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体育学论文(精选7篇)
职业性体育学论文 篇1
摘要:通过对目前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高职体育教学必须进行创造性地改革建设,以满足社会分工对学生身体素质条件的需求;对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职业性体育、职业性体育学等的理论进行了论述;进一步从高职院系设置和专业划分分析了职业性体育学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专业教学划分;职业性体育学教学的时间安排和知识板块重构;最后提出了职业性体育学学科建设的内容知识体系建设,旨在促进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促进高职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职业性体育学,学科,探索,体育教学,课程改革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崛起,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应具有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定向性、技能性和专业性等特点,培养具有适应特定的职业岗位群或某一技术领域的专门职业人才,注重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和在岗位上的终身教育培养。通过对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中体育课程教学的调查研究,目的是建立一门适合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体育课程——《职业性体育学》,以行业引领为先导、职业岗位需求为核心,进行模块化组织课程教学,构建职业岗位实用性体育课程,丰富体育学科的理论知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 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1]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普通高等院校开设体育课程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夯实大学生体育文化基础和提高基本体育运动能力服务的,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2]但是,由于普通高等院校与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不同,导致了各自进行体育教育课程开设的差异性。
2 职业性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
职业性体育是指适应和发展用于各种职业生产劳动与之相关体能、心理与道德所需要的一种针对性较强的体育活动。[3]职业性体育学是一门根据职业岗位分工为依据,针对高职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体育课程内容,使学生身体素质条件更好地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而因专业制异,进行教学活动安排和课程设置而形成的一门职业实用性体育学科,从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而又有别于普通高等体育课程的一种教材体系,是高等职业体育课程教学的量身教材。职业性体育学知识内容构成按其功能作用大致上分为四大板块:(1)能够适应和发展职业技能和体能的针对性较强的职业适应性体育;(2)以预防职业疾病的生理诱导性机能补偿的职业保健性体育;(3)针对某些特殊职业中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况而进行的职业应急性体育;[4](4)以提高生活质量、调节生活压力而从事的游戏性、社交性、娱乐性运动的生活休闲性体育。[5]
3 职业性体育学学科体系建设
3 . 1 高职院校专业划分设置是基础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以行业中职业岗位分工不同作为专业设置的基础。各院校根据自身办学的师资力量和社会上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建设。每大类中根据职业岗位的分工不同开设相关的若干个小专业,学生根据所学专业不同,毕业后走上同行业中的不同工作岗位上,因为不同的工作岗位所需求的身体素质条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就推动了职业性体育学学科的建设发展。
3 . 2 不同专业的项群训练归类
依据《运动训练学》的项群训练理论对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所需要身体素质条件相同或相近原则进行项群归类,划分出不同专业学生的相同体育训练内容群。根据系别划分、专业开设、职业岗位不同和项群训练理论等知识,把高等职业教育划分为:技术工人类、管理人员类、服务人员类、野外工作类、文案工作类和自由职业类等六大类。根据各类人群所需要身体素质条件差异进行不同的体育训练内容安排,形成职业性体育教学活动。(见表2)
3 . 3 课程时间及知识内容安排
在高职第一学期进行职业适应性体育教学内容;第二学期进行职业保健性体育活动;第三学期进行职业应急性体育活动;第四学期进行休闲性体育教学活动。(见表1)
3 . 4 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职业性体育学知识构建
3.4.1 技术工人类
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机械工程、机电工程、电子工程、光电工程、化工工程、经济管理、汽车工程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走上生产第一线,在车间生产第一线度过多数时间,生活在大集体,在单位工会指导下进行体育娱乐活动,对职工的自身身体素质和集体体育运动项目技能要求较高,尤其是对基本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高职教育阶段,进行体育课程教育的时要加强对上下肢力量的训练和腰部、颈部的训练,增强大肌肉群的力量。在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发挥特长,培养集体运动项目的运动技能。如:秧歌、健美操、集体舞、足球、篮球等。
3.4.2 管理人员类
管理专业类的学生走上岗位后工作压力一般较大,生活没规律,经常要熬夜加班、社交应酬多,所以要加强基本身体素质锻炼和某项特长运动技能学习。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对身体素质提高方面的锻炼,尤其是上、下肢的锻炼及颈椎、腹肌、肩部锻炼,补充相关健身方面的常识教育,掌握科学正确的锻炼身体方法。如:简单器械锻炼、健身房有氧操、瑜伽、办公室简易操、乒乓球、羽毛球等。
3.4.3 文案工作类
从事文案工作人员,在岗位上需要长期的埋头伏案工作,对眼睛、颈椎、大脑、及腰椎的工作量大,容易引起视力下降、颈椎病、脑神经衰弱、坐骨神经痛等相关职业病的发生。在开展职业性体育教学时,增加头部保健、视力操、颈部运动、腰部运动等的体育活动,同时培养健身操、太极拳、羽毛球、瑜伽等的兴趣,为走上工作岗位的职业性体育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4.4 服务人员类
高职毕业生走上第三产业工作岗位的人员,需要有一个健康的体格外,还需要有美丽的容颜、窈窕的身材、高雅的气质,给服务对象平易近人以亲和力。如:旅游业、酒店管理、幼教、铁路乘务、航空乘务等专业。在开展职业性体育教育时,在锻炼小肌肉群的力量和协调、灵敏性外,增加形体课程训练、礼仪礼节气质修养等方面的拓展训练。如:礼仪接待、瑜伽、交谊舞、艺术体操等。
3.4.5 野外工作类
高职院校的水利、道路、桥梁、测绘、地质等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在野外施工,工作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同时存在着不可预测的危险性、突发性。在开展职业性体育教育时,对学生全面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进行野外适应性素质拓展训练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野外工作环境的需求和自身处理野外险情的能力。
3.4.6 自由职业类
从事自由职业的学生来说,工作时间和地点都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工作环境相对较安逸,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较充足。在开展职业性体育教学时,加强对某一运动项目深入学习,逐渐培养成自己终身体育锻炼项目。如:羽毛球、太极拳、乒乓球、瑜伽等。
4 结语
发展高职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所以,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们除了具备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外,还应该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进行实际工作的能力并掌握相关的基本技能,以及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身体条件等。根据高职教育的专业划分及职业岗位所需身体素质条件等为依据,制定适合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新课程体系标准和体育课程内容建设,推动了职业性体育学学科的建设发展。对职业性体育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职业性体育学学科建设的基础、项群训练的专业划分、课程知识内容安排等,旨在建设职业性体育学学科体系,丰富体育学科的理论知识内容,促进高职院校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推动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性体育学论文 篇2
关键词:运动训练,精品教材,体育职业教育,教学团队
体育职业学院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各类体育职业人才,以培养优秀职业运动员为主要宗旨,为运动员退役后顺利转型就业搭建桥梁。
本学院在2011—2013年期间完成了中央财政扶持地方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竞技体育教育专业建设项目,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适合运动员文化教育规律特点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精品课程的建设已经成为学校整体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运动训练教材作为学院的精品教材进行设计开发是因为,目前高等体育院校本科类课程关于运动训练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有很多,但基本是在20世纪90年代和2000年初期的。这些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以及实训条件上各有特色,就体育高职院校而言,目前还没有发现同类的精品教材。因此,体育职业院校运动训练精品教材开发迫在眉睫。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
本研究充分利用各类期刊数据库资源,包括中外文体育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等,以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课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职业教育课程设计、课程开发等为关键词检索和本研究相关联文献资料等近50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 专家调查法
访谈调研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专家、训练学领域专家、教练员、运动员、训练学课程执教老师等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1.3 问卷调查法
对全国重点体育职业院校运动训练学系列课程采用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存在问题进行调查。
1.4 逻辑分析法
对调查得出的定性数据和定量化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 . 1 运动训练课程在体育职业院校发展中的定位分析
目前全国有15所体育高等职业院校,据调查,无论在竞技体育专业还是运动训练专业以及其他体育学科都开设《运动训练学》这门课程,但使用的教材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学校根据授课教师的需求,选取市面上相应的教材,这样的教材内容既缺少针对性又缺乏实用性。
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该职业需要运动员进行多年的系统训练,常常在该吸取知识技能的黄金年龄阶段,占用了将近2/3的时间投入运动训练,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竞技能力,其中仅有1/3时间用于知识的学习。为此,在体育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面对一线、二级运动员学生,教师的授课更多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运动训练,为运动员提高竞技能力服务。
2 . 2 体育高职院校运动训练精品教材内容构建
2.2.1“训教一体化”的构建理念
体育职业院校的本质功能是服务于运动员,过去我们一直提倡“体教结合”“训教结合”等,这些都没有从本质上解决运动员文化学习中的“学训矛盾”。笔者认为训练和运动员教育不是二者硬性的结合,而是有机的融合。为此,体育职业院校精品教材建设要突出行业特色:必须遵循“训教一体化”建设理念,简述为“学生练什么,教师教什么”。
2.2.2 基于“训练过程”为导向的教材内容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是当前职业教育中课程改革的理念。而运动训练精品教材开发的基础是基于“训练过程”而进行设计,结合训练中的应用需求进行重新组合和整理,有机进行课程知识与运动员竞技能力提升的结合是建设关键。这不仅教师需要懂训练,还能从训练中提取典型的工作任务,这些任务设置能代表一线实践训练中的各环节的技能。
我们知道运动员从事的特殊职业和其他行业有一定的区别,运动员的目标就是取得优异成绩,运动训练学课程的开设就是服务于运动员本质职业训练,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和科学化水平。教材内容设计紧紧围绕运动员实践需求,以“训练过程”为导向设计运动训练教材,实现内容设计从知识学科的逻辑结构到训练实践的逻辑结构转变。
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关键步骤是对所选择的知识内容实施序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重建内容结构的过程。为了实现训练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首先要解决的也是课程内容的抉择取向问题。通过对一些训练学领域的专家、行业专家(教练员)、技术专业课教师、运动员的调查,同时结合多年的专业课程教育经验积累,要对教学重点内容进行择取。择取的每一个要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情景,每一节的内容均以训练中的典型案例导入,然后设置本次课的项目任务。
2.2.3 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模式是教学中各因素的一个综合体,运动训练精品教材的建设,综合考虑教学中的多个要素,“指导思想”和“行动体验”的统一是精品教材建设的主线,这就要求教师构建教学模式时必须考虑训练和教学统一或二者的有机融合,建设既能满足运动员发展特点,又能完成教学任务和训练要求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主动性。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而在该门课程教学中我们称为“训练驱动法”,这种方法需要教师和教练来共同配合协调完成,项目设置围绕训练中的每一个环节,如:以运动员的一次训练课、一周期的训练计划为单元或以训练中的某一个要点为单元,如速度训练、力量训练等,教师可以根据外界环境变化和学生状态、项目特点灵活应变。
2 . 3 打造“教师—教练—科研人员—运动员”多元化的教材建设团 队
“教师”“教练”“科研人员”在运动员的训练生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任务。教师更多的是课堂教学和一些技能展示,教练员贯穿运动员整个运动训练的过程始末,是训练计划的制定者和监督者,科研人员是训练过程的有力助手,进一步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和训练的有效性。教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扮演教师的角色,协助教师检验教师授课的实际效果。为此,精品教材的建设中要集多方智慧,体现出实践训练的每一个要点和难点。但是三者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2 . 4 教材建设与网络课堂建设的互补性
我们开设精品课程网络课堂,完成运动训练学课程重难点微课的制作,打造精品教材除了要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更多的是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体育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与其他职业院校的不同之处是经常外出参加训练比赛,学习时间无法像普通学生一样能充分保证,根据学院对学生出勤情况的统计,目前北京伞队的出勤率是最低,在三年高职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一共6个学期,每学期平均20周的教学安排,该项目学生出勤率不到30%;其次是北京射击队的学生在整个高职阶段,出勤率不到50%。为此,网络课堂建设的意义重大。让学生外地训练时如何通过空中课堂完成学习需加大对网络课堂的设计和研发。
除此以外,针对运动员而言,训练比赛也是作为课程教学中技能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该门课程的设计一定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要建立一个全程教学服务体系,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立体化、人性化的打包制。在教师无法引导学习的情况下,学生使用的教材配合网络课堂学习应该能满足学生自我学习的要求,从而打破学生学习时空限制。
3 结语
职业性体育学论文 篇3
关键词:终身体育意识,大学体育,健康
体育能力的培养, 对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终身体育即人类个体终身进行体育学习以及身体锻炼, 它根据不同的个体身体发展变化的规律, 不同个体身体锻炼的作用及现代社会对不同个体提出的不同要求来进行体育活动。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特别注重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 对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学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次, 如何在这关键阶段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对于广大高校体育教师而言, 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而终身体育是一个动态的连续发展的过程, 大学生需要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 坚持体育学习、锻炼身体。终身体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涵, 同时也是强化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大学生体育课程需要根据社会发展、个体发展的需要, 逐步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坚持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发展绿色、可持续、健康的体育事业, 这是目前大学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1 激发大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
大学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建立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模式,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内在动力是促使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大学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帮助学生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趣味性、技艺性、对抗性、竞争性中体验乐趣, 激发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致和欲望。终身体育思想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快乐教育的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 使体育生活化。学生可以根据不同个体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的内容、形式, 并且确立可以满足学生愉悦身心的情感体验为体育活动目标;另外, 注重挖掘、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 注重因材施教。
2 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自我意识增强是大学阶段心理发展完善的表现。终身体育意识是指人们按照理论和实践中所获得的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 作用于终身体育锻炼而产生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活动。大学体育课程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建立的基础平台, 它的培养和发展, 依赖于体育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学习, 以及体育实践的情感体验, 教师辅助学生在兴趣中实践, 掌握1~2项喜好的体育运动。大学生体育课程的特色是灵活生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终身体育意识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发展个性化的终身体育项目, 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形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观念、信念。
3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大学生内在的兴趣和爱好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驱动力, 它对学习行为和效果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兴趣在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是每个个体在不断重复的练习中形成的固定化行为过程, 其中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 也是有效学习、健康身心的保证。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有赖于终身体育意识和兴趣的培养。不断地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 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学体育活动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必经之路, 当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初步形成后, 体育教师就可以依据他们的实际, 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4 提高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终身体育是现代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 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潮流。大学时期是个体个性形成时期, 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 大学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 不断地鼓励学生参与并组织内容不同、形式各异的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讲座和竞赛, 不断地提高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 是当前大学体育教学的当务之急。提升个体独立探索的能力、丰富知识和技能, 检验自身的参与能力, 不断地为学生提供了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 为他们提供可以展示才能的舞台。大学体育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 鼓励他们担任运动竞赛裁判、指导健身活动、课余锻炼辅导, 组织完成体育比赛的参赛任务, 将课堂所学的理论联系到实际, 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逐步地完善、检验自己的组织、评价能力, 最终实现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5 提高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建议
当代大学生亟待提高自身的体育文化素养, 迫切需求掌握现代科学健身的方法、技术、卫生保健和医务监督方面的知识。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 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不断地加强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的心理能力, 消除消极情绪, 促进各项体育项目成绩的稳定提高。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在日常艰苦的训练和比赛磨练出来的。另外, 大学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地进修, 提升自身素质, 创新教学方法, 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
大学体育教学要以终身体育为主线, 以拓宽体育教学为目标, 切实践行“教育要立足现实, 面向社会, 面向未来”的指导。教师要构建体育活动运行体系, 有计划、有特色地开展体育课外活动。另外, 高校要适当地增加场地、设施、器材建设, 开发有利于大学生的体育活动项目, 不断地提高广大学生的参与度。高校还需增建体育俱乐部和体育社团组织, 为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保障, 构建良好的竞赛体系, 以“淡竞技、重参与”为指导思想, 体育工作者要设计适合学生体能的规则, 吸引全体大学生加入体育锻炼中来, 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体育乐趣, 培养他们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 从而日渐提升他们的体能, 锻炼他们坚毅的品格, 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6 结语
高等学校体育不仅是发展大学生体力需要, 而且也是发展大学生心理的需求。大学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石, 而终身体育则是大学体育的延续。教师应以帮助大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 不断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帮助学生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 以及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大学体育应大力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 提高其育人价值, 不断地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和终身体育的接轨。”
参考文献
[1]黄丽秋.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及教学引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卢澎涛.影响河南省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及行为形成的因素与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3) :114-117.
[3]朱湛军.树立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加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四川体育科学, 2003 (1) :86-87.
[4]任莲香, 尹克丽, 李航.学校体育应把终身体育作为教育的战略重点[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 :99-101.
[5]王筱松.浅析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必要性[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 (3) :435.
职业性体育学论文 篇4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 活动单导学是一种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之上的教学模式。作为解决职校语文教学困境专门设计的创新教学模式———活动单导学模式在职业性的需求下有了新的诠释: (1) “任务单导学”模式以语文学科知识的传授为主, 同时兼顾职业的需求, 同时完成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 (2) “任务单导学”模式中语文课的教学在必须掌握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职业方向适当减少 (降低) 或增加 (提高) 学习的内容 (难度) 。 (3)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下, 语文课堂应根据职业需要, 主动向专业知识方向贴近、延伸、拓展, 恰当地渗透初步的相关专业知识, 为学习某些专业知识做好基础性准备。具体实施如下:
一、整合职业化教学目标, 促进全面发展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但由于教学资源和教学空间的限制, 学校教育不可能面面俱到开足所有课程。因此, 弥补缺失的重任只能具体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去, 其主要表现在设定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即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教学目标的多元性特点为语文教育的职业化渗透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培育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在设计本课教学目标时, 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小说中通过细节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会联系作家及时代背景正确解读文学作品的内涵之外, 还要求学生从职业人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主人公的“品质”, 构建现代社会生存下的正确职业观, 塑造自我的完善人格。
二、创设专业化活动情景, 激发参与热情
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中, 活动成为语文课堂的主题。一般来说每一个课题中设计3~4个活动方案, 每一个活动方案里面还可以有若干个子活动组成。如此持续的、高强度的活动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心理, 从而影响活动的展开和实施。要提高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教学效率, 就必须首先改善学生的外部环境, 即创设学生所熟悉、向往的职业或专业情景,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在课程实施方面, 也曾提出要注意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未来职业的联系, 创设与职业活动相似的情景。创设生活情景, 给学生有广泛的参与机会和思考空间, 更应突出职业性的特色。例如, 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在专业上更注重现场言说交流的能力, 因此, 本人在给学生上《梅园新村之行》的时候, 采用了情景模拟法, 以“如果你是一名记者, 让你去采访周恩来, 结合课文背景材料设计一段访谈对话”作为教学线索, 将语文学习和职业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打造个性化活动单, 凸显语文实用性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开展, 关键是要看如何选择什么样的活动作为目标, 以期培养学生能力。在职校, 学生的职业化是其最为明显的特点。不同的专业对文化知识、能力的需求不同, 在设计活动单时, 要考虑专业以及专业学习的需要, 以深浅、宽窄、难易、先后等原则选择教学, 做到“一专一单”, 如, 教学同一篇课文《再别康桥》, 针对播音与主持专业设计的活动单, 侧重语音的准确发音和有感情的朗读;而针对平面设计专业设计的活动单则更侧重联想和想象能力的提高。这样将活动单的设计与学生的专业需求密切相关, 强调学以致用,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倡导多样化评价, 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评价激励是“活动单”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保证。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中, 为了更好地达成三维目标, 让职业化的特色在语文课堂上大放异彩。活动单导学课堂急需呼唤多样化的评价, 让学生从分数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 因此, 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应增加应用能力的评价, 加大阅读欣赏、应用写作和口语表达的评价分量。此外, 还要重视情感、态度的评价。如, 学生课堂活跃程度, 与同学合作交流的状态、小组合作中是否能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等。通过评价的导向,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感和相应的职业意识。
总之, 作为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 我们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利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新平台, 结合不同职业的培养目标, 把语文学科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地融合于一体, 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语文课堂, 培养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摘要:活动单导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 让职业学校的职业性特色有机地融入语文课堂。具体从整合职业化教学目标、创设专业化活动情景、打造个性化活动单以及倡导多样化评价四个方面探讨了导学模式下语文课堂职业化的体现和实施。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职业性,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冯志刚.“任务单导学”模式下中职文化课教学改革探析[J].职教通讯, 2012 (3) .
[2]袁玥.“活动单导学”:小课堂演绎大课改——如皋市教育局局长金海清专访[J].江苏教育研究, 2009 (30) .
[3]郑开炳.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凸显职业化特色[J].中国教育探索学刊, 2010 (4) .
高校体育学构建研究 篇5
关键词:体育学,探讨式教学,理论,原则
一、高校体育教学应遵循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目前探讨式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1. 集学术主义课程与人本主义课程优势为一体。
学术主义课程认为, 教学目的应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因为年青一代智力的充分发展, 能够使个人和国家在异常复杂的竞争时代中具有更好的生存能力, 把学生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发展置于课程设计的中心。人本主义课程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 它认为课程应为每个人提供自己感到满意的经验, 关注学生的情意、认知、感情、理智、情绪、行为等, 并发展其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思想意识, 实现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 建立了“人性中心课程”。它的出现对于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主体作用, 重视人文学科课程、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意志教育等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但它过分强调学生的兴趣, 在实施中易助长自由主义。
2.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把教学 (视听) 理论总结为“经验之塔”, 认为靠语言符号、视觉符号而获得的抽象经验, 其学习过程速度较快, 但不易保持, 易遗忘;而通过观察途径习得的经验, 是情境教学, 学习速度中等, 不易遗忘, 易保持。从目前体育专业学校体育学教学的现状看, 主要采用了以抽象经验获得的途径, 虽然也有人提出运用多媒体教学, 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学习而获得的抽象经验的教学模式。本文的主要思路就是打破抽象经验的学习模式, 让学生亲自参与并结合具体实践活动, 配以多媒体教学, 以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3.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 世界是个人头脑创建的, 事物由个人的方式去理解, 因此强调个人经验的重要性, 强调以个人经验解释现实并赋予意义, 重视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注重小组合作学习。
4. 杜威思维理论。
杜威提出科学思维的五步法, 即问题—表征—假设—推理—问题的结论。归纳为:创设情境, 引出问题,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分析、归纳得出探究的结论, 反思评价研究过程, 应用知识解决新问题。
二、高校体育教学应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指导
1. 老师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 并且设定一种问题引导他们学习。
探讨式教学首要强调的就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因此老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纲要, 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 这种目标不能为了应试教育而设定, 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等因素作为参考, 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 因为老师设定的问题是发挥引导作用的, 通过引导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2. 引导研究。
学生在开始时对探讨式的学习方法不了解, 往往不知从何处入手, 没有计划性, 而老师此时就要发挥引导作用, 通过问题的设定, 调动学生潜在的知识结构, 进而引导他们学习。具体措施就是老师设定问题以后要逐步引导他们学习, 帮助他们分析问题, 使他们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不是直接给他们答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 还能增强对于知识的记忆力, 并且在参加小组讨论时了解别人的思考方式, 有助于自己对知识的认识、理解。老师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参与其中给学生提供大致的讨论方向。
3. 结论及评价。
探讨式的学习方法就是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同时对于讨论的结论也要重视。结论是对于问题或者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果的总结, 它是下一步学习的基础, 因此我们在讨论结束时要及时进行总结。总结要正确, 并且要对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 吸取教训, 积累经验,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以此增强我们相互学习、接纳知识的能力。
4. 反思与应用。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 通过独立自主的学习, 归纳知识, 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互动, 加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激发学习热情。学生对于一节课或者某个知识内容进行反思, 可以及时发现学习的不足, 进而有利于纠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高校的体育教学经过探讨式的学习, 可以对体育教学过程有一个系统性的回顾与总结, 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反思、解决, 检验讨论式教学的效果, 总结得失。问题的解决也有多种途径, 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三、高校体育教育应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核心
1. 自主学习的原则。
探讨式教学就是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扩展他们的思维, 利用开放式的问题讨论增强他们的主体观念;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探讨式的课堂教学发现和解决问题, 比如通过探讨式可以解决集体化教学与个性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改变教师的尴尬地位:教师不再照本宣读了, 而老师在教学中也只是起到组织作用, 是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 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而不是用干预的手段强迫他们学习。自主学习的原则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课堂的学习氛围, 进而有利于教育的最终发展。
2. 学会学习的原则。
在强化自主学习的同时,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手段,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加深, 单靠以前的传统的死记硬背, 不可能真正掌握新学的知识, 尤其在大学里面, 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查询、小组讨论等形式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3. 合作学习的原则。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提高学生生存的能力, 而生存能力最关键的素质就是群体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能力。基于以上原因, 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可以按不同兴趣、爱好、学习目标将学生分组, 每个小组在课外一起搜寻资料、讨论题目、编辑学习素材等, 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积极思维。
4. 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原则。
现代化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 改变以分数决定一切的局面,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探讨式教学模式中,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主动查阅资料的能力、创新能力、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组织能力以及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佰军.浅谈学校体育学及课外体育活动[J].当代体育科技, 2012, (06) .
[2]王景亮.浅谈《学校体育学》的“版块学习法”[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1, (4) .
职业性体育学论文 篇6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牡丹江医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部分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定向运动的书籍和资料,为研究分析高校开设体育保健学课程的可行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分别随机抽取2所高校本科生各100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共计200份,实际回收196份(回收率98%),符合统计学要求。
1.2.3 专家访谈法
向专家、学者就有关大学生保健知识的掌握和体育保健学开展的可行性进行了咨询,以确保本文研究的科学性。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和SPSS13.0软件系统对所测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对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常规数理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体育保健知识来源和需求情况
大学生体育保健知识的来源途径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学校、书刊杂志、电视、网络、家庭教育。他们依次所占的比例为学校85.7%、书刊报纸52.5%、电视49.5%、网络58.6%、家庭38.8%,其中学生已知的体育保健知识来源于学校的最多,其次是网络、电视、书刊和家庭,说明学生体育保健知识大多数来源于学校,学校在学生体育保健知识传授中起到重要作用。对体育知识的需求调查发现,体育保健相关知识需求最多,说明学生对体育保健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体育保健课在高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合理的体育锻炼极为重要,保健知识的获得,预防保健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项任务[2]。
2.2 大学生体育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
大部分的学生仅对于肌肉痉挛、中暑和运动中腹痛等小部分的简单的体育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较好,而对于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制定运动处方、包扎和止血方法、常见病的运动疗法等知识则相对缺乏,对身体锻炼时所出现的一些生理反应,受伤后的应急处理、二次损伤的防护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掌握非常少,而对学生体育保健知识测试中,发现学生体育保健知识试卷满分率为0%,及格率为56.1%,大学生这些都说明了大学生掌握体育保健知识的程度还是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还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2.3 大学生体育锻炼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情况
调查显示:196人中发生过皮肤表面擦伤的人数最多占64.3%,其次是肌肉拉伤和软组织损伤人占总人数的47%。同时调查还发现:由于学生不懂保健知识所以更加不懂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发生二次损伤的现象也很多。特别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由于没有教师的监督指导,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又很差,运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无法预料的情况,尤其是在较强对抗性运动中不可避免的身体碰撞都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拉伤和扭伤等。因此,向学生传授体育保健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合理的体育锻炼极为重要。保健知识的获得,预防保健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项任务。
3 讨论
1. 学校是进行健康教育,传授体育保健知识的主要场所。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对选择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71.35%的学生体育保健知识来源于大学体育理论课的讲授,他们在学校里掌握体育保健知识主要是通过大学生体育理论教程中涉及的相关内容,但教学课时少,每学期只有4学时,而且实际授课情况不容乐观。28%的学生体育保健知识来自体育实践课中教师的传授,这种方式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大多是在运动损伤发生后教师才提醒同学们注意的。还有0.75%的同学体育保健知识来自体育保健课,这是高校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这部分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缺乏系统性,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而定,教学内容随意,方法简单[2]。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重视把医学知识和体育锻炼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体育保健的能力,培养学生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全民健康意识,使学生在学校期同能够自觉积极地学习和掌握体育保健知识,掌握体育锻炼的能力,逐步形成健身的习惯。以至走向社会后能够坚持终生自我健身锻炼,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3]。
2.大学生体育保健知识匮乏,自我监督能力差,开设体育保健学课程,增加体育保健知识势在必行。调查发现体育保健测试的满分率为0%,及格率为56.7%,掌握体育保健知识对于指导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预防运动损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2005年发生在江西某大学的一件运动损伤致残事件,即一名大学生高位截瘫事件,这名学生进行跆拳道对练时发生颈骨扭、挫伤,因为没有及时就医,最终伤及神经,导致高位截瘫。如果这位学生和他的同学有一些体育保健知识、技能的话,早发现就不会导致如此可悲结果。有关专家指出.外伤所致截瘫中有约20%是由二次损伤所至,即应急处理不当造成的[4]。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体育保健知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和保护意识及防伤观念,还能将体育保健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锻炼效果。
3.学生的自我保健和保护意识与防伤观念有待加强。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体育锻炼时不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不进行必要的准备活动,运动损伤频繁发生。学校应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并精通体育保健知识,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强度的关系,防止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还必须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让学生了解人体生理变化规律,掌握扎实的体育保健知识并指导日常体育文化娱乐活动,才能使学生的体育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论
在高校中开设体育保健学课程不仅是大多数大学生迫切需要的,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当前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应不断改革,课程的开设应该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需要,还应该看社会及市场的需要。体育保健学虽然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却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健康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题。体育保健知识的普及和运用,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更多的人自觉投入到体育运动的行列中来,而且通过教育培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和具有终身体育意识能力的体育健身参与者,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肖文,余静.对大学生掌握体育保健知识、技能情况的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6):125-127.
[2]由娟,某高校2006级新生卫生保健与健康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8):1493-1494.
[3]于从茂.徐景文,普通高校开设体育保健学的思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1):80-81
浅谈学校体育学及课外体育活动 篇7
1《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目标
《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与方法, 研究和揭示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 使本科学生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及具备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 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具体包括:使学生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基本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与师德规范;忠诚党的教育与体育事业;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大、中、小学的学校体育教学、课余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课余体育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初步掌握学校体育管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适应与创新能力等。
2《学校体育学》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学校体育学》是一门综合应用性课程, 它综合吸收了教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基础学科 (基础课程) 的相关知识。《学校体育学》课程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个知识能力结构中发挥着支柱核心作用, 学生在校学习的教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基础课程中的理论与知识及专项技能, 通过本门课程的整合式教学与学习, 与他们毕业后所从事的体育教师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高了他们将来成为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基础实践能力。《学校体育学》的教学与研究, 与当今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 以及国民体质与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都是休戚相关的。
3《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建设理念
随着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课程建设始终是学校教育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将《学校体育学》课程建设成一门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符合教育教学普遍规律, 具有鲜明特色、科学先进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 具有显著教学效果并具有良好示范性、辐射作用的精品课程, 是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也是培养21世纪复合型体育人才、体育师资的迫切需要。《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改革与建设首先要从教育观念上有所转变,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不断适应社会变化与人材培养的需要;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从以接受学习为中心, 向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转变;从以学科为中心, 向以社会需求为中心转变;从以发展智力为中心, 向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协调转变;从学生被动学习知识技能, 向学生主动学习转变;从一次性学习, 向终身学习的观念转变。在课程改革中优化教学内容, 创新体系结构;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方法,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提倡教学互动;坚持全面素质教育,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随着国家对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改革全面的推进, 体育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是课外活动作为学校体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课外体育活动好与坏, 直接影响体育的发展。在我国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发展中,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认识, 即使在同一时期的认识也有不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征多种多样, 是体育课的继续延伸和补充。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在改革上提出了诸多问题, 因此, 有的人不满足课堂教学的传统形式, 提出“第二课堂”、“第二渠道”等等。如何理解和认识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 以及课外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这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5 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相辅相成, 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课外体育锻炼是利用课余时间, 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 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 进行经常的全面身体锻炼, 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 培养锻炼习惯, 调节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6 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6.1 以健康乐为目的, 追求锻炼的实效性
课外体育锻炼是有鲜明的群众性, 其目的在于从学生个人的实际出发, 追求身心愉快、增强体质,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6.2 组织形式灵活, 内容方法多样
课外体育锻炼具有鲜明的课余性, 它不采用课程、大纲教材等因素的制约。因而组织方法非常灵活, 既可以班级形式进行, 也可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 活动内容也丰富多彩, 可以根据每个人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6.3 因人制宜, 区别对待
课外体育锻炼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学生有年龄、性别之分, 体质强弱千差万别, 对活动内容要求各不相同, 承担负荷的能力不一。因此, 在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时必须考虑上述的不同特点, 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例如:按不同的年龄、性别及体质强弱编成锻炼小组, 按不同的内容和负荷量。总之要使每个人都要得到适宜的锻炼。
7 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独特的原则
7.1 自觉性原则
自觉性原则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优点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是这样的, 有了兴趣就有了目的, 同时也增强了自觉性。这样才能自觉积极地投身于锻炼活动, 要求明确“生命在于运动”科学道理, 同时锻炼过程中务必做到“意念专一”, 抛除一切杂念。
7.2 适量性原则
适量性原则主要是指锻炼要有适当的生理负荷, 并在渐进的基础上有节奏地加大, 并应随着人体机能的变化而变化。而在上体育课时, 则出现了“体质好的吃不饱, 体质差的吃不了”的现象, 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就能明显的克服这一现象, 但在运用实施中也应该注意二点:第一, 通过锻炼中的生理测定和锻炼后的自我感觉, 做到勤而行。第二要根据实际情况, 统筹安排运动负荷量、强度和间隔。
7.3 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主要是批锻炼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 有针对进行、不要千篇一律。强行统一。这一点正合乎了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特点。学到了自己想学喜欢学的内容。同时这也是教学大纲内容设计不到的, 也是上课教学所达不到的。但在锻炼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认真制订锻炼计划, 严格执行, 适时调整。第二最好的锻炼形式是独自锻炼。能够切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若参加集体项目的活动, 则应注意自我调节。
8 教学论的发展与课外活动
传统的教学就“一间教室, 一位教师, 一群学生”将被“自由的学习环境所代替”现代教学论的方法, 仍把教学看成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不过都主张同教师教学, 学生学的传统方法, 提出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因此, 有人认为課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界线将逐渐消失, 以至近几年来, 有的教育家提出开展“第二课堂”, 但是, 我们一方面要看到这种发展, 充分地估价课外活动的作用, 足够重视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联系, 同时也必须看到两者的差别。我们传统的认识是把课外活动理解为教学的继续、延伸和补充, 这种理解至今也不能说是没有道理的, 应当怎样正确地理解和认识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关系?既看到两者的联系, 又承认它们之间的差别, 可能是比较符合教育和教学规律。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在德、智、体诸方面都要给学生打下良好基础, 为了打好基础, 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教育工作。在各种教育的组织形式中, 教学是基本的组织形式, 抓好教学工作, 重视和发挥课外与校外活动的作用。才能全面地完成学校的教育任务。学校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 各学科都有课外活动小组, 体育课外活动是各种课外活动的内容之一, 并与其它活动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学校的教育任务。
9 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
在讨论和研究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时, 首先应弄清楚它们的概念与内涵, 它既有相同的地方, 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体育课要按照体育教学大纲, 面向全体学生, 并认真制定教学计划, 系统的进行教学。每次课的内容和任务都是全学年, 全学期的一部分, 以保证其系统性与连续性。
体育教学在体育场地, 器材的使用上, 能够首先得到保证, 体育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年级进行系统的成绩考核, 并评定出优劣。
此外, 还有一引起其它特点, 所以体育教学比起课外体育活动与其它一些体育组织形式更有系统性、连续性、全面性、稳定性和法定性。
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 首先是巩固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果, 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 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生长发育, 增强体质。每周上两节体育课是不够的。在体育活动中, 需要人体各组织细胞, 分解能量物质供机体活动, 能量物质在分解的同时, 又不断地合成, 这种分解与合成, 在活动结束时, 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前提下, 物质的合成大于消耗, 并在一定时间内进退过原有水平, 这就是“超量恢复”原理, 这原理的根本所在关键是超量恢复的时间, 据有关研究表明, 每周进行五至六次体育活动, 每次一小时, 并安排适宜的运动量, 对于发展学生身体, 改善生理生化功能是比较合适的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 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 技能锻炼身体, 但是, 掌握技术和提高运动技巧, 是与练习的时间与次数密切相关的, 因此学生需要在课外活动中利用一部分时间来复习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体育技术、技能。
1 0 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开发与利用人力体育课程资源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推行, 赋予了地方和学校更多的权利, 有利于地方和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进行课程开发, 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领域一直误认为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局限于教材的修改、更新和引进上, 使得大量鲜活的体育课程资源未被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结构单一, 不能实现人力、物力、环境等因素的整体资源优势。因此, 走出传统课程的狭隘视野, 合理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 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存, 使体育课程更加适合地方和学校的具体教学特点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1 1 体育课程资源概念的厘定及构成要素
1 1.1 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
教育大词典中对课程资源概念的界定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1) 课程资源即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 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2) 课程资源是指满足课程活动所需要的思想、知识、人力、物力等;课程资源是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外部系统。 (3)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国学者吴刚平和徐继承等认为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资源的直接因素的来源 (4) 。在参照国家百科全书的相关辞条的基础上, 结合体育学科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以利用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的总和。
1 1.2 体育课程资源的构成要素
从系统论角度出发, 任何系统都包含有若干子系统, 课程资源资源系统由物质与非物质两个系统构成, 其中非物质系统包括:课程思想资源子系统、课程知识资源子系统、课程经验资源子系统;物资系统包括:课程人力资源子系统和课程物力资源子系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是国家推行新课程的纲领性文件, 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 对我国不同地区提出了不同的挑战。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条件性课程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场地、设施、环境等方面相对优越。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相对落后, 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条件性课程资源相对不足, 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却相当丰富。因此, 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 优化课程结构, 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是社会的进步和课程意识的提高, 也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拓了更大的空间。
1 2 体育课程开发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