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底蕴

2024-10-02

企业文化底蕴(通用12篇)

企业文化底蕴 篇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 石化企业担负着国家油气能源生产的重任, 保障职工群众安居生活的重大使命。如何提高石化企业队伍的文化底蕴, 打造文化职工队伍, 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已经成为摆在石化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打造文化职工队伍包括石化企业队伍的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管理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其中, 物质文化建设是打造文化职工队伍的基础, 是实现其它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精神文化建设是打造文化职工队伍的核心, 决定着石化企业队伍的发展方向;行为文化建设是打造文化职工队伍的表现形式, 是其它文化建设的动态反映;管理文化建设是打造文化职工队伍的关键, 是“依法治企”、“以德治企”两个层面的整合体。笔者试从管理学、社会学、哲学等角度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打造文化职工队伍的“四大功能”

(一) 打造文化职工队伍具有思想导向功能。

打造文化职工队伍能够对干部职工个体的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起导向作用, 通过不间断地自我动态调整, 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一旦干部职工个体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上产生偏离, 文化职工队伍的群体观念会通过自身的导向作用引导干部职工个人的思想, 使干部职工个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群体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

(二) 打造文化职工队伍具有行为约束功能。

传统的石化企业队伍管理方式是通过强制性的规章制度从外部规范干部职工个人的行为, 而打造文化职工队伍则是通过职业价值和职业道德的“灵魂立法”, 以强烈的文化氛围从内部对干部职工个体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使干部职工个体达到自我心理约束和自我行为控制, 实现队伍建设“硬”管理和“软”管理的统一, 进而形成突出个体主动性、调动个体积极性的自我管理机制。

(三) 打造文化职工队伍具有团队凝聚功能。

当正确的职业价值和职业道德取得干部职工个体的认同后, 就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向心力, 把单一的干部职工个体整合起来, 产生一种巨大的凝聚力, 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职工群体。通过不断强化个体的共同意识, 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群体情感, 形成以价值取向、精神风貌、职业道德为整合的职工群体意识, 塑造石化企业队伍的团队精神, 从而激发干部职工个体的“自觉”功能, 使之对工作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进而形成1+1大于2的整体增值效应。

(四) 打造文化职工队伍具有竞争激励功能。

打造文化职工队伍能够使干部职工个体从内心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 激励干部职工个体在热爱本职工作、献身石化企业事业的同时, 主动学习现代化科技知识、石化业务理论, 从而把追求职工群体价值目标与谋求干部职工个体利益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文化职工队伍建设对干部职工个体产生持久的推动力, 成为其自我发展的源泉, 通过工作竞争, 相互影响, 逐步形成以爱党、为民、忠诚、奉献为主要内容的职工群体精神。

二、打造文化职工队伍的对策

首先, 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是打造文化职工队伍的前提, 通过浓厚的文化氛围去吸引、熏陶、激励干部职工个体, 通过生理或心理的“传导”, “附着”在干部职工个体的心理结构上, 成为心理印记。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上, 一要对石化企业队伍过去和现在的文化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把职工文化中最优秀的特别是共同的价值观念加以完善, 以宗旨、信条、精神形式成为石化企业的共同规范。二要在企业兴起读书之风。一种风气的形成, 往往需要领导者的行为导向, 石化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将引导干部职工学习、组织干部职工读书真正摆上工作日程, 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三要更新观念, 树立文化观。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克服和纠正对企业文化的片面性和表象化理解, 把职工文化从“吹拉弹唱”的浅层次提升到人文素质和队伍长效机制建设的深层次上来。四要注重发挥典型引路, 大力弘扬队伍正气, 展现职工文化的时代特点和主旋律, 不断总结、提炼、丰富和发扬职工文化, 弘扬职工一往无前、不怕吃苦、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时代精神。五要搞好职工文化, 占领干部职工思想阵地。“职工文化”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既要加强职工文化的理论研究, 又要努力建设格调清新、健康向上、生动活泼、能反映广大干部职工战斗生活和富有时代气息的职工文化, 满足干部职工精神需要, 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还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职工文化阵地和设施建设, 逐步建立起具有鲜明的职工文化特征的荣誉室、图书馆、阅览室、音像室、俱乐部、健身房等一切适应干部职工活动的学习场所和娱乐场所。建立一批符合干部职工兴趣爱好的各种协会, 鼓励干部职工开展比赛、联谊和交流。

其次, 逐步确立学习终身的理念和思想, 形成文化建企的动力源。石化企业要保持队伍的先进性, 一是要树立干部职工学习终身的理念和思想, 摒弃“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需要性学习观念, 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真正树立起渴望性学习理念, 形成知识共享与互动的文化氛围。二是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文化底蕴。因此干部职工的价值观念、人格魅力、道德修养乃至仪表气质都是职工文化的构成要件。

第三, 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坚定的文化理念统一起来。文化氛围是打造文化职工队伍的外部环境, 文化理念是打造文化职工队伍的内在动力, 二者不能孤立存在, 必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内在动力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转化是打造文化职工队伍的核心问题。实现二者的转化, 一是要牢固树立文化建企的理念。真正树立起“职工文化也是生产力, 也是战斗力”的战略思想, 从思想深处自觉地树立起文化建企的意识, 努力营造出有利于职工文化发展环境。二是要紧紧把握职工文化阵地。结合自身工作实际, 积极构建文化载体, 大胆探索符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的职工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三是建立完善文化建机制。将职工文化建设纳入石化企业队伍长效机制建设的总体规划, 精心制定文化建设方案, 制定保障措施。最终实现职工文化的“内化”和“外化”。把外在的职工文化向干部职工个体的内心世界转化, 使其成为干部职工个体的内在精神支柱;把干部职工个体的文化取向向外在行为转化, 使之成为打造文化职工队伍, 提高石化企业文化底蕴的精神动力。

企业文化底蕴 篇2

摘 要:风筝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一直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风筝文化逐步成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与中国的习俗、节日、文化融合使风筝的内容更加丰富,最终形成具有浓郁东方文化色彩的中国风筝文化。

关键词:风筝 风筝文化 民俗文化

风筝是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的一项群众性体育娱乐活动。我国是风筝历史最为古老悠久的国家之一,放风筝是老幼皆宜、健康身心的娱乐性体育活动。它既能就地取材、制作方便、容易普及,也可以精细制作,显示不同民族的精湛工艺水平和美术构思。近年来,由于放飞技术的发展,风筝日益成为竞技性很强的体育活动。所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放风筝也逐渐成为国际友谊交往和文化体育交流受欢迎的媒介。

风筝是由中国人发明的,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大约在十二世纪,中国风筝传到了西方,从此,这项古老的活动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发展,形成各有特色的东西方风筝文化特色。可以想象,人类在开始发明风筝的时候,一定是在追求一种神奇。一种能由人类自己驾驭的飞起物,足以让人高兴至极。因为那时毕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风筝开始寻找运用之路,具有传统历史的中国文化开始向风筝这一工艺中融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将神话故事、花鸟瑞兽、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国大江南北的土地上,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文化。越是历史久远的东西,留给后人的悬念越多。像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很多追宝寻艺的故事,也只是小说中的内容,很难考究其历史的真伪。风筝,在中国的历史上,在过去的历史上,一直被视为是一种“雕虫小技”。在历史记载的文史资料中,有关风筝的内容很少,人们仅能从为数不多的文字记载中寻觅风筝的起始源头。

1 风筝的起源

关于风筝的起源,大体有三种传说:一是斗笠、树叶说;二是帆船、帐篷说;三是飞鸟说。但就风筝起源于中国的结论,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

1.1 斗笠、树叶说

斗笠是一种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当人类由渔猎转为耕作时就开始使用,特别在热带亚热带是必不可少的。那时的斗笠制作很简单,系绳也就地取材,多用柔软的树皮纤维。据说有一农夫正在耕作时,忽然狂风大作,卷起了他的斗笠,农夫赶紧去追,一下抓住系绳。恰巧这系绳很长,斗笠便在空中飞行。农夫觉得非常有趣,以后便经常给村民放斗笠,后来演变成放风筝。树叶说来自于中国南方一带。据说古时候人们对风卷树叶满天飞的现象十分崇拜,便用麻丝等拴树叶放着玩,逐渐演变成放风筝活动。中国台湾的高山族、海南岛的黎族人,早些时候就是用面包树的叶子做风筝。

1.2 帆船、帐篷说

人类使用木舟的历史已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被用于生产。后来又有了帆船。传说禹时船上已有了风帆。帆是借助风力的机械,人们便仿照帆的原理,扎起风筝放飞。还有人说,风筝起源于北方的帐篷,最早的风筝是人们模仿大风刮起帐篷在空中飘扬的现象制造出来的,之后逐步演变成了一种游乐活动。

1.3 飞鸟说

从目前的历史记载和发现的古代风筝看,其结构、形状、扎绘技术等,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以鸟的形状多,因而有人得出结论:最初的风筝问世,是受飞鸟的启发,模仿飞鸟而制造并以飞鸟命名的。人们崇尚飞鸟、热爱飞鸟、模拟飞鸟而制作风筝,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风筝因此而生,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风筝起源于中国,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结论。风筝又名纸鸢、纸鹞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的科学家墨翟制造的。据中国的史料《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2 风筝文化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之处:“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它因物喻义、物吉图案,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而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例如一对凤鸟迎着太阳比翼飞翔的图案,称为“双凤朝阳”,它以丰富的寓意、变化多姿的图案,体现了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中国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

2.1 求福:人们对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蝙蝠因与“遍福”、“遍富”谐音,尽管它形象欠美,但经过充分美化,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以蝙蝠为图案的风筝比比皆是,如在传统的北京沙燕风筝中,以“福燕”为代表,在整个硬膀上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其它的取其寓意的风筝有“福中有福”、“福在眼前”、“五福献寿”、“五福捧寿”、“福寿双全”、“五福齐天”、“五福献寿”等,周代《洪范》篇载“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攸好德”谓所好者德,“考终命”谓善终,不横夭。按五福寓意,福已包含富和寿。其它的求福吉祥图案还有“鱼”和“如意”(如意原是竹木制的搔杖,专搔手够不到的地方,因能尽如人意而得名)。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还有“连年有鱼”、“喜庆有余”、“鲤鱼跳龙门”、“百事如意”、“必定如意”、“平安如意”等。

2.2 长寿: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寄寓和祝颂长寿的图案很多:有万古长青的松柏,有据说能享几千年寿命的仙鹤及色彩缤纷的绶带鸟,有据传食之可以长命百岁的“仙草”灵芝和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追求和表达长寿的“寿”字有三百多种字形,变化极为丰富。源于佛教的“万”字纹样,寓“多至上万”之意。在沙燕风筝中,腰部的图案就多为回转“万”字纹样。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还有“祥云鹤寿”、“八仙贺寿”等。

2.3 喜庆:表达人们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喜字有不少字形,“喜喜”是人们常见的喜庆图案。喜鹊是喜事的“征兆”,风筝中有“喜”字风筝,“喜喜”风筝碰等,与此有关的风筝和吉祥图案有:“喜上眉梢”,“双喜登眉”,“喜庆有余”,“福禄寿喜”,“双喜福祥”。喜庆图案颇具情趣的还有百蝶、百鸟、百花、百吉、百寿、百福、百喜等图案,如“百鸟朝凤”。寓美满婚姻、夫妇和谐的还有鸳鸯图案风筝等。

2.4 吉祥:龙、凤、麒麟是人们想象中的瑞禽仁兽。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后来以龟背纹代替。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关于龙的话题,中国是个尚龙的国家,在我们国家里龙是有着特别的意味,龙是有着鹿角、牛头、蟒身、鱼鳞、鹰爪的神奇生物,被视为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以瑞禽仁兽及其它物象构成的传统吉祥图案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彩凤双飞”、“百鸟朝凤”等。中国传统风筝――龙头蜈蚣长串风筝,尤其是大型龙类风筝,以其放飞场面壮观、气势磅礴而受人喜爱。

3.民俗文化对风筝的`巨大影响

民俗文化是传承文化,是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民俗的社会现象。风筝,作为一民俗事象,它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孤立的,与诸多民俗事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受着民俗文化的巨大影响。这既表现在风筝的题材方面和扎制绘画方面,也表现在风筝的放飞方面。动物是风筝题材的重要方面,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无所不有,如龙风筝、凤风筝、仙鹤风筝、孔雀风筝、鹰风筝、燕子风筝、鸳鸯风筝、蝴蝶风筝、麒麟风筝、狮子风筝、十二生肖风筝、鱼风筝等等。这些大量的动物题材的风筝的出现,应该说与对动物崇拜是分不开的。例如,“龙”风筝和“凤”风筝的出现,确切地说是人们对“龙”和“凤”崇拜的具体体现。龙,是人们幻想的动物,传说中的四灵之一,是掌管雨水的神,《山海经》中有“应龙畜水”,“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之说。龙能给人带来祥瑞,具有变化的神力。在上古神话中,人们则把黄帝的形象和龙联系在一起。《左传・昭公十七年》记:“太昊氏(伏羲)以龙纪,故以龙师而官名。”《补三皇本纪》载:“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阙里志・古冢》有“黄帝生寿丘”的记载。炎黄子孙便自认为是龙族,龙的后代,龙的传人。云南哀牢少数民族以“龙”为图腾标志,世代相续,皆身画龙,衣加尾,以示为龙的后人。龙还是封建社会皇权的象征。今天,人们仍以“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对“龙”的崇拜,产生了“龙文化”,便有了以“龙”为题材的“龙”风筝。

风筝在艺术家眼中是工艺品,因为它是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它的出现源于人们对天空的好奇与渴望,两千多年前,它承载了古人的梦想乘风而起,从此期望自由的心得到慰藉;而后它不仅担负起通信的重任,还渐渐将文化、娱乐、健身融于一身。千百年来,尽管风筝的形式不同,但是,它却一直与中国的民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它生自民间,所以具有质朴健康、寓教于乐的特点。在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独特民族审美观与风俗习惯的前提下,像其他文化现象一样,风筝在审美风格方面也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区不同,风筝的风格也各有千秋,唯其如此,风筝的王国才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

4.结语

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

参考文献:

[1]柴茂智.风筝.北京出版社,1991.

[2]梁俊雄.试论我国民间节目的体育文化特征.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3.

[3]朱鹰.风筝.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文化——设计的底蕴 篇3

【关键词】设计 文化 底蕴

设计与文化紧密相连,每个时代每个阶段的设计总是依赖于当时的文化背景而存在,并强烈地体现出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特征。文化是设计的土壤,文化就是使得设计行为成功的前提条件,文化一一设计的底蕴。

我们常说的文化,其本身就具有历史的连续性,而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正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至今,人类仍活在传统文化构筑的世界里,这一点毋庸置疑。无论是文化上的传统主义者还是反传统主义者,他们讨论的对象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历史前进中的积淀,它为人类历史前进积蓄着力量,提供着营养。所以,它对人类创造的现代的和未来的文明,都必然产生着不可否认的巨大影响。

我们所说的设计,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当今社会,我们周边充斥的无数设计,大到宇宙飞船,小到卫生纸,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与惊喜。

国外有设计,中国也有设计,在这个全球同质化的时代,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跨界交流给设计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尤其是当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无可替代。拿中国举世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来说,它的开幕式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缩影,把中国文化元素展现的淋漓尽致。思想家钱穆先生把“天人合一”看作“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天人合一”既是人类的和谐统一,又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同时又是人本身的和谐统一,可以说“天人合一”的观念突出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有很多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的元素,“舞”、“乐”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其次还有演员们营造出孔子的三千弟子高诵“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场景,传达出儒家文化蕴含的仁爱精神。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如今世界各地建造了很多的孔子学院,可见孔子对世界的影响力。

除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有很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当代著名的洛可可创始人贾伟也有很多以中国文化为立足点的设计。贾伟被誉为兼具商业头脑和设计才华的商业设计师第一人,秉承着温和力量创造和谐设计的理念,追求设计达到一种和谐,包括对中国文化、设计趋势、商业价值三者的完美融合。贾伟设计的许多作品多次取得红点设计大奖、IF奖、IDEA奖等国际奖项。

贾伟的设计大多都有着上上禅的文化理念。例如,他的上上签设计,这是一款用于随身携带牙签的小盒子,取名为“上上签”,既有谐音之趣,也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祈福文化深植其中,赋予了产品浓厚的民族情感。牙签盒颜色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黑红搭配,外观造型来源于中国标志性建筑——天坛,细看底端红色镂空部分,会发现它其实是天坛祈年殿殿顶的一个小小缩影。除了这些理念之外,上上签的牙签制作材料不是使用传统的竹子制作,而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化可降解的材料,这种材料的使用避免了牙签的随意丢弃而引起的动物食用残食后卡破喉咙的现象。这款作品体现了功能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外观设计区别于同类产品,艺术品位出众,同时引导使用者随身携带牙签,从而改变生活中的习惯来参与环保。

还有贾伟设计的上上虎系列作品的设计理念也很具有文化特征。上上虎的设计是因为下一年时虎年,中国有一句古话“石亦山、山亦石”,整体由石头制成的不规则的形状,代表了山。整体石头设计成—个向上的斜面,虎在下面是一个上山的过程,虎即代表了人类,寓意人们的生活会不断的上升,并且虎的嘴里会有香,这个香会不断的燃烧,并且轨迹会落到斜坡上;每个轨迹都是一个亮点,每个轨迹都是不一样的。寓意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很多亮点,这些亮点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并且每个人所走的人生轨迹是不同的,但整体都是不断上升的过程。与此类似的设计还有大耳有福的套盘设计、圆明园印象、上风上水、咏竹等等。

不仅中国的设计与本土文化相关,外国的设计也一样。就拿瑞士来说,瑞士的国土面积有三分之二是森林和荒野,这上面生活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其中不乏珍贵濒危的物种。麇鹿是瑞典非官方的国家标志性动物,经常出现在各种各样的旅游纪念品上。在瑞典常可见到罕见的光照。春天,白昼越来越长,越来越亮,六月下旬达到极点。此时北部地区太阳终日不落,在南部,夜晚也仅仅持续几个小时。与夏天的“白夜”相反——北欧的冬夜漆黑一片,冬季的寒夜里伸手不见五指,万籁俱寂的夜空中经常会出现灿烂美丽的北极光的奇观。这种现象发生在冬季的午夜十点,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绿黄、红或红紫光照亮了北极的天空。有时它像一条彩带,有时它像一团火焰,有时它又像一张五光十色的巨大银幕。它轻盈地飘荡,同时忽暗忽明,发出红的、蓝的、绿的、紫的光芒。这种壮丽动人的景象就叫做极光。这些现象对设计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瑞典人在家居色彩的选择上,经常会使用那些鲜艳的纯色,而且面积较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20世纪初北欧人也开始尝试使用浅色调来装饰房间,这些浅色调往往要和木色相搭配,创造出舒适的居住氛围。

让作文彰显文化底蕴 篇4

(投影:不必像夸父,逐日的脚步从不停息,却终于留下遗憾而去;不必像春蚕,吐丝的节奏从不减缓,却终于要丝尽蚕亡;更不必像精卫,填海的旋律从不改变,却终于被大海吞没。人生有许多步,然而关键的只有那几步,暂时停留是为了等待时机,积累力量,走好那几步。———选自满分作文《停是为了走得更好》)

生:(小组讨论片刻后)这个文段使用了夸父追日和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还化用了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意。

师:是的,神化故事、古诗文名句、历史传说等属于文化的范畴,在你的作文中炫示丰厚的文化积淀,增添作文的文化底蕴是使“阅文者悦”的制胜之招。一篇作文的文化氛围其实就起于这些文化因子和谐的组合,同学们打开手头的优秀作文选,看看里面有充满文化感觉的作文吗?

生:(翻阅后,很惊叹)老师,有啊,而且很多。

师:大家从这些优秀作文中可以看出,除了刚才发现的几种文化因子,还有哪些呢?

生1:有历史典故。

生2:有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生3:有寓言故事,还有一些俗语、名言。

生4:我发现有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

师:大家找得很好。在作文中有意识地大胆镶嵌文化因子,能使文句有意蕴有文采,文章富有厚实典雅的磅礴之势,能反映出作者的文化素质,使阅卷老师感受到写作者的深厚积累。下面,我们来看看几种常见的技法怎么运用。引用古诗词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了吧?

生:(齐声)是的。

师:假若我们写一篇以“水的联想”为话题的文章,同学们可以引用哪些与水有关的诗句呢?

生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生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生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生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生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师: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学们早读课的辛苦没有白费,引用这些诗句会让文章富有诗情画意,也更充满古典文化的底蕴。现在我们以一个与“文化”关系最密切的话题来写一段话,直接引用或化用诗词句都可以,话题是“读书”。

(生构思,写片段)

生:(到讲台前读自己写的段落)我畅游书海,感受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豪情;我漫步大漠,欣赏“长河落日圆”的画卷;我凭栏伫立,体会“衔远山,吞长江”的壮阔。

师:(鼓掌)妙,这位同学引用灵活,思接千载,引领读者进行了一次奇妙的文学之旅,引用的诗句具有可视性。还有谁来?

生:书中的诗是不变的,唐诗的明月光依然照彻着中华游子的心灵,让整整一个民族不敢把目光露在夜里太久。王维的清泉,岑参的早雪,杜甫的伤别,李白的青崖白鹿,王昌龄的秦汉明月……依然在文化里发酵,在民族的血液里奔流。

(全班学生不由自主地鼓掌)

师:写得太精妙了,美丽的书的世界令人向往。真是“腹有诗书文自佳”呀,没有丰富的积累,想要在写作字里行间散发书卷气,是十分困难的。除了诗句,同学们还知道一些历史故事吗?

生:(齐答)知道。

师:其实,在作文中用上古代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事迹,是与历史的对话,同时又可注入时代精神和个人的生命体验,增添文章的新鲜感。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找一段优美的文字欣赏一下?

(生搜索手头资料)

生:遗憾是荆轲偏偏没有刺中秦王,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偷来火种却被宙斯钉在山崖,是忠心的屈原偏偏碰上了昏庸的楚怀王。(选自中考满分作文《遗憾》)

师:不错,这小小一段话蕴涵了三个历史故事,将历史的启示与现实结合,表达作者对话题的深刻认识。这是考生将长期的大量的阅读、思考所积累的素材内化为了自己智慧的一部分,在写作时自然地涌出,贴切地组合。谁再给大家写一段?

生:我正好看了历史人物故事,有个印象深刻的材料我加工了一下。蒙古元军的铁蹄踏碎了那如柳絮的山河。你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你坚定地说:“我有四个愿望,一是斩首,二是剐死,三是煮死,四是腰斩。”让元军将领目瞪口呆。

师:民族英雄文天祥“四个愿望”好似金石之声,直冲云霄,响彻天宇,他的一腔热血名垂青史。历史是一个奇幻的时空,呼唤着我们去重新经历一个个难忘的瞬间。我们历史课本上就有不少的历史事件,都可以化用到我们的作文中来。哪位再来一段?

生:我是个“三国迷”,我联系“三国”的内容写了一段:七十五万大军,杀得东吴丢盔弃甲,刘备被胜利冲昏了头,连营八百里,被陆逊一把火烧得精光。诸葛亮跺足叹曰:“汉室无望矣。”刘备也落得个白帝托孤的下场。这个事件给人启示,人生没有不变的优势,优势会令我们忘乎所以,结果只能是身败名裂。

师:好,运用得非常灵活。记住,让历史说话,让历史证明一切,也证明你文章的观点。事情是靠人来做的,说完了“事”的运用,我们再来谈谈文化人物在作文中的运用。同学们能列举一些文化名人来启发一下其他人么?

生:(思考后)如中国的屈原、陶渊明、诸葛亮、李白、杜甫、苏轼、文天祥、林则徐等,美国的海明威、法国的雨果、巴尔扎克、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印度的泰戈尔等。

师:真是熟知中外啊!点击历史人物,就如同给作文注入了新的活水,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哪位同学先给大家找篇满分作文的片段介绍一下?

生:我找到一篇盐城市中考作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请听:她与时间争,她一改昔日清新愉悦的少女柔情,用哀婉苍凉的笔调记下了国家的衰败,发出“流离苦、几时休”的感慨;她与战乱争,争在兵荒马乱的岁月,与久别的夫婿相聚相惜,她巧集《金石录》,泪洒《漱玉词》,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悲苦后,她重新认识自我。“三杯两盏淡酒”,酒淡怎敌晚风急,纤细的手指在弃酒时是否也曾有过“举杯销愁愁更愁”之感?

(学生们发出一片赞叹声)

师:真是好美的意境啊!大家能对这段文字赏析一下么?

生:文章中对李清照的身世及作品作了非常到位的分析、评价,信手拈来的诗词名句,让人不得不叹服作者对词人易安的熟悉程度,也使全文显得典雅秀丽,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积淀、不俗才情。没有对李清照透彻的了解,没有对李清照作品的仔细阅读,要写出这样的文章是不可能的,值得我们学习。

师:(点头赞许)这个赏析也很独到,表现力很强,看来同学们今天收获挺大,表述都开始“文绉绉”的了。(学生们会意地笑)哪位同学能自己写段给我们体味一下吗?

(生讨论,快速构思写段)

生:没有苏轼、辛弃疾们的张狂个性,就没有豪放派“大江东去”和“西北望,射天狼”的绝世气概;没有柳永、李清照们的多情伤感,就没有婉约派“执手相看泪眼”和“人比黄花瘦”的一唱三叹。

师:这段不错,学到了神韵。文化名人可不一定都是古代的啊,现代的也可以。

生:个性是“情歌王子”张信哲《爱如潮水》般的缠绵;是“苏式情歌”经典苏永康《爱一个人好难》的悲凉;也是“歌神”张学友《饿狼传说》般的火热;还是“浪子歌手”齐秦《大约在冬季》的隽永。

(生鼓掌叫好)

师:这位同学很符合潮流啊。(全体笑)这么多歌手汇聚一堂,很像赴一次文化的盛宴,令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文化味足够使人心动了。谈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是不能不涉及的。对传统文化的情感疏远是一个民族的短视认知造成的,韩国抢注中秋节,应该是对中国人淡漠传统文化的警示。其实,这些来自生活的民族文化会给你的作文增添绚丽的色彩。结合我们前些天搞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请同学们翻阅活动资料,写上一段表现民族文化的文字。

(生翻阅综合实践活动资料,写语段)

生:前几天是端午,当我把去年的艾和菖蒲从门上拿下来,换上新的时,我闻到灰尘中混有的一种特别的香气,这是艾的味道。艾和菖蒲是两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艾因为有浓烈的香气,被认为是辟邪之物,而叶子细长的菖蒲被当作神仙手里的宝剑,有青绿色的剑锋,可以用来斩妖除魔。

师:生活场景很亲切很清晰。民族文化是一曲唱不尽的民乐,是品不透的茶茗。新春、清明、中秋、端午等节,享受民族风俗,感受文化魅力,更是联系血脉骨肉之情的纽带。

生:我们学过的《社戏》《端午日》等都是展示民族文化的佳作。

师:材为知己者用,文为阅文者写,选取具有丰厚文化因子的素材,亮出丰厚的文化积淀,写出具有浑厚的文化底蕴、丰沛的文化内涵、较高的文化品味、深刻的文化认知的好作文,就是考场作文取胜的重要绝招。同学们,这节课大家的收获怎么样啊?

生:(七嘴八舌)收获太大了!

师:那就请大家课后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文化味浓郁的作文,参加我们下节课的班级“文化作文”擂台赛。

传媒文化底蕴与文化价值的流向 篇5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播文化日益成为了当今社会当中的主流精神,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逐渐受到传播文化的塑造、改编和修正。传播文化底蕴也前所未有的推动了文化价值的流向以及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这种传播文化地域与文化价值的流向影响呈现出了多级化,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研究传媒文化地域与文化价值的流向对于媒体运作过程中保证主流文化正确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传媒文化在当今社会当中有着相当的重要作用。传播文化不仅是当今信息时代的传播载体,同时也维系了整个社会当中的各项文化活动,对于构建社会文化价值体系,引导文化价值功能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媒文化的这种特有作用让其成为了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但是传媒文化底蕴也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文化价值的流向,对文化价值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一、“文化”概述

对于文化而言,无论其拥有何种含义都必须与意义和价值相互关联起来。文化的产生过程往往是来自于社会经验的意义的过程,而这些意义必定会创造出一种社会认同。任何一个社会必定需要一种与意义相关联的文化体系,文化是意义和价值的生产过程,但是文化必须以传媒作为中介。传媒通过其文化传播媒介将文化产品遍布到生活当中。文化价值最终的实现也只有通过传媒利用时间和空间散播给大众。但是当下却不能将传媒文化当作一种社会化的文化价值传播工具,其是一种极具自主性的理念,是遵循文化生产逻辑的,同时也是决定文化类型,体现文化价值的方法。

由于传播文化底蕴渗透到了当今社会生活中,社会大众往往接受的是媒体传播的外部世界以及现实世界。大部分社会大众受到了传媒文化的思想逻辑的引导,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世界评价也就沿用了传媒文化的视角,这就造成了当下文化实质上就是传媒文化。传媒文化中的社会大众开始积极利用媒体中的声音、图像和视频理解客观事物,在一定程度文化价值是被传媒文化底蕴构建起来的。大众普遍认可的文化价值都只能从传媒文化中获取。

二、传媒文化对于文化价值的影响

传媒文化对于文化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文化在当今社会生活的发展之下衍生出了传媒文化,而传媒文化也不断创造和改变着现代文化价值。传媒文化凭借其传播媒介积极传播着当今文化价值体系,对于文化价值的传承有着积极的影响。传媒文化促进了大众之间的各种文化价值取向交流,将文化价值迅速扩散和传播出去,成为了人与文化之间的中介。

但是传媒文化对于文化价值一样有着不可磨灭的消极影响。传媒文化降低了大众对于文化价值的重视程度,导致了文化价值的畸形状态。由于传媒文化本身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特点,文化价值愈发朝着一种实质性的经济价值靠拢。这势必会影响大众对于文化价值的正确判断,最终导致大众对于文化价值的选择趋于庸化。

三、传媒文化底蕴的地位及其对于文化价值流向的影响

传媒文化当今处于文化生活当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情况。传媒文化底蕴成为了社会中文化价值的风向标,大众的文化意识、文化情感以及文化世界都被烙上了传媒的印记。在传媒文化广泛交流和媒介信息日益提高的今天,文化价值逐渐朝着传媒并拢。在传媒文化底蕴所构建的虚拟环境中,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了各种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传媒文化,被各种传媒文化构建的理念和价值所缠绕。

随着传媒文化的出现,手机以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介整合了先进文化沟通的方式。在传播媒介构建的全新文化交流平台上,文化的声音、图片、价值都随着传播媒介被整合,根据个人而重新打造。传媒文化底蕴为传播媒介带来了驱动力,让大众在新兴媒介上随意、随时获取完全个人化的文化价值。与此同时,传媒文化与现代商业化观念、现代消费观念都不谋而

合。在文化工业上输出的文化产品由于商业利润和传媒引建的价值,文化产品只能扩大再生产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文化产品自身的文化价值已从一种精神文化变为了工业文化,加速了社会商品化进程。传媒文化引领了消费文化的构建,大肆宣扬一种享受生活的价值观,将快感和物质享受作为生命价值的实现。传媒文化底蕴使得文化价值指向了大众的心理欲望,促使大众寻找各种满足欲望的方式,与以往文化价值所倡导的人文内涵和人性价值背道而驰。

传媒文化将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彻底打破了,为现实生活中文化传播提供了多种途径,转变了文化价值形成的方式。传媒文化衍生的新兴媒体不单单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是文化价值铸造的工具。导致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价值形态。这些由传媒文化底蕴所引发的文化价值形态构建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乐观者认为,媒介的走向是产生更加自然的形式,存活下来的媒介能达到人类某种自然生态环境,有学者称这种走向叫媒介演化“人性化趋势”。新媒体延伸了当今人们交流的能力以及范围,给人们提供了最好的东西,让人们可以长时间交流、远程交流,却又不会失去最自然的东西。也有学者提出,正是新媒体搭建的信息平台让人们走进了泛文化的传播时代,不同的文化以立体的符号呈现,为所有人都提供了分享不同层次文化的机会。新媒体指向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在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过程中实现自由、和谐发展。从目前的发展走向来看,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新媒体加快了思维的浅表化,信息海量膨胀,这些都是传送和接受的,深度和意义在信息海洋中逐渐消失、融化。

四、结语

企业文化底蕴 篇6

一、挖掘金源文化歷史,做大城市文化品牌

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深浅、魅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其历史、文化的积淀与特色。当前,很多城市都在寻找自己的历史文化足印,寻找历史渊源,把沉淀的历史文化重新激活,并不断创造新的历史文化。随着阿城撤市设区并入我市,哈尔滨由一个近百年来才崛起的现代城市,变成了一个有894年历史的塞北古都,哈尔滨也借此成为金源文化的发源地。金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是黑龙江古文化发展的巅峰,是冰雪文化、黑土文化的根,这是我市得天独厚的宝贵财富和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哈尔滨以冰雪文化和欧陆文化而著称。冰雪文化虽然是我市的地方优势,但是,现在长春、沈阳、吉林以及北京、内蒙等城市争相开发冰雪资源,而且越做越大,我市的冰雪文化已不再是一支独秀。而欧陆文化也是他山之石,再加模仿也缺乏真正的品味。因此只有金源文化才能独树一帜,显示我市特有的文化底蕴。我市应将金源文化作为标志性的主流文化,在创新冰雪文化,拓展欧陆文化的基础上,加大金源文化开发、宣传力度,使独一无二的金源文化被广大公众所熟知,成为振兴我市旅游产业的助推器。

二、确立哈尔滨市标志性雕塑,增强城市文化品位

随着都市文明的不断发展,城市雕塑将在都市文化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些国家的城市,处处都可以看到不同风格、不同造型的城市环境雕塑,如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美人鱼铜像,罗马的母狼青铜像,朝鲜平壤的千里马铜像,以及我国广州的五羊石雕等。这些雕塑展现了民族精神,激发了城市活力,增添了艺术氛围和现代化色彩。我国著名的雕塑家潘鹤说过:“成功的城市雕塑,是时代的印记,是文明的标志,是城市上空的光环。时间的脚步已跨越了不同的朝代,皇权的尊严可以荡然无存,宗教的权威可以泯灭,产业主的财富可以消失,而用石头和青铜写成的人类文明史却永远放射着艺术的光芒。”中华文化源远流长,1956年在阿城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金代铜坐龙,古朴典雅、庄重沉稳,是金源文化与文物的典型标志,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龙文化的精华,显示了地方和民族特色,同时也象征着统一的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以坐龙铜像作为我市标志性雕塑,能够显示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示独特的城市魅力,对扩大城市知名度,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开发特色旅游,建立金源文化创意园区

金源灿烂文化不仅增加我市文化底蕴,也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议在阿什河两岸规划建造金源文化创意园区。园区可围绕以下项目进行设置:建立集影视创作、表演为一体的金源文化影视城。我国历代开国皇帝的一生都以影视的形式与观众见面,而金太祖阿骨达还未被公众所熟知,因此,建议围绕金太祖的一生编写大型历史剧,在影视城拍摄、放映。制作舞蹈等一些辅助节目,表现出金代金戈铁马壮观场景;仿建金皇城,再现金皇城的历史图景;仿建金代典型建筑,如临漪亭、云锦亭和五云楼等;建立金代民俗村,展现金代生活原貌;建立少数民族文字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金代元帅府);建造水上乐园,恢复金代阿什河畔码头和漕运繁盛景象;仿金代建筑风格,建造餐饮、住宿等商业服务设施;建立文化产业创意孵化园。

四、开发街名资源,挖掘文化积淀

2003年,我市南岗区奋斗路恢复了原名-果戈里大街,并进行了综合治理和改造,突出了俄罗斯风情和哈尔滨独有的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色,并带来了无限商机。商家由原来的300余家发展到520余家,经营项目由原来的低档货发展到高档商品、品牌店。许多旅游团队将果戈里大街列入了必看景观。每天都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特别是持有俄文牌匾的酒吧更是使俄罗斯人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建议围绕我市中央大街和果戈里大街这两条百年老街,继续开发街名资源,如将红专街恢复为面包街,上游街恢复为商务街,形象地反映出这些街道最初形成的面貌;恢复道里西六道街(日本街)、道里西八道街 (高丽街)、比乐街(比利时街)、芦家街 (罗马尼亚街)等当时的街名,以反映出各国侨民初来哈尔滨时的落脚点和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通过开发街名资源,不仅可以增添城市的文化底蕴,展现我市独特的城市魅力,使历史文化积淀得以延续与彰显,而且对于盘活城市资产,扩大城市知名度,吸引中外游客,发展旅游业都将大有裨益。

五、拓宽思路,开发新的冰雪旅游项目

“北京精神”的深厚文化底蕴 篇7

一、“北京精神”的内涵

“北京精神”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是首都市民共有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规范, 反映了北京的精神风貌。

“爱国”作为“北京精神”的核心, 是“北京精神”的第一要义, 彰显了“北京精神”的高度, 深刻反映了北京作为首都讲政治、顾大局、树正气、重奉献的市民风貌。北京有着爱国的光荣传统, 从“五四”运动、“七七”事变到开国大典、迎接香港和澳门回归, 到抗洪抗震救灾、申奥行动与奥运会成功举办, 都是北京人爱国的生动写照, 体现了北京人心系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新时期, 北京人的“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要理性爱国, 把对祖国的满腔热情转化为振兴中华的强大力量。

“创新”作为“北京精神”的精髓, 体现了“北京精神”的活力, 是北京推陈出新、继往开来、不竭发展之源。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与动力。没有创新, 人类社会就没有进步与发展, 只能是死路一条。北京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从周口店“北京人”的智慧到“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 再到今天北京正迈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都无不体现北京市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创新给北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包容”作为“北京精神”的特征, 体现了“北京精神”的大气与睿智, 博大胸襟和非凡气魄。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造就了北京人包容的地域风格。北京精神的“包容”既有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宽广胸怀, 又有雍容大度、和谐共生的心态与气度。2008年北京奥运会,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的主题, 充分展现了北京有容乃大的风采与魅力。在今天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时代,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 全国的政治与文化中心, 更需要包容的智慧。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进程中, 要善于吸纳和借鉴一切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 使北京更具凝聚力和吸引力。

“厚德”作为“北京精神”的品质, 是“北京精神”的灵魂, 体现了北京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北京历史文化悠久, 有着3000年建城史和800年建都史。不同历史时期、众多民族的优秀文化的交融赋予了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 也培育了北京市民崇德、尚德、重德、厚德的品格。新时期的北京不仅传承了北京的尚礼、厚道、助人等优秀的厚德风范, 而且与时俱进, 增添了新的内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为北京市民的厚德注入了时代气息。

“北京精神”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主线, 正是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对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的热爱, 才赋予了北京人奋发图强、勇于创新的精神, 赋予了北京人包容博大的胸襟, 赋予了北京人崇礼厚德的品质。“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 它给“北京精神”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使“爱国”不是停留在空谈, 落到了实处, 使“包容”与“厚德”有了强大的动力支撑。“包容”和“厚德”是“北京精神”的特征与品质, 它是“北京精神”的人格化, 展示了“北京精神”的宽度与厚度, 使“爱国”更具时代风采并恒久永续, 使“创新”赋有世界眼光和道德的坚守与责任。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北京精神”的深厚文化底蕴

“北京精神”展示了北京人积极向上、锐意进取、和谐共生、文明有礼的大都市形象, 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同时, “北京精神”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

“北京精神”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简单的八个字, 不仅浓缩了丰富的内涵, 而且有着十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它是绵延不断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文脉的基本精神所在,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旨。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由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 它博大精深, 融各地域文化为一体, 主要包括儒、释、道三大流派, 而其中以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最为深远。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旨所在是以义为先, 保家爱国;革故鼎新, 自强不息;以和为贵, 宽厚包容;尊道重德, 崇礼厚德。这正是今天“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源, 或者说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育今天“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基本元素。

(一) “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 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就中国来说, 几千年来, 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 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 具有无与伦比的经验。从中国历史中我们看到:中华民族历经5000多年, 经历无数次的大风大浪和兴衰变化却岿然不动, 并保持民族的生机和活力, 其中爱国精神就是其凝聚力与向心力。

以义为先、保家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 这里的“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特质和核心。与西方国家不同, 中国古代的半封闭的大陆性自然环境和以土地、家族为中心的“农业宗法式”式社会结构造就了中国人特有的整体意识、群体观念及保家爱国的精神品质。中国传统文化视“大统一”为社会最高理想, 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最高目标, 强调群体价值, 把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称为“公”或“义”, 并放之首位, 反对把个人私利置于国家、民族利益之上。当个人与群体、民族、国家发生利益冲突时, 宁舍小利而取大利 (义) , 甚至为了民族与国家“杀身成仁”、“舍生而取义” (1) 。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学派倡导以内圣之功达外王之力, 积极入世, 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他们提倡“国耳 (而) 忘家, 公耳 (而) 忘私” (2) , 主张“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3) , “义以为上” (4) , “见利思义” (5) , 强调整体利益和社会责任。孔子在“天下无道”、“礼坏乐崩”的时代, 忧国忧民, 周游列国, 祈盼“克己复礼”, 达到平天下的目的。孟子提出:“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6) “如欲平治天下, 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 (7) 对民族、国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儒家思想的熏陶、影响下, 中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民族英雄, 谱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彰显了中国人的爱国精神。

在中国, 爱国传统历史悠久, 爱国精神源远流长, 它就像一根红线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封建时代, 皇帝是天下一统的象征, 爱国和忠君联系在一起, 爱国精神主要表现为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本民族利益, 以及忠君、治国安邦, 等等;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爱国精神主要表现为反帝和反封, 要维护民族独立与国家主权, 寻求和探索救国强国之路;当代中国的爱国精神, 应该是对历史上中国爱国精神的积淀与凝练, 是对中国历史上爱国精神的弘扬。作为“北京精神”的“爱国”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国优良传统, 又增添了新的时代特征和北京特色。

北京精神的“爱国”不仅是北京人的光荣传统, 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所在。

(二) “创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 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革故鼎新、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之一, 这其中包含着“创新”之精髓。《周易》首卦《乾卦》告诫人们:“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古代先哲认为:人应该效仿天道刚毅坚卓, 自立自强, 积极进取, 永不停息, 奋斗不止。而天宇运行不息之源就在于革故鼎新, 在于“变”与“新”, 也就是“创新”。创新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根本与不竭动力,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才能长久。可谓“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8) 。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创新的精神, 强调“新”、“变”。《尚书·康诰》告诫人们:“作新民。”做人要革旧更新, 不断进取, 不断创新;《诗经·大雅·文王》说:“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周虽然是个古老的国家, 但它仍能顺应天命, 不断求新。做人要创新, 国家也要创新, 都要“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9) , 要天天变, 时时变, 锐意进取、推陈出新, 因循守旧, 不求变化创新, 必然灭亡。

《周易》作为儒家的经典,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各个流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变”与“新”是其主旋律和显著特征。《周易·杂卦传》明确阐发了“革故鼎新”的思想:“革, 去故也;鼎, 取新也。”提出:“生生之谓易” (10) , “变在其中矣” (11) , 宇宙永远保持生机与活力之源就在于“变”与“新”, 在于创新, 新陈代谢是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与此同时, 《周易》还进一步强调和赞颂除旧布新、新陈代谢是宇宙间的大德、盛德。《易传·系辞上》说道:“日新之谓盛德。”《易传·系辞下》又说道:“天地之大德曰生。”既然“变”与“新”是宇宙间最大的德性, 我们就应该遵循发展变化的规律, 树立创新意识, 以创新为切入点, “不可为典要, 唯变所适” (12) , 不要墨守成规, 因循旧章, 被经典所约束, 而应根据情况作相应的变通、创新。要不断进取, 不断创新, 才能生机勃勃, 充满活力。

近代思想家、政治家魏源在《筹鹾篇》中写道:天下“无穷极不变之法, 无不除弊而能兴利益之法, 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 指出中国唯一的出路在于社会变革, 只有变法才能结束危机四伏的局面。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宣扬维新变法的主张, 高倡中国社会变则存, 不变则亡。

这些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除旧布新、吐故纳新的创新精神。“北京精神”的“创新”不仅是北京发展的动力之源, 活力之所在, 而且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之本。

(三) “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 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以和为贵、宽厚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最高价值, “贵和”、“尚中”是中国人的普遍追求。因为中和是天下之大本和天下之达道, 只有“致中和”才能“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13) , 主张“天人合一”, 人与人和谐。而要达到“和”的途径就是“包容”, 要和而不同、和谐共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包容”的大智慧。《易经·坤卦》赞美阴柔之美, 充满着和顺宽容的包容精神, 告诉人们要像大地一样具有包容的胸襟与气度, 载养万物而不止。孔子在《礼记·孔子闲居》中教育人们要达到无私包容的境界。他说:“天无私覆, 地无私载, 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 此之谓三无私。”告诫人们要像天地日月一样具有无私包容的精神。

“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中国人都自豪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其实中国龙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它从外形到内涵都渗透着兼容与综合的包容精神。它集牛、虎、鹿、鹰、蛇、鱼等主要特征, 并加以扬弃和改造, 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龙。它能天上飞, 陆上跑, 水中游, 海陆空本领集于一身, 无所不包。龙的传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包容”的典型例证 (14) 。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还体现在它恢弘的气魄, 能借鉴吸收任何外来文化的优秀东西, 并融会贯通, 使之更加灿烂辉煌。如: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 印度佛教在东汉初年传入中国, 后来实现了佛教中国化, 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的佛教禅宗等宗派, 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竞长争高、甚至三教合流的局面。

可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性, 不仅是“北京精神”的特征, 而且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溯源, 是中华文明绚丽多彩、熠熠生辉的魅力所在。

(四) “厚德”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品质

“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 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品质。

尊道重德、崇礼厚德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基本精神, 其中“厚德”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高的伦理道德理念和中华民族的美德。与西方文化崇尚自然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 十分重视人事论问题的研究。在人事论的研究中, 强调人的道德修养, 强调五伦, 强调德治。

“厚德”一词最早源于《周易》的《坤卦·象》:“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要像大地一样以宽厚之德容载万物。《大学》开篇就提出:“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明明德”就是彰显高尚的品德, 它揭示了大学的宗旨、最高目标就是要弘扬崇高的德性, 已达到最高境界的善, 这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重德、厚德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德性最为根本, 是做人、安家、治国的基础。《大学》明确指出:“德者本也。”“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治国要先齐家, 齐家要先修身, 而修身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15) 。只有个人律己重德、修身养性, 才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道德至上的文化, 强调以道德为中心, 无论是做人之道, 还是治国之道, 都要把德放在第一位。道德不仅体现在个人的内在心灵与外在言行, 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 还体现在国家的治理上。做人要“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16) , 要有仁爱之心、宽厚待人、诚信礼让, 要“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17) , 要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8) , 成为君子、圣人、贤人或大丈夫等道德高尚之人;治国要施以德治,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9) , 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厚德”不仅体现了北京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 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魂与内在之美。

“北京精神”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 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向上的基本精神特质。

加强名著阅读丰富文化底蕴 篇8

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学生面对一部名著时, 怎样读, 读什么?笔者认为,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灵活运用以下几种阅读方法。

1. 了解法。

如人物传记、章回体小说等, 不需要全部阅读, 学生可以通过内容提要、目录等了解其大致内容, “择其善者而读之, 不善者而省之”, 还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读一读, 以点代面。

2. 浏览法。

即采用速读的方法, 浏览文章内容, 了解其故事梗概, 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 如“快马赏花”, 留一个印象即可。

3. 精读法。

指在了解和浏览的基础上,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章节进行细读、研读。如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对生命意义思考的那一段, 《水浒传》中对一些人物、景物的描写。

4. 交谈法。

这种方法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 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自由进行, 学生把自己阅读的内容、心得进行交谈, 交换看法。看了《水浒传》, 有学生这样谈道:“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 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 吴用的足智多谋, 单说天真率直的李逵, 他颇有些野, 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 动不动就发火, 遇事不问青红皂白, 总是一说二骂三打, 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他却有‘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 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 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5. 汇报法。

这种方法一般在课堂上进行。由语文教师组织, 每天抽10分钟, 安排一个同学讲述自己阅读的收获, 其余同学评价。如阅读《西游记》后, 笔者让学生进行汇报, 有的学生汇报人物, 有的汇报情节, 有的汇报某一章节, 还有的汇报“九九八十一难”, 形式多样, 学生受益匪浅。

二、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 有摘抄型, 即摘抄好词好句、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有提纲型, 即在读完一本名著后, 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以提纲的形式写下来, 掌握该名著的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思路。有感想型, 即在读完一本名著后, 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 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有想象型, 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 发挥想象能力, 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通过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1. 摘录。

名著一般都有内容提要或内容简介、序、跋等, 这些是了解文章内容的钥匙, 学生可以进行摘抄, 增强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读文章目录也可以达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文章目录就是一定的线索, 学生进行摘抄, 可以加强对其内容的记忆。

2. 作人物分析。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分析, 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孙悟空, 学生既可以谈他的优点, 还可以谈他的缺点。从不同角度对人物进行剖析, 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 提出疑点、疑问。

一位科学家说过: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发现一个真理更重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并进行思考、记录, 这是难能可贵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挑战权威。这样, 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 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白鹿原》的文化悲剧底蕴 篇9

尽管同样的年代与事件已经以不同的形态、相似的本质出现在众多作家笔下, 《白鹿原》也没能逃脱经典现实主义作品提供的范式:由白、鹿两姓宗族的命运来映现整个社会历史的变迁, 但作品依然呈现出奇特的面貌。纵观作品, 故事的线条始终以白鹿原为外围, 形成密闭的圆, 中国大地上的政治事件似乎只在圆里影影绰绰地闪过, 完全没有清晰的面目和由来。合上书卷, 却有绵长而沉郁的悲剧感萦绕在心、挥之不去, 这种感觉从何处来?

卷首所引用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似乎是全书的注脚:作者所着力书写的, 是这原上人丰厚的深藏的心灵秘史, 而解读故事的“圆心”白嘉轩可以成为追溯作品悲剧感的突破口。

白鹿村是白鹿原的中心, 村内的族长白嘉轩是当之无愧的统治者:从祭拜祖宗、管教子弟到修建祠堂、订立乡约, 他将各个方面治理得井井有条。他所遵循的儒家文化不是深奥的典籍, 不是空洞地讲, 而是一种浸润在生活中的朴素的为人之道和日常修养。因此,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白嘉轩享有威信的根基。

这首先应归功于白嘉轩的姐夫朱先生。朱先生和他的白鹿书院是白鹿原上唯一的思想库, 也是白嘉轩的精神导师。他是儒家文化的正统传人, 继承着中国士大夫中独善其身, 淡泊退藏的一脉, 始终与政治严格保持距离, 绝仕进、弃功名、优游山水、著书立说, 编撰县志;他料事如神, 未卜先知;每当事关民生疾苦, 他又肯挺身而出, 突出表现了他的民本思想。他死后终于化身为白鹿飘逸而去, 他更象是作者的文化理想的“人化”。他促使白嘉轩的基本判断:白鹿村以外的世事毫无章法, 礼崩乐坏, 人心不古, 兵荒马乱, 而能够坚守白鹿村的质朴生活是让白嘉轩感到心安理得、更隐含着骄傲。所以, 无论是“耕读传家”的祖训还是铭刻在祠堂墙上的“乡约”, 都有白嘉轩的苦心经营。

作品反复描写白嘉轩与鹿三之间融洽的主仆关系:两人如同一个家庭成员, 亲如手足。天大旱, 田里没有农活, 鹿三不愿白吃主人的口粮, 打算辞工回家。白嘉轩冷下脸说:“三哥你听着, 从今往后你再甭提这个话……万一有天断顿了揭不开锅了, 咱兄弟们出门要饭搭个伙结个伴儿……”在他心中, 财富的悬殊并不能破坏二人的深厚友谊, 甚至当面交代两个儿子:下一代人必须始终善待鹿三。这个“白鹿原上最好的长工”是古典文学中“义仆”形象的持续, 他一生的心愿就是自尊自信、尽心尽意地为主人打工, 堂堂正正地挣回粮食和棉花, 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也从来没有意识到“剥削”或“压迫”。二人的主仆关系始终维持在某种超阶级的浓浓的良知之上。

如果说白嘉轩从朱先生的白鹿书院得到的是儒家思想的启悟与浸润, 在鹿三的马号里感知到浓厚的手足情, 那么在冷先生的中医堂则是他如鱼得水的消遣之处:与至交冷先生下几盘棋、喝两盅酒, 二人话不多, 却彼此心意相通。

朱先生、冷先生、鹿三, 正是这类人与白嘉轩坚守着“仁义”白鹿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一个阶梯式的递进。朱先生解释说:“读书原为修身, 正己才能正人正世;不修身不正己而去正人正世者, 无一不是盗名欺世”。如果白嘉轩是真仁真义, 鹿子霖就是假仁假义。

白、鹿两家的矛盾贯穿作品始末, 争地争权, 尤其是鹿子霖巧设风流圈套拉孝文下水, 致命地伤害过白嘉轩。但两家的矛盾又并非单纯地纠缠于一般的政治、经济纷争, 它是更高层次的人格对照、精神境界的较量。

鹿子霖被欲望和野心燃烧着, 贪婪, 阴险、自私, 淫荡, 舍不得放弃任何眼前利益, 也耐不住半点寂寞, 官瘾和色瘾比烟瘾还难戒。白嘉轩对官职坚辞不受, 他却为谋官极尽钻营;白嘉轩不靠官职声威自重, 他却必须借一个官名撑持门面, 并且从儿子们身上分些余炎、夸耀乡里。冷先生一语:“你要能掺上嘉轩的三分性气就好了”, 点穿了他极端卑污的人格。

读者把白嘉轩的道德人格与鹿子霖的功利人格比照, 却遗憾地发现:白嘉轩感召力甚大, 但终不过是凤毛麟角。他头上罩着神圣的光环, 具有凌驾一切富贵贫贱之上、不可有半点质疑与侵犯的尊严, 但真正主宰白鹿原命运起伏的, 还是鹿子霖、田福贤们。不可否认的是, 鹿子霖的活跃, 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搅动了白鹿原的古老沉滞。

白嘉轩维护礼义, 倍感身心交瘁, 因为他面临双重挑战:一面是同辈中如鹿子霖们的挑战;一面是白鹿原上各式各样反叛者的挑战。在白嘉轩们的“慈爱”与威压下呻吟着、反抗着的年轻一代体现出“厌父”乃至于“弑父”情绪, 他们与父辈展开了礼教与人性、天理与人欲的惊心动魄的惨烈斗争, 他们是白孝文、白灵、黑娃。

欲望潜伏在理性的冰层下, 找寻着薄弱之处, 随时预备着夺路而出、摧毁现实秩序, 而儒家文化讲究的“修身”即是对欲望的压抑、封锁。白嘉轩时常用沉重的体力活打磨儿子们张狂的本性, 促使他们少年老成、敦厚稳重、讷于言而敏于行。尽管如此, 白嘉轩苦心谨慎的部署还是被田小娥这个外来的妖娆女子打乱了, 白鹿村几个男性头面人物轻而易举地被她拉下了水。

企业文化底蕴 篇10

一、讲述数学史话, 渗透人文教育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 孕育了灿烂的数学文化。历史上, 出现过刘徽、祖冲之等伟大的数学家, 有《九章算术》等经典的数学传世之作。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独有的宝贵资源, 通过一些数学史实, 如圆周率、勾股定理等史料的介绍, 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渊源, 了解古人的聪明智慧, 增强民族自豪感。因此,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注意搜集和积累与数学内容有关的数学史话和数学故事, 在课堂教学中, 讲到相关内容、和学生进行交流、数学课外活动时就可以信手拈来, 随时插入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教育。例如, 在学习“负数”时, 负数是数系扩充的一个过程, 体现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 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负数产生的故事:古希腊人在借贷的过程中发现, “欠钱”和“赚钱”只能从数量上加以计算, 不能够说明这钱的数目是欠还是赚, 是负数的产生很好地解决了“欠还是赚”的问题。当然, 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内, 完全可以延伸到课外, 例如以数学专题阅读的形式, 围绕某一主题选编各类材料, 让学生独立阅读,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在探索中领会数学的价值, 完成对数学知识意义的建构, 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重视数学交流, 发展学生的数学“文化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 学生通过有效的数学交流 (语言的、图示的、动作的) , 不仅可以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而且可以使“数学文化”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 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例如:在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旅游计划》时, 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资料, 制定旅游计划, 并请小组代表向大家汇报各自的旅游计划。各个小组的汇报交流, 可能会五花八门, 但也精彩纷呈, 并且不乏独特的、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在整个交流过程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盈着一种精神氛围, 共识、共享、共进, 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通过交流, 大家制定的计划更加完善、周密。知识, 在交流中增值;思维, 在交流中碰撞;情感, 在交流中融通。数学文化的传播, 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数学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规范人们的思考方式和思维过程,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拓展思维, 学着从理性的角度去思考数学, 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三、运用策略, 挖掘数学课堂所蕴涵的文化之美

数学知识看似静态, 其实活力十足、魅力无穷。我们不要漠视数学知识本身所蕴涵的鲜活的文化背景, 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张扬数学课堂的美,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问题, 而不以掌握数学知识作为唯一目的。数学学习一旦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思考的乐趣与数学知识的丰富, 领悟到了数学方法的精妙与数学思想的博大, 那么, 静态的数学知识将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数学文化价值必将彰显无疑。如整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教学, 在适当准备知识复习后, 我以新的问题方式直接出示例题:48+137+52+63, 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然后板演不同的计算方法并提问: (1) 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计算? (2) 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为什么?设计这样的对比情景, 让学生从实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背后的对比之美, 体验到了规则生成过程中的思考之美, 从而领略了数学文化的韵味。这一切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实现“文化价值”,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 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数学发展到今天, 人们对于她的认识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数学真正的文化要义在于, 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张扬数学思考的魅力, 并改变一个人思考的方式。数学学习一旦使学生感受到了思维的乐趣, 使学生领悟了数学知识的丰富、数学方法的精巧、数学思想的博大、数学思考的美妙, 那么, 数学的文化价值必显露无遗。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借助多媒体直观地为学生展示了圆在人类历史、生活、文化、审美等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 比如“圆与桥梁设计”“圆与中国剪纸”“圆与中国结”“圆与中外建筑”“圆与著名标志设计”等, 引导学生感受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 体会圆的美学与人文价值。

如何厚实文化作文的底蕴 篇11

【摘要】近几年高考的高分、满分作文中,揭示文化内涵的作文占很大比例,文化作文俨然成为广大高考生热捧的对象。正因为受到热捧,才导致大量劣质文化作文泛滥,那么,如何厚实文化作文的底蕴?做到五点:培养良好的文化意识;用文化装点醒目的标题;以经典文化意象贯穿文章始终;恰当引用经典文化名人的事件;恰当引用诗文名句。

【关键词】底蕴 文化作文 经典文化

“文化作文”一般指充满文化内涵的文章,是把作文的根扎进文化的土壤,让作文在几千年文化长河中汲取营养,让作文的鲜花散发出文化的芬芳。这是厚重的文化向作文强势渗透,并在实践中使作文逐渐文化化后结出的硕果,莫怀戚教授说这是“中学生写作的文化化”。如今,国家已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可见国家对国民的人文素养非常重视。正是如此,文化底蕴厚实的作文逐渐成为了高考作文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高考文化作文年年红,文化的芳香蔚然成一朵朵绚丽斑斓的祥云,升起在高分、满分作文的天空,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席卷神州大地。

但是,在优质文化作文频得高分的诱惑下,许多学生肤浅地认为,作文中只要写进几个文化名人,摆上一些历史事件,积上一堆诗词名句,用上一纸文言字词,来点历史文化知识,掺些文学想象,能和题目靠得上、挂得拢,加上几段漂亮话以显示积极修辞意识,就是“文化作文”了,就能让评卷老师兴奋,就能获得高分。其实不然,这些文章内容往往大而不当,空空无物,品质芜杂,经不起细看,有专家讥之为“口红作文”。它们的基本特征为:写了文化,却无底蕴;搬了经典,却无认知;弄了文化,却无品位;堆了经典,却无思想;砌了文化,却无个性;写了古人,却无自己;摆了历史,却无现实;增了套路,却无创意;多了摆设,却无价值。那么,如何厚实文化作文的底蕴呢?

一、培养良好的文化意识

文化作文首先要有文化意识,要学会用文化的眼光去审视作文,体现文化精神与文化品位。看炊烟,感觉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明;看黄昏感觉千古黄昏承载了太多的沧桑。看雨,会想到渭城朝雨,黄梅夜雨;清明纷雨,巴山夜雨;想到楼台烟雨,天街酥雨;杜甫的春夜喜雨,易安的黄昏细雨。于是就会写出:老杜春夜吟哦,小杜清明问路;陆放翁夜阑卧听风吹雨,僧志南杖藜桥东观杏花雨;易安居士叹绿肥红瘦,诚斋主人赏荷心呈珠;张志和泛舟垂钓不须归,苏东坡淡妆浓抹拟西湖。于是会写出:王勃在滕王阁上看“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的美丽,苏轼在望湖楼醉听“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旋律,李攀龙在广阳山道中赏“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的壮景。于是会感受到古典的雨象飘飘落落的花瓣芳菲着时空,芳菲着写作的生命。

在文化人眼里,一切都是美丽的过程,美丽的绽放,美丽的积淀。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文化积累,需要不断增强个人的文化素质,才能培养出一流的文化眼光。培养文化意识,就是要培养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吸收各界文化优秀成果的意识,促进学生自觉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文化人。

二、用文化装点醒目的标题

简单地说,就是在题目里以鲜明的文化特征打动读者。常言说,看书看皮,看文看题。如果文章在题目上就以文化取胜,显然就赢得了读者的芳心,取得好成绩就在情理之中了。笔者参看了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该特点十分明显。如题目中凸现文化特色的有《淡妆浓抹总相宜》《问世间情为何物》(2000年),《题乌江亭》《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2001年),《痛并快乐着》《白雪红梅》《昭君的选择》(2002年),《莫让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千年一叹》《能思考的芦苇》(2003年),《独上高楼》《菊花飘香的时节》《诗人·明月·黄花》《自我认识的成功走向》《苏轼的赤壁》(2004年),《永远的谭嗣同》《烟随风逝,名随史流》《那阵风吹过》《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念君清泪如铅水》(2005年),《他年我若为青帝》《致黛玉书》《涅槃》《三原色》(2006年),《落红》《且放云帆济沧海》(2007年),《一蓑烟草任江平》《渠清如许》(2008年)……这些文章题目,或古诗,或古人,或名著,不一而足,让人浮想联翩。还有的文章题目中采用模仿或置换的方法,如:《爱鸟说》,《近水楼台不得月》,《怎一个情字了得》。叶圣陶曾把题目比作文章的眼睛,看来叶老很重视文章的题目,我们也应该用文化为题目化妆,从而厚实文化作文的底蕴。

三、以经典文化意象贯穿文章始终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中心思想,都有一定的思路。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可以用一件事物来贯穿全文,或以这个事物为依托来组织全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诗词文学中的许多意象,如柳、菊花、莲、夕阳、燕子、月亮等,其传达出来的意义具有象征性,这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生成的,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学会把它们在作文中加以利用,是增强作文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之一。古人早就深悟了这种写法,一提到杜鹃,就会有“杜鹃啼血”、“望帝啼鹃”等意象进入我们的大脑,从而便加深了杜鹃是“天地间的愁种子”的印象,所以许多文章都把杜鹃作为一种文化意象来表达忧愁、伤感、思念话题的感情载体,并以此作为抒情的对象,作为全文的线索。还有梧桐、钟声、春花、秋月、华表、鱼雁(尺牍)等等;也可以是一些古今的地名,如赤壁、凤凰台、岳阳楼、鹳雀楼、易水、长江、黄河、秦淮河、上海滩;亦可以是一些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地理现象,大漠白沙、江南梅雨、热带雨林、云南石林、桂林山水、世界之窗、浦东新景、虹桥机场、罗浮口岸、凯旋门、埃菲尔铁塔、金字塔、玛雅文化、自由女神像等。我们可以将它们中的一个或几个按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文章的主线或情感的寄托物,这样就容易写出一定的文化内涵了。如2007年全国Ⅱ卷高考满分作文《落红》,文章就撷取了古典诗词的意象。落红即落花,取其花落归根,化为春泥去孕育未来的花之意,并隐含不忘旧恩、知恩图报之意,意蕴绵长悠远,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恰当引用经典文化名人的事例

经典文化名人就是文化的符号,在作文中让他们为我们服务,自然效果更佳。文化名人身上蕴含着大量充满文化趣味的生动的事例素材。如果能够在文章中围绕一个文化名人的事迹,比如生平事迹、思想观念、诗词歌赋,来演绎一定的主题,则文化味道呼之欲出。这就需要我们广泛地阅读,比如《名人传记》,名人相关的事迹、言论,所写的诗词歌赋,所持的道德理念。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在对文化名人的全方位的理解中,筛选出与高考作文相关的一些信息,并用自己的话组织出来,写入自己的作文之中。在历代文化名人中,很有必要去了解如中国的屈原、陶渊明、诸葛亮、李白、杜甫、苏轼、文天祥、林则徐等,美国的海明威、法国的雨果、巴尔扎克、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印度的泰戈尔等。例如2007年全国Ⅱ卷高考满分作文《用爱换真情》,对命题人所给的材料进行了颇具新意的阐发,得出“要学会自尊,学会关爱,学会用爱用真心去关心每一个人”的结论,为了阐述观点,作者用了司马迁的例子:

他“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遭受宫刑却依旧顽强地著作,完成“功在千秋、利在万代”的《史记》,他就不顾面子吗?一个男子汉,却遭受宫刑,他怎么去面对妻子,面对儿女、亲人,可是他没有选择逃避,他选择了用爱换后人的谅解,用真情换子孙们的谅解。

这段文字由于文化底蕴、历史底蕴都非常深厚,与其前面批驳现实中所谓面子的文字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五、恰当引用诗文名句

引用诗文名句是指直接引用或化用古典或现代诗词佳句于文章之中,给人以厚重的诗香氛围。在作文中恰当引用诗文名句能充分展示考生的文化积淀,也能增强文章的文采。可以在某一段中点缀一二,给文章的襟边插上一朵底蕴的小花;可以根据主题需要,让相关诗句联合成一个诗句的方阵,让诗句成段,强力展示古文化的芬芳;也可以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开一个诗句的全民大会,让诗句成篇,倾集团军的力量宣示古诗文在文化领域的主导权和不朽的生命力。诗文名句内涵蕴藉深厚,对考生观点的证明、情感的表达有着特殊的效果。这和古人诗文写作中的用典有着相同的妙趣。如下例:

经典的书籍躺在书店的一隅,无声而静默地等待着人们的光顾。信手翻开一本本古典诗词,经典的力量无声地抓住你的心灵:岳飞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豪迈者的气魄;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自信者的不羁;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者的柔情;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是相思者的哀怨……经典,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声地流淌,用流行所无法企及的宁静的力量熏陶渐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用内在的魅力给予人们享受与思考。(2007年北京卷高考优秀作文《无声的经典》)

该段引用了岳飞、李白、柳永等人的名句,引用的名句后分别有豪迈者的气魄、自信者的不羁等概括语,既表达了段落中心,又为全篇主题服务。高考考生历经十多年教育,接触过的诗文名家和经典诗文非常多,应该充分利用好这笔宝贵资源,让其进入自己的作文,充实作文的内涵,加深作文的文化意蕴。

以上方法是对近几年高考考场中一些考生的优秀经验的总结,如果运用得当,必将使学生的高考作文充分展示出中华文化的魅力,充分展示出考生作为一个接受了十多年中华文化教育的中学生应有的文化素养,并因这一亮点而获得评卷老师的青睐。

【佳作示例】

渠清如许

(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

生活,本如一渠流水,清清的,淡淡的。不要壮阔起伏的波澜,那样会使人疲于奔命;不要五彩斑斓的颜色,那样只是给人以海市蜃楼般的虚幻。

人生的轨迹并非总如预设一般,朝心仪的方向驰往,你需要一颗清静如渠的心来从容淡定地面对未知的境况。

文革期间,画家黄永玉与作家表叔沈从文于下放途中擦肩而过。沈从文淡淡地告诉黄永玉:“要从容。”十年动乱过去,黄永玉说那三个字总会在其心头不经意地浮现。

的确,这是多么淡定豁达的一种生活态度啊!如水一般清澈,却如水一般坚定,永不止息。那是向他人展示了一种“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淡定!

古语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见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水也是一种衡量标准,而且是很高的标准。

君子之交,不因名利,不因富贵。庄子曰:“不为冠冕而肆志,不为穷约而趋俗。”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如水之交,不需要铜臭来污染它,更不要因彼此苟同而搅混它。与人交往,先哲已给我们树立榜样,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诗人李杜以诗会友互表敬意,等等。与人的交往,也与水一般清澈,一般和谐,一般温润。和谐以共生共荣。

清水一直以来都是整个民族精神的代表符号。面对江山社稷,面对黎民苍生,老子说:“上善若水”;杜甫说:“润物细无声”。

5月地震,四川震区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默默地为灾区人民祈福,默默地贡献自己绵薄之力。我们记不清每一位救援者的名字,我们记不清每一位捐款者的名字,我们记不清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他们有爱,对生命的敬重,对国家的赤诚!大爱无痕,大爱如水,滋润却无声。

渠清如许,这是一个人的处世态度,是与人交往的准则,更是为国家民族奉献的最高境界!

没有波澜,没有色彩,只有如水的静默,那,却是一种对生活的最高敬意!

【简评】标题“渠清如许”化用宋诗名句,有新意,且与文章内容相得益彰。开篇以“生活,本如一渠流水,清清的,淡淡的”引入,然后从沈从文的“要从容”到对“君子之交淡如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另类解读(恰当引用分析经典文化名人),最后归结到“清水”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符号。文章以水这个意象的清淡贯穿全文,同时又赋予了水丰富的文化内涵。文中多处引用诗文名句,不仅充实了作文的内涵,而且加深了作文的文化意蕴。

汉英姓名的文化底蕴对比分析 篇12

1汉英姓名的同

虽然汉英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 但在姓名方面还是有共同之处的。

(1) 具有“义美”的特征。名字大多表达了父母或长辈对孩子的美好祝福。比如张健中的“健”, 表示健康成长;聪慧, 则是聪明。英语中有Jack, 表示刚强;Queen, 表示高贵。

(2) 具有显示性别的功能。这是因为起名时大多要依据孩子性别。如刚、强、涛这些含有阳刚之气的字, 多用于男孩。芬、俪、妮这些含有秀美靓丽之意的字多用于女孩。当然也有女名男用和男名女用的情况, 不过这毕竟是少数。

(3) 显示重男轻女的思想。无论中国还是英语国家, 完整家庭孩子的姓总是随父亲, 即使父亲过世, 只要母亲没有改嫁, 就不会改姓。且在中国古代和现在英语国家, 妻子的姓也是要随夫。《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贾敏, 嫁人之后, 名字改为林贾氏;美国国务卿Hillary Diane Ramrod Clinton, 其姓就是丈夫克林顿的姓。

(4) 发音上都朗朗上口, 即“音美”。姓名作为一个人的标志, 有希望被识别的属性, 因此朗朗上口成为了一种标准。

2汉英姓名的异

汉英国家在姓名方面虽然有很多相同之处, 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民族历史等不同, 他们更多显示的还是差异。

2.1姓氏起源不同

(1) 中国的姓氏历史悠久, 在母系氏族时期就出现了。 (1) 中国有以祖先的图腾为姓氏, 如龙、马。 (2) 以国名、封地等地方为姓氏, 如齐、鲁。 (3) 以职业或技艺为姓氏, 如屠、司马。 (4) 以颜色为姓氏, 如白、黄。 (5) 以数字为姓氏, 如百、万。 (6) 以先人字为姓氏, 如孙。籍秀琴在《中国姓氏源流史》中提到:孙, 周文王第八子之后至武公生惠孙。惠孙生耳, 耳生武神, 以王父字为姓。 (7) 起源于先人的封号或谥号, 如宣, 籍秀琴提到春秋时代鲁国大夫叔孙侨如, 死后谥号为“宣伯”, 其后人就以他的谥号为姓, 因此就有了“宣”姓。 (8) 以帝王赐改的姓氏为自己的姓氏。如王, 《中国姓氏源流史》提到西汉末年, 王莽篡位, 建立新朝, 自立为帝。战国时燕太子丹的玄孙名嘉, 进献符命, 受王莽宠信, 赐其王姓。

(2) 英语姓氏历史并不如中国长久, 人们最初只有名, 没有姓, 它的出现是始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 并随着殖民活动, 扩到各地。有以下来源: (1) 以民族和阶层为姓, 如France, King。 (2) 以比中国更加细致具体的职业为姓, 如Goldsmith (金匠) , Blacksmith (铁匠) 。 (3) 以自然现象为姓, 如Snow (雪) , Cloud (云) 。 (4) 以颜色为姓, 如White (白) , Black (黑) 。这些颜色表明该姓持有者或其祖先肤色是如此或喜爱该颜色。而中国则是有着历史或传说的。 (5) 以汉姓所缺少的表示人的特征的词为姓, 如Short (矮) , Hard (吃苦耐劳) 。 (6) 以地名或环境特征为姓, 如Field (田野) , Hill (山) 。 (7) 以动植物为姓, 但不如中国具有的图腾意味浓厚, 如Bull (公牛) , Bush (灌木丛) 。

2.2名的命名不同

汉英不仅在姓氏上有很大的不同, 在名上同样是如此。有学者认为汉英名字的命名方式不同, 汉名是“取”, 英名是“给”。

(1) 中国人为取名

潘文国 (2001) 曾指出“取名”和“给名”的区别, 并提到“汉语的人名是‘取’出来的, 从一大堆汉字里选一两个合自己心意的字来作为孩子的名字”。一般取名的来源有: (1) 以出身地命名, 如张鲁的“鲁”是山东的简称, 说明他出生在山东。 (2) 以出生时间命名, 如李冬至, 说明他在冬至这个节气出生。 (3) 以父母的姓氏结合命名, 不仅显示了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 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男女不平等的意味。如施杨, 是父姓施和母姓杨的结合。 (4) 以动植物命名, 希望动植物的特征能体现在孩子身上。如李小龙、王虎, 希望孩子能够像龙和虎一样健康有活力。中国文人作品下的梅兰莲竹, 内外兼具美, 也多用此给孩子取名, 如林忆莲。 (5) 以生辰八字命名。与“五行” (金木水火土) 联系的生辰八字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对于中国人尤为古人影响深刻。鲁迅笔下的闰土, 就是因五行缺土, 家人给其取名为闰土。 (6) 以重大事件命名, 如李建国, 是为了纪念新国家成立。 (7) 以神话或历史人物为名, 希望孩子有此人的能力。如刘备、魏征、李禹等, 希望孩子有刘备的将才、魏征的刚直、大禹为民的心怀。

(2) 英语国家国民的给名

潘文国 (2001) 讲到“英语的人名是‘选’出来的”。英语名字的来源主要有: (1) 来自《圣经》, 如人类始祖Adam (亚当) 和Eve (夏娃) 。 (2) 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人物, 如凡间最美的女子Helen (海伦) 、主神Zeus (宙斯) , 是希望孩子们有海伦的美貌或宙斯的权势和力量。 (3) 先辈的名字, 这一点和中国不同。英语国家给孩子起名会用家人或朋友名字, 表示对该人的怀念、尊敬或喜爱等。如美国前总统布什父子, 小布什全名为George Walker Bush, 其父为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 (4) 历史人物, 多用国王和女王名, 如Elizabeth (伊丽莎白) , George (乔治) , 希望孩子能有所建树。

给名是指名字已经存在, 起名者只需按自己喜好从这些名字中选出即可。而取名, 则是需要取名者在汉字中找几个心怡的, 然后结合看是否符合各种意愿, 才能最后定下孩子的名字。

(3) 起名时, 中国更注重“形美”

汉字是结构文字, 是偏旁部首的结合, 更注重整体结构和谐。而英文则是字母的组合, 多重视的音的和谐。

(4) 姓与名位置不同

中国是姓在前, 名在后, 中间有时会带代表辈份的字。如毛泽东, 毛是姓, 泽是辈份, 东是名。而英语国家正好相反, 姓在名之后, 中间有时有中间名。如George Walker Bush, George是 (教) 名, Bush是姓, Walker是中间名。

(5) 背后含有的文化

第一, 姓氏代表着家族集体, 而名代表着个人, 是个性的体现。中国人历来重视宗族, 是以集体主义至上的民族, 因此把姓放在名之前。而英语国家重视个性解放, 因此名在姓前。

第二, 英语名字供人使用的不多, 只有1000多个, 而出自《圣经》的占很大比例。这是因为英语国家多受基督教影响, 因此名字多为《圣经》中人物。而在中国, 取名时会受到道教理论中的“五行”影响。宗教属于文化, 是特定时期下特定地方出现的产物。汉英国家不同的历史背景使其有着不同的宗教和该宗教影响下的事物, 如名字。

第三, 中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并不是一种宗教, 而是一种思想的集成系统。儒家中的“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使中国人历来注重起名, 希望通过名字讨个好兆头。儒家中的“三纲五常”使得人们避开祖先或当权者的名字。而英语国家则认为与长辈们、当权者或朋友们同名是尊重他们的表现。

第四, 英语姓名更鲜有符号特征。梁成功 (2006:31) 说到“在起名时, [讲究]‘主客体统一’”。而英语“‘名’与‘实’之间的联系不是很密切, 客体只是主体的一个符号”。英国人只把姓名当作简单的符号, 认为评定一个人不是从姓名而是从他的行为来看, 姓名只是一个代号。因此你不难发现在英语国家的学校或工作单位中有很多重名的人。而中国人认为姓名是一个好的开头, 会影响人的未来, 必须经得起推敲, 因此中国人重名现象远不如英语国家。

3结束语

无论哪个国家的人, 姓名都是他们的符号。起名, 则是一门艺术, 隐含着许多文化要素。其如此重要, 以至于现在已有许多专门的取名公司。通过对比姓名, 我们纵向可了解一个国家社会文化的变迁, 横向可以看到不同国家之间社会文化的异同。本文通过汉英两文化姓名的对比, 让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到这两种文化的异同, 使个人和集体在起名时可以考虑周全。

参考文献

[1]籍秀琴.中国姓氏源流史[M].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8 (1) .

[2]李佳楣.英汉姓名文化及命名方法对比探微[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5) :97-99.

[3]梁成功.从人名看东西方文化异同[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4) :29-31.

[4]刘丽娟.汉英民族姓名的文化内涵探析[J].岱宗学刊, 2005 (2) :93-95.

[5]潘文国.汉英命名方式差异的语言学考察[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1 (1) :60-67.

[6]饶小飞.汉英人名姓氏的文化心态、来源与命名习俗探微[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 (4) :58-64.

上一篇:证明不等式下一篇:财政分权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