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价值

2024-05-26

音乐教育价值(通用12篇)

音乐教育价值 篇1

摘要:音乐教育作为大教育体系中的独立分支, 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唯一性。而首当其冲的意义就在于音乐教育的学科价值, 即音乐作为一门学科其自身的特殊性。无论音乐教育的价值是否被人们所接受, 音乐教育的独特方式是不能被其他任何科目所替代的。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科价值,方法

前言

一谈到音乐教育, 如何进行音乐教育, 我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审美教育, 然后开始列举有关音乐教育的诸多特点, 如“音乐教育最基本的属性是审美性”, “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 在社会和全面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等等。实际上, 音乐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很宽泛, 最不容忽视的是它的学科价值。

一、音乐教育的学科价值

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 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 陶冶我们的情操, 是一种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特殊作用的教育。但我们在寻找让别人信服的理由时, 却忽略了一个首先要讲明的问题, 即我们音乐教育首先教什么的问题。简单说来, 我们音乐教育是教授人们一种方法, 一种符合音乐规律的方法, 一种能使人在音乐这个特殊环境中感受喜怒哀乐的方法。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 从音乐的起源来看。无论是《吕氏春秋》里关于原始居民们操牛尾歌唱天地万物 (即“娱天”) 的形式, 还是孔子的礼乐治国思想以及诸子百家对音乐“娱人”的不同看法, 都是一种利用音乐来表达各种感情和达到各种效果的方法。无论这种目的是音乐性的, 还是非音乐性的, 他们都是在了解音乐的规律之后才实施的。虽然这种原始的音乐表达方式过于直白, 不是那么含蓄和深刻, 但它却是一种雏形, 一种交流的方式。我们应该容许这种直白, 这至少证明了音乐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而这种方式在远古时代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先于许多我们今天居于“基础”地位的学科。

第二, 学校音乐教学违背教育规律

目前, 有许多学校不注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音乐审美教育特点, 在教学内容、要求及教育形式等方面, 均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专业化倾向。如现行的学校音乐教学大纲及据此编写的多种版本的音乐教材, 无论在内容、体例上, 还是在要求上, 受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影响比较深。内容与要求追求全面、系统, 高难度, 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在音乐方面发展的需要;各类音乐知识在体例安排上往往成条块分割状态, 学生接触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音乐。同时, 封闭、单一、死板, 与音乐学科本身的创造性严重相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 轻学生参与重教师讲授;轻表现与鉴赏重知识技能;轻愉悦过程重教学的结果。这种具有专业化倾向的教学模式, 不利于普通音乐学科的自身价值与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三, 从学科的共性和不同学科的认知模式来看, 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人文艺术学科, 都是在各自不同的领域, 以独特的视角向人们介绍一种了解和认识本学科的途径, 一种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认识规律, 一个只能应用于本学科的思维方式, 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我们的普通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音乐天才, 不是精英教育, 我们面对的是广大受教育者, 我们仅仅是向大家介绍一种了解音乐的方法, 而这种方法属于音乐的独特认知模式, 不可能用其它任何认知模式替代的认知模式。我们进行音乐教育就是向人们介绍一种认知方法, 一种用音响和音符这种特殊的材料来开启音乐美的方法。音乐教育哲学家雷默曾谈到:“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价值是由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 在这里我要说: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是由音乐认知方法的正确选择来决定的。

第四, 从音乐美学方面看。音乐是具有内容和形式的, 其形式就我们通常所说的旋律, 曲式, 和声等。而内容就是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和意义, 在这里我们要运用绝对表现主义观点来说明。绝对表现主义观点认为, “意义和价值是内在的, 它们是艺术性自身的作用, 也是他们得以组织起来的由来”, “你必须深入到使作品成为一件艺术作品的那些创作素当中”。可见, 我们要理解音乐里的丰富内涵, 就必须深入到音响中去, 不理解音乐要素的特征和规律, 我们就不可能理解那跳动的音符到底意味着什么。音乐是音响的艺术, 有其自身的规律,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告诉人们音乐的基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体验音乐的规律和方法, 就像对音乐脱盲的认识一样。“音乐体验直接来自组织得有表现力的音响, 听音乐——对音乐进行感知结构——它来自他或她想象的有表现力的音响”, “音乐上的实际脱盲, 可以定义为运用标记编码解码技能的能力达到了足够高的水准”。可见, 我们进行音乐教育的普及, 让大家了解音乐, 不仅是向人们介绍其它学科也可以达到的概念学习, 关键是要介绍音响的特点和音乐体验的技巧, 从而让这种技巧真正具有实实在在的音乐特色。

二、音乐教育学科价值的哲学意义

让人们认同音乐教育的应有地位, 我们要建立自己的音乐教育哲学, 于是我们发现了音乐的审美功能, 找到了音乐在社会中的地位, 找到了音乐在培养“四有”新人中的作用。但我们对审美这个哲学分支的解释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和能力去理解和接受的, 也不是所有音乐教育工作者都能对“审美”一词理解到一定深度的。因此, 我认为, 音乐教育向人们介绍、认识并最终掌握音乐认识的规律和方法, 就是对“审美”这个哲学概念的最基本的诠释。

客观地说, 各个学科或者领域间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 因为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视角, 都有其在本学科里所呈现的某种独特的形式, 就像在化学这个学科里所遵循的微粒法则决不可以运用到语言学里, 通过绘画的视觉刺激也鲜有对人听觉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通过生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人的大脑不但可以分为抽象推理和空间想象两大半球, 而且在这当中又划分为不同的学科区域, 并且有其特定的生物反射区。每个学科的划分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有其经济和政治的深层原因。因此, 我们不能说这个学科优于那个学科, 对于教育的终极目标来说, 每一个学科都是不可或缺的。音乐学科教育是一个媒介, 一个连接人和具有独特魅力的音乐世界的桥梁和纽带。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 应当为此搭建更好的平台, 让音乐教育的学科地位更加牢固。

三、结语

音乐教育学是教育科学领域内正在兴起和形成的一门学科, 是研究音乐教育全过程的学科, 是揭示音乐教育规律的各音乐教育分支学科的总称。其学科价值在于对音乐学科本质、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 从而挖掘潜在的规律, 为音乐教育的整体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文对音乐教育的学科价值及其哲学意义进行了阐述, 以期对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贝内特.雷默.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5.

[2]贾镘, 杨洪冰.中西方人文主义的音乐理念与当代音乐教育[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9.

[3]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12.

[4]蒋逸萍.走出音乐教学的误区—新课程改革中的几点思考[J].音乐天地, 2005, 11.

音乐教育价值 篇2

【摘要】当今,我国的家庭音乐教育倾向于功利主义色彩,这势必给儿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文章从价值观角度,对家庭音乐教育的目标价值导向、理念价值导向、内容价值导向、形式价值导向等四方面进行探讨,以使家庭音乐能促进儿童和谐发展、民族文化能得到健康的传承。

【关键词】家庭;音乐教育;儿童发展;价值导向

纵观音乐教育史,其审美观点和价值取向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美学立场,有自律论和他律伦;从意义观点看,有本体论和非本体论;从目的倾向角度,有主知、主美、主情、主德、主意等。自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的教育思想在我国音乐教育界传播开以来,强调基于音乐教育的本体价值的审美教育思想开始成为导向,一切“非音乐”思想被摒弃。但从家庭音乐教育的角度,笔者认为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性还须引起重视。它对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世界先进音乐文化的传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教育的和谐发展,起着“根基”的作用。

一、家庭音乐教育的目标价值导向

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培养一代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继承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儒家“人之初,性本善”的论述充分说明了儿童具有极大可塑性,对我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着深刻启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音乐于家庭教育的功能在于,“韵律”及“和谐”是触及儿童灵魂的道路,音乐“使他们的行为优美,使受到正确教养的人具有高尚的灵魂”,用音乐潜移默化的力量,达到培养包含美在内的“善”的灵魂,实现“善的理念”这一基本目标。

现今,我国家庭音乐教育有相当部分急功近利成分,因此树立家庭音乐教育信仰,解决远期回报和近期回报的价值观冲突是当务之急。远期回报价值观是指儿童接受音乐教育主要以构建“人的素质大厦”为终极目标,培养终身喜爱音乐的良好习惯,形成音乐认知系统,达到有正确鉴别音乐的能力,造就其创造性劳动的智慧之根,最终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近期回报价值观是指儿童接受音乐教育具有较强的功利主义色彩,其处于被动受训的角色,为成人的意念所左右。为追求尽快见效,成人不惜以牺牲儿童的主体性为代价,以达到所欲求的目标,如一个月能演奏的儿童曲目,和其他小孩比较等。

近期音乐价值观无视个体的发展规律,是对个性的摧残,造就了人们所熟知的品格不健全的“艺童”。远期回报价值观则珍视儿童个体成长的规律,从音乐认知中发展自我,使儿童最终成为未来学习的探索者,知识信息的加工者和富于个性的表现者。

二、家庭音乐教育的理念价值导向

本体与非本体结合,真、善、美统一,知、情、意、行统一,是家庭音乐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虽然近年来各类宣传“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盛行,但对于我国多数家庭,审美教育的内涵还是较为神秘,概念仍旧比较模糊。笔者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让儿童从心灵深处发现美、感知美,与美达到和谐统一,最终能自发地创造美。首先,家庭应站在儿童发展的高度对音乐启蒙教育予以重视,并应具有恒长性。音乐智力在美国零点计划的成果中,被其领袖人物、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列为“与生俱来的八大智力之一”,与语言、逻辑与数学、空间信息、身体运动、人际和自我认识以及自然智能并驾齐驱。笔者认为,其发展起点应早于其他智力而存在,并伴随和促进各项智力的发展而贯穿儿童成长始终。家庭音乐教育应遵循儿童成长规律,把握其生长关键期,循序渐进,与其他教育一道共同促使儿童健康、科学地发展。美国心理学会罗斯彻教授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中心的戈登・肖博士所做音乐欣赏对空间――时间推理能力关系的实验,证明音乐对儿童的学习发展的重要性等研究都说明了音乐教育在人生之初的必要性。

其次,家庭教育的音乐作品的筛选应以音乐成就目标为指导。现代社会,商业化音乐充斥着每一个角落,大量庸俗的、直白的、内容不健康的音乐影响着儿童的音乐听觉,作为教育的启蒙地,对音乐作品的遴选尤为重要。家庭音乐应选择那些朴素的、经典的、具有魅力的作品,营造一种健康向上、严肃活泼和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教育价值的音乐环境,在儿童认知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介绍一些优秀音乐的背景知识和具体的较简单的音乐知识,使其在自然学习的过程中熟悉这类音乐,潜移默化地对这类音乐有鉴别能力,形成对这类音乐的积极情感反应。在此,美国国家幼儿至四年级音乐成就标准值得我们借鉴:用简单的术语描述至少两种代表性文化(本国)的音乐怎样使用音高、节奏、力度和音色等基本要素。

最后,家庭音乐应尊重儿童意愿。目前,我国家庭音乐教育的成就目标大多是以各类考级和专业院校考试为主流,另外是相互间的攀比心理,这些都给儿童音乐学习造成较大心理压力,而违背了其本身意愿,其结果是儿童的外在技能水平与内隐感知情绪形成了巨大的失衡,最终导致其成了“天才式艺匠”,可能造成其终身从事音乐职业而内心不喜爱音乐艺术的可悲结果。笔者认为,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浓厚的兴趣,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儿童树立终身喜爱音乐的志向,才是家庭音乐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家庭音乐教育的内容价值导向

音乐教育内容的核心应是本地区、本民族的优秀音乐,然后才是其他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及经历史淘涤、流传下来的世界化跨时代的.优秀音乐文化。现代和未来的中国人,首先应该真正理解中华民族的音乐内涵,具备本民族的文化素质,其次才是对其他民族文化进行选择性地吸收。世界音乐教育学初步研究的结论之一是:世界音乐教育在实践中应该把本民族的音乐作为这种教育的起点,把相邻和相近文化区域的其他民族的音乐作为向世界迈进的第一步,最后进入与本民族文化心理距离较远的内容。作为家庭音乐教育,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考虑其自身的起点。从内容上以本地区的优秀音乐作品和形式为起点,随后扩展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如具有我国特色的东北秧歌、西部腰鼓、京韵大鼓、山东大鼓、说唱、评弹、江南丝竹等民族音乐类型及表演形式,最后进入世界性的交响乐、歌剧等内容,达到效果意义皆得之。

对格调不高的流行音乐作品和形式应该坚决抵制,拒绝其进入家庭音乐的范畴,使儿童从心理上产生反感。莱兹(RqLetts)曾说:“流行音乐所使用的,是贫乏的乐汇,简陋的结构和高度意料之中的发展手法。”美国医学会研究表明:“沉浸于摇滚乐文化尤其是崇拜重金属风格的青少年,与学习成绩下降,婚前性行为,吸毒及其他恶性行为相联系。”从儿童的未来着想,家庭音乐教育应有高度的警觉性。

四、家庭音乐教育的形式价值导向

笔者认为,家庭音乐教育形式上应该是:以多样性为主,以民族性为主,兼顾中西和谐发展。当前,我国家庭音乐教育主要推崇钢琴及小提琴的学习,而二胡、唢呐、笙等本民族乐器问津者极少;学习芭蕾舞、国标舞者多,而学习秧歌、腰鼓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者少;进入各类音乐培训中心者多,踏入田野乡间探访民间音乐文化者少。

父母作为家庭音乐教育的主导者,应该有全面、高度的民族意识,充分认识儿童是文化的传承者,未来的建设者,民族的振兴者,他们的精神状态,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态度,将对民族文化建设与传播取决定作用。因此,在引导他们走向西洋乐器,走向高雅艺术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走向田野、走向乡间、走向民族音乐文化的源头。

合理利用儿童的游戏天赋,渗透音乐教育,通过简单必要的音乐知识学习,使儿童学会音乐感知、思维、想象,获取丰富的音乐体验,体验越多,就越能够使孩子们更好地伴随着愉快的心情,自然而然地进行音乐表现。利用网络获取引领世界潮流的音乐教育信息,学习世界先进的音乐教育方式,如奥尔夫声势教学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柯达伊民族音乐教育方式及手势教学法等。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儿童用音乐进行交流,如与其他家庭联谊,家长共同参与,用双人、小组、集体相结合的活动模式,应用简单乐器,进行用音乐对话游戏,让儿童体验音乐创作实践和互相默契配合的快乐。与儿童一起谈论音乐,尊重其对音乐表现和情感的独特见解,鼓励其参加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最终让儿童保持对音乐稳定、深刻、强烈的热情状态。

家庭教育是早期的教育,其时间最长,对儿童的影响也最深刻。因此,在正确价值观指导下的家庭音乐教育对家庭氛围的和谐,对儿童的成长发展,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振兴,都有着无可估量、积极深远的意义。“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传统与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日)高c保治著,缪裴言,林能杰,缪力译.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刘沛.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5](美)耶胡迪・梅纽因,柯蒂斯・W・戴维斯著,冷杉译.人类的音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生命教育——教育的价值追求 篇3

【关键词】生命教育;价值追求;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

生命是上苍馈赠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而教育则是人类自身馈赠给生命的最珍贵的礼物。生命教育史充满关怀、激励、温暖和成就感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价值追求。

一、生命教育的起源

我国台湾地区自1998年正式提出实施“生命教育”,并且将从国小到大学的各级学校教育都纳入生命教育的范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不少学校在生命教育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随着生命教育的发展,他们的目标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全人教育”的目标取向,希望学生通过教育,懂得珍惜生命,爱己、爱人、爱社会,也爱大自然,而且能够积极努力,追求生命的理想,并从中发展生命的智慧及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展现生命意义与永恒的价值。

我国乃至整个华人世界的生命教育与西方国家的“Life Education”虽同名,但内涵及具体做法仍有差异。

一方面,西方国家注意从死亡与生命的关系入手,而我们却更直接地确认生命的宝贵;另一方面,西方国家更强调个体生命的独特价值,而我们强调生命的社会或集体关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历来主张人的生命的本质不是个体的物质生命,而是其社会生命、道德生命和精神生命。一个人生命的价值,正是在与其他生命的交往中,在对其他生命的成全中才更彰显其伟大与崇高。

二、生命教育的内涵

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生命教育以“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六个核心理念为统领;以生命常识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生命伦理教育、生命幸福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死亡教育等专题教育为重点,内容涵盖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尊严、生命的权利、生命的责任、生命的情调、生命的阶段、生命的规划、生命的信仰、生命的质量、生命的归宿等核心主题。

三、生命教育的意义

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高扬生命的价值,使得学生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1.民胞物与,共在共生——关涉一切“有生之命”

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理念就是以“生命”为中心,讲整个宇宙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人类与人类以外的其他生物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而且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我们在教育领域谈生命教育,主要谈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完美的教育应该呵护师生的自然生命、完善师生的社会生命、涵养师生的精神生命。

生命教育应该将“大生命”观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传授给学生,积极培养学生对所有生命的敏感,以慈悲的心肠和大爱境界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

2.推崇向善,抑恶扬善——德育的超越与提升

道德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人不是为了道德而存在。但是,当前我们的道德教育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处境:难以避免的形式外在化、乏味无力的说教、社会本位、成人中心。

生命教育以“人性向善”为基本的价值预设,以学生当下生活为出发点,它强调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它强调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向善的氛围中,使人能够“抑恶扬善”。

唤醒、提升我们心中“固有的善端”是生命化德育的应有之义。我们应把真善美植入学生的心田,建构出丰富的精神世界。

3.学会生存,学会生活——为幸福人生奠基

当今的教育过分追求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和学业的成功,相对缺少对生活和生命的关注,缺乏对个体心灵的关注。导致学生只懂知识而不懂生活,即使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却失去了生命的华美。

法国文豪雨果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生命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的现实生活,在当下的各种可能性生活中去追寻幸福。

生命教育是指向幸福人生的,让校园充满人文关怀、积极向上的力量,让师生都能真切和丰盈地感到生命的意义和美好,从而更加热情地投入工作、学习与生活。

四、生命教育的实施

生命教育是人的生命奠基工程,不仅是人的生命质量不断提升的全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享受精彩生命的过程。实施生命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1.呵护自然生命

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馈赠。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生命是美丽的,对人来说,美丽不可能与人体的正常发育和人体的健康分开。”生命教育首先要呵护人的自然生命。

自然生命即肉体生命,呵护自然生命首先要保障生命的健康。斯宾塞认为,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之而来的愉快情绪是幸福的最好资本。生命教育要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必要的健康知识,掌握保持健康的技能,学会有意义的休闲方式,巩固积极的心态,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2.完善社会生命

人不仅仅是一个自由的存在,人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社会需要根据社会成员的天然能力与后天自我塑造的能力,使得每个成员发挥自己的特长与智慧,为集合生命体的延展与更新,提供最大的催化与促进作用。

社会生命亦即人际生命。生活角色、权利义务、社会关系,这是社会学意义的层次。社会生命背负着人生的诸多意义,承上启下、展现风采,位居生命的中间状态。

生命教育要教育师生:在家庭中为子女、为父母、为兄弟,孝顺、慈爱、善良;在工作中为同事、为属下、为领导,友爱、尽力、无愧于心;在社会中,服务于人,亦受人服务,友善、融洽。在人生路上追求智慧,快乐行走、完善生命。

3.涵养精神生命

精神生命亦即永恒生命:传感真谛、承系天地、永世长存,这是心理学和哲学层面的。精神生命如人的头颅,主宰着人生大义,为人生的最高层次,她最精彩、最灿烂。

生命教育启迪师生:为人一生一世不容易,来到这个世界的之所以是我,而不是另一个,纯属偶然,或曰必然中的偶然。所以,我们应当不停地奋斗和用心——或拼搏终生、自强不息,或平淡守拙、厚德载物,或科學发现、感悟真理,或刻苦修炼、身怀绝技,或鞠躬尽瘁,肩担道义……如是,一朝感动“上帝”,就有了永世长存的理由,“生命”获得了永生,也就会活在“三重生命”里——充分演绎了先哲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者寿”。

生命教育决不应是一时兴起的项目或热闹一时的活动,也决不应是学校中可有可无的点缀,它应该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长期努力的一项艰巨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承担生命教育的责任,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每一个生命的灿烂与幸福,这正是我们教师的崇高理想!

参考文献:

[1]肖川,王凌云.大学生生命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3]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高职音乐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 篇4

高职教育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以服务为宗旨, 就业为导向, 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特色日益受到关注。音乐教育作为集知识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于一身的实践活动, 应该敏锐地反映这一特色, 并不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高职音乐教育的价值

高职音乐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 首先取决于我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认识, 而音乐教育的价值很大程度是由音乐教育的内涵决定的。

1.高职音乐教育的内涵

音乐教育不仅以人为对象, 而且以音乐为传播媒介, 只有通过对音乐的感受、鉴赏与创作等活动, 才能实现音乐教育的价值。因此, 音乐教育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教育活动传承音乐艺术, 并以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特征;二是通过音乐艺术感染和教育人, 以促进人和谐全面发展的外在价值为特征, 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 其音乐教育同样具有这样的内涵。

2.高职音乐教育价值的表现

从音乐教育的内涵中, 不难看出音乐教育的价值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即音乐本体价值和音乐教育价值。

审美价值即音乐教育的本体价值。音乐教育的内在和本质是审美教育, 其价值在于通过创作、表演和欣赏音乐等审美活动, 使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创作美, 达到轻松、愉悦, 从而获得精神上和身体上的满足, 以发挥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作用和功能, 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受区域文化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高职学生对音乐教育审美价值的体验和认识存在很大差异, 而且普遍重视不够, 只对流行的或偶像的感兴趣。

音乐教育价值是指音乐育人的价值, 也就是促进人和谐全面发展的价值, 主要表现在辅德、益智、长技、健体、助业等方面。

音乐教育的德育价值是指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思想品质上的价值, 它是通过音乐教育潜移默化产生作用的。高职学生不能同其他类别的学生同日而语, 在道德教育上具有其特殊性。通过音乐教育认识世界,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音乐教育传播正能量, 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通过音乐教育弘扬主旋律, 净化心灵, 强化伦理道德观, 提升道德素养;通过音乐教育凝心聚力, 增强协助意识、整体意识和相互理解尊重、支持帮助的合作精神, 焕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人格、扩宽视野。

音乐教育在促进高职学生智力开发和提高认知水平方面所具有的价值, 就是益智价值。通过音乐教育, 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激发出来, 并得以充分发挥, 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 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个性和创造才能。高职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创造力是学生适应技能人才需求的不竭源泉, 因此, 发挥音乐教育的益智价值是高职教育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

高职学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 身心压力很大, 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通过音乐教育, 给其以美的感受和体验, 促进心理平衡、身心健康, 进而调控情绪、情感, 引发健康心理,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培养坚强、独立人格和个性, 树立健康审美观, 成为一个有良好行为习惯的高尚人。同时, 通过在优美或激昂的旋律中与体育教育结合, 锻炼身体, 愉悦心情。这是音乐教育的健体价值。

从职业教育视角看, 音乐教育具有促进就业和创业的价值。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 唱歌、跳舞、打球等等这些个人的特长已与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才艺特长”被成功地转化为了就业生产力。高职生通过音乐教育培养音乐的特长、爱好, 无疑也是在求职大战中有了杀手锏。同时, 通过音乐教育, 了解音乐家事迹, 可以帮助高职生在困境中进取, 培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决心, 这正是一个创业者应有的品质。

高职音乐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

高职音乐教育价值在体现审美性的同时, 更加体现在塑造“人”上。其价值体系的构建既要符合职业教育和音乐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又必须由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所决定, 更离不开音乐课程的具体实施和运行。

1.更新教育理念, 建立实现价值的高职音乐教育体系

目前, 多数学生受升学和学业压力的影响, 高中时期音乐教育被中断, 进入高职后, 只有少数音乐教育与就业有密切关联的专业按照传统开设了音乐课程, 其余专业要么取消, 要么象征性地少量开设, 并且教学极不规范。究其原因, 主要是音乐教育的理念陈旧、僵化, 缺乏对音乐教育育人价值的理解。因此, 高职院校要在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同时, 把音乐教育纳入其课程体系建设中。一是更新音乐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本, 从人文关怀的高度, 认识音乐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中的作用和价值;二是坚持学习和借鉴、继承和发扬, 结合院校和教学实际, 做到“国际视野, 紧扣实际, 本土行动”, 结合音乐课程的教学特点, 做到“取长补短, 借创结合, 创出特色”;三是以就业为导向,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相关音乐教育群,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音乐教育的需求。结合专业特色合理设置音乐课程, 满足不同层次课堂音乐教学的需求。规范常规教学, 通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内容、教学方法等将音乐课程与专业课程同计划、同安排、同实施、同评价;四是建立全方位、多层次音乐教育模式, 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教育课外活动, 组织和建立不同层次的音乐艺术实践团队, 经常性地开展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媒体等传播手段, 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得到音乐艺术美的体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音乐教育价值实现的水平

高职音乐师资多是从不同中专学校升格留用的教师, 教学观念、教学水平和教学热情不能适应高职音乐教育和学生的要求, 队伍良莠不齐, 师资分配上重音乐教育专业群, 轻其他专业群, 这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价值的实现。高职院校要加强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是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实行专业音乐教师与公共音乐教师互通、互融和互换、互帮机制, 促进公共音乐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二是建立教师提高师德素质和教学水平激励机制, 改变重知识技能轻师德教风、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两边倒的现状, 促进教师队伍全面发展;三是加大教师引进、培训力度, 建立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考核机制, 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四是营造浓厚的艺术及科研氛围, 建立听课、教研常态机制, 督促教师克服自我满足习性, 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3.优化教学环节, 提升音乐教育价值实现的时效性

实践性是音乐教学的显著特征, 也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内在属性。高职音乐教育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 通过接触、训练, 亲身经历“实践活动”, 以不断改进个人经验;要遵循音乐教育教学的自身规律, 突出特点, 把握教学环节, 发挥实践育人的整体效益;要以学生的个人基础、认知能力和职业成长规律、岗位需求为依据进行内容重组;坚持“歌唱技巧训练, 由易到难;个人素质培养, 由浅入深”的原则, 注重过程, 强化结果, 融教、学、演于一体;选用练习法、欣赏法、讲授法和演示法等, 加强音乐技能的训练。选用示范模仿比较法、观摩纠错比较法、自我与互评分析法、情感分析法等培养音乐理论知识和学生音乐素养;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和感染力强的特点, 让学生完整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内容、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 直接感受运用声音、音色、气息、力度、节奏、速度所表现的乐曲思想内涵;利用网络功能, 播放教学音像资料, 强化音乐教学的视听效果, 刺激学生生理感观, 激发其积极心理因素, 引导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纠正缺点。

4.搭建实践平台, 满足音乐教育价值体验的需求

职业院校的学生对就业问题的关注度是最高的。所以, 他们对专业课的学习更为重视, 尤其重视今后工作中所需要用到的内容。因此, 了解音乐教育价值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自己去展开实际调查。通过调查, 锻炼学生的调研能力、交往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了解音乐教育对就业、专业学习的促进价值, 从而促进音乐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增加课堂教学的实践比重, 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将教学内容按照能力培养目标和专业发展要求进行重组、整合与优化, 加大课堂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教学比重。定期举办班级、院系的音乐会、沙龙、校内观摩交流、专业技能大赛及各类积极有益的音乐教育实践活动, 组建学生合唱团、艺术团, 开展歌曲演唱赛和声乐教学试讲活动等, 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和鉴赏能力, 提高其认知能力。

拓展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氛围和环境。积极参与到当地的音乐文化市场发展和企业文化活动中, 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组织学生观摩或参加各种文艺演出 (个人、集体) 、文艺下乡、声乐比赛、卡拉OK大赛、小合唱、表演唱、独唱、二重唱等和政府、企事业搭台的节庆、旅游促销等文化活动, 让学生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或实践锻炼。利用校园媒体, 进行音乐教育与就业能力培养知识宣传, 提高学生音乐感知力。

5.完善评价体系, 促进音乐教育价值实现

在音乐教育实施过程中, 教学评价和教育价值紧密关联在一起。一方面, 教学评价受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 另一方面, 评价手段和方式的正确合理运用, 又能促使教育价值的实现。对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来说, 必须将教学评价有机的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积极开展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活动, 建立活动档案, 帮助师生展开自我反省, 以促进音乐教育价值的实现。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过程与终结相结合, 分段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将着眼点放在教学活动中教育价值的实现上。

参考文献

[1]苏晶.论现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D].南京艺术学院, 2008.

[2]张晓玲.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J].剧影月报, 2009, (4) .

生命教育:真实的价值 篇5

周三晚上很晚了,小力妈妈电话曹老师:

曹老师,小力发烧了,要输液,但是拒绝扎针,也拒绝吃药,怎么哄怎么劝都不管用,没有办法,我只能麻烦您来医院一趟,请您来帮帮我。

曹老师到了医院,小力已经在精疲力竭中睡着了,曹老师一摸小力的脑门,烫得很,妈妈说刚量完体温,38度7。

在等小力醒来的时间里,妈妈使劲跟曹老师抱怨:

以前这孩子不这样啊。

以前也是每次打针都使劲哭,但都哄哄就好了。

跟他说不疼的,一会就好,怎么这次就不管用了?

使劲表扬他勇敢了,也使劲鼓励他了,怎么越大越……

跟他说男孩子要勇敢要坚强咳真是……

看看人家比他还小,也没见这个样子啊……

真是恨不得想使劲踹他。

……

曹老师在旁边,静静听着,等着小力醒来。还好,不一会,小力醒了,看见曹老师,愣了一下,咧咧小嘴,满脸委屈的样子,又要开哭了。

“来,老师抱抱”曹老师也很难受,很心疼孩子,赶紧把小力从妈妈怀里接了过来。

曹老师先给小力讲了一个小故事,小力听得津津有味,完全忘记了哭泣。故事讲得差不多了,曹老师就问小力:

“小力,你生病了?”

“嗯,老师,我发烧了。”

“很难受吧?”

“嗯。”

“哪怎么办啊?”

“……”

“医生要给你打针吃药,你不喜欢,是吧?”

“嗯,我不要,我不要。”小力立马嚷起来,小嘴一咧,又要开哭。

“是啊,老师也不喜欢打针,我想,没有人会喜欢打针的,你想哭就哭一会吧。”

“老师也不喜欢啊?”一听这话,小力倒是不哭了,只是转头很奇怪地看着老师。

“是啊,打针好疼啊……”说着,曹老师做出一副疼痛的样子。

“你看看上次打针,打到老师这个地方了,好疼啊……”

“你上次打针打到哪里了?让老师也看看。”

“老师,我这儿,这儿,都打过针。”

“哇,你好勇敢啊,打过这么多针。”

“打针这么疼,你是怎么挺过来的?”

“没事的,忍一会就好。”

“真的,宝贝,你真是勇敢啊,这次又要打针了,能让老师看看你的勇敢吗?”

“嗯。”

于是,打针很顺利地完成了,针扎进去的时候,小力哭了几声,可是一会就不哭了,一切都很顺利。

曹老师陪小力输完液,妈妈配了些药,让曹老师带回幼儿园,明天给小力吃。

自然,小力会轻松愉快地完成吃药任务。

到了家,妈妈问小力:

为什么曹老师在你就不怕打针,也不怕吃药,在妈妈面前你为什么就这么不乖?

小力没搭理妈妈。

花径寄语:

曹老师做了如此清晰地示例,这位妈妈还是不懂,后来曹老师跟妈妈好好聊了一次,解答了妈妈的疑问。

我的小香香在1岁多开始懂点事的时候起,就不怕打针、不怕吃药,甚至还很享受这个过程,每次去医院都欢天喜地的。因为她喜欢人多,而医院的人,总是很多。我想,对于她来说,去一趟医院,和大一点的孩子去一趟游乐园的`感觉,应该是一模一样的吧。

当然,扎针进去的时候,她也会因为疼而哭几声,但是也就这个样子了,其他时间,都是欢天喜地的。

所以,孩子真的是怕疼吗?

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孩子怕的,究竟是什么呢?

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你悟出来后,那么,以后你的孩子每次去医院的心情,也会和去游乐园是无别的。

去医院和去游乐园无别,这是“无分别的爱”的教育的自然的结果。

花径的老师所做的,其实就是这些:

没有欺骗、全盘允许、充分接纳……

也就是说,除了对生命的最高的

诚实、理解、尊重、信任……外

没有其他的了。

在花径的老师看来,孩子生命中所有的真实的感情,所有的真实的感受,都是好的,都是美的,这其间没有什么不好,没有什么不美,没有什么好坏美丑高下贵贱之分别,无须加以任何褒贬或扬抑,只是需要我们静静地,用心聆听,用心尊重,用心理解,如此而已。

所以,怎么让孩子去医院和去游乐园无别,只需要把这些“欺骗”,把这些“不允许”,把这些“不接纳”、“不要”、“不……”统统都去掉,就好了嘛。

这就是:

无分别的爱。

我们的生命已经有很久很久

没有和真实的自己在一起了。

我们已经遗忘很多

我们已经迷失很久

我们已经尘封很久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斥和弥漫着“必须这样”、“应该这样”、“不要那样”、“不能那样”、“这好”、“那不好”……的声音。

这样的声音,她是在做什么呢?

这样的声音,她最“佳”的作用,就是摧毁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的声音,让我们必须扭曲、修改、装扮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感情和感受,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来。

显然,这是这个世界最可怕的现实,是生命真正的噩梦之源。

只是,亲爱的伙伴,难道我们还想让我们的孩子

也过着和我们一样的

和自己真实的心灵

永久隔阂着的

音乐的教育功能及其作用价值 篇6

关键词:音乐教育;功能和价值

一、学校音乐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怎样才能够使学校的音乐课程开设的规范、科学、行之有效,同时让音乐的教育目的得到实现,是音乐的教师必须关注的主要问题。根据实践分析,应该在校园中适当的开设一些关于音乐的选修课程,一门或者两门都可以,在选修课程中要多实施一些新颖的教学模式、内容以及手段,要让学生们能够被吸引,增强其主观能动性,可以分别的渗透欧洲的经典音乐以及我国的民族音乐,或者从普通的歌曲延伸到比较大型的交响乐,把音乐的社会背景内容和音乐中所体现出的社会审美观念全部传授给学生们,让学生所接受的是一种享受音乐美学的乐趣。音乐是一种精神上的产品,可以将人类的内心生活充分体现,学生通过选修课可以将对音乐的不同领悟,潜入到自身的内心世界,并会发现自身的真正感悟力。学生对音乐进行充分的鉴赏过程中,会将自身的观念、思想、意志以及感情有所投入,会将自身的真实内心和音乐内容融为一体,这样的方式会进入到作者的精神世界中。

在校园的文化中,就艺术这个震撼恢弘的领域而言,音乐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表达形式而占领着非常顶尖的位置。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音乐有着非常大的正面影响,在情感体验的产生阶段,也是最为深刻、最为强烈的。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并且这一听觉艺术是相对流动性的,不会受到空间的局限,可以只是人的情感和心灵世界。大学时光在一定程度上,是青年人的主要发挥场所,在这一阶段,青年人对丰富人生、美好事物以及神圣情感都有着极大的渴望。大学更是一种艺术的殿堂,新型的知识层出不穷,学生在学习新型知识的过程中,对所涉及到的音乐又有着一种向往和喜爱。因为音乐可以将人的性情有所陶冶,能够让人的情感得到催化,那么一种高尚、美丽、健康的心灵就会生成。例如:《蓝色的多瑙河》所体现出的气质是华丽、欢快、幽默且轻松的。在《兰花花》这一作品中,所抒发的情感是质朴、流畅以及优美的。因此可以证明,没有任何形式能够和音乐相媲美,音乐能够将想要抒发的情感根据音乐的音韵让感情增进、修养心性,并且会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会陶醉在音乐中。音乐是利用有规划有组织的乐音来将具体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可以将实际的生活以艺术的方式发挥出来。在现如今,在生活中若缺少音乐,可能就不是一种较完美的生活,那么在教育方面,缺乏音乐的培养也不能够体现教育的健全性。大学的教育能够让人的社会行为、体魄、品格、以及心智逐渐完善,在较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人文关怀、通识教育的今天,在完成大学教育的过程中以及在高校校园的主要文化中,音乐就会将比较特殊的功能和价值淋漓尽致的体现。

音乐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能够促进情感和心性的和谐发展,能够让个体和音乐之间拥有一种对应的心灵,让内心比较深沉的情感得到唤醒,让人的人格和心灵得到创造。我国的经济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物质化的生活逐渐的被张扬开来,人们尽最大努力追求物质欲望的时候,人类对自身的理想、感情、都变得非常的脆弱和淡薄,促使人类的心灵深处变得极其偏私、狭窄。例如:达尔文曾指出,若将智力的发展放在首位,而让文化艺术的熏陶严重忽视,会促使偏激的人格发育。因此,在智力方面是人类需要具备的,而更加具备的是美好以及健康的情感和心灵,并且其情感和心性要得到和谐的发展。在大学的教育中,一些人的情感教育严重的缺乏,在学生被不断的培养之后,所展现的一定不是综合素质较强的。《饮冰室文集》是梁启超的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话分析了艺术和情感之间的联系:“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就是艺术”。这说明了艺术一方面是用一种物态化的姿态存在,让实际生活中的人们在情感对象化的体验中,可以在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上将精神产品进行传达,让人欣赏和接受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让艺术家和作品产生共同的交流圈,让交流和传达能够相通,那么人们的表达情感能力就会被得到提高和增进。

二、总结

生活教育:大学教育价值新取向 篇7

一、大学教育价值取向的演变

(一) 大学教育价值的知识取向

知识取向是大学精英教育阶段的产物。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 从中世纪大学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在我国则持续到21世纪之前。此时, 大学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主要围绕高深知识的生成或传承,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创新知识体系。尽管中世纪大学有着很强的专业性, 突出专业的实用性与功利性, 但大学由于无需过多考虑职业问题, “贫困学生和终日操劳而收入微薄的教授, 总是可以在离开大学进入公职领域或担任其他职业时致富, ”[1]因而一些非功利性智力探索、个人修养与文化传播随之产生, 使大学成为一座自我陶醉的孤岛, 形成了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知识取向教育。同时, 精英教育阶段教师主要关注教学和科研, 对外界环境变化缺乏应有的敏感性,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育传统与教学习惯。

知识取向的大学教育以知识延续与拓展为目的, 以教师为主导,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表现为:在课程设置上, 课程结构相对稳定, 学生服从于现有的课程设置, 较少受到外界职业因素的干扰。专业培养方案按照学科基础设置, 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主要课程, 此外还包括部分通识课程, 但所占比重较小。在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上, 以教师为主体, 偏重于课堂设计与课堂教学, 学生课外活动的实践机会较少。尽管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但是由于考试评价是以知识为主, 因此, 学生仍是以学习学科知识为中心, 参与其他活动的时间与广度都不够。

(二) 大学教育价值的职业取向

21世纪以来, 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大学生自主择业的难度, 使就业成为社会、家庭与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据调查, 2008年毕业大学生就业率不到70%, 2008年底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 而2009年又有60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2]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其生存与尊严, 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在高职院校的就业导向影响下, 一些本科院校不同程度地把课程与教学改革建立在就业导向上, 大学校园开始有转变成职业技能模拟车间的倾向, 校园中充斥着各种招聘和求职信息, 知识教育取向不断消解, 职业教育取向开始显现。

职业取向的大学教育以学生就业为目的, 以市场为主导, 以实践教学为主渠道, 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具体表现为:在课程结构与内容上, 适应职业变化需求, 动态调整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减少理论课程比例, 增加职业技能教育内容, 课堂教学不再以理论知识为中心, 而是以专业技能为中心;在课堂与课外关系上, 课堂教学时间被压缩, 就业实践机会增加。这种模式以就业为取向, 打破了文化教育模式知识中心主义传统,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三) 职业取向的教育价值的式微与生活教育价值取向的出现

职业取向的大学教育所带来的问题表现为四方面:一是大学理念缺失。学生以就业为主, 把主要精力关注于未来职业生活, 不再坚守大学的传统理念, 大学难以发挥学术与文化中心作用, 失去了自由、文化与理性的大学精神。二是课程结构失衡。在就业导向下, 大学专业实践不断增加, 专业基础课程被压缩, 这就导致学生的专业课程学时不足, 专业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学时较短, 从而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三是大学文化不足。受不良就业情绪的影响, 学校的文化氛围已不再是20世纪中期之前那种充满理想与激情的情境, 许多学生较早地出现紧张、焦虑与不适的心理感受。大学各种活动已失去了文化的丰富性, 成为为未来职业的过渡与准备。四是学生素养单一。学生较早地涉足职业实践, 从进校开始就通过家教、推销以及创业等实践活动, 试图锻炼自己的能力, 思考如何深入社会, 提升交流与工作能力, 难以静下心来阅读经典, 无心修炼高雅艺术, 专业课程浅尝辄止, 学生的整体素养不高。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当下生活, 而使他们由于失去一些应有的文化素养而造成将来低质量的生活。

大学教育的职业取向所带来的浅层次问题已经显现, 深层次问题不断积聚, 这就迫使大学不断反思教育取向, 统合大学的传统理念与学生的现实需求, 克服知识本位与市场本位, 回归到学生本位, 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重塑大学理念的基础。杜威曾经指出, 传统教育没有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生活的形式, 没有使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相协调。陶行知不仅继承了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精神, 而且还进一步把这一理论发扬光大, 提出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简言之, 生活即教育, 从而把通过社会实践接受教育纳入教育的范畴。[3]现在看来, 这些思想并没有过时, 相反却有着更强的预见性与感召力。大学需要重新确立生活教育的价值取向, 既要延续传统精神, 增进学生的知识与智慧, 拓展学科知识, 同时, 也应基于发展的连续性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的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原则, [4]满足学生未来职业生活需要, 关注学生当下的生存状况, 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体现大学生活的完整性。

二、大学教育价值的新取向——生活教育的内容

生活教育是把大学生当下必然的经历作为教育的内容, 引导学生发现生命意义, 珍爱生命价值, 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 主动积累学科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提升学习能力, 结合社会发展的情势, 增强社会理解力,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一) 生命教育

教育是在生命历程中展开的, 生命的延续与存在状态是教育的基础, 因而生活教育首先是生命教育。当前, 大学校园中的暴力、自杀及其他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 部分学生不关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特别是在就业压力加剧的背景下, 学生漠视生命的诱因有所增加, 有些高校频繁出现伤亡事故。可见, 在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的环境中, 生命教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 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 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 舍弃二者中的任何一个, 生命都是不完整的。[5]自然生命也就是人的生理生命, 其教育是要使学生了解生命的来源、生命的构成及生命的趋向, 这些内容是不同阶段的学生都需要了解的常识。对于大学生而言, 不仅要了解自身与他人生命要素及生理特点, 更主要的是要认清人的价值生命。大学的独特品性就是更强旺地展开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与社会生命的过程。其中, 精神生命教育是基础性构成。只有在大学教育中, 精神生命教育的全部理想才具有实现的更好外在条件和主体内部依据。[6]大学还应通过教育使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何在, 如何提升生命意义, 使他们增强对生命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与自我表达, 以及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与呵护。生命教育从主体上包括自己的生命教育与他人的生命教育。由于个人生命是别人给予的, 个人没有选择出身的自由, 从个人同别人形成的伦理与社会关系出发, 个人要肩负起家庭的义务与责任。对于别人而言, 个人有生的权力, 生命是至高无尚的。社会的本质决定了别人的生命不仅不能侵犯, 而且要倍加呵护。学校应让学生明了个人生命对他人伦理关系与生活的意义, 尊重同学、家长与教师以及其他人生命价值与意义, 体验欣赏他人生命所带来的愉快与幸福, 以及伤害他人生命所带来的悲伤与痛苦, 增进个人承载生命意义的能力。

(二) 专业教育

从大学诞生之日起, 专业教育已成为大学的核心内容, 无论是早期神学、法学与医学, 还是近现代分化更细的学科专业, 专业教育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根本, 成为大学区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的标志。大学具有学术性与事业性双重属性, 而学术性又是大学的第一属性, 大学根据学科的分化与组合划分出相应的院系, 把不同教师与学生归属于某一个院系。在强化通识与淡化专业的背景下, 学系的概念有所弱化, 学生首先生存于大的学科门类下, 而后根据学术兴趣自由地选择相应的专业, 不过, 学生最终的归属仍然是专业。同时, 在可以自由离开组织的背景下, 教师在学科与单位的选择上, 对于学科的思考远大于单位, 学科给教师带来的利益始终是教师选择是否离开的最高尺度。

大学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发展专业能力似乎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 教师与学生按照专业培养方案按部就班地教与学, 至于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应该教授专业中的哪些内容, 学生从中获得了多少, 是否需要专业教育以外的东西, 这些内容该如何安排, 如何评价, 生存于其中的学生参与得尤其少。关于专业教育, 有人认为应该增加专业技能课程, 有人认为应该加强通识教育内容, 有人则认为需要增加一般技能课程。实际上, 如何把学生发展放在第一位应该成为专业教育不容回避的问题。传统课程在设置过程中尽管考虑到了社会、学生与专业的多种需求, 但多数课程在实际运行中主要从学科本位出发, 对学生内在需求关注不够。大学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 分析学生的心理逻辑, 重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发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伦理。

(三) 社会教育

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以及反思与批判社会成为大学生活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以知识为主导的传统教育中, 教师与学生专注于专业课程, 着力于知识的积累与传承, 较少与周围社会生活发生联系, 大学成为一座孤芳自赏的象牙塔。正因如此, 大学背负着不入世俗的不良评价, 特别是在近代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浪潮中, 以及在资本主义制度萌芽与发展过程中, 大学受到了社会的强烈批判。如今, 随着知识经济成为社会的主流经济形态, 大学又开始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 从而逐步走进社会深处。然而, 大学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利益为导向的教学与科研服务, 而社会急需的公益性内容相对不足, 大学应该履行的引领作用彰显不够。学生对社会事务的介入方式及内容较弱, 情绪化的网络发泄无法代替合理的社会批判, 也无助于推进社会改革。

大学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大学理应融入社会, 直面社会问题, 以其知识与文化引领社会发展, 回馈社会需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适应社会, 走近社会生活, 体现出知识分子与社会之间应有的人格品性与作用张力, 进而对社会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与合理的批判。同时, 还应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提升社会文明, 推动社会进步。因而, 大学要能够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参与精神,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与批判能力, 使学生生活在真实的社会中, 而非游离于社会之外, 成为一个冷漠而孤独的看客。

三、面向生活教育的大学教育改革

以生活为取向, 要求大学教育以学生生存与发展为本位, 积极关注学生生存状态, 立足当下, 面向未来, 通过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充实课程活动内容, 推进社会实践活动, 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

(一) 课程体系

大学专业课程是在一定价值取向下, 由不同领域不同性质内容组织的结构体系。从课程设计与实际运行结构来看, 大学不同专业的课程结构大致可分为:通识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要课程。从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上看, 通识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提出《公共基础课计划》, 代替先前实行的《通识教育大纲》, 拓展通识教育课程范围。[7]通过学习, 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思考并作出书面表达, 对文学和艺术、历史、社会科学等作出批判性评价, 掌握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数学和实验方法, 对伦理道德问题有所认识等。以美国杜克大学为代表, 20世纪90年代末对原有通识课程进行调整, 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通识课程体系。根据知识领域、文学艺术、社会文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以及其他课程类型, 按照知识领域、探究方式、重点探究与能力培养不同教学目标形成矩阵式课程结构。[8]不过, 不同国家在课程结构的重心及设置取向上有所侧重, 但总体上是在立足学科的基础上, 越来越重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

根据学科、社会与人的发展维度, 大学各专业课程应由以学科为主的专业课程和以社会与人发展为主的通识课程组成。有学者在梳理出专业知识中心课程、典型产品带教学课程和核心通识课程三种类型的课程体系基础上, 提出了以方法论为中心的四板块课程体系。[9]这一设计并没有超出核心通识课程范畴, 只不过把方法论单独列出加以强调。新的课程架构要在合理划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比例基础上, 把专业课程内部结构交由各学校专业团队进行设计, 通识课程由各校根据人文、社会、自然、技术与方法四个领域, 参照教育目标分类方式, 按照知识、情感、技能与能力四个层次, 并对不同课程类型在发展层次上进行赋值, 形成结构清晰而完整的矩阵式课程结构及相应目标。特别是“打破我国通识课程中外语、计算机、体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比例约占全部通识教育学分的70%”, [10]增加其他人文等通识课程。

(二) 教学改革

在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目标引领下, 大学课程体系只是一个静态的结构概念, 合理的课程结构与体系只是实现大学目标的第一步。从国外实践来看, 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远未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许多高校中, 人文类专业不过是要求学生在革个院系学习一定数量的课程, 缺乏系统性和深度;而自然科学类专业过分强调知识本身的传授, 而忽视了教会学生探求这些知识的方法。”[11]教学上, 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和课堂中心仍然盛行, 学生没有获得教学目标所期望的发展结果, 因而如何把大学理念转化大学文化, 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 还需要通过教学环节实现学生与知识互动, 学生的发展与知识文化内涵互动。

大学要切实推进教学改革, 特别是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 从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出发, 实现教学方法变革。着力改革最常采用的讲授法, 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学生多学、教师少教方法吸纳进来, 大量使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 合理设计与分组, 充分发挥大学图书及信息资源作用, 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 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分析与综合能力, 提升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同时, 对于核心概念及原理尽量采用案例法, 把复杂原理通过案例情境进行简化, 既结合学生的日常性经验资源,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可以通过案例解读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这种课堂上的多向交往与互动, 能够生成丰富的潜在课程, 从而创造激动人心的学习与交流氛围, 改善师生关系。

(三) 课外活动

大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学生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因而, 大学的整个时空都充溢着学习的因素, 充满着生活的内容。课堂只是大学一个部分, 按照教育部有关大学专业课程总学时的规定, 学生每学期每天平均教学时间约4.5节课, 其余时间都在课外中度过, 如果不能有效设计与利用课外时间, 学生生活将失去目标引领, 尽管学生在生活着, 但这种生活的意义与大学的本真要求与时代的需要相去甚远。事实上, 大学生网恋、学业成绩不良以及目标缺失等现象同学生课外活动目标迷失有关, 同学生自我规划不足有关, 也同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有关。

大学文化是由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生活空间所营造。大学首先要有意识建构生活性的校园文化, 注重校园艺术设计, 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体, 开展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体验大学较高的知识情趣, 较美的校园环境, 较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学生社团活动, 尽管数量较多, 但规模参差不齐, 目标定位缺失, 活动经费缺乏, 进入了发展的迷茫期, [12]需要多渠道筹措活动经费,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避免学生社团活动行政化与形式化。前者以分管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占主导, 由学校设计与组织, 难以体现学生活动的主题与意义;后者把社团活动作为评比的内容, 作为学校文化的点缀, 而不是为了学生真实的生活。学校要克服学生社团活动的行政化与形式化倾向, 使社团活动主题多元化, 方式多样化, 效果生活化。

(四) 社会实践

大学的职能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 包括生产性职能、消费性职能和公民职能, 其中, 公民职能主要指培养学生政治、经济与社会职责的理解力, 对社会目的与行为的批判力, 为其他人提供力所能力的服务。[13]在我国, 大学生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 校园内又以专业学习为主要任务, 从而导致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 对社会现状与问题分析不够, 服务能力不强。对于社会的热点问题, 学生主要借助新闻媒体发表个人的观点与看法, 常常出现许多偏激的语言与过激行为。不可否认, 学生言语与行为的正义性, 对社会改革发展有促进作用, 但有些问题由于缺乏理性会导致建设性批判不够。同时, 受高考制度的影响, 学生原本应通过日常生活与学习发展起来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发展滞后, 延迟到大学进行学习, 从而加重了大学阶段的发展任务, 需要借助学生校外活动提供多种能力的发展空间。

中学音乐教育的功用和价值探析 篇8

一、审美功能及价值

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是将音乐列入中小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理由。所以, 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社会价值之一应该是审美教育, 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 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音乐是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艺术语言, 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令人陶醉。”在音乐教学美的音乐能陶冶身心, 唤起学生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 从而创造美好人生, 成为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在培养人的审美情趣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例如, 教育中学生们欣赏中国优秀的音乐作品《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优秀器乐作品, 能使他们亲身体验到祖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味, 从而唤起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又再如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可使学生联想到平静的江水、皎洁的明月等鲜明如画的音乐形象;欣赏名曲《二泉映月》可使学生产生愉快、兴奋、痛苦、哀伤等不同的情绪变化, 体会到作者阿炳在黑暗的旧社会里追求光明、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欣赏中国少儿广播合唱团演唱的《摇篮曲》、《鳟鱼》等名曲可使学生产生一种“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的愉悦心情, 使音乐之美陶冶他们的性情, 树立健康的情趣。

二、社会交际功能及价值

人们需要尽可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自己。许多观点可以通过语言表达, 然而语言有其一定的局限, 人类的许多经历和情感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媒介得到更充分的表达, 如舞蹈和音乐等。对于学生来说, 自我表现的机会越多, 自我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因此, 中学音乐教育为中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表达个人情感的可能性, 是为数不多的需要个人当众表现的学科, 这种表现的价值对人格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活动的成功经历发展自信, 中学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形式常常是以集体的方式进行的, 它需要学生们牢牢树立群体的和谐意识, 虽然在音乐中常常发展个人的技能, 然而大量音乐活动在小组内产生, 成就靠集体力量获得, 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 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 它有助于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有助于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这种社会交往价值的体现在日后人的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

三、德育功能及价值

德育功能在整个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是存在的, 而且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音乐的接受是最为“自然”的, 其“潜移默化”的德育效能也是其他教育方式所难以比拟的。由于音乐作品本身包含丰富的社会伦理内容, 更由于音乐作品的特殊表现形式, 使得音乐教育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修养和完美人格的塑造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强大效果, 同时也使得中学音乐教育在对中学生的现代社会伦理教育中更具特色和功效。如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 以号召性的音调和果敢的节奏, 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革命精神;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顽强不屈的战斗意志, 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歌声中受到爱国主义的陶冶。诸多的音乐表达着对祖国、民族、家乡和生活的热爱, 对人世间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 对一切假、恶、丑的排斥与鞭挞, 推动着健康向上的社会伦理, 作为中学音乐教育更应强化其德育功能, 在人的重要阶段——中学时代, 不断地改变、塑造人的心智和心灵, 充分体现中学音乐教育的社会价值。“作为中学音乐教师应当牢固树立德育意识, 分析和挖掘教材中有关德育因素内容和细节, 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具体的德育侧重点。”

四、智育功能及价值

音乐教育能促进人的智力发展, 对发展人的感知、注意、记忆、联想、想象、创新等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效能。中学音乐教育不仅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客观世界, 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 并且可以让他们的智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例如视唱练耳、声乐学习、动作模仿能使中学生的听觉、视觉感知能力、记忆力、反应能力等感性认识更加敏锐、协调, 从而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此外, 中学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尤为突出。首先, 音乐的产生过程就是全部的创作过程, 无论学生的表演或欣赏都必然伴随着创造性的表现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其次, 音乐具有“不确定性”特点, 即同一首作品, 有多少听众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感受, 这一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比其他学科较大的优势, 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其三, 音乐的情感特征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 在主动参与中展现它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古今中外许多高智能的名人如孔子、爱因斯坦、卢梭、歌德、列宁等大都酷爱音乐, 可以说音乐对于人的事业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 正确的中学音乐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 中学音乐教育因其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的教学方式与多维的教学内容而很大程度上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全面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及价值, 因此中学音乐教育应努力做到以乐辅德、促智、怡性, 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摘要:中学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个人和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 充分发挥中学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及价值, 利用音乐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感染性、愉悦性等特点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成为了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研究的不可忽视的课题。本文试结合当前中学音乐教育实际, 多方面简要分析了中学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及价值。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社会功能,价值

参考文献

[1]孙鹭.中学音乐教学的德育渗透[J].河北教育, 2007 (12) :45.

[2]杨仲华.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时代性——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学术定位[J].中国音乐, 2005 (3) .

[3]滕卫平.创新学习与开放性课堂教学[J].云南教育, 2003 (7) :11-12.

[4]杨立梅, 李妲娜.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0.

[5]邹长海, 著.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论流行音乐的音乐美学价值 篇9

关键词:流行音乐,美学,价值

1、前言

最早流行音乐在欧美地区发源,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在20世纪初进入我国,一开始我国的流行音乐备受争议,但是流行音乐抓住了市场经济发张的机遇,对自身的美学意蕴进行不断地丰富,最终受到了走向大众,并得到大家的认可,流行音乐显现了它独具一格的美学价值。[1]

2、流行音乐的音乐美学特质

时代造就文化,在什么样的时代,就会造就相应的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积极向上的美好环境中,音乐有很大的发展机遇,在音乐中流行音乐异军突起,已经成为了在中国最有冲击力的流派。[2]

2.1 演唱风格的独特性

我国的流行音乐经过长期艺术的实践后,具有了独特的气质,形成了一种分割独特的演唱风格。我们用流行歌曲来举例,港台传人邓丽君,在她演唱流行音乐的时候,声音自然松弛,情感细腻,还有她咬字如诉说般的情愫,带来了华语乐坛的一片清新。

2.2 表演形式的多样化

随着流行歌曲的发展,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表演风格,软绵轻慢的情歌,豪放又不失粗犷的情感宣泄的具有西北风情的摇滚,直白轻快的城市民谣,活泼节奏感强的劲歌,还有从西藏风格的天籁等等。这不仅直接反映出社会各阶层音乐受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展示了流行歌曲不同艺术风格的魅力。

2.3 题材内容的人性化

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它的题材和内容的人性化越来越得到体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流行音乐冲破了当时“政治高于一切”观念的审美观,打败了腐朽的立场,使得艺术教育的形而上学,个人的价值取向等同集体信仰目标的生存背景都得到了淡化。

3、流行音乐的音乐美学价值

初始阶段,流行音乐遭遇的指责是来自意识形态和艺术上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虽然人们依颇有微词地看待流行音乐,说他属于亚文化、俗文化的范围,但是不争的事实是它对中国的乐坛来说带来的是全新音乐的理念和风格,在意识形态方面甚至引起了轩然大波,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的美学价值越来越多的影响、改变着我们。

3.1 大众文化的美学价值体现

流行音乐首先来说就是一种大众文化,无论在节奏、歌词还是旋律上它们都符合人们的传统审美观念,流行音乐的流行得益于人们对音乐的认知。流行歌曲改革开放的几十年发展体现了大众的美学趣味的艺术性。流行音乐主要表现现代生活,人们的喜怒哀乐和不断变化的情感诉求,借助现代化的手段,用特有的形态来把握生活的艺术审美,流行音乐的美学精神和内涵普遍的带有时代性和民族性,流行音乐代表着带动着大众的美学价值。

3.2 改变人们音乐的美学习惯、观念,提升人们音乐审美能力

大众在以前的各种音乐审美中,总是墨守成规的当听客,但是现在随着互动化、广场化的流行音乐发展,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人们不仅从听觉、视觉的角度欣赏音乐,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宣泄内心的激情,真正的融入到音乐所渲染出那种氛围中去。音乐审美方式的变化使人们更加直接、个人化的理解、理解了音乐,进而拥有自己对音乐审美形式、价值、指向和作用的判断、评价和选择。

3.3 改变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音乐最根本的价值是美学价值,音乐进入人们精神世界是用审美形式,它可以改变人们的主观审美体验而不是靠外力强加实现。音乐是一种最有情感和想象空间的艺术形式,它强烈深入的进入人们的内心,使人熏陶在情感氛围中,精神的世界同时会发生某些程度变化;音乐一直是人类寻求心灵慰藉、表达情感最简单、效果的手段;音乐打动人是深入的、强烈的,从音乐里获取的美学价值会长久保存而且难以磨灭。流行音乐空前和深入的大众化相比其他的形式来说具有更加广泛的影响。例如,一些流行歌曲的歌词“好人一生平安”“跟着感觉走”等成为大加广为流传的时髦语;某段流行音乐的旋律、歌曲也变成了许多电话、手机铃声。这些看着习以为常的行为其实是人们行为、生活方式改变的小小的缩影。流行音乐改变人是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主要通过音乐的自身魅力去让人们接受它,使人接近音乐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不断接近人性的美,从而提升生活的品质和质量。

4、流行音乐音乐美学价值的问题思考

流行音乐使得我们的生活、文化和音乐本身发生了改变,具有积极深远的作用,但是流行音乐也无法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所以,我们看流行音乐既要看到它积极的实践和美学意义,还要看到不足。

4.1 商业与艺术的失衡

流行音乐最具商业价值,有其他音乐形式没有的巨大商业市场,所以商业运作、合作和流行音乐密不可分。例如“同一首歌”和百事可乐、人寿保险等企业有战略伙伴关系。其中有些为了挣钱丢失了艺术的社会责任感,例如,有的靠身体或者低俗的方法来获利、过度的进行商业包装,炒作花边新闻、暗箱操作,这些使的音乐丧失了艺术的尊严,给音乐蒙上了阴影,给社会也带负面效应。

4.2 通俗与庸俗错位

大众作为流行音乐的审美主体,需求并非都积极,有的是颓废、阴暗的,有些歌曲恰恰区迎合那些低俗东西。例如,“囚歌”,奶声奶气的“情歌”,还有粗制滥造的网络歌曲,在那儿通俗变成了庸俗、低俗。

面对音乐现阶段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要正确的看待,不要受到低俗音乐的影响,要多听一些积极上进的歌,提倡文明的音乐行业,减少黑暗的交易。作为音乐的创作方还应该多创造一些美好的音乐去满足积极的美学需求而不是低俗的东西来取乐。

5、总结

流行音乐不管是生命、生活需求,还是美学需要,我们都要注重它们的原创性和个性化,在娱乐的同时要重视美学教育功能,在保持艺术尊严的前提下和商业联姻,表达、诠释民族的精神、气质、文化、性格,更好的积极的满足人们美学理念和需求,在文化的趋同、多元背景下,流行音乐更应该发挥它具有的美学品质和内涵,让更多的人受到音乐美好的美学价值熏陶,更好的提升生活品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234。

音乐教育价值 篇10

诺丁斯虽然对教育信仰问题没有作过长篇的专题探讨,但在她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我们可以随处窥见她关于教育信仰的精辟论述。她为我们重构的一幅直面社会生活的教育信仰图景,构成了诺丁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试通过对诺丁斯教育信仰的分析,试图寻求其蕴含的教育意蕴, 期待能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一些启示。

一、诺丁斯教育信仰的价值取向

这里的体验指的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情感交流的经历。而体验的“临现”指称为主体间经历的“对话”,通过“对话”,使得关怀者和被关怀者某一方潜在的体验在另一方的心灵显性化,或者双方的体验共同生成,最终达成主体间体验的共现。这一状况,正是成功的体验“临现”。需要补充的一点是,这一体验也正是基于关系性自我。诺丁斯在教育中信奉和推崇体验的“临现”,并以此作为成功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体验间的“对话”

1.结构平等的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

诺丁斯对结构平等的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有如下论述:“‘关怀者’和‘被关怀者’并不是以稳定和不同的方式贴在两类不同人身上的永久标签。它们是持续关系中的一次邂逅或一系列邂逅中的双方的标签……当然,一个自私的人将会不断地对试图一直回应的关怀者提出要求,这一情形有可能发生。但是关怀伦理不仅容许关怀者在这样的情境中退却,而且它坚持认为她应该这样做以保持她的关怀能力。”诺丁斯在此论述的是在结构平等的关系中体验主体间的“对话”,“对话”在此隐喻为持续关系中的邂逅。她否弃了“对话”关系中角色的恒性,主张“对话”关系具有相对性。因为,此时的“关怀者”可成为彼时的“被关怀者”,即便是同一关系中的主体身份也是交互的。由此可知,诺丁斯追求“对话”关系中的公平。但最值得推崇的是她在本关系中隐而不现的“补偿原则”,也就是当一方破坏了公平这一游戏规则的时候,另一方可在该关系中退场。这样, 就达到了公平的相对实现,进而达成民主社会对剥削者/被剥削者,压迫着/被压迫者,道德主体/道德客体等二元对立的断裂的消解。

2.结构不平等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

除了结构平等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外,诺丁斯还论述了结构不平等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下面是诺丁斯对此的论述:除了展示何谓关怀之外,我们还参与到学生关于关怀的对话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对话是关怀的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以至于如果我们不参与对话,就不可能展现关怀。然而,讨论关怀也是重要的,因为关怀可以通过非常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在理解成人的行为时,学生经常需要帮助。

我们知道,成人与学生是处于不平等的结构关系中的。经验不平等、学历不平等、观念不平等、接受的教育内容不平等,等等。在关怀关系中,这种不平等是“对话”展开的障碍。那么,不平等的体验如何达成视界融洽?诺丁斯找到了答案,通过共同语言达成视界融洽。这种共同的语言即“参与对话”。“参与对话”架设了现象世界转向体验世界的桥梁,因为通过参与对话,学生获得了帮助,使学生对成人现象般的认识转化为对成人体验的再体验。这样,经验优势者的历时性与学生的现世性达成了共时关系中理性的交流。这种体验间的“对话”结合了苏格拉底参与对话教学法的精义。

诺丁斯通过结构平等的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和结构不平等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对体验间的“对话”进行了现象学的描述,展示了成功的体验“临现”这一情景。但诺丁斯把体验间“对话”置于价值取向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对“对话”功用性的信奉中,因为正是体验间“对话”的功用性决定了体验“临现”的价值取向地位。更重要的是,在对体验“临现”的信奉中,她极力使之普泛化。

3.体验间“对话”的功用性

对体验间“对话”现象的描述导向了诺丁斯对“对话”功用性,即价值取向的考察。她把“对话”的功用性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是道德功用性和认识论功能。道德功用性表现为:其一,“对话”的评价性功能。诺丁斯论述过:“从关怀的观点来看,对话在道德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评价我们的关怀努力的效果的一种手段。”由此可知,诺丁斯认为体验主体间的“对话”是评价美德是否达成的手段。也就是她极力主张体验是否成功“临现”是评判道德教育是否达成的重要标准。诺丁斯在道德教育评价实践中极力推崇体验的成功“临现”。笔者认为,“对话”是动态建构的过程,个体无法事前完全预想“对话”的整体,它是一个变量,具有唯一性、不可重复性,是一个价值概念。效果是可测量的,具有可预期性,是一个事实概念。在此,诺丁斯把价值真实和事实真实这对在西方哲学史上许久以来引起争议的概念置于共生共荣的关系中,这是一大创新。这一创新的确值得称道,但诺丁斯对价值真实的追求会不会导向体验的神秘化?对体验的极力推崇又过度强调了人的自决能力,最终会不会走向人类自我扩大和对宇宙关怀的悖论?再者,诺丁斯把“对话”的发生过程和关怀的努力效果结为一体,它们是一方标示着另一方的共生关系。但是,作为评价努力效果的一种手段有追求标准和普适性的倾向,而在诺丁斯关怀理论中,“对话”却是情境性的、变动不居的。那么,标准和普适性的倾向与情境性的变动不居有什么内在性联系?诺丁斯对这个问题没有进行深入阐释。其二,“对话”的生命生长性功能。诺丁斯论及过:“对话有助于被关怀者的成长。”这一论述证明了“对话”的生命生长性功能。被关怀者的成长是美德形成的重要因素,体验间的“对话”正是通过促成被关怀者的成长达成美德,成长即丰富生命性的养成。由此可以看出,一直被传统教育放逐于边缘地位的丰富生命性在这里获得了“自由”,丰富生命性的展示使传统教育中的对被教育者被动的社会规训在体验间的“对话”中,完成了向被关怀者主动的内心精神历程的转向。因此,体验的成功“临现”是促进应然教育所关注的个体生命完善的重要条件。

我们再来看看“对话”的认识论功能。众所周知,近代哲学的中心问题是认识论,认识论的基本点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传统的认识论认为,主客体是分裂的,主体在异域中把握、控制客体,客体是主体的他者。但在诺丁斯的“对话”中,主客体是统一的有机体,因为动物、植物、地球和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这一客体在人类这一主体的关怀中被赋予了主体性。人类在自笛卡尔以来被夸大的自我中主动向客体表示“关注”,进行情感“移置”,客体也在与主体的“对话”中进行回应,人类被置于宇宙和自然的大环境下。所以,诺丁斯消解了工具理性的霸权地位,从而颠覆了传统的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赋予了认识论新的理论元素。主客体的统一在体验的“临现”中形成。可以推断,诺丁斯认为,体验的“临现”影响了教育中的认识论。

诺丁斯把这些功用性磁场的中心最终都归于体验的“临现”。她认为,成功的体验“临现”是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价标准,这就把体验的“临现”置于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地位。

(二)体验的普泛化

概而言之,诺丁斯体验的普泛化主要表现为把原始生命的体验由人的本然状态推衍到现世秩序。她论述说:“为了探索将基本态度运用于社会政策,看来应该像分析原初状况那样,将身体作为研究的起点。身体是体验相遇经历的身心统一体,它们是自我表现的起点。”不过,我们知道,基督教把身体当作罪感文化的开始,认为灵魂的超越在于对肉身的控制,拒斥了肉身的合法性,并且把灵魂与肉身置于两极的身位之中。但以上诺丁斯的论述却证明,身体是人类依托于现世的实体,它在自然时间和历史时间中完成自己的使命。身体感受大自然,感受人事,最终,感受宇宙,在感受中体验与他者的相遇经历,它是体验的原点。所以,诺丁斯复原了肉身在宇宙中合法的原初地位。不过,复原肉身的合法地位只是她工作的一个部分,她更多的思考还集中于将身体这一起点的体验普泛化,使之成为社会政策的影响因素,也就是成为社会主体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诺丁斯的体验也就是依托于人事的体验社会学。自我从与身体的“对话”开始,与社会主体的对话,一直到与灵魂的“对话”,都体现了诺丁斯对体验“临现”的信奉。

二、诺丁斯教育信仰的价值主题

伏尔泰说过:“即使上帝不存在,也应该创造出一个来。即使你只统治一个村庄,它也需要上帝。”这里谈到的是信仰的重要性,那么,在教育中,我们应该信仰什么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诺丁斯给我们的教育选择的“上帝”就是关怀。她认为,教育中有关怀才能保证每个儿童能受到适当的教育。因此,诺丁斯教育信仰的价值主题就是关怀。关怀让诺丁斯教育信仰的价值主题这一主语的谓词灵动起来了。进一步追问,诺丁斯又是如何来论证关怀是教育信仰的价值主题的?诺丁斯认为,康德以来的道德“自律”产生了更多消极的责任,只有在爱和关心中主体才会进行积极的道德思索,生成道德行为。所以,“许多人反对责任伦理学的冷酷和清教徒式的口吻。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更愿意成为源于爱、关心或倾向的行为而不是责任的行为的接受者。”这一论断获得了理性的接受。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此论断中的爱和关心是女性在生活中展示的关怀体验的隐喻。因为,“女性主义学者(包括两性学者)一直大力倡导关怀理论。他们将关怀的核心思想归结为女性的关系性体验,认为男性和女性如果分享关怀的酸甜苦辣,便都可以丰富人生。”并且“从本质特征和最基本的原理上讲,建筑于关心之上的伦理道德是女性的。”可以归纳为,诺丁斯以源于女性之关心的关怀作为道德生成的价值取向之核心。

那么,诺丁斯为什么提出要回归这种关怀?她主张回归的目的是什么?在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中,诺丁斯间接地表达了把关怀视为教育价值主题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为什么回归?诺丁斯认为:“他(卢梭)相信‘人’生来自由并善良,并且在某种理想的自然状态下一直会保持不变。人类不得不和别人一起生活并顺应他们的需求,于是人类的腐败过程就开始了,这种腐败在卢梭的时代达到了极致。”在此基础上,她又提出:“我们相互依赖,这是原初状况的一部分,绝不是什么社会契约的产物。”诺丁斯把相互依赖归于原初状态,论证了人类相互依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依赖在诺丁斯的语境中就是一种关怀关系,也就是说,她论证了关怀的回归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这就是为什么要回归关怀的第一原因。有人说过:“爱的贫穷是宇宙中最神圣的贫穷,是渴望给予和创造的贫穷,是汹涌而无所适从、无所奔腾的贫穷,意味着对创造和创造的秩序的强烈要求。”而且“确定不移的,乃是一切物体都彼此互相吸引,各个物体的一切微粒都彼此互相吸引;乃是这个宇宙中的一切都在移动或激动中,或者同时既在移动中又在激动中。”我们把物理学中的相互吸引存放于诺丁斯关怀理论中正切合了回归关怀的第二大原因。正是因为对于关怀的渴求和关怀本身对生命活力的创造功能促成了回归关怀的缘由。

回归的目的?“谁应该受教育?当今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几乎完全一致:每一个人。我们的争论集中在作为个体的儿童应该如何受教育,今天,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是相当激烈的。”以上论述证明诺丁斯一直试图解决使每个人都能享受适当的教育这一问题。也只有回归关怀这种教育模式才能使“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得以实现。所以,诺丁斯关怀的回归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了作为个体的儿童能在关怀中受教育。

三、诺丁斯教育信仰的晓谕功能

以上是对诺丁斯教育信仰价值取向和价值主题的阐释,这种经过诺丁斯重新解释的教育信仰还具有学理价值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其一,康德认为,在经验世界里,“德性”和“幸福”是荒谬的结合,有德性的人不一定有幸福,幸福的人不一定有德性。所以,他乞求于超验的世界来达成“德性”和“幸福”的统一。笔者认为,诺丁斯的教育信仰正试图在经验的世界中解决“德性”和“幸福”合理的结合。因为她始终信仰关怀,认为在其中实施教育,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既有“德性”又“幸福”。这是对我们德育工作者一个重要的启示。其二,在物理学中,我们知道,物质是异质的。自然中有无数不同的元素存在,其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因其不同之点而有其天赋的不变的永恒的不可毁灭的特殊的力。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也面临着这一生存境况,每一个个体都是特异的,都有自己的特异场域,因此,我们在教育中要对我们所能发现的个体的特异场域进行的回应,这一点也只有在坚信关怀的教育信仰的指导下才能变为现实行为。在她的教育信仰中,我们能推衍出,她不承认“宏大叙事”般的普遍原则,而是着重在关怀中对教育中的特异需要进行回应。这是我们教育中的亮点。其三,诺丁斯的教育信仰回到了对苏格拉底式的“认识你自己”的原始回归。笛卡尔以来的工具理性指向的是对自然宇宙的探询,诺丁斯转向了对人内在性的探询。笔者认为,“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才堪称诺丁斯教育信仰中的翘楚,因为它是一种反思性认识,这种反思性认识已经“悬置”了所有对象性认识,只剩下纯粹的认识形式、意识形式,这种反思性认识告别外在世界回到自身、回到认识的起点,但又以“善”作为它的终点。在诺丁斯的关怀论域中,不仅人类自身,自然甚至于整个宇宙世界都是外在的主体。只有“认识你自己”才能达成认识自然甚至于整个宇宙。在“认识你自己”中,处于孤独的原初状态的在世经验之人,进入到异己的心灵,从而体认他者的精神。在此,教育不再仅仅是隐于自身,它是在关怀中开始,以超验的“善”为终极价值目标的,它是生成于大环境中的。这种教育信仰对大全教育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其四,诺丁斯隐去了把教育诠释为一种手段。在对关怀的信仰中,教育既是自身的手段也是目的。诺丁斯主张,在关怀中完成个体的塑造,又在关怀中达成民主社会要求于公民的素质。因为它的理论设定就是人具有向善本性。这一向善本性是个体塑造与民主社会统一的前提。教育的手段与目的在这里具有了同一性。而且应该且必须把这同一性的归属理解为“共属”才能理解她的教育意蕴。“‘共’是一种共同的秩序和多样性中的统一性,是人与存在内在的更高的规定性,这一规定性来自思与存在在自由中的让渡自身,超越自身,或者说敞开自身,深入自身,回到并呈现自身,在各自的自身中的呼应为‘一’;‘属’是使这让渡与呼应成为可能的‘成为着’,或者说使这让渡与呼应为‘一’者。”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探求。只有教育手段与目的的共同生成才能完善对教育内在精神的探求。在诺丁斯的教育信仰中正在完善。这是值得我们教育研究者们借鉴的。其五,在诺丁斯的教育信仰中,教学不仅仅是认知过程,还是师生共同创造生命意义的日常生活过程。这种教育信仰改变了传统的对学生与老师、知识的心物二元分裂的关系的看法。认为教育应该是师生双方“自我意义”的生成。这对教师教学实践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奈尔·诺丁斯.教育哲学[M].许立新, 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奈尔·诺丁斯.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M].侯晶晶,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评价”的教育价值 篇11

关键词:评价;激励性;展示交流;氛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的广泛关注。

一、在评价的内容上要启迪学生的心灵

1.给予真情的表白

一般的说,评价以激励为主,这种激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对优秀的激励,如××学生回答问题时非常的流利,且有独特的见解时,教师可以说:“你的想法很独特,精彩!”“你真棒!”另一种是对“后进生”的激励,这时,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待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在不断的进步,从而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

2.搭建展示的舞台

展示交流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的一个小结,又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多提供创造、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愉悦。

(1)教室展示

如,将学生平常的作业本在教室中展览出来,办一个展示活动,将学生优秀的练习,手工制作,作的图、表,解题等展示出来。也可以随机展示,有时,学生的成果不一定要活动结束时才展示出来,如,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在学生认识什么是轴对称后,自己制作美丽的轴对称图形,采用了边制作边展示的形式,五彩斑斓,形状各异,以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2)数学实验

数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建立数学模型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放手让学生用等底不等高、不等底不等高、等底等高的圆柱或圆锥体做盛水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证实了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才有联系,知道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通过将水“简单”的倒来倒去,学生就很容易地概括出了圆锥体的体积公式,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比教师重复的讲解更加有力,同时,课堂的氛围也调动了起来,轻松又活泼。

(3)系统观察

观察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不受时间、环

境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个别谈话、集体交流、学校活动等形式,不断对学生活动过程进行观察,直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收集各种评价信息,不断地积累学生的各种资料,如,学习情况(成绩、态度、作业等)、生活情况(家庭、经济、交友等)……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

二、构建适宜的评价氛围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时,既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又可以让家长参与评价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教师的工作情况时,同样也应综合考虑他评者和自评者的意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本人的作用,突出教师和学生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和学生民主参与、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

1.自评

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形式,也可以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通过档案袋的运用,可引导学生将活动过程记录下来,作为一种终结性评价,通过它的评价来评估学生的发展水平,如,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目标可通过档案袋中收集的作品进行整体评定,可以采用表格、文字或者其他形式确定评定的等级。

2.互评

互评可以是学生之间互评,将评价项目和标准等制成表格形式,由学生互相评价后填写;或是由组长主持在小组内进行的互评活动,并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提出观点或意见,师生合作,完成评价。小组互评的过程中,学生可在小组中充分进行自我展示,也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互相激励和提高,不断对学习产生兴趣。

3.再评

(1)集体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勇于发表自己小组的见解或者想法。并听取和尊重、包容其他小组或同学的意见,从而有效地进行集体的互帮互学。同时,教师要适时地给予评价,以促進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学生评价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观察比其他人员更为细致、全面,对教学目标的是否达成、师生关系是否良好,都有较深刻的了解。学生的这种评价不仅方便,而且能够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素质。

总之,评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其他不可代替的作用,让适宜的评价带着学生勇敢地迈出每一步,坚定而又自信,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音乐教育价值 篇12

1.改变音乐教育观念, 彰显音乐教育的时代性

网络音乐的出现, 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也就是说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引入网络音乐, 不仅仅是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 同时也是我国教育观念有所改变的重要体现, 是音乐教育发展到今天所必然体现出了特征。在引入了网络音乐之后, 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不再闭塞, 他们通过了解网络音乐, 更多的是认识到了教育的开发性与多元化, 从而在未来的教学中思维也会更加开阔, 方法也会更加多元化。同时, 网络音乐本身对于教育者就会一定要求, 教育人员必须要掌握计算机操作的相关知识, 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及电脑设备, 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设备为教学服务, 这些都是新时期音乐教育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2.充实音乐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网络音乐, 还能够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师充分挖掘网络音乐的价值, 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这些音乐展现出来, 并成为学生的学习对象。这能够弥补传统书本教学所带来的弊端, 为学生创造更加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学阶段学生的个体发展迅速, 思维方式灵活, 个性鲜明, 对于自由非常渴望, 但是人格以及性格并没有最终形成, 变化波动很大。教师从学生这些特点出发, 选择那些个性化, 积极健康的音乐素材, 将他们灵活的展现给学生, 在心理上给予满足, 这样必然会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由此可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引入网络音乐, 能够有效扩充音乐教学内容, 弥补传统音乐教学的局限, 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对于学生未来的发挥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3.丰富音乐教学形式, 拓宽音乐学习路径

网络音乐的发展, 对于我国初中音乐教育的影响非常显著, 它突破了我国初中音乐教育的局限, 将学生学习的场所进行拓展, 学生在学校, 在家中都可以进行学习。目前互联网的高度普及, 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所必备的工具, 学生从互联网中能够随时获取音乐资源, 可以说它将传统音乐教育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 彻底打破了传功音乐的教学模式, 音乐学习变得更加多元化, 更加自由化。学生更具自己喜好, 能够自主选择音乐类型,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多, 音乐教学形式也更多, 比如视频, 音频等等。在课堂上教师根据网络音乐的内容引导学生继续模仿以及分析, 开展演唱练习等, 在这些活动中, 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从这个方面来看, 网络音乐使得音乐课堂中的教学形式更加丰富, 学生的学习途径也更加多元化。

4.形成客观评价机制, 保证评价科学准确

不管是任何学科的教学, 都必须要有科学, 合理的评价体系, 这是对教学结果的一种巩固和保障。音乐教学也是如此。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占据了过多的时间, 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凸显, 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 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课堂气氛也非常沉闷, 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在中学音乐课堂上引入网络音乐, 可以弥补评价中存在不足, 不管是将网络音乐作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 它都能够更好的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种主客体关系的转变, 使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 评价过程无需受到客体心理感受、情感体验等因素影响, 克服了评价的主观化倾向, 切实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准确性和实效性。这既是对网络音乐教育价值的诊断和评估, 也是对网络音乐教育价值的肯定。

当然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网络音乐, 我们还是需要更加客观的对待, 在充分挖掘了网络资源优势的同时, 也应该看到网络所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 帮助作用, 给予学生正确的建议, 帮助他们选择更加积极, 向上的音乐。另外, 学校需要建立网络音乐的选择标准以及使用标准, 最大限度的杜绝低俗、娱乐性的音乐素材进入教学环节。只有这样规范网络音乐应用的管理, 形成良好的选择与使用标准有利于优化网络音乐的来源、认识网络音乐的教育性作用、完善网络音乐的使用方法、合理把握网络音乐的使用程度;有利于构建网络音乐“选择-应用-效果分析-价值评价”全方位、一体化的作用与保障机制, 发挥网络音乐的最大教育价值。

经济全球化, 社会信息化, 必然会导致文化的多元化, 在这样的趋势下, 我国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异常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改革, 从初中音乐教学领域来看, 网络音乐的引入,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丰富了课堂内容与教学形式,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学生构建更加自由, 轻松的学习平台, 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发展规律, 但是与此同时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看到网络所带来的弊端与不良影响, 控制音乐来源与音乐类型, 保障音乐教育的健康、正面, 本文针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相关分析, 希望能够初中音乐发展有所助力。

参考文献

[1]周丹薿.浅析网络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J].黄河之声, 2014 (15) .

[2]王吟.浅析网络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J].文教资料, 2014 (14) .

[3]陈飞, 李璐.论网络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J].教学研究, 2014 (01) .

[4]高磊.论网络歌曲对中学音乐教育的影响[J].音乐大观, 2012 (06) .

上一篇:设备技术要求下一篇:水电站电气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