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人员继续教育

2024-09-15

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精选12篇)

在职人员继续教育 篇1

护理人员知识和技能的差异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1]。中医学在治病过程中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三分治, 七分养”, 就说明了护理的重要性。切实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制订合理的护士培训计划和有力的管理措施, 这是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1 护士在职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护士在职教育包括新任护士岗前培训、护理专业化培训及在岗护士继续教育3个层面。

新任护士岗前培训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职业思想道德等。可邀请在医院影响深远的优秀护士授课或到临床实地培训, 通过培训后测试合格者方可上岗。

护理专业化培训按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要求进行。

在岗护士继续教育是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护理教育。培训对象为毕业后通过规范化或非规范化专业培训的有护师或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正在从事护理专业技术工作的护理技术人员。

护理继续教育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其与基础护理教育并重, 是对基础护理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是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护理教育[2]。哈佛大学医学院院长Burwell博士曾说过, 医学生在学校接受的知识10年后其中有一半可能是错误的, 而可悲的是没有人能预料哪一半是错误的。为了不被错误的知识所误导, 就要掌握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更新知识结构[3]。可见, 加强普及护理在职教育可促进护理人员紧跟科学发展步伐, 使之有能力接受护理模式转变的挑战和适应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 我国的护理教育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通过对4所医院的90名护理人员随机抽样及闭合式问卷调查得知, 护理人员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依次为工学矛盾、缺少教师辅导、缺乏信心等。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是影响护理人员参加学历教育的主要因素。因此, 一方面要全面了解护理人员学历教育现状和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条件制订合理的培训计划, 帮助她们解决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应搭建护理在职教育平台, 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以及继续深造、提升学历的机会。

2 护理人员在职教育的内容与措施

2.1 理想信念教育需先行

医院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表现形式, 是一种团体精神和文化积累的沉淀, 是医院及职工从事医疗护理工作和医院经营中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 是医院长期在医疗服务和市场竞争中培育出来的独有的精神财富和无形资产, 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教育, 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积极培养和树立医德高尚、服务优良、医术精湛的先进典型;激励职工牢固树立“遵守医德光荣、违反医德可耻”的观念和意识。严守“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奉献社会”的护训,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创造和谐社会。通过邀请医院影响深远的优秀护士授课或现身教育鼓舞他人。

2.2 人文关怀与情感教育是关键

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 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1994年1月,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在2008年“5.12”地震中, 温总理大力倡导人文关怀, 才使更多的受难人民得到及时救助。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在医院管理高层论坛上说, 医疗行业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 具有专业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 随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当前我国患者的安全同样面临诸多挑战。各类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不仅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而且给医院带来了很多法律纠纷。任何一个生活在团体中的个体, 都需要情感关怀。在临床工作中, 护理人员面对在肉体上需要医治、在感情上也需要呵护的患者群体时, 不仅要呵护患者本身, 其家属也需要情感调适。因此, 培养护士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沟通能力, 使其全面了解患者的需要, 不分职位高低, 缝隙式的服务真正体现人文关怀, 才能让行业与社会更加和谐。

2.3 业务素质教育是核心

加强三基培训, 突出专业护士特征。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三基”知识, 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制订月考、季度考和年度考制度, 并与经济挂钩。组织优秀者或成绩突出者作理论和技能辅导。作为一名专业护士, 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仪表和仪容;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做到移情和保持敏感;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沟通和进行教育的能力;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进取心;具有自我评价的能力。

2.4 不可忽视的礼仪教育

护理礼仪是护士向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应当严格遵守的行为规范, 包括护士的仪容礼仪、服饰礼仪、言谈礼仪、社会交往礼仪、护理工作礼仪等, 是护士综合素质的体现[4]。礼仪作为一种特殊行为规范和职业文化特征, 应当成为每一名护士必需的职业素养, 并付诸护理行为的全过程。护士作为专门与伤病员群体打交道的职业, 不仅需要精湛的医务技术和良好的思想道德, 还需要良好的礼仪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孔子曰:“克己复礼, 悠悠万事, 唯此唯大”。礼仪形象是个人文化素质和行业质量的外延, 对建树医院行业口碑和良好的效益、提高护理服务礼仪水平有不可小视的作用。护士礼仪的质量管理首先要通过接受教育, 了解礼仪的基本知识, 护理管理者和护士需认同它的重要性。其次要通过训练、情景互动, 潜移默化地培养护士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最后要将礼仪服务纳入规章制度和质量控制管理中。护理管理者可采取多观察、访问患者及其家属、问卷调查等形式加强检查和监控, 促进礼仪服务的健康发展。

2.5 加强情感沟通教育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信息的交换。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 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曾指出:“未来竞争是管理的竞争, 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有效沟通是任何管理艺术的精髓。有效沟通可以消除误会, 增进了解, 融洽关系。学会沟通, 自如掌握沟通技巧, 又善于在必然和偶然中运用它, 会使工作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感沟通直接影响人们对工作的理解和态度。护士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 将直接影响到护士的工作情绪和对患者的服务质量, 进而影响护理质量。因此, 掌握沟通技巧对顺利开展各项护理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理论讲解、案例讨论、情景教育 (如向新入院患者作介绍、与急诊患者家属的沟通、对出院患者的健康指导等) 的方法, 帮助护士建立与患者或家属、与医师及其他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和沟通能力。

2.6 加强团队意识教育

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协同性和合作性特点, 关系到护理团队中的每一分子, “各人自扫门前雪, 哪管他人瓦上霜”的作风难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护理效应。护理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形成能促进护理组织和个人的发展, 提高护理团队的协作能力,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个人素质;同时, 增强了护理团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作为护理团队的管理者, 通过开展一些情景教育 (如拔河赛、接力赛、护理技能操作赛等) 活动,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对护理团队精神的形成和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2.7 加强医院护理文化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素质是指人的基本品质结构, 包括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 它是人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品质特点的综合。护士作为从事护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与患者接触具有直接性、广泛性和连续性。因此, 护士的职业素养、技术水平、态度、语言、举止能够充分体现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尊重、体贴和关怀。富有耐心、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有幽默感的护士深受患者欢迎。缺乏耐心、情绪不稳定、言行霸道的护士会让护理对象产生不愉快、不安全等心理。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 对护士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乐业敬业是护士应具备的道德素养。

护理文化是渗透在护理活动中活的灵魂所在[5]。在护理管理中, 打造良好的护理文化———优质服务理念, 即“温馨医院, 爱心无限, 热爱生命, 关注健康”;实施四心工程:即“优质服务使患者称心, 优美环境使患者舒心, 高水平的医护质量使患者放心, 高效管理和高素质员工向患者奉献爱心”, 利于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利于促进护理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利于改善、塑造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

建设护理文化的关键是推行人本管理, 尊重人, 关心人, 激励人, 培养人, 注重目标、信念、文化、价值观等软性因素的管理。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是最高层次的文化建设。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医院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要求医护人员向患者提供诊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全方位医疗护理服务。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文化建设强调护士的主体地位和主人翁精神。只有全面打造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服务新理念和新模式。

3 护理人员在职教育的管理

3.1 建立健全医院管理制度

在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活动中, 要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确保护理人员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护理人员享受应有的权利和待遇, 应促使她们立足本职工作, 尽展所长, 发挥才干, 促进医院事业的发展。实行岗位责任制, 建立以物质、情感、荣誉、赏识等为主要手段的相对完善的激励机制, 激励护理人员努力工作。建立合理、公正、公平的福利、劳资分配管理制度, 稳定护理人员的工作, 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如年终评选为先进工作者的同时, 在晋升聘用上拥有优先权。在物质荣誉等的激励下, 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就会提高。对新任护士可邀请影响深远的优秀护士进行专题讲座、情景教育或现身教育等培训, 培训后测试合格者方可上岗。对在岗护士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加强普及护理继续教育。建立可行的行政管理长效机制, 把护理继续教育纳入护理质量管理, 与奖金待遇、职称晋升、职称聘用等挂钩, 做到有章可依, 可持续发展。

3.2 重视首因效应

人际关系学认为, 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活动产生影响, 即首因效应。初次交往时双方注意力集中, 记忆力强, 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 并以此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构成一种记忆图式, 以后双方再次交往受原始记忆图式的影响, 成为一种思维定势[6]。因此, 护士长应充分展现出护理工作者的精神面貌, 在护理工作中从得体的着装、端装的仪容、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文雅的举止、优美的站立坐姿等多方面给护士 (特别是新任护士) 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使其从心底产生对护士职业的崇拜感, 从而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远大理想。

3.3 护理人员的赏识教育与情感管理

赏识教育是以人性为基础的。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相互激发与激励的状态下实施的教育, 是感动与被感动的过程, 是催人向上的原动力。护理这一特殊职业, 稍有不慎就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而护士除了每天重复繁琐的工作以外, 还要经常接受各部门检查。虽然他们的工作偶尔会有一定问题或不足, 但在管理中应将赏识教育作为一种艺术, 及时给予赞扬和欣赏, 在考核中给予加分或物质奖励;对工作缺陷采取建设性批评, 为护士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使护士调整到最佳情感状态去工作, 让其对工作充满热情, 产生喜悦和成就感, 以提高其工作兴趣和工作干劲, 发挥其最大潜能。

参考文献

[1]李晓松.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宁宁, 赖莉, 陈海霞, 等.“品质改善”管理活动对提高护理人员培训质量的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 (12) :25-28.

[3]白蕊, 陈爱杰, 魏霞.门诊护理人员实施科内继续教育的效果与评价[J].现代护理, 2007, 13 (12) :1129-1130.

[4]李晓阳.护理礼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6]解颖, 曹毓华.第一印象与首因效应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 1997, 12 (3) :168.

在职人员继续教育 篇2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信息发布:在职人员参加研究生教育的方式目前分为两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结束后可以获得双证(毕业证+学位证),非学历教育没有毕业证,没有学籍,但申请通过可获得学位证。在职人员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

学历教育

(1)单独考试。毕业证:√ 学位证:√

报考条件: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学习方式:可以全脱产、半脱产、在职学习。

(2)法律硕士。毕业证:√ 学位证:√

属于学历教育,随1月份的全国统考一起进行,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同时在10月的在职攻读专业硕士考试中也有这个专业,但是报考条件有所不同,10月考试属于非学历教育。

报考条件:1月法律硕士报考条件和全国统考条件相同,允许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除此之外,需要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才可报考。

学习方式:采用全日制脱产和非全日制不脱产两种学习方式。

(3)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证:√ 学位证:√

报考条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学习方式:主要采用全日制脱产、非脱产(周末或晚班或集中授课)几种方式。非学历教育

(1)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毕业证:×学位证:√

属于研究生非学历教育,每年10月考试,主要以招生在职人员为主,其中有部分专业也招收应届毕业生,如软件工程硕士等。目前,共有17种专业学位:法律硕士JM、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工程硕士、会计硕士MPAcc、公共卫生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MFA、军事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等。

(2)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毕业证:×学位证:√

属于研究生非学历教育,申请人在获得学位后,只表明其在学术上已达到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具有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的同等学力(学习能力的“力”),不涉及学历。

(3)研究生进修班。毕业证:×学位证:×

在职人员继续教育 篇3

[关键词]职称英语晋升职称专业技术人员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职称英语考试是评定晋升职称的一大障碍。尤其是对要晋升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而言,职称英语考试难度更大,主要原因是工作中不用或是很少用到英语,加之年龄偏大,上学时所学英语几乎全交给了老师。笔者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并且长期从事职称英语考试培训工作,总结了如何在短期内有效提高英语考试的成绩,顺利通过职称英语考试。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都是以应试教育为目的。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强,英语应用水平较低的普遍显现,但是这一现象也恰好表明考试本身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能力。笔者结合工作中的经验,摸索出了一套针对在职人员的学习方法来提高英语考试能力。

首先,我来分析一下职称英语考试。该考试要求绝大多数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考试合格是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它并非高考那样是选拔性考试,必须有淘汰率,理论上参考人员都应该通过该考试,所以试题难度并不大,多数人客观上应能通过考试。

然后,笔者具体分析试题。在历年的试题中,除了第一题词汇选项外,其它都是各种类型的阅读题,这也是专业技术人员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时的主要形式,所以提高阅读能力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考试成功的关键。针对试卷中各种类型的阅读题,最好的方法是借助字典,学会读懂比较复杂的英语句子。

下面笔者就分析如何读懂试题中比较复杂的英语句子:

英语和汉语的句型差异很大,尤其是较长,较复杂的英语句子很难读懂。但是英语和汉语句子的基本句型却完全一致,这样,就可以从提炼复杂剧的基本框架入手设法读懂英语句子。

例如:I /like/ apple.我/喜欢/苹果。

在这两句话中,英语和汉语的主语,谓语及宾语完全对应,即:英语,汉语的框架一致。掌握这一特点是在职人员快速学会读懂英语的第一步。再看下面的例子:

The way to make self-sufficiency work on a small scale is to resist the temptation to buy a tractor and other expensive laborsaving devices. 译文:小范围实现自给自足的途径是抵制诱惑,不去购置拖拉机和其他昂贵的节省劳力的机械。

尽管这个例句仍然是英汉框架(即划线的黑体字部分)相同,但当第一遍读到这句英文时,对于在职人员还是很难理解的。如果能判断出句子的框架,那么就很容易读懂句子的基本含义。能做到这一点,职称英语的各类阅读题就能完成50%了。

下一步就来讨论怎么判断复杂句子的框架。和汉语句子相似,英语句子也是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部分构成。英语的谓语是中学英语中最复杂的部分,它有多达20多种以上的变形(16种时态,情态动词,虚拟语气及被动语态的不同用法),这是汉语所不具备的形式。但是当阅读英语时,谓语却是最简单的部分,因为它没有从句等复杂的修饰成分。因此,找出谓语动词就是关键的第一步,这样就可把句子分为两个部分:即谓语动词前是主语,动词后是宾语及状语部分,使句子的意思变得容易理解。

例如:Researchers led by epidemiologist Barbara Cohn of the Public Health Institute in Berkeley, California, examined records on 3,804 white women in the San Francisco area who were pregnan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une 1959 through April 1967. 译文:由加利福利亚州伯克利市公共卫生研究所的流行病学家Barbara Cohn领导的研究人员,检查了旧金山地区3,804名在1959年6月至1967年4月期间怀孕妇女的记录。

在以上的这个复杂的例句中,找出谓语动词examined很关键。谓语前的主语及后面的宾语却很复杂,这样学会理解复杂的英语名词短语就成了读懂句子的第二步,即找出名词短语中的核心名词(例句中主语和宾语中的划线的黑体字部分)。汉语的名词短语构成方式主要就一种方法,即在名词前放置修饰性的名词或形容词。例如:2012年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等级考试用书。英语名词短语也常用此方法,如:the new blue school bus, 译文:蓝色的新校车 ,这种短语容易看懂,因为他的构成与汉语相同。但是英语还有另外3种构成名词短语的方法,分别是:

名词加介词连接的后置定语,如:map of China 中国地图。

名词加定语从句 如:a boy who is from America

名词加分词短语 如:Researchers led by epidemiologist Barbara Cohn

理解这3种类型的短语关键是找出其中的核心名词。具体方法是:1.针对名词加介词连接的后置定语类型,短语中第一个介词的名词就是核心名词;2.针对名词加定语从句及名词加分词短语类型,从句或分词前的名词是核心词。在掌握了主语及宾语的核心词后,就可以判断出句子的大意,如:Researchers examined records. 译文:研究人员检查了记录。

第三步,职称英语考试的阅读文中有大量的垃圾信息,考试人员不用去阅读此类内容。 分析历年试题可以发现,文章中表示人名,地名,机构名称,项目名称的内容从不出现在问答选择题目中,因此,不必阅读理解这类信息,还可以节约考试时间。例如上个例句可以简化为:Researchers led by epidemiologist examined records on white women who were pregnant。译文:流行病学家领导的研究人员检查了怀孕妇女的记录。

通过以上的分析,参加职称英语考试人员只要按照这个方法,第一,判断谓语动词;第二,找出主语和宾语中的核心词;最后,加上必要的修饰性定语,就可以读懂试题中绝大部分句子的主要信息,然后准确,迅速的完成考试题目。

参考文献

[1]人社部考试中心,2011年职称英语等级考试用书[Z] .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10.

在职人员继续教育 篇4

远程教育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源构成上,人员规模、年龄构成、性别比例、学历层次等比较接近;远程教育从业人员来源上, 大部分来自于传统面授教学系统,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不可避免地受面授教学的影响,难以发挥远程教育固有的优势和效益。 “实践证明,即使在传统教育系统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也不能胜任远程教育领域的岗位”2,远程教育领域需要专业化的从业人员。

笔者以高校远程教育的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影响该类人员的在职培训需求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该类人员在职培训的相关行为,探讨针对该类人员培训需求建立相应培训体系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过程

本次研究选择了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9所远程教育机构和北京交通大学在各地的15所远程教育学习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向这些机构发放了调查问卷。研究对象情况见表1。

调研对象的选择综合考虑如下因素:相关机构的性质、管理模式以及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水平。问卷调查对象采用半随机性抽样的方式进行调研。

本次调研发放问卷200份,选取有效问卷186份,被试女性94人,男性92人;年龄分布情况为30岁以下54人,31~40岁62人,41~50岁34人,50以上36人;学历分布情况为本科及本科以下136人,硕士40人,博士10人;专业分布为文科71人, 理工科115人;职称分布情况为初级18人,中级50人,高级26人,其他92人;工龄分布情况为1年及1年以下22人,2~5年24人,5~15年72人,15年以上68人;岗位分布情况为行政管理岗位54人,教学管理岗52人,教学支持服务岗10人,教学研究岗5人,教学辅导岗25人,技术开发与支持岗16人,其他岗24人。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高校远程教育从业人员在职培训的基本现状

1.培训制度方面,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所在的机构都有明确的职工年度培训计划和相应培训时间要求。75.8%的被调查者回答从业机构对职工参加培训有明确的奖惩措施。54.3%的被调查者上一年度参加的培训学时在20个学时以上。

2.培训方式方面,高校远程教育学院目前采用的培训方式有邀请专题讲座、内部读书活动、视频学习、学术交流、拓展培训、 调研学习、网络视频公开课、到外部教育培训机构的系统学习等,其中,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最近两年接受过前三种培训,而培训方式运用最多的是专题讲座。

3.培训作用方面,85.5%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参加培训后对其个人工作有积极的作用;82.8%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参加培训对其个人的发展有好的作用;32.%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参加培训“非常重要”,59.1%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参加培训“重要”。

(二)高校远程教育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表2解释的总方差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特征值小于 1 的未列出) 。

本次研究对培训问题的问卷数据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 。 因子分析方法是从所研究的全部原始变量中将有关信息集中起来,通过探讨相关矩阵的内部依赖结构,将多变量综合成少数因子,以再现原始信息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产生这些相关关系的内在原因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 本项目通过SPSS17软件对相关问卷的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

根据分析,KMO值为0.815(>0.5),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P值为0.000(<0.05),表明相关数据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1.确定因子个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通过表2可得知第一因子的方差占所有因子方差的36.221%,前三个因子的贡献率达到62.048%。

根据如下碎石图,前三个因子的特征值都大于1,第三个因子以后的特征值都很小,他们对原有变量的贡献很小到可以被忽略,因此提取前三个因子比较合适 。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 a.已提取了 3 个成分。

2.因子载荷矩阵。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可以自动输出因子载荷矩阵,该部分内容是因子分析的核心。

3. 各参数的 权系数和 权重 (显著性)。 通过公式Xi=AilF1+Ai2F2+Ai3F3+Ai4F4计算,可以得出各参数的系数(Aij表示第i个主因子对第j个评价参数的权系数,取绝对值计算),再根据公式可计算各指标的显著程度(见表4) 。

(显著性)

根据统计结果,高校远程教育从业人员在职培训中存在问题的排序为没有考虑职工的实际培训需求、没有成体系的培训课程、缺少多样化的培训课程资源、培训解决不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师资力量薄弱、没有对职工进行分类分层培训、没有政策约束和激励机制、工作任务重,没有时间参加培训。满足实际培训需求、体系化的培训课程、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是目前被调查人员所在机构在职培训存在最显著的问题,而工作任务在受调查人员看来并不是在职培训中重要问题。同时,参加调查人员的人力资源特征对在职培训现状的评价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三、结论与启示

调查结果表明,构建员工的在职培训体系,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越来越被各类远程教育机构所认同。远程教育从业人员对在职培训有较强的认可度和需求度,对参加在职培训也有较强的积极性,而在职培训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学术界对远程教育从业人员的分类、能力需求以及专业化培训已有一定的研究,但对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的探讨,尤其是对于不具有专业背景、但是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各类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远程教育人员的培训内容应该建立于各类远程教育人员的职业岗位规范,根据岗位规范的标准才能确定各类人员的培训内容。”3如何实现岗位规范与实际工作的对接、员工发展与培训需求的对接、员工培训与组织发展的对接是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问题。

摘要:调查表明,构建员工的在职培训体系,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越来越被各类远程教育机构所认同。远程教育从业人员对在职培训有较强的认可度和需求度,对参加在职培训也有较强的积极性,而在职培训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满足实际培训需求、体系化的培训课程、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是目前被调查人员所在机构在职培训存在最显著的问题,而工作任务在受调查人员看来并不是在职培训中重要问题。同时,参加调查人员的人力资源特征对在职培训现状的评价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在职人员继续教育 篇5

一、单独考试

单独考试属于研究生学历教育,每年1月随统考进行,考试试题由招生单位独立命题,招生在职人员,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报考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报名时间及注意事项:

与参加1月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的报名手续、报名时间相同。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学科专业。

考试科目: 单独考试的初试科目均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试题难易也与全国统考的水平大体相当。

复试: 对单考生参加复试的要求由招生单位自定。

录取: 参加单考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培养硕士生或委托培养硕士生。

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主要采用全日制脱产、非脱产(周末或晚班或集中授课)几种方式,学制一般2年-3年。

单独考试硕士生学习期间不转户口、档案、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医疗费由考生原工作单位负责,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证书获取:可获得国家认可的学历证书和硕士学位双项证书。

适合人群: 在职人员,单位业务骨干。

具有研究生单独考试资格院校名单:

北京市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市

南天大学、天津财经学院、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河北省

河北大学、燕山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医科大学

山西省

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大学

辽宁省

辽宁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鞍山钢铁学院、大连海事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吉林省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黑龙江省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庆石油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

上海市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运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上海音乐学院

江苏省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化工大学、无锡轻工大学、江苏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气象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省

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安徽省

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农业大学

福建省

厦门大学、福建农业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山东省

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石油大学(华东)、山东中医药大学

河南省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湖北省

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

湖南省

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湖南中医学院

广东省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医科大学

重庆市

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师范大学

四川省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省

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陕西省

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陕西师范大学

甘肃省

兰州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科院新疆化学研究所

二、1月法律硕士联考

这里所说的法硕考试属于学历教育,随一月份的全国统考一起进行,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同时在10月的在职攻读专业硕士考试中也有这个专业,但是报考条件有所不同,10考试属于非学历教育。

法律硕士考试说明:

要培养有特定专业背景的高层次、宽基础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是高素质法律人才的主要培养形式。从2000年开始,专业课实行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并限招收非法学专业考生,06年有48所高校招收法律硕士研究生,在联考各校之间还可以调剂。

报考条件:

除了满足全国统考的报考条件外,还需满足以下条件: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下列13个专业不得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报名时间及注意事项:

法律硕士的报名手续、报名时间与参加1月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的报名手续、报名时间相同。考生可直接到所报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报名,也可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报名。考生同时可报联考院校中的两所高校,分数达到国家规定的录取线后,第一志愿未被录取,第二志愿有可能被调剂录取。

考试时间及科目:考试时间与1月统考时间相同。

初试科目共4门:外语100分,政治(文)100分,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民法学)150分,综合课(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150分。其中政治、外语使用全国统考试卷,两门业务课的命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承办。

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会同有关单位编写,考试用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

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由招生单位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

录取:

参加“法律硕士联考”考生可被录取为定向或非定向硕士生,也可被录取为委托培养或是招生单位自筹经费硕士生。

学习方式:

法律硕士采用全日制脱产和非全日制不脱产两种学习方式,全日制脱产学习为二至三年,非全日制学习不超过四年。在教学上,法律硕士以课堂教学为主,重视案例教学,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按法学一级学科设置,采用学分制,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为30学分,总学分不得低于45学分。法律硕士实行导师组集体培养,导师组由各专业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正、副教授组成,并吸收法律实务部门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硕士学位论文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原专业背景有所侧重,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

证书获取: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可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 48 所学校是: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吉林大学

黑龙江大学、复旦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大学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山东大学

烟台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海南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贵州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政法学院 兰州大学

三、1月工商管理硕士联考

报考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报名时间、注意事项、考试时间及科目:与1月全国统考相同

初试科目为英语(满分为100分)和综合能力(满分为200分),命题工作均由教育部委托有关机构承办。选考日语或俄语的考生,用全国统考的试卷,其他语种的试题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政治理论改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在复试中进行)。联考科目的考试大纲由全国工商管理(MBA)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

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由招生单位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

录取:

参加“MBA联考”考生可被录取为定向或非定向硕士生,也可被录取为委托培养或是招生单位自筹经费硕士生。

学习方式:

MBA的学习方式主要采用全日制脱产、非脱产(周末或晚班或集中授课)几种方式,学制一般2年-2年半。

证书获取: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工商管理硕士的招生院校名单:

招收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 94 所学校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郑州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宁夏大学、新疆财经学院。

四、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都可以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的要求与办法,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是国家为同等学力人员开辟的获得学位的渠道。这对于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干部队伍建设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申请人通过了学位授予单位及国家组织的全部考试、并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后,经审查达到了硕士学位学术水平者,可以获得硕士学位。

什么是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

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以后,在工作岗位上通过各种学习途径,使自已的专业知识的结构及水平以及学位论文达到研究生毕业的水平,这就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程序是怎么样的?

在职申请研究生硕士学位的主要程序是,具有学士学位并有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学员,可以不参加考试直接进入研究生进修班学习,在完成全部课程并达到学校要求的成绩后,将取得《结业证书》。在通过“每年5月举行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并进行论文答辩后,就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硕士学位证书。

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不满三年,或获学士学位后虽工作不满三年但在获年学士学位前工作已超过三年,能否申请硕士学位?

回答:不能。在向各校申请硕士学位时,申请者必须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满三年。从2004年起条件放宽为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满二年,但此类考生待工作期满三年后方可参加规定考试。

五、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不属于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在职人员进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一种非学历、非脱产的教学形式,不能直接与授予硕士学位挂钩,不允许发毕业证书。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员结业后,也不享受国家规定的研究生学历教育待遇。

在完成硕士进修班后,你就修完了必修课程,有的学校会规定你的成绩应在多少分以上方有资格申请,其他基本条件是硕士生学位英语成绩,论文答辩成绩。而有的学校会要求你所曾经发表过的论文数量与质量(诸如级别)。有的学校如果进修班人员较多,也会限制申请人的名额,再加一个限定上去。一般来说各校都较重视曾做出过成绩者。

六、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

属于研究生非学历教育,每年10月考试,主要以招生在职人员为主,其中有部分专业也招收应届毕业生,如软件工程硕士等。目前,共有18种专业学位。

在职护士继续教育探析 篇6

一、在职护士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目前我国护理队伍中,绝大数为中等学历层次的护士,因他们的学历不高,有着“专业知识面窄、操作技能不高、心理不够成熟、临床经验不足”等共同特点,必须要求他们坚持在职学习,接受继续教育。

第二,随着世界性的护理改革,“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在我国逐渐推广,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护士,从理念到实践,都很难适应新的模式要求,只有通过新的护理理念的教育,才能推动新的护理模式的实施。

第三,随着日益增多的医疗先进技术的应用,在职护士更需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为人类健康服务。

第四,医疗体制及人事制度的改革,促使护士对自身的知识和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也不断促使他们去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二、在职护士接受继续教育的内容

第一,加强对更新知识的培训。医疗技术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如果护士不继续参加更新知识的培训,就不能提高自已的业务水平,也不能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因此应设置一些护理技术的新进展及各种新的医疗仪器设备使用等课程,供护士参加学习。

第二,加强专科护士的培训。ICU、新生儿室、手术室、产房、急诊科等这些科室均有较强的专科性。这些科室的护士要求较严。专科护士不但要有良好的素质、较强的责任心,还应有较强的专科理论水平、专科技术操作和专科急救操作能力。

第三,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律意识,防范差错事故发生。随着国内法律知识不断健全和人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医院应将医学法律知识作为继续教育的课程。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使护士能明白自己工作应承担的责任,自觉督促自己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防范发生医疗、护理差错事故,减少医疗纠纷。

第四,注重心理学、伦理学的培训。通过继续教育加强对护士有关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真正懂得健康教育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第五,加强护士外语培训,提高其外语水平。我国加入WTO对我们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护理工作要与国际护理专业接轨,外语是与国际接轨、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学习和晋升都要求护士掌握外语知识,因此,应加强对护士的外语培训。

第六,加强计算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2l世纪护理工作已进入计算机运作阶段,计算机操作能力已成为护理工作者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而且现在电子病历已经逐步普及。为此,应采取短期学习班,使护士不断掌握计算机知识及操作能力,满足现代护理工作要求。

三、在职护士继续教育的方式

第一,针对不同年资的护士,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临床科室应根据不同年资的护士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对于刚参加工作的临床护士应以培训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毕业2~3年护士应以培训专科理论及专科操作为主。6年以上的护士则应培训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掌握本专科新知识、新业务知识、国内外本专科护理发展的动态、护理论文书写及科研设计的能力。

第二,针对护士的不同需要设置不同的课程。虽然大多数护士能积极参加护理大专自学考试。但是,多数护士仍抱有应付考试的心理,对于所学课目未能深入掌握,学到的理论知识未能用于临床实践中,达不到预期效果。

第三,科室性学习。要利用医院自身的资源,除值班人员外,其余人员全部参加,由护理部组织排好课表,请各专科有经验的护士进行床边教学,预先做好备课,护理部给予指导后实施。

第四,理论结合实践。在职护士继续教育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在职”。要强调继续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实践也是学习过程,边学习边实践,才能收到更佳的学习效果,使护士做到既掌握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熟练过硬的操作技能。

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是护士唯一的选择。制定科内在职培训计划,在临床护理工作岗位上结合实际工作培训护士,是一种培养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拓展护理专业知识面的经济、实用、方便、有效的途径。对在职护士实行科内继续教育,有针对性地接受知识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护士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完善整体护理。

【本文为河南省卫生厅2010卫生职业教改项目(wj1009)的阶段性成果】

在职护理人员培训系统 篇7

医院护理人员在职教育培训实施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1],更是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质与能力,促进护理人员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继而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的核心举措。其中护理继续教育对象包括护士、护师及以上护理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护理专业技术、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工作的护理人员。由此可以发现医院护理人员数量巨大,仅我院每年就有2107名人员需要培训。并且培训需求多,我院2015年开设培训课程60场,培训总人次达到12216。而护理工作中夜班性质所定,如何有效开展培训成为难题。因此,为了给护理人员提供便利的培训选择,本院开发了在职护理人员培训系统,供护理人员选择相应课程培训。护理人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来参加培训。

1系统简介

护理部事先提供每月(或年度)的培训计划,内容包括:课程名称、上课时间、教室、参加人员层次[2](适合哪些层次),限定的人员数量等。然后由系统管理员将课程信息录入在职护理人员培训系统中(供所有在职护士在内网使用),并设定课程限定人数及截止日期等。在课程预约开放后,护士根据对应的课程级别、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来选择课程。在培训当日根据预约给予签到,同时给予课程学分。

2系统设计

在职护理人员培训系统[3]主要包括三个模块:培训课程管理模块,课程预约模块,课程学分管理模块。同时数据库中增加多张表:课程信息表k_hyyy,预约登记表k_hyyy_mx和实际签到表k_hyyy_score.

预约登记表表包括会议ID,课程名称,人员层次(N1-N5),开放预约人数,开始预约时间,结束预约时间,状态,学习方式,学分等字段。

已预约人员表包括序号ID,人员库ID,会议ID,修改时间,操作者等字段。实际签到表和已预约人员表结构相同。

课程管理模块能够显示未开放预约的课程和已预约课程历史记录,并对课程预约登记表操作:新增课程预约、修改课程预约、删除课程预约、查看课程预约人员等。如图1:

“新增课程预约”功能模块,将护理部提供的培训计划转化成课程的形式录入数据库中,插入预约登记表各字段,包括课程名称,对应护理人员层次,课程开放人数等信息。

“修改课程预约”功能模块,对于未结束预约的课程,可以修改人员层次,开放人数等关键字段信息,并同时修改预约登记表各字段。

“删除课程预约”功能模块,对于需要取消掉的课程,系统管理员可以删除预约登记表特定课程记录。

“查看课程预约”功能模块,可以查看已预约人员名单,同时可以删除特定预约人员。

课程预约模块,显示所有开放预约培训会议、截止预约时间、剩余人数、是否已预约等。并提供相应操作:预约会议,删除预约。护理人员只能查看对应层级的课程,例如N0级的护理人员不能查看到N1级课程的相关信息。选课成功会将此记录添加到预约成功历史记录中。如图2:

课程签到模块,将对应课程的所有已预约人员显示出来,并提供刷卡签到功能,签到成功即可获取学分。对于不在预约表中的人员,刷卡即提示未预约,无法签到。

3总结

采用在职护理人员培训系统后,我院护理人员在职教育培训管理更加科学化,智能化,人性化。护理人员能够更加有效的安排时间参加培训,自助选择课程。对于护理部门,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合理规划培训课程。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管理流程在我院取得了显著成果。

参考文献

[1]吴显卿,高秀娟,王芸,张晶.国内护理人员在职培训现状[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12):56-60.

[2]孙婷,沈国丽,来鸣.分层培训在护理人员在职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发展[J].护理与康复,2012,11(6):520-622.

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状况的调查 篇8

一、河南省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现状调查

河南省处于中原腹地,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相对于前几年来讲,逐步注重轻工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技术引进和技术革新的地位也越来越被政府部门和企业生产部门重视。

(一)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语种及频度的调查

从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看,河南省企业在职人员在工作中用到外语的情况比较多,“经常用”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总计占44.8%,说明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方面比较重视,也要求所属职工尽快掌握外语,并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创新。这点也符合河南省近年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对“您在工作中用到外语最多的是哪个语种?”相关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在英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韩语、其他语种选项中,应用频度最多的是英语,占54.6%,其次为日语,占16.3%。

(二)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的目的和方式的调查

学习目的是推动个体进行认知事物的一种内部驱动力,具有主观性和自觉性,是事物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个体发展的必然要求。河南省企业在职人员由于不同的工作需要和个体发展需要,对外语学习有着不同的目的和动机。结果如表1。

从表1数据统计来看,企业在职人员随着河南省外向型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进度的加快,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危机意识,通过学习外语促进个人业务能力提高来为自己拓展发展空间。从参加外语学习是否参加英语等级考试来看,有68.8%的受调查人员不参加相关外语等级考试,有31.2%的人员参加外语考试是为了出国深造所必须的相关英语水平考试,如雅思、托福、GRE等。

在外语学习方式上,企业在职人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外语学习方式。河南省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参加相关机构培训的只占22.3%,有条件和老外交流的更少,只占15.9%,而通过音乐电影和外语网站等不具有互动方式学习的占有较大比例。一方面说明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还存在一定的封闭性,另一方面说明外语培训市场还有较大的开拓空间,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去分析市场,占领市场,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河南省经济发展培养所需的外语人才。

(三)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内容的调查

由于工作需要,河南省企业在职人员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也会对外语学习内容有所侧重。在“您在工作中用到最多的外语技能是哪部分”统计中,有37.6%比较注重翻译写作,有32.5%看重口语和听力,而注重阅读的人员占25.1%,其余的多为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的培养。外语学习一般要求在课程需要和大纲的要求下,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如表2。

从调研问卷统计来看,“侧重实际的语言交流运用能力”占46.3%,说明企业在职人员学习外语都有十分明确的目的性,都比较注重语言实际交流运用能力;有25.6%的人员认为学习外语应该根据自身需要和兴趣,不应该像在校学生那样机械认知、机械学习,应该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兴趣,加以调整,灵活运用。

二、河南省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方面。课题组针对河南省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统计,如表3。

从表3可知,河南省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在口语表达、语句翻译、心理焦虑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重视阅读,不重视口语练习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是为了更好地交流沟通,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阅读和书写,口语交谈是最终目的。在实地走访和调研中,多数成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都非常重视阅读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而对口语表达交谈能力不重视,目的是为了通过某种考试标准而拿到执业证书或职称评审。我们知道,口语表达把语法、词汇、俚语、常用方法融会贯通,如果只重视阅读和写作,忽视口语表达,到最后无非是练成了聋子式外语。所以,在成人外语学习过程中,应该把口语表达能力放在首位,来带动相关外语语种学习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

(二)翻译词不达意,机械死板

企业在职人员学习外语的目标之一在于熟练翻译外文并应用到经济生产和文化交流沟通方面。但现实状况是部分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对外语翻译只是一知半解。有时候对翻译出来的条文雾里看花,不知所云,怎么看都感到蹩脚、别扭。成人在翻译过程中,多数对某个单词词汇的常用意思和用法十分了解,但放到具体语境和文章中,由于词汇寓意表达多样化和复杂化,如果还按照原来的意思进行翻译,则不伦不类。

外语翻译讲求“信”、“达”、“雅”。我们在了解外语意思的前提下,也要紧密结合母语进行变通,以使翻译出来的语句符合人们日常语言表达习惯。对于词汇学习不能光靠机械的记忆,要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来接触词汇、理解词汇。比如一篇新文章,成人学习者可以根据工作生活的实际需要,多角度、多视角地来理解词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和语言背景下的语意,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听说,有条件的话,和外语人员进行沟通并请其纠正。

(三)教材难易程度不一,存在外语学习焦虑

外语学习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目标选择不同的教材,但在调研中发现明明外语水平不高的学习者却拿着高难度的教材。单词词汇好多都不懂,依靠词典,但找到的解释和释义又不能很好地放到具体语境中加以理解和表达。对于相关动词搭配、介词使用和时态语态,也经常容易出错,翻译的语句对照原文往往词不达意,再加上没有口语交流的环境,简直就是盲人摸象,无形中增加了河南省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的难度,造成害羞、自卑等学习焦虑障碍。

首先,成人外语学习焦虑体现在对负面评价的害怕。作为成人,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在外语学习中,被培训教师所批评,往往会产生与其社会地位不符的自卑恐惧心理。其次,成人外语学习者对考试测试尤其感到紧张,也许是因为学生时代经历过失败,考虑到自己年龄很大,得不到理想的成绩,也会产生焦虑的心理,从而更会导致无法集中精力于外语学习。

三、提高河南省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效果的途径

(一)克服心理焦虑,轻松面对外语学习

在实地走访和调查中,河南省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都有着十分明确的目的,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水平也都心中有数,自控力和自制力比在校学生强。但在外语学习中却客观存在着焦虑心理,这是外语学习必须要克服的心理包袱,应该放松心态,增强自信心。那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降低或克服这种焦虑心理呢?第一,激发兴趣,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企业成人外语学习重在培养兴趣。外语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应该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法来提高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外语学习者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毕竟不同于在校学生,有着固定的学习场所和教师指导,一切都要靠自己的毅力坚持。针对“面子”问题,要调整心态,放下脸面,全身心地融入到外语学习之中。家庭和企业应该为在职人员外语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进步应予表扬,懈怠给予鼓励。帮助外语习得者总结分析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从一个起点迈向另一个起点。

(二)丰富教学资源,全面提高外语运用能力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通过资格考试或职称评审,而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了解生产对象,了解外界信息,加强技术学习,加强技术革新。河南省企业在职人员应该多方面丰富教学资源,全面提高外语运用能力。

从整体来看,教学资源包括人、财、物三方面的配备。如果没有参加外语培训班,就要充分利用课程、大纲、教材、网络等,多方面来丰富自己的学习素材。另外,还要把既定目标加以细分,每天都在不断进步,用不断的成功来达到最后的学习目标。有些高等学校成人培训教材或市场培训机构教材较难,超过在职人员外语学习的阅读能力,建议成人外语学习者一方面加大单词词汇量,另一方面找些相对比较简单的教材,把相关单词词汇放到具体语境中去学习和掌握。要学会建立多样化的网络学习平台,内容包括阅读、翻译、写作、口语、听力,重要的是要涉及自身的专业领域,如金融业、印刷业、汽车业、通信业等。

外语运用能力的目标是为了听说读写,说是最后目标,读写是为口语表达服务的。无论是听说读写,还是翻译阅读,语法的学习非常重要。在走访中,多数企业人员外语学习不重视口语,这是很危险的,只有慢慢地学着用外语来表达现实中的语意,才能加快外语掌握的步伐。针对河南省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加强外语语法学习是提高短期效果的重要方法。因为语法学习包括动词使用方法、介词搭配、时态语态等内容,这些内容的掌握在短期内还是能够快速帮助学员提高学习效果的。

(三)改进成人外语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成人外语学习效果

从教育学理论来看,教育就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同样,河南省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也是一种教育活动,只不过这种活动与在校大中小学生相比,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和教师指导,但成人完备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则是他们外语学习的优势。成人院校或外语培训机构从业人员要针对成人外语学习的特点,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他们外语学习的效果。

1. 构建适合成人外语学习的教学环境。

企业在职人员在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习焦虑障碍,这就要求从业人员针对成人外语学习的特点,创新教学情境,提高他们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选择那些难易程度适宜的大纲教材,内容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宜太难,以增强其自信心。

2. 及时反馈成人学习效果,

多注重相对性评价。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者很看重自身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成人外语培训的高等学校或市场外语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多赞扬、肯定成人外语学习的努力进步程度,少批评否定,把成人学生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等知心人,有困难多帮助,在心理上拉近成人外语学习者,为日常教学奠定基础。有所进步,就要及时表扬,这样使得成人学生在一步步成功中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随着河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加速,外语实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那种语言基本功好、善交际、并且懂专业领域的综合型外语人才在未来发展中会越来越受到欢迎。

四、结论

随着河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在职人员积极主动学习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技术革新的能力。多数企业从业人员在学习目的上一致认为要立足于现实,先干好工作,然后才能到国外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在学习方式上,多数人员还是停留在听音乐看电影的初步层次上,参加相关外语培训机构学习还不占多数;在学习内容上,多数人还是只注重于外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外语口语交流表达的最终目标。

针对河南省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主要存在忽视口语练习、翻译词不达意、存在外语学习焦虑等问题,建议通过以下三个方面途径来尽快提高他们外语学习的效果:要克服心理焦虑,轻松面对外语学习;要丰富教学资源,全面提高外语运用能力;要改进成人外语学习方法,不断提高成人外语学习效果。

摘要:运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的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企业在职人员外语学习主要存在忽视口语表达、翻译词不达意、存在焦虑心理障碍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对此,应立足现实,提出应对之策,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所需外语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建议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外语学习,企业在职人员,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梁卫格,王云红,陈宓.成人外语学习者提高口译水平探微[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9): 53-54.

[2]王瑛.中国外语学习者在阅读中的猜词过程探析[J].外语研究,2007,(5):59-63.

[3]戚宏波.中国外语学习者自主意识分析[J].外语教学,2004,(5):90-92.

[4]孙音.在职成人外语学习焦虑感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4):267-269.

[5]张艳丽.成人外语学习中焦虑的成因及调控[J].中国成人教育,2006,(9):184-185.

在职人员继续教育 篇9

1. 河南省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总量前四省人口文化素质对比数。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河南省常住人口为9 402万人, 位居全国第三。在全省常住人口中, 15~64岁人口 (视同劳动力人口或在职人口数) 占70.64%;这次人口普查,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 674人上升为6 39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0 031人上升为13 21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9392人上升为42 46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3 196人下降为24 108人。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和文盲率的变化, 反映了十年来河南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加大教育投资,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前四省相比, 十年间广东省增加常住人口1 788万, 江苏省增加427万人, 山东省增加500万人, 浙江省增加765万人, 河南省增加仅146万人, 不足广东省增加的1/10人口, 基本上是人口的自然增长, 而且多是不具备劳动能力的146万人口。前四省增加的多是具备劳动能力的人, 尤其是高素质人口, 这是河南经济不能很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说明了广东省为什么经济能雄居全国第一。其他四省15~64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中,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在10%以上, 而河南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是具有劳动能力人口的6%。

2. 和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在职人员规模差距较大。

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城镇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人员数量, 河南省仅次于广东省为11万人;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人员数量也是五省中最少的, 仅5.2万人, 不足广东省的1/3, 近似浙江省的1/2;从事教育业人员在五省中人数最多为112.5万人。以上数据总体说明河南省人才队伍规模小, 人才结构不合理。高校数量与浙江省相同, 但远低于其他三省的高校规模;专任教师数量高于浙江, 低于其他三省, 原因同上;正高级职称人数也为五省中最低;内陆省份培养的高层次人才, 大多流失到这些省份。

3. 河南与经济发达省份在职员工科研素质对比悬殊。

众所周知,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优势得益的是人口大省的规模效益, 而不是人才的竞争优势创造的。专利授权量前四省分别是河南的7.3、7.6、3、7倍;技术市场成交额分别是河南的6.5、4.1、2.7、2.1倍;开发新产品经费分别是河南的4.4、4.1、3.3、2.1倍;R&D经费分别是河南的4.1、3.7、3.4、1.8倍;R&D全时当量 (人年) 分别是河南的3.3、2.7、1.8、1.4倍;R&D项目数 (项) 分别是河南的3.4、2.7、2.8、1.7倍 (小数点后数字四舍五入) 。以上各省各项指标除工业生产总值、R&D经费、R&D全时当量 (人年) 、R&D项目数 (项) 外, 其余指标前四省均是河南省的2倍以上等等。

二、形成河南在职人员素质状况的历史原因

1. 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淡薄,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氛围不浓。

河南地处内陆, 长期以来开放意识、人才意识、市场意识淡薄, 在如何建设人力资源高地方面, 指导思想不明确:一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不浓, 与发达省份比, 人才成长、发展的环境不优;二是人才强省、科技强省的口号叫的不响, 没有把建设人力资源高地放到应用的地位, 缺乏人才所需的科研信息、经费、条件、环境、课题、项目的申报等的支持, 不能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基础和事业舞台, 高校办学教育层次低, 规模小、专业设置不尽合理, 高层次人才的地位和作用得不到尊重, 越是如此越是难以用高层次人才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加盟;三是培养人才、事业人才、吸纳人才的政策措施不配套、不到位,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喊在口头上, 具体的行动无有问责制。

2. 在职培训长期严重缺位。

由于缺乏资金, 过去历届政府忽视在职培训的重要性。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 在职员工知识老化的速度可想而知, 不进则退。这也是制约河南人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不是员工不思进取, 而是太多的人终身再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孤陋寡闻, 闭门造车, 何谈创新!

小富即安踯躅不前思想严重。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河南经济的发展, 富裕起来的人们满足现状, 不思进取, 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 很多人小富即安, 视学习为累赘, 既没有学习的压力, 也没有动力, 浑浑噩噩。在河南的很多二级城市, 随处可见的是麻将桌, 不是学习桌, 人们的文化素质反而出现倒退现象。

3. 教育投入少、水平低, 信息不灵活。

河南省没有“985工程”高校, “211”院校和浙江相同仅一所, 远低于江苏省拥有的11所“211”高校规模;博士有5 910人也是五省中最少的;院士30人, 远低于江苏125位院士的规模;城镇居民平均工资、教学总经费和国家财政性教学经费的投入也是五省中最低的, R&D经费和R&D全时当量 (人年) 与河南省的人口规模远不成比例;人力资源结构呈现到处人少到处人多的局面:一方面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高级金融人才、高级外贸人才、高级管理人才以及优秀的企业家等高层次人才少;另一方面因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育水平低下, 文盲人口多达339万, 大专文化程度以下人口8 800万。人才的匮乏与流失并存, 难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强化河南在职人员素质工程建设方案

1. 实行部门负责人目标责任制, 是建好中原经济区的保障。

以前四省的相关数据为参照, 制定中原经济区建设总体战略、战术目标, 层层下解到各部门直至每个人, 人人有任务, 事事有保障, 力挺中原经济区建设目标的实现。全面配套绩效制度考核, 定期考核, 提高薪酬、待遇支持力度, 增加科研经费资助、社会地位、设置“个人创新终身荣誉奖”等措施, 奖优罚劣。政府嫁接, 保障产学研结合, 实行产学研一对一搭配。让“坐着”的人“站”起来工作, “站”站着的人“跑”起来工作, 总之, 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全员参与, 全方位参与。

2. 设立职工大学。

组织专业人员, 编写各层次专业试题库, 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员工进行专业技能考试, 以此提高在职人员的综合素质, 既能够把市级城市行政事业单位员工从麻将桌前拉学习桌前, 也能够盘活这些人力资源。加强河南省各级教师短期的国内外强化培训, 提高中小学尤其是农村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扩大特岗教师队伍, 夯实基础教育, 为河南省的人力资源高地提供坚强的后盾。加强国民素质教育培训, 尤其是对农民工的培训, 全面提高在职人员的各项素质。在广大的农村, 利用农闲时节, 对农民进行种植、养殖等技术培训。

3. 加大科技教育投入。

加大对河南省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科学研究资金支持, 设立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加大对新产品开发、R&D经费、R&D全时当量 (人年) 的投入, 提升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力。提高人才的薪酬、待遇, 尤其是科研、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等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加快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和区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为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提供高端数据库支持, 开拓科研人员的视野和科研能力。形成合理的人才队伍和开发梯度, 着力改变科研人员在科研方面单打独斗的局面, 积极促进科研人员团队建设, 形成科研合力, 不断提高河南的整体科研实力。

4. 建立制度公平的绩效考评机制。

科学的绩效考评, 就是在全面展开职务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设立绩效考核目标, 全员参与, 逐级监督实施, 定期考核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 以此决定员工薪酬高低、培训、晋升与否等问题, 多劳多得, 奖优罚劣, 既避免了大锅饭现象, 又避免了对人才积极性的挫伤, 其实人们对很多问题产生的歧义归根结底都是对公平的追求。绩效考评既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斗志, 刻苦钻研的精神, 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形成比、学、赶、拼、超的学习热潮,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建功立业。 (1)

参考文献

在职人员继续教育 篇10

要想做好非在职人员队伍的稳定工作, 首先要进行教育引导。油田的非在职人员受自身学历、工作经历、身体年龄、生活习惯和再就业现状等影响, 具有复杂性和差异性。非在职人员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心理问题不解决, 队伍稳定工作就无从谈起。

一是搭建宣传交流平台。首先, 要建立“老年论坛”, 让非在职人员“说”, 零距离沟通, 提出建议意见, 谈出实情想法, 对症下药。其次, 要创办“连心”报, 让老同志“读和写”, 宣传形势任务, 传播先进文化, 引导非在职人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二是及时开展专题教育。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 迅速把上级的重大的决策部署列为专题, 组织非在职人员学习交流。要让非在职人员牢记“光荣的历史, 永远的骄傲”, 做到“在岗时曾经拼搏奉献, 离职后继续关心油田”, 从而形成“紧跟时代步伐, 摒弃破坏稳定言行, 自觉维护稳定”的良好局面。

三是培育良好心态和生活方式。非在职人员大多赋闲在家、时间宽裕。因此要从非在职人员的这一实际出发, 教育引导非在职人员在日常的生活中, 正确处理邻里关系;坚持科学健康锻炼身体, 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良好心态, 有追求、有事干, 关心油田发展, 自觉维护油田稳定。

二、健全工作机制, 提高非在职人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非在职人员的管理工作, 不是中心牵动中心, 不是大局影响大局。只有把这一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使管理职责更加明确, 工作措施更加具体, 舆情信息更加通畅, 才能确保非在职人员队伍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建立网络化管理机制。要按照“党委指导、支部负责、划片分组、自我管理”的原则, 建立网络体系。既可以按照非在职人员原来所在单位建立管理网络, 也可以按照非在职人员居住的小区建立管理网络, 还可以按照非在职人员的爱好特长建立管理网络。

二是建立工作运行联席会议制度。各级单位要成立非在职人员管理办公室, 作为常设机构具体负责非在职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牵头工会、组织、劳资、宣传、老年站等部门, 每月根据实际组织召开部门联席会议, 听取工作汇报, 收集舆情信息, 安排部署任务, 对非在职人员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涉及非在职人员利益的重点事项研究决策, 分类指导, 切实解决好非在职人员关心的突出问题。

三是建立重点人员承包制度。针对非在职人员中年老体弱、长期生病、家庭生活困难或个人思想不稳定的具体情况, 要采取重点人员专人承包的办法, 开展“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子、交朋友”活动, 指定专人进行承包负责, 定期走访交流, 及时掌握情况, 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办实事、解忧愁, 确保每名重点人员思想稳定、生活稳定。

三、开展亲情服务, 提升非在职人员的和谐度和满意度

做好非在职人员队伍稳定工作, 服务是关键。只有带着责任和感情, 全天候、全方位、全身心地为非在职人员服好务, 做到非在职人员的事情有人管、有人问、有人做, 才能使他们满意, 才能让他们相信组织, 才能确保非在职人员队伍的稳定。

1、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要组织引导非在职人员开展“邻里相处关系好、坚持锻炼身体好、有所作为心情好、文明生活习惯好”为主要内容的“四好”创建活动;积极倡导相互关心帮助、宽容礼让、和睦相处。

2、开展就业指导服务。

许多非在职人员仍然具有就业的愿望, 也有一部分非在职人员愿意为社会、为单位尽心尽力、献计献策。这就需要我们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 帮助联系就业岗位, 并提供就业指导, 让非在职人员有追求、有目标、有事干、有作为。

3、开展科学健身指导。

非在职人员中多数是离退休的老同志, 他们有着强烈的健身需求。因此, 必须在活动场地、健身器材等方面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同时还要为他们提供健身指导, 组织引导他们文明健身、科学健身。

4、开展送温暖献亲情活动。

要把非在职人员作为亲人来对待, 真情服务。如果遇到非在职人员婚丧嫁娶、生病住院等重大事项时, 就要靠上去, 大小困难有人帮、有人管;要坚持开展亲情服务活动, 对待非在职人员, 过节请回来、生日送蛋糕、节日送温暖, 特别是在传统节日期间, 要到非在职人员家登门走访慰问。

在职人员继续教育 篇11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机关与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的人均受教育状况,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差甚远。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机关与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大专以上学历占34.93%,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24年;专业技术人员大专以上学历占40.26%,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06年;相同的教育年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其教育质量还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加大在职干部继续教育培训力度,迫在眉睫,各级政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开展在职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政府责任错位

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解决市场失灵和促进社会公平两个基本方面,追求教育市场的社会公平和保证干部教育的公共利益是政府管理教育的责任。但是,现实中政府对干部教育常出现责任缺位和越位的现象。

近几年来,政府对在职干部的教育培训,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并付诸实施,在全社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但政府的责任很大程度上只是发个培训的文件,只看到有人参加了培训就了事,没有承担起构筑干部教育培训的信息平台的责任,造成教育提供者与教育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培训机构对干部教育市场需求缺乏全面了解。同时,还没有建立起社会参与的公共治理制度,如听证制度、咨询制度和监督制度等。在干部教育培训的决策中,培训对象参与公共治理的权力没有体现。这些都是政府责任缺位的现象。

与此相反,政府对在职干部教育培训的责任“越位”现象相当严重。政府集中了培训教育办学和培训管理职能,事无巨细,样样都管。培训机构的一切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政府意志,由政府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来实现。学校和培训机构难以根据市场导向自主办学。

政府责任错位,必然导致教育培训质量降低,产生社会负面效应,影响在职干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干部学习理念偏差

学习可以改变命运,教育能够决定未来。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个人学习和学习环境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摄取新知识、更新旧知识,学习成为伴随人一生的过程。

学习能力提高了,而且自觉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学习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创业能力也随之增强。因此,开发人力资源,尤其是开发在职干部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干部通过学习体验,发展自我,才能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观念,从而成为数以亿计的劳动力资源的开发者,成为学习型社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真正承担起人力资源开发的第一责任。干部树立了这些现代学习理念,必将成为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源动力。

可是,现实情况令人堪忧。一些干部善于应酬,不思学习。参加培训学习,人到心未到,马虎应付了事。自我设置心理障碍,不管培训者水平高低,都把他们的授课拒之心外。往往是水平越高的干部学习目的性越明确,接受培训教育越虚心越肯学。对一个好学者,给他时间、空间和一定的学习资源,他就能获得长足的进步。

干部参加继续教育的思想关没有解决,学习理念出偏差,是影响培训质量的重要原因。

(三)教育资源配置薄弱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提高干部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但是,目前承担干部教育培训的有关院校与普通国民教育院校相比,教育资源相对薄弱。首先体现在图书资料比较欠缺。图书馆规模小,资料未能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在职干部人才济济,自学能力较强,在接受相关课程培训的同时,喜欢进行一些专题学习,个性化学习特征明显,图书资料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若未能满足学员的要求,将直接影响教育效益。

其次是师资队伍整体状况不很适应教育培训的要求。现在干部队伍的文化水平和学历层次已经越来越高,他们接受培训时对授课教师水平的要求也与时俱进。受体制的限制,干部教育院校师资流动性不强,影响整体水平的提高。固定的一个教师群体应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培训课程内容,难免力不从心。

三是信息化建设滞后。以微电子、计算机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信息技术的综合化、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智能化和虚拟化等特征,十分适合成年人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远程学习的要求,对干部教育培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目前干部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和软件建设都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四)体系不够健全

干部教育培训,属于非学历、非正规教育范畴。与学历教育相比,它具有综合化、复杂化、培训内容常新等特征。这需要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教育培训体系与之相适应。但是,现在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过于封闭,缺少优化与整合。教育培训院校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主导的,学校与受训者互动的自主性还不高,学校发展缺少社会的参与和监督。教育培训的决策权和培训方式的开放程度极为有限。

教育培训的结业证书制度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结业证书或资格证书的获取认定,缺少市场机制这一基础,只是一种政府认可,社会信誉度不高,难以走向国际化。在教育市场的培育中,已经出现了公共教育权力由政府领域向市场领域和社会领域横向转移的萌芽,如教育评估,信息服务等中介组织,这些对干部教育培训而言,几乎还是零。

二、对策研究

在职干部是人力资源中一部分最有活力,最具有影响的人才,要充分认识这一人力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意义,把它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这是最基本的战略观点。

(一)政府——在角色转换中发挥作用

由于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社会、个人等不同的行为主体,在宏观管理方面又涉及到教育、人事等相关政府部门。因此,政府应该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来规划和制定相关的政策,培育良好的教育培训市场,适当地把教育培训的决策权、考核权还于社会,体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要求,走与国际接轨的教育培训之路,实现干部教育新的发展。

政府在转变职能的同时,要致力于创建学习型社会,营造一个理想的社会学习环境,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干部教育体系健康发展的温床。学习化社会拥有终身教育体系,实施终身教育制度,教育功能不再为学校所特有,它广泛而切实地扩展到工作和生活的一切场所,形成人人皆学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干部终生学习的理念才能树立且不出偏差。建立这样的学习化社会应该成为政府开发人力资源的最高理念。

在行政改革的浪潮中,改革传统的全能政府,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交给市场和社会去做。把全能政府改变为有限的而且有效的政府,对于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师资——建立专兼职专家库

教育培训质量的高低,师资队伍是关键。但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家型教师队伍,并非易事,这对地市级及其以下的教育培训院校来说更是一件难事。为此,我们要用共享教育资源的观点,去整合省内各专业教师资源,建立专家库,聘请校外专家为兼职教师、客座教授,用“租”的办法,解决师资力量不足或层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通过学员评价反馈,优化组合。这决不是一时权宜之计,而应该是教育培训中师资建设的一种基本模式,也是开放办学的重要标志。教师的教学水平受到普遍肯定,这是教育培训工作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证。

(三)课程资源——复合化、数字化、国际化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呈现出复合化、信息化、国际化的特征。干部参加继续教育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都带有很强的综合性。他们希望进行一些专题学习研究,听一些专题讲座。在学习的过程中,即便学习一门学科知识,也需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所以,干部教育培训院校在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设置上,要考虑复合交叉的特征,为学员提供专题性、复合性、全面性的课程体系。

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已经产生深刻的影响。干部教育培训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学习者需要跨越时空界限,进行个性化学习,这就要求课程资源要数字化,能因人而异,方便整合。所以实现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是教育培训课程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大力开发研究。

中国入世后,需要在职干部既具有专业知识又通晓国际惯例。因此,教育培训的内容的国际化特征,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有关教育培训院校要与国际有关组织合作,整合国际上优秀的教育资源,以便我们的干部开阔知识视野,更好地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提高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

(四)培训体系——动态、开放

干部教育培训的体系应该处于一个动态的平台之上,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同地方相应的教育培训院校机构,应该随着当地干部队伍结构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动态体系除了要有一个充满活力的专兼职教师专家库之外,还要有一支能够进行管理创新的管理队伍,沟通和衔接与干部教育有关的各级各类的学校和有关机构,不断开发和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并管理好干部教育的信息平台,改革旧的管理体系。建立促进干部能力发展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培训的实效和信誉,构建“自主自愿”的教育培训市场机制。

在职教育现状与问题 篇12

在职工作人员在社会中的地位独特, 既是各种形式产品的生产者, 又是各类产品的消费者;既是用人单位的重要资本与力量, 又是社会细胞家庭等的支柱;既是科技进步的重要环节, 更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关键助推力。我国自古代以来就对此重要性有深刻认识, 有技与道两类内容。在职教育现代表述大体包括单项技能培训、在职学历教育、在职非学历教育、精神文明教育、在职单位与社会通识性教育等;也可用在职职业教育或在职人员教育来进一步明确其内涵。

在计划经济时代, 整个国家类似于一个超特大企业, 存在着社会由国家来办的情况。工作与保障覆盖到了每一个人, 在职教育也全覆盖到了每一个工作人员, 强调螺丝钉意识, 技与道并重, 将其分为职工教育与干部教育两部分, 对当时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的发展与稳定起到强大助力的作用。计划经济的优点在于能有效集中力量办大事, 缺点在于民用科技创新不如欧美日。

逐步转成市场经济的三十多年里, 公务员、国有事业及国有企业人员 (体制内人员) 沿用计划经济时代在职教育模式, 而民营中外合资营利与非营利人员 (体制外人员) 在职教育在相当长时间里国家未予足够关注与支持。

当前, 体制外经济与人员比例不断增加并早已过半。新单位在职教育工作分化很大。新经济单位大多只考虑眼前利益:有一些尤其是外资及大型民营中资企业出于提升其自身生产与科技含量和团队建设考虑及总部传统而设有专项在职教育细目, 大多也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更多的尤其是中小微单位由于自身实力弱无力承担在职教育费用而不开展该工作, 进而无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 只能提供些技术含量低的初级产品及通过更低的反复价格战模式勉强维持存活, 导致更无力培训员工的恶性循环出现。自由职业类群体内部重视差异也非常大, 其既有高端专业人士, 更有初级劳动力。我国当前遇到的大量环境污染、较高失业率与旧有粗放型增长水平低且无以为继等突出问题与在职人员教育未能高效开展和该教育、学习体系未能及时转型有很大关系。

而原体制内单位, 在职教育细目仍在, 工作也仍在开展;但由于社会发展迅猛, 原有课程明显滞后, 出现了课程跟不上需要的状况。各自对口培训单位虽也努力改变状况, 但毕竟每一方的能力都是有限的, 出现了原体制内的用人单位不满意现有在职教育体系与实际需要脱节却无可选择权、员工不满意培训内容、课程对自己工作帮助不大、指定的外部培训方虽有努力但单个单位无力完全满足新时代在职教育对提供方的高要求及需求本身不断快速改变的尴尬情况出现。

在职教育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力。19世纪60年代马克思指出人在各类生产过程中是“可变资本”、“活资本”,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新经济理论则称之为人力资本, 转入了可量化阶段, 并被用于对一些当时的经济现象谜团的解释与后续对单位与社会的总资本进行测算和探索指导在职教育培训投资。

在职教育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稳定、幸福感、满意度与社会成员综合素养等功能。十八大后, 政府职能调整速度明显提升, 强调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以突出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行政活动中的道德主线;强调提供公共类服务与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与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作用。

从外表上看目前在职教育领域存在着当前体系不再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变革;缺乏系统解决问题的思维;缺少工作抓手和具体办法。从深层次角度看实质是经济基础深刻改变而原在职教育体系未能及时转型所带来的种种不适与问题。当前的社会发展与转型急需在职教育解决如下几项问题:

一、推动经济增长

这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经济结构的调整两部分。当前, 以往的出口导向与投资驱动着增长两大引擎都到了调整期 (1) , 需要出现新的增长模式;而粗放式增长的经济模式与结构必须得到调整以达到民众日益增长的对更高生活水平的期待。

如何让在职人员跟上经济、产业的发展与转型, 为保增长调结构做好合格工作人员储备与调节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 无疑在职教育是一条无法替代的主要途径;同时在职教育外部提供方行业的崛起与成长也是经济增长及新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稳定与发展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去落后产能的艰巨任务, 社会稳定首先体现在解决就业这一突出问题。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容纳的就业人口普遍在70-80%左右, 美国在2010年时就已达到了81.2% (2) 。我国最新数值在50%左右, 可见我国在第三产业中的就业还有巨大潜力, 推动在职教育与培育外部提供方行业成长无疑是这个潮流中重要组成部分。

在职人员在社会中承担多重角色, 若未能妥善安置从细微处影响家庭这些社会组成细胞, 宏观上则对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冲击。若能在平时就注重在职人员教育提升其综合能力, 帮助其及时适应新变化跟上新形势, 增强其学习能力与自我适应能力, 无疑对可能不幸出现的下岗情况有较强的自救能力与意识, 有利于单位内部安置, 也有利于再就业及自主创业。

三、提升人员工作技能与思想认识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可小视的, 通过在职教育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与思想认识可明显提升用人单位与社会的整体运转效率, 甚至会带来原有基础上的创新进而使效率更大幅度提高。

员工的工作技能与思想认识提升对员工自身所带有的价值及自身人力资本有大的促进作用, 在工资、福利商谈等领域具有了较强的议价能力, 一个员工人力资本与创造能力提升了意味着社会与其单位的总人力资本与创造能力也上升了, 这有利于我国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谋求在全球产业链中提升自己的位置、为所有国民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带来有力支撑。

四、提高人的综合素养

综合素养是一种个人综合性的表现, 是其在特定时期所具备的知识水平、道德素养与社会修为能力, 以及在对工作、学习、社会生活当中表现出的应变能力与所体现价值观念等。

经济与社会发展了, 人的综合素养也必须提高, 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并为社会后续的发展做好准备并起到一定推动作用。若综合素养未能及时提高, 后续社会发展就缺少基础与动力, 会固步自封。

另一方面在职教育是典型的准公共产品, 当前的外部提供方既有原体制内的、更有原体制外新生的, 组织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在职教育领域中参与方众多;具体内容与形式在员工与员工、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提供方与提供方之间等各种需求与提供的服务差异性非常大;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等又从不同角度不断对其提出新的时代要求;受益方也是众多;显然是一个不断变化与不停发展的动态领域。如何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最终形成解决问题与推动发展的不可低估的合力极为重要。在这类复杂领域中解决众多问题, 合作治理显然是较理想与合适的方法。

从合作治理及服务型政府视角看, 则需要较好地回答下述问题才能设法调动各方的积极性重塑在职教育体系:

1. 在职教育目的是什么?

2. 在职教育的资金由何处来?

3. 在职教育提供方是谁?

4. 在职教育产生的收益归哪方?

5. 谁来最终评价及评价标准?

6. 服务型政府在在职教育中的定位、原则和措施?

在此谨作为抛砖引玉, 期待有更多研究者共同参加研究与推动在职教育领域中诸多参与方工作的转型与升级。

注释

1 余永定.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J].金融与经济.2014. (7) :4-7.

上一篇:数列通项公式求解策略下一篇:学校工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