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音乐

2024-09-25

审美音乐(精选12篇)

审美音乐 篇1

一、音乐艺术审美含义及重要性

音乐审美是研究音乐的本质及其自身内在规律, 以音乐表演实践为依托, 对音乐表演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审美训练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 包括审美观的训练、审美能力的训练和审美人格的训练, 不仅是审美心理活动而且是一种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的审美素质, 并且在教学中根据这些特征准备合适的教学方案和授课方法, 灌输学生积极正确的审美观念。

以往教学中常常忽视了审美教育, 而侧重艺术能力和表演技巧方面的练习。而艺术追求的是向外传达个人情感体验, 音乐不仅是听觉艺术更是表演艺术, 因此审美教育成为音乐艺术的核心与灵魂所在, 在音乐教育中必须注重审美教育, 从而达到音乐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提升教师审美修养必要性和方法简析

要想培养出高素质并具备高雅审美观的学生, 就需要教师自身有极高的审美素养, 教师审美修养作用于学生的审美品位, 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创造高质量的教育。教师教育观念的积极转变, 知识结构随着时代要求的不断调整, 掌握前沿教育方法和教学技术, 这些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成功与否。

提升教师的音乐审美修养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善于发现和研究音乐教学中的审美因素, 在分析和处理音乐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 把握音乐教学的情感性、体验性、愉悦性和形象性。教师的言行举止应富有感染力, 语言表达丰富, 生动形象, 引人入胜, 创造课堂轻松愉悦的积极氛围, 是音乐课堂不仅仅是普通教学, 更是一场精彩的审美体验过程。

其次, 提高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音乐教师作为美的传递者, 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播音乐文化, 更要以身作则塑造学生完美音乐人格。良好的音乐职业素养是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审美心理的核心因素, 同时, 身处于具有表率特征的教师行业必须能对社会现状等做出理性积极正确的判断。

第三, 艺术修养包括艺术感知、作品理解、分析鉴赏等审美心理特征, 是个人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结合体, 艺术修养是衡量审美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音乐艺术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作为一名高素质的音乐教师, 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的同时, 也需要精通文学和美学知识。

三、加强学生音乐审美教育措施

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了解 , 主要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方面着手, 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音乐审美教育:

第一, 树立积极审美观念。在音乐教育实践中, 教师要将审美观念与多元化音乐意识相结合补充, 使学生形成正确审美观念和积极审美情趣, 鼓励在音乐事业中积极做贡献。

第二, 通过创设情趣进入审美情境。在审美教育过程中, 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氛围, 制造特定情境, 是学生自觉联想, 理解作品, 以达到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创造有利的审美情境, 使学生全情投入, 是培养学生审美观, 提高审美素质, 发现并创造美至关重要的一步。

第三, 在亲身体验探究过程中激发审美激情。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情境, 再现以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历, 并加以运用展现。这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应生动形象、多样创新, 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引导学生自觉参加体验式探究。通过学生获得自我体验学习探究的机会, 可以迅速参与实践活动, 激发创造美的激情。

第四, 充分发挥想象能力, 激发学生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 教师应擅长运用材料, 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感受艺术的魅力, 提高想象力, 培养创造精神。

第五, 拓展课外活动, 拓宽美的视角。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各样的音乐课外活动, 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爱好和兴趣, 组织各种艺术学习社团, 让其自由参加来培养学生艺术审美、提高兴趣才能和欣赏力与创造力。

总之, 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 必须以提升教师审美修养为本, 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

摘要: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本质, 在高等学校加强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 提升音乐教师的审美素质和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是十分关键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自身优秀的审美修养可以优化其教学能力结构, 丰富的审美积累为高质量教学, 准确向学生传达美的信息, 提高学生的审美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新课标的载体是音乐艺术, 核心是审美教育, 要求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和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 音乐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审美修养,审美教育,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德明.大学生音乐素质现状及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4.

[2]刘成付.视觉文化传播: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J].现代传播, 2005.

[3]刘承华.乐器神韵与历史氛围──对中国乐器的演进轨迹及其机制的考察[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6.

审美音乐 篇2

李易洋

【摘要】所谓音乐素质包括音乐知识、音乐心理、音乐能力和音乐文化素质,对中小学生开展音乐素质教育要从培养兴趣开始,专业与素养相结合,通过科学的理解音乐创新教育,实现审美体验的价值功能。

【关键词】音乐教育 音乐素养审美体验

谈到中小学音乐教育,诸如音乐素质、专业音乐教育、普通音乐教育、音乐创新教育、音乐学习兴趣、音乐审美等都是高频词。然而,在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中,确有一部分教师对这些高频词及内涵熟视无睹、睹而不见、见而不思、思而无获,在工作中无的放矢、盲目施教也就不足为怪了。本文仅就音乐素质内涵等亟待明晰的几个热点问题,做如下的浅释粗议。

1.音乐素质的内涵,学生音乐素质的内涵可概括地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音乐知识素质:即有关读谱及音乐表现要素(音高、音色、建度、力度、节奏、节拍、放律、调式、调性、曲式、和声、体截、题材等),为保证学生参与音乐学习过程及音乐实践活动所必须掌握的简单的基础知识。

(2)、音乐心理素质:即以音乐感受能力为核心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运动觉能力、音乐联想能力、音乐想象能力。

(3)、音乐能力素质:即学生参与听、唱、视、记、奏、创、动等具体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

(4)、音乐文化素质:即音乐史、音乐常识、音乐作品的涉猎范围,音乐与其它艺术的关系,音乐与艺术以外其它学科的关系,音乐与生活、音乐与社会的认识等方面的综合音乐文化知识结构。音乐同其它基础课程一样,以其特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才成为一种需要传函、研究与发展的学科。音乐教育如不突出它自身的特有属性也就不是音乐教育本身了。音乐教育所有价值,都必须以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发展与提高为载体、为过程、为手段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是音乐教育的本位价值。 2.“会”是兴趣的根本古人云:“乐其道,善其事”,其含义不讲自明。迁移到学生学习上来,那就是要先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及具体知识的兴趣,首先实现乐其道。这样,学生就会学得积极、主动,学得事半功倍,以便达到善其事。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再来思考这句古话,我认为反之亦然,即善其事,更能乐其道。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对自己善长的专业和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也往往是对学得好的学科再投入的更多。一个不懂球规的人不会成为球迷,一个不懂象棋的人,不会在一盘残局前观棋不语两小时。学习的“知难而退”,不正是学不懂、学不会而使兴趣丧失,弃“事”而逃吗?通过调查得知,在 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不懂、学不会而没办法学,是学生学习音乐兴趣逐渐降低的一个最本质的原因。所以,学生就是在“乐其道,善其事,更乐其道”的隐性而多次的反复中,其好强、好胜、自尊等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并实现学习兴趣的激发、深化、巩固、升华。因此,“会”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这就要求我们不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音乐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都要始终注意并做到让学生有一个我想学,我会学,我能学会,我能行,我已经学会的良好的学习心理感受,优化学生学习的“心境”。

3.走出域属的误区音乐教育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国民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域属于国民音乐教育。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这种隶属关系却偏偏走进误区,其表现就是忽左忽右,走向极端,要么是正规专业化,听“效果”谁高谁低;要么是谈虎色变,敬而远之避开“专业化”之嫌。凡此种种,都会使中小学音乐教育误入岐途,与真正的音乐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究其原因,就是没能科学地理解中小学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专业音乐教育也好,中小学音乐教育也罢,所教所学的知识与能力本来就同出一脉,又都属于教育的范畴。因此,虽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但这种亲缘关系是客观的,这就是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两者的区别首先在于培养的对象和目标上,专业音乐教育是面向挑选出来了少数人,培养音

乐专业人,中小音乐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提高全体国民的音乐素质。其次是表现在具体的教育过程的诸多要素上,就教学内容而言,专业音乐教育追求全面系统、高难深刻、熟练清湛、身怀绝技等。而中小学音乐教育更注重的是全体教育对象的可接受性,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实现美育功能的艺术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等等。相对专业音乐教育要浅显、容易、简单得多,但绝不是没有必须掌握的内容,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上,中小学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相比,就不是那么机械、严格、枯燥、求精,而是激发兴趣,轻松愉快,自由解决,学乐交融。基于这种认识,将专业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等同视之,或将两者泾渭分明地对立起来都是不科学的。 4.实现审美体验价值

(1)、音乐的美是以音乐为载体的:音乐的美,就是音乐唱(奏)的形式的美,使音乐现实化的声乐的美,这些声乐所表述的音乐内容的美,这些内容所包含的情感的美。音乐的美是以音乐本身为载体的,离开了音乐,音乐的美就不存在了。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强调音乐性,即在音乐中进行教育,音乐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学生不断地感受、感知、理解、探索、表现及创造音乐的过程。而语文课式的大段讲解与诠释,美术课式的以“画”代“音”,剥夺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和权力,就无从谈到音乐的美。

(2)、音乐素质是基础:再好的佳肴,对于一个正在严重伤风感冒的人来说,也难以吃出什么味道来,原因是味觉功能出了问题。音乐的审美也是如此,是以人们对音乐的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诸音乐要素等表现手段的感受为基础,再对这些感受到的音乐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进而品尝到音乐的美。而这种感受,必须凭借一定的音乐素质基础,只有赖以不断提高的音乐素质,学生才能真正地走进神秘音乐殿堂。有了这样的素质,音乐审美才有了通道,有了桥梁,有了可能。否则,就审美而空洞地谈审美,将永远是浅层次而外在的。4.3情感参与是关键: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强调的审美体验,情感体验是主体。在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的过程中,在美妙的音乐音响形式作用下,学生的情感与音乐旋律共起伏,与节奏同张弛,与音乐同悲、同喜、同欢、同乐。在这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中,学生获得一个新的真善美的世界,感受理解了崇高与伟大,和谐与美好等多种情感,触及到了音乐创作者的美好心灵,为之吸引,为之陶醉,为之同化。在这样的过程中,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解放学生情感,并调动学生情感的积极参与。 5.科学理解音乐创新教育 就实现创新的条件而言,已有的知识信息和能力是基础,现实的问题启发是前提,创造性思维品质是保障,主动积极的研究探索是过程,首创的结果

审美音乐 篇3

关键词:电影;《音乐之声》;音乐;艺术;审美分析

音乐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电影《音乐之声》就是对这一定义最好的诠释。优美的音乐是电影的灵魂,音乐与剧情完美相融后,又让人们在优雅放松的心境下尽情欣赏音乐艺术之美。《音乐之声》的题材源自生活,通过音乐将之升华后,又发掘出人们最淳朴的亲情、爱情、友情和民族情节。电影《音乐之声》在艺术表现中通过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充分彰显了《音乐之声》电影所独具的艺术魅力,这也是其审美形式的重要特征。

1 电影《音乐之声》基本剧情

《音乐之声》一举荣获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十项提名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该剧最初以音乐剧的形式在百老汇上演,后于1965年改编为同名电影使其登上世界舞台,成为影响几代人的佳片。电影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音乐之都—奥地利萨尔茨堡的一个真实故事:见习修女玛丽亚是个喜爱音乐,性格热情奔放的姑娘,受修道院院长的委派来到退役军官冯·崔普家当家庭教师。冯·崔普善良、正直,因妻子早逝,加之其用军人的方式管教孩子,使得家中一片沉寂,孩子们也生活得非常压抑。玛丽亚的到来最初并没有得到孩子们的接纳,反而通过种种古怪的方法捉弄她,但玛丽亚全然不介意,她以爱心和童心与孩子们接触,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还原天真的童趣,教她们唱歌、跳舞,将音乐重新带回了这个家庭,最终也赢得了孩子们和冯·崔普上校的喜爱和尊重,两人也幸福的结合了。《音乐之声》是现代音乐故事片创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剧。

2 电影《音乐之声》的艺术审美特征分析

电影《音乐之声》,从剧情编排、表现形式、画面布局、器乐与声乐的组织、歌曲与舞蹈的融合以及精致朴实的对白等方面来看,都充分体现了该剧的大气磅礴和匠心独具,这为后续音乐剧或音乐故事片的发展探索了方向,同时也有效地奠定了音乐剧立意基础。基于此,为使观赏者对音乐剧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笔者结合此部电影对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

(1)电影表现形式的突破和实践。电影《音乐之声》在表现形式上做出了重大的突破,与一般电影常规表现形式中主要体现画面与语言对白的组合不同的是,此部电影将百老汇音乐剧的表现形式有效的融入其中。音乐作为剧情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这部电影的灵魂,在剧中占据了绝对的比重和分量。电影将部分对白用歌曲演唱的形式来加以表现,用穿插其中的舞蹈来代替角色的人物动作,采用音乐来烘托人物的感情色彩,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活动,唤醒人们心中最真挚的情感体验,从而激起观赏者心中的共鸣,并以此推动剧情发展。电影《音乐之声》中音乐的成功运用,极具欣赏与审美价值。在此剧中利用音乐的方式表现了剧情的整体艺术思想,将音乐艺术与故事情节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好地将电影故事进行了完美表现,使得电影的音乐创作的立美意蕴得以最大的展现。

(2)音乐与剧情的高度统一。音乐是电影《音乐之声》的重要表现形式,也始终是剧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电影开篇画面,玛丽亚站在阿尔卑斯山绿色原野上放声高歌“The sound of music”到修道院嬷嬷们谈到玛丽亚时诙谐的音乐对白“Maria”;从孩子们在家里邀请父亲——冯·崔普上校用吉他弹唱“Edelweiss”,再到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第一次参加的家庭晚会中七个小孩和声演唱的“So lone,farewell”,以及在雷雨天为了帮助七个孩子克服对雷雨的恐惧而唱起了的歌曲“My Favorite Things”,无一不流露出音乐、歌曲对剧情的铺垫、衬托和牵引作用。由此可见,音乐在这部戏中扮演了双重角色,既是电影所要重点描述的内容,也是电影重要的表现手段。

(3)音乐与舞蹈的完美融合。舞蹈作为一门融时间、空间为一体的视觉艺术,与音乐在远古时代就是同源同种的一对姐妹,都是人类古老的文化事象。法国舞蹈家诺维尔在强调音乐与舞蹈关系时说:“音乐之于舞蹈,就像歌词之于音乐一样”。音乐与舞蹈的珠联璧合既发挥了音乐情感的特征,又能获得造型性空间的再现,最终使得观赏者通过视听的交融,唤起对现实的联系,形成了多一种的审美体验。电影《音乐之声》有效地将此种结合发挥到了极致,其中的很多场景。例如,“玛利亚给孩子们示范奥地利民间舞蹈‘兰德勒时与冯·崔普上校共舞时的情感流露”、“孩子们在家庭演唱会时所唱的木偶舞蹈曲‘the lonely goatherd——孤独的牧羊人时的欢快表情”以及“表达玛利亚轻快跳跃的‘The Lonely Goatherd和欢快活跃的‘Do-Re-Mi”等,均充分展现了音乐与舞蹈的完美融合给观赏者带来的美感,让人情不自禁。

(4)唯美主义的大胆实践。电影《音乐之声》伴随以音乐为主的线条展开的同时,各种唯美的画面逐一展现在观赏者的眼前,音乐与画面的水乳交融,构建了一幅幅美丽的篇章,如果说画面是以点、线、面来表现感性的、可视的空间艺术,那么音乐则是以音响的物质材料诉诸人的听觉器官,以时间艺术来展现音乐无形的绘画之美,使得“音画相连”。《音乐之声》开篇缓慢流出的管弦乐与连绵起伏的群山、阿尔卑斯山林中不时传出的鸟鸣融为一体、辽阔秀丽的奥地利萨尔茨堡美丽的自然、人文风光以及剧中人物随着剧情的推进依次出现,此时与交响乐恢宏壮丽的效果相互融合,生动地向观赏者展示了祥和安静、自然相融的欧洲原野,唯美、大气、引人入胜。在此唯美的画面和动听的歌声中,音乐通过听觉的传递,涌入人的心扉,引发观赏者的共鸣,在观赏者脑海中各类“符号”转化为音响画面更加诠释了“音画相连”的审美意境,也是《音乐之声》在审美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大胆实践,美学内涵得以更广泛的外延,观赏者的审美愉悦感更加丰富。

3 综述

电影《音乐之声》在音乐剧发展史上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整部电影大胆尝试电影表现形式的突破和实践,通过音乐的完美表现,将剧情进行了升华,通过音乐语言素材与音乐技法手段。例如,和声、复调、曲式等的有效匹配,更加突出了通过审美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的功能,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但同时又不给人一种脱离现实的感觉,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音乐所包容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意识,是各个民族音乐艺术的价值之所在,由此也形成了音乐美的不同范畴和类别,那就是优美、欢乐美、崇高美、自然美。

参考文献:

[1] 李杰.音乐审美的内核——音乐意象加工的科学阐释与实证[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2] 申波.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阿尔森·波布尔.抽象艺术[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

论音乐审美体验中的音乐行为 篇4

一、概述

1. 音乐审美体验定义

艺术的审美体验既是音乐艺术创作的动力, 也是音乐艺术欣赏、批评与传达的纽带和条件, 没有审美体验就不会有音乐艺术创作等相关音乐的所有活动, 它是贯穿于音乐创作、音乐欣赏、音乐传播过程中的精神活动, 是审美主体面对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应, 有着被感应和精神需求, 具有内省性及反思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或心理活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艺术作品;二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

再具些品味音乐审美体验的内涵, 则可见:音乐体验是我们对音乐的感应, 即音乐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一个对表现生命力的品性进行观察和反应, 从而获得对生命力的体验的动态过程。音乐体验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称为审美体验, 这三个条件就是:其一要有表现生命力的品性或任何标识性的素材;其二要通过观察和反应的手段;其三要分享感觉意识。在审美体验的三个条件中, 观察和反应是必要的手段。但将审美体验的发生作为一个动态过程理解时, 观察和反应应当是这一动态过程中发生的必要音乐行为。因为审美体验不仅具有内在、淡然、疏远等特点, 而且还具有参与、外向、易感动等特点, 所以, 复杂的体验过程所伴随的音乐行为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2. 音乐行为

音乐审美体验中的音乐行为既表现于音乐欣赏者又表现于音乐创作者, 而联接二者的桥梁是音乐传播者。音乐欣赏者的音乐行为为音乐创作者提供创作音乐的动力, 包括音乐创作的形式和内容;音乐创作者的创作动力及其音乐的形式和内容既来自于音乐欣赏者对自己所创造的作品的审美体验的反馈, 亦来自于自身的音乐创作品位和造诣;音乐传播者以自己的传播方式刺激音乐欣赏者和音乐创作者, 甚至于影响音乐市场的导向。无论是音乐欣赏者还是音乐创作者再或是音乐传播者, 其审美体验决定着其音乐行为, 也即音乐审美感受力是三者间都要作用于音乐的物质。音乐审美感受力就是通过观察和反应所获得的审美体验能力。这种审美能力的获得过程是由可识别且可改进到正在发展的行为组成的, 这些行为是伴随审美体验而存在的, 是在审美体验过程中发生的音乐行为。音乐行为按照在审美体验中的不同作用, 可分为观察和反应的目的音乐行为, 创作、概念化、分析、评估手段的音乐行为, 珍视结果的音乐行为, 以及听赏、表演、作曲等从属音乐行为。其中欣赏音乐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音乐的理解和反应等审美体验都是通过欣赏发生的, 人们通过最基本的音乐行为来与音乐相互作用, 从而体验并欣赏音乐。

二、音乐审美体验中的目的音乐行为与手段音乐行为

1. 目的音乐行为

目的音乐行为从哪里来?首先从审美观察中来。审美观察是一种由诸多音乐附着行为组成的主动且外向的复杂音乐行为。它能使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所观察到的事物的表现性, 在参与音乐作品内在表现性的过程中, 会将认识、回顾、联系、识别、区分、组合、归纳、比较、排除、综合等诸多行为联系在一起, 从而实现对音乐体验的复杂感性整合。音乐作品在音乐审美体验过程中, 因具有音乐性而被观察到, 并因此而产生了审美反应, 实现了音乐审美体验的目的。这种体验是一种审美观察和审美反应间的相互作用, 它的完成是经由审美感性结构实现的。这种音乐反应可以分为音乐反应、非音乐反应和前音乐反应。另外, 音乐反应还可以分为感性反应、知觉反应和创造反应。在这三种反应类型中, 感性反应通常起主导性作用, 而知觉反应的延伸则是创造反应。创造反应不仅包括对具有表现力的音乐作品进行观察并根据观察到的表现力做出反应, 还包括对音乐作品的回顾和预想。感性反应、知觉反应和创造反应三者作为衡量音乐体验程度的主要尺度, 不仅相互依存, 而且缺一不可。

审美反应是通过审美观察而实现的, 审美反应是审美观察的一个组成部分。审美反应主要通过观察可产生反应的表现力或条件而实现。审美观察和审美反应之间通过审美感性结构相互作用, 两者不仅同时发生, 而且相互依存。审美观察行为和审美反应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艺术创作中观察和反应二者的相互作用相同, 审美观察不能脱离于审美反应而单独存在, 只有二者相互结合才能称之为审美体验。

2. 手段音乐行为

在音乐教育中, 听赏是最为重要的音乐教育任务。能够让人更接近音乐创造性的三个基本途径其中之一就是听赏, 因此, 听赏行为与创作行为密切相关。对音乐作品进行听赏, 可以使听赏者富有创造性地主动参与到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展现中来, 从而使听众在与音乐的互动过程中提高创造性。由此可见, 听赏是创造性音乐体验的重要手段。

内在创造性是音乐听赏的重要特点, 其使得可以对音乐开展创造性体验, 听赏是音乐审美体验的必要手段, 而且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音乐创作不仅与音乐审美体验相互依存, 而且关系极为密切。艺术作品的特点有别于自然物体和人造物体, 主要在于对展现出来的表现性进行捕捉。音乐审美体验包含听赏、表演和作曲三种手段, 三者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比如:在普通音乐课程中, 听赏是主要手段, 而作曲和表演只是一般性的手段;而在音乐表演课程中, 表演是主要手段, 而作曲和听赏的存在只是在于给表演增加有用的维度;但在作曲课中, 听赏和表演并不是重要手段。由此可见, 三种手段各有其自身优势, 在不同的运用环境中, 必须把握其间的特殊平衡。

欣赏、创作、概念化、分析、评估是几种重要的手段音乐行为。其中, 评估作为认知行为模式, 等同于评价活动中的判断音乐行为。评估是一种对音乐曲目及其表演质量进行判断的概念化模式, 是音乐审美体验的必要手段, 主要包括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事实判断可以反映客体的属性和规律, 主要原则为尽量排除主体的主观因素, 而追求客体取向的普适性和客观性。价值判断是主体和客体价值关系的体现, 通常以客体需求为出发点, 而主观因素不可缺少。事实判断具有一元性属性, 主要关注客体的音乐作品的属性。而价值判断主要体现人的主体性, 强调主体和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除音乐反应之外, 每一种音乐行为都是可以进行评估的, 进而还可以进行度量。

3. 音乐传播和教育

音乐传播与音乐欣赏和音乐创作处于音乐审美体验和音乐行为的同一链条中, 通过推广优秀音乐作品, 帮助人们更便捷有效地接触、认识、体验、审美、传承和弘扬音乐的美、人性的美, 提升全社会公众的综合文化素质, 充分发挥音乐的积极社会功能, 促进音乐创作的健康发展, 提升音乐生产的质量。但囿于音乐创作、音乐传播和教育、音乐审美者之间的重重隔膜必定会造成三者关系的不和谐。有学者提出的:找出能在人们的各个主客体间更好沟通照应、并能促成其相互间产生有益互动和共同进步的方法或桥梁;系列化地创作一批新颖的音乐电视 (MTV) 供公共音乐传播和音乐教育使用的解决对策无疑是有益的。这一方面需要在音乐作品的形式与内涵间架起能使二者产生互为阐释关系的桥梁, 以帮助人们在理解音乐作品的现象与本质的关联中, 感悟和体验二者的美;另一方面, 还需要在音乐创作者、音乐传播者、音乐教育者、音乐审美者、音乐审美学习者之间, 架起一种能帮助彼此间就相关问题有本质上沟通交流的条件或桥梁, 使相关的人和事之间能有一种相互关照和联动。

摘要:人的审美体验是按照一定的衡量标准对艺术体验过程中所发生的音乐行为进行评价, 从而促进音乐创作主体做出艺术创作的决定, 在追求更好地实现审美体验目的基础上, 提高艺术创作的质量。欣赏音乐行为既适合作为目标音乐行为, 也适合作为手段音乐行为, 而且无论作为哪种音乐行为都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音乐审美体验,目的音乐行为,手段音乐行为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2]黄妮丽.音乐美学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学校音乐审美教育目标分析 篇5

【摘要】人们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仍局限于音乐的辅德和娱乐作用上,忽视了音乐教育的内在本质――审美价值和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美人格、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的独待作用。

【关键词】教育目标 音乐审美 学校教育

“音乐审美教育”也叫“音乐美育”、“音乐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对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及爱好、情感的教育。它的教育功能、价值功能、政治功能,都在那音响流动的每一瞬间展开实施着,同时它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绪、情感、情操以及性格的变化,从而激励人去塑造多彩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

柏拉图曾经说:“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重要得多,节奏和乐调有最强大的力量侵入心灵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来浸润心灵,一看到美的东西,就了。”奥夫斯是希腊传说中最伟大的音乐家,野兽们听到他的音乐都很驯服的躺在他的会赞美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的性格也就变成高尚优美的周围,我国古人的想象力也毫不逊色。据说春秋时代晋国乐师师旷鼓琴时,竟能使白鹄停于其上,玄鹤衔珠舞蹈于中庭。这些音乐感动鸟兽的故事使富于魅力的音乐美增加了一层神奇的色彩。正如《艺术概论》一书所说:“缺乏应有的一种修养,就难以找到欣赏作品的途径。”

伴随着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音乐审美”与“相关文化”观念在我国音乐教育中越来越引起音乐教师们的重视。

古希腊哲学家早就提出:“体力、智力、美学、道德这四个方面编织在一起去构成一个完整的人。”该思想早已在欧美的中小学教育中得到采纳。我国经过数十载的教育实践,由“德、智、体”不完全的“三育”发展到“德、智、体、美、劳”全面的“五育”教育,把美育放在适当的位置,或者说在我国整体教育改革中重新显现,这是新世纪音乐教师们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音乐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蕴含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并加以刻意地强调,增加审美教育的效果,扩大学生的审美领域,又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增加对美的认识和分辨,加深对美的理解。引导他们将各自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贯穿到练习之中进行应用,获得艺术表现的愉悦和快感。通过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尽可能自己制作音乐电脑教学课件。正确引导学生体验美的情意,了解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音乐课的美感,激发学生表现美的欲望,大胆表现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所以,我认为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为:

一、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和方式。首先要避免生硬的强调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而要在生动地提供学生能够接受而又必须了解的音乐知识和有关的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语言和音乐要素的运用,进而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所有的音乐概念都应尽量用音响来体现。在安排多首作品一同欣赏时,可简单地进行一些比较和联系,区分不同作品的不同处理法及它们的审美特质。将学生触过和了解到的音乐知识及技能使用到对作品分析中来,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艺术分析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2、充分准备教学资料。如果资料准备不足,光教师在前头说教、灌输,学生所能了解掌握的知识将是零散的、单纯的和不怎么完整的,课堂的效果也不活跃,学生的兴奋和兴趣也不太容易激发起来,其对教材的吸收率将是很低的。因此,为使音乐欣赏课更有效果,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一首歌(乐)曲的不同音响资料),挂图、幻灯片,录像片、图片等等,可增加信息量,增强欣赏课的艺术感染力。

3、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讲故事的方式、讨论的方式、观看同学上台演唱(奏)等方式进行,增强课堂的气氛和活力。例如:欣赏音乐作品时,老师有意安排一些情境可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和联想,使学生整体参与意识增强。参与和配合将会提高欣赏效果。

4、注意电教媒体的应用。实践证明,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在作品欣赏中的应用,可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益。例如:VCD中的歌曲欣赏和录像带音乐欣赏中的背景画面,给音乐的意境提出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更容易了解音乐,在图片幻灯放映的特定氛围中,老师动听的引导讲述、清晰明静的画面、将会引起学生情绪的强烈反应,激发起学习兴趣近而参与产生共鸣。兴之所至,趣味盅然。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要。

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的反映和表现。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容的优劣、情感的健康与否,具有鉴别的本领。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对以后的艺术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就可通过长期的音乐艺术熏陶,培养自己高尚的艺术情操,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人的情感的艺术形式,音乐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情感体验,音乐审美教育对于人对音乐情感的领悟与表达具有强化作用。人的情感是丰富的,音乐具有巨大的情感魅力,在教育中能够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综上所述,学校的音乐审美教育,我认为它应该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是个性发展的催化剂,是培养人格的工具,是勾勒宏伟蓝图的色彩,是国民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是课堂上春雨润物的悉心交融,是开阔视野的明镜。它能折射出美育教育绚丽多彩的画卷;它能编织出审美教育五光十色的彩环;它能堆砌出审美教育百年树人的大厦;它能谱写出壮丽人生的不朽乐章作为学校美育传播者和奠基人的音乐教师,应该明白新世纪角色转换的道理,主动去感受、体验、观察、比较、分析、明确自己在课改中的位置。不仅要挖掘音乐教材中美的各种因素,而且还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以美导行,他们在学校美育教育活动的实践当中,自己去认识美、体验美、掌握美、表现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重视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篇6

关键词:审美能力;兴趣;创造力;音乐鉴赏

中图分类号: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120-00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育的一项基本任务。康德认为,个体的鉴赏能力反映在音乐审美上就是对音乐作品的评价能力。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艺术基础知识,了解艺术表现的手法和技巧外,还要引导学生参加艺术欣赏活动,培养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评价能力,加深对美的理解。

音乐教育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受教育者带进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激发其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完善人格的构建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充分发挥音乐在提高人的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受教育者的音乐审美能力及对音乐的审美创造力,从而促进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进程。

一、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质量的教育必须依赖于高素质的教师,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知识结构的调整,现代教育方法和技术的掌握,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教育的成败,而教师所具备的审美修养也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审美品位。今天的音乐专业学生是未来的音乐教师,要让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独特作用,那么这些“未来的”音乐教师本身就要具备较高的素养。因此,把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放在首位,培养真正懂音乐、爱音乐、会音乐的人,在高师的音乐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音乐教学大都沿用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常常偏重于追求技术上的高、精、尖,不仅声乐、钢琴等技能课常常缺少审美标准的衡量与检验,就连音乐欣赏课也只从曲式、调式、调性等技术方面分析作品,很少涉及到对作品的审美评价,有些甚至不开设音乐欣赏课。学生虽然获得了有关音乐的种种知识和技巧,而很难得到对音乐的深层鉴赏能力与美感趣味。“重量轻质,重技轻艺”,这种状况在高师的教学中并不少见,这不能不说是高师教育的弊病。因此,改革目前的教学状况,从根本上纠正这种只重视技术水平的单一、片面的教育目标,去追求艺术的内在美,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就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

二、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素质的提高,必须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必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学生对音乐形象的认知、音乐技能的实践和情感因素等结合起来。

1、培养审美兴趣

学生是审美的主体,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正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造的过程。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但是,这仅仅是停留于乐谱上的成果,仅仅是一度创作。演唱(奏)音乐作品的过程是二度创作。听者对音乐欣赏感受及领悟是三度创作。鉴于音乐艺术在表达方式上的特殊性,使它在二度创作和三度创作的审美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分析为引导的多种心理因素。音乐艺术既不能像文学那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能像美术作品那样直接描绘生活,它以特有的声音语言叙说着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二度创作能力——有感情的歌唱能力和有表现力的演奏能力及较生动的作品剖析能力。

2、培养理解音乐的能力

音乐理解感悟能力,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领悟,这一过程包括:通过对音乐作品感受获得某种情绪体验,将这种体验与自身的经验相结合,生发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引起自身情感共鸣,再通过相关音乐知识的积累,进一步了解和体验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领悟。

在学生对音乐作品直观感受基础上,可先从表情记号开始,加强对音乐表情要素——速度、力度的体验,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感受。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情感状态人手,指导学生在充分体验音乐情感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去追求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力求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综合体验。最后,要求学生总结对乐曲作较为完整的理解认识,使学生对该首作品的感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和理解。

3、培养创造音乐的能力

音乐创造能力,是指通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音乐创造意识,能主动进行创造,进行情感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一方面要启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音乐知识技能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首先,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意识地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上进行联想和想象,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拓展和深化。再次,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线索,向不同的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阔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接受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学习。最后,还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加强对作品的理性认识与分析,使学生能客观地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准确地审美评价,让学生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就必须重视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进行自我意识的挖掘,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威性,要注重学生的个性要求,鼓励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创作,肯定学生的“成果”。课堂上,教师不能总是重复单一的授课形式,而应注意教学形式的灵活性,如运用发现法、问题教学法、设置情景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方式,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就是培养学生以准确的音高和节奏,恰当的力度和速度,用自然而美好、真切而饱满的感情把乐曲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乐曲的内容和曲调表现等特点,在学生感受力、理解力和技能水平的范围内,适时地向学生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学生不唱歌时欢眉笑靥,然而唱歌时却有声无情。缺少表现力。这也许是与鹨鹉学舌式的学唱方式有关吧。。表现音乐美的能力首先是情的表露,情动于衷才能咏歌之,手舞之,足蹈之。各类乐曲题材广泛,体裁不一,中外歌曲兼有,不同民族的歌曲,以及不同的调式、曲式、各类歌曲,都蕴含着特有的激情,这需要教师探究音乐作品所表现的真情,认真研究、指导,才能达到发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机械式地模仿,不发自内心的艺术是无感染力的艺术。

我们常说,成功的音乐表达是非常自然地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是歌唱的。这种“自然的歌唱”正是对作品丰厚的音乐内容的理解和纯熟的表演技术的有机结合。它既要靠感性地去打动人,也要以理性征服人。通过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音乐表情符号的感受,不断进行体验与实践,从而获得表现音乐美的能力。

5、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美是需要反复鉴赏的,因此,音乐鉴赏力的培养,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使整个教学活动都充满欣赏音乐,谈论音乐的氛围。通过大量的倾听,可不断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这样,学生对音乐从“不熟悉”到多次欣赏后的熟悉,就可以改变原本的不喜欢、不接受,从而逐步提高音乐欣赏层次,增强对音乐的领悟程度和对音乐美的感受程度。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欣赏前,教师可创立相关的欣赏背景,造成学生欣赏前的期待;欣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相关的背景知识的丰富和深入,给学生创造理解想象的空间;欣赏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回味、反思。通过回味强化欣赏过程中获得的美感,并深化这种美感。

当然,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还必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出发,对其进行阐释。也可让学生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绘作品所要表现的意境,或要求学生用小论文的形式写出,并以此纠正音乐专业学生不爱动笔、不爱动脑筋的坏习惯。

浅议音乐审美教育 篇7

审美要有修养, 既要有文化修养, 更要具有音乐知识, 音乐知识越丰富, 修养就越高, 认识美的视野就更广阔, 识别美的能力就越强, 就不会被那些庸俗、低劣的东西所迷惑。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 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自觉抵制那些不健康的东西的侵蚀。另外, 还要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作用, 在“吸引力”上下功夫, 把课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丰富多采, 吸引学生积极参加, 达到审美导向的目的。

音乐审美教育之内涵:现代音乐审美教育与传统的美育观念相比具有了许多崭新的内涵。我们知道, 传统美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其哲学思想基础是康德对人心理的三分法理论。现如今, 包括人文学科在内的科学发展的总的特点呈现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 显然, 我们所论及的音乐审美教育已涉及众多学科, 至少包括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以及思维科学等等。由此, 音乐审美教育的新内涵阐释离不开相关学科的发展。就教育学、心理学发展来看, 美国当代教育家加德纳主持的“零点项目”针对传统智育的弊端提出“多元智能”理论, 其中, 把音乐智能提高到与语言、逻辑智能同等重要的地位, 从而使音乐审美教育在教育中具有从未有过的重要作用;1990年美国的沙洛维和迈耶提出“情商”概念, 1995年美国又一著名心理学家戈尔曼将情商 (EQ) 理论详细阐述为五个方面, 认为情商的实质是一种调整与控制情感的能力。他还认为, 在人的成功因素中, 情商所起的作用占80%以上。对这一理论尽管还有争论, 但己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学术界引起广泛的重视。其中, 戈尔曼还特别强调通过音乐潜移默化的进行情感教育是培养“情商”的重要途径。这是又一重视音乐审美教育的有力证据;美育一直以来是美学的一个不重要的领域, 但时代发展到20世纪中期以后, 美学学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为古典形态的美学学科, 从重视纯理论层的探讨实现美育转向, 关注美同人类生存与文明的关系, 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因此, 作为实施美育重要途径之一的音乐审美教育也必然成为热点。

我国于1999年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明确地将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美育再次被写入国家的教育方针中, 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也就有了根本保障。但目前, 迫切的任务是尽快改变美育薄弱的状况, 将其融入教育的全过程。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开设一定学时的美育课程,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艺活动。在这一系列的音乐审美教育实践即将展开的同时, 有关音乐审美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必须要跟得上, 理论与实践只有很好的相结合, 实践才不至于迷失方向。此外, 教育必须为社会生产服务,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材必须具有创新能力, 而音乐审美教育对人的创造力中的想象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这说明, 通过音乐的审美教育也具有了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这也突显了音乐审美教育的地位。最后, 还有, 由于当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高速的生活节奏, 人们的身心经受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精神疾患成为难以控制的世纪病、时代病。人类应该拯救自身, 特别是拯救自身的心理缺损, 这己成为全世界共同的课题。而音乐审美教育对克服人的情感的“异化”, 使之身心和谐乃至全社会和谐发展也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

从音乐的价值理解音乐审美教育:要想更进一步理解音乐教育中的审美, 我们有必要先探讨一下音乐的价值。音乐的价值通俗的说就是音乐的美, 清楚了何谓音乐的美, 我们才知道该“审”什么。音乐的价值何在, 一直以来也是令艺术家们为之激动的一个问题。音乐美学中, 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两种观点。“客观论的信奉者们到作品自身的物质材料和结构特性中去寻找美的特性基础, 用这些结构特性的变化来解释价值标准的变化。主观论的代表们则到听者与作品的关系中去寻找价值评价的基础。”波兰音乐学家卓菲娅·丽萨认为:“音乐作品的客观结构特性正是听觉口味和欣赏方式形成的基础, 它从自己这个方面决定着作品能不能被看作是一种价值。”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结合在一起, 决定着价值评价的标准。因此, 音乐的价值不仅来源于音乐作品自身的结构特征, 而且还是其对于人的价值。只有当听者接受了一部音乐作品, 并在体验中找到了音乐的美的时候, 音乐作品的价值才在对象中实现。因此, 音乐教育要成为审美教育, 在这一点上包含了两个方面, 首先, 受教育者学习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 能使他获得尽可能多的审美体验。因为不懂得适当的音乐知识技能, 很难从音乐作品的客观结构特征方面来理解音乐, 而这些方面正是音乐所独有的, 完全来自于音乐内部的, 如果仅仅诉诸于听觉器官, 虽然也能对所听音乐产生相应体验, 但是这种体验绝对不是深刻的, 在一定程度上说, 音乐知识技能了解得多的人获得的审美体验相应的也会多。其次, 教育者应从音乐本身出发对受教育者加以的正确引导, 才能保证获得真正的审美体验。

不可否认, 音乐作为一种审美教育能开发创造潜能, 能陶冶学生情操, 甚至在更高的程度上能净化心灵、和谐社会, 但是我们应该把握的最本质的一点就是, 作为音乐本身而不是其他的学科所包含的审美价值。如果我们在音乐教育中强调的审美体验, 通过其他的途径也能使学生获得的话, 那么音乐就完全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所以, 任何轻视音乐特点和违背音乐本身意义的做法, 都是非审美的。在音乐教育中来贯彻审美教育必须要体现音乐独一无二的价值, 要让学生真正的从音乐的本身感受到美, 并得到审美体验。同时, 审美教育不应该是教师唱“主角”, 而应该是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自由翱翔。教师要重视主体的体验, 尊重个体的差异, 因为音乐带给人的审美价值并不是完全相等的, 只有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才能使音乐真正唤起每个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曾繁仁.作为中西方当代学术和社会热点的审美教育[J].东岳论丛.

浅谈音乐审美教育 篇8

一、充分认识美的内容

音乐审美, 就是认识和领会音乐作品的美。教师只有对把学生的审美心理培养贯穿在课堂中, 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美。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理解力差, 从音乐教学上, 教师应着重培养两方面内容:思想美和音乐美。

1. 只有挖掘音乐的思想美, 才能更好的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 从而更好的为教育目的服务。

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 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地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 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小学音乐教材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歌曲, 具有鲜明的美的形象, 都能展开一幅美的画面, 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主题思想, 爱国的、爱党的、热爱生活的、热爱自然的、向往未来的、充满幻想的……发掘美的因素, 创设美的情境, 从而诱发学生对美的情感。

2. 音乐本身即是一种美:

节奏美旋律美、和声美……音乐与律动、舞蹈、器乐、表演、合唱的结合, 使学生充分体验美的音乐世界。一节好的音乐课, 教师应具备较高的音乐素质并能将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等灵活、巧妙地教授给学生。例如, 在师生共同活动过程中的范唱, 优美的范唱, 引起儿童美的遐想、美的体验、美的渴望使学习歌曲的兴趣增加, 还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二、充分发挥美的功用

音乐有审美、教育、认识、娱乐等功能。小学音乐教育应以娱乐审美为重心, 充分发挥其它功能, 利用美的语言、动作、情境等条件, 使音乐教学更加丰富。例如低年级掌握唱歌技能, “吸气时像闻清新的花香, 呼声要像吹肥皂泡。”形象、准确的语言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呼吸方法;听音击拍、点踏节奏, 让同学们在娱乐中完成节奏训练;根据歌曲内容, 创设审美情境, 使歌曲更完整、生动、丰富, 从而达到学生对美的直接体验。在《小红帽》教学中, 我们利用童话剧使得这一课教学非常满意。本来, 歌曲大多数同学都会唱, 故事也会讲, 可演出《小红帽》童话剧, 这就效果不同了。为什么呢?原先我们并没有事先排练好, 而是他们自己挑选演员, 设计动作, 连背景、道具、服装、台词都是他们自己安排的, 再通过演唱、伴奏和歌表演的学习后, 这一课歌曲更加受到同学们的喜爱, 同学们也了解到小红帽尊敬老人、天真活泼、机智的形象, 还懂得了不少编导节目的本领呢!

三、充分拓展美的空间

“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 要求未来的人才具有搜集、综合运用各种信息资料的能力。”我们作为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一方面, 利用各种手段结合教学, 引导学生独立或合作地搜集, 分析信息资料也是音乐课堂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只有拓展教育的空间, 充实教学内容, 深入美的教育, 才能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例如教学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对四年级学生来说, 只有拓展教育的深度, 才能使学生更加有意义。于是, 我们做了这样的安排:课前, 我们请同学们搜集了许多有关国旗、国徽、国歌的有关故事、图片、实物等资料, 在教室里做了小展板;组织同学们完成一个庄严的升旗仪式和爱国为内容的演讲;课上, 观看录像了解各种升国旗奏国歌唱国歌的场面, 并通过演唱、演奏、绘画等一系列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深化了学生对国歌内涵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的自豪感。因此, 只有广阔的活动空间, 才能拓展美的活动、美的领域、美的内容, 发展音乐的整体素质。

四、充分调动美的创造

音乐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 培养能力的主渠道, 教师只有充分发挥美的教育功能, 使学生自由发挥、创造, 才能真正做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小型课堂音乐知识竞赛, 不仅巩固了知识还培养了团队精神;绘画进课堂, 亲自的感受、理解想象, 将歌曲变为画面, 更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小组:合唱队、舞蹈队、器乐队、表演队、创作组等, 稚嫩的小苗一天天茁壮、成长。一个音符, 一首儿歌, 一支舞蹈, 在同学们的喜悦中诞生, 文艺汇演、重大节日和联欢到处是同学们忙碌的身影, 到处充满着欢乐。创造激励同学们不断学习和进取, 广阔的创造空间, 让孩子们更加自由地发展和开拓。

教师, 即使知识的传授者, 能力的培养着, 又是心灵的塑造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 还应有创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不断储蓄、更新知识的准备。依据审美教育学的观点, 施教者的劳动形态应具有审美性。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一个美好的音乐教师形象, 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增强音乐学习的能力, 而且还会使其潜移默化的受到美的影响和熏陶。我相信、只有不懈地学习、钻研、进取, 才能不断拓宽、更新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教学方法和工作能力, 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这一光辉的使命。

摘要:普通音乐教育的目的, 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 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 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 提高音乐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 接受并创造音乐文化, 进而使之情操得到陶冶, 人格得以完善, 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9

在现代文明社会, 人人都有过欣赏音乐的经历, 它或许已经是我们这个社会所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但是绝大部分人只停留在感觉层面——好听。那么这种感觉同我们的肉体一样是天生赋予的, 是音乐欣赏的前提条件, 但是, 还远远不够。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朱光潜先生也曾经提到“有审美的眼光才能见到美” (3) 每个人对美的认识和感受千差万别, 如何才能独具慧眼?与一个人的审美能力有极大的关系。

音乐审美能力即音乐鉴赏力, 是人们对音乐作品美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通常我们认为音乐的创作能力、演奏能力需要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事实上, 音乐的审美能力同样需要长期逐渐的培养才能形成。

一、感知能力的培养

1、审美情趣的培养

古今中外很多作曲家都用他们的作品赞美自然, 如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柴可夫斯基的《四季》、维瓦尔第的《四季》、肖邦的《雨滴前奏曲》、中国作品《茉莉花》等, 他们都用心描绘着大自然的美以及人类对这种美的赞赏和感激。美来自于大自然, 我们应当多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 提高我们对大自然的认知能力, 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让大自然拓宽我们的心灵, 陶冶美的情操。感受自然的绚丽颜色、自然的天籁之声, 自然的多姿造型。让我们的心灵去体会大自然赋予人类美的气息, 懂得美的真正意义, 从心底尊重自然、崇尚自然。

2、耳音培养

“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 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4) 听觉的形成与人的生理进化有很大的关系, 有人天生耳朵好, 对音乐很敏感, 而有的人对音乐的魅力表现出迟钝, 无动于衷。就像人的语言功能有差异一样, 但这并不妨碍大多数人进行正常的沟通。

听觉也需要培养, 首先应当给予足够的音乐环境去熟悉和体会, 循环反复;2) 视唱音乐旋律, 从陌生到熟悉;3) 训练听音, 单一旋律、不同节奏、不同节拍、音程、和声、旋律和声等逐渐复杂;4) 听辨乐器的音色, 各族乐器的组合音色;5) 听辨音色、音量、和声、配器的平衡;6) 听辨不同演奏者 (演唱者) 音色以及相同演奏者 (演唱者) 不同作品音色的表现方式等等。只要持之以恒, 循序渐进, 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3、听觉想象的培养

在听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想象力, 这在感知能力的培养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早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拿波里歌剧乐派就将人的感情概括为几种类型, 并将音乐的表现手法与这些情感相联系:如:铜管乐器表现激烈的情绪、用木管乐器表现抒情、田园风格。用锣、定音鼓、长号等表现阴森恐怖的场景, 用竖琴表现诗情画意、神秘温存的自然美景等等。在很多作曲家的作品中也得以表现, 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 化蝶部分就使用竖琴奏出了神秘飘渺的仙境, 仿佛两只蝴蝶翩翩起舞的情景。在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第八首组曲《墓穴》中, 开始部分就使用了长号表现墓穴阴森恐怖的气氛等等。当然乐器的组合不是一尘不变的, 各种乐器所擅长表现的情感、情景也非这么单一, 如木管乐器组还特别擅长表现怪诞的场景, 圆号还很擅长表现自由、空旷、朦胧的早晨。这就需要我们大量的听一些经典作品, 去感受作曲家灵活的表现手法, 去感知各种乐器、不同乐器组合带来的音响效果, 以及它们所构造的画面感。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经提出“美不自美, 因人而彰”, 所以说听觉想象的培养很重要。

二、理解能力的培养

1、培养感知经验

每个音乐家都有多彩的生活阅历, 他们的作品也丰富独到, 要想有所领悟并非易事。

歌德曾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所以我只让你看最好的作品, 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础, 你就有了用来衡量其它作品的标准, 估价不致于过高, 而是恰如其分。”那么, 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听大量的经典音乐作品,

更需要我们从各个领域去汲取知识, 储备知识。把这些不平凡的生活阅历变为自己生命和知识的延伸, 变为自己生活的感受与领悟, 让这些情感都刻骨铭心, 当某一段旋律与它不经意间碰撞, 马上记忆犹新, 产生强烈共鸣。

2、注重理论学习

音乐理论的学习, 对音乐理解能力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除了在耳音培养部分提到的音乐理论知识外, 音乐曲式、和声、音乐历史、音乐配器、音乐美学等这些理论的学习也很重要。

当我们遇到一个大型的音乐作品时, 他的曲式结构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驾驭这一作品, 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者使用的曲式结构是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结构是一种较大的曲式结构, 它能将较大的乐曲以固定的框架支撑起来, 使乐曲具有比较规整的形态, 有利于欣赏者理解和聆听。这种曲式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梁祝这一千古绝唱在这一曲式结构下得了完满的实现。呈示部包括引子、草桥结拜、同窗共读、英台遐想、追逐嬉戏、十八相送、长亭惜别;展开部表现了英台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化蝶;再现部表现了梁祝双双化为比翼齐飞的彩蝶。整曲在这一曲式结构的布局下, 展现了作曲家高超的写作技巧、缜密的逻辑思维, 使得乐曲优美动人, 通俗易懂。

和声可以帮助我们明晰复杂的织体结构, 感受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如德彪西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色为主, 主要描写光与色彩的变化, 音乐形象都比较抽象。在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中使用了全音音阶、不解决的七和弦、九和弦的和声进行。风格非常独特, 在和声配器的使用中大大打破了常规, 使得作品飘忽不定、效果新颖。

音乐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作曲家的创作特征、创作风格等。德国的施莱尔玛赫说:“欣赏者必须依靠历史重现, 回到创作者精神世界去, 避免欣赏者歪曲作品本来意思”。

音乐美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艺术家所处时代的美学思想、审美标准, 审美需求等。明确音乐欣赏中主客体的关系、音乐美较其它艺术美的特殊性、音乐艺术的复杂性等等。如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 所遵循的对立、统一原则一直在延续, 至今可以作为我们审美的一个标准, 但人们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限于这一标准, 我们对突破、变化、不规则的美也有需求。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和祝英台》中, 作曲家打破节拍节奏的规则, 使用了戏曲中自由的散板节奏, 既表现出英台的果断又表现出她内心的惶惶不安。在整部乐曲中,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将祝英台的情感及激烈抗争表现的淋漓精致。综上所述, 感知经验、理论学习将是我们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关键步骤, 从满足愉悦动听到产生共鸣最后领会作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意义步步深入, 真正领略作曲家、作品带给我们的深刻含义。

总之, 审美能力的提高是无止境的, 随着社会的变化、思想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变化、人生阅历的增加、音乐作品可以赋予我们新的认识、启示和指引。所以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 努力提高我们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把欣赏音乐当作作曲技巧、表演技巧一样用心练习才能提高我们对作品的审美能力, 才能体会作品所赋予我们无止境的美。■

摘要: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那么, 我们如何才能独具慧眼, 领略艺术作品美的真正含义呢?笔者认为审美能力的高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审美情趣培养、耳音培养、听觉想象力培养、感知经验的培养与理论学习几个方面对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音乐欣赏,审美能力,审美情趣,耳音,感知经验,理论学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 第94页.

[2]张前.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3]朱光潜.谈美.朱光潜美学文集 (第一卷) , 第449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恩全集.中文版第一版, 第42卷, 第126页.

[5]张前.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6]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音乐欣赏审美心理与音乐欣赏教学 篇10

鸣等。通过它们形成的特点及规律, 可以获得很多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启发。灵感能有效帮助欣赏者获得更为直观的审美体验, 教师在音乐欣赏课堂上可以适当地采用音画结合等方式, 将听觉转化为视觉体验, 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一、音乐审美心理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大要素构成

1、音乐审美感知是一切音乐审美心理活动的基础, 是人们把感觉到的美通过知觉反应、评价做出的情感判断。

2、音乐审美想象是人们在音乐审美活动中, 由感知到的事

物 (声音、图像等) 通过高级神经活动对以往知识、经验的重新排列组合而产生的联想和创造。如果说感知是眼前形象的呈现, 想象则是运用这种形象思维来设计音乐语言。丰富的音乐审美想象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大大激发人的审美感受力。学生在努力探求和挖掘自身亮点的同时, 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接受了德育、美育教育, 所以“感知与想象”这两个心理要素应作为教学的基础阶段, 使音乐教育培养目标得到初步体现。

3、音乐审美情感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 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

以情感人, 以美育人。

4、音乐审美理解是人们在音乐审美活动中, 用某种感性形式对审美活动意蕴进行直接的整体把握和领会。

古人云:“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是在聆听、体验、观察、欣赏某种事物产生情感之后才去活动的, 审美情感有利于帮助人们认识活动、组织活动。审美理解是审美活动的理性因素, 广泛渗透在感知、情感、想象等整个过程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技能教学中, 应运用以情感为主线作为感染教学法, 通过挖掘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行为、语言等要素来组织教学, 激发学生对音乐某种审美情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材施教, 使学生向个体素质多元化的理性高度发展。所以, “情感与理解”这两个心理要素能够健全学前专业学生的人格品格, 通过发展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开发自身的智育功能。

在音乐技能教育中, 我们可以通过歌唱、器乐、舞蹈、欣赏等方式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内容, 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及理解能力, 使他们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心理体验,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这样获得的音乐技能教育要比任何说教来得自然真实, 也是音乐审美心理要素培养的价值所在。

二、审美心理对音乐欣赏教学的启发

审美心理因素与欣赏者是否能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通过研究它们形成的特点及规律, 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启发。如根据审美注意形成的条件, 在选择欣赏材料时应注意音乐作品相对于学生的冗余度, 冗余度适中的作品最能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力;又如根据灵感能有效地帮助欣赏者获得更为直观的审美体验, 教师在欣赏课堂上可以适当地采用音画结合等方式, 将听觉转化为视觉体验, 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在教学中, 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分别提出了“丰富情感体验”和“注重情感体验”的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情感体验之重要。体验是个体在接触实物或实践活动中对其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 它往往是点燃灵感火花、导入深层认识、实现发明创造的源泉。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是实现审美体验价值的最佳载体。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条件, 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激发情感, 学习音乐文化知识, 并在自己的体验中尝试创造。

三、良好的音乐教育方式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上, 主要是“接受”和“参与”两方面:

1.“接受”音乐的实践能提高学生感性体验和理性认知。

音乐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尝试采取探讨、启发、引导的方式, 尽量调动学生运用这些知识, 建立他们思维上的自我意识和积极性, 并适时地予以鼓励和指导, 使学生在得到音乐知识的同时, 又获得音乐欣赏的初步技能和感性体验。具体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方式: (1) 了解音乐语言的特殊性; (2) 了解音乐语言中丰富的表情性以及音乐具有的模仿性、象征性与暗示性的特征等; (3) 结合不同乐曲讲解音乐的曲式结构与音乐的组织手段、乐器性能及表现力; (4) 从音乐的形式与传统的继承关系、音乐的风格、精神特征及音乐与姊妹艺术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讲解; (5) 用比较鉴赏的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在教学中, 教师不要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灌输”给学生。但也要注意, 音乐欣赏中只有发散性思维是片面的, 必须辅以集合性思维, 才能完成从感性欣赏到理性欣赏的全过程, 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创造性思维。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的内部结构与它所表达的相关内容, 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追求作曲家所表达的一种对世界的认识与深刻“体验”, 探求音乐所表达的“意义”, 提高审美意识与精神境界, 从而追求音乐中所表达的人类对理想的憧憬及人生的奋斗与牺牲精神。

2. 参与音乐的实践能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并提高团队精神。

音乐活动通过表演来进行, 是审美活动最生动的方式, 也是人们交流内心感情的机会和渠道。在教学中, 让学生以演唱、演奏或其他活动方式参与音乐欣赏, 可使学生下意识地从听觉上注意音乐、熟悉音乐, 最终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体验。

四、音乐欣赏教学的原则

1. 创设氛围, 激情导入。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是充满美的一门艺术学科, 旋律、和声、节奏无处不美, 只要音乐响起, 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 教师应充分抓住这种心理状态, 开始教学。在组织教学中, 采用音乐渲染情境的方法, 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如在上《京剧欣赏》一课时, 可选取的音乐是一首笛子独奏曲《京调》, 把学生带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之中, 使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先受到气氛感染, 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 避免教学开始后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及转移。又如上《中国民歌》一课, 就可以选取教材中的歌曲《好一朵茉莉花》, 让江苏民歌浓浓的旋律回荡在学生耳边, 在其心中激起情感的共鸣, 为新歌教学作好铺垫。

2. 师生合作, 活动体验。

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活动,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之中, 才能进行情感体验。这个活动是指新授的教学活动, 包括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开放课堂教学, 促进空间及时间上的灵活性、学生思维活动的活跃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 强调学生的“六动”, 使学生在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动心中进行体验, 学会创新。例如在《京剧欣赏》中有一首京歌《唱脸谱》,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老师和学生一起,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采用演唱的方式进行分段赏析, 使学生在唱、赏中直接体验歌曲情绪, 感受歌曲意境, 理解、掌握京剧旋律的特点。又如《中国民歌》一课中的《澧水船夫号子》, 不仅只让学生听, 更要采用综合体验环节, 让学生创造。学生在影视中可以看到, 旧社会船工行船, 都以吆喝来指挥, 如“开船、扯帆、拉纤、靠岸”等。在教学中让学生“当一回船工”, 边听边跟着吆喝, 很自然地就会在学生心中得到情感教育, 并且能很好的和教师一起合作来表现歌曲情感。

3、灵取巧合, 引发创新。

每一节课都离不开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材为教师提供的是固定的内容, 而且教材编写者也不一定都考虑到不同地方的教学实际, 作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在上任何一课时, 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照本宣科, 应该灵活地组合。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一种体验生命与情感的教育。音乐教育可以带来正向情绪体验, 好的心里动态有助于完善个体人格、提升能力和自我认同等意识, 随着学生知识、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的不断积累, 他们可以通过联想、想象、表象等心理过程, 再造、重组出新的审美意象, 这种审美意象的孕育成熟过程也是形象思维的创造过程。

五、音乐欣赏教学的具体方法

1、演唱:

通过对歌曲的演唱或某音乐作品主题的演唱, 能加强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 使他们对作品有更深的体验。

2、节奏参与: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 是音乐的生命和基础, 让学生合着音乐的节奏, 感知音乐韵律, 很容易让欣赏者与音乐融为一体。

3、结合体态律动辅助欣赏:

体态律动是对听到的音乐做出即兴的动作反应, 这对于感受音乐的节奏、乐句、情绪等都非常有利。

4、多声部训练:

多声部训练是学生对两部或两部以上的不同旋律同时进行的训练, 这对于掌握音高、音准、节奏等基本要素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还能在训练中感受音乐和声及织体的变化。在学习音乐的同时, 享受多声部训练的快乐, 积累与他人合作的经验, 增强沟通能力, 提高团队精神, 从而进一步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

总结语

音乐欣赏不单纯是感官的快感和情感的愉悦, 还必须实现精神的升华和理性的领悟, 因此就需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辅以逻辑思维, 使感官欣赏能上升到理性欣赏, 使生动形象的感性体验与准确深刻的理性认知完美地结合, 以实现审美心理活动的完善和飞跃。参与音乐活动不仅能使审美更加生动, 同时能增加人们交流内心感情的机会和渠道, 特别是多声部训练还是培养学生合作与协调能力的有效途径, 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好的音乐能让人感动, 美的音乐能让人陶醉, 有朝气的音乐能让人挺拔奋进, 伤感的音乐能让人流泪, 思乡的音乐能让人想家、思绪万千……音乐欣赏与表演过程就是这样一种短暂而美好的自我体验。这种体验导致人格发展的飞跃, 让学生感受崇高, 感受美好, 感受爱、体会爱、学会爱, 感受自我的力量, 超越自卑与痛苦, 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玲著, 《心理健康》, 教育科学出版社[M], 2001年版。

[2]吴跃跃, 《音乐欣赏与素质教育》, 湖南文艺出版社[M], 2004年版

浅论音乐剧鉴赏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篇11

关键词:美育 音乐剧 鉴赏审美

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专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独立学院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技术技能学习,还应该重视学生的美学教育。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剧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极富现代气息。通过鉴赏含人文教育意义的音乐剧,使学生在娱乐与审美过程之中获得综合性的知识及音乐审美能力。

一、独立学院音乐欣赏课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艺术教育,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部也相应提出在普通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的有关规定。

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偏重应用型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能唱会跳,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音乐美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导致音乐专业毕业生分析鉴赏能力不佳、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因此,独立学院必须对音乐美育教育加以重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精神,已有一些高校陆续开设全校性的音乐欣赏课。但是对专业学生来讲,每周一两节课的时间远远不能达到提升音乐审美能力的要求。因此,如何让专业学生在课堂里了解音乐审美方法、赏析各类艺术样式,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综合音乐审美能力,成为音乐专业教育者思考的问题。

通过在独立学院多年音乐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力、鉴赏力,音乐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来讲,具有无可替代性。

二、音乐剧概述

音乐剧(Musical Theater,简称Musicals),又称为歌舞剧,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剧中的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作为表演的组成部分,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和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将故事情节传达给观众。历史上第一部“音乐剧”是约翰·凯的《乞丐的歌剧》,于1728年在伦敦首演,当时被称为“民间歌剧”,它采用了当时流传甚广的歌曲作为穿插故事情节的主线。

音乐剧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受众群体。它具有以下特性:

(一)高度综合性。音乐剧的构成元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艺术种类,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到幽默艺术、滑稽表演、服装设计和声光艺术,甚至还涉及电影、杂技、魔术等。一部大型音乐剧,往往需要好几百甚至上千名从事不同艺术种类的人同时工作。

(二)丰富的知识性。如在百老汇上演多年不衰的《歌剧魅影》《西贡小姐》《悲惨世界》《猫》等,都证明了这一点。根据法国经典小说《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音乐剧让人们在阅读文字之外切身体会到名著的另一种魅力。《西贡小姐》则让观众更深刻了解了战争的残酷与无奈。《猫》在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新伦敦剧院,连续演出至2002年5月11日,在同一个剧场落幕,盛况空前。

(三)观赏性和表演性的完美结合。音乐剧只有呈现出更加通俗化、大众化、现代化,才能牢牢抓住观众的心。如《音乐之声》改编为同名电影后,获得更大成功。剧中使用了大量流行音乐元素,并巧妙地将其穿插在剧情之中:当玛丽亚赢得孩子们好感时,原有的拘谨和忧郁被音乐和笑声渐渐地代替,观众听到感受成长的《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表达愉快心情的《My Favourite Things》等;当玛丽亚爱上上校后而不得不悄悄离开,忧郁气息的音乐《So Long, Farewell》响起……影片清新有致,细腻感人,雅俗共赏。同时,在音乐剧中,还最大限度地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营造出梦幻炫目的场景,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力。

三、享受精彩剧情获得体验美的能力

古希腊的“神”对人类的启示是“认识你自己”。在一些经典的音乐剧作品中,其主题也归结为认识“人”,如人的性格、命运、价值、生存状态、观念和普遍的人类道德准则等。这些内容在音乐剧中得到了最生动、最感人、最彻底的艺术表现。

如音乐剧《悲惨世界》中,用一生来逃亡的冉·阿让与警探沙威之间发生许多故事,以此为主线,多角度表现冉·阿让的人道主义精神,他在危险中舍己救人、在苦难中对他人以同情和关爱。该剧如同一部史诗,反映了法国19世纪30年动荡中人间的悲欢离合和人民大众英勇抗争的事迹,也深刻展现了社会生活内容的世界性、现实性和揭示思想哲理内涵的永恒性。

在课堂上,学生可通过此剧了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民的贫困与苦难,也能体会到社会偏见、信念、正义、人性等内涵,还可欣赏到青春的美、爱情的美,并能感受勇于为实现革命理想而献身的壮举,领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类理想。

四、传唱经典唱段提升传播美的能力

音乐剧歌词特点是简洁、通俗,富有韵律和诗意,且极富时代气息。音乐剧歌词作者克雷茨梅深谙词创作要诀,他说:“如果歌词能很容易从演员口中唱出,就能很容易进入观众的耳朵……为音乐剧写作意味着你的歌词要立即被观众所理解。你不能让观众停留去思考一句歌词的含义,否则歌中的音乐是不讲情面的,它不会等待你去解决观众的疑问。”

欣赏音乐剧《音乐之声》时,首首动听、风格各异的歌曲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唱的欲望,特别是玛丽亚和孩子们那轻快、饱含热情而优美流畅的《Do-Re-Mi》,不但打动了剧中所有孩子接纳了她,而且也深深打动了观赏的学生,他们不但跟着剧中的音乐唱,还利用课余时间找到《Do-Re-Mi》及其他几首插曲的英文歌词、歌谱来学唱。

在欣赏这部音乐剧时,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他们已经在主动地歌唱中懂得了“接受与爱”这一人生哲理。对于英文歌词的演唱,也是一种加强学科之间联系的实践。

五、自排自演音乐剧提升创造美的能力

审美能力不仅仅只是看和听两种愉悦方式,身体力行,自觉地表现和创造美,也是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一部音乐剧,可以获得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多方面的艺术熏陶。通过引导专业学生自主编排简单的音乐剧,能更好地将艺术体验运用到实践当中,从而提升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自主编排简单音乐剧的过程依次是:创设故事、编辑剧本、搜集素材、分组分工、道具制作、排练表演、综合评价。在各阶段,突出音乐形象,展示感人情节为主线。如故事的创意要新;剧本要符合戏剧的要求,应有“起始、发展、矛盾、斗争、高潮、结局”;分组合理,可分为导演创作组、舞美道具组、角色表演组、综合评价组、舞蹈组、伴唱组、伴奏组、音效组等。其中音乐材料的选择最为重要,既要恰当,也要突出人物艺术形象;声音效果的配合要即兴、紧密,要源于生活,具有现场立体感;音乐要短小,道白要精练,要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在音乐剧的创作和表演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会得到提高,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都会得到适当的展现。

音乐是人类情感最自然的流露,也是世界的语言。在中国的“文治教化”之中,音乐占有重要的位置。当代的高等教育要求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综合审美能力,正是基于以上认识。利用对音乐剧的鉴赏来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综合音乐审美能力,正成为音乐教育中的一种趋势,其在培养具有音乐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的合格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效果。

让音乐说话,让审美做主 篇12

如果可以设计自己周围的声音环境, 人们会选择什么声音呢?我想大概没有人会选择噪音。如果可以选择课堂的声音环境, 学生又会选择什么声音呢?我想大概没有人会选择喋喋不休的说教声。如果在音乐课上我们选择让音乐说话, 让审美做主, 然后沉醉其中, 那将是一种愉悦的情景。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课以审美为核心, 就是要让学生“多听”、“海听”, 身心浸润在音乐之中, 二者交融成一个鲜活的和谐的生命体, 从而达到音乐审美的教学目标。

试想, 美好的音乐萦绕于耳边, 或欢快, 或感伤, 或缠绵, 或激昂……她像一个会施魔法的精灵, 悄悄地拨动我们心灵的琴弦, 充满激情地点燃我们快乐的体验, 让我们享受音乐带给人的美妙体验, 让我们萌生出不断追求美的心愿。

案例一:我曾经上过这样一节课, 那是上四年级《愉快的梦》, 我说:“今天, 让我们学习一首优美抒情的日本歌曲。”谁知我刚说出这句话, 学生就像炸开了锅似地喊起来了:“日本侵略过中国, 怎么能唱日本歌曲呢?”“南京大屠杀, 日本杀害了多少中国人!”“连小孩都不放过, 太没有人性了!”“我们坚决不唱日本歌!”学生你一言我一语, 声讨着日本曾经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一时间, 学生群情激愤, 场面难以控制, 有一位女生为了表达她的强烈愤慨, 甚至把印着这首歌的那页都撕掉了。眼看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我只好大声地制止学生的“抗议”, 然后讲述历史政治、国情国力、世界风云。我自认为我的阐述有理有据, 很有说服力, 这种语言灌输大约也有些许教育效果。最后, 学生大概勉强接受了我的讲述, 表示愿意学这首歌曲, 可是唱出来的只是毫无生命力的音符, 而不是富有感染力的音乐。

课后, 我深入反思, 这节音乐课体现出了音乐艺术的价值了吗, 达到艺术审美的目标了吗, 学生理解多元文化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节课, 我没能克制灵魂深处潜藏的“教育”冲动, 没有尊重音乐教学的特点, 没有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 用说教淡化了音乐, 对语言的过分依赖让我离音乐太远, 背离了音乐的本体, 进入了非音乐体验的死胡同, 使学生和我在那一节课与美擦肩而过。当美和快乐从课堂消失, 这样没有建设意义的课只剩下对学生的伤害。音乐课的价值首先应该在于音乐艺术的价值, 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都应紧扣音乐这个主题, 要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 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案例二:经过反思, 我再上这一课时, 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 不作任何介绍, 只是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你听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音乐有变化吗?”我围绕音乐组织教学活动, 用一个个具体明确的问题循循善诱, 引导学生从音乐的角度去发现、去感受这首歌曲的美。“摇啊摇啊摇啊, 我的梦之船, 在绿色的海上轻轻荡漾……”这首歌优美的旋律像潺潺的小溪流进学生的心田, 富有想象力的音乐形象打动了学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歌曲迷人的意境, 陶醉在梦幻般的音乐之中。音乐激起了他们心中美的体验, 他们的表情渐渐舒展, 脸上挂着愉悦的笑容, 身体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 还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轻轻地哼唱起来。接下来, 学生又通过自主学习感知音乐旋律的韵味和走向, 体会音乐的前半部分时安静、轻柔, 体会后半部分充满神奇的想象时则比较兴奋。我注重在教学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把教学目标过程化, 把知识技能的学习渗透到音乐活动和音乐审美体验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探索, 知道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 这样全情投入的体验更深刻也更符合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创编环节中, 学生分组合作, 创编歌词上台表演。“可爱的小女孩乘着她的梦之船, 来到她向往的大海上, 看到了神奇的椰子岛和可爱的小矮人, 如果你坐上这神奇的梦之船, 你会怎么想?你会去哪里呢?”简短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 他们一下子兴奋起来, 积极投入到创编活动中, 他们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飞到了他们梦想可以到达的地方:海底世界、快乐星球、童话王国、魔法天地……他们的想象各不相同, 异彩纷呈, 我也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所感染, 被学生纯真的童心所感动, 仿佛一下子回到了梦里才有的童年时光, 那感觉很好。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把自己的创作融入到歌曲之中, 把音乐作品内化为自己的艺术感受, 体验着相互交融的创造的快乐。通过聆听、演唱、表演一系列的音乐活动, 学生已经深深地喜欢上这首歌曲了, 还需要去做思想工作吗?在动人的音乐面前语言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最后, 我又适时地加入学生喜欢的日本经典动画片的主题歌让学生聆听, 开阔他们的欣赏视野。在结束这一课时, 我只说了一句话:“美好的艺术是超越界限的全人类的财富, 让全世界同样美好的心灵共同分享吧!”我在这节课上关注音乐, 用音乐的美打开了学生的心灵, 用音乐的美打开了一扇理解尊重的门。

音乐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 却需要人们用心灵去感受的艺术, 我想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音乐艺术的感知规律, 着力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力。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和音乐的审美目标相适应, 简明而富于启发性, 准确而又和谐优美, 教师不应该试图去解释音乐或者去圈定音乐体验的范围。谁有权利在音乐和聆听者之间设置直接体验的屏障呢?我们音乐教师更不能这样去做。即使我们才华横溢, 能把音乐形象描述得出神入化, 惟妙惟肖, 可是我们自己的个体体验能代替另一个心灵的感受吗?每个人的心灵就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 那里是别人无法到达的地方, 正是每个人不同的面孔、鲜明的个性组成了这丰富多彩的世界。课程呈现的、教师讲解的每一个点, 在每个学生的思维里, 都有不尽相同的处理, 所以每个人的体验和表达都是独特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做的是为每一个学生竭尽全力, 尽可能提供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 让音乐能够真切地呈现, 让音乐本身去引起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反应, 尽量不用影响学生对音乐体验的话语去阻挠音乐和学生的直接对话。音乐本身的魅力会发挥作用, 因此, 教师应放心地把教学效果托付给音乐的力量。

上一篇:老年精神病患者下一篇:语文课堂小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