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的价值

2024-05-22

音乐教育的价值(共12篇)

音乐教育的价值 篇1

引言

高职教育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以服务为宗旨, 就业为导向, 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特色日益受到关注。音乐教育作为集知识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于一身的实践活动, 应该敏锐地反映这一特色, 并不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高职音乐教育的价值

高职音乐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 首先取决于我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认识, 而音乐教育的价值很大程度是由音乐教育的内涵决定的。

1.高职音乐教育的内涵

音乐教育不仅以人为对象, 而且以音乐为传播媒介, 只有通过对音乐的感受、鉴赏与创作等活动, 才能实现音乐教育的价值。因此, 音乐教育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教育活动传承音乐艺术, 并以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特征;二是通过音乐艺术感染和教育人, 以促进人和谐全面发展的外在价值为特征, 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 其音乐教育同样具有这样的内涵。

2.高职音乐教育价值的表现

从音乐教育的内涵中, 不难看出音乐教育的价值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即音乐本体价值和音乐教育价值。

审美价值即音乐教育的本体价值。音乐教育的内在和本质是审美教育, 其价值在于通过创作、表演和欣赏音乐等审美活动, 使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创作美, 达到轻松、愉悦, 从而获得精神上和身体上的满足, 以发挥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作用和功能, 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受区域文化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高职学生对音乐教育审美价值的体验和认识存在很大差异, 而且普遍重视不够, 只对流行的或偶像的感兴趣。

音乐教育价值是指音乐育人的价值, 也就是促进人和谐全面发展的价值, 主要表现在辅德、益智、长技、健体、助业等方面。

音乐教育的德育价值是指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思想品质上的价值, 它是通过音乐教育潜移默化产生作用的。高职学生不能同其他类别的学生同日而语, 在道德教育上具有其特殊性。通过音乐教育认识世界,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音乐教育传播正能量, 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通过音乐教育弘扬主旋律, 净化心灵, 强化伦理道德观, 提升道德素养;通过音乐教育凝心聚力, 增强协助意识、整体意识和相互理解尊重、支持帮助的合作精神, 焕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人格、扩宽视野。

音乐教育在促进高职学生智力开发和提高认知水平方面所具有的价值, 就是益智价值。通过音乐教育, 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激发出来, 并得以充分发挥, 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 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个性和创造才能。高职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创造力是学生适应技能人才需求的不竭源泉, 因此, 发挥音乐教育的益智价值是高职教育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

高职学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 身心压力很大, 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通过音乐教育, 给其以美的感受和体验, 促进心理平衡、身心健康, 进而调控情绪、情感, 引发健康心理,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培养坚强、独立人格和个性, 树立健康审美观, 成为一个有良好行为习惯的高尚人。同时, 通过在优美或激昂的旋律中与体育教育结合, 锻炼身体, 愉悦心情。这是音乐教育的健体价值。

从职业教育视角看, 音乐教育具有促进就业和创业的价值。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 唱歌、跳舞、打球等等这些个人的特长已与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才艺特长”被成功地转化为了就业生产力。高职生通过音乐教育培养音乐的特长、爱好, 无疑也是在求职大战中有了杀手锏。同时, 通过音乐教育, 了解音乐家事迹, 可以帮助高职生在困境中进取, 培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决心, 这正是一个创业者应有的品质。

高职音乐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

高职音乐教育价值在体现审美性的同时, 更加体现在塑造“人”上。其价值体系的构建既要符合职业教育和音乐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又必须由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所决定, 更离不开音乐课程的具体实施和运行。

1.更新教育理念, 建立实现价值的高职音乐教育体系

目前, 多数学生受升学和学业压力的影响, 高中时期音乐教育被中断, 进入高职后, 只有少数音乐教育与就业有密切关联的专业按照传统开设了音乐课程, 其余专业要么取消, 要么象征性地少量开设, 并且教学极不规范。究其原因, 主要是音乐教育的理念陈旧、僵化, 缺乏对音乐教育育人价值的理解。因此, 高职院校要在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同时, 把音乐教育纳入其课程体系建设中。一是更新音乐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本, 从人文关怀的高度, 认识音乐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中的作用和价值;二是坚持学习和借鉴、继承和发扬, 结合院校和教学实际, 做到“国际视野, 紧扣实际, 本土行动”, 结合音乐课程的教学特点, 做到“取长补短, 借创结合, 创出特色”;三是以就业为导向,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相关音乐教育群,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音乐教育的需求。结合专业特色合理设置音乐课程, 满足不同层次课堂音乐教学的需求。规范常规教学, 通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内容、教学方法等将音乐课程与专业课程同计划、同安排、同实施、同评价;四是建立全方位、多层次音乐教育模式, 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教育课外活动, 组织和建立不同层次的音乐艺术实践团队, 经常性地开展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媒体等传播手段, 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得到音乐艺术美的体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音乐教育价值实现的水平

高职音乐师资多是从不同中专学校升格留用的教师, 教学观念、教学水平和教学热情不能适应高职音乐教育和学生的要求, 队伍良莠不齐, 师资分配上重音乐教育专业群, 轻其他专业群, 这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价值的实现。高职院校要加强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是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实行专业音乐教师与公共音乐教师互通、互融和互换、互帮机制, 促进公共音乐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二是建立教师提高师德素质和教学水平激励机制, 改变重知识技能轻师德教风、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两边倒的现状, 促进教师队伍全面发展;三是加大教师引进、培训力度, 建立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考核机制, 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四是营造浓厚的艺术及科研氛围, 建立听课、教研常态机制, 督促教师克服自我满足习性, 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3.优化教学环节, 提升音乐教育价值实现的时效性

实践性是音乐教学的显著特征, 也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内在属性。高职音乐教育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 通过接触、训练, 亲身经历“实践活动”, 以不断改进个人经验;要遵循音乐教育教学的自身规律, 突出特点, 把握教学环节, 发挥实践育人的整体效益;要以学生的个人基础、认知能力和职业成长规律、岗位需求为依据进行内容重组;坚持“歌唱技巧训练, 由易到难;个人素质培养, 由浅入深”的原则, 注重过程, 强化结果, 融教、学、演于一体;选用练习法、欣赏法、讲授法和演示法等, 加强音乐技能的训练。选用示范模仿比较法、观摩纠错比较法、自我与互评分析法、情感分析法等培养音乐理论知识和学生音乐素养;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和感染力强的特点, 让学生完整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内容、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 直接感受运用声音、音色、气息、力度、节奏、速度所表现的乐曲思想内涵;利用网络功能, 播放教学音像资料, 强化音乐教学的视听效果, 刺激学生生理感观, 激发其积极心理因素, 引导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纠正缺点。

4.搭建实践平台, 满足音乐教育价值体验的需求

职业院校的学生对就业问题的关注度是最高的。所以, 他们对专业课的学习更为重视, 尤其重视今后工作中所需要用到的内容。因此, 了解音乐教育价值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自己去展开实际调查。通过调查, 锻炼学生的调研能力、交往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了解音乐教育对就业、专业学习的促进价值, 从而促进音乐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增加课堂教学的实践比重, 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将教学内容按照能力培养目标和专业发展要求进行重组、整合与优化, 加大课堂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教学比重。定期举办班级、院系的音乐会、沙龙、校内观摩交流、专业技能大赛及各类积极有益的音乐教育实践活动, 组建学生合唱团、艺术团, 开展歌曲演唱赛和声乐教学试讲活动等, 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和鉴赏能力, 提高其认知能力。

拓展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氛围和环境。积极参与到当地的音乐文化市场发展和企业文化活动中, 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组织学生观摩或参加各种文艺演出 (个人、集体) 、文艺下乡、声乐比赛、卡拉OK大赛、小合唱、表演唱、独唱、二重唱等和政府、企事业搭台的节庆、旅游促销等文化活动, 让学生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或实践锻炼。利用校园媒体, 进行音乐教育与就业能力培养知识宣传, 提高学生音乐感知力。

5.完善评价体系, 促进音乐教育价值实现

在音乐教育实施过程中, 教学评价和教育价值紧密关联在一起。一方面, 教学评价受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 另一方面, 评价手段和方式的正确合理运用, 又能促使教育价值的实现。对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来说, 必须将教学评价有机的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积极开展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活动, 建立活动档案, 帮助师生展开自我反省, 以促进音乐教育价值的实现。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过程与终结相结合, 分段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将着眼点放在教学活动中教育价值的实现上。

参考文献

[1]苏晶.论现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D].南京艺术学院, 2008.

[2]张晓玲.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J].剧影月报, 2009, (4) .

[3]唐方方.关于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 (3) .

音乐教育的价值 篇2

所谓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一种文化创新,是一种教育创新,也是一种经济创新。广义上的红色旅游,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时期,从解放前到解放后;第二个层面是爱国主义教育;第三个层面是“中国红”,即蕴涵有中国特色的红色精神。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广大群众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泛。每逢重大节庆日、旅游黄金周和学生寒暑假,到教育基地参观游览人数明显增长。一些单位还自发组织“重走长征路”、“伟人故里游”、“抗日根据地游”等活动。由此可见,红色旅游的经济价值自不必多说了,下面我想从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两方面谈谈红色旅游。

 红色旅游的社会价值

通过红色旅游,一方面可以树立发展民族精神的目的。一个民族的活力首先体现在生生不息的进取精神上,民族的复兴与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红色旅游标举的是一种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团结进取、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各种红色旅游产品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日救国,拯救民族危难的光辉历史,对当代中国社会,尤其在崇尚“个性追求和物质享受”的今天,无疑是一种特别的教育和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另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向心力的凝聚。国家向心力是促进和维护各民族团结统一的关键,是关系到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问题。我国是个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要统一全国民众的思想、凝聚大家的力量,必须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精神支柱,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国家向心力。红色旅游是很具有渲染力和亲和力的,它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奋斗和新中国成立过程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它对于全国民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增进对新中国成长过程的了解,建立对党的信心,以及培养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一个民族而言,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民族相互区别的重要特质,也是民族发展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一批宝贵的优秀的文化财富,除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之外,在中国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革命优良传统文化,即红色精神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旅游的兴起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优良传统文化这一红色精神的崇敬,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步的象征。因为红色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奋斗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集中体现。同时,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这种追求独立解放、挑战生命极限的超越精神,也是全世界反压迫、反殖民统治、追求正义事业的壮丽篇章,理当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示它的魅力。革命优良传统是当今先进文化的形态之一,而红色旅游资源则是这种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通过对革命历史遗址和遗物的参观游览,就可以起到缅怀前人、教育今人、激励后人的积极作用,从而有利于革命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客观需要。

 红色旅游的教育价值

红色旅游中蕴含着一种文化,通过红色旅游能够向国民弘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成功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共产党人勇于奉献、不计得失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有了这种思想观和价值观,可以使人获得产生战胜困难、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因此,通过红色旅游可以昭示革命前辈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使人们加深对共产党人革命思想精髓的了解,增进对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和巩固。通过红色旅游大力宣传红色文化,增强对党的先进性的理性和感性的认识,使人们感悟到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历史的必然”,更加深刻地领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旅游是青少年普遍喜欢进行的时尚型、文化性的高层次生活消费活动,具有很强的学习、教育功能。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活动,将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以旅游的方式传输给广大青少年,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内容融入旅游活动中。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充分发挥旅游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把当前圣待加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主动参与的活动之中,通过手段和方式的创新,寓教于游,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加生动形象,入耳、入脑、入心,不仅可以迅速扩大教育的范围,还能够大大增强教育的效果,使旅游者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思想境界得到升华。红色旅游将以其深刻的感染力、强大的生命力,成为范围广、影响大、效果好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方式。

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与价值 篇3

【关键词】音乐教育改革 创造性 发展 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97-02

小学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虽说这样,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小学音乐课几乎就是“唱歌课”。到现在为止,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一般来说,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城市学校音乐课的发展较快;而偏远山区,农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较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个音乐教师来说,是难得机遇下的挑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音乐教育开始出现生机,音乐教学改革逐趋活跃,如为改革枯燥的乐理知识教学,出现游戏教学;为改革单一的歌唱型教学,增加了器乐教学等,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其音乐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重知识传授上,其教学模式仍属于“凯洛夫式”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音乐教学法开始传入我国,尤其是奥尔夫教学法和达尔克洛兹教学法的传入,开拓了我们的思路。国外音乐教学法强调即兴创作,从观念上促进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使音乐教学上了一个大台阶,虽说如此,但在一部分音乐教师的观念中,专业音乐教学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进行烦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大都采用一般文化课的静态形式,学生正襟危坐,只是教师将人类社会长期以来积累起来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学生,但没有把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长次以往,学生随着年级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对作品(绝大部分是歌曲)的理解完全是教师说了算,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所以小学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曾出现过“中学不如小学”、 “小学高年级不如低年级”、 “学了六年音乐,有些学生仍然是一片空白”的不正常现象,因此,小学音乐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本世纪以来产生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流派,对世界音乐教育的發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独创的体态律动学,具有划时代的作用,首次确立了身体运动反应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实践上推动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进步;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创造的柯达伊教育体系,立足于弘扬本民族文化,采用首调唱名法,节奏唱名法等手段,有效的造就出大批热爱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爱好者;尤其是德国作曲家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教学体系,一切从儿童出发,提倡学习“元素性”音乐,注重培养创造力,使儿童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的发展;以及美国的曼哈顿维尔的音乐课程计划;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育等等体系与流派,其共同的特征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在一个宽松的教学形式下进行音乐实践与活动。

“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所以小学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学习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远远超出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在这个环节中,德育与美育是它的灵魂,传授与创造、主动与被动、静态与动态,单一与综合更是我们需要重视的环节与因素,学生应该从过去的死板,被动接受,正襟危坐和单一传统的授课方式中释放出来,应该还小学生一个生动有趣、主动创造、动静结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个发现自己并展示自己的天地,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高尚情操并推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

随着国际交流机会的增多,给我国的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音乐教育观念和音乐教学方法,由此引进的积极因素,对发展我国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明确目标,转变观念。因为小学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非专业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非音乐专业人才,这一性质决定了小学音乐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音乐文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要彻底改变以专业音乐教育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小学音乐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音乐教育为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漫谈少儿音乐教育开展的价值 篇4

一、少儿音乐教育能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个人在童年开始熟悉周围的环境。他首先在幼儿园遇到同龄的小朋友和他的第一位老师。克服这种陌生而困扰经历的最好办法就是唱歌和玩与音乐有关的游戏。幼儿园老师教授这些唱歌游戏, 使儿童同时学习动作、字和旋律。在一些年之后这些东西才被分开学习。曲调通过唱名得到了解;歌曲的自然脉搏成为节奏练习;动作开始是稳定的走步, 后来成为时间的节奏。在幼儿园的第一阶段, 教材得到吸收, 然后自然地学会了第一批音乐基础知识。这种渐进式的进步进行的非常谨慎, 而且是在大量练习之后取得的。应该指出, 班上有一小部分儿童通常由于害羞不会立刻积极参与游戏。在这种情况下, 老师必须有极大的耐心, 因为任何强迫性的要求都不会使儿童产生良好的反应。根据“儿童自然发展法则”, 在幼儿园时期, 儿童的音乐教育重在对音乐的感受、参与和对兴趣的培养。所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往往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的特点, 以引起儿童的兴趣, 促成儿童对音乐的最初的感知和印象, 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少儿音乐教育能促进认知的发展

许多专家学者把身体运动、运动能力的发展与智力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相关研究证实, 对于儿童来说,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 而且年龄越小, 其相关程度就越高。其原因是年龄越小的儿童, 智力的发展与身体、运动的发展就越没有明显分化, 其智能与其他各种机能处于一体化的状态。如在婴儿期, 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婴儿的主要活动就是身体的活动, 感觉运动的能力反映了婴儿发展的水平。这些进行曲应该用木琴演奏, 是训练稳定走出节奏的极好材料, 正如前边介绍过的那样。这不是说以前没有人在幼儿园用音乐给儿童伴奏集体走步。这种方法实际上已经应用很久了。但是当时人们感到音乐的质量不够高, 不足以同时用来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如果要使用音乐, 就一定要培养儿童的音乐品味, 教他们潜意识地学习调性和曲式的稳定性、循环主调等;与此同时, 又要达到教会他们平稳的脉搏这个最初的目标。这些进行曲选择五声音阶是为了能够极为容易地用木琴演奏。这种乐器是专门为演奏五声音阶而准备的, 这样教师就可以一边演奏, 一边注视学生走步。

在这样反复的模仿、感受中, 儿童对于节奏只是变得具象可感, 儿童自己的模仿、即兴表演, 加强了儿童的音乐感受力, 也培养了儿童的创作能力, 奠定儿童音乐学习的基础。越早向孩子介绍这种节拍和旋律练习的原则, 孩子的记忆就会越牢固。这正是尽早开始音乐教育如此重要的原因。想用同样的方法去教十岁的孩子这些音乐基础知识是徒劳的, 因为无论是这些歌曲, 还是教学方法都不能适应这个年龄段的思想方法[2]。因此, 柯达伊教学法主张应该尽早开始对孩子的系统音乐教育, 最好从幼儿园开始, 而且所有日后的教学都应该和相应的年龄段一致。儿童在幼儿园里都希望玩游戏, 所以应该通过玩来教授音乐基础知识。同样, 随着孩子越长越大, 而且但愿头脑也一年比一年严谨, 应该使用更系统和更严肃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少儿音乐教育能促进个性的形成

运动能使人心情开朗、精神振奋、积极活泼, 尤其是少儿期的运动经验, 对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这一点已为许多理论和实践研究所证实。有研究表明, 身体活动的能力影响少儿自我概念的形成, 少儿能做什么, 不能做什么, 主要是由其身体活动的能力决定的[3]。因此, 少儿对自己身体活动能力的确认有可能成为其自我概念的中心。身体活动能力较强的少儿, 往往会得到成人较多的赞许以及来自小伙伴的羡慕和钦佩, 他们会逐渐形成肯定自我的概念。这种良好的感觉将促使他们对其他事情也抱有较强的自信心, 愿意大胆、独立地尝试新事物, 行为更积极主动, 经常表现出较强的探索精神和独立性、自主性。

少儿音乐教育能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身体运动的种类和项目很多, 其中有一些是个人单独进行的, 但绝大多数的运动需要在社会性的场合中进行。这时需要儿童学会与他人友好合作、遵守游戏规则, 克服冲动, 学会等待和忍耐, 懂得分享, 还要具有公平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责任感等。因此, 身体运动为培养少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机会。

音乐教育活动是通过身体练习来实现教育目的的, 少儿音乐教育活动同样需要少儿身体的直接参与。少儿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中, 身体和情绪都比较活跃。同时, 少儿音乐教育活动一般在户外进行, 环境比较复杂, 干扰因素多, 少儿注意力容易分散, 情绪容易受到影响, 安全问题比较突出。这样, 在活动设计和组织中尤其需要额外关注这些特殊的问题和困难。运动负荷是否恰当, 是决定少儿音乐教育活动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少儿音乐教育活动必须考虑少儿的运动负荷问题, 注意做到低强度、高密度、急缓结合、动静交替。在组合时一定要考虑到幼儿的发展水平, 注意教育目标要与教育内容相对应, 内容要有结构, 有小步递进的台阶式, 构成现实的外在结构发展幼儿内在的结构, 这样才能使幼儿通过自己努力达到目标, 主动性只有在教师创设的“最近发展区”内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董灵著.柯达伊基础音乐教育概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8.

[2]王静.少儿音乐与音乐教育的思考[J].云岭歌声, 2005.07:68-70.

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篇5

从古至今,教育都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个人等各方面的影响都是十分显著的。教育,在这个与日俱进的时代,有着它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教育对政治的价值与意义,是推进我国建设民主政治的进程。马克思曾经指出:“一方面,为了建立正确的教育制度,需要改变社会条件;另一方面,为了改变社会条件,又需要相应教育制度。”这段话对于我们认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同样适用。我们知道政治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同时教育对政治也有反作用。民主的问题成为教育与政治的核心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知道,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即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参与对国家的监督和管理。列宁曾经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毛泽东也说过,民主的方法就是必须让人民“参与政治活动”。人民怎么才能参与政治活动,参与国家的管理呢?当然有各种条件,就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没有一定的文化、教育水平,是难于参加政治活动,行使对国家的管理权的。列宁在强调对工农的教育问题时,就说过,“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他还说过,在一个文盲的国家是不可能建设共产主义。列宁把提高工农的文化和教育水平,同实现苏维埃民主和克服官僚主义来纳西在一起。实践表明,列宁的意见非常深刻。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让人民群众参加选举、监督、管理等政治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政治水平。教育在这些方面也肩负着重大的任务。广大群众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条件。

第二,教育对经济的价值与意义,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强杠杆。人常说“贫穷的人(国家)的唯一出路,靠教育。”犹太民族的成功,在于教育,这是铁证;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是教育促进的作用。教育发展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而教育又将作用于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成为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同时教育是培养适合经济发展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十分紧密。它既是传递社会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更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一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决于该国资本形成能力的大小。也就是说,教育发展的规律和速度,应当同国家资本形成能力相适应,量力而行,才能保证教育与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首先,通过教育,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人才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要求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智力、体制水平。普及教育(包括初等、中等教育)之所以受到一切发达国家的重视,原因就在于它能带动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牢固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这是由专业教育、高等教育提供的。教育在提供专业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是人才短缺;而这恰恰是教育不发达的结果。愈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愈清醒地看到人才的意义,因而把教育提高到社会发展的头等地位。“教育先行”成为发达国家竞相采取的决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正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

其次,通过教育,科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速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科学成为生产力要经过几个环节,贯穿这几个环节的中介是教育。通过教育,科学第一步转化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可以说,科学作为社会生产力是通过教育而实现的。教育在把科学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方面所起的作用,将愈来愈巨大。

第三,教育对文化的意义,是促进文化传递、交流、创造。首先,教育促进文化的传递。如果人类文化不从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那么,人类文化的保存、积累与发展就将成为不可能。新的一代如果去重复他们的前辈所经历的事,人类就不可能进化,就永远只能停留在结绳记事、钻木取火的蒙昧时代。教育传递着文化,使得新一代能较为迅速、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文化财富。使一个人从毫无文化内容的“自然人”变成一个具有摄取鉴赏、创造文化能力的“文化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社会性信息,因而也是人类的独有信息,独立于人体之外,不能靠生物遗传方式去为他人获得,而只能通过“社会遗传”。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以文化为中介,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实现文化的传承,客观上起着文化传承和普及的作用。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将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经过选择、加工成教育语言和文字的形式,在与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中传递给受教育者。于是,上一代的文化被传递到下一代,为他们所继承、接受、理解、掌握。文化的传承和保存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实现。教育通过使人类掌握文化传递的手段和工具实现文化的传承和保存。人类通过教育不仅可以继承文化、保存文化,而且教育亦可使受教育者掌握继承和保存文化的工具和手段。伴随着社会的前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的文化传媒不断涌现,教育一边利用这些传媒高质高效地进行文化传播和保存,同时,也把使用这些传媒的方法教给了学生。于是,学生便可利用这些新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视、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等自己去获得文化。

其次,教育促进社会文化的交流,教育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一是内在的教育过程本身。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文化进行选择、整合,形成新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二是外在的交流活动。如互派留学生、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等,促进不同民文化间的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

最后,教育促进文化的创造。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批判和融合功能,也就是构建新的文化特质和体系,使文化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发展。教育不仅直接产生新的文化,如新的作品、新的思想和新的科学技术,还通过培养创造性人才,来从事文化创造活动首先,教育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培养了一支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为文化的创造提供了可能性。人是文化的主体,人不仅是文化的承担者,同时又是文化的创造者。教育作为形成人、发展人的手段,就是利用人类已有的文化成果去影响人,塑造人的个性把社会文化转化为个体文化,外在文化转化为内在文化,使人由愚昧的野蛮人成为开明的文化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无限地发掘了人创造文化的潜能,增强了人创造文化的力量。其次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创造活动正成为现代教育,特别是现代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有科学研究就有科技成果,有科技成果就有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就有新文化的不断产生。因此,从教育与文化发展的历史 来看,高等教育创造新文化是积极的、推动社会发展的。总之,文化的生命不仅在于它的保存和积累,还在于它的更新和创造,只有时时更新的文化才能源远流长。而教育是实现这一切的最好手段。

同时,教育对人的发展影响也是相当大的。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发挥着它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让他们从小就能形成良好的幸福观,一生受益;第二,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理所当然的要为提升人的幸福服务,因此,教育必须在提高学生幸福追求水平上下功夫,不仅对个体有利,而且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第三,教育能提高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学生只有在创造过程中,才能感知到真正的幸福;第四,教育帮助学生成长和获得幸福。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其出发点和终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幸福,而科学的教育应该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让他们感受到教育过程的幸福。

“评价”的教育价值 篇6

关键词:评价;激励性;展示交流;氛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的广泛关注。

一、在评价的内容上要启迪学生的心灵

1.给予真情的表白

一般的说,评价以激励为主,这种激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对优秀的激励,如××学生回答问题时非常的流利,且有独特的见解时,教师可以说:“你的想法很独特,精彩!”“你真棒!”另一种是对“后进生”的激励,这时,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待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在不断的进步,从而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

2.搭建展示的舞台

展示交流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的一个小结,又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多提供创造、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愉悦。

(1)教室展示

如,将学生平常的作业本在教室中展览出来,办一个展示活动,将学生优秀的练习,手工制作,作的图、表,解题等展示出来。也可以随机展示,有时,学生的成果不一定要活动结束时才展示出来,如,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在学生认识什么是轴对称后,自己制作美丽的轴对称图形,采用了边制作边展示的形式,五彩斑斓,形状各异,以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2)数学实验

数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建立数学模型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放手让学生用等底不等高、不等底不等高、等底等高的圆柱或圆锥体做盛水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证实了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才有联系,知道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通过将水“简单”的倒来倒去,学生就很容易地概括出了圆锥体的体积公式,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比教师重复的讲解更加有力,同时,课堂的氛围也调动了起来,轻松又活泼。

(3)系统观察

观察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不受时间、环

境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个别谈话、集体交流、学校活动等形式,不断对学生活动过程进行观察,直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收集各种评价信息,不断地积累学生的各种资料,如,学习情况(成绩、态度、作业等)、生活情况(家庭、经济、交友等)……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

二、构建适宜的评价氛围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时,既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又可以让家长参与评价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教师的工作情况时,同样也应综合考虑他评者和自评者的意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本人的作用,突出教师和学生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和学生民主参与、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

1.自评

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形式,也可以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通过档案袋的运用,可引导学生将活动过程记录下来,作为一种终结性评价,通过它的评价来评估学生的发展水平,如,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目标可通过档案袋中收集的作品进行整体评定,可以采用表格、文字或者其他形式确定评定的等级。

2.互评

互评可以是学生之间互评,将评价项目和标准等制成表格形式,由学生互相评价后填写;或是由组长主持在小组内进行的互评活动,并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提出观点或意见,师生合作,完成评价。小组互评的过程中,学生可在小组中充分进行自我展示,也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互相激励和提高,不断对学习产生兴趣。

3.再评

(1)集体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勇于发表自己小组的见解或者想法。并听取和尊重、包容其他小组或同学的意见,从而有效地进行集体的互帮互学。同时,教师要适时地给予评价,以促進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学生评价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观察比其他人员更为细致、全面,对教学目标的是否达成、师生关系是否良好,都有较深刻的了解。学生的这种评价不仅方便,而且能够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素质。

总之,评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其他不可代替的作用,让适宜的评价带着学生勇敢地迈出每一步,坚定而又自信,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论流行音乐的音乐美学价值 篇7

关键词:流行音乐,美学,价值

1、前言

最早流行音乐在欧美地区发源,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在20世纪初进入我国,一开始我国的流行音乐备受争议,但是流行音乐抓住了市场经济发张的机遇,对自身的美学意蕴进行不断地丰富,最终受到了走向大众,并得到大家的认可,流行音乐显现了它独具一格的美学价值。[1]

2、流行音乐的音乐美学特质

时代造就文化,在什么样的时代,就会造就相应的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积极向上的美好环境中,音乐有很大的发展机遇,在音乐中流行音乐异军突起,已经成为了在中国最有冲击力的流派。[2]

2.1 演唱风格的独特性

我国的流行音乐经过长期艺术的实践后,具有了独特的气质,形成了一种分割独特的演唱风格。我们用流行歌曲来举例,港台传人邓丽君,在她演唱流行音乐的时候,声音自然松弛,情感细腻,还有她咬字如诉说般的情愫,带来了华语乐坛的一片清新。

2.2 表演形式的多样化

随着流行歌曲的发展,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表演风格,软绵轻慢的情歌,豪放又不失粗犷的情感宣泄的具有西北风情的摇滚,直白轻快的城市民谣,活泼节奏感强的劲歌,还有从西藏风格的天籁等等。这不仅直接反映出社会各阶层音乐受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展示了流行歌曲不同艺术风格的魅力。

2.3 题材内容的人性化

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它的题材和内容的人性化越来越得到体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流行音乐冲破了当时“政治高于一切”观念的审美观,打败了腐朽的立场,使得艺术教育的形而上学,个人的价值取向等同集体信仰目标的生存背景都得到了淡化。

3、流行音乐的音乐美学价值

初始阶段,流行音乐遭遇的指责是来自意识形态和艺术上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虽然人们依颇有微词地看待流行音乐,说他属于亚文化、俗文化的范围,但是不争的事实是它对中国的乐坛来说带来的是全新音乐的理念和风格,在意识形态方面甚至引起了轩然大波,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的美学价值越来越多的影响、改变着我们。

3.1 大众文化的美学价值体现

流行音乐首先来说就是一种大众文化,无论在节奏、歌词还是旋律上它们都符合人们的传统审美观念,流行音乐的流行得益于人们对音乐的认知。流行歌曲改革开放的几十年发展体现了大众的美学趣味的艺术性。流行音乐主要表现现代生活,人们的喜怒哀乐和不断变化的情感诉求,借助现代化的手段,用特有的形态来把握生活的艺术审美,流行音乐的美学精神和内涵普遍的带有时代性和民族性,流行音乐代表着带动着大众的美学价值。

3.2 改变人们音乐的美学习惯、观念,提升人们音乐审美能力

大众在以前的各种音乐审美中,总是墨守成规的当听客,但是现在随着互动化、广场化的流行音乐发展,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人们不仅从听觉、视觉的角度欣赏音乐,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宣泄内心的激情,真正的融入到音乐所渲染出那种氛围中去。音乐审美方式的变化使人们更加直接、个人化的理解、理解了音乐,进而拥有自己对音乐审美形式、价值、指向和作用的判断、评价和选择。

3.3 改变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音乐最根本的价值是美学价值,音乐进入人们精神世界是用审美形式,它可以改变人们的主观审美体验而不是靠外力强加实现。音乐是一种最有情感和想象空间的艺术形式,它强烈深入的进入人们的内心,使人熏陶在情感氛围中,精神的世界同时会发生某些程度变化;音乐一直是人类寻求心灵慰藉、表达情感最简单、效果的手段;音乐打动人是深入的、强烈的,从音乐里获取的美学价值会长久保存而且难以磨灭。流行音乐空前和深入的大众化相比其他的形式来说具有更加广泛的影响。例如,一些流行歌曲的歌词“好人一生平安”“跟着感觉走”等成为大加广为流传的时髦语;某段流行音乐的旋律、歌曲也变成了许多电话、手机铃声。这些看着习以为常的行为其实是人们行为、生活方式改变的小小的缩影。流行音乐改变人是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主要通过音乐的自身魅力去让人们接受它,使人接近音乐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不断接近人性的美,从而提升生活的品质和质量。

4、流行音乐音乐美学价值的问题思考

流行音乐使得我们的生活、文化和音乐本身发生了改变,具有积极深远的作用,但是流行音乐也无法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所以,我们看流行音乐既要看到它积极的实践和美学意义,还要看到不足。

4.1 商业与艺术的失衡

流行音乐最具商业价值,有其他音乐形式没有的巨大商业市场,所以商业运作、合作和流行音乐密不可分。例如“同一首歌”和百事可乐、人寿保险等企业有战略伙伴关系。其中有些为了挣钱丢失了艺术的社会责任感,例如,有的靠身体或者低俗的方法来获利、过度的进行商业包装,炒作花边新闻、暗箱操作,这些使的音乐丧失了艺术的尊严,给音乐蒙上了阴影,给社会也带负面效应。

4.2 通俗与庸俗错位

大众作为流行音乐的审美主体,需求并非都积极,有的是颓废、阴暗的,有些歌曲恰恰区迎合那些低俗东西。例如,“囚歌”,奶声奶气的“情歌”,还有粗制滥造的网络歌曲,在那儿通俗变成了庸俗、低俗。

面对音乐现阶段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要正确的看待,不要受到低俗音乐的影响,要多听一些积极上进的歌,提倡文明的音乐行业,减少黑暗的交易。作为音乐的创作方还应该多创造一些美好的音乐去满足积极的美学需求而不是低俗的东西来取乐。

5、总结

流行音乐不管是生命、生活需求,还是美学需要,我们都要注重它们的原创性和个性化,在娱乐的同时要重视美学教育功能,在保持艺术尊严的前提下和商业联姻,表达、诠释民族的精神、气质、文化、性格,更好的积极的满足人们美学理念和需求,在文化的趋同、多元背景下,流行音乐更应该发挥它具有的美学品质和内涵,让更多的人受到音乐美好的美学价值熏陶,更好的提升生活品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234。

音乐教育的价值 篇8

诺丁斯虽然对教育信仰问题没有作过长篇的专题探讨,但在她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我们可以随处窥见她关于教育信仰的精辟论述。她为我们重构的一幅直面社会生活的教育信仰图景,构成了诺丁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试通过对诺丁斯教育信仰的分析,试图寻求其蕴含的教育意蕴, 期待能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一些启示。

一、诺丁斯教育信仰的价值取向

这里的体验指的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情感交流的经历。而体验的“临现”指称为主体间经历的“对话”,通过“对话”,使得关怀者和被关怀者某一方潜在的体验在另一方的心灵显性化,或者双方的体验共同生成,最终达成主体间体验的共现。这一状况,正是成功的体验“临现”。需要补充的一点是,这一体验也正是基于关系性自我。诺丁斯在教育中信奉和推崇体验的“临现”,并以此作为成功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体验间的“对话”

1.结构平等的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

诺丁斯对结构平等的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有如下论述:“‘关怀者’和‘被关怀者’并不是以稳定和不同的方式贴在两类不同人身上的永久标签。它们是持续关系中的一次邂逅或一系列邂逅中的双方的标签……当然,一个自私的人将会不断地对试图一直回应的关怀者提出要求,这一情形有可能发生。但是关怀伦理不仅容许关怀者在这样的情境中退却,而且它坚持认为她应该这样做以保持她的关怀能力。”诺丁斯在此论述的是在结构平等的关系中体验主体间的“对话”,“对话”在此隐喻为持续关系中的邂逅。她否弃了“对话”关系中角色的恒性,主张“对话”关系具有相对性。因为,此时的“关怀者”可成为彼时的“被关怀者”,即便是同一关系中的主体身份也是交互的。由此可知,诺丁斯追求“对话”关系中的公平。但最值得推崇的是她在本关系中隐而不现的“补偿原则”,也就是当一方破坏了公平这一游戏规则的时候,另一方可在该关系中退场。这样, 就达到了公平的相对实现,进而达成民主社会对剥削者/被剥削者,压迫着/被压迫者,道德主体/道德客体等二元对立的断裂的消解。

2.结构不平等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

除了结构平等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外,诺丁斯还论述了结构不平等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下面是诺丁斯对此的论述:除了展示何谓关怀之外,我们还参与到学生关于关怀的对话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对话是关怀的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以至于如果我们不参与对话,就不可能展现关怀。然而,讨论关怀也是重要的,因为关怀可以通过非常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在理解成人的行为时,学生经常需要帮助。

我们知道,成人与学生是处于不平等的结构关系中的。经验不平等、学历不平等、观念不平等、接受的教育内容不平等,等等。在关怀关系中,这种不平等是“对话”展开的障碍。那么,不平等的体验如何达成视界融洽?诺丁斯找到了答案,通过共同语言达成视界融洽。这种共同的语言即“参与对话”。“参与对话”架设了现象世界转向体验世界的桥梁,因为通过参与对话,学生获得了帮助,使学生对成人现象般的认识转化为对成人体验的再体验。这样,经验优势者的历时性与学生的现世性达成了共时关系中理性的交流。这种体验间的“对话”结合了苏格拉底参与对话教学法的精义。

诺丁斯通过结构平等的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和结构不平等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对体验间的“对话”进行了现象学的描述,展示了成功的体验“临现”这一情景。但诺丁斯把体验间“对话”置于价值取向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对“对话”功用性的信奉中,因为正是体验间“对话”的功用性决定了体验“临现”的价值取向地位。更重要的是,在对体验“临现”的信奉中,她极力使之普泛化。

3.体验间“对话”的功用性

对体验间“对话”现象的描述导向了诺丁斯对“对话”功用性,即价值取向的考察。她把“对话”的功用性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是道德功用性和认识论功能。道德功用性表现为:其一,“对话”的评价性功能。诺丁斯论述过:“从关怀的观点来看,对话在道德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评价我们的关怀努力的效果的一种手段。”由此可知,诺丁斯认为体验主体间的“对话”是评价美德是否达成的手段。也就是她极力主张体验是否成功“临现”是评判道德教育是否达成的重要标准。诺丁斯在道德教育评价实践中极力推崇体验的成功“临现”。笔者认为,“对话”是动态建构的过程,个体无法事前完全预想“对话”的整体,它是一个变量,具有唯一性、不可重复性,是一个价值概念。效果是可测量的,具有可预期性,是一个事实概念。在此,诺丁斯把价值真实和事实真实这对在西方哲学史上许久以来引起争议的概念置于共生共荣的关系中,这是一大创新。这一创新的确值得称道,但诺丁斯对价值真实的追求会不会导向体验的神秘化?对体验的极力推崇又过度强调了人的自决能力,最终会不会走向人类自我扩大和对宇宙关怀的悖论?再者,诺丁斯把“对话”的发生过程和关怀的努力效果结为一体,它们是一方标示着另一方的共生关系。但是,作为评价努力效果的一种手段有追求标准和普适性的倾向,而在诺丁斯关怀理论中,“对话”却是情境性的、变动不居的。那么,标准和普适性的倾向与情境性的变动不居有什么内在性联系?诺丁斯对这个问题没有进行深入阐释。其二,“对话”的生命生长性功能。诺丁斯论及过:“对话有助于被关怀者的成长。”这一论述证明了“对话”的生命生长性功能。被关怀者的成长是美德形成的重要因素,体验间的“对话”正是通过促成被关怀者的成长达成美德,成长即丰富生命性的养成。由此可以看出,一直被传统教育放逐于边缘地位的丰富生命性在这里获得了“自由”,丰富生命性的展示使传统教育中的对被教育者被动的社会规训在体验间的“对话”中,完成了向被关怀者主动的内心精神历程的转向。因此,体验的成功“临现”是促进应然教育所关注的个体生命完善的重要条件。

我们再来看看“对话”的认识论功能。众所周知,近代哲学的中心问题是认识论,认识论的基本点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传统的认识论认为,主客体是分裂的,主体在异域中把握、控制客体,客体是主体的他者。但在诺丁斯的“对话”中,主客体是统一的有机体,因为动物、植物、地球和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这一客体在人类这一主体的关怀中被赋予了主体性。人类在自笛卡尔以来被夸大的自我中主动向客体表示“关注”,进行情感“移置”,客体也在与主体的“对话”中进行回应,人类被置于宇宙和自然的大环境下。所以,诺丁斯消解了工具理性的霸权地位,从而颠覆了传统的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赋予了认识论新的理论元素。主客体的统一在体验的“临现”中形成。可以推断,诺丁斯认为,体验的“临现”影响了教育中的认识论。

诺丁斯把这些功用性磁场的中心最终都归于体验的“临现”。她认为,成功的体验“临现”是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价标准,这就把体验的“临现”置于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地位。

(二)体验的普泛化

概而言之,诺丁斯体验的普泛化主要表现为把原始生命的体验由人的本然状态推衍到现世秩序。她论述说:“为了探索将基本态度运用于社会政策,看来应该像分析原初状况那样,将身体作为研究的起点。身体是体验相遇经历的身心统一体,它们是自我表现的起点。”不过,我们知道,基督教把身体当作罪感文化的开始,认为灵魂的超越在于对肉身的控制,拒斥了肉身的合法性,并且把灵魂与肉身置于两极的身位之中。但以上诺丁斯的论述却证明,身体是人类依托于现世的实体,它在自然时间和历史时间中完成自己的使命。身体感受大自然,感受人事,最终,感受宇宙,在感受中体验与他者的相遇经历,它是体验的原点。所以,诺丁斯复原了肉身在宇宙中合法的原初地位。不过,复原肉身的合法地位只是她工作的一个部分,她更多的思考还集中于将身体这一起点的体验普泛化,使之成为社会政策的影响因素,也就是成为社会主体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诺丁斯的体验也就是依托于人事的体验社会学。自我从与身体的“对话”开始,与社会主体的对话,一直到与灵魂的“对话”,都体现了诺丁斯对体验“临现”的信奉。

二、诺丁斯教育信仰的价值主题

伏尔泰说过:“即使上帝不存在,也应该创造出一个来。即使你只统治一个村庄,它也需要上帝。”这里谈到的是信仰的重要性,那么,在教育中,我们应该信仰什么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诺丁斯给我们的教育选择的“上帝”就是关怀。她认为,教育中有关怀才能保证每个儿童能受到适当的教育。因此,诺丁斯教育信仰的价值主题就是关怀。关怀让诺丁斯教育信仰的价值主题这一主语的谓词灵动起来了。进一步追问,诺丁斯又是如何来论证关怀是教育信仰的价值主题的?诺丁斯认为,康德以来的道德“自律”产生了更多消极的责任,只有在爱和关心中主体才会进行积极的道德思索,生成道德行为。所以,“许多人反对责任伦理学的冷酷和清教徒式的口吻。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更愿意成为源于爱、关心或倾向的行为而不是责任的行为的接受者。”这一论断获得了理性的接受。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此论断中的爱和关心是女性在生活中展示的关怀体验的隐喻。因为,“女性主义学者(包括两性学者)一直大力倡导关怀理论。他们将关怀的核心思想归结为女性的关系性体验,认为男性和女性如果分享关怀的酸甜苦辣,便都可以丰富人生。”并且“从本质特征和最基本的原理上讲,建筑于关心之上的伦理道德是女性的。”可以归纳为,诺丁斯以源于女性之关心的关怀作为道德生成的价值取向之核心。

那么,诺丁斯为什么提出要回归这种关怀?她主张回归的目的是什么?在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中,诺丁斯间接地表达了把关怀视为教育价值主题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为什么回归?诺丁斯认为:“他(卢梭)相信‘人’生来自由并善良,并且在某种理想的自然状态下一直会保持不变。人类不得不和别人一起生活并顺应他们的需求,于是人类的腐败过程就开始了,这种腐败在卢梭的时代达到了极致。”在此基础上,她又提出:“我们相互依赖,这是原初状况的一部分,绝不是什么社会契约的产物。”诺丁斯把相互依赖归于原初状态,论证了人类相互依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依赖在诺丁斯的语境中就是一种关怀关系,也就是说,她论证了关怀的回归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这就是为什么要回归关怀的第一原因。有人说过:“爱的贫穷是宇宙中最神圣的贫穷,是渴望给予和创造的贫穷,是汹涌而无所适从、无所奔腾的贫穷,意味着对创造和创造的秩序的强烈要求。”而且“确定不移的,乃是一切物体都彼此互相吸引,各个物体的一切微粒都彼此互相吸引;乃是这个宇宙中的一切都在移动或激动中,或者同时既在移动中又在激动中。”我们把物理学中的相互吸引存放于诺丁斯关怀理论中正切合了回归关怀的第二大原因。正是因为对于关怀的渴求和关怀本身对生命活力的创造功能促成了回归关怀的缘由。

回归的目的?“谁应该受教育?当今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几乎完全一致:每一个人。我们的争论集中在作为个体的儿童应该如何受教育,今天,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是相当激烈的。”以上论述证明诺丁斯一直试图解决使每个人都能享受适当的教育这一问题。也只有回归关怀这种教育模式才能使“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得以实现。所以,诺丁斯关怀的回归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了作为个体的儿童能在关怀中受教育。

三、诺丁斯教育信仰的晓谕功能

以上是对诺丁斯教育信仰价值取向和价值主题的阐释,这种经过诺丁斯重新解释的教育信仰还具有学理价值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其一,康德认为,在经验世界里,“德性”和“幸福”是荒谬的结合,有德性的人不一定有幸福,幸福的人不一定有德性。所以,他乞求于超验的世界来达成“德性”和“幸福”的统一。笔者认为,诺丁斯的教育信仰正试图在经验的世界中解决“德性”和“幸福”合理的结合。因为她始终信仰关怀,认为在其中实施教育,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既有“德性”又“幸福”。这是对我们德育工作者一个重要的启示。其二,在物理学中,我们知道,物质是异质的。自然中有无数不同的元素存在,其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因其不同之点而有其天赋的不变的永恒的不可毁灭的特殊的力。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也面临着这一生存境况,每一个个体都是特异的,都有自己的特异场域,因此,我们在教育中要对我们所能发现的个体的特异场域进行的回应,这一点也只有在坚信关怀的教育信仰的指导下才能变为现实行为。在她的教育信仰中,我们能推衍出,她不承认“宏大叙事”般的普遍原则,而是着重在关怀中对教育中的特异需要进行回应。这是我们教育中的亮点。其三,诺丁斯的教育信仰回到了对苏格拉底式的“认识你自己”的原始回归。笛卡尔以来的工具理性指向的是对自然宇宙的探询,诺丁斯转向了对人内在性的探询。笔者认为,“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才堪称诺丁斯教育信仰中的翘楚,因为它是一种反思性认识,这种反思性认识已经“悬置”了所有对象性认识,只剩下纯粹的认识形式、意识形式,这种反思性认识告别外在世界回到自身、回到认识的起点,但又以“善”作为它的终点。在诺丁斯的关怀论域中,不仅人类自身,自然甚至于整个宇宙世界都是外在的主体。只有“认识你自己”才能达成认识自然甚至于整个宇宙。在“认识你自己”中,处于孤独的原初状态的在世经验之人,进入到异己的心灵,从而体认他者的精神。在此,教育不再仅仅是隐于自身,它是在关怀中开始,以超验的“善”为终极价值目标的,它是生成于大环境中的。这种教育信仰对大全教育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其四,诺丁斯隐去了把教育诠释为一种手段。在对关怀的信仰中,教育既是自身的手段也是目的。诺丁斯主张,在关怀中完成个体的塑造,又在关怀中达成民主社会要求于公民的素质。因为它的理论设定就是人具有向善本性。这一向善本性是个体塑造与民主社会统一的前提。教育的手段与目的在这里具有了同一性。而且应该且必须把这同一性的归属理解为“共属”才能理解她的教育意蕴。“‘共’是一种共同的秩序和多样性中的统一性,是人与存在内在的更高的规定性,这一规定性来自思与存在在自由中的让渡自身,超越自身,或者说敞开自身,深入自身,回到并呈现自身,在各自的自身中的呼应为‘一’;‘属’是使这让渡与呼应成为可能的‘成为着’,或者说使这让渡与呼应为‘一’者。”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探求。只有教育手段与目的的共同生成才能完善对教育内在精神的探求。在诺丁斯的教育信仰中正在完善。这是值得我们教育研究者们借鉴的。其五,在诺丁斯的教育信仰中,教学不仅仅是认知过程,还是师生共同创造生命意义的日常生活过程。这种教育信仰改变了传统的对学生与老师、知识的心物二元分裂的关系的看法。认为教育应该是师生双方“自我意义”的生成。这对教师教学实践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奈尔·诺丁斯.教育哲学[M].许立新, 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奈尔·诺丁斯.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M].侯晶晶,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街舞运动的教育价值 篇9

关键词:街舞运动,特点,教育价值

街舞运动作为一种崇尚展现自我、发挥个性的自由时尚健身运动, 深受广大青少年的欢迎和热爱, 而且又因为它特有的积极教育性, 所以笔者认为街舞运动应该得到社会、学校以及大众的重视和认可。

一、街舞运动的介绍

(一) 街舞的简介

所谓的街舞运动其实是一种兴起于80年代的美国黑人民间舞蹈, 它是“嘻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又因为这种舞蹈常在街头出现, 有着很强的表演性、自由性以及竞赛性, 且不受场地、道具的影响, 所以被称之为街舞运动。

(二) 街舞的分类

从动作的角度上看, 街舞一般分为两类:个人的技巧街舞和集体街舞。个人技巧街舞是最先流行起来的一种街舞形式, 它主要受众群体是年轻人, 因为它需要很多高难度高技巧的地面动作, 如, 360°旋转、翻滚、全身倒立, 也是最能体现年轻人精力旺盛、活力充沛且观赏性较高的一种街舞形式。而另外一种就是集体街舞, 集体街舞是现在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街舞形式。一是因为它正好迎合了大众的需求, 音乐的节奏感很强并且跳起来比较简单, 二是因为它能让参与者的全身都活动起来, 有很好的健身效果, 老少皆宜。

二、街舞运动的特点

随着街舞运动的不断发展, 在90年代初街舞进入中国, 并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欢迎和喜爱。街舞运动一般采用节奏比较明快的音乐, 且舞者一般着自由、夸张的服饰。这些有别于传统舞蹈的特征, 基本上就决定了街舞运动不同于其他的舞蹈形式。

(一) 随意性。

街舞运动继承了黑人舞蹈自由的文化传统, 所以在表现上, 街舞运动的动作不拘于形式且变化多端, 具有发挥随意、形式自由、即兴创作的特点。街舞运动崇尚表现自我、个性张扬和勇于面对挑战。这种特点和表现形式与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共鸣, 从而受到了全世界少年的喜爱。

(二) 创造性。

街舞舞者擅长从不同风格的音乐中找寻不同的灵感, 所以舞蹈的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 并不拘一格, 这就使街舞运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街舞运动并不固定舞蹈的动作, 但是要身体协调的基础上用复杂的动作变化来进行自我发挥, 这就让舞者在街舞中有了很大的自我表现空间。

(三) 娱乐性

街舞在摈除了传统单一的表现形式后, 使舞者能随着有节奏的音乐随意变换动作, 这就使街舞运动避免了动作的单调和重复, 让参与的人都能感到很大的乐趣和快乐。

三、街舞运动的教育价值

(一) 培养参与者的良好品质

街舞运动因为其特有的随意性而使舞者在跳舞的过程中可以不受形式的约束, 尽情的通过想象来自由发挥动作, 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 从而在运动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满足。如, 在街舞运动中的斗舞能很好的激发和培养参与者的竞争意识。在街舞运动中对参与者的表现能力和综合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不但要拥有娴熟的技能和技术, 还必须具备勇于接受挑战、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这样才能在激烈的街舞竞赛中, 战胜对手获得成功。另外, 由于街舞的练习和比赛通常都是集体进行的, 所以在集体中所有的参与者都互相配合、互相交流、互相鼓励, 这样的长期练习中就不知不觉的培养了参与者的团队合作能力, 增进了整个集体的凝聚力。因此, 经常参加街舞运动能提高参与者的自信心, 培养参与者良好的意志力和团队合作力。

(二) 提升参与者对美的体验

街舞运动的美主要体现在形态美和审美两个方面。街舞运动是一种涵括了健身、娱乐和艺术的综合性体育舞蹈, 持之以恒的参与和锻炼能帮助舞者塑造健康、匀称的体形。就街舞运动能提高舞者的审美能力方面来看, 因为街舞运动的参与者平常接触到的都是美的事物, 不管是听到的、看到的还是做到的都是美的艺术, 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下, 舞者就能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 提高参与者的身体素质

街舞之所以被称之为运动, 其实就是因为在跳街舞时能让身体的小关节、小肌肉等部位活动起来, 参与者在动感的音乐节奏下运动能使心肌的收缩能力加强, 血流速度加快。经常的参与街舞运动, 能有效让参与者的速度、耐力和其他力量得到提高。街舞的动作持续不断、运动强度可调节、运动时间自由, 所以能让参与者在练习舞蹈技能的同时, 也能加强锻炼身体, 促进身体的素质的提高。此外, 街舞也是一种很有效的体育教学项目, 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且对锻炼条件的要求也比较低, 适合于各个年龄段的学生, 有很高的体育开发价值。

(四) 有效的缓解参与者的精神压力

根据街舞崇尚展示个性、展现自我以及抒发情感的特点, 参与者在街舞运动中能自由发挥自己内心的情感, 这样就可以让参与者尽情的发泄内心的情绪、缓解压力, 使参与者能在明快的节奏中自由舞动。通常舞者为了更好的表现音乐中的各种元素, 他们会随意的做出大胆、奔放的动作, 让参与和欣赏的人都能融入到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在身体动作方面, 为了更好的诠释街舞就必须使全身都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 这样身体放松了精神也就自然放松了。

(五) 有利于参与者潜能的开发

因为在街舞中, 没有舞蹈动作的限定和固定的动作套路, 所以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来自由的进行发挥创造, 只要符合音乐的节奏, 都能让参与者大胆创新和即兴发挥。长此以往, 不仅能对参与者的智力和潜能进行开发, 还能提高自己的智力发展。

街舞运动作为一种时尚、健康的休闲体育运动, 有着其自身独一无二的特点, 并且还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如体育教育、美育教育、德育教育、智育教育等等, 还能有效的缓解参与者的压力、抒发内心的情绪。因此, 街舞应该被全面的利用起来, 用其自身的特点和价值促进参与者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任.浅析街舞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 , 2011 (08)

[2]罗刘宏辉.街舞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 (03)

论对话的教育价值 篇10

按照认识论的规律和学生学习知识时的意义建构, 是凭借自身经验与体验, 在真实的任务情景中在合作与对话中去实现的, 其实对话在师生的交往中起着唤醒作用, 起着催化作用。教与学并不是外在于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教学就其本质而言, 是交往的过程, 是对话活动, 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

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对话。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 从此意义上说, 对话是教学中交往的主要形式和途径。要在教育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对话, 使对话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那么必须正确地理解对话的含义。

教学对话是指师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 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 共同学习的方式。它的根本特点是谈话各方共同致力于创造意义, 创造价值。这里的对话有比较宽泛的意义, 它不只是两人的交谈, 包括教学中所有使用语言的互动行为。它既可是两人的交流、又可是多人的交流, 也不仅仅是指各方之间的交流, 而且是指各方的内心世界的敞开, 是对对方的倾听的接纳, 在互相接受与倾吐的过程中各方的内心世界的敞开中的精神的相遇相通。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 在对话中, 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

在教学中当教师创设了某一对话情景, 学生阅读、思考, 各抒己见后, 在交流中师生逐渐接近真理、认识真理, 从而进入文章的内存, 入境后有所悟, 有所获, 有所启, 当各自说出独到的见解后, 知识生成了, 课堂上师生各自收获的不再是单一的答案, 由于我们每人的思想, 经历、认识, 情感、个性等方面有诸多不同之处, 因而课堂常常会出现丰富多彩的答案, 这也就是对话的意义所在, 对话的价值所在。

如我在教学《我的第一本书》时, 用了对话教学的策略。在对话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有了对教材的个性化的解读。

教学中, 我以“苦难”为核心设计教学, 和学生在对话中交流观点:

师:同学们能在文章中找到关于“苦难”的情景吗?

生:能

生1:我只有一本书。

生2:乔元贞没有书。

生3:我们两共用一本书。

生4:乔元贞家里穷读不起书辍学。

生5:我们对吃红薯的记忆

师:同学们再读读文章中晒麦子的情节, 你能感觉到这个情节包含的苦难吗?

生:老师这个画面挺美的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让人感到温馨, 怎么能看出蕴含苦难呢?

师:是的, 同学们这个画面的确有农村生活的气息, 读来让人感到温馨, 但是又不能不让人觉得心酸, 因为只有经受了贫穷生活的磨难后, 人们才会有如此的对粮食的珍爱和我们现在浪费粮食以对比就更能体现当时人们的苦难岁月了。

生:老师说的有道理, 和我们的生活对比后我发现了其中的真情。

师:同学们细心再找找看哪些情节包含“苦难”。

在我的引导下在学生和学生的对话的启迪下找到了17 处蕴含苦难的情节。我们在品味作者的苦难岁月中对作品的主旨有了深入的理解。相信学生是有潜力的, 你给他阳光他就会灿烂。

在教育教学中我以对话来鼓励学生, 在我的鼓励下:学生读课外阅读的多了, 认真写作业的多了;练字的多了;作业的类型多了;有创意的写作业的多了。学生的习惯也养成了, 在一篇篇美文中我们在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中语文素养逐渐有所提升, 学生的心灵得以滋养。

对话是一个既陌生又新鲜的话题, 随着师生对新的教育思想的理解, 新的教育理念的确立, 对话式教育将会揭开教育新的篇章。它将是人们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唤醒生命, 激扬生命, 实现生命的再造过程。

对话无疑是新世纪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 我相信随着教育工作者对对话教学认识的深入, 对话这一教学方式将会不断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摘要: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将教学过程界定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强调师生交往, 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关系, 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这种教育教学思想的确立将是教学民主的集中体现, 是教师对学生尊重的反映, 它将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热情, 唤醒学生的潜在动力, 从而构建有浓厚的人文色彩的课堂教学及教育行动。

论网络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篇11

[关键词]网络音乐 音乐教育 正面价值 不良影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069

网络音乐是指音乐作品通过网络如互联网、移动通信设备等方式传播,以数字形式为主的音乐作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网络音乐迅速发展,成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音乐自然也当成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它与传统音乐教育之间既有冲突,也有融合,那么该如何看待网络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呢?笔者对此作了简要分析,主要从利害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音乐拓展了音乐教育的内容空间

网络音乐以网络为载体,以有线与无线两种形式进行传播,大大扩大了传播音乐的范围,提升了音乐传播的速度,同时也加快了音乐优胜劣汰的速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极为频繁,自然也能接触到不同种类、不同内容的音乐。

首先,网络音乐是音乐教学真正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的途径,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音乐进行亲密接触,而不必仅仅限制在课堂上,网络音乐真正为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和接受音乐熏陶创建了原生态的学习环境,若妥善加以利用,能够有效拓展音乐教育的空间。

其次,网络音乐以整个互联网为载体,它是一种开放的、及时的、高效互动的系统,真正突破了地区、民族、国家等的局限,理论上学生可以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进行选择性地欣赏和学习。而传统的音乐教育以课堂为基础,限于课堂时间所限,学生所能接触的音乐较为有限,它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内容有限的系统空间,学生的学习资源有限,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网络音乐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容,扩大了音乐教学的空间,从而为师生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选择,而这正是传统音乐教育最大的缺陷。

二、网络音乐为音乐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我们主要依靠乐器、录音带、教材等,甚至还要依靠教师本身的音乐技能,因而音乐教育的形式十分有限,教师的选择受限,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音乐教育目标也就难以达到预定的水平。而网络音乐则为音乐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形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类型的音乐,不必担心资源不够丰富。当学生遇到某些学习难点,教师需要新的教学材料时,还可用多媒体利用网络及时寻找相关的资源,以满足学生的要求。

另外,利用网络不仅可以展示音频,还可以展示相关的音像资料,听觉和视觉相结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例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展示相关的景物,甚至也可展示张若虚的同题诗作,增加学生对美的感悟力,充分调动其想象力,进行发散思维,真正了解音乐的魅力。再如,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相关的音乐游戏,如听曲猜曲名、听音辨乐器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音乐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网络音乐促进了音乐教育的发展与繁荣

就发展现状而言,受惠于网络音乐,我们见到音乐教育正在飞速发展。在古代,音乐是贵族是所特有的权利,“诗书礼乐”并提即为明证,在过去几十年,音乐教育所需要的费用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也只是为少部分所能够承担,并未真正普及。而网络音乐打破了这种界限,它面向广大受众,为一切愿意接受音乐的人敞开大门,音乐真正走向平民化、大众化,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部分,正在逐渐发挥它的育人目的。在繁忙的工作结束后,网络音乐为身心疲惫的人们提供了放松心灵,放飞想象的机会,人们正逐渐感受到音乐的重要性。就个人而言,在此大环境的影响下,正规的音乐教育正在逐渐发展。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弥补传统音乐课堂教学和现实条件的不足,给个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网络音乐为广大学生进入音乐殿堂提供了敲门砖,也为音乐教育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遇。

四、网络音乐给音乐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网络音乐也是如此。首先,网络音乐虽然表面上十分繁荣,音乐量出现爆炸式增长的趋势,但是,由于网络规范尚未完全建立,网络音乐的水平层次不定,内容也良莠不齐,在给音乐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音乐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挑战。例如,个别网络音乐受名利驱逐,对质量的把控不严、低俗、媚俗、恶俗的作品时有出现,崇尚色情、暴力等不良趋向越来越明显,而学生的辨别力不强,对此作品的认识不足,难免受其影响。其次,网络音乐一方独大,也严重阻碍了其他形式音乐的发展。优秀的音乐作品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正规的音乐教育举步维艰,人们已经习惯了接受网络音乐的低价,难以接受价格稍高的音乐演奏会,支持现实中的音乐作品,这对于正式音乐教育带来了挑战,学生既缺乏正规教育,单纯依靠网络音乐,音乐水平也就难以提高。

五、我们应当正确对待网络音乐,发挥其正面价值

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正视网络音乐的优点与不足,对待网络音乐既不能不加选择,完全接受;也不能讳疾忌医,毫不接触:我们要精心选择,扬长避短,妥善处理好网络音乐与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使网络音乐最大可能发挥其正面价值。首先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音乐丰富的资源,为学生精心选择教学材料,丰富音乐教育内容,拓宽教育空间。其次,还可以网络音乐的操作性和灵活性较强的特点,积极探索新的音乐教育形式,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爱上音乐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等能力。再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音乐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网络音乐,如何甄别优秀的音乐作品,避免受到不健康的作品的影响,使网络音乐更好地为自己服务,体现“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

和谐教育的价值追求 篇12

一、和谐教育关注人的价值

教育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个体, 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 教师也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工具。这些观点早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然而, 和谐教育所倡导的关注人的价值的理念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观:学校教育对“人”的人生够不够充分?教育手段和方法是否顺应了人性的发展?

和谐教育应该是人的生命的教育, 是促进人和谐发展的教育, 是促进孩子、教师、家长及社区成员发展的教育。人是教育的中心, 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 也是教育的归宿。总之, 人是教育的根本。对教育主体——“人”的深刻认识, 才能使我们关注着和学校教育密切相关的、在教育获得诸多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人, 关注着教育的基点——生命, 关注着教育的终极目标——发展。有了这一核心理念, 我们的教育才能有“让孩子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 让老师们享有职业的尊严和快乐”的共同理想;才能有“让孩子和老师抬起头来走路”的发展性评价;才能有“心连心、手拉手, 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的家——校——社区互动;才能有“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建模;才能有老师们在苏霍姆林斯基幸福之路上的起航;才能有“把机会留给最需要机会的孩子”的教育视角;最终也才能有如同百草园般的动感校园。

二、和谐教育重在营造氛围

学校的人际环境和氛围直接影响学校的工作效能, 创设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是学校管理的一项基础工程。首先, 学校的管理

(三) 改进后再反思

在学习理解《新课程课堂诊断丛书》的基础上, 对两节课进行了诊断的实践, 我充分认识到, 教学方式的变革其背后是深层的思维方式的变革.其实质是在变革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的是教学的积极价值取向。二期课改的要点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 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方式,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地、自主地展开讨论和交流, 充分张扬学生个性, 提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要求。

这一节课我不只是关注怎样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设计教学, 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转变角色, 使学生必须具有认真学习、达成目标的责任感。

学生的应变能力在课上也有了很好的锻炼, 个别学生的发言见解独特, 博得同学的掌声, 有的同学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时, 者——校长要努力成为教师工作上的合作伙伴、生活中的知心朋友, 要为教师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少一点指责, 多一份关心;少一点强制, 多一份尊重;少一点疑虑, 多一份信任;少一点限制, 多一份人性。校长们绝不能把校长与教师的关系简单地看成“支配”与“服从”的关系, 应该彻底改变支配和硬性服从的“家长制”管理方式, 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 充分尊重教师、相信教师, 把广大教师看作合作伙伴,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作用。

“管理是文化”, 应从“人”的角度来管理学校, 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 用暗示拉动教师心弦, 用服务撞击教师心弦, 用激励鼓动教师心弦。使每一个人都充分发挥才能, 为团队利益作出贡献, 开发每个人的潜能, 激活创造力, 激发民主参与管理意识, 实现个人发展——有成就感、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 领导心中有教师、教师心中有学生, 一个和谐发展的团队, 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才能稳步建立起来。

三、和谐教育追求共同发展

就一般而言, 许多学校的管理模式是常见的组织模式, 而体现和谐教育的网管模式, 强调的则是师生双向发展, 即通过学校、教师、家庭、社会这样的网络, 达到带动、沟通、理解、共识。凡是属于这个管理体系的就要遵循这个原则,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尊重和关爱;教师与教师之间是交流、合作和包容;孩子之间是融洽、互助和友爱。

确定管理理念首先要确定对教师群体的人性假设。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最为活跃和关键的因素。对学校而言, 在促进教师努力工作、献身学校发展的诸因素中, 重要的是学校的环境是否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是否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条件、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提升的空间。同时, 教师职业的助人性、内隐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更加要求一种关爱、宽松、自律、理解、信任和合作的氛围。

具体说来, 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化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 可以用四个“场”来概括:一是搭建平台, 优化“学习场”, 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内优外联, 拓宽“交流场”, 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供学术资源;三是以课改为载体, 提供“实践场”, 为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搭建舞台;四是多元评价, 提供“反思场”, 为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提供机制保障。

“以人为本”不是口号, 和谐教育不是最终目的。不妨可以进行这样的追问:为什么要办和谐的教育?为什么要追求教育的和谐?和谐教育的价值何在?一位思想者做了朴素而有力的回答:和谐是为了发展, 发展的结果是让师生快乐、幸福, 生活的更有价值。

还能够及时向其他同学寻求帮助, 共同来解答问题。在分享鉴赏感受时, 更是热烈, 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学生的音乐鉴赏活动是积极参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给学生以积极参与的机会, 给学生一个积极思维、积极创造的空间。这样的师生互动活动,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并提高了音乐鉴赏教学的效果。教学实践证明, 当学生真正听懂了音乐后, 他们会自觉地在音乐中展开自由的、充分的、丰富的、美妙的联想画面, 从而真正使音乐鉴赏活动成为创造性思维运动的过程。

作者简介:

罗琼, 大学本科学历, 揭阳华侨高级中学音乐教师, 揭阳市青联第三、第四届委员, 揭阳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秘书, 市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 东山区青年音乐协会会长。

摘要: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工程。和谐教育应该是以关注人的价值为教育理念, 在实践中协调处理好学校与学生、教师、家长、社区的关系, 创造和谐氛围, 以促进师生与学校共同发展的教育。

上一篇:真实叙事下一篇:金银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