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化作文

2024-08-19

散文化作文(精选12篇)

散文化作文 篇1

文化自觉是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了世界多元化的基础上, 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 简言为“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在世界多元化、社会发展快速化的今天, 文化自觉不是一种文化的回归, 而是文化的自省, 文化的融合, 文化的创新, 文化本就是人的思想的集合, 同一时代的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 不同时代的文化反省, 不同地域的文化的交集, 这都是文化自觉。先进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引领是至关重要的,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 每一次文化的觉醒和繁荣总会引领社会向更高水平迈进, 五四新文化运动如此, 检验真理标准大讨论也是这样。所以, 作为文化主体的人不仅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更需要通过文化引领, 弘扬传统, 创新文化, 引领文化前进方向, 推动社会改革发展。

既然文化自觉是社会学的概念, 那似乎与作文教学没有关联, 与高考作文更没有关系了。其实不然, 文学是人学, 作文就是做人, 为文更是为人的参照。曹丕在《典论·论文》说:“盖文章, 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可见, 文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高考作文的文化引领的终极指向是什么?是读书?是做人?是个性的张扬?是思维的深度?从某一角度而言, 这样的理解都正确, 但从终极指向而言, 这一切都是片面的, 高考作文的文化引领的终极指向应该是社会的担当。也就是说, 通过高考作文命题与考试, 考生能激发出文化自省力、文化融合力以及文化创新力, 在文化自觉中意识到作为社会公民应该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职责。可喜的是, 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试题展现在大众面前的时候, 社会确实有了一个很大的惊喜, 高考作文试题绝大多数给考生一个深层的思考与自省, 在知识运用和文化交融中确立正确的文化导向, 在正确的文化导向下引领考生思考社会, 思考人生, 思考未来, 从而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2012年高考各省作文命题的主题导向主要为“社会责任”和“人生担当”, 但不是简单的政治标语或者政治口号, 而是以生活中的小事或具有寓言性质的小故事, 拓宽考生写作视角, 开拓考生的写作思维, 从价值导向和精神引领上充分显示出“育人”的功用。国人因为十年的文化浩劫, 不愿过多地言及政事, 甚至认为“文以载道”也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其实, 自古以来, 文以载道是一种文化现象。道, 是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的统领, 有的时候就是社会责任的约定俗成。道, 从社会学而言, 是社会意识形态;道, 从心理学而言, 是人的品学修养。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言:“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 斯得天下矣。”其“道”是施仁政、得民心的政治, 如此“道”是一个社会的先进文化的核心。高考是社会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一种手段, 当然需要考生的文化觉醒, 更需要借先进文化来引领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作文如何发挥“文化自觉”和“文化引领”的功效呢?笔者认为: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如果将“文化就是以文化人”的理解应用到写作教学的话, 作文教学的功用就是“以文化人”。写作教学如何教化人?写作教学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 需要以先进的文化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在责任担当、精神濡染、情操陶冶、品质锻造等文化引领中, 鼓励创意表达, 个性表达。只有文化自觉和文化引领下的写作教学才能塑造出热爱祖国、勇于担当、献身人类的精神品格, 才能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才能促进一个人的自身精神成长, 才能培养出一个具有民族大义和公民意识的自然人。

既然作文具有“文化自觉”与“文化引领”的功效, 作为备受社会瞩目的高考作文理应更多地触及公众关注的热点, 触及社会公共道德, 触及公民意识。2012年高考作文湖南卷的“双手的联想”, 四川卷的“一滴水”, 新课标卷的“船主与油漆工”, 山东卷的“孙中山讲话”, 北京卷的“火车巡逻员老计”, 上海卷的“心灵闪过的微光”, 福建卷的“想着你拥有什么, 还是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 浙江卷的“站在路边鼓掌的人”, 归纳地来看, 这些作文命题都是围绕社会责任和人生价值的角度立意的, 如此立意从命题者的角度而言, 目的是借助作文考试的形式引领考生对社会、对人生具有深度的思考, 在思考中能自觉交融文化, 在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下创意表达, 展示个体的素养。上海市特级教师黄玉峰说:作文是思想的载体, 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考试, 高考作文题的优劣直接反映出这个国家国民思维品质的导向。笔者认为:高考作文既要肩负触发公民的社会责任担当的文化自觉的重任, 又要肩负起弘扬先进文化催化社会文明、民族精神向前发展的文化引领的重任。

在2012年高考作文题中, 人们可以清晰感觉到社会责任的担当、公民道义的担当以及人格尊严的担当。

社会责任的担当。当今社会物质横流, 整体社会道德水准滑坡, 需要社会反思之时, 国家通过高考作文的方式, 唤回社会亟需的中华文明, 2012年高考北京卷作文给定的材料为考生提供了一个真实平凡而朴素感人的生活场景。老计的敬礼表达的是平凡地工作在普通一线工人的责任, 而列车汽笛的长鸣, 也是对社会最普通但是社会最多数的敬业者的回敬, 也是对承担着社会责任的平凡敬业者的礼赞。巡道工独自在大山深处是孤独的, 但他坚守了一份责任, 老计二十多年的坚守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担当, 社会需要这样的价值引领, 需要这样的精神导航, 需要这样的道德担当。北京卷作文给定的是价值导向, 价值的导向是对社会的反省, 也是精神的涅槃, 而高考给出的价值符号则是一种文化引领, 是对承担社会责任的普通人的颂扬, 是对社会文化的精神导向。

公民道义的担当。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从“船主与油漆工”的材料中自选立意作文, 其中某考生作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从“船主与油漆工”的材料中抽取了“顺手的小事也不一定小, 别人的事也不一定只属于别人”的观点, 列举了小悦悦事件中的“陈阿婆”, “一个拾荒者, 有的却是超越众人的至善至美。陈阿婆的善, 不是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 却足以使冷漠的灵魂为之震颤;她的美, 不是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 却足以让每一个人为她的魅力所折服。但你我更要知道, 这种魅力并不是你我力所不能及, 只要我们愿意将顺手的小事用心做好, 将平常的爱心播撒在身边, 我们的世界便不再是孤岛一样的荒凉、黯淡。”文章列举的例子是公众所关注的热点, 触及的是公民道义, 在思维品质中显现出来的是年轻的作者的责任感和公民道义的担当。写作能力的表现不是简单的文字表达能力, 而是思想表达能力, 一篇高考作文表达出的是一个即将步入高校的社会公民的道德水准和思维品质, 这才是高考作文需要体现出来的素养的区分度。高考作文需要区分度, 这样才有利于选拔, 而区分的标准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应在语文素养、人格素养、文化素养等三方面区分。语文素养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上, 人格素养主要表现在公民道义上, 文化素养主要表现在思维能力和思想高度上, 高考作文只有从这三方面进行区分, 才能选拔出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公民道义的担当是一种自觉的担当, 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自觉的担当, 这样的担当是文化自觉的表现, 是社会公民融入社会的担当, 是社会一员对其他成员应有的担当, 是社会的共同理想与追求的担当。

人格尊严的担当。2012年高考湖南卷从“双手的联想”自选立意作文。一位考生的《送妈妈“回家”》, 以十六岁送别亡母为内容, 由一双手触及到灵魂深处的尊严。“昨天抬她进来的人, 又再次抬起她, 走进了火葬室。我站在门口, 突然哭得不可抑制, 但内心还是为她的解脱而感到高兴。”母亲的离去是悲伤的, 但作者内心为亡母解脱了痛楚而感到高兴并不是不懂事, 而是对人的生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人的生死面前, 作者对母亲的人格尊严有着精神上的尊重, 作者送别亡母时的心灵深处透露的是对母亲的人格尊严的一份担当。生与死是文学作品的永恒旋律, 但这篇文章的作者不仅仅是儿女情长, 更是在生死面前表现出来的一种人格的尊重, 这样的尊重是皈依人的本性的人格尊严的担当。

不管是社会责任的担当, 还是公民道义的担当, 抑或是人格尊严的担当, 从作文立意的角度给予考生价值导向, 为弘扬中华文明, 永葆先进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这是2012年高考作文的积极导向, 也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作文教学的担当责任的赋予。作文教学需要价值引领, 高考作文更需要文化引领, 而这样的文化引领, 将是2013年高考作文给定材料的一种价值取向, 也是文化取向, 在这样的文化取向上要求新一届高三在作文教学时, 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指导教学, 从文化引领的角度指导文章的立意。

文化引领是在高三的教育教学中, 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以生活小故事, 触动学生的思维, 引发学生的思考, 让思想支配行动;高三的写作教学更多地从学生喜欢的时尚, 学生关心的现象, 学生可能偏颇的观点出发, 站在文化思考的高度, 站在时代前行的高度, 站在公民觉醒的高度,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引领学生的思想, 濡染学生的情操, 锻造学生的灵魂, 使学生既有自由的写作空间, 又有定向的立意引领, 还有丰富的写作素材, 进而在“三自”的材料作文中做到“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2013年的高考作文将会较多地采取“自选角度, 自定立意, 自拟标题”的“三自”形式给定材料写作, 由此, 在2013年高三的作文教学中, 应该更多地借助文化自觉方式让学生学会自省与创新, 借助文化引领方式引领学生积极健康立意, 在自觉、自省、自信、自由、自立、自尊中做到“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散文化作文 篇2

于是,“王老五”变成了“迈克尔·王”,“明珠花园”变成了“东方曼哈顿”;咖啡代替了香茗,可乐汉堡代替了豆浆油条。甚至连孔子,也要被唤作“中国的亚里士多德”…… 在那个民族自强的年代,崇洋媚外一度被视为耻辱。可为什么,在祖国日渐繁荣的今天,这却成了一种时尚?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前不久鸡飞狗跳的圣诞节终于告一段落。众商家赚了个盆盈钵满,气氛甚至压过了元旦与中秋。这让我非常不满和不解,难道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宗教比亲人的团聚还重要?有些人连耶稣是个人还是种吃的都没搞清楚,圣什么诞? 更加悲哀的是端午节,居然被韩国人抢先申报了民族文化遗产。正当我们纷纷抗议的时候,一个韩国民众的一句话让国人无言以对:“你说端午节是你们的,可你们在端午节那天做了些什么?”是啊,我们在愤怒和不满之余,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自己? 我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个节日,还有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文化,我们的骄傲。更有甚者—— 前阵子上海有个吃饱了撑的教授做了个研究,说“龙”这个东西,在英文里是“充满攻击性的庞然大物”之意,做我们有着君子风度的中华民族图腾不太合适,要改。改成什么呢?按照这位先生的观点,改成温顺的哈巴狗再合适不过了。那好,从今天开始,他可以把自己称作狗的传人,看看会不会让外国人觉得舒服一些。 这就是当今一些文化人的骨气。

乡土文化与作文教学 篇3

一、乡土文化的内涵及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乡土文化是长期积淀延续下来的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地方文明的总和,包括本地区的地域风貌、文物古迹、乡风民俗、民间艺术等。乡土文化是独具优势的课程资源,也是作文教学的优质的源泉。新一轮课改强调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乡土文化博大久远,丰富多彩,学生生于斯长于斯,他们对乡土文化更容易亲近和接受。乡土文化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注重乡土文化的浸润,能让学生走向更深广的文化空间,使他们的文化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南通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这里江风海韵,风物潇洒,南通是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地,具有“包容汇通,敢为人先”的文化精神。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拓宽学生选择作文素材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其作文的文化性和审美性;还能培养学生热爱南通的情感和创新精神。

二、乡土文化与作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中学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本土,让学生写熟悉的生活,才能走出困境。依托乡土文化资源,科学地进行作文教学,使二者达到有效融合,主要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实践。

1.广泛阅读乡土文学作品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感悟人生、积累作文材料、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乡土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元素,是用带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写作手法,反应一定地域的民间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的文学作品,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理想载体。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名家的乡土土文学作品,并以写为抓手,以读促写,抓住时机,组织学生开展读写活动。教师可推荐作品给学生阅读,并引导学生进行今昔比较,追溯通州从五代移民开始的历史沿革、社会变迁,积累写作素材,写出有思想深度的读后感和书评等。再比如《千年流光》就是一部特殊形式的南通文学作品集,包括王安石的《收盐》、崔润的《捍海堰》、梅兰芳的《回忆南通》、张明的《元宵灯节忆故乡》等作品,是南通千年来文化的具象体现。阅读这部作品,学生能增添文化意趣,培养创新思维,积累写作素材。

2.以乡土文化资源为写作对象

(1)描绘自然风光

一方山水自有一方风情,山的秀朗,海的湛蓝,花的鲜艳,树的繁茂……家乡处处充满着自然美。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近自然,用耳朵去聆听第一声婉转的燕语,用眼睛去观察第一片飘落的秋叶,从而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揣摩,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寻找大自然的个性特征,挖掘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并借助艺术手法,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

(2)状写名胜古迹

南通是历史文化名城,保存了不少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熟悉家乡的名胜古迹,有利于学生乡土文化的积淀。南通有曲溪茂林环抱的全国八小佛教名山狼山,有“春红夏绿波青镜,晓月夜灯弄曲池”的古护城河濠河,有近代实业家张謇的墓园啬园,还有古色古香的唐闸民居大院……教师平时可选择一些有关本地名胜古迹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在假期里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让学生感受家乡深厚凝重的文化底蕴。

(3)叙写风俗习惯

南通传统的风俗习惯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南通有正月十五放烧火的习俗,清朝南通籍诗人李琦写道:“山村好是晚风初,烧火连天锦不如,但祝麻虫能照尽,归来沽酒脍池鱼。”诗中反映了古人丰富的农业知识,以及对传统习俗的爱好。又如南通人崇尚茶文化,喝茶有讲究,敬茶有寓意。旧时南通还有“施茶”的习俗。每当酷暑来临,居民商家门口摆上一只大茶缸,里面放上佩兰、淡竹叶、茶叶,泡上一缸茶水,供过往的行人饮用,以之为善举。这些风俗习惯都是写作的典型素材,教师要结合材料布置相关作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调查、收集、整理民俗习惯,集成选刊,供同学们传阅,以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4)记录当今人事

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深入生活,记录当今的人和事,获得第一手写作资料。首先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开掘美。例如,南通有位看车老人,他几年如一日,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都坚持从清洁工人打扫不到的缝隙里捡拾烟头,他俨然构成了街上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又如南通市有一支自发组成的自行车队,在反恐斗争中积极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些平凡的人以奉献为荣,不求回报。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材料加以认真思考,写出带有自己独特思考的作文。其次应关注南通的热点话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南通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学生写作也必须跟上家乡前进的步伐,把握时代的脉搏。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研,让学生融入社会,关注民生,感悟家乡的巨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乡土文化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应将二者有效地融合起来。只有立足于学生生活的实际,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构建张扬个性、充满创新活力的开放的作文教学模式。

让作文彰显文化底蕴 篇4

(投影:不必像夸父,逐日的脚步从不停息,却终于留下遗憾而去;不必像春蚕,吐丝的节奏从不减缓,却终于要丝尽蚕亡;更不必像精卫,填海的旋律从不改变,却终于被大海吞没。人生有许多步,然而关键的只有那几步,暂时停留是为了等待时机,积累力量,走好那几步。———选自满分作文《停是为了走得更好》)

生:(小组讨论片刻后)这个文段使用了夸父追日和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还化用了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意。

师:是的,神化故事、古诗文名句、历史传说等属于文化的范畴,在你的作文中炫示丰厚的文化积淀,增添作文的文化底蕴是使“阅文者悦”的制胜之招。一篇作文的文化氛围其实就起于这些文化因子和谐的组合,同学们打开手头的优秀作文选,看看里面有充满文化感觉的作文吗?

生:(翻阅后,很惊叹)老师,有啊,而且很多。

师:大家从这些优秀作文中可以看出,除了刚才发现的几种文化因子,还有哪些呢?

生1:有历史典故。

生2:有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生3:有寓言故事,还有一些俗语、名言。

生4:我发现有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

师:大家找得很好。在作文中有意识地大胆镶嵌文化因子,能使文句有意蕴有文采,文章富有厚实典雅的磅礴之势,能反映出作者的文化素质,使阅卷老师感受到写作者的深厚积累。下面,我们来看看几种常见的技法怎么运用。引用古诗词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了吧?

生:(齐声)是的。

师:假若我们写一篇以“水的联想”为话题的文章,同学们可以引用哪些与水有关的诗句呢?

生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生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生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生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生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师: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学们早读课的辛苦没有白费,引用这些诗句会让文章富有诗情画意,也更充满古典文化的底蕴。现在我们以一个与“文化”关系最密切的话题来写一段话,直接引用或化用诗词句都可以,话题是“读书”。

(生构思,写片段)

生:(到讲台前读自己写的段落)我畅游书海,感受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豪情;我漫步大漠,欣赏“长河落日圆”的画卷;我凭栏伫立,体会“衔远山,吞长江”的壮阔。

师:(鼓掌)妙,这位同学引用灵活,思接千载,引领读者进行了一次奇妙的文学之旅,引用的诗句具有可视性。还有谁来?

生:书中的诗是不变的,唐诗的明月光依然照彻着中华游子的心灵,让整整一个民族不敢把目光露在夜里太久。王维的清泉,岑参的早雪,杜甫的伤别,李白的青崖白鹿,王昌龄的秦汉明月……依然在文化里发酵,在民族的血液里奔流。

(全班学生不由自主地鼓掌)

师:写得太精妙了,美丽的书的世界令人向往。真是“腹有诗书文自佳”呀,没有丰富的积累,想要在写作字里行间散发书卷气,是十分困难的。除了诗句,同学们还知道一些历史故事吗?

生:(齐答)知道。

师:其实,在作文中用上古代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事迹,是与历史的对话,同时又可注入时代精神和个人的生命体验,增添文章的新鲜感。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找一段优美的文字欣赏一下?

(生搜索手头资料)

生:遗憾是荆轲偏偏没有刺中秦王,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偷来火种却被宙斯钉在山崖,是忠心的屈原偏偏碰上了昏庸的楚怀王。(选自中考满分作文《遗憾》)

师:不错,这小小一段话蕴涵了三个历史故事,将历史的启示与现实结合,表达作者对话题的深刻认识。这是考生将长期的大量的阅读、思考所积累的素材内化为了自己智慧的一部分,在写作时自然地涌出,贴切地组合。谁再给大家写一段?

生:我正好看了历史人物故事,有个印象深刻的材料我加工了一下。蒙古元军的铁蹄踏碎了那如柳絮的山河。你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你坚定地说:“我有四个愿望,一是斩首,二是剐死,三是煮死,四是腰斩。”让元军将领目瞪口呆。

师:民族英雄文天祥“四个愿望”好似金石之声,直冲云霄,响彻天宇,他的一腔热血名垂青史。历史是一个奇幻的时空,呼唤着我们去重新经历一个个难忘的瞬间。我们历史课本上就有不少的历史事件,都可以化用到我们的作文中来。哪位再来一段?

生:我是个“三国迷”,我联系“三国”的内容写了一段:七十五万大军,杀得东吴丢盔弃甲,刘备被胜利冲昏了头,连营八百里,被陆逊一把火烧得精光。诸葛亮跺足叹曰:“汉室无望矣。”刘备也落得个白帝托孤的下场。这个事件给人启示,人生没有不变的优势,优势会令我们忘乎所以,结果只能是身败名裂。

师:好,运用得非常灵活。记住,让历史说话,让历史证明一切,也证明你文章的观点。事情是靠人来做的,说完了“事”的运用,我们再来谈谈文化人物在作文中的运用。同学们能列举一些文化名人来启发一下其他人么?

生:(思考后)如中国的屈原、陶渊明、诸葛亮、李白、杜甫、苏轼、文天祥、林则徐等,美国的海明威、法国的雨果、巴尔扎克、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印度的泰戈尔等。

师:真是熟知中外啊!点击历史人物,就如同给作文注入了新的活水,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哪位同学先给大家找篇满分作文的片段介绍一下?

生:我找到一篇盐城市中考作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请听:她与时间争,她一改昔日清新愉悦的少女柔情,用哀婉苍凉的笔调记下了国家的衰败,发出“流离苦、几时休”的感慨;她与战乱争,争在兵荒马乱的岁月,与久别的夫婿相聚相惜,她巧集《金石录》,泪洒《漱玉词》,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悲苦后,她重新认识自我。“三杯两盏淡酒”,酒淡怎敌晚风急,纤细的手指在弃酒时是否也曾有过“举杯销愁愁更愁”之感?

(学生们发出一片赞叹声)

师:真是好美的意境啊!大家能对这段文字赏析一下么?

生:文章中对李清照的身世及作品作了非常到位的分析、评价,信手拈来的诗词名句,让人不得不叹服作者对词人易安的熟悉程度,也使全文显得典雅秀丽,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积淀、不俗才情。没有对李清照透彻的了解,没有对李清照作品的仔细阅读,要写出这样的文章是不可能的,值得我们学习。

师:(点头赞许)这个赏析也很独到,表现力很强,看来同学们今天收获挺大,表述都开始“文绉绉”的了。(学生们会意地笑)哪位同学能自己写段给我们体味一下吗?

(生讨论,快速构思写段)

生:没有苏轼、辛弃疾们的张狂个性,就没有豪放派“大江东去”和“西北望,射天狼”的绝世气概;没有柳永、李清照们的多情伤感,就没有婉约派“执手相看泪眼”和“人比黄花瘦”的一唱三叹。

师:这段不错,学到了神韵。文化名人可不一定都是古代的啊,现代的也可以。

生:个性是“情歌王子”张信哲《爱如潮水》般的缠绵;是“苏式情歌”经典苏永康《爱一个人好难》的悲凉;也是“歌神”张学友《饿狼传说》般的火热;还是“浪子歌手”齐秦《大约在冬季》的隽永。

(生鼓掌叫好)

师:这位同学很符合潮流啊。(全体笑)这么多歌手汇聚一堂,很像赴一次文化的盛宴,令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文化味足够使人心动了。谈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是不能不涉及的。对传统文化的情感疏远是一个民族的短视认知造成的,韩国抢注中秋节,应该是对中国人淡漠传统文化的警示。其实,这些来自生活的民族文化会给你的作文增添绚丽的色彩。结合我们前些天搞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请同学们翻阅活动资料,写上一段表现民族文化的文字。

(生翻阅综合实践活动资料,写语段)

生:前几天是端午,当我把去年的艾和菖蒲从门上拿下来,换上新的时,我闻到灰尘中混有的一种特别的香气,这是艾的味道。艾和菖蒲是两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艾因为有浓烈的香气,被认为是辟邪之物,而叶子细长的菖蒲被当作神仙手里的宝剑,有青绿色的剑锋,可以用来斩妖除魔。

师:生活场景很亲切很清晰。民族文化是一曲唱不尽的民乐,是品不透的茶茗。新春、清明、中秋、端午等节,享受民族风俗,感受文化魅力,更是联系血脉骨肉之情的纽带。

生:我们学过的《社戏》《端午日》等都是展示民族文化的佳作。

师:材为知己者用,文为阅文者写,选取具有丰厚文化因子的素材,亮出丰厚的文化积淀,写出具有浑厚的文化底蕴、丰沛的文化内涵、较高的文化品味、深刻的文化认知的好作文,就是考场作文取胜的重要绝招。同学们,这节课大家的收获怎么样啊?

生:(七嘴八舌)收获太大了!

师:那就请大家课后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文化味浓郁的作文,参加我们下节课的班级“文化作文”擂台赛。

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作文 篇5

相传神龙氏在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普照的某一天,带着妻子儿女去爬山,突然觉得口渴,就在那时侯,忽然有一片树叶飘至眼前,捡起来一看,用手一揉,觉得汁液润滑,用舌头一舔,苦涩的不得了,神龙氏就凭着丰富的经验。知道这是一种能止渴,提神的药,当然大家听听就把它当成一个神话故事,用不着去考证它的真实性。但是也因为如此“茶”渐渐被大家所熟知,许多人便一再改良,而有我们今天所尝的茶滋味。所以说,茶能有现今的风味是一代代努力的结果。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文化作文素材积累的方法 篇6

【关键词】文化作文;素材积累;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化作文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要想写好此类作文,首先自身应该具备强烈的文化意识,要学会用文化的眼光去审视话题。看炊烟,应该想到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意象,看黄昏,应能感觉千古黄昏承载了太多文化的沧桑;看雨要能感受到古典的雨像飘飘落落的花瓣芳菲着时空,芳菲着写作的生命。在文化的视野里,一切都是美丽的过程,美丽的绽放,美丽的积淀。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文化积累,需要不断增强个人的文化素质,才能培养出一流的文化眼光。

那么,具备了文化意识,又如何积累文化作文素材呢?

文化作文更多的是通过与历史文化的沟通来体认和表述个人对世界对生命的看法。它的“载体”是传统文化。因此,了解传统文化、熟悉传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是写作文化作文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如何了解文化长河的发源、走向、成长、辉煌与曲折、断裂;如何了解文化波涛中动人的浪花,美丽的细节,用它们阳光般灿烂的语言作为考场作文或文学创作的优秀文化基因,用它们的光芒照亮读者的眼睛。传统是“某一地域的人群”的“精神主宰”。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周易”文化为中心发展出来的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文化的总汇。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道释儒三教为中心的十多种文化”,它们现在仍影响深远,比如,道家、法家等百家思想;传统医学、传统戏剧、巫术等民间文化;书法、山水画等传统艺术;诗词歌赋小说等传统文学;以儒家仁义为核心的主流文化;甚至,起源于外域的佛教本土化后为核心的宗教文化;比如以民族或地域为特征的住宅、服饰、节日等组成的民俗文化;以权利集中,皇权至上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以及伦理文化、饮食文化、姓氏文化、风水文化、养生文化等等。

文化作文的写作不要求我们啃故纸堆,不要求面面俱到。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了解就行,重点是在诗词歌赋小说等传统文学和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细节方面。这才是文化作文写作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载体。

首先我们先了解传统文化符号,看看自然界那些花草树木、日月风云有着怎样的文化指向,这些文化符号就是意象。意象是文化的浓缩。一滴露,一茎草,一弯月,一段风,都蕴含着文化或文学的内涵。读懂意象,文化才明明白白袒露心灵。 梅、兰、竹、菊隐含着君子的美德,美丽的明月却寄托着思乡之情,柔情万千的柳牵着离人的愁,轻盈的燕子滑翔在春天与爱情的天空。世间万物被古代文人捆绑着厚厚的一层情,让后人也在其中挣扎。梧桐细雨,草木摇落,蝉鸣高远,杜鹃啼血,猿猴哀啸,松柏傲霜,鸿雁传书,红豆相思……全部进行了文化“打包”,没有意象“解压”,是无法释放其中的深刻内涵的。所以要积累文化作文的素材,首先掌握文化的符号:意象。

中国是诗的王国,从《诗经》开始,几千年历史由诗歌堆积而成,仅唐诗就达到九万多首。那么怎样才能最有效地积累和理解诗词,便于高效地引用和化用呢?一般说来最有效的是对诗词文化进行分类积累,记住诗句和诗人,如果同时还能记住作品名称当然更好。不过大体了解诗人作品风格、思想性格、人生追求等情况,对理解、背记和写作运用都有很大帮助。阅读背诵诗句时要有意识地运用诗词意象的有关知识,赏析重要名句意境,个性地运用和表达这些名句潜在的亮点。

另外,历史文化名人也是文化作文素材积累的重点。历史文化名人的重要事迹或相关轶事,主要作品内容、风格,表现其精神品质和艺术品位的名句等等,在文化作文的写作中经常综合运用,因此对历史文化名人的掌握显得相当重要。一般说来要掌握他们的“生平简介”、“相关事迹”、“主要作品”、“重要名句”以及“名人评价”。对历史文化名人有了全方位了解,写作时可随意剪裁取舍,很快就会写出满意的文章。

其次,重要历史事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文化作文的重要素材,历史课上已经学过的诸如春秋争霸、三国鼎立、文景之治、安史之乱、鸦片战争等等,在写作中可以随意运用,以增加文章厚重的历史感。

总之,要想写好文化作文,就必须做个有心人,从多方面寻找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从而能使自己在考场上运笔如风,写出令人拍案叫绝的佳作。

感知乡土文化提高作文水平 篇7

一.从教材中感知乡土文化的魅力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正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们可以看到:三味书屋是禁锢儿童的牢笼, 而百草园则是孩子的天堂, 百草园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 有油蛉“低唱”、蟋蟀“弹琴”, 还有神奇的故事、无穷的乐趣, 这生动地道出了儿童对大自然的向往及大自然给予儿童的快乐。大自然养育了万物, 是地球的主人, 也是人赖以生存的空间。大自然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它是语文学习最丰富的课程资源。大到山川日月, 小到花鸟鱼虫, 无论是风雨雷电还是太空宇宙, 所有的这些都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无穷资源, 也是我们语文学习的丰富资源。农村学校的教育对象是农村家庭的孩子, 由于经济与环境的限制, 他们不能尽情享受书本带来的快乐, 他们的学习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而神奇美妙的大自然却给我们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有一次在教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我让学生想想他们过除夕的情景。他们说要挂灯笼, 贴对联, 打炮仗, “三十日”外出者千里迢迢也要回乡与家人团聚。晚上祭祖, 吃年夜饭、菜肴主要有芋头、鱼 (都含“有余”意) 、年糕 (年年高) ;十个冷盆盛于红高脚碗内, 表示“十全”。是夜居民住舍各处遍点红烛、油灯称作“岁灯” (现在是电灯、灯笼) , 家长给幼辈分压岁钱, 置于枕下。因为与他们的生活贴近, 唤起了他们的生活体验, 全班同学的兴致都很高。课堂气氛也更活跃了。

二.收集乡土语言、民间传说、新鲜故事

生活在农村的人们, 其日常口语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是最鲜活最生动的作文语言, 学生在交流、收集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 并在作文中加于运用。农村学生在用具有乡土特色的语言来作文, 不仅增强对自己的认同感还能激发作文的兴趣。

民间故事作为乡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斗争, 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它又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不同时代农民群众的思想和情感, 表达了他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同时这些民间故事还能激励人们热爱生活、颂扬真善美、鞭策假恶丑。

农村中每天都在发生着新奇的事,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自己身边新奇的事。教学实践中, 尝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随笔撰写的形式, 提高学生对新鲜事的敏锐的观察力, 通过学习随笔的撰写, 为写好作文提供相应的素材。

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收集材料, 采访、图书资料查阅、上网查阅, 同时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记录所收集的素材:文字记录、图片资料收集、照片、录音等形式, 使资料更趋完整和可参考性。

三.拓宽写作空间, 提高写作教学有效性

农村学生生活在乡村这个广阔的空间里, 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 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如:碧水蓝天的湖泊河流、乡村田野的风土人情、农家朴实的生活以及民间传说、古诗楹联等, 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此, 只要我们加以研究和开发, 使丰富乡土文化资源与写作教学校本课程融为一体, 达到写作教学个性化、特色化, 促进教师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 从而达到为语文教学服务, 为学校教育发展服务的目的, 进而实现学校课程的创新。使教师成为学生利用习作资源及其他资源的引导者, 使学生成为习作教学资源的主体和主人, 勤于动笔, 乐于表达, 擅于表达真情实感, 把自身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快地释放出来, 使得习作教学有效性得以彰显, 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 从而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摘要: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 因此, 在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中, 把乡土资源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 能使作文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作文教学的研究中, 我们应该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 引向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 在生活中寻找素材。

着眼乡土文化,激发作文情感 篇8

一、培养情感, 熏陶意识

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乡土情感的培养成为可能。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录的一些课文, 不仅语言优美, 而且内容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渗透了作者赤忱的乡土之情。鲁迅《故乡》中的“故乡情”, 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的“山水情”, 体现出名家力透纸背的“乡土情感”。与此同时, 学生对其中的人、事、景、情都耳熟能详, 似乎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具有乡土情结的课文, 有意识地将语文阅读与乡土教育自然巧妙地结合起来, 同时, 阅读是最好的老师, 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是有效弥补教材与农村学生融合差异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沈从文的小说《边城》, 不仅可见到高山、激流、险滩行船的惊心动魄场面, 而且更常见到的是:软风微醺的春日, 月华如水的夏夜, 清明气爽的秋色;深潭见底, 游鱼可数;错落有致的平田屋舍, 那渡船、碾坊、水车、山寨、吊脚楼……一切的一切, 为湘西所特有自然风光尽收读者眼底。在作者笔下, 山水云雾、草木虫鱼等形象组合成为一幅独具特色而又完整的湘西自然世界的风景画。在这幅画里, 你看到的是一种天然谐和的自然美, 作者不刻意求工, 更不雕章琢句, 而是出自平淡笔墨, 这样反而更显现出山水的天生丽质———山, 是山之秀, 水, 是水之灵。那么, 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 让学生从这些名家的文中受到启发、熏陶;让学生学会在作文时像大师们一样有“情感”投入, 发现“好景身边也有”的道理, 达到一石三鸟之效。

二、积累素材, 深化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必须经历两个“回合”: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内化过程”, 即积累;二是“自内而外”的表达———“外化过程”, 即写作。一方水土一方人, 有些地方存在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主要表现在自然、人文等方面, 文学的乡土当然包括方言、地域的风情、民俗。而这些素材的积累, 可以采用游览、考察、参与等形式进行, 用眼睛看, 耳朵听, 嘴巴说, 手笔记。著名作家谭谈写作素材很多都来自农村生活, 甚至在他的创作中还有着不少方言, 不仅没有影响文学的艺术性, 相反还为文学增添了地方特色。因此, 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带学生到社会中去, 到自然中去。笔者所处的农村, 同样也有着内蕴丰厚的资源:婚嫁丧娶的喇叭唢呐, 祈祥祷福的梅山傩戏, 香飘四溢的古镇牛席, 巾帼女兵的冰莹故里, 享誉江南的矿产“钨金”, 等等, 不一而足, 都是重要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脚下的土地, 学会去翻阅已被湮灭的历史, 用心去触抚先人留下的或从容、或艰涩、或豪迈、或彳亍的履痕, 学生就会让自己置身于一个时空隧道, 双眼洞亮, 透视过去, 审视现在, 预见未来, 感受到自身力量的充实, 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 学生就会怀着一种崇高的爱与热情去关注脚下这块土地的存在与发展。

然而未经打磨的原始乡土素材, 给人的印象往往是陈旧、暗淡无光的;是零落的, 缺乏系统的;是隐藏的, 难招人耳目的。乡土素材不会像一座完整崭新的宫殿一样呈现在你面前, 整齐有序, 光亮照人, 一览无遗。教师引导学生去感悟探究一些文物古迹, 要知道这些东西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 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叫他们去做, 就会觉得无所适从, 无从下手, 当然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久而久之, 也就失去了兴趣。面对这样的问题, 作为指导老师, 需要做的就是客观分析, 对症下药, 教给学生感悟探究的思路, 帮他们挑选合适的“工具”。

三、移情素材, 指导写作

乡土素材的积累过程, 仅仅还只是学生感官上的材料而已, 要把它作为文字写出来, 肯定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笔者曾组织一次学生参观本地著名作家谢冰莹故居的活动。冰莹故居、冰莹文化是一个很好的乡土素材, 不仅有谢冰莹年轻时所住地方的生活背景, 而且还有她军旅生涯等方面的素材。回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看到的进行写作, 学生还是无从下手, 有学生这样对我说, “老师, 不就那样一个破破烂烂的地方嘛, 有什么好写的。”这种诉苦让我陷入了沉思。我一边对学生做些鼓励, 一边思考问题症结所在。后来我明白了, 是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想想也是, 叫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到这种“破破烂烂”的地方去, 他们一下子能“悟”出什么东西来呢?

此时, 鲁迅的《故乡》再次给了我启示。《故乡》之所以能传诵, 是因为先生是站在了一个历史的高度来看待问题的, 而且是亲眼看到和切身感受到的。《故乡》中的各类人物, 也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而我们的学生处在和平年代, 从未见过战争, 也没能太多体会封建思想的腐朽。许多也只是口头流传的故事, 少有正式的书面材料记载。因此, 要想让学生把冰莹故里、冰莹事迹作为素材来写作, 挖掘深层的思想内涵、重现历史是调动学生兴趣的最有效的途径。于是经过有序地整理, 结合当时历史背景, 采用图片形式展现在多媒体室内, 图片不仅精美, 而且辅之以言简意赅的语言文字, 之后再围绕一定写作任务有效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让学生与历史素材真正产生共鸣, 激发创作灵感。由此可证明, 利用乡土教育资源不能过于单一、粗陋。否则, 学生创作还会处于困扰之中。再者, 因为我们进行的是写作训练, 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因此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写作对象所蕴涵的人文性的东西。对乡土素材的收集与整理也要以此作为出发点, 不必像考古专家一样囿于一草一木, 一砖一瓦式的繁琐推敲, 而应把重点放在感悟遗迹风情或典故传说背后所蕴藏着的文化内涵, 文化性格, 不必过多地关注材料的细节和权威性。只要学生有感而发, 是真情实感就不错。

四、及时评价, 积极推进

散文化作文 篇9

一、作文定义研究之必要性

作文概念都不知道,教师如何教作文?学生如何写作文?中考、高考阅卷教师又该如何评判作文?

教师教作文时是心中无数的,学生写作文时也是心中无数的,教师评价学生作文时也是心中无数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一些高级的作文教学研讨活动中,许多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都上了示范课,但研讨活动始终是在作文的最下位概念上纠缠,涉及的往往只是作文的某一个知识点而已,而对于作文的定义却极少关注。这样的研讨活动对作文教学并没有太大的推动作用。

作文,是一门课程。作文的定义,是其最核心的知识,是最上位的概念。作文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首先要明确核心概念。唯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学科知识体系。核心知识、上位概念没有搞清,就像建造高楼大厦没有基础一样。

目前,作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病根就在于没有搞清作文的定义。在教学中,教师上一节课,落实一个作文知识点。可是,写作到底有多少个知识点?写作教学到底要掌握哪些最重要的知识点?这些都不知道,那么,我们又怎么知道,教师上的知识点就是学生写作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呢?一直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这样处于最低层次,在无数的作文知识点上纠缠用力。教师、学生用尽心力,可学生最后还是写不出高质量的文章。有鉴于此,笔者开始致力于作文定义的研究。

二、作文定义研究之现状

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关于作文的定义,主要有三类观点。

(一)从写作者角度研究

从这个角度研究的代表人物是叶圣陶。叶圣陶是语文界的泰山北斗,他对于作文有这样的观点:“倘若没有什么想要表白,没有什么发生兴趣,就不感到必要与欢喜,就不用写什么文字。”意思是说,写作是作者自己表达的需要。

(二)从文章内容角度研究

从这一角度研究的代表人物有李镇西、王栋生。李镇西主张作文教学要呼唤真善美;王栋生主张写作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

(三)从文章对读者的作用角度研究

从这一角度研究的代表人物是巴金。巴金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又说:“我为什么需要文学?我想用它来改变我的生活,改变我的环境,改变我的精神世界。”

三、作文定义之我见

(一)作文的定义

上面三类研究,到底谁对谁错?有没有更言简意赅的表达?如果盲目讨论,会有无数答案。笔者以为,讨论这一问题,要基于如下两个前提:一是学生写的给别人看的东西;二是学生写的东西属于精神产品。

明白了这两个前提,作文定义就非常容易明白了:既然是给别人看的,不是给自己看的,当然不能只从自己感不感兴趣、想不想表达的角度考虑;既然是给别人看的,当然也无法以自己的真善美去满足读者的需要。所以,关于作文的定义,我们接受巴金的观点,从给予读者精神益处角度考虑。这样就可以明确:学生写的文章对读者而言必须具有一定的精神价值,即文章必须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造福精神。美国思想家艾默生说:“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力量的东西。”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揭示出“作文”的“文”的含义了,“文”应是“文化”。

那么“作文”的“作”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应该是“创作”。因为,能够给别人精神力量的东西,不是照搬生活就可以的,不是胡编乱造就可以的,也不是随心所欲就可以的,而是只有呕心沥血、只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造才行。

所以,作文,就过程而言,就是创作文化;就结果而言,就是创作的文化。

那么,我们人类创作的文化,具体可以满足人类精神的那些需要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四类:

一是提升思想,即给读者正确的思想,帮助读者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如初中语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它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观点:一个巨大的困难,不是一下子可以克服的,把它分解成无数小困难,就容易一一克服了。很多议论文,都属于这类文章,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等。

二是陶冶情操,即给读者展示美好人性,帮助读者提高情感水平。像初中语文课文《老王》,文中的老王,一无所有,却有颗金子般的心,他给予了作者人间最宝贵的亲情。处于社会最低层的老王却有最高贵的灵魂,读了此文,读者情感就会得到净化、升华。

三是丰富知识,即给读者介绍知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就是这类文章的代表,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奇妙的克隆》等。

四是愉悦心情,即给读者呈现的是各种事物的美丽。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就是这类文章的代表,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学生写的文章,必须要有其中的一个价值,或提升思想,或陶冶情操,或丰富知识,或愉悦心情。若一个价值也没有的话,那只是文字的堆砌而已,算不得作文。

(二)好作文的定义

什么是好作文?好作文,可以从三大维度衡量。

一是看价值数量多少。一篇文章,同时具有四个价值,可提升思想,可陶冶情操,可丰富知识,可愉悦心情,就是好文章;只有其中的一两个价值,则稍逊了。

二看价值本身质量。价值本身质量越大,文章越好。提升的是大思想,就是好文章;提升的是小思想,则稍逊了。陶冶的是大情操,则是好文章;陶冶的是小情操,则稍逊了。丰富的是大知识,是好文章;丰富的是小知识,则稍逊了。愉悦的是大心情,是好文章;愉悦的是小心情,则稍逊了。

三看读者受益面。读者受益面广的,是好文章;读者受益面狭的,则稍逊了。

四、作文定义之实现

所谓作文定义的实现,就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写出符合这一作文定义的文章。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过系列的训练才能达成。这里讲讲其中最重要的几点。

要使学生的文章富有思想性,就必须使学生拥有先进思想。要使学生拥有先进思想,可以这样做:第一,通过语文课文学习,指导学生从中提炼思想,积累先进思想;第二,指导学生订阅具有思想性的杂志;第三,要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教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要使学生的文章能陶冶情操,就要使学生具有美好的情操。要使学生具有美好情操,可以这样做:第一,通过课文学习,指导学生向主人公学习,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第二,要帮助学生观察发现家人、同学、老师的美好情操,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情操得到熏陶,也可以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表达能力;第三,要帮助学生践行美好情操,譬如引导学生去敬爱长辈,关爱他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要使学生的文章有丰富的知识,就要使学生知识丰富。要使学生知识丰富,可以这样做:第一,在班级里订一些知识丰富的报刊,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第二,在班级开设图书角,让班级同学提供精美图书,以开阔学生视野;第三,每节语文课开始的5分钟,可以让学生交流在课外阅读的精美文章,以扩充学生信息。

用作文的方式弘扬乡土文化 篇10

近年来, 会宁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这样的战略思想:“打红色牌, 把会宁建成全国红色旅游名城;打绿色牌, 把会宁建成陇中绿色产业基地;打金色牌, 把会宁建成西北教育名县。”这三张牌, 其实就是会宁的三种文化, 教学中, 我鼓励学生写这三个方面的作文, 弘扬我们的乡土文化。

比如, 会宁被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小杂粮之乡”, 《妈妈的杂面馆》这篇作文就弘扬了这种文化———

妈妈进城务工两年后, 居然在城里最繁华的地段开了个杂面馆。妈妈的杂面馆供应的品类繁多:搅团、懒疙瘩、荞面节节、荞面煎饼、扁豆面等20多小吃, 这些小吃配以土豆、苦苦菜、酸菜等农家饭菜, 便宜可口, 受到游客和县城居民的欢迎。

妈妈的杂粮餐馆之所以走俏会宁, 是因为会宁的杂粮品优价廉, 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外地游客和城里人生活质量提高后, 精细粮吃惯了, 越来越怀念富有营养的小杂粮食品;长期以来, 会宁农村以杂粮为主要食品, 民间杂粮手艺人众多, 妈妈做的杂粮饭不失传统风味, 口感独特。吃会宁杂粮小吃已成为来会宁客人的首选。

再如, 会宁是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地方, 现在是全国红色旅游名城, 学生的作文《会师情怀》就弘扬了这种文化。

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 是民族抗战的前进阵地, 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 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是毛泽东军事路线重大胜利, 张国焘分裂主义路线彻底失败的标志。作为长征的会合点, 会宁与出发点瑞金、转折点遵义、落脚点延安一道, 成为中国革命圣地。

走进会宁城区, 沿街每个路灯灯柱上, 都装饰有红一、二、四方面军的军旗。血色军旗仿佛在诉说着会宁同中国革命的密切联系。会宁, 承载着共和国的光荣和梦想, 在这里, 红军和会师地群众血脉相连。

会师塔建于1986年10月, 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 由邓小平亲笔题名。夕阳下, 红色的会宁会师塔高大威武出现在我面前, 像是在赴一个很久以前的约定, 陌生的空气中流动着丝丝亲切的感觉, 说不清的似曾相识, 道不明的心荡神摇。它三塔合一, 共11层、高33.3米, 玲珑美丽, 让人感受到一种振奋、一种精神美的冲击和震撼。从底层到塔顶, 我数了数, 旋转塔阶共有124个, 它数字象征着第一、第二和第四方面军, 11层象征着长征总共经过11个省份, 塔的每层都有长征重大事件的图文展示。登上会师塔, 远眺白云蓝天, 看着楼上猎猎作响的红旗, 耳边仿佛又听到激战的枪炮声, 看到红军战士从硝烟中走来。高原小城会宁, 已经紧紧和中国革命联系在了一起。这一感情, 穿越时空, 无法阻隔。

话题作文“传统文化”写作导引 篇11

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每一项传统文化都如闪亮的珍珠熠熠生辉,音乐、书法、节令、诗词、武术、中医……每项传统文化中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蕴藏着中华民族的宝藏。请以“传统文化”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引】

1.运用传统文化素材写作,要学会筛选。

中国的传统文化灿若星河,唐诗宋词、书法篆刻、京戏脸谱、皮影艺术、中华武术,还有传统节日的各种风俗礼仪等,举不胜数。写作时,首先要筛选出自己熟悉的,不能一知半解,更不能张冠李戴,胡乱搭配;其次还要与作文题巧妙衔接。

2.运用传统文化素材写作,要学会融合。

传统文化素材仅仅是素材,而文章是作者丰富情感的表达,二者只有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打动读者。选好了材料,写作时,我们可以写自己学习某项传统文化的过程或者体验,可以写对某项传统文化慢慢消失的担忧,也可以写某项传统文化传递的亲情、友情,如过春节等。

【佳作示例】

传统文化里的坚守

◎贾博琪

雨落芭蕉,帘卷西风,历史如奔腾的长河悠悠而去,而那些传统文化如同珍珠一般,留在了沙滩上,也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作为中国人,我们会用心去坚守,这一代代的坚守,汇成了生生不息的民族魂。

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在那大红色的窗花里。刀起刀落间,纸屑飞扬。儿时,小小的我爱托着两腮,饶有兴趣地看奶奶灵巧的手把那大红色的纸镂成一幅繁华的图案。纸屑飘摇在她的袖口、指尖,一条将要跃起的鱼逐渐呈现在纸上。“真好看。”我爱不释手。奶奶欣慰地看向我,眉宇间藏着淡淡的愁:“这窗花剪纸是中华传统艺术里的一宝,里面有浓浓的年味,有浓浓的中华情……可惜,不知道还能不能传下去。”

在奶奶的熏陶下,我小小的手拿起剪刀,成为这剪纸文化的又一代传承人。奶奶请放心,我会用我的坚持让窗花艺术发扬光大的。

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在那古色古香的二十一弦里。我被眼前古筝那饱满沉稳的色彩、精致绝伦的雕花、行云流水般的刻字深深折服。筝上的二十一根弦清一色的淡雅,老师十指轻捻,乐声似天籁般流淌。当钢琴的黑白键逐渐取代了古筝的二十一弦,谁能看到它背后隐藏的淡淡泪痕?清风徐徐,裙裾飘飘,我指尖轻触,奏一曲《梅花三弄》表志趣,赋一章《高山流水》觅知音。嵇康的《广陵散》早已失传,谁还能同伯牙子期一样懂这华夏古老的琴音?

每个周末风雨无阻,我都会去老师那里学习。我深陷于古筝的魅力中,老师与我们一起合奏,我深信这种坚守,不仅是愉悦我们的心情,更是坚守着中华的古韵。

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在那精致华美的戏服里。外公外婆喜欢听京剧,于是我就学会了哼唱京戏。摆起兰花指,迈出凌波步,唱一曲《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又早东升……”这悠悠京腔,醉了外公外婆。外公早年买了一套京剧正旦服,如今将它送给了我。“丫头,京剧可是我们的国粹,你天生一副好嗓子,坚持着好好练,可不能辜负了这戏服,糟蹋了国粹。”外公将这戏服和头面递给我,语重心长地嘱咐着。我郑重地接过来,对外公笑。

在这个流行音乐风靡的时代,我能做什么?也许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默默地坚守,用心唱好每一句戏词。

天涯海角,每个角落都会有守护着中华传统的华夏儿女,连成一个红红的中国结。飘扬的中国结世代相传,汇成厚重古老的中华魂,生生不息。

【评点】

作者成功地选取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这一角度,这不仅是一个人的坚守,更是一个民族的坚守,立意深刻,让人敬佩。

在材料运用上,作者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人感叹其知识的广博。在写作中,作者不是对材料的简单堆砌,而是不着痕迹地把材料融入了“我”的生活,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散文化作文 篇12

关键词:校园文化,作文教学,文学活动

一、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艰难现状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在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中, 作文教学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既难倒了学生, 也难住了教师。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偏低, 又难以改变现状:面对作文, 要么无话可说, 要么有话说不出, 即便说出来, 也都是些“低分文字”。于是教师便以“作文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 要靠多年积累, 要有兴趣和毅力, 要有文学功底, 要有……”这样的“肺腑之言”来“告诫”学生, 致使很多学生只能“望文兴叹”、“望文生畏”。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学校的育人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如今, 许多大中小学校都充分利用各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将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校内精神文明建设和创设优质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课内外文化活动为内容、校园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弘扬校园主体精神、活跃校园文化环境, 实施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 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推进了学校的整体建设, 使学校在高层次、高质量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二、校园文化与作文教学的契合

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主导作用。校园的学习、生活在人的成长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作文教学作为是一种引导、帮助学生反映自我意识的特使教学形式, 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校园文学活动既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也是语文教学包括写作教学必要的课外延伸。

目前, 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研究校园文化与写作教学的规律, 可以使校园文化更加有序化, 促进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又可以借助校园文化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抒写真我心声, 从而推动作文教学走向真正的创新, 让学生和教师终生收益。

三、依托校园文化, 拓展写作资源

1. 改善校园环境, 感受自然之美

校园是师生生活、学习、活动的场所, 美化、净化校园以及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的美化、净化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教育。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 力求做到建筑营造整体美, 绿化营造环境美, 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 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隐性课程。优美、高雅的环境能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注重校园的绿化、硬化、美化及室内、宿舍的装饰, 时刻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美。

2. 利用乡土资源, 感受文化气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对学校而言, 所处之地潜藏着极度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 是生成作文的最优质的资源。作文资源观上, 要改变过去仅仅囿于校内课程资源的课程资源观念, 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自然类资源、人文类资源和社会类资源。作文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时时处处皆留意, 关注社会和家乡的时事和变化, 尤其要了解和掌握家乡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

3. 开展社团活动, 体验丰富生活

校园社团活动既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也是语文教学包括写作教学必要的课外延伸。社团是校园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子, 学生参与热情高, 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学生渴望学校开展更为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以便从中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 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学校每学期可定期开展一系列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学活动, 如征文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手抄报比赛、科技文化艺术节、文艺会演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文体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校园文学社更应充分发挥其社团优势, 开展文学探索活动, 对校园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开拓, 也有利于课堂作文教学的生成。这些活动的开展, 既收到了活动育人的目的, 又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写作素材, 更能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

4. 开展读书活动, 滋养人文精神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作文教学必须依赖于学生广泛的阅读。开展系列阅读活动, 如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阅览室, 组织学生有计划开展课外阅读。班级也可在教室内设立图书角, 设立书柜, 由学生自己捐书, 由专人负责管理, 供学生随时阅读。为了配合阅读活动, 可专门举办几次经典名著阅读指导讲座, 各语文教师根据各年级学生的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给学生作一定介绍、指导, 并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 将优秀的读书笔记发表到校刊上, 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文学讲座和阅读、鉴赏活动使校园文化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 也使课堂作文教学形式不再单一。

上一篇:诉讼法之证明标准下一篇:企业财务危机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