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型复合人才

2024-06-29

实用型复合人才(共12篇)

实用型复合人才 篇1

1 中国高校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

新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告诉我们“一才专能”已不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一才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在未来几年里会十分抢手。复合型人才的就是多功能人才,其特点是博学广识,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达到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具有学习不同专业知识的能力。

面对扩招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也为了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纷纷作出改革,除传统的日语语言文学模式外,又新增了以下几种培养模式:

1.1 基础日语+专门用途日语

这类人才培养要求是具有高级外语水平和知识,同时具有某一专业基础知识,是复合型涉外应用型人才。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在1983年就创办了日语经济贸易专业,之后大连外国语学院先后开设了日语导游专业、日语国际贸易专业、日语旅游管理专业、科技日语专业。近年来一些学校以普通日语方向招生,但培养方案中明确表示高年级时可分流到经贸、翻译、文学等方向,或在高年级增加一些经贸、外交等专业课程。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宁波大学等。

1.2 日英双语型

这一模式最初是用于除日语的小语种中,如德英、法英专业等,近年来日语人才的培养中也开始使用。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原有的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和日语经济贸易专业外,也增设了日英双语专业,录取分数和报考人数明显高于前两专业。南京师范大学也在2001年增设了五年制日英双语专业,学生毕业时可获得日语本科和英语专科证书。

1.3 日语+英语+汉语+韩语

这是延边大学依靠自身地域优势,为适应跨国公司对外语人才的需要,提出的以韩语为第一母语,以汉语为第二母语,以日语为专业,以英语为第二外语的四语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这样的毕业生就业率可观,大都活跃在长三角和珠江三角地区。

1.4 日语+韩语(辅修)+英语(二外)型

这是嘉兴外院2005年日语专业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中的日语是基础日语加经贸日语类的实用性课程,二外是与传统日语语言学专业一致的英语,不同的是独创了一门韩语作为辅修专业。这种培养模式体现了社会对多语种人才的急需。在长江三角地区外贸公司的客户多来自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美国、欧盟,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页将成为跨国公司、外贸公司抢手的人才。

2 广西高校日语人才培养现状

广西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目前与日语教育发达的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截止到2011年广西全区有15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日语本、专科专业。

由于广西日语教育发展较晚,在人才模式培养上也相对较单一化。目前本科教育阶段大部分仍然是日语语言文学方向,课程也是基础日语、日语听力、日本概况、日语视听说、日语阅读、日语语法、日本文学等传统课程。另外,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借助桂林的地域优势设置了旅游日语专业,学习一些旅游专业课程,毕业生主要从事导游相关工作。2003年开始招收日语本科学生的桂林理工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有效地尝试,以普通日语专业招生,但在高年级时确定学生的培养方向主要为商务方向,大学期间开设高等数学、商务日语、日本市场营销、旅游日语、国际贸易理论等课(下转第40页)(上接第29页)程。这种模式培养出得日语人才在外贸企业、日资企业的面试中具有一定优势,就业形势较好。

3 广西高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一个人才培养方案决定着高校把学生培养成拥有什么样的知识体系的人才,这关系到大学的产品(大学生)能否得到社会认可的大问题,也关系到该专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我们应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和社会需求,制定出科学、有效地人才培养模式。广西近年来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迅速,基于这种社会发展趋势,今后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几点大胆构想:

3.1 日语+英语+专门用途日语

日语作为专业,英语为第二外语,三年级设置商务、翻译、语言文学方向供学生选择。商务方向增设商务日语、外贸函电、日本经济概论、日资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理论、外贸谈判、经贸日语会话、经贸日语阅读、进出口实务、企业经营学等课程。翻译方向增设古诗文选读、翻译理论、中日翻译史、日汉互译、语篇学、文体学、修辞学、文学史、翻译批评等课程。旅游方向增设旅游日语、旅游心理学、导游业务、饭店服务、旅游日语应用文、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日语等课程。

3.2 日语+英语+越南语(泰语、老挝语等东盟小语种型)

日语作为专业,英语为第二外语,辅修越南语、泰语、老挝语、印尼语等东盟国家小语种。随着广西与东盟国家交流和贸易往来的加深,借助有利的地理优势,培养出具有多种语言能力的外语复合型人才能更适应广西经济发展的需要,做到培养出适应本地区发展的人才,达到高校人才培养与地区发展的对接。

3.3 专业教育+日语

让有条件的应用学科(财会、金融、管理、贸易、计算机科学、工业设计等)专业,在低年级阶段集中精力为本专业学生开设日语、打好大学日语学习基本功;在高年级阶段挑选一些日语功底深厚、在日本接受本学科专业领域知识系统学习和训练,为其提供“全日”或“半日”式专业课程教学,从而真正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为在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只具有外语背景和外语专业的人才很难成为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应该走专业复合外语,而不是外语复合专业的路子。

无论是工具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抑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可淡化的一点就是,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决不可脱离外语专业的人文学科的本位,片面追求外语人才培养的复合性或创新性,而应把培养人文通识性外语人才的培养作为外语教育的重要目标去实现。

外语专业的明智选择应该是首先建设好自己的学科本体,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外语功底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在此基础上,通过跨系、院、校,选修、辅修双学位等培养机制与相关应用学科复合的绿色通道。这不仅节省外语专业的办学成本,也使得高校外语专业不至沦为追逐短期效应、追逐市场风向的培训机构。

本论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自筹经费一般课题,“广西高校日语人才培养与就业模式研究”(2010C095)的阶段性成果

实用型复合人才 篇2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充分利用襄樊市7家教学医院丰富的临床护理资源,搭建护理教育与卫生行业沟通和合作的平台,实施“早期接触临床”和“临床基地教学”,创新“医教结合、院校联动”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护士职业核心能力和护理岗位需求,创新“岗位见习、模拟实训、岗前培训、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

第一学年完成岗位技能训练、岗位知识学习,主要在校内护理实训基地完成,主要完成常用护理技术训练和护士礼仪规范训练,融“教、学、做”为一体,将专业思想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第二学年学生进入教学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点完成8周的临床基地教学,突出早期接触临床,实现课堂与临床实践、仿真实训与岗位见习、学校与医院的“三结合”,在学校和基地老师的双重指导下完成技能训练和知识学习;第四学期在校内护理实训基地完成岗前培训。

第三学年顶岗实习,主要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综合职业技能训练,全面提高职业能力;接受医院和学校共同组织的护理综合技能考核,实施校院联动、双元监控的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护理实训基地是也是我院与襄樊市护理学会共建的襄樊市护理继续教育基地。以此为平台,承担了襄樊市辖区内在职护士继续教育培训、新上岗护士培训等任务;开展护理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襄樊市劳动就业局合作,开办下岗女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护工”培训班,为下岗女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技能培训。

经过近5年的校企合作,2009年6月护理专业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北省第六批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实用型复合人才 篇3

关键词:复合应用型 教育模式 培养方法 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38-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高新技术逐渐融入进教育行业当中,教育界中呈现多学科融合、综合性加强以及时代化、信息化的趋势,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地位也日益显现。这类人才可以熟练掌握众多专业的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目前我国建设中的中流砥柱,所以,针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模式至关重要。然而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国内许多学校的人才培养出现了很多问题和弊端,值得人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1 当前“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1 实践和理论教学重视程度不一

目前很多地区或学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这是我国教育存在多年的一个弊病。不论复合型人才或者应用型人才,或者是“复合应用型”人才,对实践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我国教学中的这个弊病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但有的学校。比如国内许多广告类高职院校,过于重视对学生广告实践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通识教育,一些地方高职院校的广告教育在理论和操作技能甚至陷入了中职教育中技能教育的误区,直接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作用,这都限制了“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2 培养模式单一

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主义思想,还要培植生产与建设所最为重要的内在动力—创造力。复合应用型的人才对这几点都有很高的要求。但目前看来,我国许多学校在培养综合人才方面缺乏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很少有学校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进行综合培养,许多学校只是照搬母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与目标,没有与本学校对应的特色教学。画虎不成反类犬,大规模的照搬不但难以培养出综合性人才,反而容易造成总体教学质量下滑,影响教学效果。

2 “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策略

2.1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方法改革的思想基础和先导,也是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思想基础,是教育改革重要的前期工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各级院校应摒弃传统的“专门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式上打破过去重理论、轻实践和重知识、轻能力的习惯,拓宽人才培养的领域,开拓各级学校学生学习的范围,重视实验与实践的教学,培养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这样学生既能求真务实,又可以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大增强。

2.2 优化教学课程的设置

复合应用型人才要求人们找到学习的综合性,理解不同的文化,掌握生活工作中的各项技能,这就要求在教学课程中要充分做到各项兼顾。复合应用型人才应贯通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各个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安排课程,主要还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学课程应注重本专业与相关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处理好“专”与“博”之间的关系,在充分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其他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能力,既培养学生有深度、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广度和全面协调性,适应市场化的需要。

2.3 强化与社会工作单位的合作

“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显著特点就是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与适应能力,包括岗位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事务处理能力,等等。要想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加强与社会上工作单位的联系必不可少。这主要包括这样几点:根据社会所盛行的工作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内容;建立由企业工作人员、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小组,向学生讲解一些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保证专业学习的正确方向;组织学生的实习工作,提升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3 结语

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从社会发展的情况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必须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以培养更多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适应国际发展的潮流,提升我国的竞争力。虽然我国很早就开始了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依然落后于世界许多发达国家。改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环境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推动教学方式的现代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白玲,邓伟.21世纪复合型、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3):59-62.

[2]肖尚辉,高曾辉,周启忠.基于办学宗旨构建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新体系[J].宜宾学院学报,2010(6):101-103.

[3]乔春娟,靳峰.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导刊,2010(10):30,52.

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篇4

1 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时代内涵和特征

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复合型和综合性的技术(包括理论和技术。有技术或操作技术方面的经验,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专业的社会实践,结合生产和社会实践,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是一个精通外语和外语等专业或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

在专业知识方面,复合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应该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深厚的文化知识,在熟练掌握英语的基础上做到英语的合理运用,主要包括在翻译、教学和管理研究方面工作的学科知识,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2 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也不例外,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实践中,口语表达不流利,外语综合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外语专业毕业生的表现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外语教育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体制,高等院校外语教师一般只注重完成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不太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外语专业学生一般只完成外语专业课程,很少学习其他学科,外语水平也只是停留在进行普通日常交流的水平,很难将外语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实践中。传统外语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背诵和记忆,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没有与时俱进。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背诵英语单词和语法,进行大量的英语阅读,外语考试层层过关,但是收效却甚微。大多数外语专业学生不能流利地用外语进行交流,外语成了“哑巴外语”,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

我国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待重新定位,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都把外语当作一门学科来对待,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不高。外语教育应该把外语当作一门工具去对待,应该加强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把学到的外语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水平。

3 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课程的学习,英语专业的学生知识面狭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较弱,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为适应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要,高等院校应改变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元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3.1 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培养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根本途径。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对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学科方向明确、体系合理、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模块。要培养复合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就要改革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使学生不仅具备过硬的外语专业基本功,还能将外语专业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掌握外语这样一门工具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外语专业的基础和应用课程、理论和实践课程、选修和必修课程进行优化组合。外语专业学生除了学习好外语专业的基础课和理论课,还要辅修一些选修课,例如旅游英语和商务英语等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外语专业的学生在高年级时,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外语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提高外语应用能力。

3.2 创新教学方法

学生是外语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往的外语教学往往是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师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满堂灌,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今后的外语教学中,应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由过去的注重教师教学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身需求。鼓励学生在外语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反思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其次,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一、二年级强化基本功,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译基本语言技能和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高年级阶段突出专业方向和技能,开设翻译、商务等专业方向的课程除了加强课程建设,高等院校还应积极改善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外语专业的教学应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外语教学环境,探索外语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3.3 加强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

要培养应用型的外语专业人才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教师自身应该加强实践锻炼,增强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实现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外语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根本。我们不仅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还要注重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只有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了,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学效果的保证。一方面,高等院校应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定期到基层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熟悉企事业单位的运作环节,加强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高等院校还应鼓励外语教师从事与外语相关的导游和翻译等工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双师型教师适当的奖励。

3.4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要培养复合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重要的途径。高等院校应积极与各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开辟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在实训基地的锻炼,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理论知识需要从实践中回归实践,社会实践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实践可以检验知识,发现自己的缺点,成为理论研究的动力。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讲,可以及时发现理论在实践中是否脱节,是否需要制定课程设置和及时修改人才培养计划,切实开展教学改革。社会实践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4 结语

培养复合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不仅要掌握全面扎实的外语基本知识,还要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把英语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是我国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师在了解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改进课程建设,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既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又受社会欢迎和认可,基础扎实,综合能力高,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

摘要: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要。本文从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时代内涵和特征出发,以外语人才需求的趋势和外语人才培养的自身规律为基础对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致力于构建以适应经济发展为培养目标的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朱萍.新时期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12):137.

实用型复合人才 篇5

第二章 水上交通安全指挥

第一节 值班搜救

一、水上交通安全及搜救值班

(一)水上交通安全及搜救值班工作的程序和标准

1、水上交通安全及搜救值班工作程序

(1)指挥分中心与政务中心之间的工作信息流转 指挥分中心→政务中心

①指挥分中心应及时将执法大队实施行政许可事项审核结果、现场检查情况、需补办、撤销和注销行政许可的事项以及其他需反馈的事项,反馈到政务中心;

②指挥分中心应将涉及水上交通安全的信息(如事故、违法行为、气象、肇事逃逸协查等需政务中心配合的),及时通报给政务中心。

政务中心→指挥分中心

①政务中心每日应将本部门已受理或办结的所有行政许可(报备)通报指挥分中心;

②如需进行许可事项核查的,政务中心应注明实施海事行政核查的行政许可事项,并提出具体的核查内容。

(2)指挥分中心与执法大队之间的工作信息流转 指挥分中心→执法大队

①指挥分中心应每日(或定期)将次日(或下阶段)下列任务下达执法大队:重点护航(守护)计划、交通管制计划、需实施安全检查的船舶信息、需实施现场检查的行政许可或报备事项等。

②发生下列紧急情况,指挥分中心应及时通知执法大队,并提出相应

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的海事现场检查要求:

a.发生紧急情况需临时实施交通管制或重点护航(守护)的; b.如有交通肇事协查或其他协查任务的;

c.险情或事故信息应及时通知执法大队,并提出现场处臵和初步调查、取证要求;

d.需执法大队调查处理的违法行为信息; e.其他需执法大队及时完成的任务。执法大队→指挥分中心

执法大队应将下列工作实施情况及现场检查中有关信息及时报告指挥分中心:重点护航或守护;船舶安全检查;行政许可或报备事项现场检查情况及处理建议、现场违法行为查处、在实施行政检查中收集的航行安全信息、事故或险情信息、违法行为信息、隐患信息等。

(3)指挥分中心与办事处之间的工作信息流转

①指挥分中心应将涉及需办事处配合完成任务的信息、其他需要通报的相关信息,及时通报办事处;

②办事处应及时向指挥分中心反馈指令性的或配合完成的相关工作情况,同时应将海事管理中发现的重要信息及时通报指挥分中心;

(4)指挥分中心、政务中心、执法大队应将相关的海事管理信息及时登录“海事现场监管信息系统”,以达到信息共享。法规督察科通过该系统开展法规督察工作。

(5)事故、险情及隐患信息的接收与处臵

指挥分中心统一接收外部报告或举报的水上交通事故或险情、安全隐患,并按相关应急预案的要求处臵。

(6)指挥分中心对巡视车、巡逻艇的调度与监控管理 ①根据每日海事执法任务,调派巡视车、巡逻艇执行任务。

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②加强对巡视车、巡逻艇的监控,接收巡视车、巡逻艇的动态报告,统一调度和指挥巡视车、巡逻艇完成紧急任务。

③发现巡视车、巡逻艇在行政执法中的异常行为,及时通报执法大队,涉及违规行为的通报法规督察科。

(7)海事管理重要信息的传递、相关工作数据的统计上报

①指挥分中心接到海事管理的重要信息、上级的工作指示,视情况报请处、科领导同意后,由相关部门执行,并将处臵情况在《值班日志》中及时认真做好记录。

②指挥分中心按要求汇总当日的辖区海事管理情况及工作数据,并在次日晨会上通报。

③完成相关统计报表并按时上报。

(二)水上交通安全及搜救值班工作标准

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必须精通业务,具备较强的执法技能和水平,做到“四熟、二会”。“四熟”是熟悉管辖区域情况,熟悉值班注意事项和工作规范,熟悉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熟悉各项工作的工作程序和处理原则;“二会”是会收集、撰写、传递值班工作中的基本报告、情况和信息,会使用、操作值班室各种设备。

1、讲普通话,用语文明、规范,简洁明了,不准讲忌语。

2、值班记录必须记录详实、及时,字迹端正,对各种搜救、事故的处臵情况记录规范。

3、办事高效,对接收的有关单位的传真、申请等要及时查阅和审核,并根据程序或管辖范围、权限及时进行处理或移交处理。

4、履行法定职责和内部操作程序,加强责任意识,无失职、渎职或越权等行为;对非职权范围内的业务申请或咨询,告之受理部门、申请途径,加强请示汇报,必要时转交有关部门或处室。

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二、海事安全管理和海上搜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一)准备阶段

1、基本情况掌握:当日各岗位人员值勤情况,车、船、监控设备和其他设备完好情况;气象、潮汐情况;辖区船舶计划;海事监管动态情况;交接班记录及前两班的值班记录;上一班的重大事项与未了事项。

2、重要情况掌握:上级部门与本单位的工作布臵和要求(追查、协查船舶等);近期重要的航行通告(警告)。

3、外部情况掌握:辖区水域安全情况;外单位报告等情况。

(二)实施阶段

1、日常监督管理

充分发挥对现场监管组织、指挥、协调的核心作用。按规定要求安排、协调各岗位人员出勤,及时通过“海事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提醒、检查各岗位工作开展和完成情况;重点做好向有关单位通报水文气象信息、航行通告类安全信息、新发布的水上安全法律文件信息,特别要注意跟踪辖区海事、搜救、水上水下工程及其他影响通航安全的情况,并通过一切有效手段通知到辖区相关单位和船舶;布臵落实辖区重点船舶护航工作,及时提醒和督促检查护航到位情况。

2、特殊气象管理

(1)根据防风“三加强”:对航行船舶加强风情宣传、对停泊船舶加强锚缆检查、对签证船舶加强防风核查;防雾“三阶段”:雾前宣传预报、雾中加强通报、雾散全力疏导;防台“三阶段”:风前宣传撤离、风来组织抗击、风后精心疏导的要求,布臵和检查各岗位的管理工作。

(2)组织辖区防抗:第一报:向有关单位通报特殊气象信息,向局指挥中心报告辖区实际气象水文情况;第二查:向有关单位查询船舶、设施

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防抗及遇险情况,使用电视监控设备观察风、雾过境时及过境后的辖区水域安全情况以及早获悉遇险信息;第三救:一旦获悉有船舶、设施遇险,立即组织救助。

(三)应急救助指挥协调

1、立即汇报:一旦获悉有船舶、设施遇险,立即按程序报告,并跟踪查清情况。

2、组织救助:调动现场监督人员,征用辖区救助力量,联系遇险船舶、货主单位,按“抢救人员,免遭伤亡;抢救船舶,免堵航道;抢救货物,免污水域”的原则组织救助。

(四)处理阶段

1、对有影响或可能影响船舶开航、作业的事项,需立即报告。

2、读取、听取、收取各岗位的工作汇报或记录,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并按指令执行。

3、对本岗位各项工作及时如实作好值班记录(包括行风工作情况),尤其要记清重大事项和未了事项。

三、水上交通安全及搜救值班工作中使用的设备和信息系统

(一)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二)AIS系统

(三)GPRS巡逻艇、巡视车跟踪定位系统

(四)海事现场监管信息系统

(五)VTS系统

(六)海事内部800兆通讯设备

(七)甚高频无线电话(VHF)设备

(八)其他设备

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四、航行安全信息收集与处理

航行安全信息主要指水文气象信息,水上水下施工作业信息、水上水下碍航物信息、事故或险情信息,交通标志及其变化信息,影响或可能影响船舶航行、停泊及作业安全的其他信息。

(一)气象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1、气象、海况信息收集:(1)气象台信息预报;

(2)上海海事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发布;(3)船舶或港航单位等的报告;(4)水域巡视员现场观测报告等。

2、气象信息处理(1)一般气象信息处理

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按规定记录在《值班日志》,并填入海事执法任务书或登录“海事现场监管信息系统”。

(2)恶劣气象信息处理

①收到恶劣气象信息时,将恶劣气象信息及时通报执法大队,立即开展辖区安全巡查,进行防恶劣气象宣传,加强通航维护等措施。

②收到恶劣气象信息时,将恶劣气象信息及时通报辖区轮渡、游览船、渔政部门、水工作业单位等有关单位,要求其加强防范,落实安全措施;必要时,可要求其停航、停止施工作业。

③在恶劣气象下需协助的(如抢险等),可应申请,通知执法大队提供必要的援助。

④收到恶劣气象信息时,将恶劣气象信息及时通报政务中心,要求其配合做好防恶劣气象宣传工作,严把签证关。

⑤收到恶劣气象好转信息时,立即通知执法大队加强通航密集区、复

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杂航段现场船舶的疏导和通航秩序维护。

3、恶劣气象信息处臵记录

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应将恶劣气象信息收集及处臵情况及时记入《值班日志》。

(二)有碍航行安全信息的收集与处臵

1、信息内容

(1)航道变迁,航道水深、宽度发生变化;(2)妨碍航行安全的物体;(3)航标发生位移、损坏、灭失;(4)水上水下施工作业;(5)大型水上活动;(6)事故或险情;

(7)妨碍航行安全的其他情况。

2、信息来源

(1)船舶驾、引人员报告;(2)水域巡视员现场检查发现;(3)政务中心报备信息;

(4)上海海事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通报(5)其他人员举报。

3、信息的核查和报告

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接到影响航行安全的异常情况信息后,立即通知执法大队进行现场核查,根据现场核查的反馈,视情况报告指挥分中心负责人。

4、信息处臵

(1)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将有碍通航安全的异常信息,及时通知政

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务中心,要求其加强宣传;

(2)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将有碍通航安全的异常信息,及时通知执法大队,要求其加强宣传,提醒过往船舶注意;加强现场通航维护,密切注意情况变化,及时反馈信息;

(3)航标发生位移、损坏、灭失等异常情况,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立即上报上海海事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

(4)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跟踪有碍通航安全异常情况的变化,异常情况消除后,及时通知政务中心和执法大队。

5、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将异常信息收集、报告及处臵情况及时记载于《值班日志》。

(三)信息咨询服务

应船方请求或必要时,直接通过VHF、电话、传真等方式向其提供他船动态、助航标志、水文气象、航行通(警)告及其他信息等。

五、事故险情信息接收和事故(含污染事故)险情快报的上报要求

(一)事故险情信息接收

1、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接收到事故或险情信息时,应立即与当事船舶取得联系,首先了解当事船舶情况、有无人员伤亡、发生事故或险情的原因及救助要求等,同时通知执法大队立即赶往事故、险情现场;

2、海事水域巡视员到达事故或险情现场后,向当事船方进一步了解事故或险情的详细情况,当事船舶及人员详细情况,并报告指挥分中心;

3、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在不影响船方进行自救的情况下,进一步向船方了解事故或遇险船的船名、船公司及船舶概况,载货情况(是否载运危险货物)、船舶吃水、本航次起讫港、目的港、已经采取的自救措施以及其他救助要求等情况。

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二)信息评估与报告

1、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或险情信息后,应对报警信息进行核实和评估,按照《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规定,确认险情等级;

2、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或险情报告后,无论事故、险情等级大小,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指挥分中心负责人报告。发生下述水上交通事故、险情后,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必须报告海事处领导,并在事故接报后1小时内,向上海海事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上报《水上交通事故快报》;24小时内,向上海海事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上报《水上交通事故续报》:

(1)涉及“四客一危”船舶(客船、客滚船、游览船、高速客船及危险品船)的水上交通事故;

(2)涉及沉船的水上交通事故;

(3)涉及人员死亡或失踪的水上交通事故;(4)发生事故等级为大事故及以上的水上交通事故;(5)涉及外轮的事故。

3、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接到火灾、爆炸导致的水上事故或险情后,还应及时向公安消防部门通报;

4、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在事故或险情处臵过程中,应随时做好跟踪记录,直至事故或险情处臵结束,并按要求上报续报。

六、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程序简介

(一)指挥分中心接收水上交通事故信息

1、上海海事局水上指挥安全中心转报的信息;

2、当事船舶、浮动设施及其船东的报告;

3、事故现场或附近船舶的报告;

4、公安110接警台转报信息;

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5、其他途径的报告。

(二)现场初步调查

指挥分中心指派海事水域巡视员赴事故现场开展初步调查,并根据根据初步调查情况,及时向上海海事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报告。

(三)全面调查

执法大队指派海事调查人员深入调查,完成事故调查报告和责任认定。

(四)事故调解与行政处罚

海事调查人员根据申请组织事故当事方进行海事调解,并达成《调解协议书》;政务中心对事故责任人实施行政处罚,送达海事文书。

七、航行警告与航行通告

航行警告、航行通告是海事机关向船舶提供的安全信息服务。航行警告:是国家主管机关为保障社会公众水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通过海岸或江岸电台,利用无线电报方式播发的一种航行安全信息。它的对象主要为航行中的船员及远离岸边在水上水下进行各种作业的作业者。航行警告就涉及的范围而言,可分为“沿海警告”、“地方警告”和“区域警告”;就使用的语言来说,可分为“中文警告”和“英文警告”;按其紧急程度划分,可分为“常规警告”、“重要警告”、“极其重要警告”。

航行通告:由国家主管机关发书面形式或者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发布的航行安全信息。

第二节 指挥协调

一、水上巡航管理的有关规定

详见第四章《水域巡航》。

二、巡逻艇护航、守护和交通管制等工作

(一)重点护航、守护与交通管制种类

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1、上海海事局下达的重点护航任务;

2、影响通航环境的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现场守护;

3、影响航行的水上交通事故、船舶污染事故、沉船现场的守护或交通管制;

4、影响通航秩序的水上大型活动的现场守护或交通管制;

5、特种船舶,如军舰、豪华邮轮等的重点护航;

6、其他需实施重点护航、守护与交通管制的情况。

(二)信息来源

1、上海海事局下达的重点护航任务书;

2、政务中心行政许可或报备项目要求;

3、行政相对人申请;

4、执法大队现场管理的需要等。

(三)重点护航、守护与交通管制工作流程

1、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根据接收的船舶重点护航、守护与交通管制信息,制定相应的重点护航、守护与交通管制实施计划,并下达执法大队,通知其负责组织实施。

2、执法大队接到任务后,组织海事水域巡视员实施重点护航、守护与交通管制。

3、海事水域巡视员按照计划要求具体实施重点护航、守护与交通管制。

4、海事水域巡视员将现场实施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指挥分中心。

5、指挥分中心完成台帐记录、数据统计和总结上报。

三、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的现场监督管理要求

详见第四章《水域巡航》相关内容。

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四、海事行政许可(或报备)的现场监督管理与检查要求

详见第四章《水域巡航》相关内容。

五、禁止(解除)船舶离港、协查、扣押(解除)船舶以及追查肇事逃逸船舶的工作程序

(一)要求以指挥分中心为信息中心的监控网络,保证协查、扣押、禁止离港、追查肇事船舶以及上述事项的解除得到切实的执行。

1、禁止(解除)船舶离港是在船舶安全检查中对存在严重缺陷的船舶采取禁止离港的行政强制措施,具体关于禁止船舶离港和解除禁止离港的安全检查管理上的标准和审批程序,可以学习船舶安全检查专门章节的内容。这里所指的工作程序是指指挥分中心对船舶实施禁止离港或解除禁止离港的强制措施的信息流转程序。

2、协查和追查肇事逃逸船舶及解除协查是根据有关协查和追查肇事逃逸船舶及解除协查要求的信息,指挥分中心负责组织在辖区内进行落实的工作程序。

(二)具体程序

1、指挥分中心接到禁止(解除)船舶离港、协查、扣押(解除)船舶以及追查肇事逃逸船舶的信息后,立即通知执法大队、政务中心、办事处、VTS等所有工作岗位,在本辖区范围内开展实施工作。

2、各岗位接到上述信息通知后,根据指挥分中心提供信息,予以执行并反馈与之有关的信息。

(三)追查本辖区范围内发生的肇事逃逸案件

1、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接到本辖区范围内发生的肇事逃逸协查信息后,立即通知执法大队、政务中心、办事处,在本辖区范围内开展协查工作。

2、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利用CCTV监控系统对事故现场附近水域搜

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寻肇事逃逸船舶,发现可疑船舶立即通知执法大队核查。

3、海事水域巡视员等接到协查任务通知后,根据指挥分中心提供的肇事逃逸船舶特征,迅速展开对辖区航道(路)、锚地、停泊区、码头及泊位、港池等的检查,发现嫌疑船舶迅速进行调查,必要时可进行船舶安全检查,根据船舶外在特征、是否有碰撞痕迹或法定文书记录的记载等判断船舶是否是肇事逃逸船舶。

4、海事水域巡视员等将现场协查结果及时反馈指挥分中心,指挥分中心将现场协查结果及时反馈请求协查单位。

5、根据船舶可能逃逸方向需要在上海港水域范围内或外省水域协查的,指挥分中心制作《肇事逃逸协查通知书》,报处领导审批后上报上海海事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并由其转发各相关海事处或其他海事局,予以协查。

6、指挥分中心接到本辖区肇事逃逸船舶被其他海事处查获信息后,迅速将有关情况通知执法大队,进入事故调查程序。

7、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将肇事逃逸协查信息的接收和处臵情况详细记载于《值班日志》。

六、危险品船舶管理和船舶防污染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详见第九章《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和第十章《船舶防污染管理》

七、季节性管理和专项整治管理的工作要求

(一)季节性管理主要包括船舶防台、春运、鳗苗捕捞、浓雾和强风以及突发性气候的水上安全管理工作。

1、季节性管理的特点及做法

(1)具有时间阶段性和周期性。鳗苗管理时间为每年的1月1日至4月15日,防抗台风为每年的7至10月,春运时间在春节前后为期40天,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春季和冬季发生浓雾天气,强风是在冬季冷空气南下影响的恶劣天气,而突发性气候主要是指长江口水域受夏季强对流天气影响造成的雷雨大风天气,而对洋山和金山水域主要是受夏季东南风的影响。季节性管理工作每年为一周期,各种季节性管理工作具有明显的持续性和周期性

(2)季节性管理以宣传和督促为主,行政管理和行政强制为辅。季节性管理工作中有两种类别,一种是因为气象影响而履行的安全管理督察职责,如台风、浓雾和强风及突发性气候的管理;一种是在一定时段上出现的安全管理重点工作,如春运和鳗苗捕捞管理。对于气候带来的管理,其实就是在督促船舶、码头、航运单位、施工单位等,在根据自身情况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危害的前提下,进行管理来保障应对工作得到切实的实施。而对于一定时段上出现的安全管理重点工作,主要靠强化现场管理与服务,保障季节性工作的安全开展,同时也保障通航安全和社会稳定。

(3)针对气候造成的季节性管理,主要是落实在组织和防范上。海事依托自身的气候信息来源,将具体的气象信息发送到相关的航运船舶和单位,督促落实应对措施。另外通过海事现场管理力量进行现场检查与管理来强化落实。

(4)春运和鳗苗捕捞管理工作是在有临时机构的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的基础上实施的。春运是在客运高峰期间,保障客运船舶的安全的重要工作,管理和服务并重,投入现场管理的力量相对集中在客运船舶上,对其他船舶和设施以及与航运有关的单位和人员的管理,其目的是为了保障春运安全大环境。鳗苗捕捞管理主要是强化现场监视与巡查,如出现鳗苗捕捞影响通航环境或造成对水上安全航行、停泊和作业的影响,必须得到有效的行政管理和宣传处臵。

(二)专项整治管理

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专项整治工作是海事管理工作中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或针对辖区内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安全突出问题,而采取集中力量进行统一的安全治理的行动。这种专项整治工作有具体的实施计划和行动目标,作为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必须切实履行和落实相关的计划并作为指挥协调机关全面组织实施,全面掌握和跟踪专项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

第三节 实施应急预案及应急处臵

一、应急预案的实施

(一)《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中所述的紧急阶段

紧急阶段是根据具体情况系指不明阶段、告警阶段或遇险阶段的通称;不明阶段是指对人员、船舶或其他航行器的安全情况尚不明确的阶段;告警阶段是指对人员、船舶或其他航行器的安全情况感到忧虑的阶段;遇险阶段是指有理由相信人员、船舶或其他航行器处于严重和紧迫危险情况而需要援助的阶段。

(二)《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的险情等级分类

1、程序中用语的含义和险情等级

(1)险情,是指对水上人命安全、水域环境构成威胁,需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减轻和消除的各种事件。

(2)客船,是指普通客船、滚装客船、客渡船和高速客船。(3)一般险情是指:

①水上遇险人员在30人以下的险情;

②3000总吨以下非客船的船舶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险情;

③船舶溢油10吨以下;

④造成或可能造成一般危害后果的水上险情。

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4)重大险情是指:

①水上遇险人员在30人及以上,50人以下的险情; ②任何客船发生严重危及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的险情;

③3000总吨及以上,10000总吨以下船舶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险情;

④船舶溢油10吨及以上,50吨以下; ⑤中国籍海船或有中国籍船员的外轮失踪; ⑥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险情。(5)特大险情是指:

①水上遇险人员超过50人及以上的险情;

②任何客船遇险,尚不能确定人数是否超过50人及以上的险情; ③10000总吨及以上船舶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险情;

④船舶溢油50吨及以上;

⑤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险情。

(三)水上险情的指挥、协调原则

1、水上险情的指挥、协调原则的依据(1)《上海海事局海上搜救应急预案》(2)《上海海事局水上防台应急预案》(3)《上海港油污/化救应急预案》

2、黄浦江水域

黄浦江水域的水上搜救工作重点是人命救助和保障主航道的安全畅通;搜救工作主要要求是快速反应。搜救行动的首要任务是迅速出动巡逻艇或征调附近船舶营救落水人员,及时征调打捞船、拖轮将遇险或事故船舶拖离主航道,防止船舶沉没于主航道影响正常的通航、或者防止船舶失

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控漂航扩大事故损失。黄浦江水域水上搜救工作的特点是内河船舶存在超载、违章航行和船舶技术状况差的现状,经常发生船舶自沉或与它船发生碰撞而导致船舶沉没、人员落水;大型船舶因主机故障造成失控的应急救助也较频繁。

3、长江口水域

长江口水域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为严重,水上搜救的主要对象是对受突发气象原因的影响造成船舶进水、搁浅、自沉的内河船舶和沿海中小型海轮,或者是因船员素质差、使用过期或失效的航海图书资料、走错航道等原因造成的船舶触损、自沉的中小型海轮。搜寻救助的主要任务是及时组织附近的船舶抢救船上人员,组织拖轮、打捞船前往救助船舶或协助脱浅、离开主航道等。由于深水航道是重点保障航段,长江口水域又是上海港和长江沿岸港口的唯一出海通道,巡航值班轮艇布臵较为合理,在吴淞VTS的密切配合下,基本能做到反应迅速,组织、指挥信息传递较为通畅。

(四)海区搜救责任区

海区搜救责任区的搜救主要是在接到船舶遇险、事故报警后,根据情况,在派出搜救指挥巡逻艇赶赴现场的同时,协调东海救助局就近派出专业救助值班船,并通过中国船舶报告中心查询事故海域附近的在航船舶,协调这些船舶前往事故海域进行了望观察,进一步了解信息。

二、应急处臵

(一)人员落水的搜寻、救助措施

1、水上搜救中主要的是对人命的救助,在发生人员落水时的救助必须考虑迅速性。在接到人员遇险的报告后,必须了解清楚遇险人员的位臵与数量,应根据事故险情的性质及等级立即启动水上搜救应急处臵预案,按预案要求开展水上搜救工作,就近调派搜救力量立即投入搜救。应遵循“救人为主”、“搜救优先”的原则,在保障人员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采取有效措施救助船舶、设施和货物;

2、救助措施具体方式

(1)当事船舶或设施的自救与搜寻;(2)指派就近海事巡逻船到达现场搜救与指挥(3)通知专业救助队伍赶往现场,如救助局值班船;(4)利用船报中心、VTS协调过往船舶协助搜寻;

(5)发布航行警告和通过VHF通报遇险信息,召集各方力量协助搜救;(6)考虑气象因素,搜救力量必须能实施有效搜寻与救助。

3、根据人员的遇险性质,如被救人员有伤员,需紧急治疗时,应通知当事船舶按常规对受外伤、烧伤、冻伤、溺水等情况的人员预先急救,并联系“120医疗应急机构”到就近地点等待急救。

(二)船舶有沉没危险、沉没或有碍航情况时应采取的施救和安全维护措施

在接到事故和险情报告后,应该按照水上搜救的要求,了解有关船舶、设施的名称、发生事故的时间和地点、船舶种类、总吨位、总长、始发港、目的港、载货(客)量或集装箱量、货物货类、损失伤亡情况、水域污染和救助要求等。立即标绘船舶位臵,了解沉船船位对航道和通航水域的影响情况,当发生船舶有沉没危险、沉没或有碍航情况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作出有效处臵。

1、在船舶有沉没危险时,还应做到:

(1)要求事故船舶采取自救措施并避开主航道或驶往就近水域抢滩自救;

(2)要求事故船舶采取人员安全防范措施;

(3)根据事故或险情船舶的情况,就近指派应急救助力量赶往现场救助;救助力量到达后的主要工作是救助人员并根据事故现场的水域条件将

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事故或险情船舶拖离主航道或深水区域,必要时指挥就近披滩;

(4)就近指派海事巡逻艇到达现场指挥并可在现场组织救助力量;(5)针对有沉没危险船舶的货物性质,立即协调应对处臵专业力量和防止船舶沉没后的污染围控力量。

2、在船舶沉没时采取的措施

(1)标绘沉船位臵,作出通航影响评估,必要时申请设臵沉船标志并发布航行警告;

(2)根据沉船货物的性质,如是危险品或污染物,必须采取专业性的围控措施;

(3)沉船可能造成的水域污染,应该立即组织污染控制力量到达现场;(4)在沉船对通航造成影响时,立即组织临时交通管制。

3、船舶或设施事故或险情有碍通航情况时采取的措施

充分考虑船舶或设施对周围船舶通航和船舶、设施的影响,避免扩大事故损失;必须及时组织有效的救助对事故或险情船舶进行控制,调派拖轮应考虑拖轮的马力、航道的水深、遇险船舶的种类、船舶吨位、周围水深等情况;

如事故或险情中的船舶、设施需紧急抛锚的,应尽量选择安全水域抛锚,并尽可能小的影响他船航行安全,必须快速组织有效力量将事故或险情中的船舶强制拖离至安全水域。

(三)船舶发生碰撞、搁浅、火灾(爆炸)、污染等事故后采取的施救措施

1、船舶碰撞

(1)视船舶受损情况,要求船方采取自救措施,采取堵漏、灭火、抢滩等措施,尽量使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2)视碰撞事故后果、当事船舶的救助要求决定是否派施救力量到现

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场;调派施救船舶时应考虑施救船的马力、航道的水深、遇险船舶的种类、船舶大小、周围水深等情况;

(3)在通航水域中碰撞确有沉没危险时,应立即调派施救力量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将船舶拖离深水航道,尽量使其在滩边搁浅;

(4)事故造成沉船需强制打捞的,应向沉船所有人签发《沉船强制打捞通知书》,按规定,《沉船强制打捞通知书》由海事局签发;

(5)危险货物载运船舶发生碰撞事故时,应注意防火、防爆及防泄漏等安全问题。如有泄漏,应立即调派围油栏、清污队,如需要过驳时,报经批准后调驳船前往过驳;如有起火爆炸危险,应立即调派消防船、消防车。

2、船舶搁浅

进行搜救行动时,要明确求救人的意图,了解搁浅船周围水域的概况,在确保救助力量安全的情况下,尽全力救助;

(1)如涉及到拖轮施救,对申请拖轮施救的船舶,应明确施救责任,并向申请人说明费用问题。调派拖轮应考虑拖轮的马力、航道的水深、遇险船舶的种类、船舶吨位、周围水深等情况;

(2)可能因船舶搁浅而产生严重后果的救助,可以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如强制打捞等,按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海事局实施;

(3)如涉及到载运危险货物船舶搁浅的,进行施救时需注意安全,防止爆炸、泄漏等事故的发生;如需进行应急过驳作业的,报经批准后,方可进行过驳作业。

3、船舶火灾(爆炸)

(1)火灾(爆炸)的救助方案,由公安消防部门负责制定,并具体负责指挥灭火行动,海事部门负责维护事故水域现场秩序,必要时采取交通管制;

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2)视火灾性质要求船方按《船上应急部署表》的要求进行自救,包括灭火、关闭有关阀门、舱室、抢救遇险人员等。对受伤人员应做好前期救助和转移工作,向上风转移或疏散,维护好人员的疏散秩序;

(3)调派消防拖轮或利用汽渡装载消防车进行灭火扑救时,需注意安排好车、船等泊点和联系电话,并注意施救船舶必须具备良好的防火、防爆设施,以保障自身安全,通报起火船舶有关情况及要求,救助船应尽量从上风处靠近;

(4)如火灾事故发生在危险货物码头及在周围船舶较多的港区、锚地,且火势有扩大和爆炸危险时,应及时将火灾船舶向安全地点转移或疏散周围有危险的船舶,同时将有关情况通知沿岸有关单位做好应急准备;

(5)如危险货物载运船舶发生火灾事故或船舶发生火灾事故有可能引发爆炸等后果时,应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由水上搜救专家组进行专题研究。

4、客船(客渡船)遇险

(1)视船舶受损情况,应先要求船方采取自救措施:采取堵漏、灭火、抢滩等措施,尽量降低事故的后续损失;

(2)涉及人员救助时,应要求船方立即做好人员的疏散准备工作,及时要求旅客穿好救生衣,往安全地方转移,对伤员应积极做好前期抢救和转移准备工作;

(3)根据事故性质,调派附近的船舶(客船、客渡船等)赶往出事地点,进行人员过驳作业,及时疏散旅客。在遇险船舶倾斜、沉没时,对已沉没的船舶应组织力量根据风向、潮流扩大范围搜索,最大限度救助人员生命;

(4)遇险中发生人员落水或受伤需紧急救助时,应立即调派船艇到现场进行组织和搜救,根据烧伤、冻伤、外伤窒息等各种不同情况,提醒船方先行做好伤员的简单救助,以争取抢救时间;同时联系“120医疗应急机

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构”前往急救;

(5)根据需要,通知其自行抢摊或调派拖轮、打捞船协助遇险船舶抢滩或拖带航行转移;根据需要,调派工程船、打捞船协助遇险船舶进行堵漏抢险;根据需要,调派灭火力量协助遇险船舶进行消防灭火;根据需要,调派清油船(围油栏、吸油毡)进行清污、防污工作。

5、船舶失控

(1)失控船舶救助需要考虑的重点为:失控船舶对周围船舶通航影响、失控船对周围码头设施影响等;

(2)如涉及到拖轮施救,对申请拖轮施救的船舶,应明确施救责任,并向申请人说明费用问题。调派拖轮应考虑拖轮的马力、航道的水深、遇险船舶的种类、船舶吨位、周围水深等情况;

(3)如失控船因机器故障等原因需紧急抛锚的,应尽量选择安全水域抛锚,并尽可能小的影响他船航行安全。如通航环境不允许紧急锚泊的,因派拖轮拖离至安全水域抛锚;

(4)如涉及到危险货物运输船舶失控,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进行施救时需注意安全,防止爆炸、泄漏等事故的发生。

6、水域污染

(1)根据污染现场情况,按相关应急预案的要求,立即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铺设围油栏、备好防污器材,展开现场清污工作,使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污染源较大,且受潮流等影响可能造成危害时,应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通报当地环保部门,建议政府通知有关水厂,取水口做好应急防备工作;

(3)特殊气象条件下引导清污船到达清污现场。

7、当确认遇险人员已得到救助和安全状态趋于稳定时,指挥分中心经

海事实用型人才业务培训大纲

请示上级同意后,通知各救助单位和现场救助船舶,宣告救助行动结束;

8、检查救助现场是否有沉船或碍航物,如有,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应通知当事方及时打捞清除,并要求其在未清除前申请设臵标志和发布航行警告;

9、做好每次险情、事故搜救工作的记录及总结。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应将事故险情接收和处臵情况在《值班日志》中做好记录。

(四)装运危险货物船舶发生事故或险情时应采取的基本施救措施

实用型复合人才 篇6

关键词:语文教育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

语文教育专业是我国高校开设的一门传统人文学科,然而近年来,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越来越暗淡,不得不令人对这个传统人文学科的前途和命运倍感担忧。那么,如何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语文教育专业如何走出困境,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呢?我认为应该根据目前提出的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原有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

一、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1.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确。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死守传统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

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过于突出专业性,课程性质单一,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失调,缺乏统筹安排,学生重视必修课而轻视选修课,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限制学生在相关行业领域的择业。

3.实践教学有待加强。语文教育专业还未打破固有的学科中心化思维模式,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学生能力培养,大多沿用传统的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有待加强。

二、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原有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实现由“知识中心”到“能力中心”的转化的有效途径

1.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当代社会,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渗透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进行重新定位。语文教育专业的教育现状、发展趋势,应由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而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而转向以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为主;以培养专业化人才为主,而转向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大力培养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和厚实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能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并能适应文秘、新闻、宣传、公关等工作的高技能的“大语文”人才。

2.优化原有的课程体系。根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分制的教学运行和管理模式,对传统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

(1)专业必修课的优化

语文教育专业的核心能力是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语文教育专业必修课课程应围绕这些核心能力开设。比如文学类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鉴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语言类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现象、语言运用规则的理解,基础写作课程使学生大体掌握各类文体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语文教学论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教学的科学途径和方法。专业必修课的优化应从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多向度的探索,还应致力于突出此类课程的实践特质。

(2)选修课程构建的系列化

为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宽口径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体系,构建比较完善和实用的选修课程系列:一是开设语文教育系列课程,如中外名家教育思想研究、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教师口语等课程,侧重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加深学生对语文教育规律认识,提高学生语文教学能力;二是开设新闻传播学、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等课程,培养学生新闻领域从业能力;三是开设秘书写作、秘书学概论与秘书实务、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现代礼仪与实务等课程,培养学生文秘领域从业能力。从而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宽口径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体系。

3.加强实践教学

(1)对接行业需求,设置实训课程

学生沟通和协调能力、策划和创意能力乃至个人形象塑造和礼仪素养,都左右学生的发展前景;在信息化社会中,熟练掌握各类现代办公设备和技术更是职场生存必备的条件。而语文教育专业基础课大多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很难得到实践检验。因此,有必要开设相应的实训课予以强化和补充:口才训练、写作训练、公关礼仪、活动策划、调查与分析、现代办公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摄影、摄像。

(2)创新专业课实践教学方法

在实践教学中, 体现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营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浓厚氛围, 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优化实训课教学结构

体现讲( 教学精讲)、演( 教师示范操作) 、练(学生练习)、结(教师讲评总结)四个环节,达到当堂讲授、当堂实践、当堂掌握的要求。

(4)在实践教学内容上, 将实践教学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强化技能训练三个层次, 建立一个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5)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实践教学的延伸。鼓励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参与学校有关部门组织的通讯报道、宣传稿件、文学作品等形式的专业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丁晓原.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6.

[2]阮畅.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

[3]吴金涛. 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广西教育,2009.11.

[4]郑健儿.关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基于浙江万里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社会适应性调研[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2.

实用型复合人才 篇7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具备从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适应开放的外向型企业开展商务活动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通过对语言基础课、语言技能课的学习, 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通过商务知识、商务技能课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商务知识和技能, 能听懂外商一般的商务洽谈, 能使用英语和外商进行一般的业务洽谈和交流, 能读懂外商的信函业务单证和文件等, 能用英文书写一般的商务文书。具体来说定位于国际贸易业务员、外销员、跟单员等具备从事国际商务业务工作上岗资格和能力的专业人员。

二、行业先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院校, 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 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 纷纷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办学模式,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在订单式人才培养, 校企协作完成教学计划, 校企共创考核方式等方面正在做着尝试, 有了初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基础。在教改和实践创新基础上, 我们滨州职业学院进行了大胆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采用了“语言能力+商务管理和操作能力+行业知识技能”构成的商务英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本培养模式以高职高专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为导向, 以高职高专教改和教学实践为基础, 深入探讨和实践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这种行业先导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行业先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思路, 在商务英语专业传统的“语言能力+商务管理知识+商务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加上行业知识技能和特色, 创建以“语言能力+商务管理和操作能力+行业知识技能”为核心的崭新行业人才培养模式, 创建了以就业为主导、以行业知识技能为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行业人才培养新路。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 应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形成以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 以专业发展实际为依据, 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 以校外实训基地为重要补充, 校内校外有机结合, 构建全方位的工学结合平台, 有力地促进人才的培养, 形成与行业一线单位合作的有效机制。

1.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首先, 可以在实训室安装国际贸易实务实习平台, 引导学生进行逼真的商务活动模拟训练。每位学生都拥有一家自己创办的模拟公司, 独立在网上虚拟从事国际货物买卖交易。学生在主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 可以逐步养成敏锐的市场意识、良好的商业交往能力以及快速应变、理性分析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模拟实习中主要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有目的地不断创设仿真商务场景, 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和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深度运用。

其次, 还可以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让学生多接触外贸企业中真实的应用文献如一些单证、说明书、手册、专利、合同、广告等。对于一些常见应用文体如通知、商业函件、个人简历、合同等, 要求学生能做到填得出, 写得好。

最后, 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为加强专业教学和管理, 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 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界的管理人员、专家和行业协会的代表担任委员, 成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定期举行会议和考察, 商讨专业的发展方向, 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审定专业教学计划, 协调管理学生实训, 指导学生就业。

2.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首先, 校外实训可以是到实习基地参观、请基地人员现场教学等。校外实训可以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专业认知实习和岗位认知实习, 如有能力还可担任兼职业务员, 指定老师加强指导, 组织优秀学生参与实践, 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其次, 注重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可使学生“零距离”接触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实训基地的建设, 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合, 与产业的结合, 与社会的融合, 保证其科学先进性, 使学生和受训者参与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的实际运作, 通过实践使受训者更深刻地了解并准确把握岗位技能、要求、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和企业运作管理模式等。校外实践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要充分挖掘资源, 与企业加强联系, 只有形成以就业为导向, 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结束语

对于商务英语这个较新的专业, 要紧紧围绕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采用行业先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握实践性和实用性的专业特色, 坚持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知识、商务操作技能并重的原则, 就一定能够将商务英语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培养出有特色、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林:创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7)

[2]王金洛“:工学结合”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3]杨筱玲:高职商务英语教学, 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J].《市场现代化》, 2007 (, 6)

[4]彭述初:关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3)

实用型复合人才 篇8

目前省内的很多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只是一种专业课和英语的简单叠加, 由于各种的原因, 有的院校纯粹照搬的是外语专业的教学模式, 走的是纯语言或纯文学的老路子, 虽然目前很多院校结合自己所在地域的经济增长特点, 希望能真正培养出适合当地人才需求的本土化外语类应用型人才, 而且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总体来说很多外语类人才依然不能很好胜任企业的需求。拿商务英语专业举个例子, 据麦可思策划组织的人才需求排序上, 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在很多行业都是排名前十的, 但令人奇怪的是商务英语却是一个就业亮起了红灯的专业,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到公司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

2应用型外语人才的优化培养

2.1 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 考虑市场需求, 设立公司企业急需的人才专业。要分析公司企业急需的岗位 (群) 能力要素, 针对性地设置课程, 此课程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训和职业素质养成能起到主要的支撑与促进作用。要抛弃落后陈旧的课程, 改造利弊相杂的课程, 增设一些具有时代特色和社会需求基础的新课程。正确划分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三大类课程的课时比例。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应用为核心, 以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使其具有科学性、可行性、适应性, 把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社会认可度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指标。复合型英语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多专多能的应用意识、应用方法和应用技能, 这一点在课程体系中要有全方位的体现。

2.2 教材改革

选用先进、适用的教材, 特别强调与行业企业合用编写教材, 突出工学结合的特色。精心选取教学内容, 要求符合行业企业的现状要求与发展需要, 有助于学生未来胜任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需要。可考虑选用或改编用企业培训员工的教材。选择好教学内容后, 需进行重新整合与序化, 设计出基于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的学习任务。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组织安排教学, 教、学、做结合, 理论联系实践, 做好实训实习等教学活动安排。

2.3 教学方法的改革

可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实操性强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强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 力创仿真教学环境, 如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实质上是想让学生有机会进入仿真的“真实工作情景”中进行“沉浸性”体验与学习, 强化职业岗位意识, 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一体化等教学模式, 特别强调工学结合思想, 尽可能做到在校学习与实践工作的一致性。

2.4 实习基地的建立

校内实训方面, 要求实训基地的建设有行业企业参与, 能满足生产性实训的要求。校外实习方面, 要求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力求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 学生能通过实习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提高职业素养、提高职业技能。要求学生的实训实习产品能够体现应用的价值。

2.5 培养模式

复合型。此类模式培养既有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学科理论与基本技能, 又具有扎实的外语基础, 熟练掌握外语语言能力的新型复合型人才。该模式可以涵盖经贸外语、商务外语、国际新闻、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教育传播、外事外交等复合型专业。

专业型。此类模式是为培养外语精英人才所设计的。培养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并非单纯地指外语在金融、科技、电子等行业的应用。特别是对于外语专业来讲, 不能让学生的努力方向全部一味地追求其与其他学科的复合, 而缺失了应有的语言学、文学、翻译学等方面的学术素养。

双语型。此类模式为主修语种加辅修语种。对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讲, 他们普遍要学习第二外语。目前, 英语专业人才相对过剩, 而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德语等专业人才相对紧缺,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 需要大力推进双语专业的培养力度, 提高学生就业灵活性, 避免人才培养过程的滞后性。

总之, 人才结构的培养定要紧紧围绕工学结合, 校企结合, 产学研结合的宗旨, 学校与企业合作,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公司化”、“企业化” 缩短学习与工作的距离, 实现三个转变, 即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学习到工作的转变, 核心是尽可能缩短学生毕业到正式适应工作岗位所需的过渡期, 包括适应时间及工作能力两个方面, 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为适应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发展培养更专业更实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实用型复合人才 篇9

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层次发展, 当前社会所急需的人才是既具有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 掌握科学技术原理, 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熟悉生产实践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 在人才培养方面, 不仅要强调理论教学, 而且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工程训练是高等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实践训练平台。通过机械工程训练实践, 在全面、系统的工程背景熏陶下, 使学生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 树立工程意识, 提高工程素质, 掌握工程设计,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术, 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提高工程训练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进而为机械行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文章以机械工程训练为基础, 分析了工程训练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构建了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 提出了工程训练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两方面措施, 对培养既有扎实基础理论, 又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机械工程训练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 在“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教育理念下, 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机械工程训练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为: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既有宽厚、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 又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 机械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根据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技术、能力的综合素质, 构建了以工程基础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创新训练三个层次九个方面的教学体系, 以学习工艺知识为主线, 建立工程概念, 加强对学生工程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1 工程基础训练

工程基础训练由传统制造技术训练、现代制造技术训练和材料成型基础训练三个方面构成。工程基础训练使学生熟悉各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学习机械制造基本知识, 了解现代机械制造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 体验工程过程, 掌握机械制造生产过程。在主要机械制造和材料成型方法上, 通过识别零部件图纸和加工符号, 进行典型零件的加工制造过程, 使学生初步掌握实习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 了解设备结构及传动原理, 对简单零件具有选择加工方法、进行工艺分析和独立操作加工的能力。

同时, 工程基础训练注意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使学生拓宽知识面, 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今后从事设计和制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专业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训练由课程设计和实验、生产实习、CAD/CAM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训练四个方面构成。专业技能训练是让学生在工程基础训练基础上, 强化实践, 提高专业和技术能力, 培养工程素质。课程设计和实验, 使学生亲自动手, 将所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巩固、加深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 掌握课程基本原理。生产实习, 以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为基础, 使学生深入学习生产工艺知识, 了解企业文化、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生产流程、过程控制等概念。

通过生产实习, 使学生在工程领域中成为能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CAD/CAM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掌握CAD/CAM软件应用技能, 使学生能够利用UG、PRO/E等软件进行工程绘图、产品设计、零件装配、数控编程和运动仿真等;职业技能训练, 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理论基础上对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数控加工中心等内容进行专项训练, 增强学生的技能水平, 并使其达到中、高级职业技能等级, 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术能力。

2.3 综合创新训练

综合创新训练由毕业设计和科技创新活动两方面构成。综合创新训练, 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毕业设计, 是学生对本专业课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 独立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 使学生将知识转变为能力, 深化、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技能。

科技创新活动, 是学生从事研究、探索、发明、创造的活动, 是学习知识、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锻炼科技能力、社交能力, 培养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提高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和一定的项目管理与协调能力, 将知识用于创新、实践的一种过程。

总之, 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工程训练过程中, 学生首先进行工程基础认识, 再进行专业技能的提高, 最后进入综合创新阶段, 通过工程训练的基础———提高———综合三个阶段, 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进而为培养既有宽厚理论基础, 又有扎实工程实践基础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创造了条件。

3 加强机械工程训练中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工程训练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除了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外, 还要采取措施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工程训练实践基地建设。

3.1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因此, 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关键是需要有一支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要完善制度, 积极鼓励年轻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深入生产实践, 学习企业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 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增强实践能力。

同时, 聘请企业既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 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从事实践教学工作, 传授学生现代企业管理和新技术应用等知识, 提高学生工程素质。

而且, 还要对教师进修岗位轮换, 培养一专多能的能力;经常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 进行专业技术交流;定期外出进修陪训, 提升教师知识能力水平。

总之, 要采取培养、引进等一系列措施, 建设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比较合理, 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较高素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以适应新形势下高等工程实践教育的要求。

3.2 加强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支撑平台。实践教学基地不仅需要一些常规的基本设备, 还必须有一定数量、不同层次、品种多样的先进机械设备仪器, 充分体现实践教学设备的先进性和前瞻性。由于设备比较昂贵, 在维修、维护、保养方面成本比较高, 因此, 需要对实验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并通过各种方式加大经费投入。

同时, 开放实验室, 完善实验室条件, 规范实验室管理, 创新实验环境, 突出实验室文化。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产学研一体化, 拓展实践教学空间, 利用企业先进设备, 改善工程训练条件, 使学生能够接触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设备, 开阔学生视野, 使学生把基本理论与生产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 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4 结语

工程实践教学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工程训练的责任和义务。

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 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 构建机械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满足现代工程训练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从而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 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更好地为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服务。

摘要:工程训练是高等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也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以机械工程训练为基础, 分析了工程训练中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构建了工程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 提出了工程训练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两方面措施, 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程训练,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18) :24-26.

[2]陈风光.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 2012 (1) :28-30.

[3]崔海, 任正义, 韩永杰.基于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 (5) :28-30.

[4]程立明, 王健, 张石平.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程训练多层次平台构建[J].现代企业教育, 2009 (3) :153-154.

[5]刘华, 吴波, 许恩江等.多层次开放性工程训练教学体系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2 (1) :134-137.

[6]周梓荣, 周建宇.构建新型工程训练体系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9 (4) :91-94.

[7]余小滢.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 (5) :30-32.

[8]毕晓伟, 赵桂芝.创新理念下的机械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思路[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1 (5) :164-165.

[9]王亚辉, 杨继红.加强工程训练环节, 构建大学人才培养体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11 (4) :254-255.

实用型复合人才 篇10

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 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指出,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 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 各类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同时, 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 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 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 特别指出,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们要重点抓好的工作中特别要坚持突出工作重点, 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 抓紧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的适应对外开放的人才。

同时,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 当今世界,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突出表现为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科技是关键, 教育是基础, 人才是根本。《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与已经发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即将发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相互支撑、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 一定意义上讲, 属于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2 我国人才数量缺口分析

国际比较研究表明, 以现代科技经济为主导的发达国家, 劳动人口的文化程度一般以高中为起点,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至少要达到人口总数的25%以上, 本科以上的比例不少于15%。

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 但国民整体素质不高。对从业人口而言, 2000年, 我国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5%。而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国家对应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80%和26%。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约为8年, 而世界上许多国家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2年左右, 如美国为13.4年、爱尔兰为11.7年、韩国为12.3年。显然, 国民受教育程度比例远远不能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国民整体素质不高, 导致了我国人才严重缺乏。

2.1 各类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

据一些调查研究表明, 我国许多行业都面临人才缺乏的问题, 比如金融人才, 从业人员占全国人口的比例, 我国为2.7%, 而美国为11%, 日本为8.67%, 德国为9.9%, 英国为13.7%, 法国为11%, 加拿大为12.6%, 韩国为8.5%。再比如WTO专才和国际经贸法律人才, 全国精读过全部WTO文件及中国入世法律文件外语原文文本的人不足10人。在国内, 全部通读WTO全部法律文件、欧盟全部条约、北美自由贸易区条约和东盟条约体系的英文文本的人士几乎为零, 摘要泛读过的人士不到100人。其它部分专业人才的缺口参见表1。

2.2 高级技能型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技能型人才是指, 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 掌握了较高水平的应用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 并具有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目前, 我国技术工人文化程度低的多, 高的少;技术等级低的多, 高的少;高等级技术工人年龄大的多, 年轻的少。我国工人队伍中技术工人只占23%, 其中高级技工仅占5%, 中级技工占35%, 初级技工占60%, 而发达国家工人队伍中技术工人高达75%, 其中高级技工占35%, 中级技工占50%, 初级技工仅占15%。据测算, 到“十五”末, 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将增长20%~25%, 其中, 高技能劳动者所占比例预计增长15%~20%。为了解决我国高技能人才缺乏问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启动实施了“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 目标是从2004年到2006年的三年内, 在制造业、服务业及有关行业技能含量较高的职业中, 培训50万技师、高级技师和其他高等级职业资格人才。

注:数据来源于政府网站及新闻媒体

2.3 缺乏高端技术专家和复合型人才

所谓复合型人才, 就是指掌握两个专业以上的知识、技能、技术等的人才, 比如技术与管理复合、双专业复合, 以及技术、外语、法律等与计算机复合的人才等。复合型人才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 是一种稀缺资源。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科技人员为例, 据《信息产业“十五”计划纲要》在分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时指出“ (信息产业) 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 普通劳动力过剩, 管理人才、技术带头人以及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其表现之一是在对科技含量要求较高的部门, 人才所占比例偏低。高端人才缺乏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大隐患。在高端信息人才中, 中国信息产业尤其急需“软件系统分析员”和“高级软件设计师”等专家人才, 以及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从上述部分行业人才缺口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 迫切需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同时, 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也决定了我们必须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上,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建立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3 三类人才匮乏原因分析

3.1 高等教育发展明显滞后

我国正规教育已取得的发展成就主要得益于基础教育巨大发展。而除基础教育外的正规教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则明显滞后。1990年, 典型的发展中大国大学生粗入学率至少是我国的2倍以上。2000年, 尽管我国大学生粗入学率仅为7.5%,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甚至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滞后,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人才发展的速度。以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例, 实际每年毕业的技工学生数量非常少, 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技工学校数量和学生数分布如表2所示。

注: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3.2 职业教育人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规定, 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 应当具备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而2002年, 我国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仅为48.75%, 学历层次偏低。而且由于在计划体制时期, 中等职业教育长期不关注社会需求, 始终采用“教师、课堂、书本”传统教学模式, 这不仅导致所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而且也导致教师不注重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 存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 甚至在当前仍不能转变教学观念, 对职业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3.3 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在人才严重短缺的情况下, 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优势和科研优势, 采取重金收买、高薪聘用、就地利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实施高科技移民和绿卡政策等一系列手段, 从世界各地争夺人才, 一场无硝烟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人才争夺的目标, 在发达国家享受人才流入收益时, 我国面临的则是人才大量流失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有资料显示, 1985年以来,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分别有76%和82%去了美国;美国签发的H-1B签证达11.5万, 其中, 中国大陆就占了10%。从1978年到2003年, 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70.02万人, 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7.28万人。

3.4 人才培训落后

很长一段时期, 我国的许多企事业单位把教育培训、薪酬福利等支出当作纯成本, 不舍得把它作为重点投资与投入对象, 对人才培训重视不够。因此, 一直坚持的是以节约为原则, 而不去考虑边际产出。多数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 招聘录用、考核评估、报酬分配及开发培训的管理仍处于机械的孤立状态, 并没有将四者依照它们的内在联系有机结合起来, 而我国若想造就一大批应用型、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队伍, 仅凭员工入职之前 (下转第91页) (上接第181页) 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许多的知识需要通过各类培训来系统的学习与掌握。

4 应对措施

针对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改变当前应用型、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匮乏的现状。

加强应用型、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要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参与和支持作用。企业是培养和使用技能劳动者的主体, 是聚集高技能人才的载体, 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离不开企业。企业应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制度, 大力推行企业培训师制度和名师带徒制度, 建立技师研修制度, 并通过技术交流、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形式, 促进职工岗位成才。企业应建设学习型组织, 加强人才的在职教育。在此基础上, 大力加强员工岗位轮换和交流的力度, 为培训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同时, 我们应该鼓励企业加入行业技术创新联盟, 使更多的企业加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行业技术联盟为中介与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可以解决企业所担心的“高投入, 低回报”的问题。行业技术联盟的成员企业共同承担与高校合作办学的成本, 共享收益, 充分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

加强应用型、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教育和培养作用。高等院校是高等人才先期培养和持续提高的基础,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紧密结合企业岗位要求, 确定和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同时, 高校要转变观念、提高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 要明确校企合作对学生培养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性, 打破传统, 更新观念, 重视校企合作工作, 放下架子, 积极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充分发挥培养技能人才的基础作用。

总之, 我国应用型、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 我国人才工作正来自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的挑战, 我们只有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走人才强国之路, 才能快速、可持续地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们全社会都应该提高对校企合作的意识,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创新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从根本解决我国应用型、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 解决应届毕业生与企业结合困难的问题。

摘要:文章从我国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三类人才数量的缺口调研入手, 分析了三类人才匮乏的原因, 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 以应对我国人才工作所面临的来自国内外的挑战。

关键词: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宁.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1, 10.

[2]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实用型复合人才 篇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我国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工业化进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选择。顺应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研究产业调整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探索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特征和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满足生产性服务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高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

首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其他产业生产商品和服务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产业,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而从生产企业内部职能中分离出来的新兴产业[1]。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各类经济组织和学者都有自己的统计口径和划分标准。美国商务部认为,商务及专门技术(如计算机、工程、法律、广告及会计服务)、教育、金融、保险、电子通讯等属于生产性服务范围。中国香港贸易发展局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分类应包括专业服务、金融保险服务、贸易相关服务。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根据业务活动特点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流通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五大类别(资料来源:京统发〔2009〕11号《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

北京已经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2010年,北京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研发服务、商务服务、流通服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优势领域发展突出,上述5个行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838亿元、1,242.2亿元、912.9亿元、964.4亿元和640.6亿元(资料来源:201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占全市GDP比重超过40%,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集中力量塑造“北京服务”品牌,建立辐射全国、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在“十二五”末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

首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需求

相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多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现实,相关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生产性服务业深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以物流业为例,物流业是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北京市规划,到2020年北京基本形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的现代城市物流空间体系和技术先进、相关产业发展配套齐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物流业发展体系。2007年,北京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2.5%,物流专业人员不足1%。实际上,物流业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多类产业,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物流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学习物流工程或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而且还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英语、法律、交通运输、计算机等更广泛的专业人才。

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与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价值增值的重要来源就在于专业服务人员与客户间保持不断交流和沟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体现了如下几个特征:一是知识性,它能够把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入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并运用专门知识和专业技术提供专业化、定制化、差异化服务。二是创新性,生产性服务业是高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的重要推动力,能够对制造业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起到引导作用。三是国际性,跨国跨界生产网络和营销网络将制造业和配套服务业联结,在“全球生产”的同时伴随着“全球服务”。四是全程性,生产性服务业体现在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全过程生产活动中,使产业链上下游服务相互关联和依存,既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又使敏捷制造、零库存、虚拟企业等成为可能。这些特性决定了生产性服务业对从业人员有更高要求,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相对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务实亲和的本土化态度,具有高度复合化的专业知识背景、团队协同化作业能力、高水平专业化服务能力等,而要实现这种人才培养,必须推进跨文化、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适应首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特征

一般来说,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才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技术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要求熟练掌握本行业工作所需技术,了解本行业技术的最新进展,善于理解商务需求,能够以有效的技术手段予以实施和解决商务需要。复合型人才的特点是熟悉本行业商务活动,充分了解和理解商务需求,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能力,善于提出解决商务需求的应用方式。管理型人才是中高层次人才,他们对技术要有一定了解,同时要精通管理知识,熟悉行业特点,具有前瞻性思维,熟知相关领域理论与应用,能够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特点和趋势。各类人才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划分和界限,往往表现出复合性应用型的特点。

为了对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所应达到的能力和目标作出系统、具体的表述,本文将人才能力分为4个层面,从这4个层面分析生产性服务业本科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反应生产性服务业人才能力特征的概貌。一是基础知识层面,要了解基础学科知识结构,掌握基础科学知识、基础技术知识和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等知识点;要了解人文知识,掌握哲学、历史和社会一般知识的知识点。二是价值观和职业品质层面,其中价值观包括认识、理解社会的价值标准,能够依照正确的价值准则做事,有社会责任感、关注弱势群体、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具有诚信品质;职业品质包括工作态度、服务意识、市场意识、礼仪规范等。三是个人关键能力层面,其分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包括逻辑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社会能力包括交流沟通、对时间和资源的管理、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团队协作能力等。四是工作领域的系统能力层面,包括环境认识(生产性服务业)、调查归纳、方案设计、实施和控制等能力。其中环境认识要具备对行业特征的了解,能识别不同的企业文化、目标和策略,了解自身角色和责任,具有国际化视野;调查归纳要具有对行业内外、宏观微观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分析,确定工作目标和要求等能力;方案设计包括工作的流程设计、行业领域内的专业设计等能力;实施包括协调、资源运用、过程管理等能力;控制包括培训、工作过程的改进与调整、工作评价等。

适应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求,创新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面向首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优化全校学科专业布局

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快速发展,必将涌现出大批新岗位。这些新岗位对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从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出发,紧紧围绕当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求,积极稳妥地设置适用对口的专业。

北京联合大学重视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间的互动关系。在学校现有本科专业中,对应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主要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金融学、电子信息工程、法学、通信工程、广告学等。很多专业在积极开展面向生产性服务业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其基本思路是:“面向北京市支柱和新兴产业,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探索创新特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流培养、分级教学等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大力加强教育教学的研究与改革,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施方式明确为“以项目为载体,以政策为导向,校院两级分层次、有重点”。

2.兼顾学科知识与应用能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确定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起点是开放的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确立“立足区域、为地方和行业企业服务”的指导思想。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和论证, 既要有针对性, 使培养的人才符合需要, 也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持续性, 避免随着市场变化频繁调整。

“学科”与“应用”作为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的两个要素,在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中应该把应用放在更突出的地位。专业建设中,要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导向,也就是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需要为导向。面向行业企业需求为主的学科基础平台很重要, 因此要有名称大体一致的公共基础课程,同时注意学科基础的差别和课程内部逻辑结构的变化。在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中建构一组新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必要的;且在这组公共基础课程中有些应与专业课程相衔接,表现出明显的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性质;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比例应有所调整,专业课程应占更大的比例。

学校依托信息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管理学院的电子商务等专业,设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跨学科跨专业培养高级复合性服务外包人才。实验区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体两翼,三三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分“大类培养、行业认知,分流培养、职场体验,实战训练、职业定向”3个阶段,按不同业务需求,分流培养“ITO”“BPO”和“服务外包企业管理”三类服务外包高级专门人才。

3.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渠道,提升学生多元文化理解和适应能力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基础扎实、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应积极学习国外同类院校人才质量标准,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教育教学资源,融合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商务学院依托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 设立应用性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基础扎实、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复合性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比照国外同类院校人才质量标准,实验区实行3+1 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构建应用型国际化课程体系,在主要专业课程引进国际先进教材,聘请外教和有国外进修经历的资深教师进行全英语或双语教学,确保英语学习4 年不断线。

4.深度推进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融通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

为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把实践教学课程列入专业核心课程, 在实践教学中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理论学习的深化;一般来说在教学进程中应安排比较集中的实践教学阶段和综合性的实践教学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方法的改进必须同步进行。学校要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和当地政府,建立学校和产业界互利互惠合作机制, 研究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教育形式, 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实习基地,保证产学合作教育的开展,这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计划是否得以落实。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的许多关键环节必须在实际生产岗位和实际工作环境中完成,因此,应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实行开放式办学。

5.鼓励跨学科交叉培养,支持教育与产业对接,创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是综合性系统化工程,为保障实践效果,学校采取了多项措施,全方位、多层次的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工作。一是建立完善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二是加强对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需要。三是建立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四是推动教师到企业去学习锻炼,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支撑。五是设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专项经费,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经费保障。

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就业的主体,明确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和特征,是解决好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面向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实践,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让培养计划、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考核等方面工作更符合实际需求。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重点课题《首都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ADA09045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黄先开系该校副校长)

实用型复合人才 篇12

关键词:导师团,工程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复合人才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由依赖自然资源转向依赖科学技术和人才,现代经济的发展急需各领域培养出高层次的工程应用型复合人才以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的需要,适应加快科技成果开发、应用与转化的需要[1]。因此,高等教育须冲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时俱进,其地位应由游离于经济发展之外,转向主导经济的发展,在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大众化、应用型领域寻求发展空间。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育尚无成熟的经验,传统本科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突显。许多学生虽然接受了本科课程学习,但由于重埋头学习、轻实践创新,造成知识面、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不足,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应用型、学科交叉特征鲜明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首次提出工程应用型本科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导师团创新培育模式,并对其工作方法和运行机制进行探讨。

一、本科生培养现状

现时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实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然而,在目前学年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下,我国本科生教育“管教分开”的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由辅导员或者班主任负责,专业教育则由专职教师负责,两者像两条平行线一样不相交。 专职教师只负责上课,缺乏对学生发展和需求的了解, 达不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人性化的指导,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大学开始在现行学分制的背景下引入“导师制”的管理模式。由于导师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能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在当前高校教育模式下,国内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本科生导师制作为辅助管理手段的学分制管理制度,使教师在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日常生活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课程的选择,进而在整体上帮助学生对大学生活进行设计和安排[2]。

二、构建工程应用型本科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导师团的意义

科技的发展和国计民生中重大问题的解决常涉及学科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生物医学工程正是新兴的、 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的交叉学科代表。它通过生物、医学、 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等领域的交叉与融合,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解决生物与医学中的检测、诊断、治疗、 康复等问题。

目前尽管在某些本科生培养中已经开始采用单一导师的培养模式,即一位导师指导多名本科生,但该种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在工程应用型交叉学科中其局限性非常突出。一是单一导师的知识局限性难以满足培养学科交叉型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导师往往只在某个学科领域有所长,但其学术视野、思维方式及技术方法等受到特定学科领域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并不能满足社会对具有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二是工程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应该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法,教学中要行为导向与引导学生团队独立研究、独立设计、独立解决问题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新的热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因而单一导师制不能保证对众多本科生在实践上的指导及其能力的培养。

鉴于上述单一导师制模式的局限性,有必要提出新型本科生导师团模式。新型本科生导师团是由多位导师组成的新型团队,不是高学历、高职务导师的简单叠加, 而是针对实际需要进行有机互补:一是成员互补,由不同年龄层、不同职务的导师组成导师团;二是专业与分工互补,由来自不同专业及研究方向的导师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上述具有一定年龄、职务、专业方向梯度的新型导师团,其优势如下。

(一)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

导师团成员大都来自不同的专业或同一专业不同的研究方向,具备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技术特长,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对多”的指导,因材施教,这样有利于本科生接触到更多的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向,拓展知识面;同时还可以接触不同的学习、思维和研究风格,有利于摆脱单一教师指导时固定的思维模式。 其次,由于学生在团队导师的指导下以团队形式开展学习和科研工作,也更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加强同级同学甚至跨年级的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帮、互带关系,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凝聚力。

(二)构建教学、实践、科研协同创新机制的需要

多年来,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不在过于强调科学研究,而在于过分倚重单一的课堂教学途径。 当前很多高校都在推行本科教学改革,但是大部分的改革仍局限于传统课堂教学和学习的改善[4]。该种传统的教授方式对学生来说是被动的吸收过程,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缺少必要的实践和科研,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创新思维将大大受限。因此,有必要把大学生教育从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转移到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导师团的创新培育模式正好可以弥补实践教学不足的现状,能够将教学、实践和科研有机地贯穿起来,通过对学生从入学就开始的实验室训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实践、科研的协同创新。

(三)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科学发展特别是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国计民生中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常常涉及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通过导师团指导方式可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不管是应用开发还是基础研究都涉及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学科平台目前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项目也都需要具有不同背景的研发人员。导师团的组成首先对导师来说就是交叉互补的,同时对学生来说也可以通过不同学科专业知识的接触和学习,发现新的研究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四)增进项目以及技术交流

导师团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同时可以加强导师间的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导师团的建立实际也为导师们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不同职称、年龄层的导师以及学生都可以互相交流、学习。青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学习到相关的学生指导经验,加快自身素质提升。同时,导师团这个平台也相应地为在研项目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有利于项目更加迅速和顺利地开展。

三、工程应用型本科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方法和运行机制

(一)成立导师团指导小组

1.导师团结构。以教授、副教授牵头,建立由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包括讲师、博士后、科研助理以及研究生组成的导师团(见图1);在此基础上,还应根据本科生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的需求和项目开发需求,适当吸纳校外(如企业)专业人员加入导师团指导小组。为此,最好专门建立校外导师资料库,并且实施动态更新,以保证校外导师人选的增补。同时,根据本科生培养计划的需要,导师也可实行一定的动态流动,以满足学生指导需求。

2.导师团的指导方式。在学生的指导上导师团应打破原有的导师或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一对多的指导方式, 采用“多对多”的导师团指导形式。为便于导师团管理, 每个团设立一位联系人负责组织、协调、统筹安排工作, 其他成员以教师、研究生的有机组合构成导师梯队对本科生进行指导。

(二)创新运行机制

为培养能够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本科生,我们需要探索出一套能够实现导师团工作目标的创新型运行机制。

1.明确导师团指导内容。对本科生的培养应该实行从入学一直到毕业的全方位的、个性化的指导。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学习指导、科研指导、生活指导、职业发展指导以及思想指导。导师团的工作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培养重点和目标设定培养方案:(1) 协同创新启蒙教育: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协同创新意识,加强专业方向和前景介绍以及科研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同感及学习的兴趣。(2)基本创新能力培养:对于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应着重开展核心课程的指导,通过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基本的项目研发能力;同时,还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领悟能力的培养。(3)综合专业技能训练:对于高年级的本科生应侧重于专业核心技能的训练,将本科生创新培育计划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加强高年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操作等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加强专业核心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前景分析等方面的指导。针对希望继续深造的学生,应加强学生对于项目研发与科研训练的兴趣和理解、研发能力的培养以及外语水平的提高等。针对就业型学生,应从社会需求着眼,明确行业和企业需求,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确立导师团工作方式。导师团的指导原则是结合团队集体指导与导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导师团集体安排本科生学习、科研工作,包括:(1)确定本科生创新培育计划方案,然后采用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机制确定导师团和学生团队的分组形式。(2)在学生学习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导师团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比如通过开展座谈讨论、项目技术交流、学术报告等形式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科研、生活等各方面情况。(3)日常工作和实验研究中如涉及各个学科具体专业技术问题时可以采取导师(包括教师、 研究生)个别指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4)导师团内部导师之间以及导师团之间也应该不定期地交流学生的动态、导师团工作情况和指导经验,实现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及时解决的目的。

上述创新运行机制明确以学生为本的目标,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学体系和知识获取平台。通过从大学一年级兴趣的培养,到中年级基本创新能力的锻炼,最后到高年级综合专业技能的提高,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梯度式地进行。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导师团的引导和学生的研究讨论相结合,更多地采取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方式,在强调基础性和系统性的同时,更注重知识学习的前沿性和研究性。学生通过主动实践,培养其创新意识, 在参与研究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科研项目进行的程序步骤,在实际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应用自己所学的理论,查找不足,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5]。

(三)建立管理、评价与奖励机制

本科生人才培养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本职工作,应加强导师团工作的宣传和导向性,提升导师团成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为保证导师团工作不会虚化,同时更加充分调动导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师团制度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考核、奖励机制。

1.制定导师团指导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导师团的指导目标和内容:针对不同学生和项目情况,导师团应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制定相应的、细化的指导内容。

2.构建导师团工作评价机制。首先,导师团定期进行交流或汇报;其次,根据学生项目的进展情况、导师团成员反馈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发现或反馈的问题及时沟通和处理。最后,在计划执行到一定阶段时,以学生的就业、出国、参赛以及获奖等指标来评价各个导师团的工作成效。

四、结论

本文所探讨的导师团创新培育模式是中山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平台近年来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提出、实施并总结出的一套新型的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导师团制度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运行两年以来,已初见成效。本科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得到导师团的指导,便有机会接触本专业相关的内容,加强了对专业的认识及学习的兴趣,逐渐培养协同创新意识,为日后学习打下基础;到大学二年级,在对本专业有总体了解的基础上接受导师团手把手的指导,通过参与项目培养创新能力以及基本的研发能力。随着导师团培养模式的运行,本专业本科生学习成绩稳步上升,所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情况逐年递增,且多次获得省级、校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奖励。这说明本专业学生通过参与该导师团创新培养计划各方面的能力均能得到锻炼。

上一篇:阑尾联合切除术下一篇:作文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