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创新答案

2024-07-22

继续教育-创新答案(共11篇)

继续教育-创新答案 篇1

创新能力与创新实践

(二)1.下列各项不属于实物创新的是()。单选 A 美国“椰菜娃娃”B 用充氩代替真空C 多缸蒸汽机的发明D 电脑绣花机代替手工绣花

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

2.几乎人人都有直觉能力,只是程度各有不同,直觉能力是可以通过培养增强的,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多选 A 用右脑速度,泛读各种信息B 丰富和积累的专业知识和经验C 善于观察D 欣赏音乐

您的答案: A B正确答案: A B

3.完成能力指完成有价值的创新设想的能力,那么完成能力表现在那些方面呢?()多选

A 设计能力和绘画能力B 工艺设计和制作能力C 实验能力和组织能力D 语言写作能力E 精雕细刻能力F 资源整合能力

您的答案: A B C D E F正确答案: A B C D E F

4.下面哪些行为有助于开发右脑?()多选 A 欣赏音乐或跳舞B 散步或郊游C 下棋D 看侦探小说进行推理E 做几何题F 练习用左手写字、画图

您的答案: B C D正确答案: B C D

5.直觉与逻辑思维的根本区别是,直觉是一种无意识的思维,不像逻辑思维,按照一定的推理原理进行。()判断 正确 错误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6.“墙里开花,墙外结果;本地开花,外地结果”的现象是由完成能力较差造成的。()判断 正确 错误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7.电灯中用钨丝代替碳丝不属于实物创新。()判断 正确 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8.创新思维并不一定要去实践。判断 正确 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9.()曾说:“人类主要凭借机遇和直觉而不是逻辑创造了艺术和科学”。单选 A 培根B 爱因斯坦C 马克思D 富兰克林

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

10.人的右脑是创造思维的源泉,其具有艺术、态度、综合、形象、情感、()等思维功能 单选 A 抽象B 记忆C 直觉D 感觉

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

继续教育-创新答案 篇2

一、学生提的问题可以是预设的而不是预定的

在语文教学中, 提倡学生预习。制发的预习案体现出基础知识、课文感知、延伸拓展这样的内容与环节。但在本课教学中提出的问题都是教师预先设置好的。例如:为什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创造性思维需要哪些要素?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创造力?这些问题来自课本, 答案也需从课文中寻找。学生回答问题也就是照书读。所以, 在本课教学中, 问题是预先设定的, 问题的答案是固定的, 甚至回答问题的同学也是指定的。显然, 问题的预定最终会限制学生思维灵性的发挥。

许多老师由于长期受到专业的限制, 形成了以“语文解构语文”的授课方式, 在这样一节以创新为主题的新课学习中, 未免就显得不合时宜了。本节课既没有授课方式的创新, 也没有学生的奇思妙想, 执行的仍是从课本中来再回到课本中去的教学原则, 教学双方仅仅是从语文的角度完成授课任务。

问题是探究的先导, 它既是探究学习的资源, 也是探究学习的推动力。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因此,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解决问题, 这就是教学的精髓所在。那么, 如何设置问题就成为教学的关键所在。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 跳出语文教学的框框, 既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 实现教材心理化, 贴近学生生活。不仅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还要善于挖掘素材, 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问题, 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 启迪学生智慧, 帮助他们不断挑战自我, 享受到探索问题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从而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 将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层次。

二、解读文本的途径应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

本课教学以分析问题为主线的思路是对的, 但在分析课文、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时, 却总是无法脱离课本。所有设置问题的答案都是从课文中找出, 用课本原话回答问题, 有老师认为这是基于文本教学, 不至于脱离教材。实际上教学方法是多样的, 照搬文本的做法是单一的。在本课教学中, 这样的做法既没有体现创新思维, 学生也没有真正搞懂创新的含义。

诸如创新思维的要素以及如何培养创造力这样的问题, 不能单单依据文本, 完全可以通过列举事例, 让学生自己学会归纳总结, 同样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正确答案, 这也反映了本课的论题——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

在讲授本课时, 教师不妨穿插学生学过的知识与内容, 例如苏轼的《题西林壁》, 《列子》中的《两小儿辩日》。教师让学生谈谈对这两篇诗文的理解, 建构与本课教学内容的关系。同时它又给我们这样的启迪: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 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这样做既帮助其理解课文, 又能复习旧的知识, 前后呼应, 相互佐证, 从而达到融会贯通。

再如, 人大附中王君老师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时, 让学生从分析于勒家信中的破绽入手, 逐步还原现实生活中的菲利普一家, 人性教育贯穿始终, 听者耳目一新, 受益匪浅。当然, 这篇文章可以有多种教法与学法, 有多种角度去解构文本, 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另辟蹊径, 如果能做到这点, 教学就富有活力, 就能引发共鸣, 就是成功的课堂。

三、文本中的材料是“西瓜”而不是“芝麻”

文本中有许多引述材料, 但在讲述课文时, 许多教师认为学生自己看过了, 再拿过来讲已经没有意思了, 于是会补充些课外材料以丰富课堂内容。

例如, 在课文开头有一个图形分析案例, 意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得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结论。但大多数老师在导入新课时都抛弃了这一材料。有老师将其换成赵本山小品中1+1≠2这样脑筋急转弯的话题导入, 即使具有戏剧效果但缺乏说服力。那么, 对于学生已经预习过的材料, 要不要讲, 如何讲?答案是肯定的, 但处理方式必须有创新。

再如, 课文中有两个案例, 许多老师也都是一带而过, 没有引导学生深究。一是讲述约翰·古登贝尔克使用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 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二是讲罗兰·布歇内尔发明游戏机的由来。可否在现场设置简单装置, 简单演示制作出印花, 或让学生发挥想象力, 简单说明其原理?也许这样做的效果会更好, 更能体现文章主题。

这几个材料要不要讲, 教师有疑虑。如果讲的话, 是否会有走题或借题发挥的嫌疑, 是教师最担心的事情, 故而不敢越雷池半步, 这就束缚了教师创新思维的发展;另外, 教师可能会这样想:我自己都搞不懂, 学生就更不懂, 演示或讨论这部分内容超出学生所能理解的范围。其实, 作为教师就应该挖掘教材, 领会这两种器物的原理,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不管学生回答的对与错, 都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只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好处的部分, 就应该多讲, 即使教参没有这样的规定。

杜威说过:教师能否够得上艺术家称谓, 就要看他是否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教学促使年轻人或儿童也具有艺术家的态度。所以, 教师还须以追求艺术完美的精神研究文本、研究学生, 不能因为学生懂了就不讲, 更不能因为自己不懂就认为学生也未必懂就不讲。

四、知识是自我建构的而不是灌输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者的活动是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用自己的理解解读文本的内容, 从而在自己头脑中建构出一个新的认知。所以,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 知识都是学生自己建构的, 而不是老师灌输的。

多年来, 在应试教育的主导下, 学校、社会、家长关心的是分数的高低, 因而, 分数便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为提高考试成绩, 教师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方法, 布置大量的作业与练习, 课上讲, 课后补, 学生学习毫无自主性, 但这种学习方式对于提高成绩往往是有效的, 因而受到社会、家庭、学校领导的欢迎。但他们从来没有考虑到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感受。在这种背景下, 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 教师的教是单向的, 学生的知识是靠灌输积累的, 而这种学习方式是低效的。怀特海就曾评论说:“一个人可以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 所有关于空气的知识和所有关于地球旋转的知识, 但他却看不到日落的光辉。”同样, 语文教学如果在背课文、分层次、分析句子与段落大意的层面上徘徊的话, 那么, 学生即使能取得高分, 也未必懂得欣赏、学会生活。

五、教学模式应该是灵活的而不是格式化的

目前, 在新课程改革的强力推动下, 全国各地区、各级学校在教学模式上求新求异。本课教学以杜郎口模式 (学生分小组就座, 开展讨论、互助学习) 为蓝本, 教学流程上实施“三案六环节” (三案即教案、学案、巩固案;六环节即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质疑、精讲点拨、迁移应用) 。全新的模式, 格式化的教学流程, 看似紧凑、流畅, 一环紧接一环, 但短短的45分钟被生硬地分割成若干个小模块, 其整体效率并不高, 貌似面面俱到, 实则囫囵吞枣。如在质疑阶段, 学生又把前面分组讨论看似解决的问题又拿出来, 这说明部分学生要么是注意力没有集中, 要么是没有真正搞懂, 这也说明新的课堂与教学模式未必就是万能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但一味照搬照抄他人的做法则欠妥。陶行知先生说过:“夫教育之真理无穷, 能发明之则常新, 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 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者就必须敢于打破常规,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用生活解构文本, 创新课堂, 教会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美国〕杜威著, 彭正梅译《民主·经验·教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美国〕多尔著, 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 教育科学出版社。

继续教育-创新答案 篇3

在发布会现场,世茂集团助理总裁邵亮畅谈了世茂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一颗种子,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事,世茂·光合教育社区着眼的是孩子、家庭和整个教育行业的光合作用,让家长以快乐的心态与孩子一起成长,让社区回归社交的本质,让生活回归本真。不仅如此,世茂、家长、孩子和教育机构有机融合在一起,教育会呈现出勃勃生机。

在世茂光合教育社区,依托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聚合优质内外部资源,形成针对所有业主的教育软硬件平台。邵总特别阐释了“光合教育社区”的出发点。他认为,从生命的历程来看,不同的教育阶段都有不同的教育需求,从家庭联系来看,每个人的教育需求都会对家庭成员之间产生影响,基于此,世茂要让教育覆盖全年龄,让教育与家庭产生紧密联系。光合教育社区涵盖多个板块,目前以360课堂和人人教育两大板块为核心。平台的启动不仅是地产领域的一次成功探索,对教育的发展同样具有启发意义。世茂光合教育社区紧扣教育大趋势,迎合业主的渴求,在地产和教育两大产业的有机融合方面,迈出了卓有成效的一步,探索出社区与社会和谐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继续教育-创新答案 篇4

(二)3

1.社会诉求表达强烈,即伴随着社会开放程度地深入,地域间流动、公民意识觉醒导致收入差距拉大。()判断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2.在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管理方面,要严格禁止。()判断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3.科技进步引发了社会管理的危机。()判断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4.当今国际关系、国际格局、国际秩序正处在新一轮调整变化之中。()判断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5.现有的社会结构面临哪些剧烈变化的挑战?()多选 A 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B 城乡结构的变化C 地区结构的变化D 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

正确答案: A B D

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多选 A 维护社会秩序B 促进社会和谐C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D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正确答案: A B C D

7.社会建设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以及()。多选 A 促进社会公正B 应对社会风险C 保持社会稳定D 提供社会保障 正确答案: A B C

8.在社会管理的精神卫生方面,要建立预测、预警、疏导、救助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成员的心理问题,防范和降低()。单选 A 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B 做好事后解决C 做好事中调解D 做好事前防范

正确答案:A

9.社会管理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单选 A 实现社会进步B 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C 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D 建设和谐社会,实现长治久安

正确答案:B

10.下面有关社会管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单选 A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B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的一项管理活动C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的一项活动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继续教育-创新答案 篇5

1.Abdelgawad提出()是企业感知、塑造、选择和实现机会的能力。(单选题2分)A.技术能力 B.创业能力 C.创新能力 D.独特的个性化

2.创业计划书应该具有(),以便投资者可以较容易地查阅各个章节。(单选题2分)A.索引和目录 B.制定创业计划 C.参与人员 D.市场调研

3.任何实验都具有实验者、()和实验对象3个基本因素。(单选题2分)A.实验手段 B.实验工具 C.实验目的 D.实验步骤

4.将封闭式创新的“一个资源,一种市场”转变为 “两个资源,两种市场”,体现了开放式创新的()特点。(单选题2分)

A.开放性 B.效率高 C.价值性 D.渗透性

5.以下对于创业计划书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2分)A.创业计划书的主要目的是融资,以赚取更大的收益 B.创业计划书不需要揭示必要的风险 C.创业计划书就是对企业未来的规划 D.创业计划书只是对前期筹备工作的总结

6.()不属于“欧盟2020发展战略”设立的五大量化目标()。(单选题2分)A.辍学率从15%下降到10%以下 B.贫困线以下人口减少30% C.研发投资从不足欧盟总GDP的2%提高到3% D.20-64岁劳动人口的就业率从目前的69%上升到75% 7.《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把创业企业界定为成立时间不超过()个月的企业。(单选题2分)

A.42 B.41 C.45 D.40 8.以下关于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胜任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2分)A.胜任力可以通过培训和发展加以改善和提高

B.胜任力是影响一个人工作绩效的动机、知识技能和自我形象和社会角色等

C.胜任力包括外显胜任力和内隐胜任力。外显胜任力中社会角色、个性、态度等影响胜任力的直接发挥

D.胜任力可以通过广泛接受的标准进行测量

9.实现不同要素之间的系统化整合并形成良好的(),是成为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中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单选题2分)

A.协同规范效应 B.协同创造效应 C.协同创新效应 D.协同波及效应

10.()提出了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拉动模式。(单选题2分)A.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在性 B.熊彼特 C.劳伦斯•克莱因 D.内森•罗森伯格

11.在某种意义上,技术创新是对知识的()应用,是知识应用的一种特殊形式。(单选题2分)

A.发散性 B.创造性 C.多层次 D.集合性

12.1986年,()提出了链环—回路模式,简称链环模型。(单选题2分)A.施穆克勒 B.罗斯威尔

C.劳伦斯•克莱因和内森•罗森伯格 D.熊彼特

13.肯尼斯的实证研究中认为机会评估和创业者的()显著相关。(单选题2分)A.风险偏好 B.风险感知 C.认知水平D.心理素质

14.构建创业模式的首要问题是()。(单选题2分)A.客户定位 B.规划未来 C.自身定位 D.价值传递

15.客观现实世界的整体性、复杂性与统一性,决定了创新能力也是具有()的知识智能系统。(单选题2分)

A.多线程结构 B.复杂结构 C.直线结构 D.并行结构

16.()是生产要素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创业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最稀缺的资源。(单选题2分)

A.财产资源 B.关系资源 C.社会资源 D.人力资源

17.原始创新的本质特点是()。(单选题2分)A.技术开发的专业性 B.核心技术的内生性 C.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在性 D.技术与市场方面的领先性

18.门径管理第二阶段的核心任务是确定项目创意是否能作为商业项目立项。具体工作内容不包括()。(单选题2分)

A.根据评估结果作出项目是否进入开发立项的建议 B.实施产品开发计划和市场开发

C.进行市场调查、市场研究、竞争分析、产品概念测试、技术评估以及财务分析 D.确立成功的新产品定义 19.北京市推动创业孵化基地发展的基本原则为()引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示范引领。(单选题2分)

A.市场 B.政府 C.社会 D.企业

20.相比物理层面的集聚,一个创业社区最关键的是()和社交网络层面的发展。(单选题2分)

A.创业资本 B.创业环境 C.创业思想 D.创业文化

21.系统集成网络模式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家的界限变得模糊,创新活动已经从线性模式向系统集成网络模式转变,最为显著的特征包括()。(多选题2分)

A.创新其实是多因素作用的过程

B.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系统集成网络模式下的创新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支持 C.创新组织是在创新组织和其他机构既竞争又合作的网络中运行

D.创新过程中广泛地运用专家系统、仿真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来进行辅助开发

22.熊彼特把经济区分为()两种情况。(多选题2分)A.“增长” B.“萌芽” C.“发展” D.“衰退”

23.成功创业需要的资源要素主要包括()。(多选题2分)A.关系网络以及营销网络 B.创建企业和项目起步的资金要求 C.创业所依赖的技术、营销与管理人才 D.技术、市场及政策信息

24.“欧盟2020发展战略” 提出了可持续性增长战略优先任务,其配套的旗舰计划有()。(多选题2分)

A.产业政策全球化 B.高效利用资源的欧洲 C.青年行动 D.创新联盟

25.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为()。(多选题2分)

A.经济结构不合理 B.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C.产能过剩 D.产业技术水平低 26.按照创业动机的不同,创业活动可以划分为()。(多选题2分)A.生存型创业 B.安家型创业 C.机会型创业 D.冒险型创业

27.创新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地对原有的产品、技术、市场、管理、组织进行变革,从而创造有价值的()以满足人类社会新的需要的活动过程。(多选题2分)

A.新想法 B.新产品 C.新服务 D.新工艺

28.范围确定阶段的的主要目标是决定项目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完成项目构思的市场评估、前期技术评估、前期商业与财务评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2分)

A.前期商业和财务评估主要是对商业准则与财务前景的精细检查,并对大致可能的投资回收期进行评估

B.前期技术评估通过初步的资料搜集、专利调查来了解竞争者的资料、资源供应的路线、可能时间和成本、可能存在的技术风险、法律和行政管理的风险与障碍等,作出技术可行性的评估

C.市场评估的任务是通过互联网搜索、图书馆查阅、客户联系来对项目构思可能的市场规模、市场潜力、可接受程度、产品成长性、客户兴趣等进行评估,并把构思塑造成为一种初步的产品设计

D.前期技术评估是指把所提议的产品构思提交给公司研发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讨论和评估 29.国家创新系统主体中,政府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有()。(多选题2分)A.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问题 B.经济长期运行中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 C.外贸经济中与其他国家和谐关系的问题 D.环境污染问题

30.新创企业的市场风险包括()。(多选题2分)A.急于取得回报 B.市场营销策略失误 C.市场定位不明确 D.市场估计过于乐观

31.新熊彼特学派认为当市场结构处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即()状态时,由于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又保持一定程度的竞争,该市场结构最有可能促进技术创新,而且可能出现重大的技术创新。(多选题2分)

A.双头垄断 B.垄断竞争 C.部分竞争 D.寡头垄断

32.“研究开发中学”可以分为连续循环的()等阶段。(多选题2分)A.沉思的观察 B.抽象的概念化 C.具体的体验 D.积极的实验

33.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是创业能力培育过程中多层次、多主体()形成的联结方式和运作方式。(多选题2分)

A.分头工作 B.相互协调 C.相互促进 D.共同作用

34.机会型创业的特点有()。(多选题2分)A.不会产生就业倍增现象 B.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高 C.创业只为谋生 D.企业成长速度较快

35.南宁市创新创业配套服务的政策措施有()。(多选题2分)A.扶持创业孵化基地发展 B.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地 C.财政小额担保借款扶持创新创业 D.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资助政策

36.在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同时,新古典学派还开展了技术创新中政府干预作用的研究。(判断题2分)正确 错误

37.创新能力具有战略性、持久性、难以模仿性,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判断题2分)

正确 错误

38.领导力是创业者及时正确做出决策的能力,是保证创业成功的必备能力,也是创业者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判断题2分)

正确 错误

39.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体系从机构性质来看,应包含有政府背景的公共机构、非营利性组织以及完全按照商业化运作的纯营利性创新创业中介服务机构。(判断题2分)

正确 错误

40.我国是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家,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判断题2分)

正确 错误

41.2015年的美国创新战略中三大创新要素指的是投资创新生态环境基础要素、推动国营部门创新、打造创新者国家。(判断题2分)

正确 错误

42.学习型组织是指能够有意识的、系统的通过不断创造、积累和利用知识资源,努力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从而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组织。(判断题2分)

正确 错误 43.服务创新仅局限于服务业。(判断题2分)正确 错误

44.在任何创新模式中,研究和知识都是创新活动的起点。(判断题2分)正确 错误

45.创业过程是指创业者发现并评估商机、制定计划、设立企业并将潜在商机转化为价值的过程。(判断题2分)

正确 错误

46.二次创新在模仿的基础之上再进一步,不仅对率先者的技术积累进行消化吸收,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判断题2分)

正确 错误

47.熊彼特从分析经济发展的内涵出发,提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判断题2分)

正确 错误

48.在构思产生阶段,由于创新团队有时会因本公司已有产品的开发思路束缚而形成“遂道效应”,难以形成突破性的想法,因而应广泛吸取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创意来源。(判断题2分

正确 错误

49.科学性原则是专业技术人员创业能力评价结果具备可靠性的重要保证。(判断题2分)

正确 错误 50.TRIZ技术创新理论认为,同样的原理或方法不能在解决不同行业的问题中进行创造性应用。(判断题2分)

继续教育-创新答案 篇6

命题点一:科教兴国,发展科技

材料一 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 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于2014年9月10日开幕,中方大会主席杨利伟透露:2016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发射神舟11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

材料二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二十一号 2014年9月8日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21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还同时搭载发射了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拓2号卫星。这是我国时隔1个月后再度发射遥感卫星,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93次飞行。

材料三 “蛟龙”号携青奥会火炬下潜5 555米 2014年7月19日,“蛟龙”号计划进行第三次潜航,共3名下潜人员,“蛟龙”号携青奥会火炬下潜5 555米。

相关链接:我国将发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我国对地观测卫星分辨率精确到1米;我国自研中低速磁悬浮列车问世、公安部利用高分一号卫星数据和高分专项先期攻关成果。考点链接

①我国的科技成就 ②创新 ③科技的重要性 ④科教兴国战略 1.请列举我国最近几年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

(1)“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7000米,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2)“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3)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月卫星。

(4)自主研制超千万亿次的计算机“天河二号”等。2.我国取得这些科技成就有何重要意义?(1)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提高我国现代化水平,促进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进步和能力建设,增强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2)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

(4)有利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3.“遥感卫星21号”的成功发射、“蛟龙”号携青奥会火炬下潜,对我们青少年有哪些启示?

①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艰苦奋斗精神。③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热爱祖国、报效祖国,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命题点二:人才强国,自主创新

材料 李克强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代表座谈 2014年8月21日,李克强总理在京听取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20周年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的汇报,他强调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更为重大。要树立人才意识,加强培养人才的责任感、紧迫感,建立完善社会创新氛围,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推动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加速发展。要打破束缚人才割度羁绊,让创新血液社会社会自由流动,让创新释放出更多红利。考点链接

①科技创新 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4.当前我国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有哪些优势?(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2)社会主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3)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4)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巨大精神力量。(5)经过广大科技人员顽强拼搏,已在航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积累了一定的创新经验。

5.建设创新型国家,让创新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国家应该怎么办?(1)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2)把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3)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4)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5)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重奖创新人才。

(6)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7)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对盗版的打击力度。命题点三:科技薪火,少年传承

材料一 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京成功举行 2014年8月20日,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颁奖大会并发表讲话。刘延东指出,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并倾力推动科教事业改

革发展,十分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根据邓小平同志遗愿用他的全部稿费设立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对于激励引导青少年追求科学理想、参与创新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 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014年8月21日-26日,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举行。本届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板块,主要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和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等竞赛、展示活动。此外,组委会还围绕“中国梦、科学梦、青春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交流活动。

材料三 2014年全国科普日 主题为“创新发展,全民行动”的。2014年全国科普活动。于2014年9月20日~26日在全国各地集中开展。活动重点突出四个方面:一是围绕创新引领未来;二是围绕创新改变生活;三是围绕创新在我身边;四是围绕创新圆我梦想。考点链接

①教育 ②科技创新 ③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④理想

6.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行为习惯。(2)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3)有利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7.如何提升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1)组织科技专题讲座。

(2)举办科学技术小发明创新比赛。(3)举办科技活动征文比赛等。8.传承科技薪火,青少年应该怎样做?(1)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

(2)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现代科技充实自己,提高素质。

(3)培养好奇心,善于质疑,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4)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敢为人先。

(5)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考点练习

1.2014年8月9日13时4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号送入太空。遥感卫星二十号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这表明()A.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创 新型国家 B.我国的科技水平整体上已经处于世界前列

C.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取得新的突破,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D.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发达国家 2.2014年8月21日,主题为“中国梦·科学梦·青春梦”的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正式启动。本届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板块,有1 000多万学生参与初赛。材料说明了

A.我国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B.我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C.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 D.我国已由科技大国一跃成为科技强国

3.2014年9月10日,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的致辞始终贯穿的主题是“改革创新”。他强调,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中国永远做开放大国、学习大国、包容大国。从中国国情出发,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大国。”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1)李克强总理为什么如此重视和强调创新?

①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③创新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亟待提高;等等。

(2)要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创新大国需要国家和社会付出哪些努力?

国家:①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②重视科技和教育发展,加大科技和教育发展的资金投入;③建立健全完善的创新型人才选拔机制,全方位、多领域地选拔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3)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

开放题复习:求出答案并继续前进 篇7

例1从三个代数式:①a2-2ab+b2,②3a-3b,③a2-b2中任意选择两个代数式构造成分式,然后进行化简,并求当a=6,b=3时该分式的值.

【思路突破】先选择自己熟悉的代数式构造分式,再进行因式分解、约分,最后代入求值.

【解答】共有六种计算方法和结果,分别是:

(1),当a=6,b=3时,原式=1;

(2)交换(1)中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结果也为1;

(3),当a=6,b=3时,原式=3;

(4)交换(3)中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结果为;

(5),当a=6,b=3时,原式=;

(6)交换(5)中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结果为3.

【解后反思】这类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是近十年来各地命题卷上的必备考题,复习时不能满足于写出一个答案,而要在求出答案后继续前进,思考问题的其他解答,包括还有什么值得积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等等.这样才能达到“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效果.

例2(1)先求解下列两题:

①如图1,点B,D在射线AM上,点C,E在射线AN上,且AB=BC=CD=DE,已知∠EDM=84°,求∠A的度数;

(如图2,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y轴正半轴上,AC∥x轴,点B,C的横坐标都是3,且BC=2,点D在AC上,且横坐标为1,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像经过点B,D,求k的值.

(2)解题后,你发现以上两小题有什么共同点?请简单地写出.

【思路突破】(1)①首先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得到∠A=∠ACB,然后根据外角的性质得到∠CBD=2∠A,同样的方法求出∠EDM与∠A的关系,从而列出方程求解;(2)首先根据点B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求出点B的坐标,然后根据点B、C之间坐标关系求出点C的坐标,再根据点D和点C的坐标特点求出点D的坐标,最后把点D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从而求出k的值.

(2)答案不唯一.

解:(1)①∵AB=BC=CD=ED,

∴∠A=∠BCA,∠CBD=∠BDC,∠ECD=∠CED,

而∠A+∠BCA=∠CBD,∠A+∠CDB=∠ECD,∠A+∠CED=∠EDM,

设∠A=x,则可得x+3x=84°,则x=21°,即∠A=21°;

(点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设点,∵BC=2,∴,

∵AC∥x轴,

∴D,

∵点D也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

∴,解得k=3.

(2)用已知的量通过关系去表达未知的量,使用转换的思维和方法.(开放题)

继续教育需要创新 篇8

一、在法治的轨道上构筑现代继续教育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自身发展的需求,继续教育走向法制化是必然之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把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与提供必要的条件从可能性转变为强制性,以对政府、单位、个人、教育机构等各方面在继续教育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责任、奖励与惩处作出明确的规定,对各方面在继续教育中的关系进行合理定位。对政府而言,为继续教育提供条件不再是可为可不为的事,而是政府的职责,对单位而言,要履行为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供时间、经费和其他必要条件的法定义务,对个人而言,接受继续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个人接受继续教育不单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单位利益、社会利益的需要;对教育机构而言,自主招生办学,而且要保证质量。通过法的形式,使继续教育的各个环节组成统一、协调、高效的运作体系。

二、在政府职能转变中发挥行业协会优势。政府的推动和管理在继续教育发展初期体现出强有力的作用,政府职能转变要求继续教育的公共服务功能不再主要由政府来承担,走向社会化是必然之路。政府对继续教育的管理将转变到宏观调控、制度建设、培育规范市场、加强执法监管上来,继续教育协会和专业学会等中介组织在继续教育中的工作领域更广、服务范围更宽、任务更繁重,自治、自律的作用凸现出来。协会、学会具有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应该本着整合力量、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在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做大做强,谋求继续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要积极开展行业、专业规范建设、编制专业科目指南、开发课程、编写教材资料、改进教学手段、建立远程网络、制定标准化指标、推进国际化认证体系实施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才是现代继续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

三、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中拓展服务功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使个人成为“社会人”,而不再是“单位人”,就业的竞争和职业转换对个人的知识水平、技术能力要求具有更大挑战性,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不断进行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的调整,全社会的学习热潮初步显现,以巨大的社会需求、宏大的学员队伍、极为广泛的培训内容为基本特征,将使继续教育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继续教育封闭分割、计划调训的运作方式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走向市场化是必然之路。要培育和发展统一规范的继续教育市场,架起供需双方沟通的桥梁。要在拓展继续教育的对象,开发继续教育内容,提供多种形式培训,开展合作办学,提供咨询,促进社会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全面增强服务功能。

四、在国际化竞争中提升质量和效益。我国加入WT0,国外继续教育培训机构逐步进入我国市场,合作更加广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目前国内继续教育的劣势在于质量和效益不高,这恰好是市场竞争的致命点。要以开放的思路吸纳各界力量,真正使继续教育成为高效益的投资,要通过改革内容和形式来提高质量,通过提高质量来提高效益,从而激发继续教育蓬勃的生命力。

电大创新教学作业答案 篇9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 于1912年在他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

2、创新作为一种能力,它的特性包括:、原则性。

3、对创新一词的解释,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 的创新,;二是个人价值的创新。

4、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组织的影响程度来考察,可分为 和整体创新。[

5、影响创新的各种因素,概括起来包括内在因素和 两大方面。

6、早在1938年,美国著名创造学家 就提出了“头脑风暴法”。

7、戴维斯AUTA模式由、理解、技法和四个环节组成,取每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合起来缩写为AUTA。

8、教育自身固有的根本属性就是。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创新的动态性表明了哪些含义?

2、组织结构对创新具有哪些显著的影响作用?

3、吉尔福特模式的中心及其步骤是什么?

4、创新教育自主性原则的含义及实质是什么?

5、什么是创新教学?其构成要素有哪些?

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32分)

1、陶行知在20年代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1943年他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 创新与创造是完全可以等同吗?为什么?试分析之。

2、“在欧洲中世纪,受宗教统治的影响非常大,创新被视为异端邪说加以禁止和封杀,这一时期,提出太阳中心说的

哥白尼受到教皇的迫害,宣扬太阳中心说的布鲁诺被活活烧死,创新之路异常艰难,整个社会不支持创新,对创新形成阻碍,大多都是由历史消极、落后的文化氛围束缚造成的。要铲除创新障碍,就要从认识和营造先进的社会文化氛围入手,重视社会先进文化氛围的营建,在社会上形成开放包容、倡导创新的大气候。”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请具体分析。

3、开放性原则就是一切开放而无限制。这句话是否正确?试分析之。

4、试分析下列观点:“教学就是传授知识” “教学就是教书”。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结合职业实践,谈谈一个人的意志力对创新活动具有怎样的作用?

2、试述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学的关系。

第二次作业(第3-4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提出的第一层次的要求。

2、“教育即生活”,是以 为代表的教育家提出的重要观点。

3、心理科学研究表明,学习的基本因素是由两大系统构成的,一个是 系统,主要体现在智力因素的运作上;一个是 系统,主要体现在非智力因素的运作上。

4、发展性学习能力的目标主要在于能以积极态度探索性地获取,形成技能。

5、创新教学要研究教师、、教材、四大要素。

6、、间接性和 是思维的基本的也是重要的特征。

7、发现法是美国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其“ ”的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

8、实践证明,一个人短时记忆的容量最大为 个组块。

二、简答题(每空6分,共30分)

1、什么是创新教学的社会性价值?它包含哪几个方面?

2、什么是再定义性?请举一例。

3、头脑风暴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培养直觉思维的方式有哪些?

5、简述发现法的一般步骤。

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32分)

1、开发人脑的潜能依靠教学中的不断创新。这里所说的全面开发人脑,它的含义有哪几层?试分析之。

2、教师主控课堂之内,学生参与课堂之外。因为教师在课堂内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并得以保障,所以学生是客体;课堂之外,教师以家庭作业的形式交给学生一定的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性的探究、解决问题,所以学生又是主体。以上这段话的分析是否有道理?为什么?试分析。

3、有位教师在小学二年级教“纸张”一词时,他要求学生列举“纸张”的用途。一开始,学生争先恐后,迅速说出了“印书”、“写信”、“包东西”等最普遍的用途。接着,举手的人就少了。忽然一位学生说:“我能用纸叠飞机”。全班又活跃起来,纷纷补充说纸可以“叠灯笼、叠小船、叠青蛙”等等。然后,气氛又不热烈了。另一个学生提出纸可以“糊火柴盒”,不少学生又补充说:“纸箱”、“信封”、“香烟盒”也是纸做的。这时,全班似乎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突然,一个学生又举起了手,说:“我姐姐说,纸还能做衣服穿,做茶杯和碗碟。”上面这一教学案例创新思维的哪些特征?具体分析。

4、一些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对学生说:“不要急于回答,多想想,想好了再说。”有的甚至规定“想两分钟”。“想好了再说”这个要求并不错,在某些场合,对于某些学生可能也有一定用处,但是,你怎么知道举手抢答的学生都是没想好的呢?更有甚者,把积极抢答问题看成是一种不良行为,说那样的学生是“出风头”、“爱表现”、“骄傲自大”、“个人英雄主义”,是“不虚心的表现”,“容易脱离群众”等等。试分析这一些教师的做法是否合理?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试述创新教学的教育性价值。

2、结合实际,谈谈发现法与传授法的区别。

第三次作业(第5-6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创新教学方法包括创新教法和 两个方面。

2、创新教学方法的设计,是围绕基于 为出发点的设计。

3、主体性是人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所具有的本质规定性,即、选择性、和创造性。

4、人们通过语言、行为或其他方法去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能力即。

5、创新型教师的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人格。

6、在西方教育史上,通常把以德国教育家 为代表的教育思想看作传统教育派。

7、罗杰斯还提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三个要素,这就是、和理解。

二、简答题(每空6分,共30分)

1、什么是创新教学方法?如何正确认识创新教学方法?

2、在创新教学实践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3、教师的创新人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4、创新型学生的学习特点是什么?

5、怎样理解师生多向合作观

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32分)

1、试分析创新教学方法是对教学方法的整合与优化。

2、英国大学者肖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试用主体性教学方法分析这段话。

3、随着课程改革,教师教的控制力在不断弱化。试分析这句话的科学内涵。

4、创新型学生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立性”的学习特点,如何理解这一特点?试分析之。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综述教师创新能力的体现。、2、试述杜威在师生关系上的主要观点。

第四次作业(第7-9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是创新教学的基本环境。

2、具有创新意识的 是创新学校环境的主体。

3、家庭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一个非物质环境,是一个。

4、教学评价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有系统地对教学活动所作的 判断。

5、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有 功能和 功能。

6、创新教学评价的量化方法包括、统计分析的方法和评定的方法。

7、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征有、自主化、、差异化。

8、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在问题解决上有以下两种策略,一是手段目的分析,二是。

二、简答题(每空6分,共30分)

1、政府的创新教育观念对创新教学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诊断性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3、创新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及创新教学评价原则有哪些

4、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念是什么?

5、学科创新性教学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32分)

1、“家长的职业或文化程度问题等是家庭环境的一部分,但与创新教学没有正相关”,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试分析之。

2、下列哪些属于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并作简要分析。

3、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一种“缺损性评价”,即缺少对人本身的关注,而只关注分数,以“分数论英雄”。发展性教学评价着力于人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着力于促进人的完美和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评价。试分析以上这段话,概括这段话主要说明了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哪一特征?

4、例如,别人在“指桑骂槐”,有人就听不出来;有人在说话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甚至到口吐白沫也说不到点子上;有人在阅读中部分段,找不出段落大意,归纳不出中心思想;有人有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就是写不出主体鲜明的文章来。试分析以上这段话中这种人所缺失了哪些能力?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结合实际,论述良好校风班风对创新教学的作用。

2、试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案

科技创新中国梦答案 篇10

“中国梦”是习总书记参观国家博物馆,观看《复兴之路》展览后的重要讲话之一。习总书记提出:中国的强国之梦,要依靠科技创新为载体,科技创新要以科技工作者为依托。要不断的进行科技创新体制的改革,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科技创新水平凸显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自主创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每一步,都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中国科技创新的每一次突破,都在铸造一个强国梦。而这个强国梦的实现,需要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投身到自主创新的进程中来,科技工作者为实现“中国梦”贡献着智慧和力量,科技工作者受之无愧是实现中国梦的中流砥柱。

1、“创新驱动”引领实现“中国梦”

我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尽快形成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自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

创新发展对一国之兴衰具有重大影响。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创新发展的历史。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功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中国共产党,诸多的经验中就包括学习与创新。我们党90多年的历程,也是创新发展的历程。没有学习与创新,就没有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成功,也不可能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从某些层面上来说,学习与创新,已经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基因之一。特别是到了20世纪后半叶,我们抓住第五次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的科技革命的机遇,迅速跨越成为工业化和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危机阴霾重重的环境下,以创新发展为动力的中国经济继续一路高歌,连续实现了10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总量由2000年居世界第六位上升为目前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创造了世界各国发展史的奇迹。奇迹归因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伟大的创新。回首30多年中华大地的沧桑巨变,冲破思想的藩篱,融化体制的坚冰,解放生产力,都是由于我们党锐意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并在创新中发展出敢于探索、勤于创造、勇于竞争的创新文化。创新文化的激荡,不仅成就了国家的进步,更培育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国人的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的历史时刻,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历史责任。未来一个时期,既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国内外矛盾多发易发的磨合期、敏感期。比如,在经历长期两位数发展的阶段后,我国经济已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新的创新点何在?动力何在?制造业大国怎样摆脱“为人做嫁衣”的尴尬、实现向制造业强国的跨越?等等,都需要我们去不断实践、不断突破、不断创造。增强创新的自觉性,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在创新中战胜挑战、赢得发展。

2、科技创新是“中国梦”的原创动力

近代以来饱受忧患的中华民族,在不屈抗争与顽强探索中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与新时代的到来。时代变换,今天的中国科技界,如何实现属于自己的科技强国的民族复兴之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承载着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将“中国梦”伟大构想化为美丽现实离不开民族科技的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为密切,中华民族已经把科技创新提到了发展经济的战略高度。科技创新将引领产业格局转换,进而成为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战略是解决国内经济体制内在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国策。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进程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已成为发挥科技生产力的关键。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制度创新,我们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政策,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一是发挥政府作用,逐步形成较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激励机制;二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突破科技领域普遍存在的“重物轻人”体制;三是借助科技发达国家在人才、技术、资金、设备、创新环境方面的优势,与之建立互利共赢的协同创新网络、平台和机制。

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格 篇11

【关键词】创新;能力;习惯;塑造;不可或缺

在素质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创新型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也渐渐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这是因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自身的思维模式的培养,对于教师来说,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的创新型人格、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维的习惯,这是必须实行的教学任务和计划,同时也是一种责任。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型人格特质。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传统的灌输性的教学模式是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甚至会让一些学生产生抵触或者厌学情绪,结果往往得不偿失,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对所学的课程或者知识点具备极大的学习和探究热情,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发挥到最大水平,同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极大的兴趣也会使得学生用一种最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和研究,在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渐渐具备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也会促使学生去创新和改变,在更大的思维空间中获得对独立思考的全新体验,最终形成了独立而又创新的思维习惯。

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思维也往往异常活跃、跳跃,这时如果对学生实行适度的引导作用,通过多样性的手段和方式让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引导学生走进知识的世界,开启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往往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也将产生很大的正面的作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的这种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自我思想的塑造和培养也有很大的关联,从而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二、鼓励学生创新学习、创新思考、创新行为

创新,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和习惯,有着创新能力的人,他的思维习惯是不同于其他人的,这种创新型的思维模式使得学生将在学习和生活中将这种创新精神反映出来,这种折射效应也会反过来继续影响学生的思维和思考习惯,最终形成潜移默化的互相促进的作用。

在课堂上,有部分学生往往因为缺乏自信而不敢去创新地思考、认识问题,最终也会失去创新型人格培养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权威、大胆提出问题。例如鼓励每个学生写出或者说出自己对于一条定律或者定理的质疑,这种故意的对书本权威的质疑模式很大程度上能打破学生的思维惯性,最终影响学生的思维和思考方式,养成创新思考、创新行为的能力和人格。

三、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计划和活动中来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接受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作为一种比较被动的角色来进行知识的理解和接纳的,这时的课堂主角是教师,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往往处在一个比较浅的层面,有的学生甚至不会去思考这些知识或者定律的由来,直接背诵,这是极不可取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教师在旧有的教学模式和经验的指导下,应当适时更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计划中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以通过举办“争当小老师”活动,鼓励学生走向讲台,由学生向学生讲解某一个知识点、或者例题、难点,学生这种特殊的教学模式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将课堂交给学生,也使得学生具备了极大的责任感,培养了学生的思想品格。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型人格和能力的培养不是教师或者学生单方面的事情,需要的是师生双方的互相信任、师生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以及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最终在一种和谐、平衡的氛围中实现创新型能力和人格的塑造及培養。

四、总结

总体来说,学生的创新型能力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发展迅速的社会的,是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宗旨的,同时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会带来很大的正面的影响。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养成正确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最终在改革教学体制的过程中渗入创新型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性的思维习惯和人格特质。

参考文献:

[1]李纯青,王志玲,朱治安.基于建构主义的课题研究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S1期

[2]吴振利,刘国权.多元智能理论对学校创新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7期

[3]瞿建芬,葛明贵.中小学创造心理教育的策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阮素芳.借鉴陶行知思想 建构创新教育[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上一篇:新上岗班主任管理心得下一篇:沂水县小学生必背古诗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