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课散文的练笔形式(精选3篇)
作文课散文的练笔形式 篇1
一、由写“往事琐忆”起步, 掌握构思回忆性散文的基本要领
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吴伯萧的《菜园小记》、唐韬的《琐忆》, 从中体会散文取材的“散”、线索“阴”、笔法“活”的特点, 以及构思的一般规律。然后, 努力追忆童年、少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 撷取难以忘怀且有内在联系的若干生活片断, 加以组织整理。先用一条有机线索将零碎片断串接起来, 再从中提炼出有意义的主题, 并围绕主题将素材增删取舍, 后将有用的材料布局成篇。
如年年过春节, 年年有别。对那些曾牵动情思的置年货、写春联、吃年夜酒、散押岁钱、穿新衣服、拜年等琐事, 择其一中, 进行回忆纵比。其中前后变化大、对比强烈的片断, 容易激起感情的波澜, 引起写作的冲动。有位学生以“大年饺子”为线索, 写他小时侯吃萝卜饺子, 后来吃豆腐饺子, 再后来吃猪肉饺子, 今年不仅吃了羊肉饺子, 还吃了核桃饺子, 其间穿插了家境的变化和吃饺子时的气氛。文章写得自然朴实, 以小见大, 以饺子变化热情讴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二、训练含蓄抒情的技巧, 打好写抒情散文的基础
文章本是感情物, 而抒情散文尤以“情”取胜。抒情, 或直抒胸臆, 或借景言情。初写抒情散文, 多不会含蓄的抒情, 往往滥用感情助词, “啊”和“呀”, 使抒情太直太露。因此, 感情入字融句是写抒情散文的基本功。为此, 作如下片断练习, 掌握含蓄抒情的方法。
一是选用同一场景, 分别写两段描写景物的文字, 一段表达快乐的心情, 一段表达忧伤的心绪, 使景物自身染上感情色彩, 笔者不要站出来直抒。同样是路边的小树、小鸟或天空的太阳、云朵, 人们在高兴或忧伤时, 眼里的这些景物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的 (不是景物本身有什么变化) , 这“色彩”就是人们主观感情给染上的。有个小朋友养了只小猫。一天他做了好事, 邻居夸了他, 这孩子高兴极了, 抱起小猫又是亲又是抚, 他感觉小猫是天下最好的猫。样子伶俐, 毛色油亮, 目光锐敏, 连脖子上的大铃铛也是那样的小巧玲珑。一会儿爸爸下班回来, 发现他只管跟小猫玩, 不去写作业, 便责备开了, 他委屈得哭了, 小猫跳在一旁远远的望着他。这时, 小主人眼下的小猫变成天下最可怜的猫了。眼光忧郁, 毛色灰暗, 连那大铃铛也好像变成了大秤砣, 沉得小猫脖子快要断了似的。同是一只小猫, 眨眼工夫, 为何前后判若两猫呢?这是小主人以不同心境给猫染上不同感情色彩的缘故, 这种写法通常叫做“缘情以布境”。
跟“缘情以布境”相反的, 叫做“触景以生情”。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 写了阴风怒号和春和景明两种景色, 又写了迁客骚人情随景迁的两种心境。这就是“触景以生情”的生动范例。这两种写法比起来, “缘情以布景”难度大些, 故作了较详细说明。
二是仔细观察周围的人, 选一个曾喜爱过也曾讨厌过的人, 各写一段人物细节描写, 在字里行间表达出喜爱或厌恶的情感。有位学生写了篇《我的爷爷》写爷爷爱唠叨, 在唠叨时他感到爷爷很讨厌, 在给年岁钱时, 又感到爷爷很可爱。她全用白描手法, 不置一字褒或贬, 却写出了讨厌或喜爱的情感。例如她写爷爷“讨厌”, 就写了爷爷罗唆重复的话语, 写了爷爷唠叨时不坐也不站而是走出走进的动作, 写了一家人默默各干各的活, 谁也不搭理爷爷等, 作者的讨厌之情是不言自明的。这类“写春不见春”的片断练习要反复进行, 待“情”入字融句后, 写抒情散文就会得心应手了。
三、练习写游记和访问记, 培养写叙事散文的能力
初步掌握了散文构思谋篇的基本方法和含蓄抒情的技巧后, 可练习写游记和访问记。写游记不是在游览后才写, 而是在游览时, 就要考虑如何下笔写。比如在游览中, 要记清游踪, 选择风景点, 对引起兴趣的景物从不同角度细致观察, 并一一记准特征。动笔写时, 先画出游踪图, 标出风景点, 列出主要景物的名称、方位、特点以及有关的传说, 再从立意考虑确定详略, 描写中注意给景物涂上自己的感情色彩, 使文章有深刻的思想和鲜明的个性。写访问记同写游记一样, 只是观察描述的对象更具体些, 对那些最能表现人的思想、品格、气质等方面的细节要格外留心记取, 至于访问过程中涉及到的物, 对其方位、布局、构造、历史沿革及有关传闻也要了解清楚。动笔写时, 其过程大体同于游记。写游记和访问记, 不仅能练笔力, 更重要的是练眼力。就象猎手练枪法先练眼力一样, 眼力是笔力的基础, 不可等闲视之。
四、从小事中发掘哲理, 打点写议论散文的基础
议论散文不是议论文, 它首先是散文, 其次在表现手法上侧重于议论而已。如果是个有心人, 生活中时时发生的事, 值得思考的实在太多了, 这是练笔的好素材。红艳艳的苹果真惹人, 削开皮却被虫蛀了, 小小的玻璃碎片装在万花筒中, 却能开出奇花异葩, 看报得到一条信息, 他竟成了致富能人。一句暖心话使冤家成了朋友;喝汤一急, 舌头烫的钻心疼等这些事稀松平常, 可仔细玩味, 蕴藏着深意。记下事情的始末, 从中提炼出启人思考的东西, 对人对己不无好处。这种片段练多了, 叙事议论也就下笔有神了。
散文练笔的形式还有很多, 以上谈的只是训练基本功的几种方法。
随文练笔,探寻言语形式的秘密 篇2
一、找点扩词,丰富画面
教材中有很多词语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挖掘这些词语,引导学生进行画面的联想和充实,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秦兵马俑》中“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抓住省略号来引导学生关注还有许多不同的兵马俑呈现不同的神态, 而通过每一种神态可以想象兵马俑的内心世界。然后抓住关键词“神态各异”让学生随文练笔,想象画面,用“有的……好像”来进行练笔,习得方法。学生写出了诸如:有的兵马俑微闭眼目,好像在养精蓄锐,作好下一场战斗的准备;有的兵马俑手持长刀,咬紧牙关,一副无懈可击的模样,好像正待冲上战场与敌人厮杀;有的兵马俑右手遮额,举目远眺,好像身在兵营,心已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神态各异”的画面被学生描绘得栩栩如生,而描写上加以想象的写法也相得益彰,运用自然,这在平常的肖像描写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又如《穷人》这篇课文中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一整段的心理描写突出了桑娜矛盾又自责却坚定的心情,抓住“忐忑不安”,让学生也来随文尝试心理描写, 桑娜断断续续的思维和矛盾心理给学生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有学生写道:“语文老师正在报成绩,我的心忐忑不安:这次语文考试好几题没把握,会得多少分呢?九十分以上,那真是谢天谢地了! ……哦,可是不会有的。八十几分,那这星期只有听妈妈唠叨了,肯定又说我上课不认真啊、不求上进啊……若是八十分以下,那惨了,要受到爸妈的联合夹击……或许,爸爸还会揍我一顿,那我也活该……”这段描写把学生报成绩时的忐忑心情写得淋漓尽致,这样的练笔集理解、想象、表达于一体,促进了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抓住特征,提升内涵
练笔目标设计应充分挖掘文本的价值, 从思考文本独特的写作方法来提高运用语言的高度, 教师要选取与文本相符的目标来指导写作。如《一面》中关于鲁迅的外貌描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描写人物的外貌尤其是肖像描写应抓住特征, 而学生在描写时不知道抓特征,写人常常“千人一面”:圆圆的脸蛋,红扑扑的小脸,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张小小的嘴巴,笑起来露出个小酒窝……抓住文中具有特征的外貌描写来进行教学, 这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并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的教学契机,可以设计以下环节:(1)幻灯出现鲁迅的肖像图,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眼前的鲁迅;(2)找出课文中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 读一读, 让学生与自己的描述作对比,他们自然就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语言的准确和简练。(3)课文中几处描写都提到瘦 ,但无论是直竖的头发和隶体“一”字的胡须都体现了鲁迅精神抖擞,从而引导学生明白从其外貌描写中突出了鲁迅置健康于不顾, 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这种形神具备的描写是我们所欠缺的。 (4)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同学或家人,能抓住特征来进行描述。学生练笔:(1)小悦胖嘟嘟的脸上总挂着笑容,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仿佛总在询问着:“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 ”(这是一个特别乐于助人的孩子。 )(2)看,辰辰抱着篮球跑进教室,满脸通红,额头上沁满汗珠, 头发像雨淋过似的, 瘦长的身体显得特别有精神,浑身散发着运动的气息。 (同学热爱运动的性格就渗透在外貌描写中了。 )这样的练笔体现了“写外貌为写人服务”这一独特的写作价值,发挥了学习片段写法和提升思想内涵相结合的双重作用。
三、仿写句式,迁移表达
朱熹曾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课文中的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句式仿写来加强段的能力训练。如《桂林山水》中“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作者用三个分句构成排比,整齐匀称,节奏明快,给人以美的享受,鲜明地突出了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了解此段的形式后,笔者趁热打铁安排随文练笔,有学生写道:“春天的雨真细啊,细得像一条条线织在天空中;春天的雨真轻啊,轻得让你感觉不到它的到来;春天的雨真奇啊,落在地上长出了一朵朵小蘑菇! ”通过练笔,在单元习作中有学生写《家乡的山》时,很自然地就运用进去了:“家乡的山真高啊 ,高得让你抬头看不到它的顶峰 ;家乡的山真绿啊,绿得仿佛像被染过似的;家乡的山真美啊,仿佛让你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仙境! ”课文是最好的例子,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段落结构, 都向学生渗透着最精准的语言和方法,通过随文练笔加以模仿借鉴,将其转化为自己能灵活运用的技巧,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练笔方式,不过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明确文本形式要素或写作技巧要素,避免含糊笼统的“请你仿写”。
四、理清主线,领悟技巧
每篇文章都有一条主线,抓住了主线,就能提高学生整体把握和统筹安排的能力,也引领学生走进了文章,走进了丰富的语文世界。《颐和园》这篇文章条理清楚,过渡自然,是写游记的典范之作。先让学生画出课文中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为了让学生领会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过渡运用得自然清晰,于是我安排学生随文用过渡型的几个句子来提纲式地写写我们的校园。学生写道:“一走进我们的校园,便看见右边的墙壁上镶嵌着金光闪闪的几个大字———大侣小学。……走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花坛里“希望之星”的雕像。……花坛的左右两边是A、B幢教学楼。……我们的教室在B幢教学楼。……教学楼的后面是一个红绿相间的塑胶操场……”看似简单的练笔, 却为以后的游记理清了一个简单的行文线索。接着再让学生领悟开头和结尾的写法,第一自然段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发出感叹总结全文,衔接自然,首尾呼应,总分总的结构段式也在学生心中清晰明了,这样读写互动,言意并举,使学生对文体形式有了最基本的了解和运用。
作文课散文的练笔形式 篇3
一、学生自评, 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还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 无法对自己写的练笔进行客观的评价。老师们总是一个人说了算, 剥夺了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 导致很多学生被动地依赖老师评价, 而完全丧失自己的观点, 无疑这种情况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 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反思总结能力。
比如, 在学习了小学二年级语文的《青蛙看海》一课之后, 教师布置了一篇小练笔, 让学生写一写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二年级的孩子对于课文的理解能力有限, 尽管学完了课文, 有些学生还是没有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有学生写道:“我很喜欢青蛙, 它是人类的好朋友。它经过自己的努力, 看到了美丽的大海。我很佩服它。”在进行练笔评价时, 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反复地读练笔, 然后自己进行评价。这个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发现, 这个练笔在句子中可以再加上些词语, 让句子更加通顺, 而且课文主要是写“青蛙”坚持不懈地爬到山顶, 才能看到大海。这个学生通过这番思考后, 对练笔进行了修改:“我很喜欢青蛙, 因为它是人类的好朋友。学习了课文之后, 我还很佩服青蛙。因为它通过自己坚持努力, 终于爬上山顶看到了美丽的大海。我应该向青蛙学习!”学生通过这样的自我评价和修改, 达到了反思提升的目的。
由此看来, 小学低段的练笔不是只能由教师一个人说了算, 也可以让学生自评, 正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明确自己下一步努力的目标, 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创造更多的机会。
二、教师评价, 点拨学生练笔方法
教师作为练笔的组织者、指导者, 在学生完成练笔之后, 需要对学生的练笔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客观的评价。采取多种方式的评价, 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指出学生的不足, 可以满足学生重表现、渴望被认可的需求。从评价方法来看, 教师可以通过把学生练笔中写的优美的句子、精彩的表达在课堂上读出来, 大力地表扬这些学生, 促使学生模仿学习, 帮助学生掌握练笔的方法。
比如, 在学习了小学语文二年级的《母亲的恩情》一篇课文后, 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 进行“孝道”的教育, 布置学生做一件关心家长的事, 然后写成小练笔。大部分学生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了, 并且完成了练笔。有学生写帮妈妈打扫卫生, 有的写给奶奶洗脚, 有的写陪爷爷锻炼身体等。教师首先表扬了这些学生的练笔, “同学们都很懂事, 认真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大家的练笔写得很好。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主要还是因为真正去做了这件事, 就有自己亲身的感受, 所以写出来就非常的真实感人, 而且描写得也很细致, 很清晰。希望以后写话、练笔都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感受。”通过教师的总结点评, 指导了练笔的写作方法。
由此发现, 教师作为练笔的组织者、指导者, 对学生的练笔可以进行更加专业的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练笔的技巧, 强化练笔的方法, 促使学生改进练笔中存在的不足, 提升练笔的效果。
三、生生评价, 张扬学生练笔个性
学生作为练笔的主体, 对于练笔的优劣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学生不但可以进行自我评价, 也可以对同学的练笔提出自己的看法, 从自己的角度进行评价, 发现他人练笔中的优点, 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所以,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练笔进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拓宽评价的角度, 避免千篇一律, 让练笔更好地体现学生个性。
例如, 在学习了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的《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之后, 教师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 对狐狸或者乌鸦说一段话,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 有的对狐狸说:“狐狸啊, 你太坏了, 总是去骗乌鸦的食物, 自己难道不会去找食物吗?”有的对乌鸦说:“乌鸦你太笨了, 怎么老是上狐狸的当, 狐狸的话能信吗?”在学生们完成了练笔之后, 教师选出了典型的练笔, 让学生自己先读出来, 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有同学说:“写得很好, 和我写的差不多, 只是比我写得要通顺一些。”有的说:“我觉得还可以写一写乌鸦吸取了教训, 下次没有再上当的故事。”学生们给出了不同的评价,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文课散文的练笔形式】推荐阅读:
练笔作文600字09-15
小学三年级作文练笔06-06
练笔(一)想象作文100字06-12
小练笔五年级200作文11-21
童年趣事小练笔五年级作文08-01
再见了亲人小练笔400字作文09-30
作文形式08-17
关于奉献的作文散文11-21
作文内容与形式教学08-15
英语作文演讲稿形式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