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

2024-12-07

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精选12篇)

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 篇1

学界普遍认为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是培养小学生爱国情感的重要方式方法;让小学生感受文字之美、体会人性之美,具备初步的审美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同时,素养的形成过程是学得的过程,需通过多次培养、反复训练才能够使学生具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知识的学习与其审美能力的培养贯穿起来,使其相辅相成,使学习过程成为审美能力练习和运用的过程。

一、激情诵读,体验文章情感之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倾听和体验是“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因此,要练就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先打开学生对美的观察窗口。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来打开学生的视听感官,继而打开学生其它的感官器官。朗读是目前大家普遍认为非常有效的方法。

带有感情的朗读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搭建学生与作者心灵沟通的桥梁。怎样朗读才能使学生在品读文字的过程中,更好感悟作者的情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呢?首先是范读。学生初期可能自己还不能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好的泛读作品放给学生听,也可以自己给学生做范读演示,让学生不仅听,同时学,在以后的朗读中能够充满感情的读。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慢慢接近并揣摩作者的情感,通过学习模仿,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文章的情感。在朗读过程中,一些特殊的、情感过于强烈的段落,老师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或者是借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体验其中的情感。而对于感情表达不明显的说明文,教师可以通过引读,逐步诱发学生的情感,感受艺术熏陶。

二、细品语言,感受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

优美的文字除了朗读,还需要细品才能体会其中的韵味,发现其魅力所在,感受非其不能表达的意境。即只“读”还不够,要有学生“品”的过程,才能得到感悟。同时,心理学家指出,语言训练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通过美文欣赏,能够自然地展开想象,体会到美的享受。如《迎接绿色》这篇课文的文字就值得细品推敲,尤其以第8自然段,描述精准、描写精彩、美而生动。其中,“花,一路黄过去,满楼清香,叶,一路绿过去,鲜嫩滴翠”将黄花、绿叶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且将学生的想象力“一路”引申下去,无边无际。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感觉到丝瓜叶绿得生动,丝瓜花开的漂亮;有的学生说体会到丝瓜叶长得很多很快,丝瓜花开得也特别多。“是,大家的感受与文中所描述一致,我也这么觉得。”我总结说,“为了更好地与大家分享我的感受,我把我想到的景象用电脑制作了出来,大家看看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吗?”同学们非常认真的观看着我展示给大家的图片,有的同学还一遍看一遍小声读着诗句。再次总结,学生不再局限于图片的景象,大家想到的更多了,有的说:“得到主人精心的照顾,充足的阳光和水分让丝瓜长得更快更好。”有的说:“大家喜爱长得快,好照顾的丝瓜,也更爱绿色,更爱生活了。”古人云:“书读三遍其义自见”,要学生能够感受文字之美,同样离不开多读、细品。

三、注重讨论,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审美意识

语文是一门应用性特别强的基础学科,讨论交流即是语文应用的重要方式。交流也是大家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最主要方式。课堂之上,通过交流,能够诱导学生将自己对文章的感受表达出来,加深对人物的了解,感受人物的品质,在感受人物品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教会学生正确思考、认真分析、比较判断的过程,也是学生审美判断能力提升养成的过程。如《果敢的判断》这一课文,能够很好的教会学生冷静思考、果敢判断。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让大家思考:让小泽征尔再三考虑的到底是什么?他都进行了哪些比较?最后他为什么能够做出果敢的判断?其实,理清了这些问题,本文的学习任务基本也就完成了。要理解小泽征尔的犹豫,学生需要先熟悉小泽征尔本人。只有真正的了解了主人公本人,才能理解他的犹豫,并能明确他为什么能够做出果敢的决定,那就是“他对音乐的热爱”。如此以来,主人公的人格魅力就跃到学生面前的了,同学们也就能够欣赏文章主旨之美。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就算是打好了审美的基础。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不同,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认真比较,在分析整理中逐渐理解并感受美,提升自己的审美判断能力。

总之,学生审美能力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用美的文章来慢慢感染学生,让学生逐渐养成斟酌词句的习惯,在分析、理解的过程中学会对比和判断,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摘要:当前,小学语文重在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着眼在理解、运用、思维、审美四个维度。理解、运用和思维一直在教学中广受重视,相比之下,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显得更为薄弱。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学生,语文,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 篇2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曾提出美育与德、智、体并列为四育。他认为美育的作用是陶冶情感。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朱光潜认为“美育为德育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则认为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促进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大,美育成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1993年公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十分强调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根据各界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由此可见,美育是造就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学校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场所,而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则是对青少年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1986年12月由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把审美教育列入语文教学目的。“大纲”虽然经过多次修改,而审美教育的目的仍然没有变。可是,很长时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法仅仅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单纯工具,其自身的美学价值、审美光辉往往被忽视了。尽管最近几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口号之下,不少语文教师正在努力改变那种把语文当作智育、德育的工具而忽视其美育功能的局面,但是,至今那种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在急需具有创新人才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其实,语文课的教材、教法、传授过程本身就充满着审美本性。那一篇篇古今中外的散文、诗歌、戏剧、童话、寓言,都构筑了一个个精致、完整、丰富、生动的美好世界,那里有美丑的交锋,有优美的人性和风景,有崇高的人格和景观,有人生的悲和喜,也有世界的幽默和滑稽„„它们不仅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德性,而且自身就令人留连忘返,赏心悦目,情感激荡。因此,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而且必须借助语文教材中的优秀文学作品来对学生进行生动有效的审美教育。

二、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敏锐感知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情感的重要手段,感知力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基础。培养审美感知力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现象,使自己的感觉活动逐渐适应对象世界中的对称、均衡、节奏、有机统一等美的活动模式,最后形成一种对这样一些模式的敏锐的选择能力,并将其化为自己的感情认识、自身的倾向或习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分析文学作品,特别是分析写景较为突出的散文和小说,要注意对自然景象的分析。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景物美、欣赏作品中的景物美。初中语文教材中描写自然景物美的篇目很多,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等。这些课文中所描写的自然景物虽然有别于现实生活中的山水自然,但是它们仍然具有自然美的某些特征。朱自清在《春》这篇写景抒情散文中,抓住景物的主要物征,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写春花,突出花多、色艳、味甜,并由春花联想到秋实,开拓了更美的意境。写春风,从触觉、视觉、嗅觉、听觉等多方面写出了春风的柔和、芳香、悦耳等特点,把本来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有感。写春雨,运用排比、比喻等修饰手法,突出了雨多、细、密、薄等特点。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把景物的美分析透彻,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心中贮存起丰富的间接表象,最终使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得到发展。

(二)审美想象能力的培养 想象,从本质上说,就是把通过感知把握到的形象或是大脑中储存的现成内在图式加以改造组合冶炼重新铸成全新形象的过程。而文学作品是用语言来唤起人们对事物的种种表象,它的形象不像现实美和图画那样具有直观性能,需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才能浮现在人们的头脑中。在教学中,教师只要通过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底蕴,展开联想和想象来再现和丰富作品中的形象,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就能得到较好的培养。例如,鲁迅先生在《故乡》中,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少年闰土是“紫色的园脸,头戴一顶 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说话脱口而出,天真活泼,无忧无虑。而中年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有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戴“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面对苦难的现实,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年轻的杨二嫂被人们称为“豆腐西施”,脸上擦着白粉,终日坐着。中年时却变成颧骨很高,嘴唇很薄,站着像“细脚伶仃的圆规”,说话尖酸刻薄,自私、贪婪、势利的人。这些对人物形象的描写,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对这些人物形象作认真的分析,学生就会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大脑中产生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鲜活的“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善于利用作品中的形象来诱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学生的想象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三)审美情感的培养 “文章不是无情无物”,文学作品更是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课文进行披文入情的分析,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各种亲情、友情以及对敌的憎恶之情等等,使他们的情感领域得到扩大,内心世界得到丰富。例如,在分析《背影》一文时,就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亲情。父亲在失去亲人和工作的情况下,还安慰家人:“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再三嘱咐”后仍不放心茶房送“我”,决定“自己送我去”,并在临别前不顾自己身体的肥胖,步履蹒跚地到月台上为“我”买桔子。这些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一个伟大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四)审美理解能力的培养

在审美中最重要的理解就是对艺术作品中暗含特殊意味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故乡》时,不但要通过透彻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的特点,还要让学生明白作者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真正用意,即通过闰土、杨二嫂等命运的变化,反映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农村经济的萧条景象,揭示了中国农民落后的思想面貌。闰土要“香炉和烛台”,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虚无飘渺的神灵,不知道“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道理。这正是当时中国农民思想上的共性,是造成他们悲惨命运的主要根源之一。作者对闰土这个人物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也正是鲁迅先生用文艺来“改变精神”主张的具体体现。通过这样透过表层的深刻的分析,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五)在智能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塑造完善人格的有效方法。从心理结构来说,它使受教育者主体在智能结构、情感和意识结构三个方面得到平衡、协调发展。因此,在智能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但能提高智能(知识与智能、动作技能和心理技能同时发展)的健康发展,而且促进非智力因素(即情感意志因素)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受教育者在合规律的形式(美的形式)下经过艰辛努力完成了一定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自由驾驭知识的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从而能形成更加明确的选择意向和目标。另外,情感的调动、意志的保证又能使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灵感触发,成了推动智能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样,智能、情感、意志三种心理结构相互依赖、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地得到发展,有效地避免了把受教育主体变成单纯的知识储存器的弊端。

总之,只要我们能认识到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密切关系,并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优秀文学作品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美德熏陶;美化教学;培养能力

语文课是一门由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浓郁的人文特色的课,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审美能力,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和谐的特殊课。语文教学应重视美育的实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寻美的乐趣。

一、感知教材之美,在美德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们所致力研究的一切美。教师应把语文看作美的载体,把语文看作一个美的系统存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美、理解美,从审美感知中获得美感,获取知识,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纵观语文教材,美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纯文学的美和文章的美。从语体学角度看,纯文学既文艺语体,其中包括叙事语体、抒情语体和戏剧语体,三者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纯文学的美集中体现在“语言——意象”上。一般的文章主要是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等。其中鼓动公文语体、通俗科技语体和文艺政论语体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他们的美集中在“审美——感情”上。文章中的情不是融于意象之中,而是与人、事、理相依傍。

2.语文教材的形式美与内容美。汉语教材形式美首先体现在字形、语音及其组合上。汉字是方块,能体现整齐、对称等形式美的规律。汉语语言丰富,包括声、韵、调,能带来形式美。比如律诗,有平平仄仄的对称呼应,有韵脚的重复回环,诵读起来有规律的节奏间隔,能造成抑扬顿挫之美。汉语教材的形式美还能体现在文章作品的起承转合的结构和叙事类的作品的悲欢离合的结构。它是抑扬顿挫之美在结构布局上的体现,切合我们民族由传统文化所铸造审美形式美。

语文教材的内容美表现在,语言文字能够鲜明生动地描绘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形象。如《爱的项链》展现心灵美,《三亚落日》颂夕阳美,能给人以如临其境般地想象。语言文字还能细致充分地展示优美,如《燕子》。还有表达壮美的,如《安塞腰鼓》等不同的形态美,给人各种不同的审美感受。

课文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美,那美不胜收的画面,精彩的修辞手法,鲜明的感情色彩,具有个性的人物刻画等,无不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语文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以致创造美,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美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语文兴趣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之美的同时,还要带领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神韵美,与作者发生感情上产生共鸣,更要在发现美的基础上,进行美的创造。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美学渗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彼此成为审美对象,互相关照,互相感染,互相融合,形成美的艺术的教学整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四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以进行美育的实施。

1.引入佳境,激发兴趣。在这一阶段,老师积极引发学生的感情,使他们与具体课文建立审美关系。引发学生对课文感兴趣,唤起他们内在的审美需要和欣赏课文的热情。此时教师可直接把教材的美展示给学生。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范读,朗读技巧较好的范读,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并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率先进入佳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若朗读条件较差,可借助放录音来弥补不足,配乐范读更有效。老师可选择意境相近的乐曲来播放,这就使审美客体通过音乐的优美旋律,在审美主体的脑海中更加形象,产生更加热烈的氛围。

2.自主欣赏,形成美感。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在上个阶段的基础上,不断地诱导学生自主地欣赏课文,这是理性的分析、讲解与欣赏性阅读、描述交错进行的阶段,也是学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过程。其中的关键是,此时的教学更要重视艺术,教学始终应在审美化、情感化的情境中进行。教师要逐步地把课文中的美突现出来,使学生自觉介入。如在教学《桂花雨》时,教师不宜繁琐分析,而应抓住文眼“乐”贯穿其中,学生精读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几次“乐”的场景,适当点拨,使学生在欣赏性阅读的同时,被文章所表达的欢乐和谐的气氛所感染,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审美想象,从而形成审美化的教学情境。

3.深入启发,升华美感。在这一阶段,教师进一步深入启发学生,使他们的审美感受得以升华,这通常是在课文总结时进行的。但无论是课文内容的总结,还是写作特色的归纳,都不应是抽象的概括和枯燥的归纳,而应当是根据学生实际获得的审美感受,并饱含教师的审美感受而作的有血有肉的言语概述。

4.精心指导审美创造。教师对文章作归结,并非教学过程的终结。教师还应当在分析课文美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审美创造,把语文教学与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教师在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时,及时地进行口头或书面作文训练,一方面结合欣赏课文的感受,一方面调动有关的生活经验,有感而发,有法可效。在《桂花雨》一文结束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所写儿时快乐的童年生活的回忆,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有哪些趣事,写一写,并和大家交流。学生此时一定不会感到无话可说,因为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的审美感受已经被调动起来,并激发起他们创造美的愿望。

语文教学和美育是不可分离的。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使语文教学像春雨,像清风,像枫叶,像瑞雪,去开垦荒漠的心田,去涤荡污浊的心灵,使以静态的文字沉睡在课本中的美质语文,还其本色,以教者的才情,使语文教学具有美学风范,使学生真正地喜爱语文。

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 篇4

一、培养小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审美感受能力是人们进行一切审美、创美活动的出发点, 是整个审美能力中最初始、最基本的能力, 是审美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理解能力得以萌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 要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首先要让孩子对美有感受能力。 在语文学科中, 美是丰富多彩的、无穷无尽的。 语文教师要善于从课文中挖掘美的因素, 用以陶冶孩子的心灵, 唤起他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要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的美, 必须使其对课文产生一种强烈的持续不断的求知欲, 对课文内容留下深刻印象。 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美的情趣, 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及时引到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所创设的情境中。 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 可创设这样的语言情境导入新课:“1976年1月8日,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黑色的日子。 在这一天, 一颗心脏停止了跳动, 一个为国为民操劳了一辈子的伟大身躯倒下了。 群山群立, 为之默哀;大海怒吼, 为之悲痛;日月无光, 为之洒泪。华夏神州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世界五洲四海, 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他, 就是我们无比敬爱的周总理。 周总理虽然永远离开我们了, 但他永远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今天, 我们学的这篇《十里长街送总理》再现了当年人们在十里长街上送别的感人情景。 ”并伴随“哀乐”, 给学生先营造特定的悲伤气氛, 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学习这篇课文, 了解并认识这位伟大的人物。 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陶冶学生的心灵, 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小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描写了人们极普通的生活场景, 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平凡中的美。 以课文《小站》为例, 教师先引导学生用简要的文字勾画《小站》的整体画面, 月台正面———红榜, 小黑板; 出站口———卫生宣传画; 月台中间———喷水池, 假山, 小树, 小宝塔;月台两头———杏树, 蜜蜂。在学生勾画出一幅月台的图画、正要进行审美评价的时候, 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启发, 这小站的地理位置如何? 学生会发现小站地处“北方山区”, 四周“只看到光秃秃的石头山, 没有什么秀丽的景色”。 小站的形象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一联系, 学生就会发现小站的美, 并明白这种美来自本站工作人员的“精心布置”, 来自他们热情为旅客服务的心灵。 课文中“这喷泉、这杏花, 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就是对这美的心灵的赞颂。至此, 学生会欣然领悟, 课文以小见大, 揭示了生活中的美。 学生在感受课文蕴含美的因素的同时, 也懂得了 “美是到处都有,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语) , 从而更主动地观察生活。

三、培养小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所谓鉴赏能力, 是指对美的事物的鉴别、鉴赏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 鉴别和欣赏二者密不可分, 有鉴别才有欣赏, 鉴别是为了更好地欣赏。 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同和主观上的原因, 人们的鉴赏水平往往是不一样的。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实践, 提高鉴别和欣赏美的能力。 如《第一场雪》一课写放晴雪景一段, 作者推门一看, 不由发出一声感叹“嗬”, 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课文先总写了柳树、松树和柏树上的积雪, 写了孩子们欢乐的叫喊声震落树枝上的雪, 然后引导学生想象万里江山一片白皑皑的雪景, 欣赏那洁净无瑕的环境美。再让学生通过读读、想想、说说, 明白因为雪下得大, 雪花不规则地重叠, 细看就给人一种毛茸茸的感觉, 亮晶晶是因为阳光放射出光芒。教师可指出:雪球儿既是“蓬松松”, 应该轻, 为什么说是“沉甸甸呢”? 有的学生立即就想到因为松树是四季常绿的, 它们的叶子一簇一簇, 雪花落在一簇一簇叶子上, 就变成蓬松松的雪球儿, 又因为雪下得大, 积在叶子上的雪多了, 又变成沉甸甸的了。 作者通过“毛茸茸”与“亮晶晶”、“蓬松松”与“沉甸甸”这两对初看不协调的反义词, 细读却是观察入微的自然写照的对比, 描绘了雪后世界的形态美, 再加上随风飘扬的雪末儿映着阳光, 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及孩子们欢乐的叫喊声, 这一切组成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有声有色的美丽雪景。我通过引导学生熟读、精思, 启发想象, 进行联想对比, 让学生陶醉于课文描写的雪景之中, 把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和美的熏陶有机结合起来, 增强了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四、培养小学生理解美的能力

所谓审美理解能力, 指的是对审美对象的一种理性的思考、认识、判断和评价能力。 它既不能归结为直观的感性认识, 又不能归结为简单的理性认识, 而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和谐统一。 语文课文有很多是描写正面人物的, 有的是英雄伟人, 也有的是普通人物, 这些人物告诉我们什么是心灵品质美、什么是行为举止美, 这就是写人文章所含的“道”。 “道”不能说教灌输, 不能拼凑文字或戴帽贴标签。 为了让学生受到深刻教育,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有目的的评议, 看清人物的内心世界, 从了解到理解, 从起敬到模仿, 懂得人生道理。如《一个苹果》一课, 塑造了8位可爱的志愿军战士的群像, 他们在极其干渴的情况下推让一个苹果。 如果教师将8位战士的感人之处一一讲述, 则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如果教师概括出他们让苹果具有阶级友爱精神, 则学生也许会无动于衷;教师若采用“先扶后教”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评议自己体会, 就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展开评议时, 教师要求学生始终抓住1个与8个、想吃与不愿吃、命令吃又吃不了这些矛盾, 展开想象, 评评战士们渴不渴, 该不该吃, 议议战士们是怎样想的, 这样“我想着别人, 别人也想着我”的阶级情谊就能为学生所体验。 至此水到渠成, “道” 已体会无遗。 教师又推波助澜引导学生再议, 吃不完一个苹果时, 连长为什么哭了, 那泪水为何是幸福骄傲的? 由于悟了“道”, 学生议到点子上:“连长为自己生活在一个人与人之间充满着爱的温暖集体中而感到无限幸福, 为自己有这么多相互关心的好战士而感到无比自豪。 ”这样的评议, “道”悟得深刻, 学生也受到形象美教育, 培育了审美能力。

五、结语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都是古今中外优秀名篇, 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这些教材不仅体现了美、讴歌了美, 而且自身是美的结晶。 教师要发挥教材的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 关键在于引学生的情感共鸣。 没有美的情感, 教学必然是干巴巴的知识灌输; 没有美的教育, 教学必然是冷冰冰的抽象说教。 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审美教育, 加强对学生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 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体验到评判,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这样, 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2]盛新凤.让课堂诗情飞扬, 美丽流淌[M].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

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 篇5

[摘 要]语文教学要落实审美层面的核心素养,就要重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品词析句、深度探究、比较鉴赏、重视审“丑”,并应鼓励个性化解读,追求审美鉴赏创新。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审美鉴赏;审“丑”;比较

对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界已初步达成共识,即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传承和理解。其中审美鉴赏和创造包括“鉴赏”和“创造”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鉴赏是创造的起点和基础,创造是鉴赏的归宿和目的。对美缺乏鉴赏能力的人,是难以创造美的。因此,要落实审美层面的核心素养,就要重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一、品词析句,夯实审美鉴赏的基础

语言是文本的载体和存在形式,自然也是文本中各种美的要素的载体和存在形式。所以,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以语言为抓手,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来实施。培养学生品词析句赏析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起点。

所谓品词析句赏析语言,是指对文本中的词语、句子和标点符号等进行品味、揣摩,体会其丰富内涵、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例如鲁迅的《祝福》,有两处叙述祥林嫂讲述阿毛的故事。一处是:“我叫阿毛,没有应。” 另一处是:“我叫,‘阿毛!’没有应。”文字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加了一个标点,换了一个标点,变了一下语气,却把祥林嫂的心情巧妙地传达出来。前一处是请求旧主人鲁四奶奶收留自己,她强压悲痛,努力克制自己,以平静的语气陈述事实。后一处是在她饱受世人冷眼,精神备受折磨,极度想念阿毛的情况下脱口喊出的。“我叫,‘阿毛!’”她完全沉浸在当时的情境中,情不自禁地呼唤爱子。标点和语气的变化,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一个母亲紧张、急切地寻觅孩子的情景。品析语言的方法主要是比较,通过删、换、改来与原文进行比较:删一词语比比看,删一标点比比看,删掉辞格比比看;换个词语比比看,换个句式比比看,换个语气比比看;改变词序比比看,改变句序比比看,改变人称比比看„„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删、换、改的比较,领悟作者遣词造句、写情绘态的艺术匠心,领悟语言之美,夯实发展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基础。

二、深度探究,升华对文本的审美理解

在语文审美教学中,感知美主要是对审美对象文本的一种直观的、外部的、整体性的认识,而鉴赏美则是在此基础上对文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的细致考察。它需要走进文本深处,也需要跳出具体文本。为此,审美鉴赏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入乎其内”。鉴赏美不仅要从审美视角对已经感知和初步理解的文本从整体到局部进行推敲,体察作家遣词造句之匠心、布局谋篇之巧妙;而且要对文本的深层结构进行探究,把握其深层意蕴。如苏轼的《赤壁赋》,从表面看,抒?l了旷达洒脱、寄情山水的情怀。但透过文本的表层结构会发现,在旷达洒脱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深刻的人生苦痛和由此而生的深沉苦闷与悲凉。尽管苏轼努力让自己寄情于眼前的清风明月,但残酷的现实和壮志难酬的苦闷都使他无法真正解脱。所以,苦闷和悲凉才是《赤壁赋》的情感内核。

二是“出乎其外”。鉴赏者要能够由此及彼、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探究文本所表现出的更丰富、更广阔、更深远的内容和意义。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巴金《小狗包弟》的主要价值在于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的社会现实和特殊时代造成的人性的扭曲[1]。这种理解缺乏审美高度。教师应引导学生跳出文本所反映的具体时代和具体事件,进入对社会、人生和人性的深层思考。《小狗包弟》固然是对特殊时代现实人生的观照,但它更是对人性的反思,对人类良知的拷问。

三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朱光潜先生说:“对一个作品,我们只能感觉到它好还不够,还应该能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好。[2]” 一般来说,在审美感知阶段,审美主体往往只能直觉美是什么,而在审美鉴赏阶段,审美主体则要明了美之为美的原因,认识美的本质,把握美的规律。如《再别康桥》的审美鉴赏,在反复诵读中,学生能感受到这首诗很美,美到让人沉醉,但多数学生对于它美在哪里不甚了了。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揣摩,明白这首诗美在语言、美在意象、美在意境、美在诗情。

三、比较鉴赏,培养审美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有鉴别才能辨真伪、分优劣、明异同。在语文审美鉴赏教学中,比较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审美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一是求同比较。求同比较是探求不同文本共同特征的鉴赏方法。比如贾谊的《过秦论》和杜牧的《阿房宫赋》,虽然一为政论,一为文赋,但内容上却有重要相似点,可以进行比较鉴赏。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个文本都是考察秦王朝灭亡的原因,都是借古讽今。

二是求异比较。求异比较是探求文本之间不同之处的鉴赏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差异,了解和把握文本独特的个性美。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作者在官场失意后写出的千古美文。文中都多次写到“乐”。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小石潭记》中的“乐”饱含着压抑和苦涩,而《醉翁亭记》中的“乐”才是一种怡然自得之乐。

三是求同辨异比较。求同辨异比较是一种既探求不同文本的共同之处,又探求其相异之处的鉴赏方法。例如,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与柳永的《雨霖铃》放在一起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写秋景,都是借景抒情。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意境和感情基调上:从意境上看,《沁园春?长沙》是一幅色彩绚丽、境界开阔、充满生机的湘江秋景图;而《雨霖铃》则是一幅色调暗淡、笼罩着凄清氛围的深秋别离图。在感情基调上,《沁园春?长沙》积极向上、豪迈奔放;而《雨霖铃》则低沉感伤。

四、重视审“丑”,增强辨别美丑的能力

美与丑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描绘美、歌颂美,固然能够激起人们对美的追求,但暴露丑、鞭挞丑,通过对丑的否定和批判,同样能够体现审美理想,引起人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审美鉴赏不仅不排除丑,甚至其本身就包含了丑。中学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鲜明生动的丑的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自私冷酷、一意孤行的焦母;《孔乙己》中自恃清高、穷酸迂腐的孔乙己;《变色龙》中恃强凌弱、谄媚无耻、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皇帝的新装》中愚蠢的皇帝、虚伪的官员、狡猾的骗子;《范进中举》中前倨后恭的胡屠户、阿谀逢迎的张乡绅、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范进„„文本通过对“丑”的生动刻画,讽刺和鞭挞了现实中各种各样的丑恶嘴脸和行径,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人性的呼唤。在语文教学中,鉴赏“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从人物肖像上分析。文学作品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丑”的肖像,以突出人物特征。如《装在套子里的人》描写别里科夫在晴朗的日子里带雨伞、穿雨鞋、用棉花堵住耳朵„„这幅肖像突出了别里科夫害怕一切新生事物的特征。又如鲁迅在《故乡》一文中,用“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活脱脱地“画”出了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丑陋形象。

二是从人物言行上分析。作家往往用人物语言和行为的前后矛盾来暴露“丑”的嘴脸。如《雷雨》中的周朴园,他在言行举止中处处表现对侍萍的一往情深,称侍萍“贤惠”“规矩”,要为侍萍修墓,保留当年的旧衬衫,侍萍当年住过的房子不让人进等。但当侍萍就站在眼前,对他的利益、地位、名誉可能造成巨大威胁时,他立刻撕下伪装,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声色俱变,伪君子的本性暴露无遗。

三是从人物形象的对比中分析。为了突出“丑”形象的特征,作家还常常拿美的形象与之对比。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阳光活泼、追求新生活的华连卡与保守顽固、害怕并压制新生事物的别里科夫,《皇帝的新装》里说真话的纯真无邪的孩子?c自欺欺人、愚蠢虚伪的皇帝和大臣。

五、鼓励个性化解读,追求审美鉴赏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能够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见解”。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从文本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审美鉴赏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解读。如《诗经?蒹葭》,教材中把“伊人”注释为:“那人,指所爱的人。[3]” 这就把《蒹葭》局限为一首爱情诗。“美是抽象的诗意。”《蒹葭》之美,正是其意蕴的抽象朦胧,把它仅仅定性为爱情诗是武断的。因此,教师应鼓励和启发学生突破教材的束缚,提出自己的见解。比如,“伊人”可以是“我”求之若渴的贤达之人;“伊人”也可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象征,象征人们想要追求的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是语文审美教育的核心,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 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157-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 体、美的和谐发展。审美教育是传递审美知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活动。小学生的思维基本上还是受形象思维的控制,其特点是直观性、形象性、易感受性、不稳定性。在此期间,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最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角色的转换,不意味着完全放手,任其自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不应无序,不能盲从,不走形式,不为做秀。鉴于学生知识储量、学习能力、生活阅历的局限,还是需要教师的扶持引领、参与调度如何在语文课中指导学生审美呢?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在教学意识上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审美的内容,语文教材中,课文题材和题材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如小说和童话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诗歌和散文展现了优美而深远的意境……因此,在备课中,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乃至美的结构,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求。其二是遵循学生审美规律的问题。学生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这种认识的规律反映在审美活动中,是从理解到想象,从体验到评判,因而教学时又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基于以上两点,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方法的尝试。

一、让学生发现美

画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要从词句入手,在品尝词句中发现美。

如教《望庐山瀑布》时,抓住“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字。先引导学生质疑:诗人为什么不用“真”而用“疑”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记忆中提调出瀑布从极高处倾泄而下的表象,脑子中出现了“真”有从天而降的图像。接着,让学生在想一想,这可能吗?这样就会理解诗人用“疑”字的原因是:“银河落九天”是不可能的,只是自己“疑”而已。体会到诗人把情景说的恍恍忽忽的,这种似假还真的写法反而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想。假如我们再来一个追问:诗人为什么不说“像”而“疑”?让学生更进一层地想象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惊叹这条瀑布的奇特。因为是人感到眼前的瀑布“像”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样,怀疑它是从九天之上落下来的银河呢?只有反复品味,才能理解只有用“疑”才最精当,从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之所在。

二、让学生感受美

学生感性经验不足,知识水平又有限,往往难于直接入境。如何引导学生入境,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图画入境法。《火烧云》描写的是夏天傍晚的自然景象。“火烧云”之所以值得描写,就在于它美而多变的色彩和形状,发人遐思,令人神往,给人美的享受。可惜从出现到变幻、消失,时间极短,不易看到。如何再现自然美呢?我采用了“对文作画,评画学文”的方法,让学生如其境、会其情。如何作画,老师给作画提示如下:?画面要分天空,地面两个层次。?课文提到的地面人物、动物的位置及其身上的颜色,还有天空中的“马、狗、狮”的朝向、姿势、神态、背景都要与文字相吻合。?课文前半部描写的是一幅农村夕照图,要发挥想象与联想,给画面添上些背景物才能表现农村风情。学生作画后,开展评画学文活动。事先选择几幅代表作贴在黑板上,让学生鉴赏,然后边读文边评画。

把画图引入语文课,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通过作画,把自然美展现出来,能激发学 生热爱大自然美景的思想感情;把文字美和自然美联系起来,还可以培养学生想象、联想、创造能力,起着陶情益智的作用。二是通过评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

2.表演入境法。《荷花》后部分写荷花的动态美。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组织学生表演“荷花舞”。让全体女生都饰荷花,其中一个当作者;选两个男生,分别扮蜻蜓、小鱼。学生朗读课文数遍后,进入角色,按课文情节表演。演出完毕再回到课文,学习文中省略号。你们想想,省略了什么?可能还有哪些动物也被荷花吸引过去?它们又可能说些什么话?然后再演一遍,加上想象的哪些情节,让表演更上一层楼。学生在表演中受到美的熏陶。

3.对比入境法。比较是认识美的差异的基本手段。教学《西门豹》这类内容中含有比较因素的课文,可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对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识别什么假、丑、恶,什么真、善、美。此外,对褒此贬彼的词语的比较分析,也能培养学生鉴别美丑能力。

三、让学生拓展美

如果说理解比较能够再现形象美的话,那么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常言道“诗情画意,诗中有情,画中有意”。选入课本的诗歌和散文,正是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才能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我们总是让学生驰骋想象的风帆,去开拓最美的意境。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有这样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两个写景的诗句,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韵的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我首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然后具体提出三个问题:?烟花三月的长江是一派怎样的景色?你注意到了吗??你是怎样目送朋友远离的?朋友的船是怎样消失的??当时你的心情怎样?经过老师的点拨,不少学生由第一人称想象出了形象的意境来:晚春小草碧绿碧绿的,百花散发着芳香,彩蝶轻轻的飞舞,然而这美丽的一切我都无心欣赏,我站在江邊,任凭春风拂面,只是目不转睛地望着远方,江中的船越来越小,小小的白帆慢慢地消失在遥远的天边。滔滔的江水不停地流着,一个浪花推着另一个浪花,哗哗地滚向远方,朋友啊,此次分别又要等到何时相见?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

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 篇7

我们都知道, 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 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 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 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西门豹》这篇课文, 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 通过借鉴、比较, 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丑、恶,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识, 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能力。

因此, 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 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我们教育的对象——小学生, 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 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 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 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 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 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 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 根据事物的发展, 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 诗人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 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 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 这样, 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 展开想象的翅膀, 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 彩碟翩翩起舞, 百花散发着芬芳, 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 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 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 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三、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 诗歌用字精练传神, 散文句式优美多样, 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 教学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 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 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 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

2.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 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 讲究工整美, 有的句式参差, 讲究段落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 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 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 在写出“山、水”这两段中, 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 琅琅上口的语感, 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 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 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 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

3.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 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 为什么这句话他 (她) 讲合适, 别人讲就不合适。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中, 老班长回忆起指导员对他说的一句话“:一路上, 你是上级, 是保姆, 是勤务员桂林山水的诗, 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这既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 又是指导员对战士的关心, 对话言简意明, 既反映了指导员的精明果断, 又衬托了老班长的责任重大, 表现了长征时期红军官兵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琢磨富有个性话的语言, 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 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 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 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 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那么, 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它能引发学生情感, 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 通过范读, 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 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 听了范读后, 学生模仿自读, 去揣摩作者的情感, 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 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 通过引读, 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情美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 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 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 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爱民.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 2016 (07)

[2]陆霞.“五定”切入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良方[J].教书育人, 2016 (07)

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 篇8

一、心中有情

情感是体验美感的最基本的特征,它贯穿于美感心理的全过程。学生在学习中能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和兴趣,他们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由于客观事物存在的差异、各种事物美的内容和形式的差别、小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因此,我们教师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相机诱导,逐步点燃孩子们心中探求知识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美的情趣。

1. 品词、会意。

讲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字、词、句的妙用、含义,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美。比如,在教学《草原》时,作者两次写到自己初次见到草原的感受:第一次:“……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第二次:“……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作者的感情一次比一次浓,笔者让学生仔细阅读,认真品味,让学生了解草原的辽阔,自然景色的美丽,激发起学生对祖国山河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2. 创境、诱趣。

在教学中,千万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应该抓住课题和课文内容,精心设计,激发兴趣。如在教学《学会合作》时,就抓住课题设问:谁能说一说什么是真正的合作,你是怎样知道的呢?课文学完后,再次问:你做过哪些合作的事?有什么感想?让学生充分发言,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思想情操。

3. 触景、生情。

根据教学需要,创造生动、形象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可以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比如,在教学《负荆请罪》时,由学生扮成蔺相如、廉颇两个主要角色朗读情景剧,再透过课文的情境,特别是课文第一幕,讲到蔺相如为什么避让廉颇原因时,有的同学读着读着,被蔺相如顾全大局、宽容大度的品格感动了,竟赞出声来。通过反复阅读,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了,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感受了创造的美。

二、察中有悟

如果没有审美的观察力,就没有审美的感受,如果没有审美的感受和积累,就不会有审美的创造,对审美对象的感受是审美的起点。审美观察是由情感贯彻始终的观察,审美观察指向所至的景物,它也就人情化了,就有群鸟齐唱、山水皆欢的境界。

语文课本中,随课文插图较多,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指导他们结合课文观察插图。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让学生观察插图,结合开头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激发学生对美景的向往,结合课文“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再次体会到桂林山水形象之美,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品味,真像是进入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境界,也就达到了培养审美的观察力的目的。又如,教学《负荆请罪》时,让学生观察插图:廉颇脱下衣服,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由此,学生通过观察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知错就改;蔺相如以大局为重,识大体,顾大局,不计个人得失,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品味。

三、脑中有智

任何一个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神奇的想象为人们提供了创造的机遇。任何素材,只要经过想象,它就大放异彩、栩栩如生。小学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这是一种天性,世界在孩子的眼前充满了异彩,一些极普通的事物在孩子们的眼里变得是多么的绚丽、美妙,孩子们的这种想象力,就是创造美的萌芽。

小学语文教学时要充分提供想象的条件,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开展丰富想象。如教学《夜晚的实验》时,课文开头写:“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飞来飞去,从来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这时,我启发学生想象:斯帕拉捷会好奇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表现他要通过做实验来解决好奇。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式很多,可以利用课本插图,可以想象画中画,可以根据语言引发想象,可以设计情境、设计疑问,但必须以教材为凭借,要找准想象的诱发点,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

四、习中有法

审美表达,指人类艺术生产中那种自觉的、有意识的,以满足审美需要和追求审美价值为目的的创造活动。审美创造能力就是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语文“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写作最能体现创造能力,学生只有心灵美好,作文中才能表达出美好、健康的情意,这是审美创造的最基本的要求。有了深刻的美感体验,就会产生一种日益强烈的审美表达力,这种意向首先在孩子们头脑存在着。逐渐的,他们会慢慢大胆地拿起笔去表达这种创造出来的美。在这时候,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把美好的东西写出来,要指导他们独立思考,帮助他们开拓表达美的广阔天地。在学习《望月》时,一个皓月之夜,月光泻进屋里,屋里屋外,一片银白的世界,仿佛是童话仙境一般的环境,成为孩子们心驰神往的地方。我就指导他们写一篇《月夜》,同学们从夜晚的天空、大地、人物活动几方面写,把夜晚写得美妙、神奇,犹如仙境,人物活动有动有静,表现了同学们对美的追求,美的创造,美的表达。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表达力的方法也很多,平时帮助他们积累和筛选素材,帮助他们从不同作品的对比中分辨优劣,对他们的作文精批细改,指导他们进行各种口头创造练习,复述课文等。

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 篇9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对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不是为了单纯造就几个作家、诗人和艺术家, 也不是为了单纯普及美学知识, 而是为了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下面是几点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审美感受能力是人们进行一切审美、创美活动的出发点, 是整个审美能力中最初始、最基本的能力, 是审美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理解能力得以萌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通往更高审美境界的桥梁。席勒说过:“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急迫的需要, 这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改善对人生洞察力的手段, 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所以, 我觉得要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首先要让孩子能对美有感受能力。在语文学科中, 美是丰富多彩的、无穷无尽的, 问题在于能否及时地、敏锐地感受它、发现它。如果学生缺乏审美感受能力, 那么, 即使是最动听的音乐和最美的绘画也不能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 它们对学生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审美感受能力主要是后天通过审美教育培养的结果, 但由于种种原因, 各人的审美感受能力很不一样。针对学生的感知心理 , 尽可能多地利用电教媒体手段 , 再现情境 , 运用线条、形状、色彩、声音等外在形式 , 具体、直观地再现课文中丰富多彩的形象 , 使形象由语言文字的间接显现转化为一定的物质材料来直接显现 , 增加感知强度 , 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氛围中 , 通过视觉和听觉 , 发现美和感受美 , 从而提高审美感官的灵敏度、活跃性和统摄力。例如 , 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 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 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 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 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体验美, 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一) 从课文人物形象中培养

小学语文教材中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各式各样使人赏心悦目、充实饱满的人物形象。这些正面的人物形象, 都为少年儿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对“城头铁鼓声犹震, 匣里金刀血未干”的边疆勇士, 对强敌面前临危不惧, 不辱使命又顾全大局的蔺相如, 对在海边月夜手执钢叉看瓜刺猹的天真活泼、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 对舍身炸碉堡英勇献身的董存瑞, 对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的周总理……都铭刻心中。对于这些光辉形象的挖掘, 可以使屹立在学生幼小心灵中的英雄们的丰碑, 更加辉煌壮丽, 使他们萌发崇高情操的胚芽, 这是实现审美素质教育作用的直接手段。

(二) 从课文内容结构中培养

我们在欣赏一篇精彩的文学作品时, 也同样为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所折服。在语文教学中, 让学生分析文章布局谋篇的意义就在于强调文章的内容结构美。对文章内容结构美的追求, 是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 追求文章更加完美的形式。这是人更高一级的需要, 我们通常是从逻辑思维的程序、层次内容结构的布局来挖掘作品完美的结构。

二、培养学生表达美的能力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不但要引导学生感知美、感受美和理解美, 而且要引导学生积极发现美、表达美, 以达到语文教学中扩散思维, 发展语言的目的。为此, 我在教学时, 注意开拓他们的精神视野, 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让他们从想象中去悟出道理, 获得更多的生活积累和美感经验。例如, (月光曲》是文情并茂、感染力强的作品。我教学课文难点第九段时, 用展示图景、配合音乐的形式, 把孩子们带入教材的情景, 具体过程如下;

贝多芬面对清幽、迷人的景色, 胸臆间充满着对穷兄妹不幸遭遇的同情, 他按动琴键, 弹了起来。这时, 我打出了第一张灯片, 同时放了一段和课文内容相应的音乐。海面上银光闪烁、波光粼粼, 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 在薄薄的云片里穿行, 多美的景色啊!孩子们凭借音乐的想象感知图画中的形象, 理解教材语言的形象, 被陶醉了。随着音乐的变化, 我又打出了第二张灯片:大海风起云涌, 贝多芬激动难抑的感情又一次感染了学生。对社会不平的忿恨, 对贫富悬殊的不满, 对兄妹俩的同情, 在孩子们心中激起万千波涛。

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审美素质,阅读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 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促使其积极参与, 通过丰富的情感、情境体验, 在对课文的感知中深化审美能力, 将自己转化为阅读的主人, 提高阅读能力。

1 审美素质的培养

1.1 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 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 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的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住少年闰土“知道海边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脚的天空”进行比较, 学生便会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而少爷们只不过是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通过强烈的形象对比, 在学生的心目中, 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诸如此类的优秀形象还有许多, 各具特色。而这些形象的美往往通过对立的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因此, 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 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2 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首先, 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 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 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 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 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 层层叠叠的情景, “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 “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 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其次, 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 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 讲究工整美, 有的句式参差, 讲究段落美。在教这类句子时, 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 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 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秀丽多姿的桂林山水的强烈情感。

再次, 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 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 为什么这句话他 (她) 讲合适, 别人讲就不合适。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

1.3 审美创造力素养的培养培养

学生审美创造力是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最高目标, 也是小学生素养的最高境界。审美创造力教学就是通过语文审美教育, 启迪学生创造美的灵性, 点燃审美的智慧灭花, 使他们在语文课的教学中, 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学生学会了发现文美、感受文美、表达文美、创造文美, 这本身就涵盖了语文的基本功能。以《望庐山瀑布》一课为例, 确立本课“寻找美——表达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美育主线,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生、挂、飞流、直下、疑、落”等, 结合字词的意境去领会读的节奏、情感, 继而鼓励学生用所积累的语言文字自由表达自然景观。带着这些初步的感受进入课文的学习, 在学习中体会、感悟文章所表达的语言文字美、作者的情感美、描写的意境美, 在感悟的基础上再进入鉴赏和创造的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望庐山瀑布》的意境, 通过浏览家乡的名山大川, 创作一篇体现学生自我感受的诗歌或散文, 进一步挖掘学生创造美的潜质, 提升审美创造力的素养。

2 阅读能力的培养

2.1 创设意境,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首先, 创设良好语言环境。教师的教学语言既是承载教学内容的载体, 又是学生的语言样本。《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提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言, 尽快把学生引入语文的情境上来,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渴望阅读, 期待阅读。同时, 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导言”和“结语”, 更要讲究教学语言艺术, 还要体现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贯穿于与学生的交流过程。

其次, 音乐渲染气氛。运用音乐来渲染情境,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中的形象、画面及作者的感情。教师精选那些和课文内容、意境、作者情感相一致的乐曲。教学开始时营造气氛, 教学过程中烘托气氛;也可以采取配乐朗读等形式, 既能体现学科之间的整合, 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 角色表演展示。在那些描写人物形象、动物形象的课文中, 通过学生和教师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 学生既熟悉了角色和课文内容, 又在展示情境中自然而然地由入境而入情, 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表达情感的体验。《小母鸡种稻子》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涉及稻子及种稻子的过程, 对于农村的孩子并不陌生。学习本文时, 我设计一个分角色表演。根据课文内容,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小鸡、小鸭、小猫和小猪”, 再由各组推荐一个同学合作表演, 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2 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阅读

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是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的有效策略。这里的“目标”, 首先是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补充与课文同步的阅读材料。如每学完一篇课文, 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本相配套的阅读材料。这样, 学生可以明确读什么, 为什么读, 怎样读。其次是指导学生关注语文教材中重点文章所表达的重点语句, 关注自己认为重点的语句或信息, 使学生在阅读中能有区别地阅读重点的和非重点的信息。平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精读吟诵, 学会快速阅读。

2.3 启发学生在阅读中积累

积累, 顾名思义, 靠的是日积月累的功夫。毛泽东说过“语言这东西, 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 非下苦功不可。”这里所说的“苦功”就是指多读多写。不熟读、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 不进行相当数量的练笔, 要想学会读写是不可能的。低年级学生只对动感强的事物或事情过程中动感强的感兴趣, 注意的过程也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因而, 教师在语言表达和积累方面, 首先要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其次, 要增加学生的词语积累。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在口头或书面表达时, 如果没有丰富的词汇就不能准确地描绘事物,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 在阅读教学中注意词语积累显得尤其重要。鼓励学生采取多诵读、多记忆、勤动笔等方法进行积累。同时, 学到好的词、句、段时, 引导学生体会“好”在哪里, 同时让学生做好笔记;引导学生多举例、多运用, 进行理解性的记忆。

参考文献

[1]黄刚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J].吉林教育, 2009 (5) .

[2]许晓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 2008 (36) .

[3]卢凤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企业家天地, 2007 (6) .

[4]刘中慧.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09 (5) .

[5]孙玉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 (小学版) , 2009 (5) .

[6]张艳琴.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之浅见[J].新课程 (小学版) , 2009 (5) .

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 篇11

一、培养学生审美想象能力

所谓审美想象能力,是人们在直接关照对象的基础上,调动过去的表象积累,补充、展拓、丰富、完善对象和改造、重新组合、进而创造新对象的一种能力。它包括通感的能力,如宋代的《玉堂春》词:“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以杏花开放时的盛、繁、多、乱与可以造成声音的人群的盛、繁、多、乱之间进行类比联想,“闹”字将无声化为有声,将静态的美化为动态的美,将视觉形象的美感沟通为听觉形象的美感,因而格外生动、形象,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又如《秋天的雨》一课,既写了秋雨的美景,又写了秋天的情趣,我们可以播放课件,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美丽绚灿的秋景,配乐范读,让学生闭眼想象你闻到了什么香味等等,创设了一个美丽而又富有情趣的童话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应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要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使他们逐渐懂得什么叫做审美。在教学中,通过语言分析,设身处地讲出语言所表达的优美感人的艺术境界来。从而唤起他们的想象和联想,使他们动心动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审美想象能力。《秋天的雨》之所以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就是因为文章有缜密精巧的构思,玲珑剔透的结构,质朴凝炼的语言,绵密真挚的情致,通篇洋溢诗情画意。在教学过程中再现这些美,自然会得到我们教学目的。由于我不是孤立地去进行审美想象能力的培养,而是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欣赏景物美,体会语言文字的表现美,所以学生不仅得到了审美想象力的培养,而且得到了深刻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二、在对比中让学生体会形象美

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西门豹》这篇课文,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通过借鉴、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识,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能力。再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描写桂林山水的作文,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住少年闰土“知道海边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脚的天空”进行比较,学生便会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而少爷们只不过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通过强烈的形象对比,在学生的心目中,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诸如此类的优秀形象还有许多,有伟人,有贫民,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美丽纷呈,各具特色。而这些形象的美往往通过对立的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创造美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学生要更好地理解去感受作品所要传达的美就必须要有丰富的实践活动,离开了生活体验,那么一切都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体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很多的感受是做过了才能有更深的体会,或者说有了相关的经历之后产生更贴近作品的感受。我想很多的作家之所以要去体验生活也是同样的道理吧。那么,在课堂教学中难道都要学生去实践去经历吗?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如何在生活与感悟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点,是我们要努力做的,也就是利用以往的生活经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期待学生在感悟美的同时还能创造美。

比如我在上《欢庆》这一课时,怎样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体会出对祖国的热爱是一个困扰我的问题,后来在上这课时,一位学生的回答让我顿时茅塞顿开。我出示“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枫林举起红火的旗帜,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我问学生你觉得怎么读才能读出你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呢?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要加上动作来读。我立刻就让她为我们大家表演一下。在她的动作中主要突出献、举、飞、奏。我就紧接着追问:“表演得真不错,说说你为什么半跪着献呢 ?” “因为献很尊敬,所以我要这样。”我们就一起边读边做你觉得尊敬的动作吧!我引导了一下,希望就有了新的生成。有的学生是用把手举得高高的来表示,有的学生是用手紧紧地捂住胸口来体现,还有的是站得笔挺来突出。我这时才发现原来一个动作的模仿就可以让学生如此投入地学课文,去感悟课文中的那种爱国情怀。动作比语言更直接,通过简单的动作,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又如《荷花》中的“冒……冒……冒……”等词语都是很好的切入口。学生那发自内心的动作,富有诗意的语言,那份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在不知不觉中创造了美。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三法 篇12

在语文教学中, 审美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许多同仁在这方面探索总结出了许多理论, 这些理论的出现, 改变了过去部分教师只注重构筑学生的智力结构和伦理结构, 忽视塑造学生的审美结构的现象。在此, 笔者结合前人的经验及自己的实践, 谈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物我合一, 激活学生感受自然美的能力

学生在写写景作文时, 常感叹即使身边的景物很美, 自己依然无从下笔。其原因往往是学生在写作文时, 将自己置身于景物之外, 漠视个体的存在, 单纯地为了写景而写景, 使写出来的作文缺乏个人情感。因此, 教师在作文教学时, 应诱导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情感释放出来, 融入到景物之中, 使“我”“物”和谐地统一起来, 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当学生发现可以用有形的景物来宣泄无形的情绪时, 自然会乐于捕捉景物中吻合自我心境的因素, 精心用文字表达出物我合一的一面。这样, 学生的审美感知与情绪活动就能高度地和谐统一, 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也会在习作中不知不觉地被激发、泛化和升华。

笔者曾在春暖阳曛之时带领学生去踏青, 使学生融入到大自然中。学生纷纷流露出欣喜之色, 而这种欣喜之色又因为学生个性的差异而呈现出细微的差别。笔者鼓励学生忠于自己的情绪, 将“物”作为可以对话的伙伴, 细心捕捉“物”之动人之美。活动结束之后, 学生习作色彩纷呈, 有的流溢着春的灵动秀美之色;有的热情歌颂着春的阳刚之美;有的深情地讴歌生命的不息;有的则惋惜春将要逝去, 好景难留。

二、净化心灵, 塑造学生发现社会美的能力

学生的思维方式常常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而社会无疑是影响力最大的因素。发现社会美的过程实际上是伦理判断的过程, 即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评判, 在产生仰慕、敬重和追求的心理色彩之后, 将其作为欣赏和品味的内容, 用美来传达情感和赞同的立场。要想使学生看透世界纷繁芜杂的表象, 感受到人性美、人情美, 就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伦理观, 使其具备正直、善良的审美品质, 具备同情、友善的审美情感。

笔者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谈谈对小商贩的看法。伊始, 学生尚能平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随着情绪的渐涨, 部分学生竟然开始声讨小商贩, 使小商贩几乎成了市侩、狡诈和投机倒把的代名词。对于学生的观点, 笔者没有简单地认同或否定, 而是要求学生深入到小商贩中, 体验他们的生活, 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第二次同题讨论会上, 讨论结果发生了变化, 学生对小商贩的声讨变成了同情, 甚至是赞美。原来, 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小商贩的生活, 从小商贩起早摸黑, 辛苦经营的生活中体味到了人生的艰辛及人性的坚韧、乐观和朴实。由此可见,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的因素, 是习作成功不可缺少的部分, 它既可以把美的事物推到前台, 又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发挥想象, 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正如前文所说, 无论赞美的对象是自然还是社会, 都离不开主体的审美活动, 而这种审美活动的表达, 最终还要依靠文字来表现。要想让学生能够完整地表达感受到的自然、社会及人物的“内外美”, 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想象是人类生理机制中最宝贵的素质, 它以人的生活阅历和文化素养为基础, 对已储存的“美的因子”进行表象加工和改造, 使其形成新的形象。写作中的想象创造了意境, 使美感有了新意和感人的力量。因此, 想象是写作的翅膀, 教师应鼓励学生摆脱对事物表象的桎梏, 在所见所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联想是通过客观事物“形”或“神”的内在联系,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活动, 借助于联想, 学生可以开阔视野, 活跃思路, 将所得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一篇:变电运行自动化下一篇:出资人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