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中的审美意识(通用11篇)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意识 篇1
音乐审美意识的产生
人类已经步入了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 文化、艺术都已经以各种形式熏陶着人们, 在这个文化艺术、音乐艺术盛行的时代, 要想拥有独特的音乐审美意识, 是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和学习接触以及反复体会才能够拥有的。马克思曾这样描述过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 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那么音乐审美意识的产生基础必须是具象的, 有了实质的音乐艺术, 才谈得上审美意识。作为一门情感艺术, 音乐非常善于表达人的内心情感, 在音乐艺术欣赏的过程中, 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动之以情地对音乐进行联想, 才能够使自己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 才能够真正寓美于心。要想拥有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审美意识, 就必须通过欣赏者对具象的音乐艺术进行感受, 通过对音乐具体美感的赏析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去拥有音乐审美意识。
钢琴艺术
钢琴艺术所体现的美主要源自钢琴演奏者的演绎, 完美的钢琴艺术必须通过钢琴演奏者与钢琴合一的结合, 使音律的魅力散发出来从而产生效果。钢琴演绎者是钢琴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音乐创作者与音乐欣赏者重要的连接纽带, 钢琴艺术演绎者好比园艺师, 花草再美, 没有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 也会璀璨芬芳。在整个音乐演绎中, 音乐演奏者一直被定义为“二度创作”, 他能够深层次地给予欣赏者美的享受。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 人们思想意识在不同年代、不同阶段、不同民族中审美意识所表现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同时不同的演绎者所独有的气质、风格以及个人在音乐美学上的造诣不同, 会对音乐主题的创作以及延续造成影响。作为音乐创作者与音乐欣赏者重要的连接纽带, 音乐演奏者又被誉为“二度创作”。演奏者不仅能够对音乐创作者的音乐作品进行再现, 以实际的效果进行表达, 还可以对音乐创作者的作品进行校验, 在得到观众对作品进行的社会效果反馈后, 对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改进, 以促进其创作的更好发展。更深层次地分析, 音乐演奏者在直面观众时, 把音乐美的盛宴尽情地展现给了观众, 以此来促进欣赏者对于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 以及音乐情趣的培养。伟大的表演创作, 是在整个过程中洞察到音乐的魅力, 同时积极地对其内在含义进行探索, 以此, 在音乐创作者积极因素的影响下, 对音乐作品精华进行更为鲜明, 更为突出的表现, 甚至会出现超乎创作者预想的效果。
通常人们所体会的钢琴艺术只是片面地来自于听觉, 但是钢琴演奏者也是钢琴艺术体现的重要部分。你看那演奏者在钢琴台前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幽怨婉转、时而欢快愉悦, 这些肢体动作、面部表情, 甚至呼吸节奏都源自钢琴艺术魅力的渲染, 作为欣赏者, 人们通过人耳听觉的感知, 刺激大脑对不同音色变化作出反应, 以达到滋润身心的目的。声音主要是通过振动在空气中传播的, 其不同的振动、介质所产生的音效也不一样。钢琴音律的变化则是通过演奏控制泛音来完成的, 泛音控制比例的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通过不同形式对各音场的控制, 就产生了钢琴演奏中的独奏、伴奏、重奏、协奏等形式。钢琴艺术通过这些形式不同的组合, 准确完整地演奏出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 以此把钢琴艺术的美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一种拥有独特气质的艺术, 要想完美地体现钢琴艺术所蕴含的内容, 就必须根据不同的演奏场合、选择不同的演绎技巧、不同的乐器, 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钢琴艺术欣赏中的审美意识
作为一种情感传达、美感展现的艺术方式, 通过对钢琴艺术的欣赏, 人们可以充分地对艺术形态美进行感知、解读、享受, 以此来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美妙的钢琴音乐取材源于自然, 通过旋律的演奏描述、传达, 抒发动人的情绪, 其演奏所产生的独特意境, 是钢琴艺术欣赏中审美意识的重要体现。通过钢琴的演奏, 河流的声音、人们的心情、植物的悲欢离合等一系列大自然直接或者间接情感都能够被直接地表达出来。正是因为钢琴艺术欣赏的存在, 欣赏者才能从内心深处通过联想去感知钢琴艺术带来的生活体味, 从而增加欣赏者的创造能力, 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以此发现美、感受美、享受美。在这种审美意识的影响下, 获得审美情趣, 增强自身的品味艺术。下面就具体地分享一下钢琴艺术欣赏中审美意识的感知、想象、创造、鉴赏能力。
1.感知能力
钢琴音乐欣赏是一门听觉艺术, 听觉是欣赏者感知钢琴艺术的主要形式, 良好的审美意识肯定是通过听觉感知实现的, 作为一项抒发人类情感和意愿的完美艺术, 钢琴音乐欣赏离不开听觉感知能力, 所以在具体的钢琴艺术欣赏中欣赏者必须拥有良好的听觉能力, 通过良好的音乐欣赏基础与听觉能力的结合, 欣赏者可以去辨识钢琴音乐中的节奏、音调、和声等形式, 从而感知曲目所抒发的情感, 通过声音、情感的结合从而产生共鸣, 然后细细地体会其中的韵味。
2.联想与想象力
钢琴音乐是具象存在的, 而钢琴艺术欣赏中的审美意识则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能力。钢琴音乐有别于文学、歌曲等艺术。它所表达的心事、情绪、心理变化等都是抽象的, 正是由于没有明确形式的具体表达, 所以在钢琴艺术欣赏审美意识中, 就必须结合一定的联想以及想象力。由此, 欣赏者就能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 通过联想置身于钢琴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之中。这种审美意识中的联想与想象力, 是需要欣赏者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 通过想象和联想, 欣赏者能够更加深入地去体味、感知钢琴艺术的美。
3.创造能力
创造力是艺术行为存在的主体, 缺乏了创造力的艺术是存活不了的, 那么在钢琴艺术欣赏审美意识中, 作为欣赏的主宰者, 欣赏者拥有一定的创造力, 能够丰满自身发现美、感知美、体会美的过程, 同时能够更好地创造美。在音乐欣赏中, 欣赏者的创造能力是基于自我感知与想象的基础上的。通过结合自身内心的情感以及对音乐表达的理解, 欣赏者通过联想, 可以把自己的创造能力挖掘出来, 这就加强了自己的思维创造能力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这是钢琴艺术存在的重要作用。
4.鉴赏能力
钢琴音乐艺术取材于自然, 它所抒发的是大自然的善恶美丑, 演奏者通过演绎音律释放了钢琴音乐的内涵。那么在钢琴艺术欣赏中欣赏者能够通过音律的辨识体会出其表达的内涵就是其鉴赏能力的具体体现, 鉴赏能力是审美意识中的重要部分。能够准确地理解和判断音乐的内涵, 鉴别其表达的美丑善恶。而在具体的钢琴音乐作品中, 大多歌颂的都是美好的事物, 那么在面对众多的音乐素材、内容、风格时, 欣赏者能够准确地进行辨识, 再通过辨别去具体挖掘其表达的具体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 才是欣赏者在钢琴音乐欣赏审美意识中最根本的体现。良好的鉴赏能力有利于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的正常发展, 这也促成了个人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
结语
在文章中, 笔者围绕主题对钢琴艺术欣赏中的审美意识作出了具体分析, 其中总结了审美意识的几个关键部分:感知、想象、创造、鉴赏。通过分析, 笔者认为作为欣赏者, 应该通过不断培养自身的感知、想象、创造、鉴赏能力才能够促成钢琴艺术欣赏审美意识的形成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沈滨凯.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视野[J].音乐探索, 2009, (1) .
[2]杨忠林, 陈彦如.中外钢琴作品审美意境初探[J].时代文学 (下半月) , 2008, (12) .
[3]孙娟.音乐课堂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 2008, 2.
[4]宋瑾.以写交响曲为生存方式的人——写在09’“郭祖荣交响作品音乐会”之后[J].福建艺术, 2010, (01) .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意识 篇2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
③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魏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④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即使是现代人也会惊叹不已。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竟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⑤到了唐代后期,人们社会意识和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来那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激情,渐渐被忧患重重的顾虑取代,先前那种能动的对外在世界的探索渐渐地转变为被动的对内在精神世界的体验。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⑥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取纯朴淡雅之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东渐,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
⑦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中国历代服饰》记载:秦汉巾帻色“庶民为黑、车夫为红,丧服为白,轿夫为黄,厨人为绿,官奴、农人为青”。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服黄色的。
⑧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敝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华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15.各个朝代的服饰有各自的审美意识追求。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3分)
魏晋时期:个性解放
唐朝前期:
元 朝:
明 朝:
16.阅读③④两节,回答下列问题。(任选一小题作答)(3分)
(1)第③节中引用《魏晋记》相关内容,意在说明什么?
(2)第④节中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有何作用?
17.简要分析第⑦节画线句中加点字“绝不能”的表达效果。(3分)
19.下列对文章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说明了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演变过程。
B.文章多处引用典籍诗句,真实地说明了古代服饰在不同时期的审美追求。
C.中国古代服饰的审美意识主要取决于不同时期人们的个性化追求。
D.文章意在告诉人们在继承中结合现代需求,设计符合时代特点的服饰精品。
参考答案:
15.(3分)(1)色彩华丽开放(对美的大胆追求、追求时尚)
(2)淳朴淡雅
(3)服饰华丽异常(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
16.(3分)(1)说明竹林七贤服饰审美对后人的影响之深。突出魏晋时期服饰审美追求自然,个性解放。
(2)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说明唐代人追求时尚,追求服饰色彩华丽的审美意识。
17.(2分)“绝不能”语气坚决,不容置疑。突出强调清朝等级森严,黄色服饰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穿戴。
如何培养音乐欣赏及审美意识 篇3
关键词:音乐欣赏;审美意识;培养方法
音乐欣赏和审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联系,在音乐欣赏中去领悟审美的乐趣,就像自然景观的一些壮丽、洁净、清澈、秀丽都会让人在欣赏过程中享受到一种美的感受。审美意识也是一种情感的流露,音乐欣赏能够影响人的情感,所以提高音乐欣赏和审美意识对我们个人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的节奏和强度对审美意识的影响
1.1有节奏的音乐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音乐的节奏和频率在人静态时心率波动范围内会让人听起来非常舒服,根据研究表明,音乐的节奏和频率对人的审美意识有很大的影响。举个我们常见的例子,唱歌的时候,歌曲的内容是通过听觉系统传达到我们大脑的,曲子的声调能够激发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对情感的开启、发展和变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2音乐强度影响人的审美意识
没有人愿意整天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科学研究表明音乐的强度大小会对人的情感产生很大的影响,也会对人的审美意识培养阻碍。每一种音乐都会有音符的跌宕起伏,没有对比的音符就显得平淡无味,主要是因为高音调的旋律能够激起人内心的欢腾和兴奋感,这种刺激会使得人们尽情的释放压力,宣泄内心的情感,让情感在审美意识上得到升华。
二、音乐欣赏教学本质分析及审美意识的培养意义
我们大多数人接受音乐教育都是从学习音乐开始,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艺术、鉴赏艺术的能力。在技术教育的角度分析要能真正让学生掌握音乐欣赏,就要让学生在接受技术教育的同时来给他们贯彻审美意识教育。
音乐从本质上分析是一门艺术学科,他的真正目的是陶冶人的情操。学生接受了良好的审美教育才有能力去准确评价审美意识,才能深刻体验审美的价值。另外,当音乐学习者对音乐美缺乏认知和感知就会使得他们对审美教育缺乏一定的欣赏,自然也不会与审美意识有关联,学习兴趣也由此下降。
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审美的主体,也是新时代学生主体观的集中体现,人与其他动物所不同的地方在于人除了物质生活需求,还需要精神生活。同样在音乐欣赏教学当中,学生的角色不再是接受教育被灌输知识的对象。老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需要具备传统教学对老师的一般要求,更要具备美的特质,主要表现在美的人格、美学的修养、课堂上表演等。
三、培养音乐欣赏和审美意识的几种方法
教学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老师“教”和学生“学”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他的教学对象主要是接受教育的学生和爱好音乐的学习者,传统的音乐教学把老师当成主体,这就导致了学生不能真正领悟和学习好音乐。
3.1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促进审美意识的提高
对学校来说开办音乐教学主要是想通过音乐教学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学生只有具备对音乐的感知才能从心理上的产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受。比如,音乐的旋律、音调、节奏等等,这些都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潜意识。因此,老师需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多参考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去欣赏,去感悟,在必要的时候对其中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这样一来就能很好的对学生的听辨能力进行了培养,逐步的达成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目的。
3.2深层次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音乐教学目的跟其他学科不同,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教材的选取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音乐教材内容的提炼是每个老师需要精心研究的,不同的音乐欣赏内容可以根据难度来协调。另外对于乐曲的选择,要注意到风格多样化。
3.3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主体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老师都是单一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也就是被动的接受老师教学的信息。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可能培养出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新课程对音乐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老师把教材内容联系生活,让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欣赏音乐。
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教学是素质教学发展过程不可以忽视的一门学科,不仅表现在技能上,而且还在艺术的审美意识上有一定的研究,对于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和审美意识培养效果会对他们的美学观念和创造力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去探索和创新,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为促进整个素质教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作者单位:丽水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娟.音乐课堂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8(06)
[2]王喆.谈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铜陵学院学报.2005(03)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意识 篇4
一、审美意识与音乐作品美学本性的关系
音乐美学在本质上是探讨音乐创作、音乐作品、音乐审美中存在的美学问题。在这些问题中, 最核心的问题却是音乐审美主体即人的相关问题。大家知道, 音乐作品是由人创作的, 音乐作品终究也是要供人去审美的。事实上, 只有具体地把握了人类音乐史, 特别人类音乐创作史中大多数音乐创作者或主要音乐审美主体的一般音乐审美意识、情感态度、创作情感和人格个性等方面及其与音乐美的关系以后, 人们才有可能学会相对客观地把握每一具体的音乐创作、音乐作品、音乐审美中存在的美学问题。
关于这一问题在音乐美学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 我们至少可以从一些伟大的美学家那里去获取理解或启示。如:古罗马的普洛丁曾说:“一切人都须变成神圣和美的, 才能观照神和美”。法国的笛卡尔说:美是判断和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英国的荷迦兹说:“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 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美与价值都只是相对的, 都是一个特别的对象按照一个特别的人的心理构造和性情, 在那个人心上所造成的一种愉快的情感。”“诗的美, 恰当地说, 并不在这部诗里, 而是读者的情感或审美趣味。如果一个人没有领会这种情感的敏感, 他就一定不懂得诗的美, 尽管他也许具有神仙般的学术知识和知解力。”
也应该说, 欣赏美与崇高的事物之能力, 直接取决于欣赏者的认识——任何东西, 如果我们在其中看得到符合于我们的人生观的生活, 那就是美的;……所以, 美与崇高在现实中的客观存在也要配合人的主观看法”。“美感认识的根源无疑是在感性认识里面, 但是美感认识毕竟与感性认识有本质的区别”。
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说:“审美欣赏的‘对象’是一个问题, 审美欣赏的原因却是另一个问题。”“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 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审美快感的特征从此就可以界定了, 这种特征就在于此:审美的快感是对于一种对象的欣赏, 这对象就其为欣赏的对象来说, 却不是一个对象而是我自己, 或则换个方式说, 它是对于自我的欣赏, 这个自我就其受到审美的欣赏来说, 却不是我自己而是客观的自我。”
可见, 在音乐美学研究中, 如果将关于音乐美、音乐审美的研究与关于人的相关问题的研究相对立, 这样的音乐美学研究就已经走上了歧途。为此, 笔者要大声疾呼, 音乐美学研究不要再远离对音乐审美主体的研究了!因为只有以音乐审美主体为中心的音乐美学研究才是科学的音乐美学研究, 而只有这种科学的音乐美学研究才有可能带来科学的音乐审美教育, 当我们拥有了科学的音乐审美教育以后, 我们才会拥有整个音乐事业的良好发展!这就是我们目前音乐美学研究中最需要的人文精神或人文关怀!不懂人, 何以懂乐?没有对人的充分理解, 何以有对乐的正确批评?
二、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
有的学者认为, 音乐美学自身存在着固有矛盾, 音乐创作和音乐审美又是一种高度主观的活动, 这使得音乐美学研究不具有客观的研究对象, 固注定使音乐美学研究产生不了像自然科学研究那样的具有客观性和可实证性的研究成果来。对此, 笔者不敢苟同。
笔者承认, 音乐审美活动的确具有主观认识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 它的确使音乐审美过程有很多随意性。但是, 我们并不能就此认定音乐美学研究中都是些非客观的研究对象。同样, 也不能就此肯定音乐美学研究产生不了像自然科学研究那样的具有客观性和可实证性的研究成果来。其实, 人们之所以产生上述看法, 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人们对音乐审美主体之审美意识、情感态度、创作情感、人格个性等与音乐作品美学本性的关系缺乏系统研究。
笔者肯定的认为, 在音乐美学研究中, 具体、客观的研究对象是实际存在的。作为音乐美学研究的客体, 它们就是:音乐文本 (音乐作品的形式、风格流派和情感特征) , 音乐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情感态度、创作情感、人格个性, 音乐审美活动中的主客观对象性关系及其表述, 人类具有的一般“共通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因此, 在音乐美学研究中, 研究者必须要研究人的情感特点及其类型, 必须研究音乐创作者的创作情感及其类型, 必须研究音乐创作情感与人的一般情感类型的关系 (人的一般情感类型有两大类, 即自然情感和审美情感) 。此外, 人类的情感态度也是可以作为一种客观去加以把握的。比如:孔子的价值观主要是中庸的, 因此, 孔子的情感态度也是中庸的, 这一点是可以被确认的;而中国音乐的所谓“中正平和”之美, 其实也是一种中庸音乐审美意识和中庸的情感态度的产物。在音乐创作中, 由于创作者情感态度的不同, 必然会带来其所采取创作情感的不同, 而不同的情感态度和创作情感, 往往就反映着创作者的不同人格个性。可见, 从这里入手, 并通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 我们就可以对音乐创作者的人格个性拥有一定程度地把握。这样一来, 我们也就可以相对容易、相对客观地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了, 并可以因而去更进一步把握音乐作品的美学本性了。可见,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音乐美学研究会有光辉美好的未来。事实上, 我们现有的一些音乐美学研究成果已经具有了上述一些特征。一些人之所以对其视而不见, 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相关人文视角、人文关照或人文精神不够, 同时, 也就必然带来其一定程度的思想认识的偏见, 一定程度的心灵境界或视野、思路的狭隘。
中央音乐学院的周海宏教授曾指出:我们目前的音乐美学研究似乎“越来越不靠谱”:“云山雾罩、不知所云、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答非所问、东拉西扯。”的确, 一些人的所谓音乐美学研究, 明显缺乏应有的主题和边界, 把握不好感性认识与审美认识的区别与联系, 处理不好作曲分析与音乐美学的关系, 分不清音乐学与音乐美学的界限, 等等。其表现似乎真让音乐美学成了“不靠谱学”。这样的音乐美学研究, 完全不能回应社会或民众对音乐美学所寄于的美好诉求。不过, 笔者坚信, 总有一天, “不靠谱的”的音乐美学必将会被“靠谱的”音乐美学所取代。
摘要:中国音乐美学是一个既意义重大又备受关注的课题。在新的形势下, 对中国音乐美学的传承与创新等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不仅体现了中国美学届的学术眼光和学术追求, 更是体现了美学界专家和学者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键词:音乐,美学,研究
参考文献
[1]于广壮.音乐美学研究探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 (11)
审美意识在经典中的渗透 篇5
在朗读中感受神韵美
有感情朗读课文,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古人云:书读遍,其义自见。对散文的审美把握,也离不开朗读。让学在朗读中感受美,因为朗读这种活动是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并且贯穿于朗读过程的始终。为强化这种审美意识,就须进入原创者的审美境地。费尔巴哈曾经说过:“如果对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因此,要学生在朗读时着意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设身处地与作者的脉搏一起跳动,与作者的感情进行沟通,把作者的感情达出来。文中描述了一幅幅清幽美妙的图画:荷塘、荷、荷花、月色、荷香……这些平日里稀疏平常的景物,为在作者笔下如此动人娇艳。作者在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于一片黑暗之中,他“心中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这一切都交融着他当时隐隐的悲愤和彷徨,深沉的孤与苦闷的心绪。孤独的灵魂,唯有天地可鉴。只有领会了者的心境才谈得上对作品更深层次的把握,才有可能结合者的体味进行第二次创作,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把握领会原的第一条途径:朗读,有感情的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培养学生感受课文的灵敏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就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感受美,要感受美就必须去发现美,那就必须具有感受美的灵敏性。正如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种灵敏性主要表现在能及时地、迅速凭借自己的视听感官,去感受别人尚未感到的形态、动、静态、色彩和声音等特征,如文中写荷叶抓住形态,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写月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月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写荷塘、荷叶、月光、月色使人可观可感,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
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审美通感”。审美通感是一种审美感受的诱发下,萌发出新的审美感受,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把用作嗅觉上的花香移植到了听觉上,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又如“但光与影有着和谐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把视觉上的光和影转移到听觉上。月光如流水,泻在叶子和花上,写叶子和花实际是写皎洁的月光:斑驳的黑影,稀疏的倩影,光与影映照是如此的匀称,协调,和谐,富有韵律和节奏感,这与小提琴上奏着名曲一样,给人以无限优美的享受。这种审美通感的把握,不是教师的简单讲解就能领悟得了的。它要求学生必须用心,用发现的眼睛,用思索的每一根神经去体味,去赏鉴。
在理解中探索意境美
这里所讲的意境美是《荷塘月色》所描绘的生活、自然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艺术美的境界。古人云:“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楼,自有名句。”因而单纯的景物描写不能称之为意境,意境应该是外在的景物与作者的内心世界的高度的融合和统一。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课文的景色令人叹为观止。那“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的荷叶;那如“明珠”,如“星星”一样的荷珠;那“微风过处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的荷香;那“如流水,稀疏的倩影,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的光和影。这优美的景色,幽美的环境,在这里作者欣赏到了无边的荷香月色,心里涌起了淡淡的喜悦。因为这美景,正是他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大革命的失败,他追求进步,痛恨黑暗的封建统治,但“四·一二”仅革命政变给他的打击是沉重的。此时他苦闷、彷徨,所以他心中追求的是安宁和谐的平和环境:景和情相统一,环境与心境相统一,这就产生了诗一般的意境美。此外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欲有所作为而又无可奈何的浑浊世界,令作者只能在月夜中寻求片刻的宁静,这宁静对于痛苦的心灵是一副难得而又于事无补的药剂。苦是苦点,但多少可以带来片刻的逍遥,故在作者心中,这一片宁静尤为可贵,因而更加眷念,更加珍惜,但它毕竟不能疗治苦难的现实,所以痛苦也自然在所难免。又如“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里写灯光,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同时也用了衬托,意在衬托作者此时的心情,想排遣又不能完全排遣,也难以排遣的哀愁和烦怨,始终缠绕在胸间,蝉声和蛙声的热闹,也不能使我有半点的喜悦和解脱。“我什么也没有”一句点明了心中的愁怨是无法排遣的。写到这里作者的心情又与环境融为一体了。通过景物的描写,充分的传达了作者此时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境界。意和境的完全统一,创造了诗情画意般的意境美,也可以说悲情美,“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心境自然涌上心头。
在分析中体味结构美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意识 篇6
对于音乐的鉴赏, 我认为有三个层次。第一, 鉴赏音乐能够使人获得听觉上的享受, 达到身心的愉悦。除了基础的物理性的感受外, 如果能够结合音乐知识对音乐进行鉴赏则能够更进一步获取音乐中所蕴涵的精神, 这即为第二层次。而第三层次, 就是在达到结合音乐知识对音乐进行鉴赏的水平后, 再根据与具体的鉴贳音乐相关的历史背景、作者特点和创作环境等因素进行鉴赏, 完整地把握所鉴赏的音乐。
对于专业人士而言, 能够依据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专门的音乐素养来鉴赏音乐, 能够较为轻松地达到较高的鉴赏水平。而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 对于音乐的鉴赏则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但从总体上来说, 对于音乐而言面临的更多是非专业人士的品鉴, 因此非专业人士的音乐审美意识多样性是一个独特的问题, 值得探讨。
什么是审美意识?
审美活动中, 人对审美对象的能力反映。即广义的美感。包括审美的感知、感受、趣味、理想、标准等各个方面, 是审美心理活动进入思维阶段后的意识活动。人们常通过艺术来研究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趣、经验、观点和理想等。人的宙美意识首先起源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自然物的色彩和形象特征如清澈、秀丽、壮观、优雅、净洁等, 使人在作用过程中得到美的感受。人也按照加强这种感受的方向来改造和保护环境。由此形咸和发展了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与社会实践发展的水平有关, 并受社会制约, 但同时具有人的个性特征。审美意识和环境意识的相互渗透作用更加强化。审美意识是人类保护环境的一种情感动力, 促进了环境意识的发展, 并部分地渗入到环境意识中成为一方面的重要内容。人对环境的审美经验、情趣、理想、观点等多种形式的审美意识, 是环境意识必然包含的内容。审美陶治人的情操, 提高生活质量!
音乐审美意识是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与审美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 这是从审美意识形成过程的角度对于审美意识所做的较为简洁的概括。但是, 就审美意识本身的结构来说, 相对主观的个体审美感受、相对客观的审美理想以及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作品才是审美意识的最为基本的层面。个体音乐美感坐落在音乐审美感受之上, 个体感受的直接、鲜活、切实决定了个体美感的特性。个体对于乐声的感知常常是片面的、模糊的、甚至肤浅、杂乱的, 但是正因为如此, 它也是真实的, 充满活力的。它的随机性、偶然性常常令个体音乐美感表现出偏离常规的任意性与盲目性。
非专业人士的音乐审美意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 非专业人士不懂音乐, 对喜不面了孺硬艰千平时耳闻目染的一些流行乐和普通乐曲。
2. 非专业人士不懂乐理, 尽管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只是, 但不能了解各种乐器的使用以及所发出的音乐所包含的乐理。
3. 非专业人士过于表面, 缺乏深层次的审美意识, 只对音乐的节奏感和曲调感兴趣, 受外界的影响因素较大。
4. 非专业人士的审美过于激进, 审美意识不够成熟。
二、音乐审美意识差异
由于专业人士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 因此对于音乐的基础分析和深层理解占有优势, 不易出现偏颇。而非专业人士由于缺乏相关知识, 导致在鉴赏活动中即便有鉴赏之心, 却也只能盲人摸象。
在欣赏被誉为“交响乐之父”的海顿和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作品时, 区分交响乐与圆舞曲对非专业人士来说恐怕已成问题, 而对于海顿和约翰·施特劳斯的个人生平和境遇之于其音乐的影响更是所知甚少。正因为这些音乐知识的缺乏, 非专业人士的音乐审美也出现了不同于专业人士的较为主观的多样性色彩。
我们可以通过贝多芬的音乐作品, 来说明这个问题。贝多芬的音乐深受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思想意识的启发, 奠定了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人类平等, 追求正义, 和个性自由, 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一年的自由比一百年的专制主义对人类有用得多。”是他的主张。“自由、平等、博爱”的革命口号深深地打动了他, 使他初步确定了当时最先进的资产阶级人生观。他曾在自己的札记中写道:“自由!没有什么东西比它更是人们所需要的呢?”“我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在王座面前也不会背弃真理!”“在艺术界里, 如同在一切伟大的创造里一样, 自由前进就是目标。”这就是贝多芬创作的理念, 他创作出许多不朽的篇章, 实现了他的“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革命英雄主义理想。在他的《小提琴协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第五钢琴协奏曲》等作品里我们都可以感受得到, 特别是《第九交响曲》宣告了贝多芬理想的目的——全人类的团结友爱。
对于专业人士而言, 塞于对乐理知识和对音乐史等历史背景的了解, 在品鉴贝多芬的作品时大都较为专业和系统, 因此鉴赏感受也大同小异。而有位非专业人士在听过贝多芬的作品后指出, “我能够感受到贝多芬深受生活凼境困扰的烦恼以及尤其而产生的反抗情绪”, 而这“非专业”的鉴赏结论也得到了音乐学界的认同。
在认识到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间的音乐审美意识的差异后, 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非专业人士具有哪些鉴赏语动中的缺陷以及具备哪些独特之处。
三、非专业人士的音乐审美意识的多样性
众所周知, 音乐是是通过有组织的音 (主要是乐音) 形成的艺术形象。它是一种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 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音乐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声音, 而且是有一定意义的声音的组合。因此, 对于这些组成音乐的乐音的解读, 对整个音乐作品的鉴赏就显得尤为重要。非专业人士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还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就是缺乏耐心。专业人士常能在音乐鉴赏活动中对音乐进行反复的分析, 达到充分把握的境地, 而非专业人士则常满足于直观的感受, 缺乏反复的深入的辨析。
不同类型的音乐, 如“夜曲”“交响乐, “奏鸣曲”等, 由于使用了不同的乐器, 对于非专业人士的听觉感受影响明显。通常情况下, 丰富的乐器使用容易让人感受到音乐的内在情绪, 能够带动人的情感, 而较为单调的乐器使用则容易让人感到乏味, 平淡。
正是由于缺乏上述所言的较为正规系统的音乐素养储备, 非专业人士对于音乐的鉴赏多基于直观的听觉感受。可以说, 个人的听觉能力和感受能力对于非专业人士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而这两个因素都因个人能力和素养差异不同, 所以非专业人士的音乐审美意识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四、非专业人士的音乐审美意识的多样性在媒介时代的意义
马克思说:“不仅五官的感觉, 而且所谓精神的感觉, 实践的感觉, 一句话, 人的感觉, 感觉的人性, 都只凭着相应的对象的存在, 凭着人化了的自然, 才能产生。”非专业人士的直观审美感觉也与专业人士一样, 是对音乐的能动理解, 对于丰富音乐作品的时代内涵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贝多芬创作的作品中, 大多反映出了作品的创作时代的时代特点, 如法国大革命对于贝多芬的巨大影响, “自由, 平等, 博爱”口号的深入人心, 而这些精神内涵都蕴藏在音乐作品中, 等待后来的听者去发掘。但音乐鉴赏活动并不是单纯的考古活动, 不是筒单的妙肖原作, 而是要在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多样的解读, 发掘出作品中适合于今天的内在价值。并且, 随着科技的进步, 依靠媒体人进行传播的时代已经进入到了传者传善的人人都能成为媒体人, 期待人人都传善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 非专业人士的音乐审美意识将更趋多样化, 这些多样的审美意识能够造成百家争鸣的音乐鉴赏环境, 对于促进现代音乐艺术的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音乐艺术对于媒介的依赖也会越来越高, 媒介上的各类音乐也会越来越多。在这时, 传者传善成为受期待的一种传播氛围。如果非专业人士能够通过自身的音乐鉴赏活动对音乐进行独特的理解, 并通过现代媒介进行传播, 则就会对音乐艺术产生一定影响, 而自然选择, 具有艺术价值的审美观点就会在这一过程中脱颖而出, 此时对于音乐的影响就达到了更大的程度。
在媒介时代, 非专业人士的音乐审美意识对于音乐鉴赏乃至音乐艺术的发展都有着专业人士所不可比拟的巨大作用。
摘要:音乐鉴赏活动不是简单的妙肖原作, 而是要在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多样的解读, 发掘出作品中适合于今天的内在价值。随着科技的进步, 传者善传的依靠媒体人进行传播的时代己经进入到了传者传善的人人都能成为媒体人, 期待人人都传善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 非专业人士的音乐审美意识将更趋多样化, 这些多样的审美意识能够造成百家争鸣的音乐鉴赏环境, 对于促进现代音乐艺术的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意识 篇7
关键词:音乐审美,音乐理论课,审美意识
在当前音乐教学过程中, 音乐审美教学已经成为其中主要的内容之一, 它主要是通过美妙、高雅的音乐来感染人们的心灵, 从而对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行培养。这样不仅能善化人们的道德情操, 还能提高人们对音乐作品的认知能力。
一、传统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的缺陷
目前, 我们在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了乐理、音乐作品的创作、练耳、音乐欣, 赏等。其中, 大部分的内容都和理论知识有着莫大的关系, 因此教师在对学生音乐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 主要是包括了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作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当前, 教师在音乐理论课程中, 都是采用罐输式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不过,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人们也逐渐发现了这种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 使得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的过程中, 无法对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掌握。为此, 我们还要在日常音乐教学的过程中, 就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从而进一步的加强人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 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 使得学生有着更多的实践来对音乐进行艺术美感进行感受。
在长期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只是一味地追求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而忽视了音乐的艺术本质, 这不仅对学生的艺术素质水平有着一定的影响, 还制约了音乐的发展。因此, 我们当前音乐教学的过程中, 就要将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放在音乐教学的第一位, 从而通过不断的艺术分析考核, 来加强学生艺术素质水平的培养, 使得音乐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 让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得到明显的增强, 进而使其教师在音乐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地体现出音乐教育的艺术性。
二、培养音乐审美意识的重要性
在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虽然音乐理论课程具有理论知识课程教学的特点, 但是它确实一门艺术性的学科, 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要对学生的音乐美感进行培养, 并且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背景和审美价值等多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 从而使得音乐课程教学的意义得以充分的体现。为此, 我们在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就要将音乐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意识融入到其中, 让学生在日常音乐学生的过程中, 可以对音乐的艺术美感进行理解, 致使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得以增强。可见, 在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对学生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音乐的发展历史方面来进行分析, 音乐历史主要包括了音乐作品的历史及其审美体验历史这两个方面。其中, 在不同的音乐作品历史当中, 其自身的审美体验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因此, 我们在对学生音乐审美意识进行培养的过程中, 既要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理解, 使得学生在日常音乐学习当中, 对自身的音乐艺术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由此可见, 在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对学生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这不仅将音乐教学的知识性和技能性内容的有机结合, 还实现了现代化音乐教学的创新性, 使得现代化音乐艺术的特点可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来, 使得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由此可见, 在音乐理论教学的过程中, 对学生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还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从而使得学生的音乐艺术素质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不过, 从我国当前音乐课程教学模式来看, 其教学方法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这就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 我们在当前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就要采用相关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 进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音乐理论教学的课程改革。
三、改革音乐理论课程教学, 着重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由于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繁多, 因此导致人们在对其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时, 其内容十分的复杂。于是, 为了让人们对音乐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有着比较直观的了解我们就以和声课为例, 来对其相关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
在和声作业方面, 可以把键盘和声的练习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上, 要求所有的书面和声作业都能以钢琴弹奏的方式体现出来, 并注重专门在键盘上进行的和声连接训练, 使学生更多地从听觉的角度鉴别、记忆和选择各种和声效果, 积累自己对和声美感的体验, 而后掌握相应的和声基础理论与应用原则。相对于过去死记和声规则、强调书面习题完成质量的教学方式, 重视和声音响的鉴别能力和听觉审美意识, 将能切实提高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和声效果进行合理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也更接近音乐学习的本质。而且, 就音教专业的学生而言, 写出高质量的和声书面作业不是其学习的重点, 具有正确鉴别和声效果及欣赏音乐美感的能力才是关键, 因为他们以后的主要任务是在基础教育中以音乐去完成美育工作, 而不是去讲授和声课或者专职于音乐创作活动。
与此类似, 乐理、视唱练耳、歌曲创作、曲式音乐史、音乐欣赏等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目的, 也是为了使学生具有更好的基础教育能力, 能够更充分地完成音乐美育的工作, 因此, 都需要在课程中充分体现出音乐的艺术性本质, 重视对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比如, 乐理课的教学改革, 应当像和声课一样, 把书本上的谱例转变成实际音响, 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各种常用符号和术语的音乐效果。此外, 还可以选用学生熟悉的音乐名作片段作为辅助例证, 使学生在审美的状态下深入理解作品中的音乐符号、表情术语、记谱法知识等内容的音乐表现意义, 从而更准确、更牢固地掌握乐理知识。这样, 通过把广泛的音乐文化知识和音响的感染力紧密结合, 来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和爱乐之心, 调动他们参与对音乐艺术、音乐历史进行讨论、分析的积极性, 从而在充分的音乐熏陶中, 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艺术理解和良好的艺术素质。
音乐的艺术内涵体现在对音乐美的创造、表现以及相应的感知、认识之上, 音乐教育因此也就成为必须贯穿着审美意识的艺术教育形式。高师音乐教育院系的音乐理论课, 属于音乐艺术类课程的重要一环。无疑, 音乐审美意识也是这一类课程的核心成分, 是这些音乐课程的艺术属性得以体现的基本前提。
总而言之, 在当前我国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对学生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有利于学生音乐艺术素质水平的提高, 还对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改革, 从而推动我国音乐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滢, 臧学娜.浅谈视唱练耳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教学——浅谈高职专业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 2003, (06) .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意识 篇8
关键词:主观情感,传统意象,自然审美意识
作为审美的艺术, 对神奇瑰丽的自然美的描摹和对幽微灵秀的心灵美的探求一直是文学的两大审美方向。然而在中国, 长期以来, 在“比德”和“移情”的影响下, 自然落寞地站在人群之外却又固执的展示着沧海桑田。在人们锲而不舍的慨叹着“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时, 早已错过了多少花开花落的美丽瞬间。“凡物之美者, 盈天地皆是也” (清·叶燮) , 关键在于是否具备自然审美意识, 亦即对自我情感和传统意象超越后的全身心的融入自然。于坚, 便是这样一个真正追寻着“诗意的栖居”的歌者。由于诗歌在于坚的创作中占有绝对优势, 所以大多数读者和研究者都将目光聚焦在于坚的诗歌作品上, 解读着其诗歌中“隐喻的缺席和文化的消解”及其“原生态特征”。其实, 相对于诗歌而言, 于坚的散文以更通俗、更轻松、更令人愉悦的方式阐释着他的精神内涵和审美追求, 《云南冬天的树林》便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对自我情感的超越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文学作品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画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有有我之境, 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 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 故不知何者为我, 何者为物。古人之词, 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然非不能写无我之境, 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1]
与其说是乱红秋千和杜鹃斜阳的美景让人们赏之不尽, 不如说是附着在自然之景之上的诗人们的凄美风情让我们陶醉了千年。如果作家总是囿于自己狭小的情感圈子之中, 那么飞过秋千的乱红和杜鹃声里的斜阳抑或是斜阳辉下的杜鹃将会成为我们头脑中一个永远的刻板的符号, 一点永远的凄凉的印记, 我们又当错失多少自然的本真之美呢。对此, 于坚在《云南冬天的树林》一文中采用了“躺下”的观赏姿势:“进入林子深处, 在松树叶或者老按树叶的大床上躺下”。“躺下”是对归家的心情的寻找, 是对自然全身心的融入, 仿佛“和那声音是一个内部”, 仿佛深深融入了黑暗中的土层, “和根周围的土、水、昆虫在一起”。作者的目光时而捋着那根纤细而黏弱的蛛丝从牛蒡花的刺毛上看到了榉树的树皮缝中, 由衷地感叹如伞兵一样的黑蜘蛛的奇妙;时而随着一团簌簌抖动的绒毛从蹬起后颤悠着的树枝看到蔚蓝渺远的天空再回到原处, 欣赏着来自一只鸟的鲜活与自在;时而在冥想中加入一群蚂蚁的行列, 享受着爬行的快感。作者早已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 而只是客观的存在着。在这种忘我的境界中, 人的意识仿佛一股气流般冲破胸腔, 再浓烈也在无边的自然世界中稀释的无形无踪。也只有达到这种忘我的境界, 才能发现自然最本真、最细微的美, 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所言:“你越能忘掉自我, 忘掉你自己的情绪波动, 思维起伏, 你就越能够‘漱涤万物, 牢笼百态’ (柳宗元语) , 你就会像一面镜子, 像托尔斯泰那样, 照见了一个世界, 丰富了自己, 也丰富了文化。”[2]
最让人震撼的是光, 这个早已被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在于坚的笔下交织成了一个奇幻无穷的世界。“躺在那儿, 看光”, 从尖刺般在我们皮肤上跳过的正午的阳光, 到被磨得光秃圆滑如绒球般滚过我们皮肤的昏黄的阳光, 仿佛无数个精灵在我们的眼上、身上、心上跳跃着舞蹈, 让我们前所未有的轻松舒畅。从天上或明或暗的星子到满地童话般的月光再到明灭闪烁的萤火虫, 所有的光在这个立体的世界里相互交错着、呼应着, 随意地改造着事物的原型, 仿佛小孩子在沙地上作画, 勾勒完了便手掌一拢, 恢复平面再进行新的创作。我们尽情地感受着作者为我们发掘出的这奇丽的自然美景, 忘记了叙述者的存在, 也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对传统意象的超越
然而在自然的美景面前, 超越了自我情感还远远没有打破束缚我们心灵的枷锁。经过千百年的吟咏和积淀, 一些自然景物之上已经叠加了太重的情感, 成为人们传达情感的载体, 营造意境的附庸, 成为了今天相对固定的意象。对此, 于坚在《棕皮手记》中写道:
一个声音, 它指一棵树。这个声音就是这棵树。shu! (树) 这个声音说的是, 这棵树在, 这个声音并没有“高大、雄伟、成长、茂盛、笔直……”之类的隐喻。在我们的时代, 一个诗人, 要说出树是极为困难的。shu已经被隐喻遮蔽。他说“大树”, 第一个接受者理解他是隐喻男性生殖器, 第二个接受者以为他暗示的是庇护, 第三个接受者以为他的意思是栖息之地……第X个接受者, 则根据他时代的工业化的程度, 把树作为自然的象征……能指和所指已经分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3]
因此, 于坚所谓的“躺下”不仅是一种视角的转变、心情的转变, 更是一种对文化优越感的超越。如果看到树叶的飘落, 作者立刻想起的是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 是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 是孔绍安的“翻飞未肯下, 尤言惜故林”, 是温庭筠的“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那么这片树叶仍然只能是文化艺术长廊里的一片凝固的标本。“这不是一块石头或一只蜂鸟的落下, 不是另一片叶子的落下”。在属于自己的时间内, “经过风的厚处和薄处, 越过空间的某几层, 在阳光的粉末中, 它并不一直向下, 而是漂浮着, 它在没有水的地方创造了漂浮这种动作, 进入高处, 又沉到低处, 在进入大地之前, 它有一阵绵延, 那不是来自某种心情、某种伤心或依恋, 而是它对自身的把握”。[4]
为了让人们超越这些传统意象对人们的情感牵引, 于坚一次次的强调树叶的飘落永远是“单个的”、“自觉自愿的选择”。
“实际上, 死亡并不存在, 生命并不存在, 存在的只是一片叶子, 或者由“叶子”这个词所指示的那一事物, 它脱离了树和天空的时间, 进入了另一种时间。在那儿具有叶子这种外形的事物不呈现为绿色, 并不需要水分, 阳光和鸟群。它是令一个时间中的另一种事物”。[5]
值的注意的是, 作者这里提到的死亡和生命并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死亡和生命, 而是指人们赋予叶子之上的人的生命意识, 对于拥有高贵的情感和理性的人来说, 生命和死亡本就是一道不可逆回的大门, 人们永远无法完全超脱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处于一片树梢上的绿色的叶子并不等同于人的生, 处于泥土之上的枯黄的叶子也不等同于人的死亡, 所以, 叶子本无情, 何用感慨多?作者正是从根源上跳出了束缚人们的思维模式, 放下了自身的文化优越感, 才在一片树叶飘落的万芳仪态中看到了无形的风的厚薄, 看到了透明的空间的层次, 看到了金蝶一般的漂浮。一片树叶的飘落, 一个在几米或十几米的高度间完成的动作, 一个瞬间可以完成的动作, 一个几乎每时每刻在身边完成的动作, 只有到了于坚的笔下才达到了生动的极致, 才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落下。作者敏锐的感觉如章鱼般将柔软无骨而又伸缩自如的触角伸到了大自然的每一个细孔之中, 尽力地发掘着长时间被人们所忽略的自然本真的美。
其实, 自然本真之美和人类情感之美本没有境界高低之分, 只是中国文学千百年来的传统使文学的创作和欣赏走进了越来越偏狭的小道上, 而于坚的探索使我们豁然开朗, 他的诗文中所体现出来的自然审美意识拓展了文学的审美疆域。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3]于坚.棕皮手记[M].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 1997
[4]于坚.云南冬天的树林[J].人民文学, 1993.9
论现代文学编辑中的审美意识 篇9
现代文学编辑中,编辑是该项活动的实施主体,他们通常是将自己的审美观念附着到文学作品中对其进行润色、加工,从而达到提升作品审美要素,增加文学作品价值,优化文化作品的目的。因此,可以说编辑活动实质上是文学编辑将其精神,即审美意识通过“物态化”的文学作品呈现出来, 编辑出版活动中的设计、润色等都是实现“物态化”的手段。 审美意识影响着编辑主体对文学作品、出版物的“装潢”水准。传播性和教育性是现代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读者们在阅读中注重的是视觉感受,从而影响他们的精神心理。文学编辑活动中,编辑要注重作品中人、物、图书版式的审美协调度,从而提升现代文学作品的精神财富。
审美意识在现代文学编辑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是我国早期著作中提出的有关系统设计理念,将其应用到现代文学作品编辑中也自然是如此。现代文学编辑中必须要具有系统化的审美意识,将审美活动与编辑活动交互融合,审美意识也指导着文学编辑活动的进行。编辑内容要与审美意识的标准相契合,要注重给读者们带来的精神体验, 让文学作品内容蕴含更多的精神要素,实现视觉美感和内容美感的统一,真正体现现代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
二、现代文化编辑中需要具备的审美意识
( 一 ) 审美健康意识。现代文学编辑中,编辑主体必须要具备审美健康意识,即编辑自身的审美思想必须是正面向上的,从而能够保证文学作品可以正确地引导读者。健康、 正确的审美意识对于现代文学编辑主体来讲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素质,此外编辑主体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判断力,即能够明确辨别文学作品的内容是否可以出现,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读者倾向于哪种视觉效果。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些审美意识也在发生着变化,旧社会所推崇的“三从四德”已经被“女权主义”所取代,文学编辑的审美意识要与时俱进,符合当代的审美潮流。 此外,对于涉及政治、历史、科研的文学作品,编辑主体更要发挥实事求是的审美作风,秉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审美意识的思想性、政治性和先进性。
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意识能够帮助编辑主体在现代文学编辑活动中进行作品的优化选择。去其糟粕,留其精华, 在出版物中传递正确的审美意识及观念,潜移默化地提高读者的审美鉴赏水平,传递正确的精神理念给读者,实现现代文学作品的价值。
(二)审美创新意识。现代文学编辑中,编辑主体应当具备审美创新意识,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浅析。通常情况下,一篇文学作品,编辑主体需要至少阅读两遍,第一次粗略阅读,是对文学作品的整体评估,确保作品的清晰度、 组织等方面不存在问题。第二次是仔细阅读,实行文学编辑活动,发现需要原作品作者修改的内容。作为编辑主体, 其实际上没有权利在原作品中添加自己的东西,他们要做的就是对原作品作者进行适当地引导,将作品变成符合编辑主体审美意识的新作品。此外,编辑主体的审美创新意识还影响着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判断力,预见他们正在编辑的文学作品在未来是否能够有巨大的影响力。我们所熟知的文学作品 《戴维·哈伦》在他风靡全球之前也曾被数家出版社婉拒, 直到这部作品碰到了编辑希契科克,其命运才发生改变。这位编辑家充分发挥自己的审美创新意识,引导作者进行原作品的重组和修改,最终创造了出版上的奇迹。
因此,现代文学编辑主体必须具备审美创新意识,发挥审美判断力,真诚、认真地给出自己的建议或者意见,引导作者进行修改,直到作品没有一点点瑕疵或者能够达到作者和编辑主体的要求。
(三)审美策划意识。现代文学编辑活动中主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读者们的视觉感受来决定是否需要策划。一般情况下通过选题策划、营销策划,能够激发受众们的阅读欲望, 引发读者的理性思考和情感享受。在现代文学编辑活动中, 编辑主体必须要具备审美策划意识,通过一系列的策划活动,丰富文学作品的内涵,创造文学出版物中的精品,让文学作品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量更多,实现社会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总结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心理定势研究 篇10
关键词:新技术;媒体环境下;音乐创作
一、音乐审美心理定势形成的原因
一个现象的形成,往往不是一个因素就能造成的,而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音乐欣赏中的审美心理定势,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社会因素,历史因素,接触的文化因素影响,自身民族原因,所处的区域,集体因素或个人因素等。此外,审美主体的审美需求的不同,审美的趣味、意识、情感和理想等的差异也是审美定势形成的原因。我们可以把以上诸多因素归为两大类,一是前审美,二是现审美。
(一)前审美
前审美也可以叫前经验或者前结构。是指音乐审美的主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获得的音乐经验,这些经验形成于审美定势之前。音乐经验是一种知、情、意的综合体,这三方面的经验构成了音乐主体的心理、情感以及审美经验模式。心理经验模式是音乐主体心理形成的一种审美格局;情感体验是一种将生活个性化的能量,是审美主体在感受审美对象时形成的特定情感;审美经验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艺术把握手段,是在审美主体的艺术修养达到一定程度所形成并趋于定势的审美手段。
(二)现审美
现审美又可以叫现经验或者现结构。它是一种审美主体近期获得的审美经验,这种经验具有主动性,是审美主体主动去获取的。简单说,前审美与现审美是互补的,现审美是音乐主体在进行音乐欣赏时,通过现经验的接收,强化前经验。通过对审美对象的有目的的选择,刺激原有的前审美经验,重建新的审美模型,可见,现经验与前经验相比,对于审美心理定势的影响更大,审美主体更容易受现经验的控制。
二、音乐审美心理定势的类型
(一)审美定势类型
审美定势类型很多,从类型上划分,音乐审美心理定势有以下几种。一是民族审美定势,是指一个民族内具有的审美定势。由于同是一个民族,拥有相同的语言,生活在同一片地域,有一样的风俗和生活方式,就必然有一些相同的音乐爱好。二是地域审美定势,是指一个地域中人们所固有的审美特点。我国地形丰富,即便同一个民族,其生活的地域也会不同,由此会产生不同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以及经济文化的作用下,往往会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审美心理定势。三是个体审美定势。审美个体都有着自己的民族,生活在一定地域,所处的社会和阶层也有着自身的特点,所以个体都具有自身的审美偏好,有人对贝多芬爱的深沉,有人却非莫扎特不可,有人喜欢肖邦,有人却爱李斯特等等,这些审美偏好都是无意识中形成的,具有很强的个体色彩。
(二)审美定势原因
由审美类型可知,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定势取决于过去的审美经验,并且受审美主体所处地域的限制,两者都是影响审美心理定势的重要原因。从本质上说,音乐欣赏是审美主体对音乐作品审美和认知的过程,这个过程由感知开始,在经历多种心理组织活动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逐渐升华。由于个体的审美心理定势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构建的,可以这样说,个体的审美心理定势存在于其无意识的领域。人的心理可以化为两个领域,一是意识领域,二是无意识领域,这是个体重要的特性。意识是建立在无意识之上,无意识才真正意义上构成个体心理本质。意识依赖于无意识,而音乐审美心理定势则是在主体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的。
三、音乐审美心理定势的积极意义
音乐审美心理定势是一种对客体进行反映的心理准备,使个体的活动具有不自觉性、主动性、趋向性等特点。音乐审美心理定势对于音乐欣赏活动具有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两个方面。
(一)获得独特的直觉感受
审美定势能够使审美的个体直接抛开自身无用的知觉,获得独特的直觉感受,达到有效的音乐审美感知。主观情意化强烈和个性化特点突出是音乐感知与其他感知活动的重要区别。音乐审美主体在欣赏音乐时,是从自身的审美经验出发,从某一独特的审美心理定势去寻找音乐中满足自身需要的客体对象,从而获得主观情感强和具有自身特性的音乐知觉,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二)形成敏捷的专业反映
审美定势有助于音乐欣赏主体形成敏捷的专业反映,使其具有很强的艺术洞察力。音乐艺术是按照一定的法则去反映音乐作品的特殊性。如果音乐审美主体在以往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无意识的形成了一种对音乐作品进行专业审美反映的心理定势,那么在真正意义的音乐欣赏中,审美主体就能敏捷并自然的做出对音乐的专业反映。
四、音乐审美心理定势的消极影响
音乐审美定势形成后,给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排他性
排他性是指审美主体形成审美定势之后,会排斥不符合自身审美的另一种类型的音乐。音乐审美心理定势是音乐审美主体在很长的音乐实践中形成的,一旦审美心理定势形成,那么审美主体就会对这一类音乐形式、风格和流派等产生偏爱心理,对其他的音乐流派和风格等,就会采取一种排斥甚至拒绝接受的行为,陷入这样的审美心理定势后,审美主体就不能广泛的进行音乐欣赏,不能博取众长。例如喜欢民族音乐的排斥西洋音乐。
(二)保守性
保守性是审美主体形成审美心理定势之后,进行音乐欣赏时,本能的利用审美定势,使自身无法对音乐做出新的审美发现。音乐审美定势形成后,往往会让审美主体产生感知惯性,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一定程度上会守着旧的审美定势,难以形成新的审美追求,对于一些创新的音乐形式,审美主体是无法感知和接受的。可见,审美心理定势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审美主体感知新的音乐形式。因此,审美主体在欣赏新形式的音乐作品时,要善于和敢于打破审美心理定势,以新的视角去认识新的音乐表现形式。
五、结语
总之,音乐欣赏中的审美心理定势是在审美主体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的审美心理定势类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应该利用音乐审美心理定势的积极意义,消除音乐审美心理定势的消极影响,让审美心理定势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妍均.戏曲音乐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探究[J].艺术百家,2016(01).
[2]张金鑫.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特征及形成原因[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浅谈审美意识在舞台表演中的体现 篇11
关键词:审美意识,歌剧艺术,抒发情感,渲染气氛
此文以作者亲自演出的歌剧《唐璜》为例, 简单论述审美意识在个人表演与认知中的体现, 歌剧《唐璜》是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一部两幕歌剧, 自1787年在布拉格国家剧院首演以来, 在世界舞台上常演不衰。我的母校陕西师范大学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联袂出演了世界金典歌剧《唐璜》, 分别在2011年12月30日晚, 作为学校迎新年特别节目在陕西师范大学终南音乐厅演出、2011年12月31日晚, 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在西安人民剧院演出、2012年1月4日晚, 作为“中日青年音乐家交流项目”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 笔者有幸在当时参演并担任剧中艾尔薇拉一角。
一、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人对审美对象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 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趣、观点、经验和理想等一些方面。人的审美意识首先起源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之中。自然物的色彩和形象特征如清澈、秀丽、壮观、优雅、净洁等使人在作用过程中得到美的感受。由此。形成和发展了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与社会实践发展的水平有关, 并受社会制约, 但同时具有人的个性特征。从音乐美学的角度看, 音乐的传递主要是“乐器的声音或人声”与“听”来进行, 音乐的审美靠声音刺激听神经来完成, 它与文字、绘画有所区别, 一篇文章, 一幅画, 你只要看就会产生审美反应, 或美或丑、或喜或悲、或缓或急、或对或错, 审美判断即可产生, 审美过程即告完成。
二、歌剧艺术
歌剧是将音乐 (声乐与器乐) 、戏剧 (剧本与表演) 、文字 (诗歌) 、舞蹈 (民间舞与芭蕾) 、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合唱、重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 (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 。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 就有合唱队的伴唱, 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 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 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 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 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三、审美意识在个人表演中的体现
(一) 通过审美感受抒发情感。歌剧《唐璜》演出后我深有体会的是要想真正演绎好一部歌剧作品, 不光是具备良好的声音条件和发声技巧, 更需要的是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那么这些都和我们的审美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拿到一部作品之后, 我们要观看各个版本的演出视频通过我们的审美感觉、情趣、经验、观点等去把握整个剧情的所要表达的内容及剧中每个人物的心理和对他们的理解, 我在剧中扮演的是艾尔薇拉一角, 男主角唐璜是一个外表英俊潇洒、能说会道, 骨子里却荒淫纵欲、不负责任的花花公子, 曾背叛抛弃了无数个女人, 艾尔薇拉也是其中的一个, 她不甘愿就这样被抛弃, 于是到处寻找唐璜报仇, 通过这样的背景故事, 我便对艾尔薇拉一角产生审美感受, 不管是心理、舞台表演、还是音乐上都有了自己主观的想法, 之后使其产生的审美意识融入了自己的表演中, 整个剧中的艾尔薇拉都是以一种悲痛、伤心、歇斯底里的的状态出现, 通过音乐、舞台表演、服装道具等都给予观众听觉上的生理和心理作用, 同时也得到了情感的体验, 这也就塑造了剧中人物艾尔薇拉一角的形象。
(二) 通过审美感受渲染气氛。在歌剧表演中音乐、舞台表演、唱段感情把握能够迅速、明显的影响人的情绪状态, 所以把握好剧中角色的感情能更好的做到气氛的渲染。例如在歌剧《唐璜》第一幕中艾尔薇拉的第一首咏叹调《啊, 谁能告诉我》歌词大意是, 啊谁能告诉我, 那个流氓现在在哪里、他背叛了我对他的信任, 我要找到这个负心汉、我要残忍的杀死他, 然后撕裂他的心肝.........这就需要在演唱的时候表现出她痛不欲生、急切复仇的心理, 从演唱的宣叙调、咏叹调、舞台表演等各个方面去完成人物所要表达的情绪及内容, 让观众也产生一种身临其身的感觉, 感受到艾尔薇拉的痛苦、伤心、及寻找负心汉的坚决, 在这样的音乐及表演的渲染下, 观众也会渐渐的产生一种悲愤的情绪。生活中每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 都有一个高尚的灵魂。音乐能美化灵魂, 陶冶情操, 保持和发展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音乐是一种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
由此可见, 通过审美意识个人在舞台表演中也就体现出了作品的主题、气氛、情绪和结构。作为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 音乐审美意识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对我们的表演及欣赏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周长鼎, 尤西林.审美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蒋孔阳, 朱立元.美学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意识】推荐阅读: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作用06-01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阶段12-07
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论文06-24
浅谈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09-30
音乐欣赏中的音乐教学07-10
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1-10
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08-02
音乐欣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10-15
体验式音乐欣赏教学在大学音乐中的应用分析07-06
音乐欣赏中的先入为主论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