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型创新人才

2024-11-04

实用型创新人才(共11篇)

实用型创新人才 篇1

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基本上进入了大众化教育的阶段。目前,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大专院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寻求合适的就业工作岗位。同时,很多中小型企业也在招聘所急需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但结果是招不到合适的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目前培养的大学生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不但数量不足,而且质量不高。上述现象与高职院校目前存在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一定的关系。

1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为出发点,重点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常规操作技能的实践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先进工艺技术,按规定操作的能力,强调熟练性、规范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围绕职业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和训练操作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不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够用”为基本特征,尤其要突出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实用性。高职院校培养的对象是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技术型人才。以我校物流专业为例:

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从事集装箱仓储、运输、国际货运代理、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目前该专业分两个培养方向,即国际物流、企业物流方向。

国际物流方向的培养目标:面向外贸、航运、快递、货代、船代、港口等企业,培养熟悉报关、报检等国际物流业务实务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企业物流方向的培养目标:面向生产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培养能从事原材料零配件采购、组织原材料、零配件供应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直接面向采购岗位群、仓储管理岗位群、国际物流岗位群、配送岗位群、物流信息岗位群等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围绕职业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和训练操作能力,使其达到职业岗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见表1)。

一定意义上来说,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重在“实用”,培养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一定具备从事本专业技术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各职业岗位要求的专业技能,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好坚实的基础。

2 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中国工程院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比较扎实,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受传统观念、学校教育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其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与时代要求有较大差距。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动力、创新目标和创新毅力都十分缺乏。主要反映在以下能力的欠缺:市场需求分析能力、创意与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领导组织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因此,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很长时间内无法适应所在岗位的职业要求及业务发展要求,造成了毕业生就业率低或者频繁更换工作等一系列问题。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要求更高一些,那是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方面相对弱于普通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是他们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的手段,只有大力培养及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才能不被市场所淘汰。

从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来看,西方发达国家都一直把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美国20世纪80年代强调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一名合格的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归纳成6个方面:(1)正确判断和解决工作的实际问题;(2)具有很好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商业和行政领导能力;(3)懂得如何去设计和开发某个具体的工作项目;(4)了解自己的工作与社会其他行业间的关系;(5)胜任跨专业的合作;(6)养成终生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以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等。

由此可见,在重视加强科学基础的前提下,当前更应该强调的重点是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表达交流沟通能力、终生学习能力等。

建国60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大学课堂仍然沿袭传统教育观念,受“重学轻术”的思想制约,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仍在走学术型人才培养之路。应用型与学术型之间的培养方式没有显著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实用型创新人才的缺乏。

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就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将以课堂内教师讲解为主的传授知识方式,转变为以在实践环境中学生操作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现从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向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转变,从理论知识的课堂传授,转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3.1 实践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工程新技术应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坚持长期不懈的实践才能保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顺利培养。一个没有经过实践训练的大学生,很难想象会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可以更好地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创新能力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创新能力表现在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时,能用创新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实践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创新能力必须来自于实践,脱离了实践的创新只能是空中楼阁。

高等职业教育为了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数控制在教学计划总学时的50%以上。在专业课程中,应大大提高新技术、新工艺训练的比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为了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校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了军事训练、商业与公益劳动、社会专业调查、校内模拟实习、校外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等环节。

(1)军事训练:通过军事训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组织纪律、国防意识及优良传统与作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2)社会与专业调查:通过社会调查对学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情教育,树立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社会生活,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沟通交流、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时间安排在寒暑假期间。

(3)物流企业调查与认识: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物流企业,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明确学习方向。

(4)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充分的实战准备。时间为一个学期。

(5)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进一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理论水平,时间安排在第6学期。

3.2 课程体系改革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应当以“够用”为原则,坚持与职场岗位需求相结合。然而,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有一种倾向就是一切模仿、照搬西方的模式,在高职院校中也推行所谓的“通识教育”,实施“宽口径、厚基础”,结果是理论课程偏多、课时比重过大,实践环节偏少,课程内容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反映不够。

建立一个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至关重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按照不同培养要求可分为基础课程组、专业基础课程组、专业模块课程组、专业选修课程组进行设置。

以上课程分别以公共平台课、专业群平台课、岗位群平台课、工作岗位方向模块课程等安排在不同的学期进行(见表2)。

专业课程体系是上述三类课程的某种组合形式,这种组合形式是由专业的导向性和培养目标决定的,是不断随市场变化调整的,是以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为主要内容,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

例如: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该课程主要分析与研究国与国之间商品和服务交换的一般规律。主要内容有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各国的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及手段等,通过一个国际贸易模拟训练平台,使学员在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切身体会商品出口交易的全过程主要操作技能。

综合性的专业课程模块,要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同时要注意对传统教学内容的更新,特别是专业课程要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科学技术成果纳入教学内容。总之,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进行科学的组织与周密安排。

总之,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职业岗位的真实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结束语

我国第十二个“5年计划”的实施,必将加速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特别是面向生产一线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熟练地操作技能,更要具备拓展专业知识的潜力,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必须与企业合作,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得到技能训练,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应用和创新,只有坚持长期不懈的实践才能保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由于对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实用型创新人才的缺乏已成为约束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为主,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邓元龙.基于能力培养的工科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5,8:48~50

[2]水志国.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化”发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6,2:22~25

[3]姜远平.密西根大学高等职业生参与工程实践的剖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5,8:80~85

[4]袁剑波,郑健龙.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35~37

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创新实用人才 篇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的先辈都知道“传道”比“授业”更重要。充分说明了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所以我认为:教书是手段、途径,育人才是终点、归宿。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他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策略、方法,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课堂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首先,要调整好教师的思路。教师的观念和意识要到位,思路高于出路,态度决定高度。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老师是学生心中的灯塔,引路人。学生的榜样和成功起初多源于老师。老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和推缷的责任。俗话说:“师高弟子强”“给人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强将手下无弱兵”。为师的,应该多加强“内功”修炼,不断充电,实现知识的更新。要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学习的自觉性,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逐渐实现能力更新。竞争是社会的必然规律,教师若不从各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多网络、全方位开拓自己,必将严重影响和制约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亮剑》中李云龙说:打仗靠“战斗意志”。我认为如果老师的素质跟不上,会削弱学生的“学习意志”,这就要求我们做一名高素质的“学习型”教师。

其次,要调整好老师的教育思想。当前,新课标下提倡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但老师的主导发挥得如何,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方式上,要选择有利于学生吸收的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固然好,对于文字学科的例、习题教学上,的确有很大帮助,但对于理科的思维教学未必是好事。我们得用心钻研、选择,不要流于形式。在教育思想上,我们先看几则故事,也许对大家都有启发:我曾经在《班主任之友》杂志上看到一道作文题是《二次大战的问题》。作文设计的问题是这样的:(1)你认为谁应该对这场战争负责?(2)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3)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最好的办法是什么?这是一道美国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作文试题,让我们看到了美国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长处。美国老师从这个宏大的作文题目,以及设计的问题中,引导学生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学生去探索这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而学生要阐明自己的观点,是要在掌握大量的资料的前提下,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的。这样的教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开拓性,是大有裨益的。第二则故事是:隔海洋那边有座金矿,成千上万的人前去淘金,但运输的船只却很少,一天有两个人也前去淘金,到了海边,他们却驻足不前了,因赶不上船,就打道回府了。可没过几天这两个人却带回大量的船只,他们就用船来运输来来往往的淘金者。结果怎样?不说大家也知道了。第三个故事是:有一个小村庄严重缺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村长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以使每天都有水。张三和李四接受了这份工作。张三立刻行动起来,他买了两只大桶,每天奔波于1公里之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从湖泊打水并运回村庄。由于起早贪黑地工作,张三很快地就赚到了钱。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他心里却很高兴。李四却没有像张三那样买两只水桶,而是作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几个月后,李四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花了一年的时间,李四施工队建了一条大容量的管道连通了村庄和湖泊。在竣工典礼上,李四宣布他的水比张三的干净,他能不间断地每天24小时为村民送水,同时价格比张三的低25%。这样一来村民奔走相告,立即要求在李四的管道上接水龙头。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建立自己创新思维系统。我们老师也得经常有这方面的创新教育意识,才能不断培养和引导的自己的学生,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要调整好创新措施。要多研究自己的学生,我们应创造性地运用好教材,充分备好每一节课,合理控制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鼓人心,振士气,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作业的内容和批改为突破口,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正确处理好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的关系。有层次性,针对性地训练,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学生应在自主探索——内化——创新的螺旋式过程中升华。不断强化交流与合作,逐渐使自己成才。在课堂教学中,简单的机械重复可以不教;影响思维的,注意先引导,后点拨;例题、习题注重变式训练。要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实现高效课堂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实用型创新人才 篇3

关键词:创新理念,中专英语,实用型人才

当前,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英语能力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范畴中的核心部分, 当前, 我国各大企业已将部分实用型的英语纳入职工进入企业工作前的面试考核内容范畴。所以, 要求中专英语教学将能力作为基础, 始终遵循实用性与时效性原则, 不断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注重教学策略, 增强教学效果, 培养一批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一、中专英语教学特点

1. 学生英语基础有待提高。

通常情况下, 大部分中专学生初中时期的英语成绩水平不高, 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现象。正是由于他们之前的英语学习成绩水平不高, 所以, 进入中专后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卑心理, 而在这其中,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着紧张感以及焦虑感。由于成绩的不理想和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使得他们英语学习热情以及学习兴趣不断下降, 英语基础有待提高。作为英语教育者, 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将新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且还要让学生对所学的基础英语知识加以巩固和回顾。

2. 中专英语具有较强的专业化特点。

中专英语教学和普通高中的应试教学有着不同, 其主要是在中专学生的专业基础上进行的, 中专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更加专业化, 实用性极强, 所以, 中专生在学习英语词汇、课文等过程中不可以照搬普通高中的方法。实际教学过程中, 应在学生的专业及其今后的就业方向基础上开展教学, 将部分具有较强专业性的英语作品作为学生阅读理解的题目。现阶段, 我国中专英语教学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与成熟度不够, 并且教材的编写也十分滞后, 有的直接参照普通高中的英语教材, 严重阻碍了中专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3. 中专英语对口语和实际应用较为重视。

中专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未来找到更好的工作, 所以, 中专生在学习英语知识过程中, 应加强学习日常交际用语、日常对话、口语、专业名词方面的知识学习。

二、创新理念下中专英语实用型人才培养

1. 加强实践性教学。

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育者应有意识地加强实践性教学, 积极创设或者模拟真实的情境, 注重以职业岗位为切入点, 科学取材, 确保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呈现出真实化情境, 使得学生在“做”中不断学习, 在“用”中不断学习, 充分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语言解决问题, 增强自身语言应用能力。另外, 通过实践可以使得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职业体验更加丰富, 将课堂上所学的语言与技能运用到实际中。比如, 把学生分成小组, 分别扮演面试官和面试者, 同时, 创设面试场景, 开展相关会话操练;对某学生所扮演的角色进行设计, 可设计为部门主管、经理助理、秘书等。

2. 重视第二堂课活动, 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全面激发。

实际教学过程中, 应优化第一课堂, 注重强化第二课堂, 应针对第二课堂, 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英语教育者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到各种活动项目中, 同时, 将学生社团、校园网、校园广播等具有的功能作用全面发挥, 进一步强化实践中的各环节。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诸如演讲比赛、口语比赛等活动, 创设良好的校内语言沟通交流氛围, 以确保学生们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最终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尤其注重对学生听说技能方面的培训。

3. 强化课堂互动。

语言学习过程中, 交流是核心部分, 所以, 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 应加强课堂互动, 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掌握知识, 勇于将自己心中的疑惑提出来, 自主研究。相对于填鸭式教学, 互动教学的效率与效果更高。不过, 教育者课堂互动过程中不能够是散漫和紊乱的, 必须是有秩序且在教育者制定教学目标和讨论内容明确之后方可开展, 首先, 科学地划分讨论小组, 并对单个问题的讨论时间加以有效控制, 将课堂讨论效率全面提高。其次, 强化英语课堂互动还使得课堂积极性进一步提升, 学生讨论问题与学习知识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课堂气氛不再像以往那样沉闷, 越来越活跃, 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4. 健全评价体系。

构建一套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 不仅能够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而且还使得英语学科的品位不断提升。笔者建议, 在评价学生过程中, 应将学生自评、互评、教育者评价、实习评价单位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性差异, 所以, 教育者应结合学生具体掌握的应用能力对学习成绩的进退加以科学的衡量, 采用这样的方式, 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学生, 其学习的进退情况, 教育者都能看见, 并予以肯定, 这样学生们都会有极高的学习积极性。中专英语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全面掌握与了解, 而且还要让学生们对职业技能加以掌握。教学评价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较高的综合职业能力。只要具备了综合职业能力, 学生在今后中的工作中才可持续不断地进行自主学习。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 作为中专英语教育者, 应积极探索, 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结合讲课内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具体教学目标, 编制出诸多有效的教学策略, 从而将中专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全面提高, 为今后的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石钟玲.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的思考[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1, (9) .

[2]陆素华.跨文化交际与中职英语教学[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 , 2011, (1) .

[3]陈宏伟.浅析中专英语课创新教学[J].都市家教, 2010, (4) .

[4]吴磊.中职英语教学改进的思路[J].考试周刊, 2009, (31) .

实用型创新人才 篇4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企业对高素质且实际应用能力较强的人才具有极高的需求,高校需要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着力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在此基础上,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提出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并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突出创新要求,形成专业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加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位一体”

一、问题的提出

工商管理专业于随着管理学学科独立,被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目前设立了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全国有超过500所。工商管理全称是工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级学科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极广,其具体内容囊括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涉及的所有环节,在了解企业经营管理全貌,要求掌握所有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具备相关技能的培养要求下,学生往往难以明确具体职业方向,毕业时无“对口”岗位,导致工商管理专业逐渐成为近年来就业难度最大的本科专业之一。专业就业困境推动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衔接,学科知识结构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需要增加职业教育内涵,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但仅仅强调应用型方向,一般本科院校将在与高职院校比肩的过程中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在应用的过程中创新,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迫切需要解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一般本科专业教育,学科知识结构通过课程设计体现,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一般占总学时的30%以上,必修课比重大于专业选修课。由于一般本科院校师资及课时限制导致选修课开设不足,由此造成了本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基本趋同,创新不足。由于工商管理专业是按一级学科设置的专业,一般本科院校的本科生绝大多数将直接进入工商企业生产或经营第一线从事基层经营管理实践工作,学生需要培养成具有在生产或经营第一线从事实际经营管理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其专业定位和方向极广,囊括了企业所有经营管理活动涉及的环节,因而对于学者们普遍认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两个根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难以有效解决,专业整体定位模糊、口径过宽、大而全成为工商管理专业专业教育的常态性问题。

二、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界定

一般本科院校大部分为教学研究型院校,发展目标定位为研究教学型,因而学校和学科评估要求驱动教师职称评定更多看科研成果,教学师资更多关注科研轻实践,实践型师资短缺导致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性弱,学生难以明确职业方向”“专业知识学而不能用”等问题,诸多学者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般本科院校应用型和创业创新型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两个方向结合就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如管庆智在就提出了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理念,但他并没有阐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直到,陈婵等才有了“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面向生产实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说法,这一时期更多的是强调能够把科学原理创造性地转化为工程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的“工程型”人才,后逐步从培养体系(胡桂川,)、课程体系设计(陈益飞、王慧,;罗方清,2009)、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开始结合不同专业具体情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在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类型上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并将人才分为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两类,教育部规划了19所高校承担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任务;而“专门人才”更多地强调专业性,与陈支武,张德容(,)提出的“应用型人才”是一致的,因此他们分析后认为地方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介乎两者之间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并提出“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类型体现为应用型,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突出创新要求的界定[1]。在明确了内涵后,学者们对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具体,提出了基于产学研的定制式和合作(续勇波等,2011;刘树忠、张维梅,)、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张兄武,2011)、基于电子竞赛(李卫兵等,2012)、基于CDIO(刘培艳,)等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更多的研究是结合具体专业从实验教学、开放式实践、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探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而如何总体设计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完备的教育理念和培养体系,是我们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三、“三位一体”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针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设计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总体需要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推动学科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衔接,在具备良好专业素质的基础上提升实践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突出创新要求,形成专业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加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与专业课程体系结合的通识教育

根据一般本科院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宽口径、厚基础”要求,通识教育既要求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求具备必要的艺术、人文、社科、管理知识;同时结合辅修与选修课程体系,提供学生涉及多个学科及专业知识的条件。因而,现代的通识教育实际上是在认可专业教育地位前提之下的一种普遍、共同的教育。大学通识教育是一种面向所有大学本科生的旨在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能够善尽国家公民职责的非专业性、非功利性教育[2]。通识教育体系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品德的培养[3]。学者们认为应注重人文教育是大学的通识教育之本,通识教育课程应侧重开设人文社科类科目,以培养人文精神,孕育完美人格。而根据我国一般本科院校实际情况,一般通识教育课程范畴包括了两课、体育、外语、计算机、军事理论与军训等公共必修课,这些占据了本科总课程35%以上的高校无法自主调整的几大类课程,使高校能根据专业自主设计的选课空间相当有限,这也是导致大部分高校通识教育空有理念而难以有效实践的直接原因。但工商管理专业原本属于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课程设计本身就涵盖了诸多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诸多课程在关注和理解企业价值实现的知识传授之时本身就蕴含了对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关注,特别是近代管理的以人为本理念与人文精神的核心———人本主体虽然有区别,但更多是发展和联系的关系;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创造主体,人文精神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将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伦理,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将成为发展经济的必然,相应的,人文精神的觉醒和渗透是企业管理的需要,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的趋势必然是谋求人文精神培养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结合,因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比其他学科专业更有通识教育实践的基础和条件。对于工商管理专业而言,现行包括语言能力、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公民教育等必修课程的基础通识课程,作为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目前大学的课程体系已经囊括,无需另行开设;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交叉学科等多个领域的选修课程所组成的分类通识课程,旨在通过多元选修培养学生宏观综合的人文及通识视野和涵养,这部分课程只要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选修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交叉学科领域的课程即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基本上可以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结合,如此工商管理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就可以建立。

(二)依托学校强势应用型学科开展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服务于大工业而产生的,结合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对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需求会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急剧增加,由此也推着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范畴不断拓展和更新。在本科层次分化出职业技术教育类型,是20世纪后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4]。在当今发达国家基本上步入后工业化社会,我国工业化进程也进入工业化后期,对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推动着本科层次及以上的职业教育产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本科教育职业化理念逐步被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者提出,有学者就提出了“本科学历+职业化教育”,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增加职业教育,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素养、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终极目标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路甬祥院士也认为:“中国大学的教育应以适应就职和未来提高的双重需要,培养基础宽厚的专门人才。”[5]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压力,提出了依托技术创新为动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一般本科院校要在本科阶段开展职业教育,强调其应用性,形成应用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最终主要培养强调理论较系统、技能较突出、有创新能力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总体以专业服务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进行专业课程的安排与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适度按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开设课程,结合经济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要求,通过实行灵活学制和弹性学分制组织教学和实训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有机融合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相关职业工种,同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系与合作,建立对应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鉴定机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因而一般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专业教育要实践就业导向、明确职业方向,可以根据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要求分设“会计”“营销”“人力资源”“物流”等工商管理课程模块来取代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模块也更容易与实践对接,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发展需要,结合课程模块选学形成特色化职业能力课程结构。按层次设计课程模块,分别包括: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模块、职业岗位基础知识与技能模块、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认证模块、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模块,结合工商管理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形成“宽平台、活模块”的课程体系,由此形成通才教育理念,强调课程的基础知识体系架构,将专业教育与就业和职业发展密切联系[6]。可以依托具体学校的强势应用型学科设计工商管理专业职业教育,一所大学的优势学科基本上是大学的特色和优势资源所在,也是各专业办学的主要切入点[7]。如传统的行业背景较强的工科院校南京林业大学定位于研究教学型大学,林产工业相关学科具有明显优势,该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则将林产工业的`产业组织及其服务体系纳入研究领域,以现代林产品制造业和林业工程技术行业为服务对象,通过强化与林产工业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合作,形成了在造纸企业管理、木材加工企业管理、家具企业管理、林产化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并保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8]。一旦有了具体的行业依托,工商管理专业的所有学科知识将不再空泛,课程模块结合行业实践特性加强专业应用性也水到渠成。

(三)利用学校资源运作创业项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一般包括从开设创业课程、讲座等,普及创业知识的创业教育;到结合学科竞赛、创业竞赛或创业模拟进行创业训练;再到依托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等提供资源条件,支持学生面向市场、从事创业工作的创业实战三个阶段[9]。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知识结构本身围绕工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设置,创业最终也是运营一个工商企业,因而学者们虽然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和创业创新型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专业职业化教育就业和创业的学科知识结构基本重合,创业竞赛及创业模拟等创业训练更是主要依托商科学科知识,因而绝大多数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出自商科。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创业教育和创业训练契合专业教育完全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一个具体的创业项目,让前面两阶段的学习有的放矢并落到实处。工商管理专业要以创业项目为依托构建自己的创新创业体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易事,因为工商管理专业本身不涉及工业技艺和行业具体技术,学生比较容易上手的是一些商业或服务类项目,而这类项目技术含量低、创新不足,由此导致项目的生命基因不强大、质量不高[10];哪怕在切入项目时有商业模式创新的优势,也由于不能快速汇集强大的资源平台而导致优势丧失;也有学生创业时尝试与理工、农学等技术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合作获取项目,但应用性或创新性强的项目也极少被找到。因而,工商管理专业要运作自己的创业项目,必须依托学校资源支持,有两大类比较理想的项目:一类是可以由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在学校内创立一些经营性的商业或服务类项目,这类项目主要服务学校师生员工,必须使用部分学校资源;另一类是结合本专业教师可以参与的科技下乡或科技服务项目,创立管理类服务或咨询公司。一旦项目运作创立公司,教师带领本专业学生运营,学生毕业后可以留任公司,也可以另谋他就,公司则接应补充新入的学生,保持项目良性、长期运作。这类创业企业实质上类似德国本科应用型人才中非常关键的校企合作中的“教育企业”,与其学校把绝大多数能够运用的创业支持资源分散支持诸多项目,不如针对性地定向支持具体的创业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中国家、学校没有对企业投入却希望企业承担人才培养职责的矛盾和尴尬。一旦专业创业项目工商良性运作成功,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化教育平台将不成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的对接将主要集中在创新上,可以依托创业公司结合专业课程开展一系列创新大赛:如结合“管理学原理”课程,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创业企业进行组织文化设计创新大赛或组织结构设计大赛;“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可以组织服务型企业流程设计或再造大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可以组织薪酬设计或工作分析大赛;“创业管理”课程可以组织商业模式大赛等等,通过大赛锻炼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同时,一旦有优秀可行的竞赛方案,专业教师完全可以带领学生在企业推行实践,如果有更新的商业模式或业态在竞赛中涌现,可以应用于现有企业,专业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创业再孵化新企业。

四、结束语

实用型创新人才 篇5

关键词:文学教育;应用型人才;创新精神;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184-02

近些年来,关于地方性理工类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似乎已经形成一定的共识,就是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目标。至于具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培养途径与培养模式,以及对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内涵究竟怎么理解,对这些问题则是众说纷纭。由于理工类院校受到工具理性的强烈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凭借工科能力而行走天下的意识仍然大行其道。在素质教育强势背景下逐步形成的文学教育,由于人才培养过多强调专业化而陷入僵化、低效的怪圈。图像意识与视觉文化的冲击,使文学的经典地位黯然失落,加之文学教育认知视野的遮蔽,因此理工科文学教育俨然成为一种作秀。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学审美教育与理工科学生成才的关系,通过文学教育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已经成为地方院校文学教育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功利主义人才观导致文学教育价值失落

在2004年东南大学召开的“中国人文教育高层论坛”上,许多人都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不会电脑、不会上网、不会英语的“现代文盲”越来越少的同时,读写能力差、中外文化和人文素质欠缺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理工科大学生,普遍存在语文能力、人文素质低,缺乏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集中表现为普通话不规范,表达技巧贫乏,文章不通顺,不能简洁明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1],等等。

以上情况仅仅反映了文学教育的一个侧面,而从应用型理工类院校文学教育整体状况看,课程目标定位不准,教学流于形式,文学本体教学价值未能得到综合体现。而从外部环境看,由于对创新性、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理解不准,所以忽略了对学生审美素养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漠视文学教育的作用,甚至不承认人文素质与理工科学生成才有重要关系,这就必然造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错位。国外多年教育改革实践表明,人才培养和知识进步必须跨越森严的学科壁垒,人才培养既要重视能力,更要重视素质;既要把握当下,更要着眼长远;既要教会本领,更要提升人格。“科学教育的核心是事实的表征,社会教育的核心是价值的选择,而人文教育的核心则是意义的唤醒。”“在狭隘功利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下,许多人似乎并不关注人生的意义问题以及人文作品的阅读,而是热衷于学习一些实用的、技术性的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功利目的的知识。学校教育……对于其人文意义开掘得并不够”[2]。当前文学教育似乎被理工科的工具理性所同化。

由于人文学科的学习需要长期积累,不像理工科,做几道题就会获得某种能力;所以,学生往往急功近利,不能潜心阅读文学经典,感受文学之美带给人的身心舒放,而一味寻求感官刺激。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到“平时你喜欢读那一类书籍”的时候,选择武侠玄异类的有35%,而选择传统文学的只有10%不到。许多学生只求立竿见影,例如针对“你选修文学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有25%的学生回答是为了锻炼口才,有40%的学生是想提高普通话能力。当然,理工科学生的“功利心”,也是与社会的急功近利有关的,他们学习紧张,情感上需要快速放松,因此喜欢快餐类、刺激型的放松方式。如在问到“空闲时间一般做什么”时,有近一半的人回答“上网玩游戏”,近四成的人看武侠玄幻小说;文学阅读也越来越快餐化,这从学生接触文学作品的途径就可见一斑,超出一半的学生会选择报刊杂志等快餐刊物。

从调查情况看,理工科学生对文学教育的目标、性质、作用、意义、途径等问题的认识非常模糊,其中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育理念和人才观的影响,且后者更为突出。地方性理工类高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个定位并没有错。问题是由于社会上实用主义人才需求误导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得高校只重视能力培养而忽视素质养成。于是,文学教育也被强行纳入能力培养范畴,文学教育的本体价值被严重扭曲。

二、文学教育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养成

对应用型理工类专业而言,文学教育并非可有可无,应当树立正确的文理融通观,通过文学教育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文学艺术以形象思维为主,科学研究则以抽象思维为主。事实表明,文学艺术不能没有抽象思维,科学研究也必然伴随有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并非互不搭界,理工科的学习、实验、实践以及创造发明虽然是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但感性的形象思维也会使人产生顿悟式的灵感,快速推进研究过程。由于近代以来科学主义与技术伦理的盛行,理工类专业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而对以形象思维、发散思维为主的文学审美教育持漠视甚至排斥态度,从而导致学生思维结构出现严重缺陷,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人格的发展。哈工大教授关于“文史哲贻害社会”的偏激言论,正反映出工具理性对文学教育与形象思维的盲视和偏见,应当予以批判。

从应用型理工科学生能力结构特点看,形象思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创新思维离不开形象思维。文学以想象、类比、直觉、顿悟等方式促进整体思维能力的提升,它与理工科抽象思维并不矛盾,通过文学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性内容培养起来的形象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互为补充,其所发挥的协同效应使彼此都得到加强,从而使人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文学教育既有对文本的审美欣赏,也包括对文本的解析和判断,这都需要调动自我的本质力量和知识经验去感知和理解,进而形成个性化的感受与见解,因此,文学阅读实质上就是对文本的超越和创新[3]。在这一过程中,理工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样可以得到训练和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教育对理工科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能够起到良好的诱导作用。

法国学者列裴伏尔说:“想象是人类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前提,促进人们认识五官感觉所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使人预见未来,产生解决问题的新办法”[3]。形象性决定了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艺术的创造与欣赏,而科学研究与创造发明也离不开想象。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学与科学实现交会。科学研究的过程离不开精确的观察和实验,而想象力在其中可以大显身手,许多天才设想和奇妙发明都是通过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来实现的。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是对理想生活的想象性展望。科学想象和创造的目的也是为了追求理想,为了人类的发展进步。因此上说,文学想象的灵活性、丰富性、多样性、新颖性、独特性与科学想象的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但作用机制与目标诉求却是一致的。不过,从实现途径上看,文学教育在想象力培养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方式所无法替代的。

三、科学实施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文学教育主张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人文气质、人文修养和人文精神的具备和提升,只能通过受教育者的理解、领悟、认同、接纳来实现,并最终将“人文性”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在理工科院校进行文学教育,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它使理工科学生具备深厚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科学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学会学会做人、做事和处世,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有了明确的教育目标,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就是文学教育的关键所在。对文学教育而言,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是最主要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理工科院校应当从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根本宗旨出发,顺应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大趋势,设计完整、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规模化、体系化的课程,专题讲座和各类活动,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有力保障。因此,应当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文学教育的吸引力。例如,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课程模块、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课程模块、培养艺术修养和审美情操的课程模块等,这些类型的课程不但具有实用性,而且也充分体现了文学教育的特色。

对理工科学生来说,现有的课程并不能满足文学教育的需要,因此应当改革优化现有的课程结构,多开实用性、开放性与趣味性、欣赏性兼具的课程。应当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文学教育成为理工科学生的自觉行为。还要改进考核与评价方式,使学生乐于接受文学教育的理念,促进教学相长,最终实现文学教育的目标。

基于文学教育的目标、功能以及教育现状,在教学改革中应重点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第一,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发展的需要,对文学教育课程进行准确定位,拟定符合其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通过调查研究,充分吸取学生对文学教育课程的建议,并参考国内外各高等院校的成功经验,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第二,根据理工科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迫切需要,围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应用写作水平、演讲技巧、普通话水平等目标,设置四个方面的课程模块,即文学鉴赏类课程、科技写作类课程、演讲能力类课程、语言规范化和普通话类课程。

第三,选择针对性强的文学教育课程内容,便于自学,突出引导性、示范性。充分发挥文学教育应有的育人功能,把文学教育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改变过去内容陈旧、偏重文学知识教育等做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教学内容对理工科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培养具有切实意义,倘能扎实推进,必将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四,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探索课堂教学多元化路径,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增强教学效果。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把演讲、讨论、辩论等互动式教学引入课堂。改变过去以考查知识性内容为主的考试形式,采用包括过程性考核在内的、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谢稚.优化教学过程增强大学语文课程的魅力[J].语文学刊,2006,(1).

[2]石中英.自杀问题的教育哲学省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3]李建军.理工专业文学教育与创新思维素质培育[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实用型创新人才 篇6

一、中专英语教学特点

1.学生英语基础有待提高。大部分中专学生初中时期的英语成绩水平不高,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现象。正是由于他们之前的英语学习成绩水平不高,所以,进入中专后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卑心理,而在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着紧张感以及焦虑感。由于成绩的不理想和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得他们英语学习热情以及学习兴趣不断下降,英语基础有待提高。作为英语教育者,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将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要让学生对所学的基础英语知识加以巩固和回顾。

2.中专英语更趋向于专业化。不同于普通高中的应试教学,中专英语的教学要结合中专学生的专业进行,中专院校培养的是更专业的,更实用型的人才,因而中专生所学习的英语词汇、课文等就不能照搬普通高中的。中专英语的教学中要针对学生所选专业及其将来的就方向,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融入该专业适用的专业名词,并选择一些专业性更强的英语文章作为学生的阅读理解题目或者作为课堂上主要讲解的文章。由于目前,中专英语的教学还不够规范和成熟,中专英语的教材编写也较为落后,甚至还在照搬普通高中的英语教材,这就为中专英语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3.中专英语需要重点开发口语和实践的运用能力。中专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职业已经有了明确的准备,对学习英语有了具体的要求,要求英语学习与实践相联系,实用型比较强性,希望学到的英语在实际工作中有更多帮助,中专英语,更加注重日常口语的交际语言的运用和在实践中的运营能力的增长。

二、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中专英语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相应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主要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1.提高中专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英语的学习中来,只用激发学生学习浓厚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英语,才能保证学生坚持长久的学习英语,中专英语教师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入手,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创新有效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2.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有效地学习方式。传授给学生一个有效地学习方法,要比让学生背诵很多知识点还重要,教师通过创新模式的教学法让学生掌全面的学习方法,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不仅对知识点学习还要掌握学习英语方法,为成为实用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自觉学习英语,形成学习英语的习惯,形成一定的学习情境教学的意义在于:在真实的任务中,学生了解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有主人翁感。任务本身是整体的,有挑战性,解决了问题就是奖励,容易激发起内部动机。

三、目前中专英语教学法存在的现状

1.学校在招生中职学生的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的,意志力不强,纪律性差,对学习英语没有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缺少深入的认识,对学习英语的缺少信心,而实践英语教学中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几乎没有,这样导致学生没有学习英语的乐趣,长期发展下去学生就会产生厌倦的心理,甚至逃避英语学习,这样导致中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形成了缺陷。

2.教学过程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但是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却受到了传统教学干扰,对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十分不利,最终导致毕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远远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和实践中存在很大的差异,忽视了中职学生的学生特点,对学生潜在的专业能力培养的方面也重视不够,忽视了专业实践运用的教学法,老师与学生沟通少,导致学生对英语失去学习兴趣,厌倦英语的学习从而抑制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提高。

四、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中专英语实用型人才举措

1.创设适宜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中专的英语课程整个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创设,需要把握好所涵盖的知识面,体现知识的实用性、时效性性和创造性。中专英语教学要以学生的职业为主要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设定以学生职业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学生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安排掌握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展情况。教师发挥指导作用,有效合理指导,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接受新的教育改革,顺应新的教学模式,改善师生之间交流与合作关系,转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建为学生服务的观念,以崭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2.运用创新科技手段,提供教学资源。随着现代科技不断的发展,网络、视频、音响等多媒体等技术广泛应用,成为知识传播重要技术支持。采用创新模式的教学法教师熟练掌握和充分利用多媒体先进的技术并运用到英语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拥有传统教学的能力还要利用好多媒体科技的交流工具,把教学课程制作成清晰、明朗、准确的教学视频供学生学习和实践,观看视频学习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的提供的信息整合到中职英语的课堂和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发挥网络发布技术优势和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交流,通过网络平台有效与学生交流,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变化,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下,教师必须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所用,提供给学生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3.开展创新实践教学,加强课堂互动。在创新模式的新教学中,运用新教学法来改善中职专业英语课程特点,在专业英语课上效仿就业的工作岗位,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综合能力的应用,教师发挥指导作用,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鼓励学生主动对中职英语深入探讨和研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根据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氛围,以教学课程为主,组织一些真实的、实践的教学活动,学习活动的内容,学习设定要多种多样,涉及的学科范围要广泛,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发挥创新课堂教学,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建立平等的对话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由、平等、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五、总结

在新教育理念下,中专英语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实践和改进,中职英语教育需要不断创新,不仅仅要在教学理念上的创新还是在教学模式上改革,中专英语教学以学生就业为主要方式,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础上来实现的英语的提高,在交流中注重专业知识的运用,注重专业英语语言的表达,重点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英语的能力,能够实现以学生及学生专业为主体,注重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优化了传统教学结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莹.创新理念下中专英语实用型人才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08):192.

[2]陆丽花.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中专英语实用型人才[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15):156-157.

实用型创新人才 篇7

由于中专学校不同于普通高中, 因此其英语教学也有不少区别于普通中学英语教学之处, 以下列举几个中专英语教学的显著特点: (1) 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一般情况下, 大多数中专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英语成绩也参差不齐。由于大多数中专学生在以往的学习成绩方面比较落后, 因而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 其中, 也有不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存在紧张感和焦虑感。不理想的成绩和巨大的心理压力, 渐渐削弱了中专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因而, 我们会发现大多数中专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这就需要中专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但要注重新知识的教授, 更要注重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最基础的英语知识。 (2) 中专英语更趋向于专业化。不同于普通高中的应试教学, 中专英语的教学要结合中专学生的专业进行, 中专院校培养的是更专业的, 更实用型的人才, 因而中专生所学习的英语词汇、课文等就不能照搬普通高中的。中专英语的教学中要针对学生所选专业及其将来的就业方向,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融入该专业适用的专业名词, 并选择一些专业性更强的英语文章作为学生的阅读理解题目或者作为课堂上主要讲解的文章。由于目前, 中专英语的教学还不够规范和成熟, 中专英语的教材编写也较为落后, 甚至还在照搬普通高中的英语教材, 这就为中专英语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3) 中专英语更重口语和实际应用。由于中专学生已经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的确定作出了第一步选择, 那么其对英语的学习就应该更具有针对性。普通高中生学习英语可以说只是为高考时能取得更高的分数, 因而在英语学习中会有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并不是十分紧密, 或者说实用性并不是很强的东西。而中专生则不然, 他们学习英语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将来的工作着想, 因而, 中专学生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就应该摒弃那些较为晦涩难懂, 和不切合实际的以及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的知识, 而应该更加注重对日常交际用语、日常对话、口语、以及专业名词的学习。

二、创新中专英语教学模式的切入点

总结了中专英语教学的特点后, 我们就会很容易找到创新中专英语教学模式的切入点。接下来从几个方面对中专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切入点进行总结:

(1) 激发中专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更加自觉、自主地对英语的学习投入更多时间、更多精力和付出更多努力, 就必须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更加长期地坚持对英语的学习。而中专学生大多习惯了散漫的学习氛围, 对于各个学科的学习都漫不经心, 这就需要中专英语教师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 启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2) 避免“填鸭式”的教学。传统的英语教学, 以教师的教授为主, 把英语单词及其使用方法, 英语语法, 英语写作手法等等灌输给学生, 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已经充分暴露了出来, 那就是无法调动课堂积极性, 无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较为低下。普通高中的教学要针对高考大纲的要求, 要完全避免这种教学方式是有很大困难的。而中专英语的教学则不同, 因而, 中专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下辅导中都要注意尽量避免“填鸭式”的教学。 (3) 注重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有效地学习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就表明, 教会学生一个有效地学习方法, 要比教会学生一个知识点要重要得多, 中专英语的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单纯地对知识点进行学习, 是不能完全满足当今的相关工作对实用型英语人才的要求的, 何况, 即使有足够的时间让中专英语教师为学生将来的工作中可能用到的每一个单词, 每一个短语进行讲解, 学生也不可能玩完全全地接受并深刻地记忆。因而, 让学生学会自学是十分必要的, 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方法。而短时期内直接教会学生一个学习方法是不实际的, 这就要求中专英语教师要在日常英语教学中,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 并对于英语学习不利的习惯进行纠正, 鼓励学生保持好的学习习惯, 最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有效地英语学习方法。

三、对中专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几点具体建议

明晰了中专英语创新教学模式的切入点, 我们就不难找出改进英语教学模式的具体可行的措施。以下提出几点具体建议: (1) 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老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 可以让学生增加对英语老师和英语这一学科的喜爱, 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 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焦虑感、紧张感, 更利于学生建立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同时, 教师诚恳、慈爱、和蔼可亲的形象让学生更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 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也更敢于向老师请教, 遇到困难时更愿意向老师寻求帮助。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2) 明确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 具体做法是:老师在课前或者学生预习课文内容之前, 对学生的学习给出具体的任务, 如提问具体的问题, 布置具体的作业等。这能让学生更注重在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 良好的预习往往比课后的复习, 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帮助更大。因而, 对学习目标的提前明确。是创新英语教学模式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3) 加强课堂互动。语言的学习离不开交流, 因而英语课堂的互动环节应该得到加强。让学生通过互动交流接受知识, 勇敢质疑, 自主研究, 显然要比“填鸭式”的教学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值得注意的是, 课堂上的互动并不是散漫和杂乱无章的, 而是合理有序的, 是在老师明确了学习目标和讨论内容后进行的, 要事先对讨论小组进行划分, 并控制单个问题的讨论时间, 以确保课堂讨论的效率。另外, 加强课堂互动还能带动课堂积极性, 激发学生讨论问题学习知识的热情,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使教学不在流于古板和单调, 又显著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 中专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中专英语教师及相关教育部门需要不断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不断改革和发展教育体制, 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中专教育由于存在更多特殊性, 需要教育部门和中专老师的特别关注, 老师应在教育中给予中专学生更多的关怀, 更耐心地辅导。由于中专教育更趋于专业化, 对中专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的选用就应该更加实用化, 另外, 加强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和专业英语词汇量的扩充也是十分必要的。创新中专英语教学模式应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让学生充分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 教师要不断总结新方法, 不断改进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戴莉.高职外贸英语专业创新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 2006, (11) :121.

[2]白玉.探析高职高专英语创新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5) :128.

[3]申仲光.谈英语课堂创新教学模式[J].湖南教育:综合版, 2008, (7) :35.

实用型创新人才 篇8

高校实行综合化改革以后, 教育模式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移, 专门的行业型院校日渐减少, 因此, 高校的日益综合化和社会对于人才需求实用型、创新型、专业型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充分满足社会之需求, 如何培养新形势下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

1. 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

过分重视理论教学, 课程设置大部分以理论课为主干, 把实验课当成理论课的附属, 有理论课才开实验课。实验的重心不在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只是加深有关理论课的理解和掌握。

2. 实验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实验课内容缺乏整体布局。实验课不是全面系统地统筹安排, 而是跟着理论课教学走, 理论课有多少门实验课就有多少门, 各门课按自己课程的要求安排实验, 实验内容之间缺乏相互联系与协调, 致使实验内容重复、脱节、遗漏、不系统。实验课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偏少。验证性实验不仅告诉学生实验项目、实验原理、使用仪器、实验步骤等, 实际上告诉了学生实验的全过程, 学生只须按要求过程去操作, 用不着查资料、思考及创新, 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 抑制了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创造性。学生的创新心理得不到满足, 创造能力得不到培养, 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实验教材较为滞后, 实验内容与当前科学发展状况不相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 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这要求新技术、新知识必须在实验教学中体现出来, 并利用这些新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才能与高校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相一致。

三、实验教学改革应采取的措施

实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于实践能力的形成, 缺乏实践动手能力, 不能解决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难题, 就很难成为企业发展需要的骨干力量。同时, 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培养需要以实践能力为基础。社会对于人才能力多样性的现实需要, 给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尤其是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1. 转变观念顺应社会需求。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重视实验教学。只有教育观念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高校培养的学生才能尽快地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增强社会竞争力。因此, 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强化学生实践意识,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措施。

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 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应适应社会行业需要, 应围绕社会对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基础上, 建立以社会需求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 目前, 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 应对实验教学的要求、内容与方法进行统一考虑、系统设计, 以达到逐步提高的效果, 从而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作用。不断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确定相应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模块实验、综合实验和自主设计性实验等内容, 减少验证性实验比重, 增加设计性, 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内容的比例。验证性实验保持与相关理论的密切联系;独立开出的实验课程要体现技能的综合训练, 体现设计性综合能力的培养。

实验教学作为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实效。 (1) 实验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将实验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相结合, 可以使实践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 在实践中以基础科学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支撑, 从实践中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避免实验与课程之间相互重复、不衔接的弊端。 (2) 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三层次内容相结合;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相结合作为一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 按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认识发展规律, 从内容到目标, 体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步积累和深化, 使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3) 课内教学与课外创新活动相结合;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创新活动结合起来, 让学生将课内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及掌握, 积极开展课外大学生创新活动, 活跃大学生开展创新发明活动的氛围, 提高学生的新鲜感, 活化思想, 激发灵感, 让学生在课外创新活动中更深地理解课内所学的知识, 从实践中学真知。 (4) 本科教学资源与学科建设资源相结合;在提高资源有效利用、使资源得到共享的同时, 可以有效地将学科建设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 (5) 实验教师、任课教师指导与研究生辅助教学相结合;在加强实验教学的动手实践和创新研究之功能, 使学生在实验中对已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得到深化, 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参与实验课或参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在基础、技术基础、专业实验等不同层面为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3. 师资队伍的建设。

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秀的教师队伍的作为。因此, 高校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出一批理论知识深厚、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浓厚、了解本专业发展动向的教师队伍。在此过程中, 理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承担定量的实验教学任务, 实验课教师也要参与到理论教学中, 使二者构成教学活动的有机整体, 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4. 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的建设也是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在现有的实验条件基础上, 可以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 充分利用行业资源开展实践教学, 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实现实践教学与专业发展需要的接轨。

四、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明确提出:“应鼓励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创新”的精神, 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突破目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上的种种困境, 以培养出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积极寻求一套科学的、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 培养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操能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地创新的应用型人才, 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高校的日益综合化和社会对于人才需求专业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使得面向社会各行业需求的创新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用型创新人才在具备多元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同时, 还应具备创新素质。为实现这一目的, 需要高校通过实验教学来达到。本文就从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角度出发找出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实用型创新人才,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蔡艳荣.环境综合实验教学新模式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6, 4 (6) .

[2]张杰.实验教学与素质教育[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3, 22 (3) .

[3]张必清.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8, 4 (12) .

实用型创新人才 篇9

1 教育观念创新,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应从适应新时代社会对护理人才发展需要的高度, 充分认识全面提高高职高专护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切实加大高职高专护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力度, 以全员培训为目标, 开展临床进修、师资培训、学历教育及护士资格培训等工作, 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知识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护理教师队伍。另外, 在职务晋升方面, 对“双师型”护理教师进行倾斜, 提高护理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 促进护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2 课程设置创新,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实用型应用型护理人才, 在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上, 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课程开发采用“宽基础, 活模块”的教学模式, 既考虑专业的针对性, 又考虑职业的广泛性;既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 又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以能力为本位, 项目或任务为载体, 学生为主体, 由简单到复杂地设计教学项目。

课程内容的设计, 打破以前的学科式的课程体系, 坚持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总量不发生变化, 但其顺序和方式发生变化的总原则。按照教学内容服从于职业问题取向, 逻辑顺序服从心理, 符合学习动机与能力发展规律和系统优化的原则, 注重以任务为导向, 学习兴趣诱发, 学习目标先行。按照一般患者:门诊护理→入院护理→住院过程中的护理→出院护理以及急诊患者:急诊护理→急救护理技术→围手术期护理→输血护理→清洁卫生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临终关怀→死亡护理两条主线设计课程内容, 打破以前的学科式的课程体系, 按照工作过程构建教学内容。

3 理论教学创新, 形成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在对护理理论教学设计中, 应以明确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为原则, 对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流程等, 事先进行周密安排、精心设计, 着重解决重点与难点问题, 形成一种新型的课堂结构模式。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在教学中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摒弃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在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发挥主体作用。

3.2 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之一, 其最大的优点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手、眼、耳、脑并用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直观, 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如“学习护士的素质及护士的角色功能”时, 在课件中适当插入护士行为规范及临床工作视频片段, 配以适当的讲解, 形象地展示护士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全方位吸引学生的感官, 使他们集中精力、积极思维,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也由课堂的主宰者, 变为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

3.3 采用角色扮演,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色扮演就是用表演的方法来组织和开展教学。在角色扮演中, 我们遵循情景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的原则, 运用短剧、小品或现实模拟等形式寓专业教育于表演过程之中, 把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巧妙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身临其境, 使课堂教学生活化、艺术化,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挖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和创新能力, 还使其巩固和掌握了专业知识。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选择了门诊接诊、护患关系、沟通技巧、患者入院和出院等章节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卧位更换、生命体征测量、注射法、静脉输液法等章节的实践教学内容, 运用角色扮演法导入新课或梳理教学难点, 巩固知识点, 收效很好。

3.4 总结概括, 运用口诀和操作程序,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重点操作项目以口诀的形式总结概括操作步骤, 不仅朗朗上口, 便于学生记忆, 而且用于指导实践教学时使繁杂的护理操作变得井井有条,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以穿脱隔离衣为例, 结合2003年SARS肆虐和近年来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参考仝丽娟[2]等人的口诀编写经验, 我们总结编写了穿脱隔离衣的以下操作口诀。穿隔离衣:手持衣领取下衣, 领端外折肩缝齐, 对准肩袖上抖臂, 同法穿好对侧衣;再由中央向后理, 扣好领扣 (带) 系袖扣 (带) , 此时千万要牢记, 双手已视被污染, 不得随便接触衣;由后向前捏门襟 (腰下5厘米) , 双手背后边对齐, 手指固定一侧折, 按压交叉再传递, 腰带腹前打活结, 规范穿好隔离衣。脱隔离衣:先解腰带打活结, 再解袖扣 (带) 塞好衣, 消毒双手解领扣 (带) , 保护双手不忘记;捏起内面拉衣袖, 遮住手后拉对袖, 两个衣袖要对齐, 退出双臂折衣领, 明确区域再折衣, 两边对齐挂上钩, 根据环境再整理, 认真穿脱隔离衣, 防止污染要切记。口诀中不仅概括了操作的各个步骤, 而且重点突出, 清晰好记, 实用性强, 深受学生好评。

4 实践教学方式创新, 增加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

4.1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基础护理技术的教学长期以来采取理论课讲解相关理论知识, 实验课只进行操作练习,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方式。结果是在上实验课时, 因为有些理论知识学生记忆不够牢固, 教师只能加以重复而浪费时间, 减少了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目前采取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方法, 即选取部分操作项目 (如铺床法、无菌技术操作、给药法等) , 在课上由教师边讲授理论课边进行操作演示。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认识更直观, 有利于知识的连贯接受, 易于掌握。

4.2 改四阶段教学为七阶段教学

即由教师准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评价变为学生预习—学生准备—学生示范—学生评价—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教师评价。这种授课方式能够大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可增强其动手能力, 促进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4.3 开放实验室, 实行教师指导, 学生管理制度

以往的实验由于受时间、条件的限制, 每次实验都为多名学生一组, 不能保证每名学生都能上手操作, 教师也不能对实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和评价, 学生在基本技能方面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可通过改革实验形式, 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 实行教师指导、学生管理的制度保证学生操作训练的有效性。如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 由任课教师及实验员轮流值班, 把更多的学习空间留给学生, 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及慎独精神,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和自我发现的能力, 而且加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

4.4 临床实习前实行强化训练

在第二学年考试结束后即进行强化训练, 对所有操作项目进行练习并进行考核, 操作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临床实习。这样便于学生熟练操作程序, 树立信心, 从而尽快适应临床实习工作。

5 考核与评价体系创新, 引导学生注重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5.1 改变以往只注重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忽视人文素质评价的状况

操作项目的综合考评不仅包括技能指标 (用物准备、操作程序及要求、熟练程度等) , 还有护士基本素质的体现 (包括仪表、举止、表情、语言、表达等态度指标) 及预期结果即整体效果评价三个部分[3]。

5.2 实验课考核由单一考核变为综合测评

实验课考核由原来单一的操作考核增加为预习情况、实验课表现、操作考核情况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测评。张青等[4]主张操作训练的考核分三部分:操作预习情况的考核、实验操作程序的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以改变学生只注重操作的熟练程度而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的状况。

5.3 增加实践考核成绩比例

由原来的30%增加到50%。高庆岭[5]通过增加实验课成绩所占比例 (由20%~30%提高到50%) 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起到了积极的督促作用, 明显调动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这说明加大实验课成绩比例, 有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总之, 创新基础护理技术教学模式是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改革的需要, 是培养新时代护理人才所具备能力的需要。通过不断教学改革的摸索和实践, 应更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更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加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使其成为熟悉护理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术的实用型应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涂明华, 沈宁, 戴宝珍, 等.护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4∶1~3.

[2]仝丽娟.《基础护理技术》教学改革与尝试[J].赤峰学院学报, 2008, 1:31~32.

[3]袁义厘, 孙建玲, 高井全, 等.《基础护理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5) ∶361~362.

[4]张青, 张连辉.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 2003, 21 (5) ∶59.

实用型创新人才 篇10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人才规格要求

应用型人才要求掌握现有生产工艺、装备技术,能够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有超前的意识和捕捉机会的潜能,能灵活应用最新的理论成果并将其变为产品,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规格要求,应具备以下特征:(1)具有较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2)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是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其他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要具有发现问题、辨识问题的敏感性,能熟练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新和创造是各种层次的人才都应具备的核心特征,应用型人才培养要重在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求新”、“求变”,鼓励借鉴创新、模仿创造,能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提出新的思路,开发新的产品。(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身心素质。应用型人才大都在第一线工作,常常面对工程规划、设计及生产运作,其中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团队的参与和协作,因此,团队的信任、合作以及配合默契等协作精神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品质。

按照应用型人才规格要求,不同的学校和专业均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定。福建工程学院规定: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各专业发挥自身的优势,办出特色。要求各专业在制订培养计划之前,应对本专业在全国和本区域的布局、各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特点进行研究,搜集和调查区域内专业人才需求和规格要求,结合学校学科专业背景和条件,研究确定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规格。如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研究了专业的发展历史、专业背景和潜力后,结合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服务生产第一线的设备和技术负责人、未来的工段长或车间的技术主管。基于目标定位,一方面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一定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但必须能够解决生产现场的实际问题,基本功体现在“一张图纸、一把刀、一台设备搞精通”;另一方面要求具备综合素质,不仅拥有能解决本岗位技术问题的能力,而且会技术方案设计、技术经济分析,以及善于沟通、交流和组织等,适应职业提升的要求。

二、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而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案,决定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孕育出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创新人才。近年来,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围绕着课程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定位不准,盲目向学术型本科靠拢,多采取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出现了“学术化”的倾向,表现为:(1)理论知识过重,实践环节比例偏少,偏离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2)以学科体系构建课程,忽视了课程与岗位要求之间的联系;(3)培养目标的泛化,课程不断增加,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断受到挤压。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因此,必须改变学科中心的课程观,树立应用导向的课程观,构建以“大工程、大系统”为指引、“工程专业课程”和“工程实践课程”为主体、“人文科学类课程”为辅助的课程体系,更新和优化自然科学基础与工程基础部分,注重工程专业部分的多样化、前沿性和可选性,合理配置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1培养体系的构建

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要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应用与创新”、“通识与专业”三个关系。

(1)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就是坚持加强基础与强化实践相协调。应用型人才不仅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征,还应表现有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因此,在构建人才知识结构时,要注意加强理论基础,拓宽知识面;注意在各种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模仿创新能力,要突出实践项目与内容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重,提升实践教学的档次,特别要加强工程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的改革,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

(2)正确处理“应用与创新”的关系,就是坚持培养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相协调。应用型人才不仅擅长应用,也应该敢于创新,其创新更多体现于应用层面的创新。在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开发、成果推广、项目策划与运作等方面融入创新意识,大胆创新与改革。因此,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要着重从应用层面构建创新教育平台,包括:学习创新知识(开设创造学类课程、组织学术讲座,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开展创新活动(组织科技节、创业策划、学科竞赛以及参与教师科研等,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建立创新激励机制(设立创新基金、制订创新学分奖励办法等,推进创新活动)。完善创新管理制度(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机会和发展空间)等。

(3)正确处理“通识与专业”的关系,就是坚持加强素质教育与强化专业能力相协调。通识教育有助于学生成人成才、创新创业,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实际能力,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应用型本科要求以“岗位群能力”为目标,既有一定的针对性,更有较强的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精心配置各个课程模块,形成整体优化。

处理好以上三个关系,要求构建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大部分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在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强调基础较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在保证必要的基础理论课程的前提下,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和创新能力;在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以一个或多个工程项目为背景,完成项目寿命周期的构思、设计和运行管理的系统训练,逐步深化和加大任务难度,培养工程系统的构思、设计和应用能力;在素质课程教学体系,通过公共选修课程、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和各种竞赛等,拓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

2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课程体系

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课程体系包括素质课程、专业技术、创新实践、创(就)业规划四个模块。

素质课程模块按照人的自身素质和发展要求,整合知识和资源,建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创业基础和生活与休闲四个子系统。其中人文素质课程包括文学类课程、史学类课程、哲学类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

素养课程包括自然科学系列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习惯、科学思维;创业基础课程包括管理类、经济类、法律类,内容涉及创业相关的法律、企业融资、商业计划、领导艺术、营销管理等课程;生活与休闲课程包括音乐类课程、体育类课程、美术类课程,注重艺术熏陶和性情调适,达到既会工作又会生活的目的。

专业技术模块涵盖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将工程文化教育理念、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融入专业技术教育中。

创新实践模块涵盖科学研究项目、社会实践与调查、素质教育讲座、学科竞赛和学生社团五个系列,这~模块侧重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和关注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精神。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科研申请报告、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调查、文化传播、科技下乡、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一线,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人们的所思所想,有利于学生融入社会,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举办各类创业知识、人文知识、社科知识、科技知识讲座和学术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思维空间;组织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学科竞赛,扩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面,激发学生参与竞赛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科学素养;鼓励学生组建科学、艺术社团,创办刊物,在组织、管理、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创(就)业规划模块涵盖就业指导讲座、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创业计划等系列活动,通过教育创新、自主规划等一系列的工作,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索创新和创业途径。邀请企业家和事业有成的校友来校举办讲座,联系政府相关部门人员来校辅导就业、创业;组织学生在入学时就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目标、实施方案和可行性进行分析,通过规划明确人生目标和方向,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计划,有计划地开展学习,并适时进行检查和修正目标、调整计划,提高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模拟创业实践,探索创业机会,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业热情。

三、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1基于应用的课程内容调整

在课程内容处理上,强调知识够用、应用为先的原则。不要求本门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以及后续课程和教学中的需要,来确定知识的取舍:课后配套相应练习和实务专题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理论教学+专题讲座”的形式,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将企业的实战项目带入课堂,交会学生能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2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实现校企对接

打破高校的封闭式办学模式,深入调查和分析区域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工程教育的影响,预测其对应用型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的变化,建立工程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交流平台,行业组织、企业组织、专业组织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和课程开发。如学院与福建国脉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采取“学校+企业”的模式,探索培养信息与通信类应用型人才;与福建宏天信息产业公司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探索培养计算机软件类应用型人才。

3以工程系统为背景,与就业结合起来,实施项目化教学

基于项目的教学,就是改“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改“听中学”为“做中学”,做与听结合,不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学到什么知识,重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得到感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种带着问题和任务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获得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比教师在课堂灌输的具体知识有用,使学生终生受益。基于项目的教学,要循序渐进,项目最好来源于生产实际工作中。如环境工程专业在第二学年,让学生到企业认识实习,了解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技术状况、技术难题和需求,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第三学年,带着实习的问题进行学习,重返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对生产技术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参与企业项目实践;第四学年,带着项目回来学习,并在最后一个学期返回企业完成毕业设计课题。这种项目“一贯制”的教学实践,把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结合起来,把毕业设计与就业结合起来,学生在企业完成项目任务,与项目组的合作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工程项目实践训练,获得了终生受益的能力和素质。同时,学生在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接受了企业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了解和考核,毕业后几乎都能留在实习企业,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4建立教学资源平台,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自学和探索的机会

建立“教学资产管理平台”及相关的资源库,要求课程资源上网,课堂教学与网络互动并行。教师共建教学资源,共享信息;学生通过网络自学,与教师沟通交流,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实行开放管理,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和调研,制作实验设备,与教师一起讨论和交流。如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以科研项目带动教学,安排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和实验设备研制、深入企业调研实习、参与每年一度的福建“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等,跟踪科技前沿,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

5改革教学评价制度,重在能力和素质的考核

作业和考试都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手段,改变单一考试方式,采取多样方式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把作业和实务专题与理论考试相结合,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组织答辩和质疑等,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四、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创新是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

1改革教学管理制度,适应学生的个性要求

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安排,选择课程,做到学有所好、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善转专业制度,推进“主辅修、双学位”模式教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就业意向,提出调整专业申请,学校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机会,帮助学生从自身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课程,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发展潜力。

完善“创新学分”和“技能学分”。创新学分包括参加教师科研项目、课外实践环节、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学科竞赛奖励等奖励学分;技能学分包括技能竞赛、获得技能证书等奖励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学校每年有500多人次获得创新学分和技能学分。

2完善教学条件,提供经费支持

教学条件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福建工程学院把教学条件作为基础性工程进行重点建设,在“十五”期间完成了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建设改造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组建以大学科为基础的工程实践中心作为重点,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通过共建实验室,模拟现场工程环境,实施综合训练,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与岗位适应性。学校每年还安排50万元教研基金、20万元学生实验创新项目基金、20万元学科竞赛基金,为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资金保障。

3培育高水平师资,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师资队伍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福建工程学院将师资队伍建设列入学校“三大建设工程”,要求教师必须过好教学关、科研关和实践关:鼓励并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校内企业的工程技术项目研发与工程实践锻炼;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指导,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考核、聘任、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

4营造创新文化,鼓励创新活动

国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篇11

一、开展特色应用型本科国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背景

当今普通高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中存在一些误区, 影响了人才的就业竞争力, 主要表现为:

1. 教育理念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 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不仅仅在于掌握知识, 更重要的学会学习的方法, 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搜寻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的能力。普通高校的国贸人才培养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教育是培养人”这一命题, 而代之以“规范人、塑造人”的标准。

2. 定位不清晰, 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

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专业的人才有不同的质量评价标准。一般可以将其分为以学术性为主的研究型人才、以开发性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和以技能性为主的实用型人才三种类型。应用型人才中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偏向研究开发性的应用型人才和偏向实践应用性的应用型人才。

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更多是研究型大学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普通本科院校通常属于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 受限于生源质量和教师整体状况, 盲目定位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是值得商榷的。这类大学在构建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时应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为主, 更多地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需要定位。

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是要有一定理论基础、有较强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 它既区别于高职高专类学校培养的服务于生产、服务及管理第一线, 并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能实用型人才, 又区别于研究型高校培养的通识型、综合型、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应突出既有“知识”, 又有“能力”, 更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素质”, 应当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四个突出特点, 尤其是要具备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因此, 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避免知识面过窄, 又要防止出现一味地追求厚基础, 而忽视专业应用能力培养”。

3. 培养模式趋同化

(1) 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于理论型

现在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是“高级专业人才”, 把“高级”等同于“理论”, 趋同于研究型高校的研究型、理论型人才培养目标, 偏重于学生在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等宏观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 而对于国际贸易具体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 专业课程体系趋同象牙塔式教育模式

当前国际经贸专业课题体系设置上基本沿袭了传统的三段式模式, 严重制约了具有特色的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组合而成的“三段式”模式, 人才培养要么定位于“知识型”、要么定位于“技能型”, 忽略了既有较广的国际经贸知识, 又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的趋同性, 导致高校国贸专业学生在竞争力的趋同性, 结构性的矛盾加剧了就业市场竞争性。

(3) 专业人才培养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的简单模仿, 在课堂教学上集中表现为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重教学轻应用”。各高校虽然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各种实习, 但大部分采取的形式为带领学生与工厂、企业参观, 真正参与实践的少。

高校对教师考评机制“科研为王”一刀切, 导致教师集中于理论研究, 外贸实务操作教学能力不足[2]。同时由于国际贸易实务涉及商业机密, 外贸公司和企业不是很愿意接收学生实习, 导致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稳定等, 严重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4) 重书本知识传授、轻社会能力培养

大学扩招及师资立足的制约, 采取的多是上大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对一的辅导和沟通机会少, 造成老师和学生的陌生感。培养模式的单一和考核方式的单调, 学生能力的单一性 (考试能力强但社会能力差) 的特点尤为突出。比如团队合作的精神、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调节能力等综合能力的缺失都成为制约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障碍。

二、独具特色的科学定位探索

桂林理工大学在省部共建后生源主要来自广西, 大约占70%左右, 学校在对国贸专业定位时, 综合分析了我校在激烈竞争中的独特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广西成为投资和贸易热土, 相邻的广东是我国对外贸易最为发达的省份, 因此, 面向东盟和港珠澳 (香港、珠三角及澳门) ,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桂林理工大学国贸专业的基本定位。同时, 考虑到作为一所普通本科院校, 无论是生源质量还是师资条件都无法与重点高校相比, 要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我们总结了“立足地方、面向东盟、面向港珠澳, 厚基础、宽口径, 重应用、强能力、提素质、出特色”的定位思路。

三、不断创新的培养模式

1. 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体系

传统高等教育注重在单一学科领域中培养人才, 人才知识结构单一, 知识面狭窄, 适应性较差。随着教育大众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社会对知识结构单一人才的需求不断减少。

针对人才培养上的应用性特色, 在学生知识构架上应把握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针对专业教育而言的通识教育, 同时也为终身教育做准备、打基础。为此, 学校从实际出发, 提出了课程体系的五点要求:“厚”—基础理论要扎实;“宽”—选修课程安排及方向要多;“精”—课程要精;“新”—内容要紧追学科发展最前沿, 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实”—要适应社会、学生的需要。

于是, 我们设置了两大课程平台“公共课程平台”和“学科课程平台”, 公共课程平台主要包括“两课”、外语、数学、计算机等通识教育课程, 主要目的是素质教育, 以提升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学科课程平台则侧重于国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满足“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目标需要, 设置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专业基础课程。解决多个专业方向发展的需要, 同时还要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发展和进一步提高的需要, 如报考研究生等进一步深造的需要等。

此外, 我们设置了多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 为宽口径培养提供体系支撑。通过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技术贸易、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技巧和电子商务及应用等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外贸实务的基本知识;通过国际贸易地理、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 要求学生掌握市场基本面的分析方法, 掌握关于国际市场、竞争因素、商业技巧、竞争秩序, 顾客兴趣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商务统计、经济评估和数据分析技巧等课程, 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社会下企业运营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技巧和能力。要求学生熟悉商务伦理道德, 掌握一定的交际技能,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能力。

这种课程体系设置, 既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所需基本知识要求, 也满足了不同职业方向发展需要,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2. 重实践应用的教学环节安排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交融、动手与动脑相协调的实践性教学过程。国贸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我们开设了社会调查、认识实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习、独具特色的东盟实务实习、毕业实习等多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同时设置了国际贸易案例分析讨论专题, 建立了多处校外实习基地及校内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习和外贸单证实务操作等四个平台, 通过学生深入企业参观, 操作, 增强对国际贸易实务的了解。国际贸易模拟和单证实务平台, 让学生在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切身体验贸易全过程, 并广泛联系外贸企业、海关、商检等单位实地见习, 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使其知识向能力转化。

3. 特色课程打造竞争优势

为突出特色, 体现面向东盟、面向港珠澳的特色, 开设了东盟经济概论、东盟贸易实务操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独具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 增进同学们对东盟的了解, 熟悉东盟国家基本环境和外贸实务操作的特殊性, 为学生就业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

同时, 我们开设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外贸业务员等从业资格考试课程, 使平时教学与获取各种资格证书联系在一起, 一方面从知识和技能培养体系上大大加强国际贸易实务类理论课程的延展, 提高学生工作技能, 改善过去偏重理论的培养体系;另一方面, 学生拥有一些职业资格证书, 也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赢得就业机会。

4. 强化应用能力的教学形式

(1) 以提高一线教师教学水平为切入点。不管教学体系设计多么完美, 设想如何周全, 知识传授最终都是由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完成, 因此高水平教师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第一要素。学校每年都采取多种形式资助老师出国学习、参加国内的各种培训班和学术会议, 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和地位的转变。在教学中, 要求老师减少以往填鸭式灌输授课方式, 代之以更多的案例讨论, 情景模拟, 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逐步形成学生和老师通过互动完成教学的良好授课氛围。授课方式的改变也让教师角色从“传道”者转向获知的引路人, 从“解惑”者转向生惑的启发人, 从“授业”者转向创业的指导人。

(3)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推广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读写议”教学法, 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提倡教师采用讨论式、互动式课堂教学, 增加小组研讨的课时, 采用讲授和小论文结合的教学方式,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理论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分析与创新能力。引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学生作业和考试更多是大量文献阅读和资料收集分析, 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得出结论。

(4) 推进教育技术的应用。借助信息网络平台, 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育手段, 提供动态、丰富的资讯, 使教材生动具体, 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印象,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5) 推行“本科教育导师制”。每个学生都有除辅导员以外由专业教师担任的导师, 负责同学们对学生进行辅导, 制订了定期指导和谈话制度, 缩小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社会的需要, 普通高校在学生培养上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 不盲目攀比, 也不妄自菲薄, 而是要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摘要:本文以国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 在深入剖析国贸应用型本科人才培育误区的前提下, 结合桂林理工大学国贸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提出了普本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理念。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宇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以英国大学商学院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J].2008 (5) :95-98.

上一篇:有机稻生产下一篇:科技类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