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

2024-09-14

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共11篇)

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 篇1

一、文化传统与课程

教育作为一种传承文化和教化人的活动, 无疑与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一方面, 文化传统是文化的长期积淀, 而文化要积淀成为一种传统, 必然要通过教育。在教育具有稳定的形式以前, 文化主要是依靠人们世代口授相传得以保存和积淀;从教育以某种明确稳定的形式展开 (如私塾) , 一直到现在的学校教育形式, 课程便成为实现文化传承的主要媒介。因此, 课程是文化传统得以实现的重要机制。另一方面, 传统既是历史又是现实, 它不仅作用于过去, 而且成为一种强大的现实力量, 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人们的思维及其方式、行为及其方式以及习惯和下意识状态下的表现等方面。因此, 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等过程都无疑会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

课程研究表明:文化传统对课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文化传统影响着课程的价值取向。在西方文化传统中, 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 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受其影响, 西方课程经常是处于变动和超越之中。如在课程理论流派上, 学派林立, 众说不一;在课程实践上, 课程改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中国文化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 在其影响下, 课程发展在整体上表现得平缓、缺少变革。其次, 文化传统影响着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这一影响非常突出, 如在中国封建时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由于受儒家文化传统的影响, “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等内容在课程内容中占据绝对优势。而在中世纪的欧洲, 经院哲学、神学等知识占据了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再次, 文化传统影响着课程的管理。美国课程权力分散在各个州政府, 各个州可以依据自己地区的情况, 颁布课程体系以及课程标准, 同时由于私立学校、教会学校的广泛存在, 大多数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都具备一定的课程权力。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 有推崇整体与统一、推崇权威、追求中和的价值取向。课程无疑也受到这种传统的影响。在诺大的中国, 长期以来, 很少考虑地区经济文化的差异, 全国各个地区一刀切地使用统一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 甚至统一的教材和评价标准, 国家具有绝对的课程权力, 地方政府和学校及教师都是在忠实地实行国家统一的标准而已, 几乎谈不上课程权力。[1]

二、文化传统对我国物理课程的影响

近代自然科学没有首先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有文化的、思想的、政治的、文字的和经济的等多方面原因, 至今仍然是一个无解的“李约瑟难题”。但也有很多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某些缺陷。比如张岱年先生就认为,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佛家和道家思想为辅并杂有其他思想的文化体系, 其核心是儒家伦理纲常, 虽然主张知行合一, 天人合一, 真善合一, 但重社会轻自然、重综合轻分析、重思辨轻逻辑。这种趋向, 是造成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之一[2]。另外, 毕剑横先生认为, 由于中国传统的重社会轻自然的文化特征、重综合轻分析的思维方法、重实用轻理论的学术传统以及重思辨轻实验的研究风气这四个方面的原因, 使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局限。[3]

既然文化传统中的某些因素束缚了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那这些因素也必然影响甚至束缚现代科学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一门核心课程, 它的发展势必也就受到传统的影响。有些研究者甚至认为, 文化传统中的消极因素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巨大负累[4]。通过对物理课程的发展研究我们发现, 文化传统中的一些因素对中学物理课程仍然起着消极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目标。

从对我国中学物理课程目标变迁的研究中, 我们发现文化传统对课程目标的影响非常深刻。第一, 物理课程目标重视理论知识、重视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重视学生优秀品格的养成, 这和我国儒家文化传统是相契合的。第二, 物理课程强调对学生、社会、自我价值取向的培养, 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而对个体、自我价值取向如好奇心、求知欲、批判意识、创新意识等提倡得比较晚, 这正是重群体意识、轻个体意识的文化传统在物理课程目标中的折射。第三, 我国的中学物理课程目标虽然强调道德品质、集体意识的培养,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这些优秀的传统的内涵并未在物理课程中得到现代观念影响下的升华。如我们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 但是在物理课程目标中却一直未曾对尊重人、理解人等基本的适应取向的道德品质做出要求;传统文化虽然有强调集体意识的传统, 但是表现在我们的课程目标中则仅仅是局限于对国家、民族、政体、社会主义等狭隘道德意识的认识和服从, 而未能加强或者体现基于互相尊重、充分发挥自我、互相帮助与顾全大局等因素而倡导的团队精神等, 更未上升到全球观念、人类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等超越取向。

2. 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内容。

由于课程内容是对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所以逻辑上就使物理课程目标中的文化传统趋向在物理课程内容中得以具体化。首先表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 由于课程内容的变迁过程是“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需求”、“学习者经验”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过程。而物理课程内容的基本趋向总是偏重于“社会需求”和“学科知识”, 尤其是偏重于社会需求, “学习者个体经验”总是被忽视或者被边缘化。这一点正反映了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对人的个体价值的轻视;其次, 文化传统又会影响对物理学概念、规律的表述方式和方法。由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不同的语言本身也就反映了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语在陈述一种事实的时候, 习惯于从侧面入手, 阐述外部的环境、条件, 最后才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英语则开门见山, 直截了当, 习惯于把要点放在句首说出, 然后再把各种标志一一补进去。[5]比如对于牛顿定律, 英语习惯于这样表达:

“A body at rest remains at rest and a body in motion remains in uniform motion in a straight line unless acted on by an external unbalanced force.”

我国以前的物理教材中是这样表述的:“如果物体没有受到别的物体的作用, 那么这个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 总是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近年来教材中有所变化, 即按照英语思维的模式翻译:“任何物体, 都保持其静止状态, 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除非施加外力迫使其改变这种状态。”有教师认为, 后者更有利于使学生理解这一规律。[6]再次, 我国物理课程内容整体上表现出注重对知识结论的介绍, 缺乏对知识形成过程介绍;注重逻辑推演, 缺乏思考、讨论以及动手实验;注重对物理知识本身的识记, 缺乏对物理知识形成过程的主动探求, 也从一定程度上显示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某些特质的潜在影响。

3. 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包括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并且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的。在传统文化的影向下, 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人们的心理中, 教师无疑是课程的中心, 教师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而且自身处于权威的地位。另外传统教育中虽然也比较成功的运用教学相长、知行合一、学思结合等具有现代意义的教学方式, 但是由于传统文化中重述轻做的特性以及科举文化的影响, 也形成了注疏考据、强行灌输、死记硬背等不良作法。[7]

体现在物理教学中, 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同时注重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识记;重视对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演算, 而轻视学生动手实验和探究;课程目标中注重对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而不对学生经历物理过程作必要限定。另外, 课程内容中的物理实验则集中在验证性实验, 而验证性实验其主要作用在于使学生确信科学是可以被证实的, 这显然与新科学观相违悖;而对于能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探索性实验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没有开发, 直到文革后才有所涉及;而能使学生亲身经历和对科学研究全过程得到体验的科学探究实验, 则一直到20世纪末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才得到了重视。其实, 即使是当前, 现实中讲实验或者黑板上做实验仍然是许多教师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策略。

4. 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中的权威化取向。

物理课程中的权威化取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权威 (不包括教师由于人格感召力所树立的权威) ;其二是课程文本 (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教材、资料等) 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权威。这两种权威化趋向从根本上说来自于文化传统。前者是基于文化传统中的“师道尊严”。在这种文化氛围里, 教师权威统治一切, 忽视或压抑学生的独立人格。后者是基于文化传统中的“唯古是法、以老为宝”的崇古观念。这套观念认为古代圣人及经典中所提倡的思想、礼仪、道德、政治等规范, 具有绝对的权威, 后人只能遵循, 而不能忤逆。靳玉勒教授认为:“正是由于课程中的权威化取向, 使得学生处于压制状态, 久之, 学生就把这种外在压制内化为无意识的自我抑制, 对问题不求甚解, 以至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在这一外在压制和自我约束的双重作用下消失殆尽, 学生于是成了知识的忠实继承者。苛刻地遵守师授知识, 学生只能把自己的学术视野严格控制在教师原有思维域限里。”[8]以致学生不仅相信权威、服从权威, 同时也不具有独立思考、批判与创新意识和精神。文化传统所赋予的权威化取向在物理课程中有诸多表现: (1) 课程内容局限于学科中的经典知识和学科发展中已有定论的内容, 排斥科学新进展和仍具争论性的知识; (2) 物理实验仅仅局限于验证性试验, 排斥探索性、开放性实验; (3) 教师武断地传授知识, 不容学生提出质疑, 包括对教师本身以及物理课程文本; (4) 教师固守于国家制定的统一的课程标准、计划、内容等, 不越雷池一步; (5) 严格按照标准的模式以及标准答案讲授。

三、结语

以上我们讨论了文化传统中的某些因素对物理课程带来的消极影响, 但是从对我国物理课程的现状来看, 对此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另外需要指出, 我国文化传统有其非常优秀的一面, 因此, 在物理课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扬文化传统的积极作用中, 同时也要重视文化传统对我们开展物理课程以及改革所带来的内在阻滞作用。这也是我国物理课程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张伟忠.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2]张沁源.传统文化和现代物理学中的普遍性远离[A].宋正海.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C].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9.

[3]毕剑横.中国科学技术史概论[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5.

[4]李崇爱.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障碍分析之一:文化传统负累[J].辽宁教育研究, 2004, (11) .

[5]王晶莹, 郑鹉.双语教学中物理图景两种建立模式的探讨[J].物理教学, 2005, (1) .

[6]王得敏.也谈惯性[J].物理教师, 2006, (3) .

[7]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36

[8]赵永勤, 靳玉乐.论文化类型与教师权威[J].当代教育科学, 2004, (7) .

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 篇2

摘要:旅游发展与区域传统文化关系极为密切。作为南京的职业学校,必须要重视南京区域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其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融合路径,创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争取培养出熟练掌握南京传统文化知识,适合南京地区行业发展的旅游专业人才,从而推动南京旅游发展。

关键词:南京区域传统文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课程融合策略

一、引言

在全域旅游时代,旅游发展与区域传统文化关系极为密切,城市即景区,文化即资源。南京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城市,六朝文化、南唐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等,都能在南京的众多文化资源中得到见证,如景点文化资源、语言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及民俗文化资源等。因而,发展南京旅游,应深深植根于南京区域传统文化,充分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养。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导游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服务技能,但是对地区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十分不利。我们要带游客在南京看什么?对他们讲什么?其核心就是文化,南京的区域文化。南京商业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旅游行业人才的一线学校,必须要重视南京区域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其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融合路径,创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争取培养出熟练掌握南京传统文化知识,适合南京地区行业发展的旅游专业人才。而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他们不仅仅是学习南京区域传统文化,更要成为区域传统文化的宣讲者和传承者。所以如何把这些传统文化融合到课堂教学中,让南京区域传统文化得到发扬、传承,是值得每一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深思的。

二、南京区域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融合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师生对南京区域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以及相应课程的教学情况,笔者利用问卷星平台设计了《旅游管理专业南京区域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调查(教师版)》和《旅游管理专业南京区域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调查(学生版)》两份问卷,分别对南京商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一)调查说明。1.调查内容。本调查针对教师和学生分别设计了两份问卷,从师生对南京区域传统文化的需求和兴趣、南京区域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现状、师生感兴趣的南京区域传统文化内容、师生愿意接受的南京区域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等四个方面,对南京商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2.调查方法。本调查利用问卷星软件设计电子问卷,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南京商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师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3.调查对象。本调查共回收了199份问卷,其中教师问卷33份,学生问卷166份,均来自南京商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二)调查结果及分析。1.南京区域传统文化课堂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调查结果显示,有92.17%的学生表示对南京区域传统文化有兴趣,其中有39.76%的学生表示对南京区域传统文化兴趣浓厚。然而,超过70%的学生却对南京区域传统文化了解不多。这里很明显产生了矛盾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多年的学习并未让他们对身边的文化有更深厚的了解,说明学习效果不佳。调查中,有80.72%的学生认为学习南京区域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学校的课程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学校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南京区域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开发建设更多的关于南京区域传统文化的课程。2.南京区域传统文化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因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南京商业学校区域传统文化教师力量相对薄弱,在对南京商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33名教师调查结果显示,54.54%的教师对南京区域传统文化了解度不高,即使是专业课教师,还有20%的人对南京区域传统文化不是很了解。正因为了解度不高,所以很多教师在课程中没有涉及过南京区域传统文化,只是在社会实践中偶尔组织过相关活动,但不具备延续性。有教师表示这样的专题教学活动设计有难度,操作也不易。3.南京区域传统文化教材内容不符学生兴趣。目前所开设的旅游专业课往往是学校按照人才培养计划去安排教材,并没有针对学生兴趣点去开发区域传统文化教材。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学生对地域文化哪些方面感兴趣时,饮食文化所占比最高,达到89.16%,其次是风景名胜,占86.75%。另外社会风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学艺术依次排后,排名最后一位的是体育活动,占比53.61%。由此可以看出,多数同学愿意挖掘南京区域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特别是感兴趣的是饮食文化、风景名胜、社会风俗等特色文化。4.南京区域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有待改进。目前学校有关南京区域传统文化教学仅限于课堂,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导致教师可选择的教学方式也不多,多数是机械式的背诵,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现代学生的心理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学生认为最好的教学模式是哪一种时,78.79%的教师和45.18%的学生选择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问及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哪一种时,45.89%的学生选择参与社会文化实践活动。由此可见,在教学模式和方式上,学生更倾向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愿意走出课堂,亲身参与社会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三)调查结论。旅游发展与区域传统文化关系极为密切。自古“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南京又是十朝都会,“衣冠文物盛于东南和都市大气之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透露出几分儒雅之气,豪杰之风,斯文秀美,亢朗冲融。”同时南京作为天下文枢所在,文化底蕴深厚。因而,发展南京旅游,应深深植根于南京区域传统文化,充分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养。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导游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服务技能,但是对地区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十分不利。南京商业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旅游行业人才的一线学校,必须要重视南京区域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其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融合路径,创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争取培养出熟练掌握南京传统文化知识,适合南京地区行业发展的旅游专业人才,弘扬南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南京旅游发展。

三、南京区域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融合策略探究

众所周知,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程的开发与设置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息息相关。基于上述调查结论,笔者所在南京商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通过查阅相关理论和资料,观摩专题课程,大胆探索南京区域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融合路径。(一)“课程思政”理念先行,构筑立体文化育人体系。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南京区域传统文化种类繁多,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其进行细分,梳理其文化脉络及其特征,最终确立以文化专题形式来开发教材。教师依照南京区域传统文化分类,定出了“南京地方名人文化”“南京茶文化”等教学专题,编写了系列校本教材。值得一提的是,专业教师在编写传统纸质教材外,还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开发了《行天下·南京——旅游专业VR全景教材》。目前,国家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以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该套教材便是基于现代VR技术开发,它打破了时间、空间、视角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学生们戴上VR眼镜,随着脚下步伐的移动,仿佛来到南京导游考证的10个景点,可以反复地看、听、模拟讲解,再把所学要点整理在活页式教材上,它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打造仿真式教学、沉浸式教学,增强学生的实地体验和课堂学习效率。(三)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互联网信息大发展时代,教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越来越成为主流。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一致认为对于南京区域传统文化的教学不应该拘泥于一种形式。研究南京茶文化的老师不仅开发了相关教材,还录制了相关微课,既有利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也供旅游职业相关人员培训、学习使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进一步丰富网络课程的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适量的生活化课程,从不一样的视角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特殊魅力,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开发了以“游然心动,行走金陵——商业学校旅游系教师带你爱上南京”为主题的在线教学项目。该项目由十个专题构成,囊括了南京最独具特色的10大景点,每个景点都采用视频播放、教师同步讲解介绍的授课形式,让同学们即使在疫情期间,也能借助在线平台网上授课实现足不出户游金陵,身临其境地感受学习的乐趣,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激发学生爱国爱南京的情怀。2020年6月,该项目被评为南京市职业学校优秀在线教学项目。(四)坚持行动导向教学,注重开展专业实践。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通过引导学生完成某一方面“任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行动导向教学强调一种理念,根据方法复杂程度,分为项目导向、实验导向、问题导向的三个教学层次。结合南京区域传统文化背景,专业教师设计了一个主题为“跟着李白游金陵”的综合实践项目,要求学生以李白诗词为线索,开发相关旅游项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分小组梳理出李白有关金陵的诗词。在分析鉴赏诗词的基础上,挖掘出相关旅游元素。为了了解这些元素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历史底蕴,教师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学术搜索平台查阅文献,并且实地走访勘查,最终各小组利用PPT或视频汇报项目成果。有的小组根据李白的足迹,设计出“跟着李白游金陵”的独特旅游线路,并撰写了相关线路导游词;有的小组依照李白诗词中提及的美食,开发了“李白美食汇”项目,撰写相关调研报告,筹划举办美食旅游项目;有的小组提取了李白诗词中独特美好的文化元素,如“青梅竹马”文化意象,策划了“青梅竹马”长干创意市集,并提交了相关文旅主题创意策划项目书。应该说,这样的教学便是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文化与专业学习是息息相关的。在仿真工作情境中,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当然,行动导向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不是零散随机的活动,而应该是有设计、有理念、有预期的行动过程设计。

四、结语

南京区域传统文化范围很广很大,在搜集传统文化资源时,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往往会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和擅长方向展开研究,导致区域传统文化相关研究的点比较分散。下一步,专业教师会深耕一种南京区域传统文化,深度挖掘该区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时研学旅行是现在的一个热门话题,未来可以考虑把南京区域传统文化同研学旅行相结合进行研究,又可以衍生出若干的研学旅游项目课程。比如,南京民国文化之旅、南京小茶人、南京佛教文化之旅、畅游南京园林,让学生不仅跟着课本去旅行,更是跟着南京区域文化去旅行,可谓意义深远。这样的结合不但有教育意义,也会带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地域文化;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高校的一门公共选修课。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德育的缺失与国民道德素质的滑坡,国家教育部门越来越认识到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迫切性与重要性。2014年3月,教育部做出了重要的决策,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社科[2014]3号)。通知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而在大学阶段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教育部则明确提出了推广使用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并“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教育部的这一通知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使我们看到了民族文化复苏的希望,这对于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大事。而如何响应国家号召,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与教学工作便成为了当下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迫切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多数高校选择的该门课程教材有:张岂之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第3版),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张岱年、方克立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概论》,该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朱筱新、钟祖荣编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该教材为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而就这些教材的结构内容来看,其布局大体都是以概说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如张岂之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绪论、结束语与十二个章节,其提纲内容为:“绪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 炎黄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开端”“第二章 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国哲学”“第三章 伦理道德与人文文化”“第四章 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佛教与道教”“第五章 绚丽多彩的文物殿堂”“第六章 文化的摇篮——中国古代学校”“第七章 艺术精品——中国书法、绘画”“第八章 传统文化的珍品——中国医药学与养生学”“第九章 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第十章 古建筑与传统文化”“第十一章 节日与中国传统文化”“第十二章 传统文化遇到挑战”“结束语 21世纪与中国传统文化”。从以上篇章结构来看,该教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主要采取的是提纲挈领式的方式,而这也是目前多数教材所采用的编写方式。当然,这些教材的纲目也成为了教师教授方式的一个指挥棒。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教师试图在32节或稍多一点的课时里面面俱到地介绍相关知识也是不可能的,但这种概述性的教学方式却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一个最为基本的教学目标就是增进民族自豪感、提升国民素质。但就目前的教学模式来看,其教学的着眼点还只是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如果按照这一导向,又很容易使整个教学活动流于说教,教学内容则走向空泛枯燥。而作为受教者的学生也会感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只是为了掌握知识,与自己的修养无关。学生一旦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教学便起到了事与愿违的相反作用,反而会拉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基于目前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增强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考虑从身边说起,即从我们所置身的生活坏境说起。而要做到这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感同身受地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奥义。现以嘉兴为例进行说明。嘉兴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嘉兴是佛、道二教尤其是佛教的兴盛地。嘉兴的寺院宫观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数量众多,有所谓“七塔八寺”之说,其中较有名气的有精严寺、楞严寺、血印寺、觉海寺、能仁寺、石佛寺、金明寺、大小曹王庙、茶禅寺、真如寺、东塔寺、清凉禅院、三塔、壕股塔等。这些塔寺皆是嘉兴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学子踏春游玩之地。而我们在教授“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佛教与道教”一章内容时便可以结合嘉兴的佛道文化来讲。具体而言,可以将嘉兴这些著名的塔寺作为讲解的对象,以这些塔寺作为载体讲解嘉兴的佛道文化,进而扩展到对中国佛道文化的讲解。我们认为,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对看似抽象的佛道二教文化有一些具体深入的了解。再如:张岂之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节日与中国传统文化”“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两个章节,这些知识也可以结合嘉兴的地方文化来进行教授。“端午节”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民俗活动,而嘉兴也因“五芳斋”粽子而闻名全国。为了推进“五芳斋”产业的发展,嘉兴市政府十分重视“端午节”民俗节日。每年端午前后,嘉兴市政府都会开展隆重的节庆活动,如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比赛、祭龙活动等,这些民俗活动生动地展现了我国端午文化的悠久历史。而结合到教学活动,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这些地方民俗活动,如布置一些采访任务等。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庆活动进行讲解。比如可以将“五芳斋”粽子作为介绍的对象,通过挖掘粽子形成的根源,让学生了解嘉兴古老的马家浜稻作文化;通过追溯“五芳斋”粽子形状与包装样式,可以让学生了解嘉兴上古时期的祭祀风俗;通过分析“五芳斋”粽子产业的发展,可以让学生了解嘉兴传统民俗在现代的生存状况等等。再如:张岂之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古建筑与传统文化”一章,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嘉兴的建筑文化来讲解。如嘉兴的月河历史街区基本保留了清末明初建筑的特色与风貌,乃是江南民居建筑的典范,而嘉兴的另一古街——梅湾街,则不仅展现了江南园林的特色,也是江南大族民居建筑的典范。这些地方也是学生时常驻足游玩之地。因而,结合这些民居建筑来讲解,学生便会对中国的建筑文化产生最为亲近直观的感受,也会加深学生对中国建筑文化的了解,使他们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产生亲近感,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最终浸沐于中国传统文化。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将抽象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具体的地域文化结合起来讲解,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进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方法也会给授课教师带来巨大的挑战。因为这种教学方法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本人知识储备的丰富与否。也就是说,要有效开展这些教学活动,授课教师不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有全面的把握,还要对地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惟有如此才能避免教学内容流于空泛。简而言之,如果我们在讲解中国传统文化时能够结合地域文化,做到深入浅出、浅入深出,该门课程应该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4.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政治课程 篇4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程符合文化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规律, 能有效提高高中政治课程的实效性。心理学研究表明, 任何理解都不是白板式的直观反映, 它们必须以前见的或者前理解为前提, 在构成前见和前理解的众多要件中, 认知主体所处地域的民族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文化对认知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是由文化的二重性决定的。一方面, 文化意味着“人化”, 它是有意识的人类在现实的生命活动——实践中产生, 并不断历史的继承和沉淀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正是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 人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外在客体, 从而赋予客体属人的意义和内涵, 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正是在历史的沉积中, 多彩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得到深化和内化, 从而成为标识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文明符号, 即传统文化。另一方面, 文化意味着“化人”。虽然人创造了文化, 但文化也塑造了人, 作为现实个体的人总是需要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下, 在这个意义上, 人是前一个历史阶段的产物和结果, 传统文化构成了人生成与发展的前提, 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观点态度, 也就是说历史文化构成了当下人认知的“逻辑的格” (列宁语) 。

文化与认知的互动关系意味着, 教育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的脉络而成为孤立的独白和僵硬的灌输, 理论的活力在于为人们所理解和内化, 而一种理论只有注入了历史文化的血液, 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才能融入个体的精神世界。纵观中国近现代史, 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之所以在思想史和中国革命史上产生了如此大影响, 正是因为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向互动:一方面,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出发点, 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和活力, 另一方面, 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视角, 给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特色,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高中政治课程的对象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塑造和形成中的青年学生,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和把握, 更应当是理论的理解和内化, 只有如此才能为中国梦的伟大实现培养既具有专业素质, 又具有良好道德的新世纪人才。过去的中学政治课程往往以灌输而非引导, 记忆而非内化的方式展开, 进而沦为了学生为应付考试而不得不掌握的枯燥知识。这种方式的教育不仅效果微弱, 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 从而产生负效应。造成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不良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施教者忽视了文化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相关规律, 脱离文化传统和文化语境阐述知识, 让本该唤醒学生道德意识的学问变成了知识的独白, 让本应内化的理论变成了工具理性的运用。

二、契合与启迪——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程的现实可能性

多元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传统文化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属人世界, 是当今世界的重要特征。虽然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总存在着差异, 差异可以造成排斥性的对立, 但也可以产生多样性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众多思想精髓与高中政治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存在着内在的一致和深刻的契合, 二者的结合有利于丰富课堂内容, 弘扬优良传统, 增强学科认同感。

一方面, 儒家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理念内在契合。儒家教育思想对传统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有着深厚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个体在认识结构和性格特征上不尽相同, 标准化的课堂教学虽然满足了大多数人都能受到教育的要求, 但也忽视了个体及其个性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孔子在教学中往往针对不同学生的相同问题给予不同方式和不同内容的回答, 这些回答表面上看似随意, 甚至相互矛盾, 但实际上却是孔子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做出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教学原则上, 孔子主张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在此, 孔子主张教学应当是带着问题意识的教学, 课堂不应当是教师的独白, 而应当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主动思考。在教学目的上, 孔子主张立人, 培养学生“至于道”的品格。唐儒韩愈的名句“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深刻表明了儒家的对教育目的的看法, 教师最重要的目的是传道, 但这里的“道”不仅仅是学问之道, 更是做人之道, 人生之道……当代教育主张素质教育和尊重教育, 认为教育应当以人为本, 应当让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效统一。中国传统文化, 特别是儒家教育哲学思想无疑与当代教育的这些理念有着深刻的一致性, 给予巨大的启发。

另一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为高中政治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具有启发性资源。中国传统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很多内容与中学政治课程有着密切联系。在政治思想方面, 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为政以德的主张体现了民主理论的萌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和法家的法制思想则对于思考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在经济思想方面, 荀子对如何实现“富上而足下”, “上下俱富”这一理想探讨, 体现了积累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儒家与其他学派关于利义之辩的讨论则为思考法治经济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在哲学思想方面, 佛教哲学关于“有”、“无”、“空”三个概念之间关系的阐述为理解辩证法和对立统一具有深刻意义;儒家的“格物致知”理论则能更具体和生动的理解实践及其与认识的关系。可见, 中国传统思想与中学政治课程中所涉及的内容不是割裂的。不同时代和地域的人类在发展中, 总会面临相似的问题, 而先贤的思考往往包含了智慧的火花, 能为理解和解决当下问题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应当结合中国传统思想的相关内容, 在历史的阐发和对比中, 展现理论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三、超越与创新——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程的方式和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政治课程的相互结合既具有理论的可能性又有现实的可行性, 为使传统文化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效果, 应当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努力。

第一, 超越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 辩证看待传统文化。当前对传统文化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看法, 一种观点全盘肯定, 另一种观点全盘否定, 而两种看法都是恩格斯所说的两极对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体现。全盘肯定者主张回到过去, 否认当代文化的价值, 忽视了文化和思想应当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有所发展的;全盘否定者则总是为传统贴上种种标签, 从而简单粗暴地排斥传统, 例如:在对传统哲学思想上, 大家往往习惯性地贴上“唯心”和“唯物”的标签, 并毫无思考的认为唯心就是不好的, 唯物就是好的, 对此列宁曾提醒大家“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昧的唯物主义更接近聪明的唯物主义”, 在此列宁正确地指出, 对待传统思想和文化时, 应当保持客观的立场, 应当深入其具体内容本身而不是对其内容简单的定性, 只有以辩证的观点分析, 以历史的视角理解, 才能防止两极对立的错误观念。

第二, 创新教学体制, 建立多学科协助与联合机制。当前中学教学中,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主要通过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和历史课程中的中国古代史部分, 而政治课程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较少。这种情况教学状况容易将传统文化的各个部分割裂开来, 在强调学科综合的当下, 也不利于各学科的融合与汇通, 对此学校和教师应当建立多学科协助与联合机制, 通过文言文学习, 掌握阅读历史与传统的基本技能, 增强历史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相关文言文历史背景的了解, 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提供丰富的文史资源和理论问题;通过高中政治教育的学习, 加深对历史事件和文本思想的分析和把握, 为进一步学习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只有各学科的相互联合, 才能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素质。

第三, 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 超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育的时间、形式和内容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高中政治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 更应该走入学生的生活, 通过各种方式, 以多重面向展开。与知识的直接传授相比, 教师的人格感召力, 学校环境的感染, 集体环境的熏陶和文化生活的浸润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为此,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举办读书会, 以优美的古典文学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播放历史纪录片, 将书本上干枯的历史事实和知识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展现出来;布置政治小论文, 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探寻, 激发理论思维, 开拓理论视野。高中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是要学生将所学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在多元的施教方式中, 让学生愉悦且自愿接受传统文化的熏染, 更有助于学生将理论上的“知”转化为实践上的“行”。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 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政治课程作为塑造和培育学生正确政治观念和优良道德品质的课程, 应当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来丰富和发展自身。本文试图分析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政治课程的心理学基础和现实可能性, 并以此为基础, 探讨其融入的方式和路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学政治课程,心理学基础,现实可能性,途径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

[2]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3]李炳全.文化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方案 篇5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科技发明、艺术创造(如建筑、绘画、书法、戏曲)和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内容,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丰富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气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从实际出发,把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作为班级特色教学内容,并制定本学期期传统文化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体现传统文化的“先做人,后读书”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实施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班级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式需要,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针。

2、整体性原则:传统文化教学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教学工作,密切联系班级实际,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3、特色性原则:创新教书育人的途径和方法,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继承中挖掘新意,通过传统文化来领导新事物。用融合的手段为教书育人注入生机与活力。

三、整体思路

1、本期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节日:除夕、春节、元宵、立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腊八节等十三个节日。

2、教学内容的具体设施如下: A、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B、本期学习内容:采取各个节日由全体成员收集资料,集体研讨制成学案,然后再交学校领导审核后,制成册子,供每个学生上课时备用。

C、老师要尽量写出每节课教学反思、心得体会。学生写出心得,并由全体成员集中讨论,整理归纳,制成小册子,为共享资源。

3、班级传统文化建设

黑板报以版块呈现,室内布置坚持传统文化精髓统一规划与个性化相结合。

4、传统文化进班级活动开展

A、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引导将知识理念化为行为规范。在早读课前十分钟、中午十分钟、下午放学后十分钟,播读中国传统节日相关内容《三字经》、《弟子规》、《千 字文》、《论语》等内容。

B、举行一次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总之,传统文化教学是一项周期长,是见效慢的复杂系统工 程,需要我们时间和思考的问题还很多,只要我们真正做到思想重视,大胆探索,不断实践,让传统文化成为又一育人课堂。

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 篇6

【关键词】中国建筑设计史 课程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36-01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时间较长,是经过时代沉淀的文化,见证了中国建筑设计从古至今的发展。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的名词,是指建筑物在开展建筑之前,建筑设计人员依照建造的工作,将建造过程中会发生的所有问题进行模拟规划,制定好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图表和文件体现出来,中国是从清朝后期才逐渐形成建筑设计的观念和技术。研究中国建筑设计的历史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指导,每个国家的建筑物发展都不能脱离实际的文化背景,依据相应的文化背景才能设计出能够反应当时社会环境的建筑作品。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同中国建筑设计史的课程教学相联系,有其实际的研究意义。

一、中国建筑设计史的教学目标

中国建筑设计史包括建筑学和设计学两方面内容,是建筑类专业教学中的基本学科。现阶段,一般的教学形式只是分析建筑设计知识的个别方面,很少对其进行综合研究,只学到了古典建筑物的表面发展,很少去探究建筑物产生的背景以及变化的影响因素。因此,要加强对中古建筑设计史的深入学习。

建筑设计是将建造技术和设计艺术相结合的双性学科,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结构、原材料、工程建造以及空间格局形成技能学习;二是依据时代背景、文化习俗、地域分布等社会人文形成不同设计的特征[2]。因此,建筑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学习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历史,促使学生能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构建思维知识体系。由于建筑设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让学生认识到建筑设计和社会发展相互联系,从而学习到建筑设计的本质。

二、研究中国建筑设计史课程的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一)传统文化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依据

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是漫长的,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变革和发展,随之不断发展的,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3]。实际上,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一样都是逐渐发展完善的,受到孔子儒学思想、易经理论、阴阳八卦、星辰天文等传统学说理论的影响,与现实环境相适应,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征的文化理念,发展完善之后就变成了一种附有深层次内涵的标准。这个标准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发展和转变,同时也对绘画、服装、药品等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古代建筑设计的留存、延续,完善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

因此,开展中国建筑设计史的课程教学,要分析古代建筑的表面特征,依据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把握建筑设计的内涵。但是,现代教学往往忽视了这方面的研究,因此,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建筑设计教学的联系。

(二)传统建筑体现传统文化

建筑物是依据设计进行建造,人的思维活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一定会对建筑物的设计者产生影响。从人类出现直到清朝灭亡,传统文化一直对建筑设计起着制约作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分析。

1.宇宙观对建筑设计产生的作用。宇宙观是通过天文现象来预测国运变化、人事凶吉、天灾人祸等,其本质是人类无法掌握命运。

2.自然观对建筑设计产生的作用。在中国古代,自然的本意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就中国文化本质而言,自然是被分为“自”和“然”两部分,指的是人体本身和外围世界的物质。

人自身、花、鸟、水等是物质界的组成部分,在这种观念下,人同其他物质要素是处于一样的位置,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维观念。

3.环境观对建筑设计产生的作用。环境观是指人和周围的环境因素相互联系以及认识。古代人们对环境是非常重视的,比如:人去世后,埋葬的位置要经过风水先生的推算,盖新房子,要选择大门的朝向以及房子的方位,这些都非常讲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两方面开展对中国建筑设计史课程的教学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中国建筑设计史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学习中国建筑设计史能够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形成知识思维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传统建筑设计的体现,研究中国建筑设计史课程的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社会文化的发展会造就相应的建筑设计模式,同样建筑设计的发展也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所以要真正把握建筑设计和创作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李明月,单全.从日本建筑文化看中国建筑设计的民族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

[2]景泉,杨磊.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国现代建筑探索[J].建筑创作,2010(9)

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 篇7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以及各项申报工作的展开,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仍然在摸索之中。探讨如何保护的问题之前,首先是要树立保护的意识,这种意识要在全民意识范畴内提高。在学校建设民俗文化教育基地,把民俗文化教育引入学校校本课程,加强对学生的民俗文化教育,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互动,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民俗文化保护意识,这种社区教育的模式,不论从非遗保护传承角度, 还是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民素质的角度,都不失为一种好的举措。

虽然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民俗文化教育还缺乏地位、缺乏系统、缺乏学科意识,但是现在已有部分学校开始进行探索研究,在实践中创造出独特的校园文化,例如南京市秦淮区考棚小学等5所小学在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秦淮民间工艺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的指导下,进行了秦淮文化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学生通过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和体验,灵活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个性特长得到发挥,综合素质的发展得到促进。

想要了解民俗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情况以及基础教育中引入民俗文化保护的内容,受益效果如何,本文分别对学校管理者(校长)、老师、学生、家长和授课艺人等进行了访谈。希望可以从中了解到夫子庙街道民俗文化教育基地是如何具体开设秦淮民俗文化校本课程的,在此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什么, 对民俗保护方面起到哪些积极的作用,以及目前还存在哪些不足和缺失,以此寻求一条有效途径来保护和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

本次调研,总共收集到18份合格的问卷,其中有不同年级的学生6份,家长4份,老师和授课艺人的各3份;在考棚小学校长室和东水艺苑分别进行了1次座谈。在学校门口和社区还进行了百人次的随机访谈。

1对民俗引入基础教育方面的分析

1.1将民俗相关内容引入到学校教育中的原因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生活。就其本质而言,可以将其界定为一种文化,而文化一定是和教育紧紧相连的。著名民俗专家W ·R巴斯科姆说过,“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民俗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均可找到”,这样就把民俗的教育意义凸显出来。

夫子庙是南京历史较为悠久,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地区,民间文化多姿多彩,该地区的民俗民间文化也是古老秦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淮历史可以说是南京历史,民族历史的一个缩影。

秦淮考棚小学等5所学校均处秦淮风光带,这里有其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背景。根据学校的课程资源和办学思想需要,配合非遗作为渗透教育,在基础教育中融入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充分利用夫子庙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现有的可用资源,建设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将民俗特色内容纳入到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来。学校与“东水艺苑”社区民间艺术馆合作共建,由东水艺苑联系秦淮民间艺人,为学校和艺人牵线搭桥,让艺人走进课堂介绍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也可以让他们有优秀文化艺术的熏陶,同时对秦淮民间传统艺术与民间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弘扬产生积极的作用。

1.2民俗教育引入校本课程过程的分析

1.2.1从学校角度分析

综合访谈结果来看,学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内容纳入到学校教育活动中,其组织形式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

在校内开设民间工艺制作课程,根据难易程度结合学生特点,从二到六年级,由易到难分别安排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另外还建设了一些相关的渗透性学科,例如美术课与风筝制作相互渗透,美术课先打下绘画基础,再将学习到的绘画技巧运用到风筝设计中去。校内的各学科的教学内容都试图将民俗教育渗透进去,从点滴做起逐渐培养民俗保护意识。

除了校内课程以外,学校也会组织学生进行秦淮古迹寻访,利用夫子庙地区特有的区位优势,带领学生去参观中华门城堡、江南贡院等,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对历史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种多样化的民俗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在学生、家长、学校老师、授课艺人中普遍受到欢迎,他们在参与过程中都表现的很积极,参与热情也很高。但是,这中间也存在些困难。

首先,对于学生积极性方面的调动,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西方文化、韩日文化“肆无忌惮”的“狂轰乱炸”,学生受这些多元文化冲击,在如此大量的信息面前难免会受其影响,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欠缺。有些学生会被外国文化所吸引,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提不起兴趣,即使学校开设了与民俗相关的课程,有的学生也只是为了应付作业而并不是真正从心底喜欢。

其次,课程的设置太过于拘泥于年级方面的限制,不同年级统一安排不同课程内容教学,例如三年级的统一学习脸谱艺术,五年级的统一学习风筝制作,这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学习的难易度, 但却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授课艺人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也会不尽相同。有的艺人虽然工艺制作很精湛,但是让他将一套理论或方法系统的表达出来似乎较难,有些内容反复陈述学生也会厌倦。

针对以上困难,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解决:首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来设置相关内容,课堂气氛要活泼生动,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由此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其次,课程安排上可以有适当的突破,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事先调研学生的感兴趣的课程分别集中在哪方面,然后将同样爱好的学生编排在一起同时上课,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同样兴趣爱好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也利于交流促进,得到的收获也就更多。第三,对于授课艺人方面的问题,光靠学校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还要靠政府经费的扶持,要有一套完整的考核制度,必须是持证上岗,形成一定的行业规范。

1.2.2从民俗保护机构角度分析

综合访谈结果来看,东水艺苑作为民间艺术馆, 是夫子庙地区民间文化教育基地的实践研究成果之一。他们把民间艺人都集中起来进行展示,一方面传承了民间宝贵的文化,另一方面对于艺人保护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也意识到民间艺术的发展问题,率先将民间艺术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 对于民俗的保护不仅仅重视纯粹的保护更加关注起其发展、传承。东水艺苑为了保护自己的民俗活动、 民间工艺,主动与学校进行合作,从教育抓起,从孩子抓起,这也是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根本之路。

东水艺苑为学校民俗课程的开设提供服务,这中间最重要的就是提供民间艺人作为教师,直接向孩子传播民间文化,灌输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操。选取民间艺人讲课比老师更有说服力,也更加注重实践方面, 学生的积极性也容易调动起来。

但这种合作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从访谈中间可以看出,这种合作对于艺人的保护力度还是不够。 尽管这项合作让艺人的民间艺术有了更宽的群众基础,也让孩子们了解了民间文化,使民间艺术不至于消逝。但艺人从教授民间艺术的课程中无法获得合理的报酬,这不利于艺人积极性的提升。其次,这项合作受到的关注度还不够,获得不了更多方面的支持。学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是否都支持此项合作,这不得而知,如果各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那么这项合作将不会更广泛和持久的开展下去。最后,东水艺苑与学校合作的力度应加强。既然这是一条可行的保护和传承之路,也想进行推广,那么民俗保护机构光提供艺人是不够的,还应拓展更深层次的合作之路。诸如:举办民间艺术夏令营、各种形式的民间艺术活动及展示,还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民间工艺制作竞赛,进一步调动孩子们学习民间文化的积极性。

2对学校开展校本课程的分析

2.1从学校角度分析

从访谈结果看,学校管理层认为,这种课程的开设,对于学校特色课程的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兴趣的培养、民间艺术的传承都十分有益处。地处于传统艺术之乡的夫子庙地区,将民间艺术作为课程引入学校的校本课程,一方面有利于民间艺术的传承, 避免其失传;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所以,这种课程的开展是十分具有创新性且值得推广。

学校的管理者对于课程的开发十分支持。经过一段时间课程的实践,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热爱程度提高了,家长也支持这项课程的开展,这就给素质教育拓展了一条新渠道。把民间艺术与学校教育结合, 对于民俗的传承、学校教育的革新都十分有益。也希望更多学校以此为例,将其推广。

但这中间也存在不足。首先,课程重形式的现象比较严重,从调查中发现,这些课程往往不能按时按量开到位,占课现象时有发生,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好民间艺术,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因此, 需要加强对此项课程的监督管理,确保课时量,真正让学生学到、学好民间文化。其次,课程的开发没有深入听取学生、老师的意见,学生的兴趣不能被完全调动。课程的实施完全由学校和东水艺苑决定,没有听取学生的意见,学生不可能学到自己最喜欢的民间艺术。最后,课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有的老师不太重视这方面的课程,上课勉强应付,课堂效率不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这就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只有教师在认识和技能方面领先了,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2.2从民间艺人角度分析

从访谈结果看,首先,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有帮助,课堂上将民俗文化的内容与数学、语文等相关课程相结合,相互渗透。从易到难的教学中,注重实践内容,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开发智力,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其次,课堂上不是单纯讲工艺制作, 同时也会融入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背景知识,历史典故穿插进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方面的熏陶。最后,将课程内容与社会知识相结合,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但是,这中间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学校课时安排较短,每周五下午一课时,没有足够时间去教学生进行复杂的制作,只能教授一些相对简单的操作工序。因此,需要学校在课程的安排方面增加一些课时,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其次,资金方面的短缺也是艺人们普遍感到的问题,用于学生制作的材料费用多数还是艺人们自己垫付,随着物价的上涨,艺人们觉得这部分费用压力较大,客观上多少影响了艺人的积极性。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并给予一定的补助,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应在此方面保证一定的投入,这样才能充分保证此项课程长久而有效的实施。

3学生和家长对校本课程方面的分析

3.1从学生角度分析

从访谈结果看,有近一半的学生对此类根本工艺感兴趣,原因归纳如下:学生本身对制作方面感兴趣, 有这方面的爱好;开展的活动符合学生的胃口,能调动其积极参与;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对孩子有民俗方面的引导,从生活点滴中融入了相关信息,孩子对此并不陌生,有这方面的基础。另外有一半的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原因归纳如下:学校课程落实不到位,校长老师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与艺人沟通不到位,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学校没有根据学生的真实状况来安排课程。

解决问题的措施:加强学校和老师的重视程度, 切实将民间文化艺术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长远规划之中;加强与艺人的沟通和联络,充分听取艺人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将校本课程认真执行和落实;在学生中做广泛的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兴趣、爱好,使民间艺术的课程实施真正符合学生的需求。

3.2从学生家长角度分析

从访谈结果看,家长对校本课程持支持态度的还是占多数,但对于学校贯彻执行的实际情况普遍感到不满意,普遍认为学校的课程开展想法是好的,因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达到校本课程的目的,也无法真正的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开设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比较新颖,家长都认为这是一条可行的道路。现在校本课程的开展不能完全达到最初的目的,究其原因有:学校开展课程的功利性太强,只重视表面的东西,忽视了内在的真正的精髓。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学校的监督、管理不够,不能真正地使学校的课程开展落到实处。社会对于此项改革的关注程度不够,舆论对此也没有一个好的导向作用,太注意这些表面东西,忽视内在追求。

鉴于此调查结果,应该有些必要的改革措施,使得校本课程开展真正落实,让民间艺术真正从小抓起,避免失传。首先,各级领导部门要重视这条结合之路,真正对进行引导、监督、管理,使学校真正以保护民俗传承、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目的。其次,学校的校长、老师要真正贯彻校本课程,重视学生民间艺术感的培养,让学生真正热爱民间艺术、了解民间文化。最后,社会要正视这条结合之路,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引导校本课程的成长,不要过于功利而将其毁于萌芽阶段。

4总结与分析

对于一个民族和整个人类来说,文化遗产作为现存文化的记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既是传统文化深厚积淀的具体形态的反映,又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民俗文化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学习传承。

秦淮民俗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恰恰可以弥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之不足,走民俗保护与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是可行的。调查表明,所有的接触人士都支持此道路的发展。他们虽然有各自不同的理由与出发点,但是这条路符合各方面的利益。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可以从中学到书本所没有的知识,可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以丰富业余生活。对于学校来说,这种课程可以丰富学校的课程设置,可以增加学生的归属感,可以找到教育的另一条道路。对于民间艺人来说,他们可以传授民间工艺的制作,利于民间工艺的传承,可以扩大民俗在群众中的基础,可以切实的在学校、学生及家长中宣传自身的文化, 使民俗文化传承工作落到实处。

因此,这条路值得研究和探索,在丰富学校课程的同时又能保护传统民俗,这也是一条社区教育创新之路,应整合各方面力量进行大胆实践,总结经验,加以推广,让孩子们从小就真正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让优秀的民间文化世代相传。

参考文献

[1]卜湘玲,李亦桃.民俗: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79):2-3.

[2]张卫民,黄文伟.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教育形式[J].装饰:设计教育,2007(16):20.

[3]陶思炎等.中国都市民俗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 篇8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 在逻辑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又是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的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若想被中国人民接受,发挥作用,必须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这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得出的结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的重要条件,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必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普遍真理的指导意义,源于它只有与各国实际相结合才有生命力,离开与具体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便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这一点已经从各国实践经验及教训得到了验证。对于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相结合时,邓小平同志强调“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具有“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些论述都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必须进行“中国化”的重要意义,而结合的纽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2. 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是传统文化的特质

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辟自身发展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尤其是近代以来,备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和封建主义的压迫都没有压垮我们,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给予我们能够战胜一切的巨大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而不同,和谐共生”,倡导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强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因为具有兼容并蓄和吐故纳新的特质,因而具有强大的同化性和顽强的生命力,这也是它一直没有出现断层的原因之所在。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建设相结 合的重要意义

1. 课程建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才有生命力

概论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阐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体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建、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过程中的独特创造,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课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帮助学生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在以往教学实践中,教师仅仅是以国家的政策理论为内容,单纯就理论来阐释理论,无法避免空洞和说教,使概论课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境地。

2. 课程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契合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包含许多中华文化的精髓,闪耀着中华文化的光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它最早来源于东汉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传》,后被唐朝的颜师古注解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明朝王阳明在宋代朱熹“格物便是致知”、“理在事中”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它进行了哲学上的解释: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实事求是”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对此,邓小平给予高度评价: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运用,也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如当年毛泽东决定撤离延安,就是道家思想“将欲取之,必故与之”的灵活运用。可见,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运用的结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全面回答,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这条道路的选择“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 进步要求,有着深厚 历史渊源 和广泛现 实基础”[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就“特”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理论与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道路、理论体系到制度,从总依据、总布局到总任务,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华优秀文化深厚的历史渊源[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确立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础地位。比如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于人性的终极关怀,道家的贵生思想,与党的“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体现在人民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上。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自然而然休养生息的理念,与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是一致的;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思想与党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是一致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阐释概论课的相关内容,学生就会明白我们党为什么会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样的讲解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真理性,帮助学生增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学习概论课的理论自觉, 既实现了古为今用,又传播了党的政策,对于课程建设大有裨益。

三、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课程建设相结合的 路径尝试

1. 研究新教材,开设专题讲座,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 概论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概论课的教材改动较大,由原来的十五章改为现在的十二章,如何适应新的教材体系的变化,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进而完成由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是从事概论课教学的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教材内容较多、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进行了课程建设的有益尝试: 结合教材第八章第三节“文化建设”和第十二章“党的建设”,开展了两个专题讲座,分别是“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以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解读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这么做是基于以下的考虑: 第一,在“文化”一节讲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就有涉及,为了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来讲解,追根溯源,既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与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历史、辩证地阐述价值观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又揭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具体生动的内容,彰显了理论和现实的有机结合。第二,第十二章党的建设,如果单纯讲授加强党建的重要性,就会使学生感到空洞乏味,也缺乏理论的说服力。我们将传统文化与党的执政理念结合起来,从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民本思想”讲起,阐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依据,再联系当前国家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从根本上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确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论依据和时代价值,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意义。

在讲解其他章节时,我们也非常注重向传统文化寻求答案。例如在讲第十章中国外交战略时,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理念讲起,讲清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以和为贵,爱好和平,反对战争,讲明白中国当前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历史根源和反对“国强必霸”的错误论调。在第八章第五节讲生态文明时,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等思想来讲清楚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在讲第六章第三节“中国梦”的实现时,向学生讲清楚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思想的提出、天下大同、礼仪之邦的理念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从古至今,跨越了历史的时空,为学生展开了恢宏的历史画卷,又落脚到现实情境中,实现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的两个结合,既解决了学生的思想困惑,又切近了学生的实际,故而学生喜欢,终身受益。

2. 丰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纲要的颁布,是对我们几年来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的做法,给予政策上的引领和实践中的支持。从2010年开始,我们在学校先后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元典导读”、“弟子规”、“《道德经》与人生”、“《大学》的人生智慧”等选修课,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本着尊重经典、以经注经的原则,纳百家之长,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真实反映作者的原意。以经典入手,把文本分析和思想评判结合起来,把文化知识介绍和精神智慧挖掘结合起来; 力求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以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的人生智慧来解决现实问题,立足社会实际,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认识经典—进入经典—解读经典—掌握经典—运用经典的逻辑过程。几年来,我们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无论从学生的选课情况,还是学生评教的结果,都是对我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回馈,是我们不断取长补短、继续前进的源泉。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好口碑”,学生对于课程的满意度,体现在对于教师的好评,体现在作业的字里行间,体现在人生志向的坚定抉择。

3. 改变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实现了阅读与体悟分 享相结合

传统的思政课,以灌输为主,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切实保证。我们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中,加强课程建设的一个突出做法就是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 第一,引领学生注重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与感悟传统文化精神相结合,借鉴古人“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思想,重在引导学生在学习之后的反思和实证,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讨论,集中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容; 再结合个人实际,重在做的环节,利用重大节日、公祭日等契机,结合学生的实习、实训等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实践, 在做中体会知的快乐。第二,课下学生自学阅读与教师课程讲解相结合,教师列出自学经典书目,组织学生有计划地自学,先在小组分享,再在班级课堂交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经典的积极性和提升他们认知社会的能力,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还针对部分毕业生开展跟踪调查,了解和掌握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帮助他们顺利走入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都成为我们继续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巨大动力。

4. 拓展网络教育空间,师生及时互动,实现课上与课 下的有机结合

现代通信技术的日益发达,有效地缓解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现实问题,我们将课程教学延伸到网络,建立了QQ课程群,根据课程内容设置讨论话题,教师亲自指导, 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在群里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解读,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实, 帮助他们寻找安身立命的人生智慧,而通过网络也吸引了更多学生参与分享与交流。此外,通过微信形式,实现与学生的即时互动,我们将自己的教学感悟和人生体悟以日志形式分享给学生,启迪他们的人生方向,增长他们的人生智慧。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将传统文化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是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这种结合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现状,追根溯源,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源问题,有效地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效性。

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 篇9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建设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衍与发展的根系所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责任, 也是教育的义务。教育更应该从孩子最小时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们认为,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保家卫国思想、自强不息思想、荣辱思想、和谐思想等[1]。下面我们分别就上述思想予以简述, 并举实例说明之。

1. 保家卫国思想

中华民族是一个屡遭外敌侵犯的民族, 所以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及其思想。例如孟子的不怕威胁利诱的“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观点;岳飞的精忠报国观点;谭嗣同的为了民族而慷慨就义的事例。这些人物都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了民族正气!还有抗日战争时期, 7岁的小英雄王二小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 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 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最后, 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 小英雄王二小却英勇地牺牲了。中华民族在屡经外敌侵略的时候都能够依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保家卫国思想 (抑或爱国思想) 的力量在起根本作用。

2. 自强不息思想

中华民族如何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成为世界强国是无数中华儿女的世代梦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卧薪尝胆”对于当代人面对困难、挫折时如何处理提供了很好的建议。诸如此类实例数不胜数。它们的思想可以激活现代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提高当今社会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3. 荣辱思想

荣辱思想是关于是非、美丑、善恶的看法。我国古代的荣辱观对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从“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这句话当中就能切实体会到荣辱观对于我们国家和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把这些思想贯穿到课程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儿童的思想品德素质。

4. 和谐思想

主张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认为人要保护自然、爱护环境, 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示我们在经济发展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要以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认识客观世界。也提示我们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也应该注重和谐相处, 共同繁荣。这可以教育儿童从小就爱护环境, 保护环境, 也促进儿童能够在与人相处过程中有个和谐关系。

在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共性之外, 也存在具有不同民族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我国蒙古族就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2]。在蒙古族生活文化方面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住宅文化、骑射文化等, 在蒙古族文艺、技艺文化方面有蒙古族民间文学、音乐和舞蹈, 以及蒙古族医药学、蒙古族的工艺文化等。在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中有春节 (大年和小年) 和那达慕大会等。在其他少数民族当中也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

二、幼儿园课程资源借鉴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对于为什么要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是基于下列两个“为什么”的思考。一是中国人为什么崇尚洋文化却忽视本土文化, 另一个是为什么当代技术越来越发达, 人的素质却没有显著提高呢?[3]。

1. 为什么中国人越来越崇拜洋文化, 而忽视本土文化呢?

在中国有许多中华传统文化资源, 但是却不被现代人所关注。例如:现代人, 特别是年轻人对西方的洋节非常着迷, 对洋节、洋风俗的过度热衷!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 我们是轻视外国文化, 而忽视本土文化, 抑或热衷本土文化, 忽视外国文化?可以看出我们对中外的文化都应该吸收和借鉴。既不能对外来文化视而不见导致闭关锁国, 也不能过度崇洋媚外, 忽视本土文化。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 也应该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忧虑感、紧迫感。我们要对孩子从小就进行中华传统文化, 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使我们的文化走出被湮没的危险, 使孩子熟悉本民族文化, 这才是当今教育的本质目标。

2. 为什么当今科技越来越发达, 然而人的素质却没有显著提升呢?

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现代科技成果给大众带来高科技的享受, 但与此同时人的素质却没有与之对应的提升。与西方崇尚的“爱智”的教育目的相对应, 中国古代有着无可替代的人文素养培育优势。例如:我们经常看到在许多场合人们都在看手机, 而忽略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忽视了他人, 忽视了长辈。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孝道的论述就可以对当今有所启示。当游子回到家了帮助父母做家务, 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 父母会非常开心, 也能够体会到天伦之乐的场面。这些中华传统文化就可以在儿童小时进行培养, 以提高儿童的人文素养。

三、中华传统文化对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的启示

基于上述思考, 我们认为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中很有必要引入中华传统文化。学前教育的内容中应该反映中华传统文化。只有从小灌输中华传统文化才能使学生形成中国独有的文化情怀。这样对于个人、群体成长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启示

中华文明造就了中国色彩纷呈的节日文化, 诸如春节、清明节、中秋、端午、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积淀下来的丰厚文化遗产, 对中华民族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 所以我们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4]。在幼儿园课程中引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可以抵御外来文化入侵, 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可以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孩子身上得以传承, 让孩子享受到节日的氛围;可以让孩子体验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5]。在选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课程内容时, 我们也应该借鉴国外和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活动的设计[6]。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继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 也应该在不失掉传统的前提下有所创新, 做到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平衡起来。认真研究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活动对于我们时代具有所需要的意义, 是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必然选择。

2. 中华民间传统游戏的启示

民间游戏深受儿童喜爱和满足儿童需要的个体差异性, 它是人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加工而形成的新的中华文化形式,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引入中华民间传统游戏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民间传统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性成长;中华民间传统游戏是儿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7]。生态化的幼儿园课程才是有生命力的, 而中华民间传统游戏在特质上符合生态化的幼儿园课程理念, 可以为幼儿园课程的生态化提供理论借鉴;妙趣横生、种类繁多的中华民间传统游戏是儿童喜欢的经典游戏, 它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生态化的幼儿园课程注重儿童的多元化发展, 注重儿童的独特性, 而种类繁多并且有趣的中华民间传统游戏为儿童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内容。中华民间传统游戏是幼儿园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

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 不仅有助于个人和群体发展, 还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

参考文献

[1]许中华.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案例[J].教学与管理, 2008 (34) :51-53.

[2]白玉香.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蒙古族幼儿园的文化课程[J].家教世界, 2013 (18) :15.

[3]姚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整合性研究”过程概述[J].学前教育研究, 2004 (Z1) :83-87.

[4]郭静静.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 (01) :121-122.

[5]张申平, 彭晓玲, 佘敏.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课程的建构及其意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4) :195-196.

[6]李姗泽.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05) :31-35.

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 篇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 中华民族的魂。传统文化中蕴藏着的精髓, 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 对我们当下的生活和未来命运也有着巨大的影响。2014年3月26日, 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要求大中小学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这充分表达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意愿。

我校自2007年建校以来, 一直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并以此作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探索, 努力让全校师生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受到民族性格的熏陶和人格素养的提升, 烙上深厚的中国印记, 从而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二、课程目标、内容

1. 课程目标

开发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 首先对课程目标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基于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我们提出了如下课程目标:总目标:是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增加学生语言积累, 丰厚学生知识储备,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陶冶情操, 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4) 学习优秀的传统技艺,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5) 引导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受到启迪, 汲取智慧, 提高解决当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对于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至关重要, 而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让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更是重中之重。围绕课程目标, 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科学的规划, 本着“继承·发展·创新”的课程建设理念, 我们从经典诵读课程、童蒙养正课程、传统技艺课程、家乡文化课程四个方面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全面研发。

(1) 经典诵读课程:品根慧智, 丰厚积淀。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一颗璀璨的明珠, 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为此, 我们精选了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增广贤文》、《论语》、《礼记》、优秀小古文等国学经典, 编写成校本教材《蒙学稚唱》、《经典雅诵》, 每个年级一册, 引导学生进行诵读积累。通过经典诵读课程, 引导学生吟诵品析经典诗文, 丰厚学生积淀, 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 童蒙养正课程:立根树人, 蒙以养正。

童蒙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和身心发展的奠基时期, 为此, 我们挖掘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行养成的资源, 编写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读本》, 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编写了以“践行弟子规, 养成好习惯”为主题的《好习惯100课》, 挖掘弟子规的践行点, 开展好习惯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开发了《传统节日系列主题活动》, 开展传统节日教育, 弘扬传统美德, 培养学生民族精神。通过童蒙养正课程, 利用厚重的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 进行塑魂植根教育, 以此培育举止优雅、健康高尚的儒雅学子。

(3) 传统技艺课程:养根修性, 培养技能。

传统文化技艺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也是古代劳动人民优秀的文化创造。为进一步传承这些传统技艺, 我们根据学校师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爱好, 开发了楹联、武术特色校本课程, 我们编写了《对联》校本教材, 从认识平仄开始, 引导学生系统地进行联律通则的学习, 进行诗词楹联欣赏和创作;编写了《娄东武术》校本教材, 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和武术操、武术套路动作的教学。另外, 还开设了吟诵、书法、江南丝竹、国画、围棋、剪纸等选修课程, 引导学生学习传承这些传统文化技艺, 在学习继承的过程中, 养根修性, 培养学生的技能特长, 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4) 家乡文化课程:寻根固本, 追本溯源。

家乡文化体现和延续着地方的文脉和记忆, 开发家乡文化课程, 不仅让学生在散发乡土气息的学习实践中真正领略家乡之美, 更让学生在寻根的过程中培养对乡土的亲和力和自豪感。为此, 我们积极开发家乡文化———娄东文化课程,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 引导学生进行家乡人物、景点、美食、民俗等方面的探究, 师生合力编写《娄东文化》人物篇、景点篇、美食篇、民俗篇四本校本教材。通过家乡文化课程引导学生们在实践探究活动中, 了解家乡的文化和历史, 完成心灵的洗礼, 树立归属感。

三、课程实施策略

1. 课堂教学, 全面普及。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必须确保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为此, 我们根据《苏州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 合理规划, 有效利用地方和学校自主安排课时,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我们每周设置一节阅读课, 由语文老师开展经典诵读课程的教学, 同时引导学生利用早读、课前三分钟、路队行进时间等零星时间加以复习巩固。我们不断探索“经典诵读”教学的经验, 要求教师摒弃照本宣科、学生生吞活剥的做法, 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学目标──熟读成诵, 读中求悟, 不求甚解, 但求自得; (2)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 活动为辅, 稍作点拨, 深入浅出, 联系生活, 寓教于乐; (3) 教学评价──重在积累, 贵在坚持, 创设情境, 多元评价。对于童蒙养正课程我们要求班主任利用晨会课、班队课开展教学, 让传统美德、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知识在学生中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传统技艺课程中的楹联课程, 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 重点在五、六年级学生中开设, 每周一节课, 由专职的楹联教师进行联律知识的普及教学。武术课程主要在二年级学生中开设, 每周一节课, 进行武术普及教学。家乡文化课程主要在三、四年级学生中开设,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探究。这样, 四类课程都能确保课堂教学时间, 进行全员普及。

2. 学科渗透, 润物无声。

课程实施中, 我们要求教师对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进行优化整合, 以国家课程为基础, 适当渗透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内容。因此, 老师们在各学科教学中, 积极找准契合点进行有机整合, 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如音乐教学中积极渗透江南丝竹的欣赏, 美术教学中渗透娄东画派的欣赏, 体育学科中渗透吴地游戏的教学, 品德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的教育等。通过学科渗透, 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化艺术修养, 激发学生热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志向。

3. 社团浸润, 拔尖提高。

各类课程在课堂普及教学和学科渗透的基础上, 对学有余力, 有兴趣爱好的同学, 通过参加社团进行提高。我们以个性发展、特长培养为目标, 采取自主选修的方式, 成立各类社团, 对学生进行传统技艺课程的拔尖培养。喜爱经典诵读的同学, 参加吟诵社团, 学习吟诵方法, 特别是进行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唐调的吟诵学习;喜欢楹联的同学参加楹联社团, 进行楹联诗词作品的创作;喜欢武术的同学, 参加校武术队, 进行高难度武术套路的学习, 喜欢江南丝竹的同学, 参加学校民乐队, 学习民族乐器的演奏, 另外开设书法、国画、围棋、剪纸等各类社团, 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4. 活动推进, 寓教于乐。

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 为发挥活动育人的功能, 我校精心策划, 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 推进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实施。针对经典诵读课程, 学校组织了吟诵表演、古诗擂台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 展示经典诵读学习成果。针对童蒙养正课程, 开展了“红领巾践行中国梦”“做中国人, 过中国节”等系列主题活动等, 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践行, 将学到的知识外化于行为习惯之中。针对传统技艺课程, 我们组织了传统技艺大比拼活动, 开展各类主题征联活动、班级武术操比赛、民乐器乐比赛、书法、围棋、国画剪纸等各类比赛, 以赛促练, 以赛促提高。针对家乡文化课程, 我们每年组织开展“欢乐社区行”活动, 引导学生走进社区, 开展调查访问;开展“美食节”“民俗节”等活动, 引导学生了解当地民俗, 学做当地美食等。通过各类活动, 引导学生将学到的各类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学习、消化和吸收。

5. 考核评价, 激励成功。

我校在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 建立了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 保障校本课程的建设。针对经典诵读课程, 我们建立了《诵读考级制度》, 每个年级都设置了十个考查等级, 对每个等级提出了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学生完成了某个等级的考查, 就颁给学生那个等级的诵读章。期末将表现出色的学生评选为“小书虫”和“阅读之星”并进行表彰。针对童蒙养正课程, 我们按照不同的教育主题, 开展争章达标活动, 开展“最美红领巾”评选活动等。针对传统技艺课程, 我们结合技艺大比拼, 开展百名小达人评比活动, 以此激励学生。针对家乡文化课程, 我们主要以实践小组为单位开展娄东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比活动, 展示学习成果。

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 不仅丰厚了我校师生的文化生活, 滋养了师生的心灵, 而且促进了学校内涵的发展。近年来, 学校获得了全国百强特色学校, 全国楹联教育优秀学校, 全国书法特色学校, 中华吟诵实验学校, 苏州市文明礼仪示范单位, 苏州市文化特色学校,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调吟诵) 示范保护单位, 太仓市武术特色学校等称号。今后, 我们将一如既往, 传承传统文化, 努力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锻造有“根”的学校。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民族的魂。传统文化中蕴藏的精髓, 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 对当下的生活和未来命运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 不仅丰厚了学校的文化底蕴, 还滋养了师生的心灵, 促进了学校内涵的发展。本文结合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际, 分析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施

参考文献

[1]史丽芳.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 篇11

关键词:发展创新;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强化实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教育观念的不断革新,关于职业高中建筑学专业课程的设计也越来越引起学校和老师的关注。只有结合时代发展,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提高建筑造型专业教学水平,使学生能够在相应的学年里掌握相对应的建筑学知识,完成职业高中建筑学课程设置任务,从而成为专业、优秀的建筑造型设计人才。

一、在发展创新中不忘继承民族传统的优秀建筑文化特色

建筑设计教学依然要求设计者在自身所在文化背景以及社会环境中进行构思、创作和构建。建筑设计不仅要对本土文化、社会、艺术做一个完美的呈现,也要对文化、艺术等拥有全新的认识和创新。学习西方建筑风格的做法本身固然也有可取之处,但面对优秀的文化精神,我们应该抱着一种学习、鉴赏的良好态度。当大量的模仿甚至照搬照抄开始充斥我们本土的设计市场时,就会产生

建筑风格单调、失去特色的现象,更严重的是失去了建筑造型设计的灵魂和内涵。比如,川西民居是汉族民居建筑流派之一,他们的建筑风格独具嘉绒藏族特色,保持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风格,寨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远目望去犹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古堡。它讲究用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设计,建材以木、石灰、青砖、青瓦为主,墙有砖墙、土墙、石块(石板)墙、木墙(木板或原木)、编夹壁墙等;屋顶用小青瓦、草、谷草、山草、石板瓦、树皮瓦等,还有用青厂条子作梁和门杠的,这些材料多能够就地取用,既经济节约,又与环境十分协调,相映成趣,乡土气息格外浓郁,整体呈现出一种相互的质感美、自然美,符合我国早期人民追求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环境观。然而,近年来一味地盲目模仿西方欧式帝国的建筑风格已经使这种质朴的、传统的建筑理念受到冲击而逐渐失去其原有的珍贵形象。因此,我们必须全面分析,认识到这种做法潜在的危害性,加强重视本民族传统建筑辉煌的成就,并以创新的姿态求得发展,提升、丰富和完善中国现代建筑造型设计,使其在业界获得更加引人瞩目的成就。

二、认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成就的特点

职业高中建筑造型专业课程的引入应该是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建筑造型文化传统。一个建筑造型设计人才首先要对自己的家乡故土了如指掌、全面认识。首先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所蕴涵的人文性。中国传统文化即体现人性的重要地位,它所讲究的人格的健全、人伦的和谐有序,在从古至今的建筑中都有体现。其次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不可忽视的哲理性。孔、孟、老、庄等名流大家,对天、地、人的存在的思索等等,都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要领,我国建筑中“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也展示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再次,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特别突出实用性。我国贵州山寨居民的建筑尤为体现出这一特点,贵州山寨民居,是贵州各族人民取之于自然的乡土材料,通过木匠、石匠、泥瓦匠和普通的庄稼汉日积月累、代代相传逐渐创造出来的,它不仅具有浓郁的山地特色和民族特色,同时又体现出朴实而又独特的中国西部山地民居文化。此外,中国传统建筑造型文化十分注重建筑的功能,对于空间、尺度的把握相对来说更为精准、严格。传统建筑几乎都能明显呈现出对外观、内部构造、色彩组合等的深沉思考与度量。

三、掌握传承我国建筑文化成就的要点

面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卓越成就,教师需要根据全面、周到的课程设计,为学生渐渐地灌输传承的意识,培养其传承的能力和技术。这就要求在职业高中建筑造型专业课程中添加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可传承特色的要点。首先是建筑精神的传承。中国文化有不同于西方外放美的特殊品质,那就是内涵美。打开中国著名建筑的内部,总会叫人吃惊、赞叹。例如贵州及其周边的建筑,不仅表现出贵州边远民族的精神和性格,而且从贵州民居本身还能看出一个时期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精神。因此贵州民居也是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中国建筑文化古老悠远和绚丽多姿的风貌,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淳朴简洁、华美精巧兼而有之的审美内涵,这种生动传神的艺术追求所包含的传统精神是十分尊贵的。第二是建筑技艺延续。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小到优雅别致的亭台轩榭,大到富丽堂皇的宫廷院落、园林庙宇,无一不拥有着令人赞叹的手工艺术之美。第三是对文化形式的继承。在如今重视丰富建筑设计形式的构造、丰富建筑设计审美的基础上,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特有的功能性、符号性、艺术性标志也应兼顾强调。第四是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实践是真正入门建筑艺术的第一步。理论知识的铺垫做好之后,一定要将学生带入实践中去检验。只有引导学生亲身去感受传统建筑文化之美,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牢记于心并灵活运用。

总之,新时代建筑设计“百花齐放”、个性张扬,这对建筑学专业来讲是十分喜人的景象。然而职业高中建筑学的课程设计应立足实际,在传承与发展中对学生做更全面、高效的引导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华.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实施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教育[J].华中建筑,2009(05):183-184.

上一篇:水泥粉磨工艺下一篇:绿化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