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实用型卫生人才

2024-09-16

基层实用型卫生人才(精选9篇)

基层实用型卫生人才 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特别是2003年“非典”后, 人们对健康和疾病预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这对公共卫生专业队伍建设和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我国新的公共卫生体系, 以及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 培养预防医学实用型人才, 已成为公共卫生本科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2]。实用型人才, 首先要求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 即专业素质高;同时, 又要了解现状, 具有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有较高的非专业素质, 包括思想道德、心理、身体、人文素质等。

当前的预防医学高等教育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 预防医学的专业课教师一般是由没有疾控控制、卫生监督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 他们脱离卫生防病一线工作, 缺乏预防医学实际工作经验, 即使有, 也只是通过一些研究课题, 一般现场工作实际很少;加之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 往往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在教学过程中较少培养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使学生毕业后, 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 不能将学到的书本知识很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造成预防医学教育与预防医学实际工作相脱节。特别是SARS的暴发流行, 更突出反映了我国现行预防医学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 在新的形势下, 应该考虑结合高校教学改革把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从知识型教育向知识、能力和素质型教育转变。预防医学专业的教育应该走出学校, 与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机构密切合作,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使培养的人才能尽快地适应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实际工作的需要。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 聘用卫生防病一线专业骨干担任教学任务

借鉴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一般由有临床实践经验的中级以上医师担任的模式, 聘任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兼职教师, 从担任预防医学的实习开始, 带领学生到企业、医院、学校、公共场所等各种现场实习, 根据公共卫生实际工作的需要, 教学调查、现场监督和检测、实验室检验等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并通过有偿聘用机制, 要求聘用教师参加学院的理论教学工作, 开展与预防实践有关的讲座等, 通过兼职教师能不断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专业的认识, 巩固理论知识, 提高教学适应卫生防病的需要。

2 派送预防医学教师参与一线卫生防病工作

为增加预防医学教师的卫生防病实际工作经验, 学院选派具有3~5年以上预防医学教学实践, 基本熟悉预防医学教学基本情况的中青年教师, 到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相应的科室参与卫生防病的日常实际工作, 尤其是参与疾病控制部门的一些国际、国家、省、市、县的疾病控制项目工作, 并进行一些基础的科研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 使中青年教师熟悉卫生防病一线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了解所从事专业的实际工作的基本任务, 开拓视野, 培养他们的专业实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使他们的教学思路融入浓厚的卫生防病实践意识, 能结合卫生防病一线的实际需要组织教学, 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意识增强。

3 紧密预防医学教学单位与卫生防病部门的联系

大专院校预防医学教学部门应与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建立紧密的联系, 相应专业部门结成对子, 建立友好联系, 彼此介绍专业情况, 通过举办两单位联谊会、学院的专题报告会及卫生防病一线的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一是要求学院的教授定期在疾病控制部门作学术报告, 目的是让卫生防病的一线的工作人员了解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 一线卫生防病工作者了解所从事专业的发展方向, 巩固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二是请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医院等单位的专家为学院的教师举办讲座, 内容主要为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实际工作体会、工作流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等。目的主要是为教师和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之间架设桥梁, 提高教师对专业实际工作的了解, 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能让他们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

另外, 通过学院教师与卫生防病一线工作人员的交流, 通过双向选择, 彼此感兴趣的内容可进行科研和实际工作的合作。如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学生也可随时随地了解其应急处理过程, 参与调查、预防和控制工作。学生通过接触实践、接触社会和接触人群, 培养了他们的组织协调、人际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 巩固理论知识, 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了国情、民情, 激发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增强了他们对所学专业的热爱。这样可充分利用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的现场、实践、人群优势, 学院的知识、人力、优势, 克服彼此的弱势, 达到预防医学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最优、最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1]孙要武, 祁艳波, 董艳梅, 等.创建实践平台培养预防医学应用型人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16) :2017-2018.

[2]侯淑军, 王志玉, 宋明洋.搭建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预防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0) :40-41.

[3]林立, 刘永春, 高波.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 (3) :10-11.

基层实用型卫生人才 篇2

不断推进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安乡县妇幼保健院李海霞

目前,安乡全县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才128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64人,执业医师413人,执业助理医师117人,执业护士517人。与其他部门一样,人才相对紧缺。为抓好人才引进、优化人才队伍、建立人才梯队、加强人才储备,我们按照“因需设岗、因岗引员、服务当前、着眼长远”的工作要求,不断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思路,打通人才建设“入口”,打造人才聚集洼地,让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着重解决紧缺人才问题,卫生人才工作朝着总量适宜、结构合理、储备充实的方向迈进。

一、敞开口子引进人才

为缓解人才紧缺状况,我局采取多种措施,制定优惠政策,设立绿色通道,建立健全卫生人才引进长效工作机制,不断引进卫生人才。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自2010年起,我县共招聘医务人员348名。一是公开招聘。以公考方式,向社会招聘具有执业资质的医务人员,既夯实了卫生人才基础,又为一批临聘人员解决了身份,促进了基层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二是免试引进入编。经综合考察和现场评议,免试引进具执业医师的优秀硕士研究生,并纳入正式编制,三年共引进10人,以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学历水平,优化年龄结构。三是实行临时聘用。在高校毕业前夕、卫生人才流向社会的丰富期,与省内外高等医学院联系,走入校园现场招聘人才,同时面向社会,为基层引进一批大中专毕业生,解决岗位急需人才,缓解基层人才匮乏问题。近年来,我们与湘西龙山卫校建立长期协作关系,每年均为安乡输送优秀护士毕业生20余名。

二、创新方法培育人才

三年来卫生人才专业结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实施人才教育规划。制定了“卫生优才计划”实施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的招聘执业医师计划,开展农村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二是建立卫生技术人才库。全县在编在岗卫生技术人员要全部纳入卫生技术人才库,加强人才储备管理。三是加强在岗培训。鼓励和扶持在职卫生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以加大对现有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科技术带头人和中青年技术骨干的培养,落实卫生人才培养以及稳定重点人才的政策,强化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考核工作。组织全县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异地培训学习,着力培养一支留得住、过得硬的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四是加强继续医学教育。扩大继续医学教育覆盖面,要求80%以上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五是建立帮

扶制度。建立县级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制度,帮助乡镇卫生院提高技术水平。

三、优化环境留住人才

怎样留住人才?我们软硬兼施。“硬”即加强硬件建设和设备引进,“软”即完善人才管理机制。为卫生人才进步搭建平台,为人才聚集打造洼地,为卫生人才保护和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加强基础建设。近三年,累计投入资金6亿元,建设面积140000平方米,其中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

2.6亿元、县中医院整体迁建1.4亿元,并进行了卫生院建设和公转房建设,为全县卫生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二是加强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引进。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应用先进技术,让人才与科技共成长,与时代同进步,在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卫生人才素质,把卫生人才人生价值的实现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协同发展,让工作成为医务工作者的能力提升和个人成长的推手。三是制定基层人才优惠政策。建立职称“绿色通道”。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服务基层的农村卫生技术人才优先给予晋升晋级,并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才的福利待遇,近几年,全县乡镇卫生院晋升农村副主任医师有10名,晋升中级职称15人。在乡镇卫生院的分配制度上实行绩效管理,尽其可能提高基层人员,特别是临床一线技术骨干的福利待遇,落实好社会保障措施,使基层卫生技术人才能够安心在基层工作。

四、抓好班子带活队伍

非常注重加强乡镇卫生院干部队伍建设,着重提高乡镇卫生院院长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逐步建立一支年轻、懂管理、素质高的院长队伍。一是建立和完善院长绩效考评体系,采取未位淘汰。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从财务、业务、人事、行政、基础建设等多个方面对机关和医疗卫生机构作出合面严格管理。二是探索实施公开选举、选拔院长制度。采取公开院长竞争、职工集体投票选举和局党委会议集体考核等方法任用卫生院长,真正让一批有能力、懂技术、会管理的人员走上领导岗位,使其真正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三是实行目标管理。落实了乡镇卫生院院长目标管理责任制,对院长按照工作职能、工作任务、质量效率、事业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医德医风等工作进行量化目标责任管理。

基层实用型卫生人才 篇3

【摘要】 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新形势下的公共卫生人才,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更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应急的素质,探讨和实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基层疾控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平。

【关键词】 公共卫生;应急;人才培养;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21-0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影响人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我国现阶段国情而言,处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一线的基层应急处置人才能力的提高,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因此,很有必要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队伍。2010年通过实施《宾阳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培养》项目,努力探索和实践我国基层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

1 宾阳县疾控人力资源现状、特点与知识需求

1.1 人力资源现状:2007年12月,因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两项体制改革,宾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原来的卫生防疫站基础上组建而成, 至2010年,中心核定编制为80人,在编职工8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6人,占职工总数的93.83%;工勤人员5人,占职工总数的6.17%。年龄结构为:55岁以上2人,占2.47%;45-54歲14人,占17.28%;35-44岁52人,占64.20%;30-34岁13人,占16.05%,无29岁以下人员。专业技术人才平均年龄为41岁。学历结构为:本科学历10人(全部为医疗卫生专业),占人员总数的12.35%;大专学历47人,占58.02%,中专学历的18人,占22.22%,高中及以下学历6人,占7.41%。职称结构为:高级职称4人,占人员总数4.94%;中级职称32人,占39.51%;初级职称30人,占37.04%;其它无职称的人员15人,占18.52%。

1.2 基层在职人员的特点:2010年宾阳县中心在职人员有四大特点,一是年龄偏大,专业技术人才平均年龄达41岁;二是高学历人员所占比例较少,多为中专或专科学历,甚至无正规学历;三是因受自身专业基础知识和单位条件限制,没有条件接受继续医学教育跟踪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知识与技能难以得到充实和更新;四是专业技术知识面窄,实践操作技能低,无法适应新的疾病控制工作职能,无法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需要,应急人才综合素质亟待提高[2]。

1.3 在职职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需求:经对全中心在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培训的形式上,85.53%(65/76)的职工希望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短期培训班或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47.37%(36/76)希望到上级部门跟班学习,其中实验室人员8人(占实验室人员总数的80%);94.74%(72/76)希望聘请专家到本单位上课;在培训的内容上,71.05%(54/76)的职工希望系统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报告要求、监测资料的分析与利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资料的分析、实验室采样检测,防控措施效果评价,调查报告的撰写、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技术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相关知识与技能。

2 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培养的实践和做法

2.1 派出业务骨干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培训,接受当前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知识新要求、新方法。

考虑到该类的培训配给县级参加人员的名额的有限性、培训知识的前瞻性、培训内容的独立性,主要选派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业务骨干参加,共派出18名25人次参加该类培训。要求培训回单位来后,1周内于科室内对科员进行培训,2周内于举办全员培训,使全体职工能够及时掌握当前全国、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新的要求、新方法,使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人员应急处置理念、技术得到更新。

2.2 派出实验室人员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跟班学习,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充分分析本中心所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与上级业务指导部门的相近性,依托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培训师资力量,选派5名(占50%)实验室业务技术骨干分期分批到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跟班学习15天,分别学习先进仪器设备的维护与校对、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常见毒物的检测、实验室采样试剂的配制等知识。要求学成回单位后,于本科室内进行带班培训,其他实验室技术人员全面掌握所学内容。

2.3 利用本单位的师资,开展中心内部全员培训,扎实基础知识。

认真分析中心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充分发挥各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组织开展各学科基础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艾滋病、结核病、免疫规划等疾病预防控制知识,以全面提高全体职工专业知识水平;其次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规范、技术规范知识的培训,使全体职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范围、内容、时限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或进一步的熟练掌握。

2.4 聘请上级专家到本单位授课

2.4.1 开展专题培训 分别聘请区、市两级各1名专家到中心授课,所聘请的两名专家不仅有丰富现场应急处置实践经验,而且均熟悉全市、全区、宾阳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特点以及宾阳县应急处置工作开展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专家通过典型的案例,亲身的经历,全面讲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各环节的知识点,关键点,并用图片形象反映当时事件的场景及处置情况,使所有的学员如临现场,参与其中。同时通过听取专家对本县应急处置事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基本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报告、监测资料的分析与利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与预警、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采样检测,调查资料收集、分析,现场防控措施的落实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

2.4.2 开展应急处置模拟演练 以人禽流感应急处置为背景开展应急处置模拟演练,演练流程包括事件接报、应急前工作的准备、应急方案预案的制定、现场处置、实验室采样检测、资料的分析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演练方案的编写首先由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管理者起稿,交由中心专家成员讨论核定,然后根据聘请的专家审核后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对方案进行修改,并作预演后确定。演练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要求开展,演练完毕由聘请的专家进行点评。通过方案的制订、修改,预演、正式演练、点评等一系列的环节,进一步加深应急处置人员全面的领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报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采样检测,调查资料收集、分析,现场防控措施的落实,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应急处置技能与技巧。

3 培训效果

3.1 使中心所有职工基本掌握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要求。考核结果表明:培训前该类知识答题正确率为59.21%(45/76),培训后答题正确率达89.47%(68/76),培训后答题正确率较培训前提高了51.11%,明显高于培训前。

3.2 制订或完善了本辖区内重点、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30种,类别包括水污染应急预案、核事故应急预案、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不明原因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流感、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麻疹、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水痘等,预案体系完整率达90%以上,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提供了技术保障。

3.3 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分析能力得到提高。首次开展对本县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如:艾滋病、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季节性流感、流行性腮腺炎进行趋势分析或专题分析,并及时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供防控决策依据。

3.4 实验室检测人员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能力明显提高。在2010年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标本中检出沙门氏菌4株,在食品安全风险样品检测中检出沙门氏菌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副溶血性弧菌2株、阪崎肠杆菌1株,这是近10年来在该项工作的开展中首次检出致病微生物。

3.5 应急处置人员对事件应急处置调查报告书写的意识及水平得到提高。能及时从不同角度提出处置报告,如流调人员的调查报告,检验人员的检测报告,消毒人员的疫点终未消毒情况报告、疫情报告人员的疫情分析报告等。

3.6 应急处置人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敏感性得到加强,及时处置事件相关信息意识加强,事件规范处置指数得到提高。2010年共接到或监测到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90起,经及时规范处理,仅11起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事件发生数较2009年(39起)下降71.80%,无特大、重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事件规范处置指数较2009年提高23.61%。

4建议

应急处置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多层次、广适应性、全方位性的应急人才队伍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和造就有中国科特色应急处置人才是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本之策[3]。因此应建议各级政府、业务部门的领导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培养工作,完善应急培训体系,加大人才培训专项经费的投入,采取派出学习,参加国家级专家举办的培训、专题研讨,到兄弟单位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经验交流,聘请专家授课或到现场指导等灵活多样的有目的、有针对性、系统全面的培训模式;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员要加强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采取自学方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及技术水平,有效的服务于群众。

参考文献

[1] 王重建,向洁,柳东如,等.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5):2455-2457.

[2]李威.反思“非典”加快培养现代化公共卫生人才.医药论坛杂志,2004,6:1-3.

基层实用型卫生人才 篇4

一、修订培养方案

现代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公共卫生体系和职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专业培养目标需要把卫生防疫技术人才培养转变为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卫生监督与行政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方面并举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在此形势下,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转变思想观念、夯实基础、提高教学质量、拓宽专业知识、加强素质教育, 结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状况, 培养全面发展, 既掌握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又有较扎实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专业理论和技能、卫生检验检测技术, 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能在企事业单位、卫生科研等单位开展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流行病、食品安全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

二、调整课程结构

预防医学专业课程结构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三个方面, 现行的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一般由五大卫生即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组成, 随着疾病谱的转变, 传染性疾病逐渐减少,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身心疾病及及亚健康状态等与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逐渐增多, 传统预防医学课程体系已经不能体现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及时反映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我院整合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 本着应急与现场的原则, 在预防医学教育中, 除开设了传统的预防医学专业课外, 还开设了人类行为学课程, 如医学行为学和社会心理学等课程, 另外系统性开展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法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课程。为了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还开展生物实验新技术、现场调查设计、环境医学检测新技术、文献检索、计算机应用、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

三、更新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改革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改变填鸭式教学方法,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增加学生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 在某些教学上, 采取案例分析或教学讨论等教学方式, 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同时引入PBL教学法, 即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调整教学学时, 精简理论学时, 增加实验学时, 增加综合性、探索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 在一定条件开放实验室, 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动手机会, 提高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 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能够协调发展。三是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精简传统理论教学内容, 摒弃过时的内容, 增加公共卫生新兴课程及现代预防必须的内容, 补充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最新进展, 系统化、规范化的设置选修课课程, 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其他专业领域, 加深学生对预防医学及公共卫生学科体系的理解。

四、增加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素质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3]。传统预防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主要以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为主, 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演示, 然后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 在此实验过程中, 学生仅是被动的熟悉实验流程, 缺乏独立思考、设计、完成实验的机会, 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素养。所以我院在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中,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一是根据公共卫生形式的变化将实验操作或内容上具有相似性或重叠性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 例如对环境卫生学和职业卫生学实习课的空气采样、噪声测定等内容进行整合。在整合时, 既要顾及相互衔接又要避免脱节等问题。二是打破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 在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教学内容前提下, 大力开展设计性实验, 为学生开放实验室, 提供相应的设备、仪器和试剂, 使学生能够自己独立设计、准备和完成实验。激发学生潜能, 锻炼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三是在实验方法上引进现代技术手段或先进技术方法。如引进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检测检验手段 (如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 对微量元素、重金属污染物、生物毒素及有机磷农药残留物等物质的检测。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实验教学改革, 使学生对疾病防治任务的变化有了深刻的认识, 熟悉疾病防控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培养学生树立大卫生观念, 提高了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

预防医学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既面临着挑战, 又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提高公共卫生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是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针对我校预防医学教学的现状, 我们做了以上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步探讨, 通过对预防医学教学内容改革, 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张志勇, 杨莉, 韦小敏.全面改革预防医学教学培养新型公共卫生人才[J].医学教育, 2005, 3 (6)

[2]莫宝庆, 王心如, 沈洪兵, 等.预防医学人才促动式培养方式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9, 29 (2)

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篇5

1 “大健康”视野下,构建以“大药学”为核心“三群一体”的专业体系

广东是医药大省,医药工业产值、工业附加值、利税、产品销售收入多年来居全国首位,均超过全国总量的1/10。2014年,广东医药行业利润总额位居全国第三,规模以上医药企业数量377 家,行业资产总额近2 000亿元。未来几年,广东将基本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产业链较为完整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体系[2]。同时,通过对未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进行分析,可以预见未来将是健康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因此,学校近年来提出以“大健康、大药学”的理念进一步调整和充实专业体系。

学校坚持主动适应区域医药经济发展、整体规划、突出特色、注重专业交叉融合的建设思路,在原有药学、预防医学等传统优势学科专业的基础上,把具有医药背景的新兴产业作为新专业的建设方向,不断拓展医药产业研发、生产、流通、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构建了以“大药学”为核心,由“核心专业群”、“交叉专业群”和“延伸专业群”组成的“三群一体”的专业体系。其中,“核心专业群”是指办学历史长,在医药卫生行业起核心作用并在社会上拥有较高声誉的传统优势医药类专业,包括药学、药物制剂、药物分析、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交叉专业群”是指与医药专业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对医药卫生行业发展具有重要辅助和促进作用的专业,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医药贸易)、经济学(医药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药事管理)、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仪器)等;“延伸专业群”是指与医药类专业具有较多共同知识结构的专业,包括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化妆品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等专业。截至目前,学校共有本科专业41个。

2 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

协同创新是基于国家战略的高度被提出的,在人才培养方面,协同创新的落脚点体现在协同育人。学校在“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中明确提出以下指导思想:“坚持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办学定位与布局,调整优化专业体系;强化内涵建设,不断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建立面向医药卫生行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同时,学校提出要将“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和开展多种具有医药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各种实践教学平台和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设具有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育体系,为多样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奠定基础”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任务。

近年来,学校组织各专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新一轮修订工作,重点体现在各专业实践教学比例进一步加大。药学类、中药类、生物类、经管类、信息工程类、食品类、化工类等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平均比例达到32%,其中“大药学”的核心专业如药学、中药学等实践教学比例达35%,远高于教育部标准(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比例不少于25%)。同时,学校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协同育人等内容进行专题学习和讨论,并对实施方案进行工作部署。

3 夯实教学条件,为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围绕专业布局与教学需要,大力拓展实习基地。目前,实习基地数量共498家,分布全省各地,重点覆盖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类型涵盖医药研发、生产、流通企业与医疗卫生事业管理部门。在此基础上,学校对实习基地的建设质量予以高度重视。近年来,与广州医药集团(全国最大制药集团之一)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家、省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7家,校企双方共同投入经费数百万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孵化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二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①积极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进入专职教师队伍;②通过制定和修订系列管理制度、出台激励政策等措施积极鼓励专任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了解行业前沿进展,掌握最新技术,开展横向科研合作,进而反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③经常聘请行业顶尖人物到校内为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充实教师学术涵养;④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每年选拔10名~2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海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重点培养,选拔10名~2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我国一流大学进修,拓展教师学术视野。⑤加强培养教师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满足培养医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每年组织2期45岁以下、副教授以下青年教师参加实践培训。每年向医药企事业单位排出教师200多人次参加实践培训活动。

4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的主要措施

4.1 协同培养,设立“创新班”

学校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选取生物技术专业,依托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开设跨课程综合性实验,如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综合性实验等。对于实现成果转化的科研项目,逐步开发成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成果的开发与研究。在此基础上,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制药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加强工程能力实训和集成创新实践,构建了多层次生物制药工程集训实践体系。分别与科研机构、研究型企业、生产企业共建三种类型“创新班”。与科研机构协同培养主要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通过突出专业核心技术的流程化教学实现个性化培养,通过每周组织学生参与学术semi-nar等途径强化学生专业素养。与研究型企业协同培养有志从事生物高新技术研发工作的专才,每年从三年级学生中遴选优秀学生组建创新班,根据学科特点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依托科研项目转化的产业化进程,与生产企业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该培养模式在专业内学生覆盖面为100%,二级学院内学生覆盖面为29%。

4.2 宽口径(大类招生)人才培养

前期宽口径、大基础培养,扩充专业基础和医药背景知识,后期课程设置采取模块化建设,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和职业发展选择专业方向以及课程模块。

在公共卫生学院试点宽口径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前期大基础,后期特色课程模块”的形式实施;同时在卫生部、省卫计委应急办及应急专家支持下,设立紧急医学救援志愿队,参与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专业内学生覆盖面为100%,二级学院内学生覆盖面为84%。

在医药商学院试点实施宽口径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2013级起该学院内5个管理类专业实施大类招生,采取“3段式”培养,前2学年大基础宽口径培养,第三学年专业课程模块化建设,第四学年采用“规模定制式”、“工学结合式”、“项目制”等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课程体系动态管理。专业内学生覆盖面为100%,二级学院内学生覆盖面为43%。

4.3 就业导向人才培养(广东省示范性软件学院)

医药信息工程学院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选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药软件服务外包方向)以共建学院、专业、实训基地、遴选班以及行业职业认证培训等合作方式与安博教育集团、广州腾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协同培养人才。专业内学生覆盖面为29%,二级学院内学生覆盖面为11%。

依托2013年获省教育厅批准建设的“广东省示范性软件学院”,重点强化实训教学,采取系统化课程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构建实施“安博实训体系”。该体系通过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并在IT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营、教育部 “IT实训推广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具体分为6个培养阶段: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阶段、专业技能课程教学阶段、专业技能课程实训阶段、校内阶段项目实训、基地企业实训和实习阶段。其中设置大量实训教学环节,授课教师均为安博教育经验丰富的专职项目经理(讲师)。同时,为适应国际化计算机产业人才需求,该专业强化外语训练,开设《语音与口语强化》、《IT英语》、《商务英语及写作》等课程。

4.4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

中药学院与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以共建研究院、产学研基地、试点班等形式,采用“工学交替”等培养模式,共同培养中药类应用型人才。专业内学生覆盖面为4%,二级学院内学生覆盖面为2%。

校企共建“康美药业-广东药学院现代中药工程研究院”公用平台,康美药业产学研基地,开设“康美创新班”。该试点班学生从中药学专业学生中遴选,采用“工学交替”模式,第三到第七学期每学期安排2周时间在企业进行专题实践教学,包括中药饮片工艺学实训、中药GAP实践、中成药生产与实践、中药新药研发与注册、中药推广与流通共5个专题,覆盖中药的研发、生产、流通全过程的关键环节。同时增加专业英语的强化训练,增设中药新药开发与注册开放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企业师资与学校师资的双师队伍,以及企业现场教学模块的设置,确保该试点班教学与实践,课堂与企业一线紧密结合。

4.5 “3+2”,“3+1”人才培养及卓越工程师计划

“3+2”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合作(学校已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共建广东药学院广州临床学院),在临床医学、临床药学专业试点实施。我校负责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负责临床课程教学、见习实习带教及课题研究。借助医院的临床病例资料、诊治平台技术、高水平临床医师带教等优质教学资源,协同培养临床相关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内学生覆盖面为4%,二级学院内学生覆盖面为4%。临床药学专业内学生覆盖面为100%,二级学院内学生覆盖面为9%。

“3+1”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在医药经济学院试点实施,与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合作,前3年在校内培养,最后1年在目标企业一线顶岗实习,通过保险岗位的职场实践,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保险情商的培养。专业内学生覆盖面为100%,二级学院内学生覆盖面为37%。

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在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专业内学生覆盖面为100%,二级学院内学生覆盖面为15%)以及医药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化妆品创新实验班实施试点(专业内学生覆盖面为6%,二级学院内学生覆盖面为4%)。

5 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展望

近年来,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采用多种模式培养应用型本科医药人才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一是覆盖面广。截至2014年,学校有28个专业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协同育人工作,占总专业数的73.7%。二是合作层次深。在协同育人工作中,学校从顶层设计入手,重视培养内容的实际内涵,根据不同专业采用多种培养方式,强化过程管理,力求通过培养过程,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例如学校护理学专业开展了以涉外护理和社区护理为特色的“3+1”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教育,首届毕业生100%考取执业护士资格证,获得护士从业资格,就业率达100%。同时,学校不仅强调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展开合作,还积极推动双方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既加强了双方的合作关系,也促进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三是育人效果好。对用人单位、学生家长以及参与培养过程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调查对象认为协同育人的模式较传统培养模式的培养效果要好,更符合应用型本科医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更贴近行业企业。接受协同育人培养过程的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部分专业达100%。

人才培养多样化改革的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合作单位积极性的问题。例如企业始终是企业而非专门的人才培养机构,因此“投入产出比”是他们重点考虑的方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部分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等原因,存在未能严格实施培养方案、对培养过程管理不到位等情况。二是合作稳定性的问题。少部分企业与学校合作一两年后,出于人才储备饱和、投入教学资源不足等原因,接纳学生人数逐渐减少甚至中断合作。三是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运行机制、协调机制、保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仍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多样化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协同育人是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学校将坚持站在时代前沿,以“协同创新”思想为引领,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多模式开展协同育人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在与地方经济社会和谐互动中使自身得到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对于推动医药产业和医疗卫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广东药学院围绕区域医药卫生行业发展趋势,优化专业体系构建,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夯实教学条件,深化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协同育人,应用型本科教育,医药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志奇.应用型本科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刍议[J].教学研究,2014,(4):5-8,15.

基层实用型卫生人才 篇6

一、目前农村卫生队伍状况

以连云港市东海县为例, 该县共有21个乡镇, 全县具有执业资质注册在村卫生室的人员1672人, 其中因各种原因不在岗人数为194人 (其中24人借用到乡卫生院) , 目前在岗正常执业人数1478人。

在全县1672名注册医生中, 中专以上学历1221人;451人没有经过正规系统学习, 占注册医生总数的27%。

在全县1478名在岗正常执业医生中, 男性年满60周岁 (1951年12月31日前出生) 以上193人;女性年满55周岁 (1956年12月31日前出生) 以上84人, 合计达退休年龄的为277人, 占在岗正常执业人员的19%。50岁以上的占50%, 40岁以下的不到20%, 人员年龄老化。

二、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情况

目前连云港市有卫生类高职校一所, 培养护理和药学类专科人才和护理、中药类中等专业人才, 没有临床专业。而其他城市的高校和高职校培养的临床专业卫生类专业人才, 农村要不来或留不住。东海县乡村医生面临断层。加快培养能进来又留得住的农村卫生人才已迫在眉睫。充分发挥县级卫生培训机构的培训职能, 为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提供充分的有利条件。

三、县级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概况

以东海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以下简称东海卫校) 为例, 该校自1958年成立以来, 至今已有长达54年的办学历史, 教学设施完善, 具备现代化教学手段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不断拓宽办学思路, 除中专学历教育外, 还与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省职工医科大学、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联办护理和临床专科、专升本、高起本等学历证书教育, 并承担全县卫技人员的培训工作。曾被江苏省教委命名为“江苏省示范性成人中专校”, 被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

东海卫校新校区建成后, 教学设施完善, 有固定的教学场地, 有适应教学需要的实验室, 如护理示教室、解剖标本成列室、生理药理实验室、微寄病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解剖室等, 保证学生进行必要的实验。现有专任教师26人, 其中高级职称3人, 中级职称10人;兼职教师20人, 都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

在成人教育情况方面, 东海卫校通过省教育厅审查备案, 先后成为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职工医科大学 (现为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校外教学站点, 招收临床医学和护理两个专业学员。已毕业的学员遍布东海县各医疗卫生单位, 并都是中层以上骨干力量, 有三分之二的学员都晋为高级职称。

在中专学历教育方面, 东海卫校开办了省统招、内招, 市统招、内招, 县内招生等多种形式的卫生保健医士、助产和护理中专学历班, 毕业生遍布江苏省各地医院, 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例如在东海县, 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医院的院长是该校毕业生。可见, 县级卫生职校对于当地的卫生事业发挥了极为主要的作用。

在转岗培训情况方面, 2006年至2009年, 东海卫校在东海县卫生局的指导下, 有计划地对全县乡村医生进行转岗培训, 培训学员参加省统考, 统考合格者发给由省卫生厅颁发的结业证书。2006年共有74人参加培训, 合格人数是70人, 合格率是95%;2007年共有790人参加培训, 合格人数是673人, 合格率是85.2%;2008年共有668人参加培训, 合格人数是635人, 合格率是95.1%;2009年共有151人参加培训, 合格人数是143人, 合格率是94.7%。合格率在连云港四县一市中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有效地提高了全县乡村医生的专业水平。

在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方面, 2011年江苏省全省通过率平均不到50%, 而经过东海卫校辅导的学员510人, 参加考试通过334人, 通过率达65.5%, 在连云港市位居第二。

在继续教育培训情况方面, 东海卫校于2005年4月被东海县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为继续教育培训点。从2005年开始, 学校每年都根据东海县卫生局和东海县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文的文件精神, 认真组织全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和认证工作。每年培训和认证人数分别是2005年1500人、2006年1510人、2007年1530人、2008年1560余人、2009年1600余人、2010年约1000人、2011年720人 (从2010年开始县医院独立培训) , 每年培训通过率都达100%。

基层实用型卫生人才 篇7

与此同时, 国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在教育过程中,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 以卫生体制学习为主, 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和工具性学科;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管理, 广泛开展校内外培训和实习活动, 实践方式新颖、多元。实践证明, 这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律, 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种趋势[3]。

1 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及必要性分析

应用型人才, 是指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 并能将其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4]。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应用科学的知识体系组成, 其工作职能不是为了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而是利用已发现的科学原理服务于社会实践, 从事具体的社会生产劳动。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是能够通过现代管理学基本理论技能与手段对医药卫生事业领域进行有效管理, 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卫生管理人才。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其一, 具有知识广度和一定的知识深度;其二, 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与较强的创新能力;其三, 较高的卫生管理专业素养。当前, 在我国新医改的背景下, 在我国转变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应用性意义重大。

1.1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我国高等教学活动中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注重“教”与“学”, 而忽视“用”。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以来, 也一直以学术型学位培养制度为主,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这种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师生对专业资源和信息的自由选择, 导致不同学科及专业的教学内容融合性不足, 最终使学生所学知识缺乏体系, 无法了解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导致培养与实践严重脱节。同时, 大学阶段是学生个性的形成完善期, 因此要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树立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应用型人才培养可以满足卫生事业管理多元化的需求

我国新医改方案中提到了“四梁八柱”构建出了卫生事业管理的广阔空间, 这些管理领域中, 管理的目标、主体、客体及管理方法均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 其中存在的组织更是种类繁多, 差异巨大。而当前, 各高校基本上是依托自己已有学科基础和专业资源有选择地开办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较模糊、课程设置雷同、专业特色不明显的问题比较突出, 无法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严重影响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明确学生培养方向, 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就业方向系统联系起来, 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1.3 应用型人才培养符合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知识开放性的特点

卫生管理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自然、人文、健康”等领域都有交叉点, 其知识范围广泛, 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医药管理体系、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制度、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 涉及诸多方面, 各国卫生改革快速推进又使得专业知识快速更新。但就卫生事业管理领域, 管理者力图去解决的有很多是新问题, 这就需要卫生事业管理者克服困难, 依靠创新解决问题, 对于卫生管理人才培养而言, 培养其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与学习理论知识放在相同甚至更重要的位置。

1.4 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内外环境的统一

宏观经济环境、卫生事业改革、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变化都会对卫生管理人才的需求产生现实影响, 但当前, 我国教育内外环境彼此脱节,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学生是否适应工作岗位需要, 是否适应社会发展变革等动态评价信息无从获得;另外, 由于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 导致各高校无法依据社会的反馈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方式。而通过提高应用性这条主线可以将教育的内外部环境统一起来, 做到教育和卫生管理的双赢。

综上所述, 高等教育发展和卫生领域的变革都要求各高校以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 将市场的发展需求与学校自身特点结合起来, 调整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模式。在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地推进和深入的时代背景下, 学校更应抓住机遇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方法, 具备知识实际运用能力, 具有广泛人文知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

2 应用型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2.1 更新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专业设置的出发点, 目标明确了, 专业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专业管理等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高度重视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 造就一批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职业化管理队伍”, 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一是要培养职业化管理队伍, 强调卫生管理“专才”, 而不是培养兼任医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通才”;二是做到“人事相宜”, 突出卫生管理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及与就业岗位的匹配;三是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应该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具体而言, 各高校在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上应根据自身特点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 尝试差异化定位, 如实力强的研究型高校可以考虑通过提高办学层次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及研究型人才, 也可细分专业发展方向, 如医保管理、医院管理、药品生产及流通管理、卫生信息等;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地方性院校可考虑将目标调整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管理及服务人才的培养, 采用“平台+方向特色”等模式, 凸显特色与优势, 形成具有不可模仿性、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专业人才竞争能力, 使得专业建设更具应用性和竞争力, 以适应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2.2 整合专业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要培养参与复杂多变的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从业者, 需要与培养目标转变相对应, 需要在原有“医+管”、“专业+方向”等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以“优化理论课程体系和整合实践教学体系”为突破口, 制定符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方案。各院校应以培养高素质管理专业人才为目标, 以卫生管理领域为核心, 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与教学条件, 为学生构筑广博的知识平台, 科学合理地搭配各学科课程, 突出卫生管理专业特点, 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

首先, 在理论课程上, 构建人文社科类基础课程群、管理类课程群和专业方向拓展课程群, 通过加大科研设计、现场调查、统计分析等应用工具性课程比重, 建立独特且适合卫生管理专业特点的学科知识体系。

其次, 在实践教学中, 设计与学生年级、理论课程学习相匹配的实践教学形式, 通过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法、课题研究教学法、自主研究等多种方法并举, 配合见习、实习等教学环节, 分层次、分环节、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从而培养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

最后, 地方院校可增设区域公共管理、民族地区管理、农村问题研究、卫生项目管理等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适应性。

2.3 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应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融为一体, 在完善课程体系的同时, 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 以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 转变教师观念和提高教师素质是前提。首先, 我国卫生事业管理教育起步较晚, 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学科转行而来, 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非常少, 能够掌握符合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人较少;其次, 大多数教师所接受的是传统高等教育模式, 在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上也都形成了重理论灌输, 轻实践应用的定式。因此, 教学方法的转变应以教师观念转变为前提, 必须让各专业教师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 通过培训、进修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通过鼓励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和多种教学方法的共同配合, 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 教学方法的转变应与教学内容的选择相配套。传统的教学方式中, 教学内容拘泥于教学大纲和教材, 但现实中, 卫生管理领域的激烈变革使得相关知识变化非常迅速, 这就为专业教学大纲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而要求教学方法也应做出相应调整。因此,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权变而行, 不应拘泥于某一种, 只要符合教学规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都应该鼓励和实践。

第三, 让学生参加到教学方法的选择中来。应尽量创造机会使学生能够全程参加到课堂教学中, 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探索可行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并通过过程反馈及时调整, 。

第四, 打造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学团队, 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承担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 邀请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为学生开设专题系列讲座。在此过程中, 不应追求教学方法的形式, 而应该侧重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贯通。

最后, 丰富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作为对学生整体学习状况进行检测的方式, 对转变对知识与能力并重, 理论与实践结合, 重点测试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加大口试、科研论文、课题设计、社会调查报告等考核方式的比例, 做到既考知识, 又考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促进学生提升自己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主动性。

2.4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学生“融入社会、反思自我、受教育、长才干”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卫生领域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为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 世界各国解决医疗卫生问题的实践也为专业学习提供了充足的经验和教训, 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 可以以卫生行业特点为背景, 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需求, 设计出综合性、层次性的实践教学环节, 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接触实践教学。如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基础实践、专业理论实践和专业实践3个层次。

基础实践。在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团队活动、专家讲座、早期的见习活动, 增强学生对卫生管理专业的认同感, 培养基本的思维习惯。在理论课教学中, 引入启发式、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法,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发现新问题, 提出新观点, 教师在互动中加以引导, 激发其参与意识, 诱导其思维不断深入并系统化。

专业理论实践。首先, 依托专业课程, 以第二课堂为主要形式, 整合校内外实践平台, 开展诸如参与社团管理、参与校外社会实践等活动, 让学生了解管理职能、实践管理方法并提高管理技能, 强化其基本素质和能力;其次, 创造条件, 辅导学生自行设计研究主题, 鼓励其根据专业、兴趣、活动等特点成立协作团队, 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社会调查研究, 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再次, 吸纳参与教师的课题、项目研究, 通过从较低层次的社会调查到高层次的新理论构建的全过程, 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实践。以社会实践平台为主导, 让学生走出课堂, 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在特定社会环境和实际工作岗位中提高综合素质, 锻炼管理能力。可以利用暑期时间安排学生在医院或相关管理部门中接受全日制的见习或实习, 根据现实问题完成文献综述和研究课题设计, 并督促学生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规范的研究流程进行专题探讨, 得出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及较强现实指导意义的成果。此外, 从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出发, 邀请实习单位一起制定实习评价的量化标准, 从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管理信息技术与现代办公技巧、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的掌握以及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撰写质量等方面, 全方位地对学生做出客观评价。

此外, 各院校要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应用, 与卫生行政部门、医药企业、医疗服务机构等组织保持良好的联系, 为学生专业实践提供尽可能多的平台, 提供更多元化实践方式;培养学生认知、学习、实践的能力及各方面的管理素质。

摘要: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卫生领域的变革对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加强专业培养目标设置、课题体系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等多环节的系统联动, 以培养具有广泛人文知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培养模式,应用型

参考文献

[1]刘瑞明, 廖云峰.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研究[J].卫生软科学, 2008 (8) :236-238.

[2]夏雪, 张翔.美国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J].医学与社会, 2011, 24 (7) :51-53.

[3]赵云, 农乐颁.新医改形势下卫生管理专业立体式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 (6) :727-730.

基层实用型卫生人才 篇8

本文主要从社区卫生中心、乡镇(街道)卫生院、村卫生室三个方面梳理了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发展状况,进而对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策略建议。

文中资料来源包括两部分:(1) 2011—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2)《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监测数据。

1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发展状况

1.1人才规模

2014年底,我国基层卫生计生人员共计353.7万人,占全国卫生人员总量的34.6%,比2010年增加了25.5万,年均增长率为1.9%。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数由191.4万人增加到217.7万人,增加了26.3万人,年均增长率为3.3%。[1,2]

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014年底为106.4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11.5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9%。注册护士由46.7万增加到60.4万,增加了13.7万人,年均增长率为6.7%。

机构层面,2010—2014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了1499家,人员2010—2014年由39.0万增加到48.9万,年均增长率为5.8%,平均每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加2.37人。乡镇(街道)卫生院减少了1268家,人员由117.8万增加到125.7万,年均增长率为1.6%,平均每家乡镇卫生院增加3.13人。村卫生室数量减少了2954个,人员由121.3万增加到121.7万,年均增长率为0.1%,平均每个村卫生室增加0.015人。

1.2人才素质与结构

1.2.1学历情况。

2014年,全国卫生技术人员共计759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68%,2010年该比例为61.2%。[1,2]

2014年,社区卫生中心卫生技术人员共计41.8万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65.4%,较2010年增加了16.5个百分点。2014年乡镇卫生院(不包括街道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共计105.3万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46.1%,较2010年增加了6.5个百分点。2014年村卫生室人员共计146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7%。

1.2.2职称情况。

2014年全国卫生技术人员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占比28.7%,2010年该比例为32.6%,下降3.9个百分点。[1,2]

2014年社区卫生中心卫生技术人员中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11.6万人,占27.7%,较2010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2014年乡镇卫生院(不包括街道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15.3万人,占14.5%,较2010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2014年村卫生室人员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占比0.6%。

1.3全科医生

2014年,全国全科医生数量为172597人,比2012年增加了62803人,年均增长率25.4%。其中,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和取得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书的人数分别是64156人和108441人,比2012年分别增长了26983人和35820人,年均增长率分别是31.4%和22.2%。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1.26人,比2012年增加了0.45人。[1]

2基层卫生人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2.1队伍建设进展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虽然基层卫生人员总量有所增加,但与卫生人员总量相比,基层卫生人员增速相对较缓,并且所占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一是2010—2014年,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数年均增长率为1.9%,远低于同期我国卫生计生人员总量的增长速度(5.7%)。二是2010—2014年,基层人员占卫生计生人员总量的比例由2010年的40.0%下降到2014年的34.5%,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总量的比例降低了3.9%。三是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城乡配置差逐年拉大,由2010年的4.58拉大到2014年的5.93;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差距由1.65拉大到2.03,千人口注册护士差距由2.20拉大到2.99。[1,2]

2.2全科医生数量和素质远不能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目前全国有17.3万名全科医生,仅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9.4%,远低于国际上30—60%的平均水平,农村地区更为短缺,60%多的乡镇卫生院没有一名全科医生。按照国家每万人口2—3名全科医生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此外,目前全科医生统计口径中,大部分为通过转岗培训或岗位培训获得合格证书的全科医生,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相对有限。

2.3人员流失较严重,稳定性差

据相关监测数据,2011—2014年,32.2%的卫生计生机构发生过人员流失,人员流失率平均为3.3%。其中,基层人员流失率最高。详见表1。

据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流出率高。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流出率分别是2.0%和2.7%,2014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流出人员中分别有38.4%、45.4%的卫生人员流向上级医疗卫生机构。

3原因分析

3.1目前薪酬水平缺乏激励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吸引力

3.1.1与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水平,尤其与医院相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收入较低。详见表2。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均收入越到基层越低,这与国外正好相反。国外的通常做法是为了吸引人才到基层服务,稳定基层卫生人才,越是基层,越是边远贫困地区,收入越高,这样才会有激励作用,才会吸引和稳定人才到基层服务。

3.1.2与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机制不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多是“收支两条线”(或“双核定”)的管理方式,尽管前些年这种管理方式对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是导致人员无工作积极性的很重要原因。

3.2目前国家施行的各项引导人员向基层流动的措施大多为项目性、试点性、探索性,作用有限

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城市对口支援农村”等项目,还有中央财政支持的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全科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各地出台的高级或中级职称晋升前须到基层服务1年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人员缺乏,服务能力有限的问题,但作用有限。这些措施没有从根本上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吸引力和服务能力。

3.3人事制度改革严重滞后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人事管理上缺乏自主权,毫无灵活性可言。一是招聘不能自主。公开招聘一般由当地人社、组织部门主导实施,往往强调“统一性”而忽视医疗卫生的专业性。二是在岗位设置、指标分配等方面实行一刀切,不利于调动人员积极性。三是体制性障碍限制了人才的顺畅流动。编制、身份等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岗位管理委落到实处,多数单位的聘用制流于形式,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尚未形成。

4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策略

4.1加强激励,大幅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薪酬水平

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考虑建立适合基层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激励政策,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4.1.1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或“双核定”)管理模式,收支结余部分用于人员支出。

4.1.2大幅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基本工资,改革现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根据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成长特点,特别是考虑到在基层服务的机会成本,大幅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基本工资部分。同时,薪酬总体水平要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3,4,5]

4.1.3设立基层医务人员特殊津贴。用特殊津贴的方式增加基层医务人员待遇,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根据偏远艰苦程度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划分为多个等级,第一等级适用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第二等级适用于其他中西部地区,其它等级以此类推,津贴标准应按照总体收入水平达到或略微超过市级医务人员收入水平的原则确定。第二个层面是在基层医务人员津贴的基础上,突出全科医生。在基层医务人员特殊津贴中,要确保全科医生收入达到或略微超过市级临床医师收入水平,体现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地位。

4.2上下联动,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4.2.1实施县乡一体化和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激励机制,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4.2.2积极参与上级医院建立的医院集团或者有效医联体。积极参与上级医院成立的医院集团或者有效医联体,建立各方利益共享机制,在管理和技术上得到上级医院的帮扶。同时,积极联系上级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并且突出上级医院医师在培训、带教、查房、疑难病会诊等方面的作用,扎扎实实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医疗水平。

4.2.3建立和完善签约服务模式和制度。在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或乡村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增加医联体或协作医院中的专科医生,即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共同组成签约团队,扩大服务内容,探索差异化、个性化签约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带动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4.3加强全科医生培养

大力加强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健全政策规定,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统筹兼顾毕业生数量和培训能力制定培训规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能力建设,适当扩大培训规模。同时,通过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等途径,加大招收培训规模。此外,要加强城市三级医院全科医学科建设,充实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健全学科体系,提高学科水平。

4.4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要加强人事制度改革,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用人自主权。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紧缺,服务能力不足,如没有足够的用人自主权则更是难上加难。要从强基层、急需紧缺专业、全科医生等层面积极寻求政策突破,扩大用人自主权,营造引人、留人、用人的良好环境。

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世界难题,不能寄希望于一蹴而就,要多措并举,逐步解决。短期来讲,逐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用各种方式提升服务能力,同时要立足现实,允许人才在基层服务几年后回到上级医院,还有就是要尽量本土化,进一步提高稳定性。长期而言,要体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吸引力,体现基层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一是确保较高的薪酬待遇,至少不低于城市医院人员收入;二是以全科医生为代表的医务人员确实要具备较高服务水平和能力较高,能够适应基层服务和分级诊疗要求,让百姓信服。先筑巢,自然有凤来栖,当然做好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基础,是前提。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

[3]张光鹏.我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进展与挑战[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5(10):39-43.

[4]刘晓云.吸引和留住农村卫生人力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5(10):33-38.

基层实用型卫生人才 篇9

1 调查过程

1.1 调查对象

从近20所开设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高等医学院进行调查, 其中包括对医院的调查, 还包括对学生和专家的相关调查。

1.2 调查方法

通过实地采访、电话连线等不同方式对20多所不同的院校的管理型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开展相关调查, 调查对象锁定在具体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身上。

2 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目标缺乏一定的时代感

医疗市场自从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以来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医院已从国家供给向市场经济逐步转变, 但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很多医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并未给予一定的时代感, 在思想上依然比较保守落伍, 尤其是在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设置上缺乏一定的前瞻性, 这些都会对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卫生事业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 往往包含很多学科内容, 因此, 加强对相关学科的学习对于知识量的储备也是大有裨益。通过我国颁布的《中国高等医药院校课程指南》中可以看出, 我国卫生管理教育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未脱离临床医学的教育模式, 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在能力方面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得出。

2.2.1 在课程设置上, 医学课程较多, 其中比较偏向于临床专业, 在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往往还是延续了与临床交易一样的满堂灌的模式[1], 学生在该模式下为了应付考试, 学习缺乏主动性, 无创新意识, 很难培养出具有超强适应性的卫生管理人才。

2.2.2 管理专业课程的松散对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有的学校受学时的限制, 往往只会开设一些应用性强的学科, 对于那些基础性的学科开设较少或不开设,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对管理有系统化的认识, 很难将知识学会融会贯通, 运用更加困难。

2.2.3 课堂内容的陈旧, 也使管理型人才的培养更加困难, 近年来, 卫生领域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国法律、政策在面对医疗改革问题上纷纷调整方式, 这些都对医疗卫生的改革大有裨益, 但是作为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学校, 在教材上并未做到与时俱进, 教材自身的滞后性会使限制卫生事业的发展, 新的改革思路很难在教材中体现出来, 这对于学生掌握新的知识, 提高新能力十分不利。

3 培养管理型人才的相关意见

3.1 重视管理理论学习, 合理设置学科比例

卫生事业管理随着近年来被不断重视, 卫生事业管理课程设置已经不断向系统化, 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但是不可否认其中还是存在着很大误区, 医学知识偏重, 管理知识偏轻, 在种情况在国外是很少出现的, 因此在对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以扎实的管理知识作为基础, 减轻医学知识在管理知识中所占的比例, 同时, 还要适当扩充一些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2]及医学英语等相关课程, 同时为了提高卫生管理人才的组织能力和社会协调能力还要加强对人际沟通等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卫生管理人才。

3.2 实践理论强强联手

卫生管理专业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之外, 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经验, 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重视实践的重要性, 会变成“理论上的强者, 行动上的矮子”, 实践性差是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 这就要求在培养卫生管理人才的过程中, 要加大实践所占比重, 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 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3.3 加强与医疗结构的合作机会

医疗机构在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 在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人才时要加强和医疗结构的合作, 为学生搭建实习平台, 让学生在接触实务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和医疗结构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医疗机构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 对于学生自我定位的调整是十分有帮助的, 有利于学生完善人生规划[3], 更好的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3.4 加强后续追踪评价

医疗结构和高校的合作对于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学生在实习完毕之后, 医疗机构加强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好处。学生在评价体系中可看出自我优势和缺陷, 在对优势和劣势的分析上可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优势, 改正缺点, 这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从调查中可看出, 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定的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卫生事业的发展, 加强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的改革已经是必然, 因此在改革过程重要明确目标, 寻找科学方法, 最终实现学生能力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景浩, 马月丹.构建新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 (12) .

[2]杨爱荣, 郑毅, 张慧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职业适应能力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07) .

上一篇:《周易》德育思想下一篇:英语语言的有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