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型技术人才

2024-11-28

实用型技术人才(共12篇)

实用型技术人才 篇1

护理专业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护理知识和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1]。而基础护理技术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乃至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 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高职高专基础护理技术教育模式, 培养临床需要的“下的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人才, 是每一位高职高专护理教师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1 教育观念创新,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应从适应新时代社会对护理人才发展需要的高度, 充分认识全面提高高职高专护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切实加大高职高专护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力度, 以全员培训为目标, 开展临床进修、师资培训、学历教育及护士资格培训等工作, 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知识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护理教师队伍。另外, 在职务晋升方面, 对“双师型”护理教师进行倾斜, 提高护理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 促进护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2 课程设置创新,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实用型应用型护理人才, 在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上, 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课程开发采用“宽基础, 活模块”的教学模式, 既考虑专业的针对性, 又考虑职业的广泛性;既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 又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以能力为本位, 项目或任务为载体, 学生为主体, 由简单到复杂地设计教学项目。

课程内容的设计, 打破以前的学科式的课程体系, 坚持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总量不发生变化, 但其顺序和方式发生变化的总原则。按照教学内容服从于职业问题取向, 逻辑顺序服从心理, 符合学习动机与能力发展规律和系统优化的原则, 注重以任务为导向, 学习兴趣诱发, 学习目标先行。按照一般患者:门诊护理→入院护理→住院过程中的护理→出院护理以及急诊患者:急诊护理→急救护理技术→围手术期护理→输血护理→清洁卫生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临终关怀→死亡护理两条主线设计课程内容, 打破以前的学科式的课程体系, 按照工作过程构建教学内容。

3 理论教学创新, 形成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在对护理理论教学设计中, 应以明确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为原则, 对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流程等, 事先进行周密安排、精心设计, 着重解决重点与难点问题, 形成一种新型的课堂结构模式。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在教学中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摒弃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在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发挥主体作用。

3.2 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之一, 其最大的优点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手、眼、耳、脑并用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直观, 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如“学习护士的素质及护士的角色功能”时, 在课件中适当插入护士行为规范及临床工作视频片段, 配以适当的讲解, 形象地展示护士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全方位吸引学生的感官, 使他们集中精力、积极思维,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也由课堂的主宰者, 变为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

3.3 采用角色扮演,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色扮演就是用表演的方法来组织和开展教学。在角色扮演中, 我们遵循情景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的原则, 运用短剧、小品或现实模拟等形式寓专业教育于表演过程之中, 把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巧妙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身临其境, 使课堂教学生活化、艺术化,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挖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和创新能力, 还使其巩固和掌握了专业知识。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选择了门诊接诊、护患关系、沟通技巧、患者入院和出院等章节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卧位更换、生命体征测量、注射法、静脉输液法等章节的实践教学内容, 运用角色扮演法导入新课或梳理教学难点, 巩固知识点, 收效很好。

3.4 总结概括, 运用口诀和操作程序,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重点操作项目以口诀的形式总结概括操作步骤, 不仅朗朗上口, 便于学生记忆, 而且用于指导实践教学时使繁杂的护理操作变得井井有条,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以穿脱隔离衣为例, 结合2003年SARS肆虐和近年来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参考仝丽娟[2]等人的口诀编写经验, 我们总结编写了穿脱隔离衣的以下操作口诀。穿隔离衣:手持衣领取下衣, 领端外折肩缝齐, 对准肩袖上抖臂, 同法穿好对侧衣;再由中央向后理, 扣好领扣 (带) 系袖扣 (带) , 此时千万要牢记, 双手已视被污染, 不得随便接触衣;由后向前捏门襟 (腰下5厘米) , 双手背后边对齐, 手指固定一侧折, 按压交叉再传递, 腰带腹前打活结, 规范穿好隔离衣。脱隔离衣:先解腰带打活结, 再解袖扣 (带) 塞好衣, 消毒双手解领扣 (带) , 保护双手不忘记;捏起内面拉衣袖, 遮住手后拉对袖, 两个衣袖要对齐, 退出双臂折衣领, 明确区域再折衣, 两边对齐挂上钩, 根据环境再整理, 认真穿脱隔离衣, 防止污染要切记。口诀中不仅概括了操作的各个步骤, 而且重点突出, 清晰好记, 实用性强, 深受学生好评。

4 实践教学方式创新, 增加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

4.1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基础护理技术的教学长期以来采取理论课讲解相关理论知识, 实验课只进行操作练习,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方式。结果是在上实验课时, 因为有些理论知识学生记忆不够牢固, 教师只能加以重复而浪费时间, 减少了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目前采取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方法, 即选取部分操作项目 (如铺床法、无菌技术操作、给药法等) , 在课上由教师边讲授理论课边进行操作演示。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认识更直观, 有利于知识的连贯接受, 易于掌握。

4.2 改四阶段教学为七阶段教学

即由教师准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评价变为学生预习—学生准备—学生示范—学生评价—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教师评价。这种授课方式能够大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可增强其动手能力, 促进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4.3 开放实验室, 实行教师指导, 学生管理制度

以往的实验由于受时间、条件的限制, 每次实验都为多名学生一组, 不能保证每名学生都能上手操作, 教师也不能对实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和评价, 学生在基本技能方面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可通过改革实验形式, 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 实行教师指导、学生管理的制度保证学生操作训练的有效性。如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 由任课教师及实验员轮流值班, 把更多的学习空间留给学生, 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及慎独精神,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和自我发现的能力, 而且加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

4.4 临床实习前实行强化训练

在第二学年考试结束后即进行强化训练, 对所有操作项目进行练习并进行考核, 操作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临床实习。这样便于学生熟练操作程序, 树立信心, 从而尽快适应临床实习工作。

5 考核与评价体系创新, 引导学生注重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5.1 改变以往只注重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忽视人文素质评价的状况

操作项目的综合考评不仅包括技能指标 (用物准备、操作程序及要求、熟练程度等) , 还有护士基本素质的体现 (包括仪表、举止、表情、语言、表达等态度指标) 及预期结果即整体效果评价三个部分[3]。

5.2 实验课考核由单一考核变为综合测评

实验课考核由原来单一的操作考核增加为预习情况、实验课表现、操作考核情况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测评。张青等[4]主张操作训练的考核分三部分:操作预习情况的考核、实验操作程序的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以改变学生只注重操作的熟练程度而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的状况。

5.3 增加实践考核成绩比例

由原来的30%增加到50%。高庆岭[5]通过增加实验课成绩所占比例 (由20%~30%提高到50%) 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起到了积极的督促作用, 明显调动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这说明加大实验课成绩比例, 有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总之, 创新基础护理技术教学模式是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改革的需要, 是培养新时代护理人才所具备能力的需要。通过不断教学改革的摸索和实践, 应更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更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加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使其成为熟悉护理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术的实用型应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涂明华, 沈宁, 戴宝珍, 等.护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4∶1~3.

[2]仝丽娟.《基础护理技术》教学改革与尝试[J].赤峰学院学报, 2008, 1:31~32.

[3]袁义厘, 孙建玲, 高井全, 等.《基础护理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5) ∶361~362.

[4]张青, 张连辉.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 2003, 21 (5) ∶59.

[5]高庆岭.在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20 (6) :47.

实用型技术人才 篇2

工作汇报

***农办 2018年5月30日

2018年,***紧密结合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实际,制定了全县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计划,并积极付诸实施,进一步加大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力度,不断拓展培训范围,扩大培训的覆盖面和辐射带动力,实现了在培训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以培训落实农业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培训提高农民的转移就业能力,为全县农村经济稳步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具体情况如下:

一、2018年培训计划

1、培训计划:为了进一步搞好农村实用人才技术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较大、素质较好、择业竞争力较强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围绕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计划2018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技术12000人,其中设施农业种植人才1000人,林果业管理人才3000人,畜牧家禽养殖人才1500人,务工择业技能培训1500人,农机驾驶人员培训5000人。通过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2、培训对象和重点内容。实用人才培训主要面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青壮年农民、农村妇女、新生劳动力、种养殖大户及农民合作社成员等。培训的重点内容包括:市场观念、市场营销与农村经纪人技能知识;大田作物优良品种、蔬菜、瓜果等优质高产无公害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畜、禽等优质高产无公害养殖技 术操作规程;农产品、畜产品的加工、贮藏;现代设施农业技术的应用等。重点开展砌筑工、钢筋工、架子工、电焊工、电工、装饰装修、拖拉机驾驶、特色餐饮、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以及英吉沙小刀制作、刺绣制作、木质拓印花布、土陶制作等专项能力培训,其中电焊工、砌筑工、钢筋工等工种将积极联系有资质培训的机构学校开展升级培训。并积极联系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铲车驾驶员、挖掘机驾驶员、叉车装载车驾驶员、司炉工等特殊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全面加强就业前双语培训。

3、培训方法。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在培训内容上实行“订单式”培训。根据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实施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实际的需要,每年确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和项目,由培训对象自主选择,集中选择较多的项目进行培训。

二、培训情况

年初以来,全县开展农民培训150余场次,累计培训农民36000余人次,辐射带动近20万农民学用科学技术,其中开展春季农业生产技术暨农技推广示范户集中培训活动培训农民2500余人,依托农技推广示范点项目培训乡村的技术指导员、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400人,借助配方施肥项目培训农民2000人,以实施阳光工程项目培训农民23897人,农机具推广应用培训农机操作人员7500人次,结合农时农事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0000人次,开展合作组织负责人培训60人次。

三、培训期次

一是以开展春季农业生产技术暨农技推广示范户集中培训活动搞好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利用“科技之冬”开展了送科技下乡和科技人员科技进村入户促春管活动,分别对乡技术指导员、农业科技示范户、农民技术员进行了春季麦田管理、测土配方施肥、果树、棉花、畜牧、陆地瓜菜、大棚蔬菜标准化生产等技术培训,按照科技兴县工作的安排部署,明确了科技示范户、农民技术员和乡镇技术员的责任和目标。共培训乡镇技术员66人、科技示范户2000人、农民技术员1020人,技术咨询服务130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65000份。

二是依托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进一步引导农民转变施肥观念,提高科学施肥水平,以扩展技术覆盖面,增加配方肥施用量为重点,扩大示范带动范围,提高技术普及率,提升服务能力。县乡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面对面培训,建立示范基地和示范村组,完善配方肥配送体系,广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集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培训2381人次,免费为2万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

三是结合农时农事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按照全县种植业结构特点,围绕粮食、果树、蔬菜、瓜菜等不同种植区域,结合当地农时农事,积极组织县乡农技推广人员适时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除开展办班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的培训外,采取深入到田间地头,举办“现场观摩会”和“田间课堂”,对农民进行实地指导、现场培训。年初以来共培训农民10000余人次。

四是以阳光工程项目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阳光工程重点围绕农业和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农村特色非农产业和农民创业开展培训,以提高农民就地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延长链转移。年初以来,农民工引导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23897人,取得初级职业资格证14236人(其中A类:砌筑工1213人,电焊工1278人,钢筋工 1201人,管工1552人,电工1210人,架子工1264人,装饰装修工325人,烹饪771人,拖拉机手4168人;B类:家电维修工101人;C类:餐厅服务类1042人,家政服务员111人)。

六是以农机具推广应用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围绕粮食生产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旋耕灭茬、棉花高产高效等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推广,特种机械驾驶、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等内容进行培训。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机手的技术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年初以来,共举办了15期拖拉机新机手培训班,培训新机手5500人,其中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5150人,培训合格率达到了98%以上;同时,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了农机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内容的学习。共培训农民37840人次,其中:农机管理人员140人,农机驾驶员和操作手7500人次,复训人员30000人次,农机大户200人。

七是多形式组织农村合作组织负责人等参加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为进一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转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纽带作用,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我县利用年初相对空闲的时间,采取集中办班与分散培训的形式,对全县47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14个乡镇农经站站长进行了专题培训,重点讲授合作社的登记和管理、合作社财务管理与会计制度、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定、优质农产品基地与品牌建设和质量安全等内容,促进合作社规范化运作。

四、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成立以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培训计划、4 工作方案和考评考核,做好参训人员的宣传发动和组织,确保培训计划落到实处。

2、加强培训管理,建立培训台帐。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实行培训台账制度,对集中培训学员登记注册,记录参训人员的基本情况、培训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和培训教师等,并由培训学员签字,并协调颁发“农民技术资格证书”等,保证了培训工作的规范性。

3、加强检查考核,确保培训效果。组织有关人员跟踪培训工作实施情况,定期不定期地对培训情况进行检查和抽查,及时通报检查和抽查情况,对开展培训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对未完成培训任务或培训质量较差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实用型技术人才 篇3

关键词: 实用型    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专业    创新能力

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改革和摸索的重要阶段,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是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当前我国各高职院校设置专业课程体系采用的手段有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等,针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微调,课程体系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常常存在现有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和企业的职业标准不一致的状况[1],因此探索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将职业标准全面融入其课程体系,形成学校、企业共同认可并执行的课程体系迫在眉睫。

一、现阶段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对综合型技能人才有巨大需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党中央、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多次提到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并对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给予格外重视。笔者对天津市范围40余家中小企业初步调查,企业对管理、技术工艺、财务为一体的综合技术人才要求所占比重达80%以上,而查阅相关资料,在国内职业教育体系中没有跨越三个以上专业学科组成的相关专业,因此企业需求与专业教育形成真空现状,企业对综合技术人才需求只能由或管理、或技术工艺、或财务等专业人员补缺。

为解决环境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环境专业教学需转变观念,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彻底转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新信息、新材料、新思路,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开展和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和自学式教学方式[2]。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组织专业课程体系开发项目组,进行市场调研。

组织专业教师通过走访企业,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企业对环境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情况,提高课程建构的针对性,完成专业调研,然后由专业建设委员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讨,根据课程设计的理念和原则制订系统的课程开发方案,经过校企相关专家的反复研讨修订之后再报专业建设委员会审定并通过。现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为例,讨论专业课程的建构[3]。

(二)课程体系的建构。

本课程体系建构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学生在学制年限内要求获得英语等级证书和计算机证书外,还必须兼顾学习几门学校为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而开发的任选课,包括口才、礼仪、书法、应用写作、市场营销、驾驶证及非财会专业的会计学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加强学生课外活动和顶岗实习的训练,充分利用各类教学空间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框架如下:

(三)课程建构要注意的问题。

课程建构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综合素质提高为根本,在课程设置中,从环境保护职业活动的需求出发,考虑所设置的课程能满足污水处理工艺、大气污染控制、环境监测、室内环境检测、环保设备调试与维护管理、化学分析操作、环境监理等多项环境工程相关活动的要求。

其次,学生通过学习,可考取水环境监测工、大气环境监测工、化学检验工、污水处理工、室内环境检测员、环评上岗证等,这些证书的取得对学生以后的职业资格审查有一定帮助,因此可适当增设相应专业课程或增加该门课程学时数,确定课程标准等。此外,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实训环节,淘汰部分对专业技能提升帮助不大的实训项目,并增加部分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中实训课时的比例,优化实践内容[4]。

三、思考与总结

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由于科学技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工艺水平等在不断发展变化,企业等用人单位对高职技能人才的需要也会不断变化,通过对高职院校现有课程理念和课程建构模式的分析与评价,有助于我国高职院校理性地认识高职教育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将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落到实处。其次,进一步完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的理念,明确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丰富和完善我国高职教育课程的建构提供一定的现实指导,提高其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企业等用人单位对高职技能人才需要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它对高职技能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化。当企业等用人单位对高职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发生变化后,高职院校就需要对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包括学历层次、学制、职业岗位、培养目标及规格、毕业资格与要求、课程体系、教学进程安排和专业教师要求等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戴素江,胡新华,戴欣平.基于工作过程的机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机械职业教育,2008(10):25~26.

[2]谢云成,张沁.高校环境专业网络课程设计与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1(4):81~82.

[3]張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韦玮,李晓征,陆夏铭,杨青.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广西教育,2014(1):73~74.

实用型技术人才 篇4

“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人力保证。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但当前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着知识更新能力、技术转化能力较弱的问题。

第一,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人力资源。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人员,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和产品,将知识应用于实践。

第二,终身学习是提升技术应用型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形成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第三,适应终身发展要求的教学形态是促进技术应用型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载体。技术应用型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构建一套比较完善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对职业院校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构建适应学生终身发展要求的教学形态,这是因为教学活动是学生素质培养的主战场,是学生在校生活的最重要的内容。

二校企共同体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基本形态

校企共同体是高职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是企业与高校联合创新的实体,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以文化共融为切入,以师资共建为核心,以课程共定、教学共管、基地共建为依托,具有共同愿景、共同组织、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特征。[1]

第一,校企共同体促成高职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对接。校企共同体把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使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共同愿景,即培养适应产业结构变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第二,校企共同体拥有共享式的学习资源。校企共同体依托合作企业与高职院校,突破条块限制,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在校企订单培养、合作培养师资、共同开发技术、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发课程和教材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在学校可以学,毕业后在合作企业就业仍可以利用校企共同体的学习资源继续学习。这是构建技术应用型人才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物质条件。

第三,校企共同体具有开放式的学习体制。校企共同体的教学活动因要考虑企业生产时间和学校教学时间冲突与否而统筹安排,传统课堂的教学制度显然已不合时宜。因此,校企共同体实行灵活的学分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开放式的学习体制,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选课、选教师,无论在职前还是在职后,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目标。这是构建技术应用型人才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制度保证。

三构建适应技术应用型人才终身发展的教学形态

依托校企共同体,能有效发挥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两方面的积极性,构建“职前一职后”全程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职前以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线,校企双方以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前提,以文化共融为切入,以师资共建为核心,以课程共定、教学共管、基地共建为依托,重点培养在校生的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职后以企业员工技术培训和再教育为主线,校企双方开展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共同为企业员工开展在职学历教育、企业通用能力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共同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开展在线远程教育培训。

构建适应技术应用型人才终身发展的教学形态,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导向。学生是高职院校最主要的客户。[2]要构建适应技术应用型人才终身发展的教学形态,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为技术应用型人才服务的宗旨。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从完成职业任务需要出发,强调学生在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改变以往课堂教学强调学生服从与接受的管理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自我管理、自我调节。树立“试误”理念[3],强调经过亲身体验,使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强化,进而转化成学生个体的内在本领。

第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场所。真实职业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催化剂”。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职业情境保持一致,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更能促进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只有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进行学习活动,才更能激发他们在今后工作中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校企共同体的教学形态是在以实训基地为主的校园形态中建构起来的,把校内以学为主的“工”和校外以工为主的“学”结合起来,打破空间限制,使课堂设在真实职业情境中。校内实训基地除了具有一般技能训练的功能外,还承载着融入企业文化,对接区域产业,把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和实际工作经验三者相结合的重要功能,成为与真实的工作环境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即“教学工厂”[4]。

第三,灵活弹性的教学时间。为满足学生在职前和职后的学习需求,校企共同体的教学形态必须突破时间限制。职前,学生在车间受教于企业师傅时,必须配合师傅的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职后,学生来校参加继续教育,也必须利用自己的工余时间。此外,学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的实践活动受到设备台(套)数的限制,而必须采取小班化教学。还有些专业(如旅游管理专业)还要根据相应行业的旺季和淡季来安排实习实训,突破教学时间所限就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实验、实训、实习需要,可突破传统的学年学期制度,突破寒暑假期制度,突破双休日及晚上的休息制度,更可以突破一节课45分钟的课时制度。传统的以学期和班级为单位的课表,可根据需要更改为以小组乃至个人为单位的月课表、周课表、日课表或项目课表。

第四,专兼结合的教学师资。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构建技术应用型人才终身发展服务体系的重要人力资源。要培养具有终身学习习惯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双师”素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支由行业企业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作为专职教师队伍的有力补充,形成“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校企共同体在师资培养方面能利用校企双方优势,实现专兼教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专职教师多下企业,直接接触实际岗位,了解现有岗位信息、行业信息,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兼职教师参与学生授课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了解专业知识的最新发展,实现与专职教师的深度合作。学校要定期开展专兼职教师交流培训,帮助教师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将中长期规划与短期目标结合起来,促进教师发展。[5]

第五,技能本位的教学内容。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就业的必胜法宝。职前的专业课教学应侧重于技能实践的教学,让学生会应用操作、能完成生产任务;职后的技术培训应针对学员需求,在生产实践中缺什么技能就补什么技能。因此要依托校企共同体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施行技能本位的课堂教学。理论教学以讲授实用性较强的应用知识为主,即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有哪些、怎么做”就可以了,而“为什么、如何改、相关流派的争论”等应少讲甚至不讲。通过企业调研了解当前地方行业企业的真实需求,以“真实需求”重构课堂教学的内容,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和岗位群,对确定的岗位或岗位群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符合企业要求的实践能力训练,力争做到教学内容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与企业要求同步。

第六,一体化整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传递和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惟有融“教、学、做”于一体,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所谓一体化整合的教学方法,是指由师生双方在特定的教学场所,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三明治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教师为学生创造实际工作环境,将某一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任务或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按照工作过程安排进度,并最终完成这项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不再被动地学习理论,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主动行为。一体化整合的教学方法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于一体,使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七,注重学力的教学评价。适应技术应用型人才终身发展的教学评价应以职业能力体系为评价标准。评价时只将学生的课程学习与能力标准相对照,而不与其他学习者的学习结果相比较,最终只是对是否具备相应能力做出判断,而不是由评价人员给定一个百分等级分数。依托校企共同体让企业参与评价,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测验、操作、作品展示、项目设计、论文答辩、自评与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把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学生完成学业后不仅取得体现学历的毕业证书或体现上岗能力的职业资格证书,校方还颁发给学生体现职业技能习得水平的“学力证书”。

参考文献

[1]叶鉴铭,周小海.试论“校企共同体”的共同因素及其特征[J].学术交流,2010(3),

[2]范唯.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N].中国青年报,2012-2-13.

[3]爱德华·桑代克.人类的学习[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4]丁金昌.基于“三性”的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10(6).

实用型技术人才 篇5

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农村优秀实用技术人才队伍,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按照《萧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结合人才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选拔的数量、范围和条件

第二条 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20名左右。

第三条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的选拔范围:在本地农村工作一线,直接从事或带动本地农民从事种植、养殖、加工、营销、运输等生产、经营、管理领域的实用人才,以及从事技术开发、推广、应用、服务的实用技术人才。

第四条 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的选拔坚持实际、实用、实效、不唯学历、不唯资历的原则。具体条件: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解放,与时俱进,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奉献精神,近年来业绩突出、社会公认。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成绩显著,创造了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2、有真才实学,实践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超,在产业

创新、实验示范、成果转化等方面,创造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3、在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的研制、开发、推广、应用等方面贡献突出,直接创造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4、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形成较大规模,品种优、效益好,居全县领先水平,有突出辐射带动能力的农村创业能手;

5、掌握一技之长,技艺精湛、知名度高,带动作用突出的全县同行业技术权威或业内水平领先的农村能工巧匠;

6、直接创办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居全县同行业领先地位,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7、获得国家专利或取得其他重大科技成果,在全县影响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农村科技人才。

第三章选拔的程序和办法

第五条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的选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权威性原则,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办法产生。具体程序是:

1、申报: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由所在行政村或企业推荐,也可由同行举荐或个人自荐,填写《萧县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申报表》,提供相关成果资料和业绩证明,报所在乡镇党委。

2、初审:各乡镇党委对申报人员进行初审,查证、核实成果和业绩,提出申报名单,连同有关材料一并报县人才办。

3、评审:成立专门评审委员会,对申报人员进行综合评审,确定初步人选。

4、考察:县人才办牵头组织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考察组,对确定的初步人选进行全面考察,在其所在乡镇及同行业广泛征求意见,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5、审批:由县人才办汇总评审、考察和公示等情况。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报县委审批。

6、命名表彰:县委授予“萧县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称号,颁发证书,进行表彰。

第四章管理

第六条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的管理以县人才办为主,所在乡镇和所在单位搞好配合。

第七条对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每批管理期两年。管理期满,重新组织选拔。管理期内违法违纪,或因个人过失给国家、集体、群众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以及其他原因不宜继续作为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管理的,随时取消其资格和相关待遇。

第八条对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年度、任期工作目标,县人才办、所在单位及本人三方签订目标责任书。县人才办每年对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批评选的重要依据。

第九条县人才办建立专门档案,记录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的思想政治表现、工作业绩和目标考核等情况。

第十条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和所在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及组织人事部门联系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制度,经常交流思想,征求意见,掌握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第十一条加强对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的宣传。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工作业绩,创造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第十二条注意挖掘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的内在潜能,教育和引导他们发挥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传播农村科技信息,传授农村实用技术,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中的重大作用。

第五章待遇

第十三条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每人每月享受津贴费200元,从县人才专项财政经费中列支。凡已获得县级以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的,不重复享受津贴费。

第十四条县人才办每年组织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费用从县人才专项财政经费中列支,并适时组织业务培训。

第十五条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在职称晋升、成果申报、科研项目立项、涉农项目申报等方面优先考虑,具备条件的优先推荐为村级干部或者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萧县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申报表

实用型技术人才 篇6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素养的含义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方式有别于传统高校,那么在其培养体系下培养出的准职业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才能使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获得顺利发展呢?我们就很有必要厘清职业素养的基本含义。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了素质“冰山模型”,依据他的“冰山模型”理论,个体的职业素质划分为浮在表面的“冰山表层部分”和藏在“冰山深层部分”。“冰山表层部分”是外在表现,其中包含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因此表层部分容易观察和了解,相对而言,改变和发展也比较容易。与此相对应的是,“冰山深层部分”是内在表现,其中包含角色意识、动机、需要、自我意识等要素。这些是个体内在的、主观的特征,难以做到客观测量,也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对个体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这个理论模型,应用型本科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作为一座冰山。冰山表面部分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是显性的职业素养,冰山深层部分如职业态度、职业道德是隐性的职业素养,而且隐性的职业素养是决定个体将来是否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关键部分。

因此,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培训,个体从事本职工作或完成特定任务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和职业操守的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绝非一蹴而就,绝非利用课堂教学或简单的几项活动就能养成。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课堂教育,还涉及到训练方式、职业环境等综合体系,每个体系都有特定的目的和要求,共同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的形成。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素养的构成要素

检验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因为优秀的职业素养不仅是毕业生学习、创新的必备素质,而且更是个体职业生涯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具体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的构成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最基础、最关键的素养之一。此项素养是按照国家规定、行业性质、岗位需求的标准,通过权威机构的考核,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的活动。换句话说,专业技能即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将来顺利就业所必须具备的技术。学生是否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是能否顺利就业的保障。具体来讲,专业技能包含牢固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行业所要求的外语及操作计算机技能、与行业或岗位相关的资格证书的认证等。

(二)团队意识

此项素养是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具备合作精神。只有具备团队意识的人,才会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团队精神可以调动各方面的智慧、资源,形成合力,以最高效的速度完成任务。在一个团队中,可能会出现意见相左、互相排斥的情况,但是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为了目标的达成会妥协、融入团队,最终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团队愿景。

(三)担当意识

此项素养就是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能明确自己的责任,并且能认真、自觉地履行。拥有责任意识的技术技能人才在具体的工作中敢于承担责任。具有责任意识并不是说在工作中不会犯错,相反,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表明在工作当中具有进取心。如果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缺乏责任意识,即使拥有高超的专业技能,也难以胜任本职工作;缺乏责任意识,再简单、再安全的工作也会出错。

(四)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这个命题同样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此项职业素养要求技术技能人才根据目标的要求,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新颖的、开创性的办法,进而使问题顺利解决。创造力在其本质上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各种智力成分相互作用、有机融合所形成的合力。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它包括技术技能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的人格特征、积极开拓的进取精神。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在顶层设计中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

职业素养上升到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高度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在顶层设计中的地位,在进行专业改造升级、专业申报、专业建设等项目中,应重点考虑对职业素养的实践和探索,将职业素养相关课程分解为具体的工作元素或内容,纳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二)构建实习实训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意识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之初是以社会需要、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构建实习实训培养方式,进而使学生在生产、工作一线的实习实训中切身体会到职业素养意识的重要作用。在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有切身感受。最终从源头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意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提前感知社会和职业,并且有助于学生快速适应今后的工作角色。运用实习实训式的培养方式,让学生能深入一线行业、岗位,真正体会岗位对自己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习实训的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并在工作中掌握该行业的规范、要求,有效提高自己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的竞争力。

(三)校企联姻,在“工学结合”中提高职业素养意识

通过校企联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意识。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要在实习、实训、实践中渗透企业经营方式,更要将部分企业经营模式融入日常各项管理工作中去,使学生提前熟悉企业软、硬环境,培养遵守行业或岗位职业要求的良好行为习惯。与此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工学结合”进一步修订、完善专业对应的行业或岗位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将相应的行业或岗位标准设置到相关课程中,建构与行业要求完整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聘请企业经理、老总到学校教学,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充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意识,持续推进职业素养工作的建设。

(四)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队伍

教师首先要意识到职业素养对行业要求、岗位需求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应整合心理学、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知识,让这些知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通过一线课堂教学,大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意识。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集中安排教师接受培训或深入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等形式,提升教师本人对职业素养教育的理解,使其具备扎实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要从政策支持、制度保障等方面提高企业参与职业素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职业素养教育,提高职业素养教育的质量。

(五)营造良好的职业素养教育校园氛围

优良的校园环境不仅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还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在校园文化硬件建设上,应科学合理规划,在校园建筑上体现企业的经营理念、文化、价值观等基础元素。在校园文化软件建设上,要充分利用广播站、校报等宣传阵地开展有关职业素养的宣传,如通过开展“优秀毕业生报告会”“职业观座谈会”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意识。

实用型技术人才 篇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如何提高会计实践教学, 使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水平都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意义

1.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会计理论比较抽象, 学生对于怎样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 很难形成直观的认识。会计实践教学就是在仿真模拟会计环境中, 学生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 自己动手处理各种会计实务, 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清晰直观的了解。因此, 会计实践教学可以缩短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 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能加深学生对会计理论的理解。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会计实践教学一般在实训室进行, 实训室的墙壁上有账务处理流程图, 桌子上摆放了各种会计用章等等。新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他们一走进实训室, 感觉自己真的成了一名财务工作者, 因此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会计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要求学生自己主动思考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从而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学生可以自由、轻松地安排自己的工作, 教师只是引导、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会计实践教学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为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

二、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1.教学设施落后。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配有会计模拟实训室, 以提供学生会计实验、实习用。但是, 就实训室的设备配置情况来看, 远未达到仿真要求和学生实训需要。由于经费不足, 实训室软、硬件都达不到学生学习的要求, 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 无法保证实验实训需求。

2.教学内容陈旧。

主要是教材内容跟不上会计学科内容发展的步伐, 内容程序固定, 使最新的会计科研与实践成果, 无法纳入到实践教学的内容中来。实践教学的内容应随着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理论与实践的进程而不断更新, 特别是实行新会计准则后, 更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缺乏系统的、高质量的会计实训教材, 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在设计会计模拟实训资料时, 大部分会计实训教材都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及答案全部列在教材中, 没有充分考虑高职院校的不同生源情况, 对专业基础不同的学生却设计相同的模拟实训资料, 显然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样也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学生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认知能力降低。

3.课程设置不合理。

会计模拟综合实训往往开设在最后一学年的一个学期内, 且时间相对集中, 这样会导致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 起不到理论指导实践并运用于实践的作用, 很难达到实践教学的根本目标。

4.教师重科研轻教学。

高职院校的业绩考核、职称晋升等往往侧重于科研, 不太重视教学。高职院校大部分青年会计教师都没有从事过会计实务工作, 对会计知识的理解仅限于书本, 教给学生的知识也是纸上谈兵, 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激励导向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极为不利, 导致教师平时只重视科研, 不注重会计实践教学的研究。

三、深化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 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基础, 学校应在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上增加或突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模块。同时, 还应开设各种单项实训, 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等理论课程都应设置相应的课程实训。另外其他专业课如税法、经济法等课程, 也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采用不同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只有全方位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 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符合高职培养目标的会计人才。

(二) 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技能, 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

1.聘请专家定期进行培训。

结合教学进行教师培训, 向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聘请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担任客座教授, 让他们既到学校指导会计教学工作进行教师培训, 又让他们担任会计实践课程教学, 弥补在校会计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

2.定期组织教师去企事业单位实习。

提高会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 将未经过实践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差的教师下派到企事业单位等挂职锻炼, 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会计循环各个阶段的实务操作, 并能够解答会计循环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 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中一些特殊会计事项的处理, 培养综合会计信息、分析会计信息的能力。

(三) 根据新准则应因材施教

1.对于从未接触过会计专业课程的学生直接按新准则讲授。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学习中的新旧混淆, 使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新准则的学习上, 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对于已经按照旧准则学习过《基础会计》的学生, 建议在讲授《财务会计》前先介绍新准则下《基础会计》内容的主要变化。

3.对于正在学习《财务会计》的学生, 建议把新旧准则比较起来讲授, 按照新准则进行实践教学,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的印象, 加强学生对新准则的了解。

4.对于按照旧准则已经完成会计专业课程学习, 正在进行毕业实践的学生, 尽可能组织学生进行新准则的学习并参加实践学习, 使学生对新准则有更深的理解, 及时更新自己的会计知识。

(四) 重视实验报告, 加强总结

实验报告是检验实践教学效果与质量的依据, 其文字功底和基本格式是实验报告的外在质量表现, 业务核算准确程度、经济信息的分析预测能力及其可信度是其内在质量表现。因此, 应认真辅导学生做好实践的总结及实验报告的书写。实践教学结束后, 要认真检查及考核实验报告, 提出学生的优缺点, 并加以总结, 使会计实践教学信息在师生之间实现交流与共享。

(五)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会计实训基地是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 没有合适的实训基地, 或实训基地建设的标准不高, 人才培养目标也就成了空谈。可以走校企联合之路, 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 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 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 把校内教学和校外实习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 真正成为技术应用型人才。

总之, 在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中, 要做到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有机结合, 会计实践教学在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要形成科学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完备的实践教学环节, 同时要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弊端。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钟美.新旧会计准则交替下的会计教学工作探讨[J].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6 (12) .

[2]周兴荣.完善会计模拟实验理论、推动会计教学方法改革[J].会计之友, 2007 (1) .

[3]赵仲芬.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2) .

[4]翟征陶.基于新形势下的会计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5]刘薛薇.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反思与抉择[J].商场现代化, 2007 (4) .

实用型技术人才 篇8

关键词: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调研,岗位群

0 引言

职业院校的工科专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设置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以来,业已为我国制造业生产一线培养了几十万应用型人才。他们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我国生产技术的发展,职业院校设置了近二十年的数控专业,是否尚能满足社会需求,数控专业改革与发展的路在何方,已经成为职业院校数控专业建设的大事。为此,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于近年对许多企业开展了人才需求调研并深入分析了毕业生的任职岗位群,以为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1 调研的企业情况

2009年至2010年,我院曾分别对20余家机械制造企业走访调查研究和向50余家企业发出书面调查,共收回问卷31份。

调查地域主要分布在包头及周边地区及长三角地区,即包头地区企业36家,山东省企业5家,长三角地区企业6家(其中包括与我院联合办学的浙江省余姚市企业),北京地区企业2家,安徽1家,重庆1家。其中重点是我院毕业生集中的兵工企业。

所调研的51家企业性质及所占的比例,见表1。

2 企业数控人才状况

2.1 人才来源

见图1所示。

图1表明,直接从院校毕业生中招聘,是企业现有数控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来源。但因其工艺经验较差,有的难以适应企业生产的需要。近二十年来,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的需要,往往选派在职职工进行职业针对性很强的岗位培训,其中有的依托院校订单培养,有的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就地培养。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从社会招聘,其中主要是转岗人员。

2.2 学历层次

见图2所示。

图2中研究生及本科学历数控人才,多分布在企业的设计部门及管理科室。高职高专毕业生多分布在生产第一线。有相当一部分高职毕业生及中职技工学校毕业生从事数控机床操作。

图2所示的人才的学历层次显然不符合正态分布,低端的人才比例仍是较大,这表明企业不仅要积极开展在岗(或脱岗)职业培训,还应招聘更多的中、高学历层次的人才充实到生产一线。

2.3 技术职称分布

见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企业数控人才的职称状况仍不合理,技术水平偏低。生产一线的高级工、技师及高级技师偏少,缺乏高技能型人才。

2.4 主要任职岗位(括号内为近期需求比例)

见图3所示。

图3表明,现有及近期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第一是机床操作,第二是综合岗位(技术工作、管理工作等),第三是数控编程,第四是数控维护。

3 未来数控应用型人才需求预测

3.1 高职毕业生的主要任职岗位群

见表3所示。

3.2 数控加工职业岗位分析

3.2.1 数控机床操作

是指在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工作地,使用机床执行零件工艺规程(如工艺卡片)直接加工各种工件,并能从事机床的日常维护保养等工作。调研显示,此类人员是数控加工生产第一线的主力。

3.2.2 数控工艺与编程

是指按所要加工的零件设计工艺规程和加工程序编制工艺卡片,用于指导实地加工。要求具备手工编程和运用CAD/CAM技术自动编程的能力。

3.2.3 数控机床维修

是指能够对数控机床进行调试,随时排除故障,保证机床正常运转,保持机床精度,延长机床使用寿命等项工作。

3.2.4 生产技术与管理

是指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实施与保证(工艺技术员)、技术工作管理、质量检验、生产调度及车间行政管理等工作。

3.3 数控技术人才需求展望

3.3.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机械制造业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以包头市为例,自治区要求尽快建成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装备制造基地,以机械制造为主的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至2013年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这必然对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形成巨大的需求。

3.3.2

在已有的大、中型和新兴的机械制造企业中,生产技术均已趋向现代化,金属切削机床的数控率已由本世纪初期不足2%,迅速提升10%以上。2005年我国数控机床的年产量已经突破3万台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我国对数控人才仍有很大的需求。

3.3.3

自从2003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委要求职业院校,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以来,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求已经得到缓解。但是,我国机械制造队伍的整体素质,仍处在较低阶段,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还是严重短缺,数控机床操作工每年均有几万人的缺口。这种情况,成为职业院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4 调研后的启示

4.1

我国的数控加工技术,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近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水平,人才的需求已不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那样强烈,数控加工技术人才的培养,应该稳定在一定的规模。

4.2

目前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规格,与企业生产一线的需求尚有一定的矛盾,显示教学计划制定没有认真开展职业分析,教学的职业针对性较差。

4.3

多数职业院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其人才培养规模兼顾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机床维修,但后者只有四、五十的学时的课程,名不符实,很难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教学要求。数控加工技术是以普通机械加工(即切削加工)为基础的,但教学计划中只有一门百十学时左右的《机械制造技术》综合课,致使机械制造工艺,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刀具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较差,从而严重地削弱了学生的工艺技术能力。

4.4

毕业生的技能不足和上岗适应期较长表明,职业院校一直强调的加强实践教学,收效仍不显著,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如何切实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仍是相当长时期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巨大课题!

4.5

数控机床十分昂贵,职业院校在花费巨资建设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一般都具有相当规模。如何充分发挥其功能,特别是建成生产性的实训基地,尚是任重。

参考文献

[1]李善术.数控技术的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J].机械职业教育,2002年第1期(第192期).

[2]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关于数控人才需求与数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调研报告[J].中国职业教育,2004,17.

实用型技术人才 篇9

1 建设有中职教育特色的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

我校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培养目标, 开设了文化基础、医学基础、眼镜光学基础、临床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临床医学概要、卫生保健、临床视光学基础、验光技术、配镜技术、角膜接触镜技术、眼镜质控标准、市场营销学等课程。重点围绕眼科相关知识和眼视光学相关内容, 扩展该专业应用技术课程, 设定临床视光学基础、验光技术、配镜技术、角膜接触镜技术为核心课程, 增加相关的课内实践、校内实训的课时数和到企业生产见习、实习的时间, 着重培养学生的眼视光实用技术操作能力。

2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模式, 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我校有计划地安排五官科专业教师脱产到广医眼镜学习、进修验光和配镜技术以及到眼镜加工工厂学习眼镜装配技术, 由该企业的技师“一对一”帮带和培训我校的进修教师, 使我校派出的专业教师基本掌握了验光、配镜技术, 并且了解了该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 为我校加强眼视光技术专业师资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同时我校也聘请广医眼镜技术总监 (技师) 负责眼视光技术专业验光技术、配镜技术、眼镜质控标准等专业课的理论讲授和实训, 并且以广医眼镜作为实训基地进行上述专业课的学生技能操作培训, 实现了资源共享, 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这种“走出去、请进来”校企互换岗位锻炼的培养模式, 对青年骨干教师和眼视光技术总监 (技师) 进行了有效的培养, 迅速提升了其专业素质, 有助于打造一支优秀的眼视光教学队伍。

3 校企联合办学, 采取“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 培养眼镜行业亟需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我校与医院、眼镜连锁企业联合办学, 以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共同研究和改进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丰富教学内容。我校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主要由眼科学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 部分技术实操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由外聘的广医眼镜的技术总监 (技师) 承担教学任务, 见习和实训根据课程的特点与需要, 分别到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眼科准分子激光中心或广医眼镜实训基地进行, 例如临床视光学基础的见习课安排学生去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眼科准分子激光中心进行, 请医院的眼科技师带教, 验光技术、配镜技术、角膜接触镜技术、眼镜质控标准的见习课安排学生到广医眼镜实训基地进行, 由经验丰富的技师带教, 4~6位学生为1个小组进行技能操作练习, 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在特定的技术实训基地, 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通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每一项教学目标, 使教学与企业实际技术同步, 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达到使学生的技能与素质同步提高的目的[1]。

眼视光技术专业三年级学生进行毕业实习, 学校安排10周时间到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和准分子激光中心临床实习, 由医院的医师或技师带教;安排22周时间到广医眼镜验光或配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 实习生由广医眼镜指派经验丰富的验光或配镜技师用“传帮带”的方法进行培训, 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行业的专业技能, 学生实习结束立即被实习单位或省内其他眼镜企业录用, 毕业生实现了“零距离”就业, 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4 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使学生尽快适应眼视光技术专业的职业生涯

我校2007级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 我们回访了企业和医院, 学生扎实的眼视光专业知识受到了眼镜企业和医院的好评, 但学生的职业心态与企业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轻视眼镜企业现有从业人员的现象, 认为他们不是眼视光专业的“科班出身”;部分实习生不能自觉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 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缺乏服务理念和执行能力, 没有认识到眼镜企业看重的是销售方案以及顾客对服务的满意度。因此, 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 邀请企业负责人和技术总监参与到教学工作中, 有助于学生尽早理解企业文化, 由此带动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 并有助于学生尽早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机制, 进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快速完成角色转变, 尽早适应社会[2]。同时, 眼视光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到各个眼视光单位就业, 也为眼视光企业注入了最新的技术人才和技术力量, 有助于突破目前眼视光企业由于专业人才缺乏导致的服务水平较低的瓶颈, 使中职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达到教育与行业的共同促进、和谐发展。

我校是国家重点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校企联合办学是我校探索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通过这几年开设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实践, 我们对校企联合办学这一新模式充满信心, 既要保留学校传统的教学优势, 又要依靠企业提供良好的实训基地, 实现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1]高雅萍.校企高度融合打造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团队[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13) :16~17.

实用型技术人才 篇10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

广义地说,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 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概念和做法, 如德国称“双元制”, 美国称“产学合作”, 在英国则主要体现在现代“学徒制”中。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奠基人黄炎培先生早在1926年即提出:“办职业学校的, 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沟通联络。”并强调办职业教育, “着重在社会需要”, “必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这些思想可以说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先导。近些年, 我国教育理论工作和职业教育实践工作者在总结校企合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对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模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并在某些专业课程上取得一定成果, 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 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 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 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二、校企合作几种模式的探索

1. 校企联合办学模式

校企联合办学以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为主要特征, 双方参与教学全过程, 并参与学生培养的管理工作。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经济发展的第一线应用型技术管理服务人才。根据企业用人的需求设置专业。专业设置须兼顾地区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和学校的专业优势两个方面。合作中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到校兼课;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进修, 了解新技术、新工艺, 改进教学;体现能力为本位, 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强调应用实例;并将目前已成熟的最新技术成果、方法和规范、技术标准等编入教材, 可成立由职前教育、职后教育、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编写组;发挥学校教师理论强, 一线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 体现“新、实”的教材特点。其合作可延伸到共同开展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以及学校教学项目研究等领域;企业可向学校提供实习设备和原材料, 改善学校实训条件;学校可以为企业加工产品, 实行产教结合。

2. 基地培养模式

建设实训中心要面向企业与市场, 多渠道筹措资金, 积极争取企业的赞助。通过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 将企业作为自己的实训基地, 并以借用、租赁、购买的方式将企业的一些先进设备充实到学校的实训基地, 从而建立起自己专业特色鲜明、适应现场、功能齐全、适度超前、辐射周边的实训中心, 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校企合作建设实验实习基地, 有利于拓展实训基地教学实训与技术培养的功能, 提高设备利用率;有利于建立新型的运行机制, 为实训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体系完备、运行良好的实训基地, 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基础和保证之一。教育家孔子也说:讲给我听, 我会忘记;指给我看, 我会记住;让我去做, 我会理解。因此, 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 多给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 保证学生得到高水平的实训, 从而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使他们走出学校就能直接上岗。

3. 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 顾名思义, 既要“订单”又要“工学结合”, 是指用人单位提出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 由学校和企业按照协议进行人才培养活动的办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核心, 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既不同又紧密联系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通过“校企合作”密切校企资源关系, 通过“订单式工学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岗位的实践有机结合, 培养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订单培养”是为企业培养明天的员工, 企业的积极性很高, 使“工”与“学”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近几年, 广西汽车工业迅速崛起, 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 华南地区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而柳州的汽车工业是柳州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也是广西汽车工业的核心, 总产出约占全市工业的1/3。根据柳州市“再造一个工业柳州”和2015年左右率先在全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经济指标的战略目标, 我们对柳州汽车类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再次进行了调研。预计到2015年, 柳州汽车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年需求量将达到50000名左右。汽车维修企业对中高级技工的需求量最大, 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我校抓住这个契机, 与上汽通用五菱集团、东风柳州汽车集团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集中精力办好一些国家重视、企业急缺、有发展前景的专业, 为企业培养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同时学校扩大了招生规模。实践证明, “订单培养”是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4. 半工半读模式

半工半读模式是指学校受企业委托招收在职职工, 业余时间授课, 通过学分制管理完成学历教育的新型办学模式, 学员毕业后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还取得技工学校的毕业证书。因职业学校招生困难, 为抢夺生源, 各种违规招生的现象层出不穷。但对一个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能使他们在顶岗实习中获取一定劳动报酬, 补充学费, 减少家庭负担, 经常被许多职业学校作为扩大招生人数、吸引新生入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加以推广。

5. 企业专家听课指导模式

本校教师上课内容及授课效果如何, 不仅需要教务领导、学生、同专业教师听课评价, 还应该聘请校企合作的企业专家听课评价。企业专家听课指导产生的影响比校内教务领导、学生、其他教师要好。企业专家听课不仅能指导教师讲课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是否对接, 而且还能指导教师讲课的方法、教材的处理以及教学效果等, 其评价也更具实用性、权威性。

三、校企合作需要关注的四个重要问题

1. 政府应加快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的法律规章

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培训模式的一个重要保证。若对每一个“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都制订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职业培训条例”, 作为国家法律文件正式发布, 并进行定期的修订, 相信会对指导学校开展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落实“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办学格局。政府要在校企合作中有所作为, 制订相关政策支持校企合作。要按照国务院决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形成开放的用人机制, 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 鼓励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和责任, 以及实施校企合作办职业教育的途径、方式等, 促进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走向成熟。

2. 重视研制校企合作一体化教学模式

计划和调整教学培训大纲及其配套学习包, 这是有效实施校企合作教学培训模式的重要基础。按照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组织教学, 解决“适用对路”问题。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 学校与企业的专家共同按照企业岗位技术的要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对学校现有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充分体现理论为实践服务, 突出实践的主导地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理论, 教学就按需设置什么样的课程。遵循专业建设与经济需求相贴近, 合作教育与企业需求相贴近, 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贴近的“三贴近”原则, 以企业的用人需要设置课程, 从而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 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产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与技能培养相关的内容讲深学透, 与之无关的不列入计划。目标集中, 针对性强, 既简洁易行, 又操作方便, 很受企业欢迎。

3. 加快建立“双师”型队伍

“双师”型教师, 既要有教师资格证书, 也要有相应的中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通过校企合作, 到企业中去培养和挑选教师, 走“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建设道路是一种好途径。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是提高校企合作办学与工学结合教学质量的保障。

4. 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融

学校文化作为经过长期积淀的本体文化, 对学校的一切成员和实践活动的影响力是深刻而持久的, 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客体文化, 它的渗入 (包括它与学校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促进了学校文化的变化。校企合作中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发生碰撞和交融是必然的, 也是必需的。在校企合作中, 学校注意校园文化的培养与形成, 重视社团和学生工作, 通过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企业重视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学生的管理由学校与企业共同负责, 特别是在职前培养阶段, 注重培养学生对企业的感情, 引导学生带着一个“准员工”的使命感自觉学习和实践, 大力储备知识和技能, 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必须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校企之间深层次的交流与渗透, 最终达成文化层面的相互交融和相互依恋, 这样的合作才是长久的, 有生命力的。

总之, 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战略举措, 有效地打破了教育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的局面, 加强了对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这一改革的进程中, 我们必须用全面的、科学辩证的思维去研究, 发现其中的不足和问题, 破解这一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矛盾。建立起内在的运行机制, 以使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 达到双赢的目标。

摘要:分析校企合作的内涵和模式, 提出校企合作需要关注的问题, 开拓校企合作新局面, 使职业教育真正实现产教结合, 资源共享, 互利双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实践探索,问题思考

参考文献

[1]黄旭.文化吸纳——校企合作的新取向和新抓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7) .

[2]张光跃.校企合作互利性的动力机制与合作模式[J].机械教育, 2007 (3) .

[3]刘炜.校企合作中工学结合问题解读[J].职业与教育, 2007 (9) .

实用型技术人才 篇11

关键词:指导思想;教学大纲;教学方法

我校通信学院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经有十余年,从开始的理学专业到现在的工学专业,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但从学生的反馈以及老师的教学中,发现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去大量一、二流开设本专业的院校调研等手段,不断总结改进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近几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毕业生们普遍反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的专业特征不明显,缺乏竞争力。也有不少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虽然了解很多知识,但存在知识运用能力及动手能力差的问题。所以需要及时调整专业体系,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本着“改造、充实、发展、创新”的思路,调整专业和专业基础课,增加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逐步向培养具有复合型专门人才过渡。

二、完善的专业体系的构建

1.指导思想

依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原有本科生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造、调整和重组,删减用得较少的课程,增加有生命力的前沿课程和拓宽知识面的跨系选修课程,增强专业适应性,使学生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专业平衡发展。从而制定出本科生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1)特色

为了保证学生高效率学习,在一、二年级可以将教学任务适当加强。将语言类课程提到一年级第一学期及第二学期与高数和工程数学课程同时上。这样在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中可直接对计算机语言加以应用。

(2)加强专业基础课

如电路分析基础及实验、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信号处理等课程必须具有坚实的基础,必须结合软硬件设计进行学习。

(3)开设课组体系

对电子线路类、信号处理类、通信原理等本院学生通学的课程可按照课程难度及开设学期设立课程组,在同一时间授课,学生可按照自己的程度及将来从事的专业方向进行选课。将这些专业基础课程全年两学期均开设,提供学生在跟不上进度时,可在下一学期选择相同课程。

2.覆盖面宽的教学大纲

大力加强课程教学和训练主要环节的建设,课程大纲和实践环节的大纲要相辅相成;基础课程大纲和后续课程大纲要衔接自然,根据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不断更新大纲内容,更好地解决学科基础课程与新知识的关系。

3.高效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的艺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适时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新技术,以动画、图表、计算机软件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讓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信息量。鼓励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程辅助教学。

4.实践能力的培养

(1)加强课内实验教学

对待所有的实验和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绝对不能流于形式,老师一定要加强管理和考核环节。

(2)加强课外科技活动

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中心、专业课实验室为实践教学的基础,成立学生的创新实践基地。利用开放实验室的资源,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创新实践。

(3)改变实习走过程的状态

大学四年所有的实习环节必须在完善基础实验设施的基础上,广泛与企业和科研单位联系,建立健全校外实践基地,共同培养人才,开展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创新人才

学院现任的教师中30到40岁的老师占了大部分,这些教师正值成熟时期,精力充沛,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计算机、多媒体都很熟悉,学习理解新生事物能力比较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但是同样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需要为教师创造科研环境,制定一定的进修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实战能力,这样教师的创新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学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必将面临更大的发展和更快的知识技术更新。这对于建设好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有不断改革和探索,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许福永.关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建议[J].高等理科教育,1999(12).

[2]电子信息科学基础教程研究组.电子信息科学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12.

实用型技术人才 篇12

BIM全称建筑信息模型 (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 BIM技术被视为继CAD技术之后, 建设行业信息化进程中的第二次革命。新的设计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建筑设计的教学手法, 为建筑信息化教育开辟了新的可能性。目前, BIM及其应用、建筑协同设计、虚拟技术与建筑可视化、计算机辅助建筑环境分析与模拟等日益成为研究和教学的热点问题。但是现在大多数BIM从业者缺乏对BIM概念的深入探究和广义理解, 何关培[1]、王建平[2]、赵斌[3]等学者对BIM的内涵在不同角度做了详细的解释与纠正, 肯定了在完善建筑市场环境下BIM应用的可信性与必要性。

二、BIM技术的应用前景

BIM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价值, 也可以为社会带来提效、节约、降耗的价值。根据资料显示, 美国、日本等建筑大国的许多著名的建筑公司、设计公司都开始在在项目中运用BIM技术, 其他的公司也在慢慢的学习、推行BIM技术。近几年来, 我国也在建筑业上开始推广使用BIM技术, 例如上海、深圳等城市都下发了相关的条例文件, 指定某些工程必须使用BIM技术。但是, 我国虽然在许多的项目都运用了BIM技术, 但是相对于美国、日本、欧洲来讲, 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国的BIM应用型人才的严重不足, 人才短缺的问题很直接的影响到了BIM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与发展。BIM技术人才的短缺是现在面临的很大的一个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担就应该由各大高校承担, 高校应该加大培养BIM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力度。

三、BIM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难点

( 一) BIM教育目前缺乏系统教材

BIM技术的理念在1975 年由“BIM之父”———乔治亚理工大学的Chuck Eastman教授创建, 但是, 真正开始使用的时间很短, 我国更是在2002 年才开始研究BIM理念和技术。我国学习BIM技术起步较晚, 所学习的知识都是通过欧特克 ( Autodesk) 公司为他们公司的产品所作的培训以及会议、书籍、教学视频上得到。我国有关方面的书籍材料较少, 相关的课程在高校中也开设的很少, 课程体系在起步阶段, 不是很成熟。而且适应高校教学的BIM技术的教材更是寥寥无几。这会导致BIM技术在高校中的传播受阻, 教学的内容滞后, 造成所培养的BIM技术人才不能适应BIM技术发展的进程。导致学生毕业后还需要是用学习更新的BIM技术, 不能马上利用所学的知识投入到工作中去, 造成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脱节。

( 二) BIM专业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BIM相关的技术和软件对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和运行环境要求比较高。普通的计算机不能很完美的操作BIM相关的软件, 想要让教学工作顺利的开展, 就需要院校投入大量的建设经费来建设与BIM专业相配套的机房。并且, 一套正版的软件的价格也相当的昂贵, 以建筑设计类BIM软件revit为例, 购买一套正版的软件的加密锁需要数十万甚至更多。很多的院校由于缺少相应的经费, 不能建设相应的实验室和购买正版的软件, 这就导致了BIM相关的教学不能很好的开展。

( 三) BIM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BIM技术进入我国的时间较短, 相对缺乏BIM专业人才。这就导致了BIM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 而且BIM的教学还处在摸索的时期, 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的教学时间较短, 在安排学习和实践方面还有些欠缺和不足。在培训相关教师的方面, 也缺乏培养BIM专业师资的完善途径。

四、高等院校BIM技术人才培养途径

( 一) 加大对BIM专业教学设施的投入

BIM相关的技术和软件对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和运行环境要求比较高。在购买教学所需的计算机和软件上的购买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为了BIM教学能够保证正常的教学水准, 高校要加大对BIM实验室的建设, 假如建设资金不够, 高校可以采取申请国家或者地方财政的支持, 或者采取校企合作, 与企业合办实验室等方法来加大对BIM专业教学设施的投入, 保证对BIM专业的教学效果。

( 二) 寻找BIM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BIM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应该有一套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而不是照搬CAD或者其他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授BIM课程中, 要让BIM课程与其他的课程相融合, 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BIM, 更好的学习BIM。还可以让学生分组, 定时的交流自己近期所学的和所理解的, 加强交流和学习, 这样子学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三) 培养专业的BIM教师队伍

由于BIM技术的发展更新较快, 学校的教师队伍应该要经常的学习新的BIM技术, 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安排教师学习相关的知识, 或者可以鼓励教师去相关的设计单位锻炼学习; 也可以外聘BIM教师来填补专业教师不足的空缺; 如果有条件, 还可以邀请专家来学校开讲座, 提高学校BIM教师的专业素质, 让学校的BIM专业的师资队伍综合实力变强。

五、结语

通过这次对BIM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与分析, 我们了解到BI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推广, 一方面, 要依靠国家政策的导向; 另一方面, 离不开BIM技术人才的推动作用。而培养行业所需的高素质专业性的BIM人才, 是实现BIM技术全面推广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何关培.BIM和BIM相关软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0, 2 (4) :110117.

[2]刘晴, 王建平.基于BIM技术的建设工程生命周期管理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0, 2 (3) :4045.

上一篇:正常情况下一篇:文件可用性