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实用型体育(精选10篇)
职业实用型体育 篇1
摘要:在国家医疗事业不断改革与完善的今天,社会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中医药高职院校对医学生的人才培养课程需作相应的革新。从构建职业实用型体育课程的内涵为出发点,依据中医药院校医学生的职业特点对构建适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体育课程内容。
关键词:中医药高职院校,职业实用型,体育课程内容
中医药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大任务,其注重实践运用和技能培养的教育特点,迫使其基础教育课程也须要有鲜明的职业特色。每个职业都有其独特的职业特点,且对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为此,中医药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利用好体育教育的多功能特性,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对学生职业性的培养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职业体能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切实帮助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一、对职业实用型体育课程的认识
(一)职业实用型体育课程
职业型体育课程是指,在对职业人才的培养中,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将来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特点,对学生工作中所需的职业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进行培养的体育课程。
(二)职业实用型体育在中医药院校学生培养中的意义
1. 培养学生未来工作中所需的身体素质,从而预防职业疾病
体育具有多功能教育意义,生命在于运动,说明了运动可以补充甚至替代药物对人的保健治疗作用,大量的研究和运动证明,参加体育锻炼是预防疾病和改善身体、心理状态的有效手段,如腰肌劳损、脊柱变形等方面的职业疾病是可以通过体育锻炼进行预防和有效改善的。
2. 促进职业技能的形成
学生在职业实用型体育课程中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体育知识相结合,并帮助学生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形成医疗体育概念或是医疗体育手段、方法,所形成的手段、方法等可以有效地辅助药物和手术对患者的治疗。在中医药院校中,医体结合的教育培养是突出和显而易见的一个事实现象,如:体育中的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体育就是中医学治疗一些慢性疾病的有效手段。故通过医学与体育相结合的培养教育可促使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
3. 体现体育教育的中医特色化培养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统一的体育课程体系和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逐渐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
二、构建职业实用型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指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专业和职业紧密联系,根据学生未来职业的特点,选择能提高职业技能和体能的内容进行教学。比如,护理工作对学生的气质形象和身体素质都要求较高,可设置形体和健美操等体育课程,帮助学生塑造优雅的气质和体态,同时高强度的有氧健美操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合理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学习劳动情况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运动量,要注意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劳动不一样,应区别对应合理调整。比如,临床医学和中医学专业的学习任务较重,应选择一些保健气功、有氧放松操等可起到积极休息的课程内容,并且对体育教学的学习主要以掌握方法为主,将来可以在工作中较好地指导患者,利用医疗体育改善和治疗疾病。
(三)终身性原则
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学校的教育是阶段性的,而职业却是终身性的。为此,终身性原则在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上是一定要考虑的问题,让学生掌握了终身体育的思想和锻炼手段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快速的工作生活节奏,提高个人生活水平和工作质量。
三、中医药高职院校职业实用型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根据中医药高职院校一般开设的专业种类,按各专业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的能力需要安排设计体育课程内容,本文以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根据职业能力需要建立专业群,按专业群构建相应体育课程内容归类(如下表所示)。
按专业群需求和职业需要安排高职体育课程内容是合理有效利用医疗体育功能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提高医学生从事未来职业适应性的需求。
参考文献
陈建.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7).
职业实用型体育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实用性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是在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前提下,结合公共基础体育教学,选择适应未来职业所需的体能的教学内容,培养职业心理素质,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为提高劳动效率、社会生产能力服务。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现代职业劳动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提高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健康能力,培养职业实用性体育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新目标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并不排除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发展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功能。但这些并非真正的出发点, 就其实质而言,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重在实用, 最终目标是要通过一些具有专业针对性的身体练习, 积极促进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体育教学经过长期的实践过程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它既具有一般教育原则的共性, 又具有体育自身特有的个性, 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则是为所学专业、工种所服务, 一是满足不同专业, 工种对学生身体条件提出的特殊要求; 二是进行补偿性和对应性的身体锻炼; 三是防止因职业而造成的身体损伤, 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的专门性动作练习。
二、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地位和意义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是高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指根据学生目前所学专业和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的特点与需要,为培养未来职业人员所必备的实用性体育知识、身体素质、职业特殊素质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在体育教学课程中加入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内容,可以配合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技能、体能、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 同时,针对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从社会适应性、抗挫折能力、特殊职业身体素质等方面培养学生全面的职业素质。
三、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主要途径
1.紧扣专业特点,发展学生的职业体能
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性很强,各专业特点分类很多、差异较大,有计算机类,电子工程类,建筑类,机械类,旅游类、教育类,金融、会计类等等。学生今后将从事与这些专业相关的职业,每一种职业对从业人员的体能都有特定的要求,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中,紧扣职业劳动的需要,根据各种专业的特点,进行各种实用身体素质训练,从而使学生获得适应职业的身体素质,毕业以后可以很快地适应职业劳动要求,并为将来在各个岗位上干出成绩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2.使体育运动素质在职业体能上得到有效迁移
随着现代科技、生产的发展和现代化企业的要求,职业劳动正向着复杂化、强度大、节奏快、效率高的方向发展,对人的身心素质要求更高。虽然普通的体育教育也能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但它不适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身体发育的可塑性很大,如果能在体育教育中有目的地开展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锻炼,就会有效地增强学生职业体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使职业技术学习的提高大走捷径。因此,针对未来职业劳动技能特点,开展实用性的职业体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四、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实施
1.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各种专业和未来从事的职业劳动的需要,及对从业者的体能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如:机械专业针对性的劳动特点通常是大强度的体力劳动,并且上下肢的力量相当重要,耐疲劳能力也是其特点,可见只有全身参与运动才能达到劳动要求,根据这些特点,应该选择轻器械体操练习等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人体的协调能力和力量素质进行重点发展。又如:建筑专业针对性的劳动特点通常需要良好的悬垂、支撑、攀爬和高空平衡能力等基本活动能力,根据这些特点,平衡木、单双杠等器械在针对性的训练中应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支撑、悬重、攀爬能力的发展和学生平衡稳定性的发展进行针对性训练。
2.模拟性教学的进行
不同的职业劳动呈现不同的外在形态,对技能的要求各有其特点。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针对不同劳动的基本方式来进行研究,通过体育的手段,应用近似劳动技能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完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如:建筑行业在职业劳动中通常会有抛接砖块、物体的情况出现,为此,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中,进行排球垫球的模拟训练,基本姿势,使用方向的顺序要近似。保持垫球基本姿势进行训练来培养学生们的泥瓦工的劳动能力。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模拟劳动技能进行教学,也可模拟劳动现场来训练,划出劳动临时场地于操场上,让学生站在间距、高度不同的位置上,抛接实心球进行练习;将不同重量的哑铃放于不同的位置,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搬运轻型杠铃,使重物快速移动,学生可以在兴奋的游戏氛围中锻炼身体,同时也增强了劳动能力,强化了劳动意识。
3.适应性教学的进行
任何职业的劳动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旅游、建筑等行业,多种环境的考验是必须能够适应的。体育教学中,要将各种自然条件巧妙与体育手段结合起来,有意识地进行利用和锻炼,对学生耐热,耐寒的能力进行培养。如:在冬季进行户外体操、户外长跑等训练,夏季也要将体育活动更多的安排在户外,使学生身体对自然环境更好的耐受力和适应性。
总之,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素质锻炼,是在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开展切实有效的实用性体育教学,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让其走上实习工作岗位后,较快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在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是一种社会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基金项目:2011年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11SB154。
参考文献:
职业实用型体育 篇3
1 体育与职业实用性体育的概念
1 . 1 体育即身体的教育
体育一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词汇是physical education,直译为“身体的教育”[1];含义指“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1];国际上较一致的解释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1];本质上指“人类社会的一种身体教育活动”[1]。由此可见,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活动,它本来就已经包含教育。在我国体育虽然有两种解释:其一“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2];其二“指体育运动”[2],但在学术界或一般人意识里,绝大部分倾向于第一种解释,体育是强身健体的教育。
1 . 2 职业实用性体育应是突出体育本质、凸显职业特性、强调实用特点的教育
但在职业实用性体育研究中,研究者本质上是探讨职业实用性体育,事实上却派生出一些不科学的概念,例如:“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教育”与“体育”重复;又如“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体育”与“教学”也有重复之嫌,因为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而在我国《现代汉语词典》里,“教育”是指“按一定要求培养人的工作,主要指学校培养人的工作”[2]。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内涵应突出体育的本质、凸显职业的特性、强调实用的特点,以此三个维度纵观研究者对职业实用性体育内涵的界定,到目前为止的5种界定中,其中较全面科学具有代表性的是翁惠根概括的“根据目前所从事职业的特点与需要,为培养职业人直接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实用体育知识、一般身体素质、职业特殊素质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或活动过程”[3]。
2 体育与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地位
2.1 体育居五育之首
从古至今,西方体育备受重视,亚里斯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夸美纽斯、卢梭、斯宾塞、凯洛夫对体育的共识是,“体育应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五育之首’,是人们生存、生活、工作、娱乐、发展的基石。”[4]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以健康的身体作为保证,否则智力都受到牵连,因为“由于身体不好,健忘、忧郁、易怒,就会影响他们的神志,以致他们把已获得的知识遗忘殆尽”[5];柏拉图认为,“身体最强健的人不容易受饮食或劳作的影响”[6];洛克指出,“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精神……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7];卢梭则认定体育应先于智育并且是德育的基础;斯宾塞提出“身体即是心智的基础,要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8],在他的课程体系中,体育居首位。
2 . 2 职业实用性体育应居职业技术教育之首
近年来,“全国30多个行业不同程度遭受职业病危害,估计有2亿劳动者在从事劳动过程中不同程度遭受职业病危害……新的职业病例甚至群体性职业病事件不断发生……我国已进入职业病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防治工作十分严峻和紧迫。”[9]大学是学生系统接受体育的最后阶段,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无疑应责无旁贷地承担一定的职责,因为“目前不同职业人员的体育素质均主要来源于自身学习和学校体育教育习得,说明目前学校体育教育仍对今后职业活动中体育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10]
在研究进程中,学者们逐渐意识到,职业实用性体育“是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特色的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代表当今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11]但这种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试想这一事实就令人不寒而栗:近25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一直在持续下降,中小学生体质下降趋势才基本得到遏制;提到这些情况则令人不无忧虑:一些高校出于学生安全考虑取消了长跑,部分高职院校因为招生人数严重不足或者过于充裕而缩减体育课时。没有健康的体质,学业尚且无法完成,事业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基于以上认识,在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普遍遭遇冷落的严峻形势下,可以将体育提到职业教育之首,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人员的高度重视。
3 体育与职业实用性体育的作用
3 . 1 体育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体育教学要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12],西方学校的竞技体育项目“主要目的不在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而是以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为最终目的。”[12]
3 . 2 职业实用性体育应兼具实用性和终身性
对于职业实用性体育的作用,研究者主要倾向于职业的实用性,例如:帮助学生在校储备职业体能、促进职业技能的掌握,在岗适应职业要求、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虽然也涉及对学生终身体育的作用,但事实上没更好地做到或者说尚未能够深入研究到怎样在突出其职业实用性的同时又兼顾体育的终身性。之所以下此结论,是因为一年一度的大学生体测数据清晰无误地显示:由于高职二年级实习实训增加体育课减少,直接导致学生体质总体水平下降。学生在校体质的提高尚如此依赖体育课,当他们步入职业生活又怎能期待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4 体育与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内容
4 . 1 体育内容自然性、多样化、弹性化
体育内容自然性的代表人物是卢梭,他主张“利用季节、气候和风雨等自然力锻炼青少年的体格,通过走、跳练习磨练学生的体力”[12],典型内容是瑞典林氏体操,它“既适应于体格强健者,又适合于体格孱弱者”[12],使学生接受体育后更自然有效地提高体质。体育内容多样化、弹性化是西方体育教改的趋向,“德国的体育课程包含身体教育和全能教育……美国在选编教材时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加大教材选择的余地,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社会和生活的紧密联系,灵活性很强,自由选择余地大……德国、加拿大等国家扩大教材弹性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12]
4 . 2 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内容需适应职业种类丰富多彩
由于职业的多样化和细致化,构建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内容确实是一项极其艰巨繁重的任务,但是遵循的原则和方向还是可以明确的。
4.2.1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13]。应用型人才大部分要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劳动。虽然职业实用性体育无法模拟工作真实环境,但却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显著的特点,指导学生在自然环境中锻炼以促进其体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发挥体育课作用,使得高职院校学生也能像毛泽东那样每天用冷水洗澡敢于在滂沱大雨中锻炼,像苏格拉底那样无论严寒酷暑每日在室外锻炼,从而练就超强的忍受饥饿寒冷疲劳能力,那么他们适应职业中的困难环境也就顺理成章了。
4.2.2 增加理论课程的比例
斯宾塞特别推崇体育的作用,他认为开设生理学、解剖学课程意义重大,因为“这是阐述生命和健康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14],我国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对生理学、解剖学涉及过少,即使开设这些课程也往往是形同虚设,以至于许多高校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构造、器官的功能一片茫然。在我国高校,只要不下雨,体育课一般在室外进行,如果下雨大都被改为自习课或者视频课。室外授课固然有其优势,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忽视体育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掌握。而国外体育教学对理论是相当重视的,例如:指导学生学习某种时尚运动之前后,让学生掌握该运动锻炼哪些部位、哪几组肌肉,具有哪些功能。西方体育实践证明,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理论能使学生在终身体育中一生受益。
4.2.3 促进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养成
终身体育是西方体育共同追求的目标,无疑也应该成为职业实用性体育选取的内容应遵循的原则。为此,职业实用性体育在考虑顺应职业要求开设各种课程时,还应考虑在极其有限的课时里高瞻远瞩地融入具有使学生终身体育的内容,追求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正像欧洲大学体育理念提倡的,达到“生活中不能没有体育,运动中离不开体育,健康需要体育”[14]这一最高层次。
4.2.4 教材专业性、多样化
因职业多样性特点突出,要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统一某一种或者某几种教材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多样性必然成为职业实用性体育教材的突出特点,但由于职业实用性体育研究时间短,至今没有可供参考的权威性、专门的教材,所以按照相同或者类似专业职业需求编著各种类别的权威专业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材,任重而道远。
5 体育与职业实用性体育的模式
5.1 PSI 模式
PSI(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即个性化教学系统)模式是当前较科学、先进、有效、流行的教学模式,它在高等教育体育课程中的运用相对于传统体育独具优势。
5.1.1 教学内容序列化
“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并把教学内容按照学习内容的难易度以及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排序,制定出学习内容的序列结构,并制定出具体的成绩标准来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学内容的序列结构进行学习”[15]。
5.1.2 教学监控个性化
该模式主要实行学生自我监控,一种方式是学生本人自己监控,即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管理计划出勤、上课、使用场地和器材,另一种方式是学监(同辈辅导)监控,学监可以是已经掌握某项教学内容但不在本课程中学习的学生,也可以是已经掌握某项教学内容但仍在本课程中学习的学生,他们的任务是“对课堂进行管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单元测试和成绩的反馈信息,并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个性化的指导”[15]。
5.1.3 教师由管理者转变为指导者
教师在此模式中不再扮演管理角色,而是承担服务者和指导者的职责,通过高频率指导学生,以更有效地促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运动技能。
5.1.4 具体程序和步骤
课前任务展示:教师在学生上体育课之前,将“学习任务和材料以文本或者影像的形式呈现给学生”[15];课中学生自我练习教师指导:开始上课,学生按照学习指导书,在规定的场地,使用教师早已准备好的器材,自己做准备动作、学习、练习、测试,一个单元测试合格再进入下一单元学习、练习、测试,如此循序渐进;课后学生自我管理:即遵守学习指导书的规定整理场地、归还体育器材。
5.2 职业实用性体育 ABCDE 模式中融入 PSI 模式
研究者普遍认同翁惠根教授总结的“ABCDE模式”[10]为职业实用性体育实施的最佳模式,具体内容见表1所示。
ABCDE模式比较科学,亦适合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实际教学情况,但比较笼统,为使其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吸取PSI模式中教学内容序列化的特点,但鉴于ABCDE模式尚处于研究和实践的初始阶段,也考虑到我国高职院校生源的实际,实现学生的自我监控有一定难度,需谨慎尝试。
6 体育与职业实用性体育的评价
6.1 个性化评价
现代西方体育评价具有个性化的显著特征,即着重于学生个体与自己比较所发生的认知的转变、技能上的进步、对其终身体育的促进。
6 . 2 职业实用性体育“四位一体”的评价应融入个性化
职业实用型体育 篇4
【关键词】职业实用性体育 医学 高等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53-02
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Professional and Practical P.E.Education)是指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将来就业时可能从事的第一职业特点来设置体育课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指在普通的体育课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所要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内容的特点进行开设的、与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岗位基本素质及岗位技能相适应的,以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目的、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体育教学。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实现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为教学目标,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的实用性;教学内容结合学习者身体条件、运动能力以及工作环境等科学规划和设计课程。随着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在高职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医学类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开设的现状
(一)体育课教学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几十年来,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其结果是传统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高校体育门类多样,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根据调查,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体育课的主要形式有普通体育课、专项体育课(含竞技类体育课程)、医疗体育课、保健体育课(含形体类体育课程)几种。
(二)体育教学效果不明显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虽然医学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课程种类繁多,学生的选择性更大,老师也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但总的来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就是,目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越来越差,跟往年相比,更多的学生既不能跑也不能跳,甚至站队时间稍长就晕倒一片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严格来说,并没有达到社会的期望。
(三)医学职业特点不突出
高等医学职业院校体育教育教学特别需要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身体得到全面锻炼的基础上,能根据所学专业的需要和将来工作对身体的特殊需求,加强对某一方面的学习并掌握基本技能,以胜任未来的工作需要。然而,高等职业医学院校基本上是由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由于受其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体育老师也是由原来的中职老师转化而来,再加上受到体育教学场地、器材、观念等办学条件和办学思想的影响,有些学校体育教学甚至还不能够完全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开展教学。由于办学成本的原因,多数学校不愿意按照国家体育教学的标准配备体育教师,造成职业院校体育老师长期超负荷承担教学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学部门能顺利完成基本的体育教学课程就算是较好的结果。要求老师能按照医学院校的专业特点和需要开展体育教学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开出具有实际意义又能受到学生欢迎的特色体育课程,更是一种奢望,因此,医学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并没有体现出医学院校的特点,也是不争的事实。
二、医药类高等职业院校加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深入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
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实用性体育课程也不例外,没有科学的理论的指导,只是盲目的,随意性的。就目前来看,我国医学类高等职业院校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开设,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作为指导,对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实用性体育课程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因此,加强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实用性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对于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实用性体育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开设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实践中,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如在宏观上,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实用性体育课程开设的指导思想、开设的目的等;在微观上,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实用性体育课程开设的方法、模式甚至是开设课程的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时数的确定等,都需要去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在实践中加强理论的研究,才能找出既符合医学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又符合当前学生身体状况的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开设规律,反过来用于指导实践教学,相互促进。
(二)配备更为完备的师资队伍
目前,在医学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开设上,除了普通的体育课程的开设比较规范和要求基本统一以外,其他体育课程的开设,包括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开设,在课程的性质上,基本上是以选修课为主。一方面,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开设选修课,另一方面,学生根据教师开设的选修课再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非常有限的选择。其根本还是以教师为主导,课程的开设是根据教师的特点特长设立,而不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设课题,就学校的教学目的来说,是严重的本末倒置。之所以出现这种普遍现象和状况,究其原因,与学校体育课教师的配置有极大的关系。如果教师的基本能力就是这样,想超越教师的能力去适应学生的需要,开设出新课程,这是难以实现的。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培养高校体育人才的体育高等院校要深入调研,并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研究培养针对高等医学院校开设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所需的专门体育教学人才;其次是高等医学院校在引进体育教师时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需要,合理配置师资力量;最后是对现有的体育课教师加强职业培训,通过进修、再深造等方式,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新需要满足课程开设的需要,真正建立一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的体育课教师队伍。
(三)进一步改善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
体育教学,离不开场馆、场地。没有一定的条件,体育教学是无法开展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开设,仅有理论指导,思想上重视、配备可用的师资力量还不够,还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的支持。虽然经过办学水平评估的各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包括体育课开设的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对大规模开办职业实用性课程,这些设施设备还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因为实用性体育课程毕竟跟普通的体育课程不一样,其授课内容不同,需要的条件也不一样,学校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需要开设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配套建设体育教学场地、场所,给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四)加强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增加职业实用性体育实用性
课程建设关系到课程的生命。要在医学职业院校中广泛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应加强职业实用性体育的教学的改革研究与推广,本着全方位整体塑造人才的教学理念,借鉴竞技体育的项群理论,深入分析构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必要性、理论依据、设计思路,把不同职业所需要的特殊身体素质分成不同职业项目群,并根据项目群下各专业的特点、未来职业特点、职业场景、职业素养等内容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以人为本,构建医学类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新模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结语
实践研究表明,职业实用性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培养医学方面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其在校生人数也不断增加,医学类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在社会生活中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体育课程作为医学类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必修课,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方面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因此,在医学类高等职业院校深入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不仅有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增强他们毕业后参与职业劳动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医学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声誉和社会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张戈,徐晓娟.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2]黄喆,吴叶海.为高等职业院校开设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立论[J].浙江体育科学,2009(6)
[3]钱应华.论高职高专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与职业,2014(6)
[4]李跃,顾久贤.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10)
[5]仉宏.构建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新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14(8)
[6]张中菊.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初探[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7]柏林.职业实用性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思考[J].运动,2013(19)
[8]张志明.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时代教育,2014(13)
职业实用型体育 篇5
关键词:技工院校,实用性体育,教学方法
1. 职业实用性体育概述
近年来,我国职业技术迅速发展,技工院校为我国培养了不少从事生产管理、服务健身的实用性劳动人才。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现代化生产的发展,行业竞争的激烈、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出现疲惫、亚健康等状况。要适应现代化生产劳动,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和心理素质,更加注重从业人员的身体素质。因此,在培养劳动者工作技能的同时,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具有专业服务性特点,根据所从事的职业特点、体能素质、工作特点等,传授从事此职业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培养劳动者从事此职业所需的运动技能、意志品质以及职业道德,为劳动者更好从事职业进行有计划的体育教学,有效提升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促使劳动者更好的从事职业。
2. 技工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学生进入技工院校进行职业技能的学习,不同专业的工作对从业者技术、体能有不同要求,而且学生未来要从事许多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比如,电器维修专业学生需要具有较高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电力专业学生在工作中又需要爬高上低,在工厂制造工作的人不仅要承受机器的噪音还需要忍耐高温艰难的工作环境,这需要劳动者不仅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更需要劳动者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专业的劳动技能是社会对每个劳动者的要求,才能符合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期望。在技工院校开展实用性体育教学,不仅能够迅速提升技术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也能迅速提高体育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意识,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3. 技工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方式方法思考
3.1 技工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技工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实用性比较强的体育内容进行学习,这样不仅适应了学生未来工作的要求,也让学生感到体育教育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要考虑到学生所从事的职业特点和职业体能的需要,选择符合职业要求的项目进行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逐渐适应未来的工作体能需要,锻炼学生对从事职业环境的承受能力。最后,技工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和职业要求,进行合适合理的运动量安排。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有选择性、适度的体育锻炼,在得到充分锻炼的同时,促使学生提高自身身体素质。
3.2 技工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式方法思考
技工院校作为我国生产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摇篮,不仅要注重培养劳动者扎实的劳动技能和职业道德,还需要培养劳动者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让劳动者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技工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正是培养劳动者良好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3.2.1 技工院校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安排体育教学内容。
技工院校的学生还处于身体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不同,年龄身心发育程度差异较大。学校在安排体育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安排,年龄较小的学生要多注重基础体育的锻炼,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素质,并逐渐开展职业体育的教学内容。而年龄较大,已经有了运动基础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体育锻炼的强度和难度,并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运动项目,指导学生独立自制计划和内容进行体育练习,最终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3.2.2 技工院校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体育教学课程。
技工学校学生专业性很强,各个专业的差别也很明显,各种职业对人的身体素质要求也大为不同,因此,技工院校很有必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体育教学课程。在选择体育课程时,要选择与职业特点最为密切,最能适应职业体能要求的项目进行训练,才能达到体育训练的目的,不仅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更促进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成为能够胜任专业工作的人才。
3.2.3 技工院校可根据劳动就业变化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安排。
技工院校在进行劳动者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参加工作后各专业工作岗位性质以及所需身心素质、环境条件等对身体的不良反应情况,适当的调整各专业的体育教学安排。比如学生在长期从事某项职业时,长期坚持某种动作会造成肌肉或骨骼的伤害,那么在职业体育教学中,就需要针对这种情况为学生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并帮助学生掌握缓解伤害的方式方法。在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及时消除疲劳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近年来,随着新兴行业及专业的不断出现,新行业和新专业所需的职业素质也在不断变化。尽快了解这些信息,更好地适应职业劳动的要求对技工院校进行职业体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技工院校可以在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中有目的地开展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锻炼会有效地增强学生职业体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郭荣华.技工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5.3.
[2]卢刚.高职院校如何发展职业性体育[J].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2008.6.
职业实用型体育 篇6
1.1职业实用性体育
职业实用性体育是在原传统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育功能和综合身体素质训练的基础上,结合职业工作特点开设的, 与职业岗位知识、素质及劳动技能相对应的,突出职业实用性需求的特色体育教学或专门的职业运动训练。重视“职业实用性”原则, 锻炼职业需要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技能、训练相应的职业体能; 传授消除职业身心疲劳,防治职业病,增进身心健康的体育知识与预防方法;培养勇敢顽强、不畏艰苦的意志品质以及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
1 . 2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分工愈加精细,职业种类也越来越多,社会对高素质从业人员的需求逐渐迫切,因此也大大推动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是学生在校接受就业前教育的最后阶段,从体育教育上而言,这个阶段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性体育、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阶段,高职体育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要为加快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这一当今高职院校教育的时代目标服务,为建设现代化人才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2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
2 . 1“健康第一”原则
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因此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认识到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而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不仅仅要身体的健康,还要心理的健康和社会交往的健康,可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保持健康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2 . 2终身体育的导项性原则
体育活动是个人一辈子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终身体育理念随之深入学校教学,在这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为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和能力。从高等教育毕业到退休前这几十年,是从事职业生活时期,是创造人生价值的重要时期,这时期的体育是密切与职业相联系,学校体育教育应该延伸到整个职业生涯期,服务于职工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和谐发展。在职业实用性体育项目选择时应注重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要易于组织、场地简易、器材易购,能使参加体育活动成为每天必做的事情。
2 . 3针对服务职业生涯的原则
职业实用体育教学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其对象是未来的广大从业职工人员。其开展的目的是提高广大职工的健康水平、调节劳动情绪、消除劳作疲劳,因此在内容的选取上侧重职业体能训练 (包括综合体能、局部力量),预防职业疾病(如生活习惯不良症、颈肩腕综合征、“老头腰”、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等),娱乐休闲活动(趣味活动、登山、钓鱼等)。总而言之,能增强从业人员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预防职业病水平,能促进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使身体全面协凋发展。
3专业特色与相关体育
现代社会职业岗位分工越来越精细化,职业岗位分类众多,各具特色。高职院校根据社会、企业或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了相应专业,高职体育就不同工作岗位劳动形式及活动形态探索相关的职业实用性体育。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分类情况为例,探讨与之相适应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见表1)。
专业类别专业名称从事职业或岗位工作形式与特点相关职业实用性体育。
土建类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建筑经济管理、建筑工程监理、装潢艺术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木雕设计与制作、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物业管理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材料员、造价员、建造师工 作形式不具固定性,往往为流动型,需经常来回行走,或需要简单而轻的体力活动,下肢负担重,重点发展下肢肌肉力量练习(如健身走、跑交替活动);加强上肢的锻炼(如乒乓球、羽毛球),以求上下肢协调发展;学习消除下肢疲劳的方法,避免膝关节、踝关节的负重损伤。
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操作工、电脑设计员、技师长时间站立或躬身操作, 手眼不停操作,精神紧张重点发展下肢力量(慢跑、台阶跳、连续蹲起练习);加强躯干肌肉力量(发展腰腹力量,预防“老头腰”:仰卧起坐、两头起);加强下肢、胯关节柔韧性练习(压腿、踢腿)。
电子信息类、财经类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资产评估与管理、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软件设计师、动画制作;经济师、会计、跟单员、营销员长期伏案坐姿脑力劳动为主,要是腕、指持续工作,身体活动范围小,常处于静止状态等重点发展腰部力量,预防腰椎间盘突出(仰卧起坐、两头起、俯卧背起);加强综合性练习(健身走、健身跑、自行车远骑、郊游、各种球类运动、跳绳),身体全面发展。
旅游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商务英语导游、餐饮服务、翻译工作特色服务性、交往型,主要有接待访谈、社会交往、书写、内勤、电脑等工作,体力活动少重点发展下肢肌肉力量练习(如健身走、跑交替活动);形体训练、强化职业姿态训练、健美锻炼;再加体育舞蹈、交谊舞。
4结论与建议
4 . 1树立正确体育观念,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是高职院校体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主要落脚点,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坚持终身体育活动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师作为传教者,应加强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意识,加大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实践探索力度,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终身体育和职业体育的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提高学生对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4 . 2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
能否开展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取决于体育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切以学生的现在和未来终身受益目的出发,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拓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范围,选编一些交际型体育活动、结合体能训练、预防职业病等内容并传授有关知识,使学生在校爱体育、恋体育,到将来练体育、用体育,使体育活动贯穿职业生涯,使学生真正得到终身受益。
4.3积极探索,不断完善
职业实用型体育 篇7
关键词:体育教学,职业实用性,岗位需求
据教育部曾发布的《面向二十一世纪职业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表明,职业高校的教育应该确立以过硬的能力当做教学的主导思想,如专业的设置和课堂的开发,都需要从社会与经济的需求做导向,从现时劳动力的市场和职业的岗位进行分析及合理又科学地进行。因此,本着其专业设置及科学的专业性,体育教学大致决定了学员今后在社会发展和社会生存中的角色的分量。那么,为了使学员在心理上和生理得到培养和充分的锻炼,以立足于社会,其体育教学在内容、目标、形式等方面,既要体现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还要强调鲜明的职业特性。
1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调查研究显示,许多从业人员由于激烈的竞争,工作的压力大,在长时间紧张的心情下,会面临一些程度大或小的倦态和亚健康的身体故障。
随着社会的进步,复杂程度高、科技含量大的现代化工作的特点,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均要求从业人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其强健的体魄。而实用性的职业体育教学所培养的是相关职业所必要的技能与身体上的素质,这就需要依据各行业的体能与素质及工作形式甚至疲劳等特点来进行有目的的教学。
如今的高校有许多与现代社会所需求的新型专业,但其体能和技能的特性不同,教学也要求有内容上的区别。比如电子与电器的应用和维修,空调的制冷技术和设备的维修及运用等技能,在体育教学上需要注重灵敏度与协调度。还有教学攀登及引体的向上技能,这就是与电工相关的专业,还有比如坐班族及容易患颈椎或者躯干的后背容易劳损,这就需要教学者教一些能加强颈椎和腰腹部位的锻炼。所以除了为学员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好职业基础, 还要为了让新一代的新型毕业生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和快节奏的步伐以及思想极度紧张的工作特性,教学者还需进行全面的培养。试问,通过规模的体育学习,不仅让你具备了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富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不是每个用人单位所期待。
所以,在高校的体育学习中,学员要经得住特殊环境的侵袭, 要承受得住来自噪声的干扰和来自机械的震荡,要能经受在险、难、高的环境工作,要适应单调而紧张的流水作业,还都要具备较高的工作技能。而同时,要有计划地展开与职业相关且身体上能完全适应的体育锻炼,则会迅速地促进体能以顺利地完成专业的技能和体能。
2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
体育教学一般都是选择实用性强的体育内容,根据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和专业特点的特性来教学,这样有利于未来的工作与需要。
体育教学者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如职业形式,即从业姿势和动作的快或慢和幅度的大和小以及对称与不对称,还如职业的条件, 即声音的高低以及噪音振动与否甚至高山峻岭是不是缺氧,还有潜水的高压问题,航天是否出现失重,还如职业的性质,即从事的工作时脑力有关,还是体力有关或者在从事工作中的生理与心理所承担的负荷的水准。因此,针对专业的特征,体育教学者需要合理地计划所教学内容以及运动量的打小,并要体现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例如面临时间长要屈缩的位置,就要选择幅度大的训练,如面临长时间要局部的肌肉和关节活动的位置,就选择训练对称的活动。
3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内容分析
如此,高校在体育教学前,应设计相应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方法和内容,使学员在正式从业前,因为已经具备和掌握了更多的与职业相关的运动技能和素质,所以参加工作后,就很快适应了工作坏境和条件的变化与需要。久而久之,能培养、帮助和促进学员真正掌握职业技能的功劳非职业体育教学莫属。
当然,因为专业的不同设置,加上所有的专业性特强,从一些资料中整理出一些专业的差异,方便以后从业会灵活地选择运动。其实,专业有很多不同的分类,如车工、钻工、焊工、钳工、切削工类,如旅游类、陶艺类、环艺类、广告设计类、贸易税务类等等。如此说,这些职业队每种从业人员的身体的素质都紧密相关。由此得出结论,教学者需要有序地依据专业的特征和体能的需求,进行计划的项目教学,只有如此才会完美地称得上在职业性体育教学中完成了满意的任务。与此同时教学中还需要注重以下的细节,如工作在操作中的姿势需要如何、如操作的动作是否准确、如动作中的频率又是否达到标准以及工作是的反应是否灵敏等等,在扩展到神经的肌肉的负荷问题和动作是需要单调还是丰富到思维是不是能找到缓解的办法,都应从以上的角度着想,然后予以考量,从而确定一堂短短的课程。
对于从业人员来说,根据学员的身体素质的好坏,将来从事的工作与面对的条件和环境,会否影响自己的身心,还有我们不断从媒体得到的信息,所谓的职业病均是因为缺乏体育锻炼而造成,以此来给自己一个适当改进的机会。比如一个职业需要过多时间的让肌肉的部位收缩,选择的体育锻炼就应该是拉伸方面的练习,如旋转臂腕,或者是赏菊上臂以及可以选择各种形式的踢的联系。如果是长时间让肌肉、局部关节处于工作状态,则应选择对称的部位练习。此类练习有伸展操,这个针对弯腰时间长的从业人员,还有低头放松,这个就针对仰头时间长的从业人员。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教学者应该在教学的同时,提醒学员能积极地把握休息时间,以便能及时地消除工作当中的身与心的疲劳感。
随着新科技和生产的趋势及现代化的企业的需求量,职业的劳动趋向于复杂,有节奏快的工作,也有复杂重重的职业,还有强度比之过去要大数倍,效率也是要高于很多倍的工作,所以,体育教学根据内容的变化,培养新型的体育锻炼,以便在不断涌现的专业中,能随机应变各种体育锻炼和合适的运动。
4 结语
职业实用型体育 篇8
所谓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是指在基础体育教育和一般身体素质练习的基础上, 结合不同职业工作特性, 开设的突出职业实用性需要的特色体育教学或专门的职业运动训练。实用性体育教育建立在传统高校体育教育的基础上, 除了一般的身体素质训练, 还结合了职业的需求, 设计了成体系的职业训练, 对高校学生就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2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模式
2.1“2+1”模式
结合高校体育选项课或“基础课+选项课”的实际情况, 组织学生完成两个学期的学习;进入第3学期, 则安排同类, 或是具有相似职业特点的专业, 必修实用性体育课程。
2.2“1+1”模式
这种模式时间较为紧张, 一般应用于授课课时紧缺的情况。第一学期开设基础课、选项课, 第二学期开设实用性体育课程。
2.3“渗入式”模式
所谓的“渗入式”模式实际上就是一般性体育训练+实用性体育训练。教师在体育课程开始, 先要完成一般性体育训练,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完成基本技能、体育训练;之后结合学生的岗位工作特点, 开诊针对性的身体素质训练、实用性体育理论培养。
3 实用性体育教育在高校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3.1 高校思想观念转变
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 职业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理念已经融入到高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实用性体育教育一方面符合高校教育职业化属性, 另一方面能够帮助高校培养更多市场化、专业化的人才, 增加高效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 促进学生就业。在原有体育教育对基础上, 增加实用性体育内容, 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不仅是高校教育的发展需要, 同时也是增强高校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高校普遍认识到实用性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从资金、课程改革、组织上给予实用性体育教育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使实用性体育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校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实用性体育教育实施奠定了思想基础。
3.2 体育教师支持认同
在实用性体育教育实施过程中, 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影响实施的关键因素, 高校开设实用性体育教育, 不但要教师的支持和认可, 还要着力从“职业体育”的教育, 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和实训能力。在实际的体育教育过程中, 教师的责任主要包括如下两点:其一, 一般性体育训练。体育教师要优化传统体育训练项目, 压缩训练时间, 去粗取精, 提高训练效果, 为实用性体育教育提供充足的时间;其二, 职业性体育训练。实用性体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职业体育能力和素质,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教师要加强对各个专业职业内容、工作特点的了解, 并编制相关的训练方案和计划, 贯彻实施。
虽然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在数量、学历、职称等方面都不占优势, 但是这些都是可以提升的因素。要推动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发展, 内因是主要影响因素, 只有让体育教师支持、认同“职业体育训练”, 才能提高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可行性。相关调查显示:SN地区高校60.7%的体育教师对开设实用性体育教育持支持、认同的态度, 并且认为其很有必要性。可见, 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实施具有人员基础, 符合体育教育规律。
4 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培养内容
实用性体育教育除了一般性体育训练之外, 还包括职业体育训练。所谓的一般性体育训练, 就是借助一般实用性练习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训练。一般性体育训练是职业体育训练、特殊体育训练的基础。
5 实用性体育教育在高校实施的对策
实用性体育教育属于高校体育改革, 要促进这项改革的进行, 就必要得到领导的认可和支持。虽然当前高校的领导对这项改革持积极的看法, 但是在重视程度上可能不够, 从而影响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实施。为此,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就实用性体育教育的改革目标、规划、步骤、进度、组织、实施等内容, 开设专门的会议, 邀请高校相关领导参与, 让高校领导打破传统体育教育观念, 深刻认识实用性体育教育对高校体育发展、学生就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积极引导和扶持体育教研组实施实用性体育教育, 增加这方面的经费投入, 兴建场地, 建设体育设施, 让更多的服务于实用性体育教育的项目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刘宏, 魏亮.高校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探究[J].运动, 2015, (23) .
[2]刘中闯.高校实用性体育教学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 2015, (30) .
[3]左茜颖.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实施与构建[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 (04) .
职业实用型体育 篇9
[关键词]高校转型;应用技术;体育教学改革
众所周知,为我国社会建设培养更多人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成果显著。但在实际教学中,受传统教材内容制约,对教学理念与课程设置的影响还比较大。现阶段,我国积极倡导推进素质教育,体育教学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深化改革力度,加快高校体育改革进程,实现体育强国发展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理念落后
目前国内地方性本科院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地位与认知度较低,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与接纳,地方性本科院校学生很多都是因为分数较低而做的选择,而转型后的地方本科院校却是专升本后转型为职业类院校,地位与影响降低,因此心理落差与情绪在所难免。同时转型中,调整利益格局过程中影响到某些高校与个人的利益,究其原因则是因为高校老师没有及时调整自身思想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不但可以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也是实现经济强国目标的选择。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
体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在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学中比较常见,在中学体育课程中也比较普遍,体育教学并未实现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强身健体的功能,而是作为测试项目进行考核评定,加大了学生的学习体育的压力。受这种传统的教学体制的约束,很多学生对体育测试与身体素质缺乏重视,只要能达标就行。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本该在获得体育技能,增强体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但受应试教育影响,体育课程为学生带上了无形的枷锁。
(三)体育教学方法落后
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中,传统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比较常见,甚至有的院校,体育课已成为自由活动的代名词,教学效果无从谈起,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到体育竞技精神的传承与文化的发展。长期受传统思维与理念的约束,不利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步伐,也阻碍了体育课程教学的创新。
二、转型背景下高校应用型体育教学特点
(一)基础性
随着国家对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做出的调整,在“必需、够用”原则下,地方性本科院校也大幅删减了公共基础课,教育是育人,而不是制造机器,这种片面的人才培养理念,事实上是对现代职业教育认识的偏差。目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未来人才竞争的条件之一就是拥有健康的身体与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社会在不断变化,专业与职业并非是必然对应的,而人的身体素质与综合能力却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因此应用技术大学体育,应始终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能作为重中之重,但是在强调职业性的同时,公共类基础课程也不能忽视。
(二)职业性
现代教育已成为国内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目标,因此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兴教育模式,其本质属性体现为职业性,这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特征表现,与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是,应用技术大学以培养更高、精及专业的人才为目标,因此工程师及管理人才是体育教学的职业特点表现,需要不断提升、细化职业训练技能。
(三)终身性
高校转型,是为了构建不同教育类型直通车,建设人才培养的桥梁。随着应用技术大学的诞生,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具有本科层面的教育。目前,很多应用技术大学已发展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最高层级,甚至与研究性大学地位同等,共同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因此,在实际教育中,除了要促进体质、增强职业技能外,应用技术大学体育课程还要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传承体育文化精神。
三、转型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建议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地方本科院校经过转型成为应用技术大学,在这一过程中其人才培养目标也出现了变化,必须在人才培养整体目标下重新界定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目标。因此,应用技术大学体育课程设置要满足:(1)、根据学生就业特点,立足职业岗位需求设置相应课程,严防出现职业病,学生职业体能得到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竞争力也得到提高。(2)、创新教学与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常规运动学习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保持一定的运动时间与强度,增强健体,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3)、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引导学生掌握1-2种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技能,提升自我锻炼能力与兴趣,从而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锻炼意识。
(二)建立满足职业需求的体育教学模式
在体育课程设置中,从职业精神与体能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职业健身与保健的基本方法,为未来生活品质与工作效率夯实基础。在实用体育课程开发过程中,体育老师是先锋人员,要结合专业设置与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资源开发,岗位差异与身体素质要求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更好的适应复杂的社会岗位环境。
(三)加强开发并研究实用性体育课程资源
在体育教学中,教材是重要资源之一。随着高校转型的推进,编写具有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特点的,能够满足本科职业教育特点的教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增强国家体育教材编撰的合法与权威性,严控体育教材质量。在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基础上,要借鉴现代化网络技术,建立体育课程网络资源库。
(四)加强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教学中,师资队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教学质量,而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要求必须建立复合型的师资队伍,其是针对知识结构,老师专业能力不但要强,还要有宽广的知识面与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能力也要足够强。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型的培训活动,提高体育老师综合素养,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与能力结构,推动应用技术大学使用体育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加强人才培养逐步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满足职业需求前提下,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职业需求中体育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职业实用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參考文献:
[1]杨杰夫.应用技术型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整合的现状、价值与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6,07:100-102.
[2]李能仁.基于职业需求下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22:84+86.
职业实用型体育 篇10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实用型技能人才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 它职业针对性很强, 其要求更多的是实践与应用。汽车维修行业是全国四大紧缺人才行业之一, 作为发展日益迅猛的汽修行业, 社会对其从业者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更大的工作压力、工作强度和更快的工作节奏, 即将要步入社会的职业院校学生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来面对这些巨大的挑战。因此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从其职业特殊性、职业的需求和职业实用的角度出发, 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的教学实践研究。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以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汽车系汽修专业职业三年级两个自然行政班92名男生为研究对象。其中, 一班47人, 二班45人。采用抽签方法确定汽修高三年1201班为对照组, 汽修高三年1202班为实验组。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一个学期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和常规体育课教学, 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
(二) 研究方法
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逻辑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
(三) 实验过程
实验前, 对实验对象所学的汽修专业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认真进行调查与研究, 了解汽修专业学生今后可能从事汽车机电维修、汽车车身修复、汽车服务等工作, 从其工作职业的特殊性分析发现, 汽修专业学生除了要具有一般身体素质外, 还需有较好的上肢力量、体能耐力素质、动作协调性和注意力等素质要求。基于其职业特点及企业用人单位要求, 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情况, 制订出适合他们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授课计划, 设置相应的授课内容。在测试内容的设计上, 对实验组学生选择其专业最显著的特殊身体素质——上肢力量素质和体能耐力素质为主要内容进行授课, 并从中选取有代表性而且容易操作的俯卧撑和1000米长跑这两项作为主要测量指标进行研究。
在课程设计上, 针对发展上肢力量素质设置了在健身房进行力量练习, 如锻炼三头肌、三角肌、胸大肌的卧推杠铃, 锻炼肱三头肌的坐姿颈后臂屈伸, 锻炼二头肌的交替哑铃弯举练习等。还有选择杠铃深蹲—卧推杠铃—交替哑铃弯举—哑铃侧屈伸—正握哑铃腕弯举的循环练习来锻炼全身肌肉耐力力量。此外还选择各种变式俯卧撑进行练习, 如窄式、宽式、斯巴达式、印度式等, 还有无器械的利用自身体重进行练习。在体能耐力素质的课程内容设置上选择1000米耐力跑、变速跑及相关跑类游戏和球类游戏进行教学。在发展动作协调性和注意力的内容设置上选择跳绳、篮球、乒乓球等项目进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要先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概念的灌输, 让学生明白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内容对其在未来工作有很大帮助作用, 使学生对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产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主要以启发引导和鼓励为主, 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使学生接受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 并更容易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在教学时注重学生在课内表现和课外活动的表现, 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对学生的进步及时予以肯定。
为了解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有无变化, 学期开始时分别对两组学生的俯卧撑和1000米进行了前测。实验前两组学生的测量指标无明显差异, P跃0.05, 证明两组是同质的, 本实验有较高的效度, 可进行实验。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后再进行测试, 通过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职业实用性体育实验教学,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运动技能、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其中实验组学生主测的两项运动机能指标均有较明显的提高。
两组学生成绩经检验对比发现, 实验后实验组俯卧撑和对照组的俯卧撑差异具高度显著性, 即P<0.01。实验组学生通过一学期的有针对性的练习上肢力量有了明显增长, 这说明带有职业针对性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对增强学生的上肢力量是有效果的。如表1:
注:P值>0.05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有显著性差异。
1000米长跑属于耐力跑, 它可以反映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汽修行业人是非常重要的。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课堂训练和增加课后作业的布置, 经过一学期的耐力跑训练, 从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两个组具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 实验组的学生后测成绩明显有所提高, 说明本实验带有职业针对性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对增强学生的耐力素质也是有效的。如表2:
注:P值>0.05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组的整个教学过程, 由于上课的内容具有职业针对性和实用性,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比以前增强了很多。仅仅一个学期的时间, 学生的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就有了一定的提高, 这说明针对职业能力所实行的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实验有一定的成效, 体现了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特殊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并且也表现出了其鲜明的职业特性, 使学生能更加快速地适应社会要求。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为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零距离”对接过程中起到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了对“职业实用性体育”的认知问卷调查。实验组的学生大部分认为开设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很有必要, 认为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对学生以后从事的职业有很大的帮助, 学习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四、建议
(一)
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应从学生今后的职业需求和职业的特点出发, 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基础上, 研究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体育课程, 传统的体育教学要进行改革。
(二)
转变传统观念, 深知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殊性, 常规的体育课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职业的诉求。重视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 创建具有职业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三) 改善场地器材, 重视体育教学。
加大对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 并适当增添场地、器械等, 为实施实用性的体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四) 加强体育师资建设, 改善体育教师知识结构, 提高业务能力。
多创造体育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 开拓更广阔的视野, 通过培训来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孙永梅.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改革高职体育课程[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8, 27 (4) :112-114.
[2]郭华恬.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3 (3) :68-71.
[3]王玉扩, 陈庆合, 李会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28 (7) :960-962.
[4]骆伟, 翁惠根.浙江省高职院校“准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趋向性特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40 (10) :104-108。
[5]单小东.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研究[J].科技资讯, 2008 (33) :141.
[6]翁惠根, 钱利安.银行柜员职业实用性体育教程[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