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审美经验

2024-06-08

音乐审美经验(精选9篇)

音乐审美经验 篇1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我国的初中音乐教育课程, 应当从这一核心内容出发, 使音乐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 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 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音乐审美活动本身就是能够使人获得愉悦和享受的活动, 音乐审美经验在审美活动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自然也是获得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的有效途径。通常情况下, 我们在遇到熟悉的事物时, 对其的理解和认知就会降低理解难度, 所以才会喜欢, 产生兴趣和精神情感上的愉悦, 这都是审美经验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发展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和判断, 是音乐审美活动中的主要形式, 是音乐审美教育过程的基础和发展阶段。要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需要他们进人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美的实践活动之中。立足于这一点来说, 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才能是音乐审美教育过程的归宿。学生音乐创造才能的培养和发展, 都需要在丰富的音乐欣赏活动和音乐表现环境中得以实现, 激励学生表现音乐, 发展其音乐创造才能, 不但创造出多彩的音乐世界, 而且也创造出具有丰富情感的音乐审美主体, 同时又是对学生是否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和正确的审美判断的极好检验。

审美教育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 享受音乐的乐趣, 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表达个人的情智。我们只有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张扬他们的个性, 创造生动活泼, 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使学生在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音乐课程中, 欣赏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音乐欣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我们应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审美情趣出发, 改进和完善以往的教学方式、方法, 注重创造良好音乐教学气氛和情境。音乐欣赏能力的形成, 首先是要多听、多欣赏各种类型、风格的音乐作品。听的多了, 自然慢慢地就能听得懂, 这是一个相对的过程。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我们的音乐课堂应该是一个快乐的音乐天堂, 解放学生, 让他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美。在音乐体验中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因为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学习领域, 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 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课不注重表演、创作技能的发展, 而侧重于感受、体验音乐的热情和能力的发展, 这就使课堂变得沉闷、凝重。针对这一事实, 音乐欣赏课中大胆的加上体态律动, 在课上, 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 随着音乐自由的运动。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音乐做上面的动作, 每个人都有超过别人的意识, 这就充分调动了大家感受音乐的能动性, 勇于大胆地表现音乐。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浓郁、活跃, 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 包括音乐鉴赏活动、音乐表现活动、音乐创作活动等, 同时将有关的音乐基本文化知识内容融进音乐活动之中, 让学生顺带地学习, 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把感情的纽带首先抛向学生, 创造一种平等民主, 相互交流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处于愉悦状态, 进而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和分析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 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 理解“整体大于元素的总和”这一心理学原理, 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 产生情绪的反映和情感的体验。律动创造在不断地变化着, 吸引者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各种音乐能力。体现了音乐的表现性、感受性、学生的创造性的特点。这就完全背离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在鉴赏音乐作品时, 通过对作品的内容、人物, 同呼吸、共命运, 让音乐特有的魅力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的殿堂里感悟艺术、感悟人生。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用美妙的童心和赤诚的爱心, 搭建起师生情感的桥梁, 是构建音乐课堂和谐互动美的前提。发现和挖掘教学内容的音响美和视像美因素,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教学, 注重愉悦性与人文性的具体地体现, 以音乐本身的艺术魅力感染学生。诱发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 实现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音乐综合素质在构建审美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发展。将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 同时将有关的音乐基本文化知识内容融进音乐活动之中, 让学生顺带地学习。将教学于趣味化的音乐活动之中进行愉悦的教学。音乐教学方法的趣味化和游戏化, 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 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 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 能更持久音乐学习动力。在培养学生审美趣味时, 不能只满足于对感官的刺激, 生理的快乐。更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想象、创造、鉴赏等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实际的艺术效果中感知与理解、认识与掌握那些富有音乐灵魂的活生生的音乐知识,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

音乐是美的艺术, 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 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 塑造美的心灵、美的人格, 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 这就需要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为培养造就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高素质人才而奋斗!

摘要:中学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我国的初中音乐教育课程, 应当从这一核心内容出发, 使音乐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 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 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音乐审美经验,音乐鉴赏,感知音乐美

音乐审美经验 篇2

一、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1.音乐意象的流动性。

音乐艺术是以时间为存在方式的艺术。它在其声音流动过程中,表现其起伏不平、丰润多彩、有头有尾的、从部分到整体的音乐意象。它不像绘画艺术那样,直接再现生活情景,以整体的形式和意象进入人们的视觉。而是以乐音的律动为生命,或如蜿蜒流淌的小溪,或如九曲连环的黄河,或如一泻千里的长江。它在运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感知过程的听觉性。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是以音响信号为中介,直接刺激审美主体的听觉感官,唤起审美主体的联想和幻想,使审美主体得到赏心怡神的美的享受。其音响信号刺激的次数越多,想象越丰富,对音乐意象的认识和理解越深刻、越完美。因此,音乐艺术也是参与艺术,其艺术境界需要审美主体通过听觉的感知,融入主观情感和思想活动,才能真正领略。同时音乐艺术也是宽泛的艺术,它不受视觉的限定,全凭听觉的感知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美的立体空间中尽情地翱翔。

3.内在情感的直接性。

审美的感受是由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要素相互融合的心理过程。而音乐则是“情感的艺术”,其音响与特定的内在情感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从音乐创作上看,它是作曲家内心深处思想和情感的独白;从欣赏者来看,只有那些富有 时代 精神和生活意义的情感音乐,才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因此,音乐艺术不仅可以表达 历史 所凝结的思想情感,同时也可以表达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而且具有唤起人们情感和强烈激情的巨大能量。它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使人心驰神往、如醉如痴;使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4.审美创造的再现性。

音乐的审美实践活动由音乐创作、音乐再现和音乐欣赏三个环节构成。由作曲家创作出的乐谱作品本身的音乐美,对于一般的审美主体来说很难直接把握。必须借助表演或演奏者的表演(艺术再现)的中介作用,才能使乐谱作品真正成为音乐作品。没有表演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和艺术再现,没有表演或演奏者将乐谱作品流动化、立体化的再现过程,就没有音乐的审美活动。正因为如此,对同一音乐作品,因演奏、演唱者的主观能动性不同,音响介质、场地、时间、心境、氛围不同,其审美效果也就不同。

5.艺术欣赏的理解性。

因为音乐语言的非明确语义性特点和音乐审美创造再现的多种风格特征,给欣赏者拓展了一个广阔的想象天地。欣赏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听觉,去客观准确地感受;用自己的已有知识积淀去理解;用自己独特的情感去融合,去把握音乐作品的整体意象。因此,欣赏者的理解性,即欣赏者的音乐修养水平不同,其音乐审美的效果会有较大的差异。平时我们所说的“对牛弹琴”,就是这个道理。

二、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略论西方审美经验研究 篇3

在探讨审美经验前, 不妨先来梳理下“审美”的概念。“审美”这个词在美学史上并不陌生, 从希腊文明时代起, 关于“美”的萌芽就已诞生, 虽然此时“审美”的概念还没有正式提出。直到鲍姆加登确立美学, “审美”才在美学意义上得以确定, 意味着感性的“知觉”, 审美经验即是一种知觉经验。但后来的经验主义者却认为审美经验不只是审美者主观的感知与体验, 也是审美者对客观世界的欣赏与反映。

把“审美”与“经验”连结起来是美学史发展的产物, 正如美学家杜威所评价的:“我认为虽然并不是没有审美这种东西, 但它那种被净化、被强化和发展了的经验仍然是从属于正常而完满的经验的。”[1]虽然这有些晦涩难懂, 但它的确是论证了“审美”与“经验”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可以说, “审美”伴随着“经验”, “经验”验证着“审美”的存在。

“审美经验”的含义是宽泛而带有延展性的, 从理论上说, 审美经验是审美主体所获得的生理和心理的经验和感受, 它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从广义上看, 任何对审美现象的探讨, 都可看作是对审美经验的探讨。因此可以将“审美经验”理解为具有延续性、积累性、动态性的发展过程, 而不是横空出世、突兀出现的概念。

二、审美经验的历史嬗变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指出审美经验是一种涉及情感、想象、理解等精神和情感的评价。但“审美经验”作为一种理论问世是由18 世纪英国经验主义派的推动, 培根、博克、休谟等为代表人物, 他们将审美经验作为其美学研究的重心, 开创了西方美学以经验分析为主的研究新视角。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审美经验不涉功利”的特征, 一般认为康德使审美经验在理论上完成了狭义性和独立性。之后, 黑格尔将美与审美归为一体, 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既可看作他对美的本质的界定, 也不妨视作他对审美经验本质的揭示。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说”强调审美经验的解脱功能, 从主观意志和心理感知的角度对康德不涉功利的观念进行比照。与叔本华思想较接近的是尼采, 他用日神和酒神精神来描述审美经验, 把审美经验看作对痛苦世界的超越。

20 世纪后, 对审美经验的研究呈现曲线发展轨迹。美国哲学家杜威区分了艺术与日常两种审美经验, 他在《艺术即经验》中详述了审美经验的艺术特质, 使经验派美学走向成熟。法国现象学家杜夫海纳超越主客二分的局限性, 在《审美经验现象学》中提出“审美经验揭示了人必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2]的观点, 将经验论美学又向前迈进。20 世纪中叶, 分析美学宣扬审美经验是语义学和符号学的附庸, 此时审美经验被忽视。80 年代兴起的新实用主义美学, 则釆取了正面建构的态度扩大了审美经验领域。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冈 • 韦尔施以审美和反审美体验的角度扩大了审美视野, 注入了美学活力。从古希腊到现当代, 审美经验经历了从出现到认可、从认可到重视、从重视到忽视、从忽视到重新认识的发展过程。

三、审美经验的分层次研究

“审美经验”是在时间的推移下不断向前发展的, 西方对此的研究呈现这样的趋势:以审美经验为轴心, 向外扩散, 进而衍生出更多有关于审美经验理论的分类研究。在哲学上体现为: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个体经验与集体经验、审美态度、形象的直觉等;在心理学上体现为:审美心理学、唯心经验主义、移情说等;在文艺学上体现为:生态审美经验、审美经验日常化、公共领域与审美经验等。不同领域, 互相穿凿, 产生审美经验理论的交集。

审美经验本身就是对哲学做理论上的总结与归纳, 通过审美经验, 更多的研究节点被挖掘。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和生活实践息息相关,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到审美直觉是一种直接经验, 将哲学概念之外的一些审美判断作为间接经验。杜威将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 通过强调直接经验的直接性来弥补传统经验主义的缺陷。而个体经验与集体经验也与生产生活分不开, 广义上说, 自从人类具有劳动意识与劳动能力, 人类就具备了个体经验与集体经验,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可以看到它投射的影子。

西方经验主义美学把知觉、意象、情感等与审美经验相关的研究提到首要地位, 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分析美学的代表人物韦兹曾总结道:“自康德以来, 审美反映问题, 或审美经验问题, 在艺术的哲学探讨中一直处于最突出的地位。”[3]移情说强调审美心理的一种感应作用, 是物的形象与我的形象的往复回流, 通过主体的审美感受, 物也有了生命, 成为独立而自由的物自体。

回顾西方审美经验理论的发展过程, 可以看出, 审美经验的概念复杂而难以统一, 审美经验的历史嬗变也是经历了曲折过程, 而对于审美经验衍生出的其它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开拓性和创新点。在前人的强调与后人的坚守中, 审美经验理论研究将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美]杜威.艺术即经验,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M].人民出版社, 1996.

[2][法]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小议音乐鉴赏与审美 篇4

小议音乐鉴赏与审美

音乐鉴赏主要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以及阅读相关背景资料完成的,在鉴赏的过程中,不断领悟音乐的.真谛,并得到精神愉悦,获得美感享受.音乐的鉴赏和审美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当中包含了很多的影响元素,本文就将对此进行分析.

作 者:郑欣 作者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266100刊 名:金山英文刊名:GOLD MOUNTAIN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音乐鉴赏 审美 社会作用 精神世界

论音乐审美体验中的音乐行为 篇5

一、概述

1. 音乐审美体验定义

艺术的审美体验既是音乐艺术创作的动力, 也是音乐艺术欣赏、批评与传达的纽带和条件, 没有审美体验就不会有音乐艺术创作等相关音乐的所有活动, 它是贯穿于音乐创作、音乐欣赏、音乐传播过程中的精神活动, 是审美主体面对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应, 有着被感应和精神需求, 具有内省性及反思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或心理活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艺术作品;二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

再具些品味音乐审美体验的内涵, 则可见:音乐体验是我们对音乐的感应, 即音乐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一个对表现生命力的品性进行观察和反应, 从而获得对生命力的体验的动态过程。音乐体验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称为审美体验, 这三个条件就是:其一要有表现生命力的品性或任何标识性的素材;其二要通过观察和反应的手段;其三要分享感觉意识。在审美体验的三个条件中, 观察和反应是必要的手段。但将审美体验的发生作为一个动态过程理解时, 观察和反应应当是这一动态过程中发生的必要音乐行为。因为审美体验不仅具有内在、淡然、疏远等特点, 而且还具有参与、外向、易感动等特点, 所以, 复杂的体验过程所伴随的音乐行为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2. 音乐行为

音乐审美体验中的音乐行为既表现于音乐欣赏者又表现于音乐创作者, 而联接二者的桥梁是音乐传播者。音乐欣赏者的音乐行为为音乐创作者提供创作音乐的动力, 包括音乐创作的形式和内容;音乐创作者的创作动力及其音乐的形式和内容既来自于音乐欣赏者对自己所创造的作品的审美体验的反馈, 亦来自于自身的音乐创作品位和造诣;音乐传播者以自己的传播方式刺激音乐欣赏者和音乐创作者, 甚至于影响音乐市场的导向。无论是音乐欣赏者还是音乐创作者再或是音乐传播者, 其审美体验决定着其音乐行为, 也即音乐审美感受力是三者间都要作用于音乐的物质。音乐审美感受力就是通过观察和反应所获得的审美体验能力。这种审美能力的获得过程是由可识别且可改进到正在发展的行为组成的, 这些行为是伴随审美体验而存在的, 是在审美体验过程中发生的音乐行为。音乐行为按照在审美体验中的不同作用, 可分为观察和反应的目的音乐行为, 创作、概念化、分析、评估手段的音乐行为, 珍视结果的音乐行为, 以及听赏、表演、作曲等从属音乐行为。其中欣赏音乐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音乐的理解和反应等审美体验都是通过欣赏发生的, 人们通过最基本的音乐行为来与音乐相互作用, 从而体验并欣赏音乐。

二、音乐审美体验中的目的音乐行为与手段音乐行为

1. 目的音乐行为

目的音乐行为从哪里来?首先从审美观察中来。审美观察是一种由诸多音乐附着行为组成的主动且外向的复杂音乐行为。它能使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所观察到的事物的表现性, 在参与音乐作品内在表现性的过程中, 会将认识、回顾、联系、识别、区分、组合、归纳、比较、排除、综合等诸多行为联系在一起, 从而实现对音乐体验的复杂感性整合。音乐作品在音乐审美体验过程中, 因具有音乐性而被观察到, 并因此而产生了审美反应, 实现了音乐审美体验的目的。这种体验是一种审美观察和审美反应间的相互作用, 它的完成是经由审美感性结构实现的。这种音乐反应可以分为音乐反应、非音乐反应和前音乐反应。另外, 音乐反应还可以分为感性反应、知觉反应和创造反应。在这三种反应类型中, 感性反应通常起主导性作用, 而知觉反应的延伸则是创造反应。创造反应不仅包括对具有表现力的音乐作品进行观察并根据观察到的表现力做出反应, 还包括对音乐作品的回顾和预想。感性反应、知觉反应和创造反应三者作为衡量音乐体验程度的主要尺度, 不仅相互依存, 而且缺一不可。

审美反应是通过审美观察而实现的, 审美反应是审美观察的一个组成部分。审美反应主要通过观察可产生反应的表现力或条件而实现。审美观察和审美反应之间通过审美感性结构相互作用, 两者不仅同时发生, 而且相互依存。审美观察行为和审美反应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艺术创作中观察和反应二者的相互作用相同, 审美观察不能脱离于审美反应而单独存在, 只有二者相互结合才能称之为审美体验。

2. 手段音乐行为

在音乐教育中, 听赏是最为重要的音乐教育任务。能够让人更接近音乐创造性的三个基本途径其中之一就是听赏, 因此, 听赏行为与创作行为密切相关。对音乐作品进行听赏, 可以使听赏者富有创造性地主动参与到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展现中来, 从而使听众在与音乐的互动过程中提高创造性。由此可见, 听赏是创造性音乐体验的重要手段。

内在创造性是音乐听赏的重要特点, 其使得可以对音乐开展创造性体验, 听赏是音乐审美体验的必要手段, 而且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音乐创作不仅与音乐审美体验相互依存, 而且关系极为密切。艺术作品的特点有别于自然物体和人造物体, 主要在于对展现出来的表现性进行捕捉。音乐审美体验包含听赏、表演和作曲三种手段, 三者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比如:在普通音乐课程中, 听赏是主要手段, 而作曲和表演只是一般性的手段;而在音乐表演课程中, 表演是主要手段, 而作曲和听赏的存在只是在于给表演增加有用的维度;但在作曲课中, 听赏和表演并不是重要手段。由此可见, 三种手段各有其自身优势, 在不同的运用环境中, 必须把握其间的特殊平衡。

欣赏、创作、概念化、分析、评估是几种重要的手段音乐行为。其中, 评估作为认知行为模式, 等同于评价活动中的判断音乐行为。评估是一种对音乐曲目及其表演质量进行判断的概念化模式, 是音乐审美体验的必要手段, 主要包括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事实判断可以反映客体的属性和规律, 主要原则为尽量排除主体的主观因素, 而追求客体取向的普适性和客观性。价值判断是主体和客体价值关系的体现, 通常以客体需求为出发点, 而主观因素不可缺少。事实判断具有一元性属性, 主要关注客体的音乐作品的属性。而价值判断主要体现人的主体性, 强调主体和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除音乐反应之外, 每一种音乐行为都是可以进行评估的, 进而还可以进行度量。

3. 音乐传播和教育

音乐传播与音乐欣赏和音乐创作处于音乐审美体验和音乐行为的同一链条中, 通过推广优秀音乐作品, 帮助人们更便捷有效地接触、认识、体验、审美、传承和弘扬音乐的美、人性的美, 提升全社会公众的综合文化素质, 充分发挥音乐的积极社会功能, 促进音乐创作的健康发展, 提升音乐生产的质量。但囿于音乐创作、音乐传播和教育、音乐审美者之间的重重隔膜必定会造成三者关系的不和谐。有学者提出的:找出能在人们的各个主客体间更好沟通照应、并能促成其相互间产生有益互动和共同进步的方法或桥梁;系列化地创作一批新颖的音乐电视 (MTV) 供公共音乐传播和音乐教育使用的解决对策无疑是有益的。这一方面需要在音乐作品的形式与内涵间架起能使二者产生互为阐释关系的桥梁, 以帮助人们在理解音乐作品的现象与本质的关联中, 感悟和体验二者的美;另一方面, 还需要在音乐创作者、音乐传播者、音乐教育者、音乐审美者、音乐审美学习者之间, 架起一种能帮助彼此间就相关问题有本质上沟通交流的条件或桥梁, 使相关的人和事之间能有一种相互关照和联动。

摘要:人的审美体验是按照一定的衡量标准对艺术体验过程中所发生的音乐行为进行评价, 从而促进音乐创作主体做出艺术创作的决定, 在追求更好地实现审美体验目的基础上, 提高艺术创作的质量。欣赏音乐行为既适合作为目标音乐行为, 也适合作为手段音乐行为, 而且无论作为哪种音乐行为都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音乐审美体验,目的音乐行为,手段音乐行为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2]黄妮丽.音乐美学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音乐审美情趣的意蕴 篇6

一、审美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深层次兴趣

如何让学生对音乐的浅层兴趣变成深层兴趣,应当成为专业音乐教师的首要研究课题。当学生带着浅层兴趣走向音乐教室时,教师要关注如何激发他们生发深层兴趣。在这里,音乐作为精神的产物,其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深层兴趣呢?笔者以为关键还是要想办法让学生在美感体验中获得审美情境。

音乐的美美在哪里?首先在于旋律,其次在于歌词。初中学生对音乐的接触有生活和音乐课堂两个方面,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往往是对流行音乐的感知,流行音乐以明快的节奏和通俗易懂的歌词,容易迅速占据学生的内心;而课堂教学中相对深奥的音乐知识、相对专业的音乐技能,往往让基于感官直觉对音乐有一种拒绝心理。而美感体验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能够自如地由生活音乐向专业音乐过渡,笔者的做法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音乐,如学生比较喜欢的周杰伦的歌曲《英雄》,到之前的《青花瓷》,再到其自己填词、作曲并演唱的《听妈妈的话》等,从学生最直接喜欢的歌曲,逐渐向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歌曲引导,最后感受一位优秀青年音乐创作者是如何通过音乐描述自己妈妈的。这样的教学设计超越了教材,但却能够引导学生的心灵向音乐靠近,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现像周杰伦这样的音乐创作者的心路历程,可以发现音乐中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这样的认知,就是指向学生心灵的一种审美体验,而审美情境就在此过程中自然生成。

二、审美情趣激活学生天生具有的音乐细胞

必须相信,学生是天生喜欢音乐的,哪怕是五音不全的人,也总有用音乐表达内心思想的天然本能。笔者在音乐课上,偶尔跟学生聊文学,有学生跟我说:“曹文轩笔下《青铜葵花》中的哥哥虽然无法言语,但其最后嘶声而出的一声‘葵花’却是人作为人而存在的最动听的声音。”笔者拜读过曹文轩的部分作品,对学生这样的评述深表赞同,同时也在思考:我们的音乐教学是不是也应当如文学作品一样,能够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基于音乐思考音乐,关键还在于如何激活学生的音乐细胞,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音乐情趣。音乐细胞活不活,关键看学生能否将自己的生活、学习感受与音乐结合起来。笔者教音乐从来不只教纯粹的音乐知识,而是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去感知音乐。笔者常常在课间进教室看学生有无哼歌的兴趣,笔者也常常在学生走入音乐教室之后注意观察他们是否具有音乐学习的动机。笔者在音乐课开始之前往往还不是聊音乐,而是聊学生的喜好与心情好坏。然后在此基础上,判断今天要教的内容可能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今天的音乐教学内容又是否存在表达学生内心思想与需要的载体。

一次教学生欣赏电声音乐《丝绸之路》的时候,笔者观察到部分学生由于前面考试而心情不佳,于是即时调整了教学策略,先向学生提问:“如果此时用音乐表达你们的心情,你们会选择什么歌曲?”这样的问题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在选择音乐时的各种表现,也逐渐让学生走出了考试成绩不理想的阴影。此时笔者结合当前国家层面推进的“一带一路”,又结合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学到的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引入课题。并提出问题:“如果用电声音乐来表达丝绸之路,会是一种什么样的音乐基调与节奏呢?”此时学生就会结合之前学习音乐的经验,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得出自己的判断。有学生认为应当是四分之一拍的节奏,有学生认为应当是表达创业艰难的基调,还有学生认为应当选择表达光明前景的电声音色……尽管学生的用词不尽符合音乐专业的需要,但只要学生在思考,就说明学生已经将自己的思维与音乐结合在一起了,音乐细胞就此而被激活了。在此基础上的音乐教学,怎么可能没有效果呢?事实上,当笔者播放了由喜多郎配乐的《丝绸之路》,并告诉学生其是日本音乐家配乐的,学生的惊叹之情溢于言表,虽然他们不能完全领会该曲的含义,但他们的心灵已经走进了音乐世界。

三、审美情境滋养初中学生的学科学习品质

浅谈音乐审美教育 篇7

一、充分认识美的内容

音乐审美, 就是认识和领会音乐作品的美。教师只有对把学生的审美心理培养贯穿在课堂中, 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美。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理解力差, 从音乐教学上, 教师应着重培养两方面内容:思想美和音乐美。

1. 只有挖掘音乐的思想美, 才能更好的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 从而更好的为教育目的服务。

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 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地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 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小学音乐教材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歌曲, 具有鲜明的美的形象, 都能展开一幅美的画面, 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主题思想, 爱国的、爱党的、热爱生活的、热爱自然的、向往未来的、充满幻想的……发掘美的因素, 创设美的情境, 从而诱发学生对美的情感。

2. 音乐本身即是一种美:

节奏美旋律美、和声美……音乐与律动、舞蹈、器乐、表演、合唱的结合, 使学生充分体验美的音乐世界。一节好的音乐课, 教师应具备较高的音乐素质并能将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等灵活、巧妙地教授给学生。例如, 在师生共同活动过程中的范唱, 优美的范唱, 引起儿童美的遐想、美的体验、美的渴望使学习歌曲的兴趣增加, 还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二、充分发挥美的功用

音乐有审美、教育、认识、娱乐等功能。小学音乐教育应以娱乐审美为重心, 充分发挥其它功能, 利用美的语言、动作、情境等条件, 使音乐教学更加丰富。例如低年级掌握唱歌技能, “吸气时像闻清新的花香, 呼声要像吹肥皂泡。”形象、准确的语言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呼吸方法;听音击拍、点踏节奏, 让同学们在娱乐中完成节奏训练;根据歌曲内容, 创设审美情境, 使歌曲更完整、生动、丰富, 从而达到学生对美的直接体验。在《小红帽》教学中, 我们利用童话剧使得这一课教学非常满意。本来, 歌曲大多数同学都会唱, 故事也会讲, 可演出《小红帽》童话剧, 这就效果不同了。为什么呢?原先我们并没有事先排练好, 而是他们自己挑选演员, 设计动作, 连背景、道具、服装、台词都是他们自己安排的, 再通过演唱、伴奏和歌表演的学习后, 这一课歌曲更加受到同学们的喜爱, 同学们也了解到小红帽尊敬老人、天真活泼、机智的形象, 还懂得了不少编导节目的本领呢!

三、充分拓展美的空间

“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 要求未来的人才具有搜集、综合运用各种信息资料的能力。”我们作为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一方面, 利用各种手段结合教学, 引导学生独立或合作地搜集, 分析信息资料也是音乐课堂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只有拓展教育的空间, 充实教学内容, 深入美的教育, 才能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例如教学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对四年级学生来说, 只有拓展教育的深度, 才能使学生更加有意义。于是, 我们做了这样的安排:课前, 我们请同学们搜集了许多有关国旗、国徽、国歌的有关故事、图片、实物等资料, 在教室里做了小展板;组织同学们完成一个庄严的升旗仪式和爱国为内容的演讲;课上, 观看录像了解各种升国旗奏国歌唱国歌的场面, 并通过演唱、演奏、绘画等一系列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深化了学生对国歌内涵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的自豪感。因此, 只有广阔的活动空间, 才能拓展美的活动、美的领域、美的内容, 发展音乐的整体素质。

四、充分调动美的创造

音乐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 培养能力的主渠道, 教师只有充分发挥美的教育功能, 使学生自由发挥、创造, 才能真正做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小型课堂音乐知识竞赛, 不仅巩固了知识还培养了团队精神;绘画进课堂, 亲自的感受、理解想象, 将歌曲变为画面, 更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小组:合唱队、舞蹈队、器乐队、表演队、创作组等, 稚嫩的小苗一天天茁壮、成长。一个音符, 一首儿歌, 一支舞蹈, 在同学们的喜悦中诞生, 文艺汇演、重大节日和联欢到处是同学们忙碌的身影, 到处充满着欢乐。创造激励同学们不断学习和进取, 广阔的创造空间, 让孩子们更加自由地发展和开拓。

教师, 即使知识的传授者, 能力的培养着, 又是心灵的塑造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 还应有创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不断储蓄、更新知识的准备。依据审美教育学的观点, 施教者的劳动形态应具有审美性。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一个美好的音乐教师形象, 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增强音乐学习的能力, 而且还会使其潜移默化的受到美的影响和熏陶。我相信、只有不懈地学习、钻研、进取, 才能不断拓宽、更新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教学方法和工作能力, 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这一光辉的使命。

摘要:普通音乐教育的目的, 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 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 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 提高音乐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 接受并创造音乐文化, 进而使之情操得到陶冶, 人格得以完善, 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

初中音乐与审美教育 篇8

一、初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现状

1. 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对中学生的影响

受普遍教育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音乐课就是歌唱课,把音乐课简单等同于唱歌课。唱歌只是音乐课程类型的一种,如果简单的把音乐课上成唱歌课,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与锻炼,使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受到局限。在所有的音乐课程中,音乐欣赏被视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欣赏课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进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在欣赏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现今的中学音乐欣赏课程很大程度上还是徘徊在“师授生受”的教学模式,他们忽视了音乐是时间的、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作自由度是最高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主动性,审美能力不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为了不让我们广大的中学生在学习了解音乐的道路上走向误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 社会传媒对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

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开辟了新的渠道,构成了中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大众传媒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音乐文化范畴,可以让学生获得古今中外的各种音乐信息,把课堂延伸到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但一些落后的思想和不良的信息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也对成长中的中学生带来种种不良影响。中学生正确的审美标准还没有真正建立,自己本身的审美判断力很差,加上当今现代传媒宣传的主流是流行音乐,忽视了传统正规的音乐,特别是传媒以各种名义举办的选秀、歌唱各类大赛以及“假唱”,在很大程度上误导着缺乏判断和审美能力的中学生。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如果不加以控制,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抓好跨世纪一代中学生成长环境的治理,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已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人内心情感体验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培养人审美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正因为它的这种特殊性,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艺术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那么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1. 创设情境,感受音乐美

优美流畅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 欢快跳跃的音乐则令人轻松愉快; 缓慢低沉的旋律往往令人沉思忧伤。不同的音乐情境会带给人不一样的心情感受。而在音乐课堂上美好的音乐和教师富于艺术化的渲染,会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音乐之美,得到心灵的净化,从而实现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学生有了体验,才会对音乐作品产生兴趣,才会从其它要素入手,理性地感知音乐。相反,若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或欣赏曲子前对这段音乐毫无理解,或是教师所创设的情景错乱,只会适得其反。

2. 放飞想象的翅膀,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音乐这门艺术的特点就是将美好的艺术情境用声音传达出来,所以,丰富的想象力是感知音乐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想象,才能感受并丰富音乐作品美; 同时,音乐美也只有借助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充分地显现出来。在欣赏《瑶族舞曲》时,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保持安静。教师用诗意的语言向学生娓娓道来: “在一个美丽的夜晚,远处传来瑶族长鼓动听的声音,它把人们引到瑶族山寨那和平幽静的意境之中。人们身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晚会的人越来越多,歌舞也越来越热情,晚会沉浸在一派幸福欢乐的气氛之中……”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在美好的境界中自由翱翔,对学生在体验音乐艺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想象力要充分尊重,并鼓励他们求新求异。

3. 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

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必须先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入手。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采用启发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按照自己的思路,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启思维的创造力,达到美的最佳效果,音乐课堂就是他们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新天地。如在课堂上组织排练打击乐合奏《彩云追月》时,教师可首先分组,让各组学生拍手、拍腿、跺脚,模仿伴奏乐器,其次按声部分小组练习,让大家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体验作品的节奏美、旋律美、意境美,有的小组用竖笛吹奏旋律,有的小组用鼓为旋律伴奏,有的小组用碰铃来伴奏,有的小组用木鱼表演。教师还可以加入其他类型的乐器。音乐课堂上我们要不断调动学生去积极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使音乐课堂气氛既情真意切,又活泼愉快。

4. 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创造是初中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开展音乐创造教学有利于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将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去,做到任何教学活动都体现出审美创造的原则。如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或学会歌曲以后,启发引导学生依据歌曲的主题、情绪、意境即兴创编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表演,以律动、表演、集体舞等形式表现歌曲。又如在学习和掌握了乐理知识后,引导学生大胆、自由地创编歌词、创编节奏、创编韵律等,进而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我、表现音乐,创造出美妙的音乐之声。值得注意的是在审美创造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成果教师切忌要合理评价,以赏识、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活动,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能够欣赏懂得音乐,这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从这个观点出发,教师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应用一切美的手段来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和美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音乐审美达到一种更高更深的境界。

摘要:人的审美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生活中审美实践培养出来的,这就离不开审美教育。人的审美教育有很多方法和途径,其中音乐教育就是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热爱、体验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结合具体教学经验和实践,就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欣赏审美心理与音乐欣赏教学 篇9

鸣等。通过它们形成的特点及规律, 可以获得很多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启发。灵感能有效帮助欣赏者获得更为直观的审美体验, 教师在音乐欣赏课堂上可以适当地采用音画结合等方式, 将听觉转化为视觉体验, 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一、音乐审美心理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大要素构成

1、音乐审美感知是一切音乐审美心理活动的基础, 是人们把感觉到的美通过知觉反应、评价做出的情感判断。

2、音乐审美想象是人们在音乐审美活动中, 由感知到的事

物 (声音、图像等) 通过高级神经活动对以往知识、经验的重新排列组合而产生的联想和创造。如果说感知是眼前形象的呈现, 想象则是运用这种形象思维来设计音乐语言。丰富的音乐审美想象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大大激发人的审美感受力。学生在努力探求和挖掘自身亮点的同时, 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接受了德育、美育教育, 所以“感知与想象”这两个心理要素应作为教学的基础阶段, 使音乐教育培养目标得到初步体现。

3、音乐审美情感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 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

以情感人, 以美育人。

4、音乐审美理解是人们在音乐审美活动中, 用某种感性形式对审美活动意蕴进行直接的整体把握和领会。

古人云:“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是在聆听、体验、观察、欣赏某种事物产生情感之后才去活动的, 审美情感有利于帮助人们认识活动、组织活动。审美理解是审美活动的理性因素, 广泛渗透在感知、情感、想象等整个过程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技能教学中, 应运用以情感为主线作为感染教学法, 通过挖掘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行为、语言等要素来组织教学, 激发学生对音乐某种审美情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材施教, 使学生向个体素质多元化的理性高度发展。所以, “情感与理解”这两个心理要素能够健全学前专业学生的人格品格, 通过发展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开发自身的智育功能。

在音乐技能教育中, 我们可以通过歌唱、器乐、舞蹈、欣赏等方式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内容, 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及理解能力, 使他们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心理体验,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这样获得的音乐技能教育要比任何说教来得自然真实, 也是音乐审美心理要素培养的价值所在。

二、审美心理对音乐欣赏教学的启发

审美心理因素与欣赏者是否能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通过研究它们形成的特点及规律, 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启发。如根据审美注意形成的条件, 在选择欣赏材料时应注意音乐作品相对于学生的冗余度, 冗余度适中的作品最能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力;又如根据灵感能有效地帮助欣赏者获得更为直观的审美体验, 教师在欣赏课堂上可以适当地采用音画结合等方式, 将听觉转化为视觉体验, 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在教学中, 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分别提出了“丰富情感体验”和“注重情感体验”的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情感体验之重要。体验是个体在接触实物或实践活动中对其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 它往往是点燃灵感火花、导入深层认识、实现发明创造的源泉。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是实现审美体验价值的最佳载体。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条件, 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激发情感, 学习音乐文化知识, 并在自己的体验中尝试创造。

三、良好的音乐教育方式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上, 主要是“接受”和“参与”两方面:

1.“接受”音乐的实践能提高学生感性体验和理性认知。

音乐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尝试采取探讨、启发、引导的方式, 尽量调动学生运用这些知识, 建立他们思维上的自我意识和积极性, 并适时地予以鼓励和指导, 使学生在得到音乐知识的同时, 又获得音乐欣赏的初步技能和感性体验。具体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方式: (1) 了解音乐语言的特殊性; (2) 了解音乐语言中丰富的表情性以及音乐具有的模仿性、象征性与暗示性的特征等; (3) 结合不同乐曲讲解音乐的曲式结构与音乐的组织手段、乐器性能及表现力; (4) 从音乐的形式与传统的继承关系、音乐的风格、精神特征及音乐与姊妹艺术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讲解; (5) 用比较鉴赏的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在教学中, 教师不要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灌输”给学生。但也要注意, 音乐欣赏中只有发散性思维是片面的, 必须辅以集合性思维, 才能完成从感性欣赏到理性欣赏的全过程, 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创造性思维。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的内部结构与它所表达的相关内容, 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追求作曲家所表达的一种对世界的认识与深刻“体验”, 探求音乐所表达的“意义”, 提高审美意识与精神境界, 从而追求音乐中所表达的人类对理想的憧憬及人生的奋斗与牺牲精神。

2. 参与音乐的实践能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并提高团队精神。

音乐活动通过表演来进行, 是审美活动最生动的方式, 也是人们交流内心感情的机会和渠道。在教学中, 让学生以演唱、演奏或其他活动方式参与音乐欣赏, 可使学生下意识地从听觉上注意音乐、熟悉音乐, 最终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体验。

四、音乐欣赏教学的原则

1. 创设氛围, 激情导入。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是充满美的一门艺术学科, 旋律、和声、节奏无处不美, 只要音乐响起, 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 教师应充分抓住这种心理状态, 开始教学。在组织教学中, 采用音乐渲染情境的方法, 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如在上《京剧欣赏》一课时, 可选取的音乐是一首笛子独奏曲《京调》, 把学生带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之中, 使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先受到气氛感染, 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 避免教学开始后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及转移。又如上《中国民歌》一课, 就可以选取教材中的歌曲《好一朵茉莉花》, 让江苏民歌浓浓的旋律回荡在学生耳边, 在其心中激起情感的共鸣, 为新歌教学作好铺垫。

2. 师生合作, 活动体验。

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活动,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之中, 才能进行情感体验。这个活动是指新授的教学活动, 包括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开放课堂教学, 促进空间及时间上的灵活性、学生思维活动的活跃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 强调学生的“六动”, 使学生在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动心中进行体验, 学会创新。例如在《京剧欣赏》中有一首京歌《唱脸谱》,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老师和学生一起,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采用演唱的方式进行分段赏析, 使学生在唱、赏中直接体验歌曲情绪, 感受歌曲意境, 理解、掌握京剧旋律的特点。又如《中国民歌》一课中的《澧水船夫号子》, 不仅只让学生听, 更要采用综合体验环节, 让学生创造。学生在影视中可以看到, 旧社会船工行船, 都以吆喝来指挥, 如“开船、扯帆、拉纤、靠岸”等。在教学中让学生“当一回船工”, 边听边跟着吆喝, 很自然地就会在学生心中得到情感教育, 并且能很好的和教师一起合作来表现歌曲情感。

3、灵取巧合, 引发创新。

每一节课都离不开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材为教师提供的是固定的内容, 而且教材编写者也不一定都考虑到不同地方的教学实际, 作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在上任何一课时, 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照本宣科, 应该灵活地组合。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一种体验生命与情感的教育。音乐教育可以带来正向情绪体验, 好的心里动态有助于完善个体人格、提升能力和自我认同等意识, 随着学生知识、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的不断积累, 他们可以通过联想、想象、表象等心理过程, 再造、重组出新的审美意象, 这种审美意象的孕育成熟过程也是形象思维的创造过程。

五、音乐欣赏教学的具体方法

1、演唱:

通过对歌曲的演唱或某音乐作品主题的演唱, 能加强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 使他们对作品有更深的体验。

2、节奏参与: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 是音乐的生命和基础, 让学生合着音乐的节奏, 感知音乐韵律, 很容易让欣赏者与音乐融为一体。

3、结合体态律动辅助欣赏:

体态律动是对听到的音乐做出即兴的动作反应, 这对于感受音乐的节奏、乐句、情绪等都非常有利。

4、多声部训练:

多声部训练是学生对两部或两部以上的不同旋律同时进行的训练, 这对于掌握音高、音准、节奏等基本要素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还能在训练中感受音乐和声及织体的变化。在学习音乐的同时, 享受多声部训练的快乐, 积累与他人合作的经验, 增强沟通能力, 提高团队精神, 从而进一步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

总结语

音乐欣赏不单纯是感官的快感和情感的愉悦, 还必须实现精神的升华和理性的领悟, 因此就需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辅以逻辑思维, 使感官欣赏能上升到理性欣赏, 使生动形象的感性体验与准确深刻的理性认知完美地结合, 以实现审美心理活动的完善和飞跃。参与音乐活动不仅能使审美更加生动, 同时能增加人们交流内心感情的机会和渠道, 特别是多声部训练还是培养学生合作与协调能力的有效途径, 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好的音乐能让人感动, 美的音乐能让人陶醉, 有朝气的音乐能让人挺拔奋进, 伤感的音乐能让人流泪, 思乡的音乐能让人想家、思绪万千……音乐欣赏与表演过程就是这样一种短暂而美好的自我体验。这种体验导致人格发展的飞跃, 让学生感受崇高, 感受美好, 感受爱、体会爱、学会爱, 感受自我的力量, 超越自卑与痛苦, 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玲著, 《心理健康》, 教育科学出版社[M], 2001年版。

[2]吴跃跃, 《音乐欣赏与素质教育》, 湖南文艺出版社[M], 2004年版

上一篇:少数民族后备干部下一篇:棉花播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