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出家乡味作文

2024-05-18

细细品出家乡味作文(共4篇)

细细品出家乡味作文 篇1

我的家乡是一个海滨城市。小时候,父母经常带我回老家。爷爷奶奶家在镇上,他们总是热情地迎接我们,给我们做上可口的菜肴。家乡,在儿时的我眼中是甜蜜的。

也许长大了,学习任务更繁重了吧,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去看爷爷奶奶了。终于,在我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爸爸妈妈商量后决定带我回老家过几天。在六七个小时的车程后,我又见到了那阔别已久的家乡。走在儿时玩耍、奔跑过无数次的乡间小道,两边的农田里,成行的稻秧透着碧绿,稻田延伸向天际,一群又一群燕子欢叫着飞过,地里似乎不时有几只“草狗”你追我赶地在稻田中嬉戏。

爷爷奶奶依旧是那么亲切慈祥,只是身影好像矮了些,头发更加灰白了。爷爷带着老花镜看着报纸。奶奶带我走进新装修的屋子,儿时记忆中的那烧柴火的土灶,已经变成了崭新的台灶。锅中是我儿时最爱吃的海虾。太阳快要下山,夕阳的余辉仍然灿烂,散发着生机与活力。晚饭做好了,椭圆形的餐桌上摆满了熟悉的菜肴:焖虾、红烧螃蟹、排骨汤、西红柿炒蛋……一家人坐在餐桌边,纷纷抑制不住食欲,“唰唰”地动起了筷子。趁着妈妈和奶奶唠家常,爸爸偷偷拿来一瓶白酒,和爷爷一起小呡几口。妈妈和奶奶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聊完家常聊八卦,即使这样,她们依然时不时地帮我剥虾子、剥螃蟹。小时候常围着我玩闹的小狗却不知去向,取而代之的是一只同样贪玩的猫咪,慢慢的,餐桌上的虾壳和螃蟹壳越来越多……,吃过晚饭,邻居路过,爷爷奶奶便请他们进来一起聊聊天,看看新装的大屏液晶电视……院子里的鸡舍中,鸡早已安静下来,不再喧闹。月光格外皎洁,迟到了的晚风拂过漆黑一片的稻田,带着夜的祥和,又拂入千家万户。时近午夜,邻居们已退去了,爷爷奶奶收拾完也准备睡觉了。爸爸将剩余海鲜放入冰箱,空气中弥漫着海的气息。小木床上,我望了望窗外,院里的石磨孤单的静默着,耳边是蟋蟀的琴声,明月也已至中天。“好好睡吧。”奶奶用着家乡口音嘱咐着嘱咐着。门廊的老白炽灯已熄灭,我做着甜蜜的梦,仿佛又回到了儿时的那段快乐时光。

我的家乡,没有城市的繁华,却多了几分祥和、几分宁静。家乡的味道,永远是简单的快乐的,是甜蜜的。

细细品出读书味作文 篇2

——题记

打小,我的父母便早早给我的小书柜塞满了各式各样的书,有古书,有小说。大到重若泰山的《乱世佳人》,小到巴掌大小的《六朝怪谈》。每当我吃饱喝足,便会跑进房间急不可耐地打开书柜。或许是一种神秘的引力吸引着我,每当我打开书柜时,总会有那么一种味道向我袭来。它不疾不徐,轻飘飘的,既像地下室尘封已久酒窖的厚重味,也像夏天树荫下绿叶的清新味,总是令人陶醉。挑上一本感兴趣的小册子,找上一个安静的地方盘坐下来,身旁放一杯牛奶或一袋饼干,就这样消磨掉大半个下午的时光,也是一种享受和快乐。

翻开书的封面,一股独特的清香扑面而来。不同的书有着不同的味道:《一千零一夜》的味道俏皮可爱,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幸福的童话;《北京,北京》的味道懵懵懂懂,表现着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年华;《北京折叠》的味道晦涩沉重,述说着一种又一种人的人生阶层......书的味道充斥在我的大脑,使我跟着作者,跟着书中的`人一起经历不同的人生。与书中的人一起长大,与书中的人一起欢笑,一起流泪,是件辛福的事。读书的味道是多变的,每个人对每本书都有不同的看法。不可能所有人都渴望在“欲界仙都”中生活,只会投身于山水之情,淡泊之情,也会有人沉迷“灯红酒绿,霓虹迷离”的生活,活在世俗中央,这也不一定不好。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读书的味道是快乐的,读着书中人一个个欣慰或满足的笑脸,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地扬起嘴角,哼上一首小曲。

读书的味道是痛苦的,看着主人公撕心裂肺,一蹶不振,自己心中也不好受,但在大悲大难过后,便有着长久和宁静。

细细品出岁月滋味作文 篇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讲故事的人,洋溢着和蔼的微笑,桂花树下,他侧坐着,一句句的经典飘荡在空中。

那时,我最爱爷爷吟诵这句,无数遐想在脑海中畅游,小小的年纪,虽不懂这句话背后的含义,但略懂这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赞美、思念。这会不会就像我对爷爷的敬佩与依赖呢?

日日复月月,月月复年年,无数个日子就这样在欢乐中从指缝间溜过了。

岁月的味儿似乎是甜的,我长大了,懂得了更多知识,感受到更多新奇事物带来的乐趣,对他人的依赖也不知不觉地褪去了。

岁月的味儿似乎是苦的,爷爷变老了,风雨交加中,染白了头发,腿脚日益不灵活了,只是独自在家中抄写《红楼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每每看到爷爷抄写这句,就不由得想:会不会这是爷爷对过去的`怀念呢?

岁月到底是什么味儿?谁,也说不清,只是在忙忙碌碌中悄然变化。我在家中的时间越来越少,每次匆匆吃完晚饭,准备上楼写作业,爷爷总会说:“不玩会吗?”当周末准备补习时,爷爷总会说:“不休息会儿吗?”当我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中,爷爷总会敲门而进:“出去玩会吗?”……虽然被拒绝,但这似乎成了他的一种习惯,只是在整天的忙碌中,这些好像都被我遗忘了。

一次晚饭,我提议出门散散步。爷爷不由流露出愉快又惊奇的笑。那个笑容,似乎敲打了我,像揭开巨大帷幕的一隅,发现了对爷爷的冷落。

我们在河边走着,偶尔会听到露珠打翻叶子发出的“啪嗒”声,茂密的草丛中,萤火虫发出微弱的光亮,似乎淹没在远处灯火辉煌之中,却照亮了四周属于它的小小天地。

那个夜晚,我们互相交谈着,从过去讲到未来,彼此珍惜着此刻的时光,珍惜着这爷孙间独特的亲情。

细细品出番茄味作文800字 篇4

循着叫卖声望去,便瞧见一颗颗泛光、饱满的番茄静悄悄地躺在售货架上,用水灵灵的身体惑了我的眼。外婆却只用皱纹挤出个神秘的笑,用苍老的手划过了番茄:“中看。”

外婆见我喜欢,便买下了。我爱吃番茄,于是没等到晚饭就偷了一颗洗了吃。我盯着饱鼓鼓、圆溜溜的番茄不禁咬了一大口下去:“”想象中的甘甜汁水并没有淌进喉咙,记忆中粗糙乡土的芳香和夏季的清凉消失全无,取而代之的是大篷赠予它的冬日的干燥。外婆见了我如此失落的表情,却在一旁笑了起来:“傻孩子,初冬的季节你要上哪去找来这些个透亮的番茄呀!还不都是大篷里农药催熟的嘛!个个儿都是温室里栽的,金贵的很,哪儿比得上自家浇出来的番茄哟。”说到这,外婆露出些得意的神情,这才领悟了外婆未说完的话:中看,不中用。

忆起儿时的盛夏,外婆用生满老茧的手牵过我稚嫩的手,在浮着腾腾热气的水泥路上走回家,正巧经过个冰淇淋小铺,我激动地要去掀开厚棉布,却被外婆制止了:“回家吃个西红柿。”大概是特定的时间干了特定的事,我嘟了个嘴不情愿地跟在外婆的身后,她以为小番茄是她能给我的最大的零食了,自然在意不到我的郁闷,就像我在意不到她的关爱一样。就目送她孤伶伶的背影下了田DD一个佝偻的老人挥汗的背影永远与那日的残阳定格。外婆用黝黑的手递来了三个番茄,都是些歪瓜裂枣,深深浅浅的痂清晰可见却遮不住它们其貌不扬下的`深情。于是和外婆一起将它们洗净,只一口便像在嘴中爆开,溢出风吹雨打后历经而成的甘甜、多汁。

大概正巧在这时,这地和这人品出了这味儿。想起一则新闻才明白外婆一直以来的用意,一个上了著名大学的孩子,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退学。是有些夸张了,但确是实实在在的“低能儿”,正如大篷中的番茄,撒上再多的农药也品不出甘甜;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也只藏着干瘪的果肉。

现在的我们总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往往忘了重要的远不是我们“圆溜溜”的外表,而在于“渴口多汁”的内在,往往为了追求一个完美的躯壳,忘了去塑造一个自立更生的能力。

上一篇:求职找工作下一篇:南国的冬天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