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底蕴

2024-06-29

作文的底蕴(精选12篇)

作文的底蕴 篇1

长期以来, 关于作文辅导、作文讲评之类的书刊, 包括教材, 多数只在审题立意、题材结构等宏观方面作辅导, 很少涉及“文采”的微观领域, 可操作性不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力求能够给予学生更多更实效的方法。运用修辞方法能增强语言生动性, 运用新词汇能提升语言的时代气息, 而古典诗歌能增加作文的文学底蕴。如果学生有丰富的词语积累, 再加上一些方法的运用, 那么, 学生的作文语言一定会亮丽起来!

孔子说:“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有文采的文章能够刺激人的大脑皮层, 给人带来阅读的兴趣。难怪有人说:“读有文采之作, 如饮醇酒, 令人陶醉;读无文采的篇章, 味同嚼蜡, 难于下咽。”因此, 学生的作文如果能在切合题意、内容充实的基础上, 在保证语言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前提下, 增加语言的文采魅力, 那他的文章就一定会出类拔萃。那么, 如何增加语言的文采呢?接下来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心得与体会。

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的瑰宝, 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 文化古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辈又一辈的中华儿女。诗歌的特点简练短小, 字字珠玑。精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 一段精彩的叙述。中学生在求学的这些年中, 每年都要学习一定量的古诗, 所以, 他们的古诗积累量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丰富的。学生应该将这批财富很好地利用起来, 恰当地引用到作文写作中, 增加作文的文学底蕴。当然, 理解原诗文的含义是引用和改用的前提。学生作文中曾有这样的一些句子:

“晚自习时, 同学们都在低头认真地写作业, 钢笔的沙沙声充满教室, 有人戏曰:听取钢笔声一片。”

“美, 不仅是动人心魄的感人瞬间, 它常常在平凡中展现。四季是平常的, 也是美的,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秋,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无一不散发美的气息。”

可见行文时, 引用古诗词, 能起到鲜明的表情达意的作用。这是一般的表述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北宋著名的“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认为:“古之能为文章者, 真能陶冶万物, 虽取古人之陈言, 入于翰墨, 如灵丹一粒, 点铁成金也。”并强调作诗如能做到“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就能达到“以腐朽为神奇”的效果。除了引用之外, 活化名句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由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 杨柳共春旗一色”化用而来。很显然, 化用后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 无论从意境上, 还是气势上, 都远胜于原句。苏轼的“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就是化用李白的“青天有酒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其实, 生活中许多方面也在化用名句。一些流行歌曲喜欢用唐诗宋词的标题或名句来做歌名, 如刘海波的《人面桃花》、白雪的《声声慢》、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 等等。真正高明的应数《涛声依旧》, 歌名便是由古诗句而来, “留下一盏渔火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这些优美的歌词不都深得古典诗词名句的韵味吗?通俗的流行歌曲也借助古典诗词包括其中的名句, 从而增添了许多雅意。我们在写作中可以借用这种活用的方式, 把精美的诗文、名言警句, 通过灵活化用, 化为自己的作文语言, 从而收到耳目一新的效果。真正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中学生写作化用名句当然也能使文章生辉, 比如:“我梦想, 驰骋于塞北辽阔苍远的大漠, 在猎猎的寒风中, 感受大漠孤烟的壮阔;我梦想, 徘徊于江南小桥流水的古镇, 在绵绵的微雨中, 体味水乡清丽的情调。”有了这“大漠孤烟”、有了这“小桥流水”, 语句优美不少, 既营造意境又传达感情, 更富有文学气息。还有一种化用是采用原名句的句式, 填入新内容, 表达新思想。如:

“山麓深深深几重, 抬眼风意柔。雨落凉初透。旧景重游, 路远谁与俦?”

“孔儒端凝月光流, 长阶九十九。木棉香盈袖, 花映人红, 东望清华虬。”醉花阴填词, 表达对学校的怀念之情。增添了文采, 丰富了内涵。在写作中灵活引用和改用古诗词, 能使文章文采熠熠, 让人感受到文学的美丽。

以上所谈方法, 旨在教给写文章的学生们一点启示, 提供一些便于操作的方法。它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 也不一定适合所有文体的。要想把文章写得生动,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共通的方法也有, 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曾经指出:“你想把一个字安排停当, 就需要几千吨的语言矿藏。”“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可见不论前面提到的种种方法有多好, 自身的阅读才是基础。如果学生有丰富的词语积累, 再加上一些方法的运用, 作文语言一定会亮丽起来!

作文的底蕴 篇2

活动开始前,老师给我们发了活动所需材料,包括一张报纸,一直筷子,一只一次性杯子,一只量杯,兵马俑模具,三根牛皮筋和一袋100克熟石胶粉。

老师先教我们“造”兵马俑的方法,首先把分成两半的模具按孔的位置拼起来,用那三根牛皮筋绕两圈绑牢。接着,再用量杯打40毫升水倒入一次性杯子后,把石胶粉也导入一次性杯子,并用筷子搅拌。此时,老师提醒道:“要搅拌得快,只有20秒时间,马上倒进模具里,倒的时候还要轻轻敲一敲,好让里面的空气从模具里出去。”我按照说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做起来……我的石胶粉刚好倒满模具,我一阵欢喜。等待石胶粉干了,兵马俑就“造”好了,大概需要50分钟。

正在这焦急等待的时候,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西安的景点、美食、戏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西安的美食:biangbiang面,肉夹馍,葫芦头等等,我听得口水直流,好想到西安全都品尝一番。

50分钟时间到了,我有些忐忑不安地打开模具。哇!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俑呈现在我眼前。他头戴燕尾冠,两眼炯炯有神,身穿铠甲,双手相握放在腹前,看上去沉着冷静,一定打过不少胜仗吧!

忧郁的底蕴 篇3

全书可称为“陈映真论”,又不完全如此。作者以陈氏为轴心,论题是广泛展开的。书中描述了台湾文学创作和理论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流变,阐发了它“何以会如此”的内在动力,既勾勒了台湾文学的历史轨迹,又较准确地为陈映真在此背景上显影定位。

作者论述了中外文学遗产对陈氏文本的渗透,特别是鲁迅、契诃夫、芥川龙之介的精神影响。这是包括台湾、海外评论家在内的陈映真研究者很少或根本没有阐述过的话题。同时,突破了纯文学界限,把陈氏的小说写作和其他非虚构写作结合起来,从哲学、政治学、社会文化思想等视角综合考察陈映真的写作活动。而且,更重要也更可贵的是,作者没有止于铺陈材料,罗列现象,他注重的是“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努力从事实中抓住联系或区别。(我个人以为,文学评论者只要把问题研究得深入了,透彻了,就必定能从事实中发现内在关系。否则,所谓“宏观”很可能成为沉闷、炫博的堆砌,而这种论著我们不幸常会遇到。)举例来说。陈映真是著名小说家,又是台湾政治、文化、思想领域的风云人物,有大量的文评、政论、随笔、序言等理论文章惊动社会。台湾著名评论家姚一苇先生早就指出,陈氏的小说和其他文字,实为一体之两面,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论理是他小说的延伸,小说是他理论的变形。然而陈氏写作中还有“一而二”的现象,他小说中常常含有许多意向明朗的理性语言(人物的对白,议论,日记等),以致他的许多小说都放射着意识形态色彩。这从总体上看也许是不错的。但概念(理性话语)即使混化于艺术虚构内容之中,也应有其自身的特点。黎湘萍细致分析了陈映真小说,指出那些“诗意的虚构”,是小说家情感世界的敞开;小说中包含的理性话语,则是更直接明地显示出作为思想家的陈映真的理智评判。“他的虚构写作就已包容了这两种对立而统一的因素。”(第82页)不难看出,这比姚一苇先生的见解更深入也更细密了,在“异中之同”基础上再见出“同中之异”。

此书初版印了三千册,想看的人可能买不到(笔者就是托人在北京买的)。但有书的人是否能很快被吸引住呢?看得出,作者想在开篇部分写出理论的分量,或者说想让全书追求历史与逻辑的结合,但“导言”中那一番滔滔宏论说不定会把读者吓退,因为讲得很远,很飘忽。第二节论述“苦恼意识”,从古希腊、中世纪到黑格尔再到西方现代哲学。关于一个文学问题的理论背景,到底有没有必要万里迢迢地追溯上去?特别是,当这种大跨度的理论跳跃与具体事实联系不紧密,本身再不具备思辨的诱人魅力时,就很可能成为恩格斯批评过的那种“稀薄的哲学清汤”。我无意于严责《台湾的忧郁》这一点小疵,只是联想到平时所见的一些学术论著之“隔”,想在此表达一点愿望——希望学者们、文学评论家们把文章写得具体些,实在些,自然些。在这方面,老一辈学者有很多宝贵的遗产和经验。比如朱光潜先生,他的书深入浅出,生动可读。他的《悲剧心理学》,也是博士论文,并不飘渺玄妙,理论说得挺深入也很实在。朱先生一贯主张要在具体事实的基础上展开理论,反对先立一个玄学的大前提,然后进行演绎。这不仅是写作的经验,同时也是思维的原则,值得文学研究工作者认真记取。

让作文彰显文化底蕴 篇4

(投影:不必像夸父,逐日的脚步从不停息,却终于留下遗憾而去;不必像春蚕,吐丝的节奏从不减缓,却终于要丝尽蚕亡;更不必像精卫,填海的旋律从不改变,却终于被大海吞没。人生有许多步,然而关键的只有那几步,暂时停留是为了等待时机,积累力量,走好那几步。———选自满分作文《停是为了走得更好》)

生:(小组讨论片刻后)这个文段使用了夸父追日和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还化用了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意。

师:是的,神化故事、古诗文名句、历史传说等属于文化的范畴,在你的作文中炫示丰厚的文化积淀,增添作文的文化底蕴是使“阅文者悦”的制胜之招。一篇作文的文化氛围其实就起于这些文化因子和谐的组合,同学们打开手头的优秀作文选,看看里面有充满文化感觉的作文吗?

生:(翻阅后,很惊叹)老师,有啊,而且很多。

师:大家从这些优秀作文中可以看出,除了刚才发现的几种文化因子,还有哪些呢?

生1:有历史典故。

生2:有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生3:有寓言故事,还有一些俗语、名言。

生4:我发现有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

师:大家找得很好。在作文中有意识地大胆镶嵌文化因子,能使文句有意蕴有文采,文章富有厚实典雅的磅礴之势,能反映出作者的文化素质,使阅卷老师感受到写作者的深厚积累。下面,我们来看看几种常见的技法怎么运用。引用古诗词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了吧?

生:(齐声)是的。

师:假若我们写一篇以“水的联想”为话题的文章,同学们可以引用哪些与水有关的诗句呢?

生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生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生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生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生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师: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学们早读课的辛苦没有白费,引用这些诗句会让文章富有诗情画意,也更充满古典文化的底蕴。现在我们以一个与“文化”关系最密切的话题来写一段话,直接引用或化用诗词句都可以,话题是“读书”。

(生构思,写片段)

生:(到讲台前读自己写的段落)我畅游书海,感受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豪情;我漫步大漠,欣赏“长河落日圆”的画卷;我凭栏伫立,体会“衔远山,吞长江”的壮阔。

师:(鼓掌)妙,这位同学引用灵活,思接千载,引领读者进行了一次奇妙的文学之旅,引用的诗句具有可视性。还有谁来?

生:书中的诗是不变的,唐诗的明月光依然照彻着中华游子的心灵,让整整一个民族不敢把目光露在夜里太久。王维的清泉,岑参的早雪,杜甫的伤别,李白的青崖白鹿,王昌龄的秦汉明月……依然在文化里发酵,在民族的血液里奔流。

(全班学生不由自主地鼓掌)

师:写得太精妙了,美丽的书的世界令人向往。真是“腹有诗书文自佳”呀,没有丰富的积累,想要在写作字里行间散发书卷气,是十分困难的。除了诗句,同学们还知道一些历史故事吗?

生:(齐答)知道。

师:其实,在作文中用上古代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事迹,是与历史的对话,同时又可注入时代精神和个人的生命体验,增添文章的新鲜感。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找一段优美的文字欣赏一下?

(生搜索手头资料)

生:遗憾是荆轲偏偏没有刺中秦王,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偷来火种却被宙斯钉在山崖,是忠心的屈原偏偏碰上了昏庸的楚怀王。(选自中考满分作文《遗憾》)

师:不错,这小小一段话蕴涵了三个历史故事,将历史的启示与现实结合,表达作者对话题的深刻认识。这是考生将长期的大量的阅读、思考所积累的素材内化为了自己智慧的一部分,在写作时自然地涌出,贴切地组合。谁再给大家写一段?

生:我正好看了历史人物故事,有个印象深刻的材料我加工了一下。蒙古元军的铁蹄踏碎了那如柳絮的山河。你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你坚定地说:“我有四个愿望,一是斩首,二是剐死,三是煮死,四是腰斩。”让元军将领目瞪口呆。

师:民族英雄文天祥“四个愿望”好似金石之声,直冲云霄,响彻天宇,他的一腔热血名垂青史。历史是一个奇幻的时空,呼唤着我们去重新经历一个个难忘的瞬间。我们历史课本上就有不少的历史事件,都可以化用到我们的作文中来。哪位再来一段?

生:我是个“三国迷”,我联系“三国”的内容写了一段:七十五万大军,杀得东吴丢盔弃甲,刘备被胜利冲昏了头,连营八百里,被陆逊一把火烧得精光。诸葛亮跺足叹曰:“汉室无望矣。”刘备也落得个白帝托孤的下场。这个事件给人启示,人生没有不变的优势,优势会令我们忘乎所以,结果只能是身败名裂。

师:好,运用得非常灵活。记住,让历史说话,让历史证明一切,也证明你文章的观点。事情是靠人来做的,说完了“事”的运用,我们再来谈谈文化人物在作文中的运用。同学们能列举一些文化名人来启发一下其他人么?

生:(思考后)如中国的屈原、陶渊明、诸葛亮、李白、杜甫、苏轼、文天祥、林则徐等,美国的海明威、法国的雨果、巴尔扎克、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印度的泰戈尔等。

师:真是熟知中外啊!点击历史人物,就如同给作文注入了新的活水,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哪位同学先给大家找篇满分作文的片段介绍一下?

生:我找到一篇盐城市中考作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请听:她与时间争,她一改昔日清新愉悦的少女柔情,用哀婉苍凉的笔调记下了国家的衰败,发出“流离苦、几时休”的感慨;她与战乱争,争在兵荒马乱的岁月,与久别的夫婿相聚相惜,她巧集《金石录》,泪洒《漱玉词》,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悲苦后,她重新认识自我。“三杯两盏淡酒”,酒淡怎敌晚风急,纤细的手指在弃酒时是否也曾有过“举杯销愁愁更愁”之感?

(学生们发出一片赞叹声)

师:真是好美的意境啊!大家能对这段文字赏析一下么?

生:文章中对李清照的身世及作品作了非常到位的分析、评价,信手拈来的诗词名句,让人不得不叹服作者对词人易安的熟悉程度,也使全文显得典雅秀丽,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积淀、不俗才情。没有对李清照透彻的了解,没有对李清照作品的仔细阅读,要写出这样的文章是不可能的,值得我们学习。

师:(点头赞许)这个赏析也很独到,表现力很强,看来同学们今天收获挺大,表述都开始“文绉绉”的了。(学生们会意地笑)哪位同学能自己写段给我们体味一下吗?

(生讨论,快速构思写段)

生:没有苏轼、辛弃疾们的张狂个性,就没有豪放派“大江东去”和“西北望,射天狼”的绝世气概;没有柳永、李清照们的多情伤感,就没有婉约派“执手相看泪眼”和“人比黄花瘦”的一唱三叹。

师:这段不错,学到了神韵。文化名人可不一定都是古代的啊,现代的也可以。

生:个性是“情歌王子”张信哲《爱如潮水》般的缠绵;是“苏式情歌”经典苏永康《爱一个人好难》的悲凉;也是“歌神”张学友《饿狼传说》般的火热;还是“浪子歌手”齐秦《大约在冬季》的隽永。

(生鼓掌叫好)

师:这位同学很符合潮流啊。(全体笑)这么多歌手汇聚一堂,很像赴一次文化的盛宴,令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文化味足够使人心动了。谈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是不能不涉及的。对传统文化的情感疏远是一个民族的短视认知造成的,韩国抢注中秋节,应该是对中国人淡漠传统文化的警示。其实,这些来自生活的民族文化会给你的作文增添绚丽的色彩。结合我们前些天搞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请同学们翻阅活动资料,写上一段表现民族文化的文字。

(生翻阅综合实践活动资料,写语段)

生:前几天是端午,当我把去年的艾和菖蒲从门上拿下来,换上新的时,我闻到灰尘中混有的一种特别的香气,这是艾的味道。艾和菖蒲是两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艾因为有浓烈的香气,被认为是辟邪之物,而叶子细长的菖蒲被当作神仙手里的宝剑,有青绿色的剑锋,可以用来斩妖除魔。

师:生活场景很亲切很清晰。民族文化是一曲唱不尽的民乐,是品不透的茶茗。新春、清明、中秋、端午等节,享受民族风俗,感受文化魅力,更是联系血脉骨肉之情的纽带。

生:我们学过的《社戏》《端午日》等都是展示民族文化的佳作。

师:材为知己者用,文为阅文者写,选取具有丰厚文化因子的素材,亮出丰厚的文化积淀,写出具有浑厚的文化底蕴、丰沛的文化内涵、较高的文化品味、深刻的文化认知的好作文,就是考场作文取胜的重要绝招。同学们,这节课大家的收获怎么样啊?

生:(七嘴八舌)收获太大了!

师:那就请大家课后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文化味浓郁的作文,参加我们下节课的班级“文化作文”擂台赛。

高考小作文成功底蕴 篇5

平心而论,与试卷中降低了难度的其它剖分一样,’98高考小作文(题目及要求见前文[考题四]没有为难学生。就其形式而言,补写应为记叙文“宗族”的一个“成员”,考生应该得心应手;就其内容而言,所提供的首尾两节文字(含标题)浅显易懂,涉及的人物也仅有小乐和妈妈二人,考生只须围绕“洗鞋”补写出小乐和妈妈两人的有关活动,文章即可告成。遗憾的是,阅卷时发现,这短短的200字左右的补写片断,恰恰使许务考生重重的摔了一跤。这就是提醒考生,切不可小觑“片断作文”,因为借片面作文(或补写或叙写等等)这一“斑”足以窥视一个考生写记叙文水准的全“豹”。那么,一些成功之作又是如何出类拔萃脱颖而出的呢?本文侧重从五个方面分析其成功的底蕴。底蕴之一:立意贵而准

[点拨]

一般说来,文章立意讲求新、深。而片断作文当属情境作文,真立意透径明显不同于命题作文,它必然受制于所给材料,因而,它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准确体现情境要未。就‘ 98高考小作文而言,所给的题目、开头以及结尾对考生已有了隐性限制:妈妈为什么“只洗一只鞋”?小乐为什么能“穿着一双千干净净的鞋上学去了”?这中间,小乐该怎样想又该怎样做?这是立意时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如果写妈妈、小乐以外的一个人,比如奶奶心疼小乐,替他洗了鞋,或写妈妈生病住院了,小乐抓住“机遇”,亲手洗鞋以回报母亲等等,均属离题。正确的立意可以有以下几点:或者写小乐从中体验到了“自立””自强”;或者写小乐从中感受到了做事不能”粗心大意”“半途而废”;或者写小乐从中意识到了“要热爱劳动”。另外写”妈妈的辛劳和爱心感动了我”等等,只要行文能自圆其说,亦未尝不可。

[例文]

“咦?”小乐拎起那只沾满了泥的鞋。“妈——”小乐没有听到妈妈答应。“这就奇怪了,妈妈星期天从来都不上班,今天去哪儿了?”小乐心里纳闷儿,“莫非?……嘿嘿,考验我?我露一手吓你。”小乐的嘴角翘起一丝调皮的笑意。水盆一只,洗衣粉一袋,鞋刷一把,一切准备就绪。小乐拍了拍脏鞋,“唉呀,老弟,今儿个是刘邦见项羽——不得已啊,您就忍着点儿吧。”说完水光刷影,泡沫四飞,不消五分钟,鞋子便白得像新的。小乐正得意,楼上阳台上探出一个人头来,“小乐,有刘邦晒鞋的谚语吗?”小乐笑了起来。中午太阳很好,鞋干了。

[简评]

这是一位江苏考生的习作,被评为一粪卷,得20分。就立意而言,作者侧重写机灵的小乐接受妈妈的“考验”,自己动手,洗好晒干鞋子,短文写得生动活泼,而文章的立意也十分准确、鲜明。底蕴之二:选材须新鲜

[点拨]

题旨吃准了,选材揭旨便成了关键“一着”。阅卷时发现,为数甚多的考生大体这样写道:小乐回到家,看到另一只鞋没有洗,便想,妈妈肯定是在教育我,于是便洗鞋——打水、泡鞋、擦肥皂、使劲刷……终于洗得于干净净。我们发现,这类题材的作文青不少描写非常主动、细致,但何以得分一般?原因十分简单,这些文章的选材产主了与他人“撞车”的现宝。须切,思路雷同,材料相近且平常,乃选材之大忌。相反,一些选材新、奇的文章就能“鹤”立“鸡”群。比如,有的考生写小乐想到了童话或寓言故事,从而破译了妈妈的用意;有的写小乐看到动画片而大受启发;有的写小乐看见妹妹在试衣间“自己的事自己做”从而羞愧不已……此类选材就不比寻常,有了新意,其得分能高于他人便不足为怪了。

[例文]

“一定是妈妈忘了。”小乐暗自忖度,“等妈回来再说吧!”“啪”一声,小乐打开了电视机,还没看清画面,妹妹却像一阵旋风卷了进来,贬眼问电视节目换成了“大风车”。“金龟子”在傻乎乎地教小朋友洗手帕,还念叨着什么“自己的事自己做”。妹妹咚咚咚咚地冲出去,又咚咚咚咚地跑回来,端着小盆跟着电视里学,又搓又揉。小乐只觉得两边的脸颊似被人重重打了几下,两条腿不由自主地向洗衣间移去。洗衣间的刷刷声与房间里的擦擦声相“应”成趣。

[简评]

与众多“千人一面”的题材相比,此篇选材可谓新鲜。小乐为什么能想通问题并学洗鞋子?电视画面产生了教育作用,这已够“新鲜”,而妹妹洗东西的行动打动了小乐,进而兄妹相“应”成趣,这更让人感到“新鲜”。这也是江苏一位考生的佳作,被评为一类卷,得20分。应该说,选材新鲜是这篇作文的突出优点。底蕴之三:组材有详略

[点拨]

一般说来,支撑这篇小作文的材料有两个:一是小乐想通妈妈的用意,二是小乐洗净鞋子。但组织材料时,这两则村料切不可平分秋色。原材料标题中“只”字就暗示了小乐该想清楚妈妈的用意。如果小乐还未想及以至想通个中原因便去洗鞋,且洗得很干净,就不合情理,也必然不能突出短文中心。因此,组材时的重点之一,便是要详细安排“想”而简略安排“做”,倘若略写甚至不写“想”而大书特书“做”,便“离经叛道”而“越轨”了。我们发现,有的考生在写洗鞋时,只用了“洗鞋””晾干”四个字及相应的省略号,而对想通问题则浓墨重彩,这类作文材料详略便十分明显。另外我们发现,有些短文写洗缝前小乐的心理活动不是十分详细,接下来写洗的文字相对较多,但是在写洗的结果时,“请”出妈妈,写妈妈的“喜”态或妈妈的内心独白,从而点示出妈妈的“苦心”,此类作品亦可谓详略得当且行文灵活。

[例文]

“妈,你把一只鞋忘了洗了。” “小乐,那是留给你洗的。…‘啊?我洗?哼!‘大丈夫当扫平天下’,岂在一鞋?“哎呀,又摆男子汉架式了。那我问你,一鞋不洗何以扫天下?连起码的生活能力都没有,将来自己走向社会怎么干一番事业?“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一回就听你的。不过,我可是初来乍到头一回,你可得教我。…‘我早就为你想好了。瞧,照着这只鞋认真洗。已一切准备就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请吧!”“想得真周到啊!小乐在此谢谢妈妈了”于是,洗鞋,晾干……

[简评]

这也是一篇得满分的作文,除了其它优点,本篇组材详略得当,堪称引人注目。值得称道的是小乐洗鞋,文中只用了四个字及一个省略号,而在母子对话即想通问题方面则浓默重彩,如此安排文章的中心可谓明确而且突出。底蕴之四:衔接应自然

[点拨]

补写的文字有时可在篇首,这就要注意能启下文;补写的文字有时可在结尾,这就要注意能承接上文;补写的文字有时可在文中,这就要注意能“瞻前顾后”:“前”能续开头,“后”能接下文。另外,所补写的文字内部也要衔接自然。比如,“想”和“做”之间应该接榫自如;而详写的“想”,如果内部还能细切“层面”,那么也要能连“点”成“线”,则行云流水,衔接自然。

[例文]

小乐沉思了许久,然后放下书包,走进卫生间,拿着刷子走了出来。他一手拿着脏鞋,一手操起鞋刷,洗起鞋来。“这鞋怎么这么脏啊!”小乐叹道,“这刷子怎么插不进去呀!”他用力一推,鞋子一滑,掉进水里,溅得满脸污水。他一边用左膀臂擦汗,一边继续洗鞋,似乎比刚才的动作熟练了些,手脚也利索了些。大约半个钟头过后,鞋终于洗得差不多了。看着妈妈洗的那只,再看看自己的这只,小乐笑了。妈妈回来后,看到小乐的“杰作”,开心地笑了。

[简评]

这篇作文被评为一类卷(下),得16分。此篇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衔接比较自然。一开头,用“沉思了许久”承接上文,暗示小乐想通了妈妈的用意。接着写小乐洗鞋,其过程写得完整自然,很有层次。当读者要对此篇“想”、“做”安排是否详略倒置产生疑问时,结尾一句用“开心地笑了”含蓄地强调,妈妈的苦心带来了小乐的“杰作”。全篇过渡自然,衔接紧密,前后照应,文气畅通。底蕴之五:描写能传神

[点拨]

有时,所给的材料语言十分简朴,几乎很难找到今人欣赏的描写“因子”(比如’98高考小作文材料就是如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考生完成的部分就只能平平淡淡。应该说,命题者将或开头或结尾或中间的文字放“淡”一点,这是在为考生降低描写难度。试想,如果所给文字“亮丽”起来,那考生补写的文字能“黯淡”下去吗?阅卷时发现,不少考生或在对话,或在行动,或在心理,或在环境描写等方面给读者“灿烂”的一笔或比比皆是的精彩描写,这就容易令人叹服了。比如,写小乐想问题的神态是”搔了搔头皮”“嘟哝着”;写洗鞋时的情景是“水光刷影,泡沫四飞”等等,这些细节上的描写颇见功力,自然能引人入胜。

[例文]

小乐感到疑惑:“怎么,妈妈只洗了一只鞋?忘了?不可能!妈妈干什么都是认真的呀。”小乐又搔了搔头皮,嘟哝着:“都是妈妈不好,下午老师要我们穿这双鞋,只洗了一只,可怎么办呢?……还是自己洗吧!”小乐便搬一张小凳坐下,自己洗起来。他平时只见妈妈洗,自己从没动过手,洗衣粉不是放少了,就是放多了,闹了个满头大汗。终于把这只鞋洗好了。这时他发现桌上有张纸条:“妈妈只洗一只鞋,是要考验一下我们的小男子汉。及格了吗?小乐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暗自说:“妈妈,您该放心啦。”

[简评]

这篇习作写得生动活泼。描写小乐的“想”时,有心理活动的直接描写,也有神态细节的间接描写;描写小乐的“做”时,用“满头大汗”状写了洗鞋之累,用“嘴角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描写了事成之喜。另外.从整体上看,语言生动,颇能吸引人。

[结语]

’98高考小作文的写作实践启示我们,续、补写类记叙文的写作,虽属小题,貌似简单,其实它也自成记叙“方圆”,拥有记叙的“领地”。此类作文欲想“红杏出墙”,在操作时就必须小“作”大做,潜心安排适用的“对策”。

“对策”之一:审题要“明查暗访” 给材料片断记叙文的审题具有很强的“情境性”,欲使其切合材料要求,审题时必须“明查暗访”。“明查”即根据材料后的“显性”要求进行考虑,”暗访”即对所给材料的“隐性”要求进行深入思考。一般说来,挖掘材料的“隐性”信息的途径有二,一是从所给材料的情节、人物、事件甚至标题等角度人手,深“追”细“究”补写、续写部分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只有这样,所完成部分才能与原材料珠联璧台。二是补写、续写部分的内容毕竟由考生自由安排,具有很大的“弹性”,因此,必须充分借助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大胆驰骋想象,进而将新鲜合理的“主活”搬上小作文的“舞台”。

“对策”之二:谋篇须小“题”大做 “麻雀虽小,五脏惧全。”补写、续写类片断作文虽属小“题”,但成文时少不了大作文的“影子”。事实上,只有能“克隆”出记叙文的立意、选材、组材、描写等方面的“因子”的片断作文,才可能博得欣赏者的“掌声”。因此,考生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实践国都必须小“题”大做,对记叙文的诸多“因子”进行全方位“扫描”“透视”,这样小片断里才能闪射出记叙文的“光辉”。

东风日产的营销底蕴 篇6

头一次是在4月份的时候,东风日产的高管在武夷山召开一个封闭式的研讨会,这里的市长胡书仁同志是我的朋友。此前,因采访的关系,有缘熟悉了东风日产的副总任勇先生,因为对他的敬重,我就建议市长宴请任总及他的同僚。席间,“父母官”与这些国内车界的领袖级人物交谈甚欢,我与斌波相互敬酒问候。第二次是在5月,东风日产福州的经销商老总董宝玉先生策划了一场名为“天籁之音”的大型新车促销演唱会,斌波前来助兴,在福州西湖酒店的晚宴上,我们再次相会,我和我一位政界的朋友与他谈及车型车市,饭后他说日后多多联系。第三回是今年6月,广州的花都,在东风日产合资五周年的媒体见面会上,当时我的注意点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而斌波分管的是市场销售,与他简单地礼节性闲谈之后,我在寻找我该访问的对象。

虽有三次会面,但因时间匆匆,与陈斌波并没有太多地交谈,彼此并无太深的印象。然而,当我关注东风日产营销方面的选题,并与他深谈之后,才知这个A型血,迄今在东风及东风日产服务了21年的汽车产业宿将,早期从事汽车产业研究,后期主管投资、公关、行政和市场销售,他不事张扬,从容内敛,但又非常善于思考。他的言语和内涵,让我感受到了东风日产的营销底蕴。

这种底蕴从坚实的数据中直观地显现出来。东风日产的销售业绩,从成立初期2004年的6万辆,到2005年15.7万辆,2006年20万辆,2007年27万辆,2008年计划34.5万辆。增长速度在国内车界堪称翘首。

“今年前9月,我们已经超额完成目标,9月份达到了创纪录的34421辆,剩下几个月是旺季,每月卖3万辆应该问题不大。”陈斌波对完成今年目标,挺进国内乘用车第一集团充满信心。

业内人士都很清楚,东风日产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销量保持持续增长的汽车企业,被称车界的“销售传奇”,当记者采访陈斌波之后,方知他们的“传奇”源自他们的营销底蕴,而这些底蕴又来自以下四方面。

前瞻性布局销售渠道

2003年,初掌销售部的陈斌波首先面对的就是渠道难题。当时,东风日产的渠道主要是以原风神汽车销售渠道为基础搭建的,同时辅以进口车渠道,数量不过六七十家。

“要在市场不断的变化的过程中取得先机,就要有稳健的增长、长远的经营方式。所以,我们从2003年开始,就着手网络的安全运营和布局。实际上,我们是国内第一家提出网络发展方向的,就是说必须要与市场的实际相结合适度发展。另外就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网点。”陈斌波告知本刊记者。

由于之前东风日产的渠道建设多以摸索的形式进行,导致各经销商专营店各不相同,很不规范,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汽车的销售及售后的服务,也损害了东风日产的企业形象。按照公司整体战略扩张的要求,陈斌波开始在公司推行日产全球标准,准确地说是日产在美国试行的标准,命名为“Noposn计划”。

针对当时的经销商,东风日产制定了一套考核标准,符合条件的则进行统一整理,具体到统一Logo、店面怎么布置等。如果实在是难以达到考核标准,则推倒重建。总部提供方案,按照经销商当地的具体情况建设。当时这么大力度的渠道重塑,对陈斌波是个很大的压力,不过庆幸的是,当时的经销商对这种做法很是欢迎。

企业的发展也要求更多的经销商参与进来,陈斌波则开始筹备经销商招标工作。当时,大量的资金涌入汽车行业,充斥着投资泡沫。陈斌波清楚地记得,他曾到一个仅能容纳一家4s店的小县城发展经销商,却有18家来竞争。

面对外来资金的疯狂涌入,陈斌波并没有被冲昏头脑,他严格按照东风日产的考核标准挑选经销商。这套标准涉及到经销商的财务状况、土地、团队等七个方面,其中以土地和团队为主,当然资金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陈斌波看来,正是这样的可执行性标准的实行,才为今后东风日产拥有的优质经销商队伍奠定了基础,为后来东风日产的快速成长打好了基础。

然而,重视标准效果的陈斌波并不迷信标准,虽然他清楚日产的标准销售管理体系将在成熟的市场逐渐发挥威力,但就当时的国内情况而言,还是要运用风神的快速和灵活策略。

2003年7月,也是Noposn计划进行的过程中,陈斌波开始考虑一个问题:在国内推行日产全球标准的4s店模式是必要的,但如果全部实行这种模式肯定会导致一些问题。中国的地域经济的差异性要求采用灵活的渠道模式。按照他的设想,可以在一些发达城市设立4S店,但在一些汽车消费不足的小城市不必这么做,可以由该城市就近的经销商发展二级网点,这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展厅,主推销售和一些快修、保养等简单的服务。

不久后,陈斌波提交了一个方案,交由中日双方高管讨论。日方高管一开始不同意这样做,他们认为日产标准在全球都实行了,而且效果非常好,为什么在中国要弄出个二级网点来?

陈斌波认为正确的思路并不一定在推行中一帆风顺,需要一个过程。他反复给日方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列举如此做的好处是既能更方便的服务客户,也可以节约公司的成本。最终,在他的努力下,这个方案在半年后征得了高层的同意,并于2003年年底开始实行。

历经五年的精心布点,至今年8月,东风日产在全国的一级网点320个,二级网点有250个,但陈斌波指出,未来可能二级网点会比一级网点多,具体的规划是2:1。就是一级网点会带两个二级网点,到时,整个店面数量不会少于一千家,中国大陆的每一个省份都有东风日产的专营店。

陈斌波之所以前瞻性地提前布局二三级市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考虑到经销商的利益,这样做不但对公司总部有好处,也能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给他们带来更高的回报。而强调对经销商的回报则一直贯穿于陈斌波发展、管理经销商的始终。为此,在他的主导下,东风日产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叫经销商支持部,就是专门帮助经销商解决问题。

在陈斌波看来,厂商与经销商的忠诚度是相互的,他并没有把经销商简单地定义成一个末端,他觉得只有在大家获得共同的利益的时候忠诚度才是最高的。

“现在,东风日产的二三级市场的占有率相对一级市场来说,表现得更好一些,比如上个月是一级市场是7%,而很多二三级市场超过10%。在比较大的城市,像北京、上海那些市场我可能做不过其他企业,回过头来在广州他们也做不过我,我必须注重整体市场。有二三级市场的辅助,我们的市场占有率高于其他的竞争对手,所以,我们的销量和盈利能力都是比较好的。”陈斌波对目前健全销售平台,甚表满意。

“市场精英”组建专业团队

事实上,陈斌波的手中还有一张

“王牌”——精锐的营销团队。

他告知记者,2004年8月,现任东风日产副总裁任勇从分管生产部门转到管理市场营销部门。2005年,市场部引入了新鲜血液,现任市场部部长杨嵩由任勇招聘进来,由部长助理很快升为部长。这使得中方在营销上有了更多话语权。2006年9月,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市场部部长杨嵩等访问温州市场时,任勇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东风日产将一改过去“重研发轻经营”的方式,东风日产对新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将进入高调时代。

此时任勇的“高调”,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市场部充满信心。

“市场部是市场销售总部的一个部门,从当初的20多人壮大到现在的50多人,它主要通过与企划部、销售部的合作进行市场推广和公关运作,从而带动产品销售和提升品牌形象。”陈斌波如此介绍。

市场部的“场景”,被市场企划科一名叫徐云红的员工用几首歌名描绘得真切而生动。这篇刊发在东风日产内刊上的文章,让人感受到这个团队在平日里的敬业状态。她是这样形容的:市场部——《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工作——《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会议——《海阔天空》;午休——《想说爱你不容易》;下午6点——《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出差——《风雨无阻》。她称赞“市场部是一个快节奏的部门;一个高速运转的部门。在这里工作,紧张而充实,忙碌而自由,和谐而快乐,真切感受到时间的珍贵,分秒必争的概念时刻铭记在心。”

市场部有这种氛围,并能在国内车市“骁勇善战”,是因为这里有几位让业界同行也钦佩有加的“专业精英”。其中包括“灵魂人物”、市场部部长、原宝洁公司市场主管杨嵩;郭伟,市场部副部长,原TCL公司通讯新闻总监;菊池毅彦,市场部副部长,原日产营销高管;曾维坚,市场部部长助理,原台湾裕隆汽车集团营销高管;文飞,市场部企划传播科科长,北大MBA,原来北京一家IT公司传播总监等。

“如果从时间上比较,我们无法判断究竟是这些集中于营销领域的‘精英们’促成了东风日产定位的转型,还是东风日产出于对市场营销的重视而吸引了这些人才。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些跨领域的优秀营销人才不仅将此前在各个领域的经验和理念带给了东风日产,也同样在东风日产中完成了自己专业营销生涯的又一层积累”。陈斌波告知记者。

“听听他们专业的精辟的观点,就让人感觉到市场部的底蕴。”

很显然,陈斌波对自己的属下部门爱惜有加,话语间充满自豪。杨嵩——“汽车产品的营销,关键点是要有强势品牌和强势终端。”郭伟——“从产品时代到营销时代,是汽车行业的大势。”曾维坚——“汽车行业在了解市场趋势时不一定是针对汽车本身,而是要了解消费者的生活形态。”

这些“营销精英”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似乎是东风日产企业文化的一种特质,也由此造就了如今这一批活跃于东风日产营销、市场等领域的职业经理人阶层。

在这其中,杨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5年5月,杨嵩进入了东风日产,刚开始他并不是很适应这种变化。虽然同样是在市场部,但由于两个公司产品的巨大差异,给杨嵩带来了一些困惑。

前者销售的是快速消费品,使用的寿命不过几个月;而后者的产品则可以使用数年,是除了房子以外最耐用的消费品。此外,汽车行业的政策、环境及其他相关知识也让杨嵩体验了无数个日夜的“快速充电”期。

但最终的结果是,杨嵩在东风日产完成了自我的一次蜕变。在熟悉一段时间之后,杨嵩找出了两个行业的共同点:营销理念。二者都要有明确的定位,并以此提供给消费者独具价值的产品,才能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个发现让杨嵩开始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而郭伟在进入TCL之前,已经在公关以及品牌推广领域有所建树,在TCL这个家电业领先企业中的经历,更让她在品牌推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也成为东风日产对郭伟青睐的原因,而此前很少担任过副职的郭伟,也毫不介意地接下了副部长的职位。已经在公关及品牌推广方面颇有心得的郭伟,无疑希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再次开拓新的领域。

在陈斌波的眼里,市场部的营销思维总是清晰而前沿的,自己的思路常常与他们不谋而合,甚感工作中合作的愉悦。

他和杨嵩同时提出这样的见解:东风日产不断通过调整产品定位、升级产品以及参与事件营销等形式,去改善品牌形象,增强企业营销能力。

首先,东风日产很重视网络媒体对于汽车营销的价值。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如今国内的网民超过了一个亿,这其中就包括汽车消费者中的高价值群体。因为那些收入较高、有文化、注重生活体验的消费者,上网会比较多。

二是汽车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产品,我们不可能单纯依靠电视或报纸广告让消费者对产品有很透彻的了解。而网络媒体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传播,方便消费者随时通过网络中所链接的大量汽车图片、文字资料,了解购车信息,进行产品对比。

其次,在实际的营销应用中,东风日产非常注重在一些营销活动中实现对消费者的立体覆盖,会把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的整合。毕竟很多消费者还是比较习惯于传统媒体的,因此我们把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作为新车上市、促销活动等的第一步先期导入和告知性媒体。而在这时,网络媒体就是第二步了,关于汽车产品更为详细的资料会通过网络进行报道、宣传。

东风日产对于网络媒体的应用方式,并不只局限在投放硬性网络广告。除广告投放外,目前主要还通过合作专题,以及组织一些网络互动活动等形式来进行网络营销。比如与一些大型网站合作策划“汽车安全驾驶”、“新车报道”等专题,也会通过网络媒体组织自驾游、调查、评选等活动,实现与网友互动。

未来,东风日产还会有一些更为深入、更有突破性的网络营销应用。会利用网络媒体来做一些直复营销,比如利用电子杂志、电子邮件直投等形式,或为消费者提供一些定制化的信息服务。这些形式都充分发挥了网络媒体的互动性,是其他传统媒体形式做不到的。

“充分运用电视、网络、平面等媒体形式,进行‘立体式’营销传播,来放大市场营销效应,这是我们执行营销的一个方向。”在市场部团队面前,陈斌波运筹帷幄。

独到的营销理解

陈斌波及东风日产所表现出的营销智慧,在于他们对“营销”的“独到理解”。

两年前,《绝对挑战——巅峰营销》与销售精英大赛使得东风日产在中国汽车业内赚足了眼球。实现销售水平的超越,将东风日产的销售服务树立成整个行业的标杆与典范,举办《绝对挑战——巅峰营销》与销售精英大赛都是东风日产在品牌拓展和营销思维方面大胆尝试的第一步,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陈斌波对于汽车

营销独到的商业理解。

他告知记者,《绝对挑战——巅峰营销》是他们进行产品推广与品牌宣传所寻求的途径。2005年底,他们就与中央电视台共同策划这档节目。他说,“其实这种植入式营销在国外的应用非常普遍,在国内还比较少被企业采用,但从效果上看还是不错的。我们最初的想法是,既要寻找一位营销总监,又要向公众展示一下东风日产开放的文化。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我们注意了二者的结合。”

销售精英大赛同样是东风日产开创的一种新的营销模式。陈斌波对此的评价是,“从规模上看,销售精英大赛参赛的销售顾问达到了2500人,参赛的专营店数量达到了250家左右,共吸引了8万人次的客户到店关注。我们希望通过举办销售精英大赛这类活动,来完善销售人员职业晋升的通道。其实,东风日产不仅有销售精英大赛,还有维修工人技能大赛、SA(维修接带)技能大赛等。做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专营店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市场终端的服务水平,给客户带来真正的方便与实惠。”

“我们希望通过培养高素质的销售顾问与服务代表,以强化我们的市场口碑,从而完善我们的营销体系。为此,我们还开辟了第二通道:除了给销售顾问安排职位外,还给他们评选经济师、高级经济师的职称,这对销售顾问的生涯规划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陈斌波始终推崇这样的营销理念:重视服务的质量,是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一个企业的发展,不能只看眼前,要看得远一些。他认为,“我们的工作不是去推销汽车,而是向顾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纵观中国目前的汽车市场,陈斌波的观察是,需要改善的地方还很多,汽车企业单纯追求综合能力的排名,会掩盖很多问题,类似“竞争力排名”更有利于企业认识自己在市场上的位置。汽车企业的竞争是体系的竞争,是生产、制造、研发、营销等能力的竞争,这样方能在市场上找到“稀缺”的终端客户资源。

陈斌波同时强调说,中国整体的变化应该说非常大,过去井喷环境之下,只要生产出来都可以卖出好价钱,现在竞争者越来越多,慢慢的这个市场的概念、营销的概念、服务的概念越来越重要。所以营销手段的创新,这种服务的概念已经很快的发生变化,也许国外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的路很快就会走过去,就像我们市场发展的速度一样。

在提到东风日产的产品文化时,陈斌波告诉记者:“现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单纯的售卖已经没有多少附加价值了,就像那句老话讲的,一流的企业卖文化。东风日产也将自己定位为以最具价值的汽车产品和服务为顾客提供丰富的人性化的移动生活体验,用一句话来讲就是:人因车而改变生活。”

“我们在市场运作中不断积累这种理念,积极地从关注入的角度去塑造产品。比如像座椅、车内室氛围的营造等都是家庭化的,因为对于有车一族来说,可能坐在车上比坐在自己家里的沙发上的时间还要长。总之,我们的营销线条是非常清晰的。”陈斌波说。

相对于汽车行业的“饥饿营销”来讲,情感营销是反其道而行之,并且在行业内方兴未艾。东风日产一贯擅长文化营销、情感营销。无论是天籁上市时在长城脚下公社举办的“圆。天籁境界”音乐晚会、TIIDA牵手《无极》,还是“帕瓦罗蒂帮着东风日产卖车”,以及启动大型绿化公益行动“天籁绿洲”计划,等等,都是以文化、情感为主线。陈斌波说,“我们强调自己卖的不是简单的车,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会强调生活的品位。”

对于市场的变化,陈斌波直言,“感觉像猛虎一样,2003年、2004年整个车市状况记忆犹新,今年又跟2004年差不多了,真是四年一个轮回啊,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从最开始什么车都好卖到今天你必须费尽心思去卖好一部车,过去靠一个产品就可以了,现在必须要有市场的推广、营销的理解。”

独特的产品气质

产品质量是营销的核心元素,东风日产独特的产品气质,增强了他们的营销底蕴。

全球汽车行业有一个共识:“销售看丰田,技术看日产。”延续了日产“技术至上”理念的东风日产保持了“技术领先”的特色,可要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东风日产的口号是,“永远领先半步”。

“领先一步不行,不领先更不行,只有领先半步才是最适合中国市场的。”东风日产副总裁任勇主张的“领先半步”,而这个“半步”有一个微妙的尺度。

陈斌波就此解释说,任总曾经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环保汽车观”,也就是说,开发最先进的汽车环保技术固然很重要,但是环保不能以增加消费者的额外成本为代价,汽车厂家眼下最重要的任务是努力提供消费者愿意购买而且能够购买的环保车型。

“只有消费者愿意购买、能够购买的环保车型,才是真正的环保车型,过于领先的技术,只会加大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成本,反过来又会制约环保车型的推广。因此,东风日产坚持“领先半步”的策略,优先导入最先进的发动机和CVT变速箱技术。”陈斌波所说,仍然强调“产品开发,领先半步”的重要性。

他同时向记者介绍,东风日产所采用的发动机包括VQ和MR两大系列,其中VQ发动机曾连续14年荣获“全球十佳引擎”称号,以动力强劲平顺、节油环保而著称,刚刚在北京车展上全球首发的新一代天籁轿车搭载的是第四代VQ发动机。MR系列发动机广泛应用于轩逸、逍客、颐达、骐达等车型上,节油性能在同排量车型中处于领先位置。

据记者的了解,东风日产旗下多款车型都应用了CVT无级变速箱,它的最大优点就是通过主、从动轮和金属钢带来实现速比的连续可调,大幅度降低了能量损失,并保证发动机在最佳工况下工作,从而将顺畅的操控体验和环保节能同时完美实现。在同等驾驶条件下,搭载智能CVT无级变速系统的车辆比一些搭载传统自动变速箱的车辆节能约15%。4台装配CVT变速器所达到的节能效果可以媲美1台混合动力车。

东风日产已将自主设计车型纳入产品规划,这是合资汽车企业在未来树立市场地位的重要条件。从近两年东风日产推出的新车型来看,轩逸、骏逸和骊威等均为中国首发,而新天籁则基本以中国市场的需求为基础来进行开发设计,东风日产在本土化研发能力的提升方面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前年,东风日产拿到日产社长奖,这是表彰东风日产的品质,取得了日产标杆的水平,他们在新车的IQS等方面的评价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今年投放的新车,例如说逍客,上市时的质量评价比日产公司的成绩还要好,新天籁的上市,新天籁出厂的品质水平同样又比日本同期的水平要高。

“五年来,我们的产品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系列的车型都有的,全系列的产品线,无论是从三厢车、二厢车、SUV都是最丰富的产品线,我们通过对市场充分的调研,引领中国的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

陈斌波进一步说,“为了了解市场和客户的诉求,我们做了大量关于路况和中国特点以及对产品特性进行调查的实验,从原来的复制型设计到开发设计,原来的车型是复制性的,现在产品开始从图纸开始设计。”

从最初的认证,适应中国的路况和法规,到现在参与开发和实验,这是东风日产技术中心的情况,技术上可以达到全球同步,有一款车是全球首发,天籁是日产海外第一家生产,技术中心合资后一步一步的努力,保证东风日产丰富的产品线和密集的产品可以顺利的上市。

陈斌波在2006年预言,中国车市高速发展的时代会在2008年成为过去,现在这一时代已经来临。虽然今年上半年车市的总销量还在上涨,但下半年的车市行情的确不明朗。车市竞争是一场马拉松,制造出高水准的产品再加上高品质的服务,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取胜。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陈斌波一直保持放松状态,有问必答,对敏感话题也不避讳,显露出他坦荡直率的性格和胸襟。这与他的个人修养有关。现实中,涉猎广泛,历史、文化、哲学、传记类图书都是他喜爱的类型。读书使他放松了精神,也使他找到了自己的偶像目标。

“从领导方式和领导艺术上来讲,我特别佩服杰克·韦尔奇。作为领导,他特别注重和下属交流,懂得如何放开下属的手脚,给他们发展的空间,这点特别值得借鉴。”

打造深厚的文言底蕴 篇7

一、背诵默写题

从七年级起就要有长远的规划, 读懂新课标, 把中考必背的50篇 (含《游山西村》) 在每册教材目录中打上“√”, 教材要求背诵的一定要背 (作为语文的积累) , 而打了“√”的篇目教师要亲自去抓, 不定期默写, 绝不错过。到了九年级总复习的时候, 就只关注打了“√”的篇目了, 绝不浪费时间。

二、古诗词鉴赏题

古诗词鉴赏主要有两类题型:对内容的理解和写作手法的鉴赏。

在内容的把握理解上, 平时要训练一种做题的方法:第一步看标题, 标题是文眼, 经常能概括内容;第二步看作者, 作者的风格常常是固定的, 例如,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忧国忧民, 田园诗人陶渊明隐居避世, 婉约诗人李清照温婉哀怨;第三步看内容, 并特别注意诗中的意象, 例如, 鸿雁明月寄托思念, 双燕孤飞传达闺怨, 长亭折柳表示朋友惜别;第四步看问题, 命题者在命题时会传递出很多信息, 给我们理解诗作带来很大的帮助;第五步再看内容, 带着问题、带着题目反馈回来的信息再次看内容, 一定会有意外收获;最后一步当然就是答题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在这六个步骤中还有一步是始终贯穿的, 那就是涉及注释时一定要认真研读, 可帮助学生理解写作背景及内容。

对写作手法的鉴赏, 只能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把主要涉及的几种手法讲透彻, 如虚实相生、托物言志、细节描写、动静结合、烘托对比。然后让学生长期训练, 特别注意不能只重手法, 而要学会联系内容, 才能得到该题满分。而如何联系内容又是一门学问, 这里面有一个小窍门:找到句中的一个关键词, 一个能够体现其表达意思的关键词, 在回答问题时把这个关键词抄过去, 基本上能把内容答到。

三、文言文阅读题

其主要题型有:节奏划分、词义解释、翻译句子、文意把握、分析人物。

医患关系的人文底蕴 篇8

在医疗卫生领域, 医患关系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患关系的和谐程度是对社会发展现状的客观反映, 而当前全社会医学人文底蕴的缺失是加重医患关系恶化的因素之一。

1 医学人文底蕴

《辞海》中, “人文”泛指各种文化现象, 习俗, 人情;“底蕴”泛指事情的内涵。“人文底蕴”则是指社会、个体在文化涵养上的内涵积累, 是社会、个体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医学人文底蕴”概念的构成源于医学既是自然科学, 也是人文科学的属性。医患关系的人文底蕴中包含医学人文底蕴, 而医学人文底蕴的不足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医学人文底蕴主要涵盖的内容包括以医学为基础的全社会人群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水平、医方的人文素养和患方的人文素养。

2 医患关系的人文底蕴现状

当前医患关系较为复杂, 经常有患者投诉、殴打甚至严重伤害医务人员的事件发生, 这一现状反映出目前患方对于医方极大的不信任、不认可。而医务人员对当前医患关系现状也多有负性情绪[1]。

2.1 医患双方观点不一致, 医患关系人文底蕴基础尚未形成

2008—2011年,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项医患关系调查研究, 调查显示, 超过40%的医务人员表示压力巨大。2012年报道的一项在北京市三甲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 医方对医患关系的评价低于患方[2]。目前, 医患双方存在着诸多误解。医务人员认为现代医学能够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 医生并不是无所不知的, 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患者往往认为现代医学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也对医务人员充满了较高的期待[3]。在医患双方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 医患双方交流和沟通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 双方误解不断加深, 信任感降低, 这种恶性循环使得医患关系进一步恶化。

2.2“技术至上”观念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当前, 医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对提高疾病诊断、改善治疗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 也给医疗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对高新技术的依赖淡化了医务人员对人本身的关心。同时患者在不同程度上也存在着唯医疗技术至上的观念, 使得在医疗过程中, 医学的整体性和人文关怀作用被弱化、忽视。部分患者认为, 只有使用先进的检验技术或设备检查的结果才准确, 才令人信服。由此可见, 患者对先进技术的信任有时甚至超过了对医生本人的信任。而许多医生看到的只是患者所患疾病, 思考的是使用哪项检查来找到病因, 个别医生甚至考虑的是不能因检查不全面而引起医疗纠纷。“技术至上”观念的存在使得医患双方变得冷漠, 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 弱化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实践中对心理、社会因素的关注[4], 致使人文因素在良好医患关系的维持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2.3 卫生宣教工作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健康意识迅速提高, 对医疗保健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此,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予以高度重视, 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 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较好效果。由于群众自身的医疗卫生基本知识相对缺乏, 在接受大量未被充分理解的医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 对医学专家讲授的各种知识被动、全盘接受, 辨别各类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 又会产生很多问题。有报道称, 某些患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在错误理解医学信息的情况下, 常常延误治疗, 甚至威胁到了生命安全。而患者易将因被“误导”所致身体受到伤害的事实归结于医方对所发布的信息不负责任, 对医方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产生质疑, 由此又加剧了医患双方的不信任。

我们引入风险矩阵法, 以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危害程度两个因素对这一社会现状进行风险评估。如果将被误解的医疗信息被患者接受的可能性定义为“可能”, 患者被“误导”后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程度定义为“中等的” (见表1) , 那么, 对患者健康可能造成的风险等级属于高风险, 应引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卫生宣教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从患方角度看, 患者迫切希望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 对医务人员的诊疗技术也给予过高的期望;从医方角度看, 医务人员在面对患者过高期望的情况下, 承担着巨大压力。然而, 医学学科的科学性决定了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专业地位, 患者及其家属、社会大众对生命预期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不足, 全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和科学生命观的建立有待加强, 医学人文底蕴尚未完全形成。单纯的卫生宣教固然会起到一定作用, 但加深医患间的相互理解, 建立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更重要。

3 医患关系人文底蕴的构建

医患关系人文底蕴的构建是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基础。笔者认为, 可从加强全社会医学人文底蕴建设、提升医方人文底蕴、培育患方医学人文底蕴3方面进行。

3.1 加强全社会医学人文底蕴建设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加强全社会的医学人文底蕴建设, 就是要努力提高全社会道德文化水平。在丰富医学基础知识、预防保健知识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的同时, 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社会引导, 在全社会开展科学的生命观、死亡观教育, 提高并深化全社会对生死的认识, 科学看待生命, 倡导生命意义, 提升生命价值, 促进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此基础上, 加强社会舆论导向, 为医患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2 提升医方人文底蕴

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底蕴是医务人员能够长期提供科学的、高质量的预防保健服务的重要基础。医方人文底蕴的提升, 需要医务人员既对自身的职业特点有深刻认识, 也对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有深刻理解。国际劳工组织 (ILO) 指出, 医生是基于现代医学的科学原则, 诊断并治疗人类身体和精神的疾病、障碍和损伤, 并推荐预防措施。而卫生工作方针是指导医疗卫生实践的重要指南。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始终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强调动员全社会参与。因此, 在卫生宣教工作中, 需要医务人员对医生职业特点和卫生工作方针有全面、深入的理解, 提高与公众交流沟通的技巧, 对所讲授的内容有充分把控, 使信息能够准确传播。面对患者及其家属, 要进行反复宣教, 确保其对疾病、用药、知情同意等环节充分理解。医务人员人文底蕴的提升不仅要加强沟通能力培养, 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尊重, 对社会和历史的深刻认识, 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增强对生命的敬畏感。

在提升医务人员人文底蕴的同时, 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医学院校在加强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教育的同时, 要加强敬畏生命、珍重健康的医学价值观教育, 加强医学职业精神和综合素质教育, 加大医学人文课程建设力度。

3.3 培育患方医学人文底蕴

目前, 人们对基本医学常识的掌握还十分有限, 且受传统观念、社会环境的影响, 对生命、死亡的认识也比较局限。另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寿命的大幅提高, 人们期望长久享受幸福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是, 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 人们对死亡的讨论和认知不足。在疾病治疗方面, 患者对于疾病的治愈给予了较高的期望;在治疗手段的选择上也容易出现急于求成的现象。对此, 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 进行医学知识普及教育、终身教育, 使人们树立科学的生死观, 科学看待疾病与治疗的关系, 认识到医学是发展的科学,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要理解医学, 包容医生, 给医学继续研究发展的空间。患方人文底蕴的养成, 有赖于医务人员、医疗卫生系统的培养, 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包容的患者可以成就苍生大医, 尊重体谅患者的医务人员可以培养出信任医务人员的患者群。患者、医务人员整体医学人文底蕴的提升, 可以形成医患双方良好的互动, 增进医患双方的相互信任, 从而促进医患关系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戴元光, 韩瑞霞.我国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基于健康传播视角的实证分析[J].新闻记者, 2012 (4) :15-20.

[2]李珑, 王晓燕, 王辰, 等.医患不信任问题对医方医疗行为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 2012, 32 (1) :56-58.

[3]Richard Smith.Why are doctors so unhappy?[J]BMJ, 2001 (322) :1073.

“北京精神”的深厚文化底蕴 篇9

一、“北京精神”的内涵

“北京精神”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是首都市民共有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规范, 反映了北京的精神风貌。

“爱国”作为“北京精神”的核心, 是“北京精神”的第一要义, 彰显了“北京精神”的高度, 深刻反映了北京作为首都讲政治、顾大局、树正气、重奉献的市民风貌。北京有着爱国的光荣传统, 从“五四”运动、“七七”事变到开国大典、迎接香港和澳门回归, 到抗洪抗震救灾、申奥行动与奥运会成功举办, 都是北京人爱国的生动写照, 体现了北京人心系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新时期, 北京人的“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要理性爱国, 把对祖国的满腔热情转化为振兴中华的强大力量。

“创新”作为“北京精神”的精髓, 体现了“北京精神”的活力, 是北京推陈出新、继往开来、不竭发展之源。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与动力。没有创新, 人类社会就没有进步与发展, 只能是死路一条。北京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从周口店“北京人”的智慧到“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 再到今天北京正迈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都无不体现北京市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创新给北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包容”作为“北京精神”的特征, 体现了“北京精神”的大气与睿智, 博大胸襟和非凡气魄。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造就了北京人包容的地域风格。北京精神的“包容”既有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宽广胸怀, 又有雍容大度、和谐共生的心态与气度。2008年北京奥运会,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的主题, 充分展现了北京有容乃大的风采与魅力。在今天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时代,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 全国的政治与文化中心, 更需要包容的智慧。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进程中, 要善于吸纳和借鉴一切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 使北京更具凝聚力和吸引力。

“厚德”作为“北京精神”的品质, 是“北京精神”的灵魂, 体现了北京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北京历史文化悠久, 有着3000年建城史和800年建都史。不同历史时期、众多民族的优秀文化的交融赋予了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 也培育了北京市民崇德、尚德、重德、厚德的品格。新时期的北京不仅传承了北京的尚礼、厚道、助人等优秀的厚德风范, 而且与时俱进, 增添了新的内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为北京市民的厚德注入了时代气息。

“北京精神”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主线, 正是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对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的热爱, 才赋予了北京人奋发图强、勇于创新的精神, 赋予了北京人包容博大的胸襟, 赋予了北京人崇礼厚德的品质。“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 它给“北京精神”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使“爱国”不是停留在空谈, 落到了实处, 使“包容”与“厚德”有了强大的动力支撑。“包容”和“厚德”是“北京精神”的特征与品质, 它是“北京精神”的人格化, 展示了“北京精神”的宽度与厚度, 使“爱国”更具时代风采并恒久永续, 使“创新”赋有世界眼光和道德的坚守与责任。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北京精神”的深厚文化底蕴

“北京精神”展示了北京人积极向上、锐意进取、和谐共生、文明有礼的大都市形象, 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同时, “北京精神”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

“北京精神”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简单的八个字, 不仅浓缩了丰富的内涵, 而且有着十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它是绵延不断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文脉的基本精神所在,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旨。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由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 它博大精深, 融各地域文化为一体, 主要包括儒、释、道三大流派, 而其中以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最为深远。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旨所在是以义为先, 保家爱国;革故鼎新, 自强不息;以和为贵, 宽厚包容;尊道重德, 崇礼厚德。这正是今天“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源, 或者说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育今天“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基本元素。

(一) “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 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就中国来说, 几千年来, 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 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 具有无与伦比的经验。从中国历史中我们看到:中华民族历经5000多年, 经历无数次的大风大浪和兴衰变化却岿然不动, 并保持民族的生机和活力, 其中爱国精神就是其凝聚力与向心力。

以义为先、保家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 这里的“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特质和核心。与西方国家不同, 中国古代的半封闭的大陆性自然环境和以土地、家族为中心的“农业宗法式”式社会结构造就了中国人特有的整体意识、群体观念及保家爱国的精神品质。中国传统文化视“大统一”为社会最高理想, 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最高目标, 强调群体价值, 把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称为“公”或“义”, 并放之首位, 反对把个人私利置于国家、民族利益之上。当个人与群体、民族、国家发生利益冲突时, 宁舍小利而取大利 (义) , 甚至为了民族与国家“杀身成仁”、“舍生而取义” (1) 。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学派倡导以内圣之功达外王之力, 积极入世, 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他们提倡“国耳 (而) 忘家, 公耳 (而) 忘私” (2) , 主张“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3) , “义以为上” (4) , “见利思义” (5) , 强调整体利益和社会责任。孔子在“天下无道”、“礼坏乐崩”的时代, 忧国忧民, 周游列国, 祈盼“克己复礼”, 达到平天下的目的。孟子提出:“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6) “如欲平治天下, 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 (7) 对民族、国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儒家思想的熏陶、影响下, 中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民族英雄, 谱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彰显了中国人的爱国精神。

在中国, 爱国传统历史悠久, 爱国精神源远流长, 它就像一根红线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封建时代, 皇帝是天下一统的象征, 爱国和忠君联系在一起, 爱国精神主要表现为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本民族利益, 以及忠君、治国安邦, 等等;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爱国精神主要表现为反帝和反封, 要维护民族独立与国家主权, 寻求和探索救国强国之路;当代中国的爱国精神, 应该是对历史上中国爱国精神的积淀与凝练, 是对中国历史上爱国精神的弘扬。作为“北京精神”的“爱国”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国优良传统, 又增添了新的时代特征和北京特色。

北京精神的“爱国”不仅是北京人的光荣传统, 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所在。

(二) “创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 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革故鼎新、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之一, 这其中包含着“创新”之精髓。《周易》首卦《乾卦》告诫人们:“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古代先哲认为:人应该效仿天道刚毅坚卓, 自立自强, 积极进取, 永不停息, 奋斗不止。而天宇运行不息之源就在于革故鼎新, 在于“变”与“新”, 也就是“创新”。创新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根本与不竭动力,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才能长久。可谓“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8) 。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创新的精神, 强调“新”、“变”。《尚书·康诰》告诫人们:“作新民。”做人要革旧更新, 不断进取, 不断创新;《诗经·大雅·文王》说:“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周虽然是个古老的国家, 但它仍能顺应天命, 不断求新。做人要创新, 国家也要创新, 都要“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9) , 要天天变, 时时变, 锐意进取、推陈出新, 因循守旧, 不求变化创新, 必然灭亡。

《周易》作为儒家的经典,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各个流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变”与“新”是其主旋律和显著特征。《周易·杂卦传》明确阐发了“革故鼎新”的思想:“革, 去故也;鼎, 取新也。”提出:“生生之谓易” (10) , “变在其中矣” (11) , 宇宙永远保持生机与活力之源就在于“变”与“新”, 在于创新, 新陈代谢是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与此同时, 《周易》还进一步强调和赞颂除旧布新、新陈代谢是宇宙间的大德、盛德。《易传·系辞上》说道:“日新之谓盛德。”《易传·系辞下》又说道:“天地之大德曰生。”既然“变”与“新”是宇宙间最大的德性, 我们就应该遵循发展变化的规律, 树立创新意识, 以创新为切入点, “不可为典要, 唯变所适” (12) , 不要墨守成规, 因循旧章, 被经典所约束, 而应根据情况作相应的变通、创新。要不断进取, 不断创新, 才能生机勃勃, 充满活力。

近代思想家、政治家魏源在《筹鹾篇》中写道:天下“无穷极不变之法, 无不除弊而能兴利益之法, 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 指出中国唯一的出路在于社会变革, 只有变法才能结束危机四伏的局面。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宣扬维新变法的主张, 高倡中国社会变则存, 不变则亡。

这些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除旧布新、吐故纳新的创新精神。“北京精神”的“创新”不仅是北京发展的动力之源, 活力之所在, 而且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之本。

(三) “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 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以和为贵、宽厚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最高价值, “贵和”、“尚中”是中国人的普遍追求。因为中和是天下之大本和天下之达道, 只有“致中和”才能“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13) , 主张“天人合一”, 人与人和谐。而要达到“和”的途径就是“包容”, 要和而不同、和谐共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包容”的大智慧。《易经·坤卦》赞美阴柔之美, 充满着和顺宽容的包容精神, 告诉人们要像大地一样具有包容的胸襟与气度, 载养万物而不止。孔子在《礼记·孔子闲居》中教育人们要达到无私包容的境界。他说:“天无私覆, 地无私载, 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 此之谓三无私。”告诫人们要像天地日月一样具有无私包容的精神。

“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中国人都自豪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其实中国龙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它从外形到内涵都渗透着兼容与综合的包容精神。它集牛、虎、鹿、鹰、蛇、鱼等主要特征, 并加以扬弃和改造, 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龙。它能天上飞, 陆上跑, 水中游, 海陆空本领集于一身, 无所不包。龙的传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包容”的典型例证 (14) 。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还体现在它恢弘的气魄, 能借鉴吸收任何外来文化的优秀东西, 并融会贯通, 使之更加灿烂辉煌。如: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 印度佛教在东汉初年传入中国, 后来实现了佛教中国化, 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的佛教禅宗等宗派, 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竞长争高、甚至三教合流的局面。

可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性, 不仅是“北京精神”的特征, 而且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溯源, 是中华文明绚丽多彩、熠熠生辉的魅力所在。

(四) “厚德”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品质

“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 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品质。

尊道重德、崇礼厚德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基本精神, 其中“厚德”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高的伦理道德理念和中华民族的美德。与西方文化崇尚自然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 十分重视人事论问题的研究。在人事论的研究中, 强调人的道德修养, 强调五伦, 强调德治。

“厚德”一词最早源于《周易》的《坤卦·象》:“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要像大地一样以宽厚之德容载万物。《大学》开篇就提出:“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明明德”就是彰显高尚的品德, 它揭示了大学的宗旨、最高目标就是要弘扬崇高的德性, 已达到最高境界的善, 这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重德、厚德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德性最为根本, 是做人、安家、治国的基础。《大学》明确指出:“德者本也。”“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治国要先齐家, 齐家要先修身, 而修身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15) 。只有个人律己重德、修身养性, 才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道德至上的文化, 强调以道德为中心, 无论是做人之道, 还是治国之道, 都要把德放在第一位。道德不仅体现在个人的内在心灵与外在言行, 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 还体现在国家的治理上。做人要“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16) , 要有仁爱之心、宽厚待人、诚信礼让, 要“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17) , 要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8) , 成为君子、圣人、贤人或大丈夫等道德高尚之人;治国要施以德治,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9) , 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厚德”不仅体现了北京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 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魂与内在之美。

“北京精神”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 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向上的基本精神特质。

论经济行为的伦理底蕴 篇10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行为,伦理底蕴

1 西方经济与伦理关系的回顾

在西方, 经济与伦理的传统联系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崇尚经济活动中的善行, 强调善是经济活动中的目的, 经济活动只是达到善的手段。在近代, 从亚当·斯密到约翰·穆勒,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伦理思想体系得以形成, 经济与伦理得到了较完善的结合。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 从人的同情心出发, 考察了个人的道德情感和社会的伦理关系;在《国富论》中, 以人的自利本性为基础, 确立了古典自由主义的经济观。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在这两部分别讨论伦理学和经济学问题的著作中, 各出现了一次“看不见的手”的提法。斯密说:“ (富人) 雇用千百人来为自己劳动的唯一目的是满足自己无聊而又贪得无厌的欲望, 但是他们还是同穷人一样分享他们所作一切改良的成果。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对生活必需品作出几乎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给全体居民的情况下所能作出的一样的分配, 从而不知不觉地增进了社会利益, 并为不断增多的人口提供生活资料。”“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 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在这场合, 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 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 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 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看不见的手”究竟是什么, 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没有明确定义, 它只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况且, 既是“看不见”, 似乎也无法具体说出那只“手”到底指的是什么, 它仿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是, 综观斯密在这两本书中论述的思想, 我们可以抓住“看不见的手”的实质:它隐喻的是一种建立在利己行为基础上的调节私利与公益关系的市场力量。

按照斯密的理解, “看不见的手”是具有伦理特性的。《道德情操论》中的“看不见的手”激发了富人们的同情心, 使得他们能够与穷人们分享生活必需品, 而不是完全地将生活必需品据为己有;《国富论》中的“看不见的手”在个人追逐私利的同时, 无意识地、自发地促进了社会公共利益的扩展。斯密用“看不见的手”沟通了私利与公益, 表明了他对市场自身伦理调节力量的信任。由于他是西方自由经济理论的鼻祖, 因而, “看不见的手”被西方经济学中占主流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推崇, 奉为圭臬, 并成为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当然前提。在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的眼里, “看不见的手”在市场中具有无穷的魔力, 它伸向哪里, 哪里的市场就充满生机和活力, 就能调整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公正;市场存在的问题无须其他力量的干预, 只要有了这只“看不见的手”, 包括社会伦理问题在内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如此看来, 被神化了的“看不见的手”兼具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伦理发展的双重功能。

在斯密及后来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的思想中, 对“看不见的手”的伦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论述, 其主要观点是:首先, 市场伦理的发展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市场能够自发形成既保护个人利益也促进公共利益发展的伦理秩序, 个人和组织不能从外部予以干预, 任何形式的干预都是对市场伦理秩序的破坏;其次, 市场提供了个人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无论是谁, 在市场面前都是平等的经济主体, 都有获取个人最大利益的权利, 它消除了人与人之间在生存和发展权利上的不平等性和差异性;再次, 市场保障了个人主动的道德选择自由。个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是自由的, 不受外部力量的约束和强迫, 市场反对任何违背个人意愿的道德性强制;最后, 市场推进了公共利益的发展。在个人追求利益增值的同时, 不需要刻意地考虑公共利益, 因市场力量的作用, 对私利的追求无意间也能使公共利益自然增长, 个人利益是公共利益的基础。

到了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约翰·穆勒那里, 对“经济人”的含义有了更加明确的界定, 但穆勒也指出, “经济人”只是一种抽象, 而非现实的人本身, 它是对人的实际行为的一种不完全精确的假设, 因此得出的结论只在抽象意义上为真, 一旦运用于实际就要进行修正。

遗憾的是, 近代以后, 西方主流经济学遗忘了经济的伦理意蕴, 朝着“价值中立”的实证科学发展, “经济人”成为一个模型和分析工具, 排除了任何伦理因素的考虑, 其主要原因是“边际革命”以后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 经济学是使用数学方法并依据数学模型进行“演绎”的科学, 应该说, 经济的数学化是一种进步, 它能使经济学的逻辑结构更加精致, 但由于过分忽视人的丰富性研究, 把理性经济人归结为数学符号的简单化趋向, 使经济学成为“象牙塔之中的黑板经济学” (科思语) 。对此, 马丁·霍利斯与爱德华·内尔讽刺到:“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没有直接阐释理性经济人。理性经济人的潜在假定存在于投入与产出、刺激与反映之间, 他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曾结婚也不是单身汉。我们不知道他是否爱狗、爱他的妻子或喜欢儿童游戏胜于喜欢诗。我们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但我们知道无论他要干什么, 他会不顾一切地以最大化的方式得到它。”

而丧失伦理内涵的“经济人”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条件, 而是在危害市场经济。凯恩斯有一句令人深思的话:“.……我们将自由地回到宗教信仰和传统美德的那些最确切的原则上来——贪婪是一种罪恶, 高利盘剥是一种不端正行为……我们将再次把目的看得高于手段, 宁愿取善而不为实用。” 这是经济学家的忠告, 值得我们深思。西方主流经济学不仅将经济学与伦理学割裂开来, 而且将“经济人”的思维逻辑大规模地侵入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其他社会科学领域, 用德国学者彼得·科斯特洛夫斯基的话说就是:“在当代的实证主义经济学理论中有这样的趋势, 即把经济学和它的范例变成关于人的行为和社会的普遍而终结性的理论。”这表现出一种“经济主义的缩略”。

令人欣慰的是, 经过数学化、模型化热塑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有了新的转机。其一, 一些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经济学研究对象。当今理论界比较公认的经济学研究对象是资源稀缺和人的欲望达到合理的配置。也就是说, 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 满足人们的欲望, 并将这些商品在不同的人之间分配的学科。既然经济学不仅要研究资源稀缺, 还要研究人的欲望, 那么, 必然涉及哲学层面对价值定义的论述。我们知道, 人的需求具有无限性, 而资源又具有稀缺性, 这就必然产生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 为避免或缓和这种冲突就必然使人们的欲望超越人性本能的放纵, 同时又要使有限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这就需要一整套伦理规则和伦理智能, 没有这套伦理规则和伦理智能, 人类将失去满足自身欲望的操作能力。其二, 质疑经济数学化、模型化。一般来说, 完善意义上的经济是理性经济, 它不单是投入产出的物质或数量问题, 还有着精神及其伦理问题。一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对主流学派的经济学研究范式进行了大胆的质疑和批判, 并从中引发出许多发人深省的理论问题, 这些主要理论贡献充分表明, 行为手段、伦理道德、制度变迁等作为经济活动的变量已受到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家——印度的阿马蒂亚·森指出, 尽管忽略伦理方法, 经济学照样能获得相当丰硕的成果, 更未必使经济学失败, 但经济学的更强的说服力在于对经济行为中的社会相互依赖关系的更深刻的思考。德国学者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更明确指出“经济不仅仅是由经济规则来控制的, 而是由人来决定的, 在人们的意愿和选择中, 经济上的期望、社会规范、文化的调节和道德上的善良表示的总和一直在起作用, 因此, 这种总和在经济行为和经济理论中, 也必须得到考虑并反映到经济行为的道德特征上来”。

以上是西方经济与伦理关系的发展历程, 可以看出, 西方关于经济与伦理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回归:即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和约翰·穆勒, 体现的是“经济人与道德人要统一”的思想。而从近代以来, 实证主义将经济人与道德人割裂, 单纯强调经济人的思想, 酿成了西方社会物质文明丰富、精神文明匮乏, 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盛行、信仰危机等社会问题严重的局面。如今, 许多学者重申经济人与道德人应统一, 呼吁要加强经济伦理建设, 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一曲折回归, 是西方社会走了许多弯路, 付出了沉重代价而总结概括出来的, 体现了道德发展的规律性。这使得我们要深思市场经济下经济行为的道德意蕴到底是什么。

2 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的辩证关系

经济与伦理是一种互动的辩证关系, 经济是基础, 伦理属上层建筑范畴。根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经济基础对经济伦理具有决定作用, 经济伦理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经济伦理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 当经济伦理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时, 将促进经济的发展, 当经济伦理落后于经济基础时, 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 当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时, 经济伦理也必须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从经济建设的实践中看, 经济行为是伦理规范的源泉和载体, 伦理规范则是经济行为的原动力和价值取向, 二者相互渗透, 缺一不可。

市场是研究经济伦理的舞台。美国经济学家A·斯密德认为, 市场是一种伦理的制度, “无论是完善的还是不完善的市场, 总存在一些为人们普遍享用的基本价值判断和公共选择规则……任何一种市场价格体系体现着人们对某一伦理关系的起码认同, 改变流行的伦理价值将有可能带来价格结构的变化……社会不存在不具有基本伦理判断的市场价值, 缺少了伦理价值, 交换不是变坏, 而是无交换可言。”

2.1 市场经济蕴涵伦理精神

著名的经济效率原则——帕累托最优境界, 把边界定为“每个人的利益增进不得以减少他人利益为代价”的标准上。事实上, 市场经济的伦理本质就在这里, 我们可以将其作合乎逻辑的展开, 就可演绎出诸多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

首先, 利益导向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首要原则, 人们必须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扩大生产, 而扩大生产又必须以增加积累为前提, 增加积累要求人们勤俭、节约、聚财, 正因为这样, “勤劳致富、勤俭节约、合理利己、正当求利”就构成了市场经济的伦理支柱。同时, 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通过诱发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去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进而带动整个社会财富的最大化, 这就涉及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问题, 这就必然要求人们遵循“两利相权取其大”的集体主义原则, 其最低要求是不损人利己, 不损公肥私即正当求利, 合理利己。其次, 商品交换最基本的原则是等价交换, 它内在地要求人们遵循以下规则互动:承认他人与自己具有同等地位, 拥有相同的权利, 尊重他人的意志和决定。显而易见, 如果不遵循人格独立、平等、公正、诚信规则, 交换便无法进行。可见, 市场经济推动独立人格的发展。再次, 根据供求规律, 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这是市场经济区别于传统计划经济的主要特征, 这个特征使得人们必须把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观念根植于自己的经济活动中。因为不把社会生产置于社会需求基础之上, 商品就难以实现其价值, 更谈不上利益的最大化。可见, 市场经济是通过服务社会, 满足社会需求来获取利益的, 它要求经济活动主体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最后, 竞争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又一规律, 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 竞争必然会推动社会进步, 而竞争需要有公正的环境, 所以, 竞争要求人们具有公正诚信的品质。

以上分析表明:市场经济活动不但有其特有的规律和规则, 而且有这些规律、规则决定的经济伦理, 这些经济规律、规则与其自身演绎的经济伦理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当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伦理反作用于这些经济规律、规则时, 就能保证经济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在遵循和违反的两个层面上, 或展现人性伦理界定或道德导向, 使得经济活动符合人的目的;或违反经济伦理道德, 最终阻碍经济活动的发展。

2.2 伦理道德对市场经济的反作用

经济伦理蕴涵于市场经济之中, 有其经济基础, 但伦理道德一旦形成并被人们掌握利用, 就会反作用于市场经济。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规则要求的科学的伦理道德对市场经济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违反市场经济要求的落后的伦理道德对市场经济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第一, 科学的伦理道德能指导市场经济良性运行。

科学的伦理道德可以使市场主体在正当求利的经济行为中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科学的伦理道德可以弥补市场缺陷;科学的道德可以降低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

第二, 科学的伦理道德可作为“伦理资本”, 创造经济利益。

科学的伦理道德就其功能来说, 它不仅要求人们不断地完善自身, 而且要求人们珍惜和完善相互之间的生存关系, 以理性生存样式不断创造和完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环境, 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这种功能运用到生产实践领域, 必须会因人的素质尤其是道德水平的提高而形成一种不断进取精神和人际间的和谐协作合力, 并因此促进有形资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和产出效益,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 市场经济下经济行为的道德底蕴

上面谈到了市场经济和伦理道德的辩证关系, 那么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行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底蕴?

第一, 认可和保护产权。

通俗地讲,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交换关系为核心的经济。交换关系表面上是物与物的交换, 但实质上是反映了人们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 其中的核心是产权的让渡, 即产权关系的平等交换。产权是指人们对某种经济物品所有的一定的权利, 如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受益权等。而这些权利需要社会的认可与保护来维系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如果产权界定不清, 分不清谁是产权的独立占有者, 何来市场经济, 何来经济主体的自由决策;何以会使利己成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根本动力;何能有经济主体之间的逐利竞争。

第二, 经济自由。

市场经济的性质, 赋予了市场经济主体经济自由, 经济自由是市场经济秩序存在的基础伦理条件。它主张通过规定经济主体成员一般的、基本的经济权利和义务, 赋予主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进行独立决策和行动的经济价格。另外, 劳动者自由和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 也就形成了最合理的人员安排结构, 有利于劳动者个性的发展, 有利于人尽其才。

第三, 经济公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公正作为处理和调节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应当”之理, 自然就来自在生产与交换中所呈现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并由这一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经济公正的核心要求就是自愿。即只有一个人自己才是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断者, 公正的生产与交换就是在生产与交换中的当事人双方都是出于自愿, 这就意味着其中没有欺诈, 没有胁迫, 没有垄断, 没有强权。经济公正的第二个要求是公开。由于交换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在自己所用来交换的东西和打算交换的东西之间, 人们对自己的东西知道得更多, 所以双方都“应当”公开与交换相关的所有信息, 以利于对方作出正确的效用判断, 实现交换的利益增额。经济公正的第三个要求是平等。市场经济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 商品必须以价值为基础, 实行等价交换。这就意味着:任何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在权利上是平等的, 交换双方不能以任何理由无偿占有另一方的劳动, 交换双方有权向对方挑选符合自己需要的商品, 而且有权计较自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是否在交换中得到足够的补偿。所以, 经济上的平等主要是与物质财富的分配相联系, 其中包括经济活动中的机会平等, 即竞争规则和分配规则对所有人具有同等效力, 运用社会资源的权利平等、劳动价值的平等。

第四, 追求效率。

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 是由市场经济自身的性质促成的, 即市场经济的自由、利己、交换、竞争、分工的性质促成的。正是由于经济主体的利己行为、市场竞争的强制力, 才有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正是由于交换的存在, 经济主体才能在追求各自所需的价值中, 各得其所。同时交换又是推动分工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竞争的外部压力作用下,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社会的专业水平越来越高, 从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得以不断提高, 因此国民经济得到了长期、快速的发展, 社会产品不断丰富,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第五, 契约观念。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 市场经济的契约性, 必然要求市场经济的制度伦理要强化契约, 鼓励市场交易的契约化, 树立起契约观念。与之相适应的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伦理要求广泛树立起契约观念, 促进市场交易的普遍契约化。此外, 还有经济的公平性和制度的道德性等。

参考文献

[1]许崇正.伦理经济学再论——经济选择与人的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2]甘绍平.伦理智能[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0.

[3]黄家瑶.经济哲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4]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强势渠道的价值与底蕴 篇11

雷士正在成为另一个版本的“娃哈哈”,尽管它的掌门人吴长江不愿意和娃哈哈作比较,但不可否认的是,雷士的崛起轨迹几乎与娃哈哈如出一辙,强势的渠道控制能力使它在10年的时间里规模翻了100倍,一跃成为中国照明行业的领导品牌。只是,更加年轻的吴长江不希望自己成为宗庆后那样的人,后者在很长的时间里,连几百块钱的费用支出都要亲自过问。

雷士无疑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它的可怕之处不仅仅在于它每年80%的增速,更在于它打造了一个牢固的渠道。雷士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榜样,业内人士纷纷效仿雷士将渠道摆在了市场工作的首位,有些人甚至借用雷士的称谓在全国各地广设“运营中心”,仿佛它是百试百灵的灵丹妙药。仿佛一夜之间,渠道—这个占据4P理论重要位置的要素在照明行业变为了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力量。事实也是如此,分析中国传统产业快公司的共性,我们发现始终绕不开渠道这个关键词,娃哈哈如此,脑白金如是,蒙牛如此,雷士亦如是。

摸索出一条适合雷士发展的营销模式,吴长江花了整整7年时间。当初雷士以专卖店模式四处开店,达到一定规模后,吴长江发现直接管理专卖店是一件相当费劲的事,而且也很难将触角延伸到广阔的镇乡一级市场。在《新营销》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吴长江坦承:“专卖店没有中间环节,管理好了,企业所获的利润是最大的;管理不好,这个模式就会阻碍企业的发展。”一些跨国公司虽然将店开到了县级市场,但由于专卖店模式特有的缺陷,它们始终只能在县级市场徘徊,无法真正扎根到更深一级的农村市场。

有鉴于此,吴长江于2005年对渠道进行变革,将专卖店的运营权和管理权下放给当地最大的经销商(运营中心)。虽然这是一个伤筋动骨的过程,但却将雷士的管理压力分散给了运营中心,与此同时,运营中心由于获得了更大的市场权力和更多的管理补贴而积极性大增。此举看起来是权力下放,事实上是一次市场再分工:让渠道做分销的事,而企业专事资源供给。渠道变革之后的雷士成为了一家轻公司,以前,它在各地市场派驻了大量的业务人员,管理起来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效率很低,现在它完全砍掉了这一环节,可以专注于新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及资源供给。

吴长江习惯用简单的思维去直面渠道。他认为,经销商是有胃口的。“这些经销商和雷士一起成长,胃口越来越大,承受能力越来越强,那么就要有东西可以填进去,如果没有东西填进去,他们就吃不饱。”当年,宗庆后为了满足联销体越来越大的胃口,不得已推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产品。对于快速消费品,一个产品的入市与退出,企业需要反复权衡,而且必须考虑对品牌的影响。然而在照明行业,产品更新换代是常有的事,只有新鲜感才能不断地激起市场的兴趣。每隔一段时间,雷士都会淘汰一批滞销的老产品,推出一批新产品,新陈代谢,周而复始,长期让市场处于“饥饿”状态。

吴长江认为雷士与运营中心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博弈关系,更不存在控制不控制的问题,他自认为雷士已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他的秘诀有三:第一,以一种共赢的理念让整个产业链上下都能赚钱;第二,雷士不断打造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一起做事情都觉得有成就感;第三,不断地进行感情联络。

《围城》中的文化底蕴浅析 篇12

一、人生文化困境的呈现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实际上讲的就是流浪汉方鸿渐的“喜剧”旅程。通过方鸿渐的故事来探讨人生命运的根源, 同时呈现出当时时代背景中的人所面对的文化困境,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围城》的文化底蕴得到了体现。

通读全文,我们可以发现在《围城》当中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也不存在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钱钟书先生给读者呈现的就是普通的人物、普通的故事。而正是因为他发生在现实世界中,所以不可避免会充斥了丑陋、充斥着人性的虚伪和做作,变得十分荒唐。小说中有满口仁义道德的内在下流卑贱的伪君子李梅亭;有外表老实木讷实则龌龊不堪到处招摇撞骗的假博士韩学愈;有道貌岸然其实老奸巨猾的登徒子高松年……除此以外还有自蹈覆辙的汪处厚、争强斗胜的苏文纨等等,在主人公方鸿渐接触的世界里几乎已经被虚伪与谎言所“占屏”。钱钟书先生借此来表达对道德虚伪、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反思。

人与人的交往应当是以真诚为前提,而《围城》中即便是父子、夫妇都存在不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像身上带刺的刺猬,不能与朋友、家人真心相抱。所以方鸿渐对这样一种文化困境是十分苦恼的,他想要摆脱这种的虚伪,走出原有的旧式婚姻,去追求真正的爱情,但是却得不到所爱人的谅解; 在工作中他想要凭借努力去获得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他人的排挤。爱情与事业都不能随自己的所愿,方鸿渐最终走向了绝望,所有美好的希望都化为灰烬。方鸿渐的遭遇并不是偶然, 他发生在当时很多知识分子以及中国民众的身上。钱钟书先生正是想借主人公这样的遭遇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即如何处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与现实文化困难之间矛盾。

二、软弱的人性文化的批判

在《围城》这部小说中,除了揭示人性世界的虚伪以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主题就是到对人自身的软弱和绝望进行的批判。

小说主人公方鸿渐的爱情历程就能很好地说明人性软弱的特征。在方鸿渐决心放开了去爱的时候遭到了鲍小姐的戏弄,而面对自己内心真心渴望的苏小姐却不敢袒露自己的心声,最后与自己不爱的孙小姐走到了一起。之所以有这样的爱情悲剧关键就在于方鸿渐一次次向命运妥协,向他人妥协,他不敢真正坚持自己内心的渴望。除了爱情与婚姻,在事业追求中的方鸿渐也是如此,由于他的软弱和妥协,让自己无一不陷入希望的幻灭与绝望当中。

钱钟书在《围城》中刻画方鸿渐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是有很深的寓意的。方鸿渐代表的是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他们一方面清楚地意识到虚伪的现实世界所带来的困境,想要挣扎和摆脱;另一方面却尚不具备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能力让自己摆脱困境。正如小说中提到的一样“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中国当时的知识分子终究因为自己的软弱和妥协让自己在残酷的人生当中丢掉了灵魂,变成了行尸走肉,终不能乘风破浪。

三、讽喻文化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称得上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其中的幽默讽喻文化十分值得人所称颂。在小说中,钱钟书先生不仅是对方鸿渐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进行了讽刺, 而是对书中所有庸俗虚伪的人生都进行了毫不留情的讽刺。

以“围城”为例,钱钟书先生设置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比喻实际上就是一个巧妙的讽刺。“是被围困的城堡, 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个城堡实际上就是人所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次抉择。钱钟书先生想要借这个围城表达的是很多人在面对选择的时候或许都会像主人公方鸿渐一样犹犹豫豫,做出选择以后却又会立马产生后悔的思想,一次次在“城堡”当中穿梭,最终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进而对人生绝望。钱钟书先生独具匠心地设置这样一个“围城”就是想借围城对绝大多数的现代人进行批判。

“围城”这一形象除了用以讽刺人生困境以外,它同时也是一个的文化意义上的围城。小说中的三闾大学采用的导师制度引自国外著名的大学,原本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在小说中却变成了假学道的聚集地,导师制度在这里变成了畸形的制度。正如赵辛楣所感慨的那样:“外国的东西,来中国,来一件,毁一件,中国真厉害”。这句具有浓浓讽刺意味的感慨实则的道出了真谛:中国的知识分子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同样可悲的。正是通过这样的讽喻,钱钟书先生在书中暗示如果中国知识的分子一味的软弱,那么永远摆脱不了这一残酷的人生困境。

摘要:《围城》作为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已经是家喻户晓了,《围城》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或许与其情节、语言有很大关系,但是这其中一定脱离不了《围城》的文化底蕴的关系。《围城》一书的文化底蕴是极其很厚的,从钱钟书先生书中所说的:“围城中的人想要逃出来,围城外的人想要冲进去”这句名言就可以看出。本文就将围绕《围城》中的文化底蕴进行探讨。

上一篇:实用型复合人才下一篇:抽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