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2024-08-06

企业文化(精选12篇)

企业文化 篇1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一大潮流, 也是国际形势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的普及, 互联网的兴起, 使整个地球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 不仅传统经济活动走向全球化, 而且生产、服务和技术创新也明显的全球化。与此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也己跨出原来的地域界限, 呈全球化特征。

企业文化是当代西方企业管理的主题。西方的企业文化理论无论从企业精神的提炼还是企业价值观的选择, 从英雄人物的树立与典礼仪式的开展, 从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文化网络的传播, 都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需要我们认真进行学习、研究、吸收和借鉴。

美国企业中推行的严密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他们认为, 如果一个企业要保持长胜不败、经久不衰, 就必须具有适应形势发展的战略目标, 并使之分解、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施计划;具有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既稳定、严密, 又灵活多变的组织结构;具有确保实现战略目标, 维持良好组织状态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企业目标的成功实现。

重视法律、契约, 信守合同是美国管理文化中的一大特色。美国人认为, 如果没有正当的法律过程, 借以对事实的公正、客观和无情评价而做出判断, 就不可能有正义。处于法治氛围中的美国企业形成的与职工的关系, 就是由合同契约形式来确定的。在雇佣机制方面, 奉行契约原则, 对职工实行聘任制。在职工受聘时期, 企业要履行自己的职责, 做好自己承担的工作。在合同之外, 双方概不承担相互责任。企业根据工作需要和专业化分工原则设置工作岗位, 每个岗位都规定出极明确的工作范围、内容和任务, 不存在无人负责、工作重叠或人浮于事的现象, 因而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合同或契约一经签订, 就具有法律效力, 不管情况发生什么变化, 一切都得按原订合同办事。

美国企业文化中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开拓创新的精神、严密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及信守合同的经营思想, 这些都是宝贵的学习财富。

个人主义是美国管理哲学的核心。在美国企业中强调的个人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前途的主人, 鼓励雇员具有个人奋斗、敢于冒险、不断创新、出人头地的向上精神。所以个人主义常常以能力主义为基础, 以权威主义为表现。美国的管理哲学强调个人奋斗, 强调在“个人自由”、“机会均等”的基础上进行个人能力的发挥。美国公司不仅鼓励职工发挥个人能力, 对职工的绩效评估坚持能力主义原则。公司职工承认差别价值, 职工的考核和晋升, 依靠其工作行为结果与能力水平。能力主义既拒绝以身世、资历、年龄和工龄作为晋升参照, 也反对把学历、文凭作为晋升的凭证, 从而能够较好地保持晋升的客观性公正性, 促使人们去努力提高和发挥自己的能力。

英雄是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表现, 他们为职工提供了仿效的实际榜样, 许多美国企业把创业者, 以及对公司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推崇为英雄, 经营成功的大企业大都具有这样的一些英雄, 例如福特汽车公司的缔造者亨利福特、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标准石油公司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IBM公司的总裁托马斯.沃森等。在盛行个人能力主义、提倡个人奋斗的环境中, 美国企业对英雄的推崇, 必然造成权威主义, 即领导人都喜欢运用权力影响而形成职工对其崇敬、顺从、畏惧的心理, 努力在职工中树立自己的英雄形象。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理性主义企业文化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渊源, 其长处和短处都直接影响到着企业的管理和企业文化的特点。我们在吸收和借鉴外来企业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时, 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和传统文化出发, 弃其糟粕, 取其精华, 在显示的基础上进行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创新。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中, 我们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中国传统企业文化一无是处, 西方一切都是值得照搬抄袭, 不加分析, 不辨良莠, 直接把西方的模式全盘端来;二是盲目自大, 总认为中国传统企业文化是最好的, 无需向西方先进国家企业的经营管理理论和经验学习, 抱残守缺, 因循守旧, 这种错误倾向无法识别精华和糟粕, 对西方的模式全盘否定。在企业文化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想不断的发展与成长, 首先我们要承认企业管理的落后, 大胆引进西方的企业文化, 在鉴别之中, 吸取其优秀的成果, 引为我用;其次, 树立成功的信心和勇气, 敢于打破就的传统, 不断超越。在学习西方经验的同时, 充分发扬自己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的优势, 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融合、纳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之中。

在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中, 做到民族化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 是一项极为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从美国企业文化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来看, 首先是美国管理学界的觉醒, 由此而产生一种危机感和要求变革的紧迫感;随之是研究西方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 进行企业管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 深入挖掘中国优秀公司的企业文化, 把中国的成功经验和西方企业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 促进企业管理的变革。在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的驱使下, 批判与融合地吸收我国传统企业文化和西方企业文化一切有价值的成果, 必然能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李琳.试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J].企业研究, 2000.8

[2]、姜跃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与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国际问题研究, 2004.8

[3]、曾瑞样.“全球化”发展新态势与中国战略选择[J].江汉大学学报, 2001.1

企业文化 篇2

企业文化师建造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师又称企业文化管理师CCO(chiefculturalofficer),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文化研究、建设、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

听起来,企业文化师的工作好像很抽象,其实,企业文化师的工作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指导人力资源部

门搭建人力资源战略框架。“我”要帮助员工在价值观方面达成共识,打造出一支价值观统一的团队。第二、通过CIS系统设计推广企业形象。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师对内要进行企业形象管理,对外与市场部门共同做好企业宣传和品牌的塑造工作。第三、推行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具体的工作有:负责企业文化战略起草及部署,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调研工作等。

年薪20万元不是稀奇事

据透露,如今年薪20万元请不到企业文化总监在业内已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由于人才紧缺,很多企业都会重金聘请咨询公司的咨询师来充当企业文化咨询顾问,给付年薪一般在10~50万元之间。该职业成了市场上新崛起的高薪一族。正是因为市场和企业有这样的需求,在今年3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对外公布的第三批新职业中,企业文化师也名正言顺地位列其中。

必须兼备理论与经验

若想成为企业文化师中的优秀成员,首先要具备足够的理论基础,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文化学、甚至计算机等理工科知识。其次,理论与实践经验兼备也非常必要,因为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需要“我”与员工充分沟通才可能实现。此外,企业文化师还必须具备很强的研究能力,能够针对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找出解决之道。

企业文化 篇3

【关键词】日本企业 美国企业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它以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做为载体,是凝聚员工归属感、创造性和积极性的管理理论,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累积出来的一种行为方式。因此,追根溯源,企业文化应属于管理学的范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国家竞争逐步转移到经济领域后,企业文化也随之成为“热词”。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目前,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很多,但总体而言,企业文化无外乎就是:企业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融合过程中独创和发展而来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而被作为正确的思维方式传输给新的成员,以使其在适应外部环境和促进内部融合过程中自觉运用这种思想方式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感受事物。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培育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并体现出企业管理者主体意识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由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等要素组成。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中人们做事的方式,是企业中共同拥有的、相对稳定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是企业的氛围和风格,它蕴涵于企业的各个方面。

二、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

日本企业的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了黄金时期,其企业文化也获得广泛的关注。目前为止,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下几乎所有重要的行业中,都能看到日本企业的影子,在财富500强排行榜中,日本企业也比比皆是,所以,研究日本企业文化依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强调社会责任

日本公司往往追求经济效益和报效国家的两重目标。日本企业群体价值观念鲜明,当企业利益与民族利益发展冲突时,往往会注重后者。这在公司的发展远景和经营理念中都有所体现。如Panasonic(松下)公司其核心价值观中有一条是:工业报国精神。注重贯彻产业人的本分,谋求社会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以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贡献。同时,注重对生产者创业使命的理解,号召所有雇员必须大量生产丰富的产品来使人们摆脱贫困。由此可见,日本企业文化中强调经济利益和报效祖国、社会责任相结合,将个人的历史使命和企业的历史使命定位在一个高水平上,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潜能。

(二)重视人才培养

日本企业认为人如同宝石的原矿石一样,经过磨制,一定会成为发光的宝石,要从平凡人身上发觉不平凡的品质,公司内部都有完善的培训机制。对员工忠诚度的培养在公司文化中占很大比重,频繁炒老板的员工,会被下一公司认为是“不值得信赖的人”,除非你在下一次应聘时给出令人信服的跳槽理由。另外,公司关注员工个人利益,满足员工要求,推行弹性工作制,举行公司聚会等。由此可见,日本企业文化强调人才的作用,注重以人为本,照顾雇员利益。

(三)信奉“家族”主义

日本的家文化与中国人明显不同,它注重的是财产“家”文化,而不是血缘“家”文化,日本人家族主义更具有社会意义,推行家族主义的管理方法容易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而员工在这个“家”中取得自己的地位不是靠血缘关系,而是靠忠心和能力,日本企业的凝聚力亦由此而来。另外,公司基本实行终身雇佣制度,很多公司还将不主动裁员作为一个基本准则,如果员工实在太差,就用不加薪的方法来传递信息,这样可以为公司提供一批经过二三十年锻炼的管理人员,是发扬公司传统的可靠力量。在家的氛围下,员工能有良好和睦的工作环境,能更好的沟通,对公司产生感情上的依赖,从而对公司忠心耿耿,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四)重视团队合作

日本企业往往比较重视集体的力量,强调团队合作。

(五)强调顾客利益

松下有一句名言:“客户是我的亲家”,把自己的商品看做是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女儿。所以,顾客购买商品,就等于把自己的女儿嫁出去,自己的商店与老主顾的关系是亲家的关系。由此可见,日本企业格外注重客户的利益,对服务质量要求高。

三、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企业文化发源于日本,但最终形成系统的理论却是在美国,促成这一理论在美国成型的因素大体有两个,一个是外部的,一个是内部的。外部因素:二战后至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一直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各项工业和经济指标均居世界首位。可是,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世界力量对比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对日本的经济战中,美国企业接连受挫,先后在汽车、钢铁、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数控机床、微电脑等等领域被大范围地排挤出市场。残酷的现实使得美国的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开始重新评估美国企业的特点,更深刻地从文化层次来思考企业在竞争中失败的原因,并开始吸收和消化国外企业的企业文化特点为己用,塑造国际性的新的美国企业文化特点。内部因素:首先美国职业队伍的结构发生变化。新一代劳动者受过良好的教育,富有独立性和创造精神,由于富裕程度和文化素质较高,经济要求已不是他们工作的唯一动力,他们需要心理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进入企业后,对企业的管理模式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美国企业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种精神,如注重人文色彩,扩大民主参与决策等等。其次,随着时代的进步,整个社会对企业性质的认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逐步认识到,企业不应把获利当作唯一目标,还要为社会做点贡献。成功的企业要能较全面地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并能够带领职工在工作中寻找生命的意义,他们显然把企业文化带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地,将人、企业、社会构成一个关系密切的整体。

(一)尊重个人价值,突出个人能力

美国是一个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度,这可能是其移民国家和国家历史较短等特点决定的,移民往往都是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一切得从头开始,身边没有亲戚朋友,只能依靠个人奋斗,在生活的磨练下形成了美国人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另外美国历史较短,且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他们的个性没有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使得美国人的个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得到了发展。这使得美国企业文化更着眼于个人,鼓励个人努力奋斗,突出个人能力;企业内部充满自由平等精神,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革新和实验受到鼓励;人们乐于求新求变,乐于开拓冒险;强调个人负责,个人决策。这些突出个人能力智慧的企业文化,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励了人们的竞争、创新和冒险精神,减少了人际摩擦和能量内耗。其缺点是削弱了集体力量,缺乏献身企业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鼓励冒险,支持创新

创新是美国企业精神的核心,在美国商界流行这样一句话:“要么创新,要么灭亡”。美国人的冒险精神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同样来源于其移民文化,这种精神在成就了美国科技的同时也就了美国企业。美国有众多的风险投资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三)提倡务实有效的作风

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有普遍的市场,这对美国的企业文化也有较大的影响,大家做什么事都只看重他的实际效果,认为“有用就是真理”,凡事只追求简单有效,最大程度地减少形式主义,上级与下级沟通直接,表达意见明确。

(四)提倡科学与合理

重视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的作用。比较重视硬性管理。企业对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各种定量方法,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人们在经营管理过程,尊重科学,依章办事,追求合理,较少受人情关系的影响。

四、对发展我国企业文化的启示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企业的成长和国际竞争的愈发激烈,企业文化建设必将被越来越多的我国企业提上日程。笔者对如何构建我国企业文化提几点看法。

突出民族性。一个国家的企业文化都具有其深深的文化烙印,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其民族特性,其实,这句话应该反过来说,那就是:美国和日本都在其民族特征的基础上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企业文化。其原因很简单,因为企业存在于这种民族文化之中,企业员工也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构建我国企业文化时,应融入我国的民族特征,突出自己的特色。

引领长远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要从服务企业战略发展出发,着眼于解决影响制约企业科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科学设计。另外,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构建能够有效发挥引领和整合作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全体职工、全社会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突出企业、行业特色。企业文化要体现行业特点、企业特色,使职工感到企业文化既是本行业经营所特有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又是本组织所具有的独特表述,从而起到鼓舞士气、激励斗志、形成良好的精神氛围的作用。

统筹兼顾。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全局性、综合性的工作。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其他各项工作统筹兼顾,要与企业党组织的各项工作统筹兼顾,主管部门与企业其他管理部门的文化建设责任要统筹兼顾,体系内各方面工作也要统筹兼顾。

注重实际效果。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和文本化过程,要力求简明、实用、可操作,力求文化的表达符合企业实际,能够被职工、社会广泛认同,能够系统传播推广。另外,还有一些企业片面地理解了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这一内涵十分丰富的命题笼统地归纳为几句空洞的口号或是挂在企业大门上的几句标语,或将其等同于企业的行为风俗习惯,局限于缺少实际内容支持的一些所谓理念、精神等,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大误区,其实企业文化不单单是企业的表象,而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且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的独特气质。

(作者单位:安徽省国资委)

责编:姚少宝

企业文化 篇4

何鲁丽在开幕式上致辞, 她说, 此次峰会的召开, 适逢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 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回顾与总结新中国企业精神的诞生和成长, 梳理和评价企业文化的发展脉络, 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是为了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创新, 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即将迈上亲手描绘“十二五”美好蓝图的新征程, 这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事业是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相信此次大会, 能进一步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为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推动中国企业文化事业再上新台阶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对“新中国60年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精神”“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培育十大摇篮组织”“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培育十大杰出人物”进行了表彰。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胡平、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杜渊泉、全国总工会宣教部部长李守镇、《求是》杂志社副总编黄中平分别致辞。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王大明就会议的主题作了深入阐述。他说,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我们国家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解决“民富”问题是当前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第一次在五年规划里明确地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 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提出“十二五”是“消费—投资—出口”拉动, 第一次把消费拉动放在了第一位, 这实质上是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实现真正的国强民富。解决“民富”问题是当下企业发展的大的政策环境,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应思考如何将“民富”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 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会后, 与会代表就如何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二五”规划纲要, 在企业文化工作中如何体现科学发展和“民富”理念展开了热烈讨论。

500余名来自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知名民营企业的领导出席了会议。中国石油集团、开滦集团、首钢集团、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中航工业集团领导参加了“艰难辉煌—新中国创业发展期企业精神培育与实践”的专题研讨;国家电网公司、中信集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恒源祥集团领导参加了“基因再造—传统企业精神的发扬光大”的专题研讨;海尔集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领导参加了“走向世界—新中国改革开放期企业精神形成与发展”的专题论坛;ABB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美国康明斯集团全球副总裁和商务部专家参加了“他山之石—国外企业精神内涵与实践”的专题论坛。著名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国平作了题为“中国企业家的人文修养”的学术报告。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在闭幕式上作重要讲话;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作了大会总结。会议同时发布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2010年度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研究报告》, 并作了要点说明;组织全体代表参观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企业文化 篇5

塑造卓越企业文化 提升企业文化执行力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核心问题就是“执行力”缺失!

实施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更应该通过有效的系统方法进行贯彻,当前企业管理者和企业文化工作者面临诸多“执行”问题:

如何真正将企业文化落到实处;如何解决文化与管理“两张皮” ;

如何寻找企业文化的核心;如何真正把握企业文化现状和建设方向;如何系统构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

我们的企业文化“执行”解决方案:

建设“五大执行平台”,解决企业文化执行“支离破碎”的问题。实施企业文化的系统化建设,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在实处。这些方案已经在不同企业开始实施,取得明显的效果。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中国最早成立、拥有最多企业文化专家、理论水平全国最权威的企业文化专业研究机构,在近二十年企业文化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为企业开展咨询服务的经验总结,隆重推出“中国企业文化实战系列课程”。

此次培训纳入全国继续教育登记备案,并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监制的“继续教育证书”。详情请登录:中华企业文化网查询

一、参会对象

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宣传部长、人事部门负责人、主管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宣传、思想政治、党群、工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等。

二、课程体系

第一部分:企业文化发展定位

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类型和发展方向,根据企业文化建设方向确定企业文化贯彻、执行方案:

u 执行层 VS 自我表现型企业文化---案例剖析

u 策略层 VS 关系创造型企业文化---案例剖析

u 管理层 VS 自我变革型企业文化---案例剖析

u 领导层 VS 战略导向型企业文化---案例剖析

第二部分:建设企业文化执行平台,解决执行问题,提升组织效能

依据创新的组织效能STAR模型: 检验组织执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平台建设提升组织效能。

u 组织信任平台: 企业文化执行的核心平台,贯彻企业文化、提升组织效能的第一步;

u 应变能力平台: 提升企业应变能力,提高企业发现机会、规避风险的能力;u 高效沟通平台: 提高沟通效率,降低沟通成本,显著提高组织运作效果;u 快速行动平台: 建设快速行动模式,充分利用机会,实现组织目标及价值;u 人才及团队建设平台: 长期贯彻企业文化,实现组织能力的持续提高。第三部分:企业文化实战篇

u 咨询部首创AI模型梳理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u 特邀嘉宾谈自身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u 参与企业的企业文化具体问题探讨

u 优秀企业参观交流(北京:同仁堂集团;青岛:海尔集团)

三、核心主讲专家

王永为: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咨询部资深讲师,高级咨询顾问,加拿大约克大学苏黎世商学院MBA。长期从事企业文化研究与咨询实践,多次进行企业文化培训的授课,为多家企业进行过企业文化内训,并亲自参与了若干企业的企业文化咨询设计工作。

企业文化 篇6

一、充分认识加强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传播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推动企业持续成长、高速运转的强大精神力量。当前,在国家电网公司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实施“两个转变”,深入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迫切需要构建起统一优秀的企业文化架构体系,并通过有效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将企业理念、核心价值观等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呈现出来,为企业内、外部所认知、认同。

统一的企业文化只有通过多渠道、多途径传播出去,才能为企业发展创造的良好的环境,提升企业品牌附加值,才能增强客户对国家电网品牌的认知度和依赖感,才能将企业的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

二、建章立制,强根固本,夯实统一的企业文化“落地”基础

一是夯实文化强企的思想根基。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集中反映,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要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五统一”的要求渗透到公司全体员工的意识行为中,贯穿于各层级、各单位,各项管理工作,使每一个单元个体都承担起建设和弘扬优秀企业文化的责任,真正实现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塑于行。

二是建章立制推动文化落地。在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过程中,没有制度的有效保障,贯彻落实很容易变成口号。这就需要持续完善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办法、品牌标志应用的管理规定,使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走向良性循环轨道。在当前“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要根据架构和人员思想变动的需求,按照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员工“三贴近”原则,统筹考虑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从制度措施上更加关心员工心理与生活、关爱员工健康与成长,使企业文化在改革改制中达到润物无声、稳定队伍的效果。

三是实践激活强企原动力。优秀企业文化源于实践,根植于基层一线。基层单位是落实“五统一”要求的执行主体、实践单元,要在文化实践中更加深入。作为县级供电企业要依照企业文化管理办法,在实践中落实好企业文化传播工程、落地工程、评价工程三大工程,把握重点项目建设,配套文化建设业绩考核和动态评估,努力打造传播公司统一的企业文化优秀产品,确保文化在改革发展中演绎精彩。

三、搭建载体,内外结合,以统一的企业文化凝聚企业向心力

一是抓宣贯实现企业文化内化于心。通过构建统一的企业文化传播平台,组织开展统一的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广泛宣传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基本内涵和“五统一”要求。深入开展企业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积极营造讲诚信、讲责任、讲创新、讲奉献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员工自觉实践统一的企业文化。充分运用电视、网络、简报等载体,大力开展企业文化进机关、进基层、进班组、进现场、进岗位活动。将《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宣传手册》发放到每一名员工手中,将国家电网企业文化基本价值理念体系纳入到员工形势任务教育中,落实在员工行为准则里,在广大员工中强化“一个国家电网”观念,树立“我是国家电网人”的意识。

二是塑品牌实现企业文化外化于形。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品牌提升年”活动要求,认真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加强“国家电网”统一品牌的策划和传播,以规范、合理、有效的形式把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和“国家电网”品牌标识体现在办公、会议、营业、施工等场所,着力提升“国家电网”品牌形象和价值。结合“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选树一批先进典型,通过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实现“国家电网”品牌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三是强机制实现企业文化固化于制。着眼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统一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党组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所属各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全体员工支持和参与的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结合安全生产、电网建设、体制改革、营销服务等中心工作,构建覆盖文化传播、文化落地、文化管理的全方位评价体系,并纳入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建立健全在统一企业文化引领下的员工岗位能力素质体系和员工培训体系,将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固化于员工使用、考核、提拔等各环节,使每一名员工自觉认同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自觉维护公司形象。

企业文化 篇7

1 企业文化的三个层面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和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理念,这个理念被员工认同,并在生产经营、工作、生活中自觉操守这样的理念、原则,呈现出企业、组织、员工3者和谐统一。企业文化对于企业自身具有其独特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原动力。

企业文化包含3个层次:表象层、制度层、核心层。

(1)表象层是指视觉感受到的企业符号。例如,企业的商标、产品包装、企业广告、建筑、环境、服装、员工礼仪等等。

(2)制度层是指对企业经营、管理、员工思想行为的约束和规范。这是保障企业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每位员工都必须遵守。包括企业行为规范、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员工培训、人力资源开发、薪酬福利制度、员工手册、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公共关系、文化活动等。

(3)核心层是指企业的价值理念,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包括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企业愿景、经营理念、管理方针等。核心层决定制度层,影响表象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2 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能够健康发展,有持续的生命力、创新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其背后肯定有一种精神和理念在支撑,这种精神理念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战略愿景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2.1 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和关键补充

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少不了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旨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督促企业合法经营。解决的是人的思想问题,对员工、群众的思想,情绪进行疏导。在当前社会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人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单靠思想政治教育去做人的工作,一方面显得势单力薄,另一方面员工对枯燥的说教往往缺乏耐心,导致效果打折扣。这就需要文化的力量,需要从文化的视角去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企业,只有企业精神、价值理念、战略目标被员工认同,员工感受到自己个体的存在,并自觉服务于企业,与企业生死与共。那么企业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思想问题,苗头问题,在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思想疏导时就会容易得到解决。

2.2 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

“和谐企业”是指构成企业系统中的各部分和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状态,全体员工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具有“依法治企、科学发展,公平协调、团结有序,诚信合作、安全高效,美化环境、服务社会”的基本特征。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体,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对个体进行引导,实现个体和整体目标的一致。个体得到解放,个体利益得到尊重和保障,个体对整体目标有认同感,就会努力的工作。促进企业各种资源高效有序运行,使企业处于健康和谐的发展状态。

2.3 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的内推力

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优,必须有企业精神,必须确定员工认同的价值理念,并为之不断努力和奋斗。世界上一些知名的跨国企业、老牌企业,其发展依赖于自身企业精神的支撑。海尔企业提出海尔的精神理念只有创业没有守业,给员工无止境的紧迫感,告诉员工不能满足于今天的成绩。海尔的精神提出敬业报国,追求卓越,告诉员工要有担当。海尔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十分苛刻,海尔在创业时在洗衣机产品出厂前如果检测出产品不合格,海尔老总亲自把该批产品用铁锤砸烂,杜绝其流入市场。产品生产的过程凝聚了成本、精力、血汗,对即将上市的产品进行销毁,没有极大的勇气和胆识是做不到的,但海尔做到了,海尔牺牲了短期的盈利,但是赢得消费者对海尔产品质量的信赖。

3 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现在的很多企业,有企业无文化。广西有文化的企业却往往陷入文化建设的误区。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对表象层、制度层、核心层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涵,重倡导、轻灌输和实践。企业文化建设更多的只停留在表象层。企业文化建设没有抓住核心,文化上了墙,却没有落地。不重视不善于围绕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进行教育、引导、培训。使文化成为墙上的制度,桌上的摆设,没有产生凝聚力、号召力和推动力。

(1)表象化。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的外部可视形象。例如打几幅广告,用一些未经斟酌的所谓名言警句装饰一下公司、办公楼,给人以视觉的感受,自我感觉企业文化建设良好。

(2)文体化。把开展文体活动等同于企业文化,对文体活动赋予过多的期待和使命。文体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构成要素,具有活跃、培养团队精神等作用,但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不能以一概全。

(3)空泛化。不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全凭经营者个人的爱好,把一些他人的文化、名人的名言警句标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大张旗鼓地在公司内部宣传。

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策措施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长盛不衰,就必须加强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

4.1 提炼企业精神

坚持从企业实际出发,吸取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挖掘企业自身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文化积淀,与时俱进,强化爱岗敬业、知识创新、超越自我、同舟共济、敢于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培养员工的诚信、效益、奉献、竞争、发展等意识。对企业文化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确定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作风、管理模式、人才观念。

4.2 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以人为本是企业的制胜之道。因此,服务于企业发展的文化建设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员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益,尊重员工的意见、智慧,帮助员工设计其职业生涯,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平等、开放、竞争的平台,让每位员工都感受到机会均等,对企业的发展有认同感。

4.3 加强宣贯和实践,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落地

4.3.1 加强宣传和引导

企业文化提出来以后,不通过培训等形式进行宣贯,企业文化只能悬空,成为挂在墙上的一纸空文,一种装饰,对企业的建设发展没有实际意义。因此,要加强员工企业文化培训,利用内部力量和资源加强培训,同时注重采用送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培训的重要性、必要性,对培训给予人力、物力、资金支持。

4.3.2 强调实践和全员参与

每位员工都应该是企业文化实践的主体,把企业文化精神、价值理念落实到具体的经营管理中。通过实践,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效率意识、诚信意识,打造企业的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企业管理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带头实践,充当火车头,分支运用自身人格魅力去带动和影响企业的员工,让员工认同企业倡导的企业文化。通过全员参与和推动,使企业文化建设落地,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内推力,使企业文化在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中得到固化,成为员工的行为习惯,使企业文化得到更好的提炼。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落实到具体的生产经营实践中,例如遵循产品经营坚持的质量理念、服务客户倡导“满足上帝、客户永远对”的态度。通过开展具体的文体活动,增进沟通,构建和谐,打造团队精神。

4.4 坚持创新发展

企业文化具有延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时代不同,企业的经营环境不同,面临的市场环境、挑战、问题不同,原有的企业文化需要进行创新、丰富。联想集团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既不懂市场,也不懂管理。这个时期联想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能否生存的竞争压力,联想充满了创业的决心,也充满了克服一切困难的拼搏精神。联想人敢于尝试和开拓,拿出了“研究员站柜台”的勇气和魄力,联想人嘴边常说的话是“用户就是我们的皇后”。联想人把“诚信”看得最重,宁可丧失金钱,也决不丧失信誉。当公司发展越来越大,部门也越来越多时,联想人开始,主要团队意识,告诉员工“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的道理。要求员工多讲相互支持,提倡“互为客户”的理念;推行矩阵式管理模式,要求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资源共享。“亲情文化”也是在这个阶段提出来的,开始实行“称谓无总”,倡导“平等、信任、欣赏、亲情”。

4.5 正确处理企业文化的层次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涵盖核心层、制度层、表象层3个层面。核心层是根本和灵魂,它决定着制度层和表象层的内容、形式和优劣。制度层和表象层是对核心层的展示。三者互相关系和谐统一,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层的企业文化建设,都是畸形和没有生命力的文化。所以,企业文化建设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建设和推进,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创新和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已成为企业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建设对做大做强企业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剖析企业文化的三个层面,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策略,为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益探讨。

关键词:文化,表象层,制度层,核心层,建设

参考文献

[1]常智山.塑造企业文化的12大方略[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2]李宗红,朱洙编.企业文化:胜敌于无形[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3]候贵松.企业文化怎样落地[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

企业文化 篇8

一个企业文化形成不易, 但是要长期继承和发扬下来, 更不容易。七化建企业文化, 是七化建几代领导和职工从实践中培育并发扬光大的, 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 是企业所共有的精神财富。经过几十年的实践, 它不仅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 是优秀的。而且, 也被一代一代的七化建人传承下来的。

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传承

七化建企业文化的形成于60年代, 建设我国第一套引进化肥装置泸州天然气化工厂年产10万吨合成氨、16万吨尿素工程大会战。1964年, 七化建成立后承担的第一个建设工程就是我国引进的第一套化肥装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非常关心这一工程。在当时缺资金、缺技术、缺粮食、缺房子的情况下, 全体参战职工决心“为国争光”、“为中国工人阶级争气”, 打好这一仗。在干部职工中形成了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 牢固地奠定了“质量第一”的思想。最终实现了“三高一低” (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低成本) 和“为国争光”的要求。但是把这种文化传下去, 却经历了几代七化建人的努力。随着全国一个个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 一批批来自四面八方的干部职工从四川把七化建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和海外建设施工现场。在困难的条件下, 做到了“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吃苦耐劳, 敢打硬仗”, 又是一支“拉得出、上得去、打得响”的队伍。通过总结工作经验教训, 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放眼国内、外的所有公司规章制度, 直到现在仍然保持着当年那些规章制度的框架, 只不过根据时代的发展, 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 “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吃苦耐劳, 敢打硬仗”和“三高一低”的精神一丝不少。50多年的不间断传递, 让七化建人对自己的企业文化得到了深刻认知。即使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许多人把经济利益看得至高无上, 并为此严重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 七化建的文化也没有改变。从这个意义来讲, 七化建精神应该是在整个化工施工建设企业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优秀企业文化传承的关键还是继承

七化建发展到今天, 已经充分体现了“传承”的力量。今天的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 在企业文化的传承上就有共同的学习榜样, 那就是:第一个建设引进化肥装置的人、第一个走出巴蜀大地迈进西域建成了新疆第一套大化肥装置的人、第一个走出国门建成亚洲最大的化肥装置的人。但是, 要让企业文化有效地传承下去, 则必须坚持长期宣传教育, 笔者认为主要通过三个方法来实现文化的传承。一是要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传承机制, 搭设文化理念的灌输通道。二是将文化理念层层分解到组织行为、管理行为与员工行为中去, 通过规章制度、作业流程、职能职责、工作标准使企业文化固化于制, 达到文化与制度的融合。三是把企业文化宣传阵地、文化活动、评先树模和管理者的表率作用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 使文化有效落地。几十年来, 七化建已经做到了这三点。

多年来, 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朱德、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等分别对公司的多个已建和在建项目进行视察, 对七化建也给予了高度关注。1983年,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在视察了乌石化大化肥工地后说:“新疆大化肥速度快、质量很好, 投资没有突破概算”。一些国外项目所在国领导人和业主对七化建的工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驻孟加拉大使在一份推荐书中写到“该项目 (指孟加拉CUFL项目) 是我国公司在国外承包的第一个大化肥项目, 与国内同类项目相比, 是一个进度快、质量好、效益高和安全生产的典型。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 表彰他们的事迹, 对国内同类项目, 对经营管理的改革和对国外承包工程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1982年, 泸天化30万吨尿素装置工程获得国家工程首批银质奖。2008年, 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公司已经获得二项优质工程鲁班奖, 一项国家首批境外优质工程鲁班奖。八个优质工程银质奖, 二十多个优质工程奖。2012年, 公司被评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无数殊荣。培育了七化建的企业文化, 锤炼了敢打硬仗、勇创一流的英雄队伍, 在我国化工建设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为七化建企业文化的传承创造了良好条件。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更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当铅华洗尽、尘嚣远去, 唯有精神的力量光芒依旧。

要在继承企业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

七化建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神支柱。致力于培育良好的团队精神, 形成奋发向上的团队合力, 使团队不断自我提升, 起到了“凝聚核心、突出中心、保持稳定、促进发展”的作用。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来讲, 过去形成的良好传统, 不能老想着“弃”。大家都知道, “创新”一词比较时尚, 有些人喜欢在思想领域中割断历史搞“创新”, 可是, 在一个有良好传统的企业, 割断历史的所谓“创新”是不对的, 证明是浮躁的。文化上要创新是对的, 但一定要有基础, 要着力于继承和发扬, 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传承企业文化方面, 七化建做得比较好。多年来, 一直在进行企业传统教育。比如, 1983年创刊的《文明建设》报, 后于1996年改为《七化建》报, 一直培育公司企业文化、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沟通职工思想, 增强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自己的特殊功能。在一年一度的新入司教育培训中, 就把企业发展史、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价值观、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内容进行不间断的传递着, 引导他们把个人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的企业文化, 才是有强大生命力的,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着有力的思想支持。公司制定了《企业文化标准化建设考核评估办法》、《企业文化调查问卷》的调查、各单位工作《简报》的出刊, 都是在推动着公司企业文化不断创新发展。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中, 七化建的风气永远是健康向上的, 先进模范人物是受到尊重的, 有贡献的人是受到肯定和表彰, 公司“管理制度”是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正是在这种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中, 先进和模范们才能够展其能而尽其力。同时, 他们的卓越工作又带动了一大批人, 不断促进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 企业才永远是朝气蓬勃的。

弘扬企业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中国的化工建设是一个勇敢面对困难, 顽强克服困难, 全面战胜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七化建的广大员工发挥讲求科学、以“创新、诚信、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 为“建成国际型公司”这一发展目标, 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在管理上, 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 降本增效, 使七化建一直保持了良好的效益,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充分体现了高度负责任的企业精神面貌。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 七化建在海内外化工建筑市场面前所代表的是中国企业面貌。文化源于精神, 这就是七化建企业文化的精神基础。

企业文化 篇9

校园文化是作为学校的环境教育, 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和一种个性气质, 也是学校无形的一种宝贵财富, 是学校办学特色和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 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职业院校为了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拉近与企业的距离, 学校往往会引入企业的文化, 而军工企业文化无疑在价值理念、制度规范、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要求要高于一般的企业要求, 因此把军工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

(一) 可以提高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能力

职业教育应该要体现出职业教育中“职业”两字的内涵。通过对大量军工企业的调研后我们发现, 毕业生进入军工企业后往往不能够很好地融入企业环境, 特别是一些中大型规模的国营军工企业, 学生往往对军工企业文化不适应, 甚至感到惶恐。学生不能够适应的原因并不是没有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 而是由于缺乏对军工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 从而不能游刃有余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所以, 职业教育不仅要在专业能力上进行培养, 还需要在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职业素养上进行培养。

当前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企业的文化氛围具有较大的差异, 学生不能通过校园文化很好地感受到企业文化。比如, 军工企业或大型企业对员工工作纪律要求和工作态度的严谨都是非常高的,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 如果没有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养成这些习惯, 就很难适应企业的这种制度文化。这些不同点直接导致了毕业生不能顺利地完成从学生角色到企业员工角色的转变, 从而达不到零距离就业的需要。这就要求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融合军工企业文化的成分, 从而形成独特的军工企业校园文化, 逐渐缩小校园文化与军工企业文化的距离, 使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入学起就在潜移默化中了解、熟悉并适应了军工企业文化, 从而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二) 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校园文化往往注重的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军工企业文化是军工企业在长期的军工企业实践活动中从军工文化中提炼、演化而来的, 是各军工企业由于特殊的企业性质而产生的特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等文化诸要素的综合。把军工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能够很好地促进学校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改变, 让学校形成一个立体教育空间, 使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带动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尤其是军工企业员工的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等优秀的文化价值理念, 能够很好地净化学生的人格品质, 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军工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就能产生合力, 从而能正确地引导高职学生提高各方面的素养。

(三) 可以促进学校的特色建设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 “办大学不要都办成一个样子, 要办出特色, 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才能有高水平, 办出水平才能有特色。”而“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也是当前职业院校的共同追求, 也是学校优化管理、提升内涵、增强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所以, 任何一所职业院校的发展都要追求自己的特色, 最好是其他学校不容易复制的特色。通过这些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逐渐重视, 职业院校的发展都很快, 院校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 传统的“千校一面”的情况已经不能满足学校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 办学的特色化已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因此, 职业院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找准定位, 办出自己的特色, 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我院校园文化建设

学院成立于1962年, 是国家唯一一所为中国兵工行业培养军工特有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 也是一所依托中国兵工行业办学具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通过50余年的办学实践, 已初步形成“务实创新, 和谐共进”的校风, “乐教善导, 求精爱生”的教风和“勤学好思, 图强明礼”的学风。自创办高职学院以来, 学院领导根据我院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 明确了“军工品质, 忠诚奉献, 立德树人, 经世致用”的学院核心价值观。

在过去的几年间, 学院坚持“根植企业、校企一体, 共荣共生”的军工企业办学模式,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 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 以打造“知识育人、环境育人、师德育人”为发展目标, 体现我校“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加强环境教育的效果, 我院加大了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 东西两个校区的环境建设逐渐完善, 校园中榴弹炮、装甲车、文化石等一系列具有军工特色的景物应运而生。校园建筑结构日趋合理、环境优雅、风景宜人的校园环境已初步形成, 同时学院还注重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 学院现有各类社团24个, 社团利用业余时间各自开展社团活动, 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社团联合会还会定期开展三月学雷锋活动、新生红色旅游、入团红色景点宣誓、学生干部向革命先辈致敬、红歌会、建党知识竞赛、徒步伟人故居行、保护母亲河等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通过这些红色文化活动的开展, 不仅让我们新一代的青年了解了老一辈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锻炼了意志。

三、军工企业校园文化的完善

(一) 完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对校园整体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建设, 加强校园特色人文景观建设, 做好校舍建筑、道路、特色景点等维护保养工作, 在学校主要部位悬挂“枪神吴运铎”照片等特色鲜明的图片、标语横幅, 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进一步完善校内一体化教学实验实训室的教学条件, 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 增设宣传栏、阅报栏、公告栏、电子显示屏, 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宿舍管理中心和学生资助中心建设;加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加强网络建设及教育, 加强教室、宿舍的管理,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 完善各项德育工作制度

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基本制度、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学生奖 (助) 学金制度、德育工作评价制度、学生素质拓展制度等。将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纳入辅导员工作条例;将军工企业员工行为规范和6S管理规定等纳入学生行为准则、学生实习制度、学生宿舍管理规定等;将军工企业的具体考核标准融入学生评先评优奖励办法中, 设置企业奖学金;将军工企业管理办法融合到学生社团管理办法中, 形成学生素质拓展制度。

(三) 升华核心价值观, 弘扬军工精神

进一步依托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彭德怀故居、吴运铎精神教育基地四大德育基地、军工协会等平台, 开展大型徒步行军红色革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展 (如电视剧《枪神》、电影《吴运铎》) 等活动, 传承无产阶级革命家精神, 形成“心系天下的忧患意识、脚踏实地的践履品格、敢为人先的创新品质、坚忍不拔的拼搏意志”的精神文化, 用朴实、用坚韧、用努力延续无产阶级革命家精神, 丰富学院“一训三风” (校训“德能兼融、行知并重”、校风“务实创新、和谐共进”、教风“乐教善导、求精爱生”、学风“勤学好思、图强明礼”) 内涵, 升华“军工品质、忠诚奉献、立德树人、经世致用”核心价值观, 将军工精神内化与心。

(四) 完善德育工作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的目标:面向全体师生, 以普及为基础, 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创新” (学会做人, 就是修德明志、以德立身;学会做事, 就是掌握技能、增强能力;学会学习, 就是注重实践、学以致用;学会创新, 就是不断超越、适应发展) 为基本目的,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为人处事能力、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使学生能够把礼仪常识运用于实践, 做到彬彬有礼、言谈有致, 举止得体, 养成知礼仪、讲文明的好习惯。从而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 提高学院德育工作水平, 促进学院整体工作的提高。建设各类学生活动和素质拓展中心, 使其成为文化素质培养、艺术教育、科技创新、生活服务, 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场所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四、结束语

军工企业校园文化是军工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 是我院广大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一种财富。我院军工企业校园文化通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我相信在将来我院通过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必将树立起自己的特色, 从而为学院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摘要:职业教育实际上就是学生走向社会、进入企业前的准备教育, 因此, 职业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就应该融入企业的各种文化元素, 从而为学生进入企业做好心理上、思想上、习惯上、能力上等各方面的准备。当今的很多职业学校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和企业文化对接, 导致了学生就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 所以, 如何把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就成了职业院校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把军工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角度探索了军工企业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完善。

关键词:军工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1]惠晓钟.融合军工企业文化凝聚国防精神-创新型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4) .

[2]代艳丽, 等.军工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建设的功用[J].社会科学家, 2012, (4) .

企业文化 篇10

(一) 美国的民族文化

美国建国只有200多年, 文化根基很浅, 但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经过200多年的相互融合和优胜劣汰选择, 形成了自己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

1. 清教文化。

首先新教中的一批“清教徒”不满现状提倡简朴追求自我的生活方式。其次《五月花盟约》的签订赋予了美国民族文化倡导道德、民族、平等的内涵。与中国天人合一的儒家文化不同, 清教文化认同人是万物的主宰, 重视人的自由和权力, 并通过法律和制度规范下来, 建国初期美国颁布了《人权法案》, 从法律上认可个人在人身、财产和政治上享有完全的自由。这些在思想上、文化和制度上为实现个人理想和自由奠定了社会基础。

2. 移民文化。

首先美国初期居民是各国移民, 主要依赖个人奋斗, 所以美国人崇尚生活的强者, 鄙视弱者, 这使得美国人更加崇尚自由和平等。其次从地理位置看, 初期美国基本处于荒芜状态, 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众多, 自由农民面临太多机会, 这些培育了美国人打破常规, 开拓进取和敢于冒险的理想主义性格。第三, 美国是由游牧民族发展起来的国家, 加上西进运动的拓荒, 生存环境是原始和残酷的这培养了他们的个人英雄主义。第四, 美国是移民国家, 这些移民在融入的同时也将各自的言文化和习俗等带到了美国, 美国包容兼收发展了美国文化。最后, 早期的美国居民开发北美大陆的过程是打破常规, 服从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 从而决定了美国人一切为了效益和成功的实用主义哲学。

(二) 美国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1. 清教主义将打破旧传统进行自由抗争的精神应用于劳动和

企业发展中, 认为劳动和进行企业经营不是仅为赚钱的欲望而是对上帝的负责, 是获得上帝恩宠的唯一手段, 一种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便出现了。同时政府加以引导以维护和延续主流价值观、加强移民对主流文化认同的公民教育, 强调“爱国与忠诚”、“诚实与仁慈”、“自律与容忍”, 注重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责任、自律以及社会关系中的诚实等。可以说, 美国人对主流文化的普遍认同与公民意识既是人们的自觉行为, 也是政府有效引导的结果。

2. 契约制度建设。

美国是在打破专制的旧宗教建立的新国家, 从建国开始就重视人权和自由, 并通过制度和法律形式规范下来, 这种制度建设从一开始就贯穿在美国人的意识中, 在企业发展中也必然重视民主制度和契约制度。

3. 美国的清教文化和移民文化中都特别呈现出个人主义精

神, 强调自由、平等, 强调开拓创新和英雄主义, 也必然在社会和企业发展中重视员工的人权、包容员工的个性, 重视并发挥员工个人才能, 重视员工的创新能力, 在经济制度发展中实行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

4. 实用主义哲学影响下, 美国人不喜欢正规的、抽象的概念的东西, 更崇尚物质生活, 认为生活舒适是理所当然的人生追求。

在美国人眼里, 有用就是真理, 成功就是真理。

(三) 美国的企业文化的特点

美国民族文化反映出的核心是个人主义, 由此所形成的美国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个人主义。美国麦肯锡顾问公司在访问了全美最优秀的62家大公司, 最后以获利能力和成长速度为标准从中选出43家接触的模范公司, 并对这些公司进行调查研究后, 出版了《追求卓越—美国管理最佳公司的经验》提出了美国企业杰出企业的八项原则:行动神速、顾客至上、支持创新、尊重员工、重视价值观、不离开本行、精兵简政和宽严并举。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是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的, 正是在这种民族文化影响下便形成了美国企业文化:尊重人的价值主动发挥员工的个人才能、简洁功利的实用主义、契约化的管理制度、自由平等的人性化管理、重视创新建立激烈的竞争机制等。

二、日本民族文化影响下企业文化的形成和特点

(一) 日本民族文化形成和特点

1. 岛国文化。

日本处于四面环海、国土狭小、资源短缺、灾害频繁的岛国生存环境, 激发了日本强烈的民族意识, 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第一, 重视吸收外来文化, 尤其是中国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第二, 具有强烈的对外扩张侵占的冲动, 以达到补充农业上地少, 工业上资源缺乏的自然和地理上疆域狭小的限制。第三, 地少资源匮乏, 灾害频繁使日本更加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第四, 日本的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使日本自认为是地理上的中央王国。

2. 社会结构。

第一、纵向等级的主从结构。核心内容是以主从关系为轴心的等级身份制, 主从结构、等级结构与家族结构相互交织, 主从关系、等级关系、家族关系与政治关系相互渗透。第二、拟家族制的统治结构。日本人家或家族结构的显著特征是泛家族主义, 并将这种拟家族结构应用于社会各种组织中。

(二) 日本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1. 日本民族强烈的民族意识使日本的任何企业都把报效祖国

的精神放在首位, 所以日本企业价值目标有双重倾向:一是社会责任, 一是经济效益。

2. 日本吸收中国的儒家文化并和日本自己社会结构文化结合

形成日本大和文化, 使日本具有强烈的家族意识和严格的等级制度, 使日本企业员工对企业忠、诚和和亲一致, 使日本企业具有极大的向心力、忠诚度和团队意识。

3. 日本为摆脱资源匮乏而重视人力同样用于企业经营中重视

以人为本的感情投资, 并逐渐转化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的集体主义。第一建立员工终生雇佣制, 第二是实行年供序列工资制, 第三是按企业组织工会, 将劳资关系转化为家族内部关系。

4. 日本对外扩张侵略的冲动和大和民族优越的错觉同样运用

在企业中, 日本企业和员工以日本企业和产品为荣, 重视产品质量, 重视企业信誉, 并极大限度的以产品抢占世界市场。

(三) 日本的企业文化

通过日本民族文化对日本和日本企业的影响使日本的企业文化也体现着日本的民族文化, 日本民族文化反映出的核心是集体主义, 由此所形成的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集体主义。这些企业文化可以概括为日本企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外扩张的市场占有动机, 日本企业重视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等, 日本企业重视感情投资重视人力资本, 日本员工具有对企业强烈的忠诚的家族集体主义意识和严格的等级意识等。

三、美日企业文化在民族文化影响下的形成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日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和特点。第一, 企业文化离不开民族背景, 企业文化是在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 美国的企业文化核心个人自由主义来自于美国移民文化和清教文化中的自由平等观念, 日本企业文化核心集体主义来自于日本民族文化的民族集体意识和家族意识;第二, 企业文化是在充分吸收、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在企业文化中加强引导并放大。两个国家民族文化中都有其不足的劣势, 但是国家和企业在建立企业文化过程中充分利用其积极方面并通过宣传教育制度等加以引导, 美国利用个人自由平等的观念鼓励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 日本利用民族和家族意识鼓励个人为集体做出贡献, 既符合民族特点又能发挥优势促进企业发展;第三, 两个国家企业文化的内容已经超过了本国民族文化范围, 是在民族文化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 融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的现代企业文化。美国虽然重视个人自由、平等和权力, 但仍然建立现代契约制度、竞争制度、团队合作制度促进企业发展, 日本也是既重视个人对集体贡献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又重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

四、中国民族文化影响下借鉴美日企业文化加强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

(1) 中国民族文化分析中华文化悠久渊博, 并深深积淀在我们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之中。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重视个人的道德和礼仪, 重视家庭责任和伦理的家庭集体主义, 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和重视秩序严格的等级制度。可以看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 既重视个人道德和礼仪的修养, 又重视家庭和国家的集体主义, 但重视程度都不足。在这样的民族文化背景下, 中国的企业文化也就呈现出同样的特点:重视企业员工的个人修养, 以和为贵, 义利并重, 但同时缺乏竞争;重视家庭责任的集体主义, 同时难以形成企业和社会大集体主义;强调家庭社会伦理和等级制度, 同时束缚了创新和冒险。因此, 中国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而在美国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日本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调动了企业和员工的责任感和忠诚度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中国企业要想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和中国社会发展也必需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融合发展中国企业文化。

(2) 中国民族文化背景下借鉴美日企业文化加强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国要想建立发达的企业文化同样要借鉴美日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 吸收民族传统文化精华, 借鉴吸收美日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 并融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现代企业文化。

中国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以儒家文化为重心的, 儒家共同承认的核心价值, 大体上是以仁爱为中心的展开, 重要的范畴有如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恕、诚、敬。通过儒家文化建立增强个人修养的企业文化、建立产业报国、服务社会的企业文化, 以此来达到社会行为规范并可以内化为企业人际关系、精神风貌、风俗习惯、行为准则等, 也可以外显为礼仪、品牌、服务、荣誉、公众形象等。通过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 使企业形成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企业社会责任和尊重人才的氛围, 通过国家和企业的不断正面宣传教育和制度引导, 使员工同企业一样具有强烈责任心、道德诚信和职业形象。

日本企业的集体主义虽然有一定的局限, 但其强烈的忠诚度和责任感却为我国企业建立大集体主义文化带来借鉴。通过建立企业对民族的忠诚度和责任感来影响和建立员工对民族的大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将企业的荣、辱与企业员工个人的荣、辱紧密结合建立员工对企业的家庭归属感促进员工对企业强烈的忠诚度和责任感, 从而使整个企业文化具有集体主义的精神。

美国企业的个人主义更加重视个人的能力、自由、平等与权力。借鉴美国企业的个人主义, 中国企业应该建立尊重个人价值的文化, 注重发挥员工的个人才能, 提供公平竞争环境、竞争规则和奖惩制度, 鼓励冒险和创新, 强调在“个人自由”、“机会均等”的基础上进行个人能力的发挥。

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现代企业文化。现代企业中推行严密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 具有适应形势发展的战略目标, 并使之分解、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施计划;具有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既稳定、严密, 又灵活多变的组织结构;具有确保实现战略目标, 维持良好组织状态的规章制度;重视法律、契约, 信守合同是现代企业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只有正当的法律过程, 借以对事实的公正、客观和无情评价而做出判断, 才有正义等。

参考文献

[1]段鸿, 李骏.企业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内涵分析——以美国、日本为例[J].亚太经济, 2007:5, P60-63.

[2]王晓俊.试论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根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 2010:2, P84-87.

[3]定雄武.企业文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P260.

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 篇11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发展 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59-02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广大员工所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与物质形态的总称。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过来又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广义的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的综合体,是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使得每一个员工知道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么做才能符合企业管理的内在规范要求,怎么做可能会违背企业管理的宗旨和目标。成功的企业文化是组织员工思想、行为的依据,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1.企业硬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企业软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它是通过影响人的内心、人的思想达到激发人的一种激情,从而外在表现为某种主动性、调和性来实现管理人才的目的,进而促进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表现为:(1)可以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专业水平,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的硬文化行为包括图书馆的设置、某专业相关课题的开设、设置娱乐设施、开展文艺、体育比赛等,这些活动的设置和开展不仅提高了职工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激发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仅丰富了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素质,更重要的是可培养并加强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使职工有一种归属感,使企业形成真正有效的群体。哲学上讲过,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过来对物质有反作用。因此,企业在满足职工物质需要的同时,更应满足职工精神上的需要。企业硬文化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正是由于它满足了职工的精神需要,起到了催化作用,职工工作起来就有了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可以增进企业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及领导行为的影响力。企业的成败关键在领导。领导是企业管理的主体,领导行为是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关键性因素,领导决策的科学与否,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

2.企业硬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技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企业硬文化——生产技术也越来越为企业管理者所重视。提高经济效益,关键还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求改进技术、装备,这一切归根到底离不开科学技术。

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的有效成果同取得这一成果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之间的比例关系。追求经济效益,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提供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科学技术则无论在降低劳动消耗,还是在减少劳动占用方面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企业硬文化同企业管理紧密相关,相互作用,它是搞好企业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目前,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企业要增强新产品开发意识,靠新产品、新技术占领市场。首先,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和科技人员,增加科技投入,需要不断开发各种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努力做到生产一代,投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其次,要借鉴别国的经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此外,要走出企业范围,和科研院、设计院及高等院校联合起来开发新产品,使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得到快速不断地提高。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导向功能。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

2.约束功能。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

3.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协调作用。为使企业发展达到更高的目标,必须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塑造企业职工的团队意识。企业文化建设还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关心人,爱护人,尊重职工的劳动成果,使每个职工在团队内心情舒畅,从而在行动上更加协调。因此,企业市场竞争力不仅仅表现为单一的关键技术、关键设备、运行机制的竞争,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职工之间的有机融合,是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4.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激励作用。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强调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通过企业文化建设,鼓励职工发挥内在动力,朝着预期目标采取积极的行动,发挥最大的潜力以达到个人心理需求的更高层次。企业内先进评比、技术职称的晋升、各种竞赛活动、技术比武、演讲比赛活动开展等等,以有效的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方式,为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优惠的条件和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一是要将企业核心文化全面渗透到各项管理工作中。企业核心文化要全面渗透到各项管理工作中,从而提炼出管理文化,如质量文化、安全文化、营销文化、礼仪文化、饮食文化等,可以讲,管理也是文化。现在,我国企业己经进入到文化管理时代,必须高度重视人性与管理的关系,注意培养人的价值观,让各种理念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凝聚员工意志、约束和规范员工行为的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员工有一个与企业宗旨相一致的事业追求,进而拓展企业与社会的交融,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将企业文化全面渗透到各项经济建设和管理活动中,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关系到我国企业前途和命运的大事。

二是抓好企业软文化和硬文化的结合。一方面,在企业文化管理工作中,要通过有针对性地引导员工具体行为,将企业的软文化融入企业日常工作中去,实现高效的员工管理。另一方面,要在建设软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将将软文化融入到企业科技活动中,使企业的科技人员团队在企业文化的陶冶下,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当中,为企业科技实力的提高不断做出贡献,从而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三是要提高企业文化的管理能力。(1)完善企业文化参与能力。完善企业文化宣传、贯彻、深植推进能力。组织员工学习,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体系的核心,明确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理解企业行为准则的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理解情况,通过内部培训、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各自对于企业文化理解的分享。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具体的文化工作要求,贯彻落实企业文化理念,提高职工文化素质。企业文化推广要结合企业各个部门的具体情况,促进企业文化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有效实现企业文化的理念深植。(2)推动企业文化示范能力。首先,推动文化管理方式分享的能力。企业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制定并落实企业文化管理的具体实施计划,并定期总结文化管理心得,吸取有益经验,实现企业文化管理的创新。其次,定期进行企业价值输送,概括企业文化理念,分享价值观念,推动企业文化的理念示范。并针对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出现的各类典型,进行组织学习讨论。(3)提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首先,增强管理者的文化言行感召力。企业管理者要向员工表达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意愿,形成企业的基本共同理想;根据企业基本理想,具体表述短期目标,让每位员工都能明确任务;践行企业核心文化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其次,进行企业文化管理满意度调查。通过对员工满意度进行调查,明确员工关心的主要内容;根据对问卷的分析,了解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满意情况,总结文化建设中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重点突破问卷中反映的问题,提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

四、结论

企业文化在是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离不开企业文化的竞争。虽然企业文化不会直接地看到经济效果,产生不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它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决定着企业能否长期地生存并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延库.刍议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J].人力资源,2012(3)

2.杜宏波.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J].企业文化,2010(11)

(作者单位:余姚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浙江余姚 315400)

企业文化 篇12

读书如同吃水果,导言序语如果过长,谓之“皮厚”,三口咬不出浆汁谁都会选择放弃;倘若开场正戏,题旨、作者没有一丝交待,谓之“裸作”,读起来往往也犯嘀咕,总怕哪个环节上有营养流失。

读刘鹏凯的作品就没有这种担心,因为它不似榴莲山竹,也不是香蕉菠萝,基本属于水蜜桃,有点儿皮儿,瓤儿又汁液丰沛,营养充足,享用起来很爽口。以《漫话企业文化管理》为例,两篇序言不过3000来字,篇末后记2000来字,98篇各自独立成章、内容“骨肉相连”的正文将近24万字,正文之外,旁附钟祥斌先生画龙点睛式点评约1万字,相映成趣,读来颇感快慰。

应该说,这样的“佳果”谁都爱吃。

同时,我以为此书与作者的另一著作《漫话企业细节管理》属于同类,形式内容都很契合,堪称姐妹篇。这两本书,好比鸟之双翼、人之两耳,对衬协调,更显生命张力,所以耐读。

双料名人

刘鹏凯执掌“黑松林”19年,企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从1991年10月任职(时名泰兴县胶粘剂二厂)时的全部家当:“11个人,两个反应釜,一屁股债”,到如今“幼苗成大树”,不仅经济实力今非昔比,而且产品和企业多种荣誉加身,“黑松林”成为省级著名商标,国家级驰名品牌,它的份量举足轻重。作为“黑松林”当家人的刘鹏凯,不想出名都难。此其一,治厂有方的企业家。其二,勤奋多产的作家。自接手负债经营的“黑松林”,刘鹏凯注定了必须靠智慧生存。好在他的智商足够。没钱做广告,他就起早贪黑写文章,频频给报刊投稿,推介“黑松林”;新闻记者对这个小厂看不上眼,他偏偏把厂里的事迹写成通讯报道捅给报社。久而久之,他的文章形成轰炸之势,产生了软广告效应,他的写作水平也磨练出来了。小厂出了个名作家。粗略计算,2003年以来,刘鹏凯已出版了《黑松林,我的太阳》、《细节的响声》、《漫话企业细节管理》、《漫话企业文化管理》四本书,计130余万字,几乎都是在“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空隙产生的。

实至名归

翻阅刘鹏凯的作品,感觉质朴、自然、亲切,有一股扑面而来的“工厂味儿”———来自车间班组科室各个角落各色人等的真实气息。比如———

生产流水线上洒了一滩胶水,在场的人不同的表情和想法;锅炉房是企业的“心脏”,有人忘了安全,冒着烟尘在工作时间喝酒;工人下班时忘了拉电闸,致使排风扇空转一夜;司机耍小聪明多报50元过路费,以为领导察觉不出来;垃圾箱满到喉咙口,大家都提意见,但没人主动清理;常年漂泊在外的营销员,顾不上家庭和孩子,又背负沉重的销售指标,时有牢骚;几寸长的电焊条头落在地上,有人细心捡起以备再用,也有人对许多浪费生产原料现象却视而不见……

我们不需要粉饰太平,说成工人都是雷锋,干部都是焦裕禄,没有阴暗面,到头来是自欺欺人。

在一定意义上说,刘鹏凯的作品,是企业原生态。

他的书,没有空泛的夸夸其谈,没有无病呻吟的无聊,没有故作高深的卖弄,没有附庸风雅的装酷,而是直来直去———从他办厂的苦辣酸甜中总结提炼,抽象出一种精神准则,然后再把准则放之基层去指导实践———即他称之为“文化管理”的思维模式。

这样的作品是可信的,思路和方法是可操作的,触类旁通,拿来是能用的。

至于具体的典型事例,请读原作,这里恕不赘述。

务本兴业

企业之“本”是什么?为什么在企业提倡“文化管理”?

关于企业之“本”,著名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作答:“本公司(松下)出品人才,附带生产电子产品。”答案占据了两头。冒昧揣度,若光说“出品人才”,会被误以为是干部培训学校而不是企业;若光说“出电子产品”,又可能被认为是只会赚钱的商人而被看轻。鬼精!但,这难道就是松下的“本”业吗?事实上多年来,日本内外、业界及消费者只知松下的电器不错,谁知它“出品”了多少人才呢?

在这方面,中国文化就旗帜鲜明,干脆得多:从历史上的徽商、浙商、闽商、晋商,都毫不隐讳地宣称:在商言商;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至于栽培经商人才、传承商誉,是题中应有之义,既不能算“业”也不能算“本”。“本”是商,有什么可躲闪的?到了近现代的北京同仁堂、天津东亚毛纺、四川水务、上海荣氏企业等,更高标实业兴国、诚信经营、质量图存、建百年基业,从不忸怩作态地“顾左右而言他”。

刘鹏凯在本书中列于每题下的儒、道、佛、墨诸家先哲们的语录,也都反映了务本求实、包容共进、团结制胜、事业至上的文化思想,如:“上下同欲者胜”;“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仁者爱人”;“仁者无敌”等等。在98篇短文中,相当篇幅写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兵战谋略,发动员工参与管理、融入管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关心弱势群体,爱惜品牌及企业形象的羽毛,不因亏钱而失信于用户,等等。客观效果是好的,作者笔下也是醮满感情的。

这表明刘鹏凯勤苦写作的真实意图,不在浪得虚名,而是为务黑松林之“本”、兴黑松林之“业”而聚人气、打场子、造舆论而已。

魂兮归来

毛泽东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同理,没有文化的企业是盲目的企业,而盲目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行之不远,不能战胜竞争对手,也没有未来。

然而企业毕竟不是文化学校,不可能专事文化教育与普及,它要做的是培育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素质,吸收创新科技成果,提升企业整体水平与实力。盲目的企业需要招魂、安魂———这个“魂”,即文化。

正如刘鹏凯所说:员工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素质。素质不是烂泥砌墙、纸糊板壁,而是烧红了的铁、淬过火的钢。素质不会从天降,素质是文化的“儿子”。在文化力量的作用下,“黑松林”从一个小齿轮变成一台发动机。

文化之魂附体,企业才会出脱得令人刮目相看。一些盲目企业、短命企业,靠人海战术、廉价劳力、假冒伪劣、投机取巧,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头的苍蝇乱撞,永远也长不大,概因“魂不附体”。

读刘鹏凯的作品,看“黑松林”发展,我们是能触摸到灵魂与肉体亲密无间和谐统一的。

再往远处说,我记起,多年前风行过一套“控制日本的十大财阀”的书,论及企业文化和识人致事,内中有许多精辟论点与刘鹏凯似不谋而合,我印象深的,如———

三菱创始人岩崎弥太郎曾力排众议,斩钉截铁地说:“裁汰冗员,节省冗费,拮据自勉,稳固公司基础,在不可胜的条件下求胜。”

钢铁帝王稻山嘉宽说:“管理文化不是管理方法,方法可以寻找,文化只能培育。作为一个经理,重要的不是你在场时发生了什么,而是你不在场时会发生什么,这不是方法能解决的问题。”

汽车巨子丰田英二说:“把过去忘个干净,大步迈向未来,这是我的人生观。人和企业一样,不能向前的时候,就象征一切都结束了。”

西武集团鼻祖堤义明说:“聪明人常犯的三个毛病:一,自大而看不起身边的人;二,欲望较常人强烈,常成为群体麻烦的来源;三,一旦掌握了企业大权,很可能私心盖过良心,为自己的权力欲望找出路,不仅压制别人,还借公事达到一私目的。”

伟大的公司之所以伟大,伟大的公司与大公司的区别,这一切,都在于文化底蕴。

事业长青

企业是谁的?

比尔·盖茨说:我永远是微软的打工者。

柳传志说:联想是我的孩子,我扶他上路,全体员工和用户一起把他抚养成人。

马云说:这房子(指阿里巴巴)是所有利益相关者一砖一瓦盖起来的,我只是出了一张草图。

言为心声。智者之言是社会永久的思考题。

2003年,当刘鹏凯入主“黑松林”12年之际,他感言:企业是本难念的经,有走不完的路和干不完的事。我的文章来自工厂基层的摸爬滚打,它是在夜色里悄悄开出的花,而我的企业是我心中的太阳,我要用一生心血侍奉她。

2010年,《漫话企业文化管理》出版时,刘鹏凯抚今追昔,感慨良多。他忆起“2009年最后一天,全公司员工在食堂聚餐,辞旧迎新”的热烈场面,动情地说:我的企业是太阳,和员工心在一起,赢在一起,做一个太阳下的主人,是我心中的目标。今天的“黑松林”已长大。如何让它继续茁壮成长,郁郁葱葱,永不凋谢,是我毕生的使命。

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黑松林,不落的太阳。

这是刘鹏凯的心愿,也是文化管理的终极目标。

上一篇:钢筋防护下一篇:重金属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