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主义教育

2024-05-19

价值主义教育(共12篇)

价值主义教育 篇1

民族地区高校是我国高校的特殊群体, 办学的主客观环境都具有独特性, 民族地区大学生处在特殊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 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民族心理、宗教意识、宗族观念、浓厚的乡土性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思想观念、精神情感、价值观取向、认知方式等与其他地区高校学生存在较大差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有其特殊性。如何在教育民族地区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加强实践教育为切入点, 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体系, 以提高针对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一实践教育的特点及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实践教育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 是寓教于“行”的教育过程和方法,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实践教育具有主体性特征, 注重过程教育, 有助于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主动性、能动性, 是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灵内化的有效途径;实践教育具有开放性, 它提供了开放的教育环境、开放的教育形式、开放的教育内容、开放的教育过程、开放的考核评价方式, 这种身临其境的开放式教育具有理论教育无法替代的功能;实践教育具有综合性, 它能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的有机结合, 实现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从而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实践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个体内生、隐性渗透、启发诱导、感染熏陶、体验反省等功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内化过程, 从教育学角度看, 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大学生在实践教育中, 处在真实、生动的环境中, 形成有关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性分析、理解、判断, 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斗争、自我监控, 经过自觉地选择、消化、同化、吸收, 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修养及立场、观点、方法。

实践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和强调实践体验、情感渗透、信仰确立对德性成长及价值观生成的重要意义, 具有隐性渗透、启发诱导、感染熏陶、体验反省等功能, 对受教育者的观念、情感和行为产生综合影响的教育过程。能够促使学生从“知”到“信”, 使理性化的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内在的价值信仰, 能够促进发展学生遵从核心价值观的内源性动力, 建立自主性的情感体验、精神归依和内在的德性生成过程等。[1]在实践教育中, 学生通过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 能够真正发现自己的不足, 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 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提高自我修养和自我测试能力, 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认知、明理和发展。亲身经历并加以体验的事情往往会刻骨铭心, 甚至终生难望。

二根据民族地区高校实际, 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体系

(一) 构建以三个结合为基础的实践教育组织体系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育的主阵地, 但在课堂上也可开展一定的实践教育活动, 主要有如下形式:主题讨论、问题辩论、社会热点焦点分析、情景模拟实践性教学、学生尝试讲课、播放影像资料片等。

在课堂外开展的实践教育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要把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如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感言博客、微信大赛, 积极鼓励、组织、引导大学生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哲学兴趣小组、儒学会、党章学习小组、伦理学学习小组等, 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教育。

2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与校内的教学实践活动相比, 校外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更有吸引力,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更新鲜, 他们希望走向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他们充满了好奇, 学校不仅要开展校内实践教育, 还要努力创造条件组织校外实践教育。

有效开展校外实践教育, 创建优秀的实践教育基地非常重要。必须依托地方资源优势, 建设一批特色教学实践基地, 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渠道。我校立足湘西, 依托湘鄂渝黔边区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建立了贺龙故居、周逸群故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芷江日本受降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实践教学基地、德夯苗寨民族文化及德育实践基地等。

3集中组织与自主分散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是针对全体学生的, 所有学生都应该参加, 但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安全等因素的制约, 有些集中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便多开展, 就必须与自主分散的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集中组织主要是一些大型的综合性强的社会实践活动, 更多的情况下, 学生则可采取自主分散的方式, 根据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 灵活机动地参加实践教育活动。

(二) 丰富四个层次内容的实践教育活动体系

1开展认知性实践教育

组织学生到土家苗寨参观、考察、采访, 圩场赶集, 了解民意社情, 邀请地方政府人士做区情报告, 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给民族地区带来的巨大变化发展, 认识党的路线方针的正确性, 体会党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 拥护党的领导, 认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也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民族地区的贫困落后, 与发达地区的巨大差距, 激发他们毕业后报效家乡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举办“科技文化月”活动, 组织科技展览、科普讲座, 编写发放简单明了又生动有趣的有关宗教知识、民族知识、人文地理知识的科普读物等, 通过科学文化和无神论教育, 帮助他们破除迷信, 崇尚科学。可邀请地方“特定阶层”的宗教人士、族长、德高望重的长者为学生做报告, 从正面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宗教文化、人文风情、民间习俗, 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宗族观、文化观,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 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开设“形势与政策教育讲坛”, 按照“三贴近”的要求, 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民族地区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分析问题。精心设计“民族团结教育周”活动, 举办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专题讲座, 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 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在实践教育活动中, 要充分运用民族地区特有、学生又喜闻乐见的传媒形式, 如民族节庆活动、民族山歌、民间故事、打油诗、顺口溜等, 进行教育宣传, 化抽象为生动、化枯燥为神奇、化呆板为活泼, 起到寓事明理、褒善贬恶的作用。

2注重情感体验性实践教育

依托本土教育资源实施情感体验性实践教育。少数民族地区虽然贫穷落后, 但有许多地方是革命老区。湘西自治州, 大革命时期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 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 成为今天我们宝贵的红色教育资源。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 祭拜悼念红军先烈、民族先烈, 使学生身临其境, 实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请老红军做报告, 让学生体验穿红军衣, 扛红军抢, 回味过去革命岁月。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可以组织学生去苗寨民族文化实践基地, 尝试操作苗族先民的劳作方式 (推磨、石碾、榨油、打谷等) 、观赏他们的造纸技术、蜡染和刺绣工艺、花鼓表演, 深切感受他们的艰辛磨难, 也感叹他们的聪慧与伟大, 真切实在了解璀璨的民族文化。

3坚持行为养成实践教育

坚持长期组织开展学雷锋月活动、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 让大学生自觉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品格, 树立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思想, 使学生在实践教育活动中体验价值, 提高认识, 锻炼意志。我校文学院学生李正龙, 利用节假日到高寒缺水、贫困落后的民族山村———凤凰县腊尔山拉忍村, 坚持长期义务支教, 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充分利用本校特色资源进行养成教育。我校先后编写和出版了《景色人生———吉首大学优秀校友奋斗辑录》《大学生行为规范读本》《大学生怎样做人》《漫谈养成教育》《新时期女大学生成才漫谈》等20余部书籍, 拍摄了《使命》等10余部电视专题片、用生动的人和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运用校训、校歌的魅力教育学生, 使学生从进校第一天接受校训、校歌的熏陶, 勉励自己积极进取。我校凝练“以业报国, 以人名校”的校训, 实施“以人名校”的特色教育, 教导学生以自身的价值而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 并最终以学生出名而使学校影响扩大。我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事业成就感, 将学生热爱吉大, 为母校争光的思想与刻苦学习, 立志成才, 以业报国的思想紧密地结合起来。

4加强综合性实践教育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学生工作部等单位联合举行寒暑假大型实践教育活动, 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重走红军路”“扶贫帮困支教”“老区慰问演出”等大型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 服务群众。尝试大学生基层挂职实践, 让大学生到乡镇 (街道) 、企事业等基层单位挂职锻炼。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实施了“立人教育”工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项目”。开辟了富有吉首大学特色的“立人大讲堂”, 校领导亲自授课。

举办大型学生社团活动。如我校的“健强社”学生社团, 在校团委、学工部的领导支持下, 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关爱贫困生的“八心” (信心、诚心、爱心、暖心、舒心、交心、热心、贴心) 工程。对于贫困生, 坚持经济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在经济上帮助、生活上关心, 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引导、精神上鼓励、心理上抚慰, 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 自强成才。

举办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创业设计大赛、各民族同学大型联谊会、红歌赛、演讲赛、辩论赛、革命故事会, 特色纪念活动、仪式教育等。使学生在实践教育活动中受到感染、震撼、启迪, 进而反思、判断、选择, 灵魂得到净化, 思想得到升华。

(三) 形成“一分、二级、三式、四一”的实践教育实施体系

“一分”, 对学生分层次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根据研究生、本科生高年级学生、本科生低年级学生年龄层次, 按照文理科所学不同专业层次, 依据学生个人能力、兴趣爱好个性层次, 分别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各自的特长, 施展各自的才干。

“二级”, 设立校院两级领导工作组。为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指示, 加强对实践教育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 成立学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吉首大学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 再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为组长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小组”。

“三式”, 采取三种模式的实践教育活动, 即假期集中式、课余日常式、周末重点式。利用寒暑假时间长的有利时机, 可集中学生组织大型综合性强的社会实践活动, 强调突出社会影响。利用课余时间, 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强调保持实践教育活动的常态化、长期性。利用周末相对集中的时间, 精心设计几个重点实践教育活动项目, 强调教育活动的示范性、典型性和创新性, 注重对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

“四一”, 即每学年制定一份实践教育总计划、每学期召开一次教育实践活动校级协调会议、每学期编辑一本学生实践学习文集, 每学期召开一次实践教育总结表彰会。

(四) 实施以两个机制为关键点的实践教育保障体系

1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是有效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的前提。制定和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实现实践教育活动规范化、常态化, 保证实践教育活动有计划、方案指导, 行动有组织, 过程有监控, 成果有考评。内容包括实践教育的岗位责任制度、实践教育内容选定制度、实践教育课时学分分配制度、实践教育活动实施制度、学生实践管理制度、跟踪调查制度、考核制度、财务制度、学校各职能部门会议联系制度、校地会议联系制度等。

2健全完善的考评机制

评估机制的建立, 有利于对实践教育进行客观评价, 既有利于教育实践的常态化, 也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 以便调整策略, 改变时间内容和方式。

学校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实践教育评估机制, 建立规范、合理、客观、公正的考评体系, 对教育效果和成果、产生的影响进行规范、科学、公正的考评。确定评价指标内涵及标准, 分级设立指标, 考核内容立体化、全方位, 考核方式做到开放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过程与结果有机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动态与静态有机结合。把考核结果与老师晋级评优、职称评定, 与学生的奖学金评定、评优入党、推荐就业等直接挂钩。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实行“院校二级考评、定期轮评”的考评制度, 并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考评。院级一年、校级二年一轮评, 对照评估指标体系, 特别是各项核心指标, 首先各学院每一学年对实践教育效果和成果评估, 在此基础上, 由“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每二学年对各学院再评估。将评估结果“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 即把学生在实践教育中的表现和成绩纳入到学校对学生综合测评的大体系之中, 纳入到学校宣传部、团委、学工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拓展教育的大考核体系中, 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记录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秦红岭.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J].北京教育, 2010 (10) .

价值主义教育 篇2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系列评论之三

□本报评论员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特别是三个纬度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必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有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维系国家统一稳定的精神纽带,凝聚人民共同奋斗的强大力量,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全体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灵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对于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团结一致,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阵地,学校是培育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高尚道德情操、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教育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勇挑重担、切实履责,不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推向深入。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融入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从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各有侧重地开展行为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理想信念等教育,建立并完善大中小学、幼儿园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德育序列。要加强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结合,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有机衔接,使德育更贴近实际、更贴近学习生活、更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青少年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知党、爱党、跟党走的信心和信念。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增强理论体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及干部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健全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增强理论认同感和践行的自觉性。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主动研究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考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校的具体体现和表达方式,积极凝练培育能够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学校精神。

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高尚道德情操、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自觉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理想,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着重打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

建构主义价值取向的幼儿科学教育 篇3

关键词:建构主义;幼儿教育;科学教育。

建构主义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过程是一个意义的建构和生成过程,新知识也是在学习者的原有认知图式基础上逐步生成的[1]。它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的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明确指出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唯一主体[2]。

一、以培养科学兴趣为主的幼儿科学教育目標。

科学兴趣是指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科学兴趣的重要时期, 对于幼儿来说,兴趣是促进他们积极主动探索的内部动力,浓厚的科学兴趣能使他们开动脑筋, 积极地思考问题,提高主动建构的自觉程度和创造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目标也明确提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3]因此,激发和培养儿童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是新一轮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由此可见,《纲要》的科学领域的目标正体现了建构主义价值取向。虽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已经颁布了将近十年,然而,在教育实践中,依然存在忽视科学兴趣的培养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科学教育形式单一,注重讲解。二是科学教育资源有限。三是内容过于书本化,难以引起幼儿兴趣。幼儿教师要充分领会建构主义价值取向,激发和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

第一,以“形式”激趣。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形式必须丰富多样。在每个学期,教师要根据内容确定不同的教育形式,观察、参观、科学小游戏、饲养、种植、科学实验、科学阅读等互相结合,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了解身边的事物,发现身边神奇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第二,以“环境”激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来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 一方面利用园所资源,在教室内设计科学角,提供大量的探索材料,供幼儿探索;在园内开辟饲养角,动植物角等,让幼儿观察动植物的变化,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另一方面利用社区资源,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亲近大自然。 将社区大自然作为课堂。带领幼儿去社区的草坪采摘野菜,去蔬菜基地观察无土种植,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

第三,以“内容”激趣。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关心和爱护周围环境,这些积极的态度和精神能引发幼儿的科学探索行为,维持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因此,除了利用环境资源,教师还可以从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及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精心选择科学内容, 着眼于幼儿身边的科学现象,为幼儿选择可见、可闻、可触摸、可操作的自然物和科学现象,便于幼儿从周围物质世界中获取直接经验或生动形象的具体知识,产生积极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第四,以“心理”激趣。建立一种平等的探究学习关系,为幼儿提供心理安全的探究环境也是激发和培养幼儿科学探索兴趣的一种方法。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出错,在他们出错时,不要急于批评和制止,而应该对他们进行真诚询问,耐心倾听,认真观察,支持幼儿的各种想法和做法,实行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平等的合作,评价,使幼儿获得继续探索和成功的自信。安全的心理环境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也促进了幼儿探索精神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二、以亲历探究为核心的幼儿科学教育过程。

探究亦称为发现学习,是指幼儿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自己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的过程。科学本身具有探究性的特性,就决定了探究是幼儿学科学的基本方法。而且“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幼儿对他们周围能接触到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幼儿亲历探究作为幼儿学习科学的方式和手段,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让他们体验探索发现的全过程,也能够培养他们初步的创造力及批判思维, 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相较于科学知识,“科学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儿童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其领悟科学、运用科学的能力。”[4]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应以幼儿的亲历探究为核心,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主动建构科学知识、获得科学素养的过程。那么,幼儿科学教育过程如何实现以幼儿的亲历探究为核心?

(一)教师要积极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源泉。“只有既适合于学生又有意义的问题才能产生有所收获的探究活动。”[5]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不会提问、不敢提问是教育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教师可以从幼儿观察的兴趣点、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或针对幼儿身边及时发生的现象或事情来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用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提问后,教师还要通过暗示、示范、建议、设问等手段来引导幼儿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支持幼儿解决问题。

(二)教师要积极支持幼儿亲历探究。

亲历探究就是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动手操作是是幼儿亲历探究的一个关键环节。然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亲历探究对幼儿学科学的重要意义,总是以自己的一家言抢占了幼儿的探索时间,或者以讲解代替探究,严重影响了幼儿的积极性以及科学教育的效果。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听会忘记,看能记住, 做才学会。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探究,幼儿有了“做”的机会, 才有自主学习的空间[6]。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孩子关注科学、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获得正确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因此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少说,而让幼儿多做,支持幼儿亲历探究,为幼儿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引导幼儿多方面、全方位地探究问题,而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答案。法国的“动手做”

倡导“让儿童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进行学习”。这正是建构主义的价值取向的充分体现。

(三)教师要积极支持幼儿获得探究的完整体验。

真正的探究是幼儿积极、主动、充分地与客观事物或现象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幼儿亲历探究,支持幼儿获得探究的完整体验。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必要的环节和要素:

1.观察发现,提出问题。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对事物和现象进行细致观察和操作,进而发现问题。幼儿有了疑问和问题,并产生想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究才进入了真正的准备状态。

2.猜想和假设。幼儿用已有的经验猜想和解释。它为幼儿认识的主动建构,即主观原有认识与客观物体和事实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能。

3.形成问题的解释。儿童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学习推理、预测,找到事物的属性、现象的因果关系或其他的解释,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4.交流探究结果。幼儿通过图画、记录表等,与同伴或教师分享探究结果。交流是儿童探究后的自然流露。幼儿通过整理自己的记录,学会描述自己的发现结果。

教师只有支持幼儿经历这几个必要的环节,帮助幼儿获得探究的完整体验,才能真正实现以幼儿的亲历探究为核心的幼儿科学教育。

三、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幼儿科学教育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科学教育提倡的一种评价方法。所谓过程性评价最早是指对所确定的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的评价,为方案的制定者提供反馈信息, 用于发现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问题[7]。

教育领域中的过程性评价是指判断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是否朝着既定的目标方向顺利有效地进行,以便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过程,它是在教育过程中持续进行的评价。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 过程性评价既是评价方法,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贯穿于幼儿学习的始终,其目的是诊断教学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幼儿的科学素养是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故在进行评价时,不能简单的看待幼儿探究活动的结果,而要将评价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始终,尤其要重视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幼儿园广泛运用的成长档案袋法也是一种可以在科学教育中借鉴的过程性评价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成长档案袋,融过程与结果为一体,描绘幼儿的科学活动过程,记录了幼儿的科学活动轨迹, 展示了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理解力、创新力的成就和进步,为幼儿、教师以及家长就幼儿的科学素养提供交流的平台和依据。

总之,建构主义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幼儿主体性,鼓励幼儿运用有意义的方式,在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中,通过探究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激发幼儿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和态度,从而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裴新宁。 从学习理论的现代发展谈建构主义在科学教学设计中的实践[J].全球教育展望,2004(7)。

[2] 陈琦,刘德儒。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5.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J].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72.

[4] 陈琴。建构主义与科学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4(6)。

[5] 罗兴凯,等。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25.

[6] 刘伟琴。注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J].科学教育,2008(6)。

价值主义教育 篇4

一、海外“保钓”运动的由来及其历史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969年, 美国欲将二战后占领的琉球群岛交给日本, 钓鱼岛也包含在内。消息传来, 留学美国的台湾、香港留学生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发起保卫钓鱼岛 (台湾习惯称“钓鱼台”) 运动, 各地纷纷成立保卫“钓鱼台”行动委员会, 组织游行示威、座谈, 发行报刊, 放映电影。这场爱国运动从1970年开始, 波及美国、欧洲、日本、香港和台湾等地区, 后来发展为促进祖国统一运动, 一直持续到1981年左右, 这场运动被后人称为“保钓”“统运”。

海外“保钓”运动是中华儿女在海外自发组织的一场爱国运动。在“保钓”运动中, 他们提出口号“中国的土地, 可以征服, 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 可以杀戮, 不可以低头”, 并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致尼克松总统公开信》, 宣誓中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号召2 000多名爱国学人签名, 杨振宁、陈省身等知名学者积极响应。为了捍卫国家主权, 他们多次组织游行, 向美国政府、日本政府、台湾当局请愿, 陈述立场。在“保钓”“统运”期间, 他们自行印发的刊物多达三四百余种。在这些刊物里, 他们不仅探讨钓鱼岛的历史, 思考美、日觊觎钓鱼岛的原因, 而且由钓鱼岛问题进而思考中国近现代史, 关注国际大局, 寻求中国独立自强之道。自从1971年7月以来, 他们组织多场国是讨论会, 并在讨论中认识到, 钓鱼岛问题的实质在于祖国统一问题。在9月份安娜堡的“国是讨论会”上, 他们用投票的方式, 通过了“只有一个中国,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决议。这个决定, 对于来自台湾的学生来说, 是难能可贵的。

这场运动, 造就了一大批爱国的仁人志士。通过运动, 他们走出了书斋, 走向了美国社会, 走向了华埠 (即“唐人街”, 是“中国城”另一习惯称谓) , 走向了台湾, 走回了大陆, 与华侨华人重新认识和认同新中国的建设和进步, 并激发他们用一生的努力来践行爱国事业。他们怀揣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港台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共同宏愿, 公开举办各种活动来支持新中国的统一大业。比如, 罗兰、陈天璇夫妇在美国参加了香港学生联谊会和“保钓”运动, 组织华埠食物合作社和华埠电影小组, 参与《美洲华侨日报》工作;林孝信在科学教育方面, 坚持在台湾办《科学月刊》, 四十年如一日;杨贵平、居乃虔等人, 把参加“保钓”运动所迸发出来的热情和理想, 投入到回馈社会的草根工作中, 从事滋根事业。有的为了扶贫, 抵押了自己的房子, 过着简朴的生活。吴国祯、杨思泽、林盛中等台湾学子, 在美国完成学业后, 毅然回到大陆, 报效祖国。他们组织发起台湾同学会, 为深化两岸沟通而努力。龚忠武、赖尚龙、林国炯等人则放弃了自己的学术研究生涯, 进入联合国, 为新中国服务。叶先扬先生成立了“大中华高等教育基金会”, 资助贫困同胞, 服务劳苦大众。

在20世纪70年代, 台湾岛内是一个戒严的社会, 很多参与海外“保钓”运动的台湾留学生因此被吊销台湾护照, 参与者本人与台湾岛内的家属受到国民党政府的恐吓, 甚至被殴打、逮捕。有些人姻缘受阻, 有些人学位受碍。1967年到俄克拉荷马大学读材料学的周本初, 为了参加“保钓”运动, 学业受到严重影响, 一度被学校开除, 后又被破格录取, 直至23年后的1990年才毕业, 获得博士学位, 其时已届55岁高龄。周本初不仅积极参与海外“保钓”运动, 用心收存运动资料, 并于2007年9月, 将自己毕生积攒的12箱“保钓”“统运”资料捐赠给清华大学图书馆, 让大陆的青年学子得以穿越历史的迷雾, 看到30多年前感人而真实的一页。这种青春无悔的激情, 为了国家的主权而奋斗几十年的精神, 在任何时代都弥足可贵, 可歌可泣。

虽然海外“保钓”运动发展到后期, 运动参与者产生了分化, 但是海外“保钓”运动对于遏制美、日私相授受中国领土发挥了重要作用。周恩来总理誉其为“海外的五四运动”, 并多次接待海外“保钓”运动的参与者, 与之亲切座谈。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后人对这场爱国运动历史的认识与研究一直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

二、海外“保钓”运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在当前我国周边形势复杂、主权争端较多的情况下, 找准角度, 加强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与宣传, 让亿万青少年认识这段历史, 铭记这段历史, 这不仅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精神, 而且也有利于增强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历史认知, 是加强两岸沟通,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

“保钓”运动的历史可以让学生们更理智地爱国。面对领土争端, 首先要从历史中找依据, 而不是毫无自己的判断, 盲目接受舆论的立场。有了历史依据, 才能有力地发动更为广泛的力量。其次, 要通过研究和宣传海外“保钓”运动, 让学生们明白, 遏制世界上反华势力、解决领土争端, 最根本的途径在于增强我们国家的实力。接下来的10到20年, 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深刻理解“稳定压倒一切”和“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含义, 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和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再次, 要让学生客观地分析局势, 拥护国家领导集体的决策;让学生以文明的方式,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恰当地表达爱国热情和正义感。最后, 在这个网络时代, 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信息, 要教育学生时刻保持理智和冷静,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做到不信谣, 不传谣, 不做影响社会稳定的事情, 更不采取过激的行为。在世界各国的政治事件中, 很多群众多是受到蒙蔽才参与其中, 更有很多人做出过激行为, 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我们当引以为鉴。

“保钓”运动的历史可以让学生们更积极地关心世事, 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 我国面临着新的国际挑战, 尽管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直接影响局势, 但能够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产生直接影响, 使他们不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沉默的一代, 而是成为爱国爱民, 关心世事, 以天下事为己任的青年人。因此学校不应过于担心组织爱国主义教育会产生不稳定因素, 而是要积极地引导学生的爱国行为, 使之产生正向的力量。

“保钓”运动的历史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珍惜当前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学校应当通过爱国主义教育, 让青少年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和平更加值得珍惜、更加可贵” (李肇星语) , 警醒青少年学生珍惜当前的大好和平环境, 把因为同仇敌忾所迸发出来的热情和理想, 投入到争分夺秒的努力学习中, 投入到能有效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公益活动和志愿活动中,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要让学生认识到爱国是要用一生践行的伟大事业, 只要爱国的火种不灭, 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就有希望。也唯有如此, 才能使爱国的行动更有力量。

爱国从来都不是空洞的词藻, 是需要用行动来实现的事业。海外“保钓”运动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保钓”运动的历史可以让世界各地的华夏儿女更好地团结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 共同来完成保卫钓鱼岛的未竟事业。这种中华儿女追求祖国统一, 并为之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们要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价值主义教育 篇5

各地抓住重点,突破薄弱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不断增强党团组织在学生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等实事,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开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 赵玖国:水井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于2012年3月25日至31日参加贵州省“千

校万师”第五十三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思考

第一节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

第二节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的对策探讨

2011年是荔波“课改”之年,全县各校已不同层次的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播尧乡地莪、觉巩、丙楼三所小学,为实施“课改”,加强校际交流,博采众长,促进共同发展,4月15日下午,三校教师会聚地莪小学,开展以“携手合作、共同发展”为主题的校际交流活动。

活动中,觉巩小学梁国勇老师献上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动听的歌声,优美的旋律,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和感受到音乐魅力。交流活动中,三校教师充分交流,十分融洽。中心校黎明波校长对三校开展此次活动给予高度的赞扬,并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交流结束,三校教师进行了篮球友谊赛。

价值主义教育 篇6

历史学是社会科学的基础,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是对青少年传播普及历史知识,进行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青少年懂得历史发展的规律,树立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懂得历代兴亡得失的道理,有利于从中汲取教益;提高理论修养和文化素养,开阔视野,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懂得历史,懂得中国和世界的过去,如果对我们伟大祖国的文明历史都不知道,又怎么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呢?不懂得历史的人是容易迷失方向的人。今天随着祖国的扩大开放,我们必须还要广泛了解和掌握世界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历史,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同时历史教学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要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关于历史科学的理论。按年代顺序对历史作出正确的评述和分析,做到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历史教学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总结历史上各种各样的经验作为借鉴,用这些经验和观点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它在素质教育方面的功能,就必须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和培养他们的开拓进取及创新精神为目的。古今中外的史学知识的确有着非常丰富的做人之道。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价值观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古人留下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翻开历史的篇章,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华民族在长期不懈的奋斗中培养和熔炼出来的优秀民族精神,它维系和凝聚着华夏炎黄子孙的团结和统一,使之代代相传,自强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和科技之最,这些都无形地增添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如云南猿人的古老,四羊方尊的雄奇和精美,世界震惊的四大发明,地球巨龙万里长城,世界奇观秦皇兵马俑,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之路,中国和亚欧的友好之路“丝绸之路”,世界艺术宝库上一颗璀璨艺术明珠敦煌莫高窟,至今为世界人民叹为观止。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促使、激发青少年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动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中学历史教学中,中国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上形式是多种多样,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他们演讲生动的故事,如岳飞抗金的信心,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志气,魏源《海国图志》的富国强兵之道,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英雄壮举等,使学生产生崇敬之情,激发爱国之心。还可以利用电视幻灯教学的优势,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制造骇人听闻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抢劫财宝罪恶滔天的史实。而这些的确是使观者义愤填膺,罄竹难书。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遗址、历史博物馆,使他们实地观察增添新的直观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以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祖国古代绚丽文化的自豪。使同学们懂得中华民族在艰苦条件下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注重于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有机结合,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价值主义教育 篇7

(一) 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 因而他们的价值观状况尤其值得关注。据调查表明,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无论是北京奥运会涌现出的“鸟巢一代”还是汶川大地震中自发投入抗震救灾的志愿者, 以“80后”为主体的广大高校学生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觉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一代, 是充满理想、大有希望、勇于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一代,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依然是健康和向上的。

(二) 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变迁的加剧, 我国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些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多变化, 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目前, 在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一些突出的价值观问题是: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 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意识较差, 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心理素质脆弱。特别是随着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的明显增强, 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上日益呈现出分化性与多样化的趋势。近年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吸毒、暴力、自杀、非法传销、非法同居、颓废弃学、沉迷于网络等不良行为正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指引。

2.原因分析。

大学生价值观的困惑与当今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是紧密相连的, 也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学校的德育状况有关, 具体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科学技术信息化带来的多样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 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与世界进行交流与合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思想观念顺势而来, 冲击着我们的生活, 我国传统价值观赖以生存的同一性文化已让位于现代多元的异质性文化, 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呈现多元趋势。二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传统的价值和信仰体系难以解释许多新的社会现象, 导致部分社会群体出现信仰真空, 与新型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 导致目前的社会处在一个精神信仰较为混乱的价值失范阶段。与市场经济相伴生的主体利益多样化, 使思想、文化、价值观处于一种激荡的氛围之中, 部分大学生片面理解市场经济所注重的物质利益, 把个人利益和金钱的作用推向极端化, 片面追求物质享受, 形成片面的金钱观和价值观。三是学校德育的滞后。“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模式没有根本改变, 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 轻视道德修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内容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实际, 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存在的脱节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教育方法上, 填鸭式的灌注仍占主导地位, 采用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和建立稳定的德育实践基地还有欠缺;形式活泼、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目标一致的德育还很不够。四是从学生的特点来看, 大学生是思想最活跃、最容易接受新观念的群体。这一方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增长了他们的见识, 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他们价值选择的难度, 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 更容易出现价值观的困惑和迷失。与此同时, 由于大学生意识特征上的独特性, 理性思考较少, 因而易出现价值认同上的被动性、片面性。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判断, 比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从而在价值取向上产生动摇, 甚至步入价值观念的误区。[1]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理论意义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 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基本规范和准则, 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保障。在当前价值观出现多样化乃至相互冲突, 不少人出现困惑、迷茫、盲从的社会转型期, 更加突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只有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动员下, 多元价值观才能得到合理的调适、引领和规范, 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才不至于无所适从, 他们才能从多种价值观的甄别中选择出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 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 构成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基体。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旋律,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大学生价值观的现实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道德基础。[2]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 并紧紧围绕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展开。我们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主导因素, 并结合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 更新教育模式, 以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 利用各种教育阵地, 通过多种渠道, 全方位地开展教育, 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是寻求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选择,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统领和整合大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 为他们指引正确的方向, 使漂泊躁动的心灵重归健全的精神家园。

(一) 发挥主渠道作用, 增强教育实效。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首先是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要将核心价值体系纳入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在教学实践中,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学会运用正确的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倡不同思想观念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辨, 在碰撞与交融中学会识别;力戒标语式的说教, 运用典型事例的示范作用, 激励学生与之比较对照, 自觉的学习和效仿;[3]教育者必须率先垂范, 为人师表, 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理论要求, 才能真正做到教育和带动广大青年学生。

(二)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

有效的认同首先依赖于认同内容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缺乏吸引力就无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向往和接受, 无法使其真正在心中认同。如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亟待研究, 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期的拓展与创新、共同理想的提炼和概括等等都需要理论工作者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才能使其不断丰富与完善, 才能使大学生对它恰当的理解, 从而实现对它的认同。要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和把握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三) 注重社会实践。

培养和提高价值判断能力仅靠灌输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它必须落实到校内外的社会实践和有意义的活动之中, 落实到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当中。高校应努力创造机会让大学生走向社会,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认识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仰的正确性。通过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实训、实习等职业岗位锻炼、文化科技“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 服务社会, 了解社会, 感受社会, 使自己的价值认识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校内实践活动主要结合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进行, 以集体主义教育和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做贡献为重点, 以培养大学生的自强、自立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四)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净化社会环境。

在坚持课堂教育主渠道同时, 还必须加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净化生活环境。现实社会环境也是最能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因素之一, 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许多困惑, 就是因为他们感到现实生活与他们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 甚至是矛盾和对立的。因此, 解决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 还必须加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净化生活环境, 使大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价值观教育与社会所奉行的价值观尽可能一致, 而不是相背离。

四、结语

价值观的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相互配合, 形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正面导向作用的综合影响系统,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多角度、全方位、多媒体、多层次、分步骤地向学生不断传播和强化正面信息, 用先进文化和思想占领高校课堂、讲坛、学术研讨、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网络等阵地, 构建起一个立体、全面、综合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体系, 形成一股合力, 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消除不良价值观的负面影响。[4]

参考文献

[1].刘振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2

[2].邵南征, 曾庆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2

[3].李星光.努力寻求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选择[J].新西部, 2008, 2

价值主义教育 篇8

关键词:价值认同,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市场经济浪潮在带来商品经济繁荣的同时, 也催生了“利益至上”的社会意识。人们的社会价值判断不断融入“实惠”意识, 导致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出现“科学”量化趋势和“取法乎下”的“底线”模式。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弊端之一就是对核心价值或终极价值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弱化, 对终极价值追求缺乏理直气壮的勇气。走出德育工作“低迷”的关键之一, 就是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终极价值关怀。

一、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对实现德育目标、搞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首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新时期的“三个倡导”, 即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扩大和充实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其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职院校学生指明了具体、可行的发展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二、对价值认同机制的审视

价值认同, 是指个体或社会共同体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同和共享, 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 表现为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为其认知能力、语言能力、互动能力及与其相应的道德意识形成与发展而付出意志努力的结果, 是价值主体行为的内在驱动, 也是其行为的价值导向。个体价值观培养的第一步, 就是建立有效的价值认同机制。价值认同机制的建立一般要经历盲目认同、审视认同、被动认同、自觉认同等阶段, 最后将价值观内化为价值主体的意识和行为。价值认同不仅涉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还包括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 是客体是否符合主体需要的显示, 也是一主体对另一主体认可与否的反映。

1. 盲目认同阶段

盲目认同主要指价值主体在没有完全认知或完全没有认知外部价值观念, 也没有理性把握其他价值主体的价值观念的情况下, 仅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 根据自我潜意识盲目地接受外部的价值标准。由于此阶段价值主体的认知水平较低, 其价值选择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和外发性, 因此所形成的价值判断很不稳定。

2. 审视认同阶段

当价值主体面临价值选择或碰到价值冲突时, 自然会进入对价值的审视、辨别、判断阶段。审视就是价值主体依据自身原有经验对不同价值观念作进一步的理性思考。这一过程不仅受价值主体“前价值认知水平”的影响, 还受情境、环境的影响。而且, 现实生活中价值主体对自我价值取向的思考往往比较感性, 审视阶段的价值选择具有明显的短时效应。

3. 被动认同阶段

价值主体的价值取向必然折射到其价值行为上, 同理, 价值主体的价值行为也会反映其价值取向。被动认同就是价值主体受到外界环境的“压力”, 被动放弃原来的价值取向或被迫接受新的价值取向。在这一过程中, 被动认同的价值取向不断与主体原有的价值体系产生冲突, 在冲突中价值主体的价值取向受到限制或放大, 从而得以强化。同时, 长期的被动强化会固化价值主体的思维, 因此被动认同往往不被察觉或显得主体“无能为力”。

4. 自觉认同阶段

自觉认同是指价值主体经过价值选择或面对外部的环境“压力”, 对主体的信仰产生经验固化, 最终把价值信仰落实到主体行为上。一方面, 自觉认同具有迁移效应, 会影响价值主体其他附属价值取向的确立;另一方面, 价值自觉认同是深层价值确认。价值主体通过对价值本身清晰的理性认识, 改善原有的价值体系, 从而主动接受新的价值观。

三、以价值认同为基点,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活跃, 对新生事物接受快。同时, 高职院校学生基数大、群体影响力大, 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目标群体, 其价值取向影响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代表着未来社会的主流思想。因此, 搞好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对国家稳定、社会和谐都有重要意义。

1. 加强理论教育, 矫正学生的盲从认同

人们总是认同那些与自己利益、情感和信仰相一致或近似的价值观。利益、情感和信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评价。确立价值取向的过程就是达成思想共识的过程, 而思想认识基于理论认知, 所以理论认知是价值观确立的源头。长期以来, 由于受“分数导向”的困扰, 德育工作缺乏对学生核心价值的终极关怀。学校德育不仅缺乏实践体验, 其理论体系的认知教育也远远落后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 导致高职院校学生自我价值的迷失以及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加强理论认知教育, 能有效克服高职院校学生在价值观上出现的盲从认同现象。首先, 加强国内政策、国际形势教育, 构建科学的价值体系。当前国内政策、国际形势是最大的外部环境, 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国内政策和国际形势教育, 就是要确保学生能在全局层面深层次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中国国情, 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加强理论体系学习,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使其在价值选择时更加理性, 不断实现个人正确的价值追求。再次, 加强认知心理、价值信仰教育。价值选择具有主观性, 受价值主体主观心理的影响。改善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 培育其理想、信念, 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评价取向的成熟定型, 帮助学生克服在价值观上的盲目认同现象。

2. 加强冲突鉴别, 形成学生的审视认同

价值主体的价值选择受主观内在因素和客观外在因素影响, 而主观选择起决定作用。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观认知是当代年轻人对价值取向“自我性”及“自我独立性”的彰显。因此,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价值鉴别能力的培养, 不仅要搞好理论知识传授, 更要将教育提升到方法论的高度, 革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一是利用价值冲突情境, 培育学生的价值辨别能力。价值选择是价值主体内心价值冲突的结果和表现, 正确的价值取向不仅来源于对价值的认识, 而且要依靠价值主体的坚定信念。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毅力、信念等心理素质训练, 目的就是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二是在知识传授的同时, 注重方法论的教育。重视价值选择的方法论教育, 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自我价值评价方法, 发挥方法论在价值冲突中的指导作用, 从而使学生确定正确的人生航向。三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及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没有自我的人是没有未来的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要将价值转换置于学生的价值审视范围内, 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提高学生的价值辨别能力。

3. 加强熏陶体验, 提升学生的被动认同

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 其体现出的文化、精神都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校园环境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激发学生的昂扬斗志。加强熏陶体验, 就是通过整洁的校园、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制度、活跃的社团来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通过展现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用“大学精神”完善学生的价值认同。一是搞好校园环境建设。要在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融入文化感染元素, 让每一扇窗、每一堵墙都时时散发出文明的气息, 提升学生的价值取向品味。二是加强校园虚拟文化建设。要通过制定严谨、完善的制度, 发挥制度的育人功能;通过吸纳学生参与制度的人性化设计和制定, 彰显制度的人本属性;通过构建和谐的网络空间, 倡导网络道德,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网络阵地。三是树立优秀学生典型, 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榜样参照。实践证明, 无论是价值认同还是行为习惯的养成, 同伴的肯定往往比教师的教育更有效果, 同伴的示范效果常常比教师的引导作用更大。要通过榜样力量的折射, 给学生造成一种“同伴价值压力”。同时, 要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和奖励机制, 通过人文关怀, 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内化。

4. 加强内化实践, 实现学生的自觉认同

价值观是以价值主体的行为表现为存在依据的。“一个实际的行动胜过一打空洞的纲领”, 价值观的形成基于价值的主体内化。价值认同是一个从价值教化向价值内化的演变过程。实践是促使“知”与“行”统一的最有效途径。因此, 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在于实践。首先, 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的融合。任何价值观的培养都不在价值观本身, 而在于受教育者的行为养成。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 构建符合学生价值体系的“生活实习场”, 把价值内化实践置于重要地位。其次,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构建科学的实践体系。以学生为主体, 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 要加对强学生生活实践中的行为引导。通过实践总结、讨论、情境模拟等方式, 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体验, 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结语

价值是人“精神”的体现, 人因为有了对价值的向往, 尤其是对核心价值的追求, 才有了区别于动物的“灵性”。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自我意识强烈, 对其价值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定信念, “我始终坚信, 德育应该是最有魅力的, 因为德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 即使是物, 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 显示它和人的关系”。要努力从价值认同的发生机制入手, 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引导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 2002, (11) .

[3]李辉, 练庆伟.价值认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取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8, (1) .

[4]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0.

价值主义教育 篇9

1 实用主义的来源及其内涵

实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流派之一。作为一种系统的哲学学说, 产生于十九世纪后半期, 本世纪的前三十年达到鼎盛时期。

“实用主义”一词来自希腊文, 是行为的意思, 然后引申为“实践”的含义。实用主义的奠基人皮尔士最先用此词来表证实用主义。其基本精神上反对理论思辩, 崇尚行为, 注重效果。这种精神可以归结为八个字:探索, 实践, 求实, 进取。

实用主义代表人物很多, 其主要学说可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 从个人、个人的活动和境遇出发, 研究和解决与人有关的哲学问题。第二, 多元论和相对主义, 强调偶然性。第三, 强调人的生活的意义, 强调信仰的重要性。第四, 注重行为, 认为人的本质是活动, 人以自己的事业和达到自己的目的行动为中心, 效果有用性是检验人的思想和行动有无意义的标准。

概括起来说, 实用主义是以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和非理性主义为特征的资产阶级哲学思想, 它由美国逻辑学家皮尔士在19世纪70年代创立, 后经詹姆斯、杜威等人加以补充和发展, 至20世纪20、30年代, 成为风靡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时髦”思想之一。实用主义把个人的行为效果归结为对自己“是否有利”, “有用”当作真理的唯一标准, 而回避哲学的基本问题。

2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杜威以其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全面阐述了他的实用主义的教育观。概括起来,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教育本质。杜威在自己的教育理论中从各种不同角度, 多方面且反复地论述了教育本质问题。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 基本可以用他提出的三个重要论点来加以概括, 这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他明确指出:“教育即是生长, 除它自身之外, 并没有别的目的, 我们如要度量学校教育的价值, 要看它能否创造继续不断的生长欲望, 能否供给方法, 使这种欲望得以生长”。从这种教育即生长观点出发, 杜威又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角度提出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他指出, 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 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因此, 教育即是生活, 在他看来, 人不能脱离环境, 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教育的开展及过程就是眼前生活的本身, 学校教育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 而不能把未来的东西、成人的经验外在地强加给儿童, 否则就会忽视儿童的需要与兴趣, 就会陷儿童于教育中的被动地位。从获取知识的角度, 杜威又把教育的本质看作“经验的改造或重新组织”。这一论点完全是以他的主观经验论的哲学理论和不可知的认识论为基础的。

(2) 关于教育目的。杜威从多方面论述过教育目的问题, 而最重要的是他关于“教育无目的”的论述。杜威认为教育只是一种过程, 除这一过程外, 教育是没有目的的, 或者说只有“教育过程内的”目的, 而无“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所谓“教育过程内的”目的, 即指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 而把由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总目的看作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 并指斥这是一种外在的、虚构的目的。据此, 杜威提出应追求建立一种“良好的教育目的”, 并指出它所应具备的特征:教育目的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人的活动、需要和现有能力;教育目的必须同时也是组织活动教学的方法, 能提出解放、组织学生能力所需的环境;制定教育目的要避免制定一般的、终极的目的, 而制定当前的和各种具体的目的等等。

(3) 关于教学的基本原则。杜威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是他的教学理论, 而“从做中学”又是他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从根本上说是以杜威的经验论哲学观和本能论心理学思想为基础的, 是对传统教育的教学进行全面否定的一个中心论据。杜威全面地批评了传统式的教学。指出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做中学”。在教材与课程的问题上, 杜威强烈反对传统教育所使用的以既有知识为中心的教材和由这种教材所组成的学科课程。他认为把这种“早已准备好了的教材”强加给儿童, 是违反儿童天性的, 多种多样的学科课程只会把儿童自己的统一的生活经验给以割裂和肢解, 必将阻碍儿童的生长。他提出在课程中占中心位置的应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 如:木工、铁工、烹调、缝纫以及各种服务性的活动。在教学方法上杜威最根本的要求是在活动中进行教学。他认为传统的班级授课是学生没有活动的情境, 只能“单纯地学习书本上的课文”却无从发展学生的制造与思维的能力。因此杜威提出, 在以学生主动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 “教员与课本不复成为学生唯一的导师, 手、眼睛、耳朵、以及身体全部, 都是知识的渊薮。而教员变成发起人, 课本变成试验品。”这样, 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再起主导作用, 而只是一种从旁协助学生活动的参谋作用了。

3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3.1 积极影响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20世纪20年代课程、教材革新带来极大的影响。1921年10月,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诀案中就提出了大致以儿童身心发达时期为依据, 采取纵横活动主义, 教育以儿童为中心, 顾及学生个性及智能等等, 中学教育之编课采用选修制, 初等教育之升级采用弹性制。同时, 20世纪20年代, 我国教材形式上, 从传统的文言文改为白话文, 我国进入了白话文教科书的新时代。

杜威的“做中学”思想对我国20世纪20年代的教学方法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教育界纷纷提出教学中的“自动主义”。凡符合“做中学”原则的各种新的教学方法都被学校用以实战。其中, 实验最为广泛影响、最为突出的是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杜威的实用主义对中国教育科学化产生了影响, 主要体现在:教育学体系结构日臻成熟;教育学研究方法有了新的突破;教学改革汇成潮流;教育学理论基础进一步拓宽等方面。

3.2 消极影响

实用主义强调的是经验, 是实际的价值。把这种价值观引入到教育领域, 对广大青年来说, 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其一, 部分青年出现了实惠主义的人生态度。这突出表现在, 一些青年胸无大志, 目光短浅, 只追求眼前的、实惠的、个人的利益。盲目信奉“有用即真理”的信条, 把有利、有用、方便、实惠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弃学经商, 狂热出国, 求职看实惠, 都是这种实用主义的现实反映。

其二, 部分青年出现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的人生态度。由于实用主义重实践, 把有用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此, 一些青年认为, 只有彻底否认, 通过时间, 才能有所更新和创造。对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采取一概拒斥的态度。对现行的一些合理的价值观念也抱冷漠抵触的情绪。当这些情绪与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时, 加上社会政策方面的偏差等外在因素, 一些青年就由对现状强烈不满转而心灰意冷, 悲观失望, 不知所措, 进而听天由命, 满足现状, 得过且过, 不思进取。

总之,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 他不仅对西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也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要历史地、全面地、辨证地看待杜威的教育思想,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为我国更好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伓磐.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2]赵祥麟, 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价值主义教育 篇10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过程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过程是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当今中国社会, 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冲击着人们的头脑。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全球的互联网技术, 加紧对中国进行“西化”、“分化”的策略, 借着“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旗号, 在文化领域进行扩张, 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特别是近几年来,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内出现了经济私有化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多种社会思潮。在这些思潮中, 经济私有化、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直接挑战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 我们就会迷失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方向, 给敌对分子可乘之机。因此, 《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过程是应对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科学技术信息化的大环境下, 中国也正在经历着全方位的社会转型和变革。中国现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多种利益主体并存,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致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比如“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体制转轨促使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急速改变, 原来的以意识形态标准来划分的“两阶级一阶层”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 的社会结构不再完整存在, 出现了众多新的社会阶层, (1) 这些新社会阶层掌握或占有大部分的组织资源、文化资源和资本资源, 逐渐上升为社会强势群体”。这些新兴的社会阶层不断催生出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这些多元价值观给人们选择的机会多了, 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必然会在意识形态领域引起不同观念的冲突, 甚至有可能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边缘化的危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过程是实现国民教育目标的需要。根据当前学校的情况, 小学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 要针对小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 帮助其形成朴素的价值认知。中学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 应该充分考虑到, 在激烈的升学考试竞争中, 把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纳入考试考核的标准, 而不是流于形式。大学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 不仅让学生学习理论, 还要通过学习理论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联系与互动。在教育领域的各项选拔制度中, 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 使其制度化、操作化。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中的问题把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 是一个统一的价值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的每一个过程都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这四个基本内容方面, 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推进国民教育方法和途径的创新。具体来说,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过程, 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过程性。

国民教育是一个社会系统教育, 由于国民教育对象教育阶段的不同, 如何科学地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进行整体设计, 确立教育目标的分阶段要求, 使之成为相互衔接、不断发展的过程, 形成幼儿园、家庭、小学、中学、大学、机关、企业、事业、个体经营业、社区、民间组织、大型群众性活动的联合教育途径。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针对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程, 就要深入国民教育体系内部, 对国民教育对象从性别差异、学段差异、家庭来源、地域差异、宗教信仰等多维度进行实证研究。比如边疆多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 地域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的差异性、多样性, 复杂性决定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特殊性, 这些特殊性具体涵盖生活习惯的民族性、生存环境的地域性、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与宗教信仰的复杂性依赖性, 这些特殊性预示着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内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区别。在今后的研究中要以新疆等边疆多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 根据民族地区的思想状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特殊性, 深入挖掘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 探索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实践路径。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效果测评。

目前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设和培养方面, 而对测评的研究则显得相对滞后, 有些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状况的测评也仅从调查学生的态度、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变化来反映培养的成效, 而不是直接测评其所着力培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更缺乏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发展状况的综合性测评研究。由此可见, 国民教育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测评研究, 也非常必要和紧迫。这方面的研究能够让我们及时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路径和方法的发展变化状况, 从而为相应的教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途径探索

总体上, 国民教育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基本形式。学校教育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起点。社会教育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大课堂。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主要途径而言, 同样要做到“三个注重”。

(一) 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基本的环节。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就要在国民教育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比如在中小学德育课程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 科学设计教育内容, 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研究的成果, 充实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同时, 在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的其他相关课程, 也要注意灌输、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一致性。

(二) 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主要的环节。要充分发挥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作用, 就要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为契机, 以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为典型, 在国民教育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结合实际情况, 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的课外活动, 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组织学生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与社会实践, 旨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其综合素质, 形成学校与家庭、社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良性互动。

(三) 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联系社会实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必要的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以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 在解决问题和服务学生的过程中让大家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比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目前, 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残疾学生、农村学生、进城务工子女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群体的教育机会是社会教育公平的主要内容之一。只有在具体地区、具体学校关心和保护这些学生的利益和提供生活保障, 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人们真正的认同。

参考文献

[1]周中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 2009, (11) .

[2]孙洪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J].文化学刊, 2010, (04) .

价值主义教育 篇11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就指出过,一个国家处于转型期,可能会出现“社会失范”。“范”就是“规范”,就是德。“失范”就是“失德”。国外就有例子,例如日本明治维新前30年就如此。物欲横流,假冒伪劣泛滥,缺诚失信,“社会失范”。我国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迅速转型中,出现了新的形势,经济体制的深刻改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加之网络信息的深刻影响,从而思想观念有着深刻的变化,甚至出现了某些“失范”。这既不足奇怪,然而更值得高度警惕。自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被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习近平同志专为此作了许多讲话,最近,针对性又作了“五四”讲话。

我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要抓住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就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989年下半年,他就指出: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教育。现在回顾,这个教育,就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核心,即价值观教育。

(2)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这个关系的如何正确处理,毛泽东同志20世纪50年代就已提出过。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国家、集体、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观,就是这三者关系正确处理的“最大公约数”。国家、集体的价值观是主导,而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是强力支撑,缺一不可。

(3)要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因,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基因。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他接着举出了众多这方面的思想与理念。他接着指出:“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不论是哪一方面的理解,最终都是涉及为谁、为了什么设计精神追求、责任感、行为准则的问题。责任感体现着精神追求,体现为行为准则。精神追求是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就是人生价值取向,是人类社会文化的精华。

在党的十七大之后,在教育部关心与指导下,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就强调文化素质教育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人生价值的取向问题。其锋芒是针对忽视人文教育,加强人文教育,解决好做人的问题。其重点是针对忽视民族文化教育,加强民族文化教育,解决好做中国人的问题。其核心是针对割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解决好做现代中国人的问题。

为了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华中科技大学为了进一步做好教指委秘书处工作,最近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下转第21页)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篇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宗旨为将自身规律含义深植于思想价值系统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的内心留下深刻印象,并且鼓舞人们付诸行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即自身把科学的思想知识系统变换为生活化的思想和语言认知流程,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把重要观念逐渐变成个体价值体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影响

首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和认可程度对社会建设有直接影响。其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此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点。利用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培养科学世界观。最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通过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在师生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全面推进立德树人工程,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的理论基础。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对策

1. 拓展教育内容

第一,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含义的了解。学校应重视,拓展教育内容,将学生对此价值观的认同当做第一思考点。同时扩展教育范围,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生活化、日常化,保证知行一致。学校可开展相应认同教育活动,如主题纪念日、社团汇报、支教帮扶等,以实现认同教育目的。

2. 优化教育方法

(1)将灌输和渗透相结合。学校在开展相关教育过程中,多数教师利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没有意识到学生潜意识的重要性。应将灌输和渗透相融合以保证教育成果。教育过程中,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软化认同教育。此教育流程历时时间长,需要几个时期的努力,如“认知认同”“行动认同”“感情认同”,而第三个认同即感情认同是中心部分,其是对基础内容直接做出判断的,是价值挑选过程。通常把爱国主义等思想融入教学内容中,加强对隐性教育的重视。软化教育,能防止学生对教学过程产生厌恶心理。教师应制订个性化辅导方法,在了解每个学生基础上制订教育方针,每学期完成4个个性化辅导任务以激发学生培养道德品质和核心价值观的兴趣与积极性,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让学生在接受认同教育时感受到快乐,对学生的学习有循序渐进的教育效果。

3. 构建内化制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过程中,应构建解读制度、高效运送制度、实际学习制度等。解读制度即为对核心价值观加以深入了解。主要方式为将价值观转变成学生实际价值观念、价值选择等。传送制度应构建传送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理论课作为主要教育载体,将校园文化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工具等作为传播平台,构建教育体系。实际学习制度即为理论联系实践。如可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者利用互联网搜索有关民族团结的实事,通过实例实物让学生体会中国人民大团结的能量,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4. 强化家庭教育

父母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构建一个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家庭环境,提供必要的家庭物质条件,和孩子之间要和平相处,不应施加暴力。坚持严格和孝敬原则,夫妻间保持恩爱,培养孩子良好的起居习惯,教导孩子讲卫生,节约用电,不随地乱扔杂物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认同教育要发挥出真正作用,教学机构应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以实现学生思想的认同,利用认同思想巩固教育效果。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认同教育作用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应用。当前,人们受到多元化思想冲击,要想提高思想水平,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分析,论述其影响,并制订教育措施,从而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实践出谋划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道德品质,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晨艳,李奎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分析与培育着眼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

上一篇:大茴香脑下一篇: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