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模式创新

2024-06-14

继续教育模式创新(共8篇)

继续教育模式创新 篇1

创新继续教育模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上海市南汇区教师进修学院

教师继续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祖国前途命运。上海市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进修规定》以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日趋规范化和制度化,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教师继续教育的经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以下三大矛盾阻碍着上海教师继续教育前进的步伐。

一、教师日益提高的培训要求和培训机构一时无法满足之间的矛盾

在经历了十多年的比较系统的职务培训后,上海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九五”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十五”的高一层次学历培训,使绝大部分教师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他们对教师职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师继续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教师从工作到退休一般要经历5轮以上的职务培训,在教师学历层次达到一定要求后,以提高学历层次为主的教师继续教育必将退出历史舞台。习惯了提供学历培训的教师培训机构,如何在以非学历培训为主的教师继续教育中,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校本研修的全面开展和专家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虽然校本研修这种在职培训之实早已有之,但真正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则是最近几年的事。1997年上海市教委颁发了《关于加强教师进修院校和中小学、幼儿园自培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该文件的出台极大的推动了这一师资培训形式的开展。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各中小学都要制定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随着校本研修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逐渐深入,它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被彰显出来。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基层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最大的障碍是培训资源的缺乏。“教师之间的差异是校本培训不竭的资源”更多的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长期接受“标准化”教育的教师之间没有多大的“差异”可言,缺乏专家引领的校本研修陷于低水平的重复。校本研修呼唤既能高屋建瓴进行理论指导,又能深入基层指导实践操作的专家。

三、集中培训造成的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

虽说校本培训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集中培训,缓解了工学矛盾,但集中培训的方式仍将长期存在。随着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人浮于事的现象逐渐减少,教师大多

1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由集中培训引起的工学矛盾又一次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热门话题。

我们教师的学历层次在提高,眼界在拓展,他们希望能直接聆听国内外知名专家的讲座和学术报告,渴望了解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的最新动态和新课程的最新成果。他们又期盼在课堂拼搏中得到专家的指导,解决理念与行为的脱节问题。作为从事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我们,有责任满足教师的需要。而通过创新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

于是,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培训的新模式。为了能给教师提供更多的课程,我们采用“研训一体”的模式,整合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原教研室)和信息中心的力量,结合二期课改的推进,开出了大量的教师职培课程;为了解决校本培训低水平的问题,我们采用区域推进的方式,把距离相对近的学校组成校本培训联合体,通过资源共享、互动合作、优势互补等形式提升校本培训的质量;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工学矛盾,我们把240职培中12个学分授权给基层学校自己培训。(培训中心负责检查和考核)但以上种种培训模式似乎总有“美中不足”!如教研员(包括一些基层的优秀教师)参与教师职培的授课,增强了职培课程在实践操作上的指导性,但职培课程的理论性减弱了,毕竟,他们不是理论研究者。而区域性推进校本培训,提升了校本培训的质量,培训的资源也相对丰富些,但总感觉提高有限,“萝卜烧萝卜”的现象始终存在。同时,我们在协助基层学校聘请专家指导时,困难重重。„„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实施全国教师网络联盟计划,为我们拓展了工作思路。我们在全国教师网联副理事长、副秘书长单位——华师大网络学院的帮助下,开出了面向全体教师的教师远程教育职培课程,受到基层教师的欢迎。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远程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一)自主性和交互性

参加远程教师职培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网络技术提供的交互系统,使每个教师都能同授课教师进行交流,与学友交流学习体会。

(二)全息性和共享性

授课教师授课的过程、学员在网上学习时所发帖子、交流时的讲话等都能被网络交互媒体记录下来,为资源的共享、学习的反思提供支持。

(三)权威性和前瞻性

由于华师大网络学院提供的教师远程教育课程大多是请一些知名专家和教授授课,课程内容新,理论水平高,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前瞻性。

(四)兼容性和低成本性

网络学习并不排斥面授,相反,为了更好地实施远程教育,一般还需适时安排面对面的讲授和研讨活动。还可充分利用光盘、书本等媒体协助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网络学习还可为集中培训和校本研修提供支撑。同时,由于上海已建成了“校校通”,远程网络教育所需的硬件投入已完成,进行教师远程教育已到几乎无须成本投入的阶段。

总之,我们觉得,远程网络教育不但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培训资源,还改变了教师学习的方式,它将成为继校本培训后又一个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十一五”的教师继续教育应该是网络背景下的校本研修、集中培训、远程教育三足鼎立的运作模式。

继续教育模式创新 篇2

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创新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①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整体教育水平是这个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而创新教育的目标则通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从而发展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②在美国,创新教育的模式是在低年级设置研讨班、设定核心课程、让本科生尽早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实践证明有一定的效果。而国内近年来也越来越重视重视创新教育,软件工程权威专家李未院士认为本科阶段应该强化对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③作为研究性大学,如何在创新教育上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将学生培养紧跟科技发展潮流、与行业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能够为本行业未来的发展培养做大贡献的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大众化教育的快速推进,创新型人才的缺乏成为了普遍共识。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走入社会,同时企业又经常抱怨没有招聘到足够合适的员工。这种供需矛盾也带给高校很大的压力,如何培养专业基础厚、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并且在行业中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面临具体问题时,能够有思路、有创新,并有效实施,成为衡量毕业生是否为合格人才的评价标准,如果某专业所有毕业生都能达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上手、上手即能解决问题的状态,那无疑是非常理想的。

鉴于国家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步伐,以及现阶段学生的特点,现有教育方式无法满足全覆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新的方法和方式出现,但是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点,无法采用统一的方案进行解决。鉴于此,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我们尝试实践了一种满足大众化教育需求的创新教育新模式。

2 软件工程创新教育的困惑

工程具有社会性、创造性、综合性的特征。工程师所创造和建造的作品是为了造福人类、改进人民的生活,因而还具有道德制约性和全球性的意义。④从工程的特征来看,创新是实现工程的方式之一,因此创新教育对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实现显得尤为重要。而软件工程专业作为软件行业的支撑学科,在计算机开发的所有工程中作用重大,⑤在1998 年秋,IEEE计算机学会教育活动委员会和ACM教育委员会发布软件工程学科评审报告SE2004,报告科学、严谨地定义了软件工程学科的特征、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大篇幅提到工程实践在软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了软件工程的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人才导向。作为一个人才导向型的学科,尤其为了迎接网络时代超大规模软件工程的挑战,重视学生的工程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问题求解和工程管理能力、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学科变化需要的创新能力和相关综合素质非常重要。⑥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创新教育并未找到万能钥匙式的解决方案,因此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寻找有效的教育模式。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现代大学生的一些问题和困惑。经过调研分析,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刚从高考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从心态上开始放松了学习上的要求,还没有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没有找到学习的目标,还在沿袭中学阶段的学习模式:只注重学习理论知识,两耳不闻窗外事。

(2)自学能力差:中学阶段,学生基本上都是按照老师的指示按部就班地安排学习生活,没有养成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习惯,因而进入大学后,学生很容易放松对学业的要求,没有科学合理的学习规划,并且容易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利益,即使有长期计划,也没有真正地落在实处。

(3)缺乏勤奋精神,不善于管理时间:在大学相对自由的环境中,部分学生逐渐失去了勤奋好学的精神,网络游戏、社会交往等花费了他们的大量时间,因而学习的时间明显减少,没有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或者有规划但没有执行到位。

(4)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涌入国内,在开阔我国人民视野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人们的思想领域出现了不和谐状态。例如拜金主义、唯利主义等不健康的价值理念侵扰着当今部分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三观”,不利于这些大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遑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可持续发展。

正是具有上述问题,很多高校的毕业生两级分化严重,一定比例的学生创新意识差、工程能力弱、综合素质低。但是无论是教育部的工程认证还是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都在强调学生培养的全覆盖问题。那么如何在这种情况下,高覆盖率、高质量地完成大学教育,而不只是满足于培养尖子生,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3 全覆盖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

针对创新教育的特点,尤其是软件工程专业,需要学生在理论学习、动手实践等方面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够有所收获。因此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足功课:(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氛围能够影响个体向榜样学习,去适应群体。(2)建设良好的平台和环境,从硬件上解决学习途径问题,使有成才欲望的同学有环境学习、有平台发展。(3)采取积极的措施带动学困生进行基础的能力训练和创新训练,使其具备基本的能力要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弥补及矫正。

针对上述目标,基于学生的现状,在积极开展学生思想工作、创新创业系列课程的基础之上,我们进行了多维度的全覆盖创新教育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3.1 荣誉和兴趣引导,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建设学院创新创业中心:逐步建设学院创新创业中心,联络业内知名企业成立俱乐部,志同道合者共同设立工作室,根据主流专业方向设立兴趣小组,各俱乐部、工作室、兴趣小组按照兴趣、方向开展学习探讨、项目研发、申报基金项目,并在中心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通过多年实践,涌现出一批高知名度的创新、创业成果。例如: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项目、四川省青年创新基金、发展势头良好的创业典型、国家级以上竞赛获奖等。通过这批典型成果的宣传,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感觉到能够进入创新创业中心的学生都是优秀学生。

3.2 平台建设,形成系统创新训练环境

设立学院创新创业基金:设立学院创新创业基金,鼓励学生实现自己的想法,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参照科研项目管理的方式,填写申报书、申报答辩、专家审批、公示、签订任务书、中期答辩、结题答辩,经过整个环节的训练,能够使学生在行业调研、申报撰写、过程规范管理、沟通交流、可行性研究等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这个基金的本意不只在提升学生水平,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的主动思考、积极创新、项目规范开发等能力。

成立企业虚拟班:建立让企业深入参与人才培养的新机制,通过企业宣讲、企业导师指导、讲座、相关知识补充、校内实训、企业实训、顶岗实习等一系列按照学生实际情况设立的系统培养过程。提升学生对行业、企业、专业的认识,提高实际工程的能力,明确未来职业规划,提前完成与企业的无缝连接。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还是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只是以前苦于没有接触企业、了解实际工程实践的途径而已。

3.3 针对帮扶,带动学困生积极进取

带班教师责任制:建立教师全员育人的机制,每个行政班级配备一名带班教师。带班教师拥有专业素质、人生阅历等方面的天然优势,在所指导的班级开展专业指导、思想教育、榜样引导等工作,对困难学生实行一对一帮扶,了解学生的困难,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和生活指导。尤其在思想政治辅导员无法触及的领域,如专业学习、研发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创新训练档案:针对每个同学建立四年创新训练档案,并进行阶段性分析,针对空白、薄弱档案开展思想引导和工程训练安排。

工程训练班:在工程能力薄弱的群体中开展工具、平台、环境的专项训练,采用课题演示、当场实践、作业巩固的方式加强工程能力的提升训练。

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实习实训、讲座沙龙、个体咨询服务、实习应聘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行业、找到短板,并在创新训练中补充提高。

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没有任何一种措施可以完整覆盖全体,每个学生都有不同情况,因此采取多种措施、多种角度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4 实践总结

通过几年的实践,该模式也在不断得以完善和改进,从效果上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以该专业2011 级的500 名学生为例,学院创新中心每年可以覆盖150 人以上,创新基金可以覆盖200 名同学左右。企业虚拟班每年有近200 名同学参与其中。工程训练班每年开设9~10 个,可以覆盖400 人左右。在2015 年的工程训练档案数理分析中,全部同(下转第58 页)(上接第32 页)学都在上述工作中参与了至少1 项。从就业的情况来看,就业率在95%以上,初始年薪超过10 万元,就业区域、就业单位的分布也比较理想。

软件工程专业作为工程型的学科,工程教育一直是重点,通过全覆盖创新教育模式的实施,逐步在年级、在学院形成一个人人参与的氛围,而这几种措施又都是围绕软件工程专业学习、实践展开的,通过不同形式的平台实训、团队训练、沟通表达训练、专业能力训练,逐步将学生带入工程项目中来,因此在学生工程能力、工程学习意识方面的训练和氛围营造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后续开展的实训、实习计划、课程设计等全覆盖的工程训练计划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⑦

综上所述,只要根据学科特点适当地开展全覆盖的创新教育,在营造整体氛围、改善学习风气、奠定专业基础、提高职业素养等方面落实创新教育,就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

摘要:文章从创新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出发,阐述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现阶段学生的特点,阐述了开展创新教育的难点和困惑,最后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全覆盖创新教育模式的举措和效果,总结了根据学科特点全覆盖开展创新教育,可以使创新训练在营造整体氛围、提升学习风气、奠定专业基础、提高职业素养等方面,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全覆盖,创新,教育,就业竞争力

注释

11徐辉.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J].江苏高教,2009(6):107-108.

22 朱恒夫.美国著名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述评[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90-95.

33 李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J].北京教育,2006(4):23-25.

44 项海帆.改革工程教育培育创新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http://wanfang.uestc.edu.cn/C/periodical-zgaqkxxb.aspx,2007(5):1-23.

55 高丽华等.软件是这样炼成的[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79-180.

66 齐治昌,谭庆平等.软件工程教育:迎接网络时代超大系统的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2012(3):23-25.

创新高职教育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创新 教育模式 就业目标 能力为本 学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22-01

近几年,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迅猛,形势喜人,但透过繁荣表象的背后,当前高职高专教育实则面临诸多困难,不少问题与矛盾有越演越烈之势,已直接困扰到高职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寻求适应社会,适合高职教育的发展理念是时下当务之急。

1.以就业为目标的教学

“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面向市场的高职教育”,这是高职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它为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检验一所高职院校办得怎么样,首要的标准是看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要想提高就业率,就必须“以需定产”,按照市场需要,科学设置专业。因此,只有瞄准市场、适应市场需求,高职教育才有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顺应市场规律,才能切实提高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1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相结合

按照市场需求,以国家职业技术标准为依据,制定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符合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做到高职教育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这方面,有的高职院校不乏成功的探索,在深化校企融合中,他们创新“定向培养”、“校企联动”、“工学交替”三种模式,组建企业冠名班,与一大批知名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企业成了学生技能提升的“主阵地”,实现了学校、企业双满意。

1.2与企业需求相衔接

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矛盾的核心问题,是所学知识不符合企业需求。现实告诫我们,发展高职教育,必须瞄准企业需求,企业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要加强校企联系,及时掌握产业动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实施“订单”培养和培训。学校要与企业定期进行“产教对话”活动,推行“二元双制”等校企合作模式,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让学生入学有就业保障、毕业即可就业,真正做到“学有所教、教有所能、能有所用”。

1.3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高职教育只有与产业深度融合,才能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要依据产业规划制定高职教育发展规划,把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作为高职教育的重点和方向,找到高职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立足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高职院校要加快建设支撑和服务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和专业群,优先发展信息技术、加工制造、石油化工、材料与能源、资源环境等类别专业。着眼提升我国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上档升级,就要积极发展物流、商贸、旅游、护理、学前教育、金融事务、家政服务等专业。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加强农林牧渔等涉农专业的建设。

2.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

能力本位教育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供产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它是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

2.1职业能力教育

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进理论实践一体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搭建校内实训、企业实习和就业实践三个技能素养提高平台,充分利用企业一线资源优势,将核心技术工艺以及管理技术等企业生产管理要素融入教育,让学生现场感悟职场人生。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框架,以工作情境为支撑”的教学活动,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和创造,让学生主动去构建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从而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2.2模块教育课程

模块化教育模式以“MES”和“CBE”两种流派比较具有代表性。我国对模块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早于“项目化”教学。“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就是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正规全日制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职业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转向“市场”,我国的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该教学模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现实性、经济性的特点,越来越受教育理论工作者及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关注。对于社会培训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培训手段。模块化教学的具体程序:1.明确项目任务: 教师提出任务,学生进行讨论。2.制定计划:学生制定计划,教师审查并给予指导。 3.实施计划:学生分组及明确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4.检查评估:学生自我评估,教师最终评价。 5.归档或应用:记录归档,应用实践。

3.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人。为此,在教育过程中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的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尊重、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只有被唤醒、被培植起来,才能发挥其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学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凸显出来,着力构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环境”五育人的工作体系,按照学生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成才的需要,来配置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元素,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更为优良的教学环境和有效的教育平台。

参考文献:

[1]刘晓,石伟平.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评析[J].教育与职业,2012,(2).

[2]刘亚峰.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对策与建议[J].科教导刊,2011,11.

[3]李俊飞.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高职论坛,2007(3).

作者简介:

创新教育模式 注重工作实效 篇4

德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创新教育模式 注重工作实效 努力探索中职德育工作新路子

宝塔区职业教育中心

宝塔区职业教育中心创建于1972年,占地42亩。学校现有教职工120名,在校学生1680名,是一所融职教、成教、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社会人才培养需求,开设了幼教、旅游、艺术教育、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和汽驾维修与应用等专业。学校认真实施“人人技能工程”、“温暖工程”和“雨露计划”,加强与东西部地区及省内企业、职业院校合作办学,不断提升办学品位,服务延安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质量为核心的科学发展,把握中职学生特点,不断健全德育工作机制,努力使每一位学生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性人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树立科学育人理念,突出德育工作首位

一是开展专题调研,找准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新问题。

今年全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学校领导深入班级、用人单位等,通过走访、座谈和征求意见建议等,找准了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外部办学环境来看,社会正处于转型变革时期,多种观念、思想对职业学校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职业观产生影响。从学校工作看,德育教育缺乏个性化、针对性和实践性,个性不够鲜明,个案深入研究不够,个性体验与道德实践不够。从学生素质看,理想信念模糊,行为规范较差,心理问题较多。从家庭角度看,家庭重普轻职的现象普遍存在,对子女的关心、重视不够。

二是坚持育人为本,树立科学育人理念。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学校必须始终把思想道德素质作为第一位素质,把德育工作作为第一位的工作,牢固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的科学育人理念。要树立新型人才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康的体魄、开阔的视野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中等应用性人才,以学生能否成为未来有用人才为培养目标。要树立素质教育观,既着眼于学生“成才”教育,又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未来职业适应、发展能力,使他们不仅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具有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的心理素质;不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

质和意志品质,而且具有积极的心态和强烈的创业精神,从而真正体现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职业性。要树立开放教育观,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判断能力,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理清工作思路,形成育人合力

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提出学校德育工作思路是:12345。“1”是一个转变,即学校工作由原来的重智轻德、重技能培训轻素质培养向突出德育首位、育人为本方面转变。“2”是建好政工队伍和班主任两支工作队伍。“3”是建立完善三个工作机制,即学校党团、科任教师、班主任德育工作网络机制,学生德育评价机制和教师德育工作考核奖惩机制,构建一个“人人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的格局。“4”是坚持四个原则,在具体工作中,德育工作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的现代职教理念相协调的原则,把时代要求、优良传统与传承延安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近、小、实原则,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从学生身心成长特点、承载能力出发,正确引导,把握方向;坚持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原则,既重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更注重学生在实训

实习中道德教育和实践体验;坚持教育与管理、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学校德育组织和管理评价机制,做到责任到人、有序推进。“5”是做到五个结合,即学校德育工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与坚持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相结合,与德育课程和学科教育渗透相结合,与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三、凸显职校优势,创新德育形式

职业教育说到底是就业教育。学生技能培养的过程,本身就为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知行合一体验平台,使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更加深刻的体会、感悟和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主要开展四项活动:

一是技能实践周活动。针对中职学生存在的生活自理能力差,纪律、卫生及集体观念淡薄等现象,学校每周安排一个班级,亲自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升旗仪式、考勤、卫生、纪律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监督检查工作等,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既使他们体会、感悟到爱护环境和提高思想纪律的重要性,又加强了学生的互助协作的意识,从而大大提高了其自理自立生活的能力,促进了学生与学校和谐健康发展。

二是用人单位实训实践活动。中职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时

间是在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学习生活,这为德育教育与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实习实训,利用企业生产规范标准、企业生产环境、企业文化等潜在因素,学校和实习单位适时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与创业精神培养,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技能的同时,逐步形成符合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提高自我就业能力,增强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思想准备。

三是青年志愿者活动。学校组织青年志愿者,利用暑期和节假日,深入社区、旅游景点等,宣讲延安精神,开展“消夏文艺演出”活动,走访慰问老红军、老八路。特别是我校结合旅游家政专业,成立了礼仪服务队,参与礼仪服务队的学生必须参加严格的礼仪服务技能培训,为市、区500多次会议、活动提供义务服务。培训内容包括仪表、仪态、岗位用语、岗位举止、服务标准等内容,队员的站立、行走、神情、仪态、文明用语等方面都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参与各种礼仪服务活动,培养了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

四是开展主题教育。利用延安革命圣地独特优势,联系鲁艺、延安革命纪念馆作为延安精神教育德育基地,开

展入团、入党宣誓仪式,接受延安精神再教育,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大型法制报告会,对学生进行法纪教育。

四、丰富德育内涵,注重工作实效

一是紧扣学生就业主题,开设职业发展规划课程。通过教师授课、个人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与学生谈话、邀请优秀就业学员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递有关职业规划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启蒙职业认知,培养职业情感,形成职业规划意识,树立人生奋斗目标。

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健全的个性心理。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臵与教学安排的意见》的规定,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程体系之中,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内容和时间等。同时,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克服不利于将来就业的心理倾向,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的变化发展,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采取建立心理咨询室、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网络咨询、开设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咨询,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心理特点,帮助学生增强承受挫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优化心理品质,使学生保持正

确的自我认识、进取心态,保持与社会协调一致,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成长道路和就业等方面出现的各种烦恼。

三是搭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平台。学校创办了《延安职教》校刊,组建了“黄土地文学社”、“书画社”、“学生广播站”等,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搭建学生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实践的平台。

四是典型引领。一方面邀请优秀企业家来学校进行就业指导讲座;另一方面邀请已经就业的优秀学员返校给学生做就业经历报告,用身边事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敬业、诚信、奉献等精神。

继续教育模式创新 篇5

安徽省濉溪县孙疃中学 郝尽想

一、分析现状,探索出路

我对传统的教学看法可以描述为:目的随意,观念陈旧,手段单一,方法低效,评价盲目,教师满堂灌,学生靠模仿单向封闭式教学方法。在“圣者的光环”下,祟尚师古,问题的发现及解决由教师决定,教师不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自己写错的字,与学生不同的观念不讨论,唯我独尊,在此观念下,现行教学模式:非常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起点是对教材的感知,然后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构建系统牢固的基础和熟练的技能,其形式是:注重高密度的提问代替满堂灌。两者不足之处:习惯于从概念出发,而不是从问题出发,注意结论的识记,而忽视对知识发生过程和思维方法的探究,强调教师的主宰作用,缺乏对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的尊重和关怀,未注意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动手实验,未充分重视学生小组、生生、师生合作的作用。为此,我校探索实验“创新思维”,思考弊端。

二、立足实际,思考弊端

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而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并不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品质,而是与教师教学行为显著相关,因为,我们不是要培养适应教育的学生,而是要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常思考:

1、未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很精彩,但不放开,故不能唤起学生的兴奋,外因没有促进内因质的变化,创新能力也无从谈起,即学生的思维与教师不同步,只能在事先划定的窄小渠道内进行,没有脱离牵着走的现象。

2、未注重教学过程。自然科学都是从实践实验中探索的真理,数学也是科学,也是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和结论。但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却不把数学当成科学,让其回到科学家原始探索的途经中,回到实验中让学生“磨”,让学生“悟”。因为数学原本就有实验,其探索过程更能体现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同时在过程中创造出新结论,新成果,在应用中检验和修正或补充自己的结论,又可创造出新的成果,这适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过程。教师要把教材内容理解为一个个被学生探索的生动事例,而不是冷冰冰的让学生被动接受的教条,其内容应成为发现和展开的最生动的素材。

3、只注重共性,对学生个性差异,在教学中没能准确的作出决定,充分挖掘有待发展的潜能,只有简单的表扬,而不鼓励学生大胆、自主和进取,甚至和教师面红耳赤的争辩。

4、教学中目标设定是任务式的认识性,而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情感、创新或对其他非智力因素(如意志、性格、兴趣等)抽象或附带。

5、当代学生对民主意识观念强,而现行教学氛围是压抑,课堂形式单一,教学严格按教案设计方案进行,学生交流合作机会没有。

三、课题实施教学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数学教学应整体审视数学各方面的因素,实行综合控制,以保证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且适应学生创造的教育,四个教学环节,八个教学段,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能截然分开,因为这而是由数学知识的整体性所决定,局部知识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组成,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整体意识,学生认识知识才能便于储存、提取和应用以及发散创造。

2、合作性原则

指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和提出问题,在探索的过程是师生或生生合作交流完成的,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发展学生的个性、社交、创造等素质,在团结协作、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学会交流,从而提高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

3、反馈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搜集和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作出正确的决定,帮助学生纠正或完善自己的观点和方法。

4、化归性原则

在教学中提供材料或问题背景,让学生由旧知识得出新结论或新方法,由此又可转化为另一问题模式,又可引发新问题,如此循环反复,其过程就是化归,可以说有数学的地方,就有化归。学生有了化归的思想,就有了促进事物向有利方向转化的能力,会变得聪明些,创造力也高些。

5、平等性原则

教师要正确对待尊师爱生的观念,鼓励学生讨论争鸣,各抒已见,最好在不同意见的交锋或探索,通过学生自己和集体的学习,辩明是非,探求真知,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欢乐,激发学生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在学习高潮和探究中,师生教学相长。

四、构建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要促使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学会生存、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尊重他人,就需构造合理科学的教学流程,我们根据人对事物的一般认识过程:感知认识——模拟与操作——反馈与评价——猜测与探索——发现与创新——应用与评估,其心理过程为:接受——领悟——储存——整理——反馈等五个阶段,构建教学模式为:从入门到入境,从入境到入理,从入理到诊断,然后揭示课题,展示目标,指出重点,并对难点说明,再激兴激疑,导入新知。学法指导,探索新知,质疑答辩,排难解惑,互问互检,巩固强化分层总结,全体达标,承上启下,留下悬念。

教师课堂教学流程图示:知识目标---背景材料---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直

觉---猜

测---结

论---检

索---命

题.学生在问题(定理、公理、性质、定义、公式、法则)出现时,对教师所提供的背景材料或描述事实,常做出直觉的判定(或错误或不完善),但由于学生没有自我监控的能力,缺乏对问题解题计划的评估和监控,不能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检测。因此,数学教学应始终有意识引导学生回到开始时,注意事物的所有特征中去,边分析、边检验、再重新修改实验模型、抽象命题结论,这会有与原先的推导、计算、演绎又有质的飞跃,这其实就是科学家解决问题的原始思维过程,如上教学流程图。而这种在自我监控的思路下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数学教学不仅重视演绎、计算、严格推理,更要培养学生预感尝试、归纳、“假设——检验”,“歌德巴赫猜想”“费尔马定理”等不就是例证?故“假设——检验”是创造发现的杠杆。

五、实施教学模式的策略

1、目标策略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应当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水平。要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全面、和谐与充分的发展,使知识和能力活化及情感协调发展,把数学教学融汇于素质教育之中。为此为目标,在数学教学中应打牢“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创造力结合,同时在传授“双基”时,就要营造有利于培养创造力的“良好”环境,使这些种子在良好的土壤、气候、灌溉、施肥下,发芽、生根、开花,成为参天的栋梁之材。

(1)把数学目标教学要当作文化过程来进行

任何科学都是一种文化现象,数学不单是种处理问题的工具,学习数学也不仅是获取定义、定理、公理、性质等这些知识本身,而是通过学习数学接受数学精神、感受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意志品质,并迁移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领域中去,的确,数学的最终形态是逻辑推理,是人类巨大的精神财富,在教学中,不要“掐头去尾烧中段”只强调结论的记忆和题型的训练,处理教材要有意识的把实验与抽象、推理与猜测、逻辑与艺术、理性与想象相结合,让数学知识的文化内含精彩释放。

(2)把数学思想方法与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数学思想是蕴藏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之中,是反复理解概念、定义、定理的过程中形成的,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在实施教学中过程中要挖掘数学的整体性所蕴含的思想,如:化归、分组讨论、数形相结合等,数学知识的记忆随时间流逝而减少,而数学思想却终身发挥作用,这是数学文化过程的一大优点,是数学教育目的之所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把知识内容与思想方法有机结合,有意渗透,在小结中注重用数学思想方法归纳、概括,从教材的整体出发使学生形成用推理、抽象、整体、化归等观念去完成数学教学目标,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

(3)体现数学的育人价值

透过数学的文化过程看其育人价值,数学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而文化过程的育人价值是内部固有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过程必然而且必须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利用教材相关的内容,通过数学实践活动有机的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向上精神,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责任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实事求事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培养人正直与诚实的优良品质,顽强的意志和勇气,教师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教学观点,明确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2、感悟和体验教材活动策略

课堂教学从发展性来看,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学会学习,具备未来的工作中,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坚韧不拔,顽强进取的良好品质,因此,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展现数学思想发展的脉络,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经历数学构建的过程,改变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交流,成为合作的多向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学成为一个开放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地调动起来。

(1)创设问题情境,激兴激疑

教师可从“人物介绍”、“讲述数学家趣事”等入境,导出知识发生发展过程,重演以前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实践过程,当然学生可能有意识地也可能无意识地调节,利用无意识创设一个生动引人的故事或动手实验,既可引起学生思考,又能促使情绪处于激发状态。

A以教材为素材,设计学生动手实验,如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线等分线设定,平行线分线设成比例定理等,初中教材内容大部分都可以假设实验手段导入。历史上,许多数学定理都是靠试验、观察和归纳发现的,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而且把视觉、触觉等综合起来,产生空间经验,知识经验,构建起数学牢固的知识结构,又在实践中进行实验学习、发明学习、创造学习,在课外也可模拟实验,讨论学习。

B围绕教学环节的衔接、转析、延伸,激兴激疑,引入新知。

C创设问题解决,使学生有新发现,新认识、新体会、新感知,激兴激疑。D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思维在碰撞中激出新知识。

激兴激疑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求实创新的学习环境,诱发学生的潜意识,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活泼、无缚无束,但也要注意处理知识的梯度和密度让学生能自己步入佳境,拾阶而上。

(2)优化知识展开的教学过程

教材隐去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如果仍按教材教学,势必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使数学枯燥乏味,成为冷冷冰冰的抽象思维,因此,要使内含的隐蔽的知识外显为学生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自我意识或思维习惯,而学生经历知识展开的过程是主动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优化知识展开过程,就是让学生经历思维实践,在参与中锻炼思维,学会创造,因为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在这过程中学生由没有目标的自我表现,逐步过度到明确目标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且问题解决后的成功感强化学习的心理需要,使得学生积极性得予持久和发展,如:相交弦定理及推理,切割线定理及推理,利用运动观点说明了线段乘积相等,但如何过度教材却避而不谈,使一个连续完整的内容被裂开,其实我们可用运动的图形暴露它们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体。

通过观察,学生顿然开朗,这几个定理的结论是同一结论,构建知识链,使学生产生连续认识活动和行为,并内化为用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观察世界,在运动中寻找发现不变的量,这不正是当今教改的一个方向?

(3)重视学生自我监控思维的形成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无疑是一个好建议,当然我们要既要重视严格的演绎推理,又要重视严谨的归纳,两者都是通向创造的主要方向,但是,在猜想中我们更要学生的自我监控下的思维,在自我监控下学生有意识的向目标,有计划实施,并在实施中时刻批判和自我批判,学生在尝试探究过程中,应克服一问一答或判断对错的简单思维,对错误思路不轻易给予否定,而是在互问互检中排除,讨论中肯定,有时要有意识的激励学生把问题针锋相对,互相辩论,在辩论中创造出新颖、独特的具有社会义意的见解,同时学生学会批判他人,也学会批判自我,这种内驱力的巨大源泉,养成良好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是学生情商能力得以提高的心理基础和物质保障,思维过程为:探索——结论——应用——检验——探索,循环反复,这种思维模式的形成表明学生在自己的接受系统中,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进行各种形式,各种水平的变换才能获得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完成对知识的接收,故能充分感知教材的内容。

3、分层实施策略

数学素质教育的人才目标要面向提高全体公民的数学素质,又要确信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否定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而是充分承认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数学教育创新人才目标为:专门的数学家和各层次的普通劳动者,因此课堂目标教学既确保共性需求,又充分顾及个性的发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搞“一刀切”。

(1)教学标准分层,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标准:严谨或宽度,但施教是同步的,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让各类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充分进行不同深度的思考和分析,发挥更大的教学效应。

(2)教学目标分层:“近纲靠本”(全体达标),“达纲拓本”(优生要求),如:二次函数y=ax2+bx+c的教学要总结出:① 函数与图象的性质,② y=ax2、y=ax2+c、y=ax2+bx+c之间的关系 ③ 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把目标与不同层次的学生紧密联系、因材施教。(3)测评分层:包括作业、检测题布置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遵循他们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巩固、发展和深化。

继续教育模式创新 篇6

一、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长期以来,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因文解道,因道悟文,一篇课文的教学点或许有很多,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既互相区别又彼此联系,若将这三者有机地综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如复述、概括、背诵等,就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应该整体把握,突出重点,突出语文本体性。课堂教学目标不能过于宽泛,要突出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要想面面俱到,平均分配教学时间,只能都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所以,必须结合学段特点和文本特点,筛选出教学内容,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并突出教学重点。在确定目标时要结合文本培养学生感受语言、品味欣赏语言的能力,重视语言学习和训练,突出语文本体。文本中涉及其他领域的知识点到为止。

二、激发兴趣,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与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以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悦的体验。因此,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营造气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回答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来上,使学生学到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读成功的关键。只有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才能在教学中尽量减少教与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才能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加大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首先,加大学生阅读量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需要广博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大量自由的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社会、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这些依靠自由阅读积淀在心灵深处的知识比老师在课堂上生硬灌输的知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具有更大的支持作用。

其次,大量的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人生视野。学生因年龄的关系,对于人生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大量的阅读反映人间百态的文学名著可以深化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大量阅读中外名家的传记作品可以增加学生对人生历程的体验……总之,这一切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丰富都有极大的益处。大量阅读还可以让学生学到丰富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由此可见,没有大量的阅读,就不会有知识的储备和力量的积蓄,也不会有出色的语文素养。

四、优化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采取的是“选文”的编写方式,无非是例子而已。优化教学内容必须对教材进行切合实际的加工改造:一是要紧扣教材的“语文味”,二是要倾听学生、掌握学情。在加工改造教材的过程中,要摆脱习惯性思维,探索教师、教材、学生多种矛盾运动、发展、联系的可能性,摆脱思维单一性和程式化,避免陷入某种固定不变的思维框架,处理教材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具体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借助上下文等来揣测某些词义,理解某些句子深含的意义,弄清全文的中心思想、层次结构、行文线索以及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态度和写作意图。要求学生要先粗读课文,理解“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形式,词句的学习、文意的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都在一个完整清晰的全篇认知过程中进行,通过关键词、议论句、抒情句等有针对性地分析理解点,并以点带面,深化理解。

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倾注情感

语文教学是有情的教学,而学生则更是充满感情的个体。为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情感,在文本的情感中领悟情感。在教师情感的正确引导下,使得语文课堂变为学生情感的栖息地。如今的课堂效果不是看教师口若悬河的演讲,也不是看学生无动于衷当听众,其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也就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必须有丰富的感情世界,凭借自身的情感去引领学生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情感。

心理学认为:在一定的情境下才能更好的进行情感的培养,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其思想内涵、抒发情感并增强艺术效果这是作者描绘情境的目的。而教师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人情境,帮助学生从枯燥无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让主动探索代替以往变被动的学习,积极扩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明确课堂需要讲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外,现代教学技术也可以适当地运用到教学中来,有时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节教学氛围的方法还有很多,除以上讲到课前导语、借助音乐以外,还可以借助投影幻灯,展示实物的具体形象,或是运用电影、电视等,通过合理的运用,就能起到激励学生情感,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课文的目的。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将情感教育落实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陶冶情操、愉悦性情、滋养心灵、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

[1] 张桂霞.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敲开情感之门[J]

构建创新型继续教育模式的探讨 篇7

模式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概念程式,是实践做法、实践方式的集合。模式的形成是由于反复的实践经验锤炼、加之与理论的反复互动作用而成,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构建创新型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要在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打破旧有的、僵化的思维程式,突破现有模式的框架,或超出现有模式的范畴对现有模式的要素重新整合。

近年来,为了服务社会、培养人才、构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大体系,高校积极为政府搭建继续教育平台,摸索出各种各样的继续教育模式,比如基地教育模式、开放教育模式、远程教育模式等。这些模式的创建,为我国继续教育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些模式至今还被高校广为采用。但是,进入21 世纪以来,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各个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固守旧有模式,不积极创新,就会陷入僵化、被动的状态,不利于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促进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推动高校服务政府与社会,应该构建以政府引导为先、高校资源为主体、个人利益驱动受训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创新型继续教育模式。

这种创新型继续教育模式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一、政府引导为先

政府在教育培训中应该起引导和支持作用。这一作用可从三个方面体现:

1.政策与资金组合投入支持继续教育发展。对于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政府可采取政策加资金双重支持高校建设培训基地,以基地为依托开发培训项目,建立以高校为主体的继续教育实施系统,开展具有战略思维培养的、综合素质提高的干部培训。但是由于资源有限,此种模式仅适用于精英培训和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

2.政府在宏观政策上引导继续教育的发展。政府以综合政策、行业政策支持的方式,引导高校整合继续教育的教学资源,开发培训项目,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具体来说,为了在宏观政策上引导继续教育的发展,政府可考虑将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相结合,针对不同群体制订配套培训计划,将各类人员的继续教育纳入终身学习体系中,并以培训计划和学时规定等方式引导。

(1)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从一个人中学离校开始至老人的学习,在全社会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继续教育体系,从而体现人力资源的持续发展。比如,制订针对年轻人职前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层次人士的在职培训计划,高校毕业生的见习就业计划、技能提升计划、新科技培训计划;针对年长者,可参考中国香港的做法,一方面制订促进身心健康培训计划,另一方面还可鼓励他们制订帮扶年轻人计划,比如:让长者与在校学生共同学习,促进长幼共融,保持长者身心健康,实现老有所为。

(2)对于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对强调时效性、技能型的专业,严格要求知识更新,实行强制培训。可由行业政府部门制订培训计划和学时规定,委托高校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我国有些行业已开展强制培训,例如:《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制度》规定,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每两年为一个考核周期,在每个考核周期内接受的继续教育时间累计不得少于80个学时,且任何一年均不得少于30 个学时。《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继续教育制度》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40个学时,其中有关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的培训不得少于4个学时。类似的规定还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注册建造师的继续教育制度:注册一个专业的建造师在每一注册有效期内应参加继续教育不少于120 学时,其中必修课60 学时,选修课60学时。注册两个及以上专业的,每增加一个专业还应参加所增加专业60学时的继续教育,其中必修课30学时,选修课30学时。

但是,我们注意到:这样的继续教育强制规定仅限于少数部门,相当一些政府部门和机构在培训规定上缺乏力度,在培训计划上缺乏系统性,尤其很多地方政府,继续教育流于形式,全国继续教育的发展格局严重不平衡,这就不利于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3.政府以资金资助支持继续教育发展。教育培训是介于纯粹公共物品和纯粹私人物品之间的价格排他性的混合物品,具有正的外部效益,在名义上向全社会提供,在受益上却是排他的,谁花钱谁受益。教育提供者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私人部门。如果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由此带来的外部效应,必须由政府给予补贴,否则很可能出现供给不足。

相比我国港澳台地区和发达国家,我国内地在继续教育方面缺乏有力的教育培训经费支持,除公务员继续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有一定的财政保障之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经费按规定应由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由于没有一些有力的监督机制,当前不能保证企业对技术人员的培训经费达到以上标准。对于国家倡导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即“653工程”,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部门、行业设立“653工程”专项经费,其主要的培训经费还是按照已规定的职工工资总额1.5%-2.5%的比例提取。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 “阳光工程”,由中央财政支持一部分,地方落实配套资金,除了经济发达地区,其他地区的培训经费仍然需要学习人员支付部分费用。基本上当前我国的培训经费表现为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多方负担的特点。

为构建学习型社会,不断提升人才质量,政府对继续教育培训的资助应增加力度,在资助方式上,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直接财政资助。如公务员培训,项目开发支持,基地建设经支出等。

(2)间接的财政资助。政府可考虑通过向企业征税将培训费转移给高校或培训机构,使这些受益的行业或企业间接负担培训费用,从而促进高校或培训机构为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士提供全部或部分免费的培训。当前的大多数企业采取的“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这个办法落实不了,有章无行。若能实行企业扣税、员工培训的方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继续教育培训经费挪作他用,从而保证了继续教育得以长期和全面开展。这个办法已经在中国香港和一些发达国家采用多年。由于体制问题和国情不同,我国可以先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试点推行,办法成熟后再推广全国。

(3)建议设立“培训基金”。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急缺人才增大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设立培训基金,资助需要重点扶持领域学习的人才,如社会弱势群体的技能就业培训,某些行业的急缺人才培训。做法是:政府每年根据人才预测和计划推出基金指定或重点扶持的几个领域,并结合行业培训要求订立“能力标准说明”设计,凡参加资历培训,可申请基金资助,从而完善国家和地区的人才结构。

(4)税收优惠。为积极支持继续教育事业,对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有一定条件限制)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学员的学习如果是为了维持或取得现在或将来就业单位所要求的资格,其学费可作为“个人进修开支”在年度个人所得税报税时申请一定比例的扣税。这会无形中激励全社会成员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培训。

二、高校资源为主体

继续教育是职后教育,是在已有教育基础上的再教育,是在职人员为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技能而要求接受的继续教育,那么作为继续教育主力军的高校就必须在政府宏观政策的指导下,纳入全国人才培训战略格局,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各高校应紧密把握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对资源优化配置,积极探索创新型培训模式。我们一般所指的高校资源如下:

1.教师资源:这是高校最宝贵的资源,由于教育业不是资本驱动的行业,而是人才驱动的行业,在教育培训行业的所有人才中,师资是第一资源。高校应积极利用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理论水平为政府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的任务是要满足政府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因此,应该对师资的要求提到一定高度,比如应该打破当前这种被学员称为“学院派”、“经院式”的师资格局,推进创新师资队伍建设。

2.课程资源:高校长期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服务社会、满足政府培训需求的重要资源,应依托政府扶持,搭建可持续有效使用的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提供优秀的课程资源,以高效、节约、个性化方式服务社会。

3.科技成果:高校有丰硕的前沿科研成果,应该利用这一资源为政府、为企业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解决实际问题。

4.培训场所、先进的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积极参与建设学习型社会,将部分培训场馆、图书资料向社会开放。

5.广泛的国际合作关系:这也是高校积累优势的一个具体体现。高校可积极利用这一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以实现人才的继续教育国际化。

高校为政府搭建继续教育平台还可以不拘形式,整合配置各种资源,比如:教师利用专业理论知识,为政府和行业的培训编写专业培训教材、制作培训课件;为某些培训需求项目提供课程资源、培训项目管理服务;等等。

三、政策引导下受训者个人利益驱动

如何使继续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驱动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当前多数的继续教育培训,受训者是被动受训。很多好的培训项目,若有资金扶持,学员就愿意接受培训,没有资金就难以为继。如果政府从全社会的人才格局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来通盘考虑,以制定相关政策的方式,驱使受训者个人的利益与继续教育培训挂钩,使得培训项目在利益驱动下不断完善、衍生、可持续发展。比如:对于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职业上岗的资格获取、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与升级、专业技术干部的任迁等,必须周期性接受一定量的继续教育培训等等,参加某种资格的培训可以享受一定比例个人所得税优惠,等等。积极探索创新这些思路和做法以形成利益驱动,使得受训者自觉自愿地接受资格获取、知识更新和技能提高的继续教育培训,从而使得高校的继续教育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再生能力,全社会范围的终身教育体系也自然而然地建立。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的技师研修培训工作,自2010年进行试点,先是委托首钢技师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分别对焊工和数控加工技师进行培训,有100名技师、高级技师率先参加了提升培训。2011年,技师研修项目进行推广,北京工业大学等四所高校作为培训单位参与技师研修项目,培训的职业(工种)增至11个,培训人数达476人。项目实施3 年来,已培训了钳工、电器维修等20多个职业(工种)的近2000名技师、高级技师。这个项目的学员及单位对研修的认可度高。根据研修结束的总结评价,几乎所有参加研修的学员和单位,都感谢政府为技师提供了这样的学习机会。认为研修培训旨在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原则,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希望政府能多组织类似的培训,并将培训常态化。但是,由于政府在相关政策上不配套,比如企业在聘的技师、高级技师还没有与本单位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工资福利待遇,而参加继续教育研修的技师下一步如何与职称评定衔接,当前,仅靠政府资助资金缺口太大,如何调动这些技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则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政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那么,这种针对高技能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可望对技师们形成利益驱动,使得他们自觉自愿出钱参加培训,配合政府资金计划扶持,就能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技术交流和学习,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创新创造能力,进而带动整个技能人才队伍的梯次发展。

四、品牌建设是构建创新型继续教育模式的重要途径

高校继续教育品牌,按照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刁庆军教授的观点,是指“被学习需求者(单位或个人)视为首选的某种培训产品和服务的代名词,其核心是要学习者对高校教育培训产生的一种较高的心理认知度”。品牌建设可以使得高校继续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应成为高校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当前,大多数高校对教育培训品牌化发展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社会对高校继续教育品牌认知度也不高,各高校更缺乏打造教育培训品牌的具体举措,品牌化战略定位尚不太清晰。

高校继续教育要走品牌化建设的道路,必须有完善的品牌化发展战略:一是强化科学的品牌发展理念。高校继续教育机构要有品牌意识,品牌思维,学会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思考品牌建设思路,提高学习者对高校教育培训产品和服务的品牌认知度。二是制定科学的品牌发展规划。了解影响高校继续教育品牌形象的关键因素,客观判断学习者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品牌期待,制定品牌发展方针,提出具体实施方案。三是建立独具特色的高校继续教育品牌标识系统,并在教育培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中都充分展示,方便学习者识别、区分和选择。四是处理好母体高校品牌与自身品牌的关系,既要依托高校品牌,维护高校品牌,又要积极打造自身继续教育品牌。

五、培育可再生项目是构建创新型继续教育模式的重要内容

高校教育培训的终端客户有两大类:一是团体客户,如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等;二是个人客户,如一些自主招生的学员。对于不同的客户,要有不同的项目。由于政府是高校继续教育的最重要的客户,政府的培训项目,较之企业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针对政府的培训项目,应重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先期以政策或资金等方式扶持的培训项目,高校如何能使得培训项目持续再生,或者衍生推广到企业、市场,建议如下:

1.建立高水平的项目研发团队。高校应重视继续教育的项目研发,建立一支过硬的项目课程研发团队。这个团队,既能及时收集团体和个人的培训需求信息,快速反应,又有极强的课程资源整合与掌控能力,能够很好地整合相关的培训课程、师资资源,及时推出特色培训项目。比如,在面向政府这个团体大客户时,开发系列化培训项目,形成适应大客户的系列项目群,分门别类构建项目课程体系。

2.建立培训项目保护机制。要培育可持续发展、健康再生的培训项目,必须建立培训项目保护机制。可以考虑:对精品项目、自主创新项目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完善培训咨询—投诉系统,以促使培训项目的完善和后续发展;推介培训项目,及时发现、处理侵权行为。

3.重视培训项目的后续跟踪服务。要使已经成熟的培训项目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做好培训项目的后续跟踪服务,可以在项目结束后对学员的定期回访、座谈、联络,总结项目的课程对学员的影响,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培训项目进行完善。

六、准确定位,做好“需求培训”是创新型继续教育模式的必然选择

当前,大多数高校定位千篇一律,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比如很多高校热衷于创收,凭感觉办学,什么(名字)时兴提什么,什么(专业)紧俏办什么,不管对象,不论条件,相互攀比,一窝蜂开展管理类、研修高层次学历培训,这种局面非常不利于继续教育的长足发展。当务之急,每个高校应该在继续教育体系中找准定位,科学化发展。

具体来说,高校继续教育定位应按照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造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方向,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以在职人员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为重点,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满足社会和政府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人才的需要。可以从战略定位、目标定位、服务对象定位和服务区位定位等角度对我国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进行定位。定位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自身办学传统、资源条件和办学优势,结合国家及当地社会经济环境及发展需要,战略上有所取舍,资源上合理配置,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需求培训是指通过社会调研,掌握学员需求状况而进行的培训工作,此处所指需求的范围比较广,可渗透政治、经济、管理、技术、技能等各个领域。比如:新时期,政府党政干部培训需求发生了很多变化,政府大兴低碳节约之风,出于节约开支的目的,一般性党政干部培训计划有缩减之势。而一些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为导向,以民生热点问题为重点的专题培训依然不少。党政干部是各高校重点培训对象,这要求高校教育培训机构提高政策敏锐性,抓住政策调整带来的培训机遇,及时面向党政干部,推出短平快的政策导向型培训项目。

另一方面,企业培训需求也在发生类似变化。目前,大多数企业把培训费用作为成本而非投资。在企业中高层管理培训这类有弹性的项目上,为削减控制差旅费,而减少部分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外出培训,更多地选择成本较低的企业内训。

还有,个体培训需求也呈现冷热不均的现象。各种以就业为导向的培训选择更加理性,学员一是把培训与职业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结合起来,希望通过培训,能力与就业能对接。二是把培训机构品牌知名度、师资力量和学习结果看作选择培训机构最重要的因素,选择更加理性、谨慎,追求更高的性价比。这就要求高校紧密围绕需求,在政策引导下,充分调研、开发能够满足各种需求的培训项目。比如:高校对于高级管理人才,可实行定制式培训;对于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在政策引导下,利用丰富的教师资源,积极参与企业内训或者合作培训。

此外,构建创新型继续教育模式,高校还应该创新继续教育目标;尝试实行继续教育学分制;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及创新设计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创设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高校还应该积极搭建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共享平台,全方位推动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构建创新型继续教育模式就是在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打破旧有的、僵化的思维程式,突破现有模式的框架,或在现有模式的范畴内对现有模式的要素重新整合。为促进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推动高校服务政府与社会,应该构建以政府引导为先、高校资源为主体、个人利益驱动受训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创新型继续教育模式。构建这种创新型继续教育模式,品牌化建设是重要路径;培育可持续再生项目是重要内容;准确定位,实施个性化需求培训是必然选择。高校应该创新继续教育目标,构建完整的大继续教育体系;尝试实行继续教育学分制;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及创新重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创设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声乐教育的创新模式初探 篇8

关键词:声乐教育 创新 思维 模式

一、创新声乐教育模式的目的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形成的,用以组织和实施教学的相对系统、稳定的策略和方法。采取什么样的模式事关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音乐教育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唱歌能力、演奏水平,更是为了顺应国家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专业能力。声乐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只有合理高效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教和学的统一、促进师生间的默契交流、提高声乐学习的成绩。不突破传统模式的桎梏和局限,只是在理论皮毛上作少许改动,那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举动,对人才的培养没有任何帮助。新时期的声乐教育改革为创新声乐教育模式提供了平台和机遇,摒弃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实行多元化教学、培养复合型声乐人才是大势所趋。

二、创新声乐教育的意义

在心理学上,人的创造能力或创新能力是对各种综合素质的概括,这种素质又涉及多个层次、多个方面的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创造性思维方式,即创新理念,创新理念是进行一切创新活动的源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声乐教育中树立创新理念、创新教育模式能给艺术活动带来耳目一新、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艺术产物。创新声乐教育模式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模式下的音乐教育提升了受教者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其学会在声乐中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增强追求真善美的动力和与丑恶抗争的勇气。

(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创新模式下的教学有助于集中受教者注意力、发展智力、培养想象力。无论是进行声乐体验还是进行声乐实践都可以拓展受教者的思维空间,让人仿佛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翱翔在声乐的殿堂,自主地进行艺术创作。

(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高效完善的声乐教学可以说还是门心理课、体育课。优美动听、积极向上的旋律对于调动受教者情趣、改善周边气氛、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态平衡具有功不可没的效用。

三、创新声乐教学模式的途径和策略

(一)树立创造性思维。传统声乐课堂上,教师大多进行灌输式知识传授,传授的声乐理论知识也大都很乏味,甚至都有固定的套路可循。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信息,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知相结合。鉴于此,教师应当重视建立和谐友好的课堂环境,引导鼓励学生树立创造性思维,摒弃以往被动模仿、消极接受的模式,自觉进行声乐体验,自主发现不足、纠正错误。教师一定不要像过去一样代替学生进行音乐体验,要给予学生想象和探索的空间,在宽松的环境中慢慢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一环节,教师的授课方针应当是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命令,多关怀、少苛责。

(二)重视个性化指导。艺术之所以具有独特魅力,是在于艺术可以将丰富的感情色彩和个性化的艺术风格相结合,在于大众性和个体性相结合。艺术作品只有立足于生活、扎根于群众才能满足大众要求;只有性格鲜明、色彩独特才能激发大众产生心理共鸣。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可一味追求整体和谐而忽略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要善于挖掘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对整体做统一要求下对个体学生做单独引导,避免常规标准束缚学生的发展空间,扼杀学生的天资才智。这样经过教师的引领、鼓励、改正,学生的个性化空间与基本理论知识得以有效结合,为学生在声乐道路上走得更远打下基础。

(三)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新不等于否认传统,更不是全盘抹杀传统。目前声乐教育中最主要的弊病在于没认清继承与借鉴的关系,没有把握好借鉴的度。教师传授知识时不自觉地避开了传统民族音乐而全盘西洋化了,导致学生的演唱技巧趋于雷同,甚至在社会上人们对传统民族音乐也是避而不谈,盲目追求知名歌手的演唱技巧和舞台风格,甚至推崇西方音樂至上论。在中外交流如此密切、西方文化不断入侵的时代狂潮中如何锐意改革,把民族声乐推向世界舞台是每位声乐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高校是培养声乐专业人才的摇篮,首先应当在高校中倡导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理念。在实践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要立足传统声乐,继承其中优秀精粹,不断完善创新,使之发扬光大。然后积极汲取世界艺术精华,洋为中用,兼收并蓄、互利共赢。古典精粹与现代优势相结合的声乐才是扎根人民、多姿多彩的人民艺术,才是独领风骚、活力永存的经典艺术。

(四)开展多媒体教学。过去的声乐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音指导时只能靠听觉器官听到学生发音,再利用自身的语言器官模仿学生的发音来告知其不恰当之处。这种传统的发音指导具有人为性、易变性,缺乏严密性。现在的MP3、MP4、数码录音笔等媒体录音工具具有记忆力强、延续性好、储存密度高、记录时间长、记忆清晰、可反复复制的优势,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声音进行剪辑、控制和波形分析。虚幻无形、变幻莫测的声音在波形分析技术下变成可视的图形,学生音色、音高、音调的细微变化都会被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可以调动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一起对自己的声音变化进行改进和强化。即使走下课堂,学生也能在没有教师指导的环境中进行声乐训练,并自主修改不足之处。多媒体教学对于激发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开拓艺术想象空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四、结语

传统的声乐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巧、基本理论知识和审美能力。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高校是培养声乐专业人才的宝库和摇篮,是教育改革的先锋。身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树立创新思维,挖掘声乐教育内涵,重视学生个性需求,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借助高科技的力量提升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岩.声乐教育的创新模式研究[J].黄河之声.2011,(14).

[2]王绍伟,陈淑惠.“艺术教育”声乐创新教学模式探讨[J].长治学院学报.2010,(03).

上一篇:廉政准则自查自纠下一篇:秋雨思故人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