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幼儿音乐教育

2024-10-19

音乐与幼儿音乐教育(共12篇)

音乐与幼儿音乐教育 篇1

论幼儿音乐游戏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整合

美国音乐教育学家雷默曾指出:“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通过音乐的形式及其情感原理的教育,促进幼儿发展音乐审美的感知与领悟”。幼儿音乐教育可通过丰富的形式和多彩的内容为幼儿提供非常独特的非文本学习的形态,让幼儿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动作和头脑,通过在音响世界的徜徉和体验而丰富、发展自身的认知和社会情感。其中,幼儿的音乐游戏就是一种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音乐教育与音乐游戏的概述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学中一项主要的教育课程,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不仅能够陶冶幼儿情操,增强幼儿对美的意识和理解,还能够激发和培养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认真的分析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引导幼儿理解、感受音乐的内容和情感,并获得音乐能力的发展,是使音乐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调,并有一定的规则。音乐游戏具有音乐和动作相结合的特点,对幼儿动作的发展、音乐的感受力以及活泼乐观情绪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无法保证孩子在音乐课中自由、自主地创作发挥。尽管国家教育部门在教材教法上做了一系列改革,但音乐教育仍然跳不出“孩子围着老师转”的模式。有的老师总是觉的孩子不了解音乐欣赏课中代替孩子去体验、去判断。有的老师要求孩子按照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想象去感受,使孩子没有机会去亲自感受、体会,自由的想象。孩子在学唱歌曲时,逐句模仿跟唱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在孩子充分欣赏音乐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去大胆学唱。

2.幼儿园音乐教材内容比较单一。

歌曲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像音乐游戏、唱唱画画、节奏乐这些孩子感兴趣的、便于动手操作的题材较少。音乐游戏这种题材能使孩子在优美欢快的氛围中,尽情的玩耍,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充分的与音乐进行交流。唱唱画画能使孩子在充分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挥舞手中的画笔,去想象、去创造,这种形式孩子歌词学的快,记的牢。节奏乐能锻炼孩子的节奏,提高孩子手脚及身体的协调能力,促进孩子健康发展。各种不同的音乐题材,可以让孩子充分的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而牺牲孩子们享受音乐的机会。

每学期开始,教师都要制定一学期的教学计划。两节课学一首歌,一周学一个舞蹈,教师有时候为了赶进度,往往一首歌还没有完全掌握, 又要学习新的内容。这样一来,孩子们还没有充分享受音乐,理解音乐,还没有真正走进音乐的世界,所以体会不到音乐的魅力,对音乐就不可能有太大的兴趣,影响了以后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发展。

4.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幼儿对教学材料的掌握。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把活动的重点放在让幼儿在很短时间内掌握预设的教学材料上,而忽视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幼儿音乐教育的重点不在于给孩子多少音乐知识,而在于学习过程中孩子获得了多少的音乐感受,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使幼儿能够倾听、理解、表演和创造。

三、音乐游戏与音乐教育的整合所谓“教学游戏化”,就是要求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淡化教育目的,强化游戏的手段,轻结果重过程。音乐游戏与音乐教育的整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创设音乐游戏情景,让幼儿感受音乐。

每一种音乐、每一首歌曲都描绘了一种情绪、情景。当幼儿进入游戏,进入游戏中的情节时,他们也就进入了音乐之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幼儿在我们营造的氛围中感受、体验音乐。在教学中,通过进行对音乐情景的模拟,引导幼儿在设置的情绪及情景背景下,做相应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学会在音乐伴奏的形式下做游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设计音乐游戏,让幼儿扮演角色学习音乐

(1)角色游戏。

在幼儿园音乐教材之中,很多歌曲都是以动物、小朋友等角色为主题的,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当中描绘的角色,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角色的音乐游戏,让幼儿体会每个角色的形象、情绪,这样幼儿就会产生新鲜感,学习歌曲的兴趣高涨。

(2)听觉游戏。

我们在解释音的高低、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等一些知识时,单纯的理论解释,幼儿觉得枯燥乏味,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只是被动的,如果我们通过听觉游戏,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去感受、理解,就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如《声音的强弱》活动时,让幼儿接触、感受自然界、生活中的声音的强弱,搜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质地、不同音色的各种材料所发出的强弱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设计音乐游戏《一个雨天》,让幼儿去表现。通过不同音响引发幼儿不同版本的“雨天”,让幼儿在静中有动,动中有乐的听听、想想、打打、敲敲、玩玩、创创中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幼儿的兴趣浓厚,在他们玩的过程中知道了音的强弱。

(3)利用音乐游戏,让幼儿发展音乐。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而音乐游戏能很好地启发幼儿创编音乐,发展音乐。如在《牧童》这首歌曲,幼儿在情景中,扮演角色之后,提出了置疑,“为什么牧童放羊时,牧童哼着快乐的歌,小羊怎么都不叫呢?”幼儿产生了疑问,可以让幼儿想想自己刚刚表演过的情景。于是幼儿就自己编创出了新的歌词,分组来唱,一组是小羊的叫声,一组是牧童放牧的吆喝声。于是当歌曲唱到第三段时,幼儿自觉分成两组表演,当幼儿唱着自己编的歌曲时很是得意。

四、结语

音乐没有固定的意义,体验音乐实际上也是一个个性化地创造音乐的过程。艺术作品其实就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做出的各种艺术决定。音乐教育本身就应当使幼儿尽可能地投入音乐创作,通过创作让幼儿来体验他们自己对感觉的探索和发现。“在音乐课上应当鼓励幼儿生动、活泼地动起来,尽情体验音乐的没和力量,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哪怕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只要出自于音乐本身的内涵和幼儿自己的内心,都是好事。

音乐与幼儿音乐教育 篇2

关键词:情境,游戏,鼓励性教育

音乐是幼儿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幼儿初步形成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及鉴赏能力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及作用。可是, 在幼儿教学实践中, 我却发现, 部分幼儿对课堂上所教的音乐并不感兴趣, 此种消极情绪也严重制约了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质量。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 幼儿教师应当如何激发与调动起幼儿对所学音乐内容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呢?笔者对此持有如下看法:

一、将情境创设适时融入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之中

教育实践表明, 教师若是能对所教授的音乐素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 适时地为幼儿创设与音乐素材表达情感相符的教学情境, 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幼儿的音乐探索及学习兴趣。

如, 在《欢乐颂》的教学活动中, 为了帮助幼儿正确掌握曲子的强弱对比处理, 我特意为其创设了如下的情境:夜晚月亮静悄悄地挂在树梢上, 周围都是安安静静的, 因此, 在唱第一句时, 要想象这个场景, 歌唱时声音要轻轻的;白天来临了, 活泼的小鸟在树梢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唱这一句时, 要想象小鸟卖力歌唱的场景, 歌唱时声音也要尽量响一些、大一些;伴随着小鸟的叫声, 草儿与花儿也轻轻地摇摆起舞, 要知道草儿与花儿的动作也是非常轻巧的, 所以, 唱到第三句时, 声音也要像草儿与花儿的动作一样保持轻轻的;小朋友们跟着老师来到了郊外, 欢快地嬉戏着, 小朋友们肯定非常高兴, 相信, 这时候, 他们的声音也是很大的, 所以唱到第四句时, 我们要重新恢复响亮而欢快的歌唱声音……

如此, 通过上述情境的描述就实现了对《欢乐颂》音乐素材的巧妙处理, 不但大大调动了幼儿按照我的情境创设积极进行歌唱的兴趣与积极性, 同时还确保了他们对《欢乐颂》这首音乐曲目实现了正确的音调高低处理, 促进了音乐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将课堂游戏适时融入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之中

游戏是幼儿阶段的学生极为喜爱的一种形式。笔者认为, 幼儿音乐教师可以在遵循幼儿该兴趣认知的基础上, 将特定形式的课堂游戏适时添加到音乐课堂的教学活动之中。相信此举也将成为显著调动幼儿音乐学习兴趣的有力措施。

我自身的音乐教育教学实践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如, 在带领幼儿学习音乐节奏这一知识点时, 我就有效融入了“模仿动物叫声”的课堂小游戏, 即, 将幼儿熟悉的动物的叫声转化成具有一定节奏的音乐声音, 当我用动作表演某一动物时, 班内幼儿不仅要根据我的动作猜出正确的动物种类, 还要模仿该动物的叫声进行正确的节奏表演。 (以牛为例:我在讲台上模仿牛的各种动作, 台下幼儿在正确抢答“牛”之后, 并模仿牛的叫声表演节奏哞———) 如此, 借助这一课堂游戏, 就促使幼儿全身心投入音乐课堂活动之中, 不仅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游戏参与兴趣及积极性, 同时还将这股对游戏的参与兴趣及时、持续地集中到音乐节奏的相关学习活动之中, 而这很显然为当堂音乐课音乐节奏良好学习效果的获得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将鼓励性教育适时融入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之中

幼儿虽然实际年龄小, 但同成年人相比更需要来自外界的正面积极肯定与鼓励, 而这正是他们自身感受到关注与安全感, 并将其转化成为促使自身不断进步、持续成功的重要情感源泉。鉴于此, 笔者认为, 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音乐教学活动时, 可以尝试对幼儿的音乐表现尽量多给予鼓励、夸奖与赞扬, 相信此方式能在有效缩短师生距离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使幼儿将对教师的热爱之情不断转化成为自身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

如, 每次音乐课结束之后, 我都会对班上的幼儿进行一番表扬式总结:“这次的音乐课非常棒。”“大家的歌声很优美, 非常好听。”“大家对音乐曲目的处理非常好。”……幼儿对我的赞美之词照单全收, 并都愿意告诉我:“老师, 我还想唱歌。”“还想和大家一起上音乐课。”……这表明, 在我的鼓励与赞美声引导之下, 我所教的幼儿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变得日渐高涨, 他们愿意在享受音乐为他们带来成就感的同时将自身的注意力及学习思维最大限度地投入相关的音乐学习活动之中。这也从侧面论证了鼓励性教育对幼儿音乐学习兴趣调动的重要意义。

音乐是幼儿学习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部分, 作为一名幼儿音乐教师, 我们必须正视兴趣之于幼儿学习的必要性, 除此之外, 更要想方设法调动幼儿对所学音乐内容的参与兴趣及学习热情, 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幼儿在喜欢上音乐的基础上, 学会如何欣赏音乐、享受音乐, 也才能保证他们真正插上音乐的翅膀, 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音乐与幼儿音乐教育 篇3

关键词 音乐;游戏;教育;整合

美国音乐教育学家雷默曾指出:“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通过音乐的形式及其情感原理的教育,促进幼儿发展音乐审美的感知与领悟”。幼儿音乐教育可通过丰富的形式和多彩的内容为幼儿提供非常独特的非文本学习的形态,让幼儿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动作和头脑,通过在声音世界的徜徉和体验而丰富、发展自身的认知和社会情感。其中,幼儿的音乐游戏就是一种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音乐教育与音乐游戏的概述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学中一项主要的教育课程,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不仅能够陶冶幼儿情操,增强幼儿对美的意识和理解,还能够激发和培养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调,并有一定的规则。音乐游戏具有音乐和动作相结合的特点,对幼儿动作的发展、音乐的感受力以及活泼乐观情绪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农村幼儿音乐活动教学的实践中发现,目前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重视技能的模仿和训练,忽视审美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传统教育中,老师还停留在教几首歌,跳几支舞,在黑板上打几个叉用手拍就是打节奏,这样的教学结果是幼儿艺术感受力下降,审美经验缺失,不但掌握不了学习音乐的技巧,反而失去了儿童特有的表现音乐的天性。

2.重视灌输知识技能,忽视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纲要》提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音乐表现活动”。强调了音乐与生活联系,明确了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重视教师对艺术活动的评价,忽视幼儿个体差异性

传统的教育评价,总以提问“好不好、美不美”来让幼儿作划一评价,束缚了幼儿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现在,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接纳各种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给他们提供表现自我、发挥所有的机会。

三、在农村幼儿音乐教育教学中应更新观念

1.从以“知识的灌输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观念

以往我们音乐教育的目标意识只停留在需要提供给幼儿智力发展方面的经验,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上,意识不到幼儿发展是整体的、相互联系和促进的,更别说从幼儿素质教育方面考虑,每学期计划中有唱歌、舞蹈的内容就行了。现在新课程中的音乐活动目标则指向培养和塑造人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通过综合整体的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透过提供的音乐活动,建构丰富多元的音乐经验,让幼儿成为一个能享受音乐、自主欣赏、积极体验、感受表现音乐的快乐者。

2.从“教师本位”观念转变为“以幼儿为主体”的观念

当前,农村私立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跳不出幼儿围绕教师转的怪圈。教学活动由教师支配,幼儿只能在里面打转,幼儿只能被迫放弃个人“异端”的想法和探索行为。新《纲要》中明确强调: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把幼儿的主动学习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要求我们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重新确认自身的角色定位,从“权威型”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3.从“重视技能的模仿”的观念转变为“审美教育”的观念

长期以来,幼儿教师制定教育活动目标、设计教法、组织教学,把注意力集中在技艺训练的目标上,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所以,我们要摒弃“以技艺训练为中心”的观念,把“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教学的目标。

四、音乐游戏与音乐教育的整合

所谓“教学游戏化”,就是要求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淡化教育目的,强化游戏的手段,轻结果重过程。音乐游戏与音乐教育的整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创设音乐游戏情景,让幼儿感受音乐

每一种音乐、每一首歌曲都描绘了一种情绪、情景。当幼儿进入游戏,进入游戏中的情节时,他们也就进入了音乐之中。

2.设计音乐游戏,让幼儿扮演角色学习音乐

(1)角色游戏。

(2)听觉游戏。我们在解释音的高低、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等一些知识时,单纯的理论解释,幼儿觉得枯燥乏味,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只是被动的,如果我们通过听觉游戏,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去感受、理解,就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如《声音的强弱》活动时,让幼儿接触、感受自然界、生活中的声音的强弱,搜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质地、不同音色的各种材料所发出的强弱不同的声音,让幼儿在静中有动,动中有乐的听听、想想、打打、敲敲、玩玩、创创中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幼儿的兴趣浓厚,在他们玩的过程中知道了音的强弱。

(3)体育游戏。当我们提到“体育”二字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累”,其实体育当中一些趣味的游戏,对我们的音乐课堂很有帮助。如在感受十六分音符时值及其音响效果,可以选用《捉尾巴》的游戏,每个幼儿身后吊一条“尾巴”,听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开始捉,一边游戏一边体验音乐快速的节奏、紧张的情绪,这样就自然降低了幼儿对十六分音符时值的理解难度,让幼儿在“玩”当中,理解这些乐理知识。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而音乐游戏能很好地启发幼儿创编音乐,发展音乐。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BG《2009》GO996。

参考文献:

[1]雷默.音乐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2]許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音乐与幼儿音乐教育 篇4

由于音乐使用的物质材料是声音,是诉诸听觉的艺术,它与文学、美术有着不同的表现能力。绘画能够逼真地描绘物体的外形;文学运用语言能够直接地表达概念和思想;而音乐更擅长表达感情。音乐在时间中进行,能够表达事物的运动发展、感情的起伏变化,在表现人们的心理活动、精神境界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正如高尔基在他的自传小说《在人间》中写道:“我的心碎裂了,它充满了一种强盛的感情,这种感情常常是由良好的音乐奇妙地接触心心灵深处而唤起的。”音乐擅长抒发感情,能够深入打动人们的内心深处,起着教育影响的作用。

音乐不能直接提供视觉形象,不能直接思想概念。音乐中的歌曲可以借助歌词,标题音乐可以借助标题和文字说明,帮助人们了解音乐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帮助人们体验和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对于音乐作品中的非标题的纯器乐曲的感受,比对歌曲和标题音乐的感受更富有个人性,更多的需要借助于个人在生活经验、文化艺术修养、音乐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能力,表现出个人欣赏的水平和特点。由于幼儿在生活经历、认识能力、思维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幼儿音乐教材大多数是歌曲和标题性、描写性音乐。

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向幼儿进行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

音乐教育与其他科目一样,有向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能力。各个科目只有在充分发挥其科目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各有所长地发挥其教育作用。而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音乐作品给人以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这样一条音乐艺术途径,来完成它的教育任务。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从而识别作品中所反映事物的美与丑、悲与喜、崇高与卑下而领悟到事物中的是非、正误、美丑。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包括旋律美、节奏美、和声美和演唱演奏中的音色美……运用音乐表现手段的美,塑造艺术形象的美,让儿童在美的感受中受到教育。作者在音乐作品中反映客观的同时,总是表达着作者对该事物所持有的鲜明态度。儿童音乐作品以反映儿童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积极向上的、健康活泼的思想情绪为主。同时表殃出对这些思想情绪言所二把手有的称颂、赞扬、关心、同情、鼓舞、帮助等鲜明的态度。有的音乐作品也出现丑恶的反面形象,这些反面形象对正面形象起反衬作用,让儿童在比较中鉴别,更容易识别美与丑、是与非、正与误。音乐艺术不是靠直接的说理,而是以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激励人的感情,给人以启示,发挥其感染教育作用,使人领悟其教育内涵。譬如:教儿童学唱《一分钱》(潘振词曲),歌曲的教育意义是进行拾金不昧的品德教育,但是歌曲中没有直接说出拾金不昧的词句,而是以富有天真纯朴的儿童语气、音调的旋律、愉快的情绪,唱出了小朋友把拾到的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拿着钱对他点头赞扬的具体情节,塑造了这样一个生动感人的节术形象,给儿童以启示,使他们领悟到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要,把拾到的东西,即使是最少的钱――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是对的,是一件令人愉快的好事。这样的激励情感的教育作用,往往比直接说教更能深入人心。在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进行思想意识、情绪体验、品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还是进行知识技能、认识理解方面的教育,都需要通过审美感受的途径来进行。

音乐技术是达到音乐教育目的的必要手段

音乐是一门艺术,任何艺术都有它自己必须具备的.技术。不进行基本训练,不掌握技术,就不能获得完美的艺术。在音乐教育工作中,老师需要运用所掌握的音乐技能技巧去教,为幼儿的音乐活动伴奏、教幼儿欣赏音乐、排练和指挥节奏乐等,都必须掌握一定的音乐技术,才能保证教学上的一定艺术质量。幼儿学习音乐也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具有参与音乐活动的能力,才能使他们在听、唱、动、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受到音乐艺术美的熏陶、感染教育,获得良好的音乐艺术教育效果。

寓教于乐是音乐艺术教育的又一特点

音乐艺术有娱乐性特点,这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利用音乐的娱乐性特点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把音乐教育寓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之中,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引导幼儿在愉快活泼的、富有艺术特点的教育活动中爱教育,把教育寓于欢乐的音乐活动之中,以“乐”作为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进幼儿性格活泼开朗,身心健康,精神满足,体、智、德、美等方面同时受到教育。

教育影响产生于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

琴行音乐培训与幼儿园合作协议 篇5

甲方:

幼儿园;

乙方: 地址:

地址 :

为培养入园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音乐能力,促进幼儿音乐通识教育发展,提高入园幼儿音乐素养,经甲乙双方协商,现就合作开设音乐兴趣班,达成以下合作协议,合作期间甲乙双方应当履行应尽义务以保证合作顺利进行:

第一条 协议期限:

****年**月**日至

****年**月**日。

第二条 授课: 在协议期限内,乙方每周授课

次,具体时间为:每周一/二/ 三/四/五/六/日

上午/下午授课,每次授课时间:

分钟。

授课地点:甲方幼儿园内。

第三条 收费标准:

在协议期限内,按照不同授课方式收取每名授课幼儿学费:

(一)、采取“一对一”【一名授课教师对一名幼儿教学】方式授课教学的:每名授课幼儿学费为:人民币

元,每学期共计

节,(其中包括教材费)收费方式:一次性收齐。

(二)、采取“一对多”【一名授课教师对多名幼儿同时教学】方式

授课教学的:每名授课幼儿学费为:人民币

元,每学期共计

节,(其中包括教材费)收费方式:一次性收齐。

第四条 合作收益:

在协议期间内,授课儿童按本协议第二条约定标准所缴纳的总学费 为本协议的合作收益。

第五条 合作收益分配方法:

(一)、采取“一对一”【一名授课教师对一名幼儿教学】方式授 课教学的:甲方获得上述收益的25%,乙方获得上述收益的75%,教材费归乙方所有。

(二)、采取“一对多”【一名授课教师对多名幼儿同时教学】小班方式授课教学的: 甲方获得上述收益的40%,乙方获得上述收益的60%,教材费归乙方所有。

第六条 收益结算

在协议期间内,按照实际招生及开课情况,甲乙双方每3个月对合作收益进行一次结算,但亦可根据情况需要另行协商即时结算方式。

第七条 甲方权利义务:

1· 甲方免费为乙方授课提供教室,暂定数量为

间,若乙方需要可以和甲方再行协商增加教室数量,授课期间相关教室的水、电、暖、通讯费用由甲方承担。

2、甲方负责招生,招生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甲方幼儿园内,招生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媒体宣传推介等,相关招生费用由甲方承担,乙方提供必要配合。

3、协助乙方宣传推广儿童音乐教材,配合乙方教师在幼儿园的教学工作。

4、统计报名的幼儿人数,将其如实记录造册,以便双方核对;

5、安排教师协助乙方对授课儿童的管理,但不承担授课的义务;

6、在未征得甲方同意的前提下,乙方不得擅自更改上课时间;

7、合作期限内,甲方不可与其他机构合作创办音乐培训班;

8、协助乙方教学成果展示工作及组织的各项音乐活动。

9、使用乙方提供的教学产品和后续教学服务。

第八条

乙方权利义务:

1、自备相关音乐教学器材,聘请适格音乐培训教师入园进行教学。

2、使用甲方提供的教学场所进行教学活动。

3、乙方向甲方提供音乐培训教材范本以供招生宣传推介。

4、所聘请教师将配合幼儿园的统一管理,负责音乐培训教学。

5、在未征得甲方的同意下,乙方不得擅自缺课或更改上课时间;

6、乙方须协助甲方作好家长方面的咨询及招生工作。

7、乙方制作本协议,对本协议拥有解释权。

第九条 课时变更:

若甲、乙方因故要更改上课时间,必须提前一天通知对方,由双方协商另行安排上课时间;若不做通知,所产生的损失(课时费)由违约方承担。

第十条 合同的解除

1、合同期限届满,甲乙双方明确表示不再续签本合同;

2、甲乙双方通过书面协议解除本合同;

3、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

4、因甲方包括但不限于未提供合格场地、未积极组织宣传推广、招生等原因造成双方合作无法维持的;

5、因乙方未安排适格师资等原因造成双方合作无法维持的;

6、因其他原因造成双方协议无法履行的。

第十一条 违约责任:

(一)、因甲方包括但不限于未提供合格场地、未积极组织宣传推广、招生等原因造成双方合作无法维持的,乙方有权通知甲方解除本合同,并要求甲方赔偿给乙方造成的经济损失

万元。

(二)、因乙方未安排适格师资等原因造成双方合作无法维持的,甲方有权通知乙方解除本合同,并要求乙方赔偿给甲方造成的经济损失

万元。

(三)、因不可规则于双方原因造成合作无法维持的,甲乙双方互不负赔偿责任。

第十二条 保密

甲乙双方保证对在讨论、签订、执行本协议过程中所获悉的属于对方且无法自公开渠道获得的文件及资料予以保密。未经该资料和文件的原提供方同意,另一方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该商业秘密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保密期限为壹年。

第十三条 通知

1、根据本合同需要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全部通知、双方的文件往来及与本合同有关的通知和要求等,必须用书面形式,可采用书信、传真、当面送交等方式传递。以上方式无法送达的,方可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

2、一方变更通知或通讯地址,应自变更之日起三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否则,由未通知方承担由此而引起的相关责任。

第十四条 合同的变更

本合同履行期间,发生特殊情况时,甲、乙任何一方需变更本合同,要求变更一方应及时书面通知对方,征得对方同意后,双方在规定的时限内(书面通知发出三天内)签订书面变更协议,该协议将成为合同不可分割的部分。未经双方签署书面文件,任何一方无权变更本合同,否则,由此造成对方的经济损失,由责任方承担。

第十五条 合同的转让

除合同中另有规定外或经双方协商同意外,本合同所规定双方的任何权利和义务,任何一方在未经征得另一方书面同意之前,不得转让给第三者。任何转让,未经另一方书面明确同意,均属无效。

第十六条 争议的处理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也可到乙方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七条 合同的效力

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持壹份。自双方加盖单位公章或合同专用章之日起生效。

【以下无正文,仅供签署】

甲方:

乙方:

****年**月**日

****年**月**日

【签署于济南市

音乐与幼儿音乐教育 篇6

设计思路:

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活动要培养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在即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在设计课程时尽量贴近幼儿生活。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乐曲带来的快乐情绪,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通过欣赏,引导幼儿听辨音乐的结构--五个乐段,能用肢体动作或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

3、创编音乐游戏,感受同伴间合作表演的快乐。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1、乐曲碟片一张。

2、五张故事图片。

3、小狗头饰若干。

4、皮球若干。

教学过程:

1、欣赏音乐,感受乐曲带来的快乐情绪,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1)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曲子,请大家认真倾听音乐。播放音乐。

(2)教师 提问:“这首曲子好听吗?你听了以后心情怎样?”

(3)提问:“在这首曲子里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出示故事图片,故事导入:

师:老师给这首曲子编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1)图片一:今天的天气真好呀!一个叫天天的小男孩吹着口哨和他心爱的小狗一起去树林里散步。

(2)图片二:他们来到一片草地上,小狗看见有几只其他的小狗正在玩。小狗就向天天请求到:“我也想去玩一会儿,行吗?”天天同意了小狗的请求,在一旁休息。

(3)图片三:小狗玩了一会儿,累了!于是又和天天继续散步。<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4)图片四:这时候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对天天说:“你的小狗好可爱呀!我们可以和你的小狗一起散步吗?”天天说“好哇!”于是,小狗神气地走在前面,小朋友们跟在后面,大家一起散步。

(5)图片五:天渐渐黑了!小朋友们都回家了!天天和小狗也要回家了!他们又一起吹着口哨,开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到了家门口,咦?小狗去哪了?天天吹起口哨呼唤小狗,小狗马上从一旁蹿到天天面前“汪汪!汪!”地叫起来,好像在说:“我在这呢!”于是,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注:图片一、三、五完全相同)

3、引导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看图,感受进行曲音乐的特点,感受回旋曲式的风格。

(1)师:我们结合图片一来听一听A段的音乐。(播放第A段音乐及出示图片一)提问:“你能听出他们在散步吗?散步的速度怎样?请你来学一学,请幼儿到前面模仿,帮助幼儿加深对第一段音乐的印象。

(2)请幼儿结合图片二听一听B段音乐,(播放B段音乐及图片二)提问:B段音乐你听到后有什么感觉?是欢快还是低沉?我们怎么表现这段音乐?请几名幼儿分别扮演小狗和小狗的伙伴在快乐的玩耍,(让幼儿听B段音乐进行表演,体会小狗和伙伴玩耍时快乐的心情)..(3)师:我们结合图片三来听一听下段音乐。(播放第三段音乐及出示图片三)提出问题:这段音乐和A段音乐一样,图片也基本相同,都是轻松快乐的心情,教师解释一下这样的曲式就是回旋曲式的特点,乐曲中有反复的地方。

(4)结合图片四听一听C段音乐,教师进行讲解,因为有朋友的加入,队伍增大了所以音乐相比之下也最雄壮有力,幼儿表现这段时要精神饱满,雄壮有力。

(5)出示图片五,及音乐最后一段,倾听音乐又变回了轻快的节奏,教师告诉幼儿天黑了小狗要回家了,小狗玩累了和主人轻松的向家走,引导幼儿进行表演,当听到三声狗叫时,扮演小狗的小朋友快乐的和主人抱在了一起,感受小狗和主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引导幼儿听出乐段一、三、五是基本相同的(都是天天吹着口哨,带着小狗在散步),在此基础上再区分乐段二(小狗在玩皮球)、四段(最雄壮有力,大家集体散步)。引导幼儿感受回旋曲式的特点:”象这样:A-B-A-C-A乐段的风格的乐曲就是回旋曲式。“

4、创编音乐游戏,感受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1)师:我们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好不好?我们应该怎样表演呢?首先要分派角色,一个扮演主人奥嘟嘟,一个扮演小狗。

(2)与幼儿一起讨论第一、三、五段和二、四段分别怎样表演。

(3)播放音乐,集体表演:两人为一组,一人扮演奥嘟嘟,一人扮演小狗戴上小狗头饰。乐段一、三、五乐段时两人手拉手围成圈在线上踏步走。乐段二,”奥嘟嘟“坐在线上等待,”小狗“去取一个球,玩在身上滚球的动作。乐段四,大家集体踏步向圈内走,以一个乐句为变化,第一三乐句向圈内踏步走,第二四乐句向后踏步走。

(4)角色互换,游戏再来一次。

5、结束:”原来口哨也能吹出这么好听的音乐,还这么管用。孩子们,牵上你的小狗,我们一起去操场上散步吧!"播放音乐幼儿手拉手踏步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了,总的来说,效果不错,活动的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了乐曲的曲式结构。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细细想来,自己觉得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地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还有在对幼儿情绪的掌控方面还不够自如,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探析幼儿音乐教育的误区与对策 篇7

一、幼儿音乐教育误区

教育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教育目的的误区,另一个是教育方法上的误区。

对幼儿的音乐教育来自两方面要求:家长和教师。 首先是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大部分家长的观点是:多学习一个技能以后就多一个出路;别的孩子会的,自己的孩子也得会;随着孩子的兴趣培养等。 家长对孩子音乐教育的出发点不是以培养幼儿心智综合发展为目的的,这就产生一个误区。 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存在误区,随着家长对孩子音乐能力要求提高, 教师更注重幼儿“ 会唱歌”“ 会演奏”这种形式能力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讨好家长,彰显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教育方法上,家长对幼儿动不动就是严厉批评,一味地要求幼儿练习,忽略了幼儿的心理素质教育。 教师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在教学方法上存在诸多误区。 幼儿园教学内容不能同小学、初中那样把教学科目划分得很具体,这不利于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整体性认知, 事实上教师就是把音乐当作独立的教学科目施教的,而且教学方法不够科学,更谈不上因材施教。

二、幼儿音乐教育误区的避免对策

误区体现在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上,解决对策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家长和教师都要改变对幼儿的音乐教育目的,一切从培养幼儿心智的综合发展为最终培养目的,在这一点上,教师和家长要协同转换观念,相互敦促。 由于教师是施教主体,其教学目的必须正当,必须抛弃教会幼儿会唱多首歌、会奏多首曲就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错误观念。 音乐是抒发情感、传递情感的优良载体,幼儿音乐教育要以培养幼儿“ 音乐情感”为目的,注重幼儿的音乐感悟。

在教育方法上,家长要鼓励引导孩子,不能机械地逼着孩子学习。 教师的教学工作应该从听、唱、情感交流、音乐表演等方面开展,坚决杜绝教师唱一句,幼儿跟一句,唱完就下课的敷衍教学行为。 在教学时要注意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流程,教学方法上要科学合理,比如采用生活化音乐教育,在幼儿休息、吃饭等日常活动中播放合适的音乐,让幼儿从身心体验上感受音乐。

总之,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是幼儿心智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幼儿健康成长,幼儿音乐教育必须抛掉以往观念和教学方法,避免走进教育误区。

摘要:现如今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音乐可以培养幼儿的情感感知能力,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活动,音乐教学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情商与智商,促进幼儿的心智发育。在音乐给幼儿带来许多欢乐的同时,存在的音乐教育误区也给幼儿带来了诸多不利。就此探析了幼儿的音乐教育的误区和解决对策。

幼儿音乐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篇8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学;思考与探索

幼儿教师开展教学的时候,要把握音乐的特点和功能,提出可行性的教学建议,从而培养幼儿的良好音乐感知能力。

一、幼儿音乐教学开展的意义

1.发展幼儿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幼儿的性格天性好动,并且很容易受到其他东西吸引,所以,幼儿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好,并且自控能力较低。针对幼儿这一特点,开展教学的时候需要把音乐教学和游戏结合运用,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给幼儿创造快乐的学习环境。另外,教学活动中掺杂唱歌、跳舞和弹琴等相关内容,让幼儿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并且不厌烦音乐学习,培养幼儿的注意能力和记忆能力,锻炼幼儿良好的自控力。

2.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阶段处于幼儿语言发展的初级阶段,开展音乐教育能够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歌词练习中需要幼儿记住连贯的词语,通过旋律哼唱出来,提升幼儿对语言学习的敏感度。针对幼儿开展音乐活动时,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和音乐节奏结合运用,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并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提升幼儿音乐对策的思考

1.正确把握音乐教学的内在规律

幼儿音乐教学方法探索之前,必须探索幼儿的内在规律以及学习特征,幼儿教学的内在规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音乐教育活动需要寓教于乐,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让音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当幼儿享受音乐的时候也要感受愉悦和快乐,并且能学会知识,把玩和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蒲公英》这课的教学为例,当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幼儿介绍蒲公英,让幼儿了解到蒲公英是什么,蒲公英有什么值得大家学习的品质,这样开展的课堂教学才能更加的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2)音乐有较大的隐形影响,尽管音乐教育从多角度影响幼儿,但是这种影响有较大的变化因素,也就是经常说的影响过程的潜移默化,需要在长期熏陶中幼儿才能形成音乐感知,所以,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注重长远效应对孩子的影响,更注重激发幼儿内心的情感。

2.多样性教学方法的开展

由于因为教学中有很多内容比较综合,所以音乐教学的开展需要按步骤推进,本着先易后难,注意连接教学的各个环节。运用教学辅助工具带动课堂教学气氛,比如引入多媒体、乐器等,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全面的感知。在学习《小小雨点》的时候,教师在讲解之前给幼儿播放一段多媒体视频,让幼儿了解雨滴下落的情境,并引导幼儿回忆平时生活中雨滴下落的声音,教师可以让幼儿选取工具模拟雨滴的声音,然后教师在引入内容,通过前期的教学引入,幼儿在正式上课的过程中注意力将会提升,因为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想了解音乐中的雨滴声音和现实的雨滴声音的不同之处。通过引入多样化教学方法提升幼儿的学习欲望,音乐教学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幼儿音乐教学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重要桥梁,所以教学过程中需要正确地认识音乐教学中的内在知识,优化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伊木然·亚尔麦麦提.关于发挥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作用的几点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4(15):28-29.

音乐与幼儿音乐教育 篇9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幽默、风趣的风格。

2、通过观察画面中穿大鞋的滑稽模样,想象用夸张、幽默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

3、体验夸张的表演乐趣。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学习DVD、教学CD。

2、大号的男士皮鞋和娃娃的小皮鞋各一双。

活动过程:

1、感受大鞋与小鞋。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双爸爸的鞋和娃娃的鞋,让我们来穿一穿,看穿爸爸的鞋与穿娃娃的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让幼儿脚穿大鞋、小鞋走路,听听走路时发出的声音,并模仿发出的声音,然后让幼儿相互交流穿大鞋、小鞋的感受,及大鞋、小鞋发出的声音。)

2、初步学唱歌曲。

(1)初步感受歌曲内容,欣赏教师范唱。

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关于爸爸的大皮鞋和娃娃的小皮鞋的歌。仔细听,歌里唱了什么?”

(2)幼儿相互讨论歌里唱了什么。

教师:“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歌曲内容小图片。)

(3)再次欣赏教师范唱,师幼共同讨论歌里还唱了什么。

教师:“请再注意听老师唱一遍,看歌里还唱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歌曲内容小图片。)

(4)利用节奏图谱学习歌曲后半部分的内容。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已经模仿了穿大鞋、小鞋走路时发出的声音。那现在和老师一起跟着节奏图谱把它给唱出来,好吗?”

(5)师幼共同看图谱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根据幼儿的演唱情况进行重点练习。)

3、感受、理解歌曲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

(1)再次欣赏教师的范唱。(教师可根据歌词内容将第一段唱得强而慢,第二段唱得弱而快。)教师:“注意听老师唱,看老师在唱两段歌曲时,它的速度一样吗?”

(2)师幼共同讨论应如何演唱两种不同音乐形象的乐句。

教师:两段歌曲的速度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那我们应该怎么唱?

4、幼儿分组演唱。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演唱第一段,一组演唱第二段。

活动延伸:

在歌曲的后续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想象一下自己穿小鞋子会怎么样,试着编一遍穿小鞋的歌曲,并演唱。

教学反思:

《大鞋和小鞋》是一首经典的老歌,大鞋和小鞋是幼儿在生活中常常穿着玩的,歌曲中的两段的节奏富有对比性,大鞋和小鞋不仅外形具有对比性,而且所发出的声音也富有对比性。在幼儿演唱歌曲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演唱方式,激发了幼儿演唱歌曲的兴趣,也巩固了学习的效果,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在这次活动在中,主要学法就是让孩子在活动中玩得尽兴,从而引导幼儿多角度、多方向的发散思维,培养了他们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能力,也发展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音乐与幼儿音乐教育 篇10

【活动目标】

1.理解记忆歌词内容,学唱歌曲第一段;

2.学习用连贯、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学PPT、沙球、三角铁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伴随跟着《雪绒花》的背景音乐,小朋友们进场坐在自己座位上。

师:冬天到了,看美丽的小雪花从天空中飘了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雪花,飘起来)小雪花们,飘到自己的位置上去吧,咦!小雪花飘下来时发出了什么声音(沙沙 沙沙 沙)小雪花好像在唱歌哎,我们快来听一听。

二、学唱歌曲第一段1.教师清唱歌曲2-3遍师: 你听到了小雪花都唱了什么?“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揭示图谱)请全部小朋友试一试,看着图谱唱一唱(请小朋友指出哪一句不会唱,着重一起唱一唱)分组请小朋友试一试,跟着伴奏唱一唱(注重连贯,柔和,优美)2.师幼对唱师:接下来周老师来问?你们来做小雪花,唱着回答我,好吗?(师幼对唱,需要伴奏)教师总结:原来小雪花,是来告诉我们冬天到了。

三、找不同师:小雪花走了之后,又来了一位小客人,它也唱起了歌,老师把它唱的歌也换成了小图片,小朋友们快来找一找,和小雪花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帮助引导幼儿找出不同之处。幼儿每找出一处不同,就根据幼儿回答,教师清唱歌词。)教师总结:原来第二段中是小雨滴来了,到了春天,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天上会下小雨来,“沙沙沙沙沙”变成了“嘀嘀嘀滴嗒”,“飘下来”变成“落下来”,“冬天来到了”变成了“春天来到了”。

四、活动结束师:刚刚小雪花是用柔和优美的声音唱的,那小雨滴我们应该怎么唱呢?和你的好朋友商量一下,吃过小点心,我们再来唱一唱。

【活动延伸】

在幼儿已经熟悉歌曲以后,利用沙球和三角铁,鼓励幼儿创编表现雪花和雨滴的舞蹈动作。

教学反思

在雪花和雨滴音乐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我以带来惊喜的方式抛洒雪花引起幼儿的兴趣,重点是为了让幼儿能够学会第一段的歌曲,难点是引导幼儿能够掌握第一段的歌曲后,创编出第二段的歌词。学第一段的歌曲时,我通过清唱让幼儿逐步听清,但是因为我的紧张,忘记教幼儿,然后幼儿复述并学习歌词,在引导幼儿串连起来朗诵、演唱,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演唱。第一段掌握好后。通过听磁带,第二段歌词的变化进行创编内容,引导幼儿讲出“雨滴”出示图画让幼儿,按着“雪花”的那一段进行编唱。创编的过程中,通过老师提问,雨滴的声音,教师利用清唱的方式,让幼儿清楚的理解、掌握“雨滴”的歌词。结尾部分,幼儿扮演雪花和雨滴,边唱歌,边跳舞,很快乐…在课开始时幼儿通过撒雪花这边带有一定的乐趣性,掌握第一段歌词比较顺利,到了第二部分时,幼儿通过的我出示的雨的图标能够很好的进行联想创编,还会跟老师做动作,跟着我的提示去表演创编,但是在幼儿学唱会歌曲后,设计了一个游戏对唱环节,却因为我的紧张而忘记了,是本次课我最大的遗憾,最后幼儿还是基本掌握了这首歌曲,也能按照歌曲的节奏边唱边做,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试论绘本阅读与幼儿音乐教育 篇11

[关键词]绘本阅读;幼儿音乐教育;现状

绘本阅读相较于其他的阅读形式来说,具有独特的特色,绘本阅读的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且更容易理解和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基于幼儿理解能力较差以及对新鲜有趣事物偏好的原因,绘本阅读成为幼儿所接触到的最初期的读本。除此之外,由于绘本阅读的多姿多彩的内容以及各种奇幻的童话故事,对于儿童想象力的开发拓展、兴趣爱好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本文着重分析绘本阅读与幼儿音乐教育的研究。

一、绘本阅读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很多人可能很难将绘本阅读和幼儿音乐教育联系到一起,认为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然而,在实际的研究中发现,绘本阅读对于音乐的欣赏及感知是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的。绘图阅读中富含大量的形象的图画语言,它们十分地有利于儿童对音乐结构的认识感悟,是有效的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音乐结构的方式,而且,它可以提供一个个有趣的情境,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这便解决了教师难以使幼儿投入音乐情境的难题,从而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即使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得以发展,并以此来提升儿童的审美观念,拓宽儿童的思维空间,使孩子能够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关于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1.现代幼儿音乐教育理念的片面性

目前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是绝大部分的幼儿音乐教师专业素养较差,对于幼儿音乐教育的教育理念没有深入理解,不能全面地认识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他们的认知里,所谓的幼儿音乐教育仅仅是传授一些音乐的简单技巧,作为儿童普通知识教育的课外补充,从而忽视了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对音乐教育的这种忽视,使得幼儿音乐教师的专业性很差,只能片面地认识音乐教育理念,阻碍音乐教育事业和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2.现代幼儿音乐教育形式的单一性

在大多数的幼儿园中,所采取的幼儿音乐教育形式具有单一性的特点。一般的教学内容仅仅是简单地弹奏一些儿童歌曲或者打打节拍,又或者将一些简单的歌曲播放给幼儿听。此外,教育的模式更倾向于模仿教学,即由教师做示范,然后学生观察和模仿,忽视了对学生的创造性的引导,十分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自主创作发展以及思维空间的提升。

3.现代幼儿音乐教育与绘本阅读的脱节

绘本阅读对幼儿音乐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外的幼儿音乐教育中对绘本阅读的应用已经相当的成熟,无论是创作还是运用都已经很完善,但是,在我国的情况则不容乐观。基于国内相当严重的应试教育体制,教师以及学生的家长都更多的将视线投注于学生的学习上,仅仅注重德智的发展,而作为美学组成部分的音乐则并未收到应有的重视,从而致使仅有的幼儿音乐教育也十分简单,与绘本阅读脱节,没有意识到绘本阅读对音乐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我国的绘本阅读与幼儿音乐教育的有效结合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

三、有效结合绘本阅读与幼儿音乐教育

1.用绘本中的故事来解释音乐中抽象的原理

音乐是由许多音符连接组成不同的旋律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它是一种听觉感官的体验,相比较于儿童其他课程的学习,更加的抽象化,难以理解。尤其是幼儿没有丰富的知识和阅历,理解能力非常差,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绘本阅读中的一些简单的故事来解释音乐中的奥秘。例如,音乐中的单音和双音问题,仅依靠老师的语言描述和示范很难使学生接受,我们便能够通过下面的方法实现目的,即绘本阅读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叫做小蓝和小黄,这个故事意在传达黄色和蓝色可以融合并变成绿色的知识,它其实和单音和双音的原理异曲同工,让他们赋予不同的角色,便轻易的向学生解释了单双音的知识,简单易懂,并且还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一举多得之效。

2.以绘本阅读为依据创造情境感受音乐氛围

除了上述的方法,还较为有效的结合绘本阅读与音乐教育的办法是:以绘本阅读为依据创造情境感受音乐氛围。幼儿因为经历的少,所以仅仅依靠听是很难欣赏出音乐的情感的,但是幼儿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可以依靠绘本阅读作为基础,用里面简单地故事作为背景,让孩子能自己去感受不同的情感,同时由老师播放或弹奏对应情感表达的乐曲,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分辨不同音乐氛围下的情感。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从幼儿时期注重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而音乐教育作为美学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是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很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的音乐教育。但是,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理念趋于片面化、教育的形式也较为单调,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而对音乐教育有巨大正面影响的绘本阅读也与音乐教育脱节,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绘本阅读与音乐教育的联系,使其能够有效结合,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朱秀凤.音乐与绘本交织的阅读世界[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6):88-88.

[2] 周丹凤.绘本阅读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J].青年文学家,2014,(8):277-277.

[3] 陈会.国内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结合国外音乐教学法对比分析国内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4,(2):232-232.

音乐活动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12

一、营造民主和自由的情境氛围, 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幼儿的心灵如果种植在肥沃的土壤之中, 他们就会非常自然地生长起来。“肥沃的土壤”是指适宜的环境和令人愉悦的学习情境。创新意识的种子需要适宜的土壤才能发芽, 因为年龄特点, 儿童的创造不会在命令与强迫下出现, 只可能在毫无心理负担的宽松环境下出现。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主张提供给幼儿民主、自由的情境氛围以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而音乐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由许多情境组成的, 每个情境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情感, 可唤起幼儿不同的感受。可以说音乐本身就是一种生动的情境氛围。

1. 以乐悦情

音乐教育以音响的情境魅力带给人们各种感受, 音乐的旋律起伏变幻、抑扬顿挫。在迂回曲折中, 在动和静、高和低、快和慢、紧和松的对比组合运动中, 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 激发人的创造灵感。如学习蒙古舞组合《小牧民》时, 我和孩子们一起扮演老马与小马的角色, 跟随着生动形象的音乐, 我带领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草原上奔驰 (户外草坪) , 时而快、时而慢、时而低头吃草, 时而俯卧休息, 孩子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草原, 身临其境, 高兴极了。在幼儿情绪高涨的时候我不失时机地说:“美丽的大草原上, 住着许多新疆人。那里的孩子们都会‘动脖子’, 你们想学动脖吗?”幼儿都欢呼着大声说:“想!”“好, 让我们一起来学跳新疆舞《新疆好》。”孩子们的好奇心被激起, 他们扭来扭去的模样非常可爱, 一个个虽跳得不是特别优美, 可兴味十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教师为幼儿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配合音乐的情境感染性让每一个幼儿都如痴如醉, 自由大胆地表现自己, 从而激活幼儿的创新思维。

2. 以乐导行

音乐有着强烈的愉悦作用, 每个正常人都乐于欣赏。能够倾心赏美就是乐于受教的表现, 人的精神畅快了, 才会产生积极地创新思维。如音乐游戏《小鸟飞》, 我让幼儿听着优美、轻快的音乐在户外小树林里模仿各种小鸟飞行和捕食的动作, 幼儿跟着音乐一会儿学小燕子轻巧地飞来飞去, 一会儿学啄木鸟在捉虫, 一会儿又学孔雀抖抖羽毛开屏的样子……他们在音乐丰富多彩的感染力下尽情而大胆地表现着自我, 潜移默化地向我们展现了美的声音 (各种鸟叫的声音) —美的形态 (鸟生活的日常形态) —美的动作 (鸟飞的动作) —美的“世界” (鸟类世界) 。

也许孩子们这种最初的表现自我的行为在严格意义上称不上是创新能力, 但是由于情境教学本身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 使得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提供给孩子们民主、自由、轻松、活泼的情境氛围则必定会让幼儿的创新行为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深根发芽, 茁壮成长。

二、激发想象和求异的发散性灵感,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中, 我们习惯约束幼儿, 认为教师说什么幼儿都得听, 都得照着做, 久而久之使幼儿养成了盲从的陋习, 形成了思维的一种惰性, 抑制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孩子们回答问题常是众口一词, 没有丰富的想象, 失去了自我。陶行知先生提出:“我们要想创造新民族, 只能提倡科学的看, 科学的说, 科学的听, 科学的动!”因此, 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经常启发幼儿多看、多说、多听、多动, 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更培养了幼儿进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1. 鼓励自由想象

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们解放小孩子的双手, 解放小孩子的嘴, 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 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实践证明, 幼儿可以自由发挥的原因是在音乐的创造性活动中没有对或错, 不会造成幼儿的挫折感, 反而会让幼儿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因此, 在日常生活、教学当中, 我就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如:一次我无意中播放了一首乐曲, 一开始音乐旋律十分优美, 继而旋律转为低沉、阴森。于是我用此曲, 让幼儿欣赏并启发她们进行想象:“你想这首乐曲里都有些什么动物?”孩子们立即叽叽喳喳地说开了, 有的说:“有大雁, 有天鹅, 像是一片落叶。”她们边说边不由自主地表演起来。 (继续放音乐) 因为突然转为低沉, 孩子们表现出惊慌的样子, 有的抱肩扭缩在一起, 有的做出凶恶的样子……而卫泉宏“爬”在地上一扭一扭的, 嘴里还说着:“我是青蛇。”当音乐结束时, 我请孩子们给音乐起个名称, 她们有的说:“叫狮子王吧!”有的说:“叫森林里的动物。”“凶猛的动物。”我都一一给予肯定和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充分发挥想象力, 表现出多种动物的姿态。在活动中教师对每一个幼儿的行为都给予了极大肯定, 就有如阳光、雨露是幼苗生长所必需的物候条件一样, 成人的肯定和认同为幼儿想象的创造田地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使幼儿得以自由茁壮地成长。

2. 提倡标新立异

新纲要明确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 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同样, 孩子间的禀赋品性也是各不相同, 要使孩子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就应以欣赏的目光去接受每一位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有创造倾向的孩子往往有一些新奇的想法和“鬼点子”, 喜欢在成人和同伴面前表现自己, 特爱标新立异。于是, 我们打破单一的评价标准, 以培养和保护幼儿的创新精神。例如:在学唱歌曲《一分钱》的教学活动中, 我首先把歌曲编成一个故事, 在故事的结束处留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捡到这一分钱你会怎么办?”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交给警察叔叔。”这时看到刘艳玲在旁边自言自语地说一分钱太少了, 现在没有一分钱了, 最少的是一毛。我笑着接过她的话题说:那你捡到这一毛钱你会怎么做呢?“给可怜的乞丐吧!”“好, 那就把我们想到的主意都编到歌曲里面去唱一唱吧。”由此, 《一毛钱》的编曲展开了……从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认识的事物越多, 想象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广, 就越能激发孩子们的灵感, 产生新的创造, 这就是发散性的特点。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幼儿多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活动, 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才能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三、提倡参与式和多感官的情感体验, 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马斯洛曾充满信心地说:“几乎所有的儿童, 在受到鼓舞的时候, 在没有规划和预先意图的情况下, 都能创作一支歌、一首诗、一个舞蹈、一幅画、一种游戏或者比赛。”我们不妨观察一下身边的孩子, 假若你放音乐, 他 (她) 便随着音乐手舞足蹈, 并不用你教, 而是与生俱来地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你给他一件打击乐器, 他会在上面随意地敲打起来, 这在大人们心中被看做是“乱敲”、“乱跳”, 但在孩子的心中是最直接的对音乐的表白。

1. 参与式体验

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学好一个歌曲, 更重要的是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我记得又一次上音乐活动表演《狮王进行曲》时, 我让幼儿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 我先让幼儿反复听这一段音乐, 然后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情感, 再让他们大胆地用角色表现音乐、描绘音乐。扮演狮王的孩子随着音乐声用动作展现了狮子大王自信的心理和威武的神态, 眼睛瞪得大大的, 走起路来也是神气活现, 扮演老虎、狐狸的幼儿就用眼睛表现出小动物们见到狮子时又怕又敬的样子, 有的干脆躲到大树底下;扮演其他小动物的孩子用嘴巴颤抖着说:狮子来了, 狮子好可怕……我知道孩子此时已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音乐使他们置身在大树林中, 仿佛小动物们都在看着森林里发生的一切, 音乐使他们产生了创造力。

2. 多感官体验

一些看似简单的音乐游戏, 给人们的启示却很多。一次, 我在上节奏课时, 请孩子们听音乐用身体发出声音。有个平时做淘气的孩子大声地告诉我:“老师, 脚也能唱歌。”孩子们不认为唱歌是用嘴的, 而是认为能发出声音的地方, 都叫做唱歌。虽然孩子们的这种想法在长大后会觉得很可笑, 但更证明了音乐不是单纯的听、记、唱的过程, 而是与各种因素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需要用心去感受。

孩子的举动使我产生了极大的灵感, 使得我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有了新主张, 比如我主张调动孩子的耳朵、嘴巴、手、脚, 多感官一起参与。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唱歌、游戏、创造活动, 让幼儿随着音乐做动作来进行训练, 使身体的协调性得到增强。比如唱“网小鱼”, 则让孩子们充分想象自己是小鱼正在水里做什么, 这便是先通过动作感受歌词, 用自己即兴的动作感觉音乐, 这是一种最自然的学习方法。问问孩子刚才小鱼在歌里唱了些什么?孩子们会给你多个不同的说法;不管怎样, 小脑袋都没停下, 小手也没闲着, 小腿更是卖力地动着, 小嘴也没停地“说说”, 这样全身心地去唱, 去演, 比以前简单的教教唱唱要快乐得多。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使课堂教学生动、丰满起来。

上一篇:同志查找“四风”问题报告(副局长)下一篇:2024 晋升通知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