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企业上市

2024-05-15

文化企业上市(精选12篇)

文化企业上市 篇1

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的出版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 这些公司的竞争力如何, 经营绩效变现如何, 是否随着市场的成熟, 公司实力是否有所提升等等, 这些问题依旧值得探讨。本文运用科学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选取8家上市文化企业作为样本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研究, 我们希望出版业上市公司对自己所处的形势有清晰的认识, 进而找到公司的差距与不足, 提高整体的竞争力。本文选择运用的是因子分析法。

一、研究样本与研究方法

1. 样本与数据的选取

本文选取国内8家A股上市文化企业作为研究样本, 分别是中南传媒、凤凰传媒、电广传媒、浙报传媒、粤传媒、百事通、华谊兄弟和天舟文化, 涵盖了电影电视剧制作、影视节目制作发行销售、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服务、有线电视网络及信息传播服务、图书期刊发行等文化行业, 包含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具有一定代表性。为了保证指标统计口径、时间范围的一致, 定量指标的数据均采集自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出版企业2013年年报。定性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专家打分法, 有7位专家根据评价规则对相应的指标项进行评价, 分数在1—10分之间。专家主要来自于文化部门、新闻出版广电局, 以及证券行业相关分析员。

2. 文化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的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 构建本文的文化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企业竞争力时采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 整个指标体系设置了四个一级指标:资产、财务、内部管理水平、发展潜力。

二、实证分析

1. 提取公共因子

从表2分析, 前4个主成分的公共因子能够反映出观测变量总变异的91.139%, 超过90%, 所以可以认为这四个公共因子具备了代替原来的20个变量指标的能力, 出于计算的便捷考虑, 本文仅取前三个特征根作为公共因子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数据来源:旋转成份矩阵表归纳

2. 计算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排序

基于上式, 我们得出8家文化企业各个因子排名及综合排名, 如表4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SPSS19.0统计软件计算得出

3. 实证结果分析

(1) 上市文化企业的软实力比较。国有控股出版企业在文化产业内具有较强的软实力。在F1的得分表中, 衡量的是文化企业的软实力, 包含的指标都是定性指标, 数据来源于专家的打分, 专家普遍认为华谊兄弟、凤凰传媒、中南传媒和粤传媒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表明这4家公司在专家的心目中的认可度较高, 其在员工素质、经营发展战略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已经领先于另外4家文化上市公司。从F1的得分来看, 从事电影、电视剧制作的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近年来成功的经营战略和行业地位, 被专家们一致看好, 出版企业的排名靠前, 凤凰传媒和中南传媒分别处于第二位和第三位, 表明在国内的文化产业公司中, 出版企业还是具有较强的软实力, 但与经营体制更灵活、收入分配激励制度市场化的民营企业华谊兄弟相比, 还是缺少一定活力, 这也是民营企业在经营手段及方式上灵活性的基本表现, 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2) 上市文化企业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比较。国有控股出版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能力领先于其他文化企业。在衡量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公共因子F2得分排名中, 电广传媒、凤凰传媒和中南传媒三家大型的国有企业凭借其超百亿的资产规模和稳健的盈利能力排名前三甲。从此表也可以看出, 短期内民营企业在生产规划与市场占有率方面难以企及, 出版企业在与我国其他的上市文化企业相比较中, 表现出来规模经济水平更高、市场占有能力较强的优势, 但我们也可以发现作为民营文化企业代表的华谊兄弟已排至第四位, 其今后对国有文化企业带来的冲击也将不容小觑, 国有企业或者国有占控股地位的文化企业的传统优势往往也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及原因所形成的, 但上市文化企业对于这些传统优势, 逐渐形成对国有或者国有占控股地位公司, 由于过于享受体制优势所带来的竞争力优势的挑战。

(3) 上市文化企业的营运能力和增长能力比较。国有控股出版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较为一般。在衡量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的公共因子F3得分排名中, 华谊兄弟的得分再次强于其他文化企业, 这主要是与他较高的盈利毛利率和上市后平均净资产增长率有关,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作为创业板企业, 华谊兄弟在上市后的头几年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成长性, 另一方面是近年来民众的观影需求不断提高, 电影票房屡创新高, 带来极可观的盈利。出版企业在F3得分排名中规中矩, 中南传媒排名第三, 凤凰传媒排名第四, 表明在文化企业中, 出版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处于中上水平, 利润和规模的增长已经步入了较稳定的增长周期。

(4) 上市文化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国有控股出版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较强。在综合排名上, 排名顺序是第一华谊兄弟、第二凤凰传媒、第三中南传媒, 粤传媒、电广传媒、天舟文化、百事通、浙报传媒分别列在4至8位, 作为出版企业代表的凤凰传媒和中南传媒在各个公共因子F1、F2、F3的排名中也是都排名在前四位, 表现出来了较强的竞争能力, 但是出版企业并没有在任何细项的排名中排在首位, 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出版企业缺少有特色的竞争力。

综合得分的结果与文化企业在公共因子F1的排名结果十分相似, 这也说明了软实力的公共因子F1是影响文化企业综合排名的关键因素, 企业的软实力在未来企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出版企业想要保持、提升企业竞争力就一定要以突出产品创新和技术融合为抓手, 打造企业的一个或者多元核心竞争力, 保持软实力的优势, 并且学习借鉴先进文化企业的经营思路和理念, 才能继续稳固在国内文化产业内的竞争地位。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建立了文化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取得的指标数据进行了数据处理, 得出出版企业在我国上市文化企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软实力水平是影响企业竞争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结论。鉴于以上分析, 特提出以下建议:出版企业在多元化和专业化之间需要做好权衡, 对企业有效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 发掘新的文化传播方式, 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采用标杆管理方法, 寻找差距;构筑科学的公司治理架构, 加强企业创新,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切实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稳步实现公司做实、做强、做大。

摘要:竞争力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 本文拟构建一个文化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 通过因子分析对8家上市文化企业竞争力进行比较, 得出影响它们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借以评价我国上市出版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并提出提高公司竞争力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赵清.中西方传媒行业多元化发展状况对比性分析[J].编辑之友, 2013, (1) .

[2]刘强, 赵培.中国转型期报业市场结构的绩效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

[3]喻国明.植入式广告:研究框架、规制构建与效果评测[J].国际新闻界, 2011, (4) .

[4]戴钰.我国传媒上市企业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3, (1) .

[5]束义明.我国传媒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及实证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 2011, (1) .

文化企业上市 篇2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新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

好享购物有限公司

南京时代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江苏盛世宝玉有限公司

南京宝庆首饰总公司

南京途牛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水乡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福纳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象形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数字电影产业园

无锡慈文紫光数字影视有限公司

无锡天脉聚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梦之窗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部拟迁至无锡)常州中华恐龙园有限公司

江苏环球数字文化体验园有限公司

江苏卡龙动画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尚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文化企业上市 篇3

关键词:文化企业 上市融资 多层次 资本市场

上市融资是现代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渐完善,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选择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但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的凸显,已严重地阻碍了我国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文化企业的上市融资步伐。

一、我国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的现状

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末,在沪深两地上市的文化企业累计已超过60家。其中仅2011和2012年两年就有21家文化企业实现境内上市。从上市的类型来看,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由原有的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而来的国有文化企业。如浙报集团,通过整合省内多家报业单位后改制上市。我国绝大部分国有文化企业的上市之路与浙报集团相似,都是从转制到集团化,从集团化到股份制,最终完成上市的。

第二类是经历了国有资产股份制改造后上市的国有资本控股文化企业。如人民网,由人民日报社、环球时报社、京华时报社等7家报社联合发起创立的国有控股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后成功上市。

第三类则是资产规模偏小,但创新能力强,成长性较好的中小民营企业。如天舟文化等具有良好的业绩和成长性的中小文化企业。

从境内文化企业上市的方式来看,目前主要有两种,即借壳上市和IPO(首次公开募股)。而其中主要以IPO手段上市的居多,但同时也存在诸如博瑞传播、长江传媒等借壳上市的典型。国内企业选择借壳方式上市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规避IPO上市中对企业财务、历史沿革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的严格审查。这种方式虽然一时奏效,但作为借壳企业上市融资的深层次问题,如公司治理体制是否规范、是否具有稳定增长的现金流等问题还亟待解决,若解决不好,就盲目上市,必然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存在的问题

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既丰富了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又帮助文化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从未来的发展来看,会有更多的文化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进行融资。但我国的二级资本市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已成为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的桎梏:

一是我国资本市场上市门槛过高,不利于中小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我国的主板市场主要定位于为发展成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对于中小文化企业而言,只能望尘莫及。而近年推出的创业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难的问题。但由于创业板对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仍然提出了较为苛刻的条件,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中小文化企业是无法满足要求的。

二是上市审批程序复杂,审批内容过于严格。我国企业境内上市不仅程序复杂,而且时间较长,作为中小文化企业一般比较灵活、效率较高,这种漫长的上市等待期及审批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文化企业上市的积极性。

三、促进我国中小文化企业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的政策选择

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全方位的资本市场,是满足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需求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方向和必然的选择。

(一)加快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

场外交易市场是指在交易所外由证券买卖双方当面议价成交的市场,它以未能在证券交易所批准上市的,以及退市后的股票和债券为主,因此从功能上来看它是对现有资本市场的一个补充。从美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场外交易市场是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因此,急需加快我国场外交易市场体系建设:

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低端市场的建设,继续扩大现有低端市场的范围,逐步实现各低端市场操作标准的渐进统一。同时还应加快对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转板制度的建设,以尽快实现优质企业的转板行为。

另一方面,逐步推进高端市场的建设。应积极引入风险承担能力较强的机构投资者作为投资主体;构建完善的股权和私募基金的流转机制,加快完善股权交易标准和交易制度;进一步深化高端市场的有关产品的更新和有关制度的完善,以提高高端市场的融资功能。

(二)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市场建设

创业板市场是专门协助高成长的新兴创新公司筹资并进行资本运作的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的创业板市场门槛较高,使得大量高成长性企业达不到上市标准。因此,需进一步完善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融资机制,为中小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首先,需要完善新股发行制度。新股高溢价发行已经成为较为常见的现象,高溢价发行不仅不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同时也会由于募集资金过多而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应通过加强监管来进一步理顺二级市场股票价格,以实现新股的合理定价,完善新股发行制度。

其次,需要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一要尽快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市标准;二要积极进行制度改革,以防止上述规避退市行为的发生;三要进一步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以构建有利于化解矛盾和平稳退市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卜凡婕,夏爽.中国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分析及模式比较.管理世界,2010(11):180-181

[2]刘伟,王汝芳.中国资本市场效率实证分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较[J].金融研究,2006(1):64-72

[3]孙建军,王浩,朱鸿军.中国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研究.江海学刊,2011(3):90-95

文化企业上市 篇4

文化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经济状况是基础, 而文化就是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之一。山东省是中国文化大省, 山东的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研究山东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对于提高上市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及提高经营水平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选取在深户两市上市的71家A股山东省上市公司 (已经剔除中小企业, 及创业板企业) 为重点研究样本, 以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为研究对象, 探讨山东上市公司企业文化及其与上市公司业绩的关系。

1 山东上市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本文通过上市公司的公司网站上企业文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一般认为, 对企业文化重视的企业, 也会在其公开网站上披露关于企业文化相关信息, 并且将其作为宣传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

1.1 指标选取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度量企业的文化建设:

(1) 企业的文化信息。本文主要观察山东上市公司的官方网站是否有专门企业文化的介绍, 或者虽然没有专门的介绍, 但是在网站的企业的简介中有简单说明。

(2) 企业核心的文化。本文主要观测山东上市公司网站是否有关于企业使命、愿景或者核心价值观等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有的企业没有明确的使命、愿景或者核心价值观, 则观测企业是否有对企业精神、理念等的详细介绍。

(3) 员工的文化生活。企业的文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传递给员工。本文主要观察山东上市公司网站是否有明确的职工手册, 或者是否有提及员工培训、讲座等相关信息。此外, 本文除了以上两个指标之外, 还观察企业是否有员工的文体竞赛等文化活动, 是否还有企业的内刊。

(4) 企业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在社会上更加有影响力, 本文主要观察网络上是否有新闻等报道过企业的文化, 是否有企业文化的专著等。

1.2 山东上市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分析

首先, 通过71家山东上市公司的企业网站观察可知, 有10家上市公司没有任何关于企业文化的介绍, 约占总数的14%, 有5家上市公司没有公开的网站, 占总数的7%, 另外有2家上市公司的官网上没有专门的企业文化介绍, 但是在其微博或者其他网站上有相关信息。其余54家上市公司有专门的企业文化介绍。这说明, 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有关于企业文化的专门介绍, 山东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情况较好。

其次, 进一步观察企业核心文化信息, 具体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44家上市公司有企业使命, 占总数的62%, 36家上市公司有企业愿景, 占总数的51%, 39家上市公司有核心价值观, 占总数的55%。51家上市公司有企业精神、理念等其他形式的核心文化信息。这说明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对企业文化不仅比较重视, 而且形成了较为具体的企业文化体系。

第三, 通过观察企业员工文化活动情况, 见表2, 可以看出, 大部分上市公司在员工的文体活动和员工的培训方面比较重视, 一半以上的企业有员工文体活动和企业职工培训方面的信息。但是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员工手册方面的信息, 仅有8个企业提及或者在网站上公开员工企业文化手册, 其余企业没有相关资料, 或者并没有在网站上公开。15家上市公司有内刊, 约占总数的21%, 说明大部分企业比较重视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 企业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方面, 本文主要收集近三年是否有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宣传, 通过百度网检索, 有28家上市公司有关于企业文化的相关新闻, 占总数的39%。通过查询企业公开出版的企业文化专著发现, 只有海尔集团公开出版了相关专著, 其他上市公司并无相关专著。

2 山东上市公司企业文化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2.1 山东上市公司企业文化总体情况

本文将上文提到的指标, 对上市公司进行赋值, 凡是有相关信息的赋值为1, 缺乏相关信息的赋值为0, 共9个指标, 总分9分。综合71家上市公司的文化建设信息, 0分的上市公司15家;0分以上的上市公司中, 得6分的上市公司最多, 共有12家;其次是5分的上市公司, 共10家, 再次是7分上市公司, 共9家。5分以下上市公司17家, 7分以上上市公司8家, 其中9分满分的上市公司只有3家。这说明, 部分山东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不佳, 对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

2.2 企业文化对业绩的影响

根据张勉 (2007) 、李建升 (2008) 、刘志雄 (2009) 、戴化勇、鲍升华 (2011) 、汤文华, 刘小进 (2013) 等的研究理论,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业绩有正相关关系, 下面通过山东上市公司的两个利润指标: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来分析企业文化对业绩的影响。

在上文样本上市公司基础上, 剔除了数据不全的样本公司, 共剩余60家上市公司, 本文采取了每股收益指标的2012年和2013年的均值, 分析其与企业文化的相关性。

69家上市公司中分值为0的有13家, 平均每股收益0.23元;分值为1-9的上市公司分别有4家、5家、3家、5家、9家、12家、9家、5家和3家;其平均每股收益分别为0.25元、0.35元、0.19、0.28、0.45、0.43元、0.30元、0.53元和0.60元。具体见图1。

从图中可以看出, 除了个别分值, 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的分与其每股收益程正相关关系。这表明, 企业文化分值越高的上市公司其总体业绩较好, 企业文化分值越低的上市公司其总体业绩较差。事实上, 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上市公司, 其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由此可见, 山东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业绩至关重要, 企业如要提高业绩, 企业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2.3“诚信”文化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山东省是中国文化大省, 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山东省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诚信”, 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 在山东省乃至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56家介绍企业文化的上市公司中, 在核心企业文化中提到“诚信”的有22家, 在企业精神或者理念中提到“诚信”的上市公司有26家, 在核心企业文化和精神理念中同时提到“诚信”的有7家。说明山东的上市公司企业文化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 把“诚信”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观念。

“诚信”是一项优秀的品质, 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个人讲诚信, 则值得信赖, 企业讲诚信则不仅有利于企业本身、企业的员工及各利益相关者,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就“诚信”对山东上市公司的影响进行研究。

本文根据上市公司是否在企业文化中提及诚信进行赋值, 没有提到“诚信”的赋值为0, 在企业核心文化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和精神理念方面, 提及“诚信”的赋值为1, 没有提及的赋值为0, 根据以上四个方面, 总分值为4分。通过统计69家上市公司的“诚信”分值发现, 0分的有29家 (包括没有企业文化介绍的上市公司) , 1分的有32家, 2分的有8家, 没有3分和4分的上市公司。

本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对上市公司“诚信”文化的影响进行研究, 发现分值为0的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13%, 分值为1的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20%, 分值为2的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54%, 具体见图2。

从上图可以看出, 总体来说, 上市公司“诚信”分值越高, 总体的业绩越好, “诚信”分值越低, 总体业绩越差。因此, 可以认为, 讲究“诚信”的上市公司业绩较好, 这可能是因为讲诚信的上市公司的企业形象较好, 良好的企业形象间接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 山东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对经营业绩有正向影响, 其中“诚信”文化促进了上市公司的发展, 因此, 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非常重要。证监会于2011年发布上市公司《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将企业文化建设列入强制执行状态。上市公司要加强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促进业务的发展, 需要完善以下方面:

第一,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首先要转变企业的思维, 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促进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要素, 建立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其次, 加强对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改变只重视技术培训忽视企业文化培训的现状, 建立包括技术培训和企业文化培训的企业培训体系。

第二, 将企业文化建设贯穿经营管理过程。

这要求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之初根据企业经营长期目标制定企业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 然后按照企业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调整制定各种管理理念、经营理念和人才理念, 并在具体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根据其随时调整经营管理方式方法。最后, 定期检验经营管理结果是否符合企业核心文化。

第三, 加强“诚信”建设。

从上文分析可知, “诚信”文化有利于企业业绩的提高。虽然没有提及“诚信”企业文化的上市公司未必业绩不好, 但是如果一个企业讲究“诚信”, 就会给社会公众一种正面的形象, 企业自身也会因为形象而努力经营、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 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 即使不强调“诚信”的企业也应该加强“诚信”建设,

第四, 重视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是企业重要的资源。企业要实现文化建设离不开员工的参与。企业应该在企业文化建设和生产经营中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 让员工参与其中, 发挥其主人翁的精神。同时, 加强企业文化的物质文化建设, 从物质入手, 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 使员工将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本文根据山东省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情况, 分析山东省上市公司企业文化的特点, 进而研究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最后提出提高山东上市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文化,经营业绩,诚信

参考文献

[1]李垣, 范诵, 赵永彬.不同企业文化模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J].预测, 2005, 04:26-30.

[2]刘建荣, 李成彦.组织文化的纬度对家族企业企业家精神的影响[J].心理科学, 2005, 02:464-466.

[3]刘志雄, 张其仔.企业文化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 2009, 02:108-112.

[4]胡占君, 金海水.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其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 2013, 03:71-75.

[5]姜万勇, 赵黎明, 刘红丽.山东省上市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 2013, 04:168-172.

[6]于少青, 刘霞.传统文化视野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构建——以中国老字号企业为例[J].现代商业, 2014, 08:166-168.

[7]戎江.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 S1:82.

企业上市基本知识、企业上市流程 篇5

(二):企业上市流程

来源:品搜招远 时间:2009-10-7 7:36:20

第一节 聘请中介机构

1、股票发行上市一般需要聘请以下中介机构:

(1)保荐机构(股票承销机构);

(2)会计师事务所;

(3)律师事务所;

(4)资产评估机构(如需要评估)。

2、保荐机构主要工作:

(1)协助企业拟定改制重组方案和设立股份公司;

(2)对公司进行尽职调查;

(3)对公司主要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进行辅导和专业培训,帮助其了解与股票发行上市有关的法律法规,知悉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定义务和责任;

(4)帮助发行人完善组织结构和内部管理,规范企业行为,明确业务发展目标和募集资金投向等;

(5)组织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制作发行申请文件,并依法对公开发行募集文件进行全面核查,向中国证监会尽职推荐并出具发行保荐报告;

(6)组织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对中国证监会的审核反馈意见进行回复或整改;

(7)负责证券发行的主承销工作,组织承销团承销;

(8)与发行人共同组织路演、询价和定价工作;

(9)在发行人证券上市后,持续督导发行人履行规范运作、信守承诺、信息披露等义务。

3、会计师事务所主要工作:

(1)负责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并出具三年及一期的审计报告;

(2)负责企业资本验证,并出具有关验资报告;

(3)负责企业盈利预测报告审核,并出具盈利预测审核报告;

(4)负责企业内部控制鉴证,并出具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5)负责核验企业的非经常性损益明细项目和金额;

(6)对发行人主要税种纳税情况出具专项意见;

(7)对发行人原始财务报表与申报财务报表的差异情况出具专项意见;

(8)提供与发行上市有关的财务会计咨询服务。

4、律师事务所主要工作:

(1)对改制重组方案的合法性进行论证;

(2)指导股份公司的设立或变更;

(3)对企业发行上市涉及的法律事项进行审查并协助企业规范、调整和完善;

(4)对发行主体的历史沿革、股权结构、资产、组织机构运作、独立性、税务等公司全面的法律事项的合法性进行判断;

(5)对股票发行上市的各种法律文件的合法性进行判断;

(6)协助和指导发行人起草公司章程等公司法律文件;

(7)出具法律意见书;

(8)出具律师工作报告;

(9)对有关申请文件提供鉴证意见。

5、资产评估机构主要工作:

对企业的全部资产进行评估,并出具资产评估报告。

第二节 中介机构尽职调查

保荐机构和其他中介机构对公司进行尽职调查、问题诊断、专业培训和业务指导,学习上市公司必备知识,完善组织结构和内部管理,规范企业行为,明确业务发展目标和募集资金投向,对照发行上市条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准备首次公开发行申请文件。尽职调查的主要内容:

1、发行人基本情况调查,包括改制与设立情况、历史沿革、发起人股东的出资情况、重大股权变动、重大重组情况、主要股东情况、员工情况、独立情况、内部职工股情况、商业信用情况;

2、业务与技术调查,包括行业情况及竞争情况、采购情况、生产情况、销售情况、核心技术人员、技术与研发情况、同业竞争情况、关联方与关联交易情况等;

3、高管人员调查,包括其经历与操守、胜任能力与勤勉尽责、薪酬及兼职、报告期内高管人员变动、高管人员持股及其对外投资情况等;

4、组织结构与内部控制调查,包括公司章程及其规范运行情况、组织结构和“三会”运作情况、独立董事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内部控制环境、业务控制、信息系统控制、会计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的监督等;

5、财务与会计调查,包括财务报告及相关财务资料、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评估报告、内控鉴证报告、财务比率分析、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与销售毛利、期间费用、非经常性损益、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债务、现金流量、或有负债、合并报表的范围、纳税情况、盈利预测等;

6、业务发展目标调查,包括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业务发展目标、募集资金投向与未来发展目标的关系等;

7、募集资金运用调查,包括历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本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募集资金投向产生的关联交易等;

8、风险因素及其他重要事项调查,包括风险因素、重大合同、诉讼和担保、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其他中介机构执业情况等。

第三节 股份有限公司设立

1、新设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程序:

(1)主发起人拟订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方案,确定设立方式、发起人数量、注册资本和股本规模、业务范围、邀请发起人等;

(2)对拟出资资产进行资产审计、评估;

(3)签订发起人协议书,明确各自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4)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

(5)由全体发起人指定代表或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名称预先核准;

(6)涉及国有股权的需取得国资部门国有股权设置的批复意见,涉及外商投资的企业需取得商务部门的批复意见,公司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的,履行相关报批手续;

(7)发起人按公司章程规定缴纳出资,并依法办理以非货币性财产出资的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8)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

(9)召开创立大会,选举董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

(10)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

2、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程序:

(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作出同意变更公司组织形式的决议;

(2)对拟出资资产进行资产评估或审计;

(3)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签订《股东协议书》约定有关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事项及股东的权利义务等;

(4)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

(5)由全体发起人指定代表或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名称预先核准;

(6)涉及国有股权的需取得国资部门国有股权设置的批复意见,涉及外商投资的企业需取得商务部门的批复意见,公司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的,履行相关报批手续;

(7)发起人按公司章程规定缴纳出资,并依法办理以非货币性财产出资的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8)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

(9)召开创立大会,选举董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

(10)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

第四节 辅导

辅导机构辅导的主要内容:

1、核查辅导对象在公司设立、改制重组、股权设置和转让、增资扩股、资产评估、资本验证等方面是否合法、有效,产权关系是否明晰,股权结构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2、督促辅导对象实现独立运营,做到业务、资产、人员、财务、机构独立完整,主营业务突出,形成核心竞争力;

3、核查辅导对象是否按规定妥善处置了商标、专利、土地、房屋等的法律权属问题;

4、督促规范辅导对象与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的关系;

5、督促辅导对象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内部决策和控制制度,形成有效的财务投资以及内部约束和激励制度;

6、督促辅导对象建立健全公司财务会计管理体系,杜绝会计虚假;

7、督促辅导对象形成明确的业务发展目标和未来发展计划,并制定可行的募股资金投向及其他投资项目的规划;

8、针对辅导对象的具体情况确定书面考试的内容,并接受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监督;

9、对辅导对象是否达到发行上市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协助辅导对象开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准备工作。

第五节 申请文件的申报

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制作申请文件,保荐机构进行内核并负责向中国证监会尽职推荐。

1、发行人制作申请文件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建立相关工作底稿;

(2)关于本次发行上市事宜召开董事会、股东大会会议;

(3)取得政府部门的相关批文或文件;

(4)中介机构出具相关专业意见;

(5)准备好各类申请文件的原件或做好鉴证,并汇总制作申请文件。

2、申请文件主要包括:

(1)招股说明书与发行公告: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招股说明书摘要(申报稿);发行公告(发行前提供);

(2)发行人关于本次发行的申请及授权文件:发行人关于本次发行的申请报告;发行人董事会有关本次发行的决议;发行人股东大会有关本次发行的决议;

(3)保荐人关于本次发行的文件:发行保荐书;

(4)会计师关于本次发行的文件: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盈利预测报告及审核报告;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经注册会计师核验的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

(5)发行人律师关于本次发行的文件:法律意见书;律师工作报告;

(6)发行人的设立文件:发行人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发起人协议;发起人或主要股东的营业执照或有关身份证明文件;发行人公司章程(草案);

(7)关于本次发行募集资金运用的文件: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发行人拟收购资产(或股权)的财务报表、资产评估报告及审计报告;发行人拟收购资产(或股权)的合同或合同草案;

(8)与财务会计资料相关的其他文件:发行人关于最近三年及一期的纳税情况的说明;成立不满三年的股份有限公司需报送的财务资料包括最近三年原企业或股份公司的原始财务报表、原始财务报表与申报财务报表的差异比较表、注册会计师对差异情况出具的意见;成立已满三年的股份有限公司需报送的财务资料包括最近三年原始财务报表、原始财务报表与申报财务报表的差异比较表、注册会计师对差异情况出具的意见;发行人设立时和最近三年及一期的资产评估报告(含土地评估报告);发行人的历次验资报告;发行人大股东或控股股东最近一年及一期的原始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

(9)其他文件:产权和特许经营权证书;有关消除或避免同业竞争的协议以及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出具的相关承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国有股权设置批复文件及商务部出具的外资股确认文件;发行人生产经营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证明文件(重污染行业的发行人需提供省级环保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重要合同;重组协议;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许可使用协议;重大关联交易协议;其他重要商务合同;保荐协议和承销协议;发行人全体董事对发行申请文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承诺书;特定行业(或企业)的管理部门出具的相关意见。

第六节 申请文件的审核

1、受理申请文件

保荐机构履行完成对发行人上市前的辅导工作,并且发行人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制作了申请文件后,保荐机构就可以推荐企业并向证监会申报申请文件。证监会在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资料不全的,发行人要在30天内补正提交。

2、初审

证监会受理申请文件后,对发行人申请文件进行初审,同时征求发行人注册地省级人民政府是否同意发行人发行股票的意见,并就发行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管理的规定征求国家发改委的意见,并在30日内将初审反馈意见函告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保荐机构组织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对反馈的审核意见进行回复或整改,自收到反馈意见之日起10日内将补充完善的申请文件报至证监会。

3、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

证监会对根据初审意见补充完善的申请文件进一步审核,并在受理申请文件后60 日内,将初审报告和申请文件提交发行审核委员工作会议(以下简称“发审会”)审核。发审会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开展审核工作,委员会进行充分讨论后,以投票方式对股票发行申请进行表决,提出审核意见。

4、核准发行

依据发审会的审核意见,证监会对发行人的发行申请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决定。予以核准的,出具核准公开发行的文件。不予核准的,出具书面意见,说明不予核准的理由。证监会一般自受理申请文件之日起3 个月内作出决定(注:3个月不包括反馈时间、需实地核查时间及发审委审核的时间)。

发行申请未被核准的企业,接到中国证监会书面决定之日起60日内,可提出复议申请。中国证监会收到复议申请后60日内,对复议申请作出决定。

在审核过程中收到的举报信必须处理完毕,方能提请发审会讨论发行申请;在发审会后收到的举报信必须处理完毕,方可核准发行。

第七节 路演、询价与定价

发行申请经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后,中国证监会进行核准,企业在指定报刊上刊登招股说明书摘要及发行公告等信息,证券公司与发行人进行路演,向投资者推介和询价,并根据询价结果协商确定发行价格。

1、路演

路演是一系列股票发行推介活动的总称,根本目的是促进股票成功发行。路演过程中,企业及保荐机构在主要的路演地对可能的投资者进行巡回推介活动,加深投资者对即将发行的股票的认知程度,并从中了解投资人的投资意向,发现投资需求和价值定位,确保股票的成功发行。

企业在新股发行前,必须通过互联网采用网上直播(至少包括图像直播和文字直播)方式向投资者进行公司推介的活动,也可辅以现场推介。发行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和保荐机构的项目负责人必须出席公司推介活动,公司的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则不限。证监会对路演的公告刊登及路演电子文件的报备等事宜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2005年推出询价制度后,发行人应在公告招股意向书后开始进行推介和询价。从目前首发公司的推介情况来看,发行人和保荐机构通常会选择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城市进行推介,分别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与询价对象进行现场沟通,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有关人员回答机构投资者的问题。

2、询价

首发股票询价的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发行人刊登招股意向书,同时刊登初步询价公告,披露初步询价和推介的具体安排;

(2)初步询价公告刊登后,保荐机构向参与初步询价的询价对象提供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询价对象在研究发行人内在投资价值和市场状况的基础上独立报价,并将报价依据和报价结果提交保荐机构;

(3)初步询价结束后,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根据询价对象的报价结果确定发行价格区间及相应的市盈率区间;

(4)发行价格区间确定后,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应将拟定的发行价格区间或发行价格及依据、初步询价结果公告及网下发行公告报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备案;

(5)发行价格区间报备后,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刊登初步询价结果公告及网下发行公告;

(6)累计投标询价和网下配售期间,保荐机构负责组织网下累计投标申购,接受申购报价单,冻结申购资金,进行簿记建档。网上资金申购定价发行与网下配售同时进行,即在网下配售阶段,询价对象以外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申购发行人的股票;

(7)保荐机构聘请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申购冻结资金进行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同时还需聘请律师事务所对询价对象的询价、配售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规定等进行见证,并出具专项法律意见书;

(8)申购缴款结束后,保荐机构对申购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发行人协商确定发行价格和发行股数,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应将发行价格及其确定依据报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备案;

(9)发行价格报备后,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对发行价格以上的全部有效申购进行同比例配售。配售比例为拟向询价对象配售的股份数量除以发行价格以上的有效申购总量;

(10)股票配售完成后,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刊登网下配售结果公告。

3、定价

目前,我国的股票发行定价属于固定价格方式,即在发行前由主承销商和发行人根据市盈率法来确定新股发行价。

新股发行价等于每股税后利润乘以发行市盈率,因此目前我国新股的发行价主要取决于每股税后利润和发行市盈率这两个因素。市盈率是股票市场价格与每股税后利润的比率,也是确定发行价格的重要因素。发行公司在确定市盈率时,应考虑所属行业的发展前景、同行业公司在股市上的表现以及近期二级市场的规模供求关系和总体走势等因素,以利于一二级市场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平衡发展。

总的来说,经营业绩好、行业前景佳、发展潜力大的公司,其每股税后利润多,发行市盈率高,发行价格也高,从而能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反之,则发行价格低,募集资金少。

第八节 发行与上市

根据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发行方式公开发行股票,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在登记结算公司办理股份的托管与登记,挂牌上市,上市后由保荐机构按规定负责持续督导。

1、拟上市公司领取证监会的核准通知后,即可与交易所联系安排股票发行与上市的有关事宜。不同的发行方式下,公司在股票发行期间需要完成的工作有细微的差别,依时间顺序公司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

(1)准备和报送发行申请资料、文件;

(2)申请股票发行;

(3)披露招股意向书摘要及发行公告;

(4)发行结束后领取新股发行结果;

(5)申购资金的验资(市值配售发行方式不需要此环节);

(6)参与摇号抽签(不同的发行方式略有不同);

(7)披露摇号抽签结果;

(8)准备办理股份登记及股票上市申请文件。

2、发行结束后,拟上市公司需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

(1)变更公司注册登记;

(2)办理股份登记手续;

(3)申请上市;

(4)签订上市协议书;

(5)在股票上市前5个交易日内披露上市公告书;

(6)上市首日参加上市仪式。

文化企业上市 篇6

机遇很难得:国家扶持政策前所未有

作为首家“整体上市”的新闻类公司,人民网首次将采编业务纳入上市主体实现了整体上市,这对以往的传媒类上市公司乃至整个新闻传媒行业来说,都是政策上的重大突破。而之前,2008年博瑞传播曾出资持有新成立的《每日经济新闻》35%股权,这是A股市场上唯一一次上市公司与采编权关联。不过上市公司持股数量有限,对采编没有真正的影响力。而人民网是将自有的采编资源整体上市,员工中包括133 名持有新闻出版总署颁发记者证的专业采编人员。“这一政策上的变化彰显了国家管理高层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心,也显现出新闻监管部门对资本更为开放的态度”,某传媒板块分析师向SMEIF记者表示。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文化体制变革的研究,2007年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非公资本在文化领域逐渐活跃,中国文化产业在利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及外商资本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7月,《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审议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加速推进,标志着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近期以来,特别是2011年10月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今年2月15日发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在国家许可范围内,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其中提到,要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的对接。

4月2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做好财政支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的通知》,提出将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扩大有关文化基金和专项资金规模,支持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对外文化传播;增加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政策衔接,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有机对接,以此支持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5月10日,文化部正式发布《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更是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要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要翻一番,实现倍增。要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就业创业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前景很诱人:文化传媒企业迎来上市高潮

刚刚过会的人民网以资金超募2倍、发行市盈率52倍的价格成为“官媒第一股”仅仅是个序幕,据了解今年还将有一大批文化企业上市。据SMEIF记者统计,紧随人民网上市之后,截至5月12日,已有近20家文化企业排队上市,涉及影视、出版、传媒、广告、动漫多个领域,包括人所熟知的广州金逸影视传媒、湖北知音传媒等。

记者发现,在“官媒”第一股获市场认可后,更多文化传媒类的“官媒”股、“央企”股也正在蓄势待发,如根据近期市场传闻,新华社旗下的新华网最快将于四季度启动上市,挂牌上交所。而千龙网、北方网、东方网、大众网、浙江在线等10家官媒网站,也纷纷传出消息将紧随其后,谋求登陆A股。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政府对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下,文化产业将日益兴起,资本市场会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投注其中,文化产业的投融资问题愈发成为焦点,文化创意产业在政策、市场、资本、技术等多个层面都将得到更多支持。而文化传媒类公司的上市高潮,也将成为今年资本市场的最大看点之一。

“文化传媒类企业正在扎堆上市,折射出的是多项利好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诱人前景,也可见PE、VC等投资机构对文化创意类企业的热捧,已经到了相当火爆的程度”,上述分析人士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景光明:从政策层面看,政策正在进一步完善与细化、转好;从资本层面看,各路资本正有选择性地规模化进入;从需求层面看,精细化需求正变得越来越旺盛。“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只有3%左右,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按照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这一比重到少要提高到5%以上,据此概算到2015年文化产业产值将提升至8000-9000亿元人民币,这将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

来自清科研究中心的相关数据显示,继200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指导意见》后,国内大批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在国家政策公开鼓励下,开始大踏步进军文化创意产业。至2011年传统意义上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案例则创了历年新高。截止当年底,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基金数量已经超过100余支,募集资金总量约为1300亿元人民币。在这些动辄几十亿募集资金额的专项基金背后,可以看到商业银行、大型文化集团企业的身影,也可以看到行业相关民营资本的背影。专项基金如此规模化地成立与涌入,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山芋”很炙手:选好项目防范风险很重要

对于“官媒第一股”人民网上市后的表现,中央财经大学应用金融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复龄在微博中指出:“超募10.3亿元,轻松躺着就把钱挣了!”而之前华谊和华策相继上市,也有着高达60倍的市盈率。光环与标杆刺激着文化产业的投资热情,人们看到的是资本市场的一片狂欢。

nlc202309051425

但是另一方面,在专项基金规模化地成立与涌入文化产业的热潮中,也不乏行业发展的暗流在涌动。资本是推动产业发展的良方,但当资本快速集中涌入一个产业的时候,部分企业心态浮动,追逐资本或将在资本的催化下出现早熟,成为产业快速进入下一个生命周期的信号,资本就变成了产业发展的毒药。

“以当前泛滥成灾的影视剧投资为例,两年前,一部品质好的电视剧网络版权价格,每集也就几百到数千元,买一部剧也就几万块,而去年一集就涨到10万元左右。今年‘100万一集’成为某些电视剧的起步价,最近热播的《甄嬛传》的电视台版权价格甚至超过300万元一集,网络视频版权也接近这一数字。电视剧售价一年翻10倍。(影视企业上市)动辄80倍的市盈率、100万一集的片酬、300万一集的版权,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而今已经成了基准价。越来越多的热钱涌入,会不会让文化产业发展迷失方向”,上述分析人士不无隐忧。

“再如文化产业园投资,2010年全国约有1300多个文化产业基地或园区,甚至很多不具备产业基础的地方例如县级城市都有100多个产业园区,而且全国所建的文化产业园区中90%都是在没有产业基础的情况下匆匆上马的,同质化现象相当严重。投资的泛滥导致新的危机与泡沫已经浮现”,上述分析人士说,人民网在高价位后的表现也值得投资人警惕。因为人民网作为“官媒第一股”虽然概念比较独特,而且背靠财政部,具有新闻的定价权等其他媒体无法企及的优势,但作为一家官办媒体网站在商业模式上有着先天不足,挥之不去的政府身影和体制内治理模式也使其成长性不足,导致了目前估值、市盈率偏高。而在国外,即使像华纳和迪斯尼这样的一流公司,二级市场的市盈率也不会超过20倍。国内文化企业如此高的市盈率,如何赚钱是个需要进一步观察的问题。

电视剧热卖,文化产业园大规模上马,文化创意企业的股票被热捧——似乎当前只要有人愿意买单,企业就能上市,投资人就能赚钱。如此预期将导致这些热钱的投资热情还会继续高涨。“如果目前有一个行业的投资可以用‘人傻、钱多,速来’来形容,那一定是文化产业”,上述分析人士幽默地说。喧闹的文化产业,冲动性的投资,盲目的追从心理,显示出的是投资人对文化产业的风险以及它的市场、内容经营等方面认识的不成熟。

上述业内人士分析,文化产业领域投资风险性大,而且有不可预测性,不可能是每一个效仿都能够得到同样的回报。要选择一个估值合理、前景良好的投资项目似乎越来越难,而投融资后的风险控制也殊为不易,对此投资人理应有清醒的认识,套用股市的话说就是“文化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而盲目跟风追高尤为不可取。

3月22日,杭州雅缘影视制作公司总经理陈卫民因为无力承担巨额负债而开枪自杀,他的惨痛教训就是这个“大跃进”行业的前车之鉴。陈卫民的公司就像浙江以及国内的许多影视公司一样,希望在看起来风生水起的影视剧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他请来黄圣依和朱孝天打造了电视剧,却没能挽救自己的失败。

文化企业上市 篇7

上市路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目标决策问题, 选择一个合适的理论分析工具至关重要。通过对各种分析工具和模型的比较,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 具有以下优点:系统性强, 每一层次的权重设置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最终决策结果;定性和定量有机结合, 将思维过程数量化, 从模型构建到推演过程一直到结果都简洁明确;简单实用, 不单纯的追求数学模型, 便于研究和解读。非常适用于“我国文化传媒企业如何选择上市路径”这样具有分层评价指标而且目标值又难以定量描述的决策问题。

一、层次分析法介绍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可以解决多方案目标决策问题的模型分析方法, 通常将决策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准则, 进而分解为若干指标, 构建递阶层次结构, 然后使用定性指标定量模糊量化的方法, 依据权重分布计算结果找出最优选方案。

在各对应指标之间要构造判断矩阵, 所谓判断矩阵就昰以矩阵的形式来表述每一层次中各因素相对其上层因素的相对优越或重要程度, 通常使用1-9标度方法。

二、模型建构与求解

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确定“我国文化传媒企业上市路径”层次分析模型的递阶层次结构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含子指标层) 和方案层四个层次。

其中, 目标层:即为本文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我国文化传媒企业如何选择上市路径M。

准则层:对于文化传媒企业来说, 选择上市路径需要关注的最为核心的有五个方面, 包括发行条件Z1、融资成本Z2、融资能力Z3、上市风险Z4和市场偏好Z5。

指标层和子指标层:在对每一个准则进行细分研究的基础上, 选取直接影响文化传媒企业上市路径选择倾向且充分反映各资本市场特征的19个指标。其中发行条件项下有:财务状况要求B1、盈利要求B2、公司治理要求B3、股本要求B4 (净资产要求B4-1、发行股本总额B4-2) 、运营要求B5、信息披露要求B6;融资成本项下有:上市成本B7 (中介机构费用B7-1、交易所准入费用B7-2) 、维持上市费用B8、再融资成本B9、上市时间成本B10;融资能力项下有:上市筹资额B11、再融资能力B12、股票定价B13;上市风险项下有:汇率风险B14、政策风险B15、法律风险B16;市场偏好B17。

方案层:本次研究选择对于我国文化传媒企业最为看重, 也是目前我国已经上市文化传媒企业选择相对比较多的六个路径, 即沪市主板F1、深市中小板F2、深市创业板F3、香港主板F4、香港创业板F5和美国纳斯达克F6。

2. 构造判断矩阵、标度设计及检验

根据递阶层次结构, 需要在三个层面构造判断矩阵, 分别是目标层-准则层、准则层-指标层, 指标层 (含子指标层) -方案层。

第一层:目标层-准则层

在目标“文化传媒企业上市路径”项下, 有“发行条件”、“融资成本”、“融资能力”、“上市风险”和“市场偏好”这五个因素, 这五个因素都很概念化, 可以进行定性的描述, 但很难进行定量比较。

运用层次分析法, 基于文化传媒产业和企业“轻资产运营”“弱小散”的基本特征, 为达成上市融资的目标, 可以基本判断达到发行条件是最重要的因素, 其次就考虑融资能力和市场偏好, 再次才是融资成本和上市风险, 这样就能在五个因素之间两两比较做出基本的排序和标度。由此, 可以构造出如下表的判断矩阵M-Z和标度:

然后进行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检验。

用一致性比率指标CR进行检验:, 。其中λmax是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RI是随机一致性指标, n是判断矩阵的阶数。CR的值越小, 表明判断矩阵越接近于完全一致。CR的值越大, 则表明判断矩阵不一致性越大。

由Matlab计算得出:判断矩阵M-Z最大特征值λmax=5.128, CR=0.0286﹤0.1, 表明此矩阵的一致性能接受。

第二层:准则层-指标层

以发行条件为例。在准则层因素“发行条件”项下, 有“财务状况要求”、“盈利要求”、“公司治理要求”、“股本要求”、“运营要求”和“信息披露要求”这六个因素。

通过对各资本市场关于发行条件要求的研究, 可以发现关于企业财务方面的要求和信息披露总是体现的最充分的, 其次是公司治理方面的要求, 再次是企业运营方面的要求。据此基本可以在六个因素之间两两比较做出排序和标度。由此, 可以构造判断矩阵并标度, 同时通过一致性检验。

其它准则层因素与其对应项下的指标层因素之间的判断矩阵参照上例亦可得出。

第三层:指标层-方案层

基于文化传媒产业和文化传媒企业的特性, 确定各上市路径方案在这每一个指标比较中优劣评判标准。

以财务状况要求为例。在指标层因素“财务状况要求”项下, 有“沪市主板”、“深市中小板”、“深市创业板”、“香港主板”、“香港创业板”和“美国纳斯达克”这六个方案可供选择。

通过对各资本市场关于发行条件中财务状况要求的整理, 可以在六个方案之间两两比较做出排序和标度。由此, 可以构造判断矩阵并标度, 同时通过一致性检验。

参照以上的分析方法, 其它指标层因素与方案层备择方案之间的判断矩阵亦可逐一得出, 且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3. 模型求解

将构造出来的全部判断矩阵按照不同层次次序排列, 分别求解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 该特征向量即为每一层次的各元素的权重值, 然后用加权和的方法, 逐层递阶归并各备择方案对目标层的权重值。

运用计算工具Matlab可以计算出各方案对目标的权重值:沪市主板F1=0.2088, 深市中小板F2=0.1001, 深市创业板F3=0.1869, 香港主板F4=0.1626, 香港创业板F5=0.1482, 美国纳斯达克F6=0.1934。

三、结论

以上权重值从大到小的排序即为各方案的优劣顺序, 我们可以很直观的得出分析结论,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 我国文化传媒企业最优的上市路径是沪市主板, 其次是美国纳斯达克, 再次是深市创业板, 然后是香港主板、香港创业板, 最后是深市中小板。

参考文献

[1]Thomas L.Saaty:Fundamentals of Decision Making and Priority Theory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2000) .Pittsburgh:RWS Publications.

[2]卜凡婕, 夏爽.中国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分析与模式比较.管理世界, 2010 (11) :180-181.

[3]赵瑾, 万方, 马维娜.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路径优选研究.时代经贸:下旬, 2013 (10) :124-125.

企业要上市?管理先上市 篇8

一次咨询课, 下面坐的学员大多都是企业老总。培训师问:“你们的企业想上市的请举手!”结果90%以上的老总把手举了起来。问到企业想上市的原因, 在座的老总归纳出以下几条:

第一, 上市可以解决资金问题;第二, 留住企业的管理骨干, 使其工作更积极热情;第三, 上市后, 市场会逼着你在管理上规范、阳光下运作;第四, 雪球效应——品牌知名度提高, 令更多的人信任, 获得更多的支持;第五, 产权结构进一步明晰,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 更利于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对于想做大做强的企业而言, 企业上市无疑是一剂“补药”。然而补药并非没有毒性, 因而也有人把企业上市戏称为“戴着金镣铐的舞蹈”——机遇与挑战并存, 其风险在于:第一, 企业隐私权丧失的风险。公司几乎完全处于公众及竞争对手的关注之下, 这对于公司经营显然是不利的。第二, 管理者自由度受限制。企业的重大决策必须经董事通过甚至还要经全体股东投票决定。第三, 企业控制权转移的风险。企业一旦上市, 就成为公众公司, 大家都有投资购买的权利, 一旦大买家出手, 随时都会有失去“控制权”的危险, 转而易主。

上市是结果, 不是手段。

文化企业上市 篇9

在我国, 无论是制造企业、房地产企业还是文化产业都会为了契约动机、IPO动机、配股动机以及避免被ST及终止上市动机, 每年有着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 而盈余管理本质是有别于利润操纵的, 进行盈余管理会采取各种不同的手段, 文化产业这种聚集大量高端人才的行业又会采取哪些主要手段来进行盈余管理呢?

1. 利用所得税费用来进行盈余管理。

所得税费用的核算与管理层的主观选择和判断有很大联系, 这就给盈余管理留下了很大的可乘之机。Dhaliwal, Gleason and Mills通过分析3--4季度的有效税率的变化, 得出结论:如果公司没有达到一定预期, 则公司第3季度的有效税率会比第4季度的有效税率高, 这就表明, 如果公司通过调整非应税项目仍然不足以实现盈利目标时, 公司就会减少其所得税费来进行盈余管理从而完成盈利目标。

2. 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

目前, 我国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的一种。实际中有19项具体的会计准则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 占会计要素计量准则的比例约60%。公允价值应用起来比较复杂, 尤其是处于市场不够成熟的资产, 只能通过现值计算来估计公允价值, 但未来现金流量及折现率的获取和计算都很麻烦, 从而导致现值的主观估计成分很大, 需要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的主观判断, 从而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3. 为得到政府补助而进行盈余管理。

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 近两年国家一直很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发展, 由过去仅仅几家的文化产业上市公司发展为近50家, 当然国家对文化产业上市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性政策, 无论是在财政、金融、准入、土地等方面, 还是在融资、税收方面, 都有一定的优惠, 而这些优惠是否能判定为政府补助, 会计上应如何处理, 判断起来较困难, 这也就成为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所采用的重要手段。

二、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1. 结合博弈论来治理盈余管理。

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 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 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 与博弈论的实质很像, 博弈论思想对治理盈余管理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首先, 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 实质上是国家财政和税务机关与公司治理层和高级管理层达成的一种协议。然而, 在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诱惑下, 国家机关和企业都有违反“协议”、重设“协议”的动机。因为, 会计准则的制定是站在大众利益的角度, 该“协议”原则是维护社会、维护人民的, 而企业管理者需要遵守该“协议”, 但往往会面临很大的利益代价。我们应当尽量能制定出一种能够让当事人双方选择不去破坏而是遵守的协议。

其次, 怎样才能达成这样一种完美的协议呢?这防范盈余管理的关键, 也是我们思考的根本, 所以我们需要, 不断研究和改进博弈理论, 彻底领悟“纳什均衡”的基本思想。

2. 从监管视角治理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监管包括政府监管、社会监管 (注册会计师审计) 和文化产业内部监管。在政府监管方面, 要严格审批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贷款和股票发行报告。虽然对文化产业有较大优惠和大力支持政策, 就放松对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监管, 要多在事前进行监督。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样的方式, 对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公开会计报告进行审计与监察。在社会监督方面, 最重要的是要考虑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首先要满足形式上的独立性, 进而让每个注册会计师能做到实质上的独立性, 通过每年注册会计师的审计, 达到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或虚假行为, 维护我国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在企业内部监督方面, 文化产业上市公司需要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 对内部控制五要素进行仔细分解, 无论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 (主要是职责相分离) 还是控制监督方面都要制定相应的完善政策。

3. 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

企业业绩的计量指标, 可以分为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两类。业绩的财务计量分为:以盈利为基础 (NP、EPS、ROI) , 以剩余收益为基础 (RI) , 以经济增加值为基础 (E-VA) 的不同业绩计量方法, 其中:RI考虑了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 与增加股东财富的目标一致;EVA不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 它还是一种全面财务管理和薪金激励体质的框架。业绩的非财务计量分为:市场占有率;质量和服务;创新;生产力 (公司的生产技术水平) ;雇员培训等, 具有长期性、直接性。对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来说, 应当选用哪种计量方式, 即能够正确衡量业绩, 又能够避免盈余管理行为, 这是关键。

参考文献

[1]Marquardt CA Wiedman CI.How ale earnings mangaged?An examinationo faccruals[M].Working Paper, 2002.

[2]Burgstahler D, Dichev I.Earnings Management to Aviod Earnings Decreases and Loss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7, 24 (1) .

[3]Degeorge F, Patel J, eckhauser R.Earnings Management to Exceed Thresholds[J].Journal of business, 1999, 72 (1) .

文化企业上市 篇10

关键词:文化传媒产业,数据包络分析,科技创新效率,纯技术效率

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竞争日趋激烈,文化传媒产业以其绿色的产业运作方式和高附加值优势,拓宽了一国或区域的经济增长空间,展示了其作为“朝阳产业”的无穷魅力。在我国文化传媒产业发展浪潮的鼓舞下,文化传媒产业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一窝蜂现象严重,科技资源整合水平不高,产品创新程度有限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传媒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对我国文化传媒类企业科技创新效率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引导文化传媒类企业提高创新元素的产业化效率,有利于提升文化传媒产业整体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优势。

国内外学者对于科技创新效率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不同层面对象的研究和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上。韩先锋等[1]应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测评了我国各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状况,研究显示,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呈现增长趋势,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增长的最显著因素。蔡元成等[2]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中部六省进行科技创新效率研究,解释了中部六省科技创新具有的优势及不足,进而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各省科技创新效率的对策和建议。余泳泽[3]基于价值链视角,将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并利用DEA模型分别对各阶段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樊华等[4]运用规模报酬可变的DEA模型测度了我国2000—2007年省域科技创新效率并分析其收敛性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科技创新效率具有周期性波动演化的特点。段捷等[5]运用DEA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分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各行业技术创新效率普遍不高的原因。官建成等[6]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松弛测度和临界效率测度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研究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纯技术效率在逐年改善,但规模效率逐年削弱。郑逸芳等[7]从投入产出角度,采用阿尔蒙多项式分析方法,分析了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并分析其原因。代碧波等[8]运用DEA方法对东北地区2008年1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运行效率实证分析,指出提高孵化器的孵化能力和经济效益是改进效率的重要途径。Lawrence[9]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研究美国银行业合并对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影响,运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估合并银行和非合并银行的生产结构。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鲜有对我国文化传媒产业科技创新效率的研究,因此,本问采用DEA模型中的基本模型,CCR模型和BCC模型对我国30家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研究,探索提高文化传媒类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有效路径,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DEA模型的构建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等人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而成的一种效率评估方法。其主要思想为运用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得出处于效率最前沿的包络曲面,体现决策单元与前沿包络曲面的差异。如图1所示,OM是生产报酬不变(CRS)条件下的生产前沿面,VRS是可变生产报酬条件下的生产前沿面,则综合技术效率TE=BPc/BP,纯技术效率PU=BPV/BP,规模效率SE=BPc/BPv,可见TE=PE·SE。DEA方法分为投入导向与产出导向两种模式,文化传媒产业投入比产出更容易控制,因此本文选取DEA投入导向模式。

本文将每个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作为一个决策单元(DMU)。模型假设有n个DMU,每个DMU均有h个输入指标和w个输出指标,则xij表示为第j个DMU的第i个输入指标观测值(其中,xij≥0,i=1,2,…,h),yrj表示为第j个DMU的第r个输出指标的产出值(其中,yrj≥0,r=1,2,…,w)。选取适当的权重矩阵Uj0,Vjo使得hj0≤1,将每个DMU的效率评价指数表示为

1)构造CCR模型。根据线性规划理论,引入松弛变量,对(1)式进行变换,得到线性规划模型如下

该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为θ*,Ai*-,Br*+,λ*。最优解的经济意义可以解释为:(1)如果θ*=1,且同时有Ai*-=0,Br*+=0,第j0个DMU同时达到了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说明此时第j0个DMU为DEA有效;(2)θ*如果=1,但Ai*-和Br*+不同时为零,第j0个DMU没有同时达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说明此时第j0个DMU为DEA弱有效;(3)如果θ*<1,第j0个DMU既不是技术有效也不是规模有效,说明此时第j0个DMU为DEA无效。(4)线性规划所引入的松弛变量Ai*-,Br*+体现了指标值的冗余量,表示DEA非有效的DMU在输入指标上的可减少量和输出指标上的多产出量。

2)构造BCC模型。CCR模型的前提是DMU都处于最优规模,即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这显然与我国文化传媒产业市场竞争环境以及企业发展等实际情况不符,这样计算出来的纯技术效率值会受到规模效率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引入BCC模型,将前提扩展为规模报酬可变,去除了规模方面的影响,真正体现了纯技术效率。

该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为θ*,Ai*-,Br*+,λ*。此时,规模效率就可以用综合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比值来表示,衡量决策单元生产规模的相对效率。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文化传媒类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内涵

文化传媒类企业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创新整合产业链,源源不断的将各种创意转变为创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独特性与创新性,是文化传媒类企业根本竞争优势所在。本文从人力资源的效应发挥以及整合科技资源的经济效益2个维度,引入文化传媒类企业科技创新效率这一概念,将文化传媒类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界定为在现有产业环境和创新科技条件下,决策单元从事创新活动的创新产出与理想的最大可能性产出的比值,旨在体现文化传媒类企业科技资源的匹配成效,反映文化传媒类企业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特色产品,并实现经济价值的能力。要高质量的发展文化传媒类企业,就必须在整个开发、生产、营销流程中充分关注核心资源的布局,从而促进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

2.2 指标选取

对文化传媒类企业进行DEA科技创新效率评价,首先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全面反映文化传媒产业独特创新过程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保证输入、输出口径的一致性。输入指标包括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x1),用于科技资源整合的投入资金(x2);输出指标有主营产品的年产值(y1)和关联产品年收入(y2),如表1所示。

3 实证研究

3.1 数据来源

为使测度结果能够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反映我国文化传媒类企业科技创新效率差异,进行不同文化传媒类企业间科技创新效率比较,本文共选取30家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作为决策单元,样本容量符合DEA评价结果的区分度要求。样本数据均来源于2011年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各财经网站的相关统计数据。

3.2 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所获得的数据,选用DEAP 2.1软件,采用Input orientated计算方式直接得出各决策单元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收益状况,还可以进行松弛变量分析,即详细给出各决策单元投入产出指标原始数值、目标值和投入产出的不足或冗余值,即得到非DEA有效决策单元改进的路径。科技创新效率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

注:drs表示规模收益递减,irs表示规模收益递增

从综合效率来看,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综合效率为0.727,具体分解为纯技术效率0.864和规模效率0.832。因为DEA衡量的是决策单元间的相对有效性,因此,导致决策单元整体均值非有效,理论上是由于多数文化传媒类企业DEA非有效,或是由于各文化传媒类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水平差距较大,从而使得整体相对效率均值不大。纵观各文化传媒类企业综合效率,DEA综合效率有效的有7家,占样本总数的23.3%,可见,目前我国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科技创新效率普遍不高。

从纯技术效率来看,在DEA非综合有效的决策单元中,纯技术效率有效的有3家,分别是吉视传媒、华策影视、华闻传媒,占样本总数的10%,其导致综合非有效的原因是规模无效,说明这几家文化传媒类企业在行业发展中处于科技资源优势,因此,这几家文化传媒类企业更需要关注规模效益,这几家企业均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所以需要相应加大投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效率,增加主营业务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收益水平,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其他DEA非综合有效的决策单元是由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无效共同导致的,因此,这些文化传媒类企业需要在这两方面同时着力。一方面要注重核心资源的布局以及核心人力资源的培养,逐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规模效率的提高要根据文化传媒类企业所处的规模阶段,关注企业发展规模。

进行松弛变量分析,得出非DEA有效的企业应该减少的投入量或应该增加的产出量的值,从而提供了各非DEA有效文化传媒类企业提高创新科技效率努力的方向和程度。本文以博瑞传播为例,如表3所示,博瑞传播要达到DEA有效,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第二项投入指标应减少64795250个单位,以达到科技创新效率有效,这是由于博瑞传播传统媒体业务受到冲击,新媒体新项目拓展较多,收益还没有显现,是目前该企业整体无效率的主要原因。因此博瑞传播需要提高科技资源整合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整体科技创新效率水平。

4 结论及建议

基于文化传媒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各种创新要素资源融合的显著特征,提高文化传媒产业科技创新效率需要多方面共同推进,具体措施如下:

1)提高科技资源整合效率,凸显文化传媒产业资源价值。只有对文化传媒产业科技资源深入开发、高度整合,提高文化传媒产业科技创新效率,才能显现文化传媒产业资源价值。文化传媒产业资源需要以科技资源为技术支持,不断将信息、人才、传统文化等产业要素进行深入的发掘和融合性的系统再造,形成特色产品,实现资源价值转化的过程。

2)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文化传媒产业创新的主体,主导着创新的方向。文化传媒类企业要加大人力资源投入,以多种方式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加强文化科技复合型、文化市场营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形成一批具有融合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提高创意人员整体素质。

3)整合产业链提升,扩大延伸性创新。文化传媒类企业在注重创新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的同时,可以将上下游的开发结合起来,向产业链要长度,向产业空间上要高度,形成一条前后联动的动态产业链,不断形成新兴业态,提高综合收益能力,也是文化传媒产业提高整体科技创新效率的取胜之道,同时凸显了文化传媒产业的高附加值优势。

4)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强化政府服务功能。政府部门首先要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服务功能,作好“铺路人”,尽最大努力为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保障,以多种形式积极引导文化传媒类企业健康、持续、高效发展,带动文化传媒类企业综合效率的全面改善。其次,制定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形成激励机制,提高文化传媒类企业创新积极性,不断提升文化传媒产业创新的新层次与新高度。

参考文献

[1]韩先锋,师萍,卫伟.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模式与收敛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16):57-60.

[2]蔡元成,赵敏.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5):52-55.

[3]余泳泽.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科学,2009(4):62-74.

[4]樊华,周德群.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12(1):10-26.

[5]段捷,刘勇,王艳红.基于DEA改进模型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6):65-69.

[6]官建成,陈凯华.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0):19-33.

[7]代碧波,孙东生.基于DEA方法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效率评价:以东北地区14家国家级企业孵化器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42-146.

[8]郑逸芳,王姿燕,苏时鹏,等.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6):76-78.

企业整体上市轮回 篇11

在当前证券市场上,“整体上市”正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焦点。所谓“整体上市”即一家公司将其主要资产和业务整体改制为股份公司进行上市的做法,这里的“整体”相对于“分拆上市”中的“分拆”而言,并不意味着公司所有资产都上市才叫整体上市。

其实,整体上市并非新生事物,早在1994年以前,当时上市的企业基本上是采取整体上市的形式直接上市,但其后为了解决大型国企的上市融资问题,在大型企业整体资产质量达不到上市要求,而证券市场自身的容量也不够大、资金还不够充足等背景下,从集团公司剥离出部分优质资产重组成控股子公司再上市的分拆上市模式大行其道,成为大型企业纷纷付诸实施的上市途径。

分拆上市对当时证券市场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吸纳了一批优质资产进入证券市场,使股市逐渐初具规模,是当时证券市场发展最便捷也是最现实的道路,但随着大型企业一味地追求分拆上市融资,分拆上市模式固有的弊端和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集团公司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集团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利润输送、集团公司利用上市公司进行违规担保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最终给上市公司带来重大损失。

因此,迫切需要重新调整企业边界,通过对企业的存量资源和增量资源的调整,优化企业业务结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重整上市公司资源实现集团整体上市则能使上市公司的质量、独立性和透明度得到显著提高。

整体之利

整体上市无疑有利于企业整合资源,实现企业资产配置效率最优化。整体上市把集团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绝大部分转为上市公司内部的资源配置,通过对主营业务的横向扩张或产业链的纵向扩张,扩大上市公司经营规模,使得上市公司的资产完整性、业务独立性大为提高,有效地降低了整个企业的交易费用,有利于实现企业资产配置效率最优化。

其次,整体上市有利于规范上市公司运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整体上市可以使上市公司规模更强大,产业链更加完整,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实现整体上市后,集团公司与上市公司通过资源整合,使上市公司的业务更加明确、集中,产业链更加全面、完整,从而可以避免集团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大幅减少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控股股东挪用上市公司资金、调控上市公司利润等市场痼疾,为上市公司规范经营营造有利的经营环境,鉴于此,监管层对适宜整体上市的企业集团也是乐观其成。

再次,整体上市有利于减少管理机构和层次,提高管理效率和便于监管。实现整体上市后,可以减少管理机构和层次。例如,TCL在整体上市以前,从集团公司股东到集团公司再到上市公司有三级管理机构和管理层次。整体上市后,管理机构和管理层次可以缩减为集团公司股东和集团上市公司两级。这样,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经营质量可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由于上市公司管理机构和管理层次的减少,经营环境更加简洁明晰,便于管理层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此外,整体上市有利于企业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加快做大做强。整体上市符合资本市场所具有的资源配置功能与产业整合功能,具备条件的企业集团可以通过整体上市来更好地借助资本市场,更好地发挥融资优势、产业优势、品牌优势,从而不断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做大做强。

多元途径

企业集团整体上市的路径选择因集团公司、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而定,无一固定路径可循,但从当前实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路径:

一是,集团公司IPO并吸收合并上市子公司实现整体上市。对于集团公司旗下已有上市公司,且该集团公司本身主营业务突出、具备符合发行上市基本条件的实体资产时,可以采用集团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后直接IPO,并以吸收合并上市子公司的形式实现企业集团整体上市。

在实务操作中,可以先对集团公司实施股份制改造,然后由集团公司吸收合并上市子公司,最后集团公司IPO;也可以先对集团公司实施股份制改造,然后集团公司IPO并同时吸收合并上市子公司(即集团公司的上市方案中已包含“集团公司吸收合并上市子公司”)。例如,“TCL集团”在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于2004年1月直接IPO,并同时以换股形式吸收合并上市子公司“TCL通讯”,最终实现了集团整体上市。

二是,集团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后直接IP0实现整体上市。对于主业明确又集中的集团公司来说,可以先对少量非经营性资产和不良资产进行适当处置,并进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造,然后直接IPO实现整体上市。例如,中国建设银行在接受国家特别安排的巨额注资并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分立成“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控股集团”。“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保留了全部的商业银行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这部分资产占改制前中国建设银行总资产的99%以上;而包括与《商业银行法》相冲突的投资项目、自办的医院和学校以及短期内不能确认权属的房产在提留各项资产损失后被剥离出来则进入“中国建设银行控股集团”,这部分资产仅占改制前中国建设银行总资产的1%不到。随后,包含原中国建设银行全部银行类资产的“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直接IPO,实现银行类资产的整体上市。

三是,上市子公司反向吸收合并集团公司实现整体上市。对于发展前景明朗、资产质量总体较好的集团公司来说,可以在对集团公司少量非经营性资产和不良资产进行适当处置的基础上,通过一定安排,由上市子公司吸收合并集团公司,进而实现整体上市。完成上市后,原上市子公司的名称一般都改为集团公司的名称,原集团公司则予以注销。

中软集团整体上市便是其中一例,该集团整体上市主要分三步进行:首先,“中软集团”将其不良资产和不适合进入上市子公司“中软股份”的资产连同相关负债剥离给中软集团的母公司中国电子产业工程公司(CEIC);然后,将“中软集团”所持“中软股份”的41.83%股权划转给CEIC,至此,CEIC控股中软集团、中软股份,但中软集团、中软股份此时已无股权关系;最后,由“中软股份”吸收合并“中软集团”完成集团整体上市。

四是,上市子公司反向收购集团公司主业资产实现整体上市。对于主业资产和辅业资产都非常庞大的集团公司来说,可以通过安排上市子公司再融资反向收购集团公司的全部主业资产来实现集团主业整体上市,而辅业资产则留在上市公司之外,若集团公司主业资产量较大,可以通过多次反向收购实现集团渐进式整体上市。

例如“宝钢股份”于2005年4月增发50亿普通股,募集资金256亿元收购“宝钢集团”280.24亿元的钢铁生产、供应链及相关产业优质资产,进而实现集团钢铁主业整体上市,该次增发的50亿普通股的发行结构分两块,其中:向宝钢集团定向增发30亿股国家股,另一块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20亿股社会公众股 。

五是,集团公司旗下上市公司间换股吸收合并实现同业整体上市。如果集团公司旗下有数家上市公司,且横向同业或纵向上下游产业链的业务关系密切,则可以选择一家上市公司为主,通过换股形式来完成对其他上市公司的并购,进而实现集团公司内部同业(通常都是核心业务)整体上市。例如,“第一百货”和“华联商厦”都是“百联集团”旗下的百货类上市公司,合并方案为“华联商厦”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分别按一定的比例,转换成“第一百货”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然后将“第一百货”更名为“百联股份”,自此完成集团百货类业务的整体上市。

快递企业上市之路 篇12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最后一个月里,崛起速度日新月异的快递业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2015年12月2日,停牌数月之久的浙江艾迪西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艾迪西”)发布公告:公司拟向上海德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申通快递80%股份,拟向陈德军、陈小英支付现金购买其合计持有的申通快递20%股份,拟置出全部资产、负债,置入申通快递100%股权(作价169亿元)。此外,公司拟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8亿元。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后,德殷控股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陈德军、陈小英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这表明申通快递将以此实现借壳上市,也意味着明争暗夺了数年之久的“民营快递第一股”有望被申通快递拔得头筹。

借助电子商务突飞猛进的东风,我国快递业近几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面对业绩与市场规模的不断提升,快递企业上市的消息不绝于耳,作为国内一线快递企业的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百世等民营快递企业以及国家队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邮速递”)都被寄予厚望。截止目前,除申通明确将借壳上市外,中通、圆通、百世、宅急送、等多家快递企业也都曾传出在谋划上市的消息。

“快递企业谋求上市,撬动资本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快递企业上市主要有三个目的。“上市首先能够规范企业运作、去家族化,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其次能够帮助企业加快走上集约化、信息化、标准自动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国际化道路;此外,快递企业要做大做强,需要更多的资本,加盟制快递企业在推行盘营改革、整合加盟商资源,扩大服务范围的过程中也需要更多的资本,上市无疑是撬动资本的一条路径。”徐勇说。

申通借壳

根据艾迪西2015年12月2日发布的《重大资产出售并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下文简称《预案》),上市公司本次重组方案包括三部分:重大资产出售;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具体来看,上市公司拟将向Ultra Linkage Limited出售上市公司截至评估基准日(2015年12月31日)所拥有的全部资产、负债,Ultra Linkage Limited以现金方式收购。为便于交割,艾迪西拟将其全部拟出售资产、负债整合至其全资子公司艾迪西投资,艾迪西在交割日将艾迪西投资的100%股权转让给Ultra Linkage Limited,即视为艾迪西已向Ultra LinkageLimited履行完毕拟出售资产交付义务。同时,上市公司拟向德殷控股、陈德军、陈小英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申通快递1 00%股权,根据预估值及交易双方初步协商作价结果,申通快递100%股权作价169.00亿元,其中,股份支付金额为1 49.00亿元,现金支付金额为2 0亿元。此外,此次交易拟向谢勇、磐石熠隆、艾缤投资、太和投资、旗铭投资、青马1号资管计划、上银资管计划、平安置业、天阔投资等9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募集总额不超过48亿元,且不超过本次交易拟置入资产交易价格的100%。

同时,《预案》显示,本次募集的配套资金除部分用于支付购买资产现金对价外,剩余部分将主要用于中转仓配一体化项目、运输车辆购置项目、技改及设备购置项目、信息一体化平台项目的建设。这一措施将有助于推动申通快递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申通快递的核心竞争力。以中转仓配一体化项目为例,该项目拟在上海、杭州、武汉、天津、广州、北京、成都等业务核心区域新建29个转运中心或物流中转平台,并配套建设仓储基地,为电商类客户提供仓库租赁、运营、配送等仓配一体化服务。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申通快递核心网络快件处理能力,提高周转速度及安全性,保障快递高峰期业务处理能力。此外,该项目还将通过整合优化仓储及配送体系、与合作伙伴紧密联合,实现共同完善电子商务供应链。

值得一提的是,《预案》指出申通快递控股股东德殷控股及实际控制人陈德军、陈小英承诺:若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在2016年完成,申通快递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为11.7亿元、14亿元和16亿元。当约定的补偿责任发生时,德殷控股、陈德军、陈小英将以其通过本次发行所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向上市公司及现金对价进行补偿。显然,这一承诺表明,申通快递对于自身的盈利能力非常自信。而自2015年12月14日艾迪西复牌后公司股价连续5个涨停,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对于引起投资者关注的申通快递较高估值的问题,艾迪西指出,由于申通快递的大部分经营场所均为经营租赁取得。因此,固定资产投入较低,账面价值不高,而申通快递所拥有的覆盖全国的快递网络、强大的信息系统平台、完善的加盟商业务管理控制体系、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以及行业品牌声誉均未在账面体现。

业界对此评价认为,就申通快递的现有发展来看,虽然估值较高,但艾迪西公告的分析还是比较客观。申通快递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营快递公司之一,经过二十年多年的发展,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完善、流畅的自营快递网络,连续数年件量在规模性快递企业中持续保持领先。此外,数据显示,申通快递目前共有独立网点及分公司1 3 7 0余家,服务网点及门店100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2 0万人,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近1万个,在行业内亦处于领头羊地位。

“从申通借壳上市的整体方案与相关数据来看,申通快递只是总部上市,旗下的加盟商并未纳入其中。”在徐勇看来,申通借壳上市要实现做出的盈利承诺也不会有问题。“国内一线的加盟制快递企业总部都是盈利的,依照目前市场现状与申通自身运营状况,要实现承诺的盈利不会有多大困难。”徐勇同时指出,申通快递在实现总部上市后,公司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推动加盟转直营的改革,反过来也能够通过并购加盟商实现业绩的上涨,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上市征程

在快递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为了谋求长远发展,国内快递巨头纷纷将眼光瞄向资本市场,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暗斗中各自发力。不过,从近几年诸多快递企业的上市之路现状来看却并非一帆风顺。

早在2012年5月证监会就曾发布公告:发审委审核了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当时,圆通、韵达也均传出正在筹备上市的消息。然而时隔数年,国内至今没有成功上市的快递企业。

就最早提交申请也曾是最有希望成为国内快递第一股的中邮速递来看,2011年8月,中邮速递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发行上市申请,并于201 2年5月4日通过了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然而,此后不久中邮速递因未按时提交自查报告被中止审查。2013年5月,中邮速递在财务自查大限前补充提交了自查报告。7月,经过系列整改后的中邮速递重新通过发审会。

正当业界认为中邮速递已经铺平上市之路时,2013年12月底,在IPO即将开闸之际,为上市准备了数年的中邮速递竟出人意料地主动撤回IPO上市申请材料。中邮速递在上市之路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撤退,引发业界各种猜测。

业界分析指出,中邮速递与中国邮政集团下属的其他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业务往来,财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证券公司在协助中邮速递完成自查报告过程中遇到阻力,以至于公司未能在证监会规定时间内完成自查报告,被迫申请中止审查。实际上,鉴于中邮速递各股东之间纷繁错杂的关系,招股说明书中财务结算方式和报表整合以及人力资源情况给出的界定并不明晰,使得审计其财务数据困难重重。另一方面,中邮速递的市场份额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行业内的霸主。然而随着电商崛起,中邮速递未能把握机会,被顺丰和“通达系”等民营快递企业超越。更为重要的是,2013年以来,证监会相继对查出财务问题以及业绩变脸严重的公司保荐人实施严惩,2013年年底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意见中,更是加强了对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等行为的惩罚,特别是使保荐机构的职责更加明确,未来不尽职的保荐机构不仅会被“黄牌警告”,更多的将面临被红牌罚下。在这样的内外环境下,中邮速递主动撤退似乎顺理成章。

就在中邮速递的IPO之路打“退堂鼓”时,一直积极准备上市的圆通则继续为此筹备数年之久。

早在2012年,圆通就开始盘点快递网点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革,同时推进管理改革,全网直营率达到了50%。几年来,圆通一方面在省会中心城市大力推行直营改革,另一方面则加强转让中心、全网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仅与IBM合作推行圆通速递信息化就耗资6亿元。为了上市,圆通速递还成立IPO推进管理小组。2013年,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就进驻圆通速递进行前期调研。2014年,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与圆通速递签署了正式合作协议,并于当年3月1日正式开展尽职调查工作。当时,有消息指出,在进展顺利的前提下,圆通有望于2015年底在A股实现IPO。但就目前来看,圆通要想成功登陆IPO还需要一段时间。

“上市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申通获批最快也是今年年中,其他准备上市快递企业可能需要等到明年。”徐勇在评价快递企业上市之路时表示。在徐勇看来,国内快递企业上市目前依旧需要克服不少障碍。“现阶段快递业的竞争还是以价格竞争为主。尽管我国快递业这几年的业务量高速增长,但是收入每年都在下降,这表明快递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不断下降。企业上市不仅要撬动资本,还要给股民创造价值。这是快递企业上市后必须面临的问题。”

对于快递企业上市的难题,业界分析表示,当前国内快递企业多以加盟制发家,而松散加盟制在早期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后续发展埋下了隐患。由于加盟商或多或少都有自主权利,为了给自己谋利,加盟商对于总公司的一些规定和章程往往是束之高阁。当前,尽管快递企业已经意识到加盟制带来的弊端,并着手解决这一问题,然而进展并不顺利。在长期的松散管理下,地区加盟商实际上已经成为“独立王国”,快递企业在推行加盟改直营的过程中受到重重阻力。

上一篇:周期测量法下一篇: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