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文化味

2024-09-01

作文文化味(通用11篇)

作文文化味 篇1

感受“酒都”文化味散文欣赏

真正感受酒都——仁怀,是。虽然后来去过几次,但第一次踏进酒都,心情确实有点不一样。记得那天我们还在车上的时候,同事们就开玩笑说,到酒香弥漫的酒都,一定不醉不回头啊,我笑着说,但愿不喝酒就能醉醺醺回来。同事接着说“想得美,大家别忘了我们是去工作啊!”

其实,祖国的山河很多地方都去过了,不是说因为游山玩水,关键一点是不同的地方,它有不同的文化魅力。酒都仁怀确实有点不一样,一次胜过一次的变化,不仅发展翻天覆地,而且一次比一次感触更深。

记得那天我们车行了接近四个小时,那时从遵义到茅台的高速路还没有修通(现在是高速路直达),因此走老路用的时间就要长一点。但是,心中还是怀着一种神秘的憧憬。

“酒不醉人”人自醉

9月的仁怀秋意盎然,一路上,青山起伏蜿蜒,芳林叠翠,农家炊烟袅袅,特别一路上黔北民居的洋楼印象更为深刻。偶尔从车窗进入眼帘的美景,也不时点缀着我们的思绪,自然生态对贵州来说,到处都是。关键是每个地方的文化应该有所不同才能更加吸引人。

当我们到达仁怀时,第一印象并没有什么特别,首先看到的是进入市区的路上有一个两层楼高的茅台酒瓶映入眼帘,这也就正式拉开本次“酒都的行程之旅”。

那天,我们被安排在酒都酒店住,夜晚的酒都,更是一个不眠的城市,到处不仅都是酒香,还有无数让我们感受的酒文化。

那天晚上,陪我们吃饭的是宣传部门的人,还有几个做酒企的老板。我虽然不会喝酒,但那天喝了几杯,因为就是要真正感受一下酒都的人们除了造酒,对酒有没有更深的认识。

一个当地的官员给我们讲述了酒都的一些历史背景。他说,追溯仁怀酒的历史,可以上到很久以前,但具体是那个时间,大家也没有更多追问。

但我们肯定的说,仁怀是中国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酿酒历史悠久。史载:枸酱酒之始也。早在 多年前,今茅台镇一带盛产枸酱酒就受到了汉武帝 “ 甘美之 ” 的赞誉,此后,一直作为朝廷贡品享盛名于世。可见,这个地方产酒应该不会太晚。

记得曾经有一个朋友,他也是一个爱酒之人,他第一次喝酒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也是后来从事文字工作的。那时我们称为“老白干”,几个朋友分喝一两瓶,那时是常有的事情,有时候还不够。

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朋友们开始研究什么酒最好喝,大家都说酱香酒味独特。只有这个朋友他从来不用选择,只要是酒他都喜欢喝。

到了现在,原来爱在一起喝酒的几个人都喜欢聚聚才喝,唯这个朋友却喜欢自己独饮,但都是买的便宜酒,然后再加上一些下酒菜,虽然少了朋友的陪伴,但这也能让他自娱自乐。

由此可见,酒在贵州人的心中已占有不替代的地位。而通过到仁怀之行,我也感受到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酒。

其实,大家喜欢的并非是酒,更喜欢的是酒桌上的气氛,酒几千年的文化。也可以算成“酒不醉人”人自醉啊!三杯酒下肚,大家恨不得成为朋友,为事业抠心掏肝,奋不顾身......

游“酒都” 感受酒香

记得在此之前,就有很多人谈过仁怀这个地方。但我也同很多其它人一样,对仁怀的认识主要来源于茅台酒的名气。而此次亲临,大大改变了我对仁怀的认识,除了作为茅台酒基地外,仁怀还是中国久负盛名的白酒之乡,白酒千年文化也来自于淌过这里的赤水河谷。特别以茅台文化为代表的白酒产业已经成为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有人赞美它有“风味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芳”的魅力。

当地的.人们说,茅台酒香而不艳,它在酿制过程中从不加半点香料,香气成分全是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在茅台镇,我们真的感觉要醉了。

听到这里,我们就开车到了茅台镇镇政府了解相关情况。但是,由于中央艺术团正赶来仁怀演出。政府相关负责人都赶去捧场了。据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茅台这地方,因为茅台酒的名气,现在都会有很多旅游团光顾茅台镇,不少旅游团都要走进茅台镇真正感受酒香,甚至有游客专门是来茅台镇玩的,或拍摄、或“品酒香”。因为沿着赤水河谷,到处都是仁怀酒业的香味。会喝酒的喝上一杯,或者带上一坛。不会喝的感受着赤水河的浪漫。我们也深深感觉到酒在仁怀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仁怀的任何地方,只要你认真感受,到处都是酱香酒味扑鼻而来。而这里热情的人们都会为你讲解仁怀的酒文化以及发展的渊源。

酒文化根植于仁怀人生活中,仁怀人一年四季要饮酒,所有活动都要饮酒。即使没事儿的时候自斟自酌也要饮酒。数千年的饮酒习俗和丰富的酒文化对仁怀人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一直到今天,仁怀的酒香更是远飘重洋,香飘万里。

品的不是酒是文化

“仁怀人酿造了美酒,美酒更塑造了仁怀人的热情与淳朴。无酒不成席。不管你来自何方,不管你将去何处,只要你踏上了仁怀这方热土,仁厚的仁怀人定会捧出上好的美酒待客。在酒都的民间,酒已经成了人际沟通和文化传播的载体,深深扎根每个人的心中。”这是仁怀政协的一位官员非常精辟的话。我为什么拿来引用,原因就是这样一句话,囊括了仁怀酒文化和酒业发展的渊源。

现在,因为酒在中国的每个节日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谈节必谈酒,谈酒必谈节,就连节日宴请客人,也不叫“请吃饭”,而是叫“请吃酒”。“酒都”仁怀千百年来的饮酒遗风更是沿袭至今,户户酿美酒,代代飘酒香,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酒都风情,流传着“无酒不成礼”的规矩。也形成了酒都别具一格的旅游文化延续地。

至今,在仁怀的这个地方,已经越来越发展成产业带动的酒文化品牌。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宾客,只要喝过茅台酒就会知道仁怀这个地方。这里已经越来越借助茅台这个品牌优势,加上近年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助。可以说,仁怀的酒业发展,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产业,还有越来越壮大的文化。

然而,我们每天看到的也只是纯得原汁原味的仁怀酒都酒文化一角。仁怀人创造的酒文化,可谓是包罗万象。你若有心,细细品来,这其中的精髓不仅在酒中,也在每个仁怀人的心中,也在仁怀这个发展的城市中。

作文文化味 篇2

教学内容, 有言无文;教学方法, 串讲加分析。这种教法, 串讲字意, 操练词句, 老师讲得浑身乏力, 学生拼命作笔记, 课后用心复习, 考试准能第一。

教学内容, 有文无言;教学方法, 偏重分析课文内容及写法特点。这种教法, 把文言文当作现代文来教, 忽视了文言文本身特点, 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那么文言文到底要教什么?笔者认为就是要提倡言文兼顾, 突出文言文文化味。文言文教学既要教言, 也要教文, 言文兼顾。言, 是文言文中的最基本的字词句。这是应付考试的基础, 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水平的基础。文, 不应该把文言文等同于现代文, 而应该突出文言文的本身特点。文言文的特点很多, 其中蕴涵的文化是文言文的精华所在。所以我们专门突出文言文的文化味, 其实是一种方向, 是我们对文言文教学的一种思考和探索。

文化在文言文中是无处不在的。笔者认为, 在文言文中, 文化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字词中的文化信息, 意象中的文化传统, 山水中的文化心态。

一.字词中的文化信息

汉字由于有独特的形体结构, 因此除了记录字的音和义以外, 还保存着造字时的文化信息, 其中不乏当时的思想意识或观念。所以笔者认为不能把汉字简单的看成一种符号, 一种不变的躯壳, 它是具有灵性的。但随着文字数千年的演绎, 随着快餐文化的出现, 它的灵性渐渐失落, 在学生的眼中成为死板无味的符号。

所以我想, 我们在给学生解说字词的时候, 除了讲解字词的意思, 还应该注意字词背后的文化信息。比如“口”, 音wéi, 古“围”字, 表示四周环绕的边界或界域。《说文解字》中从“口”的字有27个, 都和“界域”有关。据此可看出“口”字曲折反映出来的防卫以求自安的意识。又比如解释“贸”, 除了说贸是买卖的意思外, 可以补充蕴含在贸字后面的古人的看法。卯为时间, 贝为金钱, 其实这个字蕴含着古人对做生意的一个观点, “时间就是金钱”。汉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如汉字与年号、谥号、庙号, 汉字与姓、氏、名、字, 汉字与避讳等, 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值得深入探讨。

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在字词教学中, 许多老师更注重于字词意思的传达, 这其实是文言文字词教学的定位问题。如果稍微反思文言文的字词教学, 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问题:除了字词教学定位之外, 比较严重的是字词教学的指导思想比较落后, 一味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其次是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往往是老师串讲, 学生接受;现在有些老师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己查字典代替老师讲解, 疏通字词, 应该是一大进步, 但是如果指导思想仍然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字词的意思的话, 这个和老师讲解并没有太大区别。为了让学生记住字词的含义, 应采取有效记忆, 还要有相关方法的指导。比如《岳阳楼记》 中“沙鸥 翔集”中 的“集”的意思是鸟停息在树上。这个字就可以用训诂学里面的“因形索义”的方法, 根据字的外形来解释, 其实这个字的含义在字形上已经表达得很清晰了, 上面就是一个鸟字, 下面是木, 合起来就是鸟停在树上。《劝学》中“假舆马者”, “假”是“借”的意思, 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 可以用联系法, 先解释学生熟悉的成语“狐假虎威”中的假, 就是借的意思, 方法还有很多……笔者觉得老师在字词教学中的作用是促使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 只有理解了才能记得准确与牢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学生课文背得很流利, 文章也抄写了, 可是默写的时候, 还是经常出错。比如《赤壁赋》里的“诵明月之诗”中的“诵”经常写成“颂”, 很大程度上, 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有经验的老师, 常常知道学生在什么地方会出错, 所以在没有出错之前, 就会突出这个重点。没有经验的老师在学生出现错误之后进行补救, 但是效果肯定没有那么完美。

二.意象中的文化传统

意象, 是指作者的内在情感与外在物象的统一。古人讲“立象以尽意”, 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又讲究情景交融, 物我两忘, 天人合一。于是作品中的意象便成了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 所以我们只要抓住了意象, 往往就抓住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内蕴。

一个经典的意象, 它的形成具有很强的传承性, 包含着中国文人一贯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认同。比如看到竹子意象, 马上出现的是守节, 莲花往往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的象征。但是意象在形成的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 意象还具有多义性。正因为意象的多义性, 才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但同时也为解读文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 我们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 也应该对其中的某些意象进行重点解读, 从而引导学生对古诗文进行深刻地领悟和准确地把握, 同时了解意象背后的文化内涵。

比如学习 柳永的《雨 霖铃》“寒蝉 凄切 , 对长亭晚 , 骤雨初歇”, 这里的“寒蝉、长亭”, 如果只是把它看作普通的景物, 从中可以读出送别的时间。如果把它看作一个意象, 那么就可以读出千古别情悲凉的氛围。

以意象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内蕴的古诗文非常多。例如韩愈《马说》中的千里马, 苏轼《水调歌 头》中的秋 月 , 陶渊明《饮酒》中的菊, 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不尽长江”,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中的芙蓉等等。这些多彩的意象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解读出它们的意义也就解读出了作者在作品中要表达的情感。

三.山水中的文化心态

稍加留意, 就能发现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寄情山水, 在自然的怀抱中以求精神的慰藉和感悟人生的哲理。《赤壁赋》是苏轼政治失意被贬黄州后写的,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贬官永州之后的作品,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借助山水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借记游感悟去伪存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这是一种文化现象, 值得关注, 但是同样是失意之作, 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而不同, 我们要关注共性, 更要关注共性中的差异。

同样为了排除忧愁, 去游山玩水, 但是面对美景, 心态个性却各不相同。欧阳修面对美景, 能够忘掉忧愁, 自得其乐, 虽然从他的醉态看来, 充满无奈和凄凉, 那是另外一回事, 起码玩的过程是快乐的;柳宗元呢, 同样是为了排除忧愁, 看到美丽景色只是暂时快乐, 最终因为景色凄清而离开, 看来柳宗元并不能像欧阳修那么洒脱;而范仲淹呢, 却反复告诫自己, “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 并展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作文文化味 篇3

关键词:音乐课堂;三“味”一体;内涵

现在的音乐教材呈现的方式是“以人文内容为主线,学科知识为隐线”,但是有些教师过分强调音乐中的人文内涵、注重课堂的表现形式,对艺术技能不屑一顾,使音乐课没了“音乐味”。反之,也有部分教师过分强调音乐技能,忽视了儿童,抛弃了文化。

音乐教学要体现音乐的文化特性,具有厚厚的文化味道;音乐教学要体现音乐的学科特点,具有浓浓的音乐味道;音乐教学要为每个孩子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使音乐课具有甜甜的儿童味道。

那么,这三者之间的“度”到底该如何把握呢?笔者以自己执教的《太阳出来喜洋洋》一课为例来阐述。

一、通过全面分析,打通三者内在联系

1.从教材分析入手,寻找教学内容的“着力点”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苏少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歌曲,是一首四川山民砍柴时唱的山歌。形式简单,情绪乐观爽朗,表达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音乐清新质朴,旋律自由,节奏明快;句间夹用的衬词极具四川地方特色,流露出歌者愉悦的心情,也使这首歌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怎样唱出这首歌的山歌味、四川味,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这也正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2.从学生分析入手,找寻音乐活动的“制高点”

从学习内容上分析:就课型来说,本班学生爱唱歌、会唱歌而且还能唱好歌;就歌曲体裁来说,经过三年多的音乐教学以及平时的积累,本班学生对民歌并不陌生,尤其喜欢现代配器改编过的新民歌;就文本来说,在本课前移学习时,有不少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歌曲的背景、内容等。歌曲内容简单且朗朗上口,富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学生学习、演唱的兴趣会很高,这为本课创编、演绎富有本班特点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奠定了基础。

从学习能力上分析:随着学生慢慢长大、知识面的拓宽,他们开始接受并喜欢上了民歌。尤其是近几年传播媒介力推的“草根明星”演唱的民歌(如阿宝、小沈阳等),学生更是喜爱模仿,从而也积累了不少民歌。对于音乐作品的分析,学生能从形式、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简单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但是还不能将音乐作品迁移到自己的演唱中,只停留在“说一套,做一套”的层面上。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方法表达歌曲的情绪,唱出韵味。根据这一重点,通过肢体体验、聆听感受、视频欣赏、分组合作等方式,充分感受、深入体验,以期最终达到完整演绎的目的。

本课充分全面的教材分析、学生分析,为精彩的课堂呈现提供了可能。本课的学生分析尤其值得一提,不仅对该年龄阶段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还分别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学习能力上深入地阐述(既包括学习优势,同时也找到了不足之处),最后基于对学生现有的外在及内在情况的分析,寻求到本课的重要突破口,找到“文化、音乐、儿童”三者之间最佳的融合点,即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及方法来表达歌曲情绪,唱出四川味。

二、透过儿童视界,挖掘歌曲的文化内涵

师:听了刚才我们一起参与体验的歌曲,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喜悦、愉快……

师:这是一首四川民歌,也是一首山歌,叫《太阳出来喜洋洋》。

师:四川人看到太阳出来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

生1:跟四川多雾潮湿的地理环境有关系。

生2:由于四川大部分地区地处盆地,湿度较大,一年有两百多天都是阴雨天。

生3:跟四川人的性格特点相关,他们豪爽、率直,爱吃辣。

师:是啊,所以太阳一旦出来了,人们别提有多高兴了!就会唱起这首《太阳出来喜洋洋》。

这节课,教师重心下移,把质疑问难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学生针对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为了能立足于学生视界、以学生的需求为本,课前教师特意安排了学生的前移,自主学习了解歌曲的背景、内容以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等。“四川人看到太阳出来为什么会那么高兴?”就是学生在前移学习中产生的疑问。为了能找到答案,学生再次进行探究:从四川的地理位置、四川人的性格、歌曲的内容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探究。试想,如果没有学生自主地前移学习,我们对于歌曲的理解、挖掘不能达到如此深度。而学生在反复聆听、感悟的过程中,也极大地丰富了自己对于这首歌曲的音乐体验,学生对于歌曲的感受可以说也是更加深刻。《太阳出来喜洋洋》所表现的情境离城市孩子的生活很远,将音乐置于文化的背景中让学生认识,让他们逐渐明白音乐是我们认识世界、抒发情感,表达心声的一种文化形态。

三、抓住音乐元素,感悟歌曲的文化特质

1.以点带面,让学生走进歌曲情境

难点节奏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找,歌曲中有没有我们没有见过的节奏?

师:这样的节奏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1:山民们上山的路崎岖不平。

生2:也可能是路上有树枝挡住去路,山民用镰刀用力砍断……

2.以点带面,让学生体会歌曲情绪

上波音记号

师:运用装饰音是山歌的一个特点,加上波音记号后,听起来有什么不同感受?

生1:有起伏、不平淡。

生2:更能表现开心的情绪。

生3:不刻板、更生动。

3.以点带面,让学生强化歌曲感受

衬词

师:这首歌曲的歌词部分有什么不同?

生:有些歌词在括号里,有衬词。

师:运用衬词是山歌的另一个特点。运用了衬词,歌曲变得怎么样?

生1:更有山歌的特点。

生2:更具四川地方特色。

生3:更加朗朗上口、好听。

多次的聆听、模唱、比较、讨论,加深了学生了解作品的旋律和积极向上的情绪,为进一步唱好歌曲作了铺垫。歌曲中的难点教学,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之下,由学生自主发现→讨论解决办法→学习→解决:同桌互拍难点节奏,更加缩小了范围,一对一进行听辨纠错,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听老师范唱和自己试唱来进行比较,反复感受、体会上波音记号的演唱效果。不是教师生硬的灌输,而是通过学生自己及与同伴在聆听、实践中的感悟来学习,通过学生间的思维火花的碰撞激发灵感。此环节的设计,每次遇到问题,教师总能引导学生将“音乐”与“文化”相联系,带领着学生从音乐元素中体会歌曲本身文化背景的内涵

四、整合文化链接,激发学生的全情投入

1.设计多样形式,体现文化“音乐味”

分组讨论,团队合作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通过对演唱形式、速度、力度来进行设计,看看哪个团队能获得“最佳创意奖”。

第一段:可以用稍慢的速度,自由的延长几个字音,表现砍柴人的悠闲自得。

第二段:可以用加快速度、齐唱表现他们的勇敢。

第三段:找个领路人,个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第四段:用轮唱的演唱形式表现“此起彼伏”。

第五段:反复唱2遍,最后渐慢渐弱。

师小结:同样的旋律,同学们通过对演唱的速度、力度、形式进行重新设计,赋予了歌曲新的活力,使得整首歌就像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也正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2.整合多种资源,赋予音乐“文化味”

总结延伸

师:2008年的5·12四川大地震发生后,著名的导演王光利先生以这首歌曲为主题拍摄了公益片。这首歌在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出现给你的感受一样吗?

生1:歌曲在短片中出现了3次。

生2:第一次比较平常;第二次有些悲伤;第三次是喜悦的。

师:《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歌,在那时已经成为四川人民情感的载体,给予他们勇气、希望和力量。同学们,希望这首歌在今后也能成为你们生活、学习的动力。

一首歌(乐)曲不简简单单是几个音符的组合,每一个音符、节奏的背后都蕴藏着曲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传递,是体验文化的审美过程。

在教学中,我以教材内容为主,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以音乐为呈现形式,让学生在音乐中徜徉,强化学生审美感受。同时,学生的参与符合音乐作品本身的特点,活动的设计有“文化”的内涵,抓住《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进行渗透,使学生获得了强烈的音乐认知和情感体验,体现了鲜明的音乐学科特点。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及内涵去丰富演唱形式,这其实是一次“人与文本”之间的深度谈话;全课结尾处安排的欣赏公益片的环节,更是将这首传唱很久的民歌赋予了新的时代感,学生们在博大的文化氛围中,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

文化,在音乐中呈现;音乐,在文化中传承;儿童,在音乐中感悟文化气息。每一个音乐教师都应为儿童呈上一份“文化味”“音乐味”“儿童味”兼备的味觉盛宴。

参考文献:

[1]谢艳.趣味教学凸显课堂活力[J].江西教育,2015(27).

家乡味作文 篇4

但对我来说,即使那闻名天下的徽墨香,仍比不上那双布满皱纹与厚茧的手捧上的一碗热腾腾的疙瘩汤。

清淡的.汤水上飘着几根白菜,看着葱圈在滚水里欢快地打着转儿,从一旁熬了许久的又细心撇去油花的老母鸡汤中舀出黄澄澄的一大勺,放进面疙瘩汤里。煮得冒泡后,再把揉好的面团一手团一个扔进锅里。眼见着浮浮沉沉地面团渐渐变硬,甚至粘到一块儿,那香味也渐渐溢出,让当时生着病极没味口的我竟也口水直流。

外婆迷着眼,极小心地将那碗面疙瘩汤端到桌上,用勺子搅搅让它凉得更快些。那香味浓郁得让我胃中的馋虫早已苏醒,眼巴巴地盯着外婆的手。她这才将碗推到我面前来,一边轻声嘱咐道着:“乖娃,小心烫。”喝口汤,唇齿间弥漫的温暖让我陶醉。继而狼吞虎咽地模样让外婆满脸的皱纹溢满浓浓的笑意。无意间抬头的我,此生再难忘怀如此的笑颜。

……

“想吃什么?”周末母亲围着围裙拿着锅铲,“噌噌噌”地跑来问我。此时我正在作业的天地里埋头苦干,“面疙瘩汤”,我随口说道。但我没想到与疙瘩汤再次见面,它竟然变化如此之大。大块大块的疙瘩覆盖了汤面,味道中也失去了鸡汤的那抹亮色,青菜也切得碎碎的,没法在沸水中翩翩起舞。只有那葱圈独自寂寞地打着转儿。失望在心头漾起,但面对母亲那期待的双眼,我挤出一个微笑:“很好吃。”

过新年,因要上各种补习班,又没回成老家,电话里当我对外婆说想吃面疙瘩汤时,老人的声音带些喜意,又有些哽咽,“好,外婆给你做……”

历经沧桑的徽州对我来说不是厚重的历史与文化,而是家乡的代名词。在那,有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弯着腰驼着背,戴着老花眼镜为她的外孙女做着一碗热腾腾的充满爱意的面疙瘩汤。

地道家乡味作文 篇5

——题记

“开饭啰!”,随着妈妈一声吆喝,我们立即围座在了餐桌旁,瞧着一桌热气腾腾、色香俱佳的菜肴,我馋得直流口水了,可没等我动筷,我亲爱的家人们早就开吃了,我的家人正一个劲的夸着“好吃,可好吃了,家乡的味道……”

被妈妈说我才注意到,今天的一桌菜比较特别,有“毛笋烧肉、油焖笋、马兰头、青菜、番茄炒蛋……,很普通,但是却一点也不平常,原来,这些菜都是早上我爷爷奶奶从山里外公家带来的,鲜嫩的竹笋和毛笋,是早上外公刚从山下挖来的,青菜和马兰头摘来时还带着早上的露珠,碧绿碧绿,鸭蛋是外婆刚从鸭棚里捡起的……,怪不得妈妈吃得那么迫不及待,这些菜果真有家乡的味道!

说起这些家乡菜,最先想起的是外公家门前的小菜园,不管什么时候去,总是生机勃勃,青菜、卷心菜、黄瓜、玉米、辣椒等,时令蔬菜应有尽有。这片菜园对我来说带来很多快乐,每次去,我和弟弟总喜欢拿个小锄头,挖挖这里,又去撬撬那边,浇水、捣泥浆……玩得可尽兴了。

对于没有生活经验的我被完全战败了,反而逗得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全家后着肚子笑个不停,也就是这一次次笑声中我慢慢认识了菜园里的各种蔬菜,更加喜欢这个家乡的味道。

妈妈和我从小生长在那里,特别地喜欢家乡的菜,只要是在家里面吃的菜,一向爱挑食的妈妈和我都会多吃一碗,我们也特别的喜欢那一方水土给予我们的馈赠,一盆子笋里有我童年在竹林里嬉戏的身影,青菜和马兰头上有我仔细观察停留的眼神。

多味初中作文 篇6

初一的懵懂与无知。“铃,铃,铃”下课钟声还没停下,我们就像脱缰的野马冲出教室,跑到十万八千里远,老师也奈何不了我们。晚自修是一天当中最期待的,就那样畅谈人生度过了初一晚自习。上课不听课,不按时完成作业,考试成绩的不屑,使我的成绩像电梯一样“嗖”一声下滑到了最底层。初一就像一个教训,伴随我升到了初二。

初二的叛逆与欢乐。我们早已不再是那些充满稚气的小孩了。初二的学习是这三年中最沉重也是很重要的,这一切都是在为一年后的中考做准备。可我还是像初一那样懒惰无比,丝毫没有发觉学习的重要性。令我难忘的是初二的秋季校运会,在校运会这短短几天里,让我们班集体变得更团结!同学们的热情和谐,给我的感觉就是我喜欢和他们相处。我们也在一起努力学习,互帮互助,所以我成绩才有所提高。

初三的努力与冲刺。在抱怨以前为什么没有好好学习中度过了一学期。体育训练加重,同学们都是酸胳膊酸腿的,但是我们并没有气馁,反而让我们收获了坚持就是胜利这个道理。长途跋涉的最后冲刺,该为自己的将来好好努力了,我还是自觉背上了“语数英政历化物”这七座大山。作业繁多,每天都被试卷作文堆得满满。在二个月多后即将与相处了三年的同学挥手说道别,也感谢三年中老师们的教导……

人生就像一张白纸,那么初中生活就是记载了许多美好回忆的文字,留下点点滴滴。初中三年很想快点过去又最舍不得道别。多味初中生活,我尝到了甜酸苦辣,无论是甜,是酸,是苦,是辣我都照吞不吐,因为这些事情或经历让我变得更完美。我爱我的初中生活!

人的一生犹如一首交响曲,初二或许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序曲,但却充满了欢乐。 ――题记

转眼间,初二的学习生活已经过去了大半。我们早已不再是那些充满稚气的小孩子了。初二的学习是这三年中最沉重也是很重要的。这一切都是在为一年后的中考做准备。从考场出来,再也见不到我们嬉笑打闹,而是被四处对答案的人所代替。排名出来后,考的好的也只不过是淡淡的一笑,转身又投入题海中。考的差的便更加努力,争取下次能有所进步。考场上的竞争丝毫不亚于战场。正所谓“物尽天择,适者生存”,我们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在这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在前一段时间的体育节中,我们班取得了跑操全校第一、投篮年段第三的好成绩,大家自然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不光体育上辉煌,我们班这一学期的学习成绩普遍提高,每次考试的总分或平均分一般都在二三名。可以说是仅次于“学霸班――四班”了。 苦

竞争大了,压力自热也大了。各科作业如雪片般飞来,试卷习题接踵而至,仿佛一座大山,压的你喘不过气来。一到布置作业这时,各科代表自然不甘示弱,纷纷走到黑板前。挥笔写下潇洒的作业安排。“历史练习册期末测试做完,政治练习册第九课做完,数学练习册整本做完,物理练习册整本做完!神啊,带我走吧!”这一类的哀嚎不绝于耳。简直是哀转久绝。

我们班的纪律常常是让科任老师无可奈何的。具体情况是:前排说话,中间的开小差,后排睡大觉。副科课一般不多于十个人会认真听课,所以就常常被老师告状,然后就招来班主任的一顿骂。老师批评我们班纪律不好,这大概也是家常便饭了。

总之,初二的生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痛并快乐着!”。

拂去衣上的尘土,挥挥衣袖,我们是否要说再见…

――题记

又是这间教室,里面的陈设一点儿也没变,比起刚入学的生疏,现在这儿更像我们的家。毕竟在这里学习,也三年了。这间屋子永远记载我们的多味初中。

秋风“削涩”

推开门,我忐忑的将报名费交到老师手中,看着这个教室,心中不免有点羞涩。我静静地坐在位子上,也不知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为刚告别小学而苦涩,但有些自来熟的同学很快就将教室氛围搞的很热闹,我认真记下每位同学的名字,一晃眼,当初见面十分生疏的同学,如今我们已相伴走过了三年。

不久后,便迎来了军训,这似乎是增进友谊的最好活动。一开始,我们都一直叫苦,没想到,我们却咬牙坚持了下来。当我们在检验时赢得好名次时,我们望向对方,秋风吹来,将我们脸上的苦涩与生疏吹的一干二净,彼此肩并肩,迎来初三。

“寒窗”苦读

送走第一届的秋季运动会,冬,来了。在这个寒冷的季节,我们身上的外套加了又加。每天的跑操简直是一种考验。在零下十几度的情况下,我们要坚持一圈又一圈,下楼时还是细皮嫩肉的城里娃,一回来,每个人都是一副“高原红”。与外面相比,我们还是更爱“寒窗”苦读吧。

每当这个季节来临时,我们总会手挽手,相依相伴。

鸟语花香

春天,是四季的开始,也是新学期的开始。仿佛一切都可以在这新一年的季节从头再来。去年的`这个季节,是初二下半学期。那学期,我们要为生地会考而奋斗。还好,我们还有时间去弥补,去提升。每一次的考试,优秀的同学认为这个春天是鸟语花香,而没有考好的同学也不必气馁,总会因努力而待到柳暗花明。

夏日“炎炎”

接档春的是夏。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桌上,第一反应便是热,这让浮躁的心该怎样静下。就这样,我们在夏寸步不离的“陪伴”下,一学期,又接近了尾声。每个夏天,总会有一场典礼,不是欢迎而是欢送,在初中,总共要看三次,而这次,是欢送我们的吧。看着每个初三的人在那天相拥哭泣…我想,我们是不是也是这样,拍好毕业照,锁好教室门,彼此挥手告别。这一别,是否又为一辈子,再一转身,相见又为何时,夏带给人们只是身体炎热,但夏真正炎热的原因,是每个毕业游子对母校的眷恋。

三年了,我一直都很感谢我最可爱的同学,最敬爱的老师。给予我最五彩纷呈,有滋有味的初中生活。

高一:梁越

拂去衣上的尘土,挥挥衣袖,我们是否要说再见…

――题记

又是这间教室,里面的陈设一点儿也没变,比起刚入学的生疏,现在这儿更像我们的家。毕竟在这里学习,也三年了。这间屋子永远记载我们的多味初中。

秋风“削涩”

推开门,我忐忑的将报名费交到老师手中,看着这个教室,心中不免有点羞涩。我静静地坐在位子上,也不知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为刚告别小学而苦涩,但有些自来熟的同学很快就将教室氛围搞的很热闹,我认真记下每位同学的名字,一晃眼,当初见面十分生疏的同学,如今我们已相伴走过了三年。

不久后,便迎来了军训,这似乎是增进友谊的最好活动。一开始,我们都一直叫苦,没想到,我们却咬牙坚持了下来。当我们在检验时赢得好名次时,我们望向对方,秋风吹来,将我们脸上的苦涩与生疏吹的一干二净,彼此肩并肩,迎来初三。

“寒窗”苦读

送走第一届的秋季运动会,冬,来了。在这个寒冷的季节,我们身上的外套加了又加。每天的跑操简直是一种考验。在零下十几度的情况下,我们要坚持一圈又一圈,下楼时还是细皮嫩肉的城里娃,一回来,每个人都是一副“高原红”。与外面相比,我们还是更爱“寒窗”苦读吧。

每当这个季节来临时,我们总会手挽手,相依相伴。

鸟语花香

春天,是四季的开始,也是新学期的开始。仿佛一切都可以在这新一年的季节从头再来。去年的这个季节,是初二下半学期。那学期,我们要为生地会考而奋斗。还好,我们还有时间去弥补,去提升。每一次的考试,优秀的同学认为这个春天是鸟语花香,而没有考好的同学也不必气馁,总会因努力而待到柳暗花明。

夏日“炎炎”

接档春的是夏。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桌上,第一反应便是热,这让浮躁的心该怎样静下。就这样,我们在夏寸步不离的“陪伴”下,一学期,又接近了尾声。每个夏天,总会有一场典礼,不是欢迎而是欢送,在初中,总共要看三次,而这次,是欢送我们的吧。看着每个初三的人在那天相拥哭泣…我想,我们是不是也是这样,拍好毕业照,锁好教室门,彼此挥手告别。这一别,是否又为一辈子,再一转身,相见又为何时,夏带给人们只是身体炎热,但夏真正炎热的原因,是每个毕业游子对母校的眷恋。

传统节日文化中渗透语文味研究 篇7

一、诵读感知,体悟传统节日文化的浓郁情愫

作为语文教师,应通过阅读教学引领学生在体悟文本深刻意蕴的同时,将传统文化渗透给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注重情感的民族,人们通常会把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跟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将自己难以实现的情感寄托于节日当中。所以,无论是温馨的亲情,还是豪爽的友情,或者是民族大义之情,都可以在传统节日当中得到体现。而苏教版教材所选的课文,也都将各种不同的情感融入其中。因此,教师引领学生释放情感应该成为感受节日传统文化的首选。以王维的著名诗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诗人将自己在九月初九重阳节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融入其中,为后人所传颂。苏教版教材根据这篇课文创作的文包诗《每逢佳节倍思亲》就将作者内心的思念之情解剖得淋漓尽致。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应紧扣课文中能够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语句,引领学生们共同去感受作者对兄弟的思念之情。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感悟其中深刻的意蕴,能把传统节日当中所蕴含的情感激发出来,让学生在浓郁的情感之中树立正确的情感取向。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教师在关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更要借助文本的内容,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渗透。在这一则案例当中,教师紧扣文本当中的情感资源,引领学生共同去感受,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活动,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语文因子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关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教师要创设积极、开放、主动的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提升语文能力。而传统节日文化与语文课程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与传统节日文化无缝对接,借助文本资源为学生开展多种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感受传统节日的美好,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苏教版教材中有一篇名为《春联》的课文,课文不仅讲述了春联的特点,同时也列举了大量关于春联的例子,这对于学生认知春联、了解春节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紧扣课文内容,为学生开展了读春联、写春联、贴春联的活动。在读春联时,让学生感受春联的用字准确、音律优美;在写春联时,让学生感受春联讲究对仗及语言工整的特点。而在贴春联的过程当中,学生更是兴趣高涨,将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活动当中。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学生完成了实践活动,深切感受到春节的浓厚年味和传统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则案例当中,教师始终紧扣课文内容,引领学生通过诵读、创作、张贴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充分感受春联的特点,不但让学生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将其蕴含的民族文化融入到学生文化修养的培养中。在传统节日的熏陶和感染下,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倾吐表达,展现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民族气质

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学以致用,如果仅仅停留在阅读感悟的层面,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很难得到长足发展,自身语文素养也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充分感知理解吸收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这一层面的教学,教师依然可以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有机整合。苏教版教材根据苏轼的《水调歌头》改写的课文《但愿人长久》,就把苏轼在这首词当中所蕴含的对自己亲弟弟的思念之情融入其中。教师在引领学生深切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怀之后,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在中秋之夜,如果你不能和自己的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月饼、欣赏皎洁的月光,你会怎样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呢?请同学们根据词语当中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出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样,学生的思绪纷纷被带动起来,有感而发,字里行间都包含着对亲人的思念,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向往。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创作、表达,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不仅是他们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一种体悟,更是自身内心感受的一种独特抒怀。此刻,学生的情感得以淋漓尽致地抒发,将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推向了高潮,促进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四、结束语

总之,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苏教版语文教材当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于当前学生的教育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紧扣相关资源,引领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深入体悟,从而为人们充分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文章从诵读感知、体悟传统节日文化的浓郁情愫,实践活动、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语文因子,实践表达、展现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民族气质三方面研究传统节日文化中渗透语文味,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语文味,实践活动,诵读感知,倾吐表达,传统节日

参考文献

[1]张雯,闫苹.语文教科书的文化传承功能[J].语文建设,2009(03).

语文性、语文化、语文味 篇8

【关键词】语文性 语文化 语文味 阅读教学

【分类号】G633.3

张志公先生在《掌握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一文中指出“语文课”,它的特定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语文教师应该立足语文教学阵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引领学生品味语言,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实践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将语言文字工作落实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去。

时下,越来越多的老师感叹:“语文课,我越来越不会上!”当今的小语界,教学流派层出不穷,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令我们的一线老师无所适从,越来越感觉语文课不知究竟该怎么上,而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何把好阅读教学这关呢?

笔者静静地思索,审视阅读教学的过程,自我反思,回归本真,必须直面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樣?笔者以为,要回答以上三个问题就要恪守“语文性”,彰显“语文化”,享受“语文味”,才能实现语文课堂的真、实、美。

一、恪守“语文性”求真

何谓“语文性”?要弄清语文性,首先要说到一个概念——语言。语言在一切学科中具有普遍性,但语言在所有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完全一样的。我们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是从语言入手,直指人文内容(知识和精神),然后再回归语言,它是一种不断互逆的运动。而其他学科虽也是从语言出发却并不一定要回归语言,并不一定要经常进行语言与人文内容的“互逆”运动。它是单向的,不是双向的。这种语言与人文之间“单向”的运动特点决定了非语文学科的属性,“双向”运动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属性。语文学科这种特有的属性,我们称之为“语文性”。简而言之,即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所特有的、本质的属性。只有恪守“语文性”,咬定语文的青山不放松,语文才能回归本体,固守本位,显现本真。只有恪守语文性,语文教学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1.“语文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佳支点

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精、气、神”之所在,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有舟无水,寸步难行;同样,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有水无舟,亦无法欣赏到“小小竹筏江中游,悠悠青山两岸走”的绝妙景致。教学实践证明,只要坚守“语文性”,就能使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得到充分的展现,人文性也会在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流淌,疏疏朗朗地呈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无缝焊接,能使学生既得到语文能力的历练,又获得浓浓的人文关怀。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语文教学要恪守“语文性”,就是坚持从语言文字入手,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在感悟、体验、探究、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体会到文本的思想内容,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

叶澜教授指出:“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我想,要真正发挥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作用,我们教师就要善于把“文本语言”与学生的“精神世界”链接,引导学生用感性的方式掌握它,相信在启发学生思维时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二、彰显“语文化”——求实

就是用语文的眼光看语文,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让语文再语文一些,(成尚荣语)让语文课成为真正的语文课,而不是关于语文的课。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曾经经历过与思想结深缘、与政治贴密心、与精神攀近亲以及把语文作为一种纯工具的尴尬之后,浮华汰尽显本色,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语文的道路上来,用语文的眼光看语文,用语文的方法解决语文的问题。语文课要“消肿”、“减肥”、“瘦身”,舍弃那些关于语文的、非语文的东西,认认真真地种好自己的“试验田”。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轻轻松松地教语文,还语文本色,教本色语文,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语文教学要彰显“语文化”,教师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

1.朗读——阅读之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语文教学要真正归还学生的“读者”地位,让朗读在语文学习中大放光彩。要彻底摒弃传统教学中重讲解,轻朗读的现象,要知道讲解是分析,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平,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中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书声。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

2.感悟——阅读之神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繁琐讲解和分析能达到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对语文学习的感知和领悟。重视感悟,就要靠主体自己充分调动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等去触摸语言材料的整体存在,化语言文字为敏锐的语感。所以,重感悟实质上就是注重练“内功”,这是发挥主体能动作用,防止繁琐分析的有效手段,是学习语文的一条重要的经验。

3.积累——阅读之路

积累的内容丰富多彩,积累的方法灵活多样。通过朗读、诵读、背诵,通过丰富多彩的读写听说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知、把握、体味、揣摩、感悟,通过与教材对话、与生活对话、与文化对话、与心灵对话,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建构学生的语言模型,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培育学生的悟性和灵性,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的水平,进而怡人性情,涵养人格,使学生既有底气,又有灵气。endprint

4.运用——阅读之目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必须打破课堂界限、学科界限、课内外界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运用语文。培养学生“留心处处皆语文”的意识,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语文素养,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三、享受“语文味”——求美

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语文课所特有的个性、本色、本体和滋味。语文味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结晶,是言语和精神熔化的滋味,是语文的积淀、精髓和灵魂,是语文所特有的气质、氛围、品位和境界。语文的个性魅力就是淋漓尽致的“语文味”之中。

1.生趣——“趣”味盎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学得有趣,趣味盎然、妙趣横生。语文教学激发兴趣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趣,让学生在艺术化、情趣化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二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让教材生动起来、活泼起来,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喜欢语文,爱上语文。

2.生情——“情”味浓浓

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就栖居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情感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因此,语文教学要让情感复原,让感情流淌,让课堂充溢著浓浓的人文情怀。

3.赏美——“韵”味无穷

语文课堂最讲究韵味,美的韵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为此,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灵,创造美的双手,让学生穿越美丽的语言丛林,走进美妙的课文情境,感受美的韵律,发现美的精华,拓展美的视野,领悟美的意义,在赏心悦目中提高对语言文字的融会贯通能力,增加深厚的文化底蕴。

4.悟理——“意”味深长

语文教学不仅是表面的字词句章,也不单单是形式上的听说读写,而是通过有深度、有广度、有内涵、有灵魂的精神交往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达到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完善人的目的。另外,语文教学不仅仅的建构知识的过程,更是建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故应让儿童在“意”味深长的语文学习中逐渐积累“精神的快感”,打下精神的“底子”,凝结成灵魂的“心根”。

5.语言——“语”味奇特

语言是人存在的精神家园,人存在于语言之中(海德格尔语)。语文课的实质——就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对典型“言语作品”的剖析、玩味和模仿,在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中,不断内化多种营养,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以运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的“言语行为”之中。让语文课弥漫着独特灵性的“语”味,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获得语文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在各种言语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使学生拥有敏锐的语感图式,鲜活的言语范型,灵性的言语智慧,幸福地栖居在言语的精神家园中。

参考文献:

1.杨金林编.《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

多味饮料作文 篇9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些新奇的饮料,你可别一听“饮料”二字就“口水直流三千尺”哦!因为这“饮料”可是不太好喝的哦!

多味饮料之一:麻麻的“可乐”――语文课。语文课虽然故事多多,甜甜的,但“喝”进嘴里却又麻麻的,因为作业还是蛮多的,不过现在好了,期中考试一考完,这瓶可乐就不怎么“麻”了(可乐泄了气就不麻了)但难免有些“爱上你,实在迫不得已”的`感觉。(哦?哦!语文老师,你看了可千万别怪罪我呀,还有一件事不能告诉别科老师,要不然我就“蛋玩儿完了+杯具+餐具了”555~~)

多味饮料之二:凉爽的“雪碧”――数学课。冰冰凉,透心凉,这是数学课的特点,每当我攻克了一道难题后,那感觉笔在六月在烈日炎炎的盛夏在渴到极点是突然让你狂喝冰镇雪碧还过瘾。可是,我经常会偷懒,每当“懒病”发作,我就会“嫌这饮料太‘动’~冻人”,这次数学考试只考了89分,怎么样-被冻到了吧!555~~

多味饮料之三:讨厌的“果粒橙”――英语课。我最讨厌喝“果粒橙”了,讨厌到“打死你也不喝”的地步,不过要是让我喝白开水的话,那我还是喝“果粒橙”好了,可是妈妈说果粒橙有营养,偏要我喝。这跟英语差不多,不喜欢,却偏要饶舌念,之念的舌头打结,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哪国人了。

多味饮料之四:酸酸的优酸乳――体育课。体育课本是我最喜欢的科目,在教室里关太久,总想放松放松,可是,这体育课也挺累人的,一节课下来,我们个个腰酸背痛。

多味饮料之五:甜甜的“芬达”――科学课。科学老师对我们很好,而且也比较有趣,经常做实验,而且我的科学水平在班上“名列前茅”,而且我知识面广泛,非常爱动脑筋,因此经常受到科学老师的表扬,每次听到表扬,我的心里甜滋滋的,这跟芬达的味道太像了!!!

这些“饮料”我每天都喝,不管喜不喜欢,因为妈妈说:“‘偏食’会导致营养不良!”~~

五味初三作文 篇10

民以食为天,这食以酸、甜、苦、辣、咸为五味,而初三这人生旅途转折点处的小餐让我更体会到了人生的五味。

酸——初三了,升学了,唉!我得用功啊,再努力一把,十几天后就好了。于是,我起早贪黑,在题海中不停地摸索、前进。考试了,成绩毫无起色。酸溜溜的眼泪顺着脸颊,流入嘴里。唉,初三生活:酸!

甜——我不放弃,不能放弃。放弃了,就等于失败。我坚持着,坚持着,坚持不放弃的信念。走进考场,又坚持不能放弃的信念走出考场。名次出来了,终于挤进了年级前列。啊!我好高兴啊!甜滋滋的泪花在眼眶里打着转。初三生活:甜!

苦——考进年级前列,可不能松懈。否则下次掉下去,会被别人笑死的.,说我骄傲自满之类的话。说不定还有人怀疑成绩的干燥程度是否有100%。哇,好累啊,我早就被睡意侵袭了多次,可不行,不能合眼,不能松懈。唉,初三生活:苦!

辣——“这是你考的试卷吗?你应该错吗?这不是讲过了吗?你是不是学痴了?”化学老师大拍着桌子,向我大吼道。真是横眉冷对之势!啊!不该错的错,该错的还是错,害的我被训斥了好一顿。唉!耳朵还有点疼,火辣辣的眼泪灼伤着我的脸。唉,初三生活:辣1

咸——志愿就要填报了。我该何去何从?此时,什么都无法定夺,谁叫你当初不努力些呢,弄到今天无从下手——活该。唉!咸涩涩的眼泪夹杂着往日的伤痕四处奔腾。初三生活:咸。

这就是我路过初三这家人生旅途处的餐馆所点的菜:中考的味道。真可谓:酸中有甜,甜中有苦,苦中有辣,辣中有咸,咸中又有酸,五味俱全啊!

数学课上出“文化味” 篇11

一、选择合适内容,渗透数学文化

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而不至于变成单调、枯燥的一味锻炼思维的“体操”,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向学生适当渗透,让课堂具有“文化味”。

教学四年级上学期的四则混合运算时,学生们感觉计算题非常单调、枯燥,懒得动笔笔算,就算是笔算了,在进位时也经常会出错,丢三落四,总是忘记进位,计算结果自然也变得五花八门。面对现在学生计算能力的下降,老师不得不想出各种办法,以促使学生尽量少出错。教师都会强调让孩子每次将进位写在显眼的位置,可是总是有部分学生习惯了懒得写,导致计算正确率提高的效果不是很明显。笔者在这节课中,就尝试使用了课本中的课外阅读P57“你知道吗”的格子乘法引导孩子尝试另辟新途径,因它比较简单易行,不容易因进位而导致计算错误。学生对这种 “铺地锦”的方法,既感到新奇,又觉得好玩,这样通过自学,利用小方格本,在玩乐中,不但学会了格子乘法的方法,而且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速度也得到提高,正确率也明显提高。

二、选择合适时机,渗透数学文化

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产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它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数学文化的渗透要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数学文化,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合适时机,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接受数学文化的渗透。。

教学四年级上册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我选用了课外阅读的材料——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我们知道,很多学生的几何题,往往学得不好,主要在于想象力不够好,懒得动手操作。为了让孩子们发现动手操作后自己的伟大发现所带来的成功感,我在课堂中首先利用人教版四上P77的课外数学游戏,给孩子们变了一个魔术——做了一条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它只有一个面(表面),和一个边界,非常兴奋。个个动手将长方形纸条像变魔术一样的粘贴、扭转、剪拼,体验动手操作的过程,享受发现结果的美妙。这样的游戏设计首先顺应了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产生探究精神,然后在玩的过程中对它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最后的惊奇发现,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望,从而激起了学生们喜欢数学,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欲望,真正成为了数学学习的源头活水。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的同时接受了数学文化的熏陶。

三、选择合适手段,渗透数学文化

对于数学,绝大多数人的印象是严格、抽象,单调、枯燥。传统的教育,长期应试的影响,考核评价标准的不完全实施,导致我们的数学教育依然存着某些误区:数学课堂中,解题教学占据了主导地位。通过大量练习来学习数学,是很多老师数学教学的主要手段。课本内的课外阅读材料,课外游戏等一概不理、不闻、不问,甚至于有些教师认为在课堂看这些,纯粹是浪费时间与精力。

其实,让学生能够了解数学文化,通过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让学生眼前发亮。另外,数学文化不但存在于生活中,存在于书本上,还存于我们人类的身体里。我们都知道,江苏张齐华老师非常喜欢研究数学文化,他通过自己大量的课外阅读,研究数学文化的精髓,并能够把它带入到数学课堂中,给孩子们以美的熏陶及数学文化的魅力地体验。比如在教学《认识分数》这节课中,张老师先是出示自己的周岁照片,其中头占整个身体的四分之一;再出示自己现在照片,其中头占整个身体的七分之一;最后抛出问题:现在你们都是十岁左右,你们的头占整个身体的几分之几呢?这个问题稀奇而又刺激。“身体里的分数”这个知识点让学生大开眼界,对自己的身体也充满了好奇,对数学的无处不在深感惊讶,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也不会为快下课了而着急,而是不但想知道自己的头占整个身体的几分之几,而且还想知道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比例和分数。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产生的学习欲望,激励着学生不断向科学高峰攀登,不断博览群书,增长见识。

上一篇: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下一篇:高中物理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