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行区设备安装以及电缆敷设电缆技术要求(精选2篇)
轨行区设备安装以及电缆敷设电缆技术要求 篇1
轨行区设备安装以及电缆敷设电缆技术要求
1.应答器安装要求:
1.1)过轨电缆∕尾缆需用钢管防护,地线过轨用胶管防护而在电缆集中过轨时可以采用槽钢来防护,过轨电缆∕尾缆不能与强电电缆同沟,以前如有同沟现象要加以整改。
1.2)尾缆固定需平直过水沟处需用钢管防护,电缆与地线在隧道壁按照从电缆走向的反方向处往回固定且不能靠的太近要保持5-10cm的距离(接轨道盒处需用胶管防护),固定时要有2-3米的备用量且不能交叉。
1.3)轨旁设备盒在地面安装时一定要保证轨道中心到设备盒最突出边缘的距离为1800mm且保证距第三轨的距离为200mm以上,如果因特殊原因在地面无法安装时则需在隧道壁安装但要保证距消防水管的距离为300mm以上。
1.4)应答器安装尺寸应严格按照钢轨地面边沿到应答器底座侧面中心为239mm来安装,或者测量感应板与应答器底座侧面中心点的距离为268mm。
1.5)一个应答器底座不能横跨过轨槽或水沟安装,以避免温度变化导致间隙收缩。
1.6)必须保证应答器的安装距钢轨上表面的高度总是在10到40毫米之间。即使是完全磨损的钢轨,界限也不能低于最小值10毫米。
1.7)轨旁电缆盒配线时不能把备用线绑扎成对折形式平衡线把,配线时须正确编号,可变应答器电缆中4根芯线中有两根传输信号;是有黄色绝缘层和红色绝缘层的芯线。没有要求特别的极性。剩下的有绿色和蓝色绝缘层的芯线有在应答器内部连接。
1.8)如果存在跨两个枕木,使得应答器支架不能安装水平时,可使用少量混凝土将整体道床填高与枕木高度一致,等混凝土凝固后,再进行钻孔安装。
1.9)避免在两块感应板间隙之间安装,以防电磁干扰影响车地报文传输。
2.计轴设备安装要求:
2.1)过轨电缆∕尾缆需用钢管防护,地线过轨用胶管防护而在电缆集中过轨时可以用槽钢来防护,过轨电缆∕尾缆不能与强电电缆同沟,以前如有同沟现象要加以整改。
2.2)尾缆固定需平直过水沟处需用钢管防护,电缆与地线在隧道壁按照从电缆走向的反方向处往回固定且不能靠的太近要保持5-10cm的距离,固定时要有2-3米的备用量且不能交叉。
2.3)轨旁设备盒在地面安装时一定要保证轨道中心到计轴盒最突出边缘的距离为1800mm且保证距第三轨的距离为200mm以上,如果因特殊原因在地面无法安装时则需在隧道壁安装但要保证距消防水管的距离为300mm以上。
2.4)在计轴磁头安装前西门子现场督导对计轴磁头定测的位置要进行复核,确认需要钻孔的位置然后先用钢刷将钢轨表面的铁锈清理干净方可钻孔。2.5)计轴磁头两孔的安装距离为270mm。选定两枕木空中心位置,在钢轨侧面做好标记。然后向两边各取135mm 2.6)在钻孔之前先要在专用钻上安装好M13的钻头然后将钻平稳的对正钻模上需在钢轨上钻孔的位置,平稳匀速进行。钻孔时保证冷冻液及时迅速的浇在钻头上,在孔钻完后先要用圆形锉刀对钻好的钢轨孔进行毛刺处理方可安装计轴磁头。
2.7)将发送器(或者接收器)的电缆从轨底穿过,外侧尾缆需绕过钢轨而内侧尾缆则无需绕过钢轨经过过轨槽连接轨旁计轴盒。
2.8)计轴磁头与轨旁箱之间的连接电缆约5米(或者10米)。依照现场实际情况,计轴磁头与轨道箱之间的最远距离为大约4.2m。在特殊情况下如果用10米 长的连接电缆,则最大的距离可能为9米左右。
2.9)计轴信号电缆配线要求: 2.9.1)剥出25 厘米信号电缆。
2.9.2)引入信号电缆后用一个管夹扣紧保护软管。
2.9.3)尾部电缆长度小于250 米:不要在轨道箱里将电缆屏蔽和铠装相连接。
2.9.4)带有交流电和非电气化线路尾部电缆长度大于250 米:将电缆屏蔽和铠装与轨道箱的接地端子相连接。
2.9.5)尾部电缆长度大于250 米,带有直流牵引和混合工作(交流直流同线):不要在轨道箱里将电缆屏蔽和铠装相连接。
3.道岔安装要求: 3.1)安装调查工作:
3.1.1)对安装装置位置预留情况进行调查。在道岔转辙机安装之前应该对转辙机基坑和角钢安装、连接杆安装槽道的尺寸高度进行仔细检查并做好记录。本次道岔转辙机安装过程中存在转辙机预留基坑宽度不够,导致转辙机不能完全放置。所以在以后的安装过程中对此项调查也要作为重点调查内容。
3.1.2)对道岔的调查。业主在鉴定审核中体现了地铁道岔转辙机安装的严格性,在安装前必须对道岔进行仔细调查,对道岔的密贴、反弹力、道岔的方正以及道岔开口大小、轨距等是否达到安装要求,如果不能达到安装要求则不予安装。3.2)钢轨钻孔:
3.2.1)根据现场情况,钢轨号眼可根据锁闭框位置进行测量。测量要平行于线路中心线,即在直股基本轨上测量,则顺着钢轨测量,在曲股基本轨上测量,则平行于直股基本轨测量。前角钢距锁闭框两孔中心位置为680±2mm,后角钢距锁闭框两孔中心位置为570±2mm,后角钢距前角钢位置1250±2mm,准确标记钢轨钻孔位置。如果钻孔难度过大可先用小号钻头打出钻孔位置作为引导,然后再用¢21钻头进行最后钻孔。3.3)角钢的穿放:
3.3.1)根据调查,轨行区内大部分道岔转辙机的安装需要铺轨专业抬轨配合,这就加大了角钢放置的难度。提前做好第一牵引点前后角钢和第二牵引点前后角钢的分类,然后迅速准确的将角钢放置到位,节省安装时间。3.4)角钢钻孔:
3.4.1)角钢钻孔要严格按照工程部所出的图纸来做,看好钻孔尺寸且做好标记,与图纸核对无误后方可钻孔。3.5)安装要求:
按照图纸要求,转辙机终端电缆盒在高架区间采用HZ—24箱盒,在地下区间采用HG—6或HZ—24箱盒,转辙机与电缆箱盒间的控制缆线应采用橡胶软管防护。
在地下区间安装转辙机终端箱盒的工艺标准:
3.5.1)HG—6应安装在两转辙机之间靠A机处。距离A机基坑边缘300mm,高度距整体道床面550mm。如果有消防水管阻挡的,可小范围50mm适当调整高度。
3.5.2)电缆盒采用¢10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体,要求电缆盒平行于整体道床。螺栓固定完成后,丝扣应保留有安装固定接地线的长度。
3.5.3)电缆引入箱盒时,电缆应垂直于箱盒,不能有打弯现象;转辙机与电缆盒间控制缆线应采用橡胶软管防护,控制缆线从转辙机引出后,应笔直固定在隧道壁上,在距箱盒底边约300mm的位置略带弧度(要求两端引入的弧度及长度一致)拐弯引入箱盒,缆线固定要求横平竖直。
3.5.4)如果在安装电缆终端盒时遇到电缆支架等障碍物不能在隧道壁上安装时,道岔电缆终端盒应采用HZ—24在地面上安装。3.5.5)HZ—24在地面上安装时应采用支架安装,安装高度为350mm。HZ—24应安装在两转辙机之间靠A机处。距离A机基坑边缘300mm,支架边缘与隧道壁距离为300mm。
3.5.6)电缆引入箱盒时,电缆应垂直于箱盒,不能有打弯现象;转辙机与电缆盒间控制缆线应采用橡胶软管防护,控制缆线从转辙机引出后,应平直固定在地面上,缆线固定要求横平竖直。
3.5.7)过轨电缆∕地线需用胶管防护,两侧过水沟处则需用钢管防护,过轨电缆不能与强电电缆同沟,如以前有同沟的在接下来的整改工作中要加以整改。
3.5.8)以上两种安装方式的电缆和地线在遂道壁按照从电缆走向的反方向处往回固定且不能靠的太近要保持5-10cm的距离(接轨道盒处需用胶管防护),固定时要有2-3米的备用量且不能交叉。
4.信号机安装要求:
4.1)过轨电缆∕地线需用胶管防护,两侧过水沟处则用钢管做防护,过轨电缆不能与强电电缆同沟,如有同沟的,在接下来的整改工作中要予以整改。
4.2)在安装信号机之前先要对现场调查看是否有障碍物当显示,如有当显示的情况在现场能处理的应予以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工程部专业工程师。
4.3)在地面上安装立柱式信号机时应按照技术交底的安装尺寸1800mm(线路中心到信号机最突出边缘)来进行安装。
4.4)如在地面不能进行安装而在隧道壁安装时此时信号机支架在安装在距地面1200mm的位置处且信号机支架安装要求平稳不能倾斜。
4.5)电缆与地线在隧道壁按照从电缆走向的反方向处往回固定,固定时要有2-3米的备用量且不能交叉。
4.6)以上所有设备盒如在地面安装时则应该满足距三轨的距离为200mm 4.7)以前隧道里安装的信号机维修平台有点矮了,所以在以后的维修平台安装过程中隧道里支架的维修平台要改为450mm高的,至于立柱的维修平台还是按照以前的尺寸(300mm)安装。4.8)以上所有设备安装完毕后则需用彩条布一次性包装好,以防轨行区因潮湿或其它施工单位对安装成品的损坏。
4.9)在隧道壁上固定电缆和地线时要始终保持60cm一个卡子,在拐角
处
可
以
是
当
近
一
点
5.敷设电缆的技术要求:
5.1)在电缆敷设之前先要观看图纸对现场情况进行调查看是否有障碍物影响电缆敷设。
5.2)按照工程部做的电缆配盘表来进行电缆敷设,在敷设电缆过程中做好防护工作,以免电缆划伤或打死扣特别是在电缆穿人防门钢管时一定要正确使用穿管器且设专人防护,并留好余量。5.3)在敷设完一根电缆后一定要及时上架同时进行绑扎(具体绑扎细节参照电缆绑扎技术要求)
5.4)在电缆敷设完进行电缆引进设备室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工程部所出的技术资料来进行并做好标示。
5.5)在敷设电缆的同时也要做好标记工作,比如要在人防门钢管的两侧要做好标记,在隧道中间部位也要做好1-2处的标记。5.6)在以前的电缆敷设中遇到了大大小小好多不安全因素,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引以为戒,特别是安全方面要更加重视。
工程部:
王平安
轨行区设备安装以及电缆敷设电缆技术要求 篇2
关键词:电缆敷设,施工技术要求,管理策略分析
1 电缆及其敷设方式
1.1 电力电缆的主要类型
大体上可将电力电缆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即纸绝缘型电缆、压力型电缆和挤包绝缘电缆。
(1) 纸绝缘电缆。这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电缆, 它是以绕包绝缘纸带后浸渍绝缘剂作为绝缘的电缆。
(2) 压力型电缆。这种类型的电缆常被用于63k 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当中, 电缆中充注了可以流动且具有一定压力的绝缘油。
(3) 挤包绝缘电缆。这种类型的电缆又被郑志伟固体挤压聚合电缆, 常被用于10k V及以电压等级的线路当中, 它是以热塑性材料挤包形成绝缘的电缆, 常见的有PVC电缆、PE电缆、EPR电缆等等。
1.2 电缆的常见敷设方式
由于工程条件、电缆类型及数量的不同, 电缆的敷设方式均不相同, 较为常见的有直埋式、穿管式、沟槽式等等。无论采用何种敷设方式对电缆进行敷设, 都必须遵循运行可靠、便于维护以及经济合理的原则。
2 电缆敷设的施工技术要求
2.1 一般要求
(1) 在对电力电缆进行敷设施工前, 应当按照如下要求进行检查:对电缆通道进行检查, 看其是否畅通, 并对金属部分的防腐涂层进行检查, 看其是否完整, 同时, 要确保电缆的型号、电压以及规格尺寸与设计要求相符;电缆外观应当无明显的损伤, 且绝缘应当良好, 若怀疑电缆的密封存在问题时, 则应当对其进行潮湿判断, 直埋式电缆在敷设前必须进行相关试验, 确认合格之后方可进行敷设;要确保充油式电缆的油压不低于0.15MPa, 全部管路的接头位置处应当无渗漏现象;应当确保电缆放线架稳定牢靠, 钢轴的长度应当与电缆盘的宽度相比配;在对电缆进行敷设前应当按照设计对单根电缆长度进行计算, 在此基础上对每盘电缆的敷设进行合理安排, 借此来减少接头;如果在带电的区域范围内进行电缆敷设时, 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若是采用机械的方式对电缆进行敷设, 应当确保导向和牵引机构性能完好。
(2) 在对电缆进行敷设的过程中, 不应损坏沟槽、电缆井以及防水层;对于三相四线制的系统而言, 应当采用四芯的电缆;如果需要对电缆进行并联使用, 应当确保电缆的长度、型号、规格尺寸均相同;电缆的接头位置处应适当预留出一定的长度;电缆各个支持点之间的距离应当满足表1中的规定要求。
(3) 在相对比较复杂的条件下使用机构对截面积较大的电缆进行敷设时, 必须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从而合理确定出最佳的敷设方法和电缆牵引方向;采用机械的方式对电缆进行敷设时, 最大的牵引强度应当满足表2中的规定要求。
(4) 电力电缆的接头布置应当符合以下技术要求:两条或两条以上并列敷设的电缆, 其接头的位置应当全部错开布设;采用明敷方式的电缆接头应当进行固定;要保证敷设的电缆排列整齐, 不得出现交叉重叠的现象, 敷设完毕之后, 应当进行固定, 并设置相应的标志牌。
2.2 直埋电缆的敷设技术要求
(1) 直埋电缆的埋置深度应当符合如下要求:电缆表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7m, 若是电缆穿越农田时, 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则不得小于1m;如果需要将电缆引入到建筑物内, 则可以采用浅埋的方式进行敷设, 但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电缆应当埋置在冻土层以下的位置处, 若是受到条件限制则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电缆损坏。
(2) 电缆与电缆之间、电缆与其它管道之间平行或是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当符合如下要求:电缆穿管敷设或是采用隔板隔开时的平行净距不得小于0.1m;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之间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的交叉净距不得小于0.25m;高压等级的电缆应当敷设在低压等级电缆的下面。
(3) 当电缆与公路、道路以及铁路互相交叉时, 必须将其敷设在保护管或是隧道当中;直埋电缆的上部与下部均应当铺上厚度不低于100mm的软土或是砂层, 并加盖护板;在直埋电缆的直线段上, 应当每间隔50-100m左右的距离, 设置明显的标桩。
2.3 导管内的电缆敷设技术要求
(1) 在如下地点进行电缆敷设时, 应在电缆外部加装保护装置或是将电缆敷设于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内:电缆穿过建筑物的楼板及墙壁处;从沟槽内引出至电杆或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处;电缆敷设上部存在载重设备的区段;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
(2) 电缆进行穿管敷设时, 不得损伤保护层;应当在敷设电缆前对排管内的杂物进行清除, 确保排管畅通;穿入管内的电缆数量应当与设计要求相符。
2.4 架空敷设电缆的技术要求
(1) 当架空敷设的电缆与铁路、公路以及其它架空线路交叉跨越时, 应当符合表3中的规定要求。
(2) 长度相对较短且不便于直埋的电缆可以采用架空的方式进行敷设, 需要注意的是, 电缆截面不宜过大, 也尽可能不要设置电缆接头。
3 电缆敷设施工的管理策略
3.1 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
(1) 在电缆敷设施工前, 应当根据设计图对现场进行复测, 并在施工现场内找出电缆路径位置, 同时在关键点位处布设标桩。
(2) 对线缆敷设路径上的地质地貌和土体性质以及地下设施等进行检查, 并按照复测结果和敷设要求制定出合理可行的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3) 对电缆的型号、规格、电压、长度等进行检查, 看是否与设计要求相一致, 若是条件允许, 还应当对电缆的绝缘电阻进行复核, 并进行直流耐压试验。
(4) 施工人员要准备充足, 并在正式开工前, 有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并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护栏和警示标识, 确保施工有序进行。
3.2 施工技术管理
电缆敷设施工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 为此, 应当重点加强对电缆附件制作工作的管理。同时, 还应当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 充分发挥出电缆施工的技术优势, 通过技术管理对人员进行合理调配, 借此来加快施工速度。此外, 还应对技术档案管理予以足够的重视, 这是因为电缆敷设施工资料是进行经验总结的依据, 所以必须加强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3.3 施工质量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缆敷设的整体施工质量, 应当建立健全质保体系。在对电缆施工质量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应当对体系化建设予以重视, 除了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之外, 还应当贯彻落实班组三检制。同时, 应当加强对电缆本身质量的检测, 从根本上确保电缆的质量, 在电缆入库和施工前, 应当依据质量标准的规定要求对电缆质量进行复检, 避免存在的质量问题的电缆被用于工程施工中。
3.4 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电缆敷设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此, 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并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 从制度上确保相关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同时,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借此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大安全检查力度, 将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当中, 确保电缆敷设施工安全有序进行。
4 结论
总而言之, 电缆敷设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 由于其中涉及的方面较多, 一旦某个环节或是细节出现问题, 都会对施工造成影响。为此, 除了要了解并掌握电缆敷设施工的技术要求之外, 还应不断加强施工管理, 以此来确保电缆敷设工程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参考文献
[1]陶鹏.500kV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13 (12) .
[2]楚济祥.500千伏超高压电力电缆工程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2011.
[3]张华.关于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电缆沟道管理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8) .
[4]汪敏.周质炎.杜一鸣.上海电力电缆隧道区间盾构施工若干风险点及对策[A].第四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文集[C].2010 (9) .
【轨行区设备安装以及电缆敷设电缆技术要求】推荐阅读:
电缆安装06-06
电缆电线设备的广告词05-27
机械设备安装技术06-10
设备安装技术煤矿机电05-31
设备安装技术服务07-11
煤矿机电设备安装技术10-18
安防系统安装技术要求10-08
化工设备安装施工技术12-06
设备技术要求05-26
地铁供电设备的安装及调试技术要点分析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