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技术要求(精选10篇)
设备技术要求 篇1
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是由接地线与接地体所组成的。连接电气设备和接地体之间的导线(或导体)就称之为接地线,接地体指的就是和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体。接地的作用是可以避免人身遭受电击,有效地防止线路以及设备遭受损坏、防止静电损害、防止雷击、预防火灾以及保障电力系统的有序、正常运行,为学校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原则
①为了充分保障人身与设备的安全,各种电气设备都应该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GB14050“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来进行接地保护。保护接地线除了用来实现规定的工作接地或者保护接地的要求之外,不应该将其用作其他用途。②不同电压以及不同的电气设备,除了特殊的要求之外,通常应该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按照等电位连接的相关要求,还应该将建筑物的金属构件连接。③人工总接地体不适合将其设置在建筑物之内,总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应该充分满足各类接地电阻之中最小的接地电阻的各项要求。④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接地来说,比如,通讯系统、计算机系统以及弱电系统,应该严格按照其相关的专项规定来执行。
二、接地施工中的技术要求
(1)自然接地的施工技术要求。①敷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可以作为自然接地体使用(但输送可燃、易爆介质的管道除外)。②敷设于地下的自然接地体数量不少于两根的电缆金属外皮,至少有两根引出线与接地干线相连。
(2)人工接地体的施工技术要求。①人工接地体分为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②垂直接地体一般由两根以上的钢管或角钢组成,可以并排布置,也可以环状布置,相邻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M~5M为宜,接地体的长度为2M~3m,不得短于2m。③多岩地区采用水平接地体。多采用40mm×4mm或者直径为16mm的圆钢制作,多采用放射形布置。④接地线尽量安装在不易受机械损伤,并应便于检查的明显处。
(3)接地施工中对土壤的要求。①接地体应避开有腐蚀杂质的土壤,如在有腐蚀性的土壤中,对接地装置应采取防腐蚀处理。接地体最好采用镀锌元件,焊接处涂沥青油防腐,明设的接地线应涂漆防腐。②改变土壤电阻率实现接地施工对土壤的要求,改变接地效果。可从两方面来解决,一是降低土壤电阻率,二是使用良好的接地材料和施工工艺。一般是采用一些人工降阻的方法,比如换土,加降阻剂。而接地极的多少,材料的不同,地网形式不同,只是改变接地电阻的一种方法。传统的接地材料是无法影响土壤电阻率的,现在有一种离子接地体,它能达到这种效果,它是靠管内的填充料向土壤四周扩散来改变土壤电阻率的。
三、接地电阻的测量技术要求
①测量接地电阻,应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并定期计量检定。②测量时要考虑环境因素。在测量接地电阻时,应该考虑整个临界土壤容积的电阻值。③正确使用接地电阻测量仪。1)先将仪表放平,然后调零。2)接线正确,将倍率开关置于最大倍数,当检流计稳定指在中心红线位置读数换算。3)如果测量标度盘的读数小于1欧,应将倍率开关置于较小的一档,再重新进行测量。④接地电阻的测量值的大小要求。1)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2)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3)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4)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5)对于屏蔽系统,如果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四、以学校机房施工为例,说明接地的技术要求
①学校机房所有的接地连接件应加防腐保护接地螺柱且用机械方法加以紧固。施工中应该将各级电涌防护器的接地线布置得最短最直,过长的接地线加上高频瞬时过电压引起的并联谐振会导致接地形同开路。②机房集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方面于一体,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学校各类信息畅通无阻。机房的环境,还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微机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③最好采用多股绞线而不要使用单股铜线做接地线,因为多股绞线的表面积大,对电涌的阻抗较小。接地线的路径,应该避免电涌防护器的接地线拐90度直弯。④机房内的设备首先要做到保护地、工作地等电位连接,特别是相关设备机箱的外壳必须接地,以最大程度上减少二次感应雷击的危害。机房内的接地汇集线可安装在地槽内、墙面或走线架上,接地汇集线应与建筑钢筋保持绝缘。⑤机房内相关设施的联合接地。即机房内走线架、吊挂铁架、机架或机壳、金属通风管道、金属门窗等均应作保护接地。接地引入线应作防腐、绝缘处理,并不得在暖气、地沟内布放,埋设时应避开污水管道和水沟,裸露在地面以上部分,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⑥机房交流工作地、直流工作地、保护地、防雷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要求确定。如果计算机系统直流地与其他地线分开接地,则两地极间应间隔25米,以确保系统安全。
结论:在电气设备接地系统设计施工中,不仅要考虑接地系统的理论线路,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施工环境、土壤特性以及改善方法、接地导体的材质以及安装工艺,并通过正确的接地系统施工和测试,实现电气设备可靠接地,以保证学校电气设备安全运行,为学校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设备技术要求 篇2
一.高低压供电设备;1.供电方式、设备数量、容量、型号。以
海南鸿景设计院设计图纸为准,如需改变应在投标书中说明理由。2.高压开柜、低压配电柜进出线方式为上进上出。3.柴油发电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成套供应(康明斯)4.高压开关柜,高压断路器采用中外合资真空断路器或国内知名品牌真空断路器。
5.低压柜主要元件采用施耐德等合资产品或国内一线产品(如人民电气、正泰、德力西、常州电气等)6.直流屏;蓄电池为国内一线品牌,免维铅酸电池;其输出电流应满足高压开关柜操作。
7.微机保护(综保)采用国内成熟的微机综保厂家,满足五防功能要求。8.高压开关柜外型尺寸不大于(宽*高*深 800*2300*1500)外壳颜色为白灰,低压配电柜为中灰;9.低压电力补偿电容为薄膜电力电容器具有防火防爆功能。10.变压器为干式变压器,强制风冷,外壳防护等级不小于iP30
二.高低压供电设备安装调试送电
设备供应商对本工程的高低压供电设备承担供应安装调试责任,负责保证验收合格正式供电,质保期2年。
三. 分工界面
本工程从高压供电接火开始至低压配电柜开关(刀闸)下部为止
设备技术要求 篇3
【关键词】科学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电网
0.前言
我公司近年来数控机床、计算机加工中心等电气控制复杂的设备逐渐增多,电网过电压的危害性愈为突出。因此有必要对电网过电压及其防止方法作一简单的介绍。电源过电压产生的原因众多,主要有大气雷击过电压、感应雷电过电压及设备内部原因产生的过电压。大气雷电产生的过电压幅值大(为正常电压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对电网的冲击大,但因电网设置了多重避雷装置及防过电压措施,对220/380V的低压用电设备影响不大,故在此 www.51lunwen.com不予讨论。而用电设备在使用中自身产生的过电压,因其在220/380V的低压系统或6kv系统经变压器馈至220/380v的低压系统中,虽过电压幅值不大(为正常电压的1.6倍甚至3倍),持续时间极短,但产生的机率很高,对低压用电设备影响很大。特别是对数控机床、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加工中心等设备危害严重。
1.低压电网中,用电设备自身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1.1产生原因6kV真空断路器开断时的截流过电压
该过电压因真空断路器的分断,经变压器馈至220/380v的低压系统,危害低压用电设备。真空断路器因其优良的灭弧性能,高电气恢复强度,优异的频繁操作性能,无污染、防火、防爆、无需维修、体积小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中压系统中。我公司原使用的6kv少油断路器现已全部更新为真空断路器。真空断路器开断交流电源时,由于其极强的灭弧能力,在电流尚未到达自然零点时,电弧已熄灭,电流被强迫截断,这就是截流现象。由于电流被截断,电感负荷上剩余的磁场能就会转化为电场能,引起截流过电压。截流过电压的大小与负荷的电感量成正比,低压回路的电感量越大,过电压越大,对低压用电设备的危害越大。
1.2防止措施
(1)采用较长的高压出线连接电缆,因电缆有分布电容存在,电缆越长,电容就越大,因而抑制截流过电压的作用越显著。一般当连接电缆的长度超过一定长度时,根据理论计算及经验该连接电缆的长度约100om,其电缆的分布电容量为0.3林F,就可以将截流过电压限制在系统的允许值以下。但我公司降压站与各车间变压器室的距离是固定的,6kv高压输电电缆的长度均不超过1000m,因此抑制截流过电压的效果不明显,需要采取其它的技术措施抑制截流过电压。
(2)在负荷侧相对地加装并联电容器,并联电容器容量越大,限制截流过电压的效果越明显,一般该并联电容器的容量约0.3协F就可以有效地抑制截流过电压。使截流过电压限制到系统允许的水平以下。
(3)负荷低压侧相对地加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简称MOA),加装MOA是一种限制真空断路器截流过电压的有效方法。一般来说该MOA是限制过电压而非防雷电的。从现有条件看,变压器低压侧均可加装MOA,以抑制过电压。
2.谐波对电网的污染及晶闸管关断瞬间过电压
2.1产生原因
谐波主要由晶闸管整流装置、晶闸管逆变反馈电源、电焊机、变压器等非线性用电设备产生的高次谐波(主要是三次、五次交流谐波)对电源的污染,引起电源电压波形畸变,使原正弦波的电压带有尖刺,该尖刺电压峰值可达原电压的2-3倍,虽其持续时间短,但过高的电压冲击容易损坏邻近用电设备的电气控制板。如一台进口的德国机床稳压电源的损坏,就因为附近的电测功器反馈电压的三次、五次等高次谐波对电网污染而造成的。另外晶闸管、续流二极管由导通转为关断瞬间产生过电压,该过电压称换流(相)过电压,具有持续时间短、尖峰电压高的特点,易使电气设备、电子元件的耐仄绝缘击穿。
2.2防止措施
(1)对安装使用晶闸管装置、整流装置、非线性设备的用户,其功率较大(从我公司的情况来看,约30~50kw),必须增设滤波装置,就近吸收高次谐波。对容量超过50kw的大功率电气设备必须单独设置三次、五次等奇次的谐波吸收装置。对大功率的电解、电镀的整流设备,必须尽量增加整流电源相数,以减少电源的谐波分量。
(2)对晶闸管、续流二极管产生的换流(相)过电压,其抑制和防护方法的基本点是设置能量的消散通道,减慢能量释放速度,降低di/di变化率。主要方法是设置R-C过电压吸收保护电路,电容‘吸收尖峰过电压。正确的电容量选择,可使换流过电压限制在电源允许范围内,电阻R可消耗换流的电场能量,减小关断时的di尬变化率。另外R-C电路的设置要尽量靠近晶闸管等整流元件,引线要短,电阻最好采用无感电阻,这样保护效果较好。对于要求较高的晶闸管电路,抑制过电压不仅在元件侧设置保护装置,还应在电路的交流侧及直流侧分别设置R-C保护电路、硒堆和压敏电阻等过电压吸收装置。
(3)合理控制可控硅装置的使用数量,大功率的可控硅装置采用单独的供电线路或直接接于电源低压侧,以减小对邻近设备的影响。另外电测功装置、逆变装置的电能反馈采用变压器直接反馈至6kv电网系统,反馈变压器采用△厅接线或Y/△接线,以抑制高次谐波,减小反馈电压对220/380v低压电网的影响。如新建的柴油机试验室电测功装置其电能反馈就采用变压器直接反馈至6kV电网系统。另外对谐波要求较高时,可在反馈变压器的高压、低压侧分别安装滤波装置。
3.大容量低压开关的通断引起的电源过电压
3.1产生原因
大容量低压开关是指车间低压室电源总开关、单独生产线总供电开关等。因大容量总开关其供电的低压负荷较多,在开关的通断时感性低压用电设备产生感应反电势,该感应反电势反映至电源侧引起过电压。随着用电设备电感越大,过电压越高,对邻近设备的电气绝缘介质、电子元件的危害越严重。特别是危害数控机床电源控制板及计算机控制的设备。上述过电压我们称之为电源冲击过电压。如有一次全公司停电,当恢复供电时因机加工车间的设备电源总开关处于接通状态,低压室总开关的突然合闸产生的电源冲击过电压使数台数控加工中心的电气控制线路板损坏,严重影响产生的正常进行。
3.2限制方法
(1)合理配置低压电容补偿装置。采用低压集中补偿与大功率设备就地补偿的方法,功率因数一般补偿至0.85~0.9,以提高供电电压品质,降低无功电流,减少损耗,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另外补偿电容平衡低压电源的电感负荷,限制电源冲击过电压的产生。
(2)对各车间现在使用的老式淘汰的大电流低压开关(如Dw10型低压断路器、DZ10型空气开关等)应安排计划逐步更新,采用高性能的低压开关(DW15型断路器、ME型断路器.、CMI型空气开关)。这样一方面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另一方面高性能的开关其分合性能好、灭弧能力强,操作可靠方便,可减小开关通断引起的电源过电压。
4.大功率三相电源稳压器在瞬时通电时的过电压我公司现使用的稳压器均为自动补偿式调压稳压器
设备技术要求 篇4
1 影院数字放映设备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影院数字放映设备在运行过程中, 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位主要有信号处理部分、光路、氙灯和电源等。发生故障的表现及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由突然断电、过压、电压不稳和电源干扰等造成的的过压元件烧毁、开关电源故障、氙灯损坏等。 (2) 烟尘和灰尘会对光路造成严重的污染, 导致光效降低。 (3) 灰尘堵塞出风口, 引起局部电路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一直处于过高状态, 导致数字设备出现失控、死机等一系列电路故障。如果初期对数字设备进行冷却处理, 就能够使其恢复至正常状态;但如果处理不及时, 那么就会导致数字放映设备永久性故障。 (4) 在天气较为干燥的区域中, 如果影院数字放映设备机房中未采取任何防静电措施, 那么静电就可能会引起设备电路部件的损坏。 (5) 由于排风机的风量不足和功率过小而造成光源的温度持续升高, 导致氙灯的使用寿命降低, 玻壳呈黑色状。 (6) 湿度过大, 电路长期处于高湿度的工作环境中, 会引起电路元件出现腐蚀状况, 进而导致短路、失效和阻值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7) 如果放映窗口的设计不符合相关规定标准, 就会导致干扰光增大、眩光、隔音效果差和光损失大等问题。 (8) 布线线路的不规范会引起信号串扰, 导致自动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不良状况。
2 影院数字放映设备机房技术要求分析
要想有效预防、解决影院数字放映设备的故障, 就必须严格遵循影院数字放映设备机房的技术要求。影院数字放映设备的技术要求可以为放映设备的运行提供保障, 确保影院数字放映设备机房处于一个正常运行的状态。影院数字放映设备机房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 影院数字放映设备机房中的配电要求
2.1.1 额定供电电压
影院数字放映设备机房中的额定供电电压应当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 即额定供电电压值±10%.如果经常出现电压不稳或电源干扰的现象, 应当净化电源或者加装稳压电源。另外, 在影院数字放映设备机房的运行过程中, 应当定期检查额定供电电压。
2.1.2 空气开关的选择和配用
影院数字放映设备机房中的空气开关应当大于数字放映设备的额定电流, 并预留余量, 例如DP2K-32B≥40A, DP2K-20C≥32A等。
2.1.3 线路布置
强电要独立走线, 严禁在同一个线槽内与弱电线、信号线等混合布置。
2.1.4 电源接入规则
电源接入时要有地线、零线和火线, 地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值应当小于1.2 V, 接地电阻应当小于1Ω。
2.1.5 交流电相位的分配和平衡
不能将数字放映设备与大功率用电设备和变频设备安装在同一相线上, 以防止电源的干扰。同时, 还要重视各个相位之间的分配, 保证三相负载处于平衡状态。
2.2 影院数字放映设备机房的环境要求
2.2.1 湿度
影院数字放映设备机房的湿度应当控制在5%~85%范围内, 应配备温湿度计对其进行实时监测。在湿度比较大的位置安装抽湿机。
2.2.2 温度
影院数字放映设备机房的温度应当控制在+10~30℃范围内, 确保影院数字放映设备的正常运行。
2.2.3 排风
根据数字放映设备的实际需求配置相应的风机, 例如在使用4 k W氙灯的时候, 规定风量应当为6~12 m3/s。
2.2.4 进风
因为数字放映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较强的抽风, 保证机房内空气处于负压状态, 所以应当在放映室中引入等量的新风。要保证新风的清洁、顺畅, 就需要设置合理的过滤设施和专用通道。对临床开窗等一系列状况, 应当安装过滤器。
2.2.5 空调
数字放映设备的上方禁止安装空调, 避免泠凝水滴入机器中。
2.2.6 防火喷淋头
尽量避免将防火喷淋头安装在数字放映设备的正上方, 防止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2.3 影院数字放映设备机房放映窗口的要求
2.3.1 高度
影院数字放映设备机房中, 放映窗口的高度应当符合相关规范中的要求, 将其控制在1 250 mm±50 mm范围内。
2.3.2 尺寸
放映窗口的尺寸应当符合相关规定中的要求, 防止对隔音效果造成影响, 其尺寸通常为400 mm×300 mm。
2.3.3 窗玻璃
放映窗口中的玻璃应当选取反射变色小、透光性好的光学玻璃, 有利于提升隔音效果。
2.3.4 配备设施
应当配置观察窗、防火闸门和可关闭装置, 避免干扰光对影片播放效果造成影响。
2.4 弱电布线与强电布线的要求
主要包括对SMS自动化系统布线、TMS自动化系统布线、网线、信号线、电源线的布置。对于SMS与TMS的信号线, 应当对其进行分类布线, 防止相互干扰, 导致系统误动作。
3 结束语
目前, 我国数字放映设备的工作环境不太理想, 例如环境烟尘大、湿度过大、温度过高、接地不良、电源供电不稳定等, 严重影响了放映的质量, 甚至造成数字放映设备故障, 导致放映中断, 对影院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因此, 应当重视数字放映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严格遵循影院数字放映设备机房的技术要求, 防止设备出现故障。
摘要:对影院数字放映设备机房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分析, 探究数字放映设备机房的技术要求, 并且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影院,数字放映设备,机房,线路
参考文献
[1]陈凡.对影院数字放映设备机房技术要求的思考[J].现代电影技术, 2011 (01) .
[2]陈凡.影院数字放映设备优化配置与精细化运营管理再谈影院数字放映设备配置规划设计[J].现代电影技术, 2010 (01) .
膜法印染废水处理设备技术要求 篇5
印染废水处理设备处理一般含悬浮物较多,碎的纤维状悬浮物极易堵塞微滤及更细的膜为避免废水污物堵塞膜,减少清洗难度和频率,不宜直接用膜分离法来处理,最好在膜分离前进行絮和气浮等常规预处理。经一级混凝沉淀或气浮处理后,SS去除率为70%~80%,COD去除率在70%左右,必须进行后续生物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溶解性COD、BOD5等污染物。经过物化—生化联合处理,出水水质:pH为7~8,COD在100mg/L左右,SS为20~50mg/L,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如再采用膜法继续处理,则很容易就能达到造纸废水回收处理要求,不仅节约吨纸自耗水量,又做到了印染废水处理设备。
印染废水处理设备处理中许多有价值的化工产品,如木质素、木质素磺酸盐、香兰素等,在膜法处理过程中得以回收,经过造纸废水回收处理的水又可回用于造纸过程。采用造纸废水处理设计膜法处理造纸废水是大有前途的新型技术。二十多年来膜法处理工厂在世界许多国家的造纸工业中陆续建立并投入运行,降低造纸业的自耗水量,并为他们带来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设备技术要求 篇6
关键词: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安装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新科技的不断涌现, 智能化楼宇开始受到人们的欢迎, 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并逐渐成为当今建筑的主流。智能化建筑是指由系统集成中心通过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 (PDA) 来控制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BAS) 、通信自动化系统 (CAS) 、办公自动化系统 (OAS) , 实现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现代建筑。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建筑智能化系统中较为复杂的系统之一, 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 用以测量楼宇内空调、电力、保安、消防等系统的参数, 发出各种指令, 监视和控制各种电力设备、冷热源设备、变配电、照明等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 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的中央监控系统。BAS系统一般局限于建筑物及其附属建筑物的范畴内, 在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建筑物内环境舒适的条件下, 通过采用具有高信息处理能力的微型处理机, 使建筑内的各种机电设备的管理和利用率均达到最佳状态, 从而节省了人力、物力, 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降低其运行费用和能源消耗, 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以中央处理系统设备和分布在建筑各处的远程处理机, 通过总线桥进行信息交换的, 因而建筑监控系统主要由中央设备、数据资料收集箱 (DGP或DDC) 、通信设备、测量元件和控制件 (现场设备) 四部分组成。中央设备包括CPU (中央处理机) 、操作键盘、显示器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和不间断电源 (U P S) 。C P U作为BAS系统的指挥中心, 除了接收和处理各个DDC送来的数字量和模拟量外, 还能根据预定的程序发出各种指令, 显示及打印各种数据, 并遥控指挥所有外围设备。D D C (D i r e c Digital Control) 被称为直接数字式控制器, 由8位微处理器, 基础软件和自检软件, 以及输入输出模块组成, 此外还内置有后备电池, 它的主要工作包括与中央站及其他现场控制器进行数据通信;DDC内的控制程序可独立实施设备监控功能, 并能进行基本控制运算;采集现场仪表信号并进行数据转换, 输出控制信号和操作指令传送给现场执行机构, 因而, DDC在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中起着数据和指令传输的桥梁作用, 鉴于它在BAS系统中的作用, DDC又被称作区域处理机 (R P U) 也就是B A S中的分站或子站。通信设备是指把中央电脑与DDC, DDC与传感器连接起来的传输线部分, 它一般有8条通信线路, 每条通信线路可连接30个区域控制器及10个RPU。通常使用的测量元件包括各种型号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控制器件包括带执行机构的二通阀、三通阀和直流24V的继电器, 通常安装在监控设备的末端, 为中央电脑提供各种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并非由这些部分简单组合而成, 要想充分发挥建筑监控系统的性能, 保证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转, 就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对这些部分进行安装组合。
(1) 中央处理器所配置的U P S不间断供电设备的供电时间不低于30分钟, 不间断电源的容量应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内用电量的总和, 并考虑预计的扩展容量。
(2) 由于DDC的组成部分比较复杂, 对其安装要求也相对较高。第一, DDC的安装位置应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纸进行, 分散地配置在被监控设备较集中的场所, 以减少管线敷设, 便于进行原始数据资料的采样收集;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数字式控制器通常安装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便于检修的地方;一般将其放置在电控箱或电控柜内, 并使强弱电系统分开以保证系统安全。第二, DDC控制器的输入输出信号应与现场仪表的信号相匹配, 数据转换和信号测量精度应符合系统的测量和控制要求。第三, 现场控制器的电源要求, 如果BAS系统是II类系统 (1点~649点) , DDC控制器的电源可由就地邻近动力盘专路供给, 而且装有CPU的现场控制器, 必须要有备用电池组, 以在停电时保证不间断供电。第四,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与各RPU之间的通信应是透明的, 可用同一线路不同的RPU完成同一个控制系统, 而且为了日后发展, RPU的接口还应留出20%~30%。此外, 现场控制器的安装应尽量平正、牢固, 安装时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mm, 水平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3mm。
(3) 通信设备所用的传输线可用同轴电缆、塑料绞线或光缆, 塑料绞线一般采用2芯双绞线, 在强干扰环境和远距离传输时应采用光缆, 数据传输方式可采用低频传输以避免高频干扰。除了传输线的材质要求外, 通信线路一般应是屏蔽线, 或由制造商提供专门的导线, 而且不得与电源线、信号线共管、共槽敷设, 如在同一线槽内则需用金属分隔, 或者必须与电源线、信号线做平等敷设时, 其间距不应小于0.3m。
(4)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应根据设计要求、产品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各自的安装位置。位置的选择必须能正确反映传感器设备的性能, 便于检修和维护。比如水管型温度传感器、水管流量计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上或在其边缘开孔焊接;湿度传感器应避开出风口处;当电动阀门的口径与管道径不一致时, 可渐缩管件, 但应保证阀门口径不低于管道口径两个档次。
(5) 由于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化包含有大量的计算机和通讯设备, 它们在进行信息的输入输出、能量转换等一系列过程时都是经过微点位和微电流快速进行, 因而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准确性必须要对电气设备进行直流接地。
虽然智能化建筑由很多自动化系统组成, 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 但从上文的分析中得知, 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能否在投入使用后安全、可靠地运行, 因而我们必须按照施工工艺和设计规范进行BAS系统的安装, 对不合理之处及时做出调整, 确保BAS系统的每一环节都符合安装标准。
参考文献
[1]卢日亮.智能建筑中电气设备的设计与安装[J].装备制造技术.2009年第2期
设备技术要求 篇7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可划分为单一式和复合式。单一式本安型电气设备是电气设备的全部电路都是由本质安全电路组成, 如便携式仪表多为单一式;复合式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是电气设备的部分电路是本质安全电路, 其部分是非本安电路, 如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
1 本质安全型电路的防爆方法
1.1 电路放电火花
这是电气设备在具体运行中, 因开关触点的开闭和电路绝缘损坏造成短路而出现的, 电路放电一般有火花放电、弧光放电和辉光放电三种形式。火花放电的特点是低电压大电流放电, 如本安电路中的电容放电、化学电源放电等都属于火花放电。弧光放电为高压击穿时出现的放电, 它能产生持续电弧, 电流密度大、能量集中、点燃周围环境中爆炸性混合物的能力强。电感电路可产生弧光放电。辉光放电产生在高电压小电流的情况下, 一般来说, 电压在200~300v范围内或更高时才出现辉光放电, 其特点是能量不集中, 散失大。
电火花是否能造成瓦斯、煤尘的燃烧爆炸, 一般取决于电火花的能量, 电火花的能量又与电压、电流、切断速度、电极触头的材质、形状等因素相关, 要采取各种措施, 限制电火花能量, 减少回路的电压、电流, 使其不引发可燃爆气体爆炸和燃烧。
1.2 本安电路实现防爆的方法
试验表明, 能点燃瓦斯空气混合物的最小电火花能量为0.5m J。这表明安全火花的电流数值比较小, 电压低。要达到本质安全电路, 一般要采取如下措施:合理选择电气元件, 降低供电电压;通过增大电路电阻或利用导线电阻来限制电路的短路故障电流;为提高本安电路的使用功率, 采取消能措施消耗能量元件的能量。
1.3 复合式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防爆方法
这种电气设备是本质安全电路与非本质安全电路同时存在, 此设备即本质安全型关联电气设备。两种电路互相关联, 设置在同一隔爆外壳中, 要注意两种电路间的相互隔离, 以避免发生故障时, 非本质安全电路影响本质安全电路的安个。一般的隔离方法有:
一是利用变压器进行隔离。在本质安全型变压器的原副绕组之间加铜质屏蔽层, 并和变压器铁芯同时接地;二是利用快速熔断器和晶体稳压二极管组成安全栅或用晶体管组成限能器加以隔离, 防止本质安全电路承受高电压而破坏其本质安全性能;三是两种电路的导线要分别布线, 接线端子也分设在各个单独的接线盒中。如果要一起布线或接线端子设在同一接线盒中时, 两者间要有可靠的隔离和屏蔽措施。
2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结构和技术要求
2.1 外壳
本安型电气设备外壳用金属、塑料及合金制成。外壳的强度、防尘、防水、防外物能力必须满足国家规定。通常环境使用的设备, 防护等级要高于IP20;对用在采掘工作面使用的设备, 其防护等级要高于IP54。
2.2 电源
1) 独立电源。独立电源一般是干电池和蓄电池。若电池的实际最大短路电流小于最大安全电流, 电池能作为本质安全电源直接使用。若最大短路电流大于设计允许值, 就要串联限流电阻后才能使用。密封时电池在充电极限或温度范围内要保持密封且不释放气体, 不泄漏液体。阀控式电池在一般条件下是密封的, 若内部压力超过规定值, 允许装置释放气体。该型电池通常不能补充电解液。
2) 外接电源。井下使用的本安型电气设备的电源一般要从电网引入。经电源变压器变压整流后的电源, 做成隔爆兼本质安全型, 如图1所示。对电源变压器的输入绕组, 要设有熔断器或短路保护装置, 熔断器、短路器及夹具要满足国家标准。变压器铁芯应接地。变压器的本安电路接线端子与非本安端子要分两侧布置, 避免碰触击穿, 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要满足相关规定。
2.3 保护性元件及组件
这是为了解决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或电容、电感元件储能过大, 使放电火花能量过大而影响电路的防爆性能的问题。保护性元件或组件通常用在电源输出或有电容、电感的电路中。主要包括:限流元件、分流元件、限压元件、隔离元件及安全栅。
2.4 导线及其连接件
1) 导线。设备内部导线的最大允许电流一般不超过厂家规定的额定值。导线最高自身发热温度的最大允许电流要满足相关规定。
印制电路导线是厚度大于0.5mm的印制电路板, 在单面或双面具有大于3.5μm的导电印制线时, 其宽度为0.3mm, 若宽度分别为0.5mm、1.0mm、2.0mm时, 对应最大电流分别为0.814A、1.388A和2.222A。
设备技术要求 篇8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数字电视接收设备需满足的亮度与色差信号重合度的要求及测量方法, 适用于地面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卫星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和有线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可参照使用。
术语和定义
SJ/T 11324-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亮度与色差信号重合度coincidence of luminance and color difference signal
同一位置采集的亮度与色差信号在再现过程中保持重合的程度, 以按规定方法测得的亮度与色差信号时间差表示, 色差信号提前为正, 滞后为负。
测试图形信号testing pattern signal
满足测量亮度与色差信号时间差特定要求的图形信号, 以不同的图像格式分成高清晰度 (HDTV) 测试图形信号和标准清晰度 (SDTV) 测试图形信号。
系统模型
系统模型框图如图1中:
(1) 测试发射机端TS流生成的输出点a, 其亮度与色差信号时间差用Ta表示;
(2) 信道编码调制器输出点b, 其亮度与色差信号时间差Tb等于Ta;
(3) 数字电视接收端的信源解码输出点c, 其亮度与色差信号时间差用Tc表示;
(4) 显示终端d, 其亮度与色差信号时间差用Td表示。
本标准中, 默认发射端的亮度与色差信号时间差Ta、Tb为0。只规定接收端所产生的亮度与色差信号时间差Tc、Td的要求及测量方法。
技术要求
数字电视接收器及数字电视接收机电信号输出的亮度与色差信号时间差:
HDTV:0 ns±15 ns之内;
SDTV:0 ns±30 ns之内。
数字电视显示器图像输出的亮度与色差信号时间差:
HDTV:0 ns±35 ns之内;
SDTV:0 ns±70 ns之内。
数字电视接收机图像输出的亮度与色差信号时间差:
HDTV:0 ns±50 ns之内;
SDTV:0 ns±100 ns之内。
测试仪器要求 (见表1) 。
测量条件
标准测量条件
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86 kPa~106 kPa;
电源:198 V~242 V, 50× (1±2%) Hz。
仲裁条件
环境温度:20℃±2℃;
相对湿度:60%~70%;
大气压:86 kPa~106 kPa;
电源:209 V~232 V, 50× (1±2%) Hz。
稳定时间
为了确保在测量开始后接收设备的特性不随时间而明显变化, 接收设备在标准测量条件下稳定工作至少15 min。
详细内容请参见标准。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11-01-14发布日期:
2011-06-01实施日期:
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单位:
北京牡丹视源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等起草单位:
18元定价:
本标准已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有需要的读者请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标准信息网络服务中心联系。
设备技术要求 篇9
在进行医用电气设备安全通用要求和环境要求的试验时,GB 9706.1—2007和GB/T 14710—1993中的很多内容是概念性、指导性和原则性的描述,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在执行标准时应充分理解标准的含义,并善于从中发现规律,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从试验现象中查找原因,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才能快速有效地进行准确的判定。下面我们根据对GB 9706.1—2007和GB/T 14710—1993标准的理解和对医用电气设备的试验,总结出一些实际操作的经验,以供读者参考。
2 外壳和防护罩的检测
检验外壳和防护罩的器具有:标准试验指(顶端为尖凸形状,中后段为Ф12 mm圆柱形,有2个可弯曲的铰点关节,长度为80 mm的金属指,类似人手指形状的试验装置)、直试验指(与标准试验指尺寸相同,无弯曲关节的金属指)、试验针(为圆台形状,顶端Ф3 mm,长度为15 mm的金属针)、试验钩(厚1 mm、宽8 mm、长端180 mm、短端5 mm的金属直角钩)、试验棒(Ф4 mm、长度为100 mm的金属棒)。
这些器具都是用来模拟人们在正常使用医用电气设备时,不很用力便可偶然接触或意外接触医用电气设备部件的试验装置。
按照GB 9706.1—2007标准要求,除了落地使用且在任意工作状态下其质量都超过40 kg的医用电气设备底部不检查外,均应使用以上器具进行检验。外壳顶盖上的任何开孔都应使用试验棒进行检验。有些预置控制器可由使用者在正常使用时利用工具来调节,为调节这些控制装置而开的孔应使用试验棒进行检验。
在实际操作中,通过以上器具均不得触及到仅用基本绝缘与网电源部分隔离且未保护接地的任何部件,也就是说,触及到的部件应是采用基本绝缘与网电源部分隔离的保护接地部件或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与网电源部分隔离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按照GB 9706.1—2007标准要求,安全特低电压的部件是可以免除检验的。
通过人手、标准试验指、直试验指接触到的部件,作为医用电气设备的制造商,一般都会引起注意,这些部件通常可以制造成采用基本绝缘与网电源部分隔离的保护接地部件或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与网电源部分隔离的部件。但是通过试验针、试验钩、试验棒接触到的部件,作为医用电气设备的制造商往往忽略其绝缘设计,仅做成了基本绝缘与网电源部分隔离却未保护接地的部件,以致于在检验当中不能符合GB 9706.1—2007标准的要求,这点尤其要引起设备制造商的注意。
3 外壳电击防护的措施
医用电气设备外壳的电击防护指标必须达到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若设计成Ⅰ类设备,防护罩为金属壳,外壳全部接地保护,外壳对网电源输入部分的耐压为1 500 V,虽然耐压指标较低,但设计金属外罩与医用电气设备内部系统绝缘隔离较难实现。若设计成Ⅱ类设备,防护罩为绝缘壳,外壳对网电源输入部分的耐压为4 000 V,虽然耐压指标较高,但系统结构设计较容易。
对一些医用电气设备(如采用计算机的医用电气设备)不够密闭的外壳加装了安全防护罩,可以使许多暴露的环节封闭保护起来,如散热槽孔、风扇孔等得以封闭防护,可以免除标准试验指、直试验指、试验针、试验钩、试验棒的测试,防止与带电部分的接触。医用电气设备若有未保护接地的信号输入或信号输出部分,也免除了信号输入或信号输出部分与地之间加1.1倍最高额定网电压所进行的外壳漏电流和患者漏电流的测试。安全防护罩还使外壳的刚度得到了加强,对液体泼洒、进液的试验也有了足够的防护。
4 应用部分电击防护的方法
医用电气设备加装了安全防护罩,使得内部系统浮置起来,可以加强医用电气设备的应用部分和外壳之间的电介质强度,并消除由中间电路通过外壳产生的患者漏电流。
另外,为了加强应用部分与网电源的电介质强度,可在医用电气设备原电源输入电路与网电源输入部分之间加上一个电介质强度很高的隔离变压器。隔离变压器电介质强度的耐压设计在4 000 V以上,设计时一般将原、副边分别绕制在铁芯的两侧,这样具有应用部分的电介质强度就能有效达到安全的要求了。
实际上,经隔离变压以后生成的220 V电源是对地浮置起来的电源,不产生患者漏电流。可见,采用隔离变压器同样是减少患者漏电流的有效方法。
5 连续漏电流和患者辅助电流测量
一些进口和国产的医用电气设备安全参数测试仪器测量的连续漏电流和患者辅助电流都是复合波形的均方根值,要想测量电流直流分量或交流分量,还得借助电压表(或数字万用表)。GB 9706.1—2007要求,作为连续漏电流和患者辅助电流测量仪表的电压表(或数字万用表),在直流频率≤1 MHz范围,应有≥1 MΩ的输入阻抗,该电压表(或数字万用表)应能指示测量直流电压值和频率≤1 MHz的复合波形电压的均方根值,误差不超过指示值的±5%。在试验中,按照GB 9706.1—2007图15的接线图连接成MD测量装置,用电压表(或数字万用表)的直流挡测量出被测医用电气设备的直流电压,再按1 kΩ阻抗折算成电流值,即为被测电流的直流分量。同样,用交流挡测量出被测医用电气设备的交流电压有效值,再按1 kΩ阻抗折算成电流值,即为被测电流的交流分量。如果电压表(或数字万用表)具备AC+DC挡,则该表也可以测量复合波形的均方根值。
6 保护接地的试验电流
GB 9706.1—2007中对保护接地的试验方法是:用50 Hz或60 Hz、空载电压不超过6 V的电源,产生25 A或设备额定电流的1.5倍(电流值±10%范围内),两者取较大值,5~10 s内,使电流流过保护接地端子或设备电源输入插口保护接地连接点或网电源插头的保护接地脚和每一个可触及的金属部分之间。
这说明保护接地的试验电流至少是25 A,而选用1.5倍于设备额定电流作保护接地的试验电流,是因为有的医用电气设备本身就有很大的工作电流,有可能因为医用电气设备工作电流意外流经保护接地,由于保护接地线的截面积不够大,而产生过热。为了保证这种医用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可靠性,其工作电流应乘以安全系数1.5倍作为试验电流,即对大工作电流的医用电气设备,保护接地检验的试验电流就应以1.5倍的设备额定电流进行试验。
7 剩余电压的检测
剩余电压的含义是指采用插头与供电网连接的设备,当拔断插头瞬时的插头上各插脚之间的电压,或是当断开电气设备与供电网瞬时的内部贮能元件(如电容器)上的电压。该电压既不是有效值也不是平均值,而是瞬时值。GB 9706.1—2007要求采用插头与供电网连接的设备,必须设计成在拔断插头后1 s时,各电源插脚之间或每一电源插脚与设备机身之间的电压不超过60 V[1]。
在实际操作中,除了用剩余电压测试仪检验剩余电压外,还常用示波器进行剩余电压的检验。在使用示波器时一定要考虑示波器的输入阻抗必须足够大,否则就会因为放电过快,在1 s时电源插头上各插脚之间的电压达不到预定的电压。比如,125 V<额定电压≤250 V的情况下,每一线对地接入了3 000 pF的干扰抑制电容器,在检验剩余电压时,为了满足1 s的时间常数,示波器的输入阻抗至少是R=t/C=1 s/3 000 pF=333.3 MΩ,如果示波器的输入阻抗达不到333.3 MΩ,则测量出的瞬时峰值电压就比真实的电压值要小,这样测量的剩余电压就不准确。
8 输入功率的检测
GB 9706.1—2007标准规定,输入功率额定值的标称值有上限的要求,当输入功率的测量值不超过功率的标称值上限时,是符合GB 9706.1—2007标准要求的。医用电气设备制造商为了能够容易达到此要求,故意将功率额定值的标出值定得很高。如此一来,根据GB 9706.1—2007标准对熔断器和过流释放器的规定,设备必须配备有流过正常工作电流的熔断器和过流释放器,即设备需要有足够高电流额定值的熔断器和过流释放器。这样将会导致当设备发生短路或过载时,因电流额定值选择过大的熔断器和过流释放器没有动作切断电源,结果可能会引起超温或失火。若在做电源变压器短路试验时,保护装置因动作需要的电流过大,电源变压器的温度有可能超出电源变压器绕组绝缘材料规定的过载和短路状态下的最高温度,结果电源变压器的短路试验也可能无法通过合格的检验。所以,输入功率额定值的标称值应以设备满负荷运行时的最大输入功率进行确定。
9 电源变压器短路和过载的检测
当电源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均有保护装置时,在电源变压器短路试验的实际操作中,按照GB 9706.1—2007标准要求,次级绕组的所有保护装置必须动作,这也就是说只需要做每一个次级绕组短路的保护装置动作试验,并不需要做初级绕组短路的保护装置动作试验。这是因为初级绕组的输入功率远大于每一次级绕组的输出功率,即初级绕组保护装置动作时的带负载能力远大于每一个次级绕组保护装置动作时的带负载能力,因此,在初级绕组熔断器释放动作之前,次级绕组的熔断器就已经释放动作了。
电源变压器初级绕组保护装置的试验要求是电源变压器的温度在超出电源变压器绕组绝缘材料规定的过载和短路状态下的最高温度之前,保护装置应动作(一般为快速升温过程);在热稳态下,保护装置未动作时,电源变压器的温度应不超过电源变压器绕组绝缘材料规定的过载和短路状态下的最高温度(一般为慢速升温过程)。
在做电源变压器接入滑动电阻器负载进行过载试验时,若测试次级绕组的升温,为了避免次级绕组接入滑动电阻器负载对次级绕组阻值的影响,应在次级绕组和电阻器负载之间串联电容器,且电容器应能承受通过足够大的电流,这就要求接入的电容容值应该很大,一般应不小于10 000 pF。同样,若测试初级绕组的升温,为了避免初级绕组受接入的供电电源阻抗对初级绕组阻值的影响,也应在初级绕组和供电电源之间串联电容器。
1 0 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试验
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要求的机械试验、运输试验很明确,只是气候环境试验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医用电气设备的气候环境试验,我们以气候环境Ⅱ组为例,将试验规定的程序以表1的形式设计出来,供检验人员方便操作。其中试验开始状态和恢复状态是按照GB/T14710—1993规定的基准试验条件进行的,试验项目中对电源的适应能力以网电源供电为例,采用低温工作时以额定电压220 V和下限电压198 V供电,高温工作时以额定电压220 V和上限电压242 V供电。
1 1 结论
在医用电气设备的实际检测工作中,需要检验人员多分析、多总结,按照安全的角度、最不利试验条件的原则以及试验的彼此相关性方面去思考GB9706.1和GB/T14710标准,这样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进行电气设备安全通用要求和环境要求的检验。
参考文献
[1]GB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安全通用要求[S].
探讨设备档案的特点和管理要求 篇10
一、设备档案的特点:动态性、综合性、多样性
(一) 动态性特点是设备档案最突出的特点
1.一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 必然要形成使用、检修、更新记录。设备档案的这种动态性特点, 与产品和基建档案比较是较为突出的。产品档案在产品定性投产后、基建档案在工程竣工验收后, 一般来说, 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不会再有多大变化。设备档案则不同, 只要这台设备还在使用中, 就会不断产生新的档案。
2.设备管理要求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一台设备从购置、安装到转移、报废, 要实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 不能忽视和放松任何一个环节。但是, 企业档案管理中, 最不完整的往往是设备档案。这是因为:
(1) 设备档案形成的单位不同, 也就是来源不同。如同一设备, 随机文件由厂家提供, 购置合同、计划、开箱验收单是企业设备管理部门提供, 而维修记录又是有使用部门或车间产生的。
(2) 设备处在不同的阶段中形成不同的档案, 如两台同样的设备, , 由于保养、维修状况不同, 它们后期形成的档案内容页内容不同。
(3) 设备档案的载体形式不同。同一设备, 可形成文字记录、表格、图纸记录, 没有统一模式, 也不可能做出统一规定。
总之, 档案管理人员只有了解和掌握设备使用和变化的全过程, 抓住重点, 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二) 综合性特点
企业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 所以, 设备档案管理也有综合性的特点。
1.分阶段的综合性特点。设备从选购到报废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选购安装、使用维护、检修、改造更新, 这四个阶段是交错出现的。
2.分部门的综合性特点。企业中, 一个设备从购置、使用到报废往往涉及几个部门。
对于设备档案的管理, 一定要了解设备在各个阶段和部门形成的文件材料。
(三) 多样性特点
设备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设备档案的多样性特点。由于不同的生产行业和生产过程, 不同的生产要求和设备使用情况等因素决定的。在整个科技档案体系中, 设备档案的多样性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1.按设备的来源分为:购置设备、自制设备、进口设备。
2.按设备的行业特点分为:机械动力设备、轻化工设备、仪表仪器类。
3.按设备在企业中的的重要程度分为:重要设备、一般设备。
4.按设备的使用性质分为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前者是指在某个行业中都能使用, 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设备。后者是指只能在某个行业或某个生产环节上使用、专用性较强的特种设备。
综上所述, 设备档案管理的动态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特点, 会给实际工作带来许多具体问题, 认识这些特点的目的是更深刻地了解设备档案的本质特征, 以便在实践中增强自觉性, 减少盲目性。
二、设备档案的管理要求
(一) 纳入企业档案综合管理
只有档案综合管理才能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才能使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并有效的综合开发利用, 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的作用。
(二) 对设备档案实行制度化管理、全程化管理
档案管理人员要抓住设备档案形成中的每一个关节点。
1.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针对设备档案的特点, 可提出具体要求。通过制度制约和规范各个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行动, 督促相关部门及时移交设备档案。
2.要坚持对设备档案实行全过程管理。这里最主要的是强调保持设备档案的“成套性”。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发现相当多企业的习惯做法就是对设备档案“分而治之”, 一台设备的档案分属几个部门, 往往很难“拢”到一起来, 不利于档案的综合利用。所以档案部门要强调设备档案的“成套性”管理原则, 坚持实行全过程管理。同时, 也要向有关部门和人员宣传他的优越性。
(三) 具体实施中, 做到以下五点
1.做好收集工作。前面我们提到, 设备档案形成的部门不同, 形成的四个阶段是相互交错的, 但是, 各个部门、各个阶段形成的档案是相互联系的, 所以, 一定要及时收集, 全部集中到档案室保管。
2.要做好部门间的协调工作。仅靠档案部门单枪匹马做这项工作, 无疑困难重重。如设备的随机文件有时不齐全, 只有通过设备的购置渠道去索要和补救, 没有相关部门的协助和配合, 是很难收集到完整的设备档案的。
3.设备档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 要强调针对性和专指性, 各个企业的设备档案千差万别, 应根据具体情况, 使制度办法切实可行。制定设备档案的分类方案时, 档案管理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 要认真分析设备的特点, 共同研究, 使分类方案即符合档案管理的要求, 又便于使用者查阅利用。
4.整理装盒时, 不能套用一个模式。现在通用的方法是将所有的材料装在一个硬卷盒内, 这对购置设备的档案是可以的;此外, 对于进口设备档案的管理, 大部分企业是翻译出文件名, 以便于档案管理者分类整理;对于大型成套设备的档案, 更应做到类别清楚。
5.努力做好服务工作。这是设备管理“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 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