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中的不和谐,甚至是社会冲突的加剧。所以,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能够在社会不断分化的背景下,根据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重建中国人的文化认同,集中反映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与追求,协调绝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以及最大限度地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共有价值,是一个社会和国家改革发展非常关键的战略任务,也是保证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团结凝聚而不会松散离析的文化和制度基础,由此也充分反映现代社会中国人民的共有价值和追求,凝聚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协调一致、共同追求的纽带与文化基础。

当然,这种文化认同也是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德育或立德树人最根本的内容,也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新目标。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并一直延续至今,且不断拓展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以及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已经为这种文化认同的建设提供了非常坚实而广泛的基础,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大学向一个文化机构的提升。这种文化认同的建设正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延伸,是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使任,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这种以文化认同为新目标和新任务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首先应该以“四个讲清楚”作为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切实建设好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清楚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形成实现新目标的有效途径。这是在高校培养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抓手。这样的“四个讲清楚”,就是将中国人的文化认同讲清楚,也就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性的基本建设。

以文化认同作为新任务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必须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切实推动中国在民族复兴过程中的文化自信,作为自己的目标。而这也是大学通识教育中最核心的内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这是文化认同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对象,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因为,这种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文化本性和做人标准。所以,这种文化认同的教育将成为今天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问题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并不是知识问题,而是价值观的迷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这种新目标与新任务,不仅是一种内涵与目标的转变,也是一种教育模式的变化,是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因为这种以文化认同为新目标的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局部的课程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模式和质量的全局性战略问题。

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文化认同的建设,也是一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重新定义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传承创新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其底蕴和内涵也是非常深厚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开放的价值。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性地重新认识、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是大学文科建设与研究的一个任务。而在这个研究中,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不同思想流派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形成和而不同的整体优势,也是这个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尽管不同的思想流派异彩纷呈,虽然不同时代的观念不断更新,但它们都具有内在的联系。这种中华文化认同的内在基础,首先是根源于中华文化的本源与根基。由此,才能真正从源头上讲清楚并且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对文化认同达成共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在其繁衍生息过程中历经坎坷与波折,它有过荣耀,也有过尴尬。

所以,必须努力从根源上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其次,这种文化认同的实现还要求有一种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只有从整体上把握这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达到高度的文化共识。尽管不少学者也曾经努力辨析不同朝代中占据主流的思想流派,条分缕析各种思潮的来龙去脉。中国历史上各种不同思想观点之间错综复杂的谱系,往往是剪不断、理还乱,因此不得不求大同,存小异。如关于儒学与道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差异,梁漱溟先生就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解说。他认为:“儒家道家皆渊源自古,而儒家代表其正面,道家代表其负面。言其思想路数特殊的由来,即在早有悟于宇宙变化而于自家生命有深刻体认——其向内多于向外在此。”(详见《梁漱溟文存》)由此也充分表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一体性。而中国的佛学与儒学和道学之间,也客观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以文化认同为新目标和任务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也要求中国大学的学者们能够从更加宽广的视野,担负起重建文化认同的伟大使命。这也是大学文科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的一个重大挑战,也是中国人文学科发展和创新的一个难得机遇。

我们相信,这种文化认同的重建能够将海内外所有中华民族的儿女紧紧地凝聚起来,那将真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将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因此,我们衷心地希望,我们的大学领导和教师不仅要强调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成长中做人的重要性,更要在认识和实践中引导学生做一个认同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人。

继续教育文化 篇7

重庆现代教育与文化发展研究院——文化艺术教育培训中心重庆现代教育与文化发展研究院——文化艺术教育培训中心教师团队接受葫芦丝专家杨建生教授辅导领队——王亚军教授发展的专业研究, 促进教育文化事业科学发展。本院成立于2014年7月, 注册资本100万元, 现有办公场地400余平方米, 专业研究人员50余人, 其中教授30余人, 副教授近10人等一批长期在高等院校和中小学从事教育文化教育教学与研究的专家教授及硏究人员。重庆现代教育与文化发展研究院文化艺术教育培训中心, 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 (教体艺[2014]1号) 文件要求, 在重庆市教委学校艺术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 为深入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2+2”项目, 专门成rz的专业教育文化培训机闷。本中心主要任务之一是按照国家教育部和重庆市教委有关“乐器课堂”教学的安排部署, 重点推进“葫芦丝”乐器演奏教学等优秀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本中心从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文理学院等高校的音乐专业应届毕业生中挑选了近20名优秀音乐教师, 与云南艺术学院有关部门合作, 由云南艺术学院长期从事葫芦丝、巴乌教学研究的资深专家杨建生教授、李贵中教授、王亚军教授对本中心的音乐教师进行了三个多月的专业培训。之后, 我们驱车数干里, 带领本中心的专业音乐教师赴昆明云南艺术学院进行深度学习培训, 并南下西南边陲, 奔德宏、赴瑞画, 到葫芦丝的发源地傣族村寨进行实地考察学习采风, 从而迅速提高了本中心音乐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本中心根据学校音乐艺术课教学的需要, 可提供优秀的专业音乐教师和专业厂家生产的“葫芦丝、巴乌”乐器。同时, 为搞好重庆地区“葫芦丝、巴乌”民族文化进校园进溧堂的教育教学, 本中心聘请著名管乐演奏家、教育家、云南艺术学院王亚军教授常驻本中心专职领衔执教。高水平的专家领教和一流的音乐教师专业团队执教, 必将为重庆教育系统推进优秀文化艺术, 提高学校音乐教学水平, 丰富学生音乐课学习内容, 促进学校素质教育作出积极的贡献。地址:重庆市南岸区上海城嘉德中心2号7-5电话: (023) 62605378 13908325978联系人:向老师, 王老师在葫芦丝发源地梁河县勐养江畔的竹林深处向傣族老人学习吹奏《竹林深处>〉重庆现代教育与文化发展研究院是经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社科眹批准成立的教育文化科学研究机格I, 主要从事当代学校教育与文化, 特别是校园文化建设与

继续教育文化 篇8

认知主义教育观

认知主义的教育观重认知、轻文化。本身就存在着缺陷, 但是, 认知主义教育观的内在的动机理论也有可取之处。

1957年, 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使得美国朝野大为震惊, 认为美国的教育存在问题, 未能培养出大批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人才。于是, 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运动在美国自上而下开始启动, 《教育过程》这本名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认知表征理论、认知结构理论、学与教的原则和发现学习4个板块。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他关于教与学的4个基本原则:

知识的结构性。学习任何学科, 务必使学生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 掌握事物的结构, 就是理解它与其他事物之间有意义的联系。知识结构指的是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 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 而且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学习的准备性。布鲁纳强调任何学科最基本的观念都是既简单又强有力的。在教学过程中, 应反复回到这些基本观念上。直至学生掌握了与这些观念相适应的完整的体系为止。

直觉思维的重要性。分析思维以前进的阶梯为特征, 步骤是明显的。而直觉思维则不同, 它总是以熟悉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基础, 使思维者可能实现思维的跃进、越级。布鲁纳认为,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是相互补充的, 直觉思维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

内部动机的重要性。布鲁纳强调, 内在的动机是促进学习的真正动力。布鲁纳主张围绕兴趣组织儿童学习。认为最好的学习刺激是对所学对象的兴趣。增加教材本身的趣味, 会使学生有新的发现的感觉。

认知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与反思

认知主义教育观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但是, 认知主义的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教育过程》发表后, 一场声势浩大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现代化教育改革在美国中小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 并逐渐席卷全球。形成了一场全球性史无前例的教育改革热潮。

然而, 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人们逐渐发现, 自从改革后, 美国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没有提高, 反而下降了。原因何在?一方面, 认知主义的教育观重认知、轻文化。本身就存在着缺陷;另一方面。认知主义的教学思想对教师要求过高、多数学生跟不上、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1996年。布鲁纳自己从根本上颠覆了当年提出的认知主义教育观, 以维果茨基的社会历史心理学为基础, 重新建立文化主义的教育观, 并通过《教育文化》这本书, 开启了第二次认知革命。

文化主义教育观

布鲁纳的文化主义教育观以3个重要的概念为基础。分别是:文化、心灵、教育, 它们构成了教育的支柱。

文化、心灵、教育是布鲁纳文化主义教育观3个重要的概念。

教育和心理学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特别是当我们越来越关心“人的发展”的时候, 教育常常需要通过心理学来界定自己的教育主体。但仅仅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教育, 有一个很大的缺陷, 就是将孩子看成是一个孤立的个体, 不去关注孩子所处的文化环境。布鲁纳认为, 既不存在完全脱离社会的孤立的个人, 也不存在超脱于一切文化背景的个人。认知主义的教育观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在于它没有意识到学校仅是教育的多种存在方式之一, 往往是就学校研究学校, 从而将学校变成了一座孤岛。它脱离了文化背景, 抽象地、孤立地考虑教育。将教育化简为学校, 再将学校化简为课程。接着将课程化简为个体的信息处理能力, 最后将一切化简为教学的技术细节。依照这种简化的教育观,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教学标准、测试考核等技术细节。教育是社会体制, 是文化的自我摸索和自我生产。心灵如果不存在于文化的环境中, 根本不可能生存下来。没有一个人能不在文化符号系统的辅助之下来执行意义的追求。文化提供了工具, 使我们得以以可沟通的方式来组织和了解我们的世界。学习与思考永远都置身在文化情境里, 并且永远都需依赖文化资源。

对教育来讲, 最重要的不是抽象、演绎出学科的基本结构, 而是形成一个互助型的学习共同体, 只有在这样的共同体之中, 人们才能回归到他原本所属的历史文化之中。人的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布鲁纳对当今有关心灵和教育的研究进行了归类分析, 认为大体上可以归结为4种基本的模型:

模仿学习。布鲁纳认为技能不熟的一方, 可以通过展示而学会技能, 而且他们也有能力通过模仿而学习。

直接教育。学生该学的东西都已经放在教师的“心里”或相关作品里, 学生只要查询或者收听就可以得到, 而学生的心灵就是一块白板。

交互主体。儿童和成人一样各有自己的观点和信念, 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互动, 可以使得双方都能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和感觉什么, 并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达成新的认识, 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

个体的知识和传承的知识。知识有两类, 一类是个人知识, 是通过与他人、与社会的互动而获得的;另一类是在文化中“认定为已知的知识”, 也就是我们传承下来的那些东西。教学过程要抓住上述两类知识的区分, 理解其存在的基础, 并设法在两类知识之间建立起关联的桥梁。

4种不同的模型可以在两维坐标上找到它们的具体位置。第一维是内在和外在, 外在论强调成人怎样从外部来促进儿童的学习, 内在论则关注儿童本身可以做什么;第二维是主体和客体, 客观理论看待儿童就如同昆虫学者看待一窝蚂蚁, 主张主体理论的专家则把他们用在研究对象上的理论也用在自己身上。这4种模型好像是一个广袤大陆上的几个板块, 都是从一个局部来理解人类的心灵和教育问题的。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全面认识这一广袤的大陆。理解上述模型都是大陆的组成部分之一。

继续教育文化 篇9

教育督导是国家教育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代表政府,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教育行政、目标以及政府制定的督导评价标准对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或活动进行质量判断和评价的制度。2012 年国务院颁布了《教育督导条例》, 成立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 提出积极构建督政、督学、监测“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教育督导评价体系。

《县域内教育督导与评价文化建设研究——以湖南为例》一书提到, 教育督导评价是对教育工作进行监督、评估、指导和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 长期的督导评价实践和积淀必然创造有自身个性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 培养和塑造适应教育时代特点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先进的教育督导评价文化, 是建立在现代教育思想基础之上, 承继了长期以来国内外教育督导评价的科学理念、制度规范、专业行为, 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学校发展、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发展方面具有切实引领作用的文化, 是对督导评价工作者有强凝聚力、对学校有强感召力、对教育决策者和执行者有高满意度的文化。

笔者作为湖南省示范性高中的校长, 深感教育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教育督导, 建设教育强省更离不开教育督导, 这已被湖南省完善教育督导制度、重视教育督导与评价, 尤其是开展“两项督导评估”的生动实践所证明。 “两项督导评估”的实施, 强化了党政领导的重教意识, 促进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强化了财政保障作用, 促进了教育投入的依法落实;加大了资源整合力度, 明显改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了教育发展整体水平。督导之威可谓大矣, 督导之力可谓强矣。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教育督导逐渐由督政为主的“外延监督”向以督学为主的“内涵督导”转变。

提及教育评价, 我们并不陌生。学校是否依法依规办学, 管理方式是否完善, 是否坚持素质教育, 教学理念是否先进, 教学质量是否过关, 都需要通过教育评价来作出判断。但如何进行教育评价、进行有效的督导, 却也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标准。这本科学、专业、兼具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教育督导与评价文化建设研究成果的读物, 让教育督导与评价变得更加直观, 无需盲人摸象, 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教育督导实践需要教育督导文化的引领, 而教育督导文化的形成则源于其内核即伦理精神的塑造。公平、效率和人本的教育督导伦理精神, 要求教育督导实践树立服务型教育督导观, 建设科学专业的督导评估工具, 推进督导制度伦理化和督导伦理制度化, 大兴教育督导文化建设之风。

《县域内教育督导与评价文化建设研究——以湖南为例》一书涉及县域内学校管理与评估的各个方面——从督政、督学、质量监测三个专题及两项督导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导评估、督学责任区建设督导评估、合格学校验收督导评估及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等六大块。可以说, 从理念文化到制度文化都进行了比较全面、详实的研究。尤其以“督政为主, 督学为本, 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县级督学责任区构建长效机制”“县域内督学应持有‘八督’与‘八导’”“完善问责机制, 增强县级督政实效”等作为重点研究内容, 进行了详细探讨。对于许多基层学校校长来说, 教育政策和相关文件卷帙浩繁, 很难做到了然于胸, 加之与学校管理有关的规定分散在不同文件中, 学习和领会都不易。该书整体把握教育督导与评价相关政策延续性, 既避免对数据的片面理解, 又能在指导中兼顾政策的准确全面, 且包含具体案例, 对于教育督导与评价工作的开展会更加有的放矢。

继续教育文化 篇10

关键词:大学教育,孝道文化,文化素质

一、孝道文化之于大学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期间强调: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内核是孝道文化。百善孝为先,作为社会细胞家庭的根基,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孝道文化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早已融于我们的骨子里,沉淀为单一个人、社会群体日常生活的行为指南。在现代大学精神重塑过程中,孝道文化的现实意义是很直白的。

(一)育人的需求。

《说文解字》解释,孝即“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承老也”。[2]“孝”作为子女回报、感恩父母的原始美德,源于人类血缘关系的最真挚表达,源于人性中最本真的自然流露。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它是子女与父母亲情关系道德规范体系维系的纽带,是家庭和睦相处的润滑剂。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人的首位是德,从古代到现代都如此。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3]其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体现出孝是中国古代教育、社会教化得以衍生和传承的根源、始点和基本内容。后来曾子将孔子的事亲之孝扩展为五伦之孝,由家及国,以孝齐家,以孝治国,极力推广孝道的教化,扩延孝道的涵义。党的十八大报告与教育方针相关的内容,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因此,把孝道文化传承和我们的品德教育、感恩教育、实践教育、课堂结合起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是高校育人的内在需求。

(二)社会的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过程中,也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城镇化进程让原有的家庭生活模式、邻里关系发生改变,独生子女现象催生和加剧了代际冲突,信息科技发展改变了青少年思维交流方式,再加上物质主义、功利主义、西方所谓民主自由等思潮的影响,让一些人极度以自我为中心,打骂父母、不赡老人、忤逆长辈等事件、现象时有发生。“扶不扶”、“帮不帮”、“养不养”等道德伦理行为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而这背后折射的实质是人性的缺失、道德的缺养。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截止2014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城乡空巢家庭达50%,空巢老人突破1.1亿。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现在子女都不在身边,社会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养老问题尤为突出。目前,人们普遍较重视对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和资金扶持,但在精神慰籍、关心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有的甚至整年都不回家看望父母,物质孝顺很多时候代替了精神孝顺。其实,我们知道,老年人有时候需要的,仅仅是一种精神的陪伴。因而,面对国内外新的形势,在凝聚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维系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规范社会行为方面,传统孝道文化的回归,刻不容缓。在大学生中践行孝道文化,实现孝道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是将崇高的道德品质落实到具体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一种有效途径,更是当代大学生群体实现个人价值,为家庭、社会、国家减轻负担的重要渠道。无疑,这是社会的现实需要。

二、孝道文化之于文化素质教育

我国素质教育的起源要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末,它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内需。文化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过程。高校结合文化育人的特性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需用可见、可听、可闻、可感的方式,将孝道文化融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一)深化实践教育。

在恩格斯的自然哲学中揭示人的思想产生于劳动,即人的主观意识产生于人的实践行为,同时人的主观意识反作用于客观存在。毛泽东的《实践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实践教育着重强调体验、感知、引导,有别趋于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是大学育人的重要组分部分。90后的大学生是在互联网大数据“四维空间”里成长起来的新生力量,孝道文化入脑入心,生根发芽就需要借助时尚、情感、艺术的元素,实施“听、看、说、写、行”等能直接感知的“触碰”教育。一是聆听。以寝室、教室、微博、微信等线下、线上载体为依托,聆听《弟子规》、《论语》、《孝经》等经典语录,感受孝道文化的原始韵味,陶冶情操。二是观看。我们能看见的地方,都是光的效应,再没有比光更快的方式了。鼓励同学以孝道文化为题材,自拍、自导、自评、自展DV、微电影,让同学们在观看、参与过程中,提升品质。三是演说。以演讲、演说等形式,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孝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传递正能量。四是书写。例如,以传统家书为载体,在每年新生开学季,号召新生给父母写信,给父母报平安。所谓“家书抵万金”,相信这个效果一定很好。五是孝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文化素质教育也是如此。孝道文化传承,重在一个行字。在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节假日,发动、组织学生志愿者去敬老院、福利院、学校周边看望老人,让同学们在实践教育中感悟:孝,也许就是陪伴。

(二)内化思想引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价值是行为的标准。曾国藩用一生道出“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在思想引领方面,要顺水推舟,让学生感受到孝道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方面,可凝聚高校师资力量,将孝道文化素质教育与科研教学结合,通过课题带动、项目拉动等途径,既匡正了对孝道文化的理解,又让教师、管理人员、学生“打成一片”,让孝道文化成为“大众”话题,于无形间,将孝道文化渗透到同学们的心底。另一方面,着眼于社会需求,需要让“大众”话题,成为“自觉行动”,力争在个人行为方面受启迪。“中华孝官”李宝库指出:孝的本质是爱,表达方式是感恩,作用是回报社会。这对孝的定位做了一个比较清晰的阐述。孝道文化的传承,需紧贴感恩教育。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区、乡镇、街道,走进敬老院、福利院,开展精神抚慰、文艺汇演、帮扶行动等,用“一袋米,两袋盐”、“一个粽子、两个月饼”、“一碗饺子、两袋面条”的微小善举,激发大学生心中的孝爱之心,从而内化为其生活习惯。诚然,引导同学养成的生活习性应该是正面的,如何评判呢?这就需要一个参考标准,最为直接的就是树立参照物了。创造道德模范是时代的呼唤。高校应高度重视道德典型的选树、培育、宣传、推介工作,以座谈、分享交流等形式,充分发挥道德典型的示范、参照作用,用道德典型的一言一行为身边同学树立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

(三)质化文化生命。

哲学家认为,人有两种生命:一是自然生命,一是文化生命。人的自然生命来自自然,而人的文化生命则来自教育。[5]作为生命的精神结构,文化生命是我们知、情、意、爱等人文素质的综合表征,是生命的软件。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重构教育的整体性,从这一点出发,文化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宏构“生命”的完整性。就像自然生命的形成离不开水,文化生命的孕育离不开普世的文化因子,作为中华文化之根本,孝道文化的熏陶、植入必不可少。其一,注重孝道文化的思想熏陶。文化熏陶的结果,就是加强我们对事物本真的感知。比如开设孝道文化选修课程,以“名家论坛”、“孝行公开课”、“校友论坛”、“孝道沙龙”等各种形式为依托,邀请传统文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引发学生思考,达成自我人格的完善与净化,将文化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人文精神,孕成教育对象在思想、情感与行动的一种文化自觉。其二,将孝道文化融于文化素质教育课堂。采取学分机制,将孝道等传统文化内容纳入文化素质教育课的选修体系,在教学计划中可明确要求理科学生选择文化传统课程。针对文化素质教育课,可充分挖掘孝道文化资源,拓宽教材内容。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将互联网、大数据的教育意识与思想观念引教学,勇于探索新的课程模式、学习模式、评估模式,搭建新媒体、自媒体等网络学习平台,用资源库、智库代替教材、教参,并号召师生一起设计、创建本专业课程体系。其三,形成“化文成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理念。在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面对经济社会、教育理念的双重变革,高校要实现由灌输性特征的教育向具有明确教育目标途径的转变,将“灌输式”告诉学生怎么做,转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通过空巢关爱工程、思想道德提升工程等项目、平台,实现自我能力提升与个人素质锻炼,感受传统文化的实质与精神,让文化去引导、影响人,从而建构一个由育人理念设计到人文知识传播进而人文精神提升与内化的连续、渐进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统[6]。如此,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生命将变得更有质感。

三、传统文化之于大学素质教育

时至今日,自教育部提出文化素质教育已有20载光阴。我国教育方针也历经的几多皱褶。毫无疑问的是,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素质教育,我们需要立足历史文化积淀,结合时代语境和时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交流时,特别强调我们的语文教材里一定要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使之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这无疑是一个时代的教育导向信号。笔者认为,新时期,高等教育传统文化素质教育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坚守核心价值底线。

在全球化、信息时代,社会呈现多元化发展势态,当代大学生受各方思潮冲击,正面临价值取向多样化、价值冲突多极化、价值判断模糊化等趋势。有人说,21世纪国与国的较量,已不仅仅是经济与军事的较量,而上升为文化、科学、思想的较量。纪录片《较量无声》认为,“政治转基因”(非农作物转基因)、宪政、基督教等均被西方利益集团有意识地利用并进行单方面阐述,片尾呼吁中国需要独立思考的学者和个人,要求党员干部坚定信念、立场、价值观,以应对西方的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在提倡“价值重估”的氛围,以及“网络化生存”“数据化生存”盛行而网上信息良莠不齐的情况下,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基础,作为大学生文化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主要课堂,要在这方面牢牢把握好价值导向。我们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底线,通过党团建设,指导、服务青年,以志愿公益、科技创新、文体艺术、社会实践等为载体,引导青年。我们要用“润雨细无声”的方式,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构建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认同。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抛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毛泽东在谈到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7]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旨在提升大学生在文、史、哲、艺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素质。提升人文素质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做人”。考察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各个重要方面,可以清楚地看到,颂扬真善美、贬抑假丑恶,特别是褒善贬恶、为善去恶、求善厌恶、向善背恶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文化、历史、哲学、教育、宗教等领域的核心。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高校应以传统美德为着力点,引导学生形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向上向善的理念,构建道德之标杆与方向,促使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的养成。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封建思潮的浸泡,其本身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时代局限性,因而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我们要深入研习中国传统文化,以“扬弃”的辩证态度审之,与时俱进,吸其精华,剔其糟粕,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

(三)创新素质教育内容。

文化素质教育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性条件,《教育规划纲要》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重要内容[8],这不仅从主观上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从宏观层面对文化素质教育做了战略定位。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要始终把握文化育人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一核心主题,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内容、载体、形式,以第一课堂教育为手段、以校园品牌活动为载体、以网络教育为媒介,以新媒体为突破口,以人文精神塑造为导向,构建全方位文化育人格局。大学不仅是育人的基地,也是文化传播的机构,文化素质教育更应融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与第二课堂实践相结合,贯穿于校园文化之中与创新能力提升相结合。特别要发挥实践性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提升文化品质、实践能力,促其全面发展。同时,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境界,将积极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人处世之道融合、内化、升华,渗人到学生灵魂的深处,凝结成个体的精、气、神,从而形成有质感的文化生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5-02-17[2015-04-0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17/c_1114401712.htm.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38.

[3]孔丘.《孝经》[M].远方出版社,2009:1.

[4]毛泽东.《实践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

[5]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2.

[6]章兢.人文精神:大学不能没有灵魂[J].光明日报,2009-01-14.

[7]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

继续教育文化 篇11

一、培育精神文化,让“我能行教育”理念深入师生心田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近年来,学校在认真反思学校观、探究学校生命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师生发展为本,挖掘人的心理潜能,尝试成功,树立‘我能行’信念”的办学理念,并不断丰富了办学理念的内涵:以师生发展为本,正确引导教师、学生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并创造一切条件,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有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真正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创设宽松的支持性成长环境,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快乐,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提升价值的自信。不断提升教师、学生在学校的生命质量,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主张的“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来适应新世纪全新、全方位挑战。

这一办学理念,给实验小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学校从办学宗旨、育人目标以及办学特色上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使这所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历程的学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二、建构物态文化,让“我能行教育”渗透到学校的育人环境里

每个有特色的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多年来,实验小学着眼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积极创设“我能行”环境文化的大氛围,全面提升了学生文化素养,发挥着强大的育人功效。

1.共同营建“我能行”校园文化的大氛围。一走进实验小学的大门,教学楼上方镶嵌着能体现办学理念,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的“今天我能行,明天我更棒”10个醒目的大字,浓浓的“我能行教育”气息扑面而来。主题鲜明的“门厅文化”“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别具一格的“窗沿文化”“楼道文化”和人文情怀的“班级文化”,形成“层层有教育主题,班班有教育特色,处处有教育契机”的校园文化环境。主、侧教学楼的布置,以“传承龙的文化”和“现代人精神”为主旋律,精心营造养德益智的优良环境,营造了“品位高、创意新、目标明确、时代性强”的学校文化育人环境。

2.班班营造“我能行”校园文化的小天地。实现“我能行”独特的校园文化风貌,是在整齐划一中求创新,在严谨规范中显个性。大的方面要保持全校整齐规范的共性特征,小的方面要凸显班级文化的不同特色。低年级的三字经、弟子规、成语墙;高年级的诗歌、诗词、学习方法。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内容:名言警句、学生书画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学习园地”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知识的魅力;“班级之星”是成功的典范,每一个“明星”都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了自己的进步,诠释了“我能行, 我最棒”的真正含义……教室里每个个性化专栏,都记载着孩子们学习、成长、收获的点点滴滴,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三、营造活动文化,让“我能行教育”根植于各项主题活动中

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我能行”的大舞台。

1.以人为本的德育实践活动。实验小学坚持校园文化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注重资源的挖掘,注重项目的建设,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学校构建了“一个载体、六大教育”的大课程体系。“一个载体”就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六大教育”就是以“爱国守纪,拒绝邪教”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以“热爱自然,美化家乡”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保教育;以“走向社会、服务社区、完善自我、传播文明”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育;以“讲卫生、讲秩序、讲礼貌”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以“结合传统节日”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以“手拉手,结对子”为主要内容的爱心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培养了对祖国和家乡的深厚感情,增强了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每年学校都以各种文化活动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每年的“文化节”已成为实验小学校园文化的盛会,学生参与率达100%,获奖率达60%。文化节以组织开展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活动为载体,为全校师生搭建了展示“我能行”的大舞台。每月一个主题的“读书系列活动”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阅读能力;学校的交警操表演早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虎虎生威的武术表演更成为师生们的新焦点。在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展示体育特长,展示文艺才能,体现动手能力,挖掘创新潜能。无论何种活动,都让学生在参加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用不断超越自我的才智诠释了“我能行,我最棒”教育理念。这些活动为学校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学生的艺术水平、道德修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拓宽校园文化,让“我能行教育”全面提升

我们认为,要使每个孩子从小体验我能行,走向成功、获得成功、享受成功,必须以成功的学校教育、成功的家庭教育为基本前提。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仅要成为成功的教师,我们的家长也同样须要成为成功的家长。

1.领导与教师和谐共处,形成理解支持的“我能行”大家庭文化。“关注教师的精神世界,建立共同愿景,创造成功体验的环境”是实验小学创设“我能行”大家庭文化的必然追求。教师的精神世界要在实践经历中丰富起来,除了加强自身修养外,同样需要教育管理者的引导、激励和培育。

为使教师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实验小学努力提供一个充满尊重和关爱、肯定和鼓励的“我能行”教育环境,关注教师的精神世界,更多地赏识教师、关注教师的优点和长处,想方设法为教师“树碑立传”,连续10年除政府表彰10%的区级优秀教师外,学校自设了优秀教师奖、功勋教师奖、敬业奉献奖、团结奉献奖等多个奖项,从不同侧面表彰教师,奖励面达到98%以上,使教师们深受鼓舞。学校坚持按量化考核成绩分配政府奖励的第十三个月工资,从而进一步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干事创业的精神。学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心顺气旺、百事和谐的良好局面,真正体现了“凝聚人心、乐观向上、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办学精神。

2.师生之间的和谐共处,形成共同成长“我能行”民主文化。为了让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和谐地发展,实验小学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体验“我能行”教育的前提,实现校园整体和谐的文化环境。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把每一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都看做是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课堂上努力改变传统的课堂师生关系,把“尊重、微笑、赏识、激励”带入课堂,做到蹲下去看学生,在日常的沟通、交往、协作中,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筑“分层、互动、开放”的学习环境。当老师们用激情去鼓励学生,用真情去赞赏学生,用深情去期待学生时,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每个孩子都需要我们用心呵护、精心栽培。孩子们也在老师的赏识教育中,不断增强自信心,不断争取新的成功。

3.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和谐,形成爱满人间的大众文化。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针对近年来5+2=0的说法,我们引导家长,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让家长们都成为校园文化的实践者、传播者。如每年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营造书香家庭,陪孩子感受美好”的亲子阅读等活动,发挥好教育孩子第一课堂的作用,着力营造培养孩子良好心态、健全人格和道德修养的“第一环境”。同时,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组建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清理“城市牛皮癣”,争做“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孩子、社会的好公民”的“三争”创评活动。

社会是大舞台,是练兵场,对学校、家庭的教育具有补充和丰富的作用。作为学校,要做好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相互沟通,让全社会都参与,构建好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和谐互助,才能形成爱满人间的大众文化,更好地弘扬社会良好风气!

继续教育文化 篇12

一、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教育衔接的必要性

学校与博物馆都是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实现教育的目的, 但是学校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 如学校教育所传授知识信息量小, 知识面狭窄;学生厌学严重, 自信心不足, 缺乏学习的兴趣;学校的应试教育束缚了学生的创造;等等。相比之下, 博物馆的文化是为满足观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而组织的非强制性学习基地。博物馆文化在素质教育中, 常常是声情并茂、潜移默化的。博物馆文化具有实物性、直观性、自主性、社会性、寓教于乐等特点, 如参观航天中心的宇航模拟运行, 可使观众在领略遨游太空的乐趣中获得知识;如参观古代书画、搪瓷等文物, 更便于直觉性的接受和记忆。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服务表现的主要方式。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具有结构严谨、知识系统、形象完整的特点, 对观众有较大的吸引力, 因而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充分利用好博物馆的特定优势, 让学生们除了学校课堂外, 更能够通过博物馆陈列内容的知识性和艺术性把他们带入了一个新天地, 势必将形成一个自由、随和、亲切和充满鼓励意味的学习型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 枯燥、乏味等现象越来越少, 趣味性、拓展性、创新性思维得到有效的发掘和体现, 这无疑对提升青少年知识界面、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尤其是在正确思想观念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教育结合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 为满足观众与博物馆互动的需求, 各地博物馆均开发了一些有博物馆特色的互动参与项目。如南通博物苑、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等等, 以贴近和服务广大学生为宗旨, 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 充分利用本身资源,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较好地发挥了教育基地的作用。具体实践中, 我们应该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的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和作用, 创新思路, 完善举措, 不断将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教育结合起来, 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让素质教育得到提升。认真总结实践经验, 为博物馆文化切实发挥具体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是很有意义的课题。

(一) 让博物馆陈列展览与校园教育有机结合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文化最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实际中, 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积极改变基本陈列周期长, 展陈面貌多年不变的状况, 充分挖掘文物资源, 适时推出贴近校园师生的系列性文化艺术展, 展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同时发挥学术研究、藏品优势, 结合城市文化品牌宣传及时推出图片史料等展览, 将近现代历史融入其中, 进一步在广大中小学生中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等等。同时, 还应该积极走出单位, 走向社区, 走向学校,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主题活动;拓展渠道, 多联合教育部门、学校等组织主题征文、开展教育文化研讨、夏令营等活动, 真正让地域性传统文化、全国性传统文化与校园教育接轨融合, 实现博物馆文化为校园教育服务, 校园教育宣传传统文化、继承优良传统的作用。

(二) 拓展博物馆与校园交流渠道

有的博物馆受到场地、规模、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在与学校和教育的综合方面很不容易操作。但有一个必须充分利用的基本条件, 那就是博物馆的自身资源。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交流服务窗口, 增强对广大青少年的针对性教育。此外, 还可以通过开通学生专用通道等形式, 方面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 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如河北省科技馆, 曾多次利用自身优势采取学校联合的形式开展太空遥望、日食观测等活动, 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同时, 应积极征求社会上的意见和建议, 积极争取财政资金, 拓展场地建设、项目建设等工程, 重点应该在为广大青少年的服务能力上增强。在这方面, 很多地方的博物馆都有先例。如南通博物苑在拓展校园教育的过程中, 因原有馆舍较小, 进行了新馆建设, 先后建成了农校区教学楼, 极大增强了广大青少年的参与空间。在比如北京古建筑博物馆社教部人员为学校老师开设先农坛历史文化讲座。在讲座中除一般性地介绍历史与现状外, 还结合业务人员的科研成果, 深入阐释先农文化的渊源与流变, 分析在漫长的阶级社会中祭农礼仪的功用与局限, 将先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 试图以更广阔的视角来解读先农文化。讲座过程中, 还穿插播放了记录片, 多视角、全方位地展示了地域性的文化魅力, 最终成就了一个个精彩的教学内容。这些只是其中的一个范例, 作为博物馆本身, 不妨在发展的过程中, 积极借鉴和吸取, 取精弃糟, 为我所用。

(三) 发挥博物馆优势建立教育基地

近年以来, 包括很多旅游景点在内, 纷纷发掘自身资源建立了学习教育基地。如红色教育基地、历史教学基地、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等, 更是层出不穷。可见, 以教育基地的形式增强传统文化、历史文化与综合教育的提升力, 已经成为一种发展中的必然需要形式。除此之外, 还应该发挥作为基地的应有作用, 通过不定期地举行专题学术报告会, 邀请古生物学、博物馆学、文物学等方面的专家开展专题学术报告, 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假期实践机会等举措, 让传统文化真正的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成为既有利于心脑锻炼又有利于文化繁荣与发展的良好局面。如北京古建筑博物馆曾多次邀请学校师生利用有效时间到博物馆寻找素材。这种通过将博物馆的展示内容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形式, 让广大青少年在愉快热烈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三、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教育联姻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 要注意知识结合

博物馆课程有别于学校的活动课和劳动课。由博物馆扮演重要角色而开展的校本课程教学是通过广大学生的实地考察和亲自操作, 让他们去感受和体验悠悠中华文明史, 并逐步培养他们对文物的感情, 加深对文物知识的理解, 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让孩子们在参加创造美的活动中得到美的教育, 以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除必要的知识及技术指导外,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始终遵循自主参与实践的原则, 让博物馆像磁石般吸引孩子们去求知和探索, 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学生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资源。

(二) 要注意内容结合

博物馆既是文物收藏机构, 又是文化艺术殿堂。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长河中留下了多少令人瞩目的艺术瑰宝, 如何让孩子们学会欣赏、懂得欣赏每一件艺术作品, 这是博物馆针对青少年履行社会教育职责的重要任务之一。利用自身文化挖掘课程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正是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具体而直接的实践尝试。

(三) 要注意形式结合

以博物馆文化资源为教学素材而开发的校本课程正是以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 以最新信息和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 按照各种实践活动项目和特定活动方式组成的一系列课程形态。它主要以其开放性、系统性以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为特征, 配合学校教学内容提供开放性活动空间, 为推进素质教育尽一份社会责任。

总之, 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教育联姻, 以博物馆的文化资源作为学校教学素材, 在帮助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继承传统文化, 培养高尚情操和增强审美能力, 以保证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从而助力校园教育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摘要:博物馆文化主要包括为广大观众提高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服务, 为在校学生的校外教育服务。充分挖掘博物馆文化建设的内在意义和价值, 从而和校园教育联姻, 对丰富和拓展教育渠道、提升广大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文化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上一篇:英语学科平台下一篇:体育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